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工程信息化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2 09:06:4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工程信息化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工程信息化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革新

1概述

公路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繁琐并且需要很强责任心的工作,该管理包含了公路建设的设备、材料、耗能等等记录,对公路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符合工程建设的脚步。公路工程的资料在管理上非常的复杂,还需要用以多样的信息化技术进行辅助,只有这样管理的效率才能得到提升。

2公路工程档案管理的现状

公路工程的档案管理对于一个公路建设项目来讲非常的重要,并且和一个企业能否获得长久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虽然路政部门对于档案管理明确了很多的规定还有指标,使得档案管理的工作取得很大的跨步与发展,但不能否认,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档案管理的工作还有很多的弊端,例如没有被足够的重视或者是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这些都会造成工程企业对资金以及人力等浪费,拖住了公路工程的建设脚步。通常一个公路工程的建设项目所使用的管理方式多位多元化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将信息的传输线路无限的延长,导致内部的管理出现的反应脱节等故障,这给档案管理的信息传输工作带来了很多的麻烦。由于公路工程的项目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对与施工的技术还有管理等要求极其的苛刻,如果不对其进行完善,将很难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信息化技术在应用到档案管理中后,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数据的传输在速度上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这无形中使得公路工程在项目的决策上变得更佳的合理准确。经过这些年信息化技术的完善,公路工程的建设在档案的管理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还是时间的掌控上还需要不断的去完善。

3如何完善公路建设档案信息化管理

3.1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完善。公路工程档案管理想要实现信息化管理,就必须将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揉捏进档案管理的工作中,使得档案管理更佳的科学。如何揉捏到一起?第一步就应该对公路工程的管理者在审时度势的能力上加强,根据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及其能力一个高素质专业化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并聘用专业的管理人员,之后建设完整的档案管理体系,对公路工程的进度还有资料等进行统计并记录,工程的规划以及控制还有最后的检查一点点的形成一种有效合理的现场资料,并进行审批检查最后导入相应的编制系统当中,但在存储信息时,必须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而且档案资料与公路建设的脚步必须相通,而公路建设的档案资料也要一步一步的转为智能化的计算和网络化的审批,并对公路工程建设中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有效的提高档案资料的系统性以及完整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问题,除却基本的防火墙和权限设置之外,还要对其硬件进行检查,在发现任何问题之后即使的解决。

3.2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无论是什么单位,对于高素质的人才需求都是供不应求,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来讲,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就是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这对于公共建设企业的发展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要有规律的参加培训,例如一些主题性的扩展训练还有相关的会议,相关专家的讲座等等,其目的就是在员工的不断培训过程中,对自己的视野有所开拓,有效提高员工的知识,进而使得员工可以更加从容的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和任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员工思维上根本性的信息化转变,所以说对员工要树立起档案信息的艺术,除却对员工督促也就是更合理的使用信息化技术去对档案管理之外,还要将信息化管理技术与传统的管理技术相结合,进而使得信息化管理中的工作可以被有效的落实;对新的效率高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并培养员工的责任心,使得其对自己的工作有一种使命感,最终使得公路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对员工的工作考核力度进行加强,也就是对工作的业绩还有态度,当然更重要的是对计算机操作的技术以及信息化的认知等等多反面的考核,并且将考核的结果与员工的工资福利等等进行挂钩操作,进而使得员工工作的热情不断的提高,最终使得财力以及人力等在有效的调配下,将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有效的运转。

4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

随着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得其运行的速度得到了提高,准确度也是越来越趋向完美,而储存的容量也是越来越大,这些不仅仅是信息化技术融入各行各业中的优势,也是信息化技术的特点,总的来说基础设施的能力提高不光可以促使档案信息化管理运行效率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得公路建设的发展提供了跨越性的跳板作用。所以说,在公路工程建设时,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得到扶着人的重视。

其一就是档案文件的管理上,首先要合理的使用信息化技术,对档案的查找以及收发还有存档等工作进行落实并将信息化管理技术与传统档案管理技术相结合,保证档案的完整真实,当然对于赢家设备的完善也要给与足够的重视,除了基本的电子计算机意外,还要不定期的对计算机的机房进行检查,无论是在卫生方面还是消防以及安全等,其二就是对员工落实相应的责任管理制度,对计算机的权限进行设置,最大化的防止数据信息被人为的篡改甚至是销毁等现象的发生。

其三就是确保信息化管理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可以有效的发挥出其决定性的作用,使得整套信息化管理的系统始终可以持续正常的工作,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把关,也可以将实际情况建设一套必要的数据管理机制,在对系统输入数据的时候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并对资料进行对比,必须要有负责人的签字才可以将数据进行输入,有效的保证数据的准确和全面,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档案数据的真实有效,而且还可以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工作。

其四就是公路建设的领导阶层要时常的对几层的工作进行考察,以此来强化基础的设施建设,在考察的过程中,和几层的人员进行沟通并鼓励员工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际状况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想法,在这种集思广益的环境中,有效的提高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与员工的关系无形中的被拉近,方便日后公路建设的管理工作开展。结束语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还有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的档案管理工作越加的完善,但也使得公路建设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应对越来越多的压力与挑战。笔者乡音只有不断的对实践的经验还有精华进行总结并借鉴,对更多的有利于信息化管理工作发展的途径进行探索,才可以真正的将人力物力进行节省,并提高公路建设档案管理的水平,最终使得我国的经济得到更高的发展,并提供更为优质的档案信息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陈舟宇.公路项目的造价管理信息化研究[J].价值工程,2015.

[2]陈秀英.论信息化管理对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促进[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

第2篇

1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定义与特点

1.1定义管理是指通过相应的政策手段对某个人,机构,事务等进行合理的安排部署,使各行各业按照既定规范顺利高效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是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指在整个项目推行的过程中,为使工程的进度,成本,质量达到预期标准而对整个工程进行的一系列人为计划和控制。管理计划,顾名思义就是指对整个项目进行认真研读审视,然后做出合理的管理安排使得工程运行前期的各项标准与工程收尾后的真实状态相符合;管理控制即通过人为或工程自我调整等手段,对工程的整个进行过程进行合理部署,监督和指导,以实现工程顺利推进的目标。但是工程项目的管理远远比纸面上平铺直述的内容复杂得多,首先,工程的管理涉及到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譬如工程设计,进度,成本预估,利润预估,材料选择,风险评估,合同等;在工程运行期间,管理就围绕工程质量,实际进度,工程安全等方面展开;而在工程收尾后期,管理就是校对各项前期预定的标准,保证工程顺利结束。由此可见,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极其繁琐复杂的过程,因此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就顺势应用而生。

1.2特点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更新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愈加普遍,与此同时也更加地复杂,具体可以在四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专业化程度要求高。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到很多专业化水平很高的软件及操作步骤,这就需要训练和培养一些专门的工程管理人员进行操作;第二,涉及方面多。通过信息化管理方式管理工程也就意味着之前人为完成的所有工作现在都需要转换模式,嫁接到由互联网承载的技术网上,例如质量问题,技术,财务等。除此之外,信息化的管理还需要对项目的推行进行及时的预测,并产生适时的指导意见;第三,方便快捷。信息化管理方式运用之前,大量的信息都需要人力分析和解决,不仅耗时长,也难免发生应付不来的情况,最后导致一个环节延迟,后面项目的各个环节都延迟,对工程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现在所有工程信息的网络化,使得各类信息的处理,传送都变得快捷及时,解放了一部分人力,也就从侧面保证了工程的如期进行;第四,科学高效。工程的预算和进行都涉及到大量的数据计算,整理和预测,面对工程项目,一个数据的错误就可能致使不可估量的损失。人力的计算不仅工作量大也极容易出现错误,而信息化管理的使用使得数据的处理和预测都在计算机上直接进行,大大提升了所得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本着其自身的优势,毫无疑问会是整个社会的大势所趋。信息化管理的进一步推广也会更深层次的加强信息交流和互动,拉动行业内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从而带动社会经济的大踏步发展。

2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当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拥有了出具模型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并已经将其应用到了日常的工程管理当中。可以说我国现有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既参照了国际上流行的先进信息化模式,采纳吸收了其长处而与此同时,也融入了我国工程发展方面自身的特色,因此可以说我国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既和国际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虽然我国在信息化体系建设的成果喜人,但是利用其对项目进行高效科学管理的水平却仍然较为低下,无法对项目整个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作出有效的分析和建议。我国当下项目信息化管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多数企业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体系仍不成熟。鉴于我国一直以来沿用以人力作为管理核心的管理模式,很多企业仍然习惯“人力”模式,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研发力度不够,导致其长期处于雏形阶段。我国现有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可以分为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财务管理,数据分析,进度监督,质量监管,资源引进等七个方面,但是多数企业对这种信息化体系的应用还仅仅局限于施工运营环节,这种情况就导致项目管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不顺畅,交流闭塞,同时也无法实现数据科学合理分析和共享,从而对项目的顺利高效进行产生阻碍;第二,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重视度不高。许多企业引进信息化管理模式只是为了从表象上顺应时展的潮流,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到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管理是一个专业度很高的管理领域,各个环节和方面都对操作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素养要求。大部分企业由于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引进还处于发展阶段,缺少相应的人才资源,因此也就模糊了信息化管理各环节的差别和重要性。

3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推行的建议

第一,正确认识和对待信息化管理模式。项目工程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体系,它的运用和采纳设计到了项目工程的方方面面,这些方面都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项目信息管理体系中,同一个信息或是同一份数据往往要经手多个部门的计算分析和研究,从而在量和质这两方面上都保证了所得数据分析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企业一定要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将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各个环节统一起来,以求更好的为工程项目的进行“出谋划策”;第二,研究开发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变通的而并非一成不变,企业应该不断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对原有的体系不断加以革新变通,开发多元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第三,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专业人才。如前文所述,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专业化程度较高,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素养和技能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企业应该对这方面问题加以重视,一方面大力引进信息化管理模式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对已有管理人员的培训。

4结语

第3篇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交通工程在业务形式上已经开始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运用信息化技术不仅能将工程中一些复杂的管理资料进行整理,还能缓解交通工程中的一些管理漏洞以及工程问题等,从而提升我国现代交通工程的运行水平。在信息化管理形式下,根据信息化管理在交通安全中的主要内容以及具体的技术形式进行分析,并提供有效的应用对策,以供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参考。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交通工程;安全管理

我国的交通行业已经开始向数字化、信息化以及标准化方向发展,相关的发展部门已经开始重视信息化的管理工作。在交通工程建设中,由于一些管理材料比较混乱、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整,导致工程不能按期完成。特别是信息化、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实现,不仅提升了我国的现代化水平,促进人们对交通的发展需求,从而使交通行业能实现较高的服务质量。

1信息化管理在交通安全中的主要内容

1.1财务管理

在交通工程中的财务管理,相关的建设单位在对各个类型的支付报表进行审查期间,要对报表中的安全代码以及业主要求的相关编码进行比较分析,并及时将一些错误代码改正。而且,财务的支付报表被相关管理单位上交时,不能上交一些纸质材料,要保存成电子文档式的财务报表才能确定财务管理的安全性。

1.2质量管理

在对交通工程进行质量管理期间,它是整个工程实施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整个交通工程施工建设的基础条件。在对工程进行建设期间,最重要的就是填写质量用表。在业主实施相关的施工准则以及交通工程质量管理保持在一致水平上,可以对其进行表格填写[1]。相关单位在将质量表格填写完毕后,相关的信息工程师还要对其进行检查,并保证施工质量的严格控制与有效监督,以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处理。如果在交通工程建设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可以利用相关的定位系统对其进行严格监控,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有效发展,已经实现了较高的管理地位。

1.3安全管理

交通工程的安全管理形式能够促进整个工程的实施安全。相关人员应对具体的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督与检查,并及时对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关的安全事故进行拍照、记录等,同时,还要将已经拍摄的时间、地点等信息进行记录,并等其重要信息传递给相关的管理单位。因为一个有效的、标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能实现实时性的监控管理,还能降低发生事故中的一些隐患。

2信息化管理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主要技术

2.1文件管理的信息化

每个单位都要将业主制定的相关编码内容、方法与实际的文件编码进行核对、分析,但在核对过程中,要根据各个类型的工程文件,要将一些不一致的文件信息进行明显标注[2]。如果文件在编著期间存在其他记录的文件,也要将相关的引用文件进行标注。同时,业务颁布的相关表格也要根据相关方法进行参照。各个业主在全部文件进行传递期间,要注意将纸质性的与电子版式的文件一起上交,无论是相关的文本文件还是图片文件,都要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工程的工作效率。

2.2质量管理的信息化

将质量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能有效的提高整个交通工程的建设质量。主要根据业主指定的相关方法以及规定的质量报表,对其存在的质量条件进行编码填写。业主要指导工程管理员以相关信息对施工数据进行填写,如果期间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程序、不易监控的工作,在施工现场可以利用实时监控分析施工图像,也可以利用GPS系统监控整个过程。针对现场实际的施工条件,要及时对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具体情况传输到指挥部,从而促进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的效率执行。

2.3安全管理的信息化

在安全管理中实现信息化手段期间,相关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要实时对一些事故的发生、安全隐患等进行拍照保留,并在拍好的照片后标注具体的时间、地点、相关的实施单位以及具体人员等[3]。同时,将这些信息及时发放到业主单位,因为每个单位是信息的处理都有专门的人员来分析、整理,并对其信息进行分类、汇总等工作。这期间,具体的执行工作都是根据业主的档案管理标准进行整理、分析,分析工程本身的实际特点与国家的档案管理信息保持在同一水平上,这样才能促进信息的安全整理。

3信息化管理在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信息化管理的具体要求

现代的信息化建设已经适用于各个行业,因为一个完整的、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与先进设施、标准的信息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在运行过程能提升各个行业的工作效率[4]。首先,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以及相关条件建立优质的信息化管理设备。交通工程在实际建设工作中,各个单位都要加大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并成立一个规范的、专业的信息化管理部门;还要培养更多的高技术人才,使他们能在实际工作中按照建立的相关标准实施工作,特别要掌握一些计算机知识、摄影机以及相关的信息化管理设备等,以促进相关设备在利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在该情况下,不仅能对交通工程建设的相关信息、相关的天气条件进行快捷查询,还能促进安全服务形式。而且,还要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相关的交通工程根据建设的实际情况,创建各个例会以及文件传递等制度,同时,还要制定相关的责任制度,并确保工作者的个人职责,从而促进信息化管理责任与权力范围得到有效保障。其次,在对交通工程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过程中,由于各个施工条件、文件、设计等阶段的复杂特征,有效的管理形式能降低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混乱现象。所以,可以将交通工程中的全部归纳到信息化管理部门中去,并实现统一的检查与收集,从而保证文件的收集与文件的归档等过程都不会存在问题[5]。

3.2施工数据的收集系统

在对数据进行采集期间,建立的收集系统主要是将整个工程中的相关价值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能相关数据经过处理后,转发给业主以方便它的日后使用。这些数据主要包括整个工程的质量、相关的安全数据、进度数据以及财务数据等,还包括一些文档、视频以及图片中的相关数据等各个类型。业主能根据这些数据的提供,将施工范围中的相关信息以及施工的基础条件,为以后的施工建设作出有利条件,同时,还能为以后的施工建设作出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从而提升整个施工效率。

结束语

我国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并贯穿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在交通工程建设中,实施信息化管理已经得到积极响应,加大交通的工程管理,能推动我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创新性的时展,更能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作者:崔永丰 单位:黑龙江省集贤县公路管理站

参考文献

[1]胡水清,俞力.信息化管理在交通安全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23):180-181.

[2]智鹏,史天运,于鑫等.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统一信息平台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3,22(9):40-42,46.

[3]吕培印,廖弈棋,罗凤霞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2,21(5):37-40.

第4篇

关键词:地铁工程档案 信息化 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作用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信息化发展要求地铁实现网络化管理,地铁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适应地铁信息化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地铁网络化管理的必然选择。建立地铁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减少对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1.地铁工程档案信息化的概述

地铁工程档案贯穿与整个地铁施工过程,从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在这中间产生的各种有价值的、应该实现归档的、具有保存意义的文件资料。在地铁工程中,资料的归档的范围很广泛,包括项目的规划报建、项目招标、土地建设施工、各种机电的安装和维修、轨道的安装及工程设备的安装、设备的购买、对工程的验收,工程监理等。工程档案管理在工程验收和工程维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工程日后进行查阅的重要资料凭证。工程档案管理有利于加强工程质量控制、追究质量责任,并且在工程的维修、扩建方面有重要的引导和参考价值,对整个工程的建设和完善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的,使档案信息具有再次参考的价值。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将档案资料由纸质形式变为微机软件的形式,这一过程的实现,主要是对档案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搜集,对资料进行一定的筛选并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而完成的。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立能够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档案信息化的建立和完善也可以加快档案资料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进程,使档案信息的接收、档案信息的传递和存储融为一体,使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传统档案信息处理的手工模式,使得整个档案的编写花费时间过长,在最后的检索阶段也不能实现快捷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时效性。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通过计算机方便快捷的完成对档案的加工处理及检索利用,提高了工程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工程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后,可以实现对其文本的多次复制,方便其他部门的使用,同时信息化还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档案管理实行信息化后,能够有效提高档案信息处理加工的经济效率,原因在于信息的充分利用能够有效的节约经费。

2.加强地铁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2.1丰富档案信息资源,加强地铁工程档案管理

在建立地铁工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首先明确工程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因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实现电子文件的准确、可靠,电子文件要与纸质文献同时进行,并严格按照纸质档案数据进行建档。在确保电子文件可靠性的同时,还要加强地铁工程档案电子文件的监督指导,只有确保电子文件在制定过程的准确性、在文件鉴定和文件归档过程中的完整性,才能保证文件的真实性、资料信息的有效性,才能真正为地铁工程建设提供可靠依据。地铁工程管理部门有利的领导也是加强工程档案建设的重要措施,为了确保电子文件在资源上的可靠和准确性,可以建立档案管理网络,使整个工程的建设连成一个整体,使地铁施工各部门进一步了解电子文件,并实现对于电子文件的重视。二是实现电子文档归档,电子文件应当同纸质文档同时归档,同时,电子文件还应该加入到档案数据库和本机数据库中,使工作人员在查阅的过程中,更加便捷,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充分发挥电子文件的优越性。三是要想充分发挥信息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强件数据库的建立,将数据进行有效整合,为档案的信息管理带来便利,并进一步提高储存的安全性。为了更加方便电子数据的查找,还要积极建立和完善档案目录数据库,使计算机档案目录与档案资料一起进行归档。地铁工程建设复杂,涉及到城市、线网、交通、消防、安全等各个方面,档案范围广阔、数据繁多,因此可以在地铁工程信息化过程中要建立档案目录中心,为档案的数字化做准备。四是为了充分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应该制定地铁工程档案管理手册和录入、修订、考核、管理等工作流程,使信息化建设建设有“依”管理有“据”,保证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五是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立,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才能有效的实现档案信息化,同时,实现档案目录数据也需要稳定的基础设施系统做后盾。建立稳定、可靠的局域网,配备扫描机、打印机等,完善计算机设备,保证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能够快速、便捷的查询文献资料,提高档案利用率。规范的档案管理系统软件,能够更加方便的实现地铁电子档案资料的查阅和浏览,因此,可以通过电子档案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来进一步实现信息资源的利用。

2.2健全信息管理制度,加强地铁工程档案管理

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主要是适应于纸质档案管理,要想进一步跟上信息化的步伐,完善地铁工程档案,就要建立新的地铁工程档案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工程档案资料的有效、准确性,就要对工程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工程文件资料进行及时的记录、整理。建立各种管理措施,使文件的接受、采集、保管等环节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使电子档案在移交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完整的保护,使资料在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还要建立操作技术管理制度,使操作技术规范化,档案信息化处理要建立在规范、统一的标准之上。网络化的建立都要以一个标准为前提,只有按照标准进行构建才有可能实现操作的规范化,地铁档案信息化的建立也要有一个实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地铁工程档案建立的可靠性、有效性。要想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可以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为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工程项目的进一步管理、规范做好基础。要想实现电子档案的安全,就要加强档案安全管理,完善档案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监督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实现文件资料的真实性;为了确保档案数据库的安全,还要努力实现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的管理,为档案数据安全提供有利的环境;为了实现地铁档案数据库的安全,可以加强对地铁内部局域网的管理,同时还要严格控制外网,对两者实行严格的分离。在实现设施安全管理的同时,档案信息化安全还要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安全意识,同时防止人为的信息外露。为了实现人员的安全管理,在档案的管理中要严格遵守法律规范,执行《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安全保密工作。

2.3提升档案人员素质,加强地铁工程档案管理

地铁工程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这就需要打破以前传统的管理方式,在管理中加强信息技术要求,不管是档案信息的搜集、接收、整理还是归档,都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技术。要想实现高水平的档案信息化,档案人员应该充分实现档案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实现两者的优化组合,充分体现档案信息化的优势。在档案信息化的管理中,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网络安全保护技术,保护网络安全,防止档案信息外泄,同时防止外界恶意的黑客攻击,从而实现档案信息的安全。工程档案信息化还需要培养档案网络服务、数据库分析和软件开发等方面的人才,实现档案在管理、检索中的信息化。要想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还需要加强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培训,为档案信息化培养高素质人才,不仅实现对现有员工的培养,还可以从外引进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人才,优化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实现人员内部的互相学习,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地铁工程档案管理部门还要加强对地铁公司一些专业部门的培训力度,实现一些二级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使他们增强档案管理理论和技能以及地铁工程建设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要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培养,进一步实现地铁工程档案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的融合。同时还要实现档案管理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常带领他们到地铁施工现场,进行一些实践知识的讲解,帮助他们理解档案管理中的一些理论知识,使其在工程档案检查中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真正履行其职责,实现档案信息化的有效管理。在提高知识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档案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增强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在信息的搜集、整理过程中认真负责,实现档案信息的完整、有效。在培养、引进人才的同时,还要经常进行经验的交流,实现经验互补,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共同探讨工作规律,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不断创新。

3.总结

在我国城市建设在急速发展,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地铁成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地铁工程档案管理是保证地铁质量,进行日后地铁修改、整顿的重要依据。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地铁工程档案管理也在不断与时俱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档案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它不仅具有节省人力、物力资源的优势,也能够实现档案查阅的快速、便捷,更有利于档案信息的储存,加强地铁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电子文件的归档质量,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信息时代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邓代先.工程档案信息化之路[J].科技档案,2008(1):18220.

[2]杨公之.档案信息化建设实务[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第5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系统;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1.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总体概述

1.1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和目的

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需要投入更多的建设资金,而筹措资金很不容易也很有限。因此,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如何有效地利用投入建设工程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尽量少的劳动和物质消耗,取得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不仅在于控制项目投资不超过批准的造价限额,更在于坚持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投资效益。

1.2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2.1、工程造价管理缺乏高素质的工程造价技术人才,我国目前取得的工程造价师资格的专业人才不多,高级专业人才就更少了,有的就算取得了职业资格,也是"纸上谈兵",毫无工作实践经验和实际的工作能力。

1.2.2、工程造价缺乏竞争性,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多为政府定价,因而造价缺乏竞争性。

1.2.3、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发展缓慢,尤其在中小城市不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数量少,而且规模小、力量薄弱,技术条件差、发展缺乏持续性。

1.3国外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1.3.1美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建筑业是美国第二大行业,大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近两年来,美国建筑市场的投资总额每年都高达六千亿美元,美国的建设工程项目分为政府投资项目和私人投资项目,对于政府投资项目,美国采取的是一种谁投资谁管理即由政府投资部门直接管理的模式,对私人管理项目,政府不予干预,但对工程的技术标准、安全、社会环境影响和社会效益等则通过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加以引导或限制。

1.3.2 德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德国把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作为首要问题。在德国,任何一项建设工程,不论是政府的还是私人的投资项目,其项目管理不外乎是包括质量、进度、投资(成本)的控制,这是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不可侵害的管理,最终是达到优质的建筑产品。项目投资额(或是投资估算)的确定,必须要根据国家质量标准DIN要求,慎重地计算所需要的费用,而且必须要有一定的预测与浮动,投资一定要估计充足,留有余地,这就是工程项目投资估算的确定。确定投资额一般由社会性工程咨询顾问公司的工程造价专业人员进行。

2.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总体概述

针对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研发一套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迫在眉睫,现对该系统总体概述和设计简述如下: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指能够对工程造价系统进行搜集、加工、整理、运算、分析、预测、辅助决策、传递、储存、维护和使用的计算机系统,它既包括代替人工繁琐工作的各种日常处理系统,也包括为管理人员提供有效信息、协助领导者进行决策支持系统。也就是说,它用系统思维的方法,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综合利用各种数据、信息、知识、智慧、辅助人们为工程造价管理决策提供服务。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已深入地扩展到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

2.1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特点

2.1.1、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包括投资估算评价、施工图预算、设计预算等内容可动态维护工程造价相关信息的数据库,为建设工程项目提供各种数据。提高造价管理水平和效率。通过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的开放利用和共享,提高管理决策的效率,为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提供服务支持。

2.1.2、工程造价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工程估价具有快速、准确齐全、规范的特点。承包商每次的报价数据都不一样。人工处理维护这些数据不但容易出错,而且由于处理的速度慢,还可能影响报价的及时性。而采用计算机处理则准确、快捷、经济。

2.1.3、工程估价涉及到的各种技术经济数据量大、面广,利用计算机程序来处理,只要输入的原始数据准确无误,其他的工作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保证了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的高准确性。

2.1.4、计算机应用程序形成的输出成果表完整、齐全,为技术经济分析提供了重要数据。

2.2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系统的总体设计主要是指子系统的划分,目前系统划分的方法主要有6种,即按业务处理功能划分、按业务先后顺序划分、按数据拟合的程度来划分、按业务处理过程来划分、按业务处理时间划分、按实际环境和网络分布划分。整个系统可分为系统维护管理、造价数据存贮系统、造价文件运行系统、查询管理系统、造价动态管理系统、造价分析系统、定额管理系统、材料管理系统等多个子系统。

由于各个子系统要分工协作,共享各种工程信息,因此整个系统要用WEB服务器共享数据库的资料。客户端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子系统根据功能需要提出各种数据访问请求,在服务器端统一管理工程造价所需的各种信息,并通过数据库服务器响应客户端所提出的各项请求。采用这种结构,不仅能方便客户端各子系统协同工作,而且能有效地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与安全性,实现数据共享。

2.3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

良好的软件可以使整个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功能;同时这种软件更要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运行可靠、实时性高等特点。通过对比选择,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的组态界面选择北京压控公司生产和研发KINGVIEW6.5组态软件,该软件虽然是工业设计中应用的监控软件,但其内部具有极其丰富的组态图形界面和强大的数据库,并且具有可操作性。软件系统设计流程图如图1所示。

结论

随着我国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网络为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和基础,同时也培训锻炼了一批专业人才;而计算机的信息网络所带来的高效、安全、功能完善倍受广大用户青睐,同时互联网技术也使远程工程造价咨询活动成为可能。二十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技术不断创新的世纪,谁能利用新知识、新技术,谁就能在本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我们应该抓住加入WTO的有利时机,全面推行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所以,只有我们工作者吸取教训,提高业务水平,加大发展的力度,这样才能全面推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管理。

参考文献

[1]严玲.加入WTO后对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的影响[J].工程经济学报,2003(1)

[2]陈建国.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M].上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2.

第6篇

工程造价现代信息技术造价管理信息化

一、工程造价管理概论及信息化发展现状

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从项目决策到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它涉及部门众多,决定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整体效果。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逐步的重视和开展工程造价管理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目前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起来。首先在工程造价管理软件的开发使用工作中,数量已经有上百种,涵盖了工程量计算、钢筋使用统计、定额套价评估、人机消耗统计等计价功能,并且能够实现月度统计、审核结算等管理功能。这些软件的开发利用增强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了工作质量。其次,通过信息网分享和接收信息,对工程造价预决算和管理进行完善:通过构建信息化的网络平台,能够实现办公的自动化,强化了工作管理,改善了办公效率。再次,一些省市逐步推广了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化数据交换规定,统一信息数据交换形式,为最终实现工程造价数字资料的共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和意义

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上,发挥信息资源在共享和开发上的优势,不断改善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以期为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任务及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实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也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核心内容包括工程造价决策和控制的信息化、工程造价企业情况的信息化、工程造价人才队伍的信息化等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得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迈向信息化的进程成为了必然。

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工程造价工作中采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减少材料资金的投入,从而将建筑工程造价的降低一半以上,因此信息化方法对于工程造价的重要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三、造价管理中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陈旧,缺乏信息化管理意识

受计划经济时期工作方式的影响,目前的造价管理理念陈旧。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无法面对变化的市场做出及时的调整,将会面临许多困难。此外部分管理企业任务将信息化管理作为结果来看待,没有重视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主要作用,未能将信息化过程同工程造价管理流程结合起来,认识不到信息化建设对于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2、工程造价管理队伍的信息技术能力不足

随着工程造价信息化工作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增强,信息系统使用和维护都离不开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团队。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者的知识和技能大多数是与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联系较为紧密,而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则十分匮乏,严重制约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

3、基本的设施不能满足信息化的要求。

目前的设施没有根据工程造价本身的特点设置对信息的收集和储备的功能。而信息化作为以网络通信和数据库构成的运行环境,没有预见性和发展性,因为刚开始应用发展不成熟,在操作技术层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4、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缺乏统一标准。

工程造价信息采集处理方法落后、采集技术落后,信息分类标准不统一,数据格式和存取方式不一致,使得对信息资源的远程传递加工处理变得非常困难,信息资源的内在质量很难提高,信息维护更新速度慢,不能满足信息市场的需要,落后于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四、造价管理中信息化建设建议

1、加快培养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人才

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与其他工作一样,最终决定于人力资源。要建立相应的机制,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培养大量的各类层次的适应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建立一支强大的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专业队伍,满足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2、以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为发展目标

根据造价管理自身特点制定总体规划和总体目标,按照要求分阶段、分层次实施,通过政策导向和动力机制协调推动市场相关主体的信息共享。网络平台是信息传输、共享的基础。职能部门应借此引导企业及从业人员接受和利用信息技术,带动行业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构建覆盖全国的造价专业网络,实现全国范围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3、以数字化为途径,做好资源的处理、再生和利用。

建立完整的工程造价信息库体系,把建库、联库作为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点。快速、准确地整合信息资源,实现造价管理的现代化。一是做好信息的合理分类。根据信息结构不同以数据库和网页形式存储并组合表现信息内容。二是信息编码。在做好资源分类的前提下,要科学合理的做好编码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三是完善信息资源库,提高信息质量。采集的信息要精心筛选加工,要系统化数据化。

4、完善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建设标准和政策

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加强工程造价网络平台的构建和信息资源保护技术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并且和建设领域的相关信息政策进行合理的衔接,制定规范的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建立权威规范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的管理体系,保证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有序发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已然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必将为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手段,既是向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因此要积极推行工程造价信息化,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环境,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使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继承和综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管理能力,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和建设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董亚清,闫铁山.浅谈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J].四川建筑,2009,(04).

[2]李富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问题剖析[J].山西建筑,2009,(30).

第7篇

1.1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建设工作缺乏系统性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涉及到多个管理部门、市场主体、软件开发企业、造价信息用户等,对此,需要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布局,分布进行实施。但是,目前全国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建设规划体系不够完善,各个地方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规划不统一、发展不平衡,实施进度不统一,市场培育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还未形成统一的体系。

1.2对信息化管理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认为最重要的工作是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而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可有可无,不必追“风”,没有将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作为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有部分造价管理机构认为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中的应用很难在短期内推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不愿进行投入,缺乏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改造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因此,全国目前仍然存在部分地区还未从当地工程造价管理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造价信息建设规划,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信息资源的开发明显滞后。

1.3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建设过于滞后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具有系统性、高集成性以及技术更新快等特点。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对信息的规范化以及标准化具有严格的要求,否则难以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以及对信息资源的大规模集成。而过去对工程造价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重视程度较低,工作滞后,导致工程造价行业内部各自为政,对资源造成了大量的浪费。由于缺乏对工程造价信息的传输、共享以及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性法规,部分单位不愿将造价信息共享出来,而另外一部分单位,将信息在网站上之后,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对其积极性造成了较大的打击。

1.4缺乏专业人才

虽然在过去的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培养、锻炼了部分人才,但从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工程造价行业从事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难以有效满足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求,同时人才结构分布也不合理,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高端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创新能力与实际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尤其缺乏同时精通工程造价和信息技术两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另外,规范化、普及新的工程造价信息制度还未建立,大部分在岗人员对信息技术掌握的能力还相对较低,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高效、高质的开展。

2信息化管理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建议

2.1制定统一的建设目标

根据《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内容,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工作,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造价工作中的应用水平,促进建筑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建立统一的目标,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的总体思想为主要依据,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原则,实现统一规划,分布实施。

2.2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工作

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基础,需要以国家信息标准为主要指导,建立建设工程造价行业信息标准体系,制定工程造价信息基础通用标准以及专用标准,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安全保障技术规范以及网络设计技术规范。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工程造价信息化软件环境的建设,监理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秩序,规范市场建设工程各方主体的行为,保证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2.3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需要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机制,明确各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造价信息管理的具体职责,理顺各方工作关系,建立协调合作的工作机制,实现资源的共同开发、利益的共享、建立考评制度,落实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全面推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2.4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同时随着信息系统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需要将工程造价信息化技术培训工作列为各个单位及各个专业执业资格培训的重点内容,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工程造价信息化人力资源培训制度。在造价工程师、造价专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评定中需要加入有关工程造价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考核内容,确保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另外,还需要进行广泛调研,在对国内外成功经验进行借鉴的基础上,建立相关的管理办法,全面推进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

3结语

第8篇

目前,档案管理信息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水平已成为共识。通过对档案内容电子信息化采集形成数据库,不仅可以提高档案查阅效率,还可以通过数据库运算对相关档案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丰富了档案利用的形式。燃气企业工程档案管理中引入信息化手段,实现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显著提高燃气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供气效率,降低供气安全风险。

一、燃气工程档案内容

燃气企业工程档案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燃气建设所涉及到的各类业务合同,如监理合同、施工合同、市政工程开挖恢复合同、设计合同及无损性探伤检验合同等。②各类竣工资料,如施工蓝图、材料预算书、各类审批流程单、竣工资料及结算书等。③安全生产档案,如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安全管理设备台账、安全检查整改材料、安全管理相关资格证书。④与燃气工程相关的账册信息,如合同编号、开竣工时间、施工单位情况、工程价款、监理费用、设计费用、质保金。涉及到工商业用户要注明燃气计量表型号数量,小区工程需要注明总户数、合同户数,管网工程需要注明管道直径、管道长度、阀门类型数量等相关信息。⑤与燃气工程相关的技术资料,如燃气工程施工国家标准、相关技术书籍等。

二、实现工程档案信息化的具体办法

对于工程档案实现信息化,与一般文书档案相比既有相同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的独特要求。实现档案管理电子信息化的基础是将各类档案信息转化为电脑能够识别存储的数据,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完成两方面工作:其一,进行档案信息数据库录入,包括文件题目、文号、关键词、摘要等;其二,用扫描仪对档案原件进行扫描。工程档案与普通文书档案相比较,区别主要体现在于各类工程蓝图的数字化加工方面,一般文书档案以及工程档案中的诸如各类合同、合格证等文件档案,在扫描录入时只要使用一般扫描仪甚至数码相机拍照即可,而图纸档案对于细节要求严格,必须用专用的大幅面扫描仪进行扫描录入。

天燃气具有易燃易爆以及有毒等特殊属性,因此安全生产在燃气企业运营管理中地位非常突出,而天燃气管道又深埋于地表之下十分隐蔽,这就进一步要求燃气企业工程档案管理中,在将各类工程的施工图纸进行电子信息化扫描录入时必须保证电子档案与原始档案高度保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进行图纸电子信息化扫描录入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必须使用专用的大幅面扫描仪,并匹配专用的扫描软件。②在扫描前对图纸档案进行整理,尽量保证图纸整洁,对于褶皱不平的图纸在录入前必须进行烫平处理,并拆除相应装订物。对于比较陈旧有破损的老图纸应先装入透明扫描套封进行扫描。③扫描参数设定关系到扫描图像的质量也关系到扫描的效率,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设定,如扫描分辨率越高,理论上扫描所得的图像清晰度越高,与原始蓝图相比,更能保存原图所含信息,但随着分辨率的提高,扫描时间也大幅延长,降低扫描工作效率也增大数据量,加重数据库的负担,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选择分辨率在100至200dpi之间即可。

三、工程档案信息化促进燃气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依托网络、数据库等信息技术资源,可以有效的增大档案存储容量,提高档案查阅利用效率。对于工程档案,尤其是各类工程蓝图档案,信息化技术在其管理利用中的应用能够带来显著的效益。通过对各类工程相关的技术资料、合同、证书以及台账等信息化采集并形成数据库,既可以实现相关信息的联网检索提高效率,又可以减少因反复使用造成的档案原件损坏。各类蓝图档案作为燃气企业工程档案的主要内容,实现信息化管理能够为燃气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显著变化。

第一,各类工程蓝图数量庞大,纸质蓝图存档数量巨大,保存以及查询都十分不方便,再加上一些年代久远的图纸磨损严重,更加大了图纸管理的难度,同时也给图纸的利用造成了困难。实现蓝图档案数字化管理后,相关部门再查阅图纸就不必翻阅原始图纸,可以直接通过档案管理系统直接在数据库中检索并调阅相关图纸。而且由于网络存在,相关部门在不同空间时间可以根据需要即时调阅图纸,而不必前往档案室。这在燃气管网抢修维护中显得格外重要。

第二,图纸档案数字化利用有利于蓝图原件的保护。传统的图纸管理,因原图被相关部门反复借阅使用,常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原图的污损破坏,可能造成重要信息的丢失。实现信息化管理,可以在日常工作中不必查阅图纸原件,有利于图纸原件的长期保管。

第三,可以加快工程图纸设计速度。城市燃气管网以及各类室内管道在面临升级改造时,一般只需要在原有管道系统基础上进行修改,相关图纸仅需要进行局部修改。按照图纸档案传统管理办法,通常需要绘图员重新画一遍,工作量很大,而图纸档案实现数字化管理后,面临这一情况,只需要在原有图纸的电子版上进行修改,从而加快了出图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第9篇

当今社会俨然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对于水利项目来讲亦是如此。在开展水利项目管理工作的时候融入信息化体系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能够带动行业的发展。作者具体的论述了信息技术的特点以及它在项目管理方面体现出的意义。

关键词: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现状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不论是在经济亦或是科技方面都获得了显著的成就,此时作为国家重点项目的水利工程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即管理工作开始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通过开展信息化工作,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应对水灾等,同时还能够切实提升工作效率。不过实际情况是我们在开展信息化工作的时候还面对许多的不利现象,比如设施不完善,工作者的工作水平不高等。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才使得水利项目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使得国家的经济发展步调变缓慢,所以,当前时期我们必须要积极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

1信息化技术的内涵及其在水利工程管理的优势

1.1信息化技术的内涵

对于水利项目来讲,信息化技术指的是将高科技合理的运用到水利建设工作之中。其作用办法是对具体的地形特点进行分析,借助处理工艺获取所需的地图,进而对项目合理测绘,恰当监管,最终起到促进项目创新工作的开展的意义。在开展水利项目管理工作的时候,借助电脑,我们可以更好的收集并且分析信息,便于我们更为精准的设计图纸。除此之外,借助电脑技术我们还能够从总体上监控水利项目。

1.2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的优势

第一,使得测绘工作更加精准。比对于过去的测绘方法来看,信息化方法的优点更加明显,它的精确性非常高,这样就不会出现误差,当我们分析地理事物的时候就能够更好的收集所需的信息,在这个前提之下更好的开展工作。当我们施开展建设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因为一些干扰要素而导致工作无法顺畅开展,比如勘查工作的难度非常大,此时就要依靠信息技术帮助我们开展勘查工作,便于我们获取更为精准的信息。第二,能够明显的提升效率。信息化技术引入到水利工程管理中可以实现一体化的管理,更加高效率的完成对水利工程的测绘,从而不断的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一体化是指通过计算机完成对于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完善统计,一步到位,把以前繁琐的步骤综合到一起,这样就能够提升效率。如在测绘时,传统测绘一个工作组一天最多只可以测绘200个地形点,而现在的数字化测绘则可以每天轻松完成测绘400个地形点的工作量。很显然这就能够提升效率,带动项目总体发展。

2当前时期水利项目的信息化状态

对于水利项目来讲,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够切实的提升信息的传递速率,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处理问题,因此凭借这些优点它依然成为了当前水利行业高速发展的关键方法,同时它还标志着我们国家的水利事业发展到全新的阶段了。当前时期,我们国家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已经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不过,在具体的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还面对很多的不利现象。接下来具体论述。第一,管理设施不配套。要想开展好管理工作,就要依靠数量众多的设施,不过当前的实情是资金不充足,交通不通畅,这就使得相关设施不是很完善,使得管理能力无法提升。第二,信息不全面。对于水利项目来讲,在管理的时候必须认真分析污染情况以及旱涝状态等,项目对于资源的规定很严格,不过由于网络不完善,导致信息无法共享,搜集的信息不能够在第一时间传递出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管理工作的开展,影响管理能力的提升,有时候还会因为信息的欠缺而引发很多问题。第三,工作者的素养还需提升。因为我们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搜集很多的信息,之后还要系统处理,除此之外,还要查看当地的水文特点,并依据特点而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法。综上来看,工作者必须有高超的工作水平和素养才能够完成该项工作。不过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的工作者并未真正理解信息化管理的意义所在,缺少高素养的管理者,这就从根本上使得该项管理工作无法顺利的开展。

3强化信息化管理力度的方法

3.1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人,信息化管理工作亦是如此。要想推动管理工作的进程,最关键的就是要打造一个高素养的工作团队,培养一批优秀的工作者。作为水利机构,必须要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形,培养适合单位发展的综合性的工作者,设立合理的人才引入体系,吸引高素养的工作者投入到工作之中,而且要积极的开展培训工作,做好知识更新活动,确保管理工作者能够从大的层面上掌控好局面。而且要确保工作者的信息化水平高,职业操守良好。

3.2完善灾害预警体系

很多人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忽略了水文灾害产生的影响。它和其他的要素一样,对信息化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必须建立完善的灾害警示体系,这样才能便于我们更好的分析灾害,才能够以此为依据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才能够将灾害带来的负面效益降低到最小。水文灾害预警系统可根据季节和地区的具体实际进行完善,并通过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调配。

3.3完善信息管控系统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要实现顺利的开展和推进,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为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保障。建立信息勘探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对影响水利工程的气候、水文等要素进行监控,做好雨季的防洪准备,避免发生洪涝灾害。同时还需要提高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保证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管理中。

3.4完善基础设施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资金的欠缺是导致信息化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因为资金不足使得我们没有能力去采购所需的设备,很显然设备不足就不能够保证工作顺利开展。所以,当务之急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资金,比如可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群众集资等。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项目顺利开展。除此之外,还要不断的完善信息系统,确保信息采集工作能够顺畅开展。

3.5合理利用信息资源

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是事项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重点。目前我国水利工程中,因网络设施不完善等各种原因导致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共享程度不高。相关部门需完善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建立数据库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共享。为了适应世道发展的需要,建立水利工程通信网络,将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传播,保证数据信息得到科学的处理,并将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的有线网络处理与无线网络处理紧密结合。

4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我们在评判一个行业的发展态势如何的时候,主要分析它的信息化能力如何。对于水利行业来讲亦是如此。目前我们国家的水利项目已经开始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水利项目是国家的重点项目,要想发挥它的价值,就要切实提升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加大投入力度,确保项目能够顺畅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卓.信息化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2.

[2]李陶.信息化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4.

[3]丰景春,蔡萌.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信息化成熟度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6(3).

[4]毕连涛.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应用现状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