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2 09:06:5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其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在整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本国企业实际,对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和理论进行综述和分析,并对我国企业提升竞争力进行了探讨,以求为我国企业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内涵;竞争力理论;评
一、竞争力的内涵
美国《产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报告》中指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李显军,2002);其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的表现形式来分析企业竞争力内涵的。张志强、吴健中(1999)认为,企业竞争力实际上是一个通过比较而得到的相对概念,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企业现实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潜在的、未来可能拥有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将潜在竞争能力转化为现实、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其主要是从与竞争对手相比较的角度展开,侧重于企业外部竞争环境。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金碚(2004)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和条件。开始从外部竞争环境、内部资源和自身能力综合的角度定义竞争力,且越来越关注企业如何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本文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多层次含义综合性的范畴,即企业竞争力就是企业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同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合理地将所拥有的资源转化为产出的能力,以占有更多市场,创造价值,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等,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二、竞争力理论
(一)基于产业结构分析的竞争战略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教授(1980),其竞争力理论主要从竞争战略理论阐述了企业在产业内部如何进行定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取得更高的收益。波特认为,在产业环境中存在着五种基本力量: 市场上同业竞争者的力量、潜在入侵者的力量、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买方的议价能力。企业如果想在同行业内形成并获得战略优势,首先必须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充分利用这五种基本力量之间的关系,并推动这几种力量向自己有利的方向转变。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波特竞争力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三种基本战略丰富了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系统思想,价值链分析为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当然,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也有一些缺陷,例如关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培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价值链理论只是从表面上来解释企业竞争力的差异化来源,并没有给出具体原因的解释,同时还忽略了政府政策和创新机制对竞争力的影响等。
(二)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维纳菲尔特(B. Wemerfelt)(1984)提出“企业资源基础论”,他是资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除了他之外还有格兰特(R. M. Grant)和巴尔奈(Barney)等代表人物。他们认为企业内部的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积累的知识性资源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所拥有资源的质量或者通过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使用资源来获得竞争优势,并且当这种资源难以模仿和替代时,企业就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这一理论将企业看作是异质的,并强调就是因为企业拥有异质资源才能够获得竞争优势,才使企业能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服务于市场和顾客,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顾客价值。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单纯地凭借其所拥有资源并不能保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也存在诸多缺陷,例如没有考虑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忽视了管理职能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等。
(三)基于能力的竞争力理论
1、钱德勒的组织能力理论
崇尚“看得见的手”的美国管理史学家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Alfred D. chandler,JR.)(1994)是组织能力理论的代表人物,他的观点认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是组织能力,认为组织能力是企业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获得的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技能,是从企业内部组织起来的物质设施和人的能力的集合。组织能力来源于企业对这三个方面的投资:第一是为了扩大生产而进行的技术设施设备投资,以使其能充分利用技术所具有的潜在的规模及范围经济;第二是为大规模营销进行的投资;第三是为有效的开展生产活动、营销活动而对管理进行的投资。
2、普拉哈拉德的核心能力理论
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最早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飞利浦.萨尔尼科在进行领导行为的分析时就曾经提出过企业特殊能力的概念。早期时候的特殊能力主要强调了一个企业比其他企业做得更好的因素。之后,企业特殊能力的概念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们逐渐把其理解为企业活动,尤其是指竞争或维持变革组织的能力。到了20世纪90年代,关于企业特殊能力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了,其中尤以普拉哈拉德(Prahalad,C.K.)和哈默(GHamel)(1990)的核心能力理论最为著名。核心能力理论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①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体。
②能力是对企业进行分析的基本单元。
③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
④积累、保持、运用核心能力是企业的长期根本性战略。
3、斯托克的基于流程的能力理沦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斯托克、伊文斯和舒尔曼(1999)认为,成功的企业极为注意行为方式,即产生能力的组织活动和业务流程,并把改善这些活动和流程作为首要的战略目标。每一个企业都必须管理一些基本业务流程,例如新产品的实现,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从营销到订货,从顾客订货到实现产品价值。每个流程都在创造价值,每个流程也都要求部门间协调配合。所以,尽管每个部门都可能拥有自己的核心能力,但是关键还在于如何管理和协调这些活动,使之形成竞争能力。
三、结论
我国的竞争力研究起步较晚,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国内学者应该结合本国企业的发展实际,深化和丰富竞争力理论知识,使之更加具有实践性,让国内企业将竞争力理论运用到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进行自身优化,获得竞争优势。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理论和实际结合,要深入企业调研和研究获得一手资料;二是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其竞争力不同,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竞争力指标体系,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价自身竞争力;三是注意可持续发展竞争力,企业不能直视单纯想要效益,而应该在科学分析竞争力的同时,关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可持续竞争力。(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本课题得到贵州大学创新基金支持,课题编号(研人文2013016).
参考文献:
[1]李显军.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0):57-60.
[2]张志强,吴建中.企业竞争力及其评价[J].管理现代化,1999(1):24-25.
关键词:绿色竞争力影响因素;评价;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9.2;F205
一、绿色竞争力概念的提出及定义
关于绿色竞争力概念的产生及定义,具体内容如下。
(一)绿色竞争力概念提出的背景
首先,绿色竞争力概念的产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1972年召开的第一次国际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史上第一个国际性环境宣言—— 《人类环境宣言》,指出关注环境问题的必要性。自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正式提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来,许多国家和政府出台改变资源利用方式的政策和行动计划,以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使企业在生产决策中开始考虑环境因素。1992年《21世纪议程》后,世界各国纷纷认识到,只有改变传统工业模式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和环境保护组织的共同参与和促进下,经济发展的“绿色化”逐渐渗透到各国经济活动的各个层面,全球绿色意识不断高涨。
其次,绿色竞争力概念的产生是竞争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从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理论到20世纪80年代波特提出“竞争优势”理论,竞争力理论的相关研究还在不断发展演变。随着环境、资源等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消费需求的不断高涨以及对外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学术界和企业界将环境因素纳入到竞争力的范畴之内。Porter[1](1991)首次提出“绿色竞争力”对于企业成长的重要作用——基于环保、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绿色经济模式能够有利于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能力。
(二)绿色竞争力的定义
国内学者对绿色竞争力的定义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绿色竞争力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如洪小瑛[2](2002)认为绿色竞争力是由绿色资源、绿色技术、绿色管理、绿色生产等要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系统的概念。孟晓飞,刘洪[3] (2003)认为,绿色竞争力是企业整合了企业、消费者、环境三方利益而形成的价值创造系统。另一种观点与波特的观点相类似,认为绿色竞争力是一种新的竞争优势,如王建明[4](2004)、杨代友[5](2004)等学者认为绿色竞争力是企业通过创新以改变资源利用模式,以满足保护环境的需求,并且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能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符合绿色要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在实现更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综合能力。
二、国外绿色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绿色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从环境管制是否能促进相关行业或企业获得新的竞争优势,进而形成绿色竞争力这一问题入手,主要形成了两个派别:乐观派和悲观派。
乐观派以波特为代表,认为企业把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在长期意义上将有助于形成绿色竞争力。波特(1991)提出著名的“波特假说”,认为“恰当设计的环境规制可以激发被规制企业创新,产生效率收益,相对于不受规制的企业,会导致绝对竞争优势。”一些赞成“波特假说”的学者以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这一观点。如乔恩·普罗特[6](1998)认为企业采取超越现有环境标准和法规的管理方法能够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艾默里·洛文斯[7](1999)等提出企业提高绿色竞争力的“自然资本主义”之路,即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采用“封闭环式”的生产流程,转变经营模式,进而增强竞争力。
悲观派认为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会增加成本,也就不会取得绿色竞争力。如泰尔瑞[8](2005)等人认为,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将显著地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率及竞争力。以钢铁企业为例,环境保护带来可见成本上升1美元的同时,还会引起9到10美元的隐藏成本上升。
三、国内绿色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对于国内绿色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具体分析如下:
(一)环境管制与绿色竞争力关系
国内学者对于环境管制与绿色竞争力关系的研究大多采用省级面板数据,以行业或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思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环境管制技术创新竞争力”的思路,即如果环境管制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就证明其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如黄德春和刘志彪[9]发现环境管制在给一些企业增加直接费用的同时也会激发一定的创新,并促使相关专利数量的增加,因此中长期内加强环境管制可以促进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另一种是“环境管制企业生产率企业竞争力”的思路,即如果环境管制可以促进企业的生产率,就证明其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如白雪洁和宋莹[10]对2004年环境管制对火电行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环境管制可以提升我国火电行业整体的效率水平,进而对我国火电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二)绿色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国内的研究大都从企业的层面探索绿色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将其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影响绿色竞争力的内部重要因素包括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绿色技术、绿色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等,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企业的绿色核心能力。赵领娣(2005)从外部规制因素、市场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三个方面考虑环境因素对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并分析指出外部规制因素和市场因素是企业的不可控因素,内部因素才属于可控因素。袁泉(2007)认为外部环境因素除了公众压力、技术发展、市场力量外,还应包括政府法规、权利要求者集团;内部环境因素除了企业领导的意识和观念、组织文化外,亦应包括组织结构与管理。袁瑜等人(2007)认为影响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社会发展模式、政府制度安排等;内部因素包括内部资源(绿色管理、绿色文化等软资源和资本、人力、设施等硬资源)和内部能力(绿色价值创造、绿色创新、绿色管理和绿色营销能力)两个方面。陈红喜基于低碳价值链的角度得出影响企业绿色竞争力的五个重要因素:绿色技术开发能力、绿色供应能力、绿色生产能力、绿色营销能力、绿色处理能力[11]。
(三)绿色竞争力的评价研究
现有的关于绿色竞争力评价的研究主要从行业层面展开。陈红喜教授等人以相关行业的部分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如选取34家建材行业[4]、25家长三角地区石化行业[12]及纺织行业[13]的4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绿色竞争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建材行业的出口增长在短期内难以弥补“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商品减量化增长产生的差额,可能会导致出口呈现平稳下降的趋势;石化行业在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提升绿色竞争力、增强绿色竞争优势方面还有待加强;纺织行业应从发展观念、绿色创新能力、清洁生产技术等切入点提升其绿色竞争力。
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按性质和内容对相关学者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归纳梳理。按性质划分是指反映绿色竞争力的指标可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多为显性,可通过财务报表、统计资料、抽样调查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获得;定性指标则可以分析绿色竞争力的具体成因与决定因素。按内容划分是指将构成绿色竞争力的不同内容作为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对一级指标作进一步细分,如将“经济绩效”作为一级指标,其下设置“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收入增长率”、“绿色产品销售收入贡献率”等二级指标。
绿色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仍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某个指标体系将 “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设置为一级指标,而在另一个指标体系中将其设置为“环境绩效”的次级指标;又如一个指标体系中同时出现 “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再利用率”和“工厂废弃物处理能力利用率”等关联性较大的指标,降低了新指标带来的边际信息,进而影响指标独立性作用的发挥。由此可见,在构建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保证指标的设定尽可能全面地反映绿色竞争力,又要充分考虑分系统间的相互关系,避免相关指标的重复设置。
指标的权重体现了单项指标在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确定其权重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如下(见表1):
第一,主观赋权法可以应用于数据材料不全面的情况下,目标值难于定量描述的决策。陈瑶(2006)基于材料行业所披露的环境信息数据收集困难的情况,在对我国材料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时,先采用德尔菲法集成专家的经验设计出绿色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排序判断,确立多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修正了专家的学识、兴趣和心理状态等主观因素对绿色竞争力的评价结果造成的负面影响。
第二,在客观赋权法的应用方面,陈红喜等人考虑到数据包络法可以通过数学规划确定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无人为主观性造成的偏差,并且样本数据可以是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不需要对其做归一化处理,因此采用DEA法以建材行业上市公司为案例进行绿色竞争力的评价研究。但是,DEA法的局限在于,各指标间不能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否则会降低结果的准确性。王建明(2008)等人利用熵值法对绿色竞争力指标体系中差别大的指标数据十分敏感的特点,采用该方法对长三角与环渤海地区的同类型企业的绿色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另外,有学者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绿色竞争力进行评价,减少了相关性较强的指标对评价结果造成的影响。其缺点是只能科学的求得组合后的综合指标的权重,而不能给出单个指标的权重,决策人仍然不能得到影响绿色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与指标之间的关系。
第三,在主客观赋权法的应用方面,邢新朋 (2011)在评价我国发电行业的绿色竞争力时,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所搜集数据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进行有效处理,以减少评价绿色竞争力时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准确性。曹伟(2012)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我国石化行业的绿色竞争力进行评价,该方法对样本的数量要求不高,但却要求数据是时间序列数据,并且不能解决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造成的评价信息重复问题,因此他还同时结合熵值法进行评价。
(四)绿色竞争力的提升途径
我国学者从循环经济、绿色供应链、绿色贸易壁垒、绿色产品、绿色营销等不同角度对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途径进行探索。归结起来,大部分学者认为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途径主要有五个方面: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绿色营销、绿色管理、绿色文化。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是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第一步。开发绿色产品包括三个环节: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同时,绿色技术是生产绿色产品的关键。通过绿色技术可以实现能源和资源的持续与高效率利用,并在最大程度上回收利用废旧物质和副产品;另外,企业要积极开展绿色营销,大力宣传企业的绿色管理理念,实施绿色认证等活动,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将“绿色”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创造并树立绿色品牌,把绿色环保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形成自己的绿色核心竞争力。
四、结束语
综观目前我国有关绿色竞争力的研究成果,理论界对于绿色竞争力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界定;对环境管制和绿色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大部分采用省级面板数据,针对具体行业或企业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同时,绿色竞争力的各个评价指标体系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所涵盖的指标不够全面或某些具体指标关联性较强,可能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另外,虽然用于评价绿色竞争力指标权重的方法有很多,但各方法处理问题的侧重点不尽相同,采用多种方法对同一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可能存在差异,这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对于绿色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企业积极提高绿色竞争力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另外,“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政府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竞争力的研究也会随之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 Porter M.Green Competitiveness[J].New York Times,1991(4).
[2]洪小瑛.关于绿色竞争力的几点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2(3).
[3]孟晓飞,刘洪.绿色管理塑造企业绿色竞争优势[J].华东经济管理,2003(4).
[4]王建明,袁瑜,陈红喜. 基于DEA法的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研究——以建材行业上市公司为案例[J].生态经济,2007(1).
[5]杨代友.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6] Bonifant B.C, ArnoldM.B, LongF.J.G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s[J].Business Horizons,1995,38(4):37-47.
[7] LovinsA.B, Lovins L.H.A Road Map for Natural Capitalism [J].Harvard BusinessReview,1999.
[8]Tewari M, PillaiP. Global Standards and the Dynamics of Environmental Compliance in India’s Leather Industry[J].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2005,33(2):245-267.
[9]黄德春,刘志彪.环境规制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波特假设的企业竞争优势构建 [J].中国工业经济,2006(3):100 -106.
[10]白雪洁,宋莹.环境管制、技术创新与中国火电行业的效率提升[J].中国工业经济,2009(8): 68-77.
[11]陈红喜,刘东,袁瑜.基于低碳价值链视角的企业绿色竞争力识别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9).
摘要 金融服务外包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学术界的热点。通过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以及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结合多种方法对于金融服务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进行构建,是对于金融服务外包理论研究的拓展,对于企业金融服务外包的决策制定以及业务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金融服务外包 企业竞争力 评价
一、引言
企业竞争力是管理学领域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重要概念,尽管许多学者均从不同角度对于其内涵与界定进行了阐述,但是,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1]。由于其是企业提升绩效和促进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因此在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金融服务外包的研究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金融服务业中的外包业务在实践中有了非常迅猛的发展。金融服务外包正日益成为国际服务业转折的重点,欧美等金融服务业务较为发达的地区均倾向于将金融企业中的非核心业务转移至更专业、成本更低的金融服务外包公司,以提升金融企业的竞争力[1]。在2009年全世界服务外包的转移方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等国家,它们约占全世界服务外包转移的96%,而对于服务外包的承接方则以亚洲的中国、印度、新西兰以及欧洲的俄罗斯等为主[2]。2009年美国约占世界金融外包服务市场份额的60%以上,日本与欧洲占30%以上,中国的金融服务外包市场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对于服务业的不断重视,金融服务外包市场必将迎来其迅速发展阶段[2]。近二十年来,学者们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从其内涵、动因、决策风险管理等不同方面进行研究[3]。
本文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二、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设计
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由于金融服务外包可能对于企业的财务竞争力、运营竞争力等均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首先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指标进行设计,同时,对于金融服务外包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过程进行测量,最后提出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1.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
对于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需要考虑科学性、客观性、可比性、重要性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同时,根据企业竞争力测量的相关文献,将企业竞争力测量指标分为运营竞争力和财务竞争力两类,分别进行测量,具体见表1。由于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很多,实际上,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的任何变化均会造成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变化。为了能更清晰地表述被研究对象的本质,根据以上原则,从前述分析着眼,采取逐层分解、逐步细化的方法确定指标体系[4]。
2.金融服务外包内容设计
根据对于金融服务外包的界定、研究对象及内涵的分析,其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根据基于价值链的金融服务外包内涵可以分为可外包的辅助活动,不宜外包的辅助活动,可以外包的基本活动和不宜外包的基本活动四类。那么,金融服务外包的内容主要就包括可外包的基本活动和可外包的辅助活动两类。
3.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关系设计
根据2.2和2.3部分的分析,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主要从可外包的基本活动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和可外包的辅助活动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来进行设计,并根据具体的基本活动与辅助活动的内容来进行研究。
三、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评价过程
根据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关系的分析以及相关的指标与内容的设计,就可以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过程进行评价,具体步骤为:
1.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内容测量
根据2.2部分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内容界定,在进行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内容测量时,主要从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可外包基本活动和可外包辅助活动两类进行测量,同时,结合具体的金融业务价值链,对于金融服务外包内容进行测量与区分,具体的测量方法可以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同时,对于相关的指标可以进行统一量纲处理。
2.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由于是与金融服务外包相关的,因此,在进行企业竞争力评价时,主要是从金融服务外包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角度考虑的,例如,需要具体地测量金融服务外包对于企业财务竞争力和运营竞争力的两个方面的影响,同样,对于可测量的指标通过测量得到,对于不可测量的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当然,在此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统一量纲处理。
3.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在进行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评价时,主要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结合来计算,首先对于指标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层级进行区分,然后请相关的研究专家对于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打分,得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并求出该判断矩阵的权重,最后把最底层的指标相对于总目标进行合成,得到最低层指标关于总目标的权重。这种权重就是金融服务外包风险评价的层级评价的权重,可以从最底层向上一层一层进行计算[5]。
然后,根据确定的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初始矩阵和各个层级的指标权重系数,就可以将初始矩阵中的数值分别与相对应的权重相乘,从最底层开始一层一层进行加总,最后得出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整体结果[6]。
通过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可以用一个综合指数来概括各单项指标的评价结果,以反映一个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确定企业金融业务外包的发展战略,制定目标,加快发展。
四、结论
通过对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可以对于金融服务外包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以及其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地把握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以及其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于企业金融服务外包的决策制定以及业务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杨琳,王佳佳.金融服务外包:国际趋势与中国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4.
[2]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编.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1-24.
[3]吴国春,高长春.金融服务外包研究综述.国际商务研究. 2009(5):31-37.
[4]李翠娟,宣国良.基于知识资本的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及实证分析.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3).15-20.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3006102
1引言
企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其竞争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某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然而评价某区域企业竞争力,将企业竞争力数量化,则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竞争力主要由市场竞争力和资源竞争力组成,所以考察区域企业竞争力,既要重视虑企业内在竞争能力,还要兼顾到企业外部竞争力,即还应该考虑企业面临的环境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竞争力水平是调查中原经济区企业竞争力的首要步骤之一。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制定首先应当能够从深度、广度和时间维度描述企业竞争力的程度,其次需要对竞争力的评价主体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识别,进而找出形成企业竞争力空间差异性的原因以及引起其影响因素。除了进行定性的描述和分析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对中原经济区的企业竞争力水平进行定量描述和分析。本文设计五大类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大类指标下又有若干小指标,整个评价指标体系在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框架下能够反映企业竞争力。
2竞争力评价理论的文献综述
波特教授经过对许多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得出结论:一国的既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者、机遇以及政府行为六个因素,这六个因素构成著名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菱图”。Hansen Gary S & Birger Wernerfelt(1989)提出企业的资源能力和企业的外部产业结构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评价企业竞争力时应该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企业的内部能力两个方面进行,才能正确反映企业真正的竞争实力。王建华、王方华(2003)在对企业竞争力形成机制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测模型,系统地对企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估,为企业的竞争和战略的制定及实施提供有益的工具。陈晓红、解海涛、常燕(2006)提出评价中小企业区域竞争力的“星形模型”,指出中小企业区域竞争力分属于中小企业贡献竞争力、中小企业规模竞争力、中小企业营运竞争力、中小企业获利竞争力、中小企业创新竞争力,这五个要素各自的发展情况以及五个要素之间发展的协调程度,将直接影响中小企业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朱顺泉(2006)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设置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各省市中小企业竞争力状况的因子分析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我国各省市中小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合理的评价。
3中原经济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3.1客观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择以现行的实际统计资料为基础,尽量选取能够量化的指标,避免人为因素影响评价结果。
3.2系统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择要做到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整体,并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全面反映中小企业区域竞争力。
3.3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择要考虑到能够比较,指标的可比性越强,评价结果就越可靠;要确保指标体系中的每个评价指标都能被用来进行测量和评价,包括能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3.4实用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择既要考虑理论上的科学性,做到指标含义明确,也要注意数据规范,资料收集方便,可操作性强。评价指标体系要繁简适中,计算方法要简单易行,同时评价指标所需的数据要易于收集。
3.5全面性原则
指要确保评价指标体系能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竞争力的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3.6科学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既要突出企业的特点、又要系统全面、权重分配合理,以保证评价结果能够充分体现企业竞争力的实际情况。
3.7数据可获得性原则
指企业竞争力指标数据能够通过统计年鉴等资料处直接获得或者通过整理而归纳出来。
4中原经济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及描述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某一区域中企业在经济贡献、企业规模、企业营运、企业获利以及金融环境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力。这五个要素各自的发展情况以及五个要素之间发展的协调程度,直接影响某区域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所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围绕这几个方面而进行设计的。
4.1企业贡献竞争力指标设计及描述
企业贡献竞争力是指企业对区域经济、财政税收的贡献程度,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终成果,包括企业区域经济贡献程度和企业财税贡献程度两个子指标。
(1)企业区域经济贡献程度:即企业产值额/区域GDP。该比值越大,说明该区域企业对经济的贡献程度就越高,企业竞争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2)企业财政税收贡献程度:即上缴利税额/区域GDP。该比值越大,说明该区域企业对经济的贡献程度就越大,企业竞争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4.2企业规模竞争力指标设计及描述
企业规模竞争力是指企业的规模以及对促进就业的贡献度,体现了企业在区域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与意义,一般包括区域企业数量和区域企业就业程度两个子指标。
2003年,我国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增长27%,进出口增长37%,而消费品增长仅为9%,不仅较另两驾马车相形见细,而且创下十多年来的新低。与此同时,2003年上半年4.2%的失业率达到近年来的新高。就业压力和需求不足使人们把目光再次投向中小。从世界范围看,中小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结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是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渠道,又是企业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主体。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OECD国家还是亚洲新兴化国家(地区),呈现出企业平均规模越来越小,而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越来越大的特点(张永生,2001)。也不例外,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含个体工商户)的数量已达2930万个,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提供了75%的就业位置,对GDP的贡献率达51%,税收占到全国的43.2%。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实力差异较大,各地区中小企业的也参差不齐。地区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这种异质性,体现出它们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获取资源和占领市场的能力不同,这可以通过对中小企业的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来反映。
本文的目的是对中国地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展开实证,通过对既往有关企业竞争力和实证研究的综述,提出了一套衡量我国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进而对2003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做出评价。
二、现有研究的简要综述
对中小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既可以从单个企业入手,比较具体企业之间竞争力的不同,也可以着眼于群体中小企业的竞争力,研究不同区域中小企业集合的竞争力的差异。
在单个企业竞争力研究方面,有的学者从企业外部入手,认为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其所占有的产业结构优势,企业可以通过采取低成本、差异化和集中化战略来赢得竞争优势(Porter,1980);有的学者从企业内部入手,以资源基础论为依托,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源于其所具备的VRIN(有价值、稀缺、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特性的专有资源(Wernefelt,1984;Barney,1991),或是源于具有独特技术和技能建立起来的核心能力(Prahalad&Hamel,1990)。还有的学者承接竞争成本分析(Competitive Cost Analysis)的思路,提出了企业价值链(Value Chain)的观点来分析企业竞争地位的内部决定因素(Porter,1985)。国内学者潘镇和鲁明泓(2003)就以Porter的企业价值链理论为框架,从企业内外部后勤、生产作业、销售和服务、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企业基础设施6个方面构建了17个细化指标对苏州市457家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竞争力组成要素中各细化指标数据的考察,分析了决定苏州中小企业竞争力的企业内部关键要素。
在区域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方面,目前,国内对不同地域的中小企业竞争力的理论解释更多的是从资源禀赋差异和集聚经济角度展开。按照胡佛(Edgar M.Hoover)的观点:区域经济得以存在的三个基本假定前提是:资源禀赋差异、集聚经济和转移成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关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解释也各有侧重。如钱平凡(2003)指出“我国产业集群中除少量为较大型企业外,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不仅可用来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而且能够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战略方式。”针对区域中小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任建新(2003)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模型建立了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包含生存能力、成长能力和发展能力三大类指标23个细分指标,并对广东和湖北的部分样本中小企业进行了测度。该选取指标较多,指标之间有重复解释之嫌。另外,将一些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因素(如产业环境、社会环境等)也纳入竞争力评价体系似值得商榷。
从区域学角度来看,不同地区中小群体竞争力的差异也与该地区产业的竞争力密切相关。针对区域竞争力的评价,魏后凯、吴利学(2002)构建了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从市场力、工业增长力、资源配置力、结构转换力和工业创新力五个方面形成了工业竞争力系数,比较全面地评价了2000年地区工业的竞争力状况。
此外,针对中小企业普遍自身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企业破产率非常高的特点,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等(2001)提出了一种专门评估成长型中小企业的-GEP评估法。该方法的设计初衷是要从一般中小企业中找出在较长时期(如5年以上)内,具有持续挖掘未利用资源的能力,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整体扩张的态势,未来预期良好的中小企业。该评估法以企业实际财务指标为直接依据,建立包括发展状况、获利水平、经济效率、偿债能力和行业成长性5大类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二维判断法来规范地对成长型中小企业进行综合评估。不过这种方法仍是侧重于单个企业的评价,而且部分指标过于细化,无法于评价一个地区不同行业所有中小企业的竞争力状况。
纵上所述,的中小企业竞争力还缺乏成熟的基础,在定量评价方面囿于数据的缺乏,实证研究的偏少。本文对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将以既往研究者普遍采用的多维度综合评价法为思路,在具体的指标选取上将体现既能反映地区中小企业的整体实力,同时又可以反映不同地区中小企业的内在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首次对2003年中国大陆30个地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评定。
三、理论框架、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对于企业竞争力的认识,尽管国内外的学者对其进行的理论描述有所差别,但基本认定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金碚,2003)。企业竞争力体现在消费者价值(市场占有和消费者满意)和企业自身利益(盈利和发展)两个方面,它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同其他企业相比较的生产率。而对于不同区域的中小企业而言,其竞争力是宏观层次的区域比较优势和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对区域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构建既要考虑到地区中小企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力量,从而反映其区位比较优势,同时也要能够反映该地区中小企业整体经营运作的效果和未来的发展潜力。此外,在指标选择上,为便于实际可行,尽可能地用比较综合性的测评指标,特别是具有显示性的能够量化的指标,最终,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将以综合指数的形式体现。
基于此设计思路,对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从三个方面展开:
(1)中小企业的区域影响力。它反映的是地区中小企业群体的整体实力以及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状况,它是区域内中小企业群体竞争力的最终成果体现。选取两个评价指标,一个反映地区中小企业的绝对规模,一个反映其相对规模。
(2)中小企业的经营运作力。它反映的是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经营生产效率的高低和资源配置的水平。它是不同区域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直接体现。我们采用平均销售利润率和人均销售额来予以衡量。前者是地区中小企业的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之比,后者是销售收入总额除以地区中小企业从业人数。
(3)中小企业的成长发展力。根据有关学者对美国中小企业的研究,在全部中小企业中,约有68%的企业在第一个5年内倒闭,19%的企业可生存6--10年,只有13%的企业寿命超过10年(Colin,1997)。因此,中小企业是否具有足够高的成长性,是否具有持续挖掘未利用资源的能力也与中小企业能否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紧密相关。鉴此,我们以中小企业销售增长和净资产增长速度作为其评价指标。
在指标权重的选取方面,我们稍稍侧重于盈利和能力指标,因为这更能体现中小的内在素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生产效率和效益的高低与其当前的盈利状况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密切相关。现时条件下的获利水平是其经营状况好坏的直接反映,而发展速度则是衡量其未来成长空间的重要尺度。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可见表1:
考虑到测度过程中得到的评价值量纲不同,既有总量指标也有比率指标,为使各项指标具有可比性必须对所有二级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由此,我们可以测算得出各地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指数。该指数围绕全国基准指数100上下波动,分值越高,说明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说明该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越弱。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衡量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上还应当包括定性(非量化)指标。但是鉴于以下原因,本文的评价体系中暂不考虑定性指标。
(1)非量化指标的获取大多采取问卷调研的方式,本文的着眼点是对地区中小企业群体竞争力的评价,在大样本评估时,逐一调查统计样本数据既不现实,现有条件下也难以获得准确信息。
(2)定性指标的好与坏,最终将不同程度地表现为企业的经营实绩。因此,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以定量指标代替定性指标评估,不会在性质上评估结果。
四、我国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的评价
根据第三部分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所构建的指标,采用算术平均加权的,我们对全国30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规模以上中小企业2003年的截面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各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数相差较大。最高的浙江省,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数达154.73,最低的宁夏,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数只有74.66,前者是后者的2倍多,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格局。依据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数的大小,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可以将全国30个地区分为四类:①中小企业竞争力很强的地区,包括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上海5省市;②中小企业竞争力较强地区,包括河北、天津、福建、重庆、河南、辽宁、内蒙古、湖北8省市自治区;③中小企业竞争力一般的地区,包括北京、四川、安徽、云南、山西、湖南、新疆7省市自治区;④中小企业竞争力较弱的地区,包括江西、甘肃、贵州、广西、陕西、海南、黑龙江、吉林、青海、宁夏10省自治区。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各地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状况与其发展水平有较强的相关性,2003年各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数与地区工业增加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与地区GDP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9。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数量比约为5.9:1.6:1,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数量相差悬殊。按地域对各省市自治区中小企业竞争力进行加权算术平均,可以得到我国三大地带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数(见表3)。东部地区的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数最高,且与中西部地区拉开的距离较大。中部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数虽然稍高于西部地区,但中小企业的成长发展力已明显低于西部地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
表4是对2003年我国各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实际指标值的列示。从区域影响力指标来看,发达地区中小企业不仅实现的销售额大而且占地区工业的比重也高。另外,地区间中小企业的整体实力也极为不平衡,2003年仅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五省市中小企业合计完成的销售额就占全国的62%,这也是造成地区间中小企业竞争力综合得分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从经营运作力指标来看,尽管广东省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数位居全国第2,但该项指标排名靠后,排在第22位,反映出广东的中小企业经营效益偏低的现状。从成长发展力指标来看,西部地区的重庆、云南和内蒙古的中小企业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这些地区中小企业的净资产增长很快,这是中小企业自身实力增强的一个重要标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江苏中小企业的成长发展力指标得分较低,排名靠后,销售增长和净资产增长率均在10%以内,可能与江苏中小企业规模较大,增长基数较高有关。
五、结论及今后的和改进方向
中小竞争力的研究是竞争力研究在微观层次的体现,本文研究认为对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可以从中小企业的区域力、中小企业的经营运作力和成长力三个维度展开。依据我们建立的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及计量,我们对2003年度30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小企业竞争力进行了测评,依据测评结果我们发现中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与其所在地区的发展水平基本一致,呈现东高、中中、西低的格局。
本文的主旨是对国内地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做实证研究。限于篇幅,本文没有对造成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差异以及某些地区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和发展速度减缓的原因做进一步探讨,这有待进一步对不同地区的不同行业做深入的研究。本文提出的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是基于现有统计资料的一次新的尝试,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及计量方法上会由于对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视角的不同而产生差异,这些都有待在后续研究中逐步改进。
表1 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含义及权重
区域影响力 地区中小企业销售收入
反映该地区中小企业的销售规模,15
地区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地区销售总收入 反映该地区中小企业在工业经济中的地位,15
经营运作力 地区中小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
反映该地区中小企业的平均盈利水平,35
地区中小企业人均销售额
成长发展力 地区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
反映该地区中小企业的平均发展水平,35
地区中小企业净资产增长率
说明:以上指标的口径是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西藏)工业39个大类行业中小企业的合计。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表2 2003年我国各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数
地区/评价分值 竞争力指数 排序 区域影响力 排序 经营运作力 排序 成长发展力 排序
北京市
92.70
14
22.35
14
35.80
5
34.55
13
天津市
102.90
7
22.59
13
36.00
3
44.32
3
河北省
106.42
6
37.13
6
36.27
1
33.02
18
山西省
88.40
18
23.05
12
35.14
10
30.20
27
内蒙古
95.83
12
19.38
17
34.64
11
41.81
4
辽宁省
96.46
11
24.01
10
34.01
23
38.44
6
吉林省
79.14
28
15.31
24
34.11
20
29.72
29
黑龙江省
79.18
27
14.40
28
34.17
19
30.60
26
上海市
126.51
5
38.91
5
35.47
7
52.14
1
江苏省
152.79
3
85.05
1
35.27
8
32.46
19
浙江省
154.73
1
80.93
3
36.05
2
37.75
7
安徽省
90.51
16
19.19
18
34.06
21
37.26
8
福建省
99.37
8
31.74
8
34.49
13
33.14
17
江西省
84.51
21
17.30
21
33.82
24
33.40
16
山东省
142.39
4
70.36
4
35.93
4
36.10
11
河南省
97.07
10
33.55
7
35.66
6
27.85
30
湖北省
95.24
13
24.63
9
34.19
18
36.42
10
湖南省
87.57
19
21.46
15
34.23
16
31.88
23
广东省
152.91
2
84.44
2
34.06
22
34.41
14
广西
82.62
24
17.74
20
33.45
26
31.42
24
海南省
82.06
26
14.96
26
35.16
9
31.94
22
重庆市
98.90
9
19.53
16
34.62
12
44.75
2
四川省
91.59
15
23.50
11
34.21
17
33.89
15
贵州省
83.61
23
18.35
19
33.17
28
32.10
21
云南省
89.85
17
16.13
23
32.98
29
40.73
5
陕西省
82.43
25
16.92
22
34.28
15
31.23
25
甘肃省
83.93
22
14.55
27
33.50
25
35.88
12
青海省
78.49
29
13.03
29
33.26
27
32.20
20
宁夏
74.66
30
11.58
30
32.91
30
30.17
28
新疆
85.92
20
15.13
25
34.32
14
36.47
9
资料来源:依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司《工业统计月报》(2003年12月)公布的数据得出。
表3 2003年我国三大地带中小竞争力指数
地区
竞争力指数 区域力 经营运作力 成长力
东部地区 118.42
47.23
35.25
35.94
中部地区 87.27
21.32
34.63
31.31
西部地区 86.40
16.89
33.97
35.54
注:西部地区未包括西藏。
资料来源:依据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工业统计月报》(2003年12月)公布的数据计算得出。
表4 2003年我国各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主要指标
地区/评价分值 区域影响力指标
经营运作力指标
成长发展力指标
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销售 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净 中小企业销售 中小企业净
销售收入 收入所占比重 销售利润率 资产收益率 收入增长率
资产增长率
(万元)
(%)
(%)
(%)
(%)
(%)
全国平均
2497.58 53.29
4.5
11.7
19.2
9.7
北京市
1530.75 41.01
7.9
12.9
17.2
9.2
天津市
1614.52 39.23
5.6
16.3
16.0
66.2
河北省
3517.32 60.00
5.9
17.6
22.4
-4.8
山西省
1286.79 55.45
5.7
11.4
11.9
-10.4
内蒙古
723.52
53.53
5.4
8.9
15.2
52.7
辽宁省
2019.00 32.50
3.7
6.9
7.5
41.1
吉林省
705.02
27.13
4.2
7.0
3.3
-4.6
黑龙江省
657.40
22.94
3.6
7.9
17.5
-13.7
上海市
4327.83 39.41
5.3
13.6
75.6
51.3
江苏省
11408.94 63.49
4.0
13.9
10.0
4.5
浙江省
10261.82 81.96
6.1
16.2
32.9
11.7
新疆
405.34
37.92
5.3
7.1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109-02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我国主要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进行评价,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以适应新形势。
一、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1.企业竞争力。竞争力是竞争主体和竞争对手之间在角逐或比较过程中体现出的一种实现竞争目标的综合比较能力。
对于企业竞争力,国内外专家意见基本一致,是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综合运用企业自身人、财、物资源和外部资源,更有效率地向市场和顾客提品或服务并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比较能力。
2.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全球竞争力报告》和《世界竞争力年鉴》,有一套完整的竞争力评价体系,但只是针对某国企业的整体层面,对个别企业不具有适用性。
2004年,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等权威单位共同出炉《中国大中型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2002―2003》,首创了我国大中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它包含规模与效率、管理实践、学习与创新、营销与市场、环境与影响五大要素,65个指标。但这一评价体系不具有普遍性,对参评企业有一定的资质要求。
刘忠敏、毛智贤等将企业竞争力概括为外在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个方面,包括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市场控制能力、经营安全能力和营运能力及资源、能力、环境。该指标体系有其合理性,为企业竞争力评价提供了指导作用,有利于企业准确定位。
二、新能源企业竞争力评价
1.新能源企业。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那么从事新能源开发及推广的企业就是新能源企业。
2.新能源企业发展现状。目前,新能源企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国家“十二五”新的能源政策的实行,成长空间巨大。但在行业内部,仍然存在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制约了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3.新能源企业竞争力评价。
(1)新能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新能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要坚持重点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独特性四个原则,突出反映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经营安全能力,同时考虑国家政策的影响。本文综合考虑以上要素,建立如下的指标评价体系:
(2)原始数据的选取。本文从A股沪深两市新能源板块选取了2011年12月31日乐山电力、ST力阳、杉杉股份、天威保变、湘电股份、华仪电气、航天机电、岷江水电、精功科技、粤水电、中环股份、金风科技、拓日新能、银星能源、宝新能源等15家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在选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15家新能源上市公司新能源收入占总收入30%以上;第二,岷江水电2011年和2010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未公示,取2009年数据;第三,国家正在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和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政策,考虑到水能和风能的优越性,以及国家对太阳能和双面硅材料生产加工的限制,分别对风能、水能、太阳能以及双面硅材料生产加工的扶持力度规定为4、3、2、1。
(3)建模思路。
③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计算相关系数,据各指标权重计算各企业综合评价得分:
各指标的最优值构成数列Si0=(s10,s20,s30,…s130),虚拟一个最具竞争力新能源企业,然后计算各新能源企业与最具竞争力新能源企业的关联系数ξij,进一步由ωi计算出关联度R,公式如下,
p为分辨系数,按国际惯例取0.5,计算得到关联系数矩阵E=(ξij)13×15,则关联度R=WE(rj)1×15,最后依据关联度rj大小进行排序,即可得到新能源企业竞争力优劣。
三、新能源企业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1.数据处理。
(1)参考数列的选取及数据的规范化。其中资产负债率为成本指标,其他为效益指标,MOC为选取的参考数列,赋值为1,即虚拟的最具竞争力新能源上市公司。
权重的计算:
(2)综合评价得分的计算。
2.新能源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
(1)综合评价。总的来说,粤水电、精功科技、湘电股份及华仪电气综合竞争力较强,拓日新能、乐山电力、航天机电、银星能源竞争力较弱。
从新能源结构来看,水电上市公司竞争力强于太阳能以及风能上市公司。
(2)竞争优势及制约因素分析。综上,竞争力居于前列的都有着较强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经营安全性也比较稳定,同时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竞争力较弱的多集中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及相关产业链,既得不到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盈利能力又不看好,资金周转较慢,从而导致竞争力不强。
(3)提升竞争力的建议。随着一次常规能源的过度消耗和衰竭,新能源产业方兴未艾,正是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扩大影响力,增强竞争力的黄金时期。综上分析不难找出新能源上市公司竞争力不强的关键症结,即未能充分适应市场需求,及时进行产业整合优化,加强集约化经营,摆脱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①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产业水平,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②适度缩减低水平建设规模,同时延伸新能源产业链,多推出新产品。
③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大力投资国家鼓励支持的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关键词】民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 C29文献标识码: A
一、如何选择分析方法
产业竞争力分析方法总体上可以粗略地划分为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两类,但更多的情形是将两种分析方法综合起来使用。这样,实践中产业竞争力分析方法分为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分析方法和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分析方法。本文采用以定量分析为主的产业竞争力量化评价方法。
产业竞争力量化评价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合理选择评价指标,并对各指标科学分配权重,构建求和模型;然后,按各指标采集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套入求和公式,即得竞争力量化评价水平。量化评价的基本模型如下:
其中:I 为产业竞争力总指数;n 为模块个数;m 为第 i 个模块的指标个数;Pij
为第 i 个模块第 j 个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Wij为在第 i 个模块中分配给第 j 个指标的权重;Wi为在竞争力总指数计算中分配给第 i 个模块的权重。
可见,产业竞争力量化评价主要面临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另一个是对选定的指标赋予权重。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根据有关竞争力理论阐述并结合分析对象的具体特征进行构建;而传统上,对指标赋权的方法主要有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和德尔菲法等三种。
(一)个人判断法。即各指标权数征求专家个人的意见来确定,其主要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个人的创造能力,不受外界影响。但它依靠个人判断,容易受到专家的知识面、知识深度、占有资料以及对所提问题是否有兴趣等因素的左右,难免带有主观性、片面性。
(二)专家会议法。它与个人判断法形成比较,是针对个人判断法存在的弱点而提出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交换意见,相互启发,弥补个人的不足,有信息量较大、考虑的因素较多、提供的方案较具体等优点。然而,专家会议易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如屈从权威和大多数人的意见,易受劝说性影响,以及不愿意公开修正已发表的意见,等等。
(三)德尔菲法。它是专家会议法的一种发展,它以匿名方式通过几轮函询,征求多位
专家的意见经过如此多次反复,使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增大结论的可靠性。它与专家会议法相比,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匿名性,即应邀参加确定权数的专家互不了解,在参考前一轮的结果和修改自己的意见时,无需做出公开说明;二是轮间反馈,一般情况下要经过三至四轮修正函询,以保证权数的准确性;三是具有统计特性,即采用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处理。但在应用德尔菲法时,如果应邀专家对主题缺少广泛的知识,将很难提出正确的意见和有价值的判断,即使主题范围相对狭窄、针对性较强,要物色众多对产业竞争力都有很深造诣的专家也是困难的,从而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企业竞争力量化评价工作的第一个关键步骤。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直接决定着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是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合理的基础,一项评价活动是否科学很大程度上依赖其指标、标准、程序等方法是否科学。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
1.特征性。指标应能反映评价对象的特征。
2.精确性。指标的概念要准确,涵义要清晰,不存在歧义。
3.完备性。指标体系应围绕评价目的,全面反映评价对象,既不能遗漏重要方面,也不能有所偏颇,否则评价结果就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属性。
4.独立性。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不应出现信息包容、涵盖而使指标内涵重复。
(二)完备性原则
由各个单项指标构成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能覆盖企业竞争力的各个方面,全面反映竞争力水平高低状况。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现实竞争力,还要揭示潜在竞争力。
(三)可行性原则
各评价指标指向的数据应能通过官方或权威机构的统计资料收集齐全,否则,竞争力量化分析将因原始数据的短缺而不可行。指标体系可行性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精炼简明。指标是对原始信息的提炼与转化,因而,指标不宜过于繁琐,个数不宜过多,以避免因陷于过多细节而未能把握评价对象本质,从而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同时,指标的精练可以减少评价的时间和成本,使评价活动便于操作。
2.易于理解。在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使用中,往往会涉及多方面的人员,如评价者、咨询专家、管理者、决策者和公众,指标应易于理解,以保证评价结果交流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3.适应于现有的信息基础。与指标相关的信息应具有可采集性,如定量指标可以通过公开出版的统计年鉴、统计年报、统计汇编等获取数据,使评价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四)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从统计分析的角度出发,每个统计指标都只是反映某一个侧面内容。绝对指标反映的是总量、规模等因素;相对指标则反映的是速度、结构、比率等。结合两类指标进行分析,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二、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是指能用于评价企业竞争力状况或揭示企业竞争力形成原因并具有数量表征特性的具体因素。研究企业竞争力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客观地描述企业竞争的实际结果,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决定或影响特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即寻找导致企业竞争的实际结果以及未来趋势的原因,从而揭示和论证企业竞争力形成的因果关系。正是基于这点考虑,裴长洪等中国学者将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显示性指标,如市场占有率、利润率等,这类指标直接反映某个产业的现实竞争力状况;另一类是分析性指标,用于揭示产业竞争力水平高低的原因。
目前,学术界有多种有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案,现成已建好的指标体系也屡见不鲜,但考虑到这些设计方案要么太繁琐,要么与我们的研究思路相差太远,本文决定在此建立自己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裴长洪关于评价指标的两分类法,并将分析性指标进一步划分为直接原因指标和间接原因指标。直接原因指标用来解释决定产业竞争力水平高低的一些表层或直接的因素,如企业生产效率、营销管理水平等;间接原因指标揭示产业竞争力水平高低的一些深层次原因,如各种自然、社会环境和条件。按照这种指标分类逻辑,并在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的指引下,将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如下表。
表1 企业竞争力指标表
三、鄂州民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上述构建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针对一般情形并为理想的一种设计方案。但考虑到现实中鄂州民营经济统计资料不够健全,很多指标的原始数据不易或尚不能够收集到,只从中选取资产总额、利润总额、销售收入、技改投入等少数几个更为关键的指标来构建鄂州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另外,鉴于鄂州地域范围较小,而民营企业已经是鄂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鄂州提供不少工作岗位,对社会贡献很大,因此增加企业工作人员数量这一反映市场内在竞争力的指标。这样,鄂州市民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如下:
表2 鄂州市民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表
参考文献
[1]曹如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筑[J].科技与管理,2005,(7).
[2]方威.“消费者剩余”是企业竞争力最本质的内涵[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3,(18).
[3]余太和.论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和制约因素[J].企业研究,2003,(8).
[4]汪应洛,马亚男.几个竞争力概念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综述[J].预测,2003,(22).
[5]贾玉花,纪成君.企业竞争力及其综合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一、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研究综述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构成
企业文化研究由来已久,长盛不衰。关于企业文化的含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威廉?大内认为:“传统和气氛构成了一个公司的文化。同时文化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构成了公司员工活动、意见和行为规范。”沃特曼?彼得斯在《成功之路》中指出:“企业将其基本信念、基本坐标观灌输给员工,形成上下一致的企业文化,促使广大员工为自己的信仰在工作,就是产生强烈的使命感,激发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迈克尔?茨威尔在《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一书中写道:“企业文化被定义为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得到体现和传播,并被传递至下一代员工的组织运作方式,其中包括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一整套信念、行为方式、价值观、目标、技术和实践”。
2.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陈庆修认为,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经济学家魏杰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其长期经营活动中确立的,为企业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里强调的是一种价值观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而其他如企业的文娱、联谊、形象设计等,均不属此列。钟岩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各种效用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它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强调在企业内建立一种企业员工认同的价值观,以这种价值观形成企业精神,以企业精神为核心形成系列管理行为和活动。
3.关于企业文化的构成。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的定义版本很多,内涵十分宽泛。管理学界通常按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来研究企业文化,也有的学者将企业文化又细分为生产文化、技术文化、经营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福利文化和环境文化等。我国经济学家魏杰教授认为,企业文化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经营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应有的价值理念;二是管理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管理活动中所应有的价值理念;三是体制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体制运转过程中应有的价值理念。目前,较公认的是企业文化由四个部分构成,即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和企业的物质文化。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核心竞争力由普拉哈拉德等人提出。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坦普进一步发展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指出核心竞争力必须“在长期或短期之内对公司生存起重要的作用,对竞争对手来说是无形的,难以模仿的,是该公司独有的,是资源、技术和过程的混合,是公司能够长期保持的一种能力,比个人的能力要强大,对公司的核心产品最终产品十分重要,对于公司战略的贯彻十分重要,对公司的战略决策十分重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四个特征:价值性、独特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
2.核心竞争力的构成。有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预见能力与核心执行能力。核心预见能力是有助于企业发现并掌握,能够形成先行一步优势的事实或模式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来源是企业拥有的技术知识、快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卓越的分析推理能力。核心执行能力是交付产品或服务的独特能力,借助该能力,企业能够按照业务领域的一流水平实施一项或多项流程。可见,在这两类核心竞争力中,前者使企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发现和创造顾客需要的特殊价值,后者则保证企业具有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实际能力气也有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最基本的要素包括核心产品、核心人物和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但核心产品和核心人物必须都受到核心价值观的决定,否则无法发挥作用。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综述
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论述,学界比较统争议较少。大多数学者认为,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两者有及其紧密的联系。
观点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的内在机制主要通过以下两点来体现:即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内核和主要组成部分(优良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观点二,从内容上看,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一个或几个点的优势、强项,而是一个企业在独特的竞争环境和管理理念之下,内部经过长期磨合而形成的协调配合的整体实力。从特征来看,企业文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扩展延伸性的特点。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整个动力系统,两者共同作用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观点三,企业文化就是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有四个功能,即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辐射功能。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消长的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要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成功的最高和最集中的体现[9]。
三、结语
随着我国物流业不断加快对外开放和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我国物流企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不少物流企业如顺丰快递、远成物流等还加快实施海外发展战略,本土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明显地提升。在此背景下,从企业实证角度,系统地研究我国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形成路径、提升方法和典型发展模式,将有助于加快我国本土物流企业提升服务能力和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由于我国物流企业涉及范围广,细分行业多,服务对象复杂,因此,根据不同物流企业的服务对象和物流服务集成度的差异,我国物流企业大致可以分为平台型物流企业、通用型物流企业、专业型物流企业和供应链型企业这四种。从发展趋势来看,许多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企业正发展成为供应链服务型企业,因此,供应链型物流企业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的主要发展趋势,较为适合开展实证研究。本文拟选取供应链型物流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问卷和数据分析,研究这类物流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演化过程,并选取相应的企业开展案例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
2 文献综述
企业竞争力是在一定竞争环境里,企业通过制定目标、做出战略选择和发展其能力,在获取、整合和利用内外资源的基础上,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快地满足顾客需求,进而为企业带来收益,最终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综合力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物流企业竞争力开展了许多研究。总的来看,目前的研究包括物流企业竞争力内涵、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和物流企业竞争力发展等三个方面。
在物流企业竞争力内涵方面,Mo(2008)等从企业服务能力和财务运作能力角度对物流企业竞争力内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74家物流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出企业服务能力、财务能力与企业竞争力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从而表明企业服务能力、财务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Lu(2010)等从创新能力、客户反应能力和柔性化运作能力这三个角度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并运用聚类分析方式对受访企业进行分组,结果表明同时具备客户服务快速反应和企业创新能力的企业业绩最好。在评价指标方法方面,Ding(2009)等将界限值分析(TIA)、矩阵分析法(MA)和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进行了融合,得到了一个新式综合性评价模型,并依据问卷结果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最终得出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安全性及服务附加值水平这三种能力对企业竞争力排名影响较大。在物流企业竞争力发展方面,刘伟华(2003)根据物流企业发展情况,认为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手段是进行资源整合,包括客户资源整合、运作资源整合、信息资源整合三个方面。
从以往的文献研究来看,关于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和评价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一是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内涵缺乏系统地集成,尚未从全面角度系统地阐述物流企业竞争力;二是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内涵未能从动态角度进行分析;三是物流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大多数是物流企业绩效评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力评价。
3 物流企业竞争力构成及发展阶段分析
根据动态能力理论,企业竞争力存在于组织机制中,它不断推进企业改革、变化和发展,并与外部环境适应匹配,因此,企业竞争力主要由三大要素构成:能力、资源和动态机制。企业竞争力以企业资源为基础,以能力为主体,以动态机制促进和保障其演化与外部环境相匹配,使资源和能力得到积累,最终促进企业成长。
借鉴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构成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物流企业竞争力构成包括能力、资源和动态机制三个大要素,每个大要素又细分为几个小要素,具体见表1。
Haire(1959)认为组织的成长就像有机体一样,符合生物学中的成长曲线,从诞生、成长、成熟、衰退至死亡,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周期现象,并指出企业管理的水平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学者Leontiades(1980)、Cameron & Whetten(1981)根据过去的研究发现,企业成长阶段划分以四阶段最为常见且最合适。因此,物流企业的演变历程,其大致可分为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再生期这四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物流企业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内外部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在不同阶段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构成要素也有所差异。本文对竞争力发展路径的研究也将从这四个阶段出发,探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的竞争力演化过程。
4 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问卷调查
4.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本次调研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作为研究工具,问卷内容的设计参考了王核成(2010)、Shmuel(2003)、Frenandez(2000)、Zahra(2003)、Thomas(2003)、Calantone(2003)等学者的研究材料。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调查、能力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贡献程度调查、资源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贡献程度调查、动态机制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贡献程度调查以及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调查。本次问卷调查采用Likert量表打分的办法(Lai K, 2004),对每个问题进行打分,分值从1分至7分。问卷填写时,由被访者直接选择相应的答案。根据所收集的全部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4.2 数据采样
4.2.1 调查区域的确定。为了全面了解中国物流企业竞争力发展现状情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们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采取三种模式进行问卷发放:
(1)根据中国地理区域的分布,将调查区域分成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等7大区域,通过邮局和E-mail方式进行问卷发放,共计发放问卷700份,回收问卷58份。
(2)参加2011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2011年中国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座谈会、2011年全球采购与供应链北京论坛等会议,共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52份。
(3)在天津大学物流工程硕士在职研究生班、南开大学国际航运与物流在职研究生班等班级,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06份。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问卷216份,回收率为18.00%,有效问卷210份,有效率为回收问卷的97.22%。从回收问卷的效果来看,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反应比较积极,回收率比较高,而其他地区的回收率偏低。这一点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关系,中国的华东、华南和华北区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物流企业发展也相对较为成熟,因此,企业返回问卷 的积极性较高。
4.2.2 问卷结果的基本数据特征。见表2。
4.3 样本无偏性检验和信度检验
为了检验调查的对象是否具有代表性,需要进行抽样无偏性检验,无偏性检验即检验调查对象的反应者与非反应者是否存在统计性偏差。
样本的无偏性检验的一种做法是采用两次抽样,这种做法先进行第一次抽样,然后再对没有反应(不参加调查)的样本群体进行第二次抽样,用t检验法检验两次抽样(参加调查和不参加调查)的样本对调查问卷的反应是否存在差异。另一种做法是按照样本回收时间的自然波分界,把样本分为两个样本群(two waves)进行对比检验(t检验),判断是否存在差异。本文采用第二种做法。检验结果表明,所有测量指标的t值均大于0.5,Sig.(2-tailed),值均大于0.45,因此,样本上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即符合无偏性。
问卷回收后对问卷有效性进行分析。即对问卷做信度检验。本文采用信度检验方法为“Cronbach α”系数法。用SPSS软件对表1的假设变量进行信度检验,各个变量的信度均在0.8以上,总的信度为0.854,大于0.7,信度可以接受,说明问卷中对假设变量的设计和结果具有一致性与可信度。
5 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的实证分析
本文对回收的210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专业型物流企业和供应链型企业在资源、能力、匹配性这三个维度下,竞争力各要素的得分。随后对供应链型企业的竞争力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能力、资源和匹配机制的重要性排序。
5.1 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的研究
5.1.1 能力要素排名及其得分情况。根据问卷数据,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型物流企业能力类型排序,表3给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情况下14种能力类型中,排名前7名的能力类型及平均得分。
从表3来看,在起步期,企业服务成本控制能力和企业各部门协调能力排名较为靠前,说明在起步期的内部管理对于突出供应链服务优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成长阶段,质量控制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战略能力处在前三位,说明成长期重视供应链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并且兼顾企业战略定位的重要性。成熟期发展的关键在于服务质量和企业家能力。再生期为了企业在将来的发展,提升竞争力的重点主要放在了企业学习能力和战略能力上。
5.1.2 资源要素排名及其得分情况。根据问卷数据,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型物流企业资源类型排序,表4给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情况下8种资源类型中,排名前4名的资源类型及平均得分。
从总体来看,物流服务客户资源和企业人力资源在四个阶段都非常重视,均列入前4名,这表明供应链企业更强调这两种资源类型。从阶段排序来看,起步期重视企业财力资源,说明供应链服务是一种需要高财力投入的业务。成长期中,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扩展客户群体与服务区域,所以服务网络资源与客户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成熟期中,客户资源和信息技术资源排名前2名,这表明,在成熟期中,企业的信息技术资源对于促进企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再生期阶段,则强调客户资源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5.1.3 动态机制排名及其得分情况。根据问卷数据,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型物流企业动态机制排序,表5给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情况下3种动态机制得分及排序。
从动态机制排序来看,四个生命周期阶段都非常重视反应机制,均排在第一位。但是,在其他匹配机制的重要性上,侧重点则有所不同:在起步阶段和再生阶段重视学习机制,成长期和成熟期重视动力机制。
5.1.4 竞争力三大要素排名及其得分情况。根据问卷数据,我们得到了供应链型物流企业三大竞争力要素(能力、资源和动态机制)的排序,表6给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情况下3大竞争力要素得分及排序。
对于供应链型的物流企业,从数据上来看,各个阶段中物流企业能力都排名第一,说明提升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对其自身物流能力的培养。供应链型的物流企业应将物流能力的提升贯穿于整个企业周期。但是,在其他阶段,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的次要关注点则有所不同,成长期和再生期更重视适应环境的动态匹配机制,而起步期和成熟期则更重视企业的资源。
5.2 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构成及其演化的案例分析
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率先与国际接轨的供应链服务商之一,并致力于成为“全球最优秀的专业供应链服务商”。怡亚通总部设在深圳,员工1000余人,现在全球共拥有9家分公司、18家子公司,已基本建成服务全球整合企业的两大业务平台——全球采购执行平台和全球分销执行平台。
从企业成立进入起步期过渡到企业进入成长期的阶段(1997~2003),怡亚通主要从两个方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1)提升核心业务能力战略。2001年,怡亚通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信息资源、高效的通关服务和物流资源整合能力,创造性地建立了以通关、配送为核心的“IT物流”运作模式,为客户“一体化”的全程物流运作服务。(2)新的供应链策略。怡亚通“一站式供应链服务”是企业供应链环节服务外包由外部“横向一体化”转向内部“纵向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即由供应链环节上相邻的各企业间依次连接起来的合作转为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
从企业进入成长期过渡到企业进入成熟期的阶段(2003~2005),该阶段怡亚通主要通过集团化战略和完善企业自身的营销网络促进自身竞争力。(1)推进企业集团化战略。2003年,怡亚通决策层做出了在怡亚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一打造怡亚通专业供应链服务,并针对这一战略定位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2)完善服务经营网络。怡亚通凭借在国际贸易、进出口、保税服务等各方面多年的经验,建立起遍布中国主要经济区域(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西部区域中心)的全方位的保税物流平台,成为中国目前唯一入驻全国保税物流园区的企业。
从企业进入成熟期过渡到企业进入再生期的阶段(2005~ ),该阶段怡亚通关注于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培养。(1)开展战略合作,促成企业联盟。怡亚通以“客户为中心”,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合作帮助企业从供应链管理优化中获得成本降低、核心竞争力提升、管理能力加强等一系列利好,快速发展。(2)优化物 流信息和管理系统。怡亚通投入数百万元研发公司信息管理系统及服务平台,研发了具有业界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管理系统。(3)企业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怡亚通在管理文化上始终保持与世界同步,将矩阵管理、根据业务行业设立事业部等先进管理模式融入怡亚通。
5.3 供应链型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构成与演变路径总结
从上述数据结果及案例分析来看,供应链型物流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都在围绕其为供应链提供物流服务这一核心来制定其竞争力的发展策略。起步期注重未来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的建设,扩大供应链的服务范围,制定新的供应链服务策略。成长期通过对企业自身资源的重新整合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时扩展供应链服务覆盖的范围,注重提高企业服务质量,控制物流服务成本,稳定即有的客户群,完善服务策略,形成区域优势。成熟期加快供应链整个流程的资源整合,加强与供应链各个环节企业的联系,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与质量,形成资源的集聚优势,为向再生期过渡打下基础。
6 结论
开展物流企业竞争力发展路径的研究可以为我国本土物流企业提升服务能力提供相应的借鉴。本文从能力、资源和动态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物流企业竞争力的构成,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处于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物流企业竞争力影响的重点是不同的。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型物流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都应以提升物流企业能力作为构筑自身竞争力的核心。同时起步期注重未来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建设,成长期通过对企业自身资源的重新整合,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成熟期则加快供应链整个流程的资源整合,形成资源的集聚优势,为向再生期过度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