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村发展新面貌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4 16:49: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村发展新面貌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农村发展新面貌

第1篇

【关键词】:农村新面貌;新闻传播

1农业新闻宣传的实践分析

1.1围绕农林产业发展,突出宣传重点农业新闻传播要时刻以农林产业的发展动向为中心点,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政策解读,就农业各部门的政策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作出新闻介绍,对农产品质量监管以及加速农产品商业化、信息化进程的政策要不遗余力地宣传,重点强调农业工作中创新的部分以及比较有特色的成功经验。此外,对于农产品中新发明的品种与技术要进行重点宣传,以配合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广,这样有利于促进农产品结构调整以及农业的产业升级,提升农业效益,也减轻农业部门的工作负担。对于农业市场行情,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及时,通过与农业相关的市场动态、行情以及相关的科技资讯,可以引导社会对农林业的投资方向,进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农业生产风险,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也同样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提高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1.2农业新闻宣传方式有效的宣传离不开强有力的宣传载体,“媒体”就是传播的载体。通过报纸和各类刊物进行宣传。这类媒介主要包括报纸、图书、期刊、杂志等,这类传播工具的优点在于成本低、受众面广、操作难度低,基本上只要识字的人群都能看懂报纸,而且报纸一般只要订阅,就会有人定期送达,方便、省心省力还很省钱。但是缺点在于时效性不强、接收消息的速度较慢、且在年轻群体中普及度不高。通过广播电视媒体进行宣传。广播电视媒体是广大社会群体都比较喜闻乐见的一种传播方式,不仅生动形象而且传播范围十分广泛,时效性也很强,人们通过广播电视媒体就可以基本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农业资讯和农业最新消息。此外,广播电视媒体也能很好地消化新思想、新风潮,对于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包容性,通过视觉、听觉渠道向观众传播有思想深度、有教育意义的新闻报道,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当代农村生活。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宣传。互联网几乎聚集了上述传播媒介的所有优点,不仅传播时效性很强、内容丰富生动,还很容易被获得。但是这种方式也有一定局限性,尽管在年轻一代中比较受欢迎,但在老一辈群体中依然不够普及。

2农业新闻传播的效果分析

从农业新闻传播的接收效果来看。一般而言,在农村地区,电视电话和广播宣传的效果比较好,由于农村大部分人口为老年人,喜欢听广播、看电视的人占大多数,因而这两类传播方式的接收效果比较好。另外,在城镇地区,报纸与互联网的传播效果比较好,由于城镇交通方便,购买、订阅报纸期刊也比较方便,同时,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传播也比较发达。从农业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分析。这方面的社会效果主要体现在社会大众对于农业政策的理解加深,对于农村的新面貌有了更深的了解,人们对于农民也更多了一份尊重。从农业新闻传播的经济效果分析。通过对农业科技的及时传播,引导了社会对农业的投资方向,外界对农村的投资结构也趋于合理。同时,通过对农产品的详细介绍,农产品走向高度商业化、信息化的进程也会进行的更加顺利。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业生产将会带来比以往更大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的“神秘”面貌渐渐被还原在我们面前。农业新闻传播不仅仅关乎农业,也不仅仅只关乎于农村,而是我们整个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农业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农业新闻传播能在传播之余为农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农村思想文化乡风文明 农民素质 文化下乡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面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发展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党的十又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共同发展、五个新(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缺一不可,从而达到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那么,作为县级群众文化工作者如何围绕这一目标,把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在这一重大工程中,在新农村建设中担当起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重任呢?笔者通过对本县各乡镇农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的调查了解,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湟源县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现状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1、现状做法

针对湟源实际,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目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实行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四个关键、加快四项建设、完善四项机制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从而使两个市定试点村、两个县定试点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村风村貌得到了较大改观。在精神文明建设中,除了理想、思想道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乡风文明教育整顿等方面外,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应的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如在国家的扶持下,村小学校舍更新改造,校园硬化美化、设施设备配套更新;村文化室设立并添置设备、图书杂志和活动器材,文化中心户,示范户等得到了扶持和发展,修建了篮球场,健身广场,广播电视户户通等。

2、存在的问题

但是,由于农村、农民的现实现状所限,加之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所限,要让农村面貌马上得到改观,人们的思想观念马上得到提高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这是一个较为长远的过程。因此,目前该县农村的现实状况中,除了生产生活的环境,条件和基础设施落后外,文化事业的发展方面存在着基础设施设备不全,简陋、落后甚至空白;文艺人才短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文化娱乐活动缺少、单一甚至常年无有等。这种状况直接或简接地导致了农村中黄、赌、偷、坑、蒙、拐、骗、算卦算命看风水、建坟修庙宇,进庙求婚求子求发财,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现象死灰复燃,甚至愈演愈烈。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提高农民素质,是广大农村全面实现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培育文明乡风,积极引导农民转变生活方式,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面貌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来抓

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首先是要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其次是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这一点在优化民风、提高农民素质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2、乡风文明是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乡风文明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近年来,虽然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同时一些不良文化有所抬头。这与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适应,这些不适应因素的存在,主要结症在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因此,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三、移风易俗,崇尚科学,做好乡风文明建设和文化事业建设。

1、要坚持文化下乡,大力宣传“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凡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容易出现的陈规陋习,都要在具体的文化宣传活动中进行正面引导或教育,在农村重视文化图书室建设、电视网络建设、农民学校建设等,这些举措最能贴近广大农民的生活,也最能使农民得到先进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同时通过文化下乡,提高对农村文艺活动的示范、指导作用,使农村文艺活动项目健康、规范、有序、生动地开展下去。

2、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满足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要在做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目的地培养农村文艺人才的基础上。每个乡镇建立农村文化中心,结合实际,每逢重大节日或纪念日,组织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健康有益的、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体育活动。举办文化节、艺术节、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3篇

1.新农村带来新面貌

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兴中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几年来,新修水泥路18公里,村屯道路全部实现硬化;新修路边沟18公里,绿化美化8公里,新栽各种树木3500株;泥草房改造工作任务全部完成;农村低保家庭、贫困户、退伍老兵、受灾家庭全部得到救助;形成以设施农业为主的主导产业,70%的农民从事设施农业及周边产业,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农民精神面貌发生可喜变化。

2.新产业带来新思维

过去的兴中村是一个纯粹的农业村,以种植玉米为主,农民人均收入一直徘徊在6000元左右。省委、省政府提出产业兴村、一村一品发展思路以后,兴中村坚决果断的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把发展绿色蔬菜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确立了设施农业兴村的发展模式,为当地农民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发展设施农业,得到了长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兴中村为核心,规划建设了1000公顷棚膜蔬菜产业园区。2010年,兴中村建设了百公顷示范区,占地面积106公顷,投入资金8700多万元,建成200栋温室、200栋大棚,同时进行水电路等配套工程建设。通过一年的试生产,示范区年产各类蔬菜1000万公斤左右,农民实现增收3000万元。新提供就业岗位400个,农民出工月收入1200元左右,仅此一项农民增收500余万元。现在走进兴中村,扑面感受到的是浓浓的绿意和勃勃的生机。长营高速旁,千顷蔬菜大棚拔地而起,设施农业在这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用生火,无需人工加温。室外冰天雪地,室内绿意盎然;室外寒风凛冽,棚里瓜果飘香。兴中村党支部制定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宏伟规划正在悄然成为现实。

3.好政策带来新希望

兴中村设施农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2010年长春市蔬菜冬季生产现场会在兴中村召开;2011年5月,省委书记孙政才到兴中村蔬菜基地视察,对设施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近期,省市相关部门鼓励设施农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借助这些政策,兴中村党支部正在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是兴中村干部和群众的共同愿望,蔬菜基地每年将以200公顷的建设速度向前推进,基地还将建设育苗中心、培训中心、质检中心和蔬菜批发市场,打造蔬菜品牌,建立健全园区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逐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储藏、配送、包装、检验等多元销售体系,建成面向长春辐射东北的蔬菜集散地,用三到五年时间完成千顷蔬菜基地建设任务,实现年产蔬菜2.3亿斤,农民增收9720万元的目标。

第4篇

随着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的落实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民“求知、求富、求乐、求美”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旺苍县因势利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富口袋”与“富脑袋”一起抓。他们采取培训农民宣传骨干、发放“惠农政策明白纸”、组织时政教育巡回报告团等方式,集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政策宣教活动,让农民在教育中切实感受到形势在鼓舞人、政策在激励人、教育在感召人。顺口溜的出现正是这一系列活动取得良好成效的缩影。

农家顺口溜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多彩,几乎包含了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旺苍县九龙乡农民吴长江花10元钱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去年生病住院后报销了2000多元钱,他为此特意编写了一段顺口溜:“过去日子不怎好,生了重病医院跑,回家自己掏腰包。如今党的政策好,有病就往社区跑,普通往院也报销。”该县嘉川镇农民季超先忙时种田,闲时到附近的厂里务工,是典型的“两栖农民”,说起农村的巨大变迁,他出口成章:“农忙去田间。农闲去车间,田间车间两不误,保你成为富裕户。”这些妙趣横生的农家顺口溜,无不反映出旺苍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后,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的转变。

村民们都说,顺口溜不是编出来的,而是从村民们的心底里涌出来的。“山上山下公路四通八达,沿河两岸楼房美丽如画。经济发展犹如芝麻开花,文明建设处处和谐融洽。农家小院连通电视电话,山清水秀蕴藏小康人家。”旺苍县尚武镇自来村是广元市有名的生态小康新村,这段顺口溜生动地描绘出了该村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可喜成绩。的确,旺苍县像这样反映新生活的顺口溜无处不在。该县万家乡群建新村,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由于太穷,本村女孩纷纷外嫁他乡。自2005年当地政府把该村纳入生态小康示范新村建设后,这里先后发展木耳、香菇等特色产业,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有了产业支撑,村民们很快就富裕起来。于是,广大农民用最朴实的顺口溜,表达了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喜悦心情:“走路不湿鞋(村村通),照明不用电(用上沼气)。吃水不用抬(自来水),做饭不烧柴(沼气),养猪不垫圈(标准化圈舍改造),村庄靓起来。”

第5篇

>> 缩小江西省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差距的对策 通海县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运用恩格尔系数分析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差异 运用恩格尔系数分析重庆市城乡居民生活差异 1990年以来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分析 河南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实证分析 江苏省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差异及原因分析 山东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差异分析 山西省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差异分析 近十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及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从数据看青海城乡居民生活新面貌 科学发展 加快振兴 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城乡居民生活状况和幸福感对比 宽带“扫盲”惠及黄石城乡居民生活 湖北省城乡居民医疗消费水平的差异性研究 对吉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分析 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统计分析 辽宁省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的特征分析 陕西省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分析及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8-05-20.

[2] 吉林统计信息网[EB/OL].,2008-05-20.

[3] 广东省价格协会课题组.反哺“三农”价格政策研究[J].南方农村,2007(6):16-20.

[4] 时代邮刊.生病的城市[EB/OL].,2013-09-04.

第6篇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6-0082-01

一、农村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困难及存在问题

(一)我县有19个乡镇,有的地处偏远地带,交通不便,且文化基础设施欠缺,难以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有些乡镇连个文化会堂都没有,既使有都是些破不难堪的士瓦砖的破旧建筑,有些戏台都是好几十年前的土台子,文艺广场更何谈起,如果所有设施比较齐全的也是经济比较富裕的个别乡镇(望城,联圩)进行了改善。

(二)各乡镇文化站大都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都是借租而来。更谈不上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没有经费造成了群众文化活的难以常年的不断开展。乡镇搞次群众文化活动,来采取“化缘”的形式,才能进行,所以没有固定的专项经费保障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胜利开展。

(三)各乡镇文化站,群众文化专干人员散杂,没有一支稳定的专干队伍。由于经济上等原因,他们是身兼数职,平时去做其它工作创收,没有时间去锻炼专业知识。有活动来了,也是凑合一下,这样就形成了群众文化干部业务水平差,不利于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农村文化和民间艺术进城展示机会欠缺。目前,我县农村群众自发组织的歌舞剧团,农民南昌采茶剧团,锣鼓队,舞龙队,小戏班子等多种民间艺术队伍。他们期望在城市中表演。(送戏进城)展示他们原生态的农村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

随着农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农村群众文化落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文化,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谈下个人看法:

(一)要解放思想,在借助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东风,认真领会,全面发展农村文化,“三个代表”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是对我们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因根据农村文化实际状况,作为引导的同时出台政策,进行扶持,积极搞好创收。用以“文补文”的市场运作方式来改善农村文化现状。做好农村文化工作是我基层文化单位的重要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具体行动体现。

(二)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发展农村文化,根据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加大对农村文化lT作的研究和指导,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1、文化的基本设施,发展农村文化,必须加强基本设施建设,改扩建文化会堂,群众文化广场,文化中心等都十分重要,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前提条件,没有必要的条件无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2、活动经费是农村文化的重要保证,使农村文化活动进行,必须保证群众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做到专款专用,并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同时,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文化建设。

3、切实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的素质。使文化专干逐步实现专业化,制度化。加强文化专干的专业技术管理,提高其思想业务水平。这样才能通过他们再培训农村业余骨干。农民组建文娱队,达到善于群众文化活动目的。4.加强农村文化活动建设,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调动当地农民自编自地方小戏。反映现代新农村,新面貌的题材小戏,采取自娱自乐。请进来学习,走出去交流表演等形式,提高丰富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

(三)心怡广场“欢乐周末”文艺演出为农村进城演出提供条件,每个乡镇都有次机会参加县里举办的“欢乐周末”的广场演出。农民渴望进城展示他们的农村风采。使农民群众唱出百姓的歌,跳庄稼舞,体现新农村下,新农民的面貌。达到相互促进,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

第7篇

[关键词] 小城镇住宅图集推广国标示范四节一环保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c)-0000-00

当前,加强对村镇建筑活动的指导与监督,提高村镇建筑的质量,已经成为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历时两年完成的小城镇住宅国标图集,是建设部委托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专家完成的。全套图集共22册,包括16个地域的农村住宅通用示范设计图、以及建筑构造图、结构构造图、给排水构造图等内容,内容通俗易懂、具有地域特色与传统文化风貌,充分体现了“四节一环保”原则,对乡村农房的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推广《小城镇住宅国标图集》对塑造农村建设新风貌也具有相当重要的社会意义。

1 小城镇住宅建设现状分析

广大农村的住房建设是一个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但却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住宅建设水平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方面,村镇的住宅建设量大面广,切实关系着广大农民的人居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它作为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快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聚、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和乡村现代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城镇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征。这正是城镇建设的差异所在。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提速”,想去精心塑造和规划城镇的时间被压缩了。以中国目前小城镇居民的收入来看,通过设计单位去设计建房是极其不普遍的。没有经过专业设计,小城镇住宅建设也出现一些不规范现象。近日,国家建设部在京举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房建设送图下乡暨试点村庄签约”仪式,向全国1887个重点乡镇赠送系列小城镇住宅国际图集,并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与两个试点整治的村庄签定定向支持协议。充分体现了国家建设部对小城镇住宅国标图集推广极其重视。

2 小城镇住宅国标图集的内容

2.1编制原则

为体现国家发展小城镇的战略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小城镇,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小城镇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科技部决定启动小城镇科技发展重大项目。

图集对小城镇住区规划设计导则与住宅建设标准化研究--小城镇住宅通用(示范)设计技术研究课题成果的总结。

针对西南地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设计以南方骑楼出发点,提取传统的建筑元素,运用简化的方法,使用现代的建筑手法和材料如玻璃、混凝土等对于传统的骑楼街区进行抽象。图集内容为示范工程的全套施工图,主要包括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专业,可直接用于施工建设。

2.2适用范围

适用于西南地区商业较为繁华的街区,是商业和居住相结合的小区。同时为了促成到传统街区高低错落的感觉,每栋建筑单体虽然一致,但均在空间组合上有所进退和错落。

2.3工程基本特点

2.3.1建筑:①采用标准宅基地,既有小面宽、大进深,又有大面宽、小进深的户型。②商业和住宅相结合,商业借鉴传统骑楼的形式,采用标准的柱距,富有商业气氛;住宅内院形成小区内部街道空间,富有居住气息。③利用进深差异形成公共院落,使大进深的房屋也能直接对外通风采光。④所有房间均有自然采光通风。⑤总平考虑将住宅与公共设施、公共绿地划成片区,并充分利用房屋的临街面和建筑间距形成临街的商业店铺,形成两面临街的形式。⑥建筑整体形象轻盈,反映出南方地区建筑特征。坡屋顶采用素色瓦面,⑦屋顶采用平屋顶和坡屋顶两种类型相结合:平屋顶作为露台可以晾晒物品,也可以乘凉休憩之用。

2.3.2结构

根据建筑方案功能的特点,在骑楼部分为了满足商业需要,采用框架柱子承重结构,在楼梯间及厨房、卫生间部分,采用砌体承重结构,既可满主小城镇住宅要求,又可以降低工程造价。既经济,又安全、适用。水平支承结构,采用现浇钢筋砼楼板。基础采用天然独立柱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形式。

2.3.3给水排水:①给水管采用铝合金衬塑管,明装敷设在外墙上。②给水进水管上靠近外墙明装低水头损失的管道倒流防止器。③塑料排水立管沿外墙明装敷设。④卫生间内选用自带瓷水封的蹲式大便器,采用脚踏延时阀冲洗。

2.3.4 电气:①楼梯照明采用声控延时开关,既便于控制,又利于节能。②住宅和商铺分设计量表及配电箱,满足住宅用电和商业用电的不同计费标准的要求,同时考虑了商铺出租时的收费要求。③采用磁卡电能表,以先买电后用电的方式,简化街区住宅用电收费手续。④接入网考虑有双较线和光纤两种方式,提高接入网的灵活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用户对接入网的要求。⑤设置访客对讲系统,方便来访客人呼叫及开锁。

3 城镇节能住宅的持续发展

未来5年我国住宅的发展目标是,城镇新建住宅27亿平方米;农村新建30亿平方米。到2005年末,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2平方米,基本实现平均每户拥有一套功能相对齐全、综合质量相对较高的住宅;农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全面推进“四节一环保”住宅建设,计划“十一五”期间建设7000万平方米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生态环保住宅。

近年来,全国各地加大力度建设环保节能型住宅。截至目前,已经建设完成一批节能、环保效益突出的住宅现代化示范小区,建筑节能效率大大提高。 建筑环保节能住宅建设成就主要表现在:节能措施比较得当,已率先进入全国建筑节能先进地区;节地效果比较突出;在节水方面推广设置了中水处置与回用系统,一些新建项目设计了雨水收集与利用或采取收集雨水补充地下水措施,有效加大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今后几年,建筑节能技术将加大运用并不断完善七项,包括新型工业化住宅建筑结构技术体系、符合国家墙改政策要求的新型墙体材料和成套技术等,引导更多开发企业和开发项目积极参与产业化示范工作,,不断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

《小城镇住宅国标图集》的编制以具有地域特色与传统文化风貌,充分体现了“四节一环保”原则,对持续良好的绿色居住生态环境,提高城镇住宅使用寿命也起着重大的作用。

4 结语

第8篇

关键词: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县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县紧紧围绕建设“三晋十强县”的总目标,按照“1356”转型跨越发展总战略和“335”工作思路,立足实际,登高望远,主攻五大板块,打好三大硬仗,强化五大支撑,全县各项事业发展成效显著。现就沁水县经济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两方面内容谈一点思考和建议:

一、经济建设方面

沁水县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县经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农民增收幅度居晋城市全市第一,招商引资工作全市第一,并且取得了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第九名的好成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象农牧、力宇燃气动力装备、中电明秀瓦斯发电等一大批非煤项目的上马,有力地带动了全县产业结构转型调整,产业结构日趋合理。那么如何推进全县经济建设在今后一个时期再上新水平,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第一,沁水县山大沟深,立地条件差,农业发展受到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就要大力依靠有条件的地方,比如在沿河、沿路地段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在沿山、沿沟地带发展经济林及小杂粮等特色农业产业。第二,新兴工业要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沁水县是煤炭资源大县,随着煤炭、煤层气等资源项目的不断落地、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装备的市场空间将更大,要多引进有实力、有规模的投资商,做大做强装备制造。第三,三产服务要以资源型专业物流为突破口,积极引进以配套服务设施蔬菜和装备制造业为主的现代物流企业,同时建立大型仓促中心,农贸市场,形成供应、生产、销售物流相协调,相促进的良性发展。

(二)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十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结合山西省委提出的“市域城镇化”、晋城市委提出的“城乡一体化”以及沁水县提出的“特色城镇化”的要求,应进一步打好 “城乡建设硬仗”,城乡建设要以县城为重点找准突破口:一是城市标志性建筑工程要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使城市建设一年一个新变化,一年一个新面貌。二是随着城市绿道、三河靓丽景观带等项目的开工上马、县城新面貌已现雏形。建设就要以最为紧迫的几个项目为突破口。三是要在乡镇建立专职的环卫队伍,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杜绝发生“突击式”、“应付式”的现象,使城乡面貌有一个持续的好转。

(三)千方百计促农增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集中打响了农民增收硬仗,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并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但由于“小农意识”的影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的内在动力。十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不只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也应包括偏远山区。就沁水县来说,第一就是要加大扶贫、移民力度,从根本上改变生存现状、生活模式,集中起来走集约化、规模化路子。第二,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社运营、分红的监督考核机制。近年来,各类合作社运行日渐成熟,应对其运营、分红状况建立监督考核机制,使合作社收入公开透明,分红公平合理,有效维护农民应得利益。第三,在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农民以合法自愿有偿的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同时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培训,鼓励和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多渠道增加收入。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

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十再次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这是国家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确保大局和谐稳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基层,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主动地做好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

(一)创新社会管理理念,理清社会管理思路。一要坚持预防为先。针对发展类矛盾,重点要推行科学决策,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维稳预警水平,减少因决策不当而引发社会矛盾。重点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民意“宜疏不宜堵”,群众上访其实就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就是送上门的社情民意,只要我们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合理解决群众诉求,主动接访也可以预防矛盾发生。二要坚持化解为要。有矛盾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消除矛盾的方法和手段。解决矛盾纠纷有很多种方式,有调解、仲裁、诉讼等,其中调解往往是本着双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这样便于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进网格化建设。网格化建设能够有效解决社会管理工作条块分割矛盾、资源调配不优的问题,实现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实施过程中要把握两个重点:一是要通过整合现有资源,统筹协调推进。要依托现有党建、计生、交通等各职能部门的网格化资源,通过统筹规划,在机构、人力、财力、设备等方面进行优化配置,做好管理的纵向协调和服务的横向协调。二是要通过缩小管理半径,提高管理反应速度。在村居、社区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以自然村或者村民组为单位,划分若干个责任网格,将人、地、物、事等管理对象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以便实现社会管理“零距离”、反应速度“零时间”,加快建立基层点、线、面结合的社会管理网络。

(三)加强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实现高效化管理。社会管理涉及方方面面,要实现高效管理,必须对管理机构、管理力量进行整合。要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乡镇综治工作中心要实施综治办、、司法、调解、警务、民政、妇联、劳动、安全生产、应急等“多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形成各个机构一个场所办公、各类案件一个口子受理、各项工作一个目标统领的工作体系。同时,在村、居、企业也要加快建立涵盖治保、调解、、安全生产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治工作站,真正提供流程化、一站式服务管理。

参考文献:

第9篇

随着近几年国家对农村政策的大力实施,尤其是连续的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我们的新农村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正所谓:“要致富先修路。”一条条宽阔平坦道路的修建拉开了我们村致富的序幕。在政府主导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基层的事,农民的事,真正成了政府的责任。这个暑假,我在农村实践了志愿劳动。清扫街道杂物,清除花池杂草等,通过修路,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也不再是那些观念落后的农民,反之他们的观念已随改革的春风,焕然一新,与时俱进。新气象、新面貌的新农村如壮丽的画卷正展示在我们面前。

党在农村先后实施了“减免农业税”、“农业补贴”的政策,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被调动,农业生产也取得很好的成果。现在政府又把自来水接到农户家,干净卫生得多,人们喝着也放心。村里修路后,还给安上了路灯,路边还搞了下绿化,出来玩的人也多了,孩子们高兴地滑着轮滑,邻里乡亲亲切的交谈着,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除了增强硬件设施,政府还注重村民的精神素养,歌舞,影视,图书下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下乡了,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去图书馆阅读,学习,以便解决他们在农业生产上的难题。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