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考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4 16:49: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考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考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第1篇

关键词:高考改革;地理学科;素养培养

在高考改革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不断提升,所以在相应的课程改革中,也要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放在突出位置。对于地理学科而言,现代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地理知识技能的应用,还有地理学科素养,这种素养相对于具体的地理学科知识而言更加受用,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终身性和发展性的,所以说在面对高考改革时要更加关心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为我国培养更加合格的人才做准备。

1.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认识

各个学科素养结合起来构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素养,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对于学生培养的要求,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的针对学科的一种心理素质和思想意识,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基础,针对地理学科而言,是在地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地理知识掌握的一种方法,这包括一定的地理意识,使得学生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涉及地理知识时能够找到学习并掌握的方法,这种地理学科素养是人在今后成长过程中所必备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地理学科素养需要在具体的地理知识的学习中不断地积累而养成,包括方法、技能、情感等,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独特的地理学科素养。地理学科素养绝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对地理基本书本知识的记忆、背诵或对地理考试试题的简单答复。

2.培养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性

在知识社会的今天,对于人才的要求变得不一样了,教育要想适应发展趋势,就必须对教育不断进行改革,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新型人才,学科素质是人才发展的基础,只有在基础教育方面做好,才能为今后人才培养做好准备。中学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掌握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这使得学生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能够运用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去学习,不断完善学生自身,同样地理情感和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关系,更加实际一点说也能够更好地适应高考,在高考地理学科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3.地理学科素养培养的具体实践

为了适应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为了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对整体素质提升需求的需要,在实践教学中要逐渐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拓宽学生的培养途径,这样才能适应高考改革背景下对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求。

(1)改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学生相应的地理知识,不注重地理知识的应用和相应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明确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所以说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应用。具体体现在教学中,教师在进行相关知识的教授时,要多举例子,特别是要注重举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事事有地理、时时有地理,体会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明确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地理情感,对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例如,在进行地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我国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同时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防震的生活技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地震的来源等,扩充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2)改变教学理念,发挥科技的优势。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教、学生学,这种教学模式效率低,对于学生的思维也有一定的限制,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应用到教学中,所以就要对教学方式做出一定的转变,结合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创造一个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使其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视频引导的方式,先让学生对这一现象产生强烈的兴趣,这样在相应的讲解过程中学生就能够更加专注,取得的效果也会更好。同样拿地震教学举例子,通过视频的播放,为学生展示地震发生时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地震对生活的影响,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甚至激发学生努力学好地理,培养正确面对和预防地震的意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结合视频文件,模拟地震发生的情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震的形成以及其原理,这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很重要。

(3)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地理学科素养中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这同样是高考改革的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学生提问老师解答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发现问题,找到自己想学的或感兴趣的知识,向老师提出学习要求;同时老师也可以采用问题连续问答的形式,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渐发现地理课堂学习的目标,从而提升学生地理学科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发现问题的习惯。例如,在例题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给出图片,让学生设置问题,找出这个图片中哪些是考点,最后再将例题所问的问题给出答案,对于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先讨论,对于错误的答案,一步一步指引,不要全盘否定,要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所在。

第2篇

摘 要:综合思维即综合性思维方式,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式。对于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演化与发展,教师都需要引导学生将其看作一个整体,尝试从“多尺度、跨空间、多要素”等不同维度进行全面的分析、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思维。

关键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命题特征;课堂教学技巧

一、地理学科综合思维的培养,是地理教育的安身立命的根本

1.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学的基本思想

地理核心素养是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是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思维。根据丁尧清博士的观点,可以将地理核心素养分为几个方面:素养一为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它是地理教育基本价值观念,是地理教育的核心线索;素养二是综合思维,地理学基本的思想,往往表现出“多尺度、跨时空、多要素”的探究维度和探究思路;素养三为区域认知,是常见的地理学习载体和方法,它提供了时空视角和认知方法;素养四是地理实践能力,为地理教育的基本学习方式,提供了各种活动经验。

2.综合思维是新课程高考命题的重要评价方向,是地理学科的精髓

地理高考命题倡导并坚持的价值观是:注重评价地理学的思维品质;注重评价地理学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注重评价高价值的地理思维能力。从地理的角度讲,综合思维是学生从“多尺度、跨空间、多要素”等不同维度,对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等进行分析与归纳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例如,某次强对流天气成因“综合分析”:

通过上述从核心原理到各要素的分析,体现了由干到枝的地理学习过程,学生既弄懂了强对流天气的具体发生机制,又理清了各圈层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学到了地理的精髓。如果只强调该次强对流的发生机制,则可能让地理学习出现“弱干强枝,科学基础不深,易流于浮浅”的现象。

二、从浙江地理选考命题“探”地理综合思维的考查特征

1.选考命题特征“第一探”――地理环境整体性成为历次命题必考点

【高考题回放一】

(2015年10月)18.与亚寒带针叶林带相比,热带雨林带发育的土壤( )

A.微生物活动弱 B.生物风化强

C.有机质含量高 D.化学风化弱

(2016年4月)7.下列自然带中,成土过程微弱的是( )

A.热带雨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016年10月)28.(1)从成土母质、气候和生物三个方面,分析甲区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原因。(3分)

命题解析:浙江省新高考连续三次都命制了关于土壤的内容,虽然三题角度略有差异,但是都能反映出命题者想通过考查“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等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来考查学生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各要素协调一致)的理解。通过课本案例的深入探究来考查自然地理最重要的原理“地理环境整体性思维”,既让学生有熟悉感,又能达成有深度的思考。

【高考题回放二】

(2016年10月)29.【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二:下表为环青海湖区域1977~2010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单位:平方千米)

(2)说出21世纪以来青海湖水面变化特点,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答案:特点――湖面扩大。原因――湖水补给主要来自发源于北部山地(祁连山)的河流;全球变暖使高山冰雪融水增加,河流补给量增大。

命题解析:首先根据表格内容,确定21世纪湖面扩大。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区域背景(内陆高原)+表格材料,确定21世纪湖面扩大与以下因素有关:第一,全球变暖,短期冰川融化增加补给;第二,植被保护,涵养水源(材料未明显说明,较小可能);第三,引用入湖河流减少,没有材料支撑(较小可能)。

该命题通过湖面扩大这一地理现象的原因分析,来考查学生对“气候、地貌、水文”之间关系的理解,解答该题的过程需要建立“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入湖地表径流增加―湖面扩大”这一整体性思维线索,凸显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内涵理解。

2.选考命题特征“第二探”――地理逻辑性思维成为选考命题新宠

【高考题回放】

(2016年10月)29.【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此处略)

问题:指出甲区域沙地的主要沙源地,并分析甲区域沙地的成因。

答案整理:29.(1)沙源地:河谷及三角洲;湖岸。(2)成因:河谷宽广,三角洲面积大;湖泊面积不断缩小,的湖岸带变宽,沙源物质丰富;西北风经过湖面,尤其冬季湖面结冰,使风力增强,有利于风沙输送;受甲区域以东山地(日月山)阻挡,风速减小,有利于风沙堆积。

命题解析:

首先通过分析可以确定该命题包括两小题:其一说出沙源地;其二是分析沙地成因(强调思维逻辑性)。

再{用所学知识:沙地形成一般表现为流水和风力两种作用,冰川基本是杂乱无章的。流水:可能有三角洲、冲积扇、河漫滩、沙洲、沙滩等。风力:可能有沙漠(沙丘)、山前爬升沙丘、靠近干旱区的一些风积土壤等。

然后仔细阅读图文资料:(1)湖面海拔3196米。湖区全年风力较强,冬、春季节多大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解读:高海拔,少阻挡;湖面风力强;西北风――推测风力可能是湖东岸沙丘的主导原因)(2)降水少,偏内陆――可进一步推测风力作用的影响大。(3)青海湖图像,沙丘所在地面积较大,且没有大量河流――基本可以排除流水形成的河边滩地或三角洲。

最后综合思考解答方向:

问题1 沙源地的可能性:最大――西北面的河流三角洲与河边滩地,西北风搬运而来;其次――湖滨湖岸的沙滩,湖岸线的进退形成;较小可能――青海湖以西的干旱地区;极小可能――山地水土流失(因为此地干旱为主)。

问题2 沙地成因:沙源地――西北风吹拂搬运――遇山地阻挡――风力沉积(风沙堆积)。

解题反思与小结:

该命题的核心为青海湖东部沙丘的沙源分析与成因分析,这种小尺度的地貌形态对于学生来说是极其陌生的,因此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地理知识迁移能力,比如说“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青藏高原谷地爬升沙丘问题、青海湖鸟岛变半岛”等曾涉及过或讲评过的内容,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做必要的迁移。

新高考在考核要求“认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方面,已经明确要求学生“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来认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等”。因此,掌握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高中学生一项必备的能力要求。

3.选考命题特征“第三探”――地理时空综合思维考查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地理研究的对象离不开时间与空间,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反映出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发生、发展、演化。

【高考题回放】

(2016年10月)28.【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二:在德国工业化时期,鲁尔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快速发展成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也造成莱茵河的严重污染。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尔区经历了综合治理,面貌焕然一新,昔日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的莱茵河变得清澈。

(1)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高的自然条件,并说明鲁尔区治理后其水运地位相对下降的原因。(3分)

(2)指出鲁尔区治理后区位因素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对莱茵河变清的影响。(5分)

命题解析:

本大题有两小题关于地理事物的时间变化分析:其一为鲁尔区治理前后水运地位分析;其二为鲁尔区治理后的区域因素变化及对莱茵河变清的影响。

针对第1小题,主要思考鲁尔区整治前后时间变化产生的地理现象变化,包括产业结构变化、交通条件改善、工业布局变化等方面。思考答案方向:①传统煤铁产业大幅减少,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运量减小、附加值提高,公路和航空地位提升;②交通方式的多元化,可以分流一部分水运;③炼铁高炉建在荷兰海边,减小了水运的运输量。

针对第2小题,主要从治理前后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出发思考问题,该题与4月考的考题相似(4月考美国西部农业区位因素变化)。思考答案方向:自然因素影响减弱,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增强。具体表现为资源和能源因素减弱,技术与人才因素增强、市场交通因素增强。

4.选考命题特征“第四探”――选考命题不断探索“地理区域综合和尺度综合”

通过三张选考卷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选考命题在学科思维上不断探索地理的区域综合与尺度综合,下面就此谈一些想法:

第一,浙江选考卷对区域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强,特别是2016年10月选考试卷,从选择题到综合题都建立在不同区域背景基础上。

第二,对比三张试卷的12道综合题发现,在区域选择上关注到地理尺度的综合与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讲有尺度逐渐变小的趋势。(如下图变化)

第三,从命题的切口看,命题组对学生不同尺度空间地理现象成因的推理、演绎尤其关注。比如青海湖东部沙丘成因与沙源分析,就是一个典型实例。

第四,从高考阅卷情况反馈来看,高中学生应用、分析、综合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

第五,我们中学教师在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时,要善于整合不同大小尺度的地理区域,以“三步走”为主要的学习线索,引导学生学会对区域特征、区域人地关系问题的理解、剖析和综合。

三、从课堂教学“谈”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技巧

1.课堂教学“第一谈”――地理整体性思维的培养(以课堂教学片段分析为例)

第一部分:小结提高

第二部分:精选例题,进行整体性原理解题思维技巧的培养

例题:根据下列材料和相P知识,完成题目。

材料:新疆阿克苏是著名的“冰糖心苹果”产地,“冰糖心苹果”具有色泽光亮自然,皮薄肉厚、质地较密、味甜汁多、含糖量高的特点,采摘上市时间较晚,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冻期以后上市。

问题设置:说明气候条件对阿克苏苹果生产的有利影响。

教学思路设计:引导学生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反复强调材料的阅读与知识点调用相契合。

简评:本课例属于解题技巧类经典例题,通过剖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用区域要素相互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来解答问题,特别强调材料阅读时的信息挖掘和原理知识的灵活调用,对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大有裨益。

2.课堂教学“第二谈”――地理时空综合思维的培养(例谈)

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在不同的空间和不同的时间里,因受周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会发生有序或无序的变化。因此在我们地理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时空要素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地理事象和过程。通过不断地教学实践与课外研究,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可能是重要的突破口:

第一,课堂教学的素材选择强调时空的演化、发展。

例:素材选择“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整治”――地理现象的时空综合、演化。

教学设计思路核心为三部分:“昔日景象―今非昔比―兴衰得失”。

教学内容涵盖自然和人文――①田纳西河水文水系演化;②田纳西河生态系统演化;③田纳西工农业发展;④田纳西的发展经验迁移至“珠江上游”(水电开发、生态保持、立体农业和高能耗产业等)。

第二,课堂教学的分析侧重时空变化,并且关注描述方法的指导。

例如,在“区域发展阶段”内容教学时,教师应特别强调区域发展三阶段在“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发展状态”等角度的典型变化,巧妙设计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对时空变化的综合把控。比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

(1)在区域发展早期,某一优势往往成为地区经济成长的突破口,匹兹堡的优势是什么?为什么直到19世纪它才成为大型钢铁工业基地?

(2)在匹兹堡由皮毛贸易场所成为钢铁工业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第三,利用遥感图片教学,突出比较研究在时空综合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可视化水平,发展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力,应该给学习者提供分析、综合、改变视角和尺度、多角度比较地表地理现象和过程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遥感图像解读,比较两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也可以根据不同时间的遥感图像变化,去发现某区域地理现象或过程的演化。

四、反思与感悟

对于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地关系演化与发展,教师都需要引导学生将其看作一个整体,尝试从“多尺度、跨空间、多要素”等不同维度进行全面的分析、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思维。根据近几年浙江高考题的常见题例,并通过对近三次选考试卷的深入比较研究,笔者形成几点粗略的感悟,c诸位同行一议:

1.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从根本上取决于学校地理教育是否强调对“地理学科思维”的关注。

2.地理学科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思维培养的核心思维,应该不断地在教学中予以体现。

3.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结合高考命题趋势与课堂研讨,形成比较有效的综合思维教学微专题。

4.我们高中地理教学完全可以打破以往只局限在学校教室里进行教学活动的局面,可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大课堂的全程导学模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悟地理、理解地理、剖析地理,形成胸怀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

参考文献:

[1]张亚南.高考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价值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10(4).

[2]丁尧清.浅议综合思维[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第3篇

关键词:兴趣;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学习主体;活动探究

高中地理学科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的很多内容既涉及了人文科学也涵盖了自然科学。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真正地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起来。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方向的新时期的高中教育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挑战。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于高中地理学科来说,参考文献:也要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高中地理学科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优势来开展教学工作。为此,有经验的教师总结出了运用“缩小师生距离、多种电教手段、多种方法组织教学,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和加强教学语言艺术”的教育教学经验;但也有教师过多地花费心思设计活动的形式,为兴趣而活动,从而忽略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和知识本身的传授;更有甚者为了一味追求兴趣,把地理课堂变成了展示才艺或传授其他科目知识的主阵地(当然前期的,引导性的和适当的是可以的)。为了激发兴趣,我们可以讲述奇闻轶事,也可以设计新颖的活动形式,更可以通过其他一些辅助手段,但这都是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这些外在动机易波动,一旦环境改变,行为也容易随之消失。对于学生们来说,学习最大的价值就是知识本身的实用性给学生们带来的成就感,而不简简单单是分数的高低,这也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关注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在教学设计上要立足于学生深入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需求来精心预设教学流程,使学生们逐渐由“学会”转变为“会学”,这样学生们才能够逐渐发现地理学科的魅力所在,学习的兴趣才会越来越浓,学习效果才会越来越好。

二、培养学生读图思考的习惯

高中地理学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大部分知识都需要通过地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地理地图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知识,除了教材中所呈现的信息,也涵盖着一些隐含的信息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所以说地图不仅仅是教材知识的一种呈现形式,也是对于教材知识的汇总与延伸。正是因为地理地图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所以在学生们学习地理学科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教材中的文字信息,更要培养学生学会读图、学会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这样学生们在地理学习中的学科素养才能够得到提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很多地区和学校在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不是很系统,所以在高中教学中,特别是学生识图、读图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水平开展教学活动,而不能简单地、单一地讲高中的知识,要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联系和衔接,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们实现由文字信息理解到读图能力提升的飞跃,学生才能够利用课上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实现素养和能力的共同提升。

三、培养学生“对终生有用地理”的素养

学科素养是现在高中教学一直都在强调的一个核心词汇,高中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对此,高中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就指出“只强调要学习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体区域的自主编写权下放给编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也有自,处理教材和运用教材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弹性。为了更好地坚持图文结合的学法指导和坚持由图导文的能力培养,为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我们要将初中的地理教学与高中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将来的高考打好基础。在教学中,要贯彻三个原则———能够让学生推出或分析出的结论,教师不先直接讲出来;能够让学生形象化理解的知识,教师不抽象讲述;高考考查的知识点,教师不回避。结合近年高考的命题特点,地理学习的重点在于:1.地理常识的熟记,地理名词的熟记和区域地理的熟悉,地图的阅读能力和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2.基本概念的理解,专业术语的记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熟记和掌握,并且学会运用这些内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范例的学习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具备图文资料分析和解答能力。熟练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之后,便可抛开教材,将学习的空间扩大到生活中、自然界,看到一个区域,就可以从气候、地形、资源、自然带、工农业、人口、交通、政治、历史等方面进行思考。学习“有用的地理”,培养“对终生有用地理”素养,这也是现在高考对我们学生的要求。为适应高考的命题趋势,使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我在高中地理的教育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侧重四种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简单计算能力;由图导文的推理分析能力;由图到文的语言表达能力。尽管我在教学中坚持读图的学法指导,强化读图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学生智力水平和认知层面的差异,仍不可避免地存在学习地理的五个不同层次:一味死记文字的最低层;图文各记的第二层;由图记文的第三层;读图导文的第四层和心图口文的最高层。我们要尊重这些差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规律,正确地加以引导,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逐渐在提升中培养学生的读图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与“学”的实践中,笔者仅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深入教学为着手点,提出了自己的个人观点,当然这既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成分,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朱兰萍.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内容的教学探索[J].文教资料,2006(3):81-82.

[2]李端蓉.新课程下中学地理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探讨[J].龙岩师专学报,2005(23):173-174.

[3]朱继美.高中地理“问题解决”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学院,2010.

第4篇

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是体现地理核心概念和培养地理学科素养的载体。以构建核心概念为方向,突出核心概念的功能和价值,构建知识体系,提升综合思维能力的高三地理主干知识复习能有效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高三地理课堂复习的效果。本文以高三地理必修3中“生态环境的建设――土地的荒漠化”为例,说明基于核心概念功能下的高三地理主干知识的复习方法。

一、以构建完整的核心知识体系为基础

土地的荒漠化是区域生态建设中的主干知识。对荒漠化复习要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这一体系包括荒漠化概念的本质、内涵和外延。同学们在复习中要细化考点、分解目标、构建知识结构。如下页图所示。

二、创设情境,为构建核心概念的知识框架提供支撑

在复习中仅仅靠构建框架是不够的,也无法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在进行概念学习时需要结合大量地理学事实,也就是学习情境,才能为构建框架提供支撑。只有把核心概念放在一定的应用情境下,将事实性知识置于我们的概念框架中, 概念的不同层次被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细节展现出来,知识框架的构建才会显得生动和有意义。

例如,对荒漠化的情境复习可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创设情境,构建主体知识框架结构。

以楼兰古国的兴衰为背景材料,可设置两个基础问题:

(1)分析楼兰文明消失最主要的原因。

(2)楼兰古国的灭亡对现代的绿洲城市有何启示?

设置以上问题的目的是解决荒漠化产生的条件和治理的措施。第一个层次的复习难以使同学们达到对概念的本质和不同层次的把握、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第二个层次:选择具有相似h境和差异环境的区域,进行概念的运用和迁移。

(1)以贺兰山为背景,分析贺兰山东、西两侧土地荒漠化类型差异的原因。

该问题增加了地形这一因素。在自然环境变化的情况下,荒漠化产生的类型是不同的。

(2)以南方丘陵为背景,分析南方地区的主要荒漠化问题。

可通过比较干旱区域和湿润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分析归纳出南方地区荒漠化的成因。这是在差异明显的环境下对概念的使用和辨析,客观上呼应荒漠化的本质是土地的退化,表现为荒漠的景观。

第三个层次:新情境下概念的应用。

通过不同层面的练习,利用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来解决地理问题是提升推理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而在高三复习中选择经典的案例和高考题来训练是明智的选择。例如,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36题、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6题,从表面上来看都是考查风沙活动,从本质上来看都是变相地考查荒漠化。

因此,复习地理的目的绝不是使同学们记住一些地理事实,而是使同学们关注核心概念,通过地理事实与情境,归纳与分析概念的本质,理解地理规律,并以此来构建合理的概念框架,进而能够在新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

三、通过比较和辨析,深刻理解概念

同学们头脑中有时会有一些相似概念的存在,在复习过程中要通过比较、辨析、练习巩固等方式来深刻理解头脑中的相似概念。例如,荒漠化、沙漠化、荒漠的概念,很多同学都是混乱使用的。原因是这些同学对概念辨析不清,导致在考试中不能准确答题。在复习中要对这些概念进行比较和辨析:荒漠是一种景观。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过程。沙漠化是荒漠化发生于干旱环境下的一种土地的退化,而在云贵高原的土地退化则表现为流水侵蚀下的土地退化。同学们要在概念的辨析中明确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特征不同,产生荒漠化的类型也不同。

四、引入系统地理原理,转换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角度

沙漠化从生态问题的角度看,是土地的退化过程,景观上表现为沙丘的扩展。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看,沙漠化是风力的侵蚀和搬运过程,其实就是风沙的活动过程。从天气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沙尘暴天气。风力沉积的地貌类型表现为沙丘,而沙丘的存在是地表荒漠化的一种表现。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来解释地理现象,转换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角度,能帮助同学们形成地理联系的能力,有效提升地理的核心能力。

五、关注主干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概念间的关联

复习中如果只死记硬背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是无法将知识进行灵活变通与应用的。核心概念的主要功能就是为解决地理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同学们要能够运用核心概念来解决问题,学习和体验概念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建立概念间的关联,以形成综合思维。

复习土地荒漠化时关键要理解荒漠化的形成条件。教材中以西北地区为例构建的土地沙化条件无法适用于所有的区域。因此必须对案例进行抽象后,得到如下结论。①物质条件:疏松的沉积物;②动力条件:多大风天气。在此基础上根据情境材料,延长思维的链条。例如,疏松的沉积物来源于这样的条件:干旱环境下,地表植被较少,地表土壤发育不良。干旱的内陆区本身多大风天气。当因为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导致地表后,地表失去保护,风沙就开始活动。

第5篇

这次讲座由相炜老师主讲,相炜老师是山东省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高中科科长兼高中地理教研员。讲座内容由七个部分组成-新时代、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体系、新方案、新一轮自主命题。他讲解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高考导向,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备考效益。

这次讲座让我受益良多,我总结如下:

1.新高考强调情境的真实性,贴近生活。强调学习过程的建构性,不仅仅需要知识的再现,需要学生不断重建知识体系,用到新的问题中。强调知识的迁移性,突出学生迁移能力考查。重视解决实际问题。

2.2020年山东卷高考题与全国卷相比,难度并没有降低,地理知识覆盖面增大,试题向全国卷靠拢,如综合题,主要以“主题+话题”层层设问递进,体现思维纵深考查,增加了画图题,体现了对学生数理分析、作图能力的考查。

3.山东卷试题需要认真研究,对2021年参加新高考的省份有启发作用。

4.新测试突出了一个“新”字,凸显了一个“深”字,“深”体现在考查学生思维认知水平的深度和广度。认知水平、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考核成为本轮高考改革的主旋律,特别是批判性思维的考查,在学科考查中表现特别突出。体现了一个“广”字,考查学生平时的阅读、见识、视野和知识积累,考查学生理性思维和正确价值选择和判断,考查学生从社会大课堂所学、所见、所思,考查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5.学生存在的问题有:考生见识窄,阅读能力亟待提升。独立思考能力欠缺。学科素养与学科思维欠缺。调动运用知识能力不足。计算能力与书面表达水平不高。答题方法、技巧和规范不足。

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有:基础知识不扎实,概念理解不准确;信息读取不到位,分析问题不全面;逻辑思维不清晰,主次不分较零乱;时间分配不合理,表达结论欠规范。

6.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有:复习过程无计划,盲目追求进度;复习内容无整合,方法手段单一;频繁刷题无筛选,重复训练少反思;过量消耗无功效,理念陈旧不对路。

7.高考怎么考?需要研究高考地理试题,大主题,小切口,深挖掘。以不变应万变,四项能力要求未变,教材内容未变,变的是体现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思想。

8.高三地理复习策略,强调地理思想,是地理有“魂”;注重地理知识、原理、规律探究,是地理有“理”;联系现实生活,是地理有“用”;尝试多种表达,使地理有“趣”。

第6篇

以2013~2015年宁夏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必考题高频考点为例说明:

2013年:1~2题,城市和人口;3~5题,农业活动及发展;6~8题,气温、降水、植被;9~11题,气候和天气。36题,地壳运动;37题,桉树的种植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区域可持续发展。

2014:城市化;3~5题,区域定位,地球运动;6~7题,水循环;8~9题,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0~11题,大气运动,生产活动。36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37题,生产活动和交通运输。

2015年:1~3题,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5题,常见的天气系统;6~8题,工业区位因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9~11题,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36题,考察交通运输,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37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不论哪一年的题目都是以材料及图表的形式呈现,突出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

从近三年的宁夏高考地理试题不难看出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特点:

1.彰显课改精神,渗透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从新课改以来的高考题来看,试题依纲不守本,素材来源广,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时代、贴近社会。

比如2007年的选择题3~4题,以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为切入点,考查城市服务规模、等级问题;2013年的选择题3~5题,以学生熟悉的地膜覆盖为切入点,考查地膜覆盖的优势及对环境的影响;2014年的选择题1~2题,以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为切入点,考查城市化的相关问题;都是来自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素材,贴近时代和社会。

2.追求真实情境下的知识迁移与应用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考命题强调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规律,通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来探究、评价和解决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因此,考生具备迁移知识的能力,做到能够自如地调用或驾驭有关知识、原理和规律,并达到融会贯通的层次。这一点从每一年的综合题36、37题都可以看出。

3.更加关注了学生的发展,加强了过程与方法和探究能力的考查,有些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选择性

近几年,随着高考命题思想由过去的以知识立意转为现在的以能力为立意,开放性试题在高考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以往那样靠死记硬背或生搬硬套课本知识已不能适应现代高考的要求。所谓的开放式考试就是让学生答题时不拘泥于某个固定答案,给学生一个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如2010年的37题第3问:“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2012年37题第3问:“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2013年36题第3问:“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这些都是“自圆其说”的开放性命题。

4.渗透地理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构建21世纪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论题,地理学科是可持续发展基础教育的主渠道,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灾害观、人地协调观等。因此要能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的审美情趣。这些考查方面在选修题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二、命题趋势分析

走势一:从考查学生的生活知识储备和地理学习能力,走向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地理学习能力

现在的地理学科素养指提取题目中的地理主干知识,包括地理图表阅读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形成。原来的地理学习能力指文图转换能力,而现在的学习能力不但包括图文转换,还包括图图转换能力及辩析和选择图文材料中隐含信息的能力。如2011年选择题9~11题,给出的是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图,而题目考查不但要求学生从景观图中提取显性信息如沟、坡、河流流向、坡向等,还必须提取出图文材料中隐含的隐性信息如青藏的气候、P指向的方向等,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运用图形和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走势二:以区域发展为背景,考察地理学习方法和基本研究方法,试题的设计形式具有探究性

从尝试考查地理专题研究活动走向考查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体现探究学习(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体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特点。如2011年选修的旅游地理,该试题以某学习小组在探讨“老工业区如何转型”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的变化贯穿起来,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开发了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具有独特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问题。整道试题,从点到面、从部分到整体,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查了考生对旅游资源的认知以及工业遗产对人类经济发展影响的地理思维;目的:通过对老工业区调查实习中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撰写报告等地理学习方法的考查,评价考生发现问题、探究、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让考生在具有体验性的地理实习中,步步推进,层层深入,不断进行地理问题的探究。还有2013年36题的第3问,也是以某活动小组的调查为切入点的。提出的问题都有一定的思维深度,进一步考查考生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走势三:考察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

利用生活和生产中的常见问题、热点问题和世界性问题等,使学生参与其中,进行辨别、提出建议、学会评价。体现探究学习(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和体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特点。如2011年的36题,材料通过描述某岛国领土、人口、经济、水资源等的情况和相关的位置图、气候图,第3问考查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很好地说明了这一趋势。

走势四:考查的题目趋向于常规化,偏难、怪、繁的题目比重降低

考试大纲在地理“考试内容”中明确指出:“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014年的高考题目中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三、考前有效复习的建议措施

1.重视高频考点,狠抓主干知识

从新课标卷特点分析来看,高频考点主要分布在大气运动、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农业区位与工业区位、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因此考前要重温地理原理与规律,使之在头脑中处于清晰的地位,能够做到调动自如;强化区域定位知识,巧计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构建思维模型和答题模板,使非选择题得高分。

2.探索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答题效率

地理学科性比较强,表现在试题的图文结合性、材料的社会关注性、问题的现实性、命题角度的多变性,因此备考过程中要对问题进行归类,总结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在考场上赢得更多时间。

3.把握核心要点,把书读“薄”

整个高三一轮复习是把地理学科教材读“厚”的过程,而考前要从厚厚的资料中摆脱出来,回归到教材,把书读“薄”,做到“厚积而薄发”。

4.关注热点,回归理性

第7篇

一、看背景选材,强调情境,突出地理事实

考生拿到试卷,看到的背景材料大多是不曾相遇的情境,再静心思考题目所设置问题,又是似曾相识的地理道理。这就是新高考的突出特色之一,选用教材之外的素材,创设新的学习和研究场景,用“意料之外”的情境材料,考查“情理之中”的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突出地理事实,体现“学习有用的地理”理念。命题专家选材的视野极其开阔,从生活中来,或从生产中来;从传统文化艺术中来,或从最新学术成果中来;来自于经典话题,或来自于热点话题;来自国内,或来自国外。试卷创设出多样化的情境,提出多层次的问题,使地理高考的过程多姿多彩,内容有理有趣。

1.设置中外区域背景,提升综合题承载力

综合题一般题量大、分值高、问题多,只有较大空间尺度的区域才能承载如此重任。满载大量地理信息的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地图,再加其它图表和文段,为题目背景的表现、题目的设问、问题的层次和学生的思考提供了空间。所以,区域地图成为全国各地高考综合题的首选,如表1所示。但要注意的是,所设问题并不考区域本身的地理“死”知识,而是综合考查考生的地理空间想象力和地理综合分析应用能力。

2.创设自然情境,让考生有亲临感

地理环境的相似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永远存在的,微尺度的地理环境更是千姿百态。微尺度空间的地理问题考查,给学生创设近距离的自然情境尤为重要,各试卷中也做得很到位。例如,全国Ⅰ卷第43题,通过一段文字材料,介绍古乡沟的冰川数量、堆积物厚度,中游河谷狭窄形态,考生犹如亲临现场,对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进行分析,思路也就相当清晰。全国Ⅲ卷第36题利用区域图和文段介绍,让考生仿佛行走在内格罗河畔,感受河流的水文水系特色。

3.创设生活情境,让考生有体验感

部分试题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背景,创设情境命题,让考生体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生活化情境的试题,题干和选项考生比较熟悉,问题最接近考生认知发展区,有利于考生作答。例如,全国Ⅰ卷第37(3)题 “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的提问,将有拍摄经历的考生带回往日的回忆;也让没有拍摄经历的考生,想象着去尝试体验拍摄的情景。全国Ⅰ卷第42题,莫干山的“民宿”,特别贴近农村考生的生活,让人置身在田园风光中,感受乡野休闲的乐趣。全国Ⅱ卷第42题的“篁岭晒秋”和第44题的“废弃快递外包装”都是发生在考生身边的事情,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江苏卷第9~10题的低碳社区住宅景观设计(如图1),源于生活普通住宅,又要高于生活,追求低碳目标,这就是地理的学习与应用。

4.创设生产情境,让考生有使命感

试题背景材料常取材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结合生产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设问,揭示地理学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要求考生在新情境中分析、解决新的地理问题。如全国Ⅰ卷第36题的茉莉花种植和第44题的高池养虾、全国Ⅱ卷第1~2题的庄园经济、江苏卷第29题高铁建设。产业转移这一话题考生并不陌生,但全国Ⅰ卷第1~3题“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情境较为新颖,考生多是第一次遇到。考生若仅凭以往的经验或感觉草率作答,可能会误选。在此新情境下,考生需对陶瓷产业做一番思考,再结合背景材料、题干信息,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又如,江苏卷第23~24题设置的“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情境(图2),在传统表达方式上有所创新。图2左图是直观的种养现场,示意立体农业的外表;右图用箭头表示要素间的联系,显示生态农业的内涵。此种情境下,考生充分解读图中信息,做题就没有那么难。

5.用热点素材设置情境,集聚社会正能量

试卷依然围绕热点话题选取材料、设置情境,反映时代特征,放大试题教育功能,集聚社会正能量。北京卷第1~2题,以国际地理学大会为背景,把三个城市会议主题标在坐标图中,让北京“构建我们的和谐世界”等城市主题更加鲜明;第36(4)题“精准扶贫”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有效脱贫话题。全国Ⅰ卷第44题设置人类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问题,全国Ⅱ卷第37题涉及人与生物之间的公平问题,全国Ⅲ卷第4~6题提到我国人口流动问题,其意图都是在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看待社会问题,提升思维品质。对 “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天津卷第12题用新旧“丝绸之路”来设置题目,浙江卷第36题以中国与尼泊尔、印度联系的南亚通道来创设情境。这些设题依托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关心国家大事。

6.用学术成果设置情境,促地理教学与时俱进

试题用地理学科的新观点、新成果、新发展来创设情境,反映地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动态及学科前沿,也反映地理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贡献。例如,全国Ⅰ卷第7~9题和天津卷第1~2题,都用到贝壳堤分布与变化的图文资料。这是地理学科研究的新成果。渤海湾贝壳堤是世界著名三大古贝壳堤之一,在国际上的海洋、古气候、古环境研究领域占有重要位置。全国Ⅱ卷第37题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图文资料,全国Ⅲ卷第10~11题山峰冰期的资料,也是众多科学家研究的结晶。试题中还出现大量“新词汇”,如全国Ⅰ卷中的“磷累积量”、“冰川泥石流”、“高位虾池”,全国Ⅱ卷中的“庄园经济”、 “篁岭晒秋”,全国Ⅲ卷中 “陆上三峡”,北京卷“空气质量指数”,天津卷“光缆信息传输”,浙江卷“阶地”、“探空气球”、“智能汽车”等,让考生耳目一新,似曾相识又不曾相遇,分析图文信息,回想已有知识,方可明了其含义。这是考查学生能力迁移的表现。

用科研成果作为命题素材,利于检测考生即时学习能力和地理思维品质,利于高校选拔优秀考生,利于促进中学地理教学更好地实施新课程理念。在中学教材“一标多本”情况下,跳出教材选取案例,有利高考公平。

二、看材料呈现,强调多元,突出信息读取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卷中,区域特征的表现、情境的设置、问题的提出,大多通过各种图、表、文字资料形式组合呈现。多样化的地理图像(见表2)是信息呈现的主要形式。文字资料信息量受到一定控制。全国卷文字资料字数量排第一,京、津、浙相差不大。试题信息或图文并茂,或图文互补,充分运用地理的图表语言,使试卷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从表2可看出,区域地图出现的频率最高,等值线图第二,往后是分布图和统计图。区域地图、分布图能承载更多信息量,可全面考查考生的空间思维、整体观念和综合能力;等值线可表示不同地理事物的空间表现与时间演化,考查抽象思维、动态意识和分析能力。

试题图像活泼多样、立意新颖、制作精妙,彰显命题人的智慧和地理学科的魅力。有的图图叠加,如北京卷第3题将等值线图与降水柱状图叠加,既节约卷面空间,又有效考查考生灵活运用多种图像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图图重合,如全国Ⅱ卷第9~11题图,将剖面图与坐标统计图合二为一,设计新巧。有的图图呼应,如江苏卷第23~24题图,左图表示空间效果,右图揭示内在联系,彼此呼应,富有美感,易读好用。有的图像新奇,如浙江卷第9~10题的探空气球漂移路线图(图3),取材新颖,成图少见,富有动感。考生沿着路线思考,潜意识随着气球在极地高空漫游。有的“图简意赅”,如全国Ⅲ卷第7~9题图的信息量不多,思维价值却很高,要完成此题,考生必须发挥空间想象力,在图中叠加植被、降水、径流等多个地理要素,用整体性观念分析气候、生物、地质、水文之间的关系。

试卷使用图文材料,重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图表读取能力是公民获取新信息必备的基本技能。读图例注记,看坐标表头,析箭头数据,用图释文,以文释图,从图文中提取显性信息,挖掘隐性信息,搭建信息间的联系,将其与已有知识匹配或重组,解决地理问题。

三、看考点分布,强调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在试卷结构、题型题量、试题风格方面,全国卷试题具有很强稳定性,没有因为2016年新省区加入作出大的改变;京、津、苏、浙卷也延续往年的风格特点。从分值看,全国、浙江等卷,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内容基本平衡。全国Ⅰ卷“必修Ⅰ:Ⅱ:Ⅲ:选修”的比例约为48:30:12:10;浙江卷“必修Ⅰ:Ⅱ:Ⅲ”的比例约为52:36:12;全国II、III卷与全国Ⅰ卷接近。具体考点分布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看出,试题除对地域文化、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常态农业地域类型、区域能源利用、地图、地理信息技术等内容不涉及或少涉及外,地球运动、大气与气候、地表形态塑造、地球上的水、自然带、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人口、城市、农业及区域农业生产、工业、地域联系、工业化与城市化、区域生态建设、流域开发治理、产业转移等内容,试卷都有覆盖,主干知识突出。天气与气候、农业生产活动、河流及流域是考点密集分布区,考查比重非常高。宇宙及地球内容考查的比重及难度下降。选修中,全国Ⅰ卷多考“原因”,全国Ⅱ卷和Ⅲ卷多考“措施”。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内容,多是背景信息的载体。

在突出考查主干知识的前提下,更强调主干知识板块中的基础知识。如时间计算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应用、天气因子、气候成因、河流水文、沉积作用、垂直地带性、工农业区位、城市功能区等。这些小板块既是主干知识中的基础,也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文综高考三科合卷,各科题量受到极大限制,考点落在主干知识上是一种必然选择,也是教学中要重点突破之处。

四、看学科追求,强调本位,突出核心素养

强调本位,即将火力集中于考地理本学科的问题。2016年全国高考地理题守住了地理本位,尤其是江苏卷很好地保留了地理的原汁原味,不刻意拐弯抹角,不玩文字或“脑筋急转弯”游戏。文科综合卷地理题量少,而备考内容多,不必考本位之外的东西。今年考题在强调本位的同时,更突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

“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协调关系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是一种地理价值观。对其的考查,多处可见。例如,天津卷第12(1)题要求考生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考查考生能否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国Ⅱ卷第37(1)(2)题是关于人类活动与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要求考生能正确判断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方式及其合理性。

“综合思维”是指人们全面、系统地认识地理事物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地理的区域性、综合性、动态性和研究方法多样性,决定了地理思维的综合性。考题涉及不同角度和层面的综合思维。例如,全国Ⅰ卷第37(2)、全国Ⅲ卷第36(1)等题,要求考生从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象的整体性,通过各种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来解决问题。全国Ⅱ卷3~4、浙江卷1~2等题,考查考生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演化。浙江卷9~10题要求考生运用大气运动、天气系统、物体运动速度、地球空间距离等知识,分析探空气球漂移的原理,考查考生综合推测地理因果过程的能力。江苏卷第27题,涉及“季风、气温、降水、地形、河流补给、径流变化、海浪侵蚀、海水倒灌、城市、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生态问题及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流域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等众多知识点,要求考生从地方综合的角度,分析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以及区域人地关系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说明决策依据。

“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考查,要求考生习惯于用空间来认识地理事物与现象,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地理思想。在表2中,区域地图和分布图所占比例相当高,可见今年高考题对“区域认知”素养考查的力度。例如,全国Ⅲ卷第36(2)题要求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这就是在看考生是否具有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浙江卷第9题是在考查考生能否正确采用认识区域的方法与工具认识区域。全国Ⅱ卷第36(2)、(4)题,是在考查“能够正确解释、评析区域开发利用决策的得与失”的区域认知素材。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品质。试卷借助各种新颖图文材料,设置情境化的问题,来考查考生在地理调查、实验研究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例如,北京卷第11题设置了“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图”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城市功能区的知识,在生活中践行绿色出行、科学出行。浙江卷第2题是一个地理研究过程,即如何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出云杉分布地图。此类题目是在看考生能否根据地理实践活动的类型和目标,选择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和材料,完成地理实践任务。浙江卷第6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地理观察方法,能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和资料,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践性的考题,是在有意引导教学要组织社会实践,学生要参与社会实践。

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不只是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更多在考查考生过往的地理阅历。阅历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这种考题,能把真正优秀的地理考生选。

五、看题目设计,强调层次,突出问题探究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问题设置层次丰富,层递性明显;问题探究环环相扣,多角度复合式考查相关地理知识、能力和素养,体现出高考选拔性考试的特点。

1.选择题“多题共材,成组出现”

选择题大多数是以成组套题出现,多题共用一个背景材料。相对于每题都给材料,多题共用的材料,可以给出更多信息,构成情境,形成新思维场;还可以减少考生关注的信息种类,集中思维。不同的试卷,成组选择题考查的内容要求不尽相同,省市卷多侧重知识广度,全国卷多讲究思维深度。例如,天津卷第1~4题,一题一个考点,分别考到地形地势、海陆变迁、降水类型、气温因子等考点;江苏卷第11~12题分别考时间计算、城市气候。全国Ⅰ卷第1~3题,围绕“陶瓷产业”主题,逐层深入式设问,考查了陶瓷生产的区位条件、陶瓷产业转出及转入的原因等一个地理事物的多个方面;全国Ⅲ卷第4~5题,以“城市人口流动”为研究对象,考到人口流向的变化、变化的原因、人才引进考量等多个层次,深挖深究,考穿考透。

2.综合题“一材多问,层层递进”

综合题多以区域为依托,围绕同一个主题,选取一组素材,创设新的情境,多角度多层面设置问题,研究与之相关的地理元素及相互关系,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考查考生知识的综合性和能力的层次感(见表4)。

有些综合题多视角设问,重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横向综合。例如,北京卷第36题以大别山区为背景,考到气候、地形地貌、水利建设、交通、工业区位等多个方面,要求考生弄清图文材料之间、问题与材料之间、前后问题之间的紧密联系,理顺思路,解答问题。

有些综合题多层次设问,重地理问题的内涵,纵向深入。例如,全国Ⅱ卷第36题以罗讷河利用与保护为主题,从自然到人文,从宏观到微观,从“地与人”到“人和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阶梯式设问;江苏卷第29题以区域高铁建设为对象,按“交通问题交通建设交通对其它地理要素的改变交通对整个区域的影响”顺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链条式设问,要求考生“打破沙锅问到底”。又如,浙江卷第37(3)题关于“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从材料和平时积累中挖掘出“产业链分工,产品分工,不同零部件协作”三个层面,这对考生思维深度和表达精度的要求都很高。

统计近年来高考地理综合题,横向综合的题在减少,纵向深入的题已经成为主流。这些变化提示我们,模式化教学、机械记忆、模仿应用等教与学的做法必须摒弃;探究式学习,发展地理思维,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一定是今后教学改进和加强的主旋律。

六、看能力考查,强调原理,突出四大能力

高考大纲提出的 “四大能力”,在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卷都得以充分体现(见表5)。

从表5中看出,绝大多数题都考查到“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综合题中。用简洁语言等形式把地理事物说明白就是描述;阐释地理事物是通过比较、判断、分析对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进行解释。如全国Ⅰ卷第36(1)“说明气候条件”属于描述,(2)、(3)“解释原因、分析原因”属于阐释。“论证和探讨”的考查涉题不多,但设问深,综合性强;分值高,难度较大。如全国Ⅰ卷第36(4)①“说明脱贫致富的启示”和②“提出经济发展的建议”等问题,要求考生发现问题、提出观点、论证问题、解决问题,考查考生的深刻认识、独立见解和准确表达等高层次的综合地理能力。

再看“细化能力的考题分布”,试题特别强调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考查,尤其集中在运动与分布规律、原因及影响因素两大方面。表5中考分布规律的题有全国Ⅰ卷的第10题,浙江卷的第36(1)(2)、37(1)等题。试题考查到地球运动、大气环流、锋面运动、气候变化、水循环、洋流、地壳物质循环、海岸变化、人口流动、城市化发展、产业转移等多种地理运动规律。要求回答的原因题很多,浙江卷第36(3)题,全国Ⅰ卷的第36(2)(3)、37(2)(3)、42、43题。原因类题目在其它卷中,占的比例也很高,充分体现了《高考说明》所言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纵观全国各卷,因素方面考到影响气温、降水、河流水文、生物分布、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产业转移区位、人口迁移、城市分区、港口、高铁、风电场、热电站、产业园的因素。

七、看教育价值,强调引领,突出立德树人

高考试卷既要有选拔功能,更要有育人价值。2016年高考地理试卷,充分利用地理学科视域开阔、人文资源丰富的优势,发掘时代主题,强调价值观引领,突出立德树人。

1.祖国认同

试卷立足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成就,设置了育人价值高的好题目。如天津卷第14题以 “妈祖文化”为情境,分析台湾产业集中转入福州、厦门的原因,考生从中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力量和两岸亲情的浓郁,体验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北京卷第36题用古人“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的描述,揭示地理现象,树立文化自信。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渐入老龄化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江苏卷第28题以攀枝花“阳光花城”和“候鸟式”养老为题材设置题目,展示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体现对老年人的关爱,渗透爱国主义情怀,增强考生社会责任感。

2.国际理解

认知世界情势、尊重多元文化、关注世界大事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视角,在试卷中也有所体现。如北京卷1~2题以国际地理大会为题材,引导考生关注全球问题,增强全球化意识;第41(1)题由“中法文化之春”活动切入,依托马赛港的发展历史,通过分析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引导考生放眼世界,增强国际理解。又如,江苏卷第27题,以我国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为空间尺度,从中国放水解旱切入,探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开阔学生尊重差异、寻求合作、共同发展的国际视野。

3.人地和谐

人地协调观念既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人地协调观在试卷中被多次不断强化。如通过浙江卷第8题的思考,强化考生节能减排意识。全国Ⅱ卷第44题“废弃快递外包装带”的处理,都是从现实中的问题切入,强调人地协调,注重可持续发展。全国Ⅲ卷第36(3)题,“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开放性问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价值观,既要看到经济发展的一面,又要看到环境保护的一面。

第8篇

关键词:高考地理;价值追求;地理核心素养

一、关注社会热点,凸显地理核心价值观

2017年的文科综合能力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以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为素材,考查学生关注重大社会问题的观念和意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地理素养的考查特点。试题设计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精心选择社会中、生活中的现实素材,尤其是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案例,设计试题情境和问题,突出考查考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

1.社会热点入题,围绕主题落实知识

2017年国家考试中心为全国各省区命制的三套文科综合能力试卷的相关地理试题中,涉及了“一带一路”、“弘扬传统文化”、“绿色发展”等社会热点(详见表1)。

试题设计隐性对接社会热点,引导考生关注现实问题,透视地理原理,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例如,Ⅰ卷第36题,以“坦桑尼亚”区域为空间背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切口,围绕中非经济合作设置4个问题:“(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2)据图指出与其它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第(1)题考查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供不应求的原因。题干要求从“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两方面作答。结合图文信息,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从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中对比我国气候特征,可推理剑麻产量少;另一方面结合剑麻的用途和我国产业特征说明我国对剑麻需求量较大。本题以剑麻为线索通过对中坦两国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对比,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环境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类活动,但是人类又借助各种方式比如合作,积极适应环境并促进区域发展。第(2)题考查工业布局的区位优势。结合区域背景,根据相关图文材料,对比坦桑尼亚其它地区,当地工业布局受原料、劳动力、交通等优势影响。此题借助产业布局内容考查学生对因地制宜、人地协调思想的理解。人类活动往往综合了区域自然区位、社会经济区位,从区域经济最合理化的角度进行选择,充分体现人地协调观。第(3)题中指出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说明剑麻不易保存、易变质。学生可结合剑麻生长环境和自身特点将易变质的原因作解读。正是因为剑麻这种生物特点及其存在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人类需要及时加工。人类活动很多时候与自然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因为环境的各种制约,人类为了更好利用剑麻才积极寻找应对方法。此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特殊地理现象的分析,也引导学生要积极适应自然环境,科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谋求人地协调发展。第(4)题侧重考查区域经济合作的意义。题干设问指向当地获益,应从“对当地经济”和“对当地人民生活”两个角度加以分析。此题看起来考查的是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的积极影响,其实质正是因为区域环境、资源存在着巨大差异才促成了区域经济开发与合作,这也是地理环境的差异促使人类不断谋求合作,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剖析社会热点,突出价值判断

高考地理试题的设计体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理念。试题情境密切关注我国和世界环境与人类发展的相关素材,引导教学和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地理学科前沿,注重联系实际、联系生活,但试题考查的本质却是回归学科教学的本源――从地理学的视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例如,Ⅱ卷第37题, 隐性对接“重大工程(跨海大桥)建设”这一热点话题,试题设计以“白令海峡”区域为空间背景,以人地协调观为主线,递进式设计四个问题,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形成状况,要求学生运用整体性思想分析白令海峡区域不同时期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第(1)题考查白令海峡自然条件对人类徒步穿越的限制,结合图可知这其中有自然条件恶劣的限制,包括气候、水文、位置、穿越距离等,同时有人类徒步活动的相关要求的限制,如沿途食物、水源补充,人类御寒御灾能力等都是需要参考的条件。从此题中,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明确区域的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很强的限制性。第(2)题要求判断印第安人从亚洲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这一人类活动的进行主要从印第安人进入美洲的目的入手分析。综合图文信息材料,借助冰期全盛期与间冰期的对比分析,此时期亚洲东部冰雪覆盖,食物缺少,白令海峡冰层厚,徒步穿越海峡容易。北美夏季相对冬季气候更为温和,动植物丰富,适合人类生存,印地安人此时穿越有生存需求,地理环境也满足迁徙的要求。分析此题需要从不同时空维度对自然地理环境作出对比,明确人类活动既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同时也积极适应地理环境,寻求最佳的生存方式,这是早期人地协调的一种有效途径。第(3)题考查交通线路建设成本的影响因素。交通线路建设成本主要从建设难度、建设技术材料投入、建设人员投入、建设周期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区域特征分析白令海峡纬度高、气温低,受极地东风带影响,多风雪灾害,建设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夏季浮冰多,架桥难度高,投入材料多;海水及洋流对建筑材料产生侵蚀,且两侧地形复杂不利于架桥;因为各种条件制约,施工技术要求高,工人量大,桥梁建设周期长、成本高。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问题判断推理分析能力,架桥属于人类活动中常见的一种,而在白令海峡架桥又属于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极大的一种挑战。在各国都着迷建各类跨海大桥的今天,人类积极探索利用自然条件、改造自然l件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的各种活动,这类活动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人类活动的能力,努力谋求人地和谐。试题紧密联系当前时事热点,展现地理学科知识在区域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式,动态发展地看待地理问题过程,学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分析区域发展问题,真正实现区域可的持续发展。

教学导向: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球表面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其往往是基于一定区域背景下,由若干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要素之间时刻都在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交流。人们对地理事物的认识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发生的,并不断通过实践得以应用。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应知晓更多的社会热点,筛选与地理学有密切联系的热点话题作为地理教学的“活素材”、“新情境”。社会热点有鲜明的时代性、开放性,它反映客观世界的最新动向与最新趋势,可以帮助学生从贴近生活的问题中学会认识地理现象、分析地理问题,提升知识迁移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明确地理事物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了解人地关系演变,树立良好的人地协调观。对热点发生区域的了解和认识,可以强化空间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区域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有机整合和重组,形成地理环境整体性观念,提升区域认知水平。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落实地理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紧扣主干考点,着力地理核心能力考查

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注重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及其应用能力的考查,体现试题的基础性。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方法等始终是高考地理能力考查的主要载体,试题设计着重考查考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紧扣核心考点,多角度设计问题

2017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延续了近年来重基础、重主干知识的命制特点,以生活、生产和地理研究的景象为素材,围绕学科主干考点,多角度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水平及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表2的分析,不难发现“地质作用、天气、气候、水循环、农业、工业、交通、聚落、区域特征、区域发展问题与对策”等主干知识是高考地理试题命制的高频考点。例如,近年来,交通建设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点之一,以交通为背景的试题出现的频率很高,并多角度设计考查问题,呈现出“关注社会发展、考查核心知识、设问角度多变”的特点。2015年Ⅰ卷第4~5题考查了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动态变化,Ⅱ卷第36题(1)、(2)、(4)考查了交通线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2016年Ⅱ卷第37(3)考查了交通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协调发展,Ⅲ卷第36(2)考查了影响交通线分布密度的因素;2017年Ⅱ卷第36(3)、(4)考查了传统交通运输方式造成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第37题(2)考查了影响交通建设难度和成本的因素。其中,2017年Ⅱ卷第36题借助山西焦化产业的生产景象,通过图文资料回顾当地焦化产业的发展历程,考查了传统交通运输方式特点、交通运输造成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等主干知识。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重点研究的方向,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例如, 2017年Ⅲ卷第36题以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为区域背景,考查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四个问题:(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这类区域综合题的设计,要求考生从区域特征入手,分析区域环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说明区域某类产业布局的区位,探究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凸显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可以较好地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2.关注核心能力,凸显地理特性

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纱筇匦裕高考试题设计往往要求考生在特定的区域中,多要素、多视角审视地理事象,以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特点或成因,论证阐释观点,探究现实问题解决办法。其中,空间格局觉察与概括、综合分析与区域比较、空间推理、数理分析等核心能力构成了地理试题考查的价值取向。

(1)空间格局觉察与概括能力。指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实现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位置关系、空间形态、空间排列方式和空间制约关系、依存关系等的观察,并进行有条理的概括与归纳的能力。例如,Ⅲ卷的第7~9题,以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为情境,分别从浮游植物密度空间分布特征、浮游植物密度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浮游植物密度空间分布的季节变化三个角度加以设计问题。第7题着力于地理事物空间形态观察能力的考查。第8题要求考生依据图文材料,分析并归纳夏季浮游植物密度空间分布呈现出从西向东递增的主要因素。考生必须明确河口位置与含沙量、营养盐类空间分布的依存关系,即靠近河口处泥沙含量多、营养盐类多,并理清营养盐类含量与浮游植物密度分布呈正相关,而泥沙含量会通过影响水域光照与浮游植物密度分布呈负相关。第9题关于浮游植物密度空间分布季节变化的判断,需要考生理解冬季我国光照、水温及河流带来的营养盐类均呈现季节性下降的总体特征,加上河流搬运能力减弱后泥沙沉积的空间位置会集中在河口附近,从而归纳出冬季浮游植物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的结论。

(2)综合分析与区域比较能力。是最具地理特性的学科能力,也是高考地理试题能力考查的重中之重。综合分析与区域比较能力指将地理现象分解成若干要素、方面、类型或地理区域,分析与比较它们的属性、特点和相互关系,并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分析它们的意义,并能够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正确与否做出判断与评价的能力。例如,Ⅰ卷的第7题以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剖面为背景,要求考生指出实际蒸发量最小的部位,解答此题考生需综合考虑坡度、下渗、地下径流与蒸发量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对坡面、洪积扇、河谷和湖盆进行坡度比较才能得出“坡面实际蒸发量最小”的结论。又如,Ⅱ卷第10题要求考生分析判断“与其它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原因”。砾石多少与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关系密切。考生首先应该理解当流水搬运能力弱或颗粒物经过流水作用长期侵蚀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砾石偏少的结果;其次需要从图示中提取甲地和其它洪积扇在地势落差、河流和沟谷空间位置等方面的信息,并加以比较分析,得出“甲所在区域由于山地相对高度较小导致流水搬运能力弱,加上河流较长时间的流水侵蚀导致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结论。

(3)空间推理能力。是指运用有关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的方法,由原因探寻结果或由结果追究原因的能力,主要包括运用因素分析方法探寻地理因果联系和运用推理的方法探寻地理因果联系两个具体能力。例如,Ⅱ卷第37题(3)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此题涉及影响交通建设成本的区位分析,需要考生分解影响建设周期的自然要素(跨度)、建设难度的自然要素(气候、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灾害)和工程建设所需的配套条件(基础设施、交通、原材料、技术、劳动力),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在白令海峡这一区域空间的具体表现,联系建桥成本高的结果最终获取相关解答。又如,Ⅱ卷第37题(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该题的解答需要依靠演绎推理:自然环境恶劣时,人类活动的开展首先需要一个适合生存的前提即活着。在冰期全盛时期的白令海峡,严寒是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由此推测印第安人取道白令海峡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最佳季节应该是夏季。

(4)数理分析能力。是地理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对地理考察、地理调查、地理实验等获取的数据制作成地理要素时空分布统计图,要求考生运用数理分析的方法分析其隐藏的地理规律或地理原理,可以在一定程度考查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水平状况。例如,Ⅰ卷第9~11题,出示了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图(如图1),要求考生依据图文信息判断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寒冷期膜内温度日变化影响因素和某地的地理位置。第9题着力于数据信息的解读能力考查,提取①、②曲线总体气温高于③、④曲线,①曲线气温日变化幅度小于②曲线两个信息,结合双层覆膜技术的保温作用和枯雪年年降水少、总体气温低且昼夜温差大的地理事实和原理,可分析得出①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②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③为丰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④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的判读结果。第10题,解读并提取①、②曲线变化趋势差异大,③、④曲线变化趋势差异小,①、②曲线与③、④曲线变化规律并不一致的信息,可判断出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第11题,既需要解读出当地日气温最高的时间约是北京时间16时,当地寒冷期日平均气温达到-12℃左右,比较四地的区域环境特点,可判断该地应位于新疆自治区。

又如,Ⅰ卷第37题,将地理科考队调查的信息绘制成“某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随海拔变化曲线图(如图2)”,要求考生根据图文信息完成四个探究性的问题。这一试题打破了以往高考地理综合题以区域图为载体的惯例,将数理规律认知引入综合题的考查之中,反映出地理课程改革的方向,引导考生运用数理分析的方法认识地理特征并展开综合分析的导向意图甚为明显。

教学导向:高考试题情境和设问角度千变万化,但其考核的知识方向万变不离其中,自然界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成因、规律)、人类活动的区位分析(理论、选址、评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特点、存在问题、发展对策)是高考命题的主旋律,中学地理教学应紧扣这些地理核心知识引领学生开展深度学习,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地理关键能力的考查是高考地理试题的永恒追求,中学地理教学也应将地理学习能力的培育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课堂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精心挑选学习情境,科学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情境―问题―探究”等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方法,认识、理解、解释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以及地理事物和F象发生、发展的过程,并探寻出其中的规律。针对2017年高考试题对“数理分析”能力的新要求,教学中应适度添加“研学”活动,创设真实的学术情境,运用地理综合研究的方法,引领学生去思考、探索。

三、创新设计问题,彰显思维过程和品质

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的命制,突出体现新颖、灵活、科学、开放等特性,并洋溢着浓郁的地理核心素养。充分利用各种素材设置新情景,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增加开放性试题,避免死记硬背内容和繁琐计算,减少考生记忆负担;问题设置注重从具体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出发,分析现实、动态的地理问题,且保持适度的复杂性,具有探究性、选择性、开放性;关注学生差异,体现发现、探究精神,重视思维过程和品质的考查,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起积极导向作用。

1.创设新颖试题情境,承载丰富学科内涵

地理素养是个体在学习和教育过程中形成或培养起来的地理内在品质,既包括认知方面的要素,也包含情感、态度、参与度等内容,一般难以直接观测,需要通过考生在应对复杂现实情境、参与相应问题探究解决过程中的外在表现加以推断。创设承载学科知识、反映学科特色试题“情境”,有利于地理考查目标的实现。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注重情境创设的新颖性,以及与实际生产生活、文化经济、科学研究、社会热点等的联系,要求考生独立思考,充分挖掘材料信息,以地理知识为载体,融汇地理思想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推理。

从表3的分析中可以看出,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的“情境”设置类别多样,既有距离考生较近的生活、生产情境,也有距离考生较远的地理学术情境。

(1)利用地理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素材创设情境。如Ⅰ卷第1~3题,设置与“行”相关的城市绿化情境,结合两幅景观照片的对比与文字描述:“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这样的情境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贴近考生生活实际,放置于整卷的第一组题中,使考生在阅读试题材料时缓解考场上的紧张心情,利于考生调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作答。本情境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信息量“大而杂”,两幅景观图的对比向学生呈现空间观察、空间推理、综合分析与比较等具体任务,测量考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状况。当然,生活化的情境在选择时应尽可能保持对考生的公平性,该城市绿化带景观情境,可能对农村考生带来一定的不公平。

又如,Ⅲ卷第1~3题,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载体的“江南水乡为背景的剪纸作品”情境,Ⅰ卷第43题旅游地理模块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村民生活在明清古村落”情境,都在传递和弘扬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地理观念,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融入真实情境、解决复杂问题,是促进深度学习的关键环节。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中创设这样的“隐含问题、适度复杂”的真实情境,引导考生运用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方法来审视衣、食、住、行等生活现象与地理环境的联系。

(2)利用地理与生产有密切联系的素材创设情境。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中关于生产情境的设置,几乎都以时间为轴线展开,体现人文地理的“变化性”。如Ⅲ卷第36题的“西班牙日光温室农业发展历程: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试题情境抽取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引导考生动态地看待地理事物的变迁,关注区域产业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彰显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联系生产实际的情境中,虽然运用考生较为熟知的地理知识背景,可较为顺利地进行检索、连结、加工和重组;但在似曾相识的背景中,也可能存在比较陌生的新情境(如本题中不需人工增温的日光温室等),需要考生借助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深入挖掘图文信息,仔细比较试题情境与所学知识(地理模型)的差异,并结合试题设问,用发展变化的眼光进行具体的预测、估计和分析。

又如,Ⅰ卷第4~5题以“产业集聚”为主题的纯文字情境,Ⅱ卷第36题“山西焦化企业发展历程”的生产情境等,均以经济活动随时间发展为主线,通过地理学视角审视生产领域的某些现象,强调产业从粗放到集约、从分散到集聚的变化过程,渗透产业发展与资源、人口、城市、环境等要素间的密切联系,考查考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整合、迁移能力。

(3)利用地理学者的实地考察与研究案例创设情境。通常要对地理实地考察与研究实例加以改造与简化。如Ⅰ卷第37题关于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情境:“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试题情境以学术研究的方法为依托,以地理研究的过程和信息为情境载体(缺失了具体的区域背景),在以往的考试中基本只出现在选择题,而在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中却设置为综合题的情境。情境的复杂度体现了思维的综合度,学术情境设置的增加,强调了从数理角度认识地理特征、原理、规律并展开综合分析能力要求的提升。

又如,Ⅰ卷第9~11题“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和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情境,Ⅲ卷第7~9题“长江口浮游生物数量自然环境要素及时空变化”情境等,均隐含内在学科逻辑,测量考生分析和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值得商榷的是,由于学术情境相对脱离考生生活实际,获取信息、理解信息的难度较大,故而考虑学术情境,是否可以采用更为通俗性的表达,更为详尽的表象描述,并对给予信息进行符合学科逻辑的深加工,以便更好地测量出考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等级水平。

2.创新设计设问角度,追求问题探究性与开放性

(1)设问是实现高考考查功能的关键一环。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注重对设问思路和形式的探索和创新设计,有体现对问题深入探究的,也有打开思维体现开放维度的。前者可较好地考查出考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漏洞,考查考生是否能够根据地理事物的具体特点探索其基本特征和规律,从而避免掉入生搬硬套的“背多分”陷阱。后者鼓励考生进行主动思考,尝试给予考生更为广阔的空间进行个性表达。

例如,Ⅰ卷第37题第(1)问“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如果直接看图,很容易按照“受人类干扰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这样的思维定势来解题,从而误以为苔原带受干扰的坡向为“阴坡”。然而本题的答案恰恰相反,要想得到正确答案,考生必须结合文字材料中“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的信息,并能够对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与各种要素,系统分析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从时空维度对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综合分析,最后给出合理的地域性解释。本题设问的设计,体现地理学科的探究性和逻辑性,强调地理批判性思维的过程(批判性思维是对地理知识理解基础上的反思,不是批判,而是地理思维品质的综合体现)。第(2)问“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е参锒嘌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按照单峰变化规律,阳坡的生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和阴坡类似地出现在海拔2 300米左右,读图可知该值低于阴坡;加上在较高海拔基本未受干扰的地区,阳坡的生物多样性同样小于阴坡,由此答案也就迎刃而解。本小题的设问凸显思维的碰撞,呈现知识建构、多元互补的信息链,重在考查考生运用证据的能力。第(3)问“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与第(4)问“说明从2 300米至2 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均从比较分析、说明原因的设问角度设计。前者比较“温度和湿度”,“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这一结论,需要考生进行迁移联想,考虑苔原带一般分布在温度较低的区域,才能得到该地的降水很可能以降雪为主,有一定的思维量。后者比较“植物多样性差异”,比较随着海拔升高导致的“坡面面积”和“坡面之间的水热交换”的变化,这些在题干中并未直接涉及,测量考生是否能将所见的设问进行分解,自主搭设思维跳板,并且在最近发展区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本题4个设问层层递进、由表及里地引导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采用地理学中的要素关系分析方法和区域对比方法对生物多样性分布现象的形成机制进行判定。该题展示地理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思考过程,测量考生是否能够运用材料提供的地理规律来分析具体的地理问题,考查整体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既要考虑地理事物的静态特征,也要考虑其空间上的动态变化,把“综合思维”这一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逐步展开。当然,设问中也有几个方面值得商榷:本题各个设问间基本为连锁问题的设置,易导致考生一损俱损、失分较多;设问的切入点较小,考查覆盖度不太高,且材料以论文方式呈现,试题难度较大。

(2)思辨能力是高考地理考查的一项重要能力。较强的思辨能力有助于学生通过反思和探究,透过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认识。通过思辨能力的考查,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组织材料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态度和创新意识。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也加强了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如Ⅲ卷第36题(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考生选择赞同或不赞同都可以,只要给出的证据能够支持所选择的态度即可达到要求。这样的试题设问不仅使考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思维,鼓励考生进行主动思考;而且适应不同考生的特点,允许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地理事物,充分考查考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新性,使能力目标的考查更加全面和充分。地理试题通过有限度的开放性设置问题和答案,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地理事物,既保证考生发散思维,有话可说,又能使所考查的能力目标可测、答案可控,同时,引导中学地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地理事物,形成完善的世界观。

教学导向:“情境创设”也应成为地理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对陌生事物的探究是人的本能之一,“知地明理”是地理教育的本质所在。在自然、社会、生活中寻找出具有地理性、地理味的学习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根据教学主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理学习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呈现空间格局的观察、概括、归纳,地理特征的分析、综合比较,空间动态过程的观察、规律概括与趋势预测,地理因果联系与依存关系的分析、推理,以及L图与图解等具体的学习任务。通过不断地强化应用,提升学生地理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能力,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形成良好的地理空间思维和综合思维,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念。

第9篇

一、全国课标卷Ⅰ考查知识纵向比较

从理论上讲,地理可以粗略地划分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大类。为了更好地与高中地理教材体系相对应,笔者把考查内容大致划分为必修一(自然地理)、必修二(人文地理)、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和选修地理等五类知识。

从表1统计可以看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比重相当,人文地理比重有增加态势。自然地理知识考查主要集中在“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运动)”近两年有所涉及但难度不大;人文地理知识考查主要集中在“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综合题中区域地理选择地域基本保持为“一中国”、“一世界”,作为考查知识的载体越显重要,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体现了地理教育价值功能;选修地理三个模块设问难度相当,体现了公平性原则。

二、 地理高考试题命制特点

1.围绕地理主干知识探究新问题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考查内容只是学生所学全部内容的抽样,并且突出考查地理主干知识。近三年全国课标卷地理试题中,自然地理知识主要考查大气运动(常见天气系统、气候类型)、水体运动(水循环)、地表变化规律(内外力作用)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人文地理知识主要考查农业与工业区位因素、城市(城市聚落形成的区位条件)与交通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全国课标卷始终围绕地理主干知识探究新问题,注重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有机融合,并且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考查的比重相当。选修地理模块试题命制以图表为载体,多采用“描述阐释+论证探究”的设问模式,每道题目均设置一个问题,且问题的切入口较小,利于考生答题。

2.紧抓图表能力解读地理新信息

近三年全国课标卷中,每份地理试卷一般有7至10幅图表。以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为例,一共有10幅图像,其中区域地图5幅、等值线地图3幅、地理示意图2幅。值得一提的是,等高线地形图和其它等值线图频频出现在全国课标卷中,景观图考查频率较低。地理评卷都以图表作为考查知识的地理信息载体,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图表信息的能力及其思维过程,从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能、地理原理和规律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3.引导考生深度思考重建知识链

无论是福建卷还是全国课标卷,能力立意都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考核目标和要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在引导考生深度思考的同时,突出逻辑思维表现的过程与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4.创设实际情境渗透地理生活性

全国课标卷秉承“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新课程理念,取材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设置的问题情境贴切新颖。如2013年全国课标卷Ⅰ,地理试题中涉及的社会热点问题有:哥伦比亚、墨西哥鲜切花生产,美国西部某地区自然地理状祝,尼罗河鲈鱼被人为引入维多利亚湖并改变当地人的生活与生产,以三沙市做为背景考查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固体垃圾对环境的危害等。通过考查学生对社会重大问题的认识、态度,突出体现了地理学的教育价值,以期让考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价值观等。

5.设置开放性问题考查论证能力

福建卷借鉴全国课标卷,于2014年开始命制开放性试题。其命题思路采用“表明观点,自圆其说”的问题设置方式,由考生在截然相反的观点中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并提供支持论据,意在引导考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给考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和作答的空间。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要求考生选择其中一观点提供论据并分别给予论证。这种“用原理说明事实,探究区域现实问题”的开放性试题,将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论证能力,形成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

6.追求同一主题问题的大综合检测

纵观近几年全国课标卷综合题,往往采用“区域+主题”的命题方式,具有以下共性:试题文字材料都围线同一主题进行阐述,围绕同一主题进行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回答问题需要整合题材信息和调运头脑中的储备知识。以2014年全国课标Ⅰ卷第36题为例,该题高度融合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是一道具有浓厚地理味道的好题。围绕“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展开,按照“沙源(来源)―成因―危害―防治措施”应对“环境问题”的思维主线展开深入探讨,既关注考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状况,又考查“发现地理问题、解释地理现象、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在引导考生进行知能迁移过程中,推动学生思维向知识的深广度发展,可以反映出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三、地理高考复习教学建议

1. 贴近“最近发展区”,强化主干知识学习

编写地理教材和命制地理高考试题最重要依据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面对新的高考形势,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课程标准意识,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过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创新,不断提升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高考试题命制紧扣课标,围绕地形、气候、河流、人口、聚落(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和环境等地理主干知识,立足知识载体,强化能力立意。教学中要十分注重夯实基础知识、提升基本技能,引导学生依循人地关系主线,围绕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强化主干知识学习,立足地理主干的“三基”,即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握好教学深广度与恰当的教学时机,才能提高备考质量。近年来,全国课标卷在具体知识考查上有细化倾向,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对具体知识点要求不能随意拔高或降低,要高低有据,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2.构建“情境问题链”,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地理思维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的核心。高考以能力立意,教学以思维为本。近年来全国课标卷采用“区域+主题”命题方式,即以区域地理为背景材料设置问题情境。平时教学中注意创设科学有效的思考情境,以区域为载体,围绕某一“主题”设计有思维递进关系的“问题链”,紧紧围绕区域特征,在问题引领下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促进地理“三基”知识结构向思维导图内化,在知识迁移过程中激活学生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进一步拓展学习的能力。

3. 突出“能力立意”,提升地理学科素养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