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16:50: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 特殊教育;残疾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相应对策
关注残疾事业,关注特殊群体,是我们党和我们国家的重大举措,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个体,普遍提高了对特殊教育事业的认识。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也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但由于经济、环境、师资、观念等影响,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还处在一个急需发展的阶段。如果不解决,不发展,不但阻碍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容易导致把这项工作引入歧途。因此,及时发现在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在当前尤为重要。
一、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
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残疾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机能、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只有具备最基本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能力,才能正常从事人的活动,才能从人性的视域来审视作为人的活动,才能使其具备作为人的活动的理想、情感、意志、等个性心理特征。对人心理的培育势在必行。残疾人由于肢体的残疾给他们带来生活、学习、工作的极大不便,再加上他们还处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有时还要受到歧视、嘲笑、讽刺、挖苦等,给他们心理和思想带来极大的伤害和压力,严重影响了他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病变。具体表现在;常处在一种紧张或不安的状态下,会有孤独感和胆怯感,常会有痛苦感受和自卑感,常会有内疚感和怨恨感,常会有依赖感和反复无常感,常会有片面感受和猜疑感,思想压力严重,极易走极端。
二、当前我校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1)我校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不断地走向完善和成熟。我校的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在蓬勃发展,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适合他们特殊人群特点、心理特征的健康教育。但从全国来看,地区发展不平衡、数量不平衡、质量不平衡。南方好于北方,东部好于西部,特殊专业心理老师极缺。从学校看来,我校受到全国上下实行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染。也纷纷根据地情、生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经济原因,投入不够、专业特殊心理健康教师短缺、理论研究薄弱。对一些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问题认识尚不一致。对于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还存在不同理解。其理论框架还不很清晰、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理论研究滞后,已经严重阻碍了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应需加大投入,组织科研和学校骨干专业人员对实际遇到的问题深入研究探讨,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2)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专业化、整体化、规范化水平不高,没有形成全社会、全学校、全方位、多层次的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系统。目前我校开展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主要有:尝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班主任或残疾生心理教师同特殊残疾生定期谈话,专业、学科渗透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开展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卡或心理档案,在社会或学校建立残疾生心理健康咨询办公室、咨询热线、建立“悄悄话”信箱等心理辅导和咨询点,常驻机构和家长取得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的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模式。虽然形式多样,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尝试开设了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教材不一致、教授方法不一、课时不一,常常将心理健康问题德育化。如:将学生的情绪、性格、气质等归于思想品德问题。有时只注重于表面和形式,把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当成摆设。专业教师紧缺、急需培养和提高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整体化不够、没有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心理教育。特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应是多样的、灵活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老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在心理健康课程讲授的内容、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没有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残疾生心理教育的体系和模式。残疾生的心理教育,需要全社会、全方位、多层次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教育合力。
(3)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极缺,专业理论有待提高。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完善、教师队伍已初步形成规模。但数量较少,并且教育水平需要不断地提高。部分专业教师是从专门正规的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系或心理系毕业,他们有扎实的特殊心理学、特殊教育学的理论知识,且专门从事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教师目前是我校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和骨干。但随着学科发展、还需要不断地提高。还有一些从事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他们虽然没有学习专业理论,但是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管理经验,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已基本掌握了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更需要加强专业理论学习。还有一部分残疾生心理辅导教师是由非教学人员改行担任,或以前学校没有配备专职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师,而由德育教师、团委、政教处兼任,很难胜任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当前我校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全面深入开展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随着残疾学生心理异常越来越重、越来越多。在特殊学校展开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势在必行,材,规范教法、科学安排课时、确立正确的目标、培育他们健康、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统一的教学方案,培养健康科学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全方位,多层次关心和教育他们。深入研究,探索出一套具有符合我校校情的教育方法。
(2)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学习和借鉴、外国、古代、东南、沿海城市的先进经验。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东南沿海城市和发达地区的经验。走出去、引进来,通过学习和培训等各种形式、加快和提高中西部地区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协调、快速、全面发展。对残疾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对个别残疾生进行心理干预、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心理有效干预创设条件等。注重特殊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探索适合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理论和方法。开发适合我校校情的咨询技术,测量技术。逐步使我校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
(3)加大开展残疾生心理健康师资培训工作。人才短缺、理论研究薄弱已经极大地阻碍了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目前师资培训、持证上岗还刚刚起步。我们更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地、多形式地培养、培训残疾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以提高和推进残疾生心理健康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推动特殊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为.残疾人心理问题及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2(3).
关键词: 社区;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214-01
1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意义
目前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有72834人,包括十四个居委会,中心有六个全科团队,36位医务工作者深入社区上门建档、健康指导及健康管理等系列服务,通过深入了解和调查,我们总结出在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上大致有五个层面的问题和需求:一是社区老人的适应问题:主要是由于身体的老化,组织器官的退化造成的适应问题,以及孩子重组家庭带来的“空巢孤独感”等问题;二是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主要是自卑、自我、强迫、学习困难、考试焦虑、社交恐惧、人际关系不适应等问题;三是家庭婚姻关系问题:主要是家庭矛盾、离婚、家庭暴力、婚外情等问题;四是亲子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青春期逆反、母子或父子沟通障碍等问题;五是社区居委会干部特别是职场女性压力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人际关系障碍、工作压力大等问题;六其他如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社区残疾人等人口以及社区普通群众的心理健康问题。
2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多数相关部门对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社会公共卫生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更多的是致力于社区居民的生理保健工作,重视慢性病健教工作,往往忽视了或轻视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疾病与障碍采取隐蔽和回避的态度,更没有针对不同层面的需求而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2.2 途径上的缺失过去我们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是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六位一体服务等方面,尽管在2000年12月,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指导标准》中提到了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心理卫生咨询服务,而却明显缺少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和任务,只是单纯性的生理保健体系,更无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机构,并且在相关费用、任务考核目标等方面也均无落实。
2.3 专业化水平偏低我们社区卫生工作目前多是由医学相关专业人员从事,在对社区居民的生理疾病方面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但对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方面却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加之社区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注重社区工作的管理和协调工作,而缺乏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难以应对居民出现的不同层面的心理问题。
3开展和创新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3.1 提高思想意识,精心组织计划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要加强与辖区社区居委会主任、书记、民政主任等工作人员的联系,深入社区居民家庭,了解居民需求。精心制定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健康观念,提高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和精神生活质量的社区心理健教计划,并针对不同层面的需求,找出相对集中反映的问题:如影响家庭和谐的婚姻家庭问题、亲子关系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干部的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职场女性心理压力、残疾人心理及老人孤独等问题。要结合各社区不同的状况和需求,与社区管理干部们共同制定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措施,并根据居民的时间要求、内容要求,抓好组织和落实。
3.2 强化学习培训,建设师资队伍随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重要性日显突出。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社区心理健康教育能正常、健康而创新开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目前多数心理学教师都是“半路出家”者,况且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辅导和管理师又是少而更少。但是,我们通过立足岗位,积极鼓励现有的社区医务人员报考心理咨询师及相关师资的考试,积极参加相关培训,认真学习心理学或教育学理论知识,并努力通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能充分掌握和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以适应现代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需要,同时充分发挥已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医务人员的带教作用,加强对各社区团队的医务人员的培训,进行传、帮、带,层层再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这也是适应现代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必需和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和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3.3 多种形式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一方面可以与原有的慢病防治、健康管理等讲座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做一些科普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可根据不同层面需求开展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和团队活动。如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亲子关系辅导、职场女性工作压力问题、高考前心理放松、健康人际交往技巧、正常人群的压力释放和情绪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专题辅导等。
总之,开展和创新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注重:科普性教育和专业性辅导相结合;个别咨询和整体辅导结合;社区健康人群和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相区别。通过积极的服务与干预,不断增进居民个人和社区现有的心理防御机制,发展和提高居民的心理抗御能力,而不仅仅是治疗人们的病理和缺陷。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初级预防(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和次性预防(在有心理症状的早期进行干预)而不是三级预防(对心理障碍的治疗)。
参考文献:
[1]陈传峰.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及服务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
10(6)364-366.
一、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在残疾大学生中运用的基本内容
(一)课程的教材、主要内容及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全校必修课,共16个学时。由于目前没有专用于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选用浙江省高等学校德育统编教材,由马建青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第二版)。在内容上,选取了“导论”、“自我意识”、“情绪”、人格”、“学习”、“人际交往”、“恋爱与性”、“挫折应对与生命教育”8个章节。教学形式采取在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常用的班级团体辅导形式,具体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团体心理活动、体验式活动、心理测试、个案分析等。具体见表1。(二)授课对象。课程为必修课,面向全体大一学生。笔者授课共11个班级,其中听障生班级8个,视障生班2个,肢残生班1个。班级人数14~22人,小班上课,根据教学活动场景将学生分成1~2个小组,开展班级团体辅导的体验式课程。其中听障生班级采取手语双语教学。(三)课程考核。为体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对学生的成绩考核分为3个部分:课堂情况(20%);3次实践作业(30%);期末小论文(50%)。课堂情况包括考勤率(10%)和课堂分享发言(10%)。3次实践作业包括:完成“人际关系中我的样子”、“我的人际关系圈”、“我的爱情宣言”。期末小论文要求学生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写出对课程的心得体会,体现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收获的心理体验,以及是否灵活运用到生活中。
二、课程有效性分析和评估
(一)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这是课程目标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学生中存在混淆一般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情况,自己给自己贴标签,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科学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认识,卸下了心理包袱。(二)培养心理健康意识。残疾学生对生理健康特别关注,而心理健康却容易被学生和家长忽视。通过课程,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课程中及课程结束后,有8位同学主动预约心理咨询,有一位肢残学生叙述说“生病导致身体残疾,家里父母压力大,自己乱发脾气。以前却从没想过通过心理咨询缓解压力。”学生开始有意识保健心理健康。(三)运用心理调适技能。是否掌握并运用各项心理调节技能是本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之一。一位听障生描述“在高中我得过抑郁症,在这门课,我学到了很多情绪调节方法,如运动、看书、多找人聊天,听听歌释放自己的压力。”一位视障生描述“我曾固执认为学习心理学没有用,经过8次课程,让我更进一步审视了解自己,很多时候会分析一下失落或烦躁时情绪变化过程和原因了。”(四)增强自我认知。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自我认知层面的教学目标。有视障学生说“以前觉得对自己无所不知,通过课程中20个我的游戏,才发现对自己的了解其实只有一点点。”有一位视障同学描述“通过询问身边人他们心目中我的样子,才知道在他们眼中我各不相同,要不是做作业,我不会去问他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这点。”另一位视障生描述“通过课程知道了自己的气质是抑郁质,让我知道自己平时一些小纠结更多是因为这种气质造成,而不是心理问题,这让我不再为不时出现的小纠结太过担心。”
三、健听残疾大学生与听障大学生的课程效果分析
(一)健听残疾大学生的课程效果分析。1.班级团体支持的正向作用。在特殊教育学校,学校氛围和班级同学之间尊重彼此,在课堂上表现出对彼此生命中苦难的深深理解,深刻的情感支持,生活学习中相互帮助。很多同学减少了曾经被欺凌、看不起的怨恨心理和自卑心理。有一位肢残学生描述“我从小受到冷嘲热讽,其他人都看不起我,在讽刺中我甚至萌发了自杀心理……直到来到这所学校,同学们没有笑话我,我感到了希望和快乐。”班级团体的相互影响,增加了学生自尊,减少对自身残疾的自卑感和羞耻感。2.对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强烈。一位视障学生说到“对于身有残疾的我们,多多少少会有心理、性格上的问题”。16课时的课程安排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特别是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学习方面,视障生有强烈的需求。一位青少年期因病致盲的学生描述“自我14岁那年,突发性视网膜脱落导致视力下降,从此性情大变,从此多愁善感、郁郁寡欢,常认为与周围人格格不入,觉得自己患有心理疾病。”一位视障学生说到“人际关系是我的一块心病,从小到大就不知道怎样与人交往。是性格的影响,还是后天学习影响的?很想去改变,但不知从何做起。”对残疾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十分必要。3.增进了健听残疾大学生的社会化。一位视障学生描述“学着换位思考,理解事情的矛盾,不同人理解的不一样,我的心里不像以前那么抱怨和发怒,觉得不公平了,心态平静了。”健听残疾大学生对课程理解更加深刻,通过课程学习,增进了社会化,理解问题的角度更加立体多维。一位视障学生谈到对恋爱的体会“为什么有的恋爱会失败,有的能够走进婚姻殿堂,可能不仅仅和时间长短、彼此是否了解有关,还和两人相互经营、是否有技巧的表达有关。”(二)听障大学生的课程效果分析。1.班级团体支持的双向作用。一方面,班级团体情感支持对听障生减少自卑和社会孤独感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听障生因为语言沟通困难,能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少而单纯,同样的活动,听障生因为语言交流困难,对课堂内容理解和体验非常浅显,和健听人交往困难,加之在聋人文化群体中彼此支持和信任,更加减少与健听人的交往。在课程互动中,有些听障生使用主流社会语言被动,对不会手语的健听人不愿意主动交流,不利于听障生融入健听人社会。2.课程中表现出生活技能能力不足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对生活技能的定义是,个体采取适应的积极行为,能有效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与挑战的能力。[1]听障生因为听不见,人格特征表现固执、自我中心、缺乏自我控制、易冲动性、易受他人暗示。[2]有时理解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两极简单化,与健听人社会交往中会出现生活技能不足的问题。3.心理问题的普遍性与心理健康意识欠缺。前人研究显示,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健全人差,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3]在课堂互动中,老师询问听障生听懂了吗?他们会点头,但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或理解偏差。
四、对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残疾大学生的重要意义。本课程有效性分析呈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特别是对视障生和肢残生等健听残疾大学生效果明显。而国内外研究发现,聋人经由同伴相处能够感受到被社会接纳和自在感[4]。因此如何从根本上提高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残疾学生心理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重大。(二)突显特殊教育理念,开发专用于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残疾大学生的课程开发,应该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及残疾大学生的特殊心理需要。教学内容、评价方法、教学方式都应该在理解聋人文化的基础上改进,增加生活技能的培养。健听残疾人心理健康课程内容上要考虑创伤心理学内容,教学方式上运用艺术性表达,增强残疾大学生的自尊感,探索生命的意义,培养自信。(三)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注重发展的取向。在课程实践中发现,残疾大学生自卑、低自尊、敏感多疑、孤独等心理问题与他们身有残疾的经历有关,在课程中的活动体验以及特殊学校关爱、尊重的氛围,都能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应以发展为取向,帮助残疾大学生建立良好心理素质,更好地融入社会。
作者:江楚娟 单位: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Lifeskillseducationinschools[Z].Geneva:WHO,1997
[2]GreenbergMT,KuscheCA.PromotingSocialEmotionalDe-velopmentinDeafChildren[M].Washington:UniversityofWashingtonPress,1993,24:10~11
关键词:思想教育 残疾人 职业培训 应用
残疾人职业培训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残疾人职业培训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教育事业水平的高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福利水平与文明程度。把残疾人职业培训真正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可以更好地发挥各学校的现有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仪器设备、校园环境等的优势,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其中的残疾人职业培训中的政治思想建设,有一定的特点和难度。他们在感知觉方面,在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方面,在逻辑思维的发展方面,都比同龄健全儿童少年发展得迟缓,因而,对政治思想的感知、领悟、理解、模仿、操作和约束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时候,就更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针对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残疾人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使用有区别性的教材,采用差异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以求达到不同的教育效果。
1.深化教育模式改革
残疾人只有逐步树立和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有正确的人生方向。职业学校要积极探索分层次的德育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残疾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确定由低到高的阶段性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使目标切实可行、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低年级残疾学生应以规范基本行为的养成教育为主,努力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高年级残疾学生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努力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爱劳动的真情实感。特殊学校要积极探索德育教育规律,要将其同深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改变学校就德育抓德育的传统教育方法,把德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深化课程设置、教材教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使残疾学生获得优良的道德品格、扎实的基础知识、必备的实践能力,最终达到“自尊、自信、自强、自力”的目的,从而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有用之材。
2.努力改革教育内容
长期以来,残疾人教育的内容往往偏重基础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其它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残疾人进入社会后,往往难以融人社会。因此,职业学校应积极改革残疾人教育内容。加强生活知识、劳动技能和职业技术教育,根据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习基础文化与学习职业技能结合起来,为未能升学的残疾学生提供实用技能培训,使他们具备谋生的技能,能在社会的正常条件下劳动和生活。此外,要加大对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由于先天、意外的种种不幸,造成残疾人生理、心理上的变异。同时,由于外界的冷遇和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使他们陷入隔绝、封闭的心理状态。因此,职业学校应对残疾学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克服自卑感、不良情绪等的困扰,使他们保持平和、开朗的心境,培养他们自强、自立、自信的心理素质。
3.强化行知统一
行知统一是改进学生政治思想建设的重要原则。这是由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接受程度所决定的,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经验,也是“以人为本”。学生政治思想的形成必须经历从认识到情感、从感悟到养成的过程,感悟是认识到养成的唯一桥梁和通道,而感悟的最理想的形式和途径,就是学生喜闻乐见、能够体验的教育活动。首先必须是适合学生的特点的活动,“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比如可以组织残疾人学生去劳改管理所,听取管教干部以案说法的报告和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参观了管教场所,使他们懂得预防犯罪要从小事抓起的道理,无数次说教也难以收到如此之大的教育效果。一次次活动,都为学生以后的成长提供了鲜活的体验和良好的经验。因此,学校及其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研究学生,思考设计出最佳活动方案。让学生在富有针对性、形象性与指导性的活动中,不断地补充、优化和整合已有的人生体验,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
4.树立激励榜样
在政治思想教育中,我们要给残疾人广泛宣讲一些古今中外残疾人成才的典故,如相貌奇丑的苏格拉底,耳聋的贝多芬,他们都风流千古,享誉全球。我们都沐浴着他们生命所放射出来的光辉。在国内,比如苗族残疾青年杨建辉身残志坚,在1999年获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在教室或寝室里可张贴一些有关残疾人成才的名人字画,让它们时时刻刻激励他们、鼓励他们,也可举行残疾大学生座谈会,请一些本校的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成功的残疾毕业生,通过现身说法来激励他们,同时可组织残疾大学生互相交流,让他们认识到残疾并非自己一人,而是大有人在。因此没有必要哀戚、自卑、自暴自弃。要通过交流。促使残疾大学生互相鼓励、互相帮助。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残疾人 政治思想教育 职业培训 必要性
残疾人职业培训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残疾人职业培训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教育事业水平的高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福利水平与文明程度。把残疾人职业培训真正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可以更好地发挥各学校的现有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仪器设备、校园环境等的优势,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其中的残疾人职业培训中的政治思想建设,有一定的特点和难度。他们在感知觉方面,在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方面,在逻辑思维的发展方面,都比同龄健全儿童少年发展得迟缓,因而,对政治思想的感知、领悟、理解、模仿、操作和约束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时候,就更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针对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残疾人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使用有区别性的教材,采用差异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以求达到不同的教育效果。
一、残疾人职业培训中的应用政治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残疾人事业是全人类共同关注和面临的世界性课题。残疾人教育特别是残疾儿童的教育更是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也是一个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的《宪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等,都对残疾人教育有明确的规定。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对残疾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应该为他们提供相适应的职业教育,让他们掌握社会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使自身价值得到实现。一方面残疾人有能力接受职业教育。从许多优秀残疾人事迹当中可以看到,残疾也可以转化为一种动力,从而激发残疾人的学习热情和顽强意志,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取得超出常人的成就。同时,事实证明,盲、聋、肢体残疾者在受教育前后有着强烈的反差,受教育之后,身体的缺陷明显得到智力上的补偿。而且,受教育层次越高,这种补偿作用就越大。另一方面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可以回报社会,减轻社会负担。实际上对于大多数有学习愿望的残疾人来说,并不是他们没有能力去接受职业教育,只是因为残疾人教育长期停滞于初等教育水平上,没有更大发展。只要施以合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育和训练,残疾人走向社会后,可承担与健全人同样的社会义务,同时减轻社会的负担。
但是,当前职业学校的残疾学生的现状不容乐观 因而对其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更具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政治思想教育就是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残疾人视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以学生的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为目标,从学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出发,以学生生活的环境为基础,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来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生理残疾造成了残疾学生能力的局部丧失,更重要的是可能影响他们心理健康发展,残疾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心理问题,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政治思想教育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调整心态,振奋自我,迎接人生的挑战;生理上的残疾还可能影响残疾学生认知等方面的正常发展,智力发展也可能因此而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辨别能力低下,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的干扰等现象。残疾青少年特别是聋人团伙犯罪案件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当前一大社会热点问题。因此,职业学校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着眼于残疾学生直面现实,应对未来,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政治思想工作在残疾人职业培训中的应用
1.深化教育模式改革
残疾人只有逐步树立和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有正确的人生方向。职业学校要积极探索分层次的德育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残疾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确定由低到高的阶段性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使目标切实可行、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低年级残疾学生应以规范基本行为的养成教育为主,努力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高年级残疾学生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努力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爱劳动的真情实感。特殊学校要积极探索德育教育规律,要将其同深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改变学校就德育抓德育的传统教育方法,把德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深化课程设置、教材教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使残疾学生获得优良的道德品格、扎实的基础知识、必备的实践能力,最终达到“自尊、自信、自强、自力”的目的,从而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有用之材。
2.努力改革教育内容
长期以来,残疾人教育的内容往往偏重基础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其它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残疾人进入社会后,往往难以融人社会。因此,职业学校应积极改革残疾人教育内容。加强生活知识、劳动技能和职业技术教育,根据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习基础文化与学习职业技能结合起来,为未能升学的残疾学生提供实用技能培训,使他们具备谋生的技能,能在社会的正常条件下劳动和生活。此外,要加大对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由于先天、意外的种种不幸,造成残疾人生理、心理上的变异。同时,由于外界的冷遇和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使他们陷入隔绝、封闭的心理状态。因此,职业学校应对残疾学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克服自卑感、不良情绪等的困扰,使他们保持平和、开朗的心境,培养他们自强、自立、自信的心理素质。
3.强化行知统一
行知统一是改进学生政治思想建设的重要原则。这是由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接受程度所决定的,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经验。也是“以人为本”。学生政治思想的形成必须经历从认识到情感、从感悟到养成的过程,感悟是认识到养成的唯一桥梁和通道,而感悟的最理想的形式和途径,就是学生喜闻乐见、能够体验的教育活动。首先必须是适合学生的特点的活动,“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比如可以组织残疾人学生去劳改管理所,听取管教干部以案说法的报告和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参观了管教场所,使他们懂得预防犯罪要从小事抓起的道理,无数次说教也难以收到如此之大的教育效果。一次次活动,都为学生以后的成长提供了鲜活的体验和良好的经验。因此,学校及其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研究学生,思考设计出最佳活动方案。让学生在富有针对性、形象性与指导性的活动中,不断地补充、优化和整合已有的人生体验,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
4.树立激励榜样
在政治思想教育中,我们要给残疾人广泛宣讲一些古今中外残疾人成才的典故,如相貌奇丑的苏格拉底,耳聋的贝多芬,他们都风流千古,享誉全球。我们都沐浴着他们生命所放射出来的光辉。在国内,比如苗族残疾青年杨建辉身残志坚,在1999年获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在教室或寝室里可张贴一些有关残疾人成才的名人字画,让它们时时刻刻激励他们、鼓励他们,也可举行残疾大学生座谈会,请一些本校的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成功的残疾毕业生,通过现身说法来激励他们,同时可组织残疾大学生互相交流,让他们认识到残疾并非自己一人,而是大有人在。因此没有必要哀戚和自卑。更没有理由自暴自弃。要通过交流。促使残疾大学生互相鼓励、互相帮助。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残疾人的政治思想教育需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残疾人教育队伍,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特教师资培养的学历层次。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对特教师资开展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科研素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特教师资的培训纳入师资继续教育工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特教专业培训,聘请有关专家前来讲学。加大对残疾人教育工作者的培养教育,采取党校学习、业务培训、挂职锻炼、干部交流等形式,努力建设一支热爱残疾人事业、恪守“人道、廉洁”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队伍。此外,要关心特教师资的工作和生活,稳定特教师资队伍。做到在教师工资待遇、职称评定、民办教师转正、评优等方面,对特教教师予以倾斜。
总之,为了保障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残疾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应该是特殊职业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残疾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并勤于研究,善于创新,残疾学生德育工作必然会有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朱宁波.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目的追求[J].中国特殊教育.
[2]宋红亮.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体制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9).
[3]马慎毅,缪满英.聋人高等教育对上海残疾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03,(8).
[4]胡新生.面向残疾人的远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04,(10).
[5]甘昭良.三类残疾人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问题与对策[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3).
[6]许家成.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准备式和支持式模式[J].中国特殊教育,1998,(2).
但是,从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现状来看,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文化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严重忽视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致使目前儿童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儿童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一代人的素质。因此,重视和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无法回避的课题。那么,幼儿园该如何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呢?这是大家一直在研讨之中的问题。
一、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的意义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是我们这个美丽国家将来的建设者。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就可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孩子这个群体的健康成长,就有可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相反,如果一个孩子不能健康成长,总是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孩子没有要好的小朋友、吃饭时经常耍脾气、总是需要看管、经常失去自制力、常有恐惧心理等等,他就有可能成为对社会无用的庸才,甚至会堕落成破坏者;如果孩子这个群体不能健康成长,那么我们将来的这个社会将无法想象,可以说,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就是关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形成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
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对于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对幼儿缺乏爱心和耐心,整天阴沉着脸,动不动就对幼儿大声呵斥,那幼儿园一定会被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之中,幼儿一定会感到恐惧、紧张,其心理也就随之被扭曲,情绪不稳定。为此,我们要注重人文环境的建设,倡导给予孩子尽可能多的人文关怀,在生活里学做孩子的母亲,游戏中学做孩子的伙伴,精神上学做孩子的朋友,困难前学做孩子的导师。同时,我们更注重教师情绪调适,以对幼儿人格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幼儿营造一种温馨、关爱、民主的心理气氛,用自身愉快的情绪和饱满的精神,让幼儿天天生活在一个欢乐的大家庭中。
(二)创设自由宽松的生态环境
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活动室内外及周边自然、社区等环境,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拓宽幼儿的活动空间。例如:在室内,设置了便于幼儿随时阅读的书架,便于幼儿自由取放的开放式玩具柜。在室内、走廊等地方,还设置了多种活动区域。在幼儿园的各种地方,张贴了许多条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三)善于帮助幼儿树立自信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努力用亲切的微笑驱散孩子的自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孩子的胆怯,用慈爱的抚摸鼓励孩子的进步,用赞赏的话语肯定孩子的成功。“你真棒”,“老师相信你能行”、“别害怕,你一定会成功”等话语句句注入孩子们的心田,唤起他们的活泼、开朗和自信。
(四)注重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归纳为三个原则:游戏的功能性原则;儿童需要原则;针对性原则。依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体育游戏、民间游戏、角色游戏、区角游戏等。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以游戏的开展使幼儿获得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2.教学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以班级为单位实施的常规性教育活动。平时,我们要求教师在认真分析各领域教材特点的同时,要努力挖掘心理健康的要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实施心理影响,并自觉地使各项教育活动成为有助于提高幼儿心理素质的载体。如:语言活动中《冬爷爷的帽子》、《小猫生病了》、《快乐的小花籽》、《萝卜回来了》等引导幼儿体验关心爱护他人所获得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爱情感;社会活动中《图书宝宝笑了》、《关心残疾人》、《我自己来》、《我不哭》等,对幼儿进行相关的同情心和抗挫折教育;艺术活动中《拉拉勾》、《我快乐》、《名画欣赏:各种各样的爱》等,引导幼儿感受体验乐曲的愉快情绪,以及各类美术作品中所表现的各种情感,让幼儿始终保持愉快,积极向上的情感。我们除了在五大领域中努力挖掘心理健康的要素外,还引领老师们为幼儿设计了纯粹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如:《消气商店》、《快乐宝贝》、《我最棒》、《不气馁的青蛙》等,并把这些课纳入了教学计划中,帮助幼儿克服不良习惯和性格特点。
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幼儿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我们教师借鉴他人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在班内开展了一些活动,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些问题,而且效果很不错。例:大班开展的“赞美时刻”活动,老师利用晨间谈话或餐前餐后的一段时间,让幼儿互相赞美优点,老师也参与其中,赞美的范围很广:谁做了好事、谁爱动脑筋、谁讲故事讲得好或有进步了、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反正可以是小朋友的点滴进步,也可以是小朋友微不足道的特长;中班开展的“老师,我有话说”活动;小班开展的“有个秘密告诉你”活动。又如各班还以“心情角”为依托,帮助幼儿建立关心、友爱、健康的情感。每个孩子今天早上的心情是高兴、平静还是生气,老师只要观察“心情树”、“心灵语言”、“我的心情”板块里的“心情娃娃”、幼儿自画像和幼儿照片就知道了。通过这些活动的建立,能让教师及时发现幼儿的情绪,了解最需要开解的孩子,分析原因,用心帮助、解决孩子们的困惑,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让孩子在幼儿园的每一天里都过得幸福开心。
(五)重视幼儿个性差异教育
每位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存在差异。作为个性心理特征和性格,在每个幼儿身上的表征都不一样。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每个班级都有个别心理状况不佳的幼儿:有的过于好动、自控能力差;有的过分内向,整天不说话;有的过分依赖,独立性差等,虽然这些还算不上什么心理问题,但如果不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和引导,帮助幼儿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扰,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一、中小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对学习、升学竞争的过度焦虑。
这个问题,年级越高情况越严重,但现在也出现了向低年龄、低年级发展的趋势。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其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双百”上。中小学生中的厌学情绪、考试焦虑和逃学、出走等现象,以及自我意识中的自卑情绪,都与此密切相关。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当然也与父母的过高期待和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2.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现在的中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能容人等不良倾向。这使得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一方面,他们缺乏人际交往最起码的知识和修养;另一方面,他们又特别渴望和依赖同龄人的友谊和交往,他们需要从友谊中获取心理上的支持与归属,来填补青春期之后与父母、长辈疏离而造成的情感真空。这就形成了巨大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3.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中学生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进入青春期之后更加突出,使他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一方面,他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他们的想法和做法;而另一方面,他们感到自己虽然在生活上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但在精神生活上却如同乞儿。
4.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变化引起的困惑与不安。
学生的青春发育期带来了一系列心理的困惑与不安,使一些学生陷入苦恼与迷惘之中。比如男生的“遗精”和女生的“月经初潮”,他们往往因缺乏思想准备而表现出紧张、慌乱、不知所措的情绪,心理冲突比较明显。
5.个性发展不完善导致的心理问题。
我国中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普遍存在问题,依赖性强,意志力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不稳定,情感淡薄等,这些问题使他们很难独立地面对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困惑。
二、培养中小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方式、方法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为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奠定良好基础。
可利用大会、班会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使全校教职工能够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其次,可设置心理咨询室,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培训专职心理健康老师,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步入正轨。同时,要积极购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刊物资料,增大信息量,使教师们能开扩视野,用丰富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通过活生生的案例教育警醒学生。
2.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相融。一个学生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在教育中,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强集体观念;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主动并乐于与人交往,以诚恳、公平、谦虚、宽厚的态度对待别人,容忍别人的短处和过失,从而使别人乐于和自己交往;引导学生建立新型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使他们生活在尊老扶幼和尊师爱生的环境之中。
3.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心理,使学生有丰富的情感生活。
教师和家长都必须重视情感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教育他们认清人生的意义,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自己的奋斗目标。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增加“营养”,满足身心发展的需要,提倡学生阅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观赏体验文学艺术,欣赏社会中美的事物,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另一方面,教师要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根据趣味性、可行性、发展性和系列性原则,通过制定计划,保证时间、人员和场地,积极宣传,及时指导和认真总结,设计具体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的训练,培养自主处事的心理品质,克服依赖心理;通过志向训练,培养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克服惰性心理:通过情感训练,培养活泼开朗的心理品质,防止闭锁心理”,从而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心理。
4.开展学科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心理潜能。
社会心理压力(心理应激)增加,使得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患病率在上升,社会疾病负担在加大。然而,因公众缺乏精神卫生知识,对此认识不足,就是精神心理障碍患者和家属也不能正视所患疾病,甚至为此感到羞耻,这就加大了防治这类疾病的困难。目前,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民众精神卫生知识匮乏
在我国民众中,由于人们不了解或很少了解精神卫生知识或心理卫生常识,常常不能像重视身体疾病那样重视精神或心理疾病。根据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的调查,很多人心理健康方面出了问题,不仅自己不认识,家属也不理解,或是患了心理障碍,虽备感苦恼,也不认为是疾病,不知求医或拒绝求医。例如,有些抑郁症患者,虽然症状已经很明显,心理痛苦至极,也不去看医生,直至最后自杀身亡,家属方如梦初醒。更有一些无知者去求神拜佛,相信巫术,既浪费钱财又延误病情。
还有一些精神心理疾病患者,虽经专科医院治疗恢复,但由于疾病知识缺乏,听信一些诸如长期服药会“成瘾”、“损害肝脏”、“离不开药”等模糊的看法,以致病愈后不能坚持巩固服药,或遇有生活事件(刺激)不能正确评价和正常应对,导致病情反复。
患者或家属病耻感严重
由于多年来形成的社会偏见和歧视,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的患者或其家属,往往认为患了这类疾病不光彩,不愿让别人知道或不如实坦述病情。有的患者病愈后搬离原来居住地,为的是不让邻居知道,这是严重的病耻感在作怪。患有躯体疾病,一般人们心理上还比较坦然;唯有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总是感觉见不得人似的。
通过精神健康教育和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要认识到精神心理疾病和躯体疾病一样,都是疾病,都需要社会关爱、宽容和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错误认识和社会的偏见与歧视,将会逐步得以改变和消除。
综合医院医生识别率低
由于认识上的偏见或相关疾病知识的缺乏,一些人患了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不知求医,或不愿去精神(或心理)专科医院看医生,常常到综合医院就诊。例如,北京市关于抑郁障碍的流行病调查资料显示,大多数患者(62.9%)从未就医,少部分(31.3%)到综合医院就诊,只有很少的人(5.8%)就医于精神专科医院。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由于非精神心理专科医生缺乏这些专科方面的诊疗知识和经验,对这些疾病的临床识别率较低,正确治疗率就更低了。又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抑郁障碍的多中心合作研究显示,1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内科医生对抑郁障碍的识别率平均为55.6%,中国上海的识别率为21%,远远低于国外水平。大多数抑郁症状并未引起患者、家属和医生的重视,很多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障碍被忽视,而抑郁障碍引发的自杀或自伤、药物或酒依赖等问题的治疗或干预率更低。
关键词: 盲人学生; 心理特点; 施教原则
中图分类号: G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057-01
随着盲人接受文化教育和职业培训程度的提高,中国盲生的人数也在逐步增加。目前国内外对于盲生的心理状况研究甚少,本文试就这方面作一些初步探讨。由于盲人自身缺陷,对于盲生很难进行常规心理测试。
笔者多年从事盲人教育工作,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对盲生心理状况进行了连续多年的深入观察和专题调研,并对我校463名盲人青年学生进行了问卷测试(参考卡特尔16PF和明尼苏达个性测验问卷,针对青年盲生实际情况自拟问卷,统一指导语。)盲生的心理发展与健全人具有大致相同的律,但由于生理缺陷和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盲生也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心理特点
一、盲生的心理特点
(一)盲生的认知特点
盲生对外部事物和自我的认知往往存在一定偏差。盲生对于一些抽象概念的形成较为困难,特别是对颜色、平面形状等与视觉有关的概念,与健全人的理解存在一定距离。盲生对于许多事物的判断容易出现偏差、片面或绝对化,有时显得爱“钻牛角尖”。
多数盲生能够接受现实,对自身缺陷采取积极的补偿措施,愿意谈论残疾带来的问题,客观地考虑自身条件,集中精力做好能做的事,在向目标进取中表现出正常的竞争精神。盲生在自我认知方面的偏差主要表现为自视过高或自我贬低。自视过高者无视自身条件,认为凡是健全人能做到的我都能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更好;自我贬低者则自认为是社会、家庭的包袱,甚至认为自己生存下去只能给自己增加痛苦,给别人增添麻烦。
(二)情感与情绪特点
1.孤独感
盲生往往因自幼缺乏温暖(特别是“幸福院”长大的弃婴)或者由于封闭式教育而产生孤独感。有的盲生不愿与社会接触,性格孤僻,爱独自读书,听收音机,沉溺于幻想和自怜
2.情绪不稳定
这是盲生突出的特征,有些盲生比较敏感,常常感到自己在受到别人的注意,对于他人的言行容易多心,最忌讳触及他们的缺陷之处,不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较易受到心理暗示,并因此影响自己的情绪。
3.防卫心理
有些盲生对健全人怀有疑惧心理,自我保护意识较强。除社会原因外,也存在一些心理原因:有的盲生把自己的一切不幸和失败都归咎于家庭、社会和学校,总感到委屈、忿懑不平,有的还表现出无端敌意、侵略性和对于环境的严重适应不良。
(三)意志特点
盲生必须面对3大难题:一是因残疾带来的诸多不便和困难,二是残疾造成的他人歧视与不平等待遇,三是本人能否在逆境中建立起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支柱。这些是每个盲生在意志方面必须经受的考验。
1.惊人的代偿现象
多数盲生能通过加强记忆和触、听、嗅觉来弥补视力丧失的缺陷,有些功能代偿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靠一根盲杖千里独行的青年盲生也不乏其人。这些都要靠盲生高度集中精神、长期刻苦磨练才可能实现。同时,也有少数盲生缺陷补偿能力较弱,约有4%盲生认为必须依赖别人照顾才能生存。
2.独立意向
国内曾经有调查结果表明盲生的独立意向较差,盲生中有独立意向者仅占17%,但该调查是以在校盲童为主要对象的。笔者在长期观察和调研中发现多数青年盲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意向,答卷青年盲生中78%的人认为“认准目标,再难也要坚持到底”,回答“常因别人的话改变主意”的仅占23%,这个比例与他们平时实际表现情况也基本相符。
二、盲人教育的施教原则
盲生在心理上个体差异较大,但上述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针对这些特点,对于盲生培养教育除基本适用盲童教育中的“缺陷补偿”、“语言诱导”等原则外,还应注重以下原则。
(一)互信原则
对盲生教育培养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对他们充分信任,真诚相待,即使是批评劝诫也应以信其能够成为有用之才为前提。更重要的是教育者必须通过自身言行取得盲生的高度依赖,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教育引导才能事半功倍。与对健全学生的教育相比,对盲生的教育尤其要把师生互信作为首要原则。
(二)针对性原则
要区别失明原因与时间长短、残余视力程度等基本条件,进行分级培养,因材施教。对特殊对象必须个别施教,把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解决思想、心理问题结合起来。特别要针对盲生这一时期出现的诸多心身变化,满怀爱心进行科学的引导。
(三)正常化原则
盲生由于自身缺陷,往往存在“特殊”心态,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应当尽量按正常人标准来要求,培养不依赖他人的“四自”精神。同时应尽可能安排他们与普通学校的同龄学生多开展联谊、互助等活动,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开阔胸怀,培养健全人格与正常心态。
(四)环境适应原则
一方面通过生活技能训练、体育课程等提高盲生适应生活环境的活动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盲生加深对社会环境的了解;组织他们经常接触社会,提高对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的适应能力。
(五)“三全”原则
即对青年盲生实施教育应当坚持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的原则,全天候就是要注重日常养成教育,无论白天黑夜,课内课外,从学习、生活到感情生活都要充分的给予盲生充分的关爱,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全过程就是要从盲生进校到毕业离校,要根据他们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实施不间断的教育指导。全方位就是要不仅帮助青年盲生掌握文化知识和专业职能,而且要对他们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包括主动与盲生家长、亲属或所在单位联系,共同配合把青年盲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吴厚德.残疾人心理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
[2] 祁寿东.盲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J].现代特殊教育,2009,11.
[3] 黄柏芳.浙江省盲人学校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4,3(45).
[4] 罗观怀.重视少年盲童的教育康复,促进少年盲童的身心健康发展[J].特殊教育.
[5] 雷江华,孙菊莲.论少年盲童家庭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