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4 16:50:0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第1篇

1.当前初中数学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

1.1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

主要反映在意识上,教师仅仅局限于传授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停留在所谓的“双基”教学上和反复甚至重复的机械训练上。认为学生是教师讲会的,教师多讲,学生就会多得。仅注意知识的灌输、接受,甚至只重视死记硬背、硬套学习结果和“规律”、“经验”;仅重视分数,不重视开发利用全面发展的教育资源,使得课程功能非常残缺。

1.2教师只是教教材,没有用好教材,发挥好教材的作用。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本要素,但不是全部,所以课堂教学不能“照本宣科”。事实上,“照本宣科”的教师很多,他们不能科学、合理地处理教学内容与教材的关系。补充大量习题机械反复地训练,造成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学得乏味,甚至厌学。教学内容不只是指新授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整合。老师对某个概念的分析,某个例题的讲解,某个材料的选择,都需融入自己的思想、见解、主张和思维方法。

1.3教师的教学方法只是变形式不变本质,仍然机械呆板,老师主宰,学生被动。

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实践自己教案的过程,因而实践的方法自然是讲授为主,伴以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或根据老师的提问开展讨论。表面上看是启发式教学,课堂上有问有答,热热闹闹,似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了,可是教师的提问一般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设计问题的,好多问题,细细分析,不是学生遇到的问题,倒是教师初读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产生的问题,或是主观臆断的问题。课堂上更多的是老师问学生,较少的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相互讨论,导致了课堂信息系统的封闭或半封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主体性。

2.今后我们的努力方向

初中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预设为四大目标领域:“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由这四大目标领域演绎出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同的数学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体系,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是指向课堂教学过程的,它要求变对教程的设计为对学程的关注,变对教法的思考为对学法的指导,变对课前的预设为重视课堂的生成,变静态为动态,变合成态为原生态。

课堂活动过程应遵循学生的学习过程,要真正实现以学程代替教程的转变,课堂教学必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2.1注重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提高有意义学习水平和综合学习效能的心理基础,数学教学活动的展开必须以学生积极的求知欲的激发为起点,要让学生内隐的求知欲外显化。

2.2引领学生亲历数学的全过程。

查尔斯·汉迪曾经说过:“对教育而言,真正需要的不仅是学校排定的进程表,而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有一份个人进程表。”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学生自我学习的进程,没有亲历就难有感受,没有亲历也更难内化。

我们要学会从学的角度来研究教,下面举例“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自尊自信、自我调控、独立判断、决断、自觉自理,学生是自己行为的主人。

由于学生已学过“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对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转化为整式方程,转化方法——在分式方程的两边同乘以同一个含未知数的整式,即去分母,以及可能产生增根,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等都已经掌握了,所以教学时,教师首先提供数学材料,让学生自主学习。

2.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深化中小学素质教育,其宗旨是发展学生的学力,培养谋生机、求发展、会创新、懂实践、适应社会进步需要的现代公民和人才。G·波利亚指出:“数学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最关键的活动是思维。”数学教学与学习活动,其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首先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标,努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学会自觉、自主的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和整体素质。我们需从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阅读是主动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有以下几种类型:背诵型、析理型、比较型、批判型、探索型。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进而能独立探索知识。

二是系统整理数学知识的能力。重点有两个方面的要求: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知识的纵横联系。在教学时,根据需要和可能,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专题进行知识和方法的系统整理,可以一个专题为线索展开,把分散在各节、各章乃至数学各分支中的知识串起来,理出数学知识的网状结构。这样,不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便于记忆和运用,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科学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第2篇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钻研、去理解、去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技能。

一、课堂上增加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师生、生生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快乐

在新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本身具有的逻辑特点,运用直观性、过程性等教学原则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充分实践、探索交流。新教材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并且给出了“读一读”“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等诸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教学中还可以加入一些“你能行”“你最好”等鼓励性的语句。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对于那些知识结构恰当、问题难度适中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经过讨论、交流,肯定在合作中学习是好的方式。经过讨论后,教师一定要给出结论,否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讨论交流要用得恰当,对于那些难度较大,讨论要花费很长时间,最终又得不到定论的问题,就不宜进行讨论。

二、联系生活,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的产生源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如在学习相似时我就带领大家走出教室利用太阳测量树高,旗杆的高。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中的储蓄问题时,我提前布置学生到几家银行去调查有关储蓄的利率问题。教学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信息,然后分组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编写有关储蓄的应用题,教师择优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做得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突出创新,重在探究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今天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新教材中添设了探究性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专题性与综合性的研讨、探究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围成什么图形?什么情况下中点四边形会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可给学生提供探索空间。教学中插入了“镶嵌”活动,要求学生对镶嵌平面图形的研究和实践,了解正多边形对镶嵌平面图形的研究和实践,了解正多边形在镶嵌中所起的作用,并运用多种平面图形进行镶嵌设计,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这些探究性活动的添设,充分说明了教材的潜在功能和拓展性,也体现了教材内容上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

例如,在三视图的学习中,使用多媒体,直观感受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又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使用多媒体,让学生统计一分钟内过某一路口各种机动车的数量。并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设计统计图。这样,不仅学生兴趣高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等方面也可极大提高效率。

总之,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初中数学课程的改革,任重而道远,循序渐进课程改革,是目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艰巨任务,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解决问题、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这样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上接第106页)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首先,课前的教育故事,能使学生每节课前都能接受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学习品德培养,真正把成才教育渗透到课堂的每时每刻,长此以往,一定会培养出综合素质、生活能力强的一代新人。

其次,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思维规律,提出恰当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第3篇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没有改变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并没有改变。即使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会出现部分的引导,也由于过于形式化而未能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进行,也不能到达启发和鼓励学生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不利于培养初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

2. 数学教学思维的肤浅性

目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同时,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使得初中学生无法接受新型的教学模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单一性造成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后果:第一,初中学生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时,只会根据数学题目进行思考,造成学生缺乏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初中学生缺乏足够的抽象思维能力,大多只会处理一些比较直观的数学问题,而对那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往往不能抓住其本质,主要表现为学生缺乏建立数学模型的实际能力。

3. 数学教学思维的差异性

初中学生的数学基础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初中学生数学思维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会进一步导致初中学生对同一个数学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同。此外初中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般不会注意对数学题目中隐含条件的挖掘,这样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不利于提高初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部分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现在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也会有一部分的小组合作学习出现,但是大部分都是走过场、流于形式,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真正帮助初中学生提高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针对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我们应该首先对其进行思考。但是实际上,部分教师并不能掌握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实质,从而带着初中学生向不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

二、解决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的措施

1. 淡化形式,注重问题实质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解决问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首先淡化数学问题的形式,注重问题的实质。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数学知识和概念,教师应该以数学基本概念为背景,让学生了解到数学问题的实质。

2. 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尤其是在讲解新知识时,教师应该以学生的数学基础为中心,认识到学生对数学知识认识的差异,以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主,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同时,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当然,教学的目标应该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制定,从而提高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3. 积极推进,循序渐进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推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循环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逐步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加深初中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自己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突破口,进而自己解决问题。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采取积极推进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循序渐进。

4. 联系实际,注重实践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案例教学 有效教学

数学案例是数学学科知识点内涵的有效概括,是数学学科内在特性外在表现的平台。案例课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巩固学生数学知识基础、锻炼数学学习技能、培树数学学习品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积极作用,同时问题案例课也为学生实践探究、分析思考搭建了载体。笔者发现,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案例课讲解中,经常将案例课作为教师讲解数学解题方法策略的舞台,包办了探知问题条件、推导解题思路、归纳解题策略等环节,完成应由学生参与合作的“任务”,学生得不到分析、探究的实践时机,数学探究分析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如何让初中生的学习能力素养在案例课讲解进程中得以锻炼和培养,成为案例课研究的重要方向。笔者现结合新课标要求,对课堂案例课教学活动实施作探讨。

一、教学案例设置要凸显教材内容精髓

典型事例的设置,是案例课有效、深入开展的首要前提和保障。教育实践学认为,案例课作为数学课堂教与学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实施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内容,更深入地开展探究和分析活动。这就对案例课教学中案例的设置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笔者认为,案例作为教材内容和教学理念的承载体,应设置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实践性的问题,将教材内容、目标要求等进行有效展现。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开展案例课教学时,要切实做好案例设置的准备工作,根据该节课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及教学知识内容重难点,设置典型生动、形式多样的数学案例,让学生通过典型案例这一“枝叶”,深刻“窥知”教材内容精髓之“秋”。值得注意的是,案例设置工作需要教师进行认真研析和精心准备,其准备环节十分重要,同时也是展示教学素养的重要方面。

二、案例教学过程要具有双边互动特点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二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沟通、讨论的发展、前进过程,具有显著的双边特点和双向特性。传统的教师包办整个案例课教学活动过程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也不符合新课改的标准和要求。教学实践证明,案例应成为师生双边互动的有效载体,学生只有在双边互动过程中,才能实现主体特性的展现,主体能力的提高。如“如图所示,在ABC中,现在从ABC中内接一个正方形DEMF,如果S■=1,S■=4,求S■的值”案例教学中,教师围绕解题思路这一主题开展互动交流活动,向学生提出“该问题条件内容中告知了哪些条件关系?”、“问题条件中隐含了哪些数学知识点内容?”、“要实现问题要求的有效解答,需要找到哪些数学关系式?”等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开展小组合作探析活动,经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得出解析过程:“先根据所揭示的正方形面积,求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然后过A点作AQBC,利用S■的面积求得AP、AQ两条边的长度,再由ADE与ABC之间相似,求出BC的长度,最终得到S■。”教师针对所得解析过程进行讲解,强调:“解答该问题过程中要找准三角形相似成立的等量关系。”在探析解题思路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有效引导和学生深入探讨的“遥相呼应”的互动教学中,主体特性得到有效锻炼,探析技能得到有效培养。

三、案例教学活动要体现能力发展功效

案例教学与其他课堂教学活动一样,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习能力培养,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是一切教学活动的“第一要务”,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案例讲解必须为学生能力培养目标要求服务,重视主体能力训练和培养,强化对学生分析、解答、判断等实践过程的指导和点拨,锻炼学生学习数学的技能,培树良好数学学习品质。

问题: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C=90°,∠A=40°,BC=3,试求出AC的长度。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条件内容,指出:“根据问题条件内容,解题时需要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点内容。”

学生合作探析并共同推导解题过程,得出其解答问题的思路:“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得∠B的度数,然后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教者根据初中生推导过程及合作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数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好边角之间的关系。”

学生书写解答过程(略)。

在上述案例教学中,学生成为案例解答的“主力军”,承担了解析问题的大部分工作。其数学分析、探究、归纳、推导、判断、合作等学习技能得到锻炼和增强,较好落实了新课改提出的学习能力培养目标要义。

四、案例教学内容要呈现延伸拓展特性

第5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新课程理念已逐步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即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的现象很少,老师由过去课堂上只注重训练转变为注重学生发展。教师开始注重情境的创设,还有意识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1.课堂上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待加强

课堂上教师虽然意识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过程的重要性,但实践中还不能完全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担心无法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所以教师学不会放手。例如教学多年的一些老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中没有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所以学生自主探索就沦为一种过程和形式,无法充分发挥它的价值。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取结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获得结论的同时,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学习从“模仿型”向“创造型”学习发展。

2.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教学情境效果一般

多媒体进入课堂,使得大部分教师认识到创设情境的重要性,但在实践教学中仍有问题出现,如情景与知识相关性很小,从中提炼不出数学问题,学生很难学到数学知识;再如问题单一,不能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等。

新课程实施要求课堂教学要重视构建问题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过程,同时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强调通过设计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感知数学、理解数学。一堂课的引入要在最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要吸引学生的兴趣,自然切入主题,水到渠成地引入新的课程内容。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片面理解新课程的问题情境,信息量多且繁杂,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主题。

3.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还很薄弱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的意识。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注意了形式,事倍功半。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分组要合理。一般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各小组水平要相当,而小组内部成员间要好、中、差搭配好。(2)有足够的时间作保证。(3)合作交流应该以个人的思维为前提,并更多地提倡课后的合作交流。

二、针对课堂教学的问题提出若干对策

1.重塑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小组成员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艺术,注意情感投入,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2.课堂上为学生预留自主学习的时间

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另一种情况是讲授新内容时,提出问题之后学生感到陌生,不知从何下手;或是例题新颖,一下子找不到解题思路。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在学生无从下手时就直接把问题的解答告诉学生,或是提出一些近乎告诉答案的问题提示学生,都将挫伤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要注意给学生留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留下思维的时间是指答案不要过早给出,最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想出答案。思维的空间是指设问的针对性和艺术性。

3.优先使用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

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正逐渐被老师所接受,在课堂上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我们在使用时应明白它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设备,不能因为有了多媒体,就忽视了必要的黑板的作用。我们应当恰当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板书密切结合起来,对大量的教学资源和丰富的教学素材借助于信息技术展示出来,老师要将主要的思维过程在黑板上展示给学生,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独立思考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

参考文献:

[1]牛爽.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2]杨俊玲.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宁夏教育科研,2013(2):59-60.

第6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课堂;有效性;认识;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166-02

数学与其他科目不同,其具有极强的逻辑性与科学性,内容较为复杂、深奥且缺乏趣味性。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十分痛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也常常会感觉吃力。但尽管是这样,教师仍旧能够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目前,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在大多数初中数学课堂中都存在着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教师所付出的努力与其收获的教学质量不成正比,这样的情况不但阻碍了正常教学目标的实现,还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教师就必须要采取有效地措施全面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师的付出同收获成正比。其次,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数学课改的重要内容和最终目标。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教师必须要在满足学生与教师自身对教育价值的追求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所使用的时间、精力等,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全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2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2.1教师必须要全面转变教学观念。

人的思想观念会对人的一切行为活动产生影响,不同的思想观念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活动,因此,初中数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先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教师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不再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要杜绝传统的教学思想,即,依靠制度与权力来管理学生,强制学生学习,我们必须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尊重学生,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必须要积极、主动的参加各个类型的业务培训、实践活动,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强化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教学观念的转变。其次,要改变那种“任教时间成等于教学质量高的思想”,要打破这种守旧的思想,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做好工作,并要依据所获得观察结果调整及时的调整课堂教学的教学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工作即是我们常说的备课,其内容既要包含教学内容,又要包含对课堂教学的可能出现的情况的预判。备课工作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工作,是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其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加快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就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备课的时候,要对结合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并要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断加强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备课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解立体图形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备课的过程中制作一些大小一致的等边三角形,并将其用胶带连接,使其成为一个多面体。这样能够使各个层次的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这一章节的内容,既是数学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也能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知识。

2.3全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衡量教学活动的是否有效地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并要确保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能够紧扣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并要以新课标的相关要求为基础对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业完成程度进行衡量。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爱必须要全面掌握教材的内容,要理清教材同教学之间的关系,要正确的认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要依照这种差异性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来调整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活动。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抽象性等特点,使得教师和学生在面对数学时,普遍感到“头疼”,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教师就必须要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将教学内容同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能够便于学生使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开展数学学习。

2.4全面革新教学评价机制。

良好的学习评价应该是具有极强的激励性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看清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帮助其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此外,其还必须要能够再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基础上基于学生一定的指导,使其能够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指导学生改正问题。在这方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全面构建:首先,要全方位的衡量学生。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时,教师往往侧重于“成绩”,这种以偏概全的评价方式,严重的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等因素。因此,在进行学习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因素,纳入评价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真实的评价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够有效地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其次,在进行学习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抛弃个人主观情绪,否则就会使评价失去公正性,要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具有学生最可观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给学生,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最终目标,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措施,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教师就必须要加强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并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全面的调整教学的方法和教学思想,

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方国平. 浅谈数学课堂探究的有效性[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1,(07)

[2]吴文军. 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之情境创设[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10)

[3]张会富. 选择有效学习材料,创设高效数学课堂[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07)

第7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案例教学

案例是学科知识内容精髓的生动“代言”,是教材学习要求的有效“承载”,更是教师教学目标意图的重要“展现”。案例教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案例教学看似对数学问题的讲解活动,实际需要综合多方面教学要素,结合学与教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施教,是一项系统性的教学工程。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案例教学的要求和标准随之发生与时俱进的变化。案例教学更关注学与教之间的互动,更关注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及情感情操的培树。笔者以为现行初中数学课堂之中的案例教学活动,将视野放置案例教学的整个全过程,渗透以生为本思想、体现能力培养是第一要务。鉴于上述感知,现简要论述对初中数学课堂实施案例教学活动的认识及思考。

一、教材要点要义融入其中,体现案例教学的针对性

案例教学是为数学教材教学服务,案例应是数学教材要义的深度概括体和集中展现体。数学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习对象巩固强化对所学数学知识、所获解析技能的认识和理解。初中数学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活动时,要将设计数学案例作为首要工程、基础性工作,把教学意图、教材内涵等融入数学案例之中,设计的数学案例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代表性,使初中生通过数学案例这一“镜子”窥探教材知识点的深刻内涵及教学目标要求,从而让初中生获得更直观、更深刻的数学知识内容要义,感受更真切的数学教学目标要求。

如“等腰三角形”一节课案例教学时,教师在案例预设环节根据该节课“经历剪纸、折纸等活动,进一步认识等腰三角形,了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能够探索、归纳、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学会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目标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的深刻内涵,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以往初中生在该节课学习认知中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如图所示,在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等数学案例。该数学案例的意图是考查初中生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和利用情况。初中数学教师通过上述针对性数学案例的有效运用,能够有效帮助初中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点内涵,并对其使用注意事项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掌握。

二、双向互动交流渗入其中,体现案例教学的互动性

案例教学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部分和重要环节,自然秉承数学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特性。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不是教师或学生“独自为阵”的单边个体行动,而是相互贯通、相互配合的协作互动活动。教师和学生只有深入其中,深刻互动、深度配合,才能实现学与教主体和主导特性的有效展现,才能使学与教活动效能的“最优化”。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体现互动特征,双向特性,将案例讲解的过程转化为师生互动的过程,组织初中生参与案例探析活动,与教师或其他学生个体围绕案例的解题思路及解答方法等重点环节进行深入讨论、交流、沟通等,促使初中生更深入地思考、研析,提升案例教学的实效。

问题: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点A(-2,3)、B(m,-2).(1)求这两个函数关系式;(2)求该一次函数图像上到x轴的距离为5的点的坐标;(3)在这个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某一支上任取点M(a1,b2)和点N(a1、b2),若a1

初中生个体之间感知问题条件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得到其认知体会:该问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关系,特别关于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教师与初中生围绕解题要求,共同梳理题意条件关系和内涵,指出: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以采用待定系数法、观察图像的方法予以解决。在解决第三小问时要充分考虑两个点所在象限的异同情况。

初中生自主思考探知得到解题思路,教师予以强调,初中生进行思路完善,开展解题活动,过程略。

三、主体参与探析纳入其中,体现案例教学的发展性

案例: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AC,BD、CE是高。求证:OB=OC;如果∠ABC=50°,求∠BOC的度数。

初中生解析:结合问题条件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可以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形式,求证得到OB=OC。要求∠BOC的度数,可以通过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得∠A的度数,然后通过四边形ADOE的内角和得到∠DOE的度数,从而得到∠BOC的度数。

教师点评:该问题主要是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

初中生修正解题思路,得到其思路为: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可以先证明ABD和ACE全等,得到条件进而证明BOE与COD全等,从而得到OB=OC。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得到∠A的度数,然后通过四边形ADOE的内角和得到∠DOE的度数,从而得到∠BOC的度数。

教师组织初中生合作探析归纳解题方法:通常可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证明线段相等,计算角度时一般都会利用三角形或者四边形的内角和性质。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初中生成为案例教学活动的实际践行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尽情的“释放”,深度参与到了案例讲解的全过程,其探究数学的能力、分析思考的能力及推导归纳的能力等得到显著提升和发展。

由此可见,初中生参与其中的案例教学,贯彻和落实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永远是第一核心,能力永远是第一要义”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具体讲解进程中将初中生学习技能锤炼和培养渗透于案例讲解中,既要提供初中生进行案例感知、探析、解答的亲身实践活动机会,又要重视初中生探究过程的指导和点拨,保证其探究活动的效果,针对他们解题中出现的认知疑惑、解析困难等情况,予以及时、科学的指导,在推动初中生数学解题进程的同时,实现数学探究分析效能的提升。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只有始终遵循新课程标准,把学生放置于核心地位,凸显学习能力培养的第一要义,既注重主体的认知、解析训练,又强化过程的指导和讲解,实现案例教学效能的最佳目标。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任务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单位,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场所,它必须经过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智慧指导,并由师生共同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两者缺一不可。课堂上的知识有三种,一种是学生自身的知识,一种是教师的知识,第三种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产生的新知识。课堂的教学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教学,而是评价,三是管理。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逐级上升的。

教学是课堂学习的基本内容,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发展。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的活动,及时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精益求精,而管理,则贯穿与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是教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运作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

二、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1、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不言而喻,课堂的教学活动确实比较重要,但这需要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班集体,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也就是说,这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必须条件,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管理班级的策略和方法。如果课堂上发现学生在打瞌睡或者做一些无关课堂上的事,教师需要一定的智慧或技巧来处理这些问题,帮助学生认真对待学习,营造一个有纪律、有秩序、讲文明的课堂。为此,一个切实有效的措施就是,在学生入学一开始,就应当制定为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准则,即课堂教学常规。它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优点:第一,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它能够对那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有个限制的作用;第三,学生充分认识到任何事物“没有规矩难成方圆”,遵循一定得规则,才能把事情做好。

2、创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课堂常规的制定是为了服务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及顺利实施的有效前提,只有正常的、宽松的、充满民主的课堂秩序,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正常进行。虽然这些都是外在的因素,但是它确确实实能够影响学生学习情绪,影响到新知识的生成,而且,这也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决定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出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更好地学习知识、探究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具备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管理的具体策略

1、课前了解学生诉求,做知情人。

刚接触一个新的班级,需要让学生表达出他们内心的声音,了解他们理想中的数学教师是什么样的,等到调查结果出来以后,尽可能满足学生的愿望,应该避免学生不愿看到的现象存在。

多数学生喜欢的老师是和蔼的、有渊博知识的、善于倾听学生心声的,讨厌的是教师苛刻的、不耐烦的,甚至是体罚学生的。所以每个数学教师都应该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心心相映,这样在遇到问题时,学生和教师之间也容易沟通,彼此开诚布公。此外,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也是课前必须准备的。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精心备课重要的一条就是备学生。课堂管理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课堂上有备无患,课堂管理才能顺理成章。

2、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内行人。

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方面也是一样,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哪怕是最枯燥的知识也变得津津有味。所以教师需要努力创造一个轻松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减轻学习上的压力。

如何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呢?首先教师在新课导入上要花点心思,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其次就是创设幽默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轻易的了解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例如,学习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一章图形的全等,这一章很重要,为了让学生对本章感兴趣。我在上课之前准备了几张漂亮的窗花和一把剪刀、一些彩纸,在课堂上我将准备好的窗花展示给学生看,随后提出问题:窗花的制作与数学有没有关系呢?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让我来想大家展示窗花的制作过程以及它与数学之间的联系。然后你们也可以制作与此相同的窗花,学生不仅有制作窗花的热情,同时对它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感到好奇,学生就会全神贯注地观察老师的制作过程,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老师身上,期待着老师的解释。

四、课堂提问围绕精到,做踏实人。

第9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留白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联系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特点,其《标准》又大致规划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基于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围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设计、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实施,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革新与优化。然而,基于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把“重点、难点、知识点”等深入教学,使得其整体教学效率略有提升,但学生无法认识与掌握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阻碍了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全面性发展。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留白”的意义

基于我国中小学教育现代化与素质化的改革下,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职能,不拘于多媒体标准化、教学课堂情境化或者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导致整个初中数学课堂过于紧、杂、密,让学生不能认清其学内容,从而无法确切地针对性教学。因此,结合艺术中的“留白”设计原理,使其运用于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与理论的思考与练习,让学生切实有空去完成独立思考与练习,从而夯实其数学知识理论的基础。在一定的程度上,通过科学化的教学课堂的“留白”设计,培养学生独立、探究与创新性思维能力,最终提升初中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在整个“留白”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针对以下几点:(1)以“学困生”作为“留白”导火线,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2)故意“设疑”,让学生自主与探究性学习;(3)任务驱动型“留白”设计,让学生带着“疑”去学习与思考,把教学过程进行分阶段“留白”。

总而言之,对于现阶段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其“留白”的设计正是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的生命化教育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数学应用实践能力,更优化其“三个维度”的教学过程,最终提升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