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16:50:0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传统文化的形式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摘要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是贵族化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以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中的某些艺术形式为休闲对象的文化现象,传统文化艺术出现平民化趋势。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这一文化现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平民化与非功利性。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客观条件,一是发达的地区经济,二是悠久的汉文化传统。传统的文化艺术以休闲文化的形式在民众中间出现,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也是时代使然,这对传统文化艺术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艺术休闲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闲阶层开始出现,工作之暇,人们有条件参与体育、旅游、艺术等一些消遣性活动,以休闲为主题的行为逐渐成了人们生活的主题。《礼》称“霜始降则百工休”,休,即息也;《周礼旅师注》云“闲民无职事者所出”,闲,即暇也,无事也。“休”与“闲”两字合用,表示的是一种闲适状态,与劳作、忙碌等相对。在休闲活动中,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比如传统戏曲、书法国画、古体诗词、太极武术,甚至是一些民间工艺等等都成为人们休闲的对象,我们把这种休闲方式称为“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
艺术休闲是一种高雅的休闲方式,它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志。以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艺术形式为休闲对象,进行休闲活动这一现象表明,在传统文化断裂现象存在很长时间之后,民众对传统文化是十分自信的,它昭示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对传统文化艺术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是一种正在悄然兴起的高雅的艺术休闲形式,与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艺术活动相比,它具有明显的平民化和非功利性特征。古代的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贵族化、精英化和功利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大段时间都处在农耕的封建化社会中,地主贵族是社会的统治者,只有地主阶层才有钱和有闲来享受文化艺术。
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的从事者主要是文人士大夫们,文艺批评注重的是对哲理、审美、文化、人格与理想等因素的挖掘,那么,古代的文化艺术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就必然体现着以文人士大夫,为文化主体的少数精英们的文化诉求。而不在这一行列里的,却也在从事着这些文化艺术活动的人,要么,就是想通过从事这些活动跻身于文人士大夫行列,以此为手段上升为地主贵族阶层;要么,就是通过艺术活动为地主贵族阶层提供服务,赖以谋生。
而现今刚刚出现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正是与之相反的特征。其一,是参与主体的平民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文化艺术不再只是少数文人士大夫才能享有的高雅艺术,如今,它已经成为普通民众在闲适时人人都可以参与和享有的艺术形式(专业人员只是艺术家,也不再具有古代文人士大夫所享有的身份和地位)。其二,是参与目的与心态的非功利性。对于普通民众来讲,参与文化艺术活动主要体现的,是生活的闲适和心态的自娱,谋生与进取等带有功利色彩的东西,基本已被排除在活动之外了。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够在今天出现,是因为有了适宜它生成的土壤,这种休闲方式是汉文化圈经济发达地区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首先,发达的地区经济是这种休闲形式得以出现的经济基础。在后工业时代,紧张的工作给人们带来了财富,也给人们带来了过重的心理压力,人们日益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结构之中,而且承载着多方面的压力。主动休闲是人们缓解压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经济基础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休闲进而还可以直接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把从事传统文化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现象最早出现在日本,比如茶道和书道就是很多日本人一生中的必修科目,这虽然与日本人善于保持自己民族传统这一特点有关,但是,这更与其经济文化的发达有着直接关系。在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有闲阶层的出现就为艺术休闲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事实上,正是经济的发展,才出现了以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作为休闲对象的休闲方式。
其次,悠久的汉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汉文化积淀,是传统文化艺术休闲这种文化现象在当今能够出现的文化基础。休闲现象的出现主要取决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而采取何种方式休闲,往往取决于该地区的核心文化传统。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自给自足、相对封闭的农业国家,拥有自己自悦自足的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文化式样和传统。自从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开始,随着民族复兴呼声的涌起,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一次大的震动,在这以后的近百年时间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处在一种断裂的状态下。随着新的文化思潮的出现、发展与成熟,应该说,新的文化传统已经形成了。但是,这种新的文化传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形成的,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这条主脉上来。传统文化艺术休闲现象的出现,就是传统文化回归的一种表现,否则,传统文化艺术休闲的形式可能就不会是习练传统书画和古体诗词等这些具体形式了。
传统文化艺术休闲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有它的历史必然性,传统文化艺术中的某些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由高雅化到平民化的角色转变,也是符合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律的。上个世纪80年代,诸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各种大众文化现象开始为人们所关注,休闲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它一出现就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休闲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主题之一。据权威经济学家预测,在世界即将出现的五大经济浪潮中,休闲经济将会将位居首位。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随着传统农业经济的解体,中国传统文化的式样与传承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戏曲、书法国画、古体诗词、太极武术等等都是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代表性艺术形式,它们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壤成分如今发生了很大变化,适用范围越来越小,很有可能沦为纯粹的经典艺术,被束之高阁。然而,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恒久的,因为 “民族文化,特别是其中的民族心理、民族习惯,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都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而形成”的,“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文化传统能够传承有序、绵绵不断的基础。在汉字文化圈,一个不很懂书法和诗词的人,也会有很强烈的书法收藏和诗词欣赏心理,这足以说明,中国的文化传统在人们心里是根深蒂固的。
在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现象存在超过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出现的这种以民众为主题的热衷于传统文化艺术的文化现象,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遗传性和鲜活的变异性的显现。“音乐、美术之类是由少数人从事的行业艺术,而书法却是由所有识字用字的人参与的社会性艺术”书法艺术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本来就具备这样一种特性,在中国古代,书法等艺术形式之所以只是一种贵族艺术,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的贫困与教育的不普及,如今,这些问题都逐一都得到了解决,书法等传统艺术形式就完全有可能真正成为“所有识字用字的人参与的社会性艺术”。传统艺术形式的旧有适用领地的缩减,是社会进步和时展的必然,但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鲜活的生命力又决定,它在新的历史时期还能够找到可以适合它存在和发展的空间的。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艺术休闲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是当前传统文化热正在兴起的一种表现形式。就一般意义而言,从事这种艺术活动,不仅可以用来缓解来自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压力,而且还可以满足现代人对从事高雅文化艺术活动的心理诉求,应该说,在汉字文化圈内,这种形式的艺术休闲是比较理想的艺术休闲方式。
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民众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及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增加等良好局面的形成,都是在中国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如今,传统文化热正在悄然兴起,这正说明了国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渴求与自信。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也表明,在信息时代,传统的文化艺术不但不会走向末路,而且,还会有更为光明的发展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其意义是深远的。
注:辽宁省教育厅科研课题,编号:2006020。
参考文献:
摘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它们是共时态存在的文化的一体的两面。不应该用实体论、整体论的观点来探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由此出发,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的若干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的观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实体;共时态;整体
文化活动既然是人类的生存运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基础既然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那么,文化活动的第一方面首先就是体现“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传递前人生存活动的经验和教训的传统文化。这是人一出生就置身于其间的、不可超越的。“人要成为全面的人,只有生存于承担了传统的同类群体中。人的文化方面只能以这种方式发展。”人要成长,“个体首先必须吸收与他相关的文化传统。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出于其中的文化高度。”这说明,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前人生存活动的智慧的结晶。按照伽德默尔的看法,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传统文化,也不管他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我们始终只能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理解。不管意识到与否,传统文化总是影响并形成我们,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它当然不会是躲在久远的过去,而是就存在于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就存在于人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存在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思维的前提。我们固然也有许多无法控制的成见和思维定势,但我们必然要调整、修正、剔除和补充它们,在此基础上展开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及其成果马上就构成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维转化为行动,行动产生成果,我们就这样也参与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存在、发展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使社会的各个部分、使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保持紧密联系和统一性的东西,是社会发展的基因。它从物质技术、行为规范、精神意识等等层面表现出来,集中表现在语言符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方面。这样看来,文化包含两部分:作为文化活动的结果的这一部分,是传统文化;作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补充、更新的另一部分,就是现代化。它们作为文化的一体的两面,是共时态地位居于个人、社会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现代化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本身。
为此,应该避免陷入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时代化”理解的误区:把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历史时期,一个继传统文化之後的时期,而在此前存在、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必然属于传统文化。关于这一点,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谈及对现代化作时代性的理解时曾经指出:我们不应该将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处于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该将其看作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不是谁都有的,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是从个人对生存活动的态度来说的。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霍依教授则说得更加富有哲理意味:“按照我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称福柯为一个后现代思想家并不意味着他的同时代人和幸存者同样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或必须成为后现代主义者。历史的中断不是同时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也不是同时发生在所有地方的。同一个人、同一种纪律或设置在某些方面可以是传统的,在某些方面可以是现代的,在另一些方面可以是后现代的。”这个说法言之成理而且可以借鉴来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之所以人们会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理解为时代化的历时性关系,首要的原因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这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企图到前人遗留下来的书面文献材料中去寻找传统文化。这就把传统文化当作了一堆僵死的、既定的、静止的、封闭的东西,进而认为,传统文化是可有可无,最好是不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保存的可抛弃的东西。由此出发,人们还认为:古代书面文献材料所表述的传统文化,比我们自己所知道的更清楚、更值得相信。其实,且不说这个观点只注意到了历史的描述性而未涉及其解释性,只说它还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古人书面文献材料所记述的东西,有的只是纸上谈兵,有的不过是无法实现的或本来应该实现却并未实现的理想,有的则是虚伪的或言不由衷的粉饰,还有的只是一家之言或从某种立场出发的、有倾向性的、为某一群体利益服务的主张,……。另一种表现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把传统文化当作现实中的问题、消极的东西、社会的阴暗面、一切不如意的东西的替罪羊或发生的原因,总之,把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传统文化。例如说:“一面学科学,一面恢复我们固有的文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如果过去的文化是值得恢复的,我们今天不至于遭到这步田地了。”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要进行现代化,就要彻底清除传统文化
中小学生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引领者,肩负着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发扬重任,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对青少年必要的课程之一,也是对提高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文明修养、素质养成具有着积极而深渊的指导意义。但目前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却不遂人愿,不仅缺乏常态下的教育手段,更缺乏长效机制,这样就不得不让人担心,缺乏传统文化教育专家、缺乏社会舆情的引导,更缺乏家庭教育的最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出路在哪?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更成为了当今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更是当今教育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改进措施;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人对中小学生乃至全民族的教育水平普遍要求增强、提高,我国素质教育的帷幕逐步拉开,但始终处在起步层次,如今互联网加与各种传媒的发展,更是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发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实质上让传统文化跟上时代的进程,如何让中小学生爱上传统文化,成为了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纵观看来,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改革势在必行,这个改革必须跟上新形势的节奏,否则会直接影响倒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甚至会影响到日后国民文化素质的养成。
一、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本土化教育构成了各国特色教育的基本方针,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如何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整个国内教育界需要关注、急需解决的焦点课题。很多课后补习班、学习班已经陆续开展了国学讲堂,全民兴起了国学热。这种现象及这种新形式的课程能否从本质上令中小学生重拾起传统文化,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能肯定一点:没有学校、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会在这种随波逐流的学习中将传统文化变了味道。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应该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现。而目前的教学形式,多数掺杂着商业味道和作秀的痕迹。同时,受外来文化影响,很多学生只爱西方摇滚乐,喜欢吃着汉堡品着可乐,打着植物大战僵尸,看着海盗王,过着圣诞节甚至情人节,而传统意义的节日比如中秋节,则对他们而言只不过是多放了几天假而已。这样的教育实在谈不上传统文化传播的是否开展到位,但已经成为了不能忽视的现象,需要引发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
二、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个人认为,目前的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内容的枯燥单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吟诗作对,更多的还包括经典文章的朗诵、传统孝道的发扬和传承。虽然目前政府增加了传统节日的假期天数,但很少有学校真正将这个假期利用起来,教会孩子一些相关节日的民风民俗。其次,是学校课程安排上很少有专门的时间拿来进行立体性传统文化教学,这里指的“立体性”教学,指的是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多方面来进行课程设计,将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法课、朗读课中,而是要扩散到整理设计中区,将古代乐器融入到音乐课中,将考古发现的古话引入美术课中。第三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方式,将课堂从学校中搬到博物馆、各种巡展的展厅当中,让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现场实物展览开拓中小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不再被动的进行“填鸭教学”,在学习中爱上传统文化、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乐趣。
三、传统文化在中小学课堂上体现的内容建议
首先,在具体课程安排上,应该根据学生年龄进行教材的选择。比如,小学生应该将《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唐诗三百首》进行早期的启蒙阅读,在学习的时候需要配合上老师的指点,教师要提前做好备课,比如在传授《弟子规》的时候,可以辅助故事情节、情感朗读、角色扮演等手段,让孩子们将课本上的内容和人物,读活、读懂,而不是生硬的死记硬背。初中阶段的青年学生,则应该选择《论语》、《道德经》及《春秋》经典课程,同时辅助进行民间剪纸、京剧、豫剧、黄梅戏等方面的文化渲染,让孩子们在听得懂歌剧、看得懂芭蕾舞的同时,不会忘记传统文化中的国粹也拥有着无穷不尽的魅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则应该通过开展考古百科、曲艺探索等内容,来扩展诸子百家的文化思想及自身修养,从而将传统文化体系完整贯穿。其次,政府教育监管部门应该强调中小学生每周对传统文化学习的时间不受“数理化”这些应试科目的影响,而被教师随意取消、剥夺,甚至应该考虑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学科,在小升初、出升高中都要按照分数进行兑现。学校、教师对传统文化学科有了相当高度的重视,学生、家长才不会将传统文化当成纸上谈兵、应付了事。最后,学校方面应该从多渠道、多角度出发,组织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积极性。可以开展诸如:践行传统文化作品展示的活动,让学生们根据近期来到的节日,春节举行窗花大赛、元宵节举行猜灯谜大奖赛,在展示个人风采的同时,来更好的用行动来诠释民间艺术的精华和魅力。另外,定期举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会,可以将一段时间学生们看到、听到的一些传统文化进行串联,分组进行讲解及表演,并畅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这样在学生动手动脑的同时,也发挥了学生们的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学生们还应该利用寒暑假,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去探求所知的一些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将书本的知识运到生活、学习中,这样的引导手段不失为一计良策。
四、结语
枯燥单调的传统文化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已经不再能够满足现在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创新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多种教学渠道来为孩子进行良好、有效的引导工作。同时,校方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大传统文化教育上的投资,改良教学条件。相关主管部门应确保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定期开展调研工作,督促基层学校落实政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强化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视,才能携手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焦新.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N].中国教育报,2014-04-02(007).
[2]金元浦等.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地域性传统文化;动画传播;“本真性”;“市场化”
全球化的今天,地域性传统文化对于保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活力的重要性日益被世人所认同,各国、各地区都在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为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努力。尽管所选择的路径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成为共识:那就是要将传统文化保护活动的触角,延伸到普通大众和青少年儿童之中,让大众能够经常接触、感知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自身所拥有的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意识,营造一种良好的保护氛围。因此,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而言,最大的保护不是将其收藏在博物馆,为世人留下一份可供观赏的标本,而是要培养更广泛、更大众化的欣赏群体。
一、地域性传统文化的动画传播与困境
起源于20世纪西方工业社会的动画影像,通过工业化大生产和多种大众媒介,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其中。作为一种与现代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实践活动,动画是艺术,是商业,也是文化和价值的载体。通过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与精密加工,动画媒介及其传播方式不仅能够大大拓宽文化的传播空间和渠道,同时,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及其艺术样态上的差异,也孕育出更为多元的美学特质。纵观近20年以来国内外各逞风采的动画作品,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地域性传统文化元素介入到动画的艺术生产中。诸如改编自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的《狮子王》,取材于《圣经・旧约》的《埃及王子》以及由迪斯尼公司根据我国南北朝诗歌《木兰诗》改编而成的“花木兰”,等等,各具特色的地域性传统文化经由动画作品的二度演绎,被转换为易于为现代人接受和喜欢的艺术形式,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播种到大众的心田。一些动画作品也因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独特魅力获得商业成功,一个基于以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播为特色的动画创作热潮似乎已然到来。
然而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当《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动画片以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最大卖点风靡全球的同时,有学者认为作品所呈现的东方文化元素只不过是个噱头,是东方外衣下的西方文化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和思想内涵的亵渎,而商业化的手段才是吸引大众的根本核心。从认知角度上说,地域性传统文化作为曾经的人类思维、情感与行为的载体,凝聚着人类文化记忆的点点滴滴。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出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亦能展示出“我们从哪里来?”与“我们往哪里去?”的深层意义。因此,地域性传统文化保护的实质和终极目的都应归结为“本体真实”的保护。在这个意义上说,原汁原味的“本真性”原则乃是以传统文化传承为特色的动画作品的核心价值。然而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动画媒介作为现代消费文化存在的物质性基础之一,早已形成了巨大的文化产业。尽管在以文化传承为特色的动画作品中,形式各异的传统文化资源构成了创作的重要元素,但是,现代社会市场逻辑的巨大影响力和渗透性,使动画创作本能地受到大众趣味的潜在制约,传统文化的“本真”属性在与动画产业“商品”属性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显然,在以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播为目标的动画创作实践中,文化传承“本真性”所体现的精英意识形态与动画传媒相互借重的初衷在这里出现深刻的分裂,以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为特色的动画艺术生产受到了“本真性”与“市场化”的双重制约。理清文化传承中“本真性”与“市场化”的关系,是本文探究的重点。
二、地域性传统文化动画传承中的“本真性”与“市场化”
(一)文化资源的“本真性”与动画作品的“本真性”
所谓文化的“本真性”,意指文化发展和展示中的真实性和自然性。在笔者看来,“本真性”在动画创作中可分为文化资源的“本真性”和动画作品的“本真性”,以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播为特色的动画作品的文化价值存在于其资源的“本真性”之中,文化资源的“本真性”是动画创作真实性的重要保证。但是,两者在程度上是不同的。前者追求的是文化传统的保存和文化环境的本体真实,而后者追求的则是观众在动画体验中所获得的真实感受,是一种观看主体感受上的真实。观众感受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往往使动画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因素拥有不同的真实度。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动画传播中的“本真性”问题可以产生这样认识,首先,传统文化并不等同于传统文化动画作品。也就是说,不管动画的艺术生产如何追求作品的真实性,由于观看主体对“本真性”的体会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和场景内进行的,他们不可能体会到绝对本真的传统文化,所以,“真实的传统文化再现”并不等于传统文化本身。其次,观众的观看动机虽然是追求文化的“本真性”,但是作为传统文化的旁观者,他们固有的文化背景会不同程度地制约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领略程度,因而最真实的传统文化未必是最好的动画作品。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享受到的乃是创作者从传统文化这个庞大而复杂的文化体系中根据观众的构成特征从传统文化资源中精心提炼、加工、组合和包装的,是最易于被观看主体接受的外显性文化因素,而不是这个文化的全盘托出。央视《快乐驿站》栏目是在挖掘传统文化素材基础上取得高额回报的代表作品。该节目以传统文化传承为切入点,将FLAsH动画和传统艺术形式相结合,全新演绎传统曲艺节目。作品造型采用抽象与写实结合的手法,追求神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本真,观众在获得欢乐的同时,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种久违了的熟知感和亲近感。显然,作品中的“本真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标准,对它的理解还存在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可能性,单纯的文化“本真性”传承视角恰恰不能解释文化的本质。
首先,东北传统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源泉。东北传统文化展现了东北人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具有广泛的群众根基。将东北传统文化“艰苦奋斗、百折不挠、自力更生”等内容注入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能够增强农民群众的认同感,激发他们进一步投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塑造农村文化新风尚。其次,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对传统文化的合理扬弃。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形成,既有适应时展需要的文化精髓,也有落后于历史时代的粗陋文化,广大农村是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首先要鉴别传统文化的良莠,积极汲取优秀可用的传统文化,合理抛弃封建糟粕,才能在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中,构建繁荣昌盛的新农村文化。
二、东北传统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功能
1.以东北文化精神引领新农村文化建设首先,以集体主义精神为核心。集体主义精神是东北传统文化的灵魂,东北地区由于历史上多民族聚居,多种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再加之地域辽阔,人口稀少,以及生产经营中的互帮互助,形成了重情重义、亲如一家的集体主义精神。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农民群众集体参与,因此需要团结一致,形成凝聚力;其次,以艰苦奋斗为要点。艰苦奋斗是东北人一贯的作风,东北地区由于历史上是一个资源丰富荒芜地带。是艰苦奋斗的北大荒人,用自力更生的“铁人”精神和“百折不挠”的闯广东精神造就了今日的北大仓。如今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仍然要继承和发扬以上优良的精神传统,充实新农村文化建设内容。坚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2.以东北文化内涵丰富新农村文化建设东北地区的文化传统素有荒寒文化之称。由于自然环境寒冷,地广人稀、生存环境极其恶劣,造就了北方人简单质朴的思维方式和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由于生存压力较大,温情脉脉的细节被忙于生计的粗犷豪放所代替。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既要发扬东北人的简单和朴素,更要在荒寒和野蛮的外表下融入时代精神,市场经济发展越完善,越是需要参与市场活动的人发扬人性中的真善美,回归于简单和真实的生活规则,以共同维护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转。
3.以东北文化艺术品格提升农民素质建设由于广大农民接受教育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结合实际,开展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活动,让他们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和熏陶,从而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积极挖掘传统艺术活动形式,这也是农民群众最乐于参与和接受的文化活动形式,在寓教于乐的传统文化艺术活动中,农民的艺术精神和文化素养自然会得到提升。
三、传承东北传统文化精髓促进东北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
1.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始终是主体。精神文化建设不同于物质活动,需要农民在主观上积极认同,才能乐于践行。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精神文化建设相对落后。当健康的文化生活缺位时,难免使一些低俗文化乘虚而入。所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适时开展一些健康、有益能够提升农民素质的文化娱乐活动。结合地方特色开展符合当地群众审美情趣的传统文化活动。如东北秧歌、二人转、健身操比赛等活动,让农民朋友在参与中愉悦身心、增强凝聚力。同时政府要积极挖掘传统民间文化资源,并进行表彰和传承,在活动中启迪农民智慧,从而激发农民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推动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第一,形成一套奖励机制。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如民歌、舞蹈、手工艺等由于长时间无人问津,很多都在不知不觉的消失,因此不仅要鼓励传统文化活动,而且要对传统艺人给予积极支持,大力振兴传统文化艺术;第二,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群众自助为辅,完善农村的艺术表演设施和场所、以及学习阅览设施和体育运动设施;第三,对原有的文化设施和古建筑进行合理的修缮和保护。在东北地区农村有很多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和民间文化遗产,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积极传承和保护。
3.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制拓宽筹资渠道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实践证明一个地区在经济建设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其产品的附加值就越大,经济效益就越好。所以,在文化建设中投入资金,并不是无利可图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资金短缺问题主要应通过以下渠道解决:首先,政府积极扶持和投入资金开展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娱乐氛围;同时,政府带动文化企业自身扩大积累,运用股份制、金融信贷等资本市场,加快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其次,提高农民朋友的认识,鼓励农民自筹资金,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让人们认识到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需要提升精神生活的质量,方能达到农民生活的新境界。
学分设置上,清华大学本科生要选修13学分,必须选择包含2门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1门艺术与审美类课程。理、工、医类在规定课组内选课;文科生要跨专业学选课。南昌大学通识课程包括两个门类:“一类通识课”相当于公共基础课中的必修课,有思想政治、外语、军体和计算机类;“二类通识课”由历史与文化类等五大门类组成。在“二类通识课”中,全校本科学生都必须至少选择每个门类中的一门课。这样,人文通识课就达到了10学分以上,很显然学分要求太高,不适合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因其总学分共80个左右。为了符合这个标准,有的学校就把原本就有的课程,如两课类、体育算作人文通识课程,并不是真正的课程改革,不符合通识教育的宗旨。吴薇在以理工科院校为蓝本的、《大学教师发展与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基于某大学的问卷调查》中,用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许多大学生对此类课程不感兴趣,这一数据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7%;而57%的大学生认为校园文化环境的缺失,只是上好一两堂课不起什么作用;52%的大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讲授反映出其对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真正的重视,这一数据直接关联到38%的大学生,他们认为学校缺少高素质的人文教师与学者,大概是影响课堂质量的重要原因。还有23%的学生认为除了专业知识传授之外,很少有教师在专业课堂中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因此一些学生不满意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低。对此,超过80%的学生认为教师转变观念和提升教育思想是首要问题,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拓展视野,同时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表达艺术。虽然这份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传统文化素养薄弱,但是现行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一些院校似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厌其师烦其道”的现象,可见,在高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将其作为拓展知识、提高品位、健全人格、学会做人等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本应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育人效果却并不理想。
二、传统文化课实效性差:显性课程有待规范和提高,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待发挥
文化教育的根本目是要从立德树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培养中华民族的一代新人。如果说高校中开设的传统文化类文化素质课属于显性课程,那么专业课教学以及校园人文环境熏陶所承担的就是人文素养的隐性课程。当前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实效性差的原因可以归为两个方面。
(一)显性课程有待规范和提高
1.适用的高质量的传统文化教材缺乏———选读相当比例的原著应成为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现在,专门为传统文化等通识课编写的教材比较少,更多的是比较专门的教材,而且教材普遍存在“大而空”的问题,缺乏以问题带经典作品原文,以作品印证问题的编排方式,不能引起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的兴趣。近百年来,经典教育在正规学校中被赶出课堂,而且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反对读经,导致学生基本上都未接触过经典的原著。因此,选读相当比例的原著应成为传统文化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至少要成为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尤其是师范学校文科学生的必修课。同时,继续并增加义务免费读经和经典的班。
2.教法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确定学习的次序、理清理念与佐证的关系是关键。许多传统文化课由一个教师将各家各门从先秦到清代、从天文地理到易道尝试列出专题,由学生自己先做一个策划或收集资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教师再做相应的补充与总结;或者是由多位教师分主题分别讲授,这不失为好的尝试和创新。但是,无论是教师一言堂还是学生自主作业,都要注意理念为先,把握灵魂,知识或历史的梳理更应发挥到佐证的作用。由此,一切的前导其实应从中国传统文化灵魂最深厚和基础的儒家经典选读为前导课程,对于中国人所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及思维方式有所把握和了解,再以传统文学、艺术及民俗后续各单元知识和材料等来佐证,把握好传统文化思想的脉搏,在传统与现代性的追寻中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3.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可尝试模块组合以适应不同专业素养的培养需求。因为传统文化课程涉及面太广,也没有统一的教材样板,导致“因人授课”,授课教师只挑擅长部分讲授的情况较普遍,也缺乏专家进行正规课程建设;面对文科生、理科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如何进行课程建设,经验不足。开设通识类课程的目的在于人文基本素质养成。但是由于迫于应试压力等各种原因,学生有时并不能将其溶化于骨髓并迁移到专业素养中,达到慎笃的境界,所以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可尝试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教学设计可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素养要求来设置模块,结合专业及岗位实际添加和选择相应内容,强化教育,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二)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专业课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能否充分通过专业教学进行文化素质的关键。
1.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自觉性差。很多教师认为,专业课教学不同于文化素质课,没必要渗透文化素质教育,而且专业学习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即使教师讲得很枯燥,学生依然能够坚持学下去,这就使某些教师对在专业课中融入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要重视扭转高校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误解。首先,建议提倡高校教师读经,呼吁各大中专院校能够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其次,编订印发一些有助于澄清误解的小册子。其三,有的教师只把传统文化当成学术研究的对象,对修身和通经致用的重视不够。
2.专业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就承担专业课教学的教师来说,多数教师过去所接受的依旧是传统的分科的单科教育,所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内容相对缺乏,因此难以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其中。
3.专业课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难以量化,缺乏激励机制。由于竞争机制的引入,大学教师大都承担着相当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工作量极其繁重。教师的文化素质良莠不齐,对教师在专业课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难以提出具体的要求,因而目前尚无法建立起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4.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化”系统存在问题文化素质的“内化”。首先是输入和吸纳,其次是实践中外界刺激与个人体验的互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融合为素养,最后为“悟”,主体完成自身素质的建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为主体的内化提供了契机,创设了情境,因此它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是关键的环节。而目前,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提升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效性
显性课程体系要科学化,隐性课程要有机制保障,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关键,切实提升传统文化课的实效性必须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作用相结合。
(一)显性课程体系要科学化、规范化
衡量传统文化类课程在校内全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位置,设定其课程的类型和课时;选用的教材既要因材施教,又要经典;教学方式要改变“一言堂”,可以采用讲座的形式,分成几个模块或专题进行讲解,以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专长,优势互补。
(二)隐性课程逐步形成机制上的保障
一是在教师的素养方面,专业课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深刻认识到在专业教学中挖掘人文素养因子对学生成为全面成长的人才的重要性;二是要建立一个较为有效的保障与激励机制。
1.建立完善的教师文化素养考评机制。(1)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增加以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素养考试科目。(2)高校教师的岗前培训要增添文化素养方面的内容。(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督导评教要设立教师人文素养的评价点。(4)教师职称评定时设立人文素养方面的评定标准。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十分讲究形式的社会,所有起居,祭祀,政治,经济活动都必须严格按照规矩进行有秩序的活动。中国的设计中可以发现方形、圆形运用的非常多,可能是和“天圆地方”的观念以及“规”“矩”“准绳”的工具相关。中国古代造物者不仅发现了“方圆直平”的形状规律,而且根据这个规律探讨制定出“规矩准绳”的设计法则,古人所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指每件事情都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形式法则。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书法。其内容主要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等,书写时注意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书法的“法”就是程式,方法,形式的意思。书法,笔法严谨而又变化无穷,抽象中又带有具象,是意象艺术的代表。书法艺术的整体布局是感觉和经验的总体把握,一切依赖行笔时的内心情感的变化,加上纯熟的技巧运用,就如庄子笔下的“庖丁解牛”。又如中国另一传统文化——国画。通过运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方圆粗细、干湿浓淡等不同处理,去追求笔墨的节奏、韵律、动态、气势、性格、意趣之美。中国书画的用笔都要求有力,首先肯定的是生命力的存在和发展,同时还是一种人格的、道德的、精神力量的表现。此外,中国文人画的笔法规则十分严谨、周密,据齐白石的曾孙齐作夫介绍,齐白石教画虾画蟹,十分明确的规定画一只虾或一只蟹的笔数。另外还有戏曲文化,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内容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音乐,舞蹈,唱歌,武术等多种表演形式。程式化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特点,其形式符号:脸谱、动作、道具、曲牌、板路等都具有明确的形式特征。
这些文化形式中都能够很清楚的看到“规矩”的存在,这样的准则是一直伴随传统文化的发展的。中国的礼法严格规定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伦”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君臣关系。其中君臣关系具体体现在古代的建筑上,因为建筑在古代是作为一种彰示上下等级制的重要形式,它们是服务于“礼”的形式建筑。城市与宫殿的关系,是以君王的权力为中心的形式设计,将宫殿的位置设计在王城中央最重要的位置,就是强调了统治者的权威。宫殿式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除了满足帝王的物质生活要求外,更主要的是以其巍峨壮丽的气势、宏大的规模和严谨的空间格局给人以强烈的精神感染,体现帝王的权威。另外在服饰的设计上也充分体现了等级分明,中国服饰的形式设计,自周朝以来,不断加强和完善,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在中国古代,什么样的人,什么等级的人必须穿什么样的衣服,已经形成了传统和习惯。如在唐朝时规定,黄色只有皇帝和皇亲可以使用,而官员的等级也以服饰的不同色彩来区分,如三品以上是紫色,五品以上是朱色,六品的是绿色,七品的是青色,这种以色彩来区分的形式非常醒目明了,封建社会这种等级观念在服饰设计上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生态保护观念在设计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生态观念相对来说形成时间较早,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具有全局、生态大平衡观念的民族。对于自然生态的保护、对人文生态的重视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各个时期的各个派别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自然生态保护观念,甚至是人文生态的平衡观念,这样的生态观念指导着现实生活中设计的方方面面。如中国传统民居的选址在风水术应用上都有所研究,在建造民居时,一定会在强调周围要有风水林,这样繁茂的草木藏风得气,可使子孙后代气运昌盛。现在有人认为风水是迷信,其实这正是古人对自然生态的观察和思考之后得出的一些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的法则。在这些法则中,渗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而中国古代生活用品设计之中也有这样的体现,如汉代铜灯—虹管灯,灯体有虹管,灯座可以盛水,利用虹管把烟吸入有水的灯座中,可以防止空气污染。这样环保的设计在古代就已经有体现。而在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环境情况越来越不乐观,全球气候异常,温度不断升高,城市化,现代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正在爆发。人们已经重视到这个问题,自然环境保护观念早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类设计中普遍度能够看见环保概念的元素。
作为我国的传统项目,武术的萌芽,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原始社会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为了继续生存的客观目标,让原始人不得不学习使用各类工具来进行捕猎,劳作,原始部落之间的战争冲突,也更是让原始人充分地对工具的使用进行探索。虽然这一时期也有祭祀以及部落之间炫耀武力的执武器舞蹈,但是这一时期的武术萌芽的出现,更多的是以生存为目标。而到了封建社会初期,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以及生产资料的发展进步,让人类开始有了思想提升的空间,而这一时期分裂割据战事频繁的客观状态让“尚武”成为了社会主流,并且文化思想也与武技有了更为充分地结合,先秦诸子百家在百花齐放的璀璨时代,皆以不同思想文化脉络影响着武术的发展,便是很好的印证。到了秦代,正式形成,尚武的气魄更与中华血脉的延续紧密结合。在这之后,虽然朝代更迭,但是武术从文化到形式,都在日益丰富着,从军事武艺到两两较击,从大型活动的武舞到天人合一的养生功法,无论是技术层面或是思想层面,武术文化的历史性都是显而易见的。而散打项目,的发展历程,从80年代才开始,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1979—1989年十年试验阶段1989—1998年快速发展阶段1998至今积极开拓国内外武术市场阶段散打项目的发展历程是很简明的,由于实验性的发展仅仅开始于80年代,因此武术文化的历史性,在散打项目上是不可能有所体现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散打项目不属于武术文化技术形态的范畴之内。一些观点认为,散打项目,从属于武术徒手格斗形式中,应为古时“相搏,手搏,卞”等等古称的现代称谓,这样的观点意在凸显散打项目历史性,也是散打文化对于自身根源归属的探寻。但是笔者的观点认为散打文化形式,与武术文化形式,并不是从属关系,而应是适应现代体育属性的全新发展方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而使关于武术的大量重要古籍资料亡佚,这也让武术发展缺失了许多重要的文化精髓,以及技击精髓。可是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共和国的蓬勃发展,国内以及国际层面的武术推广在现代社会又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为了能够迎合现代竞技体育的客观特点,散打项目在国家体委的努力下,逐步开始了有别于常态的特色发展路线。散打项目的出现,为的就是武术能够登上现代擂台,与他国武技进行直接较量,因为在现代社会体育思想崇尚“更高,更快,更强”的特点影响下,习武对“道”,对“个人修为”的追求,仅仅是一个方面,而对“更强”这一实用性的追求,也成为了世界各国尚武人士习武的重要目的。因此,各类型的搏击联盟蓬勃发展,商业格斗赛事层出不穷,在这样的大洪流影响下,武术的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功能,仅仅成为了推广武术的一个方面,擂台上能否取胜,将成为制约武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在现代社会,多极化的格局之下,文化的竞争,体育的竞争,多种竞争的交融,构成了各类社会文化形态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人们从这种有别于战争时代的高层次竞争中寻求自己国家,民族的信仰,以及文化的发展出路。散打项目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并且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因此散打项目的出现对于武术的推动作用是值得肯定的,这并不表示散打的发展能够代表武术,散打文化与武术文化在历史文化范畴内,并不存在直接的历史延续性关系。散打项目可以概括为武术为了适应现代竞技体育而衍生出的现代搏击项目,在历史性这一观点上看来,散打项目是难于代表武术项目的。
二、武术中的徒手较技与散打的内涵差异
总的说来,武术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在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一定的丰富以及完善,因此形式上具有多样性,这在“练打结合”,“内外兼修”一类的武术要义中有着充分的体现。而散打项目仅仅注重“打”,注重赢得比赛,因此在这里存在一个矛盾性的问题,散打项目的主要功能属性就是“搏击”属性,那么这一属性的文化内涵,与我国古代“手搏,白打”等等一类的徒手格斗是否存在延续性呢?散打项目在“格斗”这个层面,与我国古代武术的徒手格斗在“肢体武器”运动用的角度上存在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的共通点在于都伴随着人类对自身身体的认识。可是这种看似相通的认识却又存在着不同的方向。文化的繁盛是我国古时的特点,对天地,对自身的思考交融在一起,形成了特有的文明与信仰,这也让我国古代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一度达到巅峰位置,因此在这样的思想文化背景影响下,古人在认识自己身体的过程中,不仅仅停留在对自身肢体武器搏杀技能的认识上,高度的文明让古人对武术“形而上”的领域也有着深远的探索,因为他们习武也有着一个为了让自身得到“升华”得到“进步”的目的。我们都知道“武”字“止戈为武”的文化内涵,而这一内涵恰恰是古人“武术观”的重要体现,也就是在这样的思想特点影响下,“天人合一”,“内外兼修”等等一系列的武术思想才得以诞生并且支配着古人的习武活动。相比之下,散打项目虽然作为现代搏击项目,其方向性还处在将击败对手作为唯一目标之上,而在古时,以击败对手为直接目的的武术,最初出现于原始社会,其后在封建时代文明开始进步时,更多的是用在战事,自保,关乎存亡之际,而非武术常态,当然,这不代表武术完全不注重“赢”这一目的,古时武术两两较技的徒手相搏,能够取胜自然也是检验自身技艺的重要方式,只是中华文明特有的风格决定了“赢”是一个大的内涵,而非仅仅代表一次对抗的结果,这就决定了古时的徒手相搏的文化内涵是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导向下发展的。而散打项目的对抗,是在现代竞技比赛的规则导向下发展起来,因此更多体现出的是其内在的商业性,以及功利性。其实当我们细细观察散打比赛,就会发现比赛取胜这一简单目的,并非散打文化有别于武术文化的唯一原因,最为显著的不同在于由历史的传承延续构成的武术的传统性,也是难于在散打项目中得到体现的。散打项目的比赛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完全参照了现代商业竞技体育赛事,从拳手的着装,礼节之上,同样未能体现出中华武术的传统礼仪文化特点。散打项目的客观运动形式特点所体现出的“原始、野性”,在徒手格斗层面,与武术徒手较技,是仅在技术层面具有一定相通性的两种文化形态。
三、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新性;人文情怀;技术手段
美国著名建筑家查理士摩尔认为,传统的、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蕴涵着一种人类赋予的“文化能量”,可使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地位,并熟悉喜爱属于自己的环境。任何“新的创造”都不可能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联系。由此可见,要继承和发挥传统文化不能停留于形式的模仿,而是要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并加以现代体现,以求得当代创新。
一 室内设计的概念
所谓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上述含义中,明确地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作为室内设计的目的,即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为人的生活生产活动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现代室内设计是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它包括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等内容。
二 当代室内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辩证的、因果的、整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事物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强调“天人合一”禅宗理念,与中国民族文化中的和谐、转化、重整体的传统思维方式相吻合。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来做设计,往往更容易找到设计思维的灵感并且能够很好的促进人类之间的相互交流。
三 室内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1)传统文化影响了室内设计:设计不是人们随心所欲的施行自己的设计理念,一个好的设计作品必定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表现手法、空间语言到对设计认识的文化体系、审美观点等都影响这设计师,任何一个现代大师或者后现代大师都不可能完全抛弃传统文化。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2)室内设计反映传统文化:不管是何种风格的室内设计,他都是用相应的文化来支撑的,作品在传达设计师的精神,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反映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现特定的文化风貌。所以说设计形式来源于文化,并且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内涵。
四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留给我们借鉴和传承的重要的精神财富。当代室内设计必然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中国先民对自然的关注表现出崇拜和信仰等情节,我们得到了先民传承下来的万物有灵论,在室内设计中表现为注重室内外环境及空间的对话,更好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室内设计集中表现为严格的等级概念。在室内设计中,空间划分形式为虚实结合,既隔又通。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就是对内开敞,对外封闭,厅、堂、廊、室等都是既隔又通,在空间表现形式上大多有制有序。强调布局的严谨性,按照辈份划分室内空间及结构形式。在色彩与室内装饰上例如屏风、雕刻、壁挂、钟鼎以及其他小的装饰品等,不仅形式多变,而且在内容上起到了烘托点题、教化等作用。
五 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一方面在物质层次设计的方面上,指室内装修和家具的材料以及电器设备的选用必须以安全性、节能性作为选择标准。现在的装修材料正在实现清洁生产和产品生态化,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不会对人体和周边环境产生产生危害,更新的旧材料也可以比较容易的自然降解并转换或作为再生资源投入再生产。如再生壁纸、无毒涂料等。使用清洁能源可以保证能源的可持续性,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如目前使用广泛的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可以自然融入到建筑物当中,不会为室内设计的工程带来任何麻烦。但是我们要对太阳能的配套产品产生的污染做合适的处理,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体现在精神层次设计方面上,即室内的陈设和装饰应该有生态性等等。我们可以把绿化、庭园和植物装饰导入室内装饰,用来吸收二氧化碳,清除空气中的细菌,形成健康的室内环境。作为技术上的可行性,现在已经发展起来了无土栽培技术、防水处理技术等。
从精神享受方面来说,我们追求素雅、朴实和自然。民居中常用的竹藤家具、根雕家具,装饰中有石雕、砖雕和不设色的木雕。偏爱材料的本色和自然纹理等等。现在越来越多的民间手工艺品进入了现代家居装饰行列中,为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添了几丝乡土气息。将传统文化元素注入当代室内设计中,结合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用现代的表现手法进行设计,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风格。当代的室内设计不是对传统文化形式进行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提炼并且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对传统文化深深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使室内设计更富有时代特色。我们在做设计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到对传统文化的合理理解,最后做出有创意的作品让更多的人欣然接受。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的重要源泉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对先民为我们存留的不可再生的、博大精神的传统文化加以重视。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室内设计在心理上、情感上、造型上、寓意上、风格特征上才更符合中国人的需求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里历史的演化为我们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丰富资源。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应该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这样才能在世界室内设计中展现出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