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16:50:0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语文教学的概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多元智能概念
多元智能概念是198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推行其教育研究项目“零点项目”时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被认为是人类智力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并非像人们过去想象的那样,主要是由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构成的。他提出,人的智力可以分成至少8种类型,包括视觉/空间智能、词汇/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社会智能、内心/自省智能,以及最近发现的自然观察者/自然界智能。以这种新的智能观为出发点看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在自己特长的领域中都是天才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了得,有的学生文笔优美,有的学生能深刻地理解课文,有的学生朗读娓娓动听,有的学生善于和别人交际……这就是学生不同智能的表现。
加德纳指出:“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我们不能只重视语文智能的培养,而应该着眼于多元智能,建设多元的语文课堂,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均衡发展。
二、充分开发语文教材中的多元智能因素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高度重视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认真钻研语文教材,发掘教材中的多元智能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1.发展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空间/视觉智能是指把思想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就是把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图画、地图和表演等形式。比如在教授古诗时,因为诗歌特有的韵律美、意境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把课文中的意境画出来;而在教学一些故事性强的文章时,则可以要求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按照自己的理解表演出来。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程度,又可以发展他们的视觉/空间智能。
2.发展学生的词汇/语言智能以及人际交往/社会智能
词汇/语言智能包括了阅读、书写和倾听的能力。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发表自己对课文一些问题的看法,倾听别人的发言,从而使口头表达、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倾听、讨论的过程中,学习怎样与同伴交往,怎样向别人提意见,怎样使自己的见解得到别人的赞同,也使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得到发展。
3.发展学生的音乐/韵律智能
拥有高水平的音乐韵律智能的人会以唱歌、吹口哨或打拍子的方式陶醉、放松自我。在教授一些节奏感较强的课文,如诗歌、儿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配上合适的节奏或音乐进行朗读、表演,在节奏韵律的配合下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利用多元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多元学习
现在的教师已不再是一支粉笔走天涯,而是拥有众多辅助教学手段。教师采用多元手段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从多方面学习、理解知识,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1.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多角度展现知识
人的多元智能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多种智能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多项智能同时运作,能使学习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雷雨》时,课文对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进行了描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没有一丝风的情景,先让学生观察图,再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回到课文找出课文中对应的描写。因为有了具体的情景演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2.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段的学生来说,最能引起他们兴趣的莫过于游戏。在课堂中适当插入游戏,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牢固地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生字的时候,尤其是碰到会意字,可以让学生开展“我做,你猜”的游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做出字形,让同学猜。在这一过程中,既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又促进了学生身体运动智能、逻辑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各项智能的发展。
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让他们规规矩矩坐在教室听40分钟课是违背儿童天性的。如果在课堂上结合课文,让他们开展活动和表演,教学一定会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写话《夸夸我的家乡特产》时,如果只是单纯地教授学生写作顺序、修辞方法,学生必然会感到索然无味。如果在教学时,让学生带回来家乡特产,大家一起观察品尝,再写下感受,就既让他们在一系列感官参与中积累了写作材料,又让他们在把感受转换成文字的过程中,开发了词汇/语言智能、人际交往/社会智能、逻辑/数学智能以及内心/自省智能。
3.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各项智能发展是不平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在学习中,教师不能要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学习统一的内容,而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如生字教学中,可以激励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识记方法;在课文教学中,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完成。在《我是小小演讲家》一课中,我会让学生复述课文,讲讲对这篇课文的感受。而《我是小小表演家》一课中,我则会让学生把课文内容通过自己的加工,表演出来。学生能在学习中利用自己的特长,学习效率一定能提高。
三、设计多元作业,多层次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们给学生布置作业,目的在于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的固有内容——抄写、做习题,对于学生来说过于单调、繁琐,学生常会马虎应付了事,并不能真正达到布置作业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在作业设计中多动脑筋,多花心思,让学生乐于做作业,真正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例如教学《恐龙的灭绝》一文,课前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查找有关资料,学习课文后再找找各种灭绝原因说法的理论依据,思考哪种说法最合理。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拓展了知识面,学习了搜集知识的方法,既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巩固,又让教师从中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四、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多角度评价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牢记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长,因此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打击他们的自信,磨灭他们的个性,把他们打造成千人一面的产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留心观察每个学生的特长,哪怕他们只有一点长处,也要大力表扬,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要多表扬,多发现闪光点,让他们树立学习的目标,产生学习的动力,不断进步。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定义及重要性
(1)情感教育的定义
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是完整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情感教育其实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创设出一个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并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使情感因素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情感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
(2)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所有的学习既是认知活动,又是情感活动。一个健康、向上的情感可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人精神饱满。可以说,情感教育对语文教学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符合新课程理念对教学的要求。反之,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向上的情感,这样极容易导致学生情绪低落,还会降低学生的智力,最终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情感教育有效地渗透在教学中,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与文章产生情感上的体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对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为提升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引导,融入情感
课堂教学需要讲究导入方式,尤其是语文课堂更应如此。语文教师应提炼出教学内容中的所含的情感,让初中生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写作背景、思想历程有透彻深刻的了解。语文教师应适当创设机会,并鼓励学生尝试扮演教材中角色,教师也应当善于倾听学生意见,遵循初中生的认识规律,充分发掘学生内心情感,让初中生在角色扮演角色过程中深刻体会文章情感,教师应与学生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帮助,加强学生对已学内容的体验,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并对初中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积极正向的深远影响。初中语文教师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肩负重要任务,有重大责任。
如学生在学习《最后一课》一文时,可以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分角色扮演,使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分析人物心理,把握人物情感,从而把握文章主旨思想,培养学生相应情感,达到初中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再如教师在讲解《我的母亲》一文时,初中语文教师应融入自己对母亲的情感,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到母亲以及没母爱对人生的意义和影响。
三、创设情境,加强情感
语文教学更需要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先进的教学设备来制造情景。比如通过多媒体设备来创作一个最佳的语文教学情景。多媒体的运用在带来方便的同时,还能使呈现效果更加贴近。它是通过图片和声音等使情景得到还原,再经过特殊的情景设定便可以令学生身临其境,真真切切的感受当中情感。通过情景创设,既打造了和谐的学习气氛,更快的带动学生进入状态,而且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方面也有很大帮助。经过精心创设的情景体验,可以不断地强化自我意识,由此收获的效果也更为显著。
四、注重实践,培养真情实感
语文重在参与和实践,并且其宗旨也是重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语文能力的日积月累,一方面来自于课堂上,但是大多数是来自对课余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所以,对待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是,加强指导学生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的交流与观察,利用好各方面的有利资源,增加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更多的创造可参与的良好语文实践机会,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由此得到的情感也更加真实。
五、充分利用课本内容,激发学生情感
学生作为学习中的主体,要想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学习主体必须要带着较高的积极性,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并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在课堂上积极和教师交流和沟通。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的鼓励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语文课堂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很多情况下是以阅读课文来实现的,课本中的每一词句都经过作者的反复琢磨,因此每一句带有浓厚的情感特色,文章的情感通过直接带有感情的阅读是一种直接情感教育方式,如学生带有浓厚的情感阅读文章和诗篇等,教师也可以通过有感情的示范让学生跟读,通过阅读来快速的实现感情与感情的传递,从而让学生了解当时作者的感受,如有的作者是怀才不遇、有的是背井离乡、有的生活所迫等,这些都是特定环境下作者流露的真实情感,教师就是要让学生去体会这种真实的情感。例如《石壕吏》一诗,源于杜甫在石壕吏投村的所见所闻,诗中每一句都饱含着丰富的情感,突出了在当时统治者统治下人们的凄惨生活,对此教师可以带有感情的示范阅读,阅读后再为学生讲解全诗的意思,通过悲惨的事件勾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理解作者对当时环境的控诉。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是我国初中语文教育课程中一项重要内容,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是必然趋势。教师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首先要打破传统思维,重点对学生情感进行培养,从而整体提升语文教学成果,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04):22-23
关键词:语文教学;概念图;有效应用
概念图即图示法,可以形象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概念图,可以让学生思维上主动积极起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概念图的定义及制作
概念图是一种用来组织和表达知识的工具,简单地说,就是将不同的概念放在圆圈或是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连接相关的概念,连线上再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及关系。它的关键在于能产生创造性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制作概念图的工具可以是纸笔,也可以是粉笔,随着教学的汉人,补充概念图,能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内容。
二、概念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阅读能力的提高
概念图支持学生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简约直观,学生可以看到课文体系结构,轻松掌握阅读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
2.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写作的时候要进行整体的构思并列出写作提纲。可以利用概念图引导学生写作,提高写作效率。使得学生养成写作表达的习惯,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写作思路,全面的有序地进行写作。
3.复习巩固,再现知识要点
利用概念图对已经学过的内容进行小结,归纳零散知识,重现知识要点,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融合到已有的结构中,促进学生有意义地记忆,还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4.促进教学互动
它有利于实现课堂互动和开展协作学习,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实现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各组间交流信息,教师组合一下,形成最终的学习资料。
5.学生思维的发展
构建概念图的过程是跳跃式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左右脑,发挥学生的主体潜能。还指导学生跳出已经形成的固定的思维模式,多方位的思考构建概念图,深入地分析研究各个概念的内涵。
概念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合作精神,活跃课堂气氛,因此,概念图特别适合于需要学生发挥想象的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杨亮涛.概念图是促进学生知识建构的有效工具[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赵金波,吴红霞,范向华.运用概念图促进读和写[J].中国电化教育.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有一定的限制,使得很多语文教师无从下手。 为了能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对新课改理念进行了学习。新课改理念中提出,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充满人文气息和关怀的,是一个促进学生勇于探索、勇于表达的过程。 因此,笔者经过实践之后,提出了如下几个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在教学中加入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生长时期,当抽象的教学内容与具象的情景相结合的时候,就会激发小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好奇心,并利用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小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课文《春雨的颜色》时,很多教师只注重对其中字词的学习,而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仔细的讲解与分析,使学生认为整个内容枯燥无味。 教师可以按自然段对学生进行情景带入教学,当学习到“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洒落在地上,沙沙沙,沙沙沙……”可以让学生回忆起自己在春天听到雨的声音,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下雨的视频,进一步理解内容。在学习到“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下到草地上,草地绿了”,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绿色草地的图片,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体会到文字与实际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二、在教学中加入探究教学
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例如,在学习课文《荷花》的时候,很多学生没有见过荷花,或者见过但是对不上号,学习的时候就无法产生积极性。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花园中去欣赏荷花,并让学生观察荷花的外观、香味和形态,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的意境,将现实中的荷花与课文中的描写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时刻处于活跃的氛围中。
三、在教学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小学生处于想象力丰富的阶段,适当地应用学生的想象力,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有助于语文课堂上小学生发散思维的产生,为提高语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文章是情感的传递,唯有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才能更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领悟。 一些课文内容较为抽象,是小学生日常不触及到的部分,使小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发掘课文中能够引起学生联想的关键词和关键部分,鼓励学生去大胆地想象,适当借助一些教学媒介,激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他们能够获得教学内容上的启发。 例如,在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当阅读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 一代代, 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 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很多学生一出生就在城市中生长, 体会不到村庄中树木被砍伐、土地裸露的情况,无法透彻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可以采用打比方的方法,将文中的小村庄与城市中的公园进行类比,以此作为假设,使学生想象到公园中的树被砍伐过后只剩下黄土地的场景。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将文中的小村庄联系到实际中的公园,并借此进行思维发散,并在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下弄清文中想表达的悲怆、凝重的氛围,使学生透彻理解文中想表达的“保护环境、保护绿色”的基本思想。
四、结语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要语文教师应用了恰当的方法,就会转变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小学语文新课改的理念是希望所有学生的语文素养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并且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新方式,使语文课堂能够充满活力和热情。因此,每个语文教师都应重视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使语文课堂能够成为学生发展综合素质的基地,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篇富饶的土地上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金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郑少颜.试析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于雪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随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开始不断推陈出新。面临着实施新课程的要求与任务,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改革,是当前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鉴于此,积极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工作,掌握现代先进教育手段,认真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改革之中,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以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素质化的小学语文多元化教学目标的理解
1.全面而完整的认知体系。这里不是知识体系而是认知体系。知识体系是客体,小学语文知识体系客观存在于小学语文的大纲和教材之中,认知体系是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学生应当具备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体系的能力。这类目标是小学语文的核心目标,它是由国家规定和社会检验的。
2.一般学科能力。各门学科都有一般学科能力,而小学语文的一般学科能力更具有综合性和基础性。这种一般学科能力同第一类的认知能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且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说它们有联系,是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很高,往往相辅相成;说它们之间有区别,是因为这种能力不等于认知能力。但它们恰恰是现代人应具备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3.动机、兴趣、态度、意志等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同时发生,两者相随相伴,贯穿始终,认知和情感互为手段。学生愿意学、喜欢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积极情感,应当经过长期的培养,使之人格化、品质化,这是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十分重要的方面。
三类目标归纳起来,小学语文素质化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
二、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首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爱劳动爱人民的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促进他们形成正确得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树立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的远大抱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原动力。其次要紧密 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激趣激思、动手动口的问题、推动他们通过自己看书、查资料、讨论、做实验、观察、思考,主动的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适时对其引导、鼓励、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 习成功的喜悦。产生“只要自己认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就能成功”的自我评价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是教师有意把学生推向做学习主人的成功通道。只要教师教学中能坚 持正面教育和为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铺路搭桥,就会逐步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学习态度,学生不会再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负担,产生越学越带劲的主动学习氛围。
三、教给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
教师要教给学生会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辨证教学思想。教给学生会学习的方法,是学生终生收益的事,教学中要始终贯穿和突出这个观念,这也 体现了由应试教育的短期行为转向素质教育的终生行为。如看书、归纳、小结、观察思考等。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结合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有措施、有目的的实施培养,在步骤上可采取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分内容实施。在方法上,一是紧密 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知道学法;二是必要时专门组织学法知识讲座,集中解决一两个学法问题;三是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学法交流,促使他们相互借鉴学习方法。
四、贯穿因材施教的原则
基础教育既要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有用人才,又要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从这个目标 出发,就决定了培养人才的多层性。再则由学生本身的性别、年龄、智力和非智力等因素也客观造成一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智能水平的千差万别。这也就决定了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 因材施教的原则。再次从教材内容来讲,也设置了许许多多的反映智能的层次性的问题。综上所述,无论从培养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都体现了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因而课 堂教学必须抛弃一班学生、一本书、一样要求的统一的教学模式。但因材施教决不是歧视或变相忽视差生,而是要求教师在班级式教学情况下,如何辅导差生达到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 要求,使教学不偏离面向全体学生的方向,另外也要采用相应的方法来使优等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进一步提高智能水平的问题,从而达到在一节课内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不同程 度的收获和进步,继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理想效果,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内在潜能。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
五、科学的把握和实施每一教学环节
科学的把握和实施每一教学环节,是提高课堂45分钟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是达到课堂高效益、高质量的必经之路。是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较高要求,也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和减轻学生课 业负担的有效途径。这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精通或熟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等多方面的知识。教师必须从每一节课着手从提高自身素质着 眼。一是加强自身学习,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和理论储备,注意收集整理多种教改信息,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探索、总结提高。二是要从每一节课做 起,在备课教课中,认真审视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程序,看其是否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知识上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在智能上是否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各 种能力,在情感上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优化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1.抓根本――提高认识能力
(1)钻研教材,把握要求。
(2)遵循规律,探求方法。
①串“联点”,在语言环境中教学字词。
②借“撑点”,于读写重点训练中学方法。
③寻“空点”,循作者思路拓展思维。
2.讲落实――强化基本功训练
实践告诉我们,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与作业是抓基本功训练的一个依据。因为课后作业是教材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编者的意图,体现了重点训练与一般训练的内容、序列与层次。它揭示了教学的重难点,告诉我们教学的步骤与方法,揭示课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依据作业 去组织教学,能教的准,学的快,双基训练也落到了实处。
3.辟渠道――提供个性特长发展场所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探索;质量提高
一、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但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对新课标的把握有所偏差,即更多的教师意识到了新课改的新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按照这些要求去做,存在纸上谈兵的现象。
第二,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也就是说,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管知识点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的生活,对学生不够了解,所制定出的教学方案可信性和实用性并不高。
第三,教师所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而且并不重视课堂评价工作,整个教学过程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和进展,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二、新课改理念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建议
通过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新课改理念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实现了更好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用新课改的理念引导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新课改理念明确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地把握新课改的新要求、新宗旨和新内容,并能够将其投入到日常实践的教学活动中去;其次,要打破传统的“教师本位”“应试教育”等教育理念,以新课改的理念为基准,建立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三是要敢于并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不断地创新和突破。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改变那种带领学生读文章、从文章中找问题的答案、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对文章的认识和感想,并引导学生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让学生从文章中感受到伟大的中华文化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用新课改的理念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新课改理念下强调有效课堂和高校课堂,所以说,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堂的40分钟时间,在仅有的时间内创造更大的价值是需要一线语文教学者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能够在备课方面精心设计,内容的选择要在符合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着手,课程的设计一定要精心,选用的教学方法一定要有效、科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教学情境、利用小组合作、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还要通过精心的设计课堂教学作业题目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并配合完善的评价机制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此一来能够使得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3.用新课改的理念创新既有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方法的创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新课改标准中重点强调的内容。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地研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优势、不足和问题,在探索中前进,在探索中完善。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学习的力度,善于借鉴国内外其他学校、其他年级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用新课改的理念打造和谐的小学语文教学环境
[关键词]前概念;科学概念;实验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反映,是在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经过反复的科学抽象而形成的。科学概念就形态来说,它是弥漫的;就内容来说,它是定性的。它不能精确地说明自然现象,更不能转化为相应的专业技术[1]。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认为“科学概念”(Scientific Concepts)是指组织起来构成的、系统的科学知识。它来自科学家共同体对世界的认识,同时也帮助科学家组织观察和发现世界,它包含的内容是开放的、动态的。科学概念可以是一些自然的语言,如动物、植物、哺乳动物、湿地、水资源,等等,也可以是运用一定的语言规则,由科学家建造了更复杂的知识结构的表达,并且与数据、方法、理论和其他概念相连[2]。中央教科所郁波教授认为科学概念包括科学的观念和对科学的看法,发展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念,比让他们掌握大量事实性的信息更应受到重视。科学概念不是科学知识,“科学概念”也绝不是原有认识中的“知识性概念”,它的内涵远比“知识性概念”要丰富、深刻。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陈嘉映教授认为一个概念是一些经验事实的结晶,科学概念是科学经验事实的结晶[3]。笔者认为当今科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概念不仅包括科学的事实性知识,也应包括科学的观念、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这些都是学生应该在科学课中习得的,科学概念的教学应该成为今后科学课程教学的重点。
在2000年和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标研制组进行的一项专题研究表明,我国小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掌握程度的总体合格率为48.2%,低于国外公众对科学概念的掌握的程度。[4]此项调查说明,我国小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学习还存在严重的问题。在今天的科学课课堂上,教师经常以给出定义的形式直接讲解某概念,然后进行举例或应用。这是比较普遍的概念教学方式。这种讲授方式忽视了学生理解概念的重要性,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对科学概念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保证概念的教学效果,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小学科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挖掘学生脑海里的前概念不够充分
很多事实证明,学生不是带着空脑袋进入课堂的,而是有相关的前概念的。这些前概念有些是正确的,可以成为科学概念,有些是错误的,属于错误概念。错误概念影响学生对新概念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讲课时要充分挖掘学生头脑里原有的错误概念。学生的前概念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验,缺乏严格的推理和实验验证,有时他们借用表面类似的现象对事物进行解释[5]。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理解效果,这会造成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死记硬背,而不能完全理解概念。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使用直接提问学生的方法来暴露学生的前概念,这样做导致学生没时间思考问题,收效甚微。这些都是缘于教师对学生的前概念的挖掘不够充分,不知道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二)科学概念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认识,对学生认知能力估计不当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大都还处于“前运算”的阶段,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还是以记忆为主的学习习惯[6]。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多采用成人化思维,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同于教师水平。对学生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估计过高,觉得有些概念很简单,在讲解时寥寥数语,这样会导致有的学生不能理解相应的科学概念,丧失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也有的教师在教授抽象概念时,仅组织学生对概念进行简单记忆背诵,认为学生理解不了概念,这样做恰好过低地估计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比如在简单的串联电路中,学生会认为各处的电流大小不同。很多老师会认为电流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好理解,于是直接让学生记住串连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这样的结论。
(三)科学概念的教学重结果轻过程
学生掌握一个科学概念,实质就是掌握了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是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本质的过程[7]。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尽量缩短认知过程、减少思维坡度、加快教学进度,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测试练习,达到应试的目的。很多学生在教师讲完科学概念后,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上。教师在教授科学概念时,不讲科学概念的来龙去脉和相关概念,使学生孤立地学习一个概念,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如今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特别注重概念形成的过程,注重概念教学的连续性,强调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自主探究,而不仅仅是记住一个科学概念。
三、小学科学概念的教学策略
一、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是阅读活动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伴随着学生的学校学习生活正式开始,让学生逐步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至关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此特别强调:“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具体阅读要求中也特别地突出这样的要求,如“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对这些课程目标的表述,至少可以作如下的理解:首先,这样的表述意味着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感受快乐的过程,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同时也要上升到新的层次,开拓新的方法和途径。阅读为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为学生提供了无穷无尽的乐趣。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在拓展认识世界的视野的同时也获得了快乐。在现实世界得不到的快乐,孩子可以在想象的世界中获得。阅读为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也提供了挥洒自由与快乐的场合与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从开始上学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而不是按部就班地跟随教师和教材编写者的思路与理解,照搬别人的东西,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也由此而快速地发展。其次,这样的要求也隐含了这样的内容,即教师和教材应该为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创造条件。这就要求所阅读的材料和呈现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能够自觉投入其中,或暗自窃喜,或捧腹大笑,或急切地与人分享。如果学生面对教材无动于衷,毫无兴趣,没有喜欢阅读的动力,也就不可能体会阅读的快乐。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让学生去读,并且要多读。如果学生还没有去读,教师就牵着学生直接进行讲授,让学生死记硬背结论,久而久之,学生便觉索然无味。应该让学生去读,同时要让学生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乐趣。每个学生获得的乐趣可能不同,带有个性化的色彩,不同乐趣的汇集与相互碰撞,必然会丰富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乐趣,也可能激发和产生更多的乐趣。因此,在开始培养学生阅读的时候,学生阅读乐趣比对阅读材料认识的最后结论可能更重要;只要学生喜欢阅读。其他的事情也会随之迎刃而解,阅读乐趣的能否获得应该成为评价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二、改变原来词、句、段、篇的分析思路。注重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从静态分析的角度,课文内容的构成及其构成要素可以这样分析:基本单位是词,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但是,从学生的学习来说,至少有两个因素决定了学习顺序正好应该反过来:首先,从课文作者的写作过程而言,有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才创作,在写作的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情意充分地表达出来。其次,从学生阅读过程而言,学生首先关注的是课文的整体。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强化的是部分,强调各个部分相加构成整体,就会引导学生和教师走入阅读的误区,至少造成学生忽视对整体的认识。无论是阅读富有情节变化的童话、故事,还是诵读儿歌、古诗,注重的是对课文整体的认识。对课文中词句的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一方面对词句的要求降低了,另一方面强调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也说明词语教学思路的转变。原来注重的是对词语的理解,具有追求“挖井”的倾向;现在则追求的是量的累积,懂不懂没关系,只要对这个词语有新鲜感,先将其储存起来。词语作为语言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词语进行积累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是追求词语理解的深入,还是注重词语积累的数量,虽然需要综合多个因素来考虑,但是没有量的积累肯定是不行的。同时,积累的过程也包含着一定程度的意义认识。另外,强调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也是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内容,学生从开始阅读就应该养成积累词语的意识和习惯。
三、阅读内容应符合儿童阅读心理特点。注重个性化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在大多数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目标的要求隐含着对一定阅读内容的要求,这些内容理所当然反映着各个时期对学生阅读心理的认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了不同的阅读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与以往的大纲相比较,至少说明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两个阅读目标的要求指向了小学低年级的主要阅读内容。也就是说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以及儿歌、童谣和古诗是小学低年级阅读的主要内容。这个问题自然又引发了对阅读内容确定的主要根据,以及课程标准对此作出明确要求的意图的思考。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以_及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最近时期的儿童心理研究成果表明,儿童在一定的年龄时期对这两方面的内容特别感兴趣。概括起来,这些内容具备以下一些特点:句式简洁,富有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有一定的重复回旋的语句,充满情趣,富有情节变化和强烈的感彩,可以将自己融入其中并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
不同的阅读内容应该有不同的阅读要求,不同学生的阅读过程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发展过程。阅读有一般性的规律,但是面对不同体裁的文章,阅读主体的感受过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作出针对性的要求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于增强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来说更是必要的。例如,富有情节变化的阅读材料,学生主要关注的是人物、情节和事件,而对于韵文,学生直接感受的是语言、情感和意境。关注的重点不同,学习方式方法也应该多种多样。
另外,阅读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特点,暗示着教材内容的选择和教学也必然以此为原则。不难发现。这样的要求有利于解决语文教科书长期以来内容陈旧、单调的问题。调查发现,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的重要原因就是对教科书课文没有兴趣。长期以来,教科书内容单调、枯燥、乏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学,几十年的选文范围和思维定式很难突破。特别是现代社会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培养学生创造性应该渗透和贯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同时,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他们不仅生活在现实世界,还生活在想象世界,学生喜欢“做梦”。学生想象世界的丰富程度与学生思维发展密切相关,在学生喜欢“做梦”的时候,应该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和条件,至少允许学生“做梦”,不必担心学生永远生活在“梦”中,低年级学生喜欢做的事情,到了中、高年级就不屑一为。但是,如果在适合“做梦”的年龄没有去做。甚至被剥夺了做的权利,这就违背了孩子的天性,不符合客观规律。
关键词:问题串;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域;符号
在教学工作中,笔者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次省公开课教学展示活动,在这次课堂教学活动中,以苏教版《数学》必修4第一章第一节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一课时为课题上了一节基于“问题串”的数学概念生成课,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自我感觉不足的地方. 本文笔者将概述本课的教学过程实录,并附以自己的一些教学随想,以期专家同行的不吝赐教.
[?] 教学过程实录
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日出日落,寒来暑往……自然界中有许多“按一定规律周而复始”的现象,一个简单又基本的例子便是“圆周上一点的运动”. 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吗?
学生:钟表,摩天轮,自行车的轮胎……
教师:很好!刚才这位同学讲到了摩天轮. 问题1:摩天轮上一点P在转动过程中,引起了角度α和弧长l的变化,你能说出α、r、 l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l=αr.
教师:这里产生了一个角α,从初中角度看是什么角?
学生:锐角.
教师:初中学过锐角三角函数,是在什么图形中研究锐角三角函数的?
学生:直角三角形.
教师:问题2:你能回忆一下初中里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吗?
学生:……
教师:问题3:前面我们是如何来研究角的?
学生: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法来研究角的.
教学随想: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 摩天轮是学生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东西,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初中锐角三角函数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数学内容,由浅导入,由熟知引入,慢慢引导学生顺理成章的接受新知识.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来一个飞跃上升”. 这是一个十分精辟的思维方法,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第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遇“新”不惧;第二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
2. 展开问题,探索新知
教师:因此我们也想到把上面这个图形放入直角坐标系里面来研究,在直角坐标系中,一个点对应着一个坐标. 问题4:你能根据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说出(r,α)与(x,y)之间的关系吗?(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过点P做x轴的垂线,垂足为M,则OM=x,MP=y,记r=,则sinα=,cosα=,tanα=.
教师:非常好!这里x,y为点的横纵坐标,点P所在的射线可以看成角的终边,即锐角三角函数可以用锐角终边上点的坐标来表示.那么锐角终边上只有这一个点吗?
学生:有无数个.
教师:问题5:如果改变点P在终边上的位置,这三个比值会改变吗?(学生分组讨论思考)
学生:在角的终边上任意选取一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则OMP∽OM′P′,
所以sinα==,cosα==,tanα==,即比值不变.
教师:非常好!用文字语言来概括就是锐角的三角函数值仅与锐角的大小有关,而与点在锐角的终边上的位置无关,并且满足sinα=,cosα=,tanα=,在这里借助于图形得到了比值的结论,也就是数的结论,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师:角的终边只有这一种可能吗?
学生:也可能在其他象限或坐标轴上.
教师:问题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已经将角由锐角推广到了任意角,那么锐角的三角函数能不能推广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呢?(学生思考,分组讨论,感觉问题难以回答)
教学随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斯贝尔曾经说过:“如果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遵循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与“学生原有经验”出发进行教学,符合皮亚杰的“认识即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的观点. 上述设计先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内容,进而放到直角坐标系中去考虑,学生自然会想到作一条高,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体现了化陌生为熟悉的化归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 归纳提升,形成定义
教师:可能这个问题有些难度,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课本给出了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对任意角α,我们规定:
①比值叫做α的正弦,记作sinα,即sinα=;
②比值叫做α的余弦,记作cosα,即cosα=;
③比值叫做α的正切,记作tanα,即tanα=. (学生一起来朗读定义)
教师:大家读得很整齐,声音也很洪亮!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课本规定好的定义,但是在学习的时候,要有大胆的怀疑精神,这个定义合情合理吗?(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锐角的三角函数满足这个定义吗?
学生:满足. 只是定义的一种特殊情况.
教师:这里由锐角的三角函数推广到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呢?
学生: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
教师:也就是说与我们原有的知识没有产生矛盾,这个定义的发展合乎数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合理性. 再来看这个定义,自变量是谁?
学生:角度α.
教师:非常好!我们已经将角度与实数之间通过弧度制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再来看函数值,是一个什么呢?
学生:比值.
教师:比值是一个数. 给你一个角度,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会对应着几个比值呢?
学生:一个.
教师:给定一个角度对应着唯一的比值,大家想起了前面学习的什么定义呢?
学生:函数的定义.
教师:函数的定义是对两个什么而言的?
学生:非空数集.
教师:这里也是两个非空数集,并且也满足对任意的自变量α,都有唯一的比值与之对应,因此,我们可以称它为函数,只不过这里我们再给它起一个规范的名字:三角函数.
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终边上点的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以上三种函数都称为三角函数.对于定义,给出三点说明:
(1)sinα,cosα,tanα分别叫角α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以上三种函数都称为三角函数;
(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3)sinα不是sin与α的乘积,而是一个比值;三角函数的记号是一个整体,离开自变量的sin,cos,tan等是没有意义的.
教学随想:在定义集体诵读时,使每位学生都亲身体会教学重点的内容精髓. 学生参与定义,不仅符合学生的口味,而且记忆深刻,还能享受发现的乐趣,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实,教材中有不少概念,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定义建构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发现、提出问题,进而让学生“乐学”. 由锐角的三角函数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体现了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符合由特殊到一般、由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4.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例1 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2,-3),求α的正弦、余弦、正切值.
教师:在这里给出点的坐标后,先写x,y的值,再求r的值,然后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采用定义法来求解. 我们再来看这里正弦是负的,余弦是正的,正切是负的,思考1: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如果不求值,能不能判断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符号呢?
学生:正弦函数值的符号与y的符号相同;余弦函数的符号与x的符号相同.
教师:非常棒!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二个内容: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我们再来分别看一下,第一象限全是正的,第二象限只有正弦是正的,第三象限只有正切是正的,第四象限只有余弦是正的,那么可以用一个口诀来概括: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思考2:若将点P的坐标改为(0,-4)呢?(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
教师:是不是对任意角,它的正切都存在呢?
学生:不是!
教师:什么时候不存在?
学生:x=0时不存在.
教师:x=0时,点在哪里?
学生:y轴上.
教师:y轴上角的集合是什么呢?
学生:
α
α≠+kπ,k∈Z
.
教师:正弦,余弦都存在吗?
学生:都存在.
教师:这就是本节课学习的第三个内容:三角函数的定义域:y=sinα的定义域是R;y=cosα的定义域是R;y=tanα的定义域是
α
α≠+kπ,k∈Z
.
教学随想:三角函数的符号和定义域让学生通过问题自己去归纳总结,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教师灌输的教学方式. 问题串的设计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适度的研讨可以促进生生交流以及培养团队精神,知识的生成和问题的解决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缜密的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积累、探索能力的增长和思维品质的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 教学反思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一节《标准》对其学习要求是: 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会求角α的各个三角函数值;熟记三角函数的定义域;理解并掌握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 本文基于“问题串”做教学设计,有以下一些方面值得反思:
1. 以生为本,对教材认真研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 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 只教给学生最本质的、最主要的东西,才能切切实实地掌握这种教材,使它不可磨灭地铭记在学生的记忆里. 本文以教材为根本,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背景进行导入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2. 教无巨细,从学生角度理解问题
锐角的三角函数能不能推广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学生难以回答的一个问题,课本以规定的形式给出了定义,定义的合理性是本节课的一个讲解重点,让学生明白推广到任意角是有根据的,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即没有违反原有的法则,同时它也真真切切的是函数.既然是函数,就自然而然地想到函数的定义域等问题,因此本节课接下来讲解的内容就顺理成章了.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虽然课本是以定义形式给出的,但是我们还是要引导学生要有大胆怀疑的精神,树立良好的数学学习观.
3. 多媒体的使用,使学生容易直观形象的认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