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4 16:50:1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知识管理的过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1 知识管理的优势决定了图书馆的知识管理
知识的管理是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是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延伸,它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机会,但是也带来了困难,图书馆的职能就是将文献进行整理、搜集和存储。开发智力和进行教育与知识的管理都具有一定的联系,并且知识的管理对于知识的创新有促进的作用,对智力资源进行充分的引导,促使知识的不断的更新。相比传统图书馆对信息管理,现代的图书馆更注重采用网络和信息的手段进行信息管理,对于已经拥有的知识资源进行综合的管理方式,更加重视对于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使知识能够有效的进行传播和更新,建立一个有效的知识交流平台,加快知识的传播和流通的速度,将知识的模式进行转化,以促进知识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1.2 实施知识管理促进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的深化
社会需要激励了图书馆不断进行发展,图书馆经历了时代的流逝至今还占据重要的位置就是因为它对于知识创新和共享。随着时间的推移,图书馆中储存了丰富的知识资源,但是由于大量的信息,使其进行更新的困难增加。知识经济的出现就迫使图书馆进行智能的转变,使管理模式从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的模式进行改变。依据知识的管理模式,把知识服务作为图书馆竞争的主要目标,知识服务是把图书馆的读者和市场的需求结合在一起,将读者对于资料的需求作为服务的基本,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使知识的管理作为促进图书馆知识质量提高的动力,知识管理对于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具有促进作用,使图书馆的创新工作不断发展,在对图书馆的客户进行了解之后,可以借鉴企业管理观念对服务的观念和形式进行改革,使知识的服务优势变得更加明显,在激烈的生存环境中更好地发展。
1.3 依靠知识管理来加强图书馆管理的功能
阅读室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其隐藏的问题日益显著,使图书馆的发展受到制约。例如对于信息的资源管理比较重视,而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重视度就比较弱。所以,图书馆在知识管理中应加强对于服务的重视程度,同时对于知识型的人才管理也应加大重视力度,并把知识管理的科学开展作为图书馆资料创新的基本前提,将提升管理者的素质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并积极建立一个知识传播的空间,可以使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随意进行转换。因此,图书馆管理中包含对人的管理和对物的管理两方面。由于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是将人和物的管理相结合,使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得到扩展,为图书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创新提供了一个捷径。
2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对象
知识是人类生存在世界的证明,是长期对于认识的不断深化。从社会的层面来分析,人类知识的存在形式分为两种,有主观和客观两种状态,主观知识主要是指在人的头脑中构成的影像,客观知识指的是区别于人脑中的知识,独立存在的知识记载,主客观两者之间的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
现在我们正处于知识爆发的经济时代,知识和智商的贡献要远远超出自然所产生的资金和资源,知识可以创造大量的财富,但不是所有的管理知识都能转化为财富,只有可以为企业和图书馆制造财富的知识才能被称作知识资产,只有将主观知识在企业内部之中进行运作为企业带来丰富收益才能转化为隐性资产,最后可以转化成显性资产,客观知识则只有在企业和图书馆内部结构中运作,发挥其作用,才能使其向显性资产转变,也可以变为隐性的资产,这种情况阐释了企业知识的管理对象就是知识资产。
知识资产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表现形式还是隐性资产和显性资产,但是在图书馆中的丰富资料却不能作为显性资料,原因是图书馆中的员工将部分资料改变成单位个人和集体的知识时候,但是又不可能将所有的资料都转化为单位个人和集体的知识,实际图书馆的文献只能在特殊的情况下进行转化,变为图书馆和企业的知识资产。图书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和社会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加图书馆的社会收益。为完成目标,就要求图书馆对于自身的材料进行系统的管理,利用图书馆的藏书和文献提供学术服务。因此,知识管理的对象就是图书馆的资料和知识资产。对于图书馆的知识资产和工作对象的阐述,使图书馆的组织特性表现极为明显,但是最为主要的是为了突出服务的本质。
3 图书馆中的管理领域
3.1 对图书馆的知识资产进行管理
图书馆的知识资产由知识资产、组织资产和人力资产相组成,人力的资产主要是指图书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并对知识管理进行及时的创新和转变,知识产权资产是自动的对系统进行开发,市场资产就是指图书馆在其形象、品牌、信誉方面的无形资产,这就是市场资产。组织管理资产就是对于管理体系和信息体制的组织和管理。
在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中隐性知识是指经过组织文化和管理人员的经验技术长期形成的工作专业技能。显性知识指的是组成对管理的系统和制度的服务标签,图书馆中的资料库和研发的系统等。
3.2 管理社会的客观资料
图书馆的性质是非营利、公益性的机构,为了使用者提供资料服务,和企业的性质有着根本上的区分,图书馆对于知识的管理不仅表现为显性和隐性的管理,还有对于主观和客观知识进行的统一管理。
对于资料的管理中,图书馆的职能主要是对资料的管理和采集,为了读者进行资料提供。随着媒体网络的不断发展,除了可以提供参考资料以外,还对资料和信息进行整理和收集。资料服务和信息的服务就像计算机软件的升级一样,应进行及时的更新,使其发生质的飞跃。
3.3 对图书馆的供应链进行系统管理
资产管理是图书馆进行管理的一个基本管理项目。为更好的对读者的知识体系进行管理提供理论和借鉴,对于知识的管理中出现的成熟知识和思想,客观地知识管理对于管理水平具有提高作用,为了有效的进行知识的共享和传递,对于知识的供应链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处理。
4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程序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程序中需要对于制定、统筹和控制等方面进行管理,是单位个人和集体的制造、获得、运用知识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和追求,使竞争力得到提高,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4.1 制定合理的战略管理体系
最近,知识的管理在图书管理层面中出现了很多争论,使得领导阶层对于知识的管理效率更加重视,并清楚的了解了如何对图书馆知识进行管理和运用。对于知识的管理系统进行投资,组织定期的学习、创建新的工程体系和提供学术方面的服务,都要积极的对于图书馆的资金和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领导就这些问题,应制定一套系统的知识管理体系。
图书馆的战略管理体系主要是对管理提系的研究、探讨、实施和控制四方面,战略的研究和探讨包括对内外环境的调查和分析及最后集体讨论制定计划这几方面,而战略的制定计划具体包括是制定新的战略标准,为了实现这个标准做出一系列的方案、措施和计划,战略的实行就是对战略的计划和方案采取一定的行为。战略控制是指在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对战略进行及时的修改和调整,进行估量和绩效,对于产生的差异进行调查,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制定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需要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4.2 组织图书馆内部进行知识管理
知识的管理过程是指:知识过程就是分享和产生知识的过程,以及对于知识的运用和实施的过程,可是知识的实施过程是一个独立的过程,是将生产、使用和共享三者之间有机的进行结合。
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的资料和业务知识。知识的产生程序是由知识采集、分类和保存的过程组成的。对于显性知识应该及时进行调查、收集及组织,隐性知识只能在经过加工和总结才可以变为显性的知识,还可以通过专业的人员帮助使隐性知识分享的范围和速度不断扩大和增加。
知识存储是知识进行共享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对于图书馆的知识进行共享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利用口头传播的方式对图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存储,二是,借助网络进行学习的学习和交流来对知识进行分享,三是,对知识的整理进行记录,通过书面的形式对知识进行分享。例如:MSN、电子邮件等方式,也可以在知识库中对所需要的材料进行检索,使知识得到传播。对于知识的运用是指将知识中延伸出来的资料解决图书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表现为运用学习的知识组织读者进行知识服务,还可以运用学习的知识,使管理人员的素质有所提高。
知识的更新是新知识产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新知识的产生包含知识产品的出现、新的用户材料、新的常识知识等,知识的创新是图书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使图书馆的规模不断进行扩大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并且保证图书的内容的质量和知识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转化。
4.3 对社会知识进行管理过程
在知识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图书馆的职能必须进行实时更新,由信息化向知识化的管理方式进行变化,为单位个人和集体的提供信息和资料的服务。社会知识的管理是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根据服务的对象,进行资料的收集,通过学习,个人和组织可以将文献转化为现有的知识,在对资料进行管理的基础上,根据资料的特性、作者、名称等信息,提取摘要、关键词、主要内容等资料,为知识管理提供条件。在知识的管理基础上,和对知识的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采集和存储、检索与传播。
4.4 对图书馆的资料供应链条进行管理
知识的供应链条为读者搜索资料提供了一个捷径,把知识进行创新来实现知识的共享,将读者和使用的人都聚集起来,帮助知识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尽快实现。知识供应链包含了直接和间接满足顾客的需要,并且每个成员都能充分的理解产品的总体功能和作用。
图书馆的知识源于人类的实践经验和智慧以及通过受教育所收集的知识。管理人员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对知识的创新经验来为他人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收集和查找所需的资料,形成一个专业的供应链条。图书馆管理中的知识链条主要是包括资料的按时供应,知识的供应方,信息的管理和知识技术管理,使用者。图书馆对知识技术进行开发和管理,收集各种资料和知识,图书馆中的知识链条可以对知识进行分析和保存,将知识转化为专业的术语,使知识更好的进行共享和分析,图书馆中的知识链条在客观上支持了知识供应链。
机械制造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然而在实际工程制造领域中,尤其是知识密集型的机械制造过程中对于知识管理这一思想方式和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应用比较少。在国内,南京理工大学的相关研究者首先提出了知识型制造企业的概念,知识型制造企业主要是通过在原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以知识资本为战略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直是以创新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资源共享。知识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不断的发展,使得知识密集型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管理,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如何开展知识管理,在实际运行中缺少实践经验,对其中复杂的问题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在解决问题方面也没有深入到整个机械制造和知识管理中,使得知识管理仍停留在支持知识共享和重要的技术方面,无法满足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需求。
2知识管理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使得应用
2.1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框架
机械制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复杂性、未知性、动态性等特点,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知识进行共享,还需要在知识共享的基础上,不断的创造出新的知识来满足实际需求。知识管理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过程、技术、企业文化。其中如何通过企业文化的改进来促进知识管理的开展,是企业管理层需要解决的问题。机械制造企业开展知识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知识管理过程充分利用、综合各项新技术和设备,以便促进对知识的管理。根据欧美等国家的研究建立了综合知识管理在实际开展中的框架,主要内容包括知识创新、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效果评估、知识管理策略、人与社会化的知识管理问题、知识管理过程、知识管理技术、知识管理案例分析和应用、知识共享等。
2.2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现有技术和知识管理的融合
其一,融合知识管理中的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是在软件MRPI系统的基础上,以企业供需链管理为主,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辅,融合了SE、E-DI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对企业每个环节的运作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对企业的整体资源进行组织、规划、指导、协调、控制等,使得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构成标准的通畅的动态反馈系统,使得企业管理向一体化、区域同步化发展。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生产的灵活性和柔性,促进业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加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其二,融合入知识管理中的SPC系统。统计过程控制(SPC)是一种借助数据统计方式进行过程控制的工具。在制造企业中,一般会采用SPC技术对产品的质量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区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并对异常进行预警处理,提醒技术人员采取异常消除处理,确保制造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SPC的操作过程需要确定被测量、描绘控制图、数据采集、过程分析等步骤进行,其中被测量的确定和过程分析需要建立在大量的知识基础上。
3结束语
论文摘要:介绍了产业集群的特征,对知识流进行了概述,建立了产业集群内外知识流模型,并就基于知识流的产业集群知识管理过程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当今社会,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知识的更新加快,生命周期变短,从而要求企业在创造了新的知识之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变化为市场价值。企业对知识的获取、创造、共享、传播以及应用的能力成为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性要素。知识流继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之后日益成为约束价值链整体运作的关键性要素之一。知识流正逐渐成为创新个体及群体社会互动的基本模式,成为提高创新绩效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产业集群己经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之间竞争的本质即是不同产业集群之间生产方式与生产效率的竞争。
1产业集群的特征
产业集群的本质是一种高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它有效地结合了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式。从产业链角度,产业集群包括实体与非实体间的产品链、增值链与信息链;从创新角度,产业集群构造了一个创新的网络环境,包括研发机构在内的实体的创新;从影响程度角度,产业集群由于文化特征的根植性促进产业的加速粘合,加深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获得更强有力的竞争环境;从发展层次角度,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具体而言,对于一个成熟的产业集群一般具有以下七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a.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规模结构与空间集聚特征。强调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并不意味着没有大企业甚至跨国公司的存在。从动态的角度讲,随着某些中小企业的成长,产业集群中自然会出现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集群的区域也往往成为区外大企业、海外跨国公司争相抢滩的优势区位。产业集群表现为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或中小城市集聚成群,空间上接近,经济活动高度密集。
b.灵活专业化生产特征,也称为柔性专精。集群可以看成是“柔性生产”的地域系统。专业化基础上集聚的大量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将随着外部市场和技术环境发生与时俱进的变化。
C.集群网络特征。以分工与专业化合作为基础的合作网络特征。产业集群内存在前向、后向和水平的产业联系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顾客之间,企业与当地政府、研发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相关支撑体系之间,通过长期的联系形成本地化合作网络,降低企业生产产品的平均劳动成本,增强整个集群获得知识积累知识的能力,产生集体效益,是简单的企业扎堆所不能具备的。
d.集群根植特征。产业集群的地方网络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这种由于地域而具备的社会文化特征也称为根植性。所谓根植性是指集群的各种网络关系和企业活动是构建在地方社会结构之上,是它们对地方的归属性。
e.集群创新特征。成熟的产业集群具有良好的知识转移机制,能加快技术知识传播,集群化使企业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和低成本。
f.自我增强特征。这种特征源于外部经济的正反馈机制,集群一旦形成便能通过发挥其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的优势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弥漫的“产业空气”,既促进集群内部新企业的衍生,又增强了对集群外部企业进入的吸引力。
g.内部整合与外部链合特征。集群的形成、演进及竞争优势的获得主要依赖于内部的整合和外部的链合,集群在对内外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优化配置过程中,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2知识流概述
知识在交流中形成知识流,决定着知识共享与转换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关注知识流的研究,对知识流的内涵、结构、特点、转换模型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知识流是指知识在企业内各个知识驻点之间为创造价值而形成的一系列积累、共享及交流的过程。知识流是知识融合、序化、创新的过程,是知识管理系统的命脉。知识流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强调在知识的建立、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共享以及运用其产生价值的运动过程中应该是无阻碍的;其次,知识流强调知识的运行应该是无迟滞的,它应该在合适的时间传递给知识的需求者;再次,知识流是以人为载体的,它强调知识应该满足人们在价值创造活动中的需要;最后,知识流强调了将其提高到与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并列的、不可或缺的高度。可以说,知识流揭示了知识的实质。
3产业集群内外知识流模型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是知识产生、存储和传播的知识单元。一方面,集群组织与其所处的外界环境始终在进行着知识互动的过程;另一方面,集群组织内部,不同组织成员进行知识交流,集群不同层次的知识集合体相互影响,员工个人知识与集群组织的知识资产,相互增值J。
产业集群中知识流的持续流动,保障了产业集群内外部创新活动的价值(如图1所示)。
图1最上部反映了在集群内外部实体之间的知识流;图底部反映集群内知识互动和集群外知识资源,以及知识流之间的交流与转换;图的中间反映集群内外部知识内化与外化的流动。可以分别描述为:知识创新、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它们对整个集群的知识交流至关重要,正是它们持续不停的运转,才保证了集群知识流正常的新陈代谢,推动知识价值的实现与增值。
4基于知识流的产业集群知识管理过程分析所谓知识管理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存量、增量、存在方式、存在范围等知识属性产生影响的过程。知识管理过程是知识管理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知识管理的成败。
4.1基于知识供应流的产业集群知识管理过程模型
通过对产业集群的内外知识流模型的构建,本文设计了~个基于知识流的产业集群知识管理过程的实用模型(如图2所示),直观、易于理解,可分为四个核心环节,即知识获取、知识扩散、知识固化和知识评估。我们在这些环节中将知识看作是应用的资源、固化的资产、制造出来的产品和从一个环节流向另一个环节的某种事物。将集群知识管理过程的四个环节定义如下:
a.知识获取:知识获取是指组织的知识收集活动,是组织知识的来源,它包括内部知识获取和外部知识获取(。获取的知识既有以专利、知识产权等表现出的显性知识,又有集群员工在日常交往和交流活动中所获得的技术诀窍、操作技能、经验表现出的隐性知识,即“弥漫在空气中的知识”。
b.知识扩散:知识扩散是将知识传送或是呈递给潜在的接受者,并且由该接受的个人或团体加以吸收的过程。集群内部的设计团队的知识共享通常通过三种机制来实现[8]。通过正式扩散机制来进行;通过非正式扩散机制来完成;知识共享过程也可以通过建立组织的联结知识来实现。
C.知识固化:知识固化是对集群获取和占有的设计知识进行分析,通过多种知识整合机制来保障集群已有设计知识的正确性、设计知识之间的协调性以及设计知识与企业面临环境的相容性。知识整合机制需要对获取的知识进行正确性检查和有效性检查,保证集群管理的知识的正确性。
d.知识评估:根据对客户需求、最新技术的跟踪,以及对集群产品设计运作情况的分析,评估集群现在的设计知识状况,包括集群现在缺乏哪些设计知识、已有的设计知识管理效果如何、设计知识的分布情况、设计知识管理措施是否得当等,从而为采取相应的知识管理措施来应对现状打下基础,确保设计知识管理目标的准确性。
这四个主要的知识管理过程知识流活动细化,四大环节的知识管理过程分别对应了“提高产业集群成员的知识水平”和“提高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程度”两类目的,如表1所示。
在问题解决阶段,最主要的知识活动是扩散知识;在总结记录阶段,最主要的知识活动是固化知识和知识评估。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个人知识活动也经历了知识获取、知识固化、知识扩散、知识评估的阶段。而在同时,个人知识的转化与扩散受到了团队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团队一方面是知识流的执行者,又是个人知识活动以及个人知识向组织知识转化的桥梁。每种知识过程都对应了设计组织所想要达到的目的,其中知识获取和知识固化的直接目的是提高组织成员知识水平,组织成员的知识水平提高后,组织成员能更有效地解决复杂的问题或者以前未遇到过的难题,因此知识获取和知识固化的间接目的是加大了组织知识的深度,对应的是问题的解决效果。而知识扩散和知识评估提高组织知识共享程度,组织成员的共享程度比较高,组织成员能高效率地解决其他成员解决过的类似问题,因此知识扩散和知识评估间接目的是扩大了组织知识的广度,对应的是问题的解决效率。因此这四种知识活动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4.2基于知识供应流的产业集群知识管理过程的特点
a.基于知识流的产业集群知识管理过程主张三个阶段的学习,即做前学、做中学和做后学。对集群知识管理而言,做前学是指在进行产品设计之前,先学习相关知识,尤其是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扬长避短,避免错误重犯;做中学是指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与他人进行交流,从而实现知识的共享以及通过自身的实践获取知识;做后学是指在产品设计完成之后,对刚完成的产品设计进行总结,总结出项目执行过程的优缺点,从而实现自身知识的再次提高。
b.强调知识的积累。基于知识流的产业集群知识管理过程中及结束后,需要将产品设计中产生的知识提交知识库;同时,将对产品设计的回顾产生的经验教识库。通过知识的提交实现知识的积累。
C.强调己有知识及资源的重用。基于知识流的产业集群知识管理过程是强调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重用已有知识。同时要考虑产业集群现有的资源。
论文摘要:新产品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知识运动过程。在该过程中, 企业 不仅要应用企业已有的各种相关科技知识,而且要从企业外部获取有关的科技知识、市场知识和其它知识,还要创造新的知识。因此,搞好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知识管理工作,对于成功开展新产品开发活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新产品开发流程中,研发团队与用户、供应商、员工等之间的知识获取、转移和共享。
一、引言
在知识 经济 时代里,企业新产品开发工作的绩效越来越取决于企业知识资源的状况和其知识活动的有效性。从本质上讲,企业新产品开发过程就是企业创造、获取、吸收、转移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因此,能否做好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知识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新产品开发工作的绩效乃至成败。由于新产品开发均要经历技术开发、生产开发和市场开发这样三个阶段,而且往往涉及到企业的相关利益者(包括供应商、合作伙伴、批发商、零售商、用户、高校、科研院所等),所以,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知识管理并不局限于企业的研发部门(团队),也不局限于企业内部。换言之,只有搞清新产品开发流程中每一个阶段的知识运动 规律 ,并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方能使新产品开发_[作取得好的绩效。
二、新产品开发流程
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是一个由若干阶段构成的完整过程。甘华呜认为,企业从事新产品开发要经历三个阶段,即技术开发阶段、生产开发阶段和市场开发阶段。根据cooper的阶段关卡模型,可以将新产品开发的流程分为5个阶段:概念设计(初步研究)、产品规划(细部研究)、产品设计、产品测试、批量生产。一般而言,企业新产品开发主要由4个阶段组成:构思阶段、r&d阶段、生产阶段和营销阶段。在企业中运用的一种典型的产品开发模式就是将新产品开发的有关人员(如研发人员、制造人员、营销人员、管理人员、用户,外部合作者等)整合起来,以团队合作方式运行。通过对产品开发各阶段可能面临的信息的传递和转移,做出整体性的集成和优化,达成各成员的沟通和共识。因此产品开发中业务活动和相关需求的连接用idefo可以表示为图1:
三、新产品开发各阶段的知识管理
1.构思阶段的知识管理构思阶段是整个新产品开发过程的出发点。能否产生好的构思决定着该阶段的成败。因此,该阶段的知识管理工作要围绕构思的产生展开,要努力为新产品开发团队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知识,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以使其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能够产生好的构思。构思阶段的知识流图如图2所示。
用户是产品构思最丰富的来源,为新产品开发提供知事知识(know—what),但是用户的建议经常不是以明确的建议表达出来,而是以他们对产品的不满、抱怨、疑问等反映出来。营销人员可以通过对典型用户的拜访、调查和跟踪,了解他们的需求。企业要对用户信息进行甄别和整合,并结合已有的经验和技术能力将用户所描述的需求信息演变成团队知识,这些知识被团队成员共享并内化为成员的隐性知识,从而让更多的员工了解和把握客户需求,实现知识集成和共享,以便激发出更多更好的设想。在这一阶段,营销人员是连接客户和开发团队的桥梁,企业应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训和 教育 ,提高其获取和转移知识的能力。
员工头脑中的知识是最具有潜在价值的知识。员工为新产品开发提供的是技能知识(know—how)。这些知识大多是“隐性知识”,比如针对企业原有产品的技术改造,或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开发相关产品,或根据市场需求,在已有市场信息的基础上产生新的产品构思。koskinen的研究表明,各种非正式的技术交流会(聊天,会谈等)可使员工间更加清晰的理解彼此的观点和想法,保证隐性知识整合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企业也可通过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为员工学习提供基本保障,提高员工获取转移知识的能力。
供应商早期介入新产品开发能够缩短开发时间,减少产品更改次数,弥补企业内部能力的不足,使产品质量的可靠性更高和制造缺陷较少。一般说来,供应商主要为新产品开发提供know—how知识。任何可以依靠技术能力提供服务的供应商,都可以看成一个新产品构思的来源。
社会性组织(科研机构、高校、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等)提供新产品开发的原理知识(know—why)。企业可以把构思过程委托给这些专门机构去做,而自己只需要制定项目计划和对开发结果进行筛选就行了。这种方式能够弥补内部人力资源和研究设施的不足,促进中小企业在新产品开发能力上的 发展 ,缩小与创新先进企业的差距。此种方法对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希望追上先进者的中小企业来说特别具有吸引力。
构思阶段知识共享与转化还可以通过分析竞争对手产品、查阅公开出版物和进行研究实验等方式实现。此外,构思库是新产品构思阶段的一个重要来源。这种方法最简捷快速,但也最容易被企业所忽视。企业要把用户、员工、供应商和竞争者等产品相关者的意见整理成便于阅读的材料,以显性知识的形式存入构思库,为以后新产品开发提供知识储备。
一般来说,研发团队需要对多个构思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在筛选程中,评价小组以用户为主、专业人员为辅,每个成员根据各自的经验、评价标准和感受对各种新产品方案提出自己的意见。虽然各成员意见大部分不相同,但能在用户和专家的协调下对方案做出正确评价,制定出合理可行的产品概念。
2.r&d阶段的知识管理
r&d就是使新产品开发的构思得以落实,并达到技术实现的水平。研究人员的创新活动离不开构思阶段所提供的必要知识准备。比如,及时充分的市场信息可以帮助研究者加深对市场的认识,准确把握市场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构思中的不足;还有现有的技术信息可以使研究者及时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避免重复劳动,节省研发时问。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增加隐性知识积累。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人脑中的隐性的、非结构化的、不可编码的知识,是关于个人的思想、经验等。隐性知识来自个人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直接经验,也来自于有经验的人进行接触和思想交流。 企业 应该完善组织文化、知识环境去激发员rt的大脑和心智,促进隐性知识的积累。良好的企业环境会使员工产生一种归属感,促使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并激励研发人员将掌握的核心技术和成果奉献出来,这些往往决定了新产品开发的走向。
(2)保证现有知识的共享。很多企业重点关注了知识的获取,而忽略了知识的共享。企业管理者应该建立有效的上传下达机制,使销售人员收集的市场信息及时传达给领导层,领导者的应对措施也能快速地到达基层各部门,并得以落实。同时,平行部门之间的知识共享也必不可少,比如,销售部把客户需求信息传递给研发部,研发部把新产品开发成本传递给财务部等。同时,企业也要让员工参与知识的共享过程,让员工认识到知识共享并非对个人的 发展 有害而是可以促进员工成长的道理,即通过对员工进行知识管理理念的培训与宣传,让员工明白并非拥有的知识是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而只有不断创造和利用知识才是个人发展的根本。这同样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
(3)分析领先产品,进行二次创新。对于很多实力较弱的企业来说,通过研究行业领先产品,可以弥补研发能力上的缺陷,并从技术角度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全面评估,发现其中的不足,从中获取本企业产品创新的来源。研究团队要确保及时的吸收从中获取的知识,并结合企业的实际研发能力,创造出满足新产品概念的新技术。
(4)企业应该提高新产品的研发意识,加大投资强度。新产品研发的高风险性使得很多企业不愿涉足这一领域,而愿意直接引进技术或采用现有技术。企业在技术方面的劣势,将会使生产出的最终产品要么不够先进或只是本地区先进,要么技术水平限制了产品开发。最终使企业陷入开发时机过迟,市场被竞争者占领的困境。因此,企业必须提高自主研发的能力,鼓励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产品研发的行列当中,为新产品的研发出谋划策。
此外,企业在研发过程中要做好保密工作,确保有价值的内部知识不外泄,以避免损失。
3.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
新产品的生产阶段主要包括试制和测试两方面。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该阶段也进入了知识的应用阶段。
首先,试制人员要深入理解新产品研发团队在构思阶段和r&d阶段的意图和动机。因为试制不成功,在很多情况下与试制人员领会构思人员、研发人员的意图不够有关。如果试制人员感到原设计有问题,想改动一下设计,最好按原设想、原设计提出一个试制品,再按试制人员的想法搞出另一个试制品,然后对其进行对比,产生令大家满意的试制品。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对技术人员克服技术难题的能力有个准确的评价。虽然这种试制会耗费一定的生产成本,但同时也降低了企业风险。具有风险意识的企业一般都会选择将新产品试制作为新产品开发的必经阶段,只有能顺利通过试制阶段的新产品,企业才会将生产线扩大到批量生产。
新产品试制出来后,往往要通过测试、访问的形式来了解用户的满意度。例如:选择有代表性的用户试用新产品,并与构思阶段的产品概念相比较:产品的竞争力是否体现?功能是否完备?这些功能的成本是否符合消费者的认知?哪些功能可适当增减?如果大部分的用户满意,表明新产品开发成功,研发团队则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设计规范,作为以后产品开发的知识储备;如果用户不发表任何意见,或发表失望意见,这说明新产品试制不成功,研发团队要让试制人员理解产品开发意图,掌握新产品开发的技术能力,为新一轮的产品试制做好准备。测试阶段的知识流图如图3所示:
产品的测试是一个反馈的过程。研发团队通过收集、分析试制中出现的问题,更深入的了解产品的优点与缺点,然后再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库,对新产品进行改进,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正式产品。这一过程又是一个知识的收集、共享、创新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知识管理的动态性。
4.营销阶段的知识管理
用户是新产品的最终使用者,因此,新产品是否适合用户口味决定了新产品开发成功与否。新产品上市后,企业应该正确对待用户的各种评价。有的用户将产品买回家后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这是南于用户对新产品的期望太高,对新产品认识片面造成的,企业应该正确全面的宣传新产品。还有的用户对新产品的不满和埋怨是由于对新产品的使用不当造成的就此企业可以在销售产品时详细介绍产品的使用方法,加强新产品的售前售后服务。对于因假冒产品引起的用户不满,企业可以通过宣传渠道改变公众的舆论。
在新产品的市场开发方面,企业可以进行产品市场测试。例如,对潜在用户进行新产品概念测试,或者组织潜在用户进行模拟采购活动。在测试过程中,企业能够收集到接近实际情况的一些重要数据,如用户接受度、用户关心度、使用频率和扩展速度。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制定合理恰当的营销策略。
这一阶段也需要同供应商、科研机构等进行交流,以获取他们在产品推向市场后对产品的意见。
知识管理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使企业新产品开发呈现螺旋上升的动态连续性。因此,营销阶段既是某一特定产品开发的终结,又成为下一轮新产品开发的基础。同样,企业从外部知识源获取的知识,即是本轮新产品开发的最后一手知识,也是下一轮新产品开发的第一手知识。并将这些知识消化为团队内部知识,在销售部、生产部、研发部和售后服务部等部门问共享,为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奠定基础,为新一轮的产品开发提供知识储备。这样,企业新产品开发就在知识管理的推动下环环相扣,持续发展,不断为企业创造丰厚的利润和价值。
论文关键词:软件测试,知识管理模型,知识地图
论文摘要:在软件测试组织中,对测试过程中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提升组织整体测试水平的关键。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是怎样将知识管理过程与软件测试过程有效集成,从而促进知识资产在软件测试组织中的传播与重用。给出了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子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功能以及使用流程,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知识地图模块的设计与实现,验证了本文所实现的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知识管理的本质是一个管理问题,但是知识管理的各种功能及服务最终都还得依靠知识管理技术来实现。可以说,没有强大的知识管理技术支持,企业将很难有效实施知识管理,它是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基础,也是实现知识管理的强大推动力。从广义的角度看,知识管理技术并不局限于IT技术,但现代信息技术才是知识管理得以有效实现的基本前提。十多年的知识管理研究使得相当一部分的知识管理IT工具已经推向商业市场,但是这些已有的产品并不都是和企业的具体需求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在特定领域的应用,这种脱节表现尤为突出。
软件测试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活动,测试人员都属于知识工作者,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依据测试计划对软件进行测试,与测试相关的知识、技巧、经验和灵感在测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测试人员如果没有开阔的思路,没有丰富的测试经验与测试技巧,测试的质量将无法保证。此外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出现的新的待测软件产品,常使软件测试人员感到压力重重,力不从心,他们有探寻新的测试知识和技术的紧迫需求。而知识管理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但是软件测试有其自身的特点,虽然现有的通用知识管理理论及技术已或多或少触及了某些问题,但我们更需要用一种与本领域结合更紧密的理论和技术,来重新思考和审视我们的问题,以便寻找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更有效的方法。
本系统是目前北航软件所的一个软件测试管理平台QESuite2.0项目中的一个子系统,该项目是北航软件所承担的某型号任务的一个子课题。目前,该系统已经完成了原型系统的构建,全部模块及功能已经实现,并在实际工作中试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软件测试领域的知识管理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在软件测试领域内实施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很少,迄今为止并没有找到在软件测试中实施知识管理的实例。国内知识管理的研究起步晚,同时专门从事软件测试的企业又很少,在测试领域内实施知识管理的需求刚刚出现。
到目前为止,虽然没有发现国外针对软件测试领域实施知识管理的研究和案例,但是从事各领域通用的知识管理的研究已有了很多年的历史,像IBM,Microsoft这样居于软件行业领先地位的公司,已经投入了相当规模的资金与人力来进行知识管理的研究,提出了一整套的知识管理理论并开发出相应的软件产品。
此外,国外在与软件测试最相近的软件工程领域对知识管理也有比较深入的相关研究,已经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论文并开发出了一系列的软件支持工具。目前,每年都举行专门的基于知识的软件工程年会(KBSE Knowledge-BasedSoftware Engineering Conference),探讨知识管理在软件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
进行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的研究实际上是一个知识管理思想在软件测试领域的IT实现问题,也就是开发出一个软件平台来支持软件测试中的知识管理活动。根据Gallupe在2000年对现有知识管理系统平台、理论、案例等相关信息的较大范围的研究,现有知识管理系平台要真正实现有效的知识获取、编码、存储和搜索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作者在北航软件所参与的软件测试项目工作经验,同时结合知识管理的基本原理分析国际上主流软件测试过程,认为目前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存在五大问题:
1)软件测试知识重用率低。目前,软件测试过程中公共测试知识的积累未能有意识地大规模开展,虽然企业内部有一些用于测试知识和经验积累的数据库,但大多数员工忽视其存在,造成测试知识资源的闲置,导致测试知识和经验的重用率低。
2)软件测试知识传递不畅。现有测试知识的保管模式使得知识的传递不畅,测试知识被动地等人来阅读,而使用者则在知识海洋中苦苦寻觅他所需要的知识,员工无法快速掌握新的测试知识。
3)软件测试知识共享环境差。企业内部尚没有正式的、专用的、有组织的知识共享场所,员工之间缺乏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机会,沟通与交流的体制也没有建立起来,软件测试过程中的知识共享氛围也有待于培养形成。
4)软件测试知识流失严重。许多专门经验和技能只是少数人所拥有,没有真正成为企业的公共知识,这不仅使测试知识传递不畅,而且在人员变动时,这些测试知识会随之流失,使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因人员流动而发生波动,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5)无法快速实现测试组织中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知识管理是人、过程、技术的有机集成,其中人是最主要的,企业的管理者无法对组织中的人员技术特长、知识分布了如指掌,在遇到新的测试项目时,无法根据员工特长,快速搭建出最优的项目团队,从而无法实现组织中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了软件测试企业的生产效率不高,对市场的整体响应速度慢,应变能力不强。本人认为以上问题的出现是源于在当前的软件测试过程中缺乏对知识的科学管理,因此在该领域内实施知识管理就显得很有必要。
2系统体系结构及工作流程
北航软件所(SEI/BUAA)在多年从事软件测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知识管理在测试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套针对软件测试领域实施知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由于软件测试领域的知识管理目前的研究甚少,特别是现成的软件测试知识管理系统更是一片空白,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只能参照通用的或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进行。观察国内外知识管理平台的研究,尽管提出的模式纷繁复杂,但基本上每个模式中都包含着诸如知识产生、分类、积累、共享、重用这样的基本流程。
2.1系统体系结构
QESuite2.0在结构上采用的c/s方式,可支持群组协同工作,其中数据收集和分发的部分使用EJB实现,容器使用JBoss。QESuite2.0的框架基于插件开发的思想创建,利用多态特性声明可扩展的接口。框架与插件的连接、子类别的实例化过程则利用解释引擎(也称作连接器)在运行时动态完成,框架即可根据模板进行统一调用,具有良好的封装性和可扩展性。基于测试管理平台的以上特点,软件测试过程知识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本系统基于J2EE开放式架构,是一个面向软件测试过程的架构弹性的知识管理平台。系统依循知识生命周期管理,利用软件测试组织中的知识文档,有效帮助企业存储、管理、搜寻、分享各种知识,并通过组织中的知识地图,有效地评估员工的知识程度,使知识地图成为知识型员工的地位象征,并通过统计工具对拥有知识的员工进行肯定,从而促进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
2.2系统工作流程
系统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图2所示。
(1)首先对本子系统进行初始化,在本系统预定义的基础上,允许用户对软件测试知识分类、知识程度、组织职位定义、项目规模进行自定义。
(2)在交流库中添加文档,用户可以直接编写文档提交交流库,或者在交流库中提出问题,交流库是整个系统的知识文档来源。交流库中筛选出的技术含量较高文档,由知识分析员进行知识分类后,提交知识库。
(3)用户可以自行对知识库中的知识文档进行评估,同时根据知识分析员对文档的评定,以及作者的知识程度、文档的链接程度等加权实现对文档的评定。
(4)知识分析员可以根据组织讨论的结果直接设定组织成员的知识等级,也可以通过编辑组织成员的项目经历,来自动设置成员的知识等级,或者通过成员在组织中发表的知识文档来自动设置成员的知识等级。
(5)知识检索,主要包括知识文档检索和专家检索,通过知识文档元数据可以任意检索知识文档,当用户无法找到需要的知识文档,可以通过专家检索来告诉用户组织中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3几个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1基于本体的软件测试领域知识表示方法
本体(ontology)起源于哲学,是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在近一二十年,本体被计算机及建模领域所采用,用于知识表示、知识共享和重用。本体论是对概念化对象的明确表示和描述,是对客观世界存在的现实系统化的描述。从本质上讲,本体是一个或几个领域的概念以及反映这些概念的关系的集合,关系反映了概念的约束和联系,而关系本身也是概念,关系之间也可能构成新的关系。
我们以本体来对软件测试领域知识进行表示,描述领域中相关的概念、属性,及其关系。这些本体概念、概念之间的关系定义在文档、参考文献、项目、人员、知识程度共5类本体中。根据以上属性,软件测试领域知识本体如图3所示。
3.2软件测试领域知识管理模型的提出
在针对软件测试过程的知识管理中,需要实现积极、主动的知识传递,建立起组织级的人员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渠道,根据软件测试活动中的知识需求,及时地实现相关知识的传递,通过有效的知识传播来改善和提高知识的重用效果。由于组织所需要的知识处于动态变化中,因而需要通过一个有效的基础设施,来满足以上功能需求。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个面向软件测试过程的知识管理模型,如图4所示。本模型的要素是“测试组织人员”、“测试组织知识资产”、“测试组织交流场所”。基本思想是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建立一个交流场所,记录成员的提出的问题和问题解决过程,以及各种文档。
3.3软件测试领域知识地图的构建方法
知识地图,或称知识分布图(又称作知识黄页簿)是知识的库存目录。知识地图所显示的知识来源,可能是部门名称、小组名称、专家名字、相关人名字、文件名称、参考书目、事件代号、专利号码、或知识库索引等,但却不包含知识的内容本身,它是指南和向导,用以节省员工追踪知识来源的时间。
一个优秀的软件测试知识管理平台软件还应当能够提供强大的软件测试知识分类的能力。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及SWEBOK分类方法,我们对软件测试领域增加了5大知识域:开发语言、数据库、操作系统、软件测试工具、测试项目相关知识。我们的知识地图中,每一种能力都有5级知识程度:了解、熟悉、熟练、精通、专家级。每一级的程度定义都有描述,务求清晰及易于评价,并避免主观的误差。每个员工的实际能力也依此标准衡量,评估过程应由员工、小组、经理及知识分析员互动完成。
3.4基于本体的知识文档智能检索和排序方法
本体在知识检索子系统中主要扮演知识库的角色,即首先对软件测试领域的概念分类、建立概念之间关系约束的描述,然后以此为基础构建详细的软件测试领域知识库,主要包括软件测试领域的具体概念、概念之间的属性、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实例等知识。在知识检索时,根据用户请求的关键词来查找相应的概念或属性,并以此为出发点来检索某条本体信息是否与这些概念或属性相关,从而实现支持逻辑推理的智能检索。
在知识文档检索子系统检索出结果后,必须首先研究检索出来的文档应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进行排列。影响排序的因素有很多,根据研究,我们认为有5类因素是影响排序结果的关键:用户对知识文档的评价、知识分析员对文档的评价、作者的知识程度、文档的链接数,以及文档的打开次数。这五类因素的权值是按次序递减的,可利用递减加权公式来计算各因素的权值。下面是递减加权公式:
知识文档的重要性按下公式来进行计算:
知识文档的重要性=P1×用户对知识文档的评价+P2×知识分析员对文档的评价+P3×作者的知识程度+P4×文档的链接数+P5×文档的打开次数。
通过计算出来的知识文档重要性结果,然后对所有文档按降序排列,就可以将最有价值的知识文档排在前列。
4系统实现
限于篇幅,整个系统各个模块的设计以及实现,这里不做详细介绍了。下面以简单图示的方式给出本系统的核心模块——知识地图模块的类设计和实现界面。知识地图模块分为两个部分:专家网络和搭建测试项目团队。普通用户在该模块可以编辑自己的项目经历,在编辑时可以选择项目导人数据,如果项目不存在,则可以自己编辑项目,然后导入项目数据,再编辑自己的项目经历,包括使用的技术、工作时间,项目职位、项目规模等等。知识分析员有权限选择其他用户编辑项目经历。在项目经历编辑完成之后,系统会根据用户对某些技术的使用时间来自行定义用户在这些知识点的知识程度,但是用户的知识程度最多达到熟练级别,要想达到精通和专家级,必须由知识分析员来编辑用户的知识程度。图5是系统中专家网络定义模块的编辑用户知识程度活动图。
知识地图模块的客户端的设计类图如图6所示。在知识地图模块的客户端中,负责界面消息事务处理的类有三个:EditTechDialog,WorkingExperienceDialog,FindPersonToStartProject。EditTechDialog这个类用来编辑用户的知识程度,只有知识分析员才有权限来调用这个类。WorkingExperi—enceDialog是普通用户可以使用的一个类,用来显示用户的工作经历。类FindPersonToStartProject是管理人员,通过输入一些数据来得到组织中比较适合新项目的人员,通过类FindResultDialog来显示查找结果。
结束语
关键词: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知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12-0030-05 收稿日期:2008-09-11
1994年,Oivatt和McDougall在《国际商务研究杂志》上发表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论文《Toward 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该论文提及了国际商务活动中一种崭新的现象:在为数众多的国际企业中存在这样一类企业――国际新创企业。尽管上述新的研究成果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的解释深化了我们的认识,并且这些解释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学者在某一个研究视角下把各种新国际化理论的核心观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逻辑框架。Uppsala过程模型首开从知识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先河,将承诺和知识作为企业国际化的重要解释变量,这一点与当今国际商务研究的方向是一致的(Johanson J,Vahlne J E,2006)。而后来的学者们也只是考察了国际化知识的类型和获取方式对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影响(Richard D.Hadley,2003),还未全面分析知识管理与企业国际化过程之间的相关关系。知识管理作为一个独立于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研究领域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在知识转化、知识转移、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等基本问题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试图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整合各种新国际化理论的核心观点从而更好地解释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及其特征。
一、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及其维度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中小型企业,“自创立起就试图利用多国资源向多国销售并从中积极寻求明显竞争优势”,Oviatt和Mcdougall(1994)将这些企业称为国际新创企业。国际新创企业成立伊始就直接从事国际化经营,跨越了国内经营阶段,甚至还可能飞跃了国际化经营的较低级阶段。除此之外,国际新创企业在选择国际目标市场时会更加具有战略性从而跨越心理距离,这一点对那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利基发展的高科技中小型企业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国际新创企业”现象对传统企业国际化理论所认为的企业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的观点提出质疑,即企业国际目标市场的选择不一定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也不一定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渐进进行。换句话说,企业国际化过程不仅具有渐进性特征,还呈现出激进性特征,大量国际新创企业的涌现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具有激进性特征,包括国际化过程的横向激进性和国际化过程的纵向激进性。国际化过程的横向激进性是指在地域维度上,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心理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选择国际目标市场,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心理距离较远的海外市场。国际化过程的纵向激进性包括三种最基本的情形:(1)在方式维度上,企业没有严格遵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来选择国际市场进入方式,而是跨越了企业国际化阶段模型中的某些重要环节。比如,国际新创企业在成立时就没有经历国内经营阶段,而是以控制程度、资源投入程度和风险程度都比较高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如对外直接投资起步。(2)在职能维度上,企业并没有严格遵循从单一职能到部分职能再到全部职能的顺序将职能活动向国际市场转移,而是从一开始就将某些或全部职能转移到特定的海外市场。例如,国际新创企业成立时,就在特定国际市场投资建厂,由东道国子公司全面负责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作,使它们能够根据当地的情况作出快速反应并以规模经济实现低成本。(3)在业务维度上,企业在东道国所经营业务的发展也没有严格依照单一业务一相关多元化业务一非相关多元化业务的顺序进行,而可能在东道国直接经营与母国相关或者非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有四种基本形式,即地域激进性、方式激进性、职能激进性和业务激进性。国际新创企业在心理距离、国际市场进入方式、职能活动以及业务方面的跨度越大,则表示该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越显著。
二、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解释
尽管新兴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大量涌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旧理论如uppsala过程模型的灭亡,因为其理论基础――知识管理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不断发展,从而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修正以更好地解释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本文认为,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从成立之初就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和有效率地获取、创造、转化、转移、共享和应用知识从而获得国际竞争优势以实现跨国价值创造的过程,一个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和跨国价值创造就体现在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理解并实施这一过程。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模式是其所积累和控制的国际化相关知识的函数。本文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融合新兴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尝试对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作出解释。
首先,知识管理发展与企业国际化扩张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异步性是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表现出激进性特征的根本原因。知识管理发展与企业国际化扩张具有相对独立性,知识管理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得到发展,由于知识发展决定企业国际化过程行为,当知识的跨越式发展所产生的大量新知识和更强的知识管理能力运用于企业国际化实践时,就可能导致企业国际化过程体现出激进性特征。知识管理发展与企业国际化拓展并不总是同步的。知识管理发展的速度时而超前于企业国际化拓展的速度,时而落后于企业国际化拓展的速度。由于企业不仅可以从自身的国际化行为中获得新的知识并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提高知识管理能力,而且还可以从外部环境中获得大量国际化知识,因此,当知识管理发展的速度要快于企业国际化拓展的速度时。就可能导致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的出现。
其次,外部环境中大量显性和隐性国际化知识的存在是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呈现出激进性特征的客观原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国际化经营经历了一个不断向更高层次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比较典型的阶段,即初始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全球竞争阶段。在初始发展阶段,由于很少或者没有外部知识,所以传统国际化模型特别强调企业自身国际化行为对经验知识的积
累。企业经验知识积累与企业国际化进程螺旋上升,导致企业国际过程呈现出渐进性的特点。高速发展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跨国公司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组织者和最主要的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导方式,这意味着跨国公司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经营所需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根据相关研究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新创企业恰恰就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些企业没有国内经营的历史而又需要大量国际化知识,因此存在于国际化关系网络中的大量显性和隐性国际化知识使国际新创企业的创立和激进发展成为可能。
最后,企业可控制知识资源的剧增和知识管理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是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具有激进性特征的主观原因。在当前动态复杂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结局不再仅仅取决于企业所实际占有知识资源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它可控制运用知识资源的多寡。由于国际新创企业诞生时外部环境中就已经存在大量的国际化知识,企业家通过与其他企业积极发展信任和合作的国际关系网络,使得企业可控制和利用知识的剧增,从而促使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具有激进性特征。知识管理能力具体包括知识获取、创造、转化、转移和应用五个方面的能力。当企业具有较强的知识管理能力时,必定会在全球范围内选择适当的国际化模式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能力优势来实现价值的跨国创造。可见,知识管理能力,尤其是知识创新能力的迅速提高对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知识类型与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之间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主要探讨了知识获取的途径和基于组织学习理论的知识类型与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目前,关于知识和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关系的研究还为数不多,并且研究深度也不够,所以我们认为还有必要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知识管理过程的角度来整合各种新国际化理论的核心观点从而更好地解释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特征,使得我们对企业国际化的本质有越来越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本文按照知识存在主体的层次性,尝试对企业家的个体知识、企业的组织知识和组织间(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并提出一些理论命题,希望能够为日后的实证研究提供参考
(一)个体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
国际新创企业的一个最大特征是其拥有怀着国际视野、勇于向国际市场进军并具有丰富国际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因此,我们认为企业家个体知识,特别是个体隐性知识或者说企业家精神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将产生重大影响。个体隐性知识是指只能“意会”的个人技能、信念和处世态度等(耿新、彭留英,2004)。企业家的个体隐性知识强调的是企业家在多国市场上能够发现、识别和把握住那些能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行业的机会。企业家个体隐性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指个体接受信息、加工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它体现在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之中。企业家的认知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自身未来国际化知识积累的速度和规模,企业家的知识面(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差异决定其对市场的敏感度和把握市场机会的差异。企业家的敏感度是指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企业家的认知能力越强,越能够嗅到国际市场上存在的商机及其潜在价值的大小,越倾向于选择激进性显著的国际化道路。第二,知识整合能力。企业家的知识就是关于从哪里以及如何获得知识资源的抽象知识,是一种能够看到专门性知识的价值和潜在的机会,并知道如何整合和利用专门性知识来创造财富的能力。知识的拥有是被动的,为了创造跨国价值而进行的知识整合则是前瞻性的。知识整合的方式就是商业模式,它相当于中介结构,从而把知识领域和经济领域连接起来。企业的商业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知识创新是否能产生商业价值及价值空间的大小。当企业家的知识整合能力越强,越能够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知识整合起来并通过恰当商业模式将其很好利用从而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因此越倾向于走激进性强的国际化道路。第三,国际创业倾向。国际创业倾向是指企业家在国际市场上为顾客创造卓越的价值和实现企业国际化成长而通过建立知识联盟和某种社会嵌入性的途径从国际经营环境中获取知识并不断创新知识的倾向。企业家的国际创业倾向越强,越有可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为其创造更多的让渡价值,越有可能掌握有关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营环境的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决策,越有利于产生新观点及采纳新方法,越有可能从国际关系网络中不断获得足够的有形或无形资源,越有可能以全球性的战略眼光合理配置资源,因此,越倾向于采取激进的国际化行为。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企业家个体知识的各个维度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下命题:Hla)企业家的认知能力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lb)企业家的知识整合能力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lc)企业家的国际创业倾向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
(二)组织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
企业的组织知识包括组织层次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组织显性知识有两层含义:一是非人格化的组织规章、制度、流程和技术等,二是组织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显性知识;组织隐性知识也有两层含义:一是群体协作能力和组织的心智模式、价值观和共同愿景,二是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隐性知识如难以表述的技能、诀窍、经验等。第一,组织知识愿景。知识愿景定义了企业应该在哪些领域获取、共享和创新什么类型的知识,为企业的知识管理指明了方向。为了使知识管理流程动态、持续、高效地进行,企业需要确定自己的知识愿景,用知识愿景统一、协调组织的知识流程活动。制定明确清晰的企业知识愿景,可以使企业超越现有的产品、部门、组织、市场和地域界限,实现连续创新和破坏性创新,从而推动国际新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第二。组织知识管理流程。从知识管理流程的构成上看,虽然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各不相同,但基本认同知识管理由知识获取、知识转化、知识应用、知识传递与共享、知识创新等环节构成。知识管理流程的高效性不仅体现在各个环节上,而且还体现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方面。也就是说,知识管理流程的高效性包括要素高效性和整体高效性。当企业具有较佳的知识管理流程即实现了目标、技术、人员的动态均衡,其倾向于选择激进式的国际化道路。第三,组织国际化知识。Eriksson(1997)等学者对企业在关系网络嵌入背景下不同经验知识水平的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差异进行的研究,创造性地将企业国际化所需的知识划分为国际商业知识、国际制度知识和国际化运作知识。国际商业知
识和国际制度知识主要帮助企业不断发现国际市场中的机会和风险,并帮助企业判别该市场中是否存在战略性获利空间。国际化运作知识是指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所必须具备的资源、能力和条件,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条件组织、管理和发展国际化经营活动的知识,包括企业国际化独特技术能力、管理运作知识经验等。这三种知识水平的差异决定了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差异。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命题:H2a)组织知识愿景的清晰度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2b)组织知识管理流程的效率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2c)组织国际化知识的占有量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
(三)组织间(国际化网络)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的关系
在治理模式选择方面,国际新创企业通常选择网络结构这类比较松散的治理成本较小的治理模式。Deo等(2003)重点考察了知识和网络关系对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在他们看来,企业国际化过程就是通过网络学习的过程。第一,国际化网络中的可控制知识。国际新创企业在国际化网络中的可控制知识存量由网络规模、网络成员企业的知识存量和网络关系强度共同决定。网络规模是指与本企业有联系的国外潜在合作伙伴的数量。网络关系强度是对投入的时间、情感密度、亲密性和相互服务的综合反映。建立较强关系的双方通常着眼于长远利益;而关系较弱的双方则倾向于价值对等的交易关系。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网络成员企业的知识存量的增加,通过跟网络成员发展信任、合作和互惠的紧密关系,企业可控制知识的存量必然会大增,从而能加快国际新创企业的国际化速度。Alexander N等人(1997)研究了社会资本在高技术企业国际成长中的作用,结果发现:企业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增加了企业的国际化知识和可用资源,有助于企业的跨国成长。第二,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转移能力。通过跟国际化网络中的成员企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实施适当的激励措施、增加互派人员交流的频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共享各自的知识,实现知识在国际化网络中的快速高效转移。提高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转移能力和效率的直接目的是使企业获取和占有外部知识资源并为新的知识创新打下基础,最终目的是促进企业的激进性发展。第三,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创新能力。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1991)提出的经典知识转化模型SECI(SECI是知识转化4个阶段英文名称首字母的大写组合)描述了在一个组织内部单一层次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互相转化从而实现组织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是过程耦合的,在知识转化的过程中伴随着知识价值的实现和知识的创造,即知识创新。而在国际化网络中,不同组织间存在多层次知识转化,包括组织间的个体层面的知识转化、个体与组织之间的知识转化、组织层面的知识转化,只要每个层次的知识转化都能顺利进行,企业就可以获得和产生许多新知识,这就意味着企业具有较强的知识协同创新能力,从而使企业能够沿着一条异于传统的循序渐进的国际化阶段模式来进行国际化。
以上关于组织间(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特征之间关系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命题:H3a)国际化网络中的可控制知识存量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3b)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转移效率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H3c)国际化网络中的知识创新能力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激进性特征正相关。
>> 基于SECI模型的管理咨询业隐性知识管理研究 基于SECI模型的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研究 基于知识管理SECI模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基于SECI模型的“政产学研用”嵌入式创意产业园知识管理 基于SECI模型和洋葱模型的企业知识资本传承问题研究 基于SECI知识转化模型的企业职工培训革新 基于SECI知识创造模型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SECI框架的企业知识生成系统动力学模型 基于过程性能模型的软件质量管理过程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个人知识管理的用户信息空间模型构建 基于个人知识管理模型的阅读习惯研究 企业中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分析 透过SECI模型看教师隐显知识的转化 基于SECI模型的教师隐性知识转化在组织行为学本科教学中的探索 基于SECI模型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型信息共享空间(KSIC)研究 基于SECI模型的移动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 基于SECI模型的色彩构成教学探析 项目管理过程中知识管理的应用 教师知识管理过程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知识管理过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3(3)
[2]陈力行.论个人知识管理.情报科学[J].2005(7)
[3]殷国鹏,莫云生,陈禹.利用社会网络分析促进隐性知识管理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6(2)
[4]姜利华.基于网络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图书馆学研究[J].2007(2)
[5]陶茂芹.个人知识管理技术与方法探究.图书馆学研究[J].2010(3)
作者简介: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5-0099-04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Competency, Customer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Service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WANG Xiaojuan1a,2, WAN Yinghong1
(1a.School of Management; b.Experiment Center for Management Teaching &Learning (DemoCenter at State Level for Experiment Teaching),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
2.School of Economics,Xizang Minzu University,Xianyang 712082)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relationship hypothesis among the collaboration competency, customer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service products development, meanwhile, it verified the model and assumptions b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on the basis of the empirical background of 211 service enterprises. The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customer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competency and service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Key words:collaboration competency;customer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service products development;empirical research
?S着知识经济以及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开发出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产品就成为企业追逐的目标。近年来,协同能力作为资源获取及促进实践创新的能力而引起学者的关注。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产品开发而言,协同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客户知识资源的获取、共享等管理过程,从而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服务产品开发绩效[1]。
目前,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说明了企业协同能力与客户知识管理过程以及服务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2,3]。然而,大多数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4],鲜有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对此,本文对研究中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的协同能力、客户知识管理过程及服务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及其概念模型;随后,通过对211家调查问卷的数据收集和处理,验证了模型及假设的合理性。研究结论对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协同能力、提高其客户知识管理效率,促进企业服务产品开发绩效的管理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1 相关概念及研究假设
1.1 相关概念界定
(1)企业协同能力。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协同能力的研究较多,但对其界定并不统一。由于本文针对的是企业与客户协同创新情境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研究,因此认同Tsou等的研究,其认为企业协同能力是企业在协同各种资源要素从而促进创新实践的一种能力,由企业对于知识、技术等资源的吸收能力、协调能力和关系能力3个维度构成[3] ,这种能力也是企业获得关键资源的重要推力。
(2)客户知识管理过程。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基础上[5,6],本研究认为客户知识管理过程是企业为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需求、采用新技术、应用新知识等对客户知识的管理,主要包括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对于客户知识资源的获取,其对于客户知识的共享以及对客户知识的应用3个管理过程。
(3)服务产品开发绩效。服务产品开发属于创新活动的重要内容 [7]。在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8],本文通过新服务产品的市场占有量、产品开发速度、产品开发的新颖性、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以及客户的满意度等表示企业的服务产品开发绩效。
1.2 研究假设
1.2.1 企业协同能力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
(1)吸收能力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
吸收能力指的是企业对新的外部信息价值的认识,并能透彻理解它,同时将其运用于商业用途的能力[9]。根据资源依赖理论,客户作为服务的消费者和参与者在产品开发中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然而,在实践活动中,客户提供的是不完整数据和信息等,因此,需要企业通过吸收能力增强对外部信息的深入认识和理解,降低误差并减少服务开发时间,从而提高服务产品开发效率[10]。据此,提出:
H1a:吸收能力对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协调能力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
企业对客户的协调能力是指企业在服务产品开发的具体环节中协调各方资源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11]。在协同进行服务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相互关联且复杂的具体任务,而企业与客户双方分担着特定领域的、相互关联的任务并承担相应责任,需要通过具体的分工协调,共同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促使可行方案的产生,有效提升组织创新效率[12]。据此,提出:
H1b:协调能力对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关系能力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
关系能力指的是企业与客户为了完成相关开发任务利用各方资源进行沟通协作的能力,也是企业开拓、发展合作伙伴的能力[13]。企业的关系能力可以给企业带来战略性资源,这种资源是企业可获得的、利用的,而且是网络外部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在服务产品开发过程中,良好的关系能力可以促进企业与客户之间无障碍的沟通和合作,实现知识、信息等资源的获取、共享与应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3]。据此,提出:
H1c:关系能力对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2.2 企业协同能力与客户知识管理过程
(1)吸收能力?c客户知识管理过程
吸收能力指的是企业从环境中获取、识别、整合和利用新信息或知识的能力[9]。实践中,企业具备较高水平的吸收能力就可以更好地获取外部知识以及发现更多的创新机会,扩展企业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同时,服务产品开发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此过程涉及融资、营销、工程、制造等多个职能领域,而企业的吸收能力可以使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客户共享到各个领域的异质性知识,从而促进客户知识的有效应用[14]。据此,本文提出:
H2:企业的吸收能力对客户知识管理过程(客户知识的获取、共享、应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协调能力与客户知识管理过程
协调能力指的是企业或组织协调各方面关系,同其他企业和组织建立知识密集型接口的能力[11]。在企业与客户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协调能力为有效获取客户知识提供了有效的知识密集型接口,为客户异质性资源的获取和共享提供了必要保证。另外,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协作程度越高,越能意识到对项目所承担的责任,从而更能准确地理解任务,从而更有效地促使企业员工将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以此促进服务产品开发绩效。据此,本文提出:
H3:企业的协调能力对客户知识管理过程(客户知识的获取、共享、应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关系能力与客户知识管理过程
企业的关系能力主要指企业对合作伙伴的培养、发展和管理的能力[13]。在企业与客户协同创新过程中,双方会彼此真诚地交流与磋商,从彼此的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地提供对方需要的知识、技术等信息,即这种互利合作的关系促进了知识的获取以及共享。而且具有良好关系能力的企业对于知识应用的过程、思路以及方法越宽广,越有利于推动新知识在企业中的应用[15]。据此,本文提出:
H4:企业的关系能力对客户知识管理过程(客户知识的获取、共享、应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2.3 企业对于客户知识管理过程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
客户在企业创新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性,以及企业对客户知识的获取、共享及应用等活动对服务产品开发具有重要影响[16]。学者Jie B.W.和Bin G.在对客户知识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客户知识的获取、创造以及利用等对服务产品开发的正向影响[17];通过与客户的交流进行知识共享,可以使企业获知客户的兴趣和偏好等信息,这些信息增加了团队成员的知识积累及视野,从而形成新的设计理念,促进了新服务产品开发[5]。另外,企业通过与客户的协同创新过程,将获得及共享的客户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有效地把握市场机会,促进企业持续地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服务和产品[6]。据此,本文提出:
H5:企业对于客户知识的管理过程(客户知识的获取、共享、应用)对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以客户知识管理过程为中介的企业协同能力对服务产品开发绩效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的协同能力、客户知识管理过程与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及量表设计
(1)自变量:企业协同能力的测量。其中,吸收能力参考Ettlie和Pavlou(2006)、Tsou(2012)等的研究设计了6个题项;协调能力的测量题项参考了Laursen(2011)、Tsou(2012)等的研究设计了5个题项;关系能力的测量题项参考了Dyer和Singh(1998)、张振刚(2012)等的研究设计了5个题项。
(2)中介变量:客户知识管理过程的测量。其中,客户知识获取参考了Ettlie和Pavlou(2006)、许冠南(2008)等的研究设计了4个题项;客户知识共享主要参考McEvily和Marcus(2005)、张红琪(2013)等的研究设计了4个题项;客户知识应用主要参考了王国顺(2012)、Bin G(2013)等的研究设计了4个题项。
(3)因变量:服务产品开发绩效的测量主要参考了Tsai(2001)、魏江等(2008)以及Tsou(2012)等的研究设计了6个题项。
2.2 问卷发放和数据收集
针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本研究共发放336份问卷,回收245份,剔除34份无效问卷,共计21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62.80%。从回收的211份有效问卷来看,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以科技服务业和信息与通讯服务业为主,分别为96份和60份;金融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样本量基本相同,分别为27份和28份。从企业服务产品所涉及的8种项目类型来看,技术型服务项目居多,定制化软件/系统集成、技术工程设计和产品研发这三项占的比例较大,分别为19.43%,26.54%,24.64%。从样本项目开发周期看,不同周期的样本均有涵盖,但7~12个月样本占总量较大,占31.28%。
3 数据检验和结果分析
3.1 信度、效度检验
3.1.1 信度检验
在研究中,问卷题项的一致性程度主要采用Cronbachs α进行测量。研究中涉及3个方面共7个变量:吸收能力、协调能力、关系能力、客户知识获取、客户知识共享、客户知识应用、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其信度系数Cronbachs α分别为0.877,0.723,0.729,0.791,0.826,0.847,0.864,从Cronbachs α的数值可知(均大于0.7的标准),说明了问卷的信度较好。
3.1.2 效度检验
(1)内容效度检验。本研究的问卷来自于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学者设计的成熟量表,并根据中国国情以及专家和被访者的意见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因此,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2)建构效度检验。本文主要通过收敛效度和判别效度来检验各变量的构建效度。
在研究中,各个观测变量在其潜变量上的标准化载荷系数均大于0.5的要求(p
3.2 结构方程分析
3.2.1 模型拟合度检验
通过拟合指数检验预设模型的合理性(拟合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模型M2比模型M1拟合效果更好。因此,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合理。
3.2.2 假设检验
本文通过路径分析检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验证所提出的假设合理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3可知:研究中所检验的15条假设中有13条通过检验,其中2条假设因结果不显著(P=0.95,p=0.37)而不能支持原假设。这两条假设路径分别为:H4b:客户知识共享关系能力, H5a:服?詹?品开发绩效客户知识获取,这两个研究假设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361(不显著)和0.128(不显著),因此,没有通过检验。
4 结论与启示
在企业与客户协同创新的情境下,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为调研对象,探讨了企业的协同能力、企业对客户的知识管理过程以及服务产品开发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论及管理启示如下:
首先,企业协同能力中的吸收、协调以及关系能力均对服务产品开发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实践中,企业可通过提高员工对新信息和知识整合、识别等,增强企业的吸收能力;通过引进高技术应用人才,促进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畅通的知识密集型接口,提升企业的协调能力;通过与客户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流,加强企业与客户的关系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升企业的协同能力,从而促进服务产品的开发绩效。
相关热搜: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改革
前言
为了提高铁道产品质量,减少铁道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强化铁道行业统一化和规范化管理,提升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欧洲铁道工业联盟组织颁发了国际铁道行业标准(简称IRIS标准)。p5RIS标准是在IS09001:2008的基础上,针对铁道行业的特殊要求,增加了铁道产品在安全性、可靠性和质量上的特殊要求,并集中体现了铁道行业以产品全生命周期为核心的管理思想。企业在引人IRIS标准过程中,重点使用过程方法,分析企业运营中各过程并适当加以管理。
一、质量管理现状
(一)过程方法应用
该企业建立、实施、保持以IRIS标准要求为依据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是为顾客(内部的或外部的)提品和/或服务的一系列的增值活动,过程从输人开始,以输出为结束。该企业把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识别为三大类:顾客导向过程(C0P)5个、支持过程(SP)9个和管理过程(MP)5个,共有19个过程,包括其在整个组织中的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
顾客导向过程中,C3“产品实现过程”是基本过程或者说是直接过程,其中包括产品实现的策划、生产过程控制文件(作业指导书)、生产计划、关键或者特殊过程管理等子过程,产品实现过程的控制是质量管理中的核心内容。
(二)产品实现主要过程
根据该企业生产的某典型铁道轮对产品,分析该订单产品实现涉及的过程及各过程主要工作内容I如下:
1.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确定产品相关的要求;组织评审确保满足要求,确定是否有工序外包;将评审结果、订单信息反馈、订单处理或修订#内容与顾客进行沟通。
2.产品制造过程设计:组建项目小组,确定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以顾客要求以、产品特性、公司人员设
备配备情况等为输人条件,并组织评审,确保输人的充分性和适宜性;组织本产品实现过程相关人员进行评审,并经授权人员批准后,产生设计输出,包括:工序作业指导书、产品检验规范、质量控制计划、成品图、资源需求、标识和可追溯性等。
3.采购过程:根据设计输出及库际情况,确定采购信息;从合格供货方名录中采购原材料;对采购产品进行检验,确保满足设计输出的要求。
4.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以订单为驱动,制定短期和中期生产计划;识别生产瓶颈,并制定改进措施;针对新产品,执行首件检验活动以验证生产过程;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特性,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技术/质量人员对关键/特殊过程进行监督控制,预防不合格品的发生;对产品进行防护,以保持符合要求。
二、产品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设计和开发方面
该企业考虑铁道轮对产品分类较少,各类产品加工工艺基本一致'制定了统一的框架式的工艺规程,对其中的操作规范和检验规范单独规定。但该订单工艺中存在如下问题:
1.设计和开发输人不全:由于各工序采用通用的操作规范和检验规范’未考虑不同订单差异性部分的规定。例如,该批订单主材来料为成品尺寸,通用的毛坯主材入厂检验不能充分验证主材质量。
2.设计和开发验证不足:由于该企业自动化程度较高,产品检验人员在最终工序检测,各工序当班首件确认较为重要,即操作人员、操作工长、检验人员分别检测确认,但该订单中没有明确当班首件操作规范及人员职责,可能会出现批量不合格品。
(二)管理方面
体系的运行保持是体系管理的重要环节,体系运行保持是通过建立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运用客观公正的方式和评价质量体系运行的好坏。通过质量稽查、过程审核及最终产品审核等方式对该企业某一订单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体系运行不符合。该企业按照IRIS标准特殊要求,制定了《项目管理控制程序》,规定新产品必须组建多功能项目小组,执行项目管理过程。但实际稽查时发现该新产品订单加工过程中没有实施项目管理过程,反映公司管理体系中项目管理过程没有按照文件规定执行,即公司执行层面不到位,属于一般不符合。
2.沟通管理问题
1)相关方沟通问题
供应商沟通:企业在实现该批订单时’出现主材分批交付但都延期交付情况,最后出现企业派员常驻客户现场催要主材情况,且主材质保书也未能及时与主材一同提供,严重影响了公司正常产品实现和交付。
顾客沟通:该订单产品交付后,客户提出需要提供中英文版的主材质保书、组装曲线等资料要求,造成向客户提交资料延期情况。反映企业与客户沟通过程中,与交付相关的信息沟通在顾客合同要求中不充分。
2)内部沟通途径问题
该企业运行中主要通过召开周例会、日常协调沟通、职能部门发文等形式。周例会仅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决议事项通过参加会议的负责人传达到部门人员,参加会议人员没有转达会议决议事项或者传达错误造成办公效率低。此外,该企业使用了OA办公系统,但是人员沟通一般通过电话或者当面沟通,文件沟通一般通过QQ、外网邮箱等方式,没有形成一致的内部沟通平台。
(三)人力资源
1.人员配备。该订单生产期间,订单处于不饱和阶段,安排长白班生产,人员基本能够保障生产、检验需求。但该企业设计产能是以两班倒工作方式计算,企业后期必将会出现交货期紧、数量大的订单,则企业必然出现两班生产甚至三班生产情况,那么具备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能力的工作人员将严重不足。
2.培训问题。该企业各岗位人员按照岗位需求进行了培训’经过评定具备独立定岗能力。但是该企业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对培训的定位不清,不能满足该企业中长期发展的需要。如企业投产至该订单生产期间,企业专职无损探伤人员只有一名,其余人员未经培训无独立操作能力,大大增加了企业风险。另外,该企业没有建立系统用以保持和提升相关人员的资格,不利于该企业人才储备。
三、采取的改进措施及改善建议
(一)技术措施
1.工艺优化。企业在设计和开发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各种输人条件,如:半光轴和精轴入厂检验不同、铁标/欧标/印标/美标检验项目和控制范围不一致,建议针对各种类型及产品标准分类规定。此外,由于设计和开发工作的有效性需要验证和确认,所以需要工艺涉及的部门共同评审,并且通过产品实现情况,修订完善工艺。
2.不合格品预防。由于产品性质的特殊性,产品出现废品则质量损失相对较大。针对该企业认知不足导致的产品判废情况,建议成立专项小组收集国内各轮对组装厂家不同产品类型产生不合的情形、产生的原因、控制措施’如通过论文查阅、外请专家、外派学习等途径进行收集。
(二)管理措施
1.执行项目管理。按照IRIS体系项目管理要求,组建以完成订单为目的的多功能小组,确保各相关人员能力和意识能够胜任工作、小组成员和相关人员信息得到及时有效的沟通,以实现按照规划的时间节点交付成果。并重点注重以下两方面:
(a)完善制度:企业统筹规划修订体系文件,修订文件时应确保符合IRIS标准前提下并重点关注体系审核员抽査的重点,精简程序文件,做到:写人文件中的条款要求能落实到实处,确保程序文件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b)落实执行:通过绩效指标控制、内审、监督抽检等方式对核查文件落实情况,防止“两张皮”现象。
2.信息平台建设。企业利用0A系统为基础,大力开发信息平台功能,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建立并改进企业内部沟通制度加以约束。最终实现企业各部门日常业务工作的规范化、电子化、标准化;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打造信息沟通平台,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实现信息的在线查询,最终实现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及“无纸化”办公。利用信息平台对过程进行监控,实现不合格品预防、不合格品跟踪、生产计划的调整等功能。
3.使用质量管理工具。企业通过成立项目多功能小组、QC小组等形式,加强使用质量管理工具,有效提高设计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如:为预防设备突然停机,可以制定PDPC过程决策程序图以减少停机时间、保证生产;对出现的废品进行分析时使用因果图。
(三)人力资源措施
企业应确定和实施一个过程,以识别、获取、保护、应用和评估信息、知识和技术。并以知识管理活动的输出作为培训策划的输入加以考虑,以此开展的培训活动才是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的。此外,企业应建立一个系统用以保持和提升员工的资格,并重点关注培训的评估。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