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7:11: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中历史时代特征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历史 课堂 活力
正由于中学历史课程讲述的都是远离现实的“历史”,加之传统“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思想的影响,许多高中生存在着明显的偏科倾向:重“理”轻“文”。对他们来讲,历史课无足轻重,找点时间应付的背背就行,且由于传统教学方法无法适应新时期学生求学的需要,因此,中学历史课堂常常呈现出一种沉闷的气氛,教师照本宣科,失去了课堂活力。因此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下面笔者就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活力的一些看法。
一、转变观念,增强对历史课学习的认识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了解历史就无法把握我们的未来。历史课对于高中生来讲是不可缺少的“营养课”。我校是一所县办高级中学,已有六十年的办学历史,素有武鸣“东四乡镇最高学府”,近来通过实施特色教育,在特长生上下工夫,学校高考取得了一定好成绩。但总的来讲,生源的质量还是不理想,成绩最好的进入县城重点高中,成绩较好的进入了县城的另一所示范高中和民族高中,剩下的才轮到我校招收。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也降低了门槛。因此学生学习基础良莠不齐。进入高中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出现偏科厌学,重“理”轻“文”现象突出。因此必须改变旧观点,提高对历史课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高中阶段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历史教学在道德教育方面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有助于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中生学好历史尤为重要。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课堂活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大灌篮”。教师在讲台上“一撸到底”,争分夺秒,不给学生“喘气”时间;学生在台下“一脸云雾”,半醉半醒,徘徊在缥缈峰之间。铃声一响,一切“过眼云烟”,脑子里东西“荡然无存”。这种重主导、轻引导,重灌输、轻养成的教学方法实际上严重的制约高中历史课的教育教学功能。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封闭、单向、机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一)趣味教学,提高讲课艺术
我校有1000多名学生,笔记曾在做过调查,约有40%学生认为历史科只需要背背就可以考试,约有63%学生认为历史与他们的生活年代太久远,《××条约》等这些历史名词对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讲提不起兴趣,他们关心的是考试要考什么就背什么,至于理解其中的含义倒是能省就省了。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把历史当成“念经书”,要寓教于乐。可以通过教材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故事都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在讲《》一课时,以讲故事的方法给学生讲了中日黄海大战的经过,重点讲了著名爱国将领邓石昌指挥致远舰全体船员浴血奋战,痛击日本敌寇,最后壮烈牺牲的动人事迹,使学生在听故事中受到教育。
(二)情境教学,增强情感体验
情境教学是历史教学特殊的教学手段,实施情境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更为充分地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如《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的开始,我们可以直接播放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实况录像,在学生振奋鼓舞之恰当时机,进入下一步内容的学习,吊起了学生的胃口,让他们能够在不觉间已经进入了教师所设立的氛围之中。学生既在这种场景中就接受了人生的洗礼,也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加深了对半殖半封建的旧中国的认识。这种历史课深受学生欢迎。
(三)结合时事,增添时代活力
古人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家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学习历史课中,笔者力主结合教材观点选择一些国内外重大新闻材料,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政治思维,为历史课增添时代活力,又能增强政治课的理论说服力。当前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为历史课提供生动而丰富的素材,所以历史课应与时事政治结合起来,将其融于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学习近代史中国台湾被日本侵占,可以由此联讲到当前中国与日本在上的不断摩擦、中国与越南在南沙群岛之争,也可拓展到黄岩岛中国与菲律宾海上对峙,分析小国何对大国如此咄咄逼人的背景。教师再结合国际形势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热情。
(四)现代教学,增强课堂实效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体制下,教师“主动”讲课、学生“被动”学习,没有其他生动的教学手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充满了“空间想象”。随着多媒体逐渐进入课堂,过去单纯的说教式教学就走到了尽头。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多尝试使用时代特征的音频、视频资料。音乐作品、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产生了许多带有不同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声音、画面,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提高教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高中 历史教学 教师 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科书发展了一定的转变,使高中历史教材更加的立体化、深入化,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深刻掌握,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实践性知识的指导,创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现代教育观念深入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当中,促进学生历史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逐渐表现出了诸多问题,教师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生冲突等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深入开展。
(一) 教学的观念较为落后,无法适应时代要求。
当前我国很多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历史知识变得枯燥而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新时代下,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现代教育观深入的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的细节当中,改变历史课堂教学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断的学习、快乐的成长。
(二) 教学的内容较为广泛,教学时间不够充足。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内容逐渐增加,容量变大,很多历史知识的跨度增加,对学生的历史基础产生了一定的考验,而当前我国很多高职学生的历史基础较为薄弱,无法适应当前课程改革中教学任务的要求,出现跟不上历史教学的节奏,而产生的历史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甚至一些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十分不利于历史教学的深入开展[1]。
(三) 重视学生的通识教育,忽视学生思维指导。
当前我国很多教师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对学生的“通识”教育指导。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只是根据高考中易于出现的题目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复习,而忽视了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指导[2]。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灵活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探究等环节,不断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结构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改善措施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师要注重改变教学观念,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式进行辅助教学,在提升学生历史水平的同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水平。
(一) 转变历史教学观念,开放历史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转变教学的观念。历史是一门具有丰富内容和理论体系的学科,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更好的发展和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促进国家的不断发展,而不是为了“应试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先进的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水平,扩展学生的视野,形成良好的历史文化修养。例如在指导学生对《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首先提问学生“明清时期具有什么样的时代特征?”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带动课堂氛围,使学生创建一个完整的历史思维,创建开放性的历史课堂。
(二) 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创建高效课堂。
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的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创建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历史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辅助教学等方式。例如在指导学生对《祖国统一大业》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在天安门上讲话的场景,增加学生的自豪感和祖国荣誉感,从而对知识内容产生一定的情感认识,促进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和记忆。
(三) 注重重复教学内容,加深学习印象。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重复教学”方法的使用,仅仅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一次学习可能会使学生很快忘记,而重复教学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例如在指导学生对《两极世界的形成》这篇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凡尔赛条约”等内容的回忆,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也能够使学生做好新旧知识的链接。
三、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为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朝气和血液,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的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发展平台,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深入的掌握历史知识,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和良好的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展现高中历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一、布设疑阵,调动学生的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设疑——释疑——再设疑——再释疑的过程。学生有疑便可产生释疑的要求。这时教师便可因势利导,顺水推舟,使学生的思维向课堂纵深发展。通过合理提问,使所学知识纵向串联、横向并联,即可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开阔,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例如在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教学中,当笔者教到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时,先问学生你认为当今我国哪些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 (南方)再设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什么时候从北方移到南方? (南宋)为什么南宋时期南方经济能超过北方?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一个地方经济要得到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最后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引导学生通过老师巧妙的层层设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从而达到有效性的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创立了模块专题式的课程结构,摒弃了长期实行的通史学科体系,用激进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初、高中历史课程的重复问题。但这种模块设计打乱了历史的整体性,人为地造成政治、经济、文化内容的分裂。但实际情况是讲政治不可能不讲经济基础、不去分析思想文化。另一个问题是,新教材的模块设计对史实的分割使同一个内容会在多处重复。例如必修一中讲到的诞生,必修三中又提到传入中国;必修二中讲中国的发展,必修三又提到近代的思潮。打破模块束缚,重新对教材资源进行取舍整合,使整套教材内的相关知识建立起联系,这样可以还原历史的整体性,便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例如在讲解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时,简单联系西周的经济制度——井田制,分析二者产生的背景及关系,这样一个历史概念就丰满了。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教材的整合要详略得当,切忌搞成简单的叠加或粗糙的揉和。
三、注重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为有效教学拓展发挥空间
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忽视课外活动的作用,认为只要抓住课堂教学就行了,其实这种理念是不正确的,教师应当注重建立起全面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我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抓住课堂教学重点,而且将课外主题活动延伸作为重要的着力点,一方面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专题研究,指导学生运用资料搜集法、实地考察法、座谈访问法等,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与感悟。另一方面结合教材内容与时政热点开展主题教育,深化学生思想教育。如结合近年发生的日本教科书恶意篡改我国领土归属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日本历年来在这些方面的小丑表现展开讨论,学生群情激愤,纷纷表达了对日本这种卑劣行径的抨击,深化了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四、重视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在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下,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确定了这样一些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主义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这些理念和策略的提出,无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在教学中注意现实生活、现实社会的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善于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谈古论今,由今及古实现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这种现实感和时代感,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现实学会做人处世,是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需要,是时代课程改革的呼唤。
五、有效课堂教学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认真揣摩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领悟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要求。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高中历史教学与评价的基本依据。从教学角度来讲,研究课程标准,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教育价值,整体规划教学,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选准教学角度。在课程观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前提,还要求教师的引导能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课程要生动,从教材内容到教师上课,都要能吸引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更重要的是,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使他们在师生平等交流和探讨中得到发展。
二、把握文综模式下历史学科考试的特点,提高历史教学的针对性。
纵观近几年来的文科综合试卷,可以发现文综模式下的历史学科考试有以下特点。
1.重视对考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查,即强调“以能力立意”。具体表现为:(1)更加注重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2)依据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3)增加应用性、能力型试题;(4)适当减少题量,降低难度,给考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有利于考能力;(5)试题切入容易深入难,有利于人才选拔;(6)统一与个性相结合,适当增加开放性、研究性试题,鼓励考生创造性地答题,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培养考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重视学科的整体性,即要求考生能用一门或多门学科知识,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有整体观念。
3.重视学以致用,强调考生善于运用知识去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并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
4.试题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较浓的人文色彩。特别重视学科知识与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自然、人口等热点问题相联系,引导考生关注国家前途、人类的命运,确立正确科学价值取向。
5.试题新颖巧妙,具有突出的综合性和发散性。同一组材料汇聚了多学科的知能要素,不同角度的设问,使整体的综合与局部的独立实现了有机的统一。
6.学科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和学科内知识考查的非系统性相统一。命题更多考虑的是联系实际的广泛性和典型性,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成为主体。
把握了文综模式下历史学科考试的上述特点,有助于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教学更有针对性。
三、采取有效的历史教学模式,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文科综合能力,必须构建适应文科综合考试的、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发展学生能力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探究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有效的历史教学模式很多,这里例举两种模式,仅供参考。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
该模式提倡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地学习,教师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其教学流程为:提出问题―学生质疑―教师释疑―综合训练。教学过程分四个步骤:第一步,依据教学大纲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提出学习目标,列出需要讨论的重点问题,然后让学生阅读、自学、探究。第二步,学生发表见解,特别是鼓励学生联系实际或提出相关问题大胆讨论和联想。第三步,教师及时给以评价,指明得失,引导归纳总结,举一反三,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第四步,综合训练,即多科知识适当渗透,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社会观念和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开放教学的特征和教学内容的相对完整和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
2.情境教学模式。该模式在于先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景,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发表不同见解的氛围,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从而使学生感悟认知历史知识,避免向学生强行灌输、要学生机械记忆死记硬背的弊端。其教学流程为: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质疑―学生讨论释疑―综合训练。
上述教学模式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注重历史学科双基教学,培养学生学科能力。
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应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这其实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怎样才能驾驭课堂、吸引学生,这是新时期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教师应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巩固以前对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学习思考,同时还应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以适应新课标学科渗透的特点,以便自己有更为广阔的知识储备,过去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是要有一池水,因为你一旦激活了学生,他们就有可能提出你意想不到的问题出来,所以作为老师就要不断地充实知识,更新知识,才能与学生更好的交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更应宏观熟练地把握教材,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认真学习历史课程标准,然后再熟悉教材,分轻重地与学生交流,共同学习知识。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商鞅变法时,教师首先弄清楚本堂课的目标: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然后再与学生一起分析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让学生掌握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最后共同探讨变法所起的作用。新课改中老师更应注意对课堂教学的总结,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督促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教师在搞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应注意加强教学研究,特别是在新课改下,更应注意这一点,新课改打乱了原有的教材体系,对知识进行了重新整合,加强了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注重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认识,因此老师要多加强教学研究,深钻教材,总结教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能上一个新台阶。
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除了利用课堂外,还应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时间深入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情况,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使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努力改变以往的观念,与学生平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的同时,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者,做到了这一点,也有助于老师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更加努力地学习知识。
当下,科技日新月异,教育相关产业迅猛发展,教育教学与互联网的相结合十分广泛,网络的应用与日常的教学的方方面面密不可分。应用网络进行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段,在很多中学里面已经非常常见。借助网络平台进行高中历史的教学,因网络内容的及时有效、丰富多彩、音视频效果冲击、灵活新颖,可以开拓高中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历史课上产生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他们的双创精神。以此同时,老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还必须注意网络教学在本节知识点上是否可以适用、网络资源选择的是否科学,从而不能让网络教学在教学上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
【关键词】
高中生;历史课;网络教学
历史教学课改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的使用必将会影响着师生们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平日教学的授课方式也在变化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课改的要求。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教师利用互联网的优质资源可以使历史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丰富、便于理解。互联网资源的及时便捷性可以很好激发同学们的历史兴趣,拓宽高中生的历史视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资源也不例外,利用网络教学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互联网的方便和快捷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迅捷的知识并进一步实现了全球教学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互联网的资源也可能成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一些不利的因素。历史教师能否正确指导学生合理的利用资源,是能否良好的进行历史课网络教学的基础,因此,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合格的教师队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利用网络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提供了新的互联网载体和巨大的信息资源,利用网络的互联网学习逐渐走进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因此,网络成了广大教师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平台与载体,现在高中生的历史教育必须要符合时代所需,适合选择他们喜欢的形式,依照教育的规律与网络的新时代特征来正确指导教学。
一、高中生历史课网络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历史课的吸引力。在传统的历史课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传递——接受”为主,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短时期内形成机械式的知识结构体系。虽然这种教学起到传授知识的目的,但上课的教学单一且形式固化,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起不到很好的效果,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活跃度。纵观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历史教学,教学元素变化多样,既有远古的先人留下的文字、帝王的宫殿陵寝等直观的图例,又有大型史诗的音乐、历史再现的视频冲击,让本来乏味的历史课堂变的丰富多彩,带动学生踊跃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高中生对历史课堂的内容及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增强历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中,老师主要是灌输式教学,学生对所授知识的不感兴趣会严重影响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而基于网络的多媒体历史教学就可以通过三维漫画或4D视频等高科技技术将抽象的历史内容形象化,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加直观的音视频冲击,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好地的理解和记忆。
(三)增强历史教育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双创能力。历史教师利用网络的资源将时下社会热点问题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让学生在课堂上去研读、分析、讨论,通过和历史教材内容结合去发现教学中的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四)对增强历史教育的实效性,开阔学生的眼界起到了重要作用。利用互联网的网络教学可增强历史课教学的新颖性,实效性。如在讲述丝绸之路的问题时,就可网上找出近年来的我国关于“一丝一路”相关资料。从而让学生立刻了解了相关内容,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五)历史教师之间开展赛学案赛课,达到教学信息的资源共享。随着眼下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互联网上充满了多种在线教学方式和信息系统,老师们都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在网络上借鉴、吸收全国知名学校、著名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从而实现互通教学信息的梦想。网络发达的今天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团队精神,只有教学资源共享,各校间优势互补,才能现实互赢,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二、历史课运用网络教学时需要注意问题
(一)强调网络教学的适用性、科学性。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历史知识都必需借助网络才能来学习,部分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的无法直接体现的人为展示的内容才值得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求达到加强知识理解,加深历史课内容记忆的效果,从而实现人机协作的原则。
(二)网络教学必须要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不能因为个人原因的懒惰而导致网络教学和历史科目相脱节,在授课中,教师也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去讲授胡编乱造出野史事例,一定要尊重知识,对学生的求知欲负责。因此,在网络教学中需要设计真实的历史情景并与当下热点时事材料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关注历史教育途径的多样性、可操作性。以前上课教师一直使用的传统授课方法,延续下来,自然有其精华的地方,但也有存在一些弊端,而借助网络的教学方式可以弥补其不足。历史课上教师应该让多种教学模式手段互相结果,相互补充,从而发挥最大的效果。
(四)历史教师能熟练使用互联网并加以自身的特色。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对教师的学科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一线广大历史教师首先要坚持自我学习和完善,掌握最实用的教育教学技能。网络资源层次不齐,历史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去鉴别和使用,让每一位高中生都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并自发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历史教师要正确、有效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从而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突破。
作者:吕美莹 单位:山西省万荣中学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史料教学 探究和运用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推广和深入,史料的探究和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与高考命题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纵观这几年各地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它集中体现和贯穿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能力要求,那就是通过新史料和新情境的创设,来考查学生阅读史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通过史料形成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和迁移的综合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不仅能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而且能促进学生科学学习的良好态度的养成,更好地开发教学资源,全面提高人文素养。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成为当今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手段,即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解决历史问题,通过切身感受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更好地探究和运用史料教学呢?
一、正确收集、甄别和选择史料。
“史料是历史教学资源的源泉”,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是史料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史料的种类很多,按其储存的形式,大致可分为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口碑史料、声像史料及数字化史料。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史料的积淀越来越多,体系也越来越庞杂。收集、甄别和选择史料,首先要遵循“真实是历史教学的生命”这一原则,尊重客观史实,保证史料的真实可信。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者除了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水平外,还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自己的史料考证能力,保证自己所用的史料有依据有出处有佐证,做到如唐人刘知幾所说的“博闻善择”和“言简而意丰”。反对那种把影视“戏说”当史料,也不提倡不加考证地把“杂史”、“野史”引入作为史料,特别是坚决杜绝那些故弄玄虚、张冠李戴、歪曲颠倒的史料作为教学的依据。即使是正史和被广泛接受的史料,也要努力做到“互相参证”。其次要根据高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相结合。历史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研究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未来”,史料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史料要切实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教学重点难点紧密关联,同时还应该根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接受能力及已有历史知识的程度选择史料,但要避免“多多益善”,真正做到难度适宜,符合实际。根据需要,有时也可以充分利用手中教材、教辅、其他版本教材史料,引入和吸收历年各地高考题、模拟题,以及生活中所遇见的作为史料,这样更加贴近生活,实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真正“学以致用”。
二、有效创设问题,培养史料思维能力。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效地创设问题是史料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为问题既是史料研读的目的,又是检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的有效途径。在对史料设问时应根据史料类型和品质,注意问题设置的指向要有准确性,内容要有拓展性,通过高质量的史料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析讨论,激发学生认知的内驱力,激活其思维,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其感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使史料教学“活”起来“火”起来。如在上《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课的时候,我选择了美国《1781年联邦条例》、《1787年宪法》,英国《权利法案》的相关史料,设置了一系列问题:(1)《1781年联邦条例》体现当时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2)《1787年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如何理解这些原则?它的制定对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有什么贡献?对欧亚的历史产生什么影响?它有什么局限性?说明什么问题?(3)国会参众两院议员任职有什么特点?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4)美英政体有何不同?主要原因是什么?它能够说明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之间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着点角度有所不同,层次深浅交替,形成立体结构。“思维随问题而出现,并与问题形影相随”,历史是思考的学问,思考和体会是学习历史重要途径,通过设置和解决有效的问题,启动学生的史料思维,学生获得的历史知识也就越来越充实。
三、引导学生认识、分析和运用史料。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史料教学正是基于理念,要求通过教师的引导,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重构历史、分析历史、发现历史规律。史料教学首先讲究的是探求本源,加强研读,逐句过关,真实可信的史料都具有其时代特征,都能体现其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立场观点,在指导学生阅读史料时要引导其还原时代背景,弄清史料的内涵、观点和出处,还要关注其按语和尾注。其次对史料的阅读要做到“细嚼慢咽”,逐字逐句过关,真正读透读懂,才能真正用“心”去感受史料中隐含着的真正、鲜活的历史。最后,历史是一个立体的过程,所以对史料还应该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辩证的考察,从史料中提炼观点,解读史料的内涵,增强历史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史料的理解和认识,实现读史明智的效用。
四、通过史料情境,使学生掌握史料研习的基本方法。
运用史料创造“情境性”和“协作性”的互动环境,可让学生在良好的互动环境中“经历”“体验”过去,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意识。英国历史专家汤普森在《理解历史》中指出:真正学历史学习,应该把焦点集中在我们如何对历史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反映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要获得历史的实际情境及其发展,最好是由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通过广泛的、有指导的、思考性的和逐步要求的方法来实现。美国的史学家柯林伍德说:“史学家必须在自己的心灵中重演过去。”通过史料情境,学生感受、认识真实的历史,并得出自己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识,这是史料教学法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和手段,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起到深刻认识、牢固记忆的作用。当然,在运用史料情境法时,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做到不偏不倚,有的放矢,防止跑题离题,还要给学生时间空间,让他们进行自主有效的协作,做到多思、多得、多悟,最终感悟历史、理解历史,掌握历史。如上《世界多极化趋势》时,我设计以美国对朝战争和对伊战争为史料情境,将学生分成代表中国、日本、前苏联、俄罗斯和法国四小组,让他们分别代表“自己的国家”去讨论、去决策、去思考,感悟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体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时代气息。在如何理解伊拉克战争对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影响和表现方面,我选取了中国主席、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俄国前总统普京发表的谈话为切入点,并与朝鲜战争时各国的立场进行对比,让学生思考这两场战争的异同和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最终实现学生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理解和感悟。
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历史视野,唤醒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培养学生研习史料、探究历史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史料教学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也是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通过史料教学,实现史实—史通—史论—史感的升华,是当今世界历史教学的主流,也是所有高中历史教学教育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课堂·教材·教法(第9期),2006.9.
[2]刘松柏.史料研习与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国培”讲座教材,2011.10.
[3]虞云国.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历史观和史料史实.历史教学问题,2011,(2).
[4]瞿林东.正确认识和处置史料的五种方法.河北学刊,2007,(2).
一、以历史课程主干知识为基础,利用史料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判断、综合概括能力
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记忆是基础,运用是目标,理解是关键。历史基础知识是实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考试题仍然是立足课程主干知识,紧紧围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设置题目。
高考命题具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鲜明特点,避开教材谈课程,利用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史料设题是最好的体现。各地高考试题无一例外的都是增加了史料的运用,利用史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考查的就是学生从史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的正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能力。
史料呈现的方式、种类也是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包括:
文字、表格、图片、图表、漫画等等。通过史料的设置,不仅仅使题目新颖,考查学生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外的史料,给学生创造更多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灵活运用奠定基础。
二、把史料、史论、史观引入课堂,加强对学生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指导
史料的运用不仅在于创设新情境,还是进行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基础,分析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史论是指关于客观历史,如:史事、人物、历史现象等的评论,是研究史料得出的结论;史观则是研究历史的角度和方法,是方法论和世界观的反映。
这类题目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要求考生对史
料、史论、史观进行阅读、理解,分析、概括,提取有效信息。第二种是让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史料、史论、史观的真伪或者评价。第三种是对史料、史论、史观相互间的关系进行阐释、论证,得出历史研究的原则和方法。这类题目构建了史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框架,呈现了史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也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历史观以及多层次、多角度、辩证地、创造性地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学习与历史研究的方法和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基本人文素养。
鉴于这种考查角度,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史料、史论、史观的教育,除了让学生明白三者的基本概念,还要引导学生大胆设疑、小心求证、史论结合、有理有据、自圆其说。既使用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也要关注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趋势,把生态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等及时引入,加强利用。
三、关注时代与社会,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高考试题还体现了紧扣热点、关注社会和时代的特点,也是通过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时代主题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历史教育实际上是培养“人”的教育。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历史教育的人本追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就从个人、国家和民族、世界和人类三个维度明确地提出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要求:包括个人的人文精神、人生境界、人生态度、健全人格、坚强意志、团队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形成与完善;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等。
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适度关注时代主题与社会热点,做到学科特点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相得益彰。
历史是一门可以“鉴往知来”的人文学科,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文教育、思想引导、决策参考和社会改造的功能。教师要不失时机的教育学生弄明白什么是民主、共和、、理性、人文精神、和平与发展,还有思想解放、制度创新、和谐社会、社会保障、民族主义等,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关心国家大事和人类命运,使学生初步具有一个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核心价值观念。
四、重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个性发展
新高考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近年来,各省高考题都增加了开放性题目,把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能力作为考点,更加重视对考生创新品质的考查。
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与独立思考,给考生留下了多角度思维的空间,评分标准的设计也是多元化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强调思维水平的区分。虽然开放,但也并非无章可循,不管哪一种类型的答案知识基础还是主要的得分点,答题技巧要符合题目中给出的具体要求。主要是多角度分析,全面的认识问题,语言组织和表达上尽可能地采用书面语言、学科语言组织答案,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史论结合、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这种考查方式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怎样的语言组织和文字表达训练,以及科学的学习和研究历史的方法理论。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现场;反思性学习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如是陈述学科目标: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等。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关注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育,无疑将大大有益于这些目标的实现。本文试借鉴批判性思维方法,立足课堂,对高中生历史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育策略作一初探。
一、培养探究意识,在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钻研中奠定反思性学习之基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倡导主动参与式历史学习。这也是课标的教学建议:“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搭建必要的“脚手架”,激励学生主动探究。
二、指导批判性阅读,鼓励学生审慎对待与鉴别史料,以挖掘反思性学习内涵
课标要求学生“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赋予他们挑战权威、质疑教材的品质,养成视野开阔、思想解放、善于思考的良好素养,而不致受现成结论的束缚,成为碎片式信息的俘获者,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引导学生转变阅读思考方式。
比如,学习必修一《的崛起》时,由于学生都很熟悉“”这个内容,因此教师就不用赘述,可给学生呈现以下两段史料。
材料一 1919年8月《青岛潮》:“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
材料二 亲历的杨振声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
提问:为什么当时的新闻媒体和事件的当事人对“火烧赵家楼”这一事件会有不同的描述?同一事件呈现不同观点时该信什么?凭据又是什么?真实情况怎样?我以往的认知存在什么问题?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上述问题促使学生思考。经过积极思维,学生审视自己过往的认知且意识到:不应全盘接受现成的所有信息,信息有真有假。每个人的观点都基于一定的阶级立场、文化背景和情绪色彩;面对庞杂的信息(包括报纸杂志和教材等的结论),要审慎地对待,学会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流中分析、判断和鉴别,要对观点的信息源进行考证,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方可“淘得智识之金”。
三、补充材料、问题引领,让学生在多视角观察中拓展反思性学习外延
高中历史反思性学习要求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补充史料、精心设置梯度问题等方式鼓励学生发现自己认知过程中的缺陷,从而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发展辩证思维。
比如,在讲必修二《开辟新航路》一课时,教师区分传统航路与新航路的概念后抛出问题:“既然已有传统航路,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学生经过分析得出结论:“传统商路受阻,奥斯曼土耳其在东地中海对过往商人课以重税,造成商业危机。”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呢?学生能够联系到当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提高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立足时代特征,分析经济因素、宗教动力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对新航路开辟的作用。教师设问:为什么你们没考虑周全呢?这样,经过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反思,学生最终得出结论:历史事件不是单一因素作用下发生的,而有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各种历史因素形成的一种合力,因此一定阶段历史事件的发生带有必然性。
在分析背景的基础上,教师再提问:历史的发展有一定规律,历史总是按照应然方向发展。这种想法正确吗?然后出示以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 如果考虑到葡萄牙……所做的开创性工作,第一个伟大发现即美洲大陆的发现乃在西班牙的赞助下取得,似乎是自相矛盾的。而似乎更自相矛盾的是,取得这一成果的原因竟在于,葡萄牙人在地理知识方面比西班牙人更先进,并正确地估计出哥伦布的计算结果是错的……
哥伦布的估计根据几个来源:(1)根据马可・波罗对亚洲东西宽度的估计(一个过高的估计)。(2)根据马可・波罗关于日本距亚洲大陆有1500英里的报告(一个极高的估计)。(3)根据托勒密对地球周长的估计(一个过低的估计),推断出分隔欧洲和日本的海洋宽度不到3 000英里……世界历史的最大嘲弄之一是哥伦布至死还相信他已抵达亚洲。
材料二 历史的偶然性,使得历史有时好像密闭容器里的粒子,胡乱撞一气,谁碰上了谁都没准,但其实并不尽然,历史虽然未必像某些历史学家讲的那样,必然有规律可循,但一些大的方向还是有的。
学生研读材料一时或许会发现:人类历史发展有时并非完全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思维逻辑。一些非设计性的或者非典型性的“小事件”虽属偶然却“歪打正着”,实质性地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这种现象及其后果不容忽视。在这一认识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研读材料二,在调查、分析、辩论的基础上逐渐理解事件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最终达成合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