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发展的挑战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5 17:11: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发展的挑战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济发展的挑战

第1篇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简称“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阿赫塔尔认为,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AEC)的计划正在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的挑战

亚太经社会指出,多年来东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亚太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加上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不仅对印尼、马来西亚等依赖原材料生产的国家产生负面影响,也有像柬埔寨这样依赖服装鞋帽出口的国家将中国经济放缓看成是对东盟及有关国家的打击。目前中国是新加坡、泰国的最大出口市场,是越南第二大出口市场。因此,中国经济放缓也使东盟诸多商品出口受到影响。

阿赫塔表示,东盟对中国的依赖加深原本是优势,但随着中国经济降温,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都受此影响,必须致力于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

同时,东盟地区收入分配不均恶化,就业疲弱,失业率偏高尤其令人担心。此外,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家庭和企业负债升高,是另一个大问题。例如,泰国债务支出占收入比率高达27%,穷人的比率更逼近50%。

东盟国家尽管去杠杆化正在进行,但除非债务问题得到解决,否则会妨碍内需提振。阿赫塔警告,东盟各国正借助税务优惠与减免措施争相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但过多的税务优惠未必能帮上忙,不一定就能与本国的相对优势相匹配,反而会造成不健全的竞争。

第2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挑战机遇 具体措施

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压力不断增大,进而导致实际中的引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一定程度上讲土地紧张以及资金短缺和缺乏高技术人才等问题层出不穷。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的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该促进经济由粗放增长逐渐向质量效率型转变,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本文将针对经济新常态的高新区发展研究论述进行针对性的探究。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具备的特点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容中:第一,经济实际增长速度开始变慢。第二,在市场竞争中逐渐由数量扩张以及相关的价格竞争等向质量型转变,最终形成自身的竞争力。第三,在消费需求上个性化以及多样化等占据主体地位。第四,在农业发展中劳动力等出现剩余的现象。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针对产业结构应该积极优化,同时还应促进经济快速增长。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竞争优势,就应增加实际中的内需,进而才能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除此之外,交通还应进行积极的改善,增加航线等,这样能够打破传统交通中的短板问题。

二、当前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

(一)新常B面临的机遇

在当前经济发展中新常态能够解决产能过剩等相关问题,对于产能过剩来讲是以投资为核心,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对产能过剩进行治理,针对投资应该采取减少投资这样的举措,这样才能将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在很大程度上讲将经济放缓进行减少,最终可能会造成投资过剩这样的情况发生,但是这种形势对经济发展将会产生有利的影响。

经济发展新常态能够促进创新驱动,在新常态形势下,以传统投资以及出口等因素为主导对经济发展影响作用在逐渐减小,在当前经济发展中应该逐渐转向创新这样的模式中来,同时还应依靠科技进步以及重点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进而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增长。除此之外,经济新常态能够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投资,长期的依靠投资最终会造成在所有者占据着主导地位,最终导致在国民收入中利润占有重要的比重,收入不均这样的现象发生。在新常态下,针对收入分配应该减少差距,更加关注民生问题。

(二)当前新常态面临的挑战

近些年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国民投资等逐渐增高,进而使经济增长开始陷入了投资以及增长最终导致过剩这样的情况中。在一定层次上讲过度依赖投资进而拉动增长,最终会导致经济增长会形成周期性这样的波动。另外,如果过度强化经济的依赖性,最终会造成国际分工等在整体上处于产业链低端这样的局面形成。最终还会引发资源浪费以及给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等,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在外贸水平上实际依存度处于高水平这样的趋势,因此在过去经济增长中,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动力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但是实际中的动力具有着平稳以及持久这样的特点。

三、运用新理念进行管理,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新趋势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高新区发展中,应该摒弃传统中的理念,进而才能创造出新的出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逐渐由中高速发展开始向中高端这样的层次发展。在实际发展中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但是在实际发展中没有突破物价偏高以及就业难这样的瓶颈。但在实际发展中应该意识到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应该把握好稳定增长以及针对结构应该进行积极的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经济的平稳运行。另外,还应树立人本发展理念以及相关的持续发展理念等。

针对经济结构进行积极调整,进而构建出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要想真正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就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趋势,同时针对产业结构等还应进行调整。在实际调整过程中应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第一,积极加快产业升级,进而能够培养出新的增长点,在电商以及物流等方面进行培育。第二,针对企业结构等进行积极的优化,进而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能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自身的良好发展。第三,针对区域结构进行积极的调整,进而能够真正形成实际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当前我国区域自身协调性发展较弱,这样的形势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针对科技体制等进行积极的改革,同时还应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等。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等行政化问题较为严重,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实施相关的创新驱动战略,进而能够推动科技创新,还能将实际中的发展动力逐渐转变到创新上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经济新常态发展下,针对经济发展形势,应该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区域自身的良好发展。除此之外,针对区域性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宜勇.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N].宁波日报,2016.

第3篇

关键词:推进汇改;机遇和挑战;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0)08-0012-04

一、对我国汇率安排和本次推进汇改的基本判断

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6月19日公布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注:文中将这一决定简称为“推进汇改”)对此,我们有以下判断:

(一)对我国汇率安排的基本判断

1、我国的汇率安排(即汇率制度安排和汇率政策安排)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会不断遭遇到利益冲突方发出的责难,甚至是施加强大的压力。一国(或地区)的汇率安排体现了自身的利益,国家(或地区)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例如,德国、日本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也遇到过这样的困境,而被迫进行汇率改革。这次汇改公布后,美国一边表示赞赏,一边继续施加压力就是明证。

2、1994年以来我国实行的平常时期放开汇率波动,危机时期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会使人民币汇率偏离汇率的自然升值率(或贬值率)。所谓汇率的自然升值率(或贬值率)是与货币比价对应国(一国或多国)在汇率决定基本因素发生根本性变化时形成的自然升值趋势(或贬值趋势)下的一种汇率,它与名义汇率会产生缺口。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的“跳升”是一种缺口过大情形下的“纠偏”,但这样的调整存在弊端,因而不会成为常态。

3、我国现行的汇率安排利大于弊,是因为其遵循了两个基本点:第一,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符合本国的根本利益;第二,主动、可控、和渐进地进行汇改,向代表发展方向的汇率安排迈进。现阶段。我国如果采取不适当的汇率安排,任由市场发挥作用就会造成汇率大幅波动,出现超调,这显然让本土经济主体难以适应,缺乏必要的防范汇率风险能力。

4、我国汇率安排变化的主要动因来自对这种安排所产生的成本和收益的考量。这是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做出综合比较和评估基础上得到的对汇率安排带来或可能带来的成本和收益的测定。一种汇率安排对我国带来的成本大于收益,就要择机改变。总体上看,我国现行的汇率安排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

(二)对本次推进汇改的基本判断

1、退出金融危机时期汇率政策的决定是我国在一个适宜时机做出的。该政策已起到了有利于全球经济复苏和我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效果,并获得了国内外的充分认可。但在世界经济,特别我国经济恢复向好的形势下,继续维持这一政策的困难不断加重,主动选择退出是我国维护本国利益的一种智慧的体现。

’2、本次推进汇改的动因还在于我国维持特殊阶段汇率政策的成本与收益比发生了倾斜。经济成本,一是显明成本,例如央行用于外汇冲销运作的成本;二是隐性成本,例如本国经济主体外汇持有的成本正在迅速积累;还有当前政治成本积累有可能转化为更大的经济成本。推进汇改能及时扭转这一被动局面。

3、本次推进汇改与2005年那次汇改相比。可能出现情形的不同:

第一,前次是在人民币汇率自然升值率压力很大的情况下进行的,汇率“跳升”是这种压力释放的集中表现,引起了人民币资产价格普遍大幅的上升;这次人民币汇率自然升值率的压力没有那么大,人民币汇率可以在一个时期中,在保持相对平稳的态势下缓慢升值,但在内外综多因素的作用下,人民币资产价格不会出现上次那样竞相大幅上升的情形,更多地是跟随基本因素和市场因素变动。

第二,企业在近十五年人民币升值环境中经历了前次较大的汇改,培养了一定自我调整的能力,这次推进汇改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不会超过前次,对出口企业生存空间的打压程度也不会超过前次。取消出口退税给出口企业带来的直接影响会超过这次推进汇改。

第三,本次推进汇改不是简单地“恢复常态”,而是在新形势下我国汇率改革的深化。仅从金融领域看,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可兑换,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微观金融层面改革与创新的向前突破,这次汇改无论是从其本身设计、运作上,还是其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上都会超过前次。

第四,从汇改宣布后外汇市场的表现看。人民币汇率有升有降显现的灵活性和双向波动性(浮动性)有助于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少投机性热钱流动,也表明了国家对控制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信心。预计人民币汇率到年底的升值幅度在3%左右,大幅度波动和变化的基础当前不存在。仅这一升幅本身不足以驱动短期投机资金的大进大出。

二、推进汇改对上海经济发展的机遇

总体而言,推进汇改是将人民币进一步融入国际货币体系中,是将人民币的定价进一步融入与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定价系统中。这一改革既符合我国经济金融深度融入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利益的需要,对在通过国际化实现国家利益中起着引领作用的上海来说,充满机遇,存在挑战。

(一)推进汇改对上海实体经济发展的机遇

实体经济是创新、生产和交易实物产品的经济。推进汇改给上海实体经济发展带来的主要是“被动性的利好”。所谓“利好”是指这一改革有利于落实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所谓“被动性”是指上海有关政府部门和多数企业主动转变和积极调整的意愿并不强,被汇改“倒逼”。推进汇改的核心是货币比价的变动,其直接影响到利益格局的变动,迫使这些企业变被动为主动,能动地去调整结构,改变发展方式,具体表现为:

1、有利于推动上海实体经济中的主体一企业,实现国家的发展战略,按世界一流水平去发展先进制造业,让先进制造业(以大飞机生产为代表)对上海经济发展的贡献率(GDP的占比)加快上升;让传统产业的结构加快升级(以低能耗清洁能源汽车生产为代表),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引进一流设备、技术和人才;以及让不适应在上海生存的产业(以低端代工、加工为主的生产)加快转移到外地。如果依靠政策或财政补贴来保护这些落后产业,其结果是适得其反的。

2、有利于上海出口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和低端代工、加工的出口企业的转移。推进汇改。还有取消出口退税、提高工资等措施的推出,实际上是变动了出口企业产品的价格,直接影响到上海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和经济利益(以钢铁、化工业为代表),及生存空间(以服装、家电业为代表)。在人民币升值的条件下改变亏损或淘汰状态的唯一出路是调整产品结构或转移产地。

3、有利于引进和培育高新产业在上海的落户和成长。人民币坚挺,以及人民币可兑换程度和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高新产业的产生和引进,使在本土生根、发芽和结果的高新产业的含金量和附加值上升,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垄断性使生产企业拥

有垄断利润,促进高新行业步入茁壮成长期。

4、有利于上海企业到国外投资,到内地投资,由单向引进转为双向进出。政府要鼓励上海企业,或联合国内外有经济资源和实力的企业共同组团对外投资。辽宁省和大连市两级政府为促进本地软件企业在海外市场收购兼并提供总额为40%的补贴,这一政策值得借鉴。

(二)推进汇改对上海金融经济发展的机遇

金融经济是创新、生产和交易金融产品的经济。推进汇改给上海金融经济发展带来的主要是“主动性的利好”。所谓“利好”是指这一改革有利于上海金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国家战略的实现;所谓“主动性”是指推进汇改有助于清除“中心”进一步发展的制度性、政策,上海可以推行设计中的、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举措,实现“超越式”的发展,努力将金融经济为上海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GDP的占比)从现在的近22%提高到2020年的30%,甚至更高,具体表现为:

1、有利于突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发展在基础条件上的“瓶颈”,促进“中心”国际化发展迈上新台阶。推进汇改完善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条件: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必要条件);人民币国际化(充分条件),因为推进汇改和货币可兑换、货币国际化之间可以形成一种互动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样有助于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战略目标、实施方案和具体步骤的实现。

2、有利于改善上海金融经济发展的“短板”,促进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多样化、高质化和深度化。数据显示上海现在的金融机构的数量规模,金融市场的交易规模在世界范围内都已名列前茅,但在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相关指标上落后,其关键是上海缺乏金融家精神的所在和金融一流人才的集聚。推进汇改带来更多的是能够改善上海金融生态,培育精神,吸引人才,创新服务和产品。

3、有利于推动上海金融经济领域的金融创新,增强经济主体防范、规避汇率风险及其他金融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推进汇改可能引起的人民币汇率变动及其他金融(或金融性)资产价格波动会加剧经济主体的风险承受,为自身和客户防范和规避金融风险,会形成一个上海金融业金融创新的环境。

4、当前值得注意的是,在同样政策环境下,条件相对有利的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外地。例如,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是国内几个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这一业务试点在主要两大地区启动将近一年,截至5月下旬,上海地区的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金额达到近120亿,连广东省370亿的一半都不到(当然其中有客观原因)。推进这项业务试点范围,再加上推进汇改增加了汇率风险,会使企业转向用人民币结算。如果在这项业务的便利化、人民币投资产品的国际化、人民币回流业务的拓展、人民币离岸业务的拓展,以及非居民人民币业务的拓展等方面上海进行得不力,那么,由此可能带来的发展优势就不一定落在上海,甚至除广东外的其他省市也会超越上海。

(三)推进汇改对上海其他经济发展的机遇。

1、有利于上海国际航运经济进一步发展,促进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第一,推进汇改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也会作用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世界经济发展表明:国际金融中心所在的港口城市同时拥有国际航运中心,两个中心间具有相互依存、互相推进的作用。上海金融中心发展可以推动航运、船舶投融资体系、支付结算体系、航运保险及衍生产品和现代物流等高端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成。

第二,有利于上海国际航运经济从低、中端以提供国际货物运输中转及简单服务为主到中、高端以提供航运综合要素、航运相关交易及海陆空复合服务为主的国际航运枢纽转化。从中可以加快上海在现代航运集疏运要素的交易和配置体系,以及现代中、高端航运服务体系形成和完善中起到主要的作用。

第三,有利于加快航运集疏运业的结构调整,促进航运业与造船业协调发展。激励上海港及航运企业与我国金融贸易保险企业、我国沿海及长江沿线港航运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促进跨行业、跨区域联合,服务于并带动长三角以及长江沿线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上海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促进形成上海国际贸易中心。

第一,推进汇改,以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扩大使上海和外地经济主体间出现了利益整合的需要。有利于上海联合外地共同打造利益分享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条件。行政权利区划形成利益分割是影响上海“中心”形成的最大障碍。冲破障碍的利器是利益均沾,这次汇改和其他改革营造了上海和外地寻求共同利益的环境。

第二。有利于中央和各地在上海营造国际贸易信息技术流(专业性电子商务平台中心)、会展交易流(专业性综合性会展采购中心)、定单配发流(签单配发中心)、仓储货物流(仓储货物中心)及其相匹配的国际贸易资源流(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的交易和配置的集聚地和辐射地。特别是成为贵金属、稀缺资源和大宗商品的集散地和定价中心

第三,推进汇改在近期有利于上海企业展开进口服务和引进外资、技术等服务。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的存在,有利于我国的进口、引进外资、技术等对外经济活动,上海企业应利用机遇,积极为本地和外地提供引进的各项服务,并满足升值带来的国内消费需求的上升。

3、有利于上海现代服务经济发展,促进上海综合性现代服务中心形成。推进汇改有利于资源向现代服务业转移和配置,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

三、推进汇改对上海经济发展的挑战

(一)推进汇改对上海实体经济发展的挑战

1、人民币升值趋势和人均GDP的领先快速上升势必推进上海在全国率先转变生产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而这一过程给上海带来“阵痛”。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经验表明,长痛不如短痛,不符合上海经济发展趋势,无内在动力转变方式、调整结构的产业和企业就要果断、迅速地关、停、并、转,减少更大的损失。

2、人民币升值趋势等因素使上海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外贸出口初级产品加工、代工的优势(包括内资和外资的企业)逐渐下降,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势不可当。政府“搭台”,拓展上海企业对内对外投资,建设、完善支持上海外贸出口的基地,有利于绕过“关税壁垒”。也有利于吸引外地民工返回,减少上海流动人口压力和生产成本。另外,上海进出口企业也要努力学会应对汇率波动带来变化的本领,时刻做好准备,比如通过选择交易报价币种,运用多种货币对冲风险,调整不同币种的收入占比等。

3、人民币升值趋势等因素使上海就业形势严峻。随着上海就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找市场不找市长已逐渐形成共识。现在的上海已成为人才的全国高地,符合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合高、中、低结构匹配的人才留下;不能适应的人才流走。政府该做的是培训人才,为人才流动服务;并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就业

问题。经济转型时期,上海特别要注意化解劳资矛盾,以及照顾到下岗人员的待遇。

(二)推进汇改对上海金融经济发展的挑战

1、汇率波动,资产价格大幅震荡给上海金融经济发展,乃至整个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本次汇改是在错综复杂的全球及我国经济形势下推进的,影响我国金融市场及其他市场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有可能加剧经济主体的非理性预期。政府应做得是稳定经济主体预期,增强市场信心,避免发生造成市场动荡的、不够慎密的举动。对政府部门处于研究过程中的政策应严格保密;对可能引起社会恐慌的不实之词应及时纠正,培育上海经济金融发展的良好环境。

2、汇率波动,金融(或金融性)机构的经营风险上升,脆弱性增强。这就需要有关当局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预警、金融机构监管、金融风险防范。

3、原材料等上海经济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资源的金融性越来越强。汇率波动,这些基础资源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上的价格跌宕起伏。严重影响着上海经济社会的运转。推进汇改伊始,国际市场上基础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就应声而动,总的来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基础资源的进口,然而,价格波动给上海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视。上海要充分发挥金融智慧,超前应对。

(三)推进汇改对上海其他经济发展的挑战

1、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使把发展航运经济作为振兴战略的港口城市之间相互竞争更加激烈。上海应把握竞争中各方出于利益的考虑可能出现的联合或合作的意愿,积极出手,争取做大上海航运经济,促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推进汇改带来的汇率风险还会降临到上海造船业,造船企业应积极利用进口设备成本降低的利好,抵御销售承受的人民币升值风险。

第4篇

【关键词】中国经济;高房价;危害;解决办法

一、中国高房价的现状

全国平均房价水平近十年大约上涨了2.5倍,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上涨甚至达到8倍以上。房价快速上涨不是居民可支付能力上升及住房需求快速增长的结果而是政府信贷过度扩张的结果。1998年~2012年6月底达到35万亿元,年均增长7.78万亿元,后者是前者6倍。1998~2012房价走势如表1,图1所示。

二、高房价成因分析

(1)供求关系不断扩大。从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趋势来看,高房价本质上是由有效需求远远大于有效供给造成的。梁云芳、高铁梅发现,人均GDP和预期在短期内对房价影响较大。况伟大使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数据,也发现居民的预期和投机对中国城市房价的波动具有很强的解释力。邹至庄、牛霖琳通过利用1978~2006年的城镇化数据发现住房价格可以由人均收入和建筑成本的变化来解释。(2)房地产开发成本增加。随着城市人口不断扩大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土地供不应求导致地价上涨。作为房地产开发的原材料的价格常年只涨不跌直接导致了房地产开发成本的增加,也成为房价上涨的推手。(3)土地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依靠。地价不断上涨加剧了地方政府对土地的依赖,为了能够随着地价和房价上涨获取巨额土地出让金,能够从房地产市场获取税收收入,地方政府往往控制土地的出让节奏,以保证地价不断上涨。由于自身利益的存在地方政府很难彻底地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

三、高房价危害

(1)抑制居民消费。房价和收入的高比值极大地降低了多数人的真实收入,是房地产商对普通居民和终端消费工业的剥夺。房价上涨使人们用于其他消费支出的比率开始下降,从而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挤占了已购商品房居民当前消费;挤占了预购买商品房居民当前消费;挤占了租房者当前消费。(2)加剧两极分化。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贫富差距也不断扩大。低收入人群买不起房子,但高收入人群可以多买房,进行房地产投资或者投机,结果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长此以往,造成国民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上的不平衡又极有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3)阻碍产业结构调整。房价持续上涨使房地产行业利润水平提高,资本不断进入房地产业,房地产业发展过快。由于房地产业是济的基础性和主导产业,通过其关联和扩散效应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前向和后向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而引起相关产业过快发展。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过多的资源配置给地产及相关产业必然导致其它行业发展减慢,中国产业结构更加失衡。

四、解决高房价的对策

(1)中国政府采取的政策。基于房地产关乎民生以及高房价带来的严重影响,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房价在一定范围和幅度内得到控制。2011年政府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随着1月份新“国八条”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日益凸显。2012年调控政策虽然有所松动,但控制房价的决心没有改变。具体政策包括:一是执行住房政限购政策;二是执行住房房贷政策;三是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四是征收房产税。(2)其它对策。解决房价过高问题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提高市场供应量,加大住房用土地供应,打击囤地而不建,囤房而不售,合理规划土地的使用;第二,加大二级城市建设,缓解大城市迁入人口压力,加大社会宣传,改变结婚买房的观念,同时在经济适用房的基础上增加个结婚适用房的概念,优先供应晚婚青年购房需求;第三,严控房产业利润,挤掉虚高房价,房地业应按照市场自身的规律发展。过快的房价增加显然是不合理的;第四,打击投机炒作,特别概念,优先供应晚婚青年购房需求;第五,严控房产业利润,挤掉虚高房价,房地业应按照市场自身的规律发展。过快的房价上涨显然是不合理的;第四,打击投机炒作,特别是外资炒作。

参 考 文 献

[1]梁云芳,高铁梅.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7(8)

第5篇

关键词: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发展;机遇;挑战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推行一带一路的宏观政策有助于促进协作,确保在与他国密切合作的前提下提升国内的综合经济水准。因此可以得知,一带一路密切连接了各区域的港口城市,在此基础上致力于构建海上的互联互通。在形成丝绸之路沿线经济带的同时,一带一路构想也体现了明显的辐射效应,因此在本质上符合了开放与合作的基本宗旨[1]。进入新时期后,各个行业的进步与发展都不能缺少沟通与协作,这种现状更加突显了区域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各区域具体在推进自身经济进步的过程中,有必要密切结合一带一路的新时期战略,有序把握机会并且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机遇

受到一带一路的带动与推进作用,各区域经济都迎来了珍贵的机遇。通过完善现阶段的基础设施,对于各区域的内需进行了有效拉动。面对一带一路的新背景,西部地区构成了新时期的交通枢纽,这种现状有助于西部获得更强大的基本政策支撑,具体在建设各项基础设施时也能获得更多资金。由此可见,施行一带一路的基本前提就在于健全基础设施[2]。

此外,一带一路的全面推行也有助于优化产能并且调整各区域的经济结构。面对新时期的背景,东北很多重工业基地都在致力于全面转型,而广大西部也因此得到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利用当地充沛的自然能源,可以构建新型的清洁能源产业,这样做有助于带动新型产业的逐步强大。

二、面对挑战的对策与措施

首先是重新定位地方经济。在一带一路的推进下,各区域经济如果要维持长期性的强劲态势,那么关键在于保持独特的区域优势,针对地方经济也有必要构建全新的定位。各区域既要保持独有的特色,同时又要致力于体现新特色,在此基础上避免过于频繁的经济波动。只有重新定位,才能把一带一路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

其次是科学划分区域职能。从现状来看,区域经济逐步融入了国际化,针对区域本身的职能也要予以重新界定。解决产能过剩,基本措施就在于协同发展,在优势互补的前提下确保有效衔接下游与上游的关联产业。作为各地区的有关部门,应当克服自身的资源瓶颈,致力于修补脆弱的地域生态。各个地区经过全方位的优化与再造,就能遵照科学规律来划分职能,进而全面提升各区域的生产力[3]。

第三是快速建成配套服务。区域经济的长期进步不能缺少配套服务作为保障,对此需要快速建成配套性的服务行业。针对第三产业来讲,应当推进全程性的动态调节,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下逐步满足日益旺盛的服务行业需求。在服务行业中,典型就在于运输服务,对此应当构建一体化的互联互通模式。与此同时,各区域也应当着手建设全方位的交通枢纽,对于关税改革予以深化,确保海上货运符合实效性与安全性的基本要求。

三、结语

受到区位要素影响,较长时期以淼亩酝饪放程度并没有真正达到完善。从整体来看,东部表现为相对较快的区域发展速度,而内陆与西部则体现了较弱的区域经济形势。推行一带一路的综合性战略,有利于在根源上拓宽覆盖范围,在此前提下密切结合了国外与国内的各个领域经济。由此可见,一带一路与一体两翼的基本构想密切结合在一起,进而也助推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升级和优化。未来在实践中,各区域应当把握好一带一路给本地区带来的珍贵机遇,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措施来推行开放政策,确保提升本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准。

参考文献:

[1]周凌云.试论“一带一路”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机遇及挑战[J].中国集体经济,2016(07):24-25.

[2]赵天睿,孙成伍,张富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J].经济问题,2015(12):19-23.

第6篇

一是实现兵团特殊体制与市场经济接轨。新常态阶段也是深入改革的攻坚期,对于兵团特殊体制而言,在正确处理行政与市场的关系、实现行政职能转型、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等方面,还面临着转变思想观念、理顺体制机制、厘清利益边界、兼顾公平和效率等方面的困难。

二是保持稳定合理的经济速度。新常态的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也就意味着经济可能会减速,或者经济增长的速度会放缓,同时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将会得到提高。从理论上讲,兵团与国家经济是保持同步放缓的,但是作为后发区域,如何保持一种合理而又符合兵团当前经济发展状态的经济速度是至关重要的。

三是发掘兵团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从理论方面讲,经济增长动力的演进过程是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当前,兵团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动力尚未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已经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的到来而逐渐减弱,在技术创新方面兵团也相对比较薄弱。

四是提高兵团城镇发展质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城镇化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调节经济结构的重要路径。新常态下,兵团城镇化面临城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城镇缺乏产业支撑和资源环境受约束等问题。

五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民生之间的关系。在国土资源空间规划中,兵团有相当一部分师、团在主体功能区定位中处于限制开发区域或禁止开发区域,必须在资源生态环境承载范围内发展经济,并兼顾持续稳定的改善民生。

兵团虽然面临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保持稳定合理的经济速度、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调整等挑战,但也应抓住新常态下的良好机遇。

一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带来的改革红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红利:投资与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均衡化,弱化GDP目标,将转向以营造消费和居住环境为目标,从而引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合理。产业结构调整红利:农业进一步集约化发展,服务业将在财税体制的驱动下获得更大发展,工业升级获得新的驱动力。金融深化与产融结合红利:金融市场改革带来的产融结合,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带来的红利。消费红利:户籍制度、城乡一体化与土地制度改革,将驱动农业人口在未来5年至10年逐步融入城市。

二是宏观政策机遇。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微刺激政策来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为兵团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兵团迎来了发展壮大的良好机遇,随着各项惠民项目的陆续落地,投资对兵团经济的拉动作用将继续保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继续实施,为兵团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民生事业质量以及优化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三是“一带一路”战略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来的投资机遇。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将围绕“五通”加强建设,在交通、贸易、金融、民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兵团将获得更多项目和资金扶持;尤其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将成为兵团南疆师、团参与国家开放战略的重要机遇。

四是全国行业洗牌为兵团带来产业调整增长点。新常态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将迎来多个行业的重新洗牌,借助产业援疆的良好机遇,兵团可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调整兵团现有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第7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学校职业教育;教育生态视角;挑战;调整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6—045—04

一、社会环境对教育系统影响的生态观点

生态学认为,人的发展过程是人与生存于其中的不断变化的环境相互适应、相互调整的过程。布洛芬布伦纳认为:“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是由四个层次的同心圆构成的系统,由内向外依次为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大系统,其中微系统是指诸如家庭、学校、同伴和邻里这些与人最直接相关的环境;大系统是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质量观等;而中系统和外系统是指介于两者之间的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等的组织。”布洛芬布伦纳关于人的发展的生态学系统四层次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到对于机构、组织或项目的发展的生态分析中。教育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在与环境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过程中,总是处在社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社会需求的压力下,而教育系统也习惯这种压力环境,并将其作为自身发展的动力,主动满足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环境的进一步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职业教育系统也是一个有机体,是在内外部环境相互适应和相互调整中发展的。埃斯纳认为:“教育系统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是一个以教学生态系统为主体的生态体,学校教育活动系统周围是一个具有可渗透性的膜,将学校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系统区分开来,通过具有可渗透性的边界(膜),学校的教学活动和学校外界的环境因子之间发生各种类型的互动。”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学校内部的教育管理、师生教学互动等是职业学校的内系统。而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则是职业学校运行的外系统。这个外系统可以通过信息、能量与职业学校内部系统的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学校内部各个子系统的运行。在所有社会环境外系统中,最根本的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经济环境外系统,因为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很多研究者已经分析了社会经济环境的调整对教育系统的影响。任凯等人认为,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才培养的速度与规模、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玛雷等人分析了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学校教学目标变化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随着工业化大生产方式的转变,社会和人口统计学的变化都要求教育系统承担起新时期的新角色,不断扩张的经济发展要求学校培养出对工业生产有用的公民,学校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出合适的劳动者;而后工业化时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经济形式的发展,要求学校确立这样的教学目的,即提高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归属感、学生对整个社会组织的价值感,同时学生还必须身心健康,工作能力卓著。皮特瑞兹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对学校内部微系统的影响。他认为,知识管理可以影响教育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支持教学活动。在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为教育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提供了广泛的信息,知识管理本质上已经将教学组织从科层组织转变成教育的生态体,它必须与环境相互作用才能在全球信息驱动的互联网生态社会中存活下来。知识管理能够帮助学校收集到需要的信息,从而将数据转换成信息,帮助学校将信息转变成有意义的教学知识,从而将知识转变成对教育有用的教育活动。

关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教育系统影响的研究表明,作为生态体的教育系统,要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随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并使各种水平的人才培养与经济环境的变化保持互动。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依据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学校职业教育系统作为一个生态体会受到哪些挑战?职业学校应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学校职业教育的挑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很明显,作为教育系统之子系统的学校职业教育系统,要义不容辞地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要适应其转变。从教育生态学观点来看,学校职业教育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对制度因素敏感的生态体,社会经济环境总是不断向它施加压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对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都会提出要求,它们会给职业学校的发展带来挑战。

1 对职业学校的资源配置带来的挑战

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表明,政策环境中的制度化程度对职业教育组织的发展和进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调整时,经济对政治环境中的制度会提出相应的要求,以支持它的发展。而新的政治制度必然会给职业教育组织设立新的合法性标准和区别于以前的发展条件。职业教育组织为了自身的发展必须重新适应新制度条件下所要求的标准,否则就会被新的环境所淘汰。如果职业教育组织能顺利地适应新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环境的发展,那么,新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环境会给予职业学校不同的社会性支持和资源。例如,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政府会调整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会影响到职业学校的专业布局,职业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专业方向必然发生变化,要求有新的专业,要求出现新的学生培养方式。在这种新形势下,如果职业学校主动进行专业调整,就能够得到更多新的支持;如果不主动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仍保持传统的思维去建设和发展专业,可获得的外部支持就会减少,甚至失去任何支持。

2 职业学校的组织结构受到的挑战

教育生态学非常强调环境和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学校组织形态与一般社会组织形态具有一定的同构性。正如杜威所说的那样,学校组织应该与社会环境的各个因素保持平衡,因此,学校组织与一般社会组织实际上在形式和结构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但它又不能与社会组织完全一样,或只是一个简化的社会环境。在职业学校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尽管职业学校可以通过自身的可塑性和弹性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社会环境对职业学校的组织结构存在非常苛刻的选择。一旦职业学校的组织结构不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信息、能量将无法流通。因此,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职业学校的组织结构必须作出相应的变革。诸如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中心等部门的出现就证明了,环境的变化会带来职业学校组织结构的调整。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必然会对现有的学校组织结构形成挑战。

3 职业学校的教育理念受到的挑战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发展理念的转变,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立足未来,坚持可持续发展。“立足未来”的教育意味着,职业教育不能短视,不能受就业率和市场指挥。学生不是只为找到一个高薪职位而学习的眼高手低的工人。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在未来几十年都能够接受技术挑战的熟练工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意味着,现在的职业教育应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基本的条件,要培养其学习能力。但是,在现实的职业教育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的却是注重短期利益、重复建设和硬性单一的评价指标,以及由此造成的职业教育对其基本目标的偏离、职业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办学毫无特色。“立足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对现存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4 对职业学校办学体制的挑战

职业教育系统中的办学体制是职业学校运行方式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政府的管理体制会发生变化,职业学校的办学体制也会随之面临巨大挑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政府进行自身调整,而市场开始进行结构性的转变,则要求现行的职业学校管理体制作出调整。一直以来,我国公立职业学校的经费绝大多数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因此,职业学校的管理体制也一直保持着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后,收入分配方式发生转变,政府对职业学校经费的投入会减少,职业学校经费来源需多样化。政府、企业、行业和家长通过市场作用于职业学校,因此职业学校的办学体制必然会面临市场的挑战。

5 对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带来的挑战。

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还表明,技术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对教育生态体产生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标志之一是产业升级,与其对应的是技术水平的提高。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体现在两方面:(1)技术的应用是职业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技术环境对职业教育生态体的影响更多地是通过教学内容来实现的。由于职业教育生态体对技术变革并不非常敏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存在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不能适应新技术要求的危险。由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关注的是环境相对不变的条件下的社会生产条件,因此,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新的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会给职业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专业发展方向、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带来挑战。(2)技术可以作为教学工具和管理工具。职业教育生态体内部的技术子系统,既包括教学过程中的技术、教育组织活动的技术,也包括教育管理的技术。这些技术的变化会影响到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的沟通、决策渠道和结构,最终影响职业学校整个教育系统。

三、职业学校应对挑战的策略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会给职业学校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但由于职业学校教育组织与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大部分是间接的关系,因此,其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比较缓慢的渐进的过程。职业学校教育组织作为一个生态体可能做不到剧烈变化,但变化是确定的。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认为:“职业教育要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为了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职业学校必须在组织结构、办学理念、办学体制、培养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作出调整。

1 职业学校在组织结构上的调整

教育生态学的观点认为,环境对组织的选择是基于组织的结构的。职业学校组织形成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学校的培养目标要求学校的组织形态与一般社会组织形态具有一定的同构性。这种同构性为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出台相应的制度化环境,职业学校在组织结构上一定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保持职业学校在组织结构上与制度同构,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职业学校组织结构与制度同构,并不要求职业学校组织结构完全等同于政府或者市场的组织结构,而是指职业学校在组织结构上应该有专门的结构负责相应的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发展,敏感地关注社会和经济结构所作出的调整,从而能够合理地作出组织反应。例如,职业学校要有专门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中心、校企合作联络中心等,负责学校与政府、就业市场的联络。

2 职业学校在教育理念上的调整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就意味着技术结构和职业结构要随之变化,而过去一劳永逸的教育不能适应这一调整。因此,职业教育必须贯彻“立足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教育不能只重视短期利益,只重视好的工作和短期的绩效,而应该更加关注一个人的成长,只有终生学习才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只有终生教育才能为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才能使一个民族在挑战中保有自身的竞争力。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尊重教师和学生的相互独立性,同时也应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学习和依赖性,应该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同时应该关注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保持他们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关注每一个人自身的成功和发展。

3 职业学校在办学体制上的调整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政府和企业在责任和角色上转变。职业学校在办学体制上也应该自我尝试,探讨适合于自我发展的办学方式。在职业学校办学体制的创新上,一方面,要与政府保持紧密关系,能够得到政府所提供的合法性社会支持和资源;另一方面,也要保持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从企业获取资源,关注市场的变化,从市场变化过程中得到资源。职业学校只有实行“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才能有真正的发展和改革。

4 职业学校在管理制度上的调整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会给职业教育带来发展理念的转变,即可持续发展、立足未来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转变要求职业学校管理制度作出相应的调整。(1)管理目标的设定要以人为本。教师要“以生为本”;管理者要“以师为本”,要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立足未来”的发展为目标。在制订评价指标时,既要考虑当前产业结构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又要考虑到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评价。(2)管理过程要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原则,要有民主意识,做到公平、透明。学校的管理应该采用以学生和教师的民主参与为主要的管理方式。这些管理方式上的改进,有助于学校师生一方面关注国家宏观调整,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实践应对可能的调整。

第8篇

一、重视虚拟经济的发展

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是在党的路线指引下,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包括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债券市场、保险市场以及外汇市场等等,都是在这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对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改革开放、扩大就业、增加国家税收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很突出,它也带来了一些风险管理问题,这都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对于股票市场来说,截止到2005年末,上市公司数量已达到1381家,产业结构逐渐转向以基础原材料工业、支柱产业以及交通能源、金融业等基础设施产业为主导。还有数以百计的为股票市场服务的证券公司、会计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股票市场的发展,为上市公司尤其是为国有企业开辟了重要的融资渠道,筹集了大量的发展资金。截止到2005年末,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累计超过1.35万亿元。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商业银行改革的推进,债券市场成为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债券发行量逐年增大,2000年为4400多亿元,2005年余额已达到了4.2万亿元,2006年仍保持了较大的发行量,仅上半年就有3100亿元,同比增长68%。债券的发行主体、债券品种和信用层次也多样化发展,从单一的中央政府债券到开始发行各类金融债、企业债、银行间短期融资券、可转换债券、证券公司债券以及非金融机构债券等。债券交易也日趋活跃,2005年银行间现券交易达到6.34万亿元,是2004年的2.5倍;债券回购交易额为16.51万亿元,是2004年的1.66倍。

在期货市场上,经过1995年后几年的规范时期,开始步入正轨。2004年,借助着“国九条”的出台和新品种的上市,整个市场的全年成交额高达14.7万亿元,较2003年增长36%,成就了中国期货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年。2005年,成交额略有回落,但交易量仍达到3.228亿张合约,成交额13.445万亿元。我国已成为世界新兴的主要商品期货交易市场,其中,铜、铝、大豆和棉花四种期货的交易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为世界主要的铜、铝期货交易市场。

1994年4月,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开始运作,外汇市场交易规模增长迅速。2005年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额达到11.98亿美元,年增长率为44.4%。另外,外汇交易也不断推出新的衍生品交易工具。2005年5月,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8个外汇对外汇的外汇交易业务;2005年8月又引入远期外汇交易,98个交易日内,远期交易合计成交量26.90亿美元,日均成交2745万美元。

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维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在计划经济年代,中国只有3、4家银行。但现在除了央行,还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三大国有政策性银行,以及一大批各种类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有了飞速发展。计划经济年代,银行只能承担着出纳和会计的作用,现在通过在国民经济中输送资金,银行起到了整个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核心”和“血液”作用。目前银行存款有31万多亿元,与1978年相比增加了20几倍,贷款也有21万亿元。近些年来,央行在宏观调控发挥利率杠杆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保险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8万亿元,保险营业额达5万亿元。

与此同时,整个金融业还培育造就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二、资本市场开放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加入WTO后,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银行、保险、期货、债券、金融衍生品市场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虚拟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各国经济在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宏观经济风险也相对增大,20世纪90年代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就是例证。毕竟,虚拟资产具有很强的资金聚集能力,虚拟经济部门中某一点出现了问题,难免要波及整个经济。因此,不仅要我们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也要看资本市场开放所面临的问题。

比如直接融资在我国融资比重中的比例过低,只占10-15%左右,而国外这一比重达到50-80%,发达国家达到80%以上。直接融资比重过低,间接融资比重过高,就会带来很多问题。因为间接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从而这个不合理的融资结构必然给银行带来过高的风险,进而也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我国的股票市场经历了几次暴涨暴跌,市场价值表现很不稳定,流通市值也只是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股权分置改革后将会改变这一状况。2005年,沪、深两地股票市场市值为3.24万亿人民币,占全球市场的比重不到1%,与GDP的比值也较发达国家低出许多,没有充分发挥其强大的融资功能。

再比如债券市场,目前发债主要是国债和金融机构债券,地方政府是不能发行债券的,公司(企业)债券很少。2005年国债和中央银行债两者余额占去整个债券市场的2/3,此外政策性的金融债也占1/4还多,而银行商业债券和企业债只有5%多一点。而美国的国债占比只有16.2%,加上市政债券后所有公共债券的占比也只有1/4。这种不合理的债券结构,严重地限制了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筹集资金的能力。

我国期货市场上的交易品种共13个,局限于农产品、金属和能源三大类。而世界上期货交易品种从农产品、金融、能源到外汇、利率甚至天气,几乎涵盖了能够做成标准化合约的所有“商品”,尤其是金融期货有着迅猛的扩张趋势。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金融期货上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我国金融期货的不足严重限制了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影响这些物品现价的权利。

上述数据和对比表明,我国虚拟经济领域在结构和规模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实体经济是整个经济的硬件,而虚拟经济就像是软件。只有硬件没有软件,经济就没有活力;良好的软件条件,会促使硬件发挥出最大的功能。重视虚拟经济的发展,就是要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这二者的关系,使它们配合好。在实体经济这个硬件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同时,虚拟经济这个软件也要不断发展、升级,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年,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发展迅速,对与之配套的虚拟经济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发展虚拟经济应对资本市场开放的新挑战

现在,随着资本市场开放的逐步推进,国外的银行、保险、证券这些业务开始大踏步地进入中国。国外从事虚拟资产业务的机构进入国内,它的影响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好的,我国各类金融机构、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投融资,借助各类虚拟资产的流动,有利于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虚拟资产的流动性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风险,因为高度的流动性就会带来大量的投机活动,投机多了,风险也就随之多了。

我们来看看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十几年所发生的事件。如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金融危机;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再加上日本泡沫经济的后遗症,有哪个国家可以躲过金融危机和来自虚拟经济内部或境外的货币冲击?这些国家已经为我们敲响了长长的警钟。

如何来应对资本市场开放过程中的这种挑战?这里我主要谈几点想法。

一是要积极稳定地发展虚拟经济。除了发行股票外,当前还要重视扩大债券基金市场,积极稳步推出金融衍生品、创业板以及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提高虚拟经济的市场规模和运行质量。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对一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有一定的发展规模,而且更要有较高的运行质量。国际炒家们手里握着大量的国际游资,他们从来不会对哪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怜悯之心,完完全全就是为了获取收益。虚拟经济的规模小,就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外来的冲击。小的虚拟经济规模在巨大数额的投机资金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还有就是要提高虚拟经济的运行质量。虚拟经济不稳定就会引起泡沫经济,泡沫破灭就会引起严重的经济衰退或经济停滞。

二是要加强金融监管,“一行三会”要协调动作,相互配合。虚拟经济监管部门位于资本市场开放的最前沿,要保持整个经济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保持虚拟经济的稳定。许多国家的金融危机更多是对自身虚拟经济发展的监控和估计不足。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资本市场开放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风险的防范。对于某一笔资产,对一家银行和企业来说是微观风险,对一项虚拟资产来说是微观风险,但在资本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局部的风险容易引发和形成大范围的风险,甚至可能会引起大的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给我们以警示了。日本也有这样的经历。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出现大量的剩余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致使房地产价格暴涨。日本金融机构对房地产泡沫的危害认识不足,也没有能够及时地对房地产市场作出正确的评估,纷纷给房地产公司和建筑公司发放贷款,形成了房地产不断升值和信贷规模不断扩大的恶性循环,泡沫越吹越大。最终泡沫破灭,股价和房价同时开始暴跌,导致日本经济十多年来一蹶不振。所以,加强监管非常重要。对于风险的监控,不仅要把风险控制在市场可承受的范围内,更重要的是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范风险。

我国经济会不会有泡沫经济的危险?资本市场能否承受国际金融大鳄的兴风作浪?银行业是否能够应付外来的冲击?金融监管是否有足够的方法和力量来应付世界范围内的虚拟资产流动?资本市场的开放对我们的虚拟经济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应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三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中介机构的自律规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证券市场“基石”,也是适应国际竞争的必由之路。目前已上市公司中,除了有一批规范管理和效益都比较好的外,还有相当一部份上市公司没有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运作,管理不善、决策失误、效益下降甚至亏损。还有极少数上市公司弄虚作假,严重违规。当前要着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股东大会制衡机制,严格信息披露规章,建立分红和市场退出机制,严格遵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第9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经济增长 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严峻的环境状况使得国际社会越来越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低碳经济。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相关部门于09年1月宣布,以2005年为基准,到 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预期将降低 40%至 45%,而且该指标将纳入国家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中,同时,出台一系列的相应监测办法和考核政策等,以确保其顺利完成。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以及经济状况,既充斥机遇又时刻面临挑战。

一、机会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为了适应我国的特殊国情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我们必须细致分析并且利用外部的机会,助力我国在新一轮的世界经济改革中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

1、鼓励创新,技术革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选择低碳经济相关产业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并在财政、信贷等多方面进行大力扶持;对能效较高的产品出口予以大力鼓励,以应对各类环境贸易壁垒。

2、目前低碳经济方面的发展刚刚开始,我国应该而且必须趁机主动多多参与到相关标准的制定中,争取在国际低碳经济变革中的主动权。

3、改进政府购买方式,引导经济发展方向。建立政府低碳采购制度首先,建立低碳认证标准,并不断增加符合低碳认证标准的产品的采购数量和范围,这是发展低碳经济,做好政府低碳采购的前提。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低碳采购标准清单和指南。最后,建立低碳产品采购的绩效考评和监督制度,保证低碳采购工作得到根本落实。

4、完善税制。作为调节工具,借机低碳经济来调整我国的税收政策完善税制充分发挥其杠杆作用。

二、挑战

我国众多权威机构研究的研究结果显示,从战略层面上来讲,我国单位GDP 的CO2排放量到2020年有可能显著下降。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能得到国际技术和资金的有效支持,那么我国的碳排放量到2030年-2040年可能达到峰值之后进而进入稳定的下降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其主要表现为一下四个方面: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类历史的漫长发展告诉我们,人均商品能源消耗量、人均排放量均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的正相关作用。

2、能源结构:众所周知,与天燃气等新型能源比,煤的碳排放量将高出50%以上。而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我国的主要能源便是煤。在未来一定时间内,这种相对单一的能源结构将很难发生质的改变,这就使得我国在降低能源排放方面遇到了更大的阻碍。

3、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情况相对严重,这其中占据比例较大的则是“内涵能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充当着“世界加工厂”的角色,这一角色的扮演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内涵能源”出口净值。据权威部分估算,2006年由于出口造成的CO2排放量占全国总CO2排放量的35%。

4. 锁定效应 :我国正在大力的开展电力事业,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内不能克服用煤发电这一技术弊端的话,那么我们的碳排放量将会有增无减。到那时,我们必然要承担更多的减排义务,形势将非常被动。怎样做才能在发展中,避免锁定效应的制约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三、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四、政策建议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低碳发展之路。在允许的条件下,以尽可能低的能源排放量和经济成本,获取最大的综合效益。具体措施可以参照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加强高能耗行业的监管,逐渐淘汰重点用能部门;二是在完成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时,尽可能多的采用低碳排放力量和低能耗高能效的建造模式;三是积极鼓励支持开发新能源以及新能源相关产品;四是积极探索可再生资源,建立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五是加强绿色生态系统的净碳固碳作用;六是强化与气候变化相适应的策略研究和能力建设。

2、减排成本转移给发达国家。中国为众多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生产产品,由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为环境污染买单可以减轻我们的减碳成本。

3、在开发资源时,注意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健全资源开发与环境协调评价体系,并在实践中严格贯彻实施。在制定各种政策之前我们必须仔细分析当前自身的条件以及外部的环境,我们要拿出追赶发达国家低碳技术的勇气,在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和新能源技术开发等环节上下大力气,迎接全球低碳经济带给我们的巨大挑战。

五、结论

总之,随着以国内需求为主导的经济战略的实施,我国的财力、物力乃至人力显得愈来愈宝贵,在此形势下,找准国内经济可持续的“增长点”也尤为重要。

对待低碳经济的策略上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之道,例如美国。在低碳经济的推广方面要重视且谨慎,同时积极出台相关措施培育、推动和发展与低碳产品及其相关产品的市场交易机制。

参考文献:

[1]王革华等编著.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