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7:11: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创业风险与防范措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般来说,高科技创业企业处于创立期或成长期,不确定因素很多,大致面临五种风险:技术、市场、资金、全球化风险、人力或组织风险。由于美国和日本两国社会制度、组织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两国创业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往往面临的主要风险也不相同。虽然两国创业企业都将竞争对手、低销售业绩、资金缺乏、负现金流看作是具有影响力的风险,但日本创业家倾向于更多地将技术风险、人力或组织风险及全球化风险看作影响创业成功的主要障碍。而硅谷创业家则明显更关注市场和资金风险。
二、美日高科技创业企业常见风险的防范措施比较
1、企业主体防范措施比较
(1)美国企业借助风险投资家的介入,有效防范创业风险。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美国风险投资公司不仅仅在投资前要严格审查项目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要参与创业企业的监督管理,提供增值服务,来弥补多数创业企业家企业管理知识和实践的不足。其对风险企业的帮助是全方位的,不仅为风险企业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帮助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还帮助物色甚至直接提供所需要的优秀管理人才。日本由于风险创业企业的风险投资是以风险贷款为主,投资主体多为大银行、大公司,银行所属风险投资公司的资本总额占全行业的75%,因此日本风险投资家并不积极介入和支持风险企业的经营,支援活动也仅仅局限在股票上市、财务管理等方面。
(2)美国企业注重采取合作风险企业形式,防范技术风险。美国企业注重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紧密协作。近10年来,美国企业直接向大学提供的研发费用增加了2.6倍,同时还通过向大学提供设备、科研人员再培训、人员交流及共同召开学术研讨会、共办专业期刊等形式密切与大学的关系,获得最新的科研成果。
(3)日本企业重视通过人才专门培训,防范人力风险。日本企业向来非常重视对创业人才的培训,提供专项经费对企业管理层进行培训。创业管理在大学中已成为一门专业,法政大学、早稻田大学、神户大学等7所大学的本科和研究生院设有创业管理专业,并且还开设经常性的创业管理讲座。让人吃惊的是,日本的一些中小学也在进行创业教育。美国重视对人才的激励,对关键员工实施期权和股权激励,不仅让员工的收入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挂钩,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事业发展平台。同时这些高科技企业也注重加强企业所有者/管理者的“质量”,重视员工培训和再教育。
(4)两国企业都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防范市场风险。高新技术研发耗资巨大,面临的技术和市场风险大,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存在很大的技术溢出性,创新成果容易被其它厂商获取或模仿,如果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风险投资就难以获得收益。这势必会严重影响风险投资者的积极性,极大地阻碍创业企业的发展,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多数国家都通过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来促进创业企业的发展。
2、政府防范措施比较
美日风险企业之所以会如此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政府的积极扶植和帮助发挥了巨大作用。从扶持创业企业发展的措施上来看,两国有许多共同之处,但着重点有所不同。美国主要手段是资金援助和政府采购,日本重视促进相关单位间的联合。
(1)提供各种优惠税收信贷政策,防范资金风险。美国税法对高科技投资制定了优惠税率,规定凡研发经费超过前三年平均费用的,其中25%的收益可以免税;对风险企业发展直接提供风险基金,美国约有20多个州政府和一些大城市市政当局直接为开发性项目提供风险基金,如:美国芝加哥市政府成立了地方科学基金,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补贴。日本政府针对高新技术领域中小企业信用差的特点,由政府直接出资成立了专门的信用担保机构:信用担保协会。除建立各种金融公库为风险企业提供资金外,还在通产省设立了风险投资公司,为风险企业提供占贷款总数80%的银行贷款担保。政府在科技厅下设有新技术开发事业团,对一些高新技术、高风险项目提供为期五年的无息贷款,项目开发成功归还,失败了则可以免除偿还。
(2)实行政府订购,防范市场风险。美国早在1933年就制定了《购买美国产品法》,规定政府所需的某些高科技产品,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生产的全部集成电路产品和40%半导体器件被美国国防部所购买,1992年至1994年,美国政府采购的美国生产的计算机及其相关产品达到90亿美元。由于有了政府订单,企业也可以通过银行贷款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美国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是直接受美国国防部订货的推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日本政府也明文规定,政府部门、国营铁路、电信电化部门、国立大学以及政府系统有关机构在选购计算机时,必须优先选购国产计算机。
(3)建立风险企业管理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防范经营风险。为了从宏观上对创业企业的发展进行规划、规范、引导、协调、服务和管理,美国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都设有专门的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不仅直接向高新技术开发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还在技术、信息和海外市场开拓等方面为风险企业出谋划策。日本政府不仅设立了专门的风险企业管理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而且还扶持建立了一批官方半官方性质的以服务风险企业为对象的顾问公司,为风险企业提供从设立、运营到退出,以及运营过程中的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只收取适当费用。
(4)提供良好的风险资本退出环境,防范投资者心理风险。风险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风险企业的长久控制权或者获取企业利润,而是在于通过风险投资的退出,从股权增值中获得高额回报。从以往的经验看,最好的退出方式是通过上市的方式退出,由于风险资金所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达不到主板上市的条件,因此许多国家为了促进风险企业的发展,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提供了二板市场。美国有著名的NASDAQ,不但美国国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在此上市,而且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此上市。日本大阪、东京、名古屋相继成立了二板市场,但比美国整整晚了20年。
(5)鼓励与大学、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防范技术风险。世界各国采取了各种鼓励政策来推动大学、科研机构和创业企业之间的密切协作。日本鼓励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人员以学校为基地创办高科技企业,把教学、科研和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美国政府则通过建章立制鼓励以创业企业为核心来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实现科研和生产的有机结合,推进创业企业的发展。
三、美日高科技创业企业风险防范措施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的高科技风险企业发展时间不长,许多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不仅企业自身要摸索出一套适合本产业、本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防范措施,国家、地方都还没有形成相应的完善的机制和配套环境,高科技企业面临着来自内外两方面的风险,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1、对企业主体风险防范措施的启示
(1)建立多元化融资和保险体制,有效防范经营风险。高科技企业要降低经营风险,必须充分利用企业外部的多种投资,实行风险分散,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每个投资者和经营者所承担的风险水平,还可以使企业不致受制于某一个或几个风险投资家,在总体水平上增强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因此,应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利用包括政府投资或资助,风险投资家风险资本、银行贷款、证券市场上的融资等在内的多种资本。同时,应充分利用投保来尽可能减少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2)建立技术风险监控系统,防范高科技企业的技术风险。建立技术风险监控系统,对与企业有关的产业技术政策和经济技术法规进行收集,并对相关的开发研究动态和科技成果信息(包括专利信息等)进行系统收集,通过对这此信息的系统分析,可以发现其中潜在的技术风险因素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防范管理风险。高素质的创业管理团队(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者、核心技术人员)和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是创业企业成功的保证。一方面要加强对经营管理层的培训,形成高素质的创业团队,另一方面要对关键员工实施期权和股权激励,创造“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政策环境,建立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分配机制和经营制度。
2、对政府风险防范措施的启示
(1)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创业企业发展环境。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风险投资依然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属于政府主导型。由国家各部委和各地政府部门创办的风险投资机构,虽然采取了提供信用担保、无息贷款、贴息贷款、直接投资等多种运作形式,但都表现出一个共性,即投资带有明显的政策性。实际上,风险投资是一种商业行为,政府不应充当风险投资的主体,过多的行政干预势必导致效率的下降。政府的作用应当定位在为创业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上,如相关政策法律制定、人才培养、资本市场建设等方面,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国家“制定政策、创造环境、加强监管、控制风险”四个方面的作用。日本在发展风险投资的过程中,强调资金支持而忽视配套环境建设的做法曾带来了许多消极后果(起步早而发展慢),这一教训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2)建立风险投资的国家信贷担保机制。同日本类似,我国目前的金融结构也是以间接金融为主的,城乡居民90%以上的闲散资金都集中在银行,在资本市场不发达的条件下,如果能充分利用银行的巨额资金,风险投资的发展就有了稳定而可靠的资金来源。为此,可以借鉴美日的做法,建立国家信用担保基金,完善和落实国家经贸委下发的《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指导意见》,为银行向高科技产业风险贷款提供一定比例担保,解除银行的后顾之忧。
(3)建立多层次、有效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结合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借鉴国外经验,对于我国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应采取分步建设的发展战略:首先,将风险投资形成的法人股视为“特殊法人股”,允许其上市流通;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风险企业到海外创业板市场如NASDAQ上市;之后,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恢复柜台交易市场;最后,建立健全我国的二板市场。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风险;规避能力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在700万左右,比2012年的680万人增加20万人左右。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未来几年毕业生数量还会持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就业困难的问题会愈发严重。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期望以创业带动就业。但大学生创业远非想象中那么顺利,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都有扶持优惠政策,整体创业环境也有所改善,但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仍然很低[1]。据统计,一般企业的失败率就高达70%,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机会,但创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资金、管理、市场等各种风险,因此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应对创业风险的心理素质[2]和规避能力。只有这样,大学生才具有创业的能力基础,才能在艰苦的创业过程中努力克服困难,获得成功。也只有这样,大学生创业才能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一、创业风险阐述
Timmons和Devinney将创业风险视为创业决策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3],其中包括处理进入新企业或新市场的决策环境以及新产品的引入。如果从主体“人”的角度来界定创业风险,创业风险就是指人才在创业中存在的风险,即由于创业机会的复杂性,创业者的能力有限性以及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导致创业活动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及其后果。而不论哪种解释都说明,创业风险就是影响创业成功的不利因素。
虽然不同的创业活动中遇到的风险可能不一样,也不能够准确预知会出现哪些风险,但可以根据风险的一般规律进行总结,做好面对风险的心态准备和防范工作,提高创业成功率。
根据大学生创业风险的表现和类型,创业风险主要有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两大类。内部风险是大学生通过学习锻炼可以避免的,需要做好的是培养应对这类风险的规避能力;外部风险主要是由大学生不能改变的客观条件引起的,需要做好的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应对这类风险的心态和灵活应对这类风险的能力。
1.内部风险
(1)项目风险。项目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创业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项目风险是在项目选择、市场定位、消费需求、项目进度安排等问题上把握不清而引起的实现项目目标的不确定性或危险。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时不仅要依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更要经过一系列的严密论证、细致的市场现状分析和详实的市场调研后,合理选择创业项目。
(2)技术风险。技术是“概念设计”向“创业产品”转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技术的不可行性会导致设计概念无法实施,从而造成创业损失。首先,技术所需要的相应设施影响技术的适用性、先进性、完整性、可行性和可靠性;其次,对技术创新的市场预测影响技术的市场适应性、先进性和收益性。所以,创业不仅要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勇于创新,还要适应一定的市场需求。
(3)财务风险。资金短缺是大学生创业初期遇到的最大瓶颈,如果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创业很可能遭遇失败。财务风险产生的一般原因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能根据市场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没有及时应对财务风险的准备措施;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因此,科学地进行财务预算与管理和合理地分配有限资金是避免资金运作不良、企业现金流中断的有效措施。
(4)管理风险。管理在创业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创业者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水平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企业的生存。管理风险具体体现在构成管理体系四个部分上:管理者素质、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管理过程。要培养大学生的企业管理风险规避能力最好要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5)团队风险。一个好的创业团队对于创业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团队的高效与团结是企业成功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良好的团队能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来协同工作、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奋斗目标。而成员之间的不同价值观、个性特点等引起的冲突往往会导致团队内部分裂,企业氛围不和谐,团队工作效率降低。
2.外部风险
(1)竞争风险。激烈的市场竞争,给创业过程中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行业都存在竞争,任何企业都要面对竞争对手,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创业过程中的竞争风险贯穿于创业的整个过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2)市场风险。古往今来,市场是生产或生活资料由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一个交易平台。市场也是影响创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创业必然依赖于市场,创业成果(产品或服务)没有市场往往导致创业的失败。
(3)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指的是创业过程中由于经济环境、市场环境、资源环境、法律环境等宏观环境的变化而给企业的利益带来损失,它同样贯穿于整个创业过程中。
二、大学生创业风险规避能力的现状
风险规避是应对风险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变更计划来消除风险或发生风险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既然创业风险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那么风险规避是创业过程中的重要任务。结合大学生的能力基础、心理素质、社会经验和风险规避手段,大学生创业风险规避的最佳途径是对风险采取事先控制,那么这就要求大学生具有创业风险规避的能力。目前,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风险规避能力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创业风险意识低下
部分大学生在创业准备阶段没有清楚意识到创业将面临的现实及潜在的风险,没有做好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导致他们在面对创业风险时发现理想与现实落差很大,精神压力剧增,束手无策。
2.盲目创业起步草率
由于不了解市场,不了解行业,大部分大学生在创业项目选择上会眼高手低,纸上谈兵,而不对市场环境、行业需求进行调研,深度审视考虑各种创业条件,谨慎地选择创业项目并全面周到地策划创业计划。
3.缺乏专业创业技能
由于缺乏社会了解、工作实践经历,很多大学生不具备创业的知识技能,如不了解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缺乏企业管理及市场运营的统筹能力,不具备协调团队成员和加强团队凝聚力的方法手段等。
4.企业资金运作不良
大多数大学生在创业初期都会遇到资金难筹、资金链中断的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大学生不会运用相关的融资政策,融资渠道单一;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大学生不熟悉资金的运营程序及管理,资金运作不熟练,资金管理不科学。
5.管理企业能力有限
由于长期接受应试教育,大学生创业者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等管理方面只会纸上谈兵,不仅知识单一,缺乏实践验证,而且运用知识,随机应变的能力不足。
6.社会资源严重贫乏
创业是一个庞大、复杂、艰苦的工程,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本身就容易迷茫,如果再与有创业经验和社会资源的人士相比,长期处于单纯的校园环境中的大学生创业者在社会阅历、人际关系等方面必定处于劣势,所以在面对风云多变的创业过程时难免产生退缩情绪,不能适应创业环境。
三、培养大学生创业风险规避能力的路径
目前,各高校的创业教育多注重于的讲授创业成功的事例以鼓励学生选择创业就业,不重视对学生的创业风险意识教育,这就导致了大学生盲目创业以及在创业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发现、识别和防范创业风险。所以,不仅创业教育老师要注意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而且大学生创业者自身也应该注意形成创业风险意识[4],具备未雨绸缪的观念、有备无患的意识、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思想。如果大学生在创业未发生损失之前能够识别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那么这个风险就有可能被管理和控制,所以具有风险意识是进行风险规避的基点。
1.慎重选择项目
大学生创业在项目选择上必须慎重。第一,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时必须考虑市场需求,根据市场缺口和缺口的大小进行选择,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创业者的产品或服务不符合市场需求。第二,利用政府、各金融机构、相关企业等对大学生创业的倾斜政策选择创业项目。第三,综合各方面情况选择技术熟悉精通的,有竞争力的,或者最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
2.注重技术创新
在企业设计向产品转化过程中,技术是影响产品转化的关键因素,技术的可行性、可靠性、完整性、适用性都会影响概念设计的实施,而技术转化出的产品更要符合市场需求,否则一切产品皆是废品[5]。所以,大学生创业者不仅要精通专业技能,注意技术创新,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还要注意产品是否适应市场发展需要,避免由于企业对市场方向判断失误而引起的利益受损。
3.合理运作资金
资金是一个企业的主心骨,资金链的稳定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没有流畅的资金流,一切商业运作、一切企业发展都不可能实现[6]。所以,大学生创业者必须依靠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找到融资的方法,并充分利用政府相关的融资政策、有关金融机构支持政策等获得资金支援。另外,企业要想持续稳定地发展就必须更好地、更大利益化地利用资金,及时对资金流向做出调整,科学计划性地分配资金,降低企业发展的资金风险。
4.科学管理企业
企业要想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就要抓好各种管理工作,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科学良好的管理能够协调企业内外的各种关系,确保企业和谐运作,发挥作为经济主体的最佳功能。所以,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正规严格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规范性和员工的自觉性;加强先进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的学习,培养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竞争力;建立内部员工培训制度,提高员工的技术素养;建立系统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5.重视团队思想
一个好的创业团队对于创业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团队的团结与高效是企业成功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建立集体成员之间平等相容的气氛,加强团队凝聚力都是提高团队工作执行力和效率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创业团队应该具有明确的共同发展目标,实现理想目标所需的技能和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
而对于不可避免的诸多外部风险,大学生创业者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积极参与到竞争中去。作为大学生创业者,必须做好与风险和困难作斗争的思想准备,端正心态,克服急躁和急功近利的情绪,在创业中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的策略;同时注意扩大社交圈,通过社会交往活动掌握更多的市场信息,使企业产品适应市场需求,以获得更大发展。
总之,创业是一个机会与风险并存的过程。大学生创业首先应做好面对风险的心理准备,掌握应对不同风险的知识和技能,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际创业过程中去,才能规避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风险,找到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将企业做大、做好、做强。
参考文献:
[1] 杨明.学生创业1%成功[N].广州日报,2009-02-20
(A17).
[2] 程艳林,周勇炜.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困境与对策[J].中
国青年研究,2007,(11):75-77.
[3] 戴雪滢,缪校莉.大学生创业行为分析[J].管理观察,
2010,(23):214-215.
[4] 王珍.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探析[J].科技资讯,2009,
(12):5-7.
[5] 关勇.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07,(24).
关键词:中职学生 创业 风险 防范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鼓励自主创业,使得中职学生对自主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以目前的经济环境来看,除了具备一些创业者的应该有的能力和素质意外,还需要增强对创业中出现的风险和风险的防范的意识,从而减轻中职学生创业的风险。中职学生有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渴望财富的积累和事业的成功,但由于缺少经验,能力不足,意识偏差等原因,导致创业成功率明显偏低。根据调查数据显示,65%的中职学生渴望自主创业,但最终真正的创业者占1.5%。[1]在我国,中职学生创业成功率不足3%,可见,中职学生是否具备风险意识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创业的成败。
一、中职学生创业存在的风险
创业风险是指在企业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是指由于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者、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而导致创业活动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中职学生创业既存在着一般创业风险,同时中职学生作为创业的一个特殊群体,受社会环境与创业政策的影响,又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中职学生创业存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创业项目选择太盲目的风险。创业是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技术,借助相应的载体,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更多的财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但是,中职学生往往在创业初期时缺乏前期市场调研和论证,不结合自身已掌握的资源状况做出决定,只是凭自己的兴趣和想象来决定投资方向,甚至仅凭一时心血来潮做决定,创业过程定将非常艰苦、甚至失败。
2. 缺乏创业技能的风险。中职学生创业者大多眼高手低,当创业计划转变为实际操作时,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创业无异于纸上谈兵。市场瞬息万变,时刻都有风险,防范风险只能靠自己增强本领。一方面,中职学生在校期间有意识地参与创业实践活动,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创业培训,积累创业知识,接受专业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2]
3. 融资渠道单一的风险。由于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或贫困家庭,他们的创业资金往往是全家多方筹措而来,没有广阔的融资渠道,所以创业计划只能是一纸空谈。
4. 社会资源贫乏的风险。创业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市场不会因为创业者是学生就网开一面,在单纯的校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职学生,由于一直身处校园,中职学生掌握的社会资源非常有限,而企业创建、市场开拓、产品推介等工作都需要调动社会资源,在面对社会和市场时,中职学生在这方面会感到非常吃力,比有社会经验的人更容易迷失和迷茫。[2]中职学生创业的资源相对来说是不足的,中职学生创业很多起步于好的创意,但是大多数学生都缺乏创业必备的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人才资源、社会关系资源等。很多中职学生创业从事的是服务性产业,技术门槛较低,但竞争非常激烈,创业更加容易失败。
5. 管理过于随意的风险。由于长期接受应试教育,不熟悉经营“游戏规则”
一些中职学生创业者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但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2]中职学生有理想有抱负,但初涉商场,知识单一,又缺乏实践经验,往往出现决策随意、信息不通、理念不清、用人不当,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相关的经验与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中职学生创业就会遇到各种不可预见的问题,很可能会使创业者犯一些低级错误,导致创业困难。
当然,不可否认,中职学生创业也有很多的优势。中职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中职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二、中职学生创业风险防范
既然创业风险是创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那么风险并化解之,是创业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同时,风险也是一种机会,应该开拓、提高它积极的作用。唯有能力地正视风险,冷静地分析风险,创业才才会在痛苦的嬗变进程中成就一番事业。
1.谨慎选择创业项目。选择既有市场需求,又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中职学生创业者既要客观地分析自身的创业条件,更要冷静地分析创业环境,正确选择合适的项目。中职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创业。一般来说,中职学生创业者资金实力较弱,选择启动资金不多、人手配备要求不高的项目,从小本经营做起比较适宜。例如,网络服务、家教中介、快餐、零售等连锁加盟店是中职学生青睐的创业项目。
2. 科学管理资金。资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血脉,没有资金,再好的创意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获取资金前做好预算,首先得明白自己需要多少资金,如何获得资金,资金的来源渠道如何。在创业初期,中职学生要开拓思路,多渠道融资,除了银行贷款、自筹资金、民间借贷等传统途径外,还可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创业基金等融资渠道。企业创办起来后,就必须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资金维持企业的日常运转。同时,还必须建立健全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资金的管理,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完整、正常周转和合理使用,减少和避免损失浪费。而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应针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项风险,对业务流程重组,按照“职能分割,制约监督”的原则,建立业务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控制平台,完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的控制体系。
3. 培养创新精神。创业的过程就是不断创造与创新的过程,没有创新,企业只会陷于激烈的竞争中,面临生存的考验。尤其是中职学生创业,经验缺乏、资源不足是硬伤,更要以创新来弥补,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使企业立于竞争的不败之地。
4. 丰富社会经验。良好的社交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加速器。中职学生思想比较单纯,涉世不深,经验缺乏,资源不足。在当今提倡合作双赢的时代,过去那种单枪匹马的创业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需求。中职学生应平时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扩大自己人际交往的范围,通过朋友掌握更多的信息、寻求更大的发展,日益成为成功创业的捷径。
5. 提升心理素质要。创业者开始创业,须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成功,能做好,否则就难以坚持下去。在残酷的市场中,只有比例很小的人能够将好点子成功地转换到企业的经营上,大多数人都得面对失败。只要创业者抱着一副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失败,及时总结和反省错误,并吸取教训,在失败目前不气馁,就能够找到成就事业的新起点。
6. 建全企业管理制度。中职学生创业者容易仅凭着一腔热情和一项技能而忽视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一个企业能够正常运行,不仅要选定好的项目、良好的资金保证,还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企业管理者。这批管理者不能仅仅依靠书本上学过企业管理和经营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投身企业管理的实践。企业管理分为:员工的招聘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导致企业跌入低谷甚至倒闭。一个企业要想持久地保持活力,除了要有不断的创新意识,敏锐的市场观察能力,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论合作伙伴是谁,在企业的管理制度面前都是平等的,在出现问题时都应该严格按照制度处理。
7.了解政策和相关法律。近年来,为支持中职学生创业,国家各级下床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了解这些政策,才能走好创业的第一步。同时应该要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工商注册登记、经济合同和税务等法律知识。这些是中职学生创业过程必备的知识。只有懂法、守法,并依据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确保中职学生们的创业行动稳健与长久。[3]
结束语:
总之,创业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如今创业市场商机无限,但对资金、能力、经验都有限的中职学生创业者来说,并非“遍地黄金”。在这种情况下,中职学生创业只有根据自身特点,找准“落脚点”,从害怕风险不敢迈步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敢于去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劈风斩浪,又要在敢于经受商海的历练和锻打中,善于规避风险,化解风险,使自己在迎战风险的过程中站立起来,成熟起来,才能闯出一片真正适合自己的新天地,成为商海的精英和栋梁。
参考文献
[1] 覃翠玲,大学生创业风险以及预防对策探微,法制与社会,2010(2)173-174。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风险;风险管理;保障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011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02
1 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1.1 企业风险管理的内涵
风险管理是企业的一种管理活动,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风险管理以目标为导向,涵盖和关联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企业内部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协作的整体性活动。一般意义上,风险管理就是基于成本效益考虑,对风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而实现管控风险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的过程。2004年,美国COSO委员会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企业风险管理主要包含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八个主要要素,该框架对于系统认识风险管理活动具有较权威的示范模型作用。
1.2 内部审计的涵义
内部审计是为了改善和增加企业综合性价值而采取的一种独立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和规范的方法促进组织改善治理和管理,帮助组织增加价值、实现目标。2013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CIIA把审查和评价组织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合法性与有效性列入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中,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在2014年“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征求意见稿”中也把审查和评价单位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列入其中。
1.3 两者之间的关系
内部审计作为组织内部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推进组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从上述内部审计的含义解读和实践发展进程来看,参与组织风险管理已成为内部审计重要的职业发展方向和业务主战场。内部审计作为组织内部的具有相对超脱和独立身份的机构,能以更加全面、深刻和专业的视角观察分析和评价组织面临的各种内外部风险因素,充当了组织内部风险防控的最后一道屏障和安全网作用。一方面,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履行职能服务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服务职责能从不同角度开展风险管理业务,既可以以监督身份开展独立性的风险评审和评估,也可以借助服务职能全面参与企业风险体系建设,实现内部审计的快速发展与创新,有力地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作用;另一方面,风险管理理论及实践的发展也为企业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创造了业务空间和发展平台,内部审计正处于从传统财务领域向非财务领域的过渡发展阶段。
2 内部审计服务企业风险管理的形式路径
2.1 为企业软环境发展提供咨询与智力支持
软环境主要指企业风险管理策略、风险文化等。内部审计组织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具备的全局视野和专业技术优势,以超脱独立的身份为企业风险策略及文化等软实力提供咨询指导。这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由于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所具有的独特组织地位,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都直接向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很多企业甚至还设置审计委员会来增强内部审计的组织优势,这决定了内部审计人员具有对企业全面的业务接触和深刻的业务思考,内审人员比其他人员更具有对企业全盘的认知理解;二是企业内审人员的业务工作特性决定了他们对企业的风险分布、风险概率、风险存在形式等有更加全方位的接触与思考,内审人员跟其他具体的业务职能人员相比,更能避免逆向利益驱动、环境影响、反道德行为等可能导致风险管理失效或不彻底等情况的发生。
2.2 再次评估确认企业风险管理工作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可直接从风险管理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如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等)入手开展再评估、再确认工作。
2.2.1 风险识别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施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对企业风险识别的过程进行细致的审查与评价,将重点放在企业所面临的所有内外部重大风险是否已经得到充分的确认层面,在对风险识别的再次确认过程中寻找企业可能出现的疏忽或遗漏。
2.2.2 风险评估
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应当从企业重要业务领域、关键管理环节或重点内部控制的审查评估入手,对已存在的风险评估重点、评估方法、评估步骤及评估结果等过程进行再次检验核查,以确认整个风险评估工作所采取的态度、观点及措施办法是否充分适当,并进一步对不恰当的评估管理工作进行更正与优化。
2.2.3 风险应对
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对企业有关部门针对不同风险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及风险态度进行执行情况检测,通过查看其执行情况评价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办法是否充分恰当。内审部门应当提出风险防范的改进措施及意见建议,协助各部门完善各类风险反应及处置方案,从调整优化企业风险应对措施和完善企业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入手有效降低风险对企业带来的损失和危害。
2.2.4 风险监控
企业内审人员应当对风险所处环境及其他相关因素开展持续性监测和分析,动态关注企业风险监控体系是否健全及执行情况,也可以通过对内部审计揭示披露风险或问题的处理情况开展后续跟踪检查,检查所实行的控制措施是否及时有效或产生新的风险,并将检查结果及建议提供给企业管理层以便改进风险控制措施。
2.3 通过综合型审计直接评估确认企业风险
风险可能存在于企业内部各个业务领域和管理环节,内部审计通过综合型审计业务工作的开展可以直接揭示和预防风险,帮助企业促进风险管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提出企业风险主要包括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内部审计对企业实施的综合性审查可以直接从业务入手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如针对战略风险开展的重大决策事项审计评审、针对财务风险开展的财务收支审计、针对市场风险开展的审计专项市场调查、针对运营风险开展的经营审计、针对法律风险开展的内控体系评价等。
3 完善保障性措施
内部审计对企业风险管理的价值贡献需要具备一定的内外部环境或条件因素,这是本文提出保障性措施的基本出发点。
3.1 维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服务企业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只有维护自身的组织独立性和思想独立性,审计人员才能以相对超脱的身份发挥好职责角色。维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一要有组织级别层面的较高设置,审计部门要直接接受组织最高管理层的直接领导;二要加大企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监事会对内部审计的工作支持和督导;三要革新审计人员在内部薪酬、考评、职务晋升及其他方面的体制性支持,确保内审人员在执行工作过程中不受其他因素困惑或干扰。
3.2 培育良好的审计环境
从内部环境看,内部审计要积极取得公司管理层的信任与支持,审计部门和人员既要通过扎实有效的业务审计成果树立自身威信,也要主动积极加强沟通联络,培育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使内部审计真正成为良好的业务合作伙伴,摆脱过去内部审计“看不顺眼”“人心隔肚皮”的现象;从外部环境看,内部审计既要加强与外部审计组织之间的沟通联系,提高业务协作水平,充分利用借鉴外部审计专业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也要加强与上级审计主管单位或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掌握上级审计工作要求和最新业务动态,实现上下级之间的信息畅通流转。
3.3 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化建设
相比较过去传统的数据审查、账务核实,风险管理对内部审计是一个新的课题。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审计人员一要加强风险知识的补充学习,既要学习企业所涉行业或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也要系统学习企业风险管理和评估方法,更新完善知识结构、思维观念;二要及时转变思维意识,更新传统审计理念和技术方法,提高业务观察力判断力,增强思考辨别和分析能力,加强对现代新科技、网络技术的学习运用;三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执业素养,培养审计人员的核心价值观,真正沉下身子、耐住性子干事创业,把内部审计视为实现自己价值追求的终身发展平台。
主要参考文献
[1]刘薇.我国企业内部审核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6).
[2]时现,田选章,于伯新.风险管理审计研究――基于企业内部审计视角的分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0(6).
关键词:新创企业;财务风险;成因;防范
近年来,随着我国私营经济创业活动的日趋活跃,居高不下的创业失败率也引起了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广泛关注。据统计,我国的创业企业平均寿命不足7年,小型创业企业平均寿命仅为3年。系统分析新创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特征及成因,对于改善新创企业财务管理现状,提高创业成功率,有着重要意义。
一、新创企业及财务风险的内涵
在创业学中。对创业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创业是指创立一个新企业,而广义的创业既包括新企业的创业,同时也包括企业内部的创新,也称“二次创业”。本文的新创企业采取狭义定义,是指创业者利用创业机会,获取并整合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网络资源等一系列资源,创办一个新企业实体的过程。对新创企业而言,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是最突出的两大特性,
新创企业的财务风险是由于其财务活动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以及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投融资不当而致使新创企业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的偏差程度。对成熟企业而言,经历了多年经营,其各项活动已逐步走向正轨,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形成了自己的应对机制,对于财务管理以及财务风险的控制也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因此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强。而新创企业刚刚走向市场。创业者自身所拥有的管理经验和技能相对不足,面对政治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的变化,无法及时做出应对:同时,由于大多数创业者并非财务人员出身,对财务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对财务风险缺乏一定的警惕性,这就使得大量的新创企业由于无法应对财务风险而致创业失败。在国家鼓励全民创业的大环境下,系统分析新创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显得尤为必要,
二、新创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一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新创企业区别于成熟企业的一个重要表现。成熟企业对财务管理以及财务风险的控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可以有效应对来自外部以及内部环境的一些挑战。同时,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与政府部门及合作企业和上下游供应商等均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网络,有较强的社会支持,应对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强。此外。成熟企业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较为雄厚的资产,故其资信等级相对较高。新创企业则面临着较高的信用风险。从外部环境看,企业面临着不确定性较高的政治环境,由于政府部门对新创企业的认可程度较低,因此新创企业难以从政府获得其经营发展所需要的稀缺性资源:同时。行业内激烈的竞争以及替代产品存在的可能性,导致其面临较为复杂的市场环境,而新创企业自身的经验不足,导致其抗击风险的能力很弱。从内部环境看,企业经营尚未步入正轨,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企业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无法做到完全的透明、公开,固定资产等财务资源单薄,导致新创企业资信等级不高,面临较高的信用风险。
二是融资风险。新创企业对资金尤其是流动资金的需求量大,其融资却比成熟企业困难。成熟企业有着常规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资金状况较为稳定,所需的融资资金相对较少。另一方面,经过了创业期的信用积累,进入成熟期的企业有相对较高的资信等级。此外,基于企业前期建立起的社会关系网络,融资渠道较为稳定,即便企业开展数额较大的融资活动时,面临的融资风险也相对较低。财务资源是初始创业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企业成立之初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流。由于新创企业的产品、服务尚处于开发推广阶段。不能立即被消费者认可。无法迅速获得现金流的回收,如果不能及时注入补充资金,很可能面l临破产倒闭的境地。因此,融资对新创企业的生产经营非常重要。创业企业融资的形式也反映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不同的融资方式,其资金的收付时间不同,如果企业的现金流进出不同步,则会导致企业暂时性的资金短缺,从而引发企业的财务危机。
三是资本结构风险。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这一比例表明了当企业面临破产时,债权人的权益受保护的程度。因此,资本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由于债务利息通常低于股票的利率,且债务利息是税前支付,而股票股息为税后支付,因此利用债务融资可以使企业充分享受财务杠杆作用,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然而,资产负债率过高将导致新创企业的资信能力下降,从而为融资带来一定困难。新创企业对现金的需求量较大会增加融资成本,进而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此外,由于借贷资金是需要到期还本付息,一旦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则会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同时,在流动资产中,货币资产和存货比例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货币资产的比重过小会导致资产流动性降低,增加企业偿债风险。相反,存货比重过大可以增加资产流动性,但周转周期过长会导致企业的经营损失。
三、新创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第一。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在此,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这些处于企业外部的环境因素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比如,银行利率的调整、经济周期的波动以及物价指数的变动等,将导致新创企业面临严峻的经济环境。外部环境的多变与复杂在为新创企业提供机遇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和威胁,从而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增加了难度。目前我国的新创企业普遍存在着财务管理机构不合理、规章制度不完善、没有良好的财务预警系统等状况,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难以做出科学预测,这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第二,财务风险防范制度不健全。新创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制度的不健全、不合理是财务风险的主要成因之一。随着经济转型的加快,现阶段我国的创业者以专家型创业者居多。创业者的技术背景雄厚,但对财务管理以及财务风险的控制防范则缺乏基本的经验和知识。对于新创企业而言,涉及的财务问题非常多:首先是自有资金以及借贷资金比例控制问题,借贷资金过高虽然可以享受到财务杠杆效应,但无疑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其次是现金流保障问题,充足的现金支撑,对新创企业的盈利以及偿债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现金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多数新创企业对现金没有合理的控制,企业随时存在着现金流断裂的风险,进而引发企业的财务危机。目前多数新创企业在相关负债经营及现金流控制等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及财务风险防范机制,这也是新创企业面临较大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
第三,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无论是新创企业还是成熟企业,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导致了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只要有财务活动存在,必然
伴随着一定的财务风险。由于财务经验的缺失,多数新创企业没有充分意识到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在融资时很少考虑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盲目扩大融资导致面临偿债风险:存货周转率过低导致其占用大量资金:只关注销售额而不关注应收账款的回收,导致大量应收账款成为呆坏账,企业的资产长期被债务人使用,企业本身的资金流动出现困难。这些活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信用以及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第四,投融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在财务管理以及财务风险控制上,我国的创业者普遍存在经验决策和主管决策的现象,其行为不具科学性。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创业者认为只要充分利用创业机会,扩大企业规模,将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就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很少考虑到这种扩张的背后如果缺少了规范的财务管理和风险规避,将致使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甚至会导致新创企业的失败。在融资决策上,鉴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完善,企业发行股票有着严格的限制,一般情况下只有大型企业方能满足条件,新创企业很难利用债券和股票融资。在外部融资方面,目前我国新创企业的流动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由于新创企业资信等级不高,银行向其贷款的条件比较苛刻。因此,新创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巨大困难,这无疑增加了新创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新创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第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是控制新创企业财务风险最有效的途径。首先,建立完善的记账系统。创业期企业面临固定资产购置、原材料准备、产品生产、服务提供以及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创业者不但要重视对现金和产成品的管理,也应重视对原材料、半成品等的管理,对这些资产均要及时人账,使企业的实际财务活动与账面财务情况有良好的对接。其次,明确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中财务管理的对象、目标和管理方式,对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项财务活动都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保证财务决策的科学性。投资决策要有规范的财务资源需求及投资回报情况报表,融资决策要有明确的企业资本结构分析以及偿债能力分析报告等。最后,建立良好的清查分析系统,定期盘查企业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比例及坏账比率等财务风险指标,将盘查结果形成规范的分析报告并记录存档。
第二,提高财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中国的创业者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对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以外的人存在一种天然的不信任,在财务这类重要资源部门,更倾向于任命自己的亲属或值得信赖的朋友来进行管理,这些非专业出身的管理人员往往财务意识淡薄,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缺乏一定的敏感性,这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于这些非专业财务管理人员。要积极进行财务管理和财务风险控制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随着市场化程度逐渐加深,财务人员的职能已经不仅仅是记账,要具备一定的财务信息收集能力,从中过滤出有效信息,分析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与企业其他部门沟通并合理配置企业的财务资源。
第三,积极吸引风险投资公司投资。新创企业可以更多的寻求风险投资公司的基金支持。风险投资基金是风险投资公司的一种向新创企业提供股权资本的投资行为。风险投资公司不但可以为企业注入所需的资金,还会为新创企业的管理和经营等提供一定的咨询和帮助。同时,较长的投资回收期以及灵活的投资回收方式大大缓解了新创企业资金短缺的困境。因此,新创企业应当重视其商业计划书的制定,积极向风险投资公司寻求资金支持,在充实企业资本金的同时,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的财务应对能力,降低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二、小微企业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对小微企业来讲,要完全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来构建内部控制体系不现实,就小微企业的现状来讲,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整体考虑内部控制的各子系统的关系,结合风险管理的过程,构建内部控制体系,以减少风险发生。
(一)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见图1。整个小微企业的内部控制都全部在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中包含,不留一点空白,内部控制的决策建立在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之下,内部控制的每一个子系统均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监控下,每一个子系统的工作都要经历全面风险管理过程。内部控制系统的子系统并没有依照传统的控制五要素而设计子系统,而是依照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进行分类。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财务会计职能、人力资源职能、生产运营职能、市场销售职能。图1风险导向的小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框架由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委员会或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对控制进行审核、认可后方可执行,控制执行过程中,内部控制管理委员会定期进行检查,对重大风险可以紧急叫停控制措施。(二)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管理1.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之风险控制程序图2 风险控制程序从图2中可以看出,基于风险导向的小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其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处理等紧紧围绕着内部控制目标运转,没有绝对的起点与终点。整个运转均在企业内部控制策略掌握之下,由企业组织中的内部控制管理委员会或内部控制领导小组作组织保证。
图3 风险衡量等级图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是在内部控制目标的指导下,以内部控制管理团队为主,定期对企业各种风险分析,形成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报告。风险控制过程中最难于准确把握的就是风险衡量。可以将风险发生概率预先分析表示为很小、中等、较大,风险若发生,可能导致的损失预先表示为重大损失、中等损失和轻度损失,风险发生概率及风险发生损失都是定性衡量,与企业实力及企业对风险的态度直接相关。在图3 所示的风险衡量等级图的坐标系中对风险进行定位,定性反映风险量的大小。企业应该根据风险在风险衡量等级图中位置的不同,进而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2. 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之风险处理策略在企业管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小微企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关注影响企业的所有风险,小微企业内部管理团队在对风险识别、衡量后,从图3 中可以看出,应对位于风险衡量等级图33区域的风险进行重点控制,而对位于风险衡量等级图11区域的风险可以忽视。例如对位于风险衡量等级图31区域的风险应密切关注,防范风险的发生;对位于风险衡量等级图13区域的风险应制定详细的全面控制计划。三、内部控制体系设计实例根据上述分析,下面以公司为例进行具体分析说明。
(一)企业简介南京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成立,主要经营业务通信设备研发、销售、安装、技术服务,网络设备研发、销售、安装、技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等。公司由两名自然人创建,2016年末员工11人,2016营业收入566万元,依据企业分类标准,属于小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力资源职能由总经理直接管理,生产运营职能(本企业称为技术服务组)、市场营销职能由副总经理管理,见图4。
图4公司组织机构图(二)公司内部控制现状1.控制环境薄弱公司没有规范的公司治理机构,在公司内部没有董事会或监事会结构或人员,相应的权力都在公司总经理的手中;公司没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进行内部控制;公司财务与会计职责没有分离;管理层没有细化,没有中低层管理人员,经理层直接管到底。2.风险意识不强公司管理者与员工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规章制度也不全面,公司对规定制度的执行严格不够,人情管理存在;公司对风险的态度主要依靠总经理的个人经验和判断,没有专门的人员收集风险信息、衡量风险,更谈不上对风险提前防范措施。3.缺乏适当的控制活动公司没有设置专门的内控机构或人员,没有内部审计人员,更谈不上内部控制系统;公司没有设置重要的控制点,例如公司的日常资金管理、日常财务账册均由一人完成,总经理只是象征性审查签字,公司的采购及货物使用职责未分离,均是技术服务部人员操作。(三)公司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设计下文将依照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南京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内控体系。1.控制环境(1)建立内部控制管理委员会。公司比较小,不建立独立设置的内部控制组织,但是应该设置非常设性管理机构,设置内部控制管理委员会,人员由总经理、副总经理、四位职能组的组长组成,采用月度会议或重大事项会议商议制度,会议形成的重大决议以公司会议纪要等形式,向公司员工公布。(2)建立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企业文化。公司总经理要在公司全体员工会议上经常宣讲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意识,公司对可能的风险要有意识去预防,形成公司风险内部控制措施,对风险常抓不懈。通过公司网站或宣传栏建立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管理专栏,建立内部控制文化宣传培训,关注行业政策、规章制度等规定,普及风险及内部控制知识,总结内部控制经验等。2.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管理(1)风险识别。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公司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公司成立仅仅6年时间,还处于创业期,且公司属于技术发展很迅速的小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生存空间较小,存在经营风险;公司组织结构不健全,管理者风险管理意识淡漠,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存在管理风险;现阶段公司服务的主要客户是区县电力公司小型变电站,但是国家电网正在进行改革,招投标权限向省市一级集中,而该公司因规模小、资金少,招投标资质审查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公司面临提高其注册资金资质、公司各种技术服务证书资质的提升问题,公司面临资金风险等。(2)风险衡量。公司面临的风险主要是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资金风险,现将三种风险依照图3风险衡量等级图分析。
公司是新创立的小型企业,且公司也没有独立受保护的技术专利,公司的经营风险发生概率较大;公司总经理创业之前是其它一家中型公司的技术副总,没有全面管理过公司,公司副总经理与总经理工作经历类似,公司的管理风险发生概率较大;针对资金风险,目前公司经营状态良好,开户行中国银行有意向提供公司低息长期贷款,资金风险发生概率中等。
风险若发生风险损失大小是相对于公司的损失承受情况决定的,公司是小型企业,为自然人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风险损失承受能力较小。经营风险损失划分为重大损失,管理风险损失划分为中等损失,资金风险损失划分为重大损失。三种风险位于风险衡量等级图不同的位置,经营风险居于33位置,管理风险居于32位置,资金风险居于23位置。
【关键词】创业 风险 规避
一、技术风险
(一)对于我们公司而言,由于技术的条件的限制,无法把冼夫人文化完整地转换成相应的产品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再者加上时代久远,收集有关冼夫人原始材料相对困难,更是无法很好地利用现代技术去还原其本来的模样。还有目前我们工作室的设备不完善,不够科技化,技术的运用无法表达出预想的效果等,总而言之,其风险主要来自于硬件设备和软件两个方面。
(二)技术性人才缺失,团队组建不合理,只是凭着参与学校的科研项目获取实践经验来进行创业,对产品的相关制作技术不了解,对于产品的所能呈现的效果也只是“纸上谈兵”。
(三)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相关技术不配套、不成熟,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相应设施、设备不够完善。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到创新技术的适用性、先进性、完整性、可行性和可靠性,从而产生技术性风险。
对于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打造核心技术团队,在各大高校网罗技术性的人才,着力于制作、开发与冼夫人文化有关的周边产品。同时,更要以技术带动技术,力图通过现代高科技,如全息影像投影技术,完整地呈现出古代冼夫人所在时期的社会环境,展示冼夫人的事迹,更好地为冼夫人文化的传播提供技术支持。在做好自身团队建设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与学校的科研机构寻求合作,利用好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同时要制定完整的产品制作方案,在对冼夫人文化进行透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相关产品的制作,推进公司的高效率运转,完善设备。
二、市场风险
大学生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有证券市场中因股市价格、利率、汇率等的变动而导致价值未预料到的潜在损失的风险。因此,市场风险包括权益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以及商品风险。我们公司属于众筹类型,涉及市场因素较多,资金融汇风险较大。所以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公司推出来的商品必须符合市场需求,追随时代潮流,符合当代人的口味,在产品进入前期需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全面了解消费者情况,如消费者的承受力等确定当前发展方向,选定一个目标市场为突破口,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由此打开市场,然后再逐步推入整个市场领域,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创业,才能长久。
我们面临的市场风险还有销售量不及预期的问题,冼夫人的文化信仰主要集中于广东粤西地区和海南省,在地方具有广泛的信仰基础,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但由于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制约,冼夫人文化在全国的知名度不高。从茂名市的旅游产业可以看出,在广东这样一个全国旅游最发达的省份,旅游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根据广东省旅游局统计,2007年茂名市旅游收入在全省21个地级市排名中仅第16位,接待人数排名也相对滞后。茂名市在客源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互联网上的关注程度都相对较低,对开发冼夫人文化产品缺乏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所以针对这个问题,在公司成立初期,我们要大力开展冼夫人品牌建设活动,运用平面和网络广告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在不断完善营销策略的基础上,我们还有加大宣传力度,要使广大的消费者从观念上接受我们的产品。
三、管理风险
应对公司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管理风险,我们有提出以下的措施:
(一)管理者方面:
在大学生自主创立的公司中,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创业团队管理者,实战经验相对欠缺,需要迫切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修养,从而增强创业团队的凝聚力和激励力,冼夫人文化微播有限公司管理者会利用在校资源,不断进修经管类知识和行政管理类知识,同时着力弥补其他方面如物质资源劣势、社会经济信息动向了解缺乏等方面的不足,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要扩展知识面,对技术创新涉及的知识方法等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增强与技术创新人员的沟通,从而对创新活动的组织更为科学;还要全面提升管理层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学习提高领导艺术能力和技能,在管理人员中尤其要注重协作构通能力的提高,刻意培养管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以超级课程表的CEO余佳文的创新的管理模式“员工的工资由员工自己开”、“鼓励员工用打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热议,最后他团队成功证明了那一套创新的管理模式有一定的正确性。
(二)组织结构方面
冼夫人文化微播有限公司应该利用校内已有资源在组织效率和灵活性上充分发挥自身先天优势,在组建团队时,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供应,学校领导组织的相关政策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并且冼夫人文化微播有限公司的建立地点就位于冼夫人文化的根源处,收集相关材料有先天的优势;积极利用多种渠道与社会组织加强内外信息沟通和交流,在创业过程中有多次参加社会上的创业比赛活动,如茂名市“五谷杯”比赛时受到举办方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交流宝贵的社会创业经验;注重知识经验的有效识别和积累,加强公司的知识管理,建立知识储备库;
扩大公司开放程度,利用各种社会力量,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密切关系,增强组织对创新方向的把握,与茂名市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和茂名市文化局都有由密切的联系。
(三)企业文化方面:
冼夫人文化微播有限公司作为一间文化传媒公司,我们把冼夫人文化作为我们公司创建和发展的根基,以冼夫人的爱国、爱民精神作为团结公司全员的凝聚力,构建团队精神。所以企业的良好发展要致力企业文化的培养,除了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和培养,尤其应该塑造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真正把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树立朝气蓬勃、齐心向上的企业精神,为一切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管理过程方面我们创业团队遵循管理阶级的科学性,减少管理人员的随意性。首先设立正确的创新目标,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我们团队在创业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执行计划,成员都有详细的分工细则,有利于任务和责任的分配。其中包括对风险的预测及建立相应的防范规避机制,随时都有plan B。领导过程现有目标为前提,加强对参与创新人员的适当激励,保持创新团队的士气,会以团员的工作绩效来分配获得的利润,遵循阶级化、合理化、公正化的原则,让团队永葆活力与激情;最后,控制环节除了一般的信息准确及时、控制关键环节、注意例外处理等方面,还突出关注控制的经济效益,关注采取行动的效率和效果。
四、财务风险
(一)财务信息的披露问题
作为众筹项目进入公众融资领域,实现财务信息的信息与公开,完成财务信息的不对称问题;
(二)财务监管的成本问题
众筹项目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完整的财务监管带来的成本是他们所不能承受的。我们会采取财务服务外包模式,加入到众筹监管中,通过财务外包解决财务的规范与成本,同时完成财务信息的一定范围内的公开与透明。
五、应对风险投资
(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特别是加强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的参与和监管权利。遵守新的《公司法》对公司治理的要求。新的《公司法》对公司治理的要求很明确,首先董事长应当履行职责,如果其不尽职,则副董事长、监事会可以履行,这样就有效避免不合理的情况发生。
(二)、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制定好章程和规范公司的行为正确理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者的关系,强化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义务和责任。新的《公司法》对于公司治理的规定更加明确、详细,使违反规定所面临的责任更加明晰、严格。从而达到防范管理风险的目的。
(三)股东权益保护。资源的有效配置,表现在股权结构中就是各方股东如风险投资企业自身、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股份如何分配。也即这些资源如何在企业当中行使权利,获取回报。从法律层面上说,首先应完善公司运行过程中股东权益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机制。新的《公司法》对股东权益的维护做了明确的规定,股东有知情权、股东会议召开的请求权、对股东大会的质询权。其次,在与管理层的雇佣合同中增加惩罚性条款,包括解雇、撤换管理层及回购管理者持有的股份。再次,给予管理层期权安排,允许管理层在实现未来管理目标时可按事先约定的较低价格或无偿增持股份。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创业投资的风险防范措施探讨》张帆《时代经贸》2011年11月中旬刊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引言
中小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中小民营企业为了达到自身业务快速扩张、规模扩大的目的而忽略对企业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在追求高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举债的现象,必然需要对企业的财务加强监管,出现任何异常现象都需要及时处理,否则将会引发更大的财务风险。因此必须提高自身实力,具备及时鉴别和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做出科学决策,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控制风险,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价值。
二、H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一)H公司简介
H公司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该省重点扶持的一家社会福利企业,公司成立于2004年,以高端产品为发展导向,以高新技术为动力,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新型纤维材料生产各类高、中档特种纸系列产品。
(二)H公司的财务状况与财务风险
研究该公司近三年的年度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运用公式计算分析它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最终综合量化得出该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
通过计算H公司的部分指标来分析该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从上表可以看出流动比率2015年、2016年低于化学制造业参考值1.2,速动比率低于标准值1.5,与这两年流动资产减少有关。由于2014-2016年营业利润为负,流动负债保障倍数三年均为负数,说明企业面临着亏损。前三项指标比率越大,对企业的债权人越有利。而纵向比较可以看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逐年降低,反映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降低,面临偿债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
表中资产负债率可以看出企业使用了越来越多的债务性资金,偿债保障比率一般认为在0.2比较合适,表中的偿债保障比率上下波动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化造成的,其中2015年由于支付了大量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导致流量净额产生了负数。综合对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很容易发现此公司的债务负担较重且偿债能力较不稳定,需要引起重视。但在公司存在较大偿债风险时也要注意利用好债务资金以提高偿债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化风险为收益。
通过计算得出的表中数据整体来看H公司的各项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普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均成下降状态。存货周转率2014至2015年从2.94下降到2.41反映了企业可能经营不善,存在产品滞销,也有可能是营业成本下降导致,查阅财务报表以后发现使存货周转率下降的原因是营业成本降低了。2016年存货的平均余额没有随营业成本的降低而下降同等的幅度,导致2016年存货周转率升高。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会占用企业的营运资金,可能会使坏账损失增加从而加大财务风险。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从不同的范围展现了企业的销售情况、资产利用效率不稳定的问题。应付账款周转率越来越低与企业营业成本的减少有关,同时说明它占用了更多供货商资金,如果不能及时还款,将影响公司信誉,增大未来的财务风险。
从表中显而易见,所有盈利能力指标的计算结果均为负数。由于该公司连续三年的营业成本大于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与净利润均为负数,才导致得出表中的结果。以上结果反映了公司产品销售连续三年不能为投资人创造越来越多的收益,相反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经济损失,公司的财务状况正在恶化,财务风险较大,如果不能及时扭亏为盈,公司的发展将停滞甚至破产。
(三)运用Z模型的综合分析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爱德华・阿特曼在1968年就对美国破产和非破产生产企业进行观察,采用了22个财务比率经过数理统计筛选建立了著名的5变量Z-score模型,用以衡量一个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并识别是否存在财务风险。
针对非上市公司的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Z=6.56X1+3.26X2+6.72X3+1.05X4
其中,
X1=I运资产/总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
X2=留存收益/总资产=(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利润总额+利息费用)/总资产
X4=所有者权益/负债总额
当Z≤1.10时,说明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较大;当1.10
H公司是一个非上市企业,所以采用Z计分模型中针对非上市公司的计算公式,将2014、2015、2016年财务报表数据代入可得出:
2014年Z=6.56*0.075+3.26*(-0.06)+6.72*(-0.017)+1.05*0.395=0.61
2015年Z=6.56*0.020+3.26*(-0.135)+6.72*(-0.035)+1.05*0.278=-0.26
2016年Z=6.56*(-0.04)+3.26*(-0.25)+6.72*(-0.05)+1.05*0.19=-1.24
由上述计算看出,由于近三年的Z计分均低于临界值1.10,H公司的总体财务状况不佳,存在多方面的财务风险。造成Z值低于临界值的原因通过分析计算过程可发现,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都为负数使X2、X3为负,进而造成了最终结果。X2低下反映了企业未能积累利润,X3用来衡量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负数且不断下降反映了资产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不高。
分别对H公司的偿债、营运、获利状况的量化分析,发现该公司的债务负担较重,偿债能力不稳定。而在经营的过程中表现为销售情况没有随着成本的降低而改善,资产、资金不能很好地利用。由于偿债压力和销售不佳的双重压力,使该企业一直处于负盈利的状态。综上所述,不论是分别计算该企业的能力指标,还是运用Z模型进行综合计分,该企业不稳定的财务状况都需要引起财务人员的重视。
三、H公司财务风险防范建议
(一)强化内部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H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面对财务风险的态度和措施都比较被动,这会使财务风险不降反增。因此想要更好地防范财务风险,不仅需要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整个企业员工也可以自发组织宣传教育活动,主题会议等可以增强他们识别、分析、防范风险的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对于企业的管理决策者,应该注意维持公司形象,提高企业的信用度,因为如果供应商对企业不信任影响生产经营,可能会诱发财务风险。
(二)建立并完善企业督查机制
有效避免企业财务风险的最直接措施就是完善企业督查机制建设。通过分析H公司的财务报表和查阅财务分析可以发现该公司对资金的运用等比较盲目,没有充分考虑到公司的实际情况。所以要注意实时对财务工作的每一流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在企业决策前,要提前对要投资的项目及资金进行调研;在企业进行决策时,可以对企业决策过程进行审查和监督,确保重大决策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此外,要对企业财务运作、投资担保、经营效益、资产运营、利润和薪酬分配等重点问题及时进行审查,对已发生的问题或者查证的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落实, 用完善的企业督查机制降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三)落实企业内部员工的奖励制度
对于地处山区县城的H公司,无论是从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还是员工待遇考虑,都与城市里的大型企业有一定的差距,要想留住人才,让员工在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就需要落实企业的内部员工奖励制度。
首先要建立各项奖励激励政策,注意员工的上升空间是否科学合理。残疾员工的基本物质生活应该得到保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优秀员工可实行带薪休假的制度;其次,要制订完善的经营目标和制度,要切实可行,落实中小企业奖励机制建设。同时财务部应定期进行财务核算,一旦发现问题必须深究原因。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虽然是未知的,但却是人为可控的,严格的人事管理也能起到防范财务风险的作用。
(四)提高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通过计算反映H公司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指标,显示该企业无论是偿债能力还是盈利能力都较弱,这将加剧财务风险的危害性。
恩格斯曾说:“任何地方发生革命动荡,其背后必然有某种社会要求,而腐朽的制度阻碍这种要求得到满足。”是的,如今的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融资难,缺乏足够的资金去将企业发展壮大,这个问题的由头绕不开我国传统的金融制度。什么可以改变当下的金融格局、金融模式,还可以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产业模式和商业管理方式?是众筹。只有众筹,可以实现真正的平等、民主、自由、开放;实现金融普惠;实现金融社会主义!
笔者把互联网金融定义为众筹金融,它是指依据这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实现支付清算、资金融通、风险防范等金融本质的回归,并且具有快速、便捷、高效、低成本的优势和场外、涉众、混同的特征,并能打破金融垄断,实现消费者福利。笔者相信互联网改变人类的生活,互联网金融可以改变中国的命运。笔者认为众筹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二个伟大的发明,这里面想象空间无限巨大。所以笔者提出众筹金融概念取代互联网金融,因为众筹概念比互联网金融概念更大,更具有颠覆性。
笔者和黄超达、刘思宇一起撰写的《赢在众筹:实战、技巧与风险》(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年12月计划出版)本书一共分为五章,全方位向读者介绍众筹这一伟大制度发明,力求让读者在看完本书后认识众筹,读懂众筹,爱上众筹并且学会如何更好地运用众筹,实践众筹!以下为分章介绍,供读者参考。
第一章 众筹那些事儿
众筹是如何进入我们的视野的?众筹的兴起与发展又是怎样的?你想知道众筹有哪些模式和特点吗?众筹与互联网金融、多层次资本市场又存在怎样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一章众筹那些事将为你一一解答。
本章第一部分向读者介绍众筹的现状,包括众筹的发展情况、历史渊源、兴起与发展、分类与特点等问题;第二部分则是介绍众筹与互联网金融的关系,还特别介绍众筹中的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第三、四部分还将为读者解答股权众筹为什么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众筹的伟大意义。
第二章 聚焦四种众筹模式
了解众筹的现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案例,在第二章众筹项目案例分析中,笔者将介绍众筹的四种模式,并结合国内外典型的众筹项目案例进行了点评和解析,让读者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创业者如何众筹项目,并了解如何打造一个吸引人的众筹项目。
第一部分是介绍国内外最火爆的股权众筹,详细结合国内外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股权众筹即是小微创业者借助互联网上的众筹平台将其准备创办的企业或项目信息向投资人展示,吸引投资人。重点总结了创业者发起股权众筹的条件和经验。第二、第三、第四部分介绍捐赠式众筹、奖励式众筹、债权式众筹,通过介绍成功案例总结众筹成功要素和不同众筹适合的领域。最后一部分通过前述案例分析为创业者总结出打造优质众筹项目诀窍。
第三章 众筹是这样玩的
仅当看客怎么能爱上众筹呢?第三章投资人教育将详细介绍众筹投资人的发展历程、投资方法与技巧,让更多的读者读懂众筹,加入众筹,分享不尽的金融红利。
本章四个部分按照投资者的成长过程划分:进入投资,成功投资,退出,未来。第二部分从选择平台、尽调、风控等多个机制分析总结如何成为优秀的投资人。最后部分通过探究目前国内众筹投资现状,提出问题,展望未来。
第四章 透视国内外平台
世界各国的众筹发展程度并不是一致的,而中国则处于众筹发展早期。想要更快把握中国众筹的发展趋势,必定要学习借鉴外国较为成熟的众筹制度和众筹平台。通过分析优秀、成功的国内外众筹平台,笔者总结出做好一个众筹平台的条件,与读者分享。
天使街、天使汇、大家投等是目前我国股权众筹的典型代表。本章着重分析全球范围内知名众筹平台,详细介绍其发展、特色以及运作流程。通过阅读本章,创业者可以找到适合自己想买的融资平台,投资者可以找到靠谱有效的投资平台。众筹这件事,人人都可以参与并且玩好。
本章内容主要有两大部分:国内平台分析、国外平台分析。以国内外知名的众筹平台为分析对象:Kickstarter,Indiegogo,Crowdcube,天使汇,大家投,天使街,人人投,麒麟众筹等平台进行了详尽的国内外对比分析。
第五章 我国众筹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前景无限的众筹融资想定让读者们跃跃欲试了,然而再完美的模式也不能缺少法律的合理监管,更不说处于初生儿阶段的众筹了。只有在充分了解众筹现有的法律风险,了解国家对于众筹的监管态度,才能在众筹活动中披荆斩棘、无往不利。第五章我国众筹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将告诉读者想知道的众筹相关的法律风险与监管展望。
本章将从众筹平台、项目发起人、投资者三个角度讨论众筹法律风险该如何识别以及防范问题,更有美、英、德、法、日等五国众筹法律的最新发展动向以及我国众筹法律立法动向向读者展示,希望能让读者全方位了解众筹法律现状。最后笔者提出推动众筹法律发展的五大完善建议,供相关监管部门以及读者参考。
除了本书之外,笔者还在跟中国人民银行和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工商银行等经验丰富的实务届人士正在撰写三本著作:《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防范》、《众筹金融》、《移动金融与普惠金融》等三本理论联系实践的著作。其他方面,建立了中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研究基地、中国金融消费者保护30人论坛,致力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公益事业;目前和金融学、经济学、商学等领域学者以及实务届专家共同筹建微金融50人论坛和、众筹研究院、众筹金融研究院等,致力于众筹金融等金融创新的研究事业和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