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7:11: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研究工作概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 研究生培养 招生资格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7.033
Graduate Instructors' Enrollment Eligibility Audit and Evaluation
――Take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as an example
ZHANG Sha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58)
Abstract Graduate instructors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is the key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talents, and therefore standardize and improve the Graduate instructors appointment system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Graduate instructors enrollment eligibility review, a series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management aspects, and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its working method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instructors, thereby improving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Key words graduate instructor; graduate training; enrollment eligibility
0 前言
自高等教育扩招以来, 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也经历了高速扩展时期,但2005年后招生增长率逐步下降到了5%左右并保持基本稳定。①在此背景下,随着研究生导师数量的逐年增多,研究生导师管理及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以浙江大学医学院为例,2011年以前,由于导师遴选制度中缺乏有效的导师退出机制,导师队伍日益臃肿庞大,导师队伍指导能力参差不齐、各学科研究生名额分配矛盾日益尖锐等问题不断凸显。
2011年起,浙江大学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正式启用由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确认取代以往的导师资格遴选工作,通过导师每年申请,学院审核确认的方式,筛选符合次年招生条件的研究生导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积极响应学校政策,四年来,在贯彻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工作,提高导师质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1 工作特色
1.1 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导师类别、招生类型及导师来源,确定不同的审核标准及程序
1.1.1 初次申请与再次申请区别审核
教师初次申请研究生招生资格有三种途径:学校当年人事职称评定同步认定;学校当年人才引进直接确认;学院研究生科审核认定。前两种途径都由学校直接根据人事职称及引进人才类型直接认定招生资格,人数较少。第三种途径是审核工作的重点,严格参照浙江大学医学院当年人事最新拟定的教授(博导)或副教授(硕导)任职条件进行审核。因是初次考察其能否具备指导研究生的资格,我们不仅考核申请人的科研论文、科研项目,教学工作、学历、获奖、专利、著作等学术科研指标,还需对其教学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等综合素质指标进行严格审查,杜绝个别品行不良的教师进入到研究生导师队伍。
对于现有导师队伍再次申请次年招生资格的,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主要对关键条件――课题与科研经费进行审核 。《浙江大学医学院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实施细则》明确要求导师近五年内必须承担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科研项目或学术论文达不到相关学科定量标准的导师暂停次年招生资格,直至承担符合标准的课题,发表合格的论文后恢复招生。
1.1.2 不同学科标准不同
学院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学校学科建设的需求,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临床医学、护理学的研究生导师资格在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等方面制定不同的审核标准。
比如,基础医学和公共卫生学专业以科学研究为主,主要培养科学型研究生,相比临床学科,这些学科的导师大部分不参与临床工作,可把大量精力及时间投入学术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相对丰硕。因此,对其科研论文影响因子及科研课题的要求比临床医学稍高。而对于如护理学、中西医结合等个别需要扶植的学科,则应适当放宽导师资格标准,以跟上国内学科发展的步伐。
1.1.3 不同人才类型分别对待
为保障相对宽松的科研环境,学院对部分杰出专家及科研业绩特别突出人才实行近5年原定招生资格免审通过的政策。免审范围包括:院士、国家千人(含青年千人)、省特专、长江特聘、杰青、优青、求是特聘、求是青年等;同时,对学校人事直接确认招生资格的优秀引进人才也实行5年免审。
另外,对部分科研成绩特别优秀的青年教师,建立审核绿色通道,放宽职称限制。如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优秀副教授、副研究员、副主任医师等副高职务者,或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优秀讲师、助理研究员、主治医师等中级职务者,若其科研成绩突出,达到学院相应要求,便可分别获得博士或硕士招生资格。此通道为科研教学能力特别突出的青年教师参与指导研究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对保持医学院导师队伍的年轻活力有着非常大的贡献。
1.1.4 不同招生类型标准不同
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类型学位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同, 培养方式自然不同,对研究生导师的要求也会不一样。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生招生类型除护理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和中西医结合临床这三个专业目前只有学术学位,其它所有临床学科均有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类。在招生资格审核中,学院充分考虑两种学位类型不同的培养方式和导师要求,对招收这两种类型学生的导师,设定了不同的审核标准。由于专业型研究生需要一定时间的临床轮转,要求专业型研究生导师具备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以及能提供研究生临床实践的机会。因此对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师,科研要求相应降低。
1.2 鼓励学科交叉,允许导师跨、转学科申请招生资格
对于已具博士招生资格的导师,学院允许跨学科申请招收指导博士生,但目前仅限在2个一级学科申请(包括其所在学科),对于个别科研项目涉及面广,科研业绩突出的导师,学院会适当放宽其跨学科的范围和数量。另外,已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导师,学院并不会死板地限定其研究领域,所有导师均可根据研究兴趣和科研发展情况提出转学科申请,只要经所转学科、学院审批,达到该学科导师标准,即可在所转学科招收、培养研究生。这两个举措对推进学科交叉,提高导师及研究生的科研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3 从获得导师资格到导师学校,确保导师岗前培训
导师培训是加强我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更好地提高培训质量,我们要求医学院所有新增导师必须参加学校每年组织的研究生导师培训会,培训通过后,才算真正通过招生资格审核。导师培训由学校具有丰富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导师和管理者作专题报告,传授指导研究生的经验、方法和学校的政策,帮助新增导师尽快了解研究生指导工作,为其日后的导师生涯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学院计划从2015年起另外开展医学院自己的导师学校,结合医学院学科特色和研究生培养特点,对新老导师进行分类培训,传授研究生课程、论文研究、临床学习及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研究生导师指导技能。
2 工作成效
2.1 打破导师“终身制”,缓解招生名额分配矛盾
在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工作开展以前,导师“终身制”普遍存在,大部分教师一旦成为研究生导师,便可高枕无忧,每年享有招生资格。随着导师人数逐年增加,招生名额却相对稳定,便无法避免“僧多粥少”的现象。由此,学科之间,导师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招生名额,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影响了学院科研环境的和谐,为学院的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的负担。同时,在名额争夺战中,往往是大部分资格老,路子广的导师取得胜利,一部分导师尤其是青年导师,存在招生困难的问题,加剧了导师队伍的两极分化,影响了整个学院的科研发展和人才平衡。
随着招生资格审核工作的开展,明确规定导师申请招生资格需达到指定科研项目、学术论文标准,筛除部分不具科研活力的导师和因年龄、经费等问题不再适于指导研究生的终身教授或名誉教授,精简研究生导师队伍,消除了导师队伍一直存在的“虚胖”问题。
2.2 保持导师队伍科研活力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同时,研究生也是辅助导师开展科学研究,推动导师科研水平发展不可或缺的左右手。可以说,再优秀的导师,若长期招不到研究生,在科研的道路上便会举步维艰,孤立无援。合适的课题、充足的科研经费是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完成的必要条件,这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共识。②我们在招生资格审核工作中对于导师的科研成果设定严格标准,导师们为了招到学生,更为了招到优秀的学生,便不能安于现状,必须消除惰性,不断创新,不断努力,争取更好的项目,发表更好的文章。
另外,同大部分高校一样,浙江大学医学院也实行导师项目资助制。导师资助标准为: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前500元/月,中期考核后800元/月;硕士研究生:统招硕士250元/月,推免硕士350元/月。导师资助体系的推行,也要求导师必须要有科研项目和基金,才能带动研究生培养的健康发展,这也促使导师潜心科研,不断完善,申请好的项目,如此才有助于科研发展的良性循环。
3 结语
通过四年来的工作和探索,浙江大学医学院已经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制度,同时在导师培训机制、退出机制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我们目前还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导师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对于提高导师的教学水平,激励导师的创新精神,调动导师更主动的投入到研究生指导工作中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今后,我们将继续优化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核制度,完善导师培训体系;致力于探索一套合理的导师评价体系,强化教师指导能力、培养质量评价;实现导师在岗期间的动态管理,从而建立研究生导师指导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达到促进导师个体发展和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目的。
注释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总论章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参照下列内容编写。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企业或工程的全称,应和项目建议书所列的名称一致。
§1.1.2 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系指负责项目筹建工作的单位,应注明单位的全称和总负责人。
§1.1.3 项目主管部门
注明项目所属的主管部门。或所属集团、公司的名称。中外合资项目应注明投资各方所属部门。集团或公司的名称、地址及法人代表的姓名、国籍。
§1.1.4 项目拟建地区、(2) 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技术。
(3) 主要设备的来源,如需向国外引进,则简要说明引进的国别、技术特点、型号等。
§1.2.5 环境保护
(1) 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 主要治理设施及投资。
§1.2.6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1) 工厂组织形式和劳动制度。
(2) 全厂总定员及各类人员需要量。
(3) 劳动力来源。
§1.2.7 项目建设进度
§1.2.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 项目所需总投资额。分别说明项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流动资金总额,并按人民币、外币分别列出。
(2) 资金来源。贷款额、贷款利率、偿还条件。合资项目要分别列出中、外各方投资额、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地点
§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如由若干单位协作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应注明各单位的名称及其负责的工程名称、总负责单位和负责人。如与国外咨询机构合作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则应将承担研究工作的中外各方的单位名称、法人代表以及所承担的工程、分工和协作关系等,分别说明。
§1.1.6 研究工作依据
在可行性研究中作为依据的法规、文件、资料、要列出名称、来源、日期。并将其中必要的部分全文附后,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这些法规、文件、资料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1) 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建设要求所下达的指令性文件;对项目承办单位或可行性研究单位的请示报告的批复文件。
(2) 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
(3) 国家和拟建地区的工业建设政策、法令和法规。
(4) 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1.1.7 研究工作概况
(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简要说明项目在行业中的地位,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生产力布局要求;项目拟建的理由与重要性。
(2) 项目发展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念。叙述项目的提出及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进展概况,其中包括技术方案的优选原则、厂址选择原则及成果、环境影响报告的编制情况、涉外工作的准备及进展情况等等,要求逐一简要说明。
§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生产规模、厂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与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本节需将对有关章节的研究结论作简要叙述,并提出最终结论。
§1.2.1 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1) 市场需求量简要分析。
(2) 计划销售量、销售方向。
(3) 产品定价及销售收入预测。
(4) 项目拟建规模。
(5) 主要产品及副产品品种和产量。
§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1) 项目投产后需用的主要原料、燃料、主要辅助材料以及动力数量、规格、质量和来源。
(2) 需用的主要工业产品和半成品的名称、规格、需用量及来源等。
(3) 进口原料、工业品的名称、规格、年用量、来源及必要性。
§1.2.3 厂址
(1) 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及必要性
(2) 水源及取水条件。
(3) 废水、废渣排放堆置条件。
这一部分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总述要综合讲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结论,并对项目是否可行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条件。
一、 提出的背景
项目的背景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承办单位、项目的主管部门、项目拟建地区和地点、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及法人代表、研究工作依据、研究工作概况等七个方面。研究工作概况又包括:①项目建设的必要件,②项目发展以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况。
二、 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生产规模、厂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以及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若干重大问题,都应作出明确的结论。可行性研究结论包括;市场预测和项目建设规模: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厂址选择;项目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工厂组织与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财务与经济评价;项目综合评价结论等十个方面。
三、 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述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每个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从而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全貌有一个全面概括的了解。
四、 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部分 项目的背景以及发展概况
第二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的发起过程,项目提出的理由,项目前期工作的发展过程以及投资者的意向、投资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基于此目的,需将项目的提出背景与发展概况作系统的叙述,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工作情况及其成果,重要问题的决策和决策过程等情况。在叙述项目发展概况时,要能够清楚地提示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一、 项目的背景
项目的背景包括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两项。
二、 项目发展概况
项目的发展概况指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前所进行的工作情况,包括己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成果、试验试制工作(项目):情况、厂址初勘初步测量工作情况、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等四项内容。
第三部分 市场分析和项目规模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乃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建立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决定。并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市场需求预测,价格分析进行详细阐述,并确定建设规模。
一、 市场调查
市场调查包括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替代产品调查;产品调查国外市场调查等六项。
二、 市场预测
所谓市场预测,是指市场调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有关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得出的结论,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以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目的是制订产品方案,同时也是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一)国内前场需求预测
预测内容有:本产品消耗对象;本产品的消费条件;本产品更新周期的特点;可能会出现的替代产品:本产品使用中可能产生的新用途等方面。
(二)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有替代出口分析和出口可行性分析。
(三)价格预测
三、 市场营销战略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适当的销售战略,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价格,提高产品竞争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营销战略进行研究。
(一)营销方式
推销方式有:投资者分成,企业自销,国家部分收购,经销人代销人情况分析等。
(二)推销价格制度
(三)促销的措施
(四)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四、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
(一)产品方案
产品方案包括列出产品名称、产品规格标准。
(二)建设规模
五、 产品销售收入的预测
根据已经确定的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及预测的产品价格,可以进行产品销售收入的预测。
第四部分 建设条件以及厂址选择
根据第三部分中关于产品方案建设规模的论证和建议,在本部分中按建议的产品方案及规模来研究资源、原料、燃料动力等需求与供应可靠性,并对可供选择的厂址作进一步技术和经济分析,研究新厂址方案。
一、 资源与原材料
(一)资源
(二)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这一项目包括原材料、主要辅助材料需要量及供应;燃料动力及其他公用设施的供应;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估算等。
(三)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二、 建厂地区的选择
建厂地区的选择除了要符合行业布局、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外,还应考虑资源,区域地质,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要素。
(一)自然条件
(二)基础设施建设
(三)社会经济条件:
(四)其他应考虑的因素
三、 厂址的选择
(一) 厂址多方案比较
厂址多方案比较主要有:地形、地貌、地质的比较;占有土地情况比较;拆除情况的比较;各项费用的比较等。
(二) 厂址推荐方案
厂址推荐方案包括:绘制推荐厂址的位置图:叙述厂址地貌、地理、地形的优缺点和推荐理由;环境条件的分析;占用土地种类分析;推荐厂址的主要技术经济数据等。
第五部分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方案主要研究项目应采用的生产工艺和工艺流程,重要设备及其相应的总平面布置,主要车间组成以及建构筑物型式等。并在此基础上,准确估算土建工程量和其他工程量。在技术方案中,除文字叙述外,还应将一些重要数据及指标列表说明,并绘制出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示意图等。
一、 项目组成的范围
本项目投资的厂内、外所有单项工程,配套工程包括生产投放、后勤、运输、生活福利等,都属于项目组成的范围。
二、 产品的生产技术方案
所谓生产技术方案,是指生产产品所采用的工艺技术、生产方法、主要设备、测量自控装备等技术方案。
(一) 主、副产品质量标准
此项叙述项目产品和副产品质量标准。
(二) 生产的方法
(三) 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四)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五)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六)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三、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和运输、仓储等方案
(一)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总平面布置应当根据项目各单项目各单项工程,工艺流程,物料投入与产出,废弃物排出及原材料贮存以及厂内外交通运输等情况,按厂地的自然条件,生产要求与功能以及行业、专业的设计规范等进行安排。
(二)厂内外运输方案
(三)仓储方案
(四)占地面积及分布
四、 土建工程方案
(一) 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及其结构设计
(二) 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三) 建筑材料
(四) 土建工程造价估算
五、 其他工程方案
(一) 给排水工程
(二) 地震设防
(三) 动力及公用工程
(四) 生活福利设施
第六部分 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
在项目工程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及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各种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可能影响劳动得健康和安全的各种因素,都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上可行、经济,并且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解决方案。按照我国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要求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一、 项目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二、 项目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一)项目的主要污染源
(二)项目的主要污染物
三、 建设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四、 治理环境方案
五、 环境监测制度建议
六、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七、 环境影响价结论
八、 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
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包括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职业安全卫生的主要设施、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设等。
第七部分 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这一部分主要讲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以及劳动力来源和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一、 企业组织
其内容有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工作制度等。
二、 劳动定员和人员的培训
其内容有劳动定员、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第八部分 项目实施时期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同样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实施时期亦可称为投资时期,它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一段时间。这一时期有以下工作阶段:项目实施准备,资金安排,勘察设计与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与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这些工作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前后衔接的,也有些是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所以,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的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而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一、 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
这些阶段包括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资金安排、技术获得与转让、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竣工验收等。
二、 项目实施进度表
项目实施进度表有横道图和网络两种。
三、 项目实施的费用
项目实施费用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生产筹备费、生产职工培训费、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勘察设计以及其他应支出的费用。
第九部分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的筹措
这一部分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建设项目均需计算所需要的投资总额,分析提出投资的筹措方式,并制定用款计划。
一、 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
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流动资金估算。
二、 资金的筹措
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其来源是多渠道的。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是根据对项目固定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的结果,研究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从中选择了条件优惠的资金。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当对每种来源渠道资金及其筹措方式逐一论述,并附有必要的计算表格及其他附件。在可行性研究中,应对项目筹资方案的资金来源和内容加以说明。
三、 投资使用计划
制定投资使用计划及借款偿还计划。
第十部分 财务、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在确定建设项目的技术路线以后,必须对各种方案进行财务、经济社会效益评价,判断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并评选出优秀方案。本部分的评价结论是取吉建设方案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这一部分简要说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财务、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
一、 生产成本与销售收入估算
主要有生产总成本、单位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二、 财务评价
所谓财务评价是指考察项目建成后的获得能力,债务偿还能力及外汇平衡能力的财务状况,借以判断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财务评价的分析方法是表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为主,同时采用财务价指标分别与相应的基准参数——财务基准收益率、行业平均投资回收期、平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作比较,以此来判断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
三、 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是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是决策部门作项目取舍的重要依据。建立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采用费用与效益分析方法,运用诸如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参数,从而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病人项目的合理性。国民经济价主要采用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与外汇效果分析,以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为主要的价指标。同时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也可以计算经济净现值(ENPV)指标。涉及到产品出口创汇或替代进口节汇的项目,要计算经济外汇净现值(ENPV)、经济换汇成本。
四、 对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
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多数来自预测和估算。由于资料和信息是有限的,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有出入,这对项目投资决策会带来风险。为了避免或尽可能地减少风险,就需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价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项目是否可靠,这就是不确定性分析。
根据分析内容和侧重点不同,可以将不确定性分析分为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进行可行性研究一般要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可视具体性情况而定。
五、 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影响分析
除对以上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之外,还应对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进行分析,亦即对不能定量的效益影响进行定性描述。
第十一部分 得出可行性研究的结论与提出建议
一、 可行性研究结论建议
由前面各节的研究分析的结果,可对项目在技术、经济上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建设方案进行综合总结,提出结论性的意见和建议。归纳如下:
1、对推荐的拟建方案的建设条件、产品方案、工艺技术、经济与社会效益及环境影响的结论性意见。
2、对主要的对比方案进行阐释说明。
3、对可行性研究中还没有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4、对应当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修改意见。
5、对不可行的项目,要提出不可行的主要及处理意见。
6、在可行性研究中主要争议问题的结论。
另外附上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
须注意:凡属于可行性研究范围,但在研究报告以外单独的文件,顽症需列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所列附件应当注明名称、日期、编号。
二、 附件内容
附件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报告);项目立项批文;厂址选择报告书;资源勘探报告;贷款意向书;环境影响报告;需单独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单项或配套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的市场调查报告;引进技术项目的考察报告;引用外资各类协议文件;其他主要对比方案说明及其他附件。
第一章 项目总论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第五章 工厂技术方案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七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章 财务效益、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一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 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总论章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参照下列内容编写。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企业或工程的全称,应和项目建议书所列的名称一致。
§1.1.2 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系指负责项目筹建工作的单位(或称建设单位),应注明单位的全称和总负责人。
§1.1.3 项目主管部门
注明项目所属的主管部门。或所属集团、公司的名称。中外合资项目应注明投资各方所属部门。集团或公司的名称、地址及法人代表的姓名、国籍。
§1.1.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如由若干单位协作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应注明各单位的名称及其负责的工程名称、总负责单位和负责人。如与国外咨询机构合作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则应将承担研究工作的中外各方的单位名称、法人代表以及所承担的工程、分工和协作关系等,分别说明。
§1.1.6 研究工作依据
在可行性研究中作为依据的法规、文件、资料、要列出名称、来源、日期。并将其中必要的部分全文附后,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这些法规、文件、资料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1)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建设要求所下达的指令性文件;对项目承办单位或可行性研究单位的请示报告的批复文件。
(2)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
(3)国家和拟建地区的工业建设政策、法令和法规。
(4)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1.1.7研究工作概况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简要说明项目在行业中的地位,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生产力布局要求;项目拟建的理由与重要性。
(2)项目发展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念。叙述项目的提出及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进展概况,其中包括技术方案的优选原则、厂址选择原则及成果、环境影响报告的撰写情况、涉外工作的准备及进展情况等等,要求逐一简要说明。
§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生产规模、厂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与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本节需将对有关章节的研究结论作简要叙述,并提出最终结论。
§1.2.1 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1)市场需求量简要分析。
(2)计划销售量、销售方向。
(3)产品定价及销售收入预测。
(4)项目拟建规模(包括分期建设规模)。
(5)主要产品及副产品品种和产量。
§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1)项目投产后需用的主要原料、燃料、主要辅助材料以及动力数量、规格、质量和来源。
(2)需用的主要工业产品和半成品的名称、规格、需用量及来源等。
(3)进口原料、工业品的名称、规格、年用量、来源及必要性。
§1.2.3 厂址
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及必要性
水源及取水条件。
废水、废渣排放堆置条件。
§1.2.4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1)项目范围,即主要的生产设施、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生活设施内容。
(2)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技术。
(3)主要设备的来源,如需向国外引进,则简要说明引进的国别、技术特点、型号等。
§1.2.5 环境保护
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主要治理设施及投资。
§1.2.6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工厂组织形式和劳动制度。
全厂总定员及各类人员需要量。
劳动力来源。
§1.2.7 项目建设进度
§1.2.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项目所需总投资额。分别说明项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包括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总额,并按人民币、外币分别列出。
(2)资金来源。贷款额、贷款利率、偿还条件。合资项目要分别列出中、外各方投资额、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
§1.2.9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项目总成本、单位成本。
(2)项目总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和其它收入。
(3)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盈亏平衡点等指标计算结果。
(4)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换汇(节汇)成本等指标计算结果。
§1.2.10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章中,可将研究报告各章节中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全貌有一个综合了解。
主要技术指标表根据项目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生产规模、全年生产数、全厂总定员,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年用量及消耗定额、全厂综合能耗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全厂占地面积、全员劳动生产率,年总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年总产值、年利税总额、财务内部收益率,借款偿还期,经济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
§1.4 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的发起过程、提出的理由、前期工作的发展过程、投资者的意向、投资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为此,需将项目的提出背景与发展概况作系统地叙述。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已经进行的工作情况及其成果、重要问题的决策和决策过程等情况。在叙述项目发展概况的同时,应能清楚地提示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说明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分析项目是否符合这些宏观经济要求。
§2.1.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1)写明项目发起单位或发起人的全称。如为中外合资项目,则要分别列出各方法人代表、注册国家、地址等详细情况。
(2)提出项目的理由及投资意向,如资源丰富、产品市场前景好、出口换汇、该类产品可取得的优惠政策、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等。
§2.2 项目发展概况
项目发展开矿指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前所进行的工作情况。如:调查研究、试制试验、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的撰写与审批过程、厂址初选工作以及筹办工作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2.2.1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资源调查,包括原料、水资源、能源和二次能源的调查。
2、市场调查,包括全国性和地区性市场情况调查;出口产品国际市场供需趋势调查。
3、社会公用设施调查,包括运输条件、公用动力供应、生活福利设施等的调查。
4、拟建地区环境现状资料的调查,包括拟建地区各种主要污染源以及其排放状况,大气、水体、土壤等目前环境质量状况等。说明环境现状资料的取得途径、提供单位、以及当地环保管理部门的意见和要求,取得的环境现状资料及文件名称。
§2.2.2 试验试制工作(项目)情况
已完成及正在进行的试验试制工作(项目)的名称、内容及试验结果。这些实验包括建筑材料的试验、拟采用的新工艺技术的试验。对采用的新工艺技术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证明。
§2.2.3 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各个可供选择的建设地区及厂址位置的初勘、测量、比选等工作情况。
(2)初步选择意见和资料。
(3)遗留问题。
§2.2.4 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提出及审批过程
(1)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提出及审批过程。
(2)项目建议书所附资料名称。
(3)审批文件文号及其要点。
§2.3 投资的必要性
一般从企业本身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及项目对宏观经济、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两方面来说明投资的必要性。包括下面这些内容。
(1)企业获得的利润情况。
(2)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竞争力。
(3)扩大生产能力,改变产品结构。
(4)采用新工艺,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
(5)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优越条件和竞争力。
(6)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增加税收、提高就业率、提高科技水平等。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才能解决,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的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阐述市场需求预测、价格分析,并确定建设规模。
§3.1 市场调查
§3.1.1 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本产品的主要用途,可否有替代其他产品的用途,如果产品是工业基本原料,应分别说明本项目产品在主要使用行业的用途及单位消耗量。
产品经济寿命期论述。调查本产品目前处于经济寿命周期的哪一个阶段,更新换代的可能时间。
§3.1.2 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本项目产品国内现有生产能力总量,现有生产能力开工率;主要生产厂家生产能力利用率。
(2)国内现有生活能力总量在本地区的分布数量与比例。
(3)本产品目前在建项目的生产能力及其在地区间的分布、数量与比例。
(4)已批拟开工建设项目的生产能力,预计投产年月。
在建设项目和已批待开工建设项目,目前虽然没有形成综合生产能力,但却是生产能力的组成部分。
§3.1.3 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全国或地区目前的产量总数。
(2)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产量变化情况。
(3)本产品国内保有量与国外有关国家保有量的分析比较,以了解国内保有量是多还是少,说明本产品市场需求满足程度。
(4)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进口量及进口来源,主要来自哪些国家或地区;占国内生产量或销售量的比例;进口产品的价格等。
(5)本产品一段时期以来的出口量及出口去向,占国内生产量的比例;主要向哪些国家或地区出口,出口产品的价格。
§3.1.4 替代产品调查
(1)可替代本产品的产品性能、质量与本产品相比的优缺点。
(2)可替代产品的国内生产能力、产量;可作替代用途的比例;价格分析。
(3)可替代产品进口可能性及价格。
§3.1.5 产品价格调查
(1)产品的定价管理办法,是由国家控制价格,还是由市场定价。
(2)产品销售价格,价格变动趋势,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出现的时间、原因。
§3.1.6 国外市场调查
(1)产品国外的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
(2)国外主要生产厂的生产技术、生产能力、销售量。
(3)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及其变动趋势
(4)我国进口该种产品的主要进口国的生产能力及变化趋势。
§3.2 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和空间商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3.2.1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应对下述各项与市场预测有关的因素加以说明:
(1)本产品的消耗对象。
(2)本产品的消费条件。消费条件因产品特点性能而异,如汽车的消费需要具备相应的道路交通条件;电视机、电冰箱的消费需要有电等等。预测某一种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时,应将哪些不具备消费条件的消费领域从消费对象总量中剔除掉。
(3)本产品更新周期的特点,说明本产品有效经济寿命的长短。
(4)可能出现的替代产品,即代用品。
(5)本产品使用中可能产生的新用途。产品所用途的出现,意味着扩大了本产品的消费领域,扩大了市场需求容量。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预测的本产品国内需求量及与现有生产能力的差距。
§3.2.2 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替代进口分析。将本产品与目前进口产品从性能、重量、价格、配件、维修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本产品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2)出口可行性分析。如果拟建项目的产品在质量和技术等方面,具备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的能力,则应考虑国外市场对本产品的需求。
分析国家对该种产品的出口有何限制条件或鼓励措施,该产品进口国的贸易政策,该产品出口流向,出口价格是否有利。
通过以上分析,预测本项目产品可能的替代进口量或出口量。
§3.2.3 价格预测
进行产品价格预测,要考虑产品产量、质量、同类产品目前价格水平,还要分析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国家的物价政策变化、产品全社会供需变化等因素;产品降低生产成本的措施和可能性;为扩大市场需采用的价格策略等,综合以上因素,预测产品可能的销售价格。
对拟增加出口的产品或替代进口产品,还要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及变化趋势定价,如产品外销,应附有有关方面承诺外销的意向书。
§3.3 市场推销战略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不可能仍然依靠国家统购包销完成销售额。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适的销售战略,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推销战略进行相应研究。
§3.3.1 推销方式
(1)投资者分成。
(2)企业自销。
(3)国家部分收购。
(4)经销人代销及代销人情况分析。
§3.3.2 推销措施
(1)销售和经销机构的建立。
(2)销售网点规划。
(3)广告及宣传计划。
(4)咨询服务和售后维修措施。
§3.3.3 促销价格制度
促销价格制定可根据市场销售预测情况确定,一般用于产品投产初期,以较低价格、同等质量、优良的售后服务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投产初期产品以较低价格出售,会对销售收入产生影响,因此价格制定要合理,并应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在一定时期后,可根据产品销售情况逐渐将产品价格提高到一定水平。
§3.3.4 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产品销售费用包括建立销售机构、销售网点、培训销售人员、产品广告宣传、咨询及售后维修服务费用,在可行性研究中,应根据制定的产品销售计划,分别估算产品销售费用。对某些产品,销售费用在成本中占很大比例的,不可忽略不计。
§3.4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4.1 产品方案
(1)列出产品名称。有多种产品时,应逐一列出主产品和主要副产品名称。
(2)产品规格标准。说明产品规格、标准选择依据。
§3.4.2 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又叫设计生产能力,是指项目生产一定质量标准的产品的最大能力。一般用实物单位或标准实物单位来计量。
(1)建设总规模。说明主要产品年产量,主要副产品年产量,主要设备装置。
(2)主要生产车间的生产能力,生产线数量。
(3)说明项目经济规模,不同规模下项目效益与费用的比较分析,说明本项目确定的建设规模的合理性。
(4)如果项目采用分期建设方法,应说明项目总规模、分期建设规模并说明分期建设的起止时期、各期建设的主要内容。
§3.5 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根据确定的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及预测的产品价格,可以估算产品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可以分别计算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年销售总收入,并计算销售收入和计算期内销售总收入,销售收入一般列表表示。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根据前面部门中关于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的论证和建议,在这一部分中按建议的产品方案和规模来研究资源、原料、燃料、动力等的需求和供应的可靠性;并对可供选择的厂址作进一步技术与经济比较,确定新厂址方案。
§4.1 资源和原材料
§4.1.1 资源评述
资源系指项目需要利用的自然资源,如矿藏、森林、生物、土壤、地面或地下水资源等。项目所需资源的来源、数量、运输方式、供应条件以及今后发展和开发趋势等,均是项目建设的前提条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项目在有效期间所需资源及其来源的可靠性,应作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并就下列内容进行说明分析:
(1)项目需用的资源名称、经全国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储量、品位、成分、产地或供应点。
(2)资源品位、成分与需用要求的适应性。
(3)资源开采方式。要说明自行开采、计划供应、市场供应或合资开发等不同方式。
(4)本项目年最大需用量、资源的可能供应量及今后生产发展所需资源扩大供应的可能性。
(5)在已有资源不能满足拟建项目生产规模需求时,提出相应的措施,如增加进口(说明国别、资源品位),调整建设规模或分期建设等。
§4.1.2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1)原材料、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及供应。
按项目的生产要求,分别叙述所需的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的名称、品种、规格、成分、质量以及年需用量(包括年耗用量、储运损耗量),并分别撰写:
①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需用量表。
② 有害有毒、易燃易爆材料、物料需用量表。
③ 需进口的原材料表。
说明进口原材料的理由和一旦来源有变化时的应变措施,分析预测原材料国产化前景及分年度国产化的提高幅度。
对季节性生产的原料,如农、林、水产品等,需说明短期进货数量。
(2)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的供应。燃料、动力及其它公用设施是指生产需用的煤、电、水、汽、气、油等,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需说明生产所需燃料、动力及公用设施的数量和需由项目自建的种类和规模以及可以利用的现有的燃料、动力数量。
① 燃料品种的选择,应说明其依据,如执行国家能源政策、适应地区条件、满足生产特殊要求等。分别列出燃料需用量、来源、运输方式,进行燃料成分分析。
② 电力最大需用负荷、供电来源及其稳定性、需要自建电力设施和投资估算。
③ 最大需水量、水源及其供应可能性。是否需增加供水设施。
④ 热源及供热要求。
⑤ 其它设施,如油、气、汽需用量、供应量及需要增加设施的情况。
(3)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估算。
将主要原材料、零配件和外购燃料动力分别计算费用,其它材料可合并估算。
§4.1.3 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生产特定产品的某些原料因尚无生产实践经验;或使用指定的原料而尚无成熟的生产和工艺;或使用缘由的生产方法生产新产品还缺乏必要的生产数据等各种原因,需要对原料进行生产(中小型)试验,以确定技术参数和消耗指标,测定产品质量,取得主要设备选型的各项数据。在可行性研究中需说明:
(1)需要试验的原料名称、试验目的和要求。
(2)试验或试生产方法(试验室、中型或小型生产试验)。
§4.2 建设地区的选择
选择建厂地区,除须符合行业布局、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外,还应考虑资源、区域地质、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四要素。其原则是:
自然条件适合与项目的特定生产需要和排放要求;合理地靠近原料和市场;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公共政策;运输条件优越;有可供利用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协作条件;土地使用有优惠条件,可不占或少占良田,地质条件符合要求。在作方案比选时,应着重论证所选地区在行业政策上的正确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关键词:地质勘测;水工环;应用;GPS技术;RTK技术
引 言: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地质灾害发生频率的不断升高,也由于我国地质勘测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提高。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的进行,有助于提高地质勘测的水平,有助于提高对环境保护与防震减灾的效果,因此,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越来越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就现阶段我国的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来说,依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以下文章就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的概况进行探讨,并进一步概述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中GPS技术以及RTK技术的应用。
1 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的概况
要对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有一个了解,就要先对水工环地质有一个了解。所谓的水工环地质,就是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的总称,现阶段,在我国矿产行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的质量将会对矿产开采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该工作还关系到矿产地区以后的规划与发展,因此,水工环地质勘测技术在矿业产区受到了广泛重视。
水工环地质的研究工作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伴随着全球气候不断恶化,我国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因此,对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提出了更具时代特色的要求。另外,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并且应用的深度也越来越高。随着我国地质灾害问题越来越严重,严重阻碍了我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现阶段对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功能要求。
现阶段,我国的水工环地质勘测技术应用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的发展,也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中的缺点。由于以前我国并没有对该工作引起足够高的重视,但是伴随着我国环境的恶化与地质灾害发生频率的升高,有关部门对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引起了重视。再加上我国现阶段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以及城市污染的处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同时也给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阶段的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急需创新与改革,以服务于我国的发展。
以前,水工环地质勘测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寻找矿产资源,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广泛应用于经济发展的许多工作中,尤其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工作。随着时代对于水工环地质勘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整合了水文、工程、环境整体的勘测,并且综合性越来越强。现阶段,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应用于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中。由于现阶段我国城市或多或少受到了工业以及生活垃圾的污染,因此在现阶段城市规划建设中应用水工环地质勘测技术进行环境污染的监测工作以及土地的利用工作。第二,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广泛应用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工作中。现阶段,我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在各个地区生态环境的研究工作中,广泛应用到了水工环地质勘测技术。第三,在进行地质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时,广泛应用到水工环地质勘测技术。现阶段,我国的地质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伴随着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现阶段对地质学的研究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通过水工环地质勘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加快地质学研究工作的发展。
2 水工环地质勘测中GPS技术以及RTK技术的应用
现阶段,我国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的发展。近几年来,GPS技术以及RTK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改善了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的质量。以下文章对现阶段我国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中应用较广的GPS技术以及RTK技术进行探讨,并对这两种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应的工作方法进行讨论。
2.1 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中GPS技术的应用
所谓的GPS技术,就是卫星定位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改善了我国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的水平。相比于以往的卫星定位技术来说,现阶段我国的GPS卫星定位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以往无线信号的发射台一般建立在地面上,而现阶段GPS技术将无线信号发射台从地面搬到了卫星上,这样可以利用卫星系统进行相应的定位功能,这也是卫星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定位时,一方面可以利用太空中三颗以上的移动的卫星进行地面位置的确定。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地面三个以上的控制台进行移动卫星的定位。因此,定位功能是相互的。在进行地面位置的确定时,工作人员通过应用相应的接收装置在某一地点向太空中三颗以上的移动的卫星发射无线信号,再通过测量卫星到接收装置的距离,通过复杂的信息交汇与计算,最后确定出地面接收装置的具置。另外,应用GPS技术还可以实现动态的测量,概括地说该测量方法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要在地面上选择一个基准站,并在基准站安放一台GPS接收装置。并且要利用接收装置对太空中移动的卫星所发出的无线信号进行实时的观测。其次,将接收装置观测到的数据通过相关的设备传送到中央观测站,需要注意的是数据的传输要实时进行。最后,通过观测站中相关信息以及数据的转换与计算,可以得出准确的基准站的坐标。虽然测量方法较为简单,但是数据的计算较为麻烦。
2.2 RTK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中的应用
该技术是建立在差分GPS技术的基础上的。差分分为三类,分别是位置、相位以及伪距差分,这三种差分都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进而提高数据的精度。RTK技术的工作原理也较为简单。首先,在选择的基准站上安放一台接收装置,使接收装置与流动监测站同时对一台卫星装置发出的信号进行接收。其次,对两个接收数据进行对比,进而得出相位差分的改正数。最后,将改正数传送到流动监测站,流动监测站通过利用改正数进行测量位置的精确定位。
3 结语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以及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环境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污染。并且伴随着地质灾害与矿产开发的需要,我国的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阶段我国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中的不足,并通过GPS技术以及RTK技术的应用改善工作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伟. 论水工环地质勘测工作中的技术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3).
1、总论
项目提出的背景(改扩建项目要说明企业现有概况),投资的必要性和意义、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2、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的预测、国内现有生产能力的估计、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等、拟建项目规模、资金来源、投资总额、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
3、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配套设施情况
经过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资源储量、品位、成分以及开采、利用条件的评述、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情况、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条件;
4、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矿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交通运输及水、电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厂址方案比较与选择意见;
5、设计方案
项目的构成(包括主要单项工程)技术来源和生产方法、主要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方案的比较、引进技术、设备的来源国别,与外商合作的技术方案、全厂布置方案的选择和工程量估算、公用辅助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6、环境保护
环境现状、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保与三废治理方案;
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8、资金筹措和利用外资方案:
资金用途,主要采购内容和采购方案、列出主要设备、材料清单(含数量、型号和主要技术参考等)合资期限、出资方式、外汇平衡、偿还方案等都要做出明确交待、
9、经济评价
10、附件
“附件”是可行性报告的依据,也是其组成部分,一般应包括的内容: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书、项目建议书批件、地质报告、产品检测报告、环境分析报告、资金来源意向证明、征地和外部协作条件的意向性协议、其它等。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复杂系统工程,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投资决策水平、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特别是可行性研究工作,对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1、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 周期长 资金回收快 效益好 可持续发展时间长
12、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格式
1、总论
项目提出的背景(改扩建项目要说明企业现有概况),投资的必要性和意义、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2、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的预测、国内现有生产能力的估计、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等、拟建项目规模、资金来源、投资总额、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
3、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配套设施情况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要求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可行性研究工作对于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有效地防止错误和遗漏,在可行性研究中:
(1)首先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进行调查研究,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对于收集的基础资料,要按照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论证评价,如实地反映客观经济规律,从客观数据出发,通过科学分析,得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深度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基本内容要完整具体,应尽可能多地占有数据资料,避免粗制滥造,搞形式主义。
在做法上要掌握好以下四个要点:
①先论证,后决策;
②处理好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评估这三个阶段的关系,哪一个阶段发现不可行都应当停止研究;
③要将调查研究贯彻始终。一定要掌握切实可靠的资料,以保证资料选取的全面性、重要性、客观性和连续性;
④多方案比较,择优选取。对于涉外项目,或者在加入WTO等外在因素的压力下必须与国外接轨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及深度还应尽可能与国际接轨。
(3)为保证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质量,应保证咨询设计单位足够的工作周期,防止因各种原因的不负责任草率行事。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意义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科学论证,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经过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资源储量、品位、成分以及开采、利用条件的评述、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情况、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条件;
4、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矿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交通运输及水、电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厂址方案比较与选择意见;
5、设计方案
项目的构成(包括主要单项工程)技术来源和生产方法、主要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方案的比较、引进技术、设备的来源国别,与外商合作的技术方案、全厂布置方案的选择和工程量估算、公用辅助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6、环境保护
环境现状、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保与三废治理方案;
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8、资金筹措和利用外资方案:
资金用途,主要采购内容和采购方案、列出主要设备、材料清单(含数量、型号和主要技术参考等)合资期限、出资方式、外汇平衡、偿还方案等都要做出明确交待、
9、经济评价
10、附件
“附件”是可行性报告的依据,也是其组成部分,一般应包括的内容: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书、项目建议书批件、地质报告、产品检测报告、环境分析报告、资金来源意向证明、征地和外部协作条件的意向性协议、其它等。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复杂系统工程,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投资决策水平、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特别是可行性研究工作,对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1、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 周期长 资金回收快 效益好 可持续发展时间长
12、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要求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可行性研究工作对于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有效地防止错误和遗漏,在可行性研究中:
(1)首先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进行调查研究,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对于收集的基础资料,要按照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论证评价,如实地反映客观经济规律,从客观数据出发,通过科学分析,得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深度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基本内容要完整具体,应尽可能多地占有数据资料,避免粗制滥造,搞形式主义。
在做法上要掌握好以下四个要点:
①先论证,后决策;
②处理好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评估这三个阶段的关系,哪一个阶段发现不可行都应当停止研究;
③要将调查研究贯彻始终。一定要掌握切实可靠的资料,以保证资料选取的全面性、重要性、客观性和连续性;
④多方案比较,择优选取。对于涉外项目,或者在加入WTO等外在因素的压力下必须与国外接轨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及深度还应尽可能与国际接轨。
(3)为保证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质量,应保证咨询设计单位足够的工作周期,防止因各种原因的不负责任草率行事。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1、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
2、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单位筹集资金的重要依据;
3、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单位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各种协议和合同的依据;
4、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进行工程设计、施工、设备购置的重要依据;
5、可行性研究是向当地政府、规划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申请有关建设许可文件的依据;
6、可行性研究是国家各级计划综合部门对固定资产投资实行调控管理、编制发展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投资的重要依据;
7、可行性研究是项目考核和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
1、建设项目论证、审查、决策的依据。
2、编制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依据。
3、筹集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重要依据。
4、申请专项资金,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
5、股票发行,向证监会申请股票上市的重要依据。
6、取得用地,向国土部门、开发区、工业园申请用地的重要依据。
7、与项目有关的部门签订合作,协作合同或协议的依据。
关键词:动态规划技术;配电网;恢复供电;电力系统;故障
为了实现配电网恢复供电,全面提升配电网供电水平,应提高动态规划技术的利用效率,扩大该技术在配电网运行中的实际应用范围,促使电力生产效益最大化目标得以实现。因此需要结合配电网的实际概况,充分发挥动态规划技术优势,找出配单网恢复供电的最佳路径,从而为其正常工作提供保障,保持我国电力行业良好的生产效益及社会效益,提高电网供电质量的同时满足用户用电的多样化需求。
1 配电网故障区域恢复供电的最佳路径分析
为了实现配电网恢复供电,确保配电网能够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应选择其故障区域恢复供电的最佳路径,即发生故障时配电网络重构。这样的工作机制价值在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非故障区域保持正常供电,为后续配电网供电生产计划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同时,通过故障情况下配电网络重构的有效操作,能够使线路负载容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降低线损率,减少供电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当期形势下配网自动化研究领域对快速实现故障隔离、快速恢复配电网故障区域供电关注较多,开展了一系列的有关配电网恢复供电最佳路径的研究工作,一定程度上为配电网故障的有效处理及预防提供了参考信息。因此,需要深入分析配电网故障区域恢复供电最佳路径,确保各种技术支持下配电网故障发生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供电,保持其良好的生产效益。
现阶段在配电网故障区域恢复供电路径研究过程中关注的是城市交通网络中的最短路径问题。在研究这类问题过程中,可将其划分为单元最短路径算法与基于启发式搜索最短路径算法进行研究。单元最短路径算法的相关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基于GIS空间查询语言方面的最短路径。结合该研究方法的实际概况,可知其目前依旧停留于理论阶段,并未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真正的运用。像MAX中的空间查询语言,虽然研究人员在完备性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对范围、时态查询进行了应用分析,但在实践生产中未进行充分利用,需要研究人员加大对这种路径的研究力度。与此同时,在开展GIS空间研究工作的过程中,一定条件下也可关注其他最短路径手段研究,但研究中应根据不同的应用背景及应用领域,选择有效的GIS空间查询语言方面的最短路径,满足实际生产活动的各种需求。某配电网恢复供电方案内容如表1所示。
(2)基于功能模块思想路径。运用动态规划技术实现配电网恢复供电,也应考虑基于功能模块思想路径的合理运用。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布置相应的功能模块,实现对单元最短路径问题的高效处理。像神经网络法、人工智能支持下的启发式搜索算法等,适用于不同的应用背景及应用领域,在空间或者时间复杂程度中有所反映。通过对基于功能模块思想路径研究工作开展,能够为配电网故障区域恢复供电中单元最短路径问题处理提供参考信息。
运用启发式搜索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单元最短路径问题时,应充分考虑这种方法中所包含空间有效方向的可控参数法。在这种参数法的支持下,能够对相关系数进行有效调节,促使有效方向上路径选择的有效性,促使单元最短路径问题处理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为配电网故障区域快速恢复供电提供保障。
2 配电网故障区域恢复供电最佳路径选择方法分析
结合当前配电网故障区域恢复供电路径选择研究及实践活动状况,可知其最佳路径选择问题处理复杂,主要在于其需要解决的是多目标最佳路径问题。因此,在开展配电网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最佳路径选择的过程中,应注重综合分析。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配电网故障区域选择恢复供电路径时,应确保馈线负荷设置有效性,满足相关的技术规范要求。当配电网供电质量不断提高时,恢复供电时间将会缩短。同时,配电网正常供电时应减少其开关控合次数,不断降低线损率,有利于保持配电网良好的供电水平。某配电网故障恢复软件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2)作为运筹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态规划技术在实现配电网恢复供电最短路径方面明确相关的要求。这种技术在求解决策过程中最优问题应用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通过将多个阶段的过程问题按照合理的方式转化为单阶段问题,通过依次求解的方式进行解决,实现问题的高效处理。
比如,在研究复杂配电网络时,由于其中包含多个电源点、分支点及联络开关使得配电网故障区域恢复供电最佳路径选择难度加大,此时,可通过动态规划技术的合理运用,将故障区域恢复供电最优路径视为故障区域各联络开关及电源点,通过解决不同电源点出发到所有联络开关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能够实现配电网恢复供电,将复杂的多目标路径问题通过转化为单阶段问题进行处理,提高实际问题处理效率。
3 结束语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对电力系统运行中配电网供电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电力技术人员能够加强动态规划技术的合理运用,找出配电网恢复供电的最佳路径及相关的路径选择方法,满足配电网正常供电的实际需求,促使其能够长期处于稳定、高效的运行状态。与此同时,应不断完善配电网络相关的各种技术规范,加强配电网运行状况的深入分析及运行状态的严格把控。
参考文献
[1]王熙.基于负荷曲线和多技术的含微电网配电网动态供电恢复[D].重庆大学,2014(03).
[2]张瑶瑶.智能配电网的灾害评估及应灾恢复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4(05).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可行性研究工作对于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有效地防止错误和遗漏,在可行性研究中:
(1)首先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进行调查研究,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对于收集的基础资料,要按照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论证评价,如实地反映客观经济规律,从客观数据出发,通过科学分析,得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深度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基本内容要完整具体,应尽可能多地占有数据资料,避免粗制滥造,搞形式主义。
在做法上要掌握好以下四个要点:
①先论证,后决策;
②处理好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评估这三个阶段的关系,哪一个阶段发现不可行都应当停止研究;
③要将调查研究贯彻始终。一定要掌握切实可靠的资料,以保证资料选取的全面性、重要性、客观性和连续性;
④多方案比较,择优选取。对于涉外项目,或者在加入WTO等外在因素的压力下必须与国外接轨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及深度还应尽可能与国际接轨。
(3)为保证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质量,应保证咨询设计单位足够的工作周期,防止因各种原因的不负责任草率行事。
格式编辑
1、总论
项目提出的背景(改扩建项目要说明企业现有概况),投资的必要性和意义、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2、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的预测、国内现有生产能力的估计、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等、拟建项目规模、资金来源、投资总额、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
3、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配套设施情况
经过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资源储量、品位、成分以及开采、利用条件的评述、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情况、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条件;
4、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矿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交通运输及水、电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厂址方案比较与选择意见;
5、设计方案
项目的构成(包括主要单项工程)技术来源和生产方法、主要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方案的比较、引进技术、设备的来源国别,与外商合作的技术方案、全厂布置方案的选择和工程量估算、公用辅助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6、环境保护
环境现状、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保与三废治理方案;
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8、资金筹措和利用外资方案:
资金用途,主要采购内容和采购方案、列出主要设备、材料清单(含数量、型号和主要技术参考等)合资期限、出资方式、外汇平衡、偿还方案等都要做出明确交待、
9、经济评价
10、附件
“附件”是可行性报告的依据,也是其组成部分,一般应包括的内容: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书、项目建议书批件、地质报告、产品检测报告、环境分析报告、资金来源意向证明、征地和外部协作条件的意向性协议、其它等。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复杂系统工程,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投资决策水平、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特别是可行性研究工作,对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1、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 周期长 资金回收快 效益好 可持续发展时间长
12、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注意事项编辑
设计方案:报告的主要任务是对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论证,所以必须设计研究方案,才能明确研究对象;[2]
内容真实:报告涉及的内容以及反映情况的数据,必须绝对真实可靠,不许有任何偏差及失误、报告中所运用资料、数据,都要经过反复核实,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
第一阶段初期工作
1、收集资料。包括业主的要求,业主已经完成的研究成果,市场、厂址、原料、能源、运输、维修、共用设
施、环境、劳动力来源、资金来源、税务、设备材料价格、物价上涨率等有关资料。
2、现场考察。考察所有可利用的厂址、废料堆场和水源状况,与业主方技术人员初步商讨设计资料、设计原则和工艺技术方案。
3、数据评估。认真检查所有数据及其来源,分析项目潜在的致命缺陷和设计难点,审查并确认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工艺技术方案。
4、初步报告。扼要总结初期工作,列出所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分析项目潜在的致命缺陷,确定参与方案比较的工艺方案。
初步报告提交业主,在得到业主的确认后方可进行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如业主认为项目确实存在不可逆转的致命缺陷,则可及时终止研究工作。
第二阶段可选方案评价
1、制定设计原则。以现有资料为基础来确定设计原则,该原则必须满足技术方案和产量的要求,当进一步获得资料后,可对原则进行补充和修订。
2、技术方案比较。对选择的各专业工艺技术方案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比较,提出最后的入选方案。
3、初步估算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为确定初步的工程现金流量,将对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进行初步估算,通过比较,可以判定规模经济及分段生产效果。
4、中期报告。确定项目的组成,对可选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中期报告提交业主,在得到业主的确认后方可进行第三阶段的研究工作。如业主对推荐方案有疑义,则可对方案比较进行补充和修改;如业主认为项目规模经济确实较差,则可及时终止研究工作。
第三阶段推荐方案研究
1、具体问题研究。中商智业对推荐方案的具体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包括工艺流程、物料平衡、生产进度计划、设备选型等。
2、基建投资及生产成本估算。估算项目所需的总投资,确定投资逐年分配计划,合理确定筹资方案;确定成本估算的原则和计算条件,进行成本计算和分析。
3、技术经济评价。分析确定产品售价,进行财务评价,包括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清偿能力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进而进行国家收益分析和社会效益评价。
4、研究最终报告。最终报告提交业主,在得到业主的确认后,中商智业研究工作即告结束。如业主对最终报告有疑义,则可进一步对最终报告进行补充和修改。
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
1、总论
项目提出的背景(改扩建项目要说明企业现有概况),投资的必要性和意义、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2、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的预测、国内现有生产能力的估计、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等、拟建项目规模、资金来源、投资总额、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
3、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配套设施情况
经过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资源储量、品位、成分以及开采、利用条件的评述、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情况、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条件;
4、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矿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交通运输及水、电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厂址方案比较与选择意见;
5、设计方案
项目的构成(包括主要单项工程)技术来源和生产方法、主要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方案的比较、引进技术、设备的来源国别,与外商合作的技术方案、全厂布置方案的选择和工程量估算、公用辅助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6、环境保护
环境现状、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保与三废治理方案;
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8、资金筹措和利用外资方案:
资金用途,主要采购内容和采购方案、列出主要设备、材料清单(含数量、型号和主要技术参考等)合资期限、出资方式、外汇平衡、偿还方案等都要做出明确交待、
9、经济评价
10、附件
“附件”是可行性报告的依据,也是其组成部分,一般应包括的内容: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书、项目建议书批件、地质报告、产品检测报告、环境分析报告、资金来源意向证明、征地和外部协作条件的意向性协议、其它等。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复杂系统工程,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投资决策水平、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特别是可行性研究工作,对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1、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 周期长 资金回收快 效益好 可持续发展时间长
12、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点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要求以全面、系统 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 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 机而写的书面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立项阶段最重要的核心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具有相当大的信息量和工作量,是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根据项目的大 小与不同类型,从浅到深,项目可行性研究包括一般机会研究、特定机会研究、方案策划、初步可行性研究和详细可行性研究报告几大块。
1、设计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任务是对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论证,所以必须设计研究方案,才能明确研究对象。
2、内容真实
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的内容以及反映情况的数据,必须绝对真实可靠,不允许有任何偏差及失误。其中所运用的资料、数据,都要经过反复核实,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
3、预测准确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投资决策前的活动。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4、论证严密
论证性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 要使其有论证性,中商智业认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做到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既要做宏观的分析,又要做 微观的分析。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投资规模以及审核方的要求,要求立项方必须在最终成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当中体现某种等级的咨询资质。
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内容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内容
根据不同行业类别,可行性研究内容的侧重点差异较大,但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政策可行性:主要根据有关的产业政策,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
2、市场可行性: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及预测的结果,确定项目的市场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