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村乡土文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5 17:11:3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村乡土文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农村乡土文学

第1篇

【关键词】乡土文化 优化 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它关系到整个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然而农村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不少学生作文内容陈旧老套、无病、面目可憎。学生腹中空泛,笔头枯涩,作文内容贫乏单薄。作文教学成了困扰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如果我们能有效利用农村特有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不仅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更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一、培养情感,熏陶意识

语文学科的特点使乡土情感的培养成为可能。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录的一些课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内容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渗透了作者的乡土之情。鲁迅《故乡》中的“故乡情”,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的“山水情”, 体现出名家力透纸背的“乡土情感”。与此同时,学生对其中的人、事、景、情都耳熟能详,似乎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具有乡土情结的课文,有意识地将语文阅读与乡土教育巧妙自然地结合起来。同时阅读是最好的老师,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有效弥补教材与农村学生融合差异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不仅可见到高山、激流、险滩行船的惊心动魄场面,而且更常见到的是:软风微醺的春日,月华如水的夏夜,清明气爽的秋色;深潭见底,游鱼可数;错落有致的平田屋舍,那渡船、碾坊、山寨、吊脚楼等等,湘西所特有自然风光尽收读者眼底。在作者笔下,山水云雾、草木虫鱼等形象组合成为一幅独具特色而又完整的湘西自然世界的风景画。那么,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让学生从这些名家的作品中受到启发、熏陶;让学生学会在作文时像大师们一样有“情感”投入,发现“好景身边也有”的道理,达到一石三鸟之效。

二、寻找美感,丰富写作题材

农村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农村孩子从小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草木茂盛、田野广阔、蓝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花草野果,如此多样的自然风光为农村中学作文素材注入了新鲜的源头活水,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只要认真观察,这些就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奠定了抒写真善美的基础。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就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入手,在熟悉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孕育美,在写作中表真情。我还专门设计了一些作文题目,如《我家门前的那条路》《家乡的田野》《山村风景独好》《家乡,我为你骄傲》等,这类的题目都能较好调动学生观察和思考,挖掘家乡的亮点,提高审美情趣,激发了写作的情感。平时还可出一些小题目,如 “从每次上学,看家乡的交通”“向你介绍一个有趣的老乡”“你会唱几首乡谣,能讲几个家乡的故事传说”等,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和训练中形成关注乡土的气氛,在写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家乡的山水美,激起对家乡的热爱,从而更愿意用手中的笔来赞美家乡,形成写作上的良性循环。因为做过细致的观察,有了真情实感,所以大多数学生写出的作文都较先前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了。

三、体验生活,感受真情

《走进新课程》中提到:“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素材。”这里明确提到了“课外实践活动”“生活经验”等,而这些对于农村中学学生来说,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安排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劳动中交流情感,身体力行,领悟劳动的艰辛,获取最有感受的写作素材。

农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更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尽管现在农村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很少有机会参加劳动。许多学生写劳动,往往就只言片语,写不实在,写不出真情实感。翻地、浇水、施肥、收割等都是农村常见的农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这些劳动,认认真真地干一番,哪怕是汗流浃背,让他们亲自体察劳动的辛苦,是大有意义的。让农村中学生在节假日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都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

四、感受民风民俗,抒出乡土情结

相对于城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而言,农家自有农家乐,农村生活更注重于对传统风俗习惯、古老文化的继承。所以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本土文化特质,寻找自己的优势所在。我们生长和生活的黄土高原,有着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有着无与伦比的民族遗存。虽然时代在进步,生活也日渐殷实,但一些古老的、传统的民风民俗在广大农村仍在延续,如邻里的交往乐、纯情美、婚丧嫁娶、起居造屋庆贺、开业规矩、祭祖踏青、龙灯庙会等等,这些都是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在素材方面的情浓、趣浓的题材。它们有的表现了农家人纯朴、勤劳、善良,让学生观察、采访、收集这些题材,并通过班内、校内信息交流,写些农家事,歌颂农家人,感受农家人的纯情美。如果将之作为作文教学中的一类素材,也不失为写作教学中的一大亮点。

第2篇

在作文创新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而作为一些生活在农村小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我们农村作文教学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因此,我们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一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内在动力

农村虽没有城市的繁华,但它充满了淳朴的美,应该让学生走进农村广阔的天地中,让学生感受农村生活之美,教师要做好兴趣的引领和写作冲动的开发。学生作文中冬天的描写多是写雪景,萧索的大地,但现在农村冬天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蔬菜大棚就是农村冬天的又一大特色。冬天,我带领学生参观我们村南边的蔬菜大棚。学生一走进大棚,眼前一亮,棚里绿意盎然,他们大喊:“春天来了。”在大棚里他们看什么都新鲜,不断地向菜农和老师提问题:是怎么种的?如何管理?收入怎样?他们问了个遍。学生们兴奋不已,提笔写冬天就各具特色了。有的写的是《冬天里的“春天”》一看题目就有新意,孩子是这样写的:

我们弯着腰钻进一个黄瓜大棚,里面既湿润又暖和,感觉就象春天一样。只见绿色的黄瓜藤蔓缠绕在竹竿上,藤上结满了黄瓜,嫩绿的黄瓜带着晶莹的露珠,顶端还开着黄色的喇叭形的花,真是美丽极了。原来菜市场里的反季节蔬菜就是这样种出来的啊。

有的同学仔细描写了冬天的黄瓜是如何种植和管理的,大赞现代的科学技术。这次练笔很成功,学生们的选材角度新颖,内容真实。

二 摄取反映农村特点的事物,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农村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要让孩子们平日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摄取反映农村特点的景和物,人和事,指导学生现场观察,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我爱秋天》时,我带领学生观察学校里老师的菜园,有的看到了茄子会说那分明像一个个香蕉,只是颜色不同而已,有的会说那冬瓜像一个个胖娃娃。观察之后,我先让他们分组讨论交流:看到了什么?形状像什么?看后有什么感受?然后开始写作。这样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有的孩子就把秋天丰收的菜园描写得栩栩如生。

今天,我们和语文老师一起来到老师的那片菜地儿,啊!那画一样的菜园在我眼前呈现。一片丰收的景象给这片菜园装点得美不胜收。你看,大大的冬瓜挺着那肥胖的大肚子,像个可爱的大肚娃娃。冬瓜北边是一畦西红柿,每一颗上面都挂满了又大又圆的西红柿,红的像一盏盏小灯笼。这时,紫盈盈的茄子不时地探出头来,他穿着一身紫色的衣服,到处张望,好像在问:“我美么?”看着茄子可爱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起来。我走着走着,又看见了青绿青绿的辣椒,它瘦瘦的身材,像个苗条的淑女,非常可爱……

到了冬天,大雪纷飞,大地银装素裹,带着同学们堆雪人、打雪仗,使得他们精神焕发,热情高涨,心中有说不完的话。然后写《难忘的下雪天》都写出了自己在玩中的感受。乡村的美景变幻无穷,经常带着学生去亲自体会生活,挖掘写作素材,这样使农村学生写作时下笔如有神。

三 走进生活,用心观察领悟

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三八妇女节时,我让学生每人回家为妈妈做一件令她感动的事,并把他写成文章。学生纷纷表示:没问题,这个简单。第二天看到他们写的作文我也很感动。其中一个孩子写的《我为妈妈捶背》,他是这样写的:

前几天,爸爸出去打工了,妈妈既要忙地里,回家又要照顾生病的奶奶,还要为我的学习操心,累得腰酸背疼。看着妈妈倦容满面的样子,我多么想为妈妈做一件事啊。下学回家,妈妈正在洗衣服,我蹑手蹑脚地走过去,先在妈妈背上轻轻地捶了几下,说:“妈妈,这几天您太累了,我给您捶捶背吧!” 妈妈对我笑了笑,说:“儿子可真孝顺。”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美滋滋的。赶紧让妈妈到椅子上坐下,然后给妈妈捶背。随着我有节奏的捶打,妈妈的愁眉渐渐舒展开了,脸上倦容也一扫而光,还露出了祥和的笑容,一个劲地对我说谢谢。看到妈妈高兴的样子,我大声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是您的节日。祝您节日快乐!我以后会经常为您捶背的。” 妈妈笑着说:“今天给妈妈捶背,我就心满意足了,以后只要你好好读书,就是对妈妈最好的回报。” 听了妈妈的话,我很羞愧。妈妈曾经为我做了很多事,可我连一声“谢谢”都没有给她。如今我为妈妈捶了一会儿背,妈妈却对我说了这么多“谢谢”,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以后我一定要多为妈妈做一些事情,让妈妈好好享受儿子的孝心。

第3篇

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1―0114―01

生活在农村的中学生,接触的是一个较为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城镇学生而言,接触的写作题材有许多差异,但是只要我们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换句话说,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一、善于观察,发现家乡之美

1.善于观察田野风光之美。农村田野风光是学生观察、写景的好题材。小麦抽穗、油菜开花、小麦孕果、菜地碧绿、山坡青绿……各具姿态风韵,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各具特色。春天百花盛开,生机盎然;夏天骄阳似火,热人;秋天硕果累累,金黄一片;冬天寒风刺骨……只要老师能够适时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热爱之情。

2.善于欣赏自然景观之美。让学生欣赏自然景观,指导学生写家乡的一处喜欢的景物,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细致描写。首先要明确写作目标:一是写家乡的一处景物;二是抓住景物特点细致描写;三是哪处景物是你喜欢的。这样学生就明确了“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

3.善于发现农家新居之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给农村带来了无限生机。要反映家乡的发展变化,不能说大话、空话,而要采集实实在在的事物,去反映家乡富了、变了,要以小见大。一幢幢新式农家小楼或掩映于青山之中,或镶嵌于阡陌田园之间,厅前小果园、后院依青山,配套一间标准厨房、一栏猪、一沼气池、一冲水式厕所、一卫生澡堂,这就是现代新农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观察农家园,描绘农家美,激起爱家乡之情,写作中更能表达真情实感。

二、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1.亲身体验,积累素材。如今的农村生活条件大多都很好,不少孩子也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也常常不让孩子到田间地头东跑西摸。因此,许多学生写劳动,只言片语,写不实在,写不生动。我通过让学生帮家人种菜、翻地、浇水、施肥、种田、割麦等一系列劳作,让他们亲自体验劳动的辛苦,感悟“粒粒皆辛苦”背后的艰辛,从而获取丰富的作文素材,同时学习父母勤劳纯朴的好品质。

2.学农民智慧,选取素材。作文要善于选材,选取有特色的材料,写有特色的作文。“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就概括了栽种的规律;“锄头下面一层水”,讲的是天旱,地里庄稼无草也要锄,因为切断了土壤中的农作物的毛细管,可以防止水分蒸发的科学道理;大雪勿施肥,冬天大雪时不能给麦苗施肥,因为大雪盖麦有利于麦苗过冬,施肥会加快大雪的融化。这些经过农民长期积累而来的智慧,就要让学生边学边做,边想边记,从亲身感受中,表达赞赏之意。

3.躬身实践,培养兴趣。写劳动,就要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不能任其自由“发挥”,造成害怕作文的负面心理。通过让学生亲手做,出力流汗,得到劳动果实,他们才会感到香甜、感到宝贵。像种黄瓜、番茄等等,学生会天天盼、天天看,期望亲手种下的作物早日开花、结果。对这样的素材,学生饶有兴趣,作文才会有物有情。

三、了解乡情,抒发真情实感

1.了解乡情之浓。农家人纯朴、勤劳、善良,与邻里和睦相处的故事比比皆是。像赶农时、互帮抢农活、乡邻间的茶会、修桥筑路、出资出力等等。让学生在观察、采访中收集这些题材,并通过班内、校内信息交流,比较出村与村、户与户间的大同小异,感受农家人的纯情美。

第4篇

关键词:课程资源;乡土课程资源;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9-0113-0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明确指出:“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课程资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越来越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

一、国外乡土课程资源研究的相关历程

国外对课程资源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从40年代到70年代,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曾存在过四种模式,即美国课程专家泰勒的目标模式,英国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美国课程论专家和生物学家的实践模式以及英国教育学家斯基尔贝克的情景模式。其中,情境模式要求课程开发者全面、动态、系统的考虑特定的环境,把课程开发与当地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更加广泛紧密的联系起来。这种把课程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相联系的理念在实质上就是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另类描述。因此,可以说,国外乡土课程资源的研究最早出现在斯基尔贝克的情境模式之中。

在20世纪80-90年代,国外曾出现过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和主体教育观。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强调的是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问题,它认为国际性与民族性是相互依赖的,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国际性的生成是建立在尊重民族个性和文化的基础之上的,与此同时,只有在异民族、异文化的不断交往中,本民族、本文化的自我意识才能不断提升,其个性才能不断完善。其实,这种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在另一个层面上也体现的是对于国家性与地区甚至乡土性的辩证认识。主体教育观体现在课程内容上,即是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问题。我们知道,在发达国家的整个20世纪,科学世界在课程内容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受科学世界支配的课程体系严重脱离了生活世界,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直至世纪之交,人们才开始谋求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与融合,当今时代,将生活世界、乡土资源作为课程内容已成为教育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例如,近年来美国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就是从学生最易接受的家庭、邻居、社区等生活入手来安排课程。《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指出:“为保证学校取得成功,我们要超越课堂,把眼光放到我们的家庭和社区上。我们每个社区都要成为可以进行学习的地方。”英国的新课改也十分重视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促进有效教学的作用,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的詹姆斯就认为,给小学生上课,应该从他们熟悉的事物,如一座年代久远的房子或一棵老树着手,一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兴趣和好奇心;二是促进学生对自己周围事物的了解,增强孩子们的乡土情怀。另外,英国的“学校委员会历史科计划13――16”推出的新课程大纲中单元设计的主题就包括“乡村房屋”、“教堂建筑与陈设”、“乡村景观形成”等。虽然,这是历史科方面的大纲计划,但至少,在课程内容里,人们已经有意识的将乡土资源纳入其中,可见,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起了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与此同时,国外对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也相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日本在初中开设语言文化课,编写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供学校使用,内容包括日语传奇故事、社区文学、乡俚说语、民间歌谣以及本地方言。加拿大在中学开设了爱摩斯基语言和文化的课程等等。这些都是国外开发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积极表现。但是,从可以查询到的资料来看,国外对农村小学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则表现得相当不足。

二、我国乡土课程资源研究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课程资源研究较国外晚,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课程资源的概念才被介绍进来,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学者才对课程资源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至于专门对乡土课程资源进行系统研究的情况还不存在。新课改之后,开始有部分学者对乡土课程资源进行研究,但为数不多。笔者在中国知网上输入主题为“乡土课程资源”,时间是“2000-2012年”的条件进行搜索,找到的相关期刊、论文的总篇数仅有50篇。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王颖莉写于2010年5月的硕士学位论文《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的个案研究》,言玉梅、郑朝波、王向红的《海南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地方课程、小本课程建设的思考》等。这说明,我国对乡土课程资源的研究力量还不够强大。不仅如此,国内对乡土课程资源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学科课程资源的角度,诸如从历史、地理、政治、音乐、德育、美术等方面展开的,而对农村小学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研究则呈现出严重稀缺状态。

虽然,我国对乡土资源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有了乡土资源走进语文教学的影子,即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教育理念。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是语文课程的不竭源泉,这生活也就内含了本乡本土的各种自然、人文及生产生活经验等资源;社会是语文课程活动的重要阵地,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只局限于狭小的教室,我们还需要走进自然,走进社区、社会,去体验、感受和实践真正的语文,真正的生活。在这个“以青天为顶,以大地为底,以二十八宿为墙”的社会学校里,我们的教育材料,教育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会大大的增加,人人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做我们的同学,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因此,陶行知先生的这种教育思想是我们中国早期就潜藏着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隐形概念。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教学是完全寓于生活世界的,那个时候的教学只是一些简单的口耳相传,无文字、无教师、无教学场所。虽然我们无法将那些口耳相传的内容称为乡土资源,但实质上这些内容确实就是当时人们身边存在的事、景、物,用我们现代人的观念来看,不也就是我们当下所谈论的乡土资源吗?由此可见,我国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

国内外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虽很悠久,但当下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却不尽如人意,需要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2.

[2]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80-187.

[3]姬秉新,荀正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与趋势[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9-181

[4]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以广东南海西樵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09.

第5篇

关键词:乡镇中小学校 图书室 农村文化 共建

一、中小学校图书室与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1.学校图书室建设现状

(1)图书室藏书数量不足,且其中不乏是大量陈旧过时、无人问津的图书,而新近出版的书籍以及文学、科普类等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书较少。

(2)图书室藏书数量不足又不能满足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校图书馆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凡是经老师推荐后的书,很快会被全部借光。

(3)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深入,家庭电脑配置,网络的普及,使城市学生的阅读途径、阅读方式、阅读场合都发生了改变,无论小学生还是初高中生,在网络上足不出户就能获取他们想看的图书,浏览空间比原来有了更大的余地,电子图书得到广泛应用,而这些信息技术对于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学生来说就是可望而不可及了。

2.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1)国家虽然在边疆民族地区乡镇投入建设了这么多的文化设施,但其发挥作用不理想。各乡镇综合文化站从2011年正式向公众全部免费开放,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工程,既是提高基层群众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城乡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具体措施,更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由于对文化投入的不足,加之措施不到位,经费没有保证,站址狭小,多部门合用,人员没专职或者是专职难专搞文化工作,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没补助少福利,缺乏责任心和积极性,难于开展工作,使文化站图书室往往是“一块牌子、一枚章子、一间房子”,真正开展活动的寥寥无几,成为应时、应人、应景之作,使配备图书大量流失或是积满灰尘。种种原因使得图书室慢慢失去提供文化信息的功能。

(2)由于农村阅读人群的主体──青壮年,多数外出务工,留村多为老人、儿童,村民的阅读欲望、兴趣不强,没有读书氛围。图书室布点不合理,管理跟不上,多数图书室是建在行政村所在地,由村干部管理。

(3)村干部没有时间和精力管理图书室,另一方面是村民很少愿意跑几里路去村部找村干部借书。

二、学校图书室与乡镇文化共建设想

1.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业务中心,促进边疆民族地区乡镇中小学校图书室与乡镇文化共建共享。乡镇中小学图书馆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方便农民,有利于农民就近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是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阵地,是“乡风文明”的重要体现。为充分发挥乡镇农村文化的职能作用,提高乡镇农村文化设施的利用效率,拓展乡镇中、小学校办学阵地,实现农村文化活动与农村青少年教育活动互融互通、资源共享,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与乡村学校联合共建图书室,推进文化公益事业蓬勃发展。整合农村文化建设资源,把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建设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集中整合到乡镇中小学图书馆,发挥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充分拓展和发挥乡镇学校图书室的功能,除为本校师生服务外,还可以为广大农民服务,为建设农村和谐文化,提高农民素质服务。

2.利用电脑实现网络化管理。利用综合文化站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设备齐全的优势,充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丰富的信息资源,借助庞大的有线电视、广电宽带网络以及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各种惠农政策、种植技术和致富信息资源。乡镇文化站可以主动开展“共享工程”进校园活动,到当地的农村学校,进行“共享工程”相关的宣传、介绍、培训活动,让师生了解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其次是用电脑把乡镇中小学图书室和乡镇文化建设项目联网,建立统一的机读目录资料库、联机编目及互借系统,这样可以使乡镇中小学校图书室和乡镇的文化设施的图书室相互利用,既解决了室与室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又可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3.加强宣传活动,培养阅读氛围,搞活书屋。利用乡镇赶集日,在集市上搞新书推荐,并向广大农民群众介绍要想看到这些图书可以到本乡镇的哪些书屋借阅及书屋在乡镇的具体地址;可以在学校开展宣传,让学校学生和老师了解书屋藏书,方便就近借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高雅而又自在的休闲空间。学生家长可以委托学生借书,还可以让学生和家长一起阅读,既提升了农家书屋网络资源覆盖面,同时也增大了农村中小学生的阅读量。

三、结语

乡镇中小学校图书室与乡镇文化共建共享,能充分发挥图书室的作用,能把图书送到广大农村村民和孩子手中。农村的希望在农村的孩子身上,读一本好书,可能改变一个农家孩子的一生的命运,也就改变了一户农家的命运。图书室在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农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方面,有着不可S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篇

无独有偶,学术界最近举行的“社会文化变革与中国当代乡土文学的发展”研讨会,也提出一个看似危言耸听的话题,即“乡土文学会不会消失”?这个议题非杞人忧天,它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前瞻性,以美国文学为例,自福克纳之后,历史乡土小说基本就很少见到了。

当城市化一步步挺进乡土中国时,这些隐忧也一步步呈现到我们面前,总有一天,会变得迫在眉睫。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这篇《情归何处》,已然透露出乡土文学在逐渐蜕化过程中的突围方向,那就是从乡土文学走向都市乡土文学。

做出这样的判断,需要我们回到文学史的脉络进行梳理。

“乡土文学”最早由鲁迅在《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提出,他说:“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根据这一描述,并结合鲁迅、许杰、台静农、废名、以至后来的沈从文和汪曾祺等人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在乡土文学中,乡土中国成为作家批判或者讴歌的对象。如20年代许杰、台静农、蹇先艾等作家,基本继承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对落后的农村多批判而少欣赏;与此不同的是废名,他对乡土则怀着诗意般的美好记忆,此后沈从文、汪曾祺也是如此。不过,无情的批判也好,美好的缅怀也罢,他们的文学世界中始终存在一个乡村世界,如沈从文的湘西、汪曾祺的高邮、蹇先艾的贵州等。

《情归何处》这篇小说的作者卞正锋,正如20年代的乡土派作家一样,也是来自乡村,怀着梦想来到大城市。在上海的当下,像卞正锋这样的作家不在少数,他们的处境和80年前左右的乡土派青年作家很是相似,他们的创作无法离开乡村经验,但是,他们对乡村经验的叙事大大的不同于20年代的乡土派作家。一个显然的区别在于他们的乡土叙事带有漠视和驱逐乡土的情感元素。为了说明这一点,可以做个比较。《水葬》是蹇先艾的成名作,它向我们展示了古老乡村用天经地义的心态去水葬一位有偷窃行为的青年,以及在此仪式中群众对生命的麻木和残忍。小说强烈地流露出鲁迅式的批判庸众情怀。乡土中国虽然在他的叙事中成为了豪无诗意且急需变革的地方,但是,他对乡土的情感是炽热的,惟其如此,才会承续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蹇先艾他们那批乡土派作家,始终直面乡村经验,乡土中国成为他们作品中不可回避的世界。

在小说《情归何处》中,这种情感发生了质的变化,小说女主角梅子来自乡村,在上海艰难地生存着,希望通过奋斗或者嫁个上海老公,日子能够逐渐好起来。在这篇小说中,乡土空间已经消失,不过,乡土元素还是压缩在梅子的内心世界中,我们能够从梅子身上的一些品质(如面对高峰质朴的爱情,洗头房中无奈而倔强的反抗等),找到某种乡土期待。但是,如果对这篇小说的情感进行粗疏的概括,它与传统乡土派的文学的区别是明显的,从精神层面来看,乡土世界已经不再是乡下人进城叙事中无法绕开的表现对象。在城市化进程下,乡村被判定为一个落后的、必然被征服和淘汰的角色。对于这样一个充满否定化描述的空间,已经很难承担起精神家园的重担。它不可能像沈从文的乡土世界,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也不能像蹇先艾笔下的乡土世界,牵着作家一颗外冷内热的批判之心。而《情归何处》中的乡土世界,是梅子千方百计想要驱逐、想要离开的地方。在精神层面上,乡土世界已经被放逐了,因为它不再有能力承担精神价值,即使是批判性的。所以,在类似《情归何处》这样的作品中,乡土空间基本消失了,即使偶尔出现,也只是一个空壳。

第7篇

[关键词]乡土文学;题材广泛;贡献

所谓“乡土文学”应从鲁迅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算起。鲁迅先生在这篇序言中写道:“赛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

这个时期“乡土文学”的产生也并非空穴来风,它与文学研究会的问题小说有着密切的传承。但是问题小说只是五四时期的一种文学风尚,其构成小说流派,“要到1924年前后一大批乡土文学作家出现时才开始形成。”

这一时期的乡土文学创作不受地域限制,全面反映了中国乡村百姓生活。这些乡土文学作家为生活所迫,来到北京,受当时文学“为人生”的启蒙主义思潮影响,在鲁迅引领下积极投身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探索中,于是就出现了江苏的叶圣陶、浙江的许杰、许钦文、王任叔、鲁彦,河南的徐玉诺,贵州的赛先艾,湖南的彭家煌、黎锦明、沈从文,安徽的台静农等一批反映各地乡间生活的乡土文学作家。他们的作品真实地描绘了底层百姓的生活,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在小说《风波》的开头,鲁迅把前的浙东乡间的宁静描写得令人神往,而在叶圣陶的《饭》中,人物悲惨的命运却发生在诗一般的景色中,反差之大令人深思。

这一时期的乡土文学作品,作家们注重将景物和人物命运融为一体,故乡的美丽景物,为作家的创作主题作了有力的反衬。

茅盾在《关于乡土文学》中曾说:“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的图画,虽然引起我们的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心的餍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之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

由于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乡间悲苦,所以在乡土文学作家们的笔下描写了形形的乡间人物的命运,为他们唱出了呐喊的悲歌。

如鲁迅笔下的闰土,王任叔笔下的运秧,许钦文笔下的穷苦石匠们……在王鲁彦的《柚子》中,湖南的农民怕“兵”吃了他们的柚子,在未熟时就摘下来出卖,价格跌到了四个铜板一个;而湖南人的“头”,也和柚子一样,被军阀刽子手们看得一钱不值,杀人比封建皇帝还要简单。在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社会里,贫苦百姓的生命毫无保障给作家的记忆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痕迹。

又如吴组缃的《绿竹山房》里的二姑姑,与外村一少年被捉后,乡人的鄙夷,少年的身故,使二姑姑绝望自缢,遇救后,走上了封建宗法和礼教给她制定好的一条生路――与死去的少年拜堂成亲。于是二姑姑从此生活在漫长的孤寂中。

许杰的《赌徒吉顺》是最早写中国农村“典妻”现象的。赌徒吉顺在耗尽借来的最后一点赌资后,便用典当决定了贤淑妻子的命运。这篇小说与后来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活画出在封建仁义道德演绎下吞噬人性的完整过程。《赌徒吉顺》描写了典妻前的复杂过程,《为奴隶的母亲》则把被典之后的女性的情感磨难演绎到了极致。

二十世纪初中国乡土文学作家受鲁迅启发,把对百姓物质生活的关注提升到精神层面的关注,把矛头直指造成百姓悲惨命运的根源。鲁迅小说开启了看客这一形象的创造,由《药》里的花白胡子到《示众》中的手按头顶小白帽的积极跻身看客行列的小学生,罗列了不同年龄层面的看客形象,而乡土文学作家把这一形象由城镇写到乡下,网开了一个更大的乡村看客的空间。

第8篇

关键词: 京派 乡土文学观 乡土文学创作

兴起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京派,是现代文学史中最为重要的流派之一。通常认为所谓“京派”,是指三十年代活跃在北平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这一文学派系的命名跟三十年代初发生于上海与北平两个城市作家的文学论争直接相关。以沈从文为代表的北方自由主义作家对当时方兴未艾的左翼文学、时髦的现代派文学及流行的商业化文学都相当反感,而力图与其拉开距离,保持一种批判的态度。

其实京派与海派的矛盾和对立,原因是复杂的,除了两派文人的文学观的差异,也有南北地域文化的差异。甚至从某个角度可以说,京派与海派的论争,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三十年代的文学格局,是乡土和都市两种文化背景的对峙在文学中的体现。京派不满于左翼文学的政治功利性、党派性,又反感于海派文学的商业性和媚俗性,因此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古老中国最广大的土地――乡村,希望藉此逃离政治和商业对文学的污染,找到文学的独立价值。在京派的创作中确实以乡土题材的作品居多,可以说理解了京派的乡土文学,也就理解了京派的文学理想和文学观。

一、京派的乡土文学观

京派作家虽大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但是他们的审美趣味崇尚的却是乡土情怀,乡下人往往是他们颇为得意的自称。沈从文就曾经说:“请你试从我的作品里找出两个短篇对照看看,从《柏子》同《八骏图》看看,就可明白对于道德的态度,城市与乡村的好恶,知识分子与抹布阶级的爱憎,一个乡下人之所以为乡下人,如何显明具体反映在作品里。”[1]这些话其实流露出了京派作家共有的一种自然人生观,或者说是乡土人生观,他们认为,人的自然本性纯朴而善良,只有亲近自然、贴近乡野的人性才是和谐完美的,而人的恶与丑陋是过于喧嚣杂乱的现代社会及虚矫的现代文明造成的。

京派通过对乡土的赞美、民间的讴歌和都市的讽刺,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的双重文化冲突中,试图在现代小说的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方面找到一种新的可能,通过恢复传统文化、恢复传统精神来恢复民族的精神气质,找回曾经失去的民族自信。京派作家虽然表现出对文学政治色彩的超然与反感,对庸俗商业化文学的厌恶,但未曾忘却新文学与现实人生的联系。他们的文学功利观包含着以新文学介入民族前途的建设和人生观再造的文学使命感,“不是以政治的、阶级的斗争形式和内容来实现,而是以道德的美学的途径来表现”,“他们以文学方式传达出的理想社会图景,其用意在于以这些‘优美’的‘人生形式’,补救现代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精神病相”[2]。这种“五四”催生的中国乡土文学和乡土文学理论,究其实质,是现代西方文化渗入后的产物,是民族意识觉醒在文艺方面的一种表现。

那么,京派的乡土文学观有哪些特点呢?首先,多写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的题材。京派文人试图避开时代大潮面前的政治选择,而转向以文化观照和表现最普通的中国人生。他们笔下书写的,有沈从文的湘西世界,有废名的京西城郊和故乡,还有萧乾的北京皇城根和芦焚的河南果园城。

其次,主张表现平凡的人性之美。沈从文盛赞周作人“把文字从藻饰虚空上转到实质语言上来,那么非常切近人类的感情”。他也极欣赏废名“用淡淡文字”表现出来的“平凡的人性之美”[3]。京派作家对原始、质朴的乡风民俗和平凡的人生方式取认同态度,热衷与发掘人情、人性的美好,并让这些美好与保守的文化和传统秩序融为一体,在返璞归真的文学世界里来实现文化的复苏和救世。

最后,追求质朴、清淡、简洁而又回味无穷的风格。也许是喜爱乡土,必然会带上质朴的风格,这种风格也适合表现乡土世界的朴素单纯之美。朱光潜认为:“艺术之为艺术,并不在所用的材料如何,而在取生糙的自然情感与因象的炉火里熔炼一番,再雕琢成为一种超自然的意象世界。”[4]同时他们的文学观又受到中国传统画论和诗论的影响,追求一种言尽意无尽的意境的营造,从废名到沈从文莫不如此,废名的诗有种玄学的意味,又掺杂着理趣和禅趣;芦焚的小说具有悲哀的抒情气质,读他的作品,往往会不自觉地被自然界的荒凉和人生的辛酸所感动,弥漫字里行间的有一股萧笛般的悲凉之气,掩卷难忘。

二、京派的乡土文学创作实绩:以废名和沈从文为例

京派最留意乡土素材,仿佛给人们带来一股田野里乡土的、传统的气息。沈从文主张作品应表现“牧歌动人的原始的单纯”,他称赞废名的作品“充满了一切农村寂静的美,差不多每篇都可以看到一个我们所熟悉的农民”,“那略带牛粪气味与略带稻草气味的乡村空气,也是仿佛把书拿来就可以嗅出来的”[5]。

废名的乡土小说基本以故乡黄梅的乡土风情为叙事背景,叙述的大都是凡夫俗子的寻常小事,绿树、红花、水色这些自然界中最生机盎然的底色,构成了他的乡村底色。在废名的乡土文学叙事中,家乡似乎是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所在,大自然展现出最柔美的一面:成片的桃林、槐柳,静谧的菱荡,还有石塔、村庙、小桥、流水,繁茂的芭茅一丛丛地长着,月亮静静地挂在空中,太阳懒懒地照着,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谐而富有情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和谐相处,过着恬淡而自适的生活,女子多情柔美,男子纯朴热诚,老人慈祥善良,在一幅幅天人和谐的图画中流露出作者对乡村和大自然的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感和亲近感。

废名能“以为平常眼睛所疏忽处看动静的美”[6],“以简朴的翠竹制成一支牧笛,横吹出我国中部农村远离尘嚣的田园牧歌”[7]。他常把人物置于一种空灵、美丽的自然境况里来呈现,充满桃花源般的纯美,在《桥》、《竹林的故事》、《菱荡》等小说中,便深深打上了这种桃花源式的印痕。

沈从文在描绘世外桃源之路上似乎比废名走得更远。他笔下的湘西世界,无论是自然景致、生活模式,还是风土习俗、情感样式,都是原始、未开化的。正是在这种近乎与世隔绝的状态中生活着一群未被现代文明异化的天然人,如翠翠、萧萧、天保、老船工等,没有高深的知识学问,也没有现代的物质享受,却活得洒脱精彩,让人神往。他们赛龙舟、唱社戏、打渔撑船摆渡,雄强热情而无拘无束,乐观单纯而自然健康。他们的生存环境虽然艰苦鄙陋,但他们身上洋溢出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人性的至情至真,照耀了惨淡的现实生活,放射出希望的光亮。沈从文在这里寄托了关于生命存在的深切思考,以及对于自然状态下人的生命力的推崇。

“世界上最为庄严、最为广阔的事业莫过于建起顶天立地的人格的大厦”[8],对于表现平凡的人性之美,一直都是京派作家所醉心的主题。废名在他的笔下力图表现一种诗话的乡土,这里没有宗法制农村的暴力与蒙昧,代之以灵性化的自然、自然化的人生所衬托出来的平凡的人性之美。《灯》和《会明》中的老司务长和老伙夫都是那种一般的见解认为的落伍过时的人物,但他们的身上却有美的让作者着迷的特质。废名借叙述者之口说:“这人应当永远活到世界上。”作品中的这些人物虽然平凡,却都有着健康朴素的人性之美,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永远不会被污染的灵魂,守候着他们所信奉的价值。

在小说所呈现出的美学风格上,废名和沈从文也是各有千秋。从总体看来,两人在文风的清淡质朴上是一致的。虽然废名的文笔往后期发展“日趋精细甚至繁琐,但他的整个风格还是凝练冲淡的”[9]。废名在追求这种质朴、简洁、清淡的文风的同时,也在努力探索文章的余香和回味,即意境的营造。他钻研中国传统的诗论和画论,努力用唐人写绝句的方法来写他的一些小说,他酷爱唐人绝句,尤其是李商隐的诗,“在冲淡的文笔中加入了李商隐式的典雅、清丽和意象的暗示性”[10]。废名曾经称赞自己的小说《菱荡》:“真有唐人绝句的特点,虽然它是‘五四’以后的小说。”[11]

沈从文的小说在淡味上可能不如废名,但是其文字风格也是异常简洁凝练的,甚至在写到痛苦和不幸的时候文字都是轻松冲淡的,如《丈夫》中丈夫的屈辱和觉醒,这个过程连稍微激烈点的心理活动描写都没有,就那么轻轻一笔带过。沈从文的小说在意境营造上也是非常成功的,《边城》这个故事完全是沈从文在用一种梦幻般的回忆的口吻讲述出来的,清澈如水晶的少女情怀,团结和睦讲义气的湘西乡亲,还有那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色,否如同世外桃源般的美丽与悠远。

总的看来,京派文人的乡土文学创作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乡土文学中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一环。其丰富的文学理论及颇有实绩的文学创造不仅是现代文学发展的杰出产物,对于新文学,特别是乡土文学的发展面貌乃至走向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乡土大地既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物质家园,又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京派的乡土小说透过回归传统的外在形态,试图重新发展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他们“试图用作品去燃烧这个民族更年轻一辈的情感,增加他在忧虑中的抵抗力,增加一点活力”[12],而他们自己也在创造的艺术世界里得到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解放。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习作选集代序[M].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

[2]李俊国.三十年代“京派”文学思想辨析[M].中国社会科学,1988,(1).

[3][5][6]沈从文.抽象的抒情[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卷四)[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7]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8]爱默生.自然沉思录[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9][10]杨义.废名小说选・序[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第9篇

脸皮厚吃个够下一句是针都扎不透。“皮薄吃不着,脸皮厚吃个够”指人做事太顾颜面,什么也捞不到;只有不顾羞耻,才能得利。出处是刘绍棠《十步香草》三七:“燕菱,脸皮薄吃不着,脸皮厚吃个够,我这一双眼可开了荤。长舌妇杨桂子最能没缝下蛆,造谣行事。”

刘绍棠(1936年2月29日~1997年3月12日),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13岁时就开始发表作品,加入作协时是当时最年轻的作协会员。受到作家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走上乡土文学之路,作品题材多以京东运河(北运河)一带农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淳朴,乡土色彩浓郁。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国内奖项并受国家嘉奖;又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在国际上亦有所影响。

(来源:文章屋网 )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