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7:11: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公园景观设计特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及其特点分析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公园项目的建设,城市湿地公园以其独有的特点迅速在城市公园中发展起来。城市湿地公园主要是指在对公园进行景观设计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开展全方位的规划设计使城市绿地系统能够具有湿地功能以及湿地性质。城市湿地公园不仅仅作为观赏休闲性质,还具有生态保护功能、净化空气功能、除燥保湿功能等等。湿地公园同其他类型的公园相比,除了几个共同的有点以外,还具有其他性质的公园不具备的特性。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湿地主要是利用城市中或者郊区中湿地性质发生退化的区域,通过相应的改造来恢复城市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通常情况下,城市湿地公园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首先,城市湿地公园与城市的距离是比较近的,公园里还存留着具有历史文化的建筑古物或者植株。其次,城市湿地公园的实际面积不会太大,公园内部生态环境存在不稳定的特性。再有,城市湿地公园还承担着城市部分的防洪排涝任务。还有,城市湿地公园是集中生态、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公共场所。最后,城市湿地公园是组成城市绿地的重要部分。
2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2.1综合系统性原则
在开展城市湿地公园建设过程时,最先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所要遵循的综合性系统原则。城市湿地公园包含众多的综合学科知识,需要将多方面的内容融入到湿地公园建设中去。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工作需要综合协调生态学、环境学、地理学等多方面的学科,因此要求设计人员综合多方面的内容开展设计工作,确保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2.2生态优先原则
城市建设生态湿地公园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开展生态保护,通过建立生态湿地公园促进城市环境的发展,更好地对生态系统多样性、整体性等进行保护。为此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工作时,要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保证景观设计工作遵循生态保护的要求。对于生态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工作,要遵守城市湿地保护规划的具体指导下来进行,确保湿地公园景观不会对生态工作起到坏的影响。
2.3地域性原则
生态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工作应该遵循地域性原则,开展景观设计工作应该遵循公园建设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系统、历史文化等地域特点。对于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的景观设计工作,应该充分确保将地域性这一原则尽最大可能体现出来。对于景观设计遵循的地域性原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是景观设计要求能够充分体现当地地方特色和地方风格,能够将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有效的显示出来;其次就是要在设计过程中有效的融入当地的乡土植物,充分确保当地景观能够体现出来。
2.4生物多样性原则
湿地作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众多区域之一,城市湿地公园同样也属于一种特殊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湿地公园中具有十分丰富得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湿地就是在为各种湿地生物提供最大的生存以及栖息场所。在进行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时要遵循生物多样性的原则,控制生境不合理的改变,丰富城市湿地生物物种,并有效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以免造成灾害。公园可采取一些措施如食物、声音等,吸引更多的鸟类等动物在湿地安家,增加乡土植物,加强湿地濒危物种的迁地保护,全方位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3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理念
3.1注重与生态学的联系
在开展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工作过程中,应该将设计重点放在生态保护上,设计过程中注重与生态学联系在一起。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以生态学为基础,从整体来考虑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重新整合城市湿地公园的给排水系统,保证整个公园的水循环能够完整并流畅。由于城市人口较多,会对生态系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设计生态湿地公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城市的环境。还有就是在进行设计工作时,要求湿地公园的景观构成由众多的生物群落,生物群落能够与周边环境互相融合。通过生态设计,确保湿地公园中的各个自然生态系统能够呈现出自然化和多元化的风貌,确保城市湿地公园能够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
3.2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在开展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工作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工作重点是在生态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上,保证湿地公园的各个景观体现自然性这一特点。因此就需要做好生物多样性的发展空间营造,把生态环境的变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同时做好外来物种的防范,避免外来物种的入侵。
3.3注重与景观设计学的联系
在设计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工作时,为了能够实现公园的欣赏功能就需要加强同景观设计学的联系。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景观的异质性体现出来。由于湿地公园同其他的公园存在差别,因此需要重点考虑湿地公园的原始自然特性,尽可能的将城市湿地公园的原始风貌展现出来,将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人为因素尽可能的削弱。还有就是,在进行景观设计工作时,应该充分体现出湿地公园的景观美学,让城市湿地公园体现艺术特性。景观美学是保证城市湿地公园能够体现休闲、观赏的重要方式,因此要做好这一工作。
4结语
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城市发展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是,应该做好生态设计,充分结合城市实际来促进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确保城市居民能够拥有良好环境的生态公园。
参考文献
[1]刘洋,王树栋.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调查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02:50-53.
[2]李俊.探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的景观设计[J].大舞台,2015,05:241-242.
1.1景观生态学依据
对于任何一个景观来说,其在设计过程中都必须要遵守生态学依据,如果违反生态学依据,无论景观设计得多美,都只能昙花一现,根本毫无价值。对于休闲农业园的景观设计来说,保证景观的生态学依据是基本条件。在进行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设计时,要按照景观生态学原理,在保证与休闲农业园格调保持一致的基础上,从功能性、结构性、景观性3方面来进行景观设计,通过对农业生态园区的突出性表现,来提升休闲农业园区的整体生态,因地制宜地增加绿色廊道等,能够补偿休闲农业园区的生态景观,将景观的生态补偿性发挥出来。
1.2景观安全格局依据
对于农业生态景观设计来说,景观的安全格局非常重要,是保证整个景观生态状态的基本措施。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景观的安全格局越合理,那么对抗外界干扰的抵抗力越强,扰后的恢复能力也越强,这对于保持景观格局状态,维护休闲农业园区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根据休闲农业园区的服务特点分析,景观安全格局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的面积、数目及其相互之间规划关系上,要保证其能够与观光人口的社会安全水平相一致,进而保证农业生产过程位置在安全水平状态上。在景观安全格局设计方面,可以通过景观表达的多样性、破碎度、聚集度以及景观分维数来对景观安全格局进行衡量,以保证休闲农业园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2郑州市周边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设计典范———中牟•国家农业公园
中牟•国家农业公园是郑州市周边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设计的典型代表。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的三面环水是典型的休闲农业园区环境。中牟•国家农业公园总占地面积469hm2,规划建设6大服务功能区,分别为农业种植示范园、优质水产养殖示范区、农业文化创意园、花卉高新科技示范园、精品果蔬示范园、综合管理服务区。为了能够更好地突出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的特点,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采取了“一分六”的景观设计模式。所谓“一分六”的景观设计模式,就是将整个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看作是“一”,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整个园区的整体性,以“一体式”规划来进行景观设计。“六”则是6大服务功能区,由于6大服务功能区各有特点,所以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将各个服务区的特点、优势突出地表现出来,以达到对6大服务功能区的最好诠释。以“农业文化创意园”为例,该园区进驻了多家农业文化创意企业。在进行该区景观设计时,农业文化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景观设计的主体,以农业文化、巨型果蔬样品以及趣味果蔬成为了该园的主要设计风格。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农业文化创意园当中的一角,以农业文化为主的景观设计遍布了整个园区。这种景观设计风格不仅突出了本园区的特点,还能够以具有趣味性的景观设计来供观光者赏玩,这不仅契合了农业园区景观设计的生态学依据,更符合了农业园区景观设计的美学依据,带给观光者农业生态美感享受。其以“番茄迷宫”为代表的区域性划分的生态安全格局,更突出了各农业产业的特点,所以说,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的景观设计对于郑州市周边休闲农业园区乃至整个国内农业园区景观设计都具有代表 性典范意义。
3总结
关键词:山体公园;景观设计;山体地形;人文环境
公园作为一种人们工作之余重要的休息场所,对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人们对公园的需求越来越大,以至于大量的山体公园不断出现,有很多城市中都借助于自然的山体营造山体公园。但其中大部分的公园都较为偏远,并且山体地形都比较复杂,以至于公园的各类休闲设施都不完善。应该充分考虑山体地形的特点,并结合城市的人文环境,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设计出更好的山体公园。
1 山地公园
1.1 山地公园的概念
山地公园就是指位于城市或城市近郊,且大部分具备山地地貌特征,满足公众休闲、游憩和娱乐等功能,并与山体环境密切相关的公园。山地公园的地表情况一般都是高耸复杂的,有一定的绝对高度和有一定的相对高度。
1.2 山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特点
由于山地公园独特的地形特征,其景观设计和平地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山地公园的地形高低起伏,空间形态多种多样,拥有着独特的地域形态。其次,山地上植被的光照、水分、土壤等都是与众不同的,因此,形成山地独特的景观特征。正是基于这样的山地景观空间与地形特点,在设计和营造山地公园时,其视觉空间会受到山体空间朝向的影响,不同的山位会存在不同的景象特征与视觉空间类型。通常可以将山地分为坡底、坡中和坡顶3类,在设计时应该根据不同的海拔和坡位,因地制宜地设计景观。
2 山体公园景观设计的主要元素
相较于平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山体公园的地形高低起伏较多,较为复杂,因此,公园内的景观还是以自然景观为主,同时根据山地的独特性处理好山地公园的各种景观要素。首先,要从山体的视觉空间角度分析。不同的山置需要选择不同的景观设计,比如,山地的位置比较高,所以,其视觉空间较大,视野较广。设计师可以充分利用山顶的特点来开发公园的景观,尽可能延伸视野,获得全方位的山地景观。再如,山体的山麓地带,其视域则相对有限,将其作为主要的公园活动场所,则需要在山体与城市的过渡地带进行相应的设计。其次,要注意山体公园内游玩路线的设计。因为受山体高低起伏的影响,在道路的开发和组织方面都比较困难。因此,要根据山体的走势选择合适的布置方式,使得道路设计尽可能地充分展现多样性,让不同的山体路线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体验。设计师可以在考虑顺应山体地形上,尽可能地使公园道路与环境相互适应。同时可以利用水平或者垂直方向同时进行,呈现出山体公园道路的立体性,从而为游玩者提供更多的游玩乐趣。最后,要以人的心理需求为依据进行山体景观设计。公园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更多的休闲需求,使人们获得身心的放松。为此,在山体公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确保公园内的道路设施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使得山体公园的景观设计真正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
3 山体公园景观设计的手法
3.1 城市人文精神在山体公园中的展现
由于地域的不同,每个城市的文化传统也就不同。在设计山体公园景观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城市自身独特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环境,这样才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恰到好处地进行人文设计,达到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才能有效增强人们对公园的亲切感。当然,在公园建设时不仅要体现人文性,更要维护好山上的花草树木,使得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适应、相协调。此外,还需要综合利用山地资源,充分考虑到城市山水空间的格局变化,建设具有地域特色,并且具有浓厚人文情怀的山地公园景观。
3.2 地域性特色在山体公园中的表现
在山体公园的景观设计中,一定要考虑地域性,因为地域性是对环境人文和自然特性的反应。在景观设计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山体的自然环境,使得城市的文化风貌建设与城市地域性相协调。例如,在建筑物色彩上的选择就需要与城市整体传统风格相一致,凸显当地人的生活场景,使得人们更好地融入其中,体会城市文化。再如,根据山体的走势选择合适的布置方式,使得道路设计尽可能地充分展现多样性,让人们在游玩时充分感受城市文化。
3.3 注重山体公园的景观空间组织
在构建城市与山体公园道路之间的联系时,要注重做好各方面的连接,比如,山体与山体、山体与城市之间的连接。做好城市空间结构分析,确保山体公园的景观设计与城市空间发展相协调,最大可能完善山体公园的景观空间组织。另外,在分析山体公园的景观效果时,还要注意山体轮廓线的夜景效果,使得夜间的山体景观效果也能与城市相得益彰。
4 山体公园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价值取向――共生性
景观是依附于社会而存在的,在不同的时期,设计表现都是不同的。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山体公园景观设计最需要考虑的是什么,必须要有个正确的价值取向。最初山体公园景观设计仅仅是致力于形式与硬质铺装的组合,设计大多忽视了原始自然的存在。因此,设计要摒弃最初简单而自我的方式,要注重设计空间场地与自然环境的分析,寻找共生性,将山体公园景观设计与自然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城市与自然之间寻找平衡点,将山体公园景观设计建立在与自然共生的基础上。
4.2 生态保护
不管什么样的建筑样式,还是什么样的景观设计,都需要考虑到生态保护问题。尤其是山体公园的景观设计,其本身的开发就是在间接破坏原始生态,因此,必须要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设计开发,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共生理念,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发展。
4.3 安全性问题
山地公园毕竟是在开发生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其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安全问题。不仅存在着比如地质灾害、森林病虫害、洪水灾害等自然灾害,还存在着比如火灾等人为灾害。安全性问题必须值得我们注意。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的原则,做好山地公园景观设计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
5 山体公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5.1 地形结构分析
该山体公园占地面积约20hm2,位于江苏徐州市,属丘陵地形,地势起伏较大,堆石较多,无植被,如图1所示的万科山体公园的地形图。项目原为采石场,山体开挖岩床裸漏、缺水,对植物生长十分不利,因此,在设计中考虑通过对雨水的集中收集到地块南端现有的集水矿坑内,在旱季期用于植物浇灌,浇灌方式为滴灌。在植物设计上选择耐旱、抗盐碱性强的植物。这个就是要充分考虑地域性,通过分析地形特征,选择合适的景观进行设计。
5.2 景观设计分析
5.2.1 塑造山谷印象,保护生态。万科山体公园最大程度的尊重原有场地,最小限度的建造人工设施,因地制宜开辟简单登山道,巧妙利用场地原有高差,营造不同于其它公园大气开阔的“山谷印象”,如图2所示的山谷印象图。这就是充分利用景观空间组织来营造的景观设计大局,并最大限度保护生态,坚持城市与自然的最大共生,使其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5.2.2 充分保证安全性。为了营造大空间、大场地,借山之势,在市政道路连接处开挖,回填到毛石挡墙的周围,进一步保证了场地的安全性。同时,对重点范围重点覆土,设计毛石挡土墙并种植植被,美化环境的同时,也保证了场地的安全性。
5.2.3 回归自然,因地制宜。重拾过去的记忆,这是对自然的回归尊重,尊重地势地貌,熟悉来自当地的材料、硬景观和本土植被。在植物选择上,使用能适应喀斯特土壤的植物,例如,刺槐、侧柏等。采用大量适应徐州气候的乡土树种,以及运用人工林藤本植物进行现有林分的合理改造与修复。大量使用本地材料,保持了场地原有特色,只是略加梳理,使公园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趣味。我们的使命是自然放松、不突兀、不特意的景观,让人有自然放松的景观感受。这也是应地制宜地进行景观设计,并能巧妙地回归自然,达到很好的协调效果,似乎浑然一体。
5.2.4 充分融入人文情怀。万科山体公园在不同的场地设计上,都赋予了不同的功能和形式,同时依托于场地不同的人文情怀,给予了场地自己的灵魂精神。这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到好处的人文设计,达到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有效增强了人们对山地公园的亲切感。
5.2.5 重塑现代人与山体共生的生活方式。万科山体公园将现代人追求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带进公园,赋予公园更多的功能性,在保持自然特色的前提下,营造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景观,重塑现代人对待山的依赖与山体共生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杭州石龙山;矿山公园;景观设计
对于矿山主题公园而言,矿山文化是体现整个公园的精髓所在。由精髓所散发开来的各景观设计元素则直接关系到整个矿山公园的景观特色。在进行矿区景观设计及改造时,同时注重对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恢复,以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因此,在对石龙山矿区进行植物景观的设计和改造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对已破坏的边坡进行生态恢复,也要利用其现有的裸岩区域营造出新的景观环境,并注重环境与土地使用性质的和谐发展。
1 工程概况
杭州石龙山矿山主题公园工程位于杭州市西部仁桥村和冯家村之间,该工程废弃采石场主要包括仁桥、桃园、姚家坞等石矿,开矿采掘形成的边坡最大高差约120m,坡线总长约2500m,边坡坡角经设计后均为50°,总设计面积达到22设计面积m2。
2 杭州石龙山矿山公园景观的设计原则
2.1以人为本
资源环境的开发及利用的目的在于为人类服务,该工程项目开发建设与游览线路的设计、基础设计以及服务设施配套等都需要满足人们活动的需求,以充分体现“以人文本”的原则,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需求。
2.2 生态保护
矿山公园的布局必须是基于生态保护的原则,同时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及人类需求的相协调及统一,以处理好旅游分区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从而达到促进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3可持续发展
在矿山公园设计中,必须要充分认识与考虑风景区未来的发展空间,从而满足生态、经济及社会的共同发展,以促进该区域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杭州石龙山矿山公园景观设计手法
3.1工业元素重塑创新
由于当地的石矿开采活动留下许多的痕迹,因此需要充分利用这些工业元素,以体现出主题公园景观的特色。保留完好的运输载体,如铁轨、机械设备、地形原貌等,以完整展现出往日石矿开采活动的流程,并将这些工业元素作为景观建设的基础设施,通过重塑创新,以形成主题公园的景观小品。
3.2基于工业遗址进行设计
矿山公园景观设计必须要基于工业遗址进行设计空间拓展,将石矿开采的遗址作为背景或视线焦点,也可以对石矿遗址进行改造,从而形成高可塑性的内部空间。而这种独特的场地体验感使基地变得更加主动,有利于走出矿区荒废、被破坏的困境。本公园的景观设计主题以矿山的轮廓作为背景,并以此为基进行空间拓展。在矿山公园景观中,必须要充分利用山体的作用,以起到营造景观、分隔空间、控制视线的作用。山体主要以石龙山的轮廓作为背景,根据景观内容和公园的总面积进行山体形状、大小、坡度及组合的全面考虑,可在山体内安置一些游乐设备,也可以根据山体设计相关的活动。在进行山体设计时,避免要确保面积较大的一面处于阳面,以方便公园主题景观的设置及数目的栽植。
4 杭州石龙山矿山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4.1发展空间区的设计
以石龙山的精神化身――“石龙”作为该区域的景观元素。充分利用山体岩石面和复绿植物的明暗结合,以自然的形态显现出龙形图案,使“长龙”时隐时现分布在石龙山山体,布于山间的两大平台结合特色种植坑形成了巨龙的前后双爪。在龙身区域以云纹图形衬托景观,以形成石龙腾云之势。对于马道的设计,改变原有的等分设计,以8m与15m的间距进行交错建造,并将部分马道改造可通行的游步道。
4.2历史印记区的设计
在历史印记区中,将现有的地形、生物进行景观重组,以形成全新意义上的矿山印象遗迹。共分为“岩层印象区”、“采石文化区”、“树阵休憩区”三大区域。1)岩层印象区,该区距地15~40m,是岩层变化最丰富的区域。在该区域上,可开挖出岩层观赏盆地,并连通游步道,方便在游客在岩层间观赏;2)采石文化区。该区域处于距地40m的平台,并在山坡下建设模拟石矿开采的场景,同时还原以前的开采工具、器械,并采用山上的矿石进行旧石场的改造,使游客不仅能感受到当时石矿开采的情景,也能从中了解石矿开采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4.3人居环境区的设计
在人居生活中会有圆形、方形的建筑物,且处处与七彩颜色密切相关。所以,在此区域的景观设计中,应景观设计中多加入多彩的几何元素,以起到亲近、表现生活的目的。在该区域内,石龙岩画中的龙身与龙尾应与多彩几何彼此呼应,从而营造出自然轻松的艺术风格。公园中的核心景点“览圣台”,位于该区中部,利用山体向外突出的空间,在距地约85m的第七级马道上。通过将山体推进,使50多米长的马道形成长达250m2的观景平台,同时在该平台上进行休憩树池的建造。对于公园色鱼鳞坑的设计,应以龙爪为设计元素进行创作,通过采用种植彩叶地被植物的鱼鳞坑,以云带式的形式与览圣台形成石龙的前爪,从而体现出主题公园景观的特色,从而打造出富有人居式的矿山景观。
4.4紫气东来亭与拂风赏月廊设计
在山底进行矿山文化情景雕塑群组的建设,将山体开凿进3~4m,以形成自然的情景展厅,并在壁上进行情景雕塑的背景设计,同时将群雕置于天然展厅内,将其作为整条游线西部起始点,以便作为上山的指引。同时在起点处离地15m第一级的马道处进行紫气东来亭的建造,在原有山体地型再加以适当抬高,风格与周边环境协调,以方便游客在亭中休闲及观赏群雕景观。东侧山角与西侧入口一样,都是山体开凿进3~4m,以形成自然的情景展厅,并设计情景雕塑背景及置于天然展厅内。在起始点通往栈道的地方清理场地,建造拂风赏月廊、花架和棋盘桌,以便于游客的休憩、娱乐。
4.5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在进行矿山主题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时,必须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也就是尽量选择当地、易生长的植物进行栽植,并重视生物的多样性,以保证植物群落组成的合理性。景观设计不但要注重对已破坏的边坡进行生态恢复,也要利用其现有的裸岩区域营造出新的景观环境。对于植物景观的设计,必须要符合矿山主题、景观氛围、空间布局等方面,充分利用植物的形、色、声、香,以尽可能满足人们视觉、感观等方面的需求。对于主题公园植物景观的设计,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应选择与公园主题、当地气候条件所能符合的植物,不仅要表现出矿山地域的特色,还要表现出经济生态。另外还需进行植物配置,对于植物的栽植必须要遵循自然式、空间式的配置原则,并结合矿山特点进行设置,体现出不同角度下、季节下的景观特色,
5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结合杭州石龙现有的地形、地貌及特点进行杭州石龙山矿山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保护”、特色鲜明等设计原则,并采用工业元素及工业遗址等表现手法进行设计,充分体现出杭州石龙山矿山主题公园的特色、主题,从而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梦龙. 广西雷公岭国家矿山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
[2]刘洋. 地域文化在森林公园广场的景观设计表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3]肖静蕾. 矿山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主题设计;文化内涵;设计理念
1导言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代表着整个城市的形象,在规划城市公园的过程中融入文化内涵,不仅可以使得城市公园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优美境界,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每一位园林景观设计师,都能多拿出一份严谨与认真,让设计出的城市公园景色如画,让漫步在城市公园中的人们流连忘返。
2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分析
公园景观设计与公园的主题、功能等有很大关系.例如,综合性公园就要突显公园的综合功能,有林地、绿地、活动场地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而专题公园则要突出其专题特色,风景名胜公园要结合其历史文化底蕴进行开发;植物公园要结合其植物特点进行开发等。不同类型的公园,其设计理念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设计元素的差别却较显著,这样才能突出公园设计的特色,满足当代大众的个味、求异心理。针对于大众不断提高的精神生活要求,如何树立科学理念,进行公园景观的创新设计,是提高当前公园景观建设的关键。一方面,设计理念为公园景观设计、建设提供了思想支持,为公园的景观注入了更多的思想和文化色彩。另一方面,设计理念有效的将公园景观建设的各个元素统筹起来,更充分的挖掘了公园景观建设各个元素的潜力,增强了公园建设的境界价值和生态价值,使公园建设更好的融入整个城市的建设,成为城市文明、文化的窗口。
3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的设计要素
3.1 山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与水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系统,阳刚如山,阴柔如水。在园林规划中,山和水是重要组成部分。山可作为主景、前景、隔景、碍景。水是是园林规划造景的重要因素之一,山因水而活,树木因水而茂,亭榭因水而媚,空间因水而阔。水体使得园林产生了活泼生动的景观,造就了开阔的透镜线和空间,园林规划中,较大的水面可改良城市气候,同时也可开展多项水上运动,如划船、游泳、钓鱼等。静水使人感到平和安详,动水使人感到活泼欢快。因此在现代园林规划中,要合理规划山水的应用。
3.2 地形
地形是外部环境的地表因素,是园林规划的载体和基础,构成了园林骨架,起到组织和分隔园林空间作用,影响着游览的视线、路线和速度,并且能改善局部小气候。园林地形包括台地、山丘、斜坡、水池、溪涧等,不同的地形、地貌体现了不同的景观特征,影响了园林的风格与布局。在现代园林规划中,地形的塑造不仅要师法自然,同时也要体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天人合一”的造景内涵。
3.3 植物
在现代园林建设规划中,植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具有生命有机体的园林植物,以丰富的色彩、优美的姿态、沁人的芳香为园林创造了独特的意境。园林植物的搭配设计遵循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设计原则,营造春夏秋冬四时之景可使得园林产生繁花似锦的春、绿荫暗香的夏、霜叶似火的秋、翠绿常延的冬的美丽景观,体现季节变换的自然魅力。
4公园景观的设计理念
4.1景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
公园作为划分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的结构单元,随着城市不断地扩张开发、结构的调整,城市公园的功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公园建设中,要善于利用城市原有的地理地貌、人文景观、水系和植被等客观条件,使公园景观与城市各个空间相互融合渗透、优势互补、和谐统一。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的空间结构特点,尽量创造一种让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的意境。此外,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还要提倡景观与周围建筑的协调一致,通过垂直层次的植物群落和衬托出地势的变化,使其成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建筑的颜色基调丰富景观空间上的色彩,使得整个景观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设计主题,创造公园新空间。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还要注重景观设计与城市的良好的互动关系,公园是个开放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熔炉,而不是一个固步自封建筑小品,景观设计必须关注公园与周边街区在空间方面的开放、功能设施方面的共享和文化取向方面的一致,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观赏价值,与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基调相呼应。在城市不断发展可谓是寸土寸金的今天,城市公园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空间,在景观设计中要合理利用城市可以利用的道路、站台、排水沟、集市等空间,使其成为公园景观可以利用的一部分。综上所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与传统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相比,其外向型的空间风格和生活化公共空间之间的综合化、多样化将吸引尽可能多的使用者,并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
4.2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座城市都有其特定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在进行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注重城市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再现,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历史古迹等融入景观设计之中,突出公园景观的地域文化主题,使其彰显独特的个性与魅力。把握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重视对景观的建设与城市旅游开发的结合,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为基调,将城市“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主题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中,从而将城市打造成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艺术氛围的旅游景点。
4.3体现人性化
在景观设计中,突出人性化是公园景观设计的一个趋势,社会的进步推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园景观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对公园景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公园景观设计时,必须突出“人”的价值,全方位、多层次的从人性化角度入手,整体上考虑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包含的各种问题充分分析和研究,使得景观设计和人们生活节奏和需求向协调,让人们在欣赏景观的时候感觉更加舒适,还能陶冶情操、缓解压力。还需要考虑人们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理特点,设置明确的功能分区,构建多层次动静结合的空间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要顾及人的感官理性评价。充分利用景观设计出来能引起人们思维变迁情景,让人们的意境在公园的景观徜徉中得到升华,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4.4突出“绿色”景观
一个优秀的公园景观设计应提倡绿色环保、低碳的设计理念,不单单能满足当前人们和城市发展的需求,还要着眼于长远利益考虑。最起码不会对人类资源再生和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是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负责,也是为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负责。
5结论
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将对自然、对社会的情感充分体现出来,应用景观设计理念,结合不同的景观设计元素,使大众与设计者产生情感、精神世界的共识,使公园景观建设能更好的服务大众、服务社会,成为展现城市的窗口,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艺术杰作。
参考文献
关键字: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式
中图分类号:S342.2 文献标识码:A
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可是在社会不断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湿地也不例外。在发展的过程中,湿地公园的建设,将能够有效的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所以应该加强湿地公园的建设。在我国,大大小小的湿地公园差不多有两百多个,面积基本上达到了一百万顷。虽然湿地公园建设的成果比较好,可是我国湿地公园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于湿地的认识还比较初浅,所以在进行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对湿地公园进行景观设计时,容易导致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因为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河、岛等地处的湿地容易缺失,以致湿地公园里面不能够明显的表现出湿地的自然因素;对于湿地公园进行景观设计时不能全面的进行,使得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降低。而湿地公园对于自然环境,能够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洪减灾,保住水分的作用;对于生态环境能够保证生物的多样性,为动植物提供居所,避免了物种基因消失的作用;在自然资源方面能够保存丰富的生物资源;对于人类可以起到科普教育的作用,给人们提供游玩、休息的场所,并能够给人们带去一定的经济与文化效益。所以,对于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显得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湿地公园的各种作用。下面就具体针对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以提高我国湿地公园建设水平。[2]
一、对湿地公园以及湿地公园景观的简单介绍
(一)对湿地公园的介绍。湿地公园主要就是指以湿地比较优秀的生态系统以及比较丰富的湿地景观资源来作为相应的基础,以科普宣传教育湿地的知识、对湿地的功能进行比较充分的利用、对湿地的文化进行弘扬等作为相应的主题,同时还修建有一定的休闲设施,人们能够在其中进行休闲娱乐以及旅游观光的生态型的主题公园。只有当具备有下面这几个要素之后,一个公园才能够被称之为是湿地公园:首先应该要具有比较有代表和典型的湿地自然景观;其次就是湿地的范围应该要比较的明显;第三在对湿地公园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应该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部门机构来负责;最后休闲娱乐的设施应该要建设的比较完善。
(二)对湿地公园的景观介绍。湿地公园的景观主要就是指景观的形式主要是以湿地来作为相应的对象,主要采用现代景观的建设以及生态学的原理作为基础,保护、恢复和重建湿地的生态系统,让湿地的自然景观能够再现在人们的眼前,同时也能够为社会的群众提供一个比较亲切、体验以及感受自然的地方,在现代的风景园林学当中,湿地公园景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湿地的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利用以及对湿地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的过程当中,湿地公园景观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所以人们现在更加的重视湿地公园的景观建设。[3]
(三)构成湿地公园景观的主要要素分析。文化景观、水体景观以及生物景观构成了湿地公园的景观,它们三者之间相互交融和影响。在设计湿地公园景观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水体景观的设计,在湿地公园景观当中,大概有一半以上都是以水体景观为主的;生物景观则是存在于水体景观的基础上,在设计湿地公园的生物景观时,应该要考虑到当地的湿地环境;文化景观则是存在于水体景观和生物景观的基础上,在设计湿地公园的文化景观时,应该要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在保护原有历史遗迹的基础上来完成。在设计湿地公园的景观时,湿地的主要构成形式以及表现的形式如下表所示。[4]
二、湿地公园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景观设计的主要特点以及原则的分析
(一)湿地公园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景观设计的主要特点分析。因为湿地公园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属性比较的特殊,还有就是湿地公园在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以及保护生态系统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相比设计其他的景观具有一些特殊的特点。首先在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场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其他的一些景观设计对象不一样,湿地公园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主要是以水体为主要的对象,而陆地则是作为辅助对象存在,在湿地公园当中很多的景观基本上都是在水面或者是沼泽滩涂当中设计出来的。其次湿地公园在设计硬质景观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设计湿地公园的景观时,需要对湿地原有的生态系统承载力进行比较充分的考虑,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对于湿地原有的生态环境应该要尽量不去破坏,这样就让硬质景观的设计会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三湿地生态系统比较的脆弱,建设湿地公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但是如果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在引进外来物种的时候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考虑,那么可能就会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所以在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要尽量的去保证让动植物的食物链保持平衡。最后在设计湿地公园景观的时候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以及延续性,在设计湿地公园景观的时候,除了要对自身的生态系统进行考虑之外,还应该要考虑到其他一些比较复杂的连带关系。[5]
(二)湿地公园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景观设计的原则分析。湿地公园在设计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突出湿地的景观,还需要让湿地区域的自然风貌尽量的保持不变,这样社会群众才能够更好的去感受和享受自然。所以在湿地公园建设中景观设计应该要遵循的原则就是:首先是生态优先的原则;其次在设计景观的时候应该要坚持以人为本;最后还需要坚持的就是美学的原则。
三、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内容
湿地公园按照功能区域进行划分,一般分为四个区域:湿地保育区、湿地体验区、服务管理区和功能展示区。其中,湿地保育区基本上以原生态的形式存在,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少的进行人为因素的改造,所以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主要在于其他三个区域。首先对于体验区的景观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地理特针进行改造,建设出浅滩、瀑布、河流等湿地的景观特征。这样人们就可以在湿地公园内享受到自然的水体景观,体会湿地的捕鱼、耕作等生产生活,提高人们对湿地的保护意识;其次对于服务区的景观设计,可以采用休憩一些园桥、景亭等,这样能够方便人们的游玩,为人们提供服务。湿地公园的功能主要是对水质进行净化,维持生态物种的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所以在对功能展示区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体现出湿地公园的功能。因此,可以根据当地的特点,栽种一些乡土物种,招引湿地鸟类昆虫等在湿地公园居住,这样维持物种的多样性;或者可以修建表面流湿地或者是垂直潜流湿地等景观,栽种具有净化功能的植物,休憩人们出入的亲水栈道,从而为人类展示湿地的净化功能和提供优美的景观欣赏;或者是修建能够展示污水在流过湿地前后,水质的不同视觉效果的景观;通过这些,将能够很好的为人们展示湿地公园的净化功能,提高人们对湿地公园的认识,起到科普教育的作用。[6]
结束语:
总而言之,湿地公园建设将能够有效的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所以必须加快湿地公园的建设工作,从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湿地公园的景观建设必须通过对地理区域、生态地理等进行综合的分析与科学的研究,这样才能够设计出适合湿地自然条件、人类社会发展的景观。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采用合理的方法与措施,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湿地公园建设,提高对湿地的保护水平,促进人类与自然的稳定、协调发展。[7]
参考文献:
[1]李茜.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的地域特色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
[2]杨阳. 我国现代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特色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1.
[3]石磊.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展示系统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4]奉艳萍.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初探[D].湖南农业大学,2012.
[5]郑重. 基于生态文化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关键词:观赏性公园;植物景观设计;要点分析
1观赏性公园植物景观概述
观赏性公园经历了由贵族私有到向公众开放的历程,从17世纪纽约修建公园开始,掀起了大量修建公园的热潮。公园最初只是单纯模仿自然风光,之后转变为美景与风光结合,设计内容受到当时文化思潮的影响。随着城市中自然理念的普及,有的景观设计师提出了适应性的观点,营造出自然、本土的观赏性公园。观赏性公园涵盖了生态性、城市性、文化性、公园性多方面的特点。它的创设目的是保护局部生态系统、创设生态景观、提供活动场所,具体特点表现为整体性、多样性、过程性。观赏性公园包括自然性景观与人文性景观两种不同类型,人文性景观包括古迹、文物艺术景观等,自然性景观包括山岳景观、水域景观、气象景观等,其中植物景观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景观是指以多样性为指导,以植物为材料,利用原有的自然条件,建立的人工植物群落。传统的植物景观是根据分类不同采取不同的体系,按照植物生长类型、气候特点、观赏特点可分为原生植物景观、人工植物景观、自然恢复景观3种类型。原生植物景观是公园内原有的自然景观,是原有的植物。人工植物景观以自然的观点进行人工设计,在城市空地上规划人工栽培的生态植物。自然恢复景观是以原生植物为基础,配置人工植物加以完善,以原生人物保持稳定性,有效结合人工栽培的植物,具有恢复场地生态和谐的作用。植物景观非常重要,具有环境效益,可以修复环境,改善群落的布局与大气环境,缓解热岛效应,是天然的绿色消音器。植物景观还具有美化城市、陶冶情操、防灾避难的社会效益。植物景观是城市乡土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基地。
2植物景观设计要点
观赏性公园植物景观可以设计为规则式、自然式与混合式3种。规则式的人工感极强,有明显的结构与装饰性效果,因为有人类中心思想的倾向,所以在设计时应减少使用。自然式的特点是由人类所创造,但是避免有人工痕迹的一种设计形式,注重层次色彩的结合运用,形成多层次的景观轮廓。混合式结合规则式与自然式的特点,在融合中求变化。
观赏性公园的植物景观可以借鉴自然界中的植物类型,以植物群落的整体形态展现,使植物群落可以反复出现、互为补充。可以充分结合密林、疏林、纯林、疏木草地、灌丛、草原以及湿地群落,丰富局部物种的多样性。
观赏性公园的植物景观一定要具有可观赏性。首先要有优美的形态。树形要搭配好。树形指的是植物的轮廓,可以分为垂直向上、水平展开、无方向以及其他轮廓四种类型。垂直向上类要具有挺拔的耸直感,给人以紧张感可以形成视线焦点。水平展开类的特点是长度大于宽度,增加构图的宽阔感,但是也有空旷荒凉的感觉。无方向类是指类似于球形与半球形这种可以缓和周围景物的轮廓类型。特殊树形是指垂柳等可以起到点景作用的树形。要有适宜近观的叶形。叶形分为单叶与复叶,单叶有椭圆形、圆形、三角形、掌形、奇异型等,复叶有羽状与掌状等。其他的诸如花型、果形、干形、根形也不能忽视。其次,色彩也要起到先声夺人、引人人目的效果。色彩根据叶色、花色、果实色、枝色、干色可分为红色系、黄色系、蓝紫色系、深绿色系、浅绿色系、白色系、黑色系等。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提高景观的可欣赏性。再次,要注意植物景观的质感。主要由叶片反映的特征所决定,叶片小而柔软会显得柔美,也偏大而粗糙会显得豪放。还要注意植物气味,避免使用有刺激性气味、引人反感气味的植物。最后,要注重塑造意境。
关键词:街心公园 景观 交互设计 研究
由于人们对于街心公园的景观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就要更加重视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一般而言景观设计要遵循许多的原则,还应该将生态,美学,建筑,植物等等多种元素进行结合,从而塑造出比较合理美观的景观效果。下面就从街心公园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从而提出笔者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街心公园景观建筑的概述
(一)街心公园建筑的定位和分析
街心公园的建筑要符合公园的特点,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所以对于一些相对封闭的高大建筑往往是不需要的,相反一些相对开放的,方便人们休闲的场所是街心公园的建筑需求。建筑景观的新颖创造会影响城市的整体美观程度,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二)街心公园景观建筑的重要性
街心公园的景观建筑是公园内的地标,也是人们进行休闲娱乐的场所,如果只是单纯的植物在公园当中作为景观存在,就不能够满足当前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于街心公园的整体视觉美感也会产生影响。另外当代建筑也是可以对人们产生引导和约束的一种建筑形态。
(三)街心公园的特征
街心公园主要就是集合生态,休闲,娱乐,健身与一体的公园,是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公共生态环境区域。所以近些年来的街心公园都在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景观设计和建设,尽可能的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健康环境,供市民休闲和娱乐。
二、街心公园景观建筑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的许多街心公园都在完善和新建,从前的街心公园景观建筑设计已经不能够很好的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目前来看街心公园景观建筑的设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解决。
(一)缺乏创意,一味模仿
由于我国街心公园的大多数景观建筑都是最近一些年才修建的,因此很多的建筑都缺乏创意,大多数都是在模仿。例如西方一些国家最初设计和建设了街心公园,并且都有比较好的效果,我国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也选择了模仿西方建筑,就比如西方公园当中的露天咖啡吧,我国在街心公园设计的时候只是改为了露天茶吧,设计风格和具体样式基本上没有变化,模仿痕迹明显,缺乏创意。
(二)交互设计太过于相同和相似
交互设计又被称为互动设计,是通过人为的建设进行的一种设计改变。交互设计可以将一些事物和另一些事物建立起相应的联系,从而使得使用者获得较好的心理感受。可是当前我国的街心公园在景观建筑的设计上也过于相似,没有自己的创新,现代科技的发达为公园设计提供了许多的模版,从而造成设计缺乏时代特征和创新意识。
(三)设计太过于形式化
华而不实是当前我国许多街心公园景观建筑设计的通病,设计的过于形式化使得设计本身不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就针对园林植物设计来说,一些地区不注重自身的地区环境特点以及土壤的适宜,只是盲目的种植一些比较养眼的树木,完全不考虑种植条件和地理环境,忽略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也起不到树种美化环境的作用,造成植物浪费的同时也使得整体的园林设计过于形式化而缺乏对实际环境的思考。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设计非常完美,可是在实际的操作当中不得不因为一些原因放弃原有设计,从而造成形式化的体现。
(四)围墙化的景观设计
传统的设计讲究围合的概念,所以“围墙化”的建筑设计在我国的传统建筑当中是比较常见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居住、生活以及休闲娱乐的需求已不能满足于狭小的空间范围,人们需要更广阔的生活和活动的空间,因此,街心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要结合公园周围环境的特点,突破和改变传统围墙式设计,涉足更大范围的设计领域,使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真正的融入这个社会。
三、街心公园景观建筑设计的理念
(一)建筑与景观之间的设计思维
在城市的街心公园当中,建筑和景观之间的设计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将建筑和景观的设计有机的进行结合,使得整体设计感觉舒适,美观,符合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我们进行街心公园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筑与景观之间的设计思维。
(二)明确建筑与景观之间的关系
西方一些国家将建筑和景观设计作为一种普遍的原则,并且将其理性地运用于具体的设计,这就说明建筑与景观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建筑和景观之间应该是共创和融合的关系,建筑是街心公园内部的必备场所,而景观是为了美化整体环境,提升整体生态面貌的一种设计产物。一般而言都是先进行建筑的修建,后进行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当然也不乏一些公园采用建筑后入的方式,主要都是体现生态和美观的建设原则。因此二者在街心公园当中的重要性都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明确建筑和景观之间的关系是街心公园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
(三)完善街心公园景观建筑立体面的设计
所谓街心公园景观设计的立体面,实际上就是从点、线、面的角度进行建设和设计,这对于公园景观的整体塑造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安全性的问题,进行建筑立体面的设计实际上也是出于安全的角度进行考虑。另外针对美观的问题进行思考,建筑立体面的设计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美观程度。
四、街心公园景观设计的交互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我们进行街心公园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社会环境是一个大的整体,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景观存在于客观的自然界整体当中,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所以不仅仅要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也要符合自然的发展规律,遵循生态的原则。所以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为某一群人服务,更是为社会所有的生物服务,景观的设计和建设是全社会共同拥有的,也是社会的产物,遵循整体性的原则,重视社会整体对其的需求是街心公园设计的要求。
(二)地方性原则
建筑风格的选择和植物的种植都是需要遵循地方性原则的,这在街心公园景观设计当中是比较重要的。建筑的风格原则要符合当地的整体环境,也要符合公园内设施的要求。而植物的选择更是要考虑气候,环境,土壤以及周围的整体自然条件,选择最适合的植被进行种植,这样才可以体现出生态的要求和特点。对于公园整体的美观效果,适宜的建筑物会显得整体比较美观,舒适。植物的正确选择既可以保障植物的健康成长,也可以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为生态建设做出努力。
(三)生态性原则
生态原则是当今社会建设必须要遵循的首要条件,确保社会的生态文明,保障整体的生态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在进行街心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要注重环境保护和植被保护,不污染环境,不对植物进行毁坏,注重环保意识的提升,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景观设计工作的始终。
结束语:
街心公园景观设计的不断完善是符合当前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所以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对街心公园进行符合生态要求的建设,对于提升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重要标志。(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升科. 基于地域文脉视角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关键词】:城市公园;公园设计;景观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5.1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以及对生活享受意识的增强,又由于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又使人们在体力上,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力,他们尤其需要通过某种途径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城市公园作为人们活动的理想场所,同时又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们休憩娱乐的场所,因此,必须重视公园景观设计与规划,才能更好的促进城市公园的可持续性发展,笔者结合实践来探讨自己对城市公园设计的思考。
一、公园景观设计理念思考
1、当前公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盲目追求“档次”
公园设计方面太过于追求档次,尤其是对于大城市的公园设计,似乎成了“比美的竞赛”。而笔者认为对于公园景观设计,应该考虑场所在整个城市环境系统中的位置,但对于精品景观的创作并不一定就是要上“档次”,更多的景观要我们用平常的心态去认真思考和对待。
(2)对原生态的考虑不够
公园设计本来就是一种绿色环境体现的载体,其应当更多地注重生态环境的设计体现,因此公园景观设计中,应尽可能地采取原生态设计。
(3)对人的需要和人性的关注不够
城市公园设计的目的就是让人获得心灵释放的地方,让工作压力的心情得到缓解,因此公园设计应当注重人的存在。设计之前,我们应考虑一下自己对未来的景观将给人们提供一种什么样的需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上。
2、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遵循的理念
笔者通过实践,分析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当遵循以下的设计理念为基础:
(1)、生态可持续性
保持场地原有的肌理及原生态基础,加以保护性改造,通过河涌、河岸、公园的不同水生态设计,形成一个自我净化系统;整体规划河涌网络纵贯整个区域,保持公园整体生态廊道的连通。通过设计有生态绿岛,具有家具抽象符号和长度标听环形单车径及散步跑步径,穿行于绿色生态景观空间。同时,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整合地块周边生态系统,完善生态自我修复,打造自然健康的生活环境。
(2)、城市的互补作用
城市公园作为日后发展居住区的一个重要辅助设施,通过设计一个全开放的公共绿地,营造山丘、树林、河流、浅滩、湿地不同要素组合而成的自然环境,与居住小区内部庭院功能起到互补作用,为都市生活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3)、超前意识
公园设计中导入安全避难防灾理念,预留大片开放空间,作为紧急避难场所为大量人群提供庇护。
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手法
1、景观设计原则提出
针对上述对公园景观园林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现象,笔者认为公园景观设计可考虑从以下设计思路入手:
(1)同步规划原则。建设单位在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时,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应将园林景观规划同步规划,以达到园林、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2)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园林景观设计必须以创造优美宜人的绿色环境为宗旨,充分满足人的需求和审美取向。园林绿地要体现可融入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庇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3)生态优先原则。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在设计中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
(4)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特色原则。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保护湿地和自然水系,减少填挖土方,公园、绿地的改造要保存其遗韵和历史信息,保护如古树、大树等原有植被,原有建筑和布局。绿地设计要从城市的自然环境、地域特征等出发。将城市历史文脉融入园林绿地设计中,突出地方园林特色。根据城市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选择合适的绿化树种,注重开发和利用乡土树种,适当利用经引种驯化后适生的新优外来品种,丰富植物种类。
(5)植物造景原则。运用植物的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多样化等特征,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提高生态效益。
(6)整体协调原则。构景要素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宜彰。
2、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手法
(1)、公园区域空间设计
创造“以人为本”的区域空间对于公园设计相当重要,设计时要善于利用地形地貌、人文历史、自然山水和植物等条件,充分发挥本地艺术优势,使各个空间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在公园的建设中,景观空间的设计应该动、静结合,开闭相间。营造多层次的立体绿色景观活动空间。利用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树木花草,花坛坐凳、山石小品,使景观呈现出多样性,达到生态化,功能化、景观化、便捷化多样化。对于公园内的开敞空间较大处,可适当做些地形处理,控制在路面向上50cm左右,这样更能丰富景观层次。
(2)、植物造景设计
植物在公园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而合理有效地植物造景设计手法显得相当重要。根据设计实践效果来看,公园绿地内部用地比例根据用地类型和用地面积确定,在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对于植物造景的最终原则是根据功能、艺术构图及生物学特性要求的完美结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充分发挥植物的特性构成美景,为公园添香增色。植物配置要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厂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
3、公园设施设计
公园设施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让游客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即景观在被观赏的同时,也需要有更多的可触的机会,充分调动人们参与其中,放松心情,愉悦心灵,这样也正体现了城市公园的重要作用。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公园的开放性特征,公园的边界与城市的其它部分具有良好的过渡,甚至围墙都可以取消,这样公园与其它空间将会直接接触,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这样就为公园的参与性提供了又一种可能。
4、人的参与性
公园的设计,强化每一块区域的特定功能,创造多样化的休闲、娱乐、运动场地,来满足市民、游客的需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共生”的设计理念。为此对于设计水嘻游乐的,应凸显大水面,体现水的灵动,使游人更能接近于水,突出亲水性。强化水面的视觉效果,给人视觉上带来冲击力。营造连续、动感、自然的水岸线,呈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画卷。
结束语
笔者通过分析当前公园景观设计方面的不足,明确公园景观设计目标,提出公园景观设计应遵循生态学、以人为本和美学原则,同时探讨公园景观设计手法,旨在能为公园景观设计提供有价值参考。
参考文献:
吴综泽.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设计方法研究[J].科技传播,2011,28(09):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