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5 17:11:4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环境污染的基本特征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 资源 环境 城市化 集约型
城市化过程是指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人口不断向城市地区集中和转化的过程。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我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速度过快、地域差异显著以及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等特征,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约束形势。
一、我国的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1、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1996年开始,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快车道。我国的城市化率由1996年的29.37%增加到2010年的47.5%,年均增长1.29%。这个速度超过欧美等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1倍以上。据相关预测,到2015年我国城市化率要达到52%左右,逾时城镇人口将会超过农村人口。与此相对应,我国的城镇面积也将不断扩张,伴随的是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多方面投资需求,土地供需矛盾将进一步突出,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
2、城市化出现“集群式”特征
由于产业升级、产业转移以及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导致的城市化及其速度的空间集聚日趋显著。在我国上海、广州等一些大城市地区,城市新区与郊区新城纷纷涌现,出现了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的快速增长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则进一步出现了城市群现象或集群发展模式。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广西北部湾和环渤海地区,全球资本、技术、信息、劳动力、智能管理等活动与交流日趋集中,逐渐形成了以一个超大型城市为核心,集聚着众多城市的城市密集区,城市发展由“独立式”为主转变为“集群式”为主。
3、城市化水平空间异质性日益明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逐步扩大,直接导致了东西部大的区域空间上城市化水平的质与量均有显著差距。东中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以民营企业为依托的小城镇广域分布,并出现了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个城镇密集地区,具有较为完善的城镇体系以及较高质量的城市化水平。而西部地区城市化主要依赖资源型工业和重工业,城市布局相对分散,城市化质量较低。城市化的省际与省内发展也同样差异巨大,其中京、津、沪的城市化水平最高,黑、辽、粤、苏、浙、闽、琼、鄂等省区的城市化水平次之,其他省和自治区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
二、城市化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消耗规律
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是与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在城市化的各个阶段,各种资源环境要素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不同,资源环境的变化特征和主要问题也随之不同。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演化,可以透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过程揭示出来。通过总结可以发现,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环境的消耗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规律。
1、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的消耗规模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对资源环境的需求在总量上是不断增加的。同时,在城市化的不同阶段,城市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消耗也是有差异的:先是缓慢增长的阶段,再经历加速增长阶段,最后又到缓慢增长甚至略有降低的阶段。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城市化的发展具有阶段性规律,大体沿拉平的“S”型曲线推进(如图1所示)。
在城市化初期,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城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和居民消费需求,对资源环境的消耗相对比较少,速度也不快。在城市化中期,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工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人口加速向城市集聚,城市规模快速扩大,城市化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消耗也进入快速增长期,资源环境消耗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城市化后期,随着城市化水平的稳定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城市化不再是简单的数量扩张,而是内涵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城市内部结构的调整、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此时,城市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资源环境消耗少的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占主导地位,对资源环境消耗的速度因此逐渐放缓,消耗的数量趋于稳定。到城市化成熟阶段,城市化对资源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尽管在技术进步的作用下,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染控制水平会不断提高,但由于居民消费水平仍将缓慢提高,至少不会降低,因此资源环境的消耗总量即使有所下降,也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2、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的消耗强度
关键词:绿色建材;建筑材料;发展意义
一、绿色建材的概念
绿色材料又称生态建材,是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应用过程和使用以后的再生循环利用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对人类身体健康无害的材料。
90年代对绿色建材的发展、研究和应用更加重视,思路逐渐明确,制定出一些有机挥发物散发量的试验方法,并推行低散发量标志认证,同时积极鼓励开发生产绿色建材新产品和建造健康住宅。我国环境污染程度处在世界前列,首都北京的污染程度又处在世界十大严重污染城市之列。我国在1992年把保护环境、发展绿色产品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家环保总局正在抓环境标志产品及认证工作。目前住宅室内装修,人们除了讲究装修格局、色调、材质、做工和价格外,更关注所用装修材料对人体健康有无危害。近一段时期一些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时有报导入住新装修的房主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对某些装修材料的危害性也有说法,如花岗石衰变会产生氡气,人长期处在高浓度的氡气环境中会有致癌的危险;涂料所用成膜助剂主要是毒性较大的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和苯甲醇等对人体都有很大的危害性等等。这些说法一方面提高了人们选材的环保意识,提醒厂家生产中少用有害物质,另一方面也使百姓在选用装修材料时不知所措,因此,已经到了为绿色建材建立正确概念的时候了。
二、绿色建材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一)绿色建材的分类
传统天然材料及大多数人造新材料均属于“绿色建材”的范畴。“健康材料”的概念系指具有特定的环保功能和有益于健康功能的材料,可具有空气净化、抗菌、防霉功能或电化学效应、红外幅射效应、超声和电场效应等。“绿色建材”主要针对地球环境负荷,而“保健材料”是指直接与健康有关的居室内小环境,也有人把二者总称为“生态环境材料”。
“生态环境”是指气、水、地球环境及光和热等自然条件之外,微生物、动植物等与人类有关的一切环境。因此,把“生态环境材料”分为如下几种:
1.气环境材料-净化空气材料
2.水环境材料-净化水材料
3.地环境材料-改良土地、利用废渣
4.循环材料-零排放废气、废水和废渣
5.保健环境材料
(二)绿色建材的基本特征
绿色建材与传统建材相比可归纳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生产所用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
2.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无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
3.在产品配制或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不得用铅、镉、铬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
4.产品的设计是以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即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益于人体健康,产品具有多功能化,如抗菌、灭菌、防霉、除臭、隔热、阻燃、防火、调温、调湿、消磁、防射线、抗静电等。
5.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再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绿色建材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做到了发展与环境的统一,现代与长远的结合。既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安居乐业,健康长寿,又不损害后代人对环境、资源的更大需求。总之,建材工业的发展、绿色化进程,不但关系到建材工业目前的发展问题,还关系到能否和国际市场接轨的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能否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是一件功在当代,造福千秋的大事。因此要以战略的眼光、时代的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努力促进各种绿色建材的发展,以绿色建材建造健康-安全-舒适-美观的建筑和室内环境,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
三、发展绿色建材的意义
人类不断开采地球上的资源后,地球上的资源必然越来越少,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也为了地球生物的生存,人类必须改变观念,改变对待自然的态度,由一味向自然索取转变为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在积极地寻找新资源的同时,目前最紧迫的应是考虑合理配置地球上的现有资源和再生循环利用问题,走既能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又不致危害未来社会的发展,做到发展与环境的统一,眼前与长远的结合。
作为建筑材料而言,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一方面消耗大量的能源,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和环境;另一方面,使用中会挥发出有害气体,对长期居住的人来说,会对健康产生影响。鼓励和倡导生产、使用绿色建材,对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的居住质量,作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谈到空气污染,人们往往只意识到大环境中的大气污染,却对居室内空气污染认识不足,其实,居室内的污染对人体的侵害更为直接。这种小环境是大环境的组成部分,它与人们朝夕相伴,与健康息息相关。
[关键字]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 环保管理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2-167-1
1环境监测管理的基本特征
作为环保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环境监测管理具有四方面的基本特征:
(1)目标性特征。环境监测保护旨在提高环境保护管理的水平,提高管理工作的及时性、精确性和科学性,从微观的角度是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经济性、完整性和代表性。
(2)层次性特征。环境监测管理需要进行分层次管理,分为监测性监测管理、特定目的性监测管理、研究性监测管理,在确定环境污染现象和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掌握环境的质量,以重点监测管理污染事故、仲裁监测管理、考核验证监测管理,并鉴定需要重点注意的污染因素,确定这些因素对人体和生物体等的危害程度。
(3)整体性特征。环境监测管理属于复杂的系统的工作,要求通过布点、样本采集、试点监测、处理数据、综合评价等环节工作,使得整个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形成统一的整体,实现监测管理的科学性。
(4)动态性特征。环境监测管理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环境特点,提高监测管理与环境质量态势变化适应程度,以便及时调整监测项目、频率的增减,以及监测点位变化等管理目标,从而保持监测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
2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对策
结合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基本特征,可以看出管理内容的广泛性,为了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水平,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2.1划分监测管理工作的性质
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性质,分为计划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网络管理等内容。
(1)计划管理。在确定监测管理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之后,制定监测工作计划,提高环境管理的服务水平。其中包括:常规定的监测管理计划,进行监测网点的布设和计划的调整;实施计划、质量保证计划、培训计划、数据统计计划、经费计划等的制定;质量报告计划,按期提交环境监测的动态资料;科学研究开发计划,由监测站执行科研任务,提高监测技术的发展水平,以解决监测的问题。
(2)技术管理。在监测计划制定之后,对技术方面的标准规范、制度、政策路线、发展方向等进行明确,以确定监测的技术范围、规范制度,并加强监测仪器设备的管理,定期检查监测仪器设备的是否能够正常使用。与此同时,监测站还需要分级管理,分析和评价环境标准物质的开发和应用等。
(3)质量管理。环境监测质量的保证是整个监测管理工作的核心保证所在,关系到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在整个监测管理任务当中,质量管理建立在计划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基础之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2监测管理流程的优化
环境监测管理流程的优化,需要对监测过程进行科学划分,其中包括监测点位管理、采样技术管理、测试方法管理等内容。
(1)监测点位管理。分为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两个层次,其中要求确定监测的最佳点数、最佳点位、点位覆盖范围等。
(2)采样技术管理。根据环境监测任务的特征,采集随机分布的环境监测样品,实现样品采集的规范化,而根据不同的环境样品,需要采用不同的采集和保存方法,并以严谨的技术规范要求和程序,提高采集技术管理的质量水平。
(3)测试方法管理。测试方法的采用,需要能够满足监测任务的完成,其中监测数据管理任务最为重要,涉及到化学、物理、生物等的数据描述,并且需要利用概率统计和数理统计的方法,了解和判断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4)综合管理。该管理任务是环境监测的最后环节,要求汇集、解释、运用全部环境质量的信息,对环境监测进行综合地评价,从而形成环境监测具体的总结方案。
2.3其他的监测管理对策
除了以上的监测管理方法,监测类型的划分和环境要素的划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将环境监测分为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影响监测等,提高监测的目的性,另一方面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固体废弃物、生物、噪音、放射性等监测管理,另外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还要落实技术支持、监督、服务等职能工作,强化环境监测管理的法制建设程度,各级监测站要调动监测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准、快、全"为目标,发挥各自的优势潜力,以监测数据的综合利用为切入口,扎实完成环境质量、污染源、污染事故、环境纠纷仲裁等监测任务,并形成科学的报告成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管理是环保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具有目标性、层次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特征,要求依托环境法规制度、配套监测措施要求,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因此,环保局需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结合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基本特征,划分监测管理工作的性质,进行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并通过监测点位管理、采样技术管理、测试方法管理、综合管理,优化监测管理的流程,为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提供良好的监测环境。
参考文献
自Grossman and Krueger(1995)[1]首次采用跨国数据选取人均GDP为解释变量 ,空气、水和 土壤的污染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证明EKC的存在性开始,利用各国实际情况拟合环境的库茨 涅兹曲线EKC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FDI和环境关系问题的较为领先的研究视角之一。利用 类似方法,支持者如Carson等(1997)[2]利用美国1988-1994年间的数据发现七种 空气污染物与 经济增长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实际转折点明显出现在用截面数据计算出来的转折点之上, 从而印证存在EKC。几乎同时,Xing and Kolstad(1998)[3]计算了美国FDI的流 出量和硫磺的 产生量之间的关系,在小样本的前提下又支持了“污染避风港”(许多发展中国家作为东道 国为增加对FDI的吸引力,不惜采用降低其环境标准的方法, 导致这些国家成了跨国公司污 染企业的“避风港”)理论的观点。之后,Clem Tisdell(2001)[4]又对环境库茨涅兹曲线进行了修正,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边际的分析方法,同样证明环境污染的总趋势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下降。
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也是不尽相同,如夏友富(1999)[5]从行业层面对外商投资于 中国污染密集 型产业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外商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向中国转移污染密集型行业。 然而更多的学者还是支持EKC的观点,如张晓(1999)、[6]赵细康(2002)、[7]兰天(2004)[8]的研究都分别显示出环境库茨涅兹曲线(EKC)的倒U型特 征,表明外商在中国的投资并未出现大规模的污染产业转移倾向。
为了考察FDI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本文在研究方法上沿用了Grossman(1995)的基本思 路,但使用更科学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CPI(表示环境污染程度或环境质量等级 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替代前人惯用的各种污染物作为被解释变量,并在解释变量中加入了量 化的政府治污力度指标(各省治污支出与该地区GDP的比值)。同时为了研究可能出现的地 区性差异,文章利用连续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东部、中部及西部三个区域建立经济模型。
一、中国环境污染与FDI概况
本文用1991年至2006年连续16年的三项环境污染指标的排放量计算了各年的增长率。(1) 工业废水排放总的来说在考察期内变化不大,各省市此消彼长,但全国总体值趋于平稳,19 92年至1997年期间基本呈下降趋势,1998年开始出现反弹,峰值出现在1998年和2005年,分 别为6.5%和10%,而且自2001年以来的增长率都为正(2006年排放情况按照商务部当年统计 数据计算,地区和全国结果存在明显逻辑分歧,故所得增长率不予考虑)。(2) 工业废气排放量增长率从全国情况来看在考察期内一直为正,且各省市都呈现逐年递增的趋 势。实际上除2002年的8.9%外,2001年起全国工业废气排放的增长率持续呈现两位数增长 。(3)从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全国总体上来看,除了1998年由于特殊经济形势激增3倍以外, 其他年 份基本呈现持续下降趋势,降幅在1999年达到最大。具体数据见表1。
进一步考察FDI和政府治污力度全国数据。从历年数据上看,1992年基本可以看作是FDI大举 进入中国的起始年,表1中当年的FDI增长率达到了152.1%。总体趋势来说,除1999年全国F D I流入量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以外,进入中国的FDI基本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与此同时, 中国的环境政策力度则呈现增减交叠、反复波动的趋势,且在2000年和2001年达到变动增减 的峰值,分别增长41.4%和减少33.6%。
总的来看,各污染物的排放均呈现东部地区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局势,这个 结果与三个地区FDI流入量的特征基本吻合。由此可以推测,我国各地区环境污染水平和FDI 流入量关系较为紧密。
表11991―2006年各项环境污染指标及FDI增长率对照表
二、实证研究
(一)计量过程
除了(人均)GDP和对外贸易之外,国家和地区位置差异、引进外资力度、环境政策和 国民素质等很多因素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环境污染水平,因此文中模型也尽可能的考 虑了这些影响因素。本文首先假定造成国家和地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剔除了国民素质对本国环境污染的影响。
另外,文章在模型中剔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本文的考察重点是检验中国FDI与环境污 染水平 的关系,如果模型中同时还含有GDP作为解释变量,可能会导致多重共线性,FDI在一定 经济区域内可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替代变量来揭示环境污染程度;其次以(人均)GDP作为 解释变量之一分析其对于中国环境污染水平的研究已经很多,因此本文不再单独考察经济发 展水平的影响效果。
FDI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尽管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污染避风港”和 “污染光环”(受母国国内环境标准严格的影响,具备先进环保或污染处理技术的跨国公司 在向东道国投资的过程中,通过技术外溢、知识扩散等方式来解决东道国本土企业生产过程 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了东道国资源的使用效率)上面。因此本文在假定中国FDI与环境 污染之间满足某种线性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面板数据估计方法研究FDI二次项系数的 符号,正号意味着“污染避风港”发挥着主要作用,负号则对应“污染光环”效应。
在本文的实证研究中,采用的是我国省际的面板数据考察我国FDI引入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 系。考虑到剩余的两个因素和上述假定条件,同时引入治理环境污染力度的量化数据(模型 曲线的弯曲程度可能会有变化,这在实际中往往体现在环境污染水平的加速改善或者恶化) ,首先建立带有环境政策效应的计量经济检验模型:
CPIjt=Cj+β1FDI+β2FDI2+β3Policy+εjt(j=1,2,……,n;t=1 991,1992,……,2006)
(1)
为了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文章对所有解释变量都作了对数处理,替换后的方程式 为:
CPIjt=Cj+β1lnFDI+β2(lnFDI)2+β3lnPolicy+εjt(j=1,2,… …,n; t=1991,1992,……,2006)
(2)
另外,检验中为了突出FDI和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考察环境污染水平是否在引入政 策力度因素后有加速变化,文章又进一步构造了不带政策因素的简化模型:
CPIjt=Cj+β1lnFDI+β2(lnFDI)2+εjt(j=1,2,……,n; t=1991,19 92,……,2006)
(3)
其中,Policy是指各地政府环境治理力度;CPI(compositive pollution index)是环境质 量评价方法中常用的综合污染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CPIj=∑[DD(]m[]i=1[DD)]PIjt*Wjt(i=1,2,3;j=1,2……,n)(4 )
公式中的PIji和Wji用以下两个公式计算得出:
PIji=Pji/[JB((][SX(]1[]n[SX)]∑[DD(]n[]j=1[DD)]Pji[JB))] (i=1 ,2,3;j=1,2,……,n)
(5)
Wji=Pji/∑[DD(]n[]j=1[DD)]PIji(i=1,2,3;j=1,2,……,n)(6)
其中j代表第j个省份;i 代表第i 个环境污染指标;PIi是环境污染分项指数;Wi是第i
项环境污染指标的权重;n在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各不相同。
因为本文考虑FDI与CPI之间的总体联系,各个经济区域内主要关注的是整体回归趋势和不同 省、直辖市之间的差异,而同一个省不同年份间的变化在这里不是观测的重点,因此模型预 期设定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同时,本文在对模型进行回归时,当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 S)估计时解释变量往往都缺乏显著性,考虑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面板数据中常见的异方差和 短期自相关引起的。因此本文采用了近似不相关回归(SUR)的方法,以修正此前横截面中出 现的异方差和短期自相关。
(二)数据说明
由于直到1991前后FDI才首度超过外债成为我国外资利用的主要形式,因此本文的实证研究 选择1991年作为考察的起始期,文中所有数据均取自《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 鉴》及各省统计年鉴。
1.FDI的数据。 由于《中国统计年鉴》自2006年版开始略去了按地区划分的FDI数据,本文2004年以前的FDI 值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而后三年的取自各地方统计年鉴。同时,为了避免检验结果 残差项的自相关,本文采用存差数据替换流量值。
2.污染物数据。 本文主要选取工业“三废”指标考察各地区环境污染程度,根据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法基本原 理,本文计算了表示环境质量等级的一个综合性指数――综合环境污染指数(CPI), 不仅简化了对多项环境分指标的大量回归估计,还同时考虑了气态、固态和液态排放物对 环境质量的影响,因此可以直接地对比各个地区的环境污染总体情况。
在计算CPI指数过程中,本文首先采取人均值的办法消除各省直辖市的面积及人口差异; 其次,在计算某一地区各环境污染分项指数的过程中,使用各地区平均值来替换理论上国家 规定的某一级标准值;最后,采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中应用最多的污染贡献率法来加权某一 地区各类环境要素的污染指数,即根据各污染物因子(各项分指标)的质量分指数来确定权 重。
3.其他特别说明: 首先,出于历史问题和统计口径上的原因,面板数据中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省。同时西 藏由于FDI值的缺失也没有包括在本文的研究中。具体的,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 、辽宁、上海、江苏、浙江、 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 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新疆。 其次,由于《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中仅给出了1998年以后各省市污染治 理项目本年完成投资额的统计数值,因此本文在建立带有环境政策效应的模型中,样本空间 缩短为1998―2006年。 最后,由于重庆市在1997年才从四川省分离出来成为直辖市,所以为了保证统计口径的统一 ,本文不带政策效应的简化模型中,四川省的数据包括重庆市,而对于加入政策因素的综合 模型,四川省和重庆市的数据拆开处理。
三、结论与建议
(一)实证结果
利用中国1991―2006年的数据进行估算的结果如表2所示。
三个地区模型(2)、(3)的F值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因此在模型的设定中拒绝了混合估 计模型的原假设,接收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在Hausman检验中,三个地区模型(2)、(3) 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即模型的设定拒绝了随机效应模型的原假设,接受了固定效应的备择 假设。所以,最后的模型形式确定为固定效应模型。
表2
模型估计综合结果模 型东部中部 西部
(2)
(3)(2)
(3) (2)
(3) LNFDI0.2210(2.645)0.0408(4.597)1.5145(78.706)0.0779(6.524)0.4650(4.761)0.0178(10.054) (LnFDI)2-0.0114(-1.649)*-0.0019(-1.858)-0.1863(-83.937 )-0.0091(-3.895)0.0340(13.094)0.0080(11.640) LNPOLICY0.1111(12.856)0.0626(34.235)-0.0530
(-7.987)Adjusted
R-squared0.98010.98190.99950.96890.98080.9673DW2.161.862.191.522.181.71 F-
1.东部经济区域的实证结果:
模型(3)的回归结果中LnFDI和(LnFDI)2项的系数均具有显著性,其中(LnFDI)2 项的系数为负。当其他经济因素不变时,东部各省FDI对CPI的曲线图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 U型分布,FDI刚开始进入东部经济区域时,环境污染水平会随着FDI的投入而增加,而当FDI 投入达到一定水平时,又对环境产生了正效应,满足污染光环效应的基本特征。而在模型( 2)的回归结果中,(LnFDI)2项须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然而,东部区域环境 政策 力度项的参数为正,即随着各省环境政策力度的增加,环境污染水平仍旧有上升的趋势,但 这并非完全是单一的因果关系,而应当是由包括FDI在内的众多因素所致,唯一可以说明的 是各省现行的环境政策力度对治理地区污染效果并不好或并未完全体现。
对比模型(3)和模型(2)两个回归结果,尽管加入环境政策力度项后其参数为正,但 更为明显的是模拟出的环境库茨涅兹曲线对称轴左移即转折点对应的FDI值减少,也就意味 着伴随政府治污力度的加大,污染光环效应将在更少的FDI投入下发生,也就是说政府治污 力度加大将使 污染情况加速改善,污染光环效应更加明显。
2.中部经济区域的实证结果: 输出结果显示,LnFDI和(LnFDI)2项的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LnFDI)2项的系 数为负。当其他经济因素不变时,中部各省FDI对CPI的影响也都是先恶化后改善的,呈现倒 U型分布。 与东部经济区结论类似,尽管加入政策力度项后其参数为正(较小的正参数显示中部区域的 环境政策对整体库茨涅兹曲线带来的上升比东部地区要低、环境污染的恶化程度更轻),但 政府治污力度加大后污染光环效应将更早更显著的出现。
3.中国西部经济区域的实证研究: 和前两个经济区域不同,西部地区的LnFDI和(LnFDI)2项的系数虽然也都通过了显著性检 验,但是其中(LnFDI)2项的系数为正。当其他经济因素不变时,西部各省FDI与CPI数据 的关系呈现上开口U型分布。FDI 流入西部的同时,该地区环境污染状况先降后升,对应了“污染避风港”效应的基本特征。 同时,和前两者不同的还体现在加入政策力度后的参数上,正的参数表明增加的治污投资使 上凹的库茨涅兹曲线向下移动,再结合右移的转折点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加入政府环境政策因 素后,分别延缓、降低了环境恶化的速度和程度。 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应该是和样本期有关,另一方面也和西部地区外资引入较晚、国家目前 大力发展西部的经济状况有一定联系。
4.小结。
首先,FDI 对我国各经济区域的环境影响是复杂的。那种认为FDI一定会加剧我国环境污 染水平,或必然会改善我国环境状况的结论都存在一定片面性 。根据前文来看,在讨论我国FDI与环境污染关系的时候,至少应当区分不同污染指标、不 同地域。其次,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对于分地区环境污染水平的作用也是有差别的。其中 东、中部地 区环境治理的力度并没有对环境水平的改善起到应有的效果,一个可能解释的原因是我国治 理环境的政策力度还没有到达阀值;西部地区环境治理力度对环境污染水平的改善具有明显 的正效应。同时,环境治理力度的强弱明显会影响到U型分布的峰态,使得不同地区环境质 量改善加速或环境质量恶化放缓。
(二)政策性建议
目前,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存在着地区分布不平衡、外资投向产业分布不均、对引进来的先 进环保技术利用和消化差别、环境标准存在地区间差异、环保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因此需要 我们切实地贯彻对外开放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起来,实 施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首先,积极调整外资引进结构。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状况极不平衡,从 实证结果上看,东部、中部地区的情况要明显好于西部地区,这与外国直接投资在各地区的 分布、地方政策法规有着密切的关系。
东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已取得的经济成果加大调整外国直接投资结构的力度,逐步 减少污染产业的外资引进,吸引更多外资投资于清洁产业和第三产业。东部各地区政府还要 加强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咨询、投资导向等服务,促使外国直接投资在本地区的环保产业更 好的发挥作用。政府部门要积极利用东部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较好的投资软环境鼓励跨国 公司设立研发中心,带动当地环保科研水平的提高。
中、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地区政策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制定并实施多样化的灵活的引资 战略,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接受来自东部的产业转移,对污染环境、破坏自然资源的外资项目 要坚决给予禁止,避免重蹈东部“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政府要从可 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把保护本地区环境资源作为各项经济工作的重要考虑因素。
其次,重视外资的技术引进。 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我国政府不仅要注意调控外资在各地区间、各行业间的 分配,也要重视低耗能、低污染的先进环保技术的引进,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R&D中心 ,或与我国科研机构和高校联合设立R&D中心、专业培训中心等。各级政府要积极建立健全 环境政策和法规,加强外资引入的审批和 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Grossman Gene M,Krueger Alan B.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2):353~377
[2]CarsonRichard T,JeonYongi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irPollu tion Emissions and Income: U.S. Data.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1 997,
2(4):433~450
[3]Xing Yuqing,Kolstad Charles D.Do Lax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tt ract Foreign Investment?.UCSB Working Paper,1998,3
[4]Tisdell Clem.Globalisation and sustainability:environment Kuznets c urve and the WTO.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9(2):185~196
[5]夏友富.外商投资中国污染密集产业现状、后果及其对策研究.管理世界,1999(3): 109~123
[6]张 晓.中国环境政策的总体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99(3):88~99
[7]赵细康.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兰 天.贸易与跨国界环境污染.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Empirical Study of FDI on China's environment:
Based on Inter-provincial Panel DataChen Jinguo1 Chi Cheng2 Yang Boqiong3Abstract: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 estment a nd the aggrav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eople starts t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DI and the environment of host countrie s, which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 this paper, i n order to find out the influence of FDI over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Chi na, we collect consecutive 16-year interprovincial data and establish a model of
empirical research.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tat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FDI in every province. However, they are different in
关键词:楠溪江领域;环境纠纷解决机制;法律规避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3-0098-02
楠溪江流域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北部的永嘉县境内,总面积为22420平方千米,以山地居多,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流域内遍布着各个城镇和村落,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和村落分布得较为密集,经济也较为发达。2000年以后,楠溪江流域经济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的增多,相关纠纷逐年增长,成为当地—个受人关注的社会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实地调研,以期对其环境纠纷解决的基本特征有所掌握。
一、楠溪江流域环境纠纷的基本类型
根据产生纠纷的当事人主体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类:居民之间的纠纷和居民与企业之间的纠纷。
(一)居民之间的纠纷
此处的居民根据其生活的行政区划和经济收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村村民。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目前楠溪江流域农村村民和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但他们之间由于生活环境不同等原因使得纠纷类型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城镇居民之间的环境污染纠纷主要是生活垃圾的污染和噪音的污染。其中尤其以生活垃圾的污染最为严重。笔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很多小城镇的街道上垃圾被乱弃的现象还是很常见的。同时笔者也发现了一个现象,有些比较小的较为闭塞的小城镇街道上垃圾箱很少,一些社区里也仅仅只有几个而且已经被垃圾塞得满满的垃圾箱,走近了就会臭气熏天。笔者向当地居民了解这个问题时,很多居民反映垃圾箱太少,生活垃圾常常没有地方丢弃;有些居民还反映个别人素质太低,将垃圾直接从楼上扔下来,尤其一些在街道旁开店面的居民更是抱怨,每天门口都会堆满了垃圾。关于噪音的污染问题,笔者了解到的信息主要是交通噪音污染,而且当地大多数城镇道路狭窄,有时候一遇到堵车的情形噪音污染更是严重,在街道旁的居民对此意见较大。
2.农村村民之间的环境污染纠纷主要是水污染、家禽粪便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笔者走访的几个村落,当问到污染这一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大多数想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家禽粪便污染。笔者也亲眼所见,村子里的鸡鸭成群,牛羊也为数不少,地上家禽的排泄物随处可见,走路的时候都要小心低头看着地面走。笔者还发现楠溪江流域内的村落里家禽基本上是散养的,村民们除了饲养猪以外,很少有人专门圈地饲养自己家的鸡鸭之类的家禽。正是由于这样导致了农村里鸡鸭乱跑,排泄物不能集中处理的现状。楠溪江流域的村落大多数是依傍楠溪江而分布的,因此生活和农业生产离不开楠溪江。可是笔者同时也发现,村子里的妇人洗衣、物洗农具全是在江里,而且常常有人把猫狗的尸体也扔到了江里。从下游往上,笔者一路走来,最大的感觉就是江水的水质一路变好,中下游地区水质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污染现象还不算很严重,虽然当地的村子很少有环卫工人,但是村民们的生活垃圾都会采取焚烧的方式处理。
(二)居民与企业之间的纠纷
企业的赢利性是其对外活动的根本宗旨。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必将导致企业与居民之间的环境污染纠纷。楠溪江流域企业与居民的纠纷主要有企业造成的水污染,还存在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永嘉经济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当地有很多小企业、小作坊类型的加工厂,他们大多分布在小城镇,并未做到与居民的生活区相分离,所以噪音污染这一块很普遍。空气污染主要在楠溪江中下游地区,曾经盛极一时现今倒闭了的永嘉化工厂就是空气污染的一个代表。水污染也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笔者了解到的信息是下游地区的企业排污基本上都是直接进入江里,而企业污水处理的问题并没有做到对社会公开,民众对此也无从了解。
二、楠溪江流域环境纠纷解决的基本方式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多元化的环境污染纠纷解决机制,它是指“一个社会中,多种多样的纠纷解决方式以其特定的功能和特点,相互协调的共同存在,所结成的一种互补的、满足社会主体的多样需求的程序体系和动态的调整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诉讼、行政处理、调解、协商、仲裁等。通过实地调研与走访,可发现楠溪江流域居民解决环境纠纷存在较为明显的偏好与规避现象。
(一)居民所偏好的纠纷解决方式
1.协商。“协商是一种简便易行,及时而又经济,有利于团结和社会安定的纠纷解决方式”。协商这种方式在楠溪江流域的小城镇和农村比较封闭同时乡土气息浓郁的社会中是最为普遍的。在那里人们更加喜欢这种不伤和气、相互让步、及时快捷的解决纠纷的方式,而且居民之间或村民之间原本纠纷的事情危害及影响也并不大。同时,由于协商具有非公开性,在面对居民与企业之间的纠纷时,企业往往也会更加愿意接受以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而不是以其他的公开方式来解决。
2.人民调解。人民调解是依法设立的群众性自治组织通过居民间调解解决民间纠纷的方式和程序的统称。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有村委会、居委会、街道组织等。这些组织的组成人员来源于居民,因此大家对于他们的亲和力比较高。当出现环境纠纷的时候楠溪江流域当地居民去找他们解决问题的时候不会觉得伤了和气,同时又因为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社区或农村中,他们往往也比较能够掌握纠纷的实际情况,从而可以使纠纷更加合理地得到解决。
[关键词]工业建筑新型材料 绿色建材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的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趋尖锐,我国政府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绿色建筑。随之,各种绿色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施工工艺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了大量的绿色新型建材。工业领域也十分重视绿色工业建筑的发展,对如何做好绿色工业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运行管理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就从绿色新型建筑材料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推广角度,浅谈打造绿色建筑行业的几点看法。
一、绿色建材的基本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各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被研发出来,而这些材料对于我国工业建筑的实现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绿色建材不仅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能够节约资源和能源,更重要的是,绿色建材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绿色建材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达到了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当前与长远的结合,因而,提高绿色建材在工业建筑中的使用率,是工业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归属。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农业或城市固体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生产无毒、无污染、无辐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与人体健康的建材,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特征一:生产建材尽量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或废液、垃圾等废弃物。
特征二:采用低能耗、无环境污染的生产技术。
特征三:在生产中不得使用甲醛、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等,不得使用铅、镉、铬及其化合物制成的颜料、添加剂和制品。
特征四:产品的设计宗旨是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即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且有益于人体健康。产品具有多功能,如抗菌、灭菌、防霉、除臭、阻燃、隔热保温、防火、调温、消磁、防射线、抗静电等功能。
特征五:产品可循环和回收利用,无环境污染废弃物,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可见,"绿色建材"最基本的功能是维护人体、保护环境,成为保护和治理环境的有益材料,它从源头上就注意消除污染,并始终贯彻在生产、施工、使用及废弃物处理等的全过程。绿色建筑结构体系是从工业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的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其基本概念为:建筑物的骨架即承重体系所用材料是基于绿色建材之上的。这是工业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部分。
二、绿色新型建筑材料的分类
由于一些传统建材工业,如水泥业、黏土砖瓦业等大量消耗能源,污染环境,而且产品性能上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建筑业的要求,严重影响着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国家建材和建筑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中,发展新型建材一直是主导方向之一。绿色新型建筑材料是区别于传统的砖瓦、灰砂石等建材的建筑材料新品种,包括的品种和门类很多。从功能上分,有墙体材料、装饰材料、门窗材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粘结和密封材料,以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五金件、塑料件及各种辅助材料等。从材质上分,不但有天然材料,还有化学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等。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新型建材的内涵发展为“用新的工艺技术生产的具有节能、节土、利废、保护环境特点和改善建筑功能的建筑材料”,例如:我国新型混凝土材料、防水材料、保温隔热材料、环保型装饰装修材料等新型建材得到很大发展.在这里重点介绍一下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清水混凝土”一直是国内建筑领域少人涉足的一片神秘之地。20 世纪初时, 混凝土因其力学特性开始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到20世纪中期, 建筑家们逐渐把目光从混凝土作为结构材料的具体利用转移到材料本身所拥有的柔软感、刚硬感、温暖感、冷漠感等材质对人的感官及精神的影响和刺激上,开始用混凝土作为结构材料与生俱来的装饰性特征来表达建筑传递出的情感。国内有的航站楼采用的就是清水混凝土技术。这种新混凝土没有色差、气泡和裂纹,也不用进行刷漆装修,完全是自然灰色调,非常质朴。 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40MPa)首先用于30 层以上高层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因为这种建筑物下部三分之一的柱子,在用普通混凝土时断面很大。除节省材料费用外,与钢结构相比,加快施工速度也是采用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特点。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常规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选用优质原材料,在妥善的质量控制下制成的。除采用优质水泥、集料和水外,配制高性能混凝土还必须采用低水胶比和掺加足量的矿物细掺料与高效外加剂。
三、绿色新型建材在工业建筑中的推广应用
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是解决日趋严峻的全球能源危机的唯一出路,而建筑能耗在整个能源消耗中约占30%-40%,故建筑节能的意义不言而喻。树立绿色建筑供能节能和绿色建筑装饰的设计与施工理念,是工业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归宿。面向新世纪运用生态学中的共生与再生原则,结合自然并具有良好的生态循环方面将是工业建筑的发展方向之一。
[关键词]生态建筑 设计 环境 可持续 仿生
中图分类号:TU7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197-01
在现代生活中,生态建筑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且扮演着越来重要的角色。生态建筑是结合生态学和建筑学,不对环境造成破坏,并且可以达到建筑不采用不可再生资源、电力和供给自给自足、可以净化空气和污水的目的。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根据其所在地区环境特点进行设计,使建筑与其存在环境相结合,达到节约能源、约土地资源、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生态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整体设计、高效无污染、灵活多适的原则。这就是说生态建筑是一个整体,它与其所存在的环境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以其建设区域的自然环境为基础,不破坏环境而建设,建成后与环境形成共生的关系。建筑在利用能源的时候不产生污染,建筑材料不产生污染以及其他对环境不利的因素。合理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注重对建筑材料和资源的重复使用,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是遵循高效无污染原则的重要途径。另外,在设计规划中,使建筑能够适应随时代变化的人们的功能需求,避免建筑的不适用所带来的重复建设,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
生态建筑的设计是人类、建筑与自然三者和谐相处思想和可持续思想发展的结果,是建筑师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工业革命使人类文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人们大量的攫取自然资源也使地球自然环境的迅速恶化,地球物种大量的减少,人类意识到了以破坏环境为前提的发展是不可取的、不能长久的,如何拯救人类的生存环境以及如何长久的发展下去成为各界科学讨论的重要课题。
随着20世纪初的世界环境运动,七十年代的全球绿色运动的开展,可持续的发展观初步形成。随后在八十年表的《人类宣言》《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等,使人类从此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为生态建筑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采和利用以及全球变暖、臭氧衰竭、酸雨等直接影响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因此,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类、建筑、自然三者的关系,生态建筑也随之产生。
现在,随着对生态建筑设计的不断讨论和研究,生态建筑已经走出了初级阶段,进而进入了实践研究的阶段,并有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
美国在生态建筑的实践中实行可持续发展的量化设计,运用GIS对地形、植被、土壤、水文、通风以及交通等因素进行量化分析,辅助设计。德国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对建筑进行节水节能的控制,并利用太阳能代替不可再生能源,对生活污水进行直接处理,并在屋顶实行绿化策略。在技术和设备方面,德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在实践中广泛运用,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法规。
生态建筑目前普遍的设计方法和手段是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和水循环等的这几方面,然而,近几年也有在建筑材料仿生方面有新的进展。
仿生的建筑设计是对自然界生物千百年来在“适者生存”法则下不断进化而形成的形态特征和结构成分进行模仿研究而设计出来的建筑。开发仿生建筑材料,提高建筑材料某方面的性能,如韧性、保温、防水、降噪、自洁以及吸光等,可以提高建筑的生态性。如,根据蜂巢的结构原理,开发出的可满足大空间的“生物穹窿”结构;通过对蚁穴的研究,建筑师发现在建筑材料中添加泥土可以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另外,对“类生命体”建筑材料的研究开发也是仿生建筑研究的一方面,促进新技术新材料的产生也是仿生设计研究在生态建筑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命题,生态建筑的仿生设计为实现真正的生态建筑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在现今环境问题严重损害人们健康的情况下,建筑师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且要改善环境,优化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在现代城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所占据的比例和其增长速度远超于城市中绿化。在大自然中,树木以及其他植物是保护环境、修复生态的主要角色,在城市中,生态建筑和道路也应该承担起保护环境、修复生态的重担。因此,未来生态建筑应该如同植物生物体一样可以改善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充分运用太阳能、风能等可持续能源,运用“类生物”等高新技术材料,与周围环境形成有机循环系统。这就意味着所谓生态建筑不仅应该是节能的,而且是可以输出能量的,不仅不破坏环境的,而且是与环境共生的。
建筑与环境的共生就是建筑被外部环境作用的同时对环境进行主动适应,如,在炎热地区收集外部热量,并将其转化为电力,这就要求建筑外墙采用高新技术材料,并且要改变传统的墙体概念,将建筑的外墙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规划设计,使其对于外部环境具有主动适应性。生态建筑也需要具有地域性的基本特征,根据地域环境特征进行不同的设计规划,如,在环境污染严重的城市,建筑物要对环境具有净化作用,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净化,并且道路桥梁对汽车尾气的排放可以直接进行吸附净化,从而达到优化环境的目的。
生态建筑融入现代生活,除了环保,建筑应该有能量的产出,除了节能,要为所在的环境提供保障,并且在需要时可以缓解城市空气污染,为周边的室外空间提供充电、网络等的便利条件。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于生态建筑的技术和材料随之发展,建筑师应该将生态共生与仿生节能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将生态环保与高新科技相融合,并结合生物的进化原理和植物的生长原理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为未来的建筑之路做出卓越而灿烂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宋晔皓.欧美生态建筑理论发展概述[J].世界建筑,1998.01.022:67-71.
[2] 赵尊键,陈晨,贺喜格图.仿生学设计引领的新型环保建筑.[J].2015.41(3):13-14.
[3] 谭亚武.生态建筑设计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
[4] 仓力佳.生态建筑的仿生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5] 王守平,张瑞峰,高巍,范文南.绿色设计.[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04.16-22.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论文摘要:本文对师范院校非环境专业开设人与自然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考试方式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并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初见成效。
目前我国师范类高等院校,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环境教育训练还不够,尤其是高校的环境伦理教育更加不到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不同专业方向的未来教师,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一种带有系统性、综合性的环境教育培训,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总结提高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以生态科学知识为基础,以环境教育理念和方法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体验、领悟、渗透其中的环境教育思想和未来可以借鉴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起新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现,实现大学生环境意识由知到行的转化,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共和谐。
1 教学内容体系
按照教学计划,人与自然课程为36学时。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讲述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成分、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熟悉生态系统平衡和失衡的基本特征,掌握生态平衡的定义;第二章讲述污染的概念,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以及环境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了解水污染与废水处理的生态对策,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固体废物的处理及其资源化;第三章主要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作用,提高人们保护自然资源的环境意识,从而使我国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获得人类重视及完善发展;第四章通过前面知识的铺垫,使学生了解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根源就在于人们不正确的人与自然观,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所处环境的现状,只有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 讲授方法
人与自然课程尝试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讲授,以便在较少的课时中,有效地对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进行人与自然相关内容的介绍。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对某些环境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达到提高其环境道德素质的目的。从各个特殊案例的了解分析中提炼出关于生态问题和人类行为的一般道理,使学生的眼界不至于被局限在具体的生态或环境问题中,这样既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也容易与学生产生互动,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积极的参与者。
例如在美国北部的五大湖区域,也发现了大量鲑鱼和鳟鱼死亡的事件,情况与鳄鱼僵尸十分类似,也是由于脑部的神经元坏死。经过反复的调查和试验,最终调查人员发现,死因是由于鳄鱼体内缺乏一种叫做“硫胺素”的物质,这种物质也叫做“维生素BI”。再次的实验结果表明,正常鳄鱼的内脏器官维生素Bl含量正常,而僵尸鳄鱼内脏器官的维生素Bl含量明显减少。调查终于有所进展。
最终,科学家得出了僵尸鳄鱼出现的原因:格里芬湖风光秀丽——人们移居到此——开垦肥沃的“腐质土农场”——大量化肥流人格里芬湖——格里芬湖水质富营养化——某种藻类大量繁殖——其他鱼类数量大量减少,除了一种叫做“窝斑”的鱼类——“窝斑(鱼祭)”体内有一种“硫胺素酯酶”,可以迅速分解生物体内的硫胺素——鳄鱼只能吃到“窝斑(鱼祭)”——鳄鱼体内缺乏硫胺素——鳄鱼大脑出现病理性损害——鳄鱼反应迟钝,僵尸化——溺水,饥饿等原因死亡。
最终结论:“窝斑(鱼祭)”是凶器,但不是凶手。真正的凶手正是我们——人类!
这样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相关概念和知识,就容易让学生理解掌握,从而使他们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并且层层深入,容易与学生产生互动,启发学生思维,利于学生记忆,最终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3 教学手段的选择
由于人与自然课程主要介绍动植物和自然知识,展现自然魅力、伟力和威力以及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探讨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使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人学习自然,珍爱自然,感悟自然,享受自然。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特别需要采用一种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手段一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内容包容量大、效率高而且表现形式生动,许多用语言难以表达的东西用多媒体能够很容易地做到,所以多媒体教学特别适宜作为人与自然课程的教学手段。
4 教学方法以及考试方式
人与自然课程涉及内容广泛,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即通过介绍动植物和自然知识以及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学生了解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从而培养学生爱护自然、尊重生命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人类应与环境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要更好地完成该目标,在教学方法上必须突破习惯思维、转变观念。
人与自然作为一门全校性选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比较灵活,弹性大,我们力图改变传统考试方式,期末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查方式以尽量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方法为:70%的成绩由教师给定或学生自选相关感兴趣题目后自主查阅文献或参考书,按照科技论文的写作形式撰写小论文。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开拓学生视野,还能提高学生查阅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0%为随堂小测验,这样不仅可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助于学风建设。
5 教学实践效果及对今后课程建设的思考
据每学期期中检查和结课前的调查情况来看,自该课程改革以来学生满意度均在85%以上,这将激励我们进一步思考更多的办法来使这门课程适合学生的要求。
在今后教学中,我们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5.1 编写合适的讲义。目前,人与自然课程可选择的针对性教材很少,上课内容多从众多参考书中筛选出来的,这对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造成一定的难度。我们目前计划着手编写相应的辅助教材,当然这项工作的完成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
5.2 教学内容上要与时俱进,多联系当前时事来进行。随着科技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与自然课程涉及的一些教学内容及社会热点问题每年都有变化,因此该课程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时进行更新,做到与时俱进。
5.3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教学。人与自然这门课程涉及内容广,教学内容可深可浅,而且学生基础也参差不齐,如果有必要,可据文理分科教学,教学效果可能将更好。
参考文献:
[1]陶文娣,北京市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J]
[2]朱义年,李湘萍,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与提高[J]
[3]周邦智,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环境与健康教学内容及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
关键词:生态环境;绿色建材;资源
绿色建材最早是在德国提出的,早在1978年德国就了第一个环境标志——“蓝天使”,并且还开发以“蓝天使”为标志的建材产品。现在,德国所有大城市中,都有专门出售“绿色建材”的商店。
丹麦为了促进绿色建材的发展,推出了健康建材(hmb)标准,规定所出售的建材产品在使用说明书上除了标出产品质量标准外,还必须标出健康指标。1992年制定的建筑材料室内空气浓度(dicl)指标值,提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空气残留度含量小于0.2mg/m3时,为无刺激或无不适;0.2~0.3 mg/m3时,和其它因素联合作用下,可能会出现刺激和不适;在3~25mg/m3,出现刺激和不适,并可能出现头痛。并先后制定了地毯、地毯衬垫石膏板、矿棉、玻璃棉、金属板等建材制品有机化合物室内空气浓度标准。丹麦早在1984年底,就在哥本哈根市建成了“非过敏住宅建筑”示范工程。
日本于1988年开展环境标志工作,至今环境标志产品已有2,500多种。日本科技厅于1993年制定并实施了“环境调和材料研究计划”。并于1997年,在兵库县建成一栋实验型“健康住宅”,整个住宅尽可能选用无害于健康的新型建筑材料,其建筑费用只比普通住宅增加2成左右。
我国开始研究绿色建筑材料比较晚,直到最近几年我国才开始注意绿色建材的信息交流和研讨。上海也成立了绿色建材展示促销中心,系统深入地开展绿色建材的研究开发。并且在1996年11月~1997年10月,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完成了“上海市健康型建筑涂料标准的研究”课题,提出了我国第一个地方性健康型建筑内墙涂料的健康指标。该研究课题通过审定将在提高我国绿色建筑内墙涂料的档次、促进低毒建筑涂料发展、规范生产、保护人体健康方面,迈出可喜的一步。
绿色建筑材料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它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这里所说的“绿色”并非指城市立体绿化、屋顶花园等,而是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标志,是指这种建材能够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当代与后代的环境质量。
“绿色建材”具有以下5个基本特征:
(1)生产所用原料尽可能少用自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等废弃物;
(2)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
(3)在产品配制或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不得用铅、铬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
(4)产品不仅不能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益于身体健康,具有多功能化,如抗菌、除臭、隔热、防火、防射线、抗静电等;
(5)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利用,不产生二次污染物。
绿色建材的提出是相对于传统建材而言的,相比较绿色建材而言传统建材存在着能耗高、污染大的缺点。
传统建筑材料的弊病
迄今为止的传统建材,其由生产到使用直至废弃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种从大量资源中提取出来,再将大量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的恶性循环过程。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