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17:11: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业发展状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云阳县的基本情况
云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长江黄金水道和渝沪高速公路横贯县境,长江及其一级支流澎溪河、汤溪河、磨刀溪、长滩河纵横切割,形成了“一江四河六大块,七山两水一分田”的地貌特征。云阳县辖42个乡镇(街道),幅员面积3649km2,耕地面积6.30万hm2,其中水田面积2.46万hm2;总人口13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1万人,占总人口的86.2%,是移民大县、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因三峡工程兴建,云阳县动迁人口超过17万人,综合实物淹没指标占重庆市的1/8,相当于湖北省淹没指标的总和。按照“加快”和“率先”的要求,围绕建设“渝东北开放重地”的总体目标,抓住“314”总体部署、国务院3号文件、城乡统筹和库区移民开发、对口支援等机遇,大力实施工业立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生态兴县、开放强县“五大战略”,云阳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2011年,云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3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5.6%,人均生产总值实现11982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9亿元,年均增长2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4亿元,年均增长18.2%;第三产业比重由31.3∶31.5∶37.2调整为27.4∶35.4∶37.2;地方财政收入10.4亿元,年均增长48.5%。
2云阳县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云阳县紧紧围绕“农业稳县”战略,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优势,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力打造“柑橘大县”和“牛羊大县”,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1年,云阳县粮食总产43.45万t,油菜总产1.25万t;养蚕4.79万张,产茧142万kg;水果总产12万t,蔬菜总产32.05万t,水产品总产0.78万t,年出栏生猪80.99万头、山羊37.13万只、牛3.1万头,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云阳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8.8亿元,年均增长6.7%,农业增加值18.8亿元,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5553元,同比增长25.7%。
2.1粮食生产基本稳定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大力实施科技兴粮战略,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扶持政策和抗灾减灾措施,千方百计稳定粮油种植面积,大力推广优质良种及配套增产技术,重点抓好上坝乡万亩粮食示范区建设,但受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农村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生产呈逐步下滑趋势。2011年,云阳县粮食种植面积9.94万hm2,总产量43.45万t,分别比2010年增加0.09万hm2,0.43万t,增加0.9%,1.0%,全县人均粮食(按农村人口计算)378kg。
2.2特色产业亮点凸显云阳县围绕建设“柑橘大县”和“牛羊大县”目标,按照“建基地、突特色、树品牌、兴产业、保供给、促增收”的总体思路,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农业特色品牌,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集中建设了标准化柑橘果园1.53万hm2、密植桑园0.4万hm2、优质粮油基地2.0万hm2、城郊商品蔬菜基地0.05万hm2、标准化茶叶基地0.07万hm2;利用云阳县养殖水面宽、鱼类资源丰富的优势,库区生态渔业发展开始起步,带动了渔民增收致富;坚持走加工带养殖连市场的路子,着力实施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全县已发展5000头以上肉牛生态养殖小区12个,万只山羊生态养殖小区17个,全县从事牛羊养殖的农户达到15万户。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扶持培育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7家,初步形成“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着力破解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指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27个,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大力打造“相思茶”、“巴阳峡”脐橙、“凤凰”及“云三增”大米、泥溪黑木耳等农业特色品牌,有效地带动了茶叶、柑橘、粮油等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
2.3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在坚持稳定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托农业主导产业,切实搞活土地经营权,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截止2011年底,云阳县累计流转土地面积达2.4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5.61%,涉及农户13.82万户,占全县承包土地农户(28.59万户)的48.34%;规模经营面积0.94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4.93%,3.3hm2以上的规模经营大户304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土地确权全面完成;大力开展“三权”抵押贷款,余额达到2.2亿元。
3云阳县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耕地资源约束较大三峡工程的兴建,云阳县共淹没高产稳产耕园地0.32万hm2,剩下的多为瘠薄坡地,中低产田土面积占耕地的72%左右,其中,中低产田面积1.53万hm2,坡度大于10度的中低产土2.93万hm2。加之退耕还林、城镇化建设、交通建设等因素影响,农村耕地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云阳县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仅0.05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部分移民后靠安置村,人地矛盾非常突出。据调查,云阳县农业安置人口中,人均耕地0.03hm2以下的占24.7%,0.03~0.05hm2的占17.6%,移民人均耕地比全县农村平均水平低近40%,例如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巴阳镇巴阳村移民居民点人均耕地只有0.01~0.02hm2。
3.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云阳县坡耕地面积大,农业投入不足,水利等农业基础条件脆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云阳县现有水利工程9145处,蓄引提水能力10868万m3,有效灌溉面积1.69万hm2,仅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6.8%,其中稻田1.54万hm2,占全县稻田面积62.48%;保证灌溉面积0.60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49%;旱涝保收面积0.35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49%。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服务手段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要。
3.3粮食安全存在隐忧云阳县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粮食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由于粮食生产面临自然、市场等风险,比较效益低,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多为老人,现在的农业在一定程度可以说是“老人农业”。老人们接受新技术能力弱,农业生产仍以传统耕作方式为主,先进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应用水平较低,稳定粮食生产的任务十分艰巨。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云阳县粮食基本摆脱了供给偏紧的局面,因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品质差的粮食销售困难,价格持续低迷,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造成农民粮食储备较少,一定程度上危及到了粮食安全。
3.4特色产业发展滞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甘蔗、苎麻、蓑草、佛手等传统农业增收骨干项目逐渐萎缩,有的已淡出市场。近年来,云阳县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重点培育柑橘、蚕桑、蔬菜、渔业等特色产业,为库区移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三峡水库淹没影响,恢复重建工程量大、投资大,农业特色产业远未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业特色品牌少,农村产业“空虚化”问题突出。
3.5农民增收面临困难近年来,云阳县农业及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民生活整体水平仍然偏低,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目前,云阳县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仍面临较多困难:(1)单纯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收入的空间越来越小;(2)库区“产业空虚化”问题突出,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刚刚起步,尚未做大做强;(3)乡镇企业和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4)农民缺乏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弱,加之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务工收入的增长受到一定影响;(5)地方财政困难,农村建设资金短缺,严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
3.6农村改革政策乏力少数农户因村组二轮延包尚未完善和承包纠纷等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未完全落实。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存在农户间私下口头约定,没有签定文字协议,签约主体与流转主体不一致等问题。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稳定难,缺乏对种植大户和企业业主等“买主”农业经营能力资格审查和评估的市场准入机制和对对农民利益的保护机制,流转业主一旦经营上出现失误,无法履约,常常给参与流转的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云阳县发展农业的思路与目标
4.1实施科技兴粮,保证基本自给综合考虑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结合库区农业生产实际,云阳县粮食生产应遵循“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种植面积,优化种植结构,挖掘生产潜力,保证基本自给”的基本思路,以农田保护性耕作、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为主要内容,建立主要农作物高产示范片,以点带面,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和抛秧、地膜玉米、秋洋芋稻草覆盖栽培等增产技术,努力提高单产水平,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hm2以上、总产稳定在43万t以上。要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推进粮油作物结构调整,搞好粮油作物专用品种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开发,提高粮油产品优质率、商品率。
4.2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抓住库区产业扶持、城乡统筹发展等机遇,发挥资源、环境、区位等方面的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围绕建设“牛羊大县”和“柑橘大县”目标,大力培育柑橘、牛羊2个主导产业。今后5年,在“一江四河”流域的24个基地乡镇建成柑橘面积达到2.0万hm2,产量达到30万t;大力推进牛羊、生猪产业化工程,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到2016年,全县山羊饲养量达130万只、出栏70万只;肉牛饲养量达30万头、出栏12万头。切实抓好蚕桑、蔬菜、茶叶、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发展,逐步实现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培育农民增收骨干产业,保障主要农产品市场供给。全县养殖水面达2.03万hm2,其中“一江四河”水面达1.24万hm2,发展生态渔业条件优越、潜力巨大,要按照“环境优先、合理开发、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推行池塘环境友好型养殖、大水面天然渔场开发、山溪生态流水养殖开发、休闲生态渔业等4种模式,加快生态渔业发展。要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培育农业特色品牌,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提高市场占有率。
4.3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生产能力整合库区产业发展、财政支农、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以工代赈、移民后期扶持、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以国家投入为导向,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努力加大农业投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推广农田保护性耕作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革耕作制度,利用先进的工程、生物和农艺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把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广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沼气建设,优化农村用能结构,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建设农村生态家园。
4.4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经营机制采取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入股和代耕等方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到2016年云阳县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度达到35%以上。积极指导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力争每年新培植5~7个农业中介组织,带领农民闯市场,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5云阳县发展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5.1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云阳县是国定的贫困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农业产业发展。建议进一步整合项目资源,加大对库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5.2支持发展库区现代农业发展库区现代农业对培育农业特色产业、保护库区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尽快研究制订有利于库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云阳县柑橘、牛羊主导产业和优质粮油产业,以及蔬菜、茶叶、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发展,支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培训基地,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
5.3支持提高粮食储备水平在保持粮食生产基本稳定的同时,为保证粮食安全,应尽快建立完善粮食调运储备机制,建立粮食调运基地,加强仓储能力建设,保证国有粮食储备总量达到3万t以上,提高粮食供应保障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关键词]农业 消除贫困 坦桑尼亚
一、引言
农业一直是坦桑尼亚经济中的主要贡献者,在整个国民产出中也占有很大的份额。在1990年--2007年间农业对GDP总量的平均贡献率在48.5%左右(NBS 2007)。农业也是一个解决农村人口就业的主要途径。据估算,坦桑尼亚8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NBS 2007),农业也是经济中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出口约占出口总量的57%。世界银行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战胜贫困,必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农业上。
本文的主要论点是:坦桑尼亚在消除贫困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成败与否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取决农业的业绩表现,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农村的贫困水平是城镇的2倍;第二,坦桑尼亚有超过8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
虽然农业在坦桑尼亚的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农业的增长速度却不令人满意。事实上,农业并没有将大部分农村人口从他们现在的困境中解放出来。据2000年1月的家庭收支调查显示,那些全部依靠农业的家庭往往比那些至少有一个家庭成员在非农业部门或者在其他现代产业部门的家庭更贫困。这似乎并不令人意外,鉴于坦桑尼亚农村经济的性质及其对农产品出口的依赖,2006年,坦桑尼亚的人均购买力为5美元,在177个国家中排名第159位,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在发展中国家,农业及其生产力的增长被认为是实现持续增长、消除贫困的关键。发展经济学家和农业经济学家都认为农业生产力的增长是关键,如果农业产量的增长得足够快,就可以解决贫困问题(Rao, Coelli and Aladdin, 2004)。
二、 坦桑尼亚农业的现状
从表1中可以看到,在2000年--2007年中,坦桑尼亚农业约以4.5%的平均水平增长,相比较,人口以3.0%的速度增长(2003年人口普查),这一数字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农业劳动生产力有小幅增长。
表1 农业实际增长率
年份 增长率(%)
1996 3.9
1997 2.4
1998 1.9
1999 4.1
2000 3.4
2001 5.5
2002 5.8
2003 4.1
2004 6.4
2005 6.7
2006 4.0
2007 5.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1表现了农业增长率的波动。例如,在1996年--2007年间,农业增长率在2005年达到了最高-6.7%,在1998年最低,仅为1.9%。在同一时期内,主要的六种粮食作物每年以4.5%的速度增长,而出口农作物则以5.2%的速度增长。其他产业如畜牧业、林业等则相对表现较差。为迎合国家消除贫困的目标,农业被视为主要产业,若要达成该目标,农产品必须大幅增长(lazaro and temu 2003)。
三、影响农业增长的因素
1.农业生产的规模
在坦桑尼亚农业经济是由小农场主来主导的。最新的地区综合农业调查显示:大约有462万小农场主在经营农业,平均每个小农场主耕种1.78公顷土地。(URT 2001b)
在对农业现状的分析中,ASDS指出:小农场主使用了坦桑尼亚85%的可耕种土地,平均每户使用0.2公顷--2公顷。2000年/2001年的家庭收支调查显示:对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评估显示52%的小农场主拥有不到2公顷的土地。
这些数据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坦桑尼亚有大量的未利用土地。据估计,在坦桑尼亚大约有4400万公顷的土地适宜发展农业,但为什么仅仅只有23%的土地被开发呢(URT2001a)?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在土地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为什么农民只耕种这么一点点?
如果通过减少对雨水过度依赖的农业,利用复种等方式,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是可以增加的。复种可以通过灌溉来实现。据估计,坦桑尼亚大约有100万公顷的土地适宜灌溉,而现在仅有15%的土地被灌溉(URT 1997)。若要通过复种完成如此密集的耕种必须要改进农业技术,加大对于农药和化肥的投入。
2.农业技术水平
现在坦桑尼亚农业所使用的技术都是较为落后的。农民们使用简单的工具,在依赖雨水的农业系统中,大部分都依靠手、用锄头耕种。据估计,仅有0.2%的农场主有一台拖拉机。在坦桑尼亚,约70%的土地都是依靠手、用锄头来耕种的,20%依靠畜力耕种,10%依靠拖拉机耕种(URT 1997)。如此低的机械化水平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在那些依靠畜力耕种的地区,也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农业经营。然而畜力割草机的最大缺点就是价格昂贵,这也是对农业机械发展的最大的限制,也就导致了农民们对家庭劳动力的依赖。
3. 农业信贷
在过去的8年中,虽然商业银行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商业银行对农业生产的贷款量却减少了一半,从1996年占国内总贷款的近11%减少到2001年的6%(世界银行2001)。研究表明,由于受到资本的限制,小农场主无法购买或者租用先进的技术投入农业生产。据测算,坦桑尼亚每年仅有5%的农民可以获得非家庭来源的贷款。农业贷款最大的制约条件就是穷人无法偿还的风险。
4. 可投入的要素及其要素价格
研究表明制约农业集约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民们无法获得足够的农业投入(URT2002)。1998年--1999年的地区综合农业调查显示大约64%的农民不使用肥料(详见表2)。
表2 1998年--1999年耕种季节内使用肥料的农民比例
肥料使用情况 农民数量 比例 (%)
使用肥料 1,662,800 34
-粪肥 1,054,600 (64)
-化学肥 398,300 (24)
-化学肥和粪肥 38,100 (2)
-堆肥 171,800 (10)
不使用肥料 3,082,000 64
总计 4,744,800 100
括号中的数字表明使用该种肥料的农民占所有使用肥料的农民总数的百分比
数据来源:URT 2001
同样,仅有约57%的农民会进行农作物害虫治理。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农作物害虫治理的农民中大约有34%都会使用诸如牛粪和树叶的非化学方法。然而,农民们避免大量使用化学要素投入的主要原因还是化学肥料价格高,他们现在能够从农产品交易中获得的低回报是很难去支持高额投入的。肥料的使用量下降一半不仅仅是因为取消了农业补贴,更重要的是因为农产品价格低。
在1991年--1997年间,投入补贴的减少实际上使得肥料的实际价格上升了2.5-3.9倍(世界银行2001)。这种增加,再加上较低的农产品价格,使得肥料的用量大量减少,尤其是像玉米这种粮食作物。农产品的低回报率是同该种产品的市场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将在下一节中讨论这些市场问题。
投入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及时的推广服务。在坦桑尼亚研发的主要问题在于研究者和农民之间的知识传承性差,推广机构的不稳定,以及由于当地政府对于推广服务的分权化管理而引发的制度性问题。
5. 农业生产的市场状况
农业生产的市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市场正常运转,交易及贸易繁荣,会增加在农村地区流通中的现金流,从而使得农民获得更多脱离贫困的机会。阻碍农业部门增长的市场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农产品营销的信贷
(2)较低的产品价格
(3)缺乏竞争力的市场
(4)落后的交通网络(尤其在郊区)导致较高的运输成本
(5) 市场信息不易获得
政府基于市场自由化的政策将市场问题寄希望于私有经济。但是由于私有经营者较少,且他们只从事自己有优势的领域,这就导致一些领域形成了垄断或少有竞争,同时也导致了农民收入不足。据估计,坦桑尼亚农村人均收入为14,134,而坦桑尼亚总体人均收入为17,928;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人均收入为40,767,而其他城镇地区人均收入为30,426(NBS2002)。
增加收入的惟一方法就是提高生产者的议价能力,并改善农村道路网络。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以保证市场服务的广泛覆盖和市场信息的充足。
6. 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
农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同样依赖于出口收入。传统的出口农产品主要有咖啡、茶叶和烟草。这些产品大部分都是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或者半成品出口,这就导致了产品价格较低,同时也限制了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较低的世界市场价格导致了农村人口的低收入。我建议政府应该鼓励对农村工业的投资。这些是可以通过实施相应的政策,并改善基础设施来实现的。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农业虽然重要,但是在过去的20年里,农业部门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农业生产的规模小,科学技术落后,农业信贷不足,可投入的要素不足及较高价格,农业生产的市场状况不佳,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较强。很多发展项目都聚焦在小农场主身上,而忽略了大中农场主(Temu and Phillip)。由于产业生产的规模较小,农业技术一直停留在使用手、用锄头上,这就使得农业一直是一个非常辛劳的苦力活,而无法成为经济的支柱。
根据以上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鼓励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学习先进技术,优化发展。这将促进农业的集约化,并促进农产品市场更加有竞争力的发展。同时也能加强农业同制造业间的联系。
第二,如果农业发展战略(ASDS)能够获得成功,今后的农业发展战略应注重大中型农场主。大中型农场主才是转变经济、促进农业集约化和商业化的关键。
第三,鼓励建立农民联盟。在自由的市场环境下,农民必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利,为自己的产品争取更高的价格。
第四,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与投入。放宽政策,提高农民积极性。从而促进坦桑尼亚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Mangisoni Julius, (2006). Markets, Institutions and Agricultural Performance in Africa. African Technology Policy Studies Network (ATPS); Special Paper Series No. 27. Nairobi, Kenya.
[2]URT, (2001), Tanzania Economic Survey 2001. 省略.
[3]URT, (2007a). Tanzania Economic Survey 2007, tanzania.go.tz
[4]URT (2007b).Agricultural Sector Achievements of the Third Phase Government 1995. 2005.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ood Security and Cooperatives. Retrieved from kilimo.go.tz
[5]Rao D.S. Prasada, Timothy J. Coelli and Mohammad Aladdin, (2004)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 employment and pover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1970-2000.. ILO, Employment Strategy Papers. Retrieved from.
[6]World Bank (2000): .Agriculture in Tanzania since 1986: Follower or Leader of Growth. IFPRI, Washington
上盖棚,下围网,新出土的豇豆、辣椒、黄瓜苗在湿润的泥土里舒枝展叶,茁壮成长,碧绿的桑园生机盎然。
反弹琵琶:大宗蔬菜产业应大有可为
不种粮食种蔬菜,不种高山种平地,不种特色种常规,不种时令反季节。本土农民段绪明反弹琵琶,奏出了现代农业的新意。“300亩早春萝卜卖了100万元。”这是大宗蔬菜散发出来的无穷魅力。
农业产业也似金字塔。段绪明从事过高山蔬菜购销,调查过特色农产品运营。“大众三千,每天都得摆上餐桌的萝卜、白菜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他选择了对“塔基”的追求。
白菜、萝卜、豇豆、甘蓝,早春、盛夏、延秋、越冬,周而复始,他种的蔬菜总是能够瞄准高山蔬菜和低山平坝蔬菜的空当,抢得最好的商机。
“别小看这几天、十几天的时间,价格却是几倍、上十倍的悬殊。”段绪明坦言,只要能够避开时令,错位竞争,提高复种指数,低山大宗蔬菜产业就大有可为。
多年来,各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一直重“特”轻“普”。回眸市场,权衡“量”“效”,能否在抓特色产业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惠及百姓餐桌和广大农民的大宗农业产业呢
困难重重:产业成型的道路还有多远
从年至今,金秋农业从基地只有几十亩、起步资金只有1万多元的种植大户,成长为资产达500万元、基地过千亩、带动农户近千户的重要龙头企业。
今年短短几个月时间,萝卜就种出了百万元。段绪明并没有常人预料的那种欣喜,反显得忧心忡忡。因为今春多雨,蔬菜普遍减产,每公斤萝卜卖出1.8元,相当于正常年份价格的4到5倍。“只要通过简单地腌制加工,储藏两三个月,每公斤可以卖到1.2元。”
“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段绪明告诉记者,建1个500吨的气调保鲜库需要200多万元,可以让时令蔬菜保鲜半年。因为市场需求量大,经营大宗蔬菜时,资金周转率极快。基地投入不少,自己又求贷无门,段绪明只能看着市场干着急。
资金瓶颈,一直是困扰贫困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涉农企业中体现更甚。用什么方法破解这个难题,理当成为各级政府和金融行业急需研究的课题。
举一反三:现代农业能否辟开新天地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单家独户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解决了农民的生计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又成了时代性的新难题。“以前一亩地产400公斤粮食,全家老小就能图个‘肚儿圆’。现在家家都有人在外打工,收入过万元。死种田地只能永远受穷。”大河镇杉木塘村留守农民张新明显地感受到了生产、生活的压力。
怎么才能解除这样的压力呢?农业企业无疑是生产与市场最为有效的“传动轴”。
县农民有30年种桑养蚕的历史。由于缺乏“以短养长”的办法,在市场冲击波的影响下,绝大部分桑园被毁。近几年,旧司乡以金秋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大力发展桑蚕产业。通过订单生产的模式,在桑园种植越冬、早春蔬菜,与武汉市场对接,既实现“桑菜互补”、提高效益的目的,又能规避单一产业的自然与市场风险。3季蚕收入2000元,两季蔬菜可收入3000元。农民种桑养蚕的热情空前高涨,3年时间就发展到6000多亩,带动农民达3000多户。
1济南市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1.1优势条件
1.1.1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济南市位于北纬36。4O,东经ll7。00,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为14.8℃,年均降水量为693.4mm.年日照时数为2088.4ho从自然环境条件可以看出,济南市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温较高,降水较丰富,较适宜建设农村沼气,发展沼气循环农业。
1.1.2丰富的沼气发酵原料。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都是很好的沼气池发酵原料。目前,济南市各类畜禽存养量达5865万头(只),饲养专业户达5.8万户,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达1885处.年粪污排放量达4700万t以上;秸秆种类以小麦、玉米和水稻秸秆为主,年产作物干秸秆400万t左右。
1.1.3政府的扶持力度大。“十一五”期间,市政府将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富民行动”列入全市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并制定了扶持方案,市级财政投入达1.2亿元。“十二五”期间济南市实施的统筹城乡“七大工程”,其中“乡村文明创建工程”把农村沼气建设列为重点.每年保持3000万~4000万元的资金投入。政府对农村能源建设的重视和扶持为济南市沼气循环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
1.1.4基地和园区建设成效突出。近年来,济南市按照“近郊抓园区、远郊抓基地”的思路,把特色品牌基地和都市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省会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在做精产品、做响品牌、做大规模、做强功能和做活机制上做文章、下功夫,打造了特色产业鲜明、促农增收效果强、体现省会现代农业建设亮点的特色品牌基地50处.都市农业示范园区80处。农业基地和园区建设为济南市沼气循环农业发展提供良好发展载体。
1.2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降低废弃物排放为核心,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提高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和节本增效两大重点,通过培育和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沼气循环农业产业链,加快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生态环境好、综合效益高的示范园区和基地,促进全市农业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发展模式
1.3.1在微观层面上。发展以农户庭院为载体的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是以家庭为单元,发展庭院经济,把人居环境和生产环境有机结合.利用农村庭院这一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条件,建立高效农户生态系统,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辅之以加工业,通过立体经营的种植业、链式循环的养殖业和技术密集的加工业,进行综合发展,多次增值利用,独立形成一个无废弃物的循环式结构51。典型模式包括庭院“一池三改”模式、“四位一体”模式、“畜一沼一果(菜、渔、菌)”模式等。
1.3.2在中观层面上,发展以园区和基地为载体的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以农业园区和基地为载体,以农业龙头企业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凭借地方优势产业发展,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实现种养加的有效对接,从而实现能量多级利用,物质良性循环,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提升产业发展潜力,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获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l5q。典型模式包括设施蔬菜规模化的“一棚一池”模式、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复合种养循环农业模式、休闲观光型循环农业模式等。
1.3.3在宏观层面上,发展区域型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以区域为整体单元,从循环经济的角度,依据区域布局优化与分工优化的原则,以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要途径,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导向。以特色农产品和主导产业为中心。理顺循环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等相关产业链条间的耦合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设计及农业产业优化升级,构建区域循环农业闭合圈,实现区域内不同产业系统的物流与价值流的共生耦合及相互依存,最大化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动态均衡目。目前,典型模式有生态农业与新能源示范县(市)区建设模式、生态文明村镇建设模式等。
1.4发展成效
截至目前,济南市农村户用沼气池保有量达到18万户,其中“一池三改”或“一池两改”模式达l5.8万户,发展“畜一沼一果(菜、渔、菌)”模式示范户2.8万户,“四位一体”模式示范户6000户;打造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园区(基地)56处,园区(基地)内建成中小型沼气工程36处,建造沼渣沼液储存池125处。建成“一棚一池”日光温室5800座,安装沼液滴喷灌系统等沼肥利用设施设备2500套;2个县(市)区列入省级生态农业与新能源示范县,30个镇、村列入市级生态文明村镇项目建设。“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应用面积达到1万hmZo全市循环农业发展的雏形已经初步确立。
2制约因素
2.1发展循环农业的观念滞后
目前,多数农户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现有条件的束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缺乏认识,发展循环农业的观念淡薄。大多按照传统形式进行农事活动,往往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忽视市场的需求,盲目生产。因此,造成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效率较低,对农业资源进行掠夺性使用,致使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制约了循环农业的发展21。同时,由于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环境意识淡薄、文化层次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循环农业技术的推广及应用[16,1。
2.2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没有技术创新带来农业生产的低成本,就会导致发展循环农业的成本过高,导致发展循环农业的可行性受阻[15,19】。目前,在农村户用沼气池越冬、秸秆沼气发酵、微生物菌剂开发、大中型沼气工程装备以及“三沼”综合利用等与沼气循环农业发展关系密切的关键技术上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与发展设施农业紧密结合的“三沼”利用技术及循环农业模式建设上没有技术标准和规范可循,导致多数循环农业模式缺乏可控性与精准性,产业链条短,产出效益不高,影响了沼气循环农业的发展。
2.3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
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科研与农技推广分离.难以产生协同效应。农技推广方式单一,仅限于农业生产这一个环节上而不是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许多基层农技推广站的功能仅仅是销售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技术服务和推广功能形同虚设[2Ol。目前,济南市农村能源技术推广体系中,县级农村能源部门技术人员少,多从事管理工作,乡镇技术推广机构中专职人员少,且学历层次低:某些乡镇的农技推广机构中,非技术人员不断增加,致使当前技术推广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各项沼气循环农业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
2.4服务保障能力不强
当前,沼气循环农业发展缺少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在政策激励、资金投入、风险防范、法律法规支持等方面所采取的服务和保障措施力度不够:加之存在发展循环农业“社会效益大,经济效益差”的认识误区,导致农民投身循环农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1,18.-191。此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是制约沼气循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运行机制、管理模式、服务手段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沼气循环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服务网络和“县一乡镇一村一农户”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和发挥作用。
3发展对策
3.1科学制定规划是沼气循环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
要根据自身自然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条件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深入研究当地循环农业发展的优势与重点领域,在科学分析和全面调研基础上,总结适宜不同类型地区的沼气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配套技术,制定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划q。要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选择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兼顾的发展模式,把重点放在农业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循环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以及生态文明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l】。
3.2加强宣传引导是沼气循环农业发展的推动力
通过发放政策宣传手册、公告栏、农村有线广播、报纸等方式,加大对发展循环农业在增收降耗和改善环境等重要性方面的宣传力度:同时注重循环农业模式经济效益的宣传,以可观的经济效益来刺激农民自觉了解循环经济的科学道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循环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口q;结合农民“阳光工程”等科技培训,加强循环农业技术使用方面的培训,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加大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搞好典型示范的推介。扩大影响,消除顾虑,用事实教育和引导农民、涉农企业等发展循环农业。使其尽早从中受益,为循环农业更快发展奠定基础同。
3.3健全技术体系是沼气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充分发挥本市沼气产业人才优势,加强与大学和农业科研部门的联合攻关,建立相对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展对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农业污染综合防治等循环农业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15,18,201。当前重点应针对循环农业模式构建和相关配套技术的标准化开展技术攻关,推进技术标准的制订。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建立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激励机制,切实加强循环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力提高技术成果的产出率和转化率,以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带动循环农业不断向前发展_驯。
论文关键词:特色农业,发展路径
特色农业是指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独特的资源条件和产品品质,并且已具备一定的生产传统和产业基础,经过扶持和培育能够迅速在国内、国际形成较强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具有稀缺性、绿色性、区位性(结合WTO就是原产地原则)等特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特色农业特殊品质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可以填补和开发现有和潜在的市场容量;同时,通过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形成的产品差异和质量识别也必然大幅提升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河南气候条件和地理资源优越,农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特色优势,发挥特色优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是河南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发展路径的选择对于特色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一、特色农业的经济学分析
1.推动农民增收
从种植业来看,目前我省农业种植大部分结构单一农业论文,特色不明显;小麦、玉米是主要作物,杂粮和蔬菜的规模种植较少,商品化率不高。按每亩地年产1000斤小麦和1200斤玉米,小麦每斤1元、玉米每斤1元的价格计算,一般种植业每年亩产值在2200元左右。刨除耕地、化肥、农药、机收等投入(每亩地大约需投入300元左右),收益约在1900元;加上每年的农业补贴,农民的传统种植收益一亩地也只有2000元。当前我省农村人地关系属于人多地少型,人均耕种面积不足2亩,传统农业种植对促进农民增收作用有限。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挖掘和培育特色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和效益,能有效推动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怎么写论文。
2.提升农业竞争力
特色农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区域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能够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品优质性、稀缺性和绿色性,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填补和开发现有和潜在的市场容量;同时,通过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形成产品差异和质量识别,使其特色品质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这必然大幅提升农业的核心竞争力。面临国内国际市场上激烈的农产品贸易竞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能避开产品同质化带来的低效益和弱竞争力;这对于促进河南省由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的转变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3.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
在当前公众对绿色无公害食品需求旺盛以及国际农业贸易中技术性壁垒的广泛存在的条件下,特色农业只有通过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式,提升和凸显产品自身无可比拟的质量特色优势,才能够在应对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必然要求农业产业链的延长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改变目前单户生产带来的农户市场参与不足、农业附加值低以及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状况,而特色农业发展促进机制体制的创新会进一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
由此,必须充分重视优质特色农业的挖掘和培育,不断拓展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产值,使我省农业“质”“量”齐增。这对于我省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1.积累了一定的特色优势,但资源优势开发不足
河南省特色资源丰富,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叶、花卉、畜禽、果蔬、木材、药材等在内近70种口碑相传的特色产品,如信阳毛尖、南湾鱼、樱桃谷鸭、杂交水稻、光山麻鸭、新县银杏、商城油菜、淮滨杨木、息县半夏、平桥石榴、固始鸡(鹅);泌阳、西峡香菇;灵宝苹果、宁陵酥梨、孟津梨;河阴、封丘石榴;荥阳柿子;灵宝牛心柿饼;西峡猕猴桃;仰韶杏;灵宝、新郑、内黄的大枣;信阳板栗;卢氏、辉县的核桃;方城烟叶;南召柞蚕;驻马店、南阳芝麻;开封花生;商城油茶;开封西瓜;中牟大蒜;淮阳黄花菜;淅川、永城小辣椒;固始“愣头青”白萝卜;杞县、延津胡萝卜;洛阳牡丹芍药、延陵腊梅、开封、南阳、郑州月季、信阳杜鹃;焦作四大怀药、内乡山茱萸;西峡山茱萸西洋参;南召辛夷;济源冰凌草;封丘金银花;辉县、林县山楂;新县银杏;正阳生猪、三黄鸡;南阳黄牛;郏县红牛;泌阳毛驴;周口槐山羊、沈丘清真牛羊肉;固始土鸡;淇河鲫鱼;原阳大米;确山红薯;道口烧鸡;驻马店小磨油;许昌腐竹;商丘酱菜;兰考泡桐等。以这些特色优势为基础,我省特色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农业论文,各地树立了众多的特色品牌,如华英鸭肉、文新茶叶、商城制鬃品、羚锐中成药、奥龙牌色拉油、安太食品、维维、十三香(调料)、利维康、莲花、宋河、金丝猴、辅仁等。但有些特色优势没有充分挖掘,没有形成特色品牌和产业化经营。
2.农业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发展层次较低
目前,河南省有562家企业被列入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0家企业先后入围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与全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数908相比,只占不到4.5%的比例。从农业企业规模和农业产业链条的发展看,除少数知名企业外,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产业链条较短,品牌意识不强,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大多企业处于农产品初级加工阶段,技术含量低、产业附加值少、产品单一,核心竞争力不足。很多特色产品质量上乘,但由于技术、资金和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工和包装简单,品牌意识缺失,销售半径小,市场潜力和经济价值没有充分挖掘。
3.农户认知不足,组织化程度低,参与意愿与能力不强
在目前我国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单户种植(养殖)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形态;农户是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主体。对沈丘县石槽乡农户调查得知,大部分农民对特色农业的概念表现陌生,缺少品牌意识,没有提升产品质量的内在动力。观念的落后、技能的不足和市场意识的模糊使得大部分农民在农业发展中只能扮演“耕种者”的角色,在产品质量提升、特色提炼、加工和营销等方面严重缺位。同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速度缓慢,这一方面使农业生产停滞在单户耕作的阶段,难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农业企业和众多农户之间的交易成本,难以在特色农业生产过程中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怎么写论文。
三、河南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当前促进我省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深化认识、加强引导农业论文,坚持走产业化、标准化发展的战略,并进一步理顺和发挥地方政府职能,围绕特色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金融、信息、科技、服务等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供应,积极引导农户和农业企业的发展,激发特色农业发展的原生动力,扶持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农业企业的发展,畅通特色农业发展的生产、加工、营销渠道;这是我省特色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
(一)深化认知,理顺职能,加强观念引导和政策扶持
1.把握特色农业发展规律,理顺政府职能
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资源先决、市场导向、规模适度、科技支撑、产业开发。作为主导的一方,政府有关部门应首先深化对特色农业的认知,把握其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以更加科学地引导特色农业的发展。其次,通过理顺政府职能,形成特色农业生产的专业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围绕特色农业的项目培育和遴选、扶持体系的构建、特色产品的质量认证、标志和识别,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逐渐形成专门领导部门和专业技术机构并完善其工作机制,实现对特色农业发展的垂直、高效引导。动员社会各界尤其是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力量,发挥其专业优势,推动诸如农民培训、技术推广、产品推介等方面的工作,形成特色农业生产的专业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
2.加强观念引导和政策扶持,提升农户参与意愿与参与能力
从观念上使农户对特色农业的发展前景有所认知,增强其市场经济意识,提升其对特色农业发展的参与意愿。对农业劳动力群体进行定期培训,使其具备特色农业发展意识,更新生产组织方式,促其形成专业化的经济合作组织。完善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完善管理组织方式、人员编制、薪酬待遇、服务农户的方式和渠道等,创建发挥农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作用的机制。加强对农民信贷的引导,在贷款利率、贷款额度、还款方式和期限等向特色农业倾斜。
3.做好区域规划,科学布局特色农业
发展特色农业必须考虑地区综合条件,注重比较优势的发挥,寻求最佳的发展方案。我省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厚农业论文,特色产品的发展基础坚实,前景乐观。在特色农业的布局上,应构建机制,综合利用专门机构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对河南农业发展基本情况深入调研,依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生物资源、历史文化、农户已掌握的生产技术,以及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现有种类、质量和规模,制定科学规划;使各地具有明确的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方向,避免地域不适风险、市场风险、需求不足风险和一哄而上的风险。
(二)坚持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的发展战略
1.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促使特色农业发展的战略
产业化经营为特色农业的做大做强做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使原来小规模的家庭式生产转变为农业生产部门和关联产业紧密联系的社会化大生产;把传统的家庭为主体的独立经营变成由公司或联合体为主体的企业经营;将原来相互分割的农产品经营环节重新加以有机整合,形成一体化经营的格局。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可使地区潜在的相对优势转化为现实竞争优势,形成有竞争优势和区域特点的主导产业。打造特色农业生产、加工、营销完整的产业链,能提升特色农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会带动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
2.积极推动农业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农业标准化生产能有效克服当前农户分散生产带来的随意性,保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优质性,也有利于避开国际农产品贸易中技术性壁垒的影响怎么写论文。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发展特色农业,应着眼于生产、加工、流通三大环节,着力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水平;同时,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凸显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高收益,促使农业标准化进入良性循环和高水平发展。
(三)构建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1.完善农地制度
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不全使土地分散耕作固化的状况很难打破,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农业企业的发展形成限制。应进一步完善农地制度,一方面,加强集体经济建设,发展和强化其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生产中的号召引导功能;另一方面,应健全农地流转制度,保护农户土地使用权权益的同时,通过流转使农业规模用地得到实现和保障。这对于促进特色农业的企业化发展有基础意义。
2.加大财政支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能有效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农业论文,促进农业产区与市场的衔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业市场效率,同时推动农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及其营销网络的完善,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竞争力。当前我省农业基础薄弱,水利、路网、通讯等不够完善,农业信息化水平低,需要大力改善和提高。另外,围绕特色农业发展所需的技术研发推广、农民培训等都需大量资金支出。应采取税收减免、投资补贴等方法,多方引进资金,多渠道增加对特色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扶持政策供给。
3.鼓励和扶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中小企业的发展
进一步制定易于操作的扶持政策,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企业是发展特色农业的主体,也是农业企业化生产的重要载体;应继续发展龙头企业的同时,扶持农业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金融支持、人力资源环境优化、相关政策的推介、产品购销平台的搭建,引导各种资源的有效联结,同时在企业品牌打造,相关政策适用等方面提供服务,促进农业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学英.关于发展我国特色农业的探讨[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2.
[2]李八月.加强和改进对特色农业的金融服务[J]. 内蒙古金融研究,2009,2.
[3]岑荣.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增收[J]. 南方农村,2007,3.
[4]齐城.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需求与供给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
关键词:两型社会;农业;评价;混合聚类;K-means聚类;层次聚类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7-0019-04
一、两型农业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定义于农业就是“资源节约型农业”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简称“两型农业”)。所谓资源节约型农业,是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包括发展多熟制种植,提倡立体多层农业,采取先进的灌溉制度、灌溉技术和科学的施肥制度等节时、节地、节水、节能、高效低耗的集约化农业。所谓环境友好型农业,是以循环农业为中心的清洁农业生产体系,包括减量使用农药、化肥和地膜,改进种植养殖技术,发展农业生态工程、健康养殖工程、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工程,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
所谓“两型农业”,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节约型的耕作、播种、施肥、施药、秸秆综合利用等节约型技术,注重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等环保型技术,大力培养农民和农业企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观念,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集约农业等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形态,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两型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一种生产体系,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高度统一于生产体系中。对可再生资源用养并重,实现永续利用;对非再生资源实行开发利用,边开发边使用。在农业内部结构上,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立体种植、种养结合,逐步实现“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生产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2)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农业生产资源在农业生产系统内被循环使用和重复利用,农药、兽药、肥料、饲料、燃料和其他原材料,要尽可能减少投入,农林牧副渔产品及其加工制品,要尽可能多地产出。获得生产发展、环境改善、生态保护、能量消耗得到降低以及资源再生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提高的综合效果。(3)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产品有效供给得到保障。要保证农产品生产总量、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友好,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二、“两型农业”的评价
要发展“两型农业”,首先需要解决其评价问题。因为,如果不能准确地评价,就不能准确把握“两型农业”的发展态势,就不可能客观地、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两型农业”的建议和对策,提升区域农业竞争力也无从谈起。“两型农业”发展状况是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为基础,以区域农业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前提,以区域农业生产资源得到节约与农业成长环境得到改善为途径,以区域农业产出效益为目标,涵盖区域农业本身以及区域内部有关要素、关系和行为多方面的综合系统。
适用于“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系统评价方法有很多,但是,采用基于K-means聚类和层次聚类的混合聚类方法,针对省级区域“两型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的相关研究,目前还未见于有关文献资料。而研究湖南省各市州“两型农业”的发展状况,对于定位和调整省内各市州的区域农业功能,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情况,针对“两型农业”的各市州区域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和划分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湖南各市州“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案,以期为建立新时期湖南省区域农业发展政策提供指导,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三、“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
“两型农业”是我国首次提出的概念,虽然很多研究者对“两型农业”的评价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但在“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方面,迄今还没有现成的、完整的省级农业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可供参考。而评价指标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两型农业”发展状况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而影响农业政策制定的成败。
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代表性、易获性、科学性和可比性等原则,结合湖南省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湖南省“两型农业”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两型农业”发展状况指标评价系统由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86个三级评价指标构成。其中生态农业综合效益子系统由3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组成;循环农业发展水平子系统由3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组成;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子系统由4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组成。
由评价指标的构成可以看出,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生产、经济、社会、生态相耦合的复杂有机过程,其发展活动不是孤立的技术活动,也不是单纯的经济活动,而是与自然、社会诸多过程交织在一起的统一体,其实质是一个生产―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
四、数据采集与处理
(一)数据的采集
根据《2007-2008年湖南省统计年鉴》以及湖南统计信息网和湖南省宏观数据挖掘分析系统中的数据资源,结合前文的指标计算方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数据采集,获得各指标的取值,如表2所示。
(二)指标的归一化
由于每个指标的取值大小和计量单位差别较大,为使各项指标与影响因素在加权计算之前对分类结果的影响程度相同,应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0,1]区间标准归一化处理,把数量级不同的数据统一映射到[0,1]区间段上。为此,笔者对于效益型指标采用式(1),对于成本型指标采用式(2)进行归一化处理。
y=■(1)
y=■(2)
其中,x、y分别为转换前、后的值,maxValue、minValue分别是样本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五、“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
聚类分析可较好地满足“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要求。通过聚类分析可将样本数据归入相对同源的组或“类”(cluster)。K-means聚类算法简单,运行效率高,是比较常用的聚类算法。笔者首先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进行聚类。但K-means聚类算法需要事先制定聚类数,而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无需事先指定聚类数,因此笔者同时采用层次聚类对湖南省14个市州“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进行研究,以验证K-means聚类的结果。
(一)基于K-means聚类的划分
K-means聚类算法是典型的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采用距离作为相似性的评价指标,两个样本的距离越近,其相似度就越大。根据K-means聚类算法的规则,聚类数k值必须事先指定。为得到样本间的距离,可将每个样本数据看作是m维空间上的一个点。两样本之间的距离就是它们所对应的m维空间上的点和点之间的距离,反映了相应样本间的亲疏程度。聚类时,距离较近的样本属于同一类,距离较远的样本属于不同类。笔者以欧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作为相似度测度[8-10]。两样本(x,y)之间的欧式距离计算方法如公式(3)所示。
Dist(x,y)=■(3)
将各分类个体与聚类中心表示为m维空间中的点后,“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问题,即转化为m维空间中的点按其与距离中心之间欧氏距离大小聚类为k类的问题。
针对湖南省14个市州现有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笔者将该聚类数指定为3类,即划分为A类地区、B类地区和C类地区。基于K-means聚类的划分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知,其以长沙市作为中心点,距离最近的有湘潭市、株洲市,这3个地区聚集为A类地区;衡阳市、岳阳市、常德市、郴州市聚集为一类,这4个地区聚集为B类地区;邵阳市、娄底市、益阳市、永州市、怀化市、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聚集为一类,这7个地区聚集为C类地区。
(二)基于层次聚类的划分
与K-means聚类算法不同,层次聚类无需事先指定聚类数。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将每个对象归为一类,共得到N类,每类仅包含一个对象。然后找到最接近的两个类且合并为一类,同时重新计算新的类与所有旧类之间的距离。如此重复,直到最后合并成一个类为止。类与类之间的距离就是它们所包含的对象之间的距离,该距离亦采用欧氏距离,小类间的距离按类间平均链锁法计算。
基于层次聚类的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从表4中可知,14个样本均有效,聚类过程中缺少样本为0,即14个样本均进入了聚类分析。聚类过程的聚类层次如表5所示。
(三)分析与讨论
通过层次聚类,可将湖南省14市州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长沙市、湘潭市、株洲市;衡阳市、岳阳市、常德市、郴州市;邵阳市、娄底市、益阳市、永州市、怀化市、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这与K-means聚类算法得到的聚类结果是一致的,这个结果也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这充分表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也说明了笔者提出的“两型农业”区域划分指标是合理的。
因此,通过基于K-means聚类和层次聚类的混合聚类方法,可得到湖南省14个市州“两型农业”区域发展状况的评价结果分为:A类地区为长沙市、湘潭市、株洲市;B类地区为衡阳市、岳阳市、常德市、郴州市;C类地区为邵阳市、娄底市、益阳市、永州市、怀化市、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
六、结束语
笔者根据“两型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构建了湖南省14市州“两型农业”的区域发展状况的评价结果,并采用基于K-means聚类和层次聚类的混合聚类方法,对湖南14个市州进行了农业发展状况的区域划分,其划分结果可以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洋,甘红.区域农业竞争力系统评价[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4):295-299.
[2]吴群.农业竞争力发展对策研究现代经济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01,(1):21-24.
[3]苏航.中国农业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J].农业经济,2003,(9):1-3.
[4]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5]李蓉.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区域农业竞争力规划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米文宝,杨茂胜,余晓霞.区域农业竞争力的理论与方法――宁夏银川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9,(8):1233-1238.
[7]李俊岭.东北农业功能分区与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
[8]Hans H. Bock. Probabilistic models in cluster analysis[J]. 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 Data Analysis,1996,23(1): 5-28.
Evaluation of Region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Status on
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Peng Yi1,He Zhengchu2
(1. College of Economics, Hu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2. Rur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China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China)
一、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为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市委、市政府把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列为工作重点,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发展措施,在全市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格局。作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全市各级工商机关以宣传引导、登记服务、合同和商标帮扶为重点,按照各级党委、政府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划,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积极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工作指导,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广泛宣传发动。深入农村向农民群众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好处及办理工商登记的条件和程序。各县分局分别组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登记管理条例培训班,市局在沾化召开现场会,全力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二是优化政策环境。相继出台了《关于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通知》和《关于开展“五优化一创建”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登记申请实行书式审查,只要提交材料齐全,符合规定,即予登记。并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多主体、多形式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了有效提高登记服务效率,市局在滨城分局就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权限委托下放基层工商所进行试点,并取得良好成效。三是优化服务环境。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坚持提前介入,积极引导,实现“零收费、近距离、无障碍”服务。并立足职能,对重点乡镇、专业村负责人进行培训,积极帮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品牌化、契约化经营,开办农产品市场。目前,全市共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489家,入社成员7210户,出资额达5.25亿元。仅今年一季度,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80家,新增出资额2.01亿元,分别较去年全年总量增长69%和38.3%。经营服务范围已涵盖农林牧渔、农技服务和农产品运销等多个领域。
二、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及发展优势
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组织形式多样。从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情况看,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农户自办型。即农村大户、能人等利用生产、经营服务等自身优势,为解决生产、销售等问题进行自愿联合和合作;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即以当地涉农龙头企业为依托,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为主要形式的三位一体的经济性实体组织。这种运作方式,实行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占领市场,以合作社为平台开拓市场,以农户为基础保障市场,为新形势下实现合作社、企业、农户三方共赢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如阳信金地鸭梨专业合作社由该县重点龙头企业阳信金地果蔬有限公司发起成立。目前,该合作社已建立3万余亩的鸭梨标准化生产基地,年生产加工鸭梨系列产品3万余吨,带动农户4万余户从事优质鸭梨生产,形成了农业标准化产业链。又如无棣同丰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由无棣同丰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当地养殖专业户发起成立。目前已发展成为集肉鸡、生猪标准化养殖、饲料生产、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大型畜牧龙头企业。三是农业服务组织领办型。即由基层供销社、农技等部门牵头,利用已有销售渠道以及技术、服务、信息等优势把农户组织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如沾化县下洼冬枣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及阳县同益蔬菜生产合作社等分别由当地基层供销社、农机和农业部门发起成立;二是产业特色鲜明。多元化主体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使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呈现出各自鲜明的发展特色。如沾化县立足当地特色产业,目前已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06家,出资额达1.52亿元。其中,冬枣产业优势突出,以下洼镇枣农为主,共发展冬枣专业合作社43家。无棣县结合当地畜牧业发展实际,抢抓国家惠农政策机遇,积极引导畜牧业合作社发展。目前,全县畜牧专业合作组织达20余家。其中,近期新增同丰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元养猪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7家,带动农户2万多个。三是经济效益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新型互经济组织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与资金、技术及信息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其发展优势及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均得到了初步显现。(一)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经营企业、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领办企业向合作社注入资金、技术、经营管理模式以及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农民向合作社注入土地承包经营权、劳动力。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了优惠的农资、技术和农产品价格,合作社为领办企业提供了产品、市场和原料基地。农民和领办企业通过合作社实现优势互补,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产品质量。如阳信金地鸭梨专业合作社统一为入社农户提供技术和农资服务,统一商标,并收购社员产品。农户实行果园入股,统一享有生产资料供应和市场定价、产品加价。去年,凡按合作社要求生产的鸭梨 ,每公斤收购价比周边高出0.2元,每亩实现增收1400多元。(二)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标准化,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领办企业的优质生产资料、技术和管理模式,组织入社农户统一技术、统一管理,保证了农产品质量。(三)迅速推动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工商部门在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品牌化道路上给予了大力帮助和引导。如沾化县工商局先后引导沾化王尔庄海蜇专业合作社等4家合作社成功注册“鲁王尔庄”、“渤海利国羊肉”、“鲁新合作”、“全利”商标,使沾化特色产品拥有自己的品牌,并通过一系列的品牌宣传推介,打响“沾化冬枣”、“王尔庄海蜇”等系列特色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切实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县农副产品注册商标已达42件。总之,通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改变了以往从事农副产品生产经营“小船出海”的方式,初步从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多方联合共同搏击市场大潮的“航空母舰”。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诸如发展水平低、规模偏小,影响力不大,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宣传引导还不够深入。还有不少农民群众和干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够了解,对法律法规的理解还有偏差,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认识还不够深;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不够平衡。从行业分布上看,种植业、养殖业、农机服务类合作社占到80%以上,而加工服务业、仓储、运销类组织发展相对滞后,致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诸环节的发展不够均衡。三是规范化建设水平总体不高。部分专业合作社虽然进行了登记,但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能提供简单的技术服务,没有真正把农民组织起来等,很难有效地为农民提供服务,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因此,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就要紧密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需要和我市实际,坚持增加数量与提高质量并举,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及时给予法律宣传和政策引导,在全市形成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共识和社会氛围,充分调动起农民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作为工商部门要深入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和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条件、登记程序、优惠政策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相关政策法规,让农民真正认识、了解成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重要性及作用。同时,鼓励更多的龙头企业、经营大户、农村能人、基层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引领广大农民共同富裕。
二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作为登记主管机关,工商部门要进一步优化准入服务,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辟“绿色通道”,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实现“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准入门槛,减少登记要件,提高办事效率。并加强与市农业等职能部门的协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监管的新方式和新手段,引导其进行规范管理,切实解决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关键词:吉林省;农民增收;收入结构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吉林省是农业生产的大省。2012 年吉林省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比接近15%,从全国角度来看,这一比例亦接近12%;从吉林省从业人员构成来看,2012年,吉林省从事农业相关生产的人员接近600万人,在总从业人数中占比接近45%,而加工业行业的从业人数不足20%,服务从业人数也不足40%,农业从业人数远超加工业及服务业。但是,近年来,吉林省的农民收入却年年下滑,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吉林省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总体来说,农民收入状况不如人意。综上所述,如何结合吉林省当地的背景和农业条件,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农民收入持续下滑的现状是一个现实而关键的问题。
1 吉林省农民增收现状
吉林省地处东北平原东部,拥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产粮丰富,总产粮约占全国的1/20,是我国主要产粮区之一,一些指标上拥有着其他省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在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的商品、调出量以及粮食的商品率等方面。而吉林省拥有人口接近2700万,其中接近1300万为农业人口,在全省总人口中占比接近50%,这些农业人口中,又以纯种粮食的农民居多,因此通过实现吉林省接近1300万农民的增收,不仅能够实现吉林的振兴,还能够保障我国国家粮食的安全。
1.1 吉林省农民增收概况
一个地区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可以通过农民的收入状况反映出来,收入越高,发展水平越高,反之,也越低。具体农民收入包含内容丰富,有工资性的、财产性的、转移性的收入以及家庭经营收入,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经营的收入,而家庭经营收入又分为农业的和非农业的收入。吉林省农民收入中,绝大多数为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占比不到1/10。农业收入是指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吉林省农民大多数都停留在这一阶段,没有发展其他产业,换言之,吉林省农业收入水平不够高,有待提高。由图1可以看出,目前,随着吉林省农业收入的发展,农民的人均收入在不断增加,比起2003年,其纯收入翻了接近2.5倍,已经由不到3500元/人增加到每年人均纯收入接近7800元,年增长率超过9%。并且收入构成趋向多元化,转移性和财政性收入不断增加,相比而言家庭经营收入持续下降。根据国家农业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下,人均农民纯收入要达到近万元每人,由此可见,虽然吉林省农民收入获得了增加,但是其水平还是需要提高,具体的提高方法主要有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来源等,通过这些方法增加农民收入,最终达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1.2 吉林省农民增收与江、浙两省比较分析
江、浙两省是我国较为发达的省份,无论是从经济总量GDP,还是自然、社会资源方面来分析,吉林省与之相比还是有一段差距的。分析农民增收问题,主要涉及农民纯收入、农民收入结构、自然条件等方面。
1.2.1 农民人均纯收入
分析吉林省和江苏、浙江两省的农民纯收入,据相关数据显示,2004~2012年,三省的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三省的数据比较如图2所示。有图和表知,在农民纯收入方面,吉林省在总量和增长速度上都与浙江和江苏两省相距很大,以2012年为例,浙江省农民纯收入为14552元,江苏省为12202元,两省皆突破万元大关,而吉林省只有7509.6元。
表1 吉林、浙江、江苏2004~2012年农民纯收入比较
图2 吉林、浙江、江苏2004~2012年农民纯收入比较
1.2.2 农民收入结构
由表2、表3可以看出:农业收入一直是吉林省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虽然其占总收入的比重55.5%,占吉林省农民收入的绝大部分。可是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下降速度非常快,从1999年的85.7%十年间下降到55.3%,平均每年下降2%,照这样的速度下降下去,不到8a的时间,2017年农民家庭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将下降到50%以下。江浙两省的农业收入只占总收入的20%左右,且总量上要比吉林省高很多。工资性收入是吉林省农民收入的第二大组成部分,而且工资性收入所占份额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由1992年13%增加到2012年的14. 3%,平均每年增幅为0. 2%。江浙两省农民的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据主要部分,这可以通过工资性收入的总量以及贡献率看出。吉林省政策性补贴的增长幅度显著,可以看出,自2003年开始政策性补贴在持续的增长,其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由2003年的1. 9%持续增加到2012年的14. 0%。可见国家对农民的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强。
表2 2012年吉林省农民收入结构表
数据来源:吉林省统计年鉴(2012年)。
表3 2012年江、浙两省农民收入结构表
1.3 吉林省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
1.3.1 农民收入总量不高
吉林省土地面积广阔、人口众多,两者皆在全国数量中占据了约1/5的比例,但是,吉林省的粮食产量更高,2012年,吉林省的粮食产量在全国粮食产量中的比例超过10%,并且是第20次在全国粮食产量中位居首位。国家统计局相关部门对吉林省农民收入的调查结果显示,吉林省的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其年人均纯收入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141元到如今2012年已经超过了7500元。但是,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其收入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也暴露出来了,包括:农民收入增长幅度缓慢;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增长量也偏低,不能和城镇居民比。
数据显示,吉林省农民年均收入分布大多在3000~10000元,比例接近60%具体分布来说,年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在10%左右,年均收入在1000~3000元的,比例接近25%。3000~10000元的收入中,以5000为分界点,大约各占一半,而收入超过10000元的不足5%,如图3所示。而就具体的人均收入而言,吉林省农民的年人均收入偏低,人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约占30%,其中500元以下的占比接近一半,而在1000元~3000元这个范围比例又接近40%,剩下为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的。由此可以看出,吉林省农民人均收入总体水平偏低,更不用说和城市对比来看了,因此,吉林省迫切需要增加农民的收入以及改善农民的现状,发展农村经济已经成为重要问题。
1.3.2 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
而对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很大一部分并不是靠自身农业发展而获得的,更多时候是依靠于政府给予的补贴或者政府进行的政策倾斜,例如粮食价格调整保护,而发展起来的,这导致农民的收入增长只能增长一时,而不能一直增长,没有可持续性,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只有彻底解决了农民收入结构的问题,才能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因此关于农民收入结构的问题一定要尽快解决,只有的增收能力才是根本之策。实现“输血变造血”,增强自身活力。
从吉林省农业收入构成中来看,随着粮价上涨,农民的家庭收入获得了增加,与此同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农民的主要收入还是农产品收入,但是,农产品具有低附加值、农业产品单一等缺陷,并且农产品收入对于环境天气的依赖性强,而农民通常没有很好地抵御自然灾害的措施,这导致吉林省的农民收入具有很大的波动性,不够稳定。
从表4可以看出,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人均收入都有着良好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这是经济大发展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农民的剩余劳动力有了发挥的机会。具体来看,吉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构成指数分别为21.44%、42%以及36.56%,第一产业中农林牧渔的比例分别为59.07%、2.55%、36.77%以及1.6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三大产业中,农业的比例超出了其应占的比例,这导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偏小并且起不到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包括农民的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发挥、农产品的加工能力得不到提高以及农产品的附加值得不到提高。
表4 2012年吉林省三大产业构成
数据来源:2012年吉林省统计年鉴。
最近几年,牧业产品价格不断上升,这导致了经营牧业的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吉林省牧业收入显著增加。例如,在2012年,牧业产品价格涨幅巨大,这带来了农民收入的显著增加,从表5数据上来看,人均牧业收入接近1500元,相对于之前约为1000元的收入,增长明显,增长比例接近50%。
表5 2012年吉林省农产品价格结构
由上面可以看出,牧业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是近年来吉林省的农业政策方面一直都是重视种植业而忽视牧业,随着经济发展,部分农民看到了牧业发展的潜力,自主自发地投入到牧业中,去发展牧业,但是这种发展是不稳定的发展,为了全面促进牧业的发展,政府要做到:积极推行发展多元化农业;调整产业结构,重视牧业。
1.3.3 自然条件制约问题
吉林省地处东北平原东部,地势平坦,且我国最大的平原之一就在此地,因此吉林省发展成为了我国主要产粮区之一,主要种植作物为大田作物,包括玉米、大豆、水稻等。前文提到,其一些关于粮食产量的指标都位居全国第一,在吉林省,粮食收入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而对于粮食的种植离不开土地,因此耕地对于吉林省来说,意义非同一般,但是近年来由于政府政策影响,例如“退耕还林”等措施,使得吉林省的耕地资源变得稀少,农民多、耕地少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种情况严重威胁着吉林省的农民收入。农业生产离不开耕地,特别是吉林省作为一个国家粮食供应大省,耕地资源的较少意味着农产品产量的减少,这不仅影响了吉林省的农民收入,造成吉林省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更加影响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2 吉林省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2.1 加大农业投资力度
对于农业投资总量的加大,要做到:增加投资力度;强化投资意识;引导农业部门的私人投资流入。具体来说,应该做到:
2.1.1 对农业投资力度方面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农业的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进行调整,通过这两方面可以确保农业以及农民收入的稳定发展和增长。
2.1.2 对于强化投资意识方面
主要在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投资意识,如工商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等。具体方法有:通过农业优惠政策等政策手段提高农业投资的收益率,从而吸引更多的商业资本;坚持和完善集体提留制度以及农村的集体经济功能以及准确把握公积金、公益金等的比例。
2.1.3 对私人投资方面
通过土地承包制度的继续和完善来鼓励农民的私人的、长期性的投资,使农民获得稳定的、持久的土地经营权。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合理、完善的农民收入利益共享机制,从而提高农民的私人投资收益。
2.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显著提高农民的收入。具体的实施措施有:除了原有的对大型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外,更进一步需要加大小型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侧面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在农业科技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以科技带效率,以科技创收入的方式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教育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扩大教育投入。具体方式有:加大义务教育建设,通过对基础,也就是农村青少年的发展促进整个农村的发展;对于农村的现有劳动力等,加强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农村的知识水平,同时这也是农业收入增加的基础。
2.3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
完善农业的科技创新,首先就要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在具体措施上要做到: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体系的建设要在吉林省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当地相关农业院校、科研单位的基础上,体系的建设还要把握重点,也就是对吉林省农业发展产生制约的关键性问题;要根据吉林省农业发展的实际,重点关注和鼓励相关科研单位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农业生产企业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支持方面包括财政、金融、技术等,鼓励其进行科技创新;积极探索高科技并加快实现农业生产科技化,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积极与国际创新接轨,鼓励集成创新和再创新,提高吉林省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核心竞争力;建立多元化农业科研体系,由政府引导,社会广泛参与,从而逐步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
3 结语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关键。分析吉林省农业现代化环境下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民收入总量较低,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还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加强农业投资力度、改善农民收入结构,加快农科科技创新等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 孔祥智,李圣军.试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J].教学与研究,2009(10):9-13.
[2] 秦长平,吴承春,伍莺莺,等.论发展现代农业的途径选择[J].科学管理研究,2008(04):34-35,42.
[3] 李宏.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8(04):113-114,117.
[4] 田爱梅.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01):266-267.
[5] 张丽英.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J].科技资讯,2010(14):229.
[6] 干碧峰.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01):75-79.
[7] 柯炳生.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N].农业日报,2010-12-9.
[8] 裴淑娥.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91-5892,5894.
[9] 张晓东,权淑霞.宁夏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8(01):61-65.
[10] 邹继军,曹海峰,张立明.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经营形式的探讨[J].现代化农业,2008(09):33-35.
[11] 曲军,胡胜德.工业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J].学术交流,2009 (10):98-101.
1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1发展低碳农业是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需要农产品安全生产是食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低碳农业的技术核心是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以及农业生产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达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从而为人们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1.2发展低碳农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通过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减少农业品的投入量,通过各种绿色、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增加碳储量,可大大减少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达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1.3发展低碳农业是农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者为了片面地追求产量效益,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大量使用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现代农业生产走入了另外一个极端,发展低碳农业是农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1.4发展低碳农业是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当前不少地方农村环境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农药、化肥、农膜过度使用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乡村农产品加工厂污染治理问题,部分农机能耗高、废气排放多的问题,一些农户焚烧秸秆、污染大气的问题,畜禽粪便等畜牧业废弃物难以处理的问题等等,发展低碳农业是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2当前影响低碳农业发展的现状
2.1过量使用农用化学物质为了片面地追求产量和效益,不科学地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化学投入品,影响农产品安全,在威胁人类健康的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2.2农业污染是环境的污染大户据估算,2000年农业源排放甲烷占我国甲烷排放总量的80%,排放氧化亚氮占我国氧化亚氮排放总量的90%以上。农村乡镇企业工业和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已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由于农用动力机械排放标准低于城市用车,且油品质量较低,所以农用动力的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农村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2.3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灌溉方法不当,水土流失严重,施肥方式不合理,草地过度放牧等等一系列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加剧了土壤退化和沙漠化,降低了农业碳汇功能。
3发展低碳农业基本途径
3.1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循环农业指以生态规律为基础,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基本特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农业发展模式。它强调农业发展的生态效应,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废弃物再利用或再生产”的循环机制,实现农业发展和生态平衡的协调以及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两低一高”(即资源的低消耗、污染物的低排放、资源利用的高效率)的目的。
3.2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生态农业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是伴随着整个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全新农业。为了搞好生态农业建设,一方面要注重总结与推广我国传统农业中适于生态农业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合理轮作、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横坡打拢、修建水平横田等等。这些都是广大农民十分熟悉并且愿意接受的措施;另一方面,要加紧研究与大力推广先进的生态农业新技术,如:为了减少白色污染而研制的光解膜、生物农药、生物化肥、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等。
3.3发展立体农业经济立体农业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的新发展,是传统农业精华的优化组合。具体地说,立体农业是多种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农业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多层次综合利用的优化高效农业结构。目前立体农业的主要模式有:丘陵山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农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水体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庭院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
3.4发展有机农业经济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发展有机农业可向社会提供无污染、好口味、食用安全的环保食品,有利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有利恢复生态平衡;发展有机农业有利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加外汇收入;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增加农村就业、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