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17:11:2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基本化学知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化学概念;教学;实践;思考
化学概念是整个化学知识的基石,指导着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等知识的学习。化学概念不仅是分析推理的依据,而且还是解题作答的基础。加强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物质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都有重要作用。因此,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并运用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这部分基础知识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其他基础知识的学习及深化。化学概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
架”。因此,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并运用化学基本概念,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笔者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现将化学概念教学的体会和反思总结如下,与同仁们共勉。
一、初中化学概念的主要内容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属于宏观范畴的概念,主要是通过感性认识而形成。如: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溶液、溶解度、化学变化、反应类型等。二是属于微观范畴的概念,是在对物质组成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推理而形成的更深一层次的概念。如: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可以看出,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是以物质为中心,从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分类等方面展开的。它们之间既有联系,相互补充,又有区别,相互独立。
二、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特点
(一)较强的抽象性
从化学基本概念的分类来看,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微观范畴。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化合价等等。这些概念看不到、摸不着,是在对物质组成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推理而形成的更深一层次的概念。它需要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因此,初中化学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高度的概括性。
(二)形成的阶段性
化学基本概念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和完善的。在教材编排上注意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合理负担以及概念的深度和广度,将初中化学所涉及的概念穿插编排在不同的章节中,逐步深入。在教学要求上,由低到高将概念分为“知道”“认识”“理解”“应用”四个目标层次,可见,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具有很强的阶段性。
三、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加强直观教学,感性体验,形成概念
抽象的化学概念往往使学生望而生畏,易挫伤学习的积极
性。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导入,帮助学生感知并形成概念。教学中,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形成的需要,有些概念,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从这些现象中,归纳出共同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例如对酸的概念的建立,我是从学生生活中对“酸”的理解切入的,结合在CO2学习中对碳酸会使石蕊试剂变红的认识,使学生对酸的理解产生相关的类属性同化,扩大对酸的认识范围,从而形成由系统的概念体系,上升为酸的概念。
(二)注重发展性,全面理解,讲清概念
化学概念本身是发展的,所以教师应在认识过程中循序渐进,逐步深化。例如氧化反应概念的形成。学生刚接触“氧化反应”时,指的是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当学习了碳与氧化铜发生的仍然是氧化反应时,这一“氧化反应”概念中的“氧”不单独指“氧气”,而是指氧元素,这样氧化反应的外延在逐渐扩展,随着学生所学知识的增加,对概念的理解也逐步加深。因此教师在概念教学时要分阶段教学,不能一次性教给学生,以免增加难度。
(三)对比归纳,逐步深化,理解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的内容繁多,容易混淆,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突出本质,辨明异同,使概念系统化,达到逐步深化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元素和原子时,初学阶段学生很难理解,容易混淆,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对比联系的方法把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列表比较,如下表:
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就能对有关的概念深入理解、正确掌握。在基本概念中,有许多容易混淆的概念,如化合物和混合物,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等等,都应该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
(四)联系实际,培养能力,应用概念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 化学元素符号 化学学习思维 实验教学
1、引言
化学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学科,由于在小学以及初中低年级中没有接触过任何化学的基础课程,因此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在学习的过程中显得有些吃力,这种情况也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的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教育经历深刻的认识到,如果初中化学知识储备不足,那么对于学生高中甚至大学期间的化学学习会产生显著的影响,甚至导致学生讨厌化学,最终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从教学的本质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
初中化学是学生认识化学的开始,也是学生化学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实际教学出发,认为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教学途径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1 从元素符号入手,夯实学生基础
化学元素符号是学生认识化学的开始,也是所有化学知识学习的基础。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认识清楚各个化学符号的意思。在初中化学中,课本后面都附有完整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只需要记住前20位的化学符号就可以了。但是,从学生学习的长远出发,应当尽可能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所有的化学符号。对于化学教师而言,通过顺口溜、歌曲的形式让学生牢记化学元素及其符号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与化学元素符号相对应的另一个化学基本知识点是也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是物质反应及物质结合的基础,将化合价与元素符号对应教学能够更好的让学生系统的掌握化学基础。例如,氧元素的化学符号是O,可以形象的跟学生说当我们张嘴呼吸的时候,嘴的形状的一个圆圈,我们所吸进去的是氧气,所以,氧的元素符号是O,我们不能一次就完成呼吸,所以氧气的符号必须是O2,并且只有氧气的化合价是0价不掺带杂质的时候我们呼吸才是安全的,所以氧气中氧的化合价是0。可以依次类推,单元素组成的物质其元素的化合价都是0。
2.2 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接触化学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让学生直观了解化学、认识化学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验的教学价值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仅仅将实验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用来验证理论的结果。这种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否定了化学实验的价值,因此也是很多学生无法通过实验掌握化学知识。例如,以基本的酸和铁反应为例,通过试验学生能够明白,基本的酸和铁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氢气,并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很多教师当实验到了这个阶段时候就结束了。其实这个试验可以进行深入的延伸,例如相同质量的铁与足量的稀硫酸、稀盐酸反应,哪一个产生的氢气多,为什么?适量的稀硫酸、稀盐酸和足量的铁反应,哪一个产生的氢气多?像这样的实验能够让学生明确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且能够有效的联系基本的化学理论方程式进行试验和理论的较差验证。另外,实验教学不仅仅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小问题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用醋消除水壶中的水垢等。
2.3 强化化学语言,让学生建立化学学习思维
要学好一门课程,必须具有课程的语言及学习思维,对于以前没有接触过化学知识的初中学生而言,建立化学学习思维无疑更加困难,这对于化学教师教学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通过实践教学,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能够很好的让学生应用化学语言,建立化学学习思维。第一,抽象问题具体化。在初中化学中,很多名词过于抽象,学生很难一下子接受,例如“物质的量”。这一个名词是经常出现在化学知识中的基本单位,同样它也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的物理量之一。从定义而言,它是一定数目的集合体,而从本质上,它仅仅是一个比值。要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一名词,应当从它的定义入手,并且将其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明确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前后的知识进行有效的串联,形成有效的知识链条,才能让学生有一定的化学学习思维。第二,鼓励学生使用化学语言。初中化学知识很多都可以用化学语言进行描述和分析,例如最基本的铁与稀硫酸反应,在描述过程中,要让学生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描述,这样不仅能够加深理解,同时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第三,前后知识串联,形成有效的学习体系。初中化学的基本内容并不多,但是如果将每个知识点进行孤立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内容过于零散,不利于知识体系建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及时的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能够明确前后内容的关联性,从而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建立化学学习思维。
3、结语
在初中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未来化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层层递进,从基础的夯实到思维的养成整个学习过程,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地位不能改变,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最大的学习帮助。
参考文献
[1] 于润清.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略议[J]. 青海教育,2009,9
伴随着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问题逐渐成了广大教师关注和议论的焦点。由于初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巨大区别,使得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一下子不能适应高中化学学习,大多表现在学习内容多、理解困难以及兴趣下降等等方面。
对比初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我们不难发现,初中化学教学是处于启蒙教育的地位,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接受的素质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掌握的都是一些较为简单的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基本化学概念、基本化学语言、基本元素知识以及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等等。此外,也包括一些化学知识在平时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对学生掌握知识层次的要求就是“有所了解”就好。相比于初中比较低层次的化学知识掌握要求,高中的化学教学要求就明显更加深入了,化学知识也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相应的对学生掌握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还要能清楚知道其中更深层次的原理。
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如果对高中化学教材及教学要求没有一点了解,那么就很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做好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的工作。面对中考压力,初中化学教育中存在的围绕中考转的情况仍比较严重,这就使得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我们的初中化学教师就应该注重对高中化学知识结构的掌握,高中化学中很多知识点由于中考不涉及,就使得在初中教学中这些知识被忽略或被降低教学要求。例如,高中化学教学中需要掌握的酸碱盐知识以及溶解度的计算,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就不曾被提及,使得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后,由于知识结构的变化太大而出现了知识概念上的断层。
二、从教学方法着手,保证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良好衔接
初中教化学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高中化学教材和教学要求后,注重教学过程中知识系统的总结,通过系统的教学方法使知识理论和应用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更加全面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初中化学关于物质概念的教学中,最新教材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常识来介绍的,这样的介绍方法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在这样缺乏主干思想的物质分类教学中,由于各种物质间缺少横向联系,就使得理论知识不够系统,这样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时注重知识的整合。
与此同时,教师们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还应该对一些高中有教学要求但初中并未深入探讨的知识或方法进行弥补。例如,高中化学教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考查知识点,在进行这一环节的教学时,学生就有必要对初中所学的化学反应类型复习一下。如果学生在当时的初中化学学习中,得到了教师关于这方面的相关拓展教学,就会帮助他们对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知识点有更好的了解。
我们的初中化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出发加以引领,帮助他们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获得更多的知识,达到更高的学习目标。例如,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水合离子吸热与扩散离子放热的现象”这一课程的教学时,就可以对这一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扩展,可以将其与高中化学中的“化学能与热能”知识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化学能量这一知识点时,就能通过回忆当时初中教师拓展的知识,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换。
三、兼顾学生的成长因素,实现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关键词:探究;化学教学;初中化学;分层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333(2016)14-0084-02
化学学科是一门集合了各种化学知识并融入各类化学实验的理科学科.该学科不仅考验学生记忆力,也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而每个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智力水平不同,学习化学学科的能力也就不同.对一些思维较好的学生来讲,学习化学学科自然如鱼得水.而对于一些思维偏差的学生来讲,学习化学学科则显得有些吃力.在初中化学学科中,化学教师要照顾到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要引入分层模式的教学法,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并完成教学大纲中的基本任务.
一、分层模式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兴趣激发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源动力.缺乏兴趣,学生对学习便会倦怠.拥有兴趣,学生会自发学习.在初中课程中,化学学科是比较重要、比较新鲜的一个学科.有的初中学生学习能力偏强,能较快适应该学科的学习,而有的初中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而言偏弱,难以快速融入该学科的学习.对于学习能力偏弱的初中学生来说,久而久之,会对化学学科生厌,失去学习化学学科的兴趣.而分层学习将依据每位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其指定合理化的学习策略,让学生能不断超越自我,跟上学习进度,同时在进步中体会化学学科的学习乐趣,从而保持源源不断的学习兴趣.
(二)效率提升
在化学学习中,对一些化学成绩偏好的初中学生来讲,基础知识十分扎实,需要汲取的是深层次的化学知识.相反,对一些化学成绩偏差的初中学生来讲,本身的基本知识就十分薄弱,如果化学教师再一味灌输深层次的化学知识,只会让这类学生更加逃避化学学习,学习成绩与优异学生的差距也更大.这也是教学效率低下的表现.而分层教学便很好地规避了这个问题.化学教师要对所教的初中学生进行分类,对基础好的初中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科训练,而对基础弱的初中学生则强化基础训练,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实际教学中提升自我的学习成绩,这是教学效率提升的一个重要表现.
(三)教学关系和谐
初中是一个人的重要阶段,由于该阶段正是人的青春期阶段,而青春期又正是十分叛逆的阶段.因此,初中生多多少少会表现出叛逆的心态及行为.而这种心态与行为甚至会蔓延到学习中.于是,能够发现的是:学生喜爱某位教师,便会专心学习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而学生不喜爱某位教师,便会不安心学习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甚至在课堂上捣蛋.当下的不少初中化学教师也碰到了类似情况.而分层教学是解决这种情况的一个良好策略.分层教学下,化学教师给每位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的学习计划、学习策略,初中学生则按教师要求来完成化学学习计划,这样的学习方式能促进初中学生快速提升.面对自我的提升,学生必然十分高兴,而化学教师也感到欣慰,初中学生与化学教师间的良好关系便慢慢建立.长此以往,学习兴趣、教学效率及师生关系都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二、分层模式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方式
(一)目标分层与学生分层
化学教师可从教学目标这个层面来进行分层,并将目标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最高层次的目标.这个层次的目标主要针对的是化学成绩十分优异的初中学生.化学教师给这类学生所提的要求应该是:除了将教学中的基本学习任务完成,这类学生要抽空余时间多做难题,进行深层次的化学学习训练,并试图参加一些化学比赛,展示自身在化学学科上的学习能力.第二层次是仅次于第一层次的教学目标.这个层次所要针对的是化学成绩中等的学生.化学教师给这类学生所提的要求应该是:将教学中的基本学习任务完成,并在课余时间多做一些试题,提升化学成绩,向第一层次的学生学习.第三层次是最低层次的教学目标.这个层次所要针对的是化学成绩较差的学生.面对这类学生,化学教师所提的要求应该是:让这类学生将化学教学中的基本学习任务一一完成,能够掌握好基本知识即可.
(二)训练分层
由于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能力不同、学习成绩有区别,化学教师可从训练层面来推动分层化教学.对化学成绩偏差的初中学生,化学教师尽可能让其进行基础化的学习,训练其将化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基本题型和其它所要记忆的知识掌握即可.对化学成绩中等的初中学生,化学教师要在基本知识训练以外,为其增加实验性的学习内容,让其在操作中领悟更多的化学知识.对化学成绩很好的初中学生,化学教师要让其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的化学训练,促使其在化学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三)教学过程分层
在初中学校中,如果要从教学过程来实现分层,化学教师可从下列三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是导入式教学,第二方面是自主式学习,第三方面是辅助式教学.首先来探讨导入式教学.所谓的导入式学习主要指:化学教师将所要教授的化学知识,以提问方式向不同层次的初中学生发问,让每类初中学生都能参与回答,并从中提升自我.在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中,初中化学教师便纷纷采用了导入式教学这种模式.案例:在教授制取氧气的课程中,该校的化学教师让全班同学回顾了氧气在物质性质上的具体表现,并请第三层次的几位学生参与回答,并及时给予肯定或者纠正,接着,该校的化学教师让全班同学回顾了氧气在化学性质上的表现和一些基本的化学现象,并请第二层次的几位学生参与回答,同时给出正确与否的回应,然后,该校的化学教师让全班学生进行思考,思考不同类型的可燃物遇到氧气分别可能出现的现象并解释现象的原因,对于这类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化学教师往往请第一层次的几位学生参与回答.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效果良好,初中生们纷纷积极参与到化学课堂中,而且自身的知识也得到了同步的提升.其次来探讨自学式学习.所谓的自学式学习所指的是:由化学教师出题目,并将题目进行分类,让不同层次学生完成不同类型的题目,完成过程中完全由学生自发思考,化学教师不给予直接性的指导.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的化学教师在引导初中生进行化学学科自主性学习上的做法值得其它初中学校来借鉴.案例:南山中学的化学教师在进行酸碱盐课程的教学中,设置了三种类型的题目,第一类是基础题目,主要涉及酸碱盐挥发性、颜色和气味等基础知识,第二类是实验题目,主要涉及酸碱盐有关的实验,让学生自发设计,第三类是探究性题目,最典型的探究性题目是将氯化钾、氢氧化镁和硝酸钠混合到一起,并将其一并融入水中,水中呈现出白颜色的物质,试问这种物质是什么,第一类题目主要交给第三层次的初中学生自行作答,第二类题目主要交给第二层次的初中学生作答,而第三类题目难度最大,则交给第一层次的初中学生完成.事实证明:自主式学习能在很大程度上考验和锻炼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自学能力.再次来探讨辅助式教学.所谓的辅助式学习指的是:化学教师在旁起辅助作用,引导初中学生依据自身状况来完成化学学习.北京四中化学教师的做法值得其它初中学校来借鉴.案例:在PH测试实验中,该校化学教师让第三层次的初中学生能完成基本性的测试操作,将PH值测试出来即可,化学教师在旁进行基本操作的纠正,并给予第三层次学生一定的鼓励,让其有信心完成基本操作,而针对第二、第一层次的初中学生,该校化学教师引导学生去联想洗发剂,并让这两个层次的学生深入思考洗发剂可能的酸碱度,并思考不同酸碱度将给人体头发带来的不同影响,并进行探究性的实验设计与测试.事实证明:这种辅助式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起来,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不同层次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起到提升作用,对兴趣激发和课堂效率都有益处.综上,本文首先论述了在当今的初中学校中,化学学科教学引入分层模式的现实意义,具体论述了师生关系和谐效率提升和兴趣提升这三方面的现实意义.其次,本文论述了在在当今的初中学校中,化学学科教学如何进行具体化的分层教学,尤其目标、训练和教学过程这三方面入手进行了论述.希望本文所研究的种种内容可给当下初中学校中的化学教师一些启迪,更正以往教学中的不足,更多地使用分层模式的新兴教学法.
参考文献
[1]胡榴.初中化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14,20(10):149-150.
[2]卢银玉.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方法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14,26(18):49-51.
[3]马赞华.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探析[J].数理化学习,2010,19(30):13-14.
[4]卞兰娣.初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科学研究,2012,23(40):45-47.
[5]李洪春.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模式[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3,46(40):80-83.
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无论是知识的难度,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都存在质的飞越,课本内容和所编选的习题与各类考题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初中和高中的学习基本都有不同的老师,教与学中的衔接过渡问题必然产生。而随着义务教育和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初高中教学的衔接问题更为突出。
高一的化学教师发现,升入高中的学生中,部分学生所把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要求差距较大,高中化学教学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困难。许多学生刚跨入高中,就感到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反映,高中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有些甚至是初中的尖子生,进入高中后化学成绩一落千丈,感到学习化学十分困难,厌倦化学学习。另外,在我省(河南)中考中化学占50分,加上体育和实验操作的分值45分,化学仅占中考总分值的7.75%,学生对化学的重视程度自然偏低;而在高考中化学占100分左右,即占高考总分值的13.3%。因此,如何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与过渡,已成为高一化学教师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研究初高中化学教材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深入、透彻的研究高中教材和新课程标准,是进行教学的必要前提。只有明确高中教学的目标、教材的安排和教学的要求,才能有效的、有序的进行教学活动。但是作为高一的化学教师,只研究高中教材是不够的,还必须清楚地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那些内容、分别是什么难度。而要掌握这一点,就必须研究初中的化学教材和教学要求。认真找出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完善知识的衔接,这项工作直接影响到高一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质量。
(二)复习与补习相结合
高一化学教师不要急于开展高中教材的教学,对刚进入高中的新生,可以先开展几堂初中化学的复习课,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强化化学学习中的基本知识点,拉平学生的基础差异,并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熟悉新老师,适应新老师的教学方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按教学顺序,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之前,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欠缺的知识进行补充。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了解和体会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学习的方法和认知过程,进而让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在初中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和改善。
通过复习和补习,可达到补缺补漏,又可对知识起到很好的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为高一化学的学习做好良好的知识储备。
(三)从学法上引导学生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人才培养活动,即教学生学。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促进素质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对初高中的学习衔接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起引导的作用。如何让学生这一主体更好地在高中的化学学习中发挥学习能力,进行有效学习,教师应在学法的引导上多做文章。由于初中化学属于义务的素质水平教育,内容少,知识形象、简单、易记、易懂,就事论事,所解决的问题基本不跳出课本的范畴,教材对学生的综合分析的能力要求较低,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
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意义呢?有研究表明:只有当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其已有的有关知识实质性地联系起来的时候,才能真正理解新知识。激发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追求新知识的渴望,并把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逐步改变学生在初中时养成的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因此,高一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法引导,使学生由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逐步转向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习方法上来,对学生进行如何联想、归纳、总结等学法引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既是知识的衔接,又是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师生情感的衔接,只有综合考虑学生、教材、教法等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制订出较完善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问题与对策;分析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工作是整体化化学教学事业的开端,有鉴于此,做好初中阶段的化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对于学生高中阶段的化学学科学习实践行为具备着深切的准备性支持作用。本文将针对初中阶段化学教学实务过程中的现存问题以及改进对策展开简要的论述,预期为中学化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一、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工作现存问题分析
(一)初中化学教师群体人员配备明显不足
伴随着我国当代教育事业基本指导思想的逐渐转变,教师在日常教学实务过程中的主导性地位逐步确立,从这个角度展开分析,可以发现教师实际具备的自身素质状况对教学工作实际效果的影响极其深远。
然而,如果针对现有阶段我国初中化学教师队伍的建设状况展开考量,可以比较真切地感知到中学化学教学工作在教师队伍配备和建设层次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地域相对偏远的农村中W,缘于化学学科任课教师整体数量的有限性,使得单名化学教师有时需要同时担任多个自然班的化学学科教学任务,在增加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注意力、体力,以及精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中学化学教师如果长时间在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以及工作压力背景下展开工作,势必很难保证教学工作具备较好的实践开展水平。
(二)实验教学设施配备有欠齐全
化学学科是典型的实验性教学学科,初中化学课程现行教材版本中绝大部分内容都会配备实验演示教学环节。通过在初中化学学科的理论知识教学实务过程中引入实验元素,能够提升中学化学学科知识内容教学工作的真切性和生动性,能够有效助力中学生实现对化学学科理论知识内容的深刻理解。
但是,针对现阶段我国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仪器的配备状况展开分析,有较大数量比例的中学在基本化学实验仪器的配备方面展现出明显的缺位性,有些中学甚至在化学试管、酒精灯的配置方面都有所不足,给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环节的开展造成了明显的阻碍,并且给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工作良好效果的取得造成了明显的阻碍。
(三)初中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动力不足
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出发,可以将学习兴趣的建立和发展视作学生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的重要准备元素,只有充分发挥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学科知识内容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切实助力学习在学习化学学科的理论知识内容的过程中,产生充分有效的知识获取与探究愿望,但是,在现有的化学学科教学工作过程中,依然有一定比例的初中学生,未能对开展化学学科的学习实务工作建立充分的兴趣,部分学生处于对化学学科抽象繁复的知识内容的抵触心理,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学习成绩偏科现象。
二、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工作现存问题的改善对策
(一)切实开展初中化学学科教学方法的创新工作
针对现阶段部分中学生在化学学科知识内容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不足现象,应当积极开展化学学科基本教学方法的创新实务工作,要通过对学生实践学习兴趣的有效调动,充分解决学生上课过程中的注意力不集中现象。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化学学科兴趣水平与其最终取得的化学学科考试成绩之间的重要联系。帮助学生切实理解开展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学习对日后的长期化学习成才的重要意义。
举例而论,在运用人教版教材开展中学阶段的化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第一学期的导论部分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视听教学辅助设备,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内容的查找和运用,大量列举日常生活过程中的化学事件实例,帮助初中学生初步认知化学科学与日常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的密切联系,从而初步形成开展化学学科知识内容学习行为的主观愿望。
(二)切实加强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基本辅助设施的建设工作
基层学校要对化学学科在整体化教学学科构成体系中的重要意义展开真切的认知,并以此为基础切实加强化学学科教学工作基础辅助设施建设工作的实施力度,并积极开展日常教学工作实务过程中的辅助教学资源引入与运用力度。
为切实保障初中阶段化学学科教学工作的基本效果,要切实加强在基本化学实验设施购买与运用过程中的资金支持,初中化学学科实验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创造充分有效的物质支持条件。
与此同时,初中化学学科任课教师要切实做好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实务过程中的安全性控制工作,为化学学科教学事业目标的顺利实现构建充分的环境支持。
(三)切实提升现有阶段初中化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
第一,要有效突破和改善初中化学任课教师人员数量配备有所不足的瓶颈,不断壮大初中学校化学学科任课教师队伍的整体规模。
关键词:初中化学;中考;阶段性;复习;研究
一、引言
如今,初中升学考试的内容与以前有较大的不同,出题者对每年的中考化学试题进行了研究,然后对题型做出了适当的改变。化学中考试题既包括了对学生基本知识的考查,又包括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试题的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应用型、开放性、综合性都是当前中考化学试题的特点,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我们应当做好学生的复习计划,进行阶段性复习,最终提升学生的化学成绩。
二、化学中考复习的四个阶段
化学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但是,从当前的情况看来,初中化学复习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复习的状态和效果较差,化学教师没有对复习做出认真的计划,他们随心所欲地选择复习资料,这大大降低了化学中考复习的效率。初中化学教师想要提高中考复习课堂的效率,就应当提前对复习知识进行整理,然后将中考复习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设置一定的复习目标。初中化学中考复习有四个重要的阶段:知识全面化阶段、知识网络化阶段、知识探究化阶段、综合模拟阶段。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习阶段,第一个阶段要求我们对中考化学的所有考点有所认识;第二个阶段侧重于建立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帮助其灵活调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答题;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化学实验的设计、注意的事项、实验的方法都是这个阶段所要掌握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对前几个阶段复习效果的检测和模拟,综合模拟阶段有利于让学生更加习惯中考的模式和题型,缓解其紧张感。总之,初中化学中考的四个复习阶段关系着学生复习效果的好坏,化学教师一定要做好各个复习阶段的准备工作,提高初中化学课堂复习的效率。
三、初中化学中考阶段性复习策略分析
我们将中考化学复习分成四个阶段,然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这大大提高了中考化学复习的效率。化学中考阶段性复习兼具科学性、针对性以及及时性,学生可以在复习中发现自身的不足,然后及时完善初中化学知识结构,加强自身应考能力。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详细地对知识全面化阶段、知识网络化阶段、知识探究化阶段、综合模拟阶段进行了探究,总结出了各阶段的复习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一)知识全面化阶段
该阶段主要侧重于学生基本化学知识的掌握,初中化学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教材和每年的化学中考题型,然后将教材中的知识与考试题型做对比,从而发现出题者的意图和特点。很多学生在化学考试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无法准确表述试卷中的简单题、缺乏清晰的推理思路。这些问题都是源于学生没有熟练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和熟悉化学教材。面对这种情况,初中化学教师要确保化学知识复习的全面性,让学生知道化学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它们都来源于教材。例如,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教材的重要性,我选择了2012年南京市的中考题来进行了讲解,这套试卷的21题的第四小题中问到了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选择的适当反应有哪些。这道题非常简单,但是当我把这套试题给全班同学做的时候,很多学生没有完全答对,此时,我说道:“同学们,你们现在翻开教材的第六单元课题2部分,你们会发现,书上已经明确写出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以及其他内容,为什么有的学生没有答对呢?这是因为你们在复习的时候忽视了基本化学知识以及教材的回归。我们现在处于第一个复习阶段,我们必须回归化学教材,认真研究里面的知识。”全班同学听完以后,恍然大悟。全面化阶段的复习是促进其他阶段顺利进行的前提,如果没有全面化的复习,初中生就会缺乏扎实的基本化学知识,中考化学阶段性复习将会难以进行。
(二)知识网络化阶段
知识网络化阶段的复习要求化学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化学知识框架,然后勾画出考试重点、难点,这样有利于实现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化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教材做一个知识结构,或者对所有的化学概念、原理进行总结,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既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理清思路,这种复习方式非常值得其他化学教师借鉴。
(三)知识探究化阶段
知识探究化阶段是中考阶段性复习的关键阶段,也是提升学生化学综合能力的关键阶段。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应当认真做好探究阶段的复习工作,帮助学生实现化学复习中质的提升。根据统计显示,很多学生在化学测试中因为没有仔细审题、没有掌握应试技巧、推理思路混乱、遇到难题十分恐惧等失去了应该得到的分数,化学成绩十分不理想。面对这种情况,化学教师应在日常的练习中当选择一些探究性较强的题目,这样有利于培养其化学探究能力和推理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化学分数。
(四)综合模拟阶段
综合模拟阶段是对前几个复习阶段效果的一个检验,同时也是增强学生中考适应能力的关键阶段,通过模拟考试,化学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于化学知识掌握的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另外,模拟考试完以后通常会出现以下问题:试卷没有做完、时间没有把控好、计算错误、过度紧张、学过的知识突然忘记了、书面不整洁等,面对这些情况,化学教师应当及时提醒学生,纠正学生考试中的不良习惯,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和纠正问题,学生的化学成绩才会有所提升。四、结束语总之,中考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化学教师应当不断完善自己,调整自己的复习策略,认真做好知识全面化阶段、知识网络化阶段、知识探究化阶段、综合模拟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工作,最终帮助学生进入到理想的高中。
参考文献:
[1]李宁亮.浅谈初中化学中考阶段性复习问题设计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3,(09).
[2]杜丽丽.初中化学中考阶段性复习的问题与出路分析[J].学周刊,2015,(19).
[3]李培培.浅析初中化学中考阶段性复习衔接重要性[J].新课程导学,2014,(14).
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的区别主要有: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求不同;知识点内容的完整程度不同;学生的年龄、心理和接受知识能力不同。所以,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
一、 化学教学目标要求及教材内容的差异
(1)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规定,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掌握最基本的化学技能、简单的化学计算以及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高中化学则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实施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其化学知识逐步向系统化、理论化方向靠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是什么”,且须解释“为什么”。另外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具体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有一定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逐步构建出知识系统,逐步形成一定的通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
(2)初、高中化学教材中某些知识点的衔接。初中教材有些知识点出现了但不作要求,而在高中教材中作要求但未转门讲述。如:同素异形体的概念;酸、碱性氧化物的概念;有关溶解度的计算等。我们在讲授相关知识时必须予以补充,以免学生感到突兀。
(3)初中某些知识点在高一必须予以加深和完善。例如:①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只是从得氧、失氧这个角度简单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显然存在其局限性。高一化学中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这一相对较本质的角度介绍。②物质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初中只介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最基本情况,高一化学则介绍核外电子排布的几条基本规律,并要掌握1~18号元素为主的常见主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③初中只介绍了“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化学键”这几个概念,而高一化学则对这几个概念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初步介绍了其形成过程,并为进一步介绍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做准备。
由以上例子可知,高中化学教材对于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阐述比初中要更完善、更严密;也更理论化、科学化。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对初中知识的衔接与补充,且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4)初中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在高中须进一步系统化。如在初中已学过的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并介绍了其使用仪器等,但并未形成具体的知识规律。高一化学结合氯气、二氧化硫等制法,考虑相关物质的性质从反应原理、发生装置设计、收集装置的设计、除杂、注意事项等方面加以总结,进而将其扩大为常见气体实验室制备的一般方法。
高、初中教材的衔接与补充首要把握时机,最好是在相关知识教学时自然引入,这样才能让学生自然过渡,有利于学生学好高中化学知识。另外,在衔接补充时要注意把握尺度,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避免做无用功。
二、教学方法的差异
在初中阶段,化学属于一门启蒙学科,再受初中学生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的限制,所以初中化学教学中更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高中以培养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为主要目的的教学中则该方法就不适合了。为了更好地完成高一化学教学,我认为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
(1)一定要读懂初中和高中整个阶段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对各部分内容在高、初中的不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衔接与补充。
例如,讲“盐类的水解”时,回顾初中的知识: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然后设置悬念:盐溶液是否呈中性?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让学生产生疑惑,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新课的学习。
(2)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材料,如图表、阅读材料、演示实验等,结合现今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一大半。
例如,在演示“Na2O2与H2O、CO2的反应”,我们可以创设为趣味实验——“滴水生火”、“吹气生火”:预先用一团棉花包裹着适量的Na2O2粉末置于坩锅中,再用一长的胶头滴管吸起少量的水深入棉花中滴入;也可用以长玻璃管插入棉花中,再用嘴往里吹气。过一会,棉花能燃烧起来。这一改动,大大的增加了趣味性,会深深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3)及时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以及灵活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教学“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制气原理化学反应方程式选择制气装置除杂与干燥气体的收集验满尾气处理。通过几次训练,就可以使学生“由点到线”地掌握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如作业规范化、实验操作规范化、阅读习惯等。从高一就开始培养这些良好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
关键词:化学;知识;衔接;重要性
随着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成为教师关注和议论的热点。不少高中教师反映升入高中学习的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高中化学教学十分困难。高一学生也反映高一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降低。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对在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一些思考。
一、对比初、高中化学教学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总是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重视初、高中教材知识的衔接
(一)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同素异形体
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
4.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教材的第五章,在授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二)高一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1.氧化―还原反应。初中知识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年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高中化学氧化反应的概念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1)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级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和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由上可知高一年级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3.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级时要适当补充。
(2)“量差”法的应用。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一年级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4.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内容。高一年级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三、加强学法指导是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有力保证
(一)开设学法指导课
即可以在上高中化学课伊始,结合讲解初高中化学的区别:如知识的总量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增强,理论性知识的比重增大,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介绍学习高中化学应采用的正确方法:如重视实验,抓好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复习,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归纳,要用理解记忆法识记知识,等等。
(二)学法指导要与建立学习常规结合起来
学法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在“欲学”的基础上做到“会学”,进而达到“学会”。因此,学法指导应渗透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与优化主要的学习环节和建立学习常规相结合。
要从高一第一堂化学课起,就建立和坚持必要的学习常规,如课前做好预习,记好预习笔记,答好预习思考题;上课做听课笔记;课后做学习小结;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等等。
总之,初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问题,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的过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使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为将来奠定坚实的化学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高佩德,冯德琴.初中与高一化学教学衔接工作之我见[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