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6 17:11: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化学教学活动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式;创新;实践
1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者和管理者,具有绝对的权威.新课改要求学校教育应当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化学教师要贯彻这一精神,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课堂,创立一个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创新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自己得出结论,我们班在进行实验时,有位同学的实验结果是长蜡烛先熄灭,短蜡烛后熄灭.与课本上的结论出现偏差,我们经过了解,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操作失误引起的,让这名同学再次进行实验,发现该名学生第一次实验操作是在长蜡烛的顶部倾倒的二氧化碳,因此造成了长蜡烛先熄灭的结果,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沿着烧杯壁倾倒二氧化碳,经过对问题的不断实验探究,使学生对这一课题的结论有了深刻的印象,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2 加强对课程进行实验验证.学好化学的根本就是让学生多进行实验验证和科学的探究活动,课本上的知识只能起到引导性的作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的知识才是化学学习的核心力量.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应当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多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教师通过辅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式学习习惯.例如,在以往学习“催化剂的概念”时,教师通过氯酸钾在加入二氧化锰前后反应放出氧气的快慢来向学生介绍催化剂的概念,虽然学生了解了催化剂的概念,但是不是真正地理解了这个概念,则不得而知了.那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另外,有关实验方面的习题也可让学生探究.例如,由某种原料制取某种产物的习题,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类似习题我们只是应用学生曾学过的反应进行推导而得出结论,实验现象也是根据学过的反应进行推断,认为理论上应该出现什么现象就是什么现象,而事实上是否如此,我们却不得而知.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动手动脑,有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基本知识,形成科学探究的素养.
3 合理设计探究问题.探究式教学重点在于抓住问题,解决问题,在对问题的探究中掌握课程的关键点,教师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起着指导性的作用,教师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科学探究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一个适合探究的问题至少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这个问题必须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进行解释并且能够为学生所理解的问题;二是这个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下面的一则案例能较好地说明这两个特征,也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比如,在讲授“燃烧和缓慢氧化”时,教师是这样提出问题的:“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按照作战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航行,它的船舱里结结实实地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两个多月后,船舱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没了整艘战舰,片刻之间战舰便葬身海底,全舰官兵、战马无一生还.事后,化学家们根据英国军事保安部门提供的材料,准确地找到了‘纵火犯’——草料.草料怎么成了‘纵火犯’呢?”这一案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需要运用“着火点”、“缓慢氧化”、“自燃”等主要概念进行解释,毫无疑问,教师设计的这一探究问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需要指出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探究的问题要是完全由学生自己提出来,当然很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等到学生能够自己提出好的探究问题之后才能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相反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切实可行而且效果良好的方法是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并通过引导优化和集中学生的问题,使得后续的探究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这样的教学过程也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活动中应避免的误区
1 避免探究式教学的形式主义.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不能一哄而上,要针对自己学校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真正适合自己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之前,先看看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不能片面地理解新课程的要求,造成事与愿违的后果,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应当考察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探究式教学内容,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对学生进行探究式教育,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效率.
2 避免孤立地进行探究训练.探究式教学活动在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既是巩固课本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这两者是不能孤立进行的.在化学各个课题的研究中,学生既不能仅仅做完实验就算完事了,片面重视实验本身,也不能将实验作为一种形式主义,走走过程就行了,要充分认识到,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化学本身的重要内容组成部分.在实验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在探究的过程中巩固知识,真正起到化学探究式教学的作用.
3 避免脱离实践操作.在初中化学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的重视,单纯地进行“黑板上”的探究式学习,没有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造成了探究式教学活动“形同虚设”的现象.据了解,由于初三学习时间紧,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很多教师喜欢“讲实验”,通过语言的描述就将实验课进行过去了,这不仅没有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反而违背了新课改所倡导的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关键词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活动设计从学生兴趣出发
教学活动设计应从学生情况出发,对学生的兴趣和心理充分了解,从学生感兴的事物出发进行设计。让学生能够“自我实现”是教学活动设计的一个目标。教师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考虑其中。美术教学中,兴趣有利用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的渴望,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设计中,能够引起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学习情境都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会自主的进行学习。在进行美术欣赏课时,关于《红色记忆》这幅作品的欣赏之前,给大家播放了一首《红色娘子军》,美术课上听歌?学生会感到惊讶,兴趣会被很快激发,投入到课堂上来。
这首曲子让人感觉到磅礴的气势,浑厚的声音和逐渐增强的旋律使人们感觉到女人们在面对恶霸的时候,即使再辛苦再有危险,都要向着光明永往直前,跟恶势力抗争到底的决心。歌曲的题材和美术作品《红色记忆》有着相似的题材,让学生通过对歌曲欣赏,来感受美术作品:它的色彩凝重,用笔粗放,运用对抗争恶霸的决心和勇向直前的的精神进行表现,这些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和美术作品的赏析,明白了绘画和感情之间的关联,绘画对他们构成了诱惑,之后便可以讲一些作品的艺术风格,以及色彩和造型的特色,学生的感情培养起来了,这样也就会主动地聆听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会逐步得到培养。所以在美术教学活动设计时,激发学生情感的教学方法很容易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得到提高。美术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世界逐步认识,感知,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会受到影响,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展现,引导学生发挥热情,进行创作,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展,能够逐渐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因此在美术教学设计中教学情境的设计中学生兴趣的激发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美术教学活动设计中应建立师生关系的平等观念
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使课堂气氛融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美术教学设计中,应考虑到现在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美术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要善于鼓励和支持学生个性的发展,让课堂充满人情味,使学生的精神条件也得到完善。例如,在设计《我为校园添置色彩――校服设计》的教学时,首先让大家通过多媒体设施观看几组校服的样式和校服设计作品,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校服作品进行赏析之后谈论自己对校服设计的设想,并进行自己创作。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校服设计的色彩、款式、面料进行分析总结,进而让学生自己设计创作校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不断的加强,校服的设计对学生审美能力也具有推动作用,每天都要穿着校服走进校园,因此,漂亮的校服设计也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设计出漂亮的、自己喜欢的校服。教师在对学生设计的作品进行点评的时候,对学生多鼓励,即使是画的不好的作品也要多表扬,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在这个评价环节,学生也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作品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对比,取长补短,可激发学生创作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平等,师生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沟通,课堂教学不在使“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师生之间相互帮助,对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师生平等观念对初中美术教学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对课堂、教师的尊重得到改善,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广泛,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加倍自信,充分的实现自我。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氛围中更轻松的进行,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所提高,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得到加强。
三、初中美术教学活动设计应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提高创造力
在美术教学活动设计中,让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根据这一规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感到学习没有负担,因此会享受这种学习的感觉。学生的学习评价中,我们应多设计学生的自我评价,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能够看到对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明确自己要达到的下一个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最终将自己的不足之处改进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我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美术学习,如果学生自身都没有兴趣,被动接受知识,只会对教学效果起到反作用,影响教学效果。由于对某种事物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被激发,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的研究思考,进行创造性学习,因此,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在创造性学习中,想象力、创造力也得到提高。因此,课堂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初中美术教学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四、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设计活动的合理设计与安排,能够使师生课堂关系更加融洽,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实践能力也在课堂上得到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的使用,使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也得到发展,学生和教师的整体素质都能够有明显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罗才泉.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美术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10).
一、物理课堂教学中活动的设计
1.在物理授课中课堂活动的设计
一般授课,都归纳为“确立主题、实验探索、展示交流、共同分析、归纳总结、集体反思”,在课前完成“展示交流、共同分析、归纳总结、集体反思”这四点,在课内我会通过师生的互动合作来完成这一节课的全部内容。例如:在学习牛顿定律时,我会告诉学生牛顿定律与哪些因素有关的主题,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想象,有些学生竟然直接把苹果拿出来做实验,我被学生学习物理的激情和智慧给打动了,在实验分析和交流的过程中,把传统的老师的教演变成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这让每一个学生学习情趣高涨。
2.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课堂活动设计
在探究性的实验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提出问题、合理猜测、实验探究、分析验证、交流总结”的过程。例如:在“欧姆定律的研究”这一课上,我最先提出问题:“欧姆定律的概念你是怎样理解的?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观点,或者说明你的依据。”学生经过讨论之后,我又根据情况提出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去选择器材来设计实验,然后再引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探究。待学生确认方案之后,再强调注意事项,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实验结束之后,让各组进行合作交流,这样经过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行自主地分析,最后他们会得出结论,从而证明猜想。
3.在物理复习课中课堂活动的设计
在复习课中的活动设计,我归纳为“确立主题、自主复习、展示交流、归纳总结”等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老师列出总纲,然后学生自主归纳知识要点,运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现象或者自行编题自行解答,最后让学生展示他们自己复习的成果。
二、物理课堂活动的设计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四点
1.设计要选定在“发展”,体现在“发展性”上
在苏科版物理教学中,要选择于发展,其中包括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第一,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以发展学生的潜力为主来设计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进而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亲自获得体验,通过思考、感悟逐步寻找到新的观点,得出结论;第二,学生在自主的动手实验中,能够发现新的方法,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会形成很新的学习能力,会为他们终身受用的学习和发展技能打好基础,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跟上时代的进步,他们自己才会进步。
2.在设计课程活动中,要因材施教,体现“差异性”
每一个学生的心理、个性、智力、情感、品质都各不相同,在活动中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课堂活动中,针对不同的同学,要采取不同的引导、激励,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进一步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作为一名初中物理老师,我曾担心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校的教学质量会影响了我在课堂上的活动开展,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进度,事实证明了,同学们在物理课上学习时,他们从活动中感受了成功的喜悦,他们的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对物理的学习也更有了自信。
3.在课堂活动设计中,应该“多样性”
无论是课外还是在课内,课堂活动应该展现多样性,可以是围绕教材的活动,也可以是其它综合性活动。课堂活动的“多样性”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不同,选择活动的方式也不同,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还要在课堂活动设计中关注学生的态度和评价,要善于去挖掘学生的优点和潜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4.在课堂活动设计中,要“创新”
在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活动的主题,在方法上给与引导、帮助,要让学生能够自主鼓励自己参与活动,通过一些富有创意性的题目,引发他们的思维开放,进而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1.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让生活走进物理课堂
生活化的教学有利于揭示事物的矛盾引起学生认知,打破学生以往的认知平衡,从而唤起学生的思维。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应该要结合生活实际,在生活化情境中要注重“趣、异、疑”。中学生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创新新奇的生活化情境就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学习的兴趣,在讲解各个知识点的时候所举的例子应该尽量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物理学习的意义,认识到知识的价值观,进而去探究物理的学习。
2.课堂上,开展对生活的探究,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听说能力;课堂活动;课后延伸
一、初中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性
外语教学心理学家朱纯指出“听是吸收、输入的过程;说是表达、输出的过程。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听是说的基础,能听懂才能说出。说的能力对听力的提高也具有很大帮助,能流利说出的东西才能很快地听懂。”《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能力”为总目标的课程(教育部,2011)。从试行新的课程标准来看,初中生外语学了掌握一定的文化、词汇、语法知识外,听、说这两项技能对学生非常重要。换而言之,作为英语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设计和执行中,应该给与学生大量听说训练的机会。初中的英语教学面对的是十几岁的青少年,在听说训练上要切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实用的特点。
二、创造“听”的环境
初中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听力能力,才能听懂别人说的英语,进一步才有信心用英语交际交流。因此在整个初中英语教学阶段,教师每节课都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充足的“听”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
与教材配套的录音带,其音自然、地道,其景生动、逼真,学生听起来颇有兴趣,这十分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此外,作为英语教师每堂课应尽量都使用英语教学,频繁的和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这些“输入”都会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语言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英语歌曲在课堂中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对不同的话题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选取贴合本单元话题、适合学生欣赏的英语歌曲进行听力训练。比如在讲到“工作”(Jobs)这一话题的时候,老师可以选用”Peerless”这首歌曲,听歌的同时掌握了许多关于职业的词汇。此外,在一边欣赏歌曲的同时,可以进行填词等听力训练。用歌曲培养听力,能让他们在不经意中学习了语言,扩大词汇量,也提高了听力。
此外,初中生听力训练的素材,老师尽多选用生动有趣而贴近生活,开拓学生视野的材料。在听力之前,教师可适当介绍些背景知识、在黑板上写出生词、短语等,减轻听力理解障碍,以取得最好的效果。
三、创设“说”的情境
提高初中生的英语说的能力,不能每次以读课文形式开始,否则学生会对学习产生疲乏感。用好课前5分钟,教师可以结合初中英语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在课前五分钟进行新闻播报,演讲时刻,单词接龙,经典英文歌曲欣赏,daily report,free talk 等活动,让全班学生轮流展示参与,程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进行。值日报告的内容可以是日常生活,也可以讲幽默笑话或小故事,脑筋急转弯等。这样的课前热身(warm-up)只需要5分钟的时间,但是给学生英语的实际运用和口语训练提供了一个单独的时间和展示的机会。教师要有学期计划,使这些课前的活动形成一个项目(project),持之以恒,并能有成果的展示。
课堂上的机械性练习也是必要的操练方式。在熟悉一个句型结构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套用替换练习、问答练习、提示性复述、概括性复述、看图说话等口头训练方式。比如在讲到”Windy Weather”这个话题,通过前面层层的操练,最后的post task可以给学生几幅相关图片,让学生讲述一天在放风筝的时候,不同的风影响下发生的景色和人们行为的变化。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游戏,不仅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主动参加课堂活动,还能强化学生听说能力,使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比如教师可以进行猜测游戏、闪电游戏、接龙游戏、搭档游戏等方式进行课堂活动。
多让学生背诵积累实用的对话,接近教材内容的材料,尽量让学生接触不同的题材,选择口语多,语境明确,交际性强并与学生生活贴进的材料,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应变能力。并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景,比如“Dinner time”, “How to keep in shape”, ”Book a table”让学生能够把积累的素材用出来,培养真正交际的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英语课程需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听说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尤其关注被动参与,或自信心不够的学生,多给与他们练习和展示的机会。选择的材料或挑选回答的问题难度因人而异,让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态融入到课堂及课后各项活动。
四、听、说的课后延伸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课后延伸学习作为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或合作学习的有效载体,也为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比如在讲到衣物(clothing)这一话题的时候,课后让学生进行拓展活动,描述下父母今天的穿着和平时的打扮。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进行实际运用,另外一方面,教育学生从小关心自己的父母,培养对父母的感情。另外老师和学生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创造形式多样的英语学习的情境和氛围。如组织 Talk Show 比赛 , 英语故事演讲比赛,英语歌唱比赛、鼓励学生多跟外教交流,组织学生参加英语短剧表演比赛,让学生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充分展示学习成果,体验能听懂、会说英语的乐趣,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文原版电影、英语电视节目,把英语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
相信只要教师做教学的有心人,多用好教学各项听说活动,定能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喜欢英语学习,一步步成为有国际意识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化学思维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化学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通过化学学习,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对学生化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性因素。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灵活设计化学教学活动,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本篇文章主要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和建议,希望能够对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化学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忽视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等问题,对学生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性因素。
(一)化学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当前很多初中化学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仅仅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化学知识的学习成为了一种化学理念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体验和感受,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较差。枯燥而繁杂的化学公式甚至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心理,十分不利于学生化学成绩的提升,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二)忽视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
我国因为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只是指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而忽视了化学思维培养对学生化学学习的重要影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较为重视学生的化学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思维培养,使化学评价方式较为片面,化学教学产生了局限性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化学水平的提升和化学思维的培养。
二、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途径
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可以通过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开展游戏教学活动,借助化学实验项目,发散学生化学思维以及丰富课堂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式来开展。
(一)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开展游戏教学活动
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将化学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性格特点融合,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和竞技性的游戏活动,在充分激发学生化学知识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之后,开展知识辩论或者知识抢答游戏,调动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刻记忆。例如,在指导学生对人教版初九年级化学《盐化学肥料》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完成对本堂课程化学知识的学习之后,通过游戏抢答的方式,为学生提出“硫代硫酸钠的化学式是什么?”“过滤的流程是什么?”等问题,最快抢答并答对的学生加一分,打错的学生减分,最后统计分数,对优胜的同学给予鼓励和嘉奖。这种化学游戏的方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化学课堂教学氛围,抢答的方式也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使教师更加明确当前每一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灵活掌握能力,也使学生更清晰当前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在课堂教学内容教导完成之后,为学生布置特定的任务,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这些任务。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提升教学的效果,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方式对于初中化学课程的深入开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借助化学实验项目,发散学生化学思维
化学是一门具有丰富原理和实验活动性内容较多的学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一定的化学实验活动,在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初中化学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指导学生对《有机合成材料》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通过一些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燃烧毛、动物毛发以及合成纤维等物品,或者组织学生自主进行小实验等方式,证明每种材料是否是有机化合物,通过化学实验不断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化学教学的质量。同时,这些小实验能够对学生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项目,化学实验能够有效激发初中学生的化学实践参与热情,在化学实验中,将所学习的化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丰富自身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感受化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比如,在指导初中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这项内容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进行使用较少的硫粉进行化学实验,因为硫粉会产生一定的二氧化硫,会产生一定的危害。
(三)丰富课堂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恰当的教学评价能够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结束之前的10-15分钟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评价活动,在评价中,对本堂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梳理。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身的教学语言,多鼓励、少批评,给予学生更多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而不是仅仅通过“好”或者“不好”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可以采用“你这次表现得非常棒,但是如果能够在化学实验中,更加注意化学实验后材料的处理会更好的”等话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的方式,同桌之间互相评价或者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丰富课堂评价的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思想和行为将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化学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忽视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等问题,对学生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性因素。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开展游戏教学活动,借助化学实验项目,发散学生化学思维以及丰富课堂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式,开展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使初中化学教学活动能够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点,增强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为初中学生化学水平的提升和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化学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青梅.新手型初中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调查研究——以首师大化学系教师教育专业部分毕业生为例[D].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2013,(05):1-48.
[2]钟超.重视教材习题促进有效教学——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习题体系的分析及教学建议[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01):154-156.
[3]李世清.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着力实施有效教学——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探索[J].赤子,2013,(12):165-167.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化学 新思考
新课改需要初中化学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的认知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程目标确立的前提下,对学生学习参与的主动性、探究的趣味性和能动性进行引导,使学生信息搜集与处理的能力、新知识的获取能力、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得到极大地提高。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旧有许多问题有待改进和革新。所以针对初中化学教学具体内容和具体方法,制定并实施有效改进措施具有实际意义。
1.转变思想,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具有主导性,学生学习处于被动地位。新课改的实施,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自主性被调动出来。
素质教学是新课改下创新的主要教学模式,科学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理念基础,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化学是初中三年级学生首次接触的课程,所以对化学现象、知识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同时会产生很多疑惑。此外,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对于相关知识的正确引导,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于具有较强探究性与实践性的化学知识的传授非常重要。这需要教师转变思想,改变学生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促使学生主动融入教学活动。例如,可以借助情境教学的方法,搭建可供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励学生自我表现的勇气。同时还需要教师利用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课堂引导,如在讲解理论知识以前,可以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背景、名人逸事等穿来,使化学教学课堂充满趣味性,进而培养学生在化学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的能力和兴趣。
2.寓教于乐,活跃教学活动气氛
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是新课改下师生相互交流的能动性提高的重要手段。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针对学生个体的性格特征、认知水平和课件内容,对教学的每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活跃教学活动的活跃氛围,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心理。例如,在教学“燃烧条件”章节时,教师可利用探究、启发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演示性实验的引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实施动画课件制作,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得到激发。在知识探索中,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正确的探索、发现与解决,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得到很好地调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主动性生成的先决条件,是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的重要动力。
3.理实结合,增强学习创新意识
在初中化学实践活动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化学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应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有利结合,对化学实验进行合理设置,通过科学的化学实验,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极大地提高。如在学习“空气”知识内容时,教师可利用相关器材设置系列实验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测定,同时还可引导学生亲自制作简易的实验装置。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挖掘学习知识的潜能、锻炼自主创新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利用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扩充一些适当的实验课程,满足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需求,并鼓励学生参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4.剖析理解,强化知识实际运用
初中化学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初中化学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概念教学,所以加深学习知识的理解运用需要学生对专业概念给予深刻的剖析。在初中化学中多数概念比较复杂、深刻,学生理解的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对概念进行深入解析,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溶解度”就是其中的一处难点,不仅定义抽象,而且涉及诸多知识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从温度条件、溶剂量、溶液状态等几个要点入手对“溶解度”的概念进行剖析,对定义进行准确地把握,并达到运用熟练的效果。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点的不理解,导致学习乏味吃力,进而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对概念进行深刻剖析,可以使基础知识得到强化,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种种迹象表明,新课改环境下,以实验操作为基础的初中化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革新、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及理论与实验有机结合、合理利用教材对教学实验进行科学设置、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生活化等,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有利于创新能力及问题探究能力、解决能力的培养,更是初中化学教学效果增强的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想要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无非从三个大方面出发:教师备课、学生学习方法和学校的态度。找到这三个方面的不足,对症下药,弥补改善才能解决困扰我们的问题。因此,本文的相关方法都是一一针对教师、学生和学校方面不足的。
一、优化教师的课程设计
从多数老师的教案和学生的课堂表现可以看出,初中化学老师的课堂内容设计太过于枯燥单调。依旧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虽然老师讲得很多,学生也没少记,但是教和学仍然难以一致,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老师要优化教学课程的设计,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充满创新;教学导入一定要新颖独特,足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更要重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由于化学很多知识是来源于化学实验,单单靠死记硬背化学公式是学不好化学的。因此,教学不能忽视了实验的作用。实验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首先,学生要对化学这门课改观。不要仅仅把它当做升学的一门考试课而已,它还是一门可以教给你很多受用终身的知识的科目。学习本来就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学习化学也一样。化学可以带你了解看似普通的空气、水、土等常见的东西,让你明白为什么铁会生锈?为什么烟花绽放如此炫目?会教会你用化学的思维来看世界。再有,化学作为一门实验课,你的学习一定少不了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不仅有助于提高你的动手能力,还能帮你强化记忆化学原理。
三、学校要重新定位教学活动
关键词:教学观念;学习兴趣;自主探究
实验,是化学学习过程中最有吸引力的一部分,也可说是最基础的一部分。任何化学知识的验证,都以实验为手段。将实验作为初中化学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有利于当代初中生化学意识的形成。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化学知识的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化学概念。化学实验的实践性,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一、基于实验的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1.轻视化学实验活动
实验与化学理论知识,共同构成了化学学科内容。但是,在应试制度的影响下,大多数初中化学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忽视了实验活动的意义。考试不考实验,只关注学生的实验报告,这就使许多教师不重视实验活动,将实验报告的填写作为实验教学的代替品。教师将提高学生的化学考试成绩视为已任,却忽视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影响了实验型化学课堂的打造。
2.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有限
在长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一直没有被当成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所掌握的实验教学方法十分有限。传递教材中的化学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任务。当遇到实验内容时,化学教师为了全面灌输知识,会选择演示实验的方法给学生展示实验的过程,让学生以观察教师做实验代替自己设计与实施实验。
3.学生的自主性发挥不足
学生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才能体现实验教学的意义,才能让学生从实验中受益。当代初中生习惯了依赖教师去学习,当教师让他们自由去探究与实施实验时,学生不知从何下手。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初中生的思维发展受到阻碍,影响了学生自主思考与动手实践的能力。因此,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成为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
二、基于实验的初中化学教学对策
1.更新化学实验教学的观念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初中化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知识学习观。在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有了新的理论知识。只有开展实验教学,才能让学生的化学知识与化学能力平衡发展,才能促进学生体会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乐趣。
2.基于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因此,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在接触化学的初始阶段,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教师在课堂中实施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化学学习满足初中生的诸多期待。在新课程阶段实施演示实验,容易引学生入境。要促进实验教学活动的完美化,首先,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实验准备,熟悉课本实验内容以及实验的目标与流程。其次,教师要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用自己规范的一举一动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最后,教师要重视师生互动,给学生机会模仿自己的实验过程去操作实验,让学生找到科学家的感觉,让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保持下去。
3.基于实验,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激情
自主探究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教师要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多给学生机会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实验,才能体会实验的魅力。如,在讲解氧气时,为了探究氧气的助燃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一个证明氧气助燃性的实验。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让学生就近与其他同学组成四人小组,交换自己的个人实验想法,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小组实验。在真实的操作中,学生成为化学的主人,成为化学活动的设计者,成就感明显提高,参与积极性也会大幅度提高。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给予初中化学教学以全新的指导,教师应当更多地考虑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利,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让实验活动的开展能够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魅力。基于实验的初中化学教学活动,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也是有利于学生综合化学能力提高的实践。
参考文献:
[1]李艳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经验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3):137-138.
[2]袁波.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32):173.
[3]宫慧民.谈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115.
关键词:初中化学;自主分层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是我们探讨的重点课
题,学生的基础存在差异,综合素质也有所不同,如何更加全面地做好初中化学教学工作,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的。自主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于提升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有着良好的意义。在新形势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类新型教学手段出现,这些新型的教学手段为初中化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初中化学自主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
分析。
一、在初中化学中应用自主分层教学模式的意义
分层教学模式建立在布鲁姆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这一观点强调,在必要情况下予以学生帮助,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分层教学法集多种教学方法于一体,将其与教学评价模式相结合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分层教学思想可以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是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孔子也曾经提出,教学要遵循“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原则,如果教学活动可以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就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出,分层教学模式的核心原则就是根据因材施教来开展教学活动。
二、初中化学自主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分析
在开展自主分层教学模式时,需要先对学生来分层,学生基础知识不同,个人能力和学习态度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在教学初期,为了弄清楚学生的情况,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摸底,这不仅可以分析出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还可以为后续的分层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分析清楚学生的情况之后,即可根据他们的基础能力划分为A、B、C、D四个不同的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安排一名小组长,尽可能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护好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热情。一般情况下,A层教学目标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还需要熟练归纳和总结,在学习完成后,要求学生可以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以此来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类问题;B层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大纲内容,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C层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要求把握好教学大纲,在学习完成之后可以及时归纳和总结,有所进步;D层教学目标则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的基础知识,应用知识来完成作业与课本知识。
每堂课结束之后,可以大约用35~40分钟的时间完成基本教学目标,余下的时间可用于课堂知识的拓展和对基础薄弱学生的辅导。对基础薄弱学生的辅导可以采用个别化指导的方法,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达到一类教学目标。同时,为要求达到二类教学目标的学生提供训练题,通过训练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的拓展一般采用讨论的方式,结合本节内容提出讨论题或者提供必要的资料供学生思考和讨论。最后,对本节课内容达标情况进行当堂检测,及时掌握达标情况,以备课后分层指导。再根据要求分三个层次布置每节课的作业。
三、初中化学自主分层模式的评估方式
在初中化学中,应用自主分层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在完成教学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分层效果进行系统的评价。教师设计练习作业分两个层次:基础过关题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完成,并且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能力提升题要求A、B两层的学生完成,A层的要求达到优秀,B 层学生要求完成情况良好,鼓励C、D两层的学生有能力的可以去完成。由于时间仓促,对于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法的构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课堂教学设计该如何更好地进行,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形成有独特特点的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其次,如何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安排,实现教学的合理化,实现一个更好的教学效果,是初中化学分层教学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再次,分层教学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要有一个动态的分层效果,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更好地进行分层,科学合理地实现层次的调整,需要继续改进。最后,对于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后的教学效果的评价,是否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一个科学的评价方法。
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于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有很好的实际意义。相信在不断的发展研究中,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会做得更好,对于学生的进步和教学方法的发展有更为有益的价值。相信在不断的发展研究中,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会做得更好,对于学生的进步和教学方法的发展有更为有益的
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