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金融经济研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6 17:11: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金融经济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金融经济研究

第1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发展;机遇的把握

金融危机是金融市场的非线性扰动、紊乱、崩溃,其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变的越来越严重,以至于金融市场无法有效地将资金配置到最有利的投资机会中。

一、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经济结构的优化及经济质量的有效提高,中国加入世贸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它也会带来新的风险,其中最严重的很可能关系到中国金融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国际经验表明,金融不稳定和金融危机会对社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性的危害,在经济方面尤为明显。

近来的金融不稳定带来的经济损害有多种形式,比如银行倒闭、企业破产、职工失业、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外汇储备的损失、GDP下降等等。计算发现,日本在1992—1998年间和韩国在1997—2000年间为处置银行坏账所负担的财政支出分别达到各国年GDP的21.5%和14.7%。北欧国家自1990年以来的三四年里因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达到其年GDP的10%—30%。这样的事实向我们深刻的说明了金融危机带给经济发展的巨大危害,甚至是经济倒退。

从经济发展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出现混乱动荡,对银行信用体系、货币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及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可称之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和金融安全是对立的,靠的是国家金融竞争力、国家的金融系统抵御能力、国家金融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这样一个不稳定的金融环境,如何使经济的发展减少影响或者拉升经济发展就成为了我们所面对的必然问题。

二、经济发展的机遇

危机,从经济上我们也可以这样去解释:危机是危险和机遇并存的一种特殊现象。经济结构的进步完善中,寻找机遇并抓住机遇就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在金融危机下,本文从经济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1.经济结构的调整,金融危机下银行、企业等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时这些行业也严重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妨可以提升对其他行业的投入比例,如农业、小商品、轻工业等。根据金融危机的危机空白时段拉升这些行业,存储资金等待金融的回升。

2.利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金融危机常常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失业问题。这也是大部分人所担心的事情,然而这时也正是我们促进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机遇,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往往人力资源的素质也是一大问题。在金融危机时,面对这方面的压力人们不得不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便保障生存,这样也就给危机时的人才质量带来了很大的保证,当金融危机度过后,优秀的人力资源带给经济发展的贡献将是非常巨大的。

3.技术发展,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现代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都能深刻的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在金融危机时,一切和金融有关的行业都可能崩溃,但技术却是一个例外,任何时刻先进的技术都会给经济发展的提升产生很大影响,促进经济的提高。

4.发展区域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注定是要先以农业为主要部门转为以工业为主,进而转为以贸易及服务等产业部门为主。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一定的时间,金融危机下的过渡时期不妨把视线转入区域经济,投入区域经济,带动区域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体经济的进步。

三、金融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的金融市场,融合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资金,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将是十分严重的。

例:2003年,爆发了SARS疫情,其具有突发性、预知性很低、求援依赖性高、后果严重等特征。在SARS疫情中,全国人民度过了“五一”长假,然而因为SARS,银行闭门休假、企业调整等给金融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为SARS人们不得不取消原定的假期消费、旅游一系列活动,国民经济同比去年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

评析:上述例中SARS的爆发,把人类逼到了危机的面前。这里的危机就是指具有严重威胁,并具有不确定性和有紧迫感的情绪。危机是几乎来不及反应的,在这次SARS疫情中,对我国的金融也有很大影响,银行的闭门休假每天将产生的不便、人们出行的不便、社会各行业的结构等紊乱同样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从SARS看金融危机,当信息混乱、事态扩大、特别是用来弥补和恢复危机的资源供不应求时,只有当人们有了明确、真实的信息,看到解决危机的资源供应充足,才会感到危机的规模在缩小,个人和社会的危机恢复力就会增强。金融经济危机也是一样,当金融危机来临时,人们往往会有消极的心理,经济发展就需要从不同位置全面的解决这一问题。

国际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证券化及金融并购都会对金融危机的解决起到一定作用。信息公开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都可以很好的促进公司企业的发展,危险和机遇并存的金融危机同样也可以带给我们发展的契机。经济发展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时,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升自己,在金融经济中灵敏的把握住机遇,那么即便是金融危机也同样会带给我们经济发展的机遇。

参考文献:

[1]欧永生:金融危机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第2篇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对其产生影响的两大重要因素为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如何能够发挥出两者的促进作用,避免发生风险,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笔者首先对两者的概念进行阐述,再说明两者对互相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然后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协调两者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刻认识,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能够使两者发挥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金融体系;实体经济;关系;互相作用

金融体系对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金融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资金流动的趋势与方向,其中还包含了社会经济具体运行规律。实体经济则能够体现出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也能够体现出金融体系的运行状态。通过对两者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调控和管理措施,不仅能够使两者保持协调的发展状态,还能够有效规避两者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以免发生阻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面笔者就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

一、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基本概念

1.金融体系的概念。对金融体系的概念进行阐述应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首先,宏观角度。金融是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模式,该模式在不同国家都是不相同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不同国家在发展速度和水平上所存在的差异[1]。有些国家内部的金融体系是由该国家金融市场具体发展情况决定的,而有的国家则是通过宏观调控所决定的。其次,整体角度。基于该角度能够将金融体系视为一个国家的体系,体现出该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也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大体框架,一些交易平台、市场资产等共同组成了该国家的金融体系,如果企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就需要充分了解市场环境中所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为,综合考虑全局情况。

2.实体经济的概念。在实体经济的概念当中包括了物质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内容,从宏观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其涉及的范围较广、领域较多,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从经济特点方面来讲,经济实体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相应的生产资料,在改善人们生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实体经济还能够保障人类经济的发展,促使人类能够保持正常的生产与消费,人们通过实体经济能够达到人们所需要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层面的消费。

二、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两者之间的作用

金融体系要想能够得到发展,需要以实体经济为其发展的基础,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能够获得在市场竞争当中的优势,提高竞争力,企业会将很多金融资本投进了虚拟领域中,这种投资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金融危机的产生,从而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发展。在实体经济下,人们所进行的相关活动都拥有固定地点,所进行交易的商品也都是实体物品,不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还便于控制,所以对推动金融体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比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所谓虚拟经济主要是指股权、债券等产品。这些产品不能够切实被人所看见,且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因此此类产品在交易过程中将会存在很大的风险,但是如果交易成功所得到的回报相对实体经济也更高。此外,金融体系还能够对实体经济产生促进的作用。

三、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

1.实体经济对金融体系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实体经济所产生的促进作用是较为明显的,例如在东北,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因为没有采取有效的政策用以扶持东北工业,使其虽然身处改革浪潮,但是却逐渐走向衰落,最终导致东北工业的发展十分落后,金融体系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4]。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经济越落后的地区,该地区的金融业发展速度也越缓慢,无法为该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而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重视对东北工业的振兴,并制定很多相应的规划、策略与目标,使东北工业得到了一些复苏,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北地区人们的就业问题。由于对东北工业的支持,东北金融业也随之出现了较大的提升。基于国家的角度来讲,实体经济是能够充分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但从现阶段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其还有待提高。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应发挥其自身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领域的支持力度,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制度和物质等方面的保障。基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讲,企业切勿在虚拟领域当中投入过多资本,应树立正确投资理念,避免企业由于投资理念发生错误而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金融体系能够使实体经济更加繁荣。目前,我国在发展实体经济方面上还需要大量的资本,而金融业是含有资本最多、资本规模最大的行业,应当给予实体经济一定的支持。如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资本,那么可以向金融机构进行借贷,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度过难关,还能够为金融机构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从而达到双赢的目标。所以,金融机构应当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和了解,找到存在市场当中资金均衡指标,并确定资金的具体价格,从而优化配置相应的资金,最大程度发挥资金本身的价值。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资本市场也是较为落后的,存在很多问题。而且,我国资本市场一直以来开放程度都较低,很多工具都不无法进行有效连接。尤其是在对中小型企业资金支持方面,更是不够到位,出现了脱节的现象。一般情况,大企业在信誉与效益方面相对中小企业都更高,金融机构也更愿意把金融资本投入到这些大企业当中。这种情况的出现非常不利于小企业的发展。因此,急需解决上述问题。

四、协调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

在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应探索出以下两种途径:首先,调动实体经济要素,推动金融体系发展。通过上文对两者的分析,两者所能够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两者和谐共同发展,这便需要借助政府部门的力量,通过利用科学的手段充分发挥实体经济作用,使其保持积极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实体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拥有正确的发展方向,才有利于金融体系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实体经济发生了重大转变,人们在金融上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基于这种背景,为金融体系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次,尽快完成金融体系的改革。为了能够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作用,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应当尽快完成对其的改革。我国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改革措施,明确其改革的方向,将不利于金融体系发展的各项因素剔除出去,由此才能够最大程度使两者和谐发展,充分发挥两者本身的作用,使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上升到新的发展阶段。

五、结语

综上所述,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都能够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近些年开始提高对该方面研究的重视程度。针对当下实体经济的具体情况,应当发挥我国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只有我国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够使两者的发展变得和谐与稳定。只有使两者保持这种发展状态,才能充分发挥两者作用,避免金融风险的出现,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露琪.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5,10(34):79.

[2]王睿琪.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01):12+119.

[3]詹小琴.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J].商,2016,01(03):170.

[4]杜伟.关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6,04(08):49.

[5]喻雪倩.关于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分析[J].品牌,2015,05(09):110.

第3篇

【论文关键词】 通货膨胀 金融 研究

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是金融行业,由通货膨胀引起的金融问题对金融行业产生巨大的压力。充分认清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为解决通货膨胀带来的问题提供了帮助。下面就浅要分析了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1.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1.1货币供给因素

中国通货膨胀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国家货币供给太多,过多的货币并没有均匀的分散到各个行业,而是流入某些特殊行业,使这些行业的物价水平提高,带动收入水平提高,又带动了投资水平的提高,使这些行业所需物的价格升高。近几年来,银行对外贷款和国家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增加了金融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货币流通量过大时,开始转入房地产行业,使房地产市价升高。股市发展壮大时,货币又流入股市,加大了股市泡沫。如此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发生。

1.2资源紧缺拉升需求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在资源发生供小于求的情况时,造成产品的价格上涨。这一点在自然资源产品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产品价格上涨可以反映出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上涨,初级产品和中级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了成品最终价格的上涨。企业对于产品原材料成本上涨采取的策略是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消费者就间接的成为原材料成本上涨的买单者。由此可见通货膨胀可由资源紧缺或产品成本改变引起。

1.3受国际环境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积极发展经济,对于外部国际市场的依赖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多项对外金融指标过高。我国和欧盟贸易额并列世界第一,表面我国在经济上高度的对外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导致我国受贸易国经济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敏感,贸易国一旦发生通货膨胀也会牵连到我国经济金融秩序。汇改后,人民币对外升值速度加快,人民币升值会导致通货紧缩现象,但国际上的热钱对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大,大量涌入中国,还有贸易顺差都对国内金融市场带来了较大的波动性。在此环境下美元进行主动性贬值,国际上美元标记物价格大大提高,比如原油、金属和粮食等。

2. 通胀时采取的策略

2.1加强宏观调控

固定资产投资过高导致GDP处于高位增长。避免我国金融市场过热发展的首要任务要靠国际的宏观调控,减低固定资产投资发展速度。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针对性调控的措施,比如加强土地管理、清查投资项目、控制信贷增长速度等。再取得了相应的政策效果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落实力度。要归结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大对耗能高产业的结构调整,升高市场标准,在出口上严格坚持两高一资原则不动摇。不能放松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力度,研究资源环境相关保护法规。充分调动资源在金融市场上的分配,鼓励促进企业进行产业优化调整活动。

2.2防止资产泡沫

目前我国供过于求问题十分突出,流动性泛滥严重。国际收支上国家间顺差现场持续增加、货币创造量变大,导致流动性还会升高。资料表明,流动性过大导致过量的资金流入短期内高回报的金融市场,引起产品价格升高,加大了经济泡沫,严重时还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比如这几年发生的热钱流入房地产行业,带动了房价的升高,热钱流入股市,加大了股市的资产泡沫。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金融风险加大,国际游资在寻找新的投资途径时会首先考虑中国金融市场,中国人民币的升值又加大了对国际游资的吸引力。对此要加大资本管理力度,防止国际游资大量涌入,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严格防范银行信贷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资产泡沫不断的扩大。

2.3减少市场货币量

采用货币紧缩的财政政策来减少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使供过于求的市场压力降低,进而减低通货膨胀压力。对于市场上过多的货币量,央行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率,目的是缩紧银根。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可以让银行的可贷资金减少,使人们的投资行为减少。单一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率,对CPI指数影响不大,加息政策对股市影响不大。在加息的同时公开市场操作,加强对外汇的监管,保证汇率水平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为了防止国际游资大量的涌入中国经济市场,对经济市场造成恶劣的影响,还要做的加大短期投资的管理和外债的管理,鼓励境外集团使用国内资金,扶持国内机构对境外的金融投资。

2.4信息制度公开化

阻止通胀预期最好的办法是公开现在控制通胀的实际效果。央行进行宏观调控时注意人们的就业情况,要根据已有的资金储蓄流向情况预测通胀趋势。政府在处理通胀问题时要公开操作的透明度、政策的透明度,让公众产生反通胀政策产生良好效果的信心。

2.5完善住房系统

住房需要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需求,房价问题是很重要的民生问题,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导致了水泥、钢筋、建材等相应原材料产品价格的上升,引起消费指数上升。通过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建造保障公民基本需求的安居工程,改造县镇乡村危房工程,使公民的住房资金、土地政策按照法律条文落实到位。

第4篇

1.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1.1货币供给因素

中国通货膨胀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国家货币供给太多,过多的货币并没有均匀的分散到各个行业,而是流入某些特殊行业,使这些行业的物价水平提高,带动收入水平提高,又带动了投资水平的提高,使这些行业所需物的价格升高。近几年来,银行对外贷款和国家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增加了金融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货币流通量过大时,开始转入房地产行业,使房地产市价升高。股市发展壮大时,货币又流入股市,加大了股市泡沫。如此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发生。

1.2资源紧缺拉升需求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在资源发生供小于求的情况时,造成产品的价格上涨。这一点在自然资源产品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产品价格上涨可以反映出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上涨,初级产品和中级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了成品最终价格的上涨。企业对于产品原材料成本上涨采取的策略是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消费者就间接的成为原材料成本上涨的买单者。由此可见通货膨胀可由资源紧缺或产品成本改变引起。

1.3受国际环境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积极发展经济,对于外部国际市场的依赖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多项对外金融指标过高。我国和欧盟贸易额并列世界第一,表面我国在经济上高度的对外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导致我国受贸易国经济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敏感,贸易国一旦发生通货膨胀也会牵连到我国经济金融秩序。汇改后,人民币对外升值速度加快,人民币升值会导致通货紧缩现象,但国际上的热钱对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大,大量涌入中国,还有贸易顺差都对国内金融市场带来了较大的波动性。在此环境下美元进行主动性贬值,国际上美元标记物价格大大提高,比如原油、金属和粮食等。

2. 通胀时采取的策略

2.1加强宏观调控

固定资产投资过高导致GDP处于高位增长。避免我国金融市场过热发展的首要任务要靠国际的宏观调控,减低固定资产投资发展速度。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针对性调控的措施,比如加强土地管理、清查投资项目、控制信贷增长速度等。再取得了相应的政策效果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落实力度。要归结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大对耗能高产业的结构调整,升高市场标准,在出口上严格坚持两高一资原则不动摇。不能放松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力度,研究资源环境相关保护法规。充分调动资源在金融市场上的分配,鼓励促进企业进行产业优化调整活动。

2.2防止资产泡沫

目前我国供过于求问题十分突出,流动性泛滥严重。国际收支上国家间顺差现场持续增加、货币创造量变大,导致流动性还会升高。资料表明,流动性过大导致过量的资金流入短期内高回报的金融市场,引起产品价格升高,加大了经济泡沫,严重时还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比如这几年发生的热钱流入房地产行业,带动了房价的升高,热钱流入股市,加大了股市的资产泡沫。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金融风险加大,国际游资在寻找新的投资途径时会首先考虑中国金融市场,中国人民币的升值又加大了对国际游资的吸引力。对此要加大资本管理力度,防止国际游资大量涌入,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严格防范银行信贷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资产泡沫不断的扩大。

2.3减少市场货币量

采用货币紧缩的财政政策来减少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使供过于求的市场压力降低,进而减低通货膨胀压力。对于市场上过多的货币量,央行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率,目的是缩紧银根。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可以让银行的可贷资金减少,使人们的投资行为减少。单一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率,对CPI指数影响不大,加息政策对股市影响不大。在加息的同时公开市场操作,加强对外汇的监管,保证汇率水平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为了防止国际游资大量的涌入中国经济市场,对经济市场造成恶劣的影响,还要做的加大短期投资的管理和外债的管理,鼓励境外集团使用国内资金,扶持国内机构对境外的金融投资。

2.4信息制度公开化

阻止通胀预期最好的办法是公开现在控制通胀的实际效果。央行进行宏观调控时注意人们的就业情况,要根据已有的资金储蓄流向情况预测通胀趋势。政府在处理通胀问题时要公开操作的透明度、政策的透明度,让公众产生反通胀政策产生良好效果的信心。

2.5完善住房系统

住房需要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需求,房价问题是很重要的民生问题,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导致了水泥、钢筋、建材等相应原材料产品价格的上升,引起消费指数上升。通过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建造保障公民基本需求的安居工程,改造县镇乡村危房工程,使公民的住房资金、土地政策按照法律条文落实到位。

总结:

第5篇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金融;金融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战略重心北移和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京津冀地区逐渐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日益受到各界高度重视,但京津冀地区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经济联系与合作不够紧密;行政壁垒还没有打破,市场分割现象严重;金融资源的跨区流动存在很大障碍,降低了资金配置效率,也不利于区域内金融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如何加快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步伐,已成为京津冀地区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一、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成就

(一)区域金融市场组织体系较为完善。京津冀经济圈已经形成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并存的银行体系;以全国性证券、信托公司,地方证券、信托公司并存,各类证券中介机构为补充,共同发展的证券、信托组织体系;国有保险公司、多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和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保险组织体系。

北京作为首都,其发展经济金融的集聚优势无以替代。金融主要监管机构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部均设在北京;北京聚集了全国50%~60%的金融资产,是全国性的金融管理和信息中心。天津具有突出的区位和开放优势,经过不懈地努力,截至2004年,天津已有地方性政策性银行2家、国有商业银行4家、股份制银行11家、外资银行19家,还具有一批优秀的信托公司、证券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相比而言,河北虽然金融机构设置和集中度均较为逊色,但同一区域经济系统中,各省市之间经济金融发展拉开了梯次,符合我国非均衡发展的现实,也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二)区域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外部环境明显改善。目前,京津冀区域金融已经形成货币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共同发展的格局。种类比较齐全,市场层次不断细化,运作日益规范。2004年京津冀区域全年保费收入359.88亿元,京津两地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20,089.74亿元,其中股票成交额8,669.29亿元,债券成交额810.31亿元,基金成交额95.54亿元。

近年来,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倡议受到京津冀各省市的高度重视。2008年5月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下发《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2005年5月天津市提出加快聚集各类金融机构,全面提升面向区域金融发展的金融服务功能。2006年8月河北省政府也出台《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求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的落实。

(三)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05年完成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和环境评价》报告,首次对全国29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金融资产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和排序,并对其中50个大中城市区域经济、金融、司法、制度以及社会文化等若干方面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排名。该报告提出了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九大解释性指标,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影响金融资产质量的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界定因素。根据该报告,全国金融生态环境可分为五个等级,其中北京、天津两市和河北省的金融资产质量均有提高,北京、天津处于二级城市位置,特别是天津市金融资产质量变化尤为明显。

二、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京津冀金融业在各自行政区内有较大发展,并为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政治地位、城市化水平以及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三个行政区金融业呈不平衡发展态势。

(一)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京津冀地区银行、证券、保险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北京所具有的总部优势,使得国内外许多金融机构纷纷在京设立经营机构,有效地促进了北京金融业的发展。相比之下,天津、河北由于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经济发展水平不及北京,使其金融业发展较为滞后,在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行业中差距明显。由表1可以看出,北京无论是在银行业资产总额、银行业服务密度,还是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融资额以及保险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天津各指标次于北京,而河北处于最末。由此看出,京津冀在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行业中的发展不均衡,存在明显差异。(表1)

2、京津冀地区资金使用效率低,资金配置不合理。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金融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上升,金融业已逐渐成为支柱行业。2003~2006年金融业对京津冀区域经济的贡献率为2.77%,分别占全部要素的6.03%。但是,京津冀地区资金使用效率低,配置不合理,经济与金融发展不协调。从地区金融机构的信贷期限结构来看,中长期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比重超过一半以上;从地区金融机构的信贷产业投向来看,天津和河北无论是在信贷支持力度上,还是在产业分布上均存在很大的差距。京津冀地区因为各自为战和地域方面的原因,导致三地相互间争资源、争项目、争投资等现象严重。因此,京津冀地区只有加强联合,优势互补,优化区域内的信贷资金配置,形成合理分工和最优化的产业链,才能推动区域金融均衡发展。

3、京津冀地区存贷款比例、增速不均衡。由表2可以看出,北京无论存贷款总量,还是人均存贷款量均位居第一,各项存贷款年均余额远远高于天津、河北地区。从贷存比例和贷款增速看,天津最高、最快,贷款年均增长20%,分别快于北京、河北2个和10个百分点。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必然使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平衡。2006年北京、天津、河北金融业增加值依次是974.6亿元、186.87亿元和279.72亿元,占相应生产总值的比重依次为12.4%、4.3%和2.4%。河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低于北京和天津10个和1.9个百分点。(表2)

(二)原因分析

1、行政壁垒。金融系统的构造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各类金融机构的比例、相互间的协调关系、在企业经营行为上的介入程度,以及在发生纠纷时的解决机制等,都需要政府部门达成一致意向。长期以来,各地政府部门在行政上各自为政,由此形成的行政壁垒是最难攻破的。破除行政壁垒、确定政府职责、理顺沟通途径是金融区域化的前提。

2、利益壁垒。任何一个融合过程都会让某些人和组织的利益受损,比如在京银行可以跨地域发放贷款时,津冀本地银行就会感到有压力,虽然这些新增贷款对当地的经济是有利而无害的,但利益相关者也依然会尽力抵制外来竞争。这些地方保护主义是金融区域化的宿敌,要打破这一利益壁垒,最有效的方法是完善仲裁机制,保持行政沟通。

3、制度壁垒。金融机构在跨地域经营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方土政策,这些政策并不针对外地金融机构,不属于地方保护主义,但形式各异的地方规定会极大地影响效率,导致整个金融系统输血不畅。不同的风险原则、不同的信用评估方式、不同的经营准入等皆属此例。这些制度的地区差异必须通过协商来解决,以达成共识。

4、信息壁垒。金融业是严重依赖信息的行业。各地、各行业的存贷款信息,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风险预警信息,行业发展信息等都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机构的经营举足轻重。然而,现实是这些重要信息在各地区各行业还不健全,各地的相关机构也不乐于共享真实的经济数据,各种抵制压力无处不在。构造一个准确翔实的信息库,建立一个快速通畅的信息通报机制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5、人才壁垒。金融行业是一个以人才为基础的专业性很强的行业,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人才的自由流动,户口、福利、养老、子女教育等都是制约人力资源转移的现实问题。实现经济区域化的基本前提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区域化,解决劳动者在择业过程中的后顾之忧,从而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促进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转变政府金融管理方式,构建区域金融协调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加强管理层面的合作是加快金融一体化的内在要求,而如何从京津冀整体利益出发,摒弃不合时宜的金融管理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目前情况来看,京津冀银行业管理层之间已经有许多互动交流,但是尚未制定形成金融合作框架。京津冀三个独立行政区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对区域金融合作仍然存在矛盾心理。解决问题的关键,主要是能否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理顺管理关系。首先,在金融政策建立方面,应从区域金融发展战略出发,制定有利于区域金融发展的政策,比如设立专门的区域性政策金融机构;其次,建立集权与分权相统一的区域金融体制,充分发挥北京作为决策中心、信息中心的优势,天津应当努力利用自身特色,做到与北京金融体系的优势互补;再次,构建区域性金融市场。要立足消除区域分割,发挥各区域集合优势,走经济协作一体化道路,利用相对统一的金融市场体系增强竞争活力,发展规模经济;最后,通过区域金融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产业调整,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尽快建立区域信用体系。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要健全地区社会信用基础。一是要积极推进本地区金融法律健全,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交易主体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体系,在立法上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原则,特别是在企业合并、分立、中止等过程中,要突出和强化银行权益,切实保证债权人权利;二是建立健全区域内多种信用评级体系,区域内各级有关部门要充分整合、利用信息资源,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信用评级机构,制定出统一的信用体系、规范标准和查询系统,提高区域内信用数据的开放共享程度;三是各方联合,加快区域信用体系和信用环境建设,重点探索建立覆盖全区、资源共享、信息完备、使用便捷的个人征信系统和企业信用系统。

(三)加大风险监测与外部监管。为共同防范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可考虑建立区域金融风险监管系统。该系统由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区域经济综合部门、地方政府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组成。人民银行要加强对金融风险的日常监测与评估,落实跨部门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增强工作预见性,及时提示金融领域存在的潜在风险。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能,加强对金融企业的指导、监督,督促加强内部控制,依法审慎经营。各经济综合部门应公开更多的宏观信息和产业信息,加大对产业、财政、税收、土地、环保等政策的指导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正确把握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趋势,防止信贷资金投向重复建设项目或不符合政策规定的项目,降低金融机构决策的政策性风险。

(四)加快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金融信息化战略,对推进京津冀地区金融一体化至关重要。京津冀金融机构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加快自身的技术更新和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外汇市场业务是京津冀参与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一环,而外汇市场业务在很大程度上要靠网络和电子技术才能连接运作。未来京津冀地区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对信息技术和电子网络技术会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类金融机构要不断加大对电子网络技术的投入,扩大容量,并做好各种软硬件的兼容协调工作。促进信息技术发展,这不仅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提高外汇交易的效率,还便利了信息采集和集成化应用。

综上所述,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其市场组织体系较为完善,外部环境明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但由于存在行政、利益、制度、信息和人才等诸多壁垒,使得京津冀地区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地区资金使用效率低,资金配置不合理,地区存贷款比例、增速不均衡。为了促进京津冀区域金融快速发展,政府应转变金融管理方式,构建区域金融协调和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区域信用体系,加快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风险监管,营造良好的区域金融外部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发展。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董经纬,冯文丽.论京津冀区域金融创新模式与发展战略[J].经济理论研究,2008.10.

[2]安虎森,彭桂娥.区域金融一体化战略研究以京津冀为例[J].天津社会科学,2008.6.

[3]卢卫,石森昌.2005-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R].2006.3.

[4]卢卫,石森昌.京津冀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构想[J].经济时报,2006.8.4.

[5]李海平,蒋欢.地方政府与区域金融发展问题探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

[6]解春苓.京津廊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的问题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8.12.

第6篇

关键词:金融现状;金融发展;经济增长

一、中国金融发展的现状

(一)金融组织体系完善化

中国目前已经建立起以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体的比较健全和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正逐步完善,统一法人,撤并分支,引进外资金融。非国有银行的作用在不断提高,基本上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持平。境内外资金融也在中国金融体系中不可忽视,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证券类机构和保险机构也紧跟形势,加快发展,规范管理,健全机构。

(二)金融市场体系层次化

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是中国主要的三大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市场推进了利率市场化。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成为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资金市场。票据市场也逐步成为企业短期融资和银行提高流动性管理、规避风险的重要途径。资本市场形成以债券和股票为主体的多种证券形式并存的局面,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及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在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作用重要。保险市场在其商品类型和面向对象上下功夫,增加其推广率,成为中国社保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外汇市场上则提高了效率,扩大了成交规模。

(三)宏观金融调控间接化

中国货币政策不再是直接调控。其实践表现为:中央银行恢复公开市场操作,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得到实行。由此调控了货币供应量,稳定了人民币币值。

(四)现行外汇管理双向化

提高了人民币的兑换程度,资本流动不再是单方面的,而是有进有出,双向流动。资本的流入规模、交易范围、对外输出等都得到长足发展,对于外资的利用也不再局限与一个模式,而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充分引资,合理利用。

(五)金融市场法规化

票据法、银行法、保险法、商业银行法等使中国的金融法律体系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此后为了更进一步使中国的金融体制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长补短,又相继拟定、出台以及完善各类法律法规。可以说,中国的金融市场正在走向法制化建设轨道。

二、中国金融发展的判断

任何一项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尤其是一个还未趋于完善,正在发展中的新事物,我们不仅要看到它蓬勃发展的一面,更要看到它不足的方面以便我们能更科学合理地作出相应的对策。金融结构、金融工具、金融总量方面,中国都在快速的发展着,令人举目。城市信用社、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全融信托、股票、基金等种种类型的金融手段让人目不暇接。金融体系也在向着多元化的目标奋进,不仅对国家银行进行了改制,还发展出了多种名目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基本包括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非存款性机构。存款性金融机构主要有储蓄信贷协会,储蓄互助银行,信用合作社。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包括金融公司,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

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结果就不那么令人振奋了。中国的金融资产不能满足中国金融发展的要求,同时这也并不是一个良好的金融市场所表现出来的态势,常此以往,这种过于活跃但又不能良性发展的局面将会成为金融矛盾和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其金融资产构成中的有价证券和股票持有率都偏低,不仅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就是发展中国家亦是远高于中国的比重。中央银行资产的增长带动中国金融资产总量增长,金融资产总量的增加过度的依赖于中央银行的推进,而不是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形成自主运行,这不仅让中国金融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更是与其要求是南辕北辙的。

另外,中国金融的传统运行机制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计划性和依附性很强,运行效率低下,体制落后。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金融业的垄断程度居于高位,其结果就是严重限制了金融行业的正当竞争,融资能力低下,金融体系难以独立、主动参与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资金积累、资源配置等功能无法得到有效运用。

三、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效率是由资本的边际产出来衡量。经济效率的提高必须使资金更多地流向资本边际产出较高的部门。其逻辑关系是:随着金融的不断深化发展,M2/GDP也会不断的增加上升。在给定的GDP下,货币供给与银行配置的信贷资金呈现互相推动的长势,供给越多,银行控制得也就越多。在金融发展深化的过程中,居民储蓄已经占据社会总储蓄的主体,而银行又是金融体系的主导,企业所需的外部资金大部分都来自于银行,这样就更是加强了银行对于经济效率的导向作用。但银行信贷配置更多的是将资金流向如国有经济之类的低效生产部门,从而导致整个经济运行不良,效率低下。要改变中国金融深化过程中的这种情况,就要发挥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主导作用,加强银行对全社会资金的配置功能,使中国经济的效率能够得以提升,不再浪费更多的资源。然而政府对国有经济是持保护倾斜的态度,国家人为降低贷款给国有企业则使得更多资金在低效部门里流动,人为扭曲信贷的配置,不会使经济效率得到提高。因此,可以说金融的发展深化在某种环境下是不一定会使经济效率提高加快的。

总之,中国金融发展并未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来带动经济增长。中国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没能通过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的途径来促进经济增长,而是通过发挥动员储蓄、提高社会储蓄、加速资本积累等促进经济增长,这进一步说明我国是典型的资本推动的粗放性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王廷科.中国金融发展:现实、契机与战略 [J]. 当代经济科学,1994,2

2. 王晓芳. 中国金融发展总体评价 [J]. 经济研究参考,1999,77

第7篇

内容摘要:本文从金融市场的角度解释了各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差距的原因。由融资约束产生的金融摩擦扭曲了资本在生产单位中的分配。规模较大的行业有着更多的融资需求,因此更容易受到金融摩擦的影响。文章指出,金融摩擦是各国间经济发展不同的主要因素。在金融摩擦的条件下,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从而导致国家经济难以发展。

关键词:融资约束 金融摩擦 产业结构差异 经济发展

金融市场结构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在传统的凯恩斯主义(Keynesian)和货币主义(Monetarist)的分析框架中,就已经承认金融市场作为交易媒介的重要作用。伴随着数次经济危机的出现,以及信息经济学的发展,金融摩擦论得以发展。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失效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在存在金融摩擦的经济体中,金融市场的缺陷使得金融体系中的价格发现机制在配置资本和引导投资价值方面出现扭曲,从而阻碍了宏观经济的发展。

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和各个金融子市场之间的运行机制受到众多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这将可能导致市场信号及其产生机制出现扭曲,引起金融资源的低效甚至错误配置。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国金融市场的缺陷而导致功能失效。同时,与其互为因果、相互并存的是资源配置中不可忽视的金融摩擦因素。

金融摩擦的作用机制

(一)企业融资与金融市场

金融摩擦简单来说就是由于信贷市场的缺陷导致的企业融资能力受到限制。在企业的融资过程选择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企业的内源融资积累以及由此形成的自有资本等融资条件,决定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方式选择。然而,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扩张这两大企业成长核心推动因素中,都需要利用大量的资本投入。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企业仅仅靠内部积累是难以满足全部资金需求的,当内部资金不能满足需要时,企业就必须选择外部融资。单纯地依赖于内源融资和自有资本的积累将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企业的成长,但是企业的外部融资却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这些自身具备的融资条件,使内源融资与外部融资成为企业融资选择中的一对难以权衡的矛盾。因此,获得外部融资成为企业成长过程中必须克服的障碍。

在现实条件下,由于信息不完全、交易者非完全理性以及交易成本等因素导致的金融市场摩擦的存在,金融市场是有缺陷的,因而导致各种融资方式之间的差别。自从信息理论兴起后,许多经济学家把信息不对称理论应用于对金融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在信贷市场的分析和应用方面,这一理论的作用得以充分展示。

在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上,信息不对称问题产生于企业必须借助外部融资才能获得发展。根据企业融资的非对称信息理论,在金融市场上,资本的需求者在企业经营方面比资本的提供者掌握更多的信息。因此,他们就有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优势在事先谈判、合同签订或事后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损害资本提供者的利益,使资本的提供者承担过多的风险,即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

由于资本市场运行的内在缺陷,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有助于企业克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进而减少企业外部融资的成本,增加外部融资成功的可能性,使普遍存在的企业外部融资需求得到有效供给,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二)金融摩擦与信贷约束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自由化进程的金融创新活动,推动国际金融市场有了巨大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投融资的效率,并使得直接融资比例在企业融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在融资过程中,金融中介事先对资金的使用者进行甄别并通过合同的签订对资金使用者的行为进行约束,事后则对资金使用者进行监督。一个典型的结果是,大型金融机构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如果一国经济中金融业(尤其银行业)比较集中,中小企业的融资就会特别困难。由于单位贷款处理成本随贷款规模上升而下降,大型金融机构一般更愿意贷款给规模大的大型企业,所以它们往往会忽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这就很难与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很难解决存在于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平的上升(下降)。

上述结论中的许多方面已经被国外的一些经验研究所证明。首先,一些研究证明在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与银行规模之间存在很强的负相关关系(Strahan & Weston,1996);其次,一些对美国20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后开始的银行合并的研究证明,大银行对小银行的吞并或大银行之间的合并倾向于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Peek& Rosengren,1996);再次,在银行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中小企业即使能够顺利获得贷款也必须付出较高的代价(Meyer,1998)。由于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这些特点,使得在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出现信用紧缩时,这些企业的外部融资将存在普遍的困难。20 世纪 80 年代以及 90 年代的实践中,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等国家地区的经验就说明了这一点。

大量的研究发现,摩擦的大小对应着市场的失效程度,因而与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显著。Robert G. King & Ross Levine(1993)以及Thorsten Beck, AsliDemirgü-Kunt &Levine (2000) 发现,信贷水平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差异与国家间的人均产量差异有相当紧密的联系。Rafael La Porta et al. (1998) 发现,宏观经济指标与合约实施以及债权人保护等潜在的制度差异息息相关。Abhijit V. Banerjee &Esther Duflo (2005) 在微观层面上对于贫困国家的信贷约束及其导致的资本错配进行了实证。在对泰国进行的详细调查中,Robert M. Townsend (2011)将观测到配置不当与微观家庭面临的信贷约束程度建立了联系,表明这些家庭的信贷约束是如何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得以放松,从而最终带来整体经济的更快增长。

金融摩擦对经济的影响

(一)金融摩擦与行业差异

Buera & Kaboski(2008)对于许多不同的国家分别测度了国内各行业规模的差异,发现普遍存在规模的行业不平衡性。这种观测到的行业规模差异反应了微观层面上的行业生产技术差异。这些技术差异与金融市场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因此,金融摩擦对于规模较大的行业(如:制造业)和规模较小的行业(如:服务业)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同。

表1列出了美国和其他OECD国家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行业规模的加权平均数。其中,“工厂(公司)”指代的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地点”,因此,一个企业可能会有多个工厂(或公司)。表1对于规模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测度方式:“公司(工厂)平均雇员数”和“企业平均雇员数”。 第一列的数据来源于2002年美国统计年鉴,第二列的数据来源于OECD2002年的经合组织工业和服务结构统计数据。

无论是“公司(工厂)平均雇员数”或是“企业平均雇员数”,平均规模在不同行业中的差距十分明显。在美国统计数据中,制造业的公司(工厂)平均雇员数几乎是服务业的3.4倍;而考虑企业平均雇员数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相对规模差异更大。对于OECD而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雇员数之比也达到了3.5。从表1中可以看出,制造业的金融依赖远远超出服务业的金融依赖,因此,当面临金融摩擦时,规模较大的行业(此例中即制造业)所经受的冲击更大。

金融摩擦扭曲了生产要素在企业间的分配。在存在金融摩擦的市场上,面临绑定抵押品约束的企业的边际生产率实际上高于资本租金,但是由于金融摩擦导致的信贷配给的存在无法达到最优的生产状态。由于本身存在较大的规模和融资需求,制造业中的工厂(公司)对于金融摩擦更加敏感。

(二)金融市场与行业规模及相对价格

在存在金融摩擦的市场中,当厂商进行是否进入市场的决策时,不仅仅与其生产函数有关,还与其财富水平有关。因此,金融摩擦扭曲了厂商的进入退出决策机制: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但是缺少资金的厂商,由于无法在金融市场上顺利实现融资,只能将进入市场的时间推迟;直到他们能够通过内部融资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来维持可以盈利的产量水平。而缺乏竞争力但是资金充足的厂商却会一直在市场上存在下去。

金融摩擦的程度越高,均衡中供给的外部融资资本就越少,厂商的财富水平对进入或是退出市场决策的影响也就越大,最终将导致市场中存在的厂商的生产水平差距较大。这会进一步产生两种后果。

首先,从事生产活动的厂商的平均生产力下降。信贷约束的存在导致均衡工资较低,产生较低的机会成本和利润空间。更多的厂商将进入市场,其中包括了生产力较低的厂商。因此,第二个后果是,金融摩擦会催生过多规模过小的企业。

这种理论已经被实证验证了其真实性,尽管结果的显著性并不是很强(James R. Tybout 2000)。存在金融摩擦的经济市场中最末端的厂商大多数选择在小规模的服务行业开始创业。 这是由于服务行业的生产技术决定的进入水平对于资金的要求较少。制造业的规模过于庞大,对于融资要求过高,使得厂商很难进入市场,更不用说在市场中存活。因此,在均衡经济中,制造业的厂商数量将会减少。

同时,金融摩擦将促使制造业市场与服务业市场上最终商品的相对价格增加。这种状况下产生的结果是,进行生产制造业的厂商规模相对于服务业而言变得更大。

在生产函数中,对于给定的产量水平和要素价格,厂商的生产规模是由生产力即生产函数本身,以及抵押约束界定的:生产力相同的厂商由于处在不同的财富水平下,可能选择不同的产量。金融摩擦这种对于厂商规模分布的离散程度的促进效应与其对于厂商生产力的离散程度的促进效应相互结合。最终整个行业中,厂商的规模分布将会随着金融摩擦的加剧变得越来越分散。这一理论与Tybout(2002)对于欠发达经济体中呈现的“双峰”分布基本一致。

(三)金融摩擦与经济发展

金融摩擦对经济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其会妨碍资本积累。金融摩擦对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了制造业的投资品的价格高于服务业。与数据得出的结论一致(Hsieh and Klenow 2007),这种较高的投资价格几乎能够完全解释资本产出率的下降。

实际上,有两种效果相反的力量在起作用。一方面,金融摩擦引起了均衡利率的下降,因此,储蓄的回报率也随之下降。所以,总的储蓄率存在下降的压力。另一方面,金融摩擦引起了工资和资本品租金的下降,增加了受到约束的厂商进行内部融资的回报。这两种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得在均衡价格下的储蓄率和投资率维持不变。

结论

总体而言,金融摩擦是引起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本质原因是,金融摩擦扭曲了资本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同时扭曲的还有他们的进入/退出市场的决策;金融摩擦降低了行业的TFP以及总体经济的TFP。尽管内部融资能够减轻金融摩擦导致的分配不当,但大型的行业更加难以避免受到金融摩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郭树清.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金融研究,2002(2)

2.四川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困局调查.21世纪经济报道,2003-7-25

3.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总局,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联合课题组.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2001-2003

4.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1)

5.王霄,张捷.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贷款―一个内生化抵押品和企业规模的理论模型.经济研究,2003(7)

6.袁志刚,何樟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经济研究,2003(7)

第8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农村金融改革财政政策社会公平

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且农业作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重视其金融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金融改革体系,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1]。但在改革过程中,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金融弱化”等问题,在市场经济调节的前提下,很多金融机构不愿意涉足农村等经济落后地区,其只愿意在农村地区“吸储,而不愿意向农村地区放贷,因此,资金大多流向经济效益高的发达区域。但我国政府逐渐意识到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鼓励农村地区积极探索改革,加快农村地区金融制度的创新等政策,以期深化农村地区金融改革。

一、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况

农村金融体系由很多农村金融机构组合而成的一个为农村、农业发展通融资金的有机整体,分为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金融[2],其中合作金融是指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因共同利益而自愿参股,在资金上互相帮助、互相融通的一种特殊资金融通方式;商业金融主要是指商业性质的银行对农业地区发放贷款,如地区商业银行等;政策金融是指在贯彻政府经济政策的前提下,不以商业性的标准为原则,而以国家的信用为根本,在农业的相关领域进行资金融通,保护、支持农业的生产,提升农村地区人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一)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状况及发展态势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主要以改革开放为界限,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金融体系主要分为以下两个发展阶段:一是以后,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同时,也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彻底改造,形成新的农村金融体系,到1951年,成立“中国农业银行”,且第一次提出要“帮助农民、深入农村、发展生产、解决困难”的方针[3];二是1953年成立农村信用社,与农村供销合作、农业互助合作一起称之为农村合作化的3种形式[4]。在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首先1979年—1993年,形成农村信用社的主体地位;其次1994年—1996年,开始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新框架[5];最后1997年—至今,形成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组织,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由正规和非正规两种金融机构组成,其中正规的金融机构有非银行类和银行类两种;非正规金融机构有农村合作基金会、民间私人借贷组织等,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该三大金融机构形成了现在农村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分工的农村金融格局。结合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趋势可以发现,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逐渐增多,但仍旧以政府金融为主,其他金融机构在农村区域的发展前景仍然不乐观,必须加大对相关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繁荣农村地区金融机构。

(二)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存在的农村金融问题是需求得不到满足,存在金融抑制现象,且农村地区金融的市场特征需求群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金融需求群体广泛,有小微企业、农户、有农村个体户等最主要的金融服务是短期经营性贷款需求及少部分的资金结算需求[6]。但由于该群体满足贷款新要求的信用担保能力有限,对其投放的风险保障程度较低,形成了被金融机构边缘化的群体特征,如我国某农业大省,其全省的农村信用社存款数量仅仅占到全部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35%左右,但是其“支农贷款”却占到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90%以上,从数据可知,农村大部分资金支持都依靠单一的农村信用社,这很难满足该省农民、农村、农业对金融的需求;其次,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多元化。由于我国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即城乡差距、地域差距等,除了存贷款这最基本的金融服务需求外,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还需要一些理财、信息、管理等相关服务的需求。因此这就体现了金融工具的多元化,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工具太过单一[7],只能体现存贷款业务,金融创新工具基本无法进入到农村市场。

二、市场经济视阈下进行农村金融改革的原因

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所处客观经济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经济落后地区的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制约的因素及程度远远超过发达地区,以致出现发展缓慢、停滞不前的现象。但是,在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保险行业、理财机构逐步向落后的农村地区靠拢的情况下,大大丰富了金融市场,因此,必须立足于市场经济视角,深入进行农村金融改革,协调国民经济发展[8]。

(一)农村金融体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对于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先应深入分析其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经济原因,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相较于城市更低,其生活来源较少,部分落后地区完全依靠土地、山林,因此农民增收困难,很多农村金融机构无法融资或者融到优质资金,阻碍了农村信用社等机构的基本功能;其次政策原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力度不一样[9],支持“三农”发展的效果不明显;三是农村地区的金融监管制度不完善,使得部分非正规金融机构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力军,但该类机构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国家金融政策的实施。

(二)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具体因素

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特殊性,提高了农村金融机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仅需要面临政策风险、市场变化风险,也要面对不定期的自然风险,因农业的生产周期较长,在其生长过程中,任何形式的自然灾害,如病虫害、洪涝灾害、干旱等,都有可能让农业生产完全覆没。此外,农产品上市期间,同一种农产品会在同一时间大量涌入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价格的波动,即使有农产品的期货市场,但也只能规避某一时间段的风险,而且个体农户无法参与到规避过程。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因素还有土地产权,产权是以法律法规为基础,通过经济所有制表现出归属的一种形式,主要包括使用权、支配权、占有权、收益权和所有权[10],目前,我国农村的土地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民只拥有土地的经营权,而没有处置权和所有权,无法对土地进行买卖,因此,农民需要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时,不能提供法定的相关抵押品,且集体也没有权利帮助农民进行抵押。

三、市场经济视阈下进行农村金融改革的途径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地区金融业务逐渐增多,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应首先明确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方向及思路,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规范农村金融市场,基于市场经济视角,建立公平的竞争平台,坚持从农民最基本利益出发,积极为农民谋福利,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一)营造良好金融环境,创新农村金融制度

针对农村经济状况,应适当创新农村金融制度。首先,对农村现有土地制度进行创新,将流转权、用益权和担保权赋予承包土地,但也要处理好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可以颁发土地使用权证、集体的土地证,对农民居住的房子赋予抵押权、担保权等金融功能,拓宽农民财产收入途径。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平台,用于土地流转和农村房地产交易,设置科学的交易双方准入门槛,防止土地流转的非农趋势,保障农村用地的合理性,并确保农村房屋建筑的资本属性;其次,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政府应积极宣传农村金融新体系,改变农民对金融的“狭隘”看法,使得农民深入了解金融产品,并主动获取金融机构的帮助。此外,金融机构也必须建立起完整的内部管理体系,立足于区域实际发展情况,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二)增加财政支持力度,做好相关惠农工作

政府在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市场经济视角,必须增加财政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力度,做好相关惠农工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展:第一方面,科学设置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完善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配备齐全的金融设备,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与农业其他建设相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量大,且维护成本、投资成本较高,大部分商业性银行不愿意承担甚至无法承担这些领域的投资,因此,政府机构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支付的硬件环境;第二方面,增加农村地区的资本供给,政策金融应根据国家农业政策,加大对农村等落后地区资金的注入力度,结合地区农业发展优势,重点扶持综合农业,转变农村地区经济结构,促使农村地区经济往产业化方向发展,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的再贷款,保障农村地区资金的充足供给。

(三)立足农村金融市场,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农民群众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农村金融机构,如农商银行等,应增加服务手法,结合农村客户意见,推出价格合理、种类丰富、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开办个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减少金融活动中的工作环节,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不断挖掘潜在优质客户,并准确定位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注重其社会责任,帮助低收入家庭和创业家庭,坚持服务于“三农”,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前提下,制定灵活的贷款制度,不仅满足农户对生产经营资金需求,也保障贷款的利息收益。此外,也应健全农村贷款制度,完善农村信用体系,稳定农村金融市场,加强农村金融监管,政府可以设置专门的再担保制度,进一步保护农村金融机构,防止出现农民无家可归、无地等情况,采用财税手段,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鼓励商业银行积极投入农村金融建设。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可以引入现代化金融监管产品,动态监测农村金融市场的变化,做好相关风险的防范,确保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稳定。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在提升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对其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政府重视“三农”问题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等经济落后地区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建立健全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金融体系,基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形成一个平等竞争、广泛覆盖、功能互补、定位合理的农村金融平台。政府也应加大对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视程度,适当增加财政支持力度,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推出创新的农村金融产品,完善相关的农村贷款和存款制度,建立农村信用体系,辅之以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稳定农村金融市场,加强对农村地区的金融监管,提升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将更多资金引入农村地区,支持农村的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高保中,赵学增.经济学和中国新常态下的改革与发展——全国第九届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15,v.50;No.57912:173-177.

[2]张希平.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建立物流贸易通道问题研究——以喀什为枢纽中心的中巴物流贸易通道[J].金融发展评论,2015,No.7010:99-105.

[3]郑高强,尚晓,李扬俊.乌鲁木齐建设西北区域金融中心探讨——基于分阶段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思考[J].金融发展评论,2015,No.7010:89-98.

[4]杨帆,宋鹏飞.低碳生物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法律激励机制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为例[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v.1404:17-23+31.

[5].互联网金融发展与商业银行网点管理转型研究——以邮储银行管理模式研究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5,No.268351:52-54.

[6]李春肖,李芸,张弛.农业保险供给市场主体发展潜力研究——基于保险公司经营业绩和投资业绩的比较[J].广东农业科学,2015,v.4223:194-199.

[7]李婧,朱承亮,郑世林.不良贷款约束下的农村信用社绩效——来自陕西省8市86个县(区)的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5,No.37111:63-76.

[8]覃振锋.引领长线资本投资建设广西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对策——新常态下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新突破研究系列论文之五[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5,No.16906:47-50.

[9]陈一洪.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来自42家城商行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证据[J].金融监管研究,2015,No.4812:1-15.

第9篇

关键词:

金融发展;经济增长;VAR;脉冲响应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05203

1引言及文献综述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湖北省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GDP从1990年的824.3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806.09亿元,与此同时金融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所有金融机构存贷款同期的1139.3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5704.89亿元,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金融资产大幅增加,金融系统逐渐健全,为湖北省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最早追溯到Schumpeter(1912)的研究,他认为发展较好的金融系统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融资,进而促进了科技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经济发展。其后很多学者只进行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很少进行实证性分析。但自Goldsmith(1969)、McKinnon(1973)和Shaw(1973)提出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以来,经过金融理论界共同发展完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逐渐成为经济学家们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焦点。国外学者针对两者关系进行大量研究:king和levine(1993)发现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金融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先导因素。Arestis和Demelriades(1997)研究发现美国与德国银行发展对经济的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在美国没有足够证据显示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效应。Hassan,Benit(2011)根据区域划分选取把发展中国国家依据经济综合实力划分问几个区域,利用面板数据得出结果。显示多数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在最贫穷的两个区域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健全的金融系统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针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不断出现,但由于采用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陈国伟,张红伟(2008)利用多项金融指标建立回归模型并运用了VAR因果关系检验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 韩廷春(2001)通过建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计量模型,运用有关数据得出金融深化理论与利率政策必须与经济发展过程相适应,不能只追求金融发展与资本市场的扩张,应更加注重金融体系的效率与质量。周立,王子明(2002)通过1978-2000年中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一个地区若没有健全的金融系统对其长期的经济发展不利,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是经济增长的必经之路。闫丽瑞,田翔宇(2012)运用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各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综合国内研究来看学者们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动态方面的实证分析较少,而且多是对于区域层次的研究,很少具体到某一省份,由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也存在很大的不平衡,因此我们选取湖北省这一中部大省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目前对于湖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学者们多停留当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上,而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动态计量分析,并且由于金融本身是经济的一个部门,金融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动态关系,因此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具有严密性,我们选取湖北省1990-2010年相关数据,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VAR模型、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进行实证研究,力求得到更具说服力的结论。

2实证分析

2.1研究模型构建与变量

由于湖北省1990-2000年的证券市场数据无法获得,所以我们计算金融发展指标主要是考虑金融机构存款数量,而且我国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体系仍然在金融体系中占据统治地位,因此我们选取湖北省金融发展指标以所有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之和与GDP之比表示是合理的,用FIR表示:

FIR=(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GDP,考虑到时间序列数据的性质以及构建模型的需要我们在模型中采用LnFIR这一变量表示; 同时我们选取湖北省人均GDP的自然对数表示经济增长速度,用LnGDP表示。对LnGDP、LnFIR进行动态计量分析。

2.2数据选取与处理

我们的数据均来自1991-2011年的《中国金融年鉴》以及同期的《湖北省统计年鉴》并进行了相关整理。我们的研究主要采用目前最常用的ADF单位根检验,然后进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最后通过建立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动态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湖北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研究,实证过程均通过Eview6.0软件操作实现。

金融本身是经济的一个部门,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在湖北省内,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动态关系,针对这一点我们建立两向量VAR模型如下:

lnGDPt和LnFIRt分别表示当年湖北省经济增长和金融相关比率,进行单位根检验并建立该模型后就可以做脉冲响应和方差分析,研究湖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冲击形态、冲击方向、冲击时间等。

2.3实证检验

(1)ADF单位根检验,见表1。

根据以上检验结果,LnGDP、LnFIR是非平稳的,而经过一阶差分变化序列变得平稳,但变换后的序列仅仅是各变量增量间的相互关系,不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化为平稳序列建立的时间序列模型不具有很强的解释意义,因此需要进行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

我们采用EG法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知lnGDP、lnFIR都是一阶单整序列,首先运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协整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注:根据AIC和SC值得最小为准则,应该选取3期为最佳滞后期。

由表2可知残差序列e的ADF检验统计量为-4.0417,小于1%显著水平的临界值-3.8573,说明残差e序列没有单位根,是平稳序列,这表明LnGDP,LnFIR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模型1是对LnGDP,LnFIR长期均衡关系的数学描述,具有明确的经济意义。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ADF单位根检验的平稳序列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我们检验三组变量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第一组是LnGDP与LnFIR,分别代表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水平;第二组是DLnGDP与DLnFIR,分别代表滞后一期经济增长的变化水平和金融发展的变化水平。第三组是DDLnGDP与DDLnFIR,分别代表滞后二期经济增长的变化水平和金融发展的变化水平。

注: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各变量的滞后阶数均为2。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湖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还是金融发展变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变化水平均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说明无论从存量上还是流量上,金融发展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体系效率不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从滞后一期二期来看,湖北省经济增长对本省的金融发展尚不具有因果关系,说明湖北省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存在很长的滞后性,短期内不显著。

(4)VAR模型、IRF图与方差分解分析。

由于LnGDP,LnFIR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故可建立VAR模型,在进行VAR模型的参数估计时,首先根据AIC和SC最小准则确定合理的滞后期。经过试算,由下表可见,在进行LnGDP、LnFIR指标建立VAR模型中,应该选取滞后2期为最佳滞后期。

用Eview6.0软件输出参数结果写成VAR方程如下:

LnGDP = 0.7173LnGDP(-1)- 0.1814LnGDP(-2)+ 0.3076LnGDP(-3)+ 0.8599LnFIR(-1)- 0.4130LnFIR(-2)+ 0.3908LnFIR(-3)+ 1.4313

LnFIR = 0.1476LnGDP(-1)+ 0.0358LnGDP(-2)- 0.0625LnGDP(-3)+ 0.8182LnFIR(-1)-0.1868LnFIR(-2)- 0.08131LnFIR(-3)- 0.7666

从方程中可以看出,金融深化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变化影响显著,在滞后一期弹性就达85%,且方向为正,之后两期也分别达到了41% 和39%,充分体现了湖北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强大拉动作用。

在VAR模型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绘制脉冲响应函数图(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来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ξt(被称为“新息”)的一个标准差冲击通过模型影响所有其他变量,最终又反馈到自身的过程。

图1左图是LnGDP对一个标准新息的的响应情况,右图是LnFIR对一个标准新息的的响应情况。脉冲响应函数显示湖北省经济增速变化量对金融发展的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冲击有强烈的反映,滞后一期后产出增加5.1个百分点,在滞后七期更是达到了最高点9.3个百分点。

进一步对lnGDP进行方差分解,将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的波动按其成因分解为与各方程随机扰动项相关联的各组成部分,进而了解各随机扰动项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

方差分解如图2所示,从第四期开始方差分解的结果就逐渐趋于稳定,LnFIR对LnGDP预测误差项的贡献程度达到了20%左右,进一步验证了湖北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3结论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良好的促进关系意味着,经济水平发展较高会支持金融体系的充分发展,而金融发展又为进一步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条件。若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很低,那么会使金融体系受到限制,阻碍了投资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限制了经济增长,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一系列动态计量经济学分析结果显示湖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密切,并且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是有滞后期的,持续时间较长。经济增长在当期显著的促进金融发展,但在滞后期作用则很不显著,没能显著的促进湖北省金融发展,说明湖北省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强的滞后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本省金融水平的发展,达到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短期相互均衡促进的状态,将是今后湖北省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M.Kabir Hassan,Benito Sanchea,JungSuk Yu.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New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 and Finance,2011,51:88104.

[2]Arestis,P.,Demetriades,P.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ssessing the evidence[J].Economic Journal ,1997,(107).

[3]陈伟国,张红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19522007年中国数据的再检验 [J].当代经济科学,2008,(03).

[4]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验模型与政策分析 [J].世界经济,2001,(06).

[5]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 [J].金融研究,2002,(10).

[6]闫丽瑞,田翔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2,(0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