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6 17:11:3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

第1篇

关键词:西方管理;历史;体系

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⑴背景:古典管理理论是以工业化大生产为主要的背景,以市场经济中组织协调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生产力迅速发展,市场经济主体地位逐渐的建立,不断出现丰富的思想火花,反过来又进一步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古典管理理论出现的思想基础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建立。实践基础是工厂制度的建立,工业化进程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科学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则成为古典理论阶段的产业基础。

⑵特征: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特征是使小企业获得生存和把企业获得获得最大的利益作为企业的奋斗目标。以组织为整体,以获得最大利益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

⑶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

①科学管理理论。泰勒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作业管理、组织管理、管理哲学。作业管理,由一系列的科学方法组成。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制定培训工人的科学方法、实行刺激性的报酬制度。自己保留对例外的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如重大的企业战略问题和重要的人员更替等。

②古典组织理论。古典组织理论一般认为包括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提出了企业六大职能为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以及管理。并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同时提出了法约尔14项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利和责任、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韦伯的提出了官僚制理论,现代官僚制也称为理性官僚制或韦伯官僚制,它的内涵可以总结为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官僚制为现代社会的组织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方式,作为组织结构,官僚制组织结构视为与工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最为理想的组织形态,是人类普遍采用的组织结构。

二、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⑴背景: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促进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古典管理理论并不能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尤其是对人的研究,古典管理理论涉及的非常的少,逐渐从科学管理理论转向了行为科学理论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行为科学理论出现的背景。20世纪20年代,尽管泰勒的科学理论管理为企业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劳资纠纷此起彼伏,这在客观上要求新的理论出现。

⑵特征:行为科学理论阶段重视对人的研究,包括人的心理、行为等。重视高效率实现组织的目标。

⑶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

①霍桑试验:20世纪20年代,尽管泰勒的科学理论管理为企业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劳资纠纷此起彼伏,在这样的情况下促使资产阶级管理者们研究什么决定了工人的效率,在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赞助下,开展了著名的霍桑试验。霍桑试验前后共进行了2个回合。第二个回合是在哈佛大学教授梅奥主持下进行的。试验共分为:车间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试验、访谈试验、继电器绕线组的工作室试验。通过霍桑试验,人们发现了影响员工效率的因素。霍桑试验的结论:职工是社会人,金钱不是刺激人们积极性的唯一动力。

②个体、群体行为研究。在行为科学理论阶段出现了分别对个体和群体的研究。人作为社会中最小的单位,研究个体人的行为,是研究组织的基础。个体行为研究中包括: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奥尔德弗的生存发展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沙因的复杂人理论。霍桑试验之后,对群体行为的研究同样成为行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部分,群体行为研究研究主要是指群体动力学。

③领导方式理论。在西方领导方式理论分为2个部分,一是对领导者品质的研究,二是领导方式理论的研究。美国的行为科学家亨利和鲍莫尔都提出了成功的领导者所具有的的品质,例如:能与人合作、忠于组织、灵活机智、责任心强、掌握领导艺术、具备高效率的企业领导能力等。领导方式理论,包括连续统一一体理论、二维领导的模式、Z理论。

三、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⑴背景:资本主义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政治、经济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管理理论也出现了巨大变化。现代管理理论的经济背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发展。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理论形成的科学技术背景。垄断企业规模巨、大中小企业协作化要求新的管理理论的出现,而生产力导致生产方式的变化、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受教育的程度的提高、自然科学的渗透则是科学管理理论形成的深层原因。

⑵特征:现代管理理论体现出了管理理论的渗透性、相交性和多样性。

⑶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的特征体现了管理理论的复杂性。现代管理理论又被称为管理丛林时代。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着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一时期的管理流派甚多。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数量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计算机管理学派等。现代管理理论阶段流派之多,思想之丰富。现将最具有影响力流派介绍如下。

管理过程学派理论来源于法约尔思想。该理论后经孔茨得以发展。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就是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管理的过程和管理的职能是分不开的。管理是个普遍的过程,它与组织中的层次没有关系。

决策理论学派,决策贯穿于组织活动的全部过程,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为西蒙。是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论观点、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统筹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理论。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四、当代管理思想阶段

⑴背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世界各国的竞争由军事实力为基础转向以经济实力为基础。原材料经济与工业经济、制造业的生产、流动资金的发展,是当代管理思想的的经济原因。世界的格局发生的变化,旧的格局解体,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这也是管理思想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⑵特征: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战略”这个词语被引入到了管理界。

⑶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动荡的环境中,迫切的需要新的管理理论的出现,为了适应这一动荡的年代,出现了以彼得斯为代表的适应变化的管理管理思想,以及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同时为了适应企业兼并和企业的发展,波特创造出来战略管理理论。这一时期的管理思想主要包括:彼得斯的管理思想、波特的战略管理理论、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威廉大内和沙因的企业文化理论等。

第2篇

关键词:物理模型 分类 特征 建模方法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056-01

物理学所涉及的研究问题往往十分复杂,为了便于分析研究这些复杂问题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叫做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对物理原型的一种近似反映,它突出地反映了物理原型的某一主要特征,完全地忽略了其它方面的特征。可以说,全部物理学的原理、定律都是对一定的物理模型行为的描述。正是不断进化的物理模型把人们的认识一步一步地引向物质世界的真理。

1 物理模型的分类

物理模型的类型有多种,一般可以分为:①理想化的物体模型:如质点、单摆、弹簧振子、理想气体、点电荷、理想变压器、点光源、薄透镜等,这些物理模型都是在物理原型的基础上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形成的,这样一来就能使物理问题的求解变得简单容易。②理想化的过程模型:如力学中的匀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弹性碰撞、简谐运动,热学中的气体等温(压)变化,电磁学中的恒定电流、等幅振荡等,它们都是一些实际过程的理想化处理,但是又能很好地与实际情况相似。通过认识简单的过程,进而认识复杂的过程、 求解复杂的问题。③理想化的条件模型:当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因粒子所受的重力远小于电场力,可以忽略重力的作用,使问题得到简化;力学中的光滑平面、轻质杆,热学中的绝热容器,电学中的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等,都是把物体所处的条件理想化。④科学假说模型:以一定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为根据,以已有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对未知的自然事物或现象所作出的推测性解释。如玻尔根据氢原子光谱的规律提出的氢原子理论模型,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规律提出的光量子假说等。⑤科学理论模型:如万有引力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物理规律,既能解释过去且能预测将来,均属于此模型。

2 物理模型的特征

首先,物理模型是科学性和假设性的统一。物理模型不仅反映了物理原型的直观形象,反映了物理原型的主要特征,而且要以实验事实和科学知识为依据,经过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推理等一系列严密的逻辑论证,所以建立的物理模型虽然有假设的成分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其次,物理模型是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统一。物理模型的建构过程是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变复杂为简单,完成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一个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过程,物理模型是形象性与抽象性的统一体。另一方面,由于物理模型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所以它还具有一定的假设性,它正确与否要接受来自实践的检验。最后,物理模型是条件性和发展性的统一。物理模型只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的场合中才能适用,它只是一种近似,因此一定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物理模型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随着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物理模型也相应地由初级向高级发展并不断完善。

3 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教学物理模型的意义和目的,不在于只让学生熟悉某种模型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掌握模型概念的基础上,能够应用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实际问题一般都是出题者根据自己头脑中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结合某些问题情境和物理条件而拟定出来的。解题过程是还原出题者物理模型的过程,也就是把实际问题模型化,把具体问题抽象成熟悉的典型物理间题的过程。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思维障碍就是如何还原也就是建构物理模型。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抽象与概括、理想与简化、类比与同化、等效与替代、假设与推理等。

例1,跳水运动员从离开水面10m高的平台上向上跳起,离开台面时双臂上举身体直立,这时其身体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部长度的中点,跳起后重心升高0.5m到达最高点,入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运动员在此过程中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运动员从离开跳台到手接触水面,能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多少?

解答此题需要用理想与简化的建模方法对运动员在空中的各种翻腾、转身动作进行简化,理想化处理成一个质点(理想物体模型)的运动。运动员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由竖直运动决定,因此我们把问题提炼成质点做竖直上抛运动(理想过程模型)的复合物理模型。

例2,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3.0km 处进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发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t=6.0s。试估计云层下表面的高度h。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1/3km/s。

由于声波的波长很长,运用类比的建模方法可视云层为平行于地面的平板——理想物体模型;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是平板对声波的反射过程,应当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科学理论模型;据此问题可解。

4 物理模型教学的策略

4.1 在“双基”教学中培养建模意识

可以说物理学的知识体系是由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编织而成的,很多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本身就是物理模型,进行这些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建模意识的一个好时机。例如在进行单摆模型的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如下一组对比实验:①两个质量不同,但摆长和振幅相同的单摆的振动。②两个摆长相同,但振幅不同的单摆的振动。③两个摆长不同的单摆的振动。观察的结果令学生惊讶,原有的不正确想法:振幅大的周期长,摆球质量大的周期短会得到纠正,建立对单摆模型的初步认识。接着进行理论分析,经过分析使单摆模型的物理表象和物理本质统一起来。最后分析典型问题, 使学生学会应用模型。

4.2在习题教学时强化模型意识

在习题课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强化模型思想,强化学生从题目中摄取有用信息、快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同一个物理模型可以设计出很多的物理习题,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做“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当然,学生已建立的物理模型在特定的条件下其使用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原有模型进行修正完善,避免乱用模型。

第3篇

关键词:初中科学;自主;应用;操作

初中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集结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门学科,他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课程理科性较强,逻辑性也高,所以,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还是较喜欢一些被形象化的东西,所以,一些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致使科学课的价值得不到真正的发挥,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真正借助科学教学,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首先要改变原来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真正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是每一个致力于教学改革的教师必须不懈追求、终生探索的目标。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势必会令人感到枯燥乏味,也不可能收到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放手,真正地相信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如:学习“常见的植物”时,由于植物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采用自主学习,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可以让学生在研究身边的一些植物的过程中,找到探索科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在授课时,我选择了让学生自学,自己去找到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并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找到答案,最后,让学生说。抛开课本,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种子植物和没有种子植物的主要区别;说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说出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当堂课就掌握了基本的学习目标。

二、结合实验,提高操作能力

科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中的定义、定理、规律等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之上的。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科学的重要方法,并且,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自主地位和主人翁意识。

如学习“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一节时,为了让学生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及其定性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自己在对比实验中,总结结论。因为学生平时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因此,学生们对实验教学,都充满了期待,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也非常认真地进行着观察。由于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等因素,加上为了让学生了解其变动规律,我引导学生做了对比性实验,让学生在记录的实验数据中,找到变化的规律,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操作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思维热情。

三、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应用意识

生活与科学是不可分割的,生活没有科学指导将会毫无生机,科学中没有生活体现也就是空谈。但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科学学习积极性这样差呢?按常理说:对于现阶段好奇心强的学生们来说,这些现象是非常能调动学习热情的。分析得出,一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是照本宣读,只是在死板地灌输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而且,科学的价值在于应用,我们教授出来的学生不应只会纸上谈兵,所以,在联系生活实际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应用,学会将生活现象和科学理论知识相结合,真正发挥科学的价值。

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理论知识解释生活实际现象:刚从冷藏室中拿出的苹果,表面不断凝结小水珠;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等现象可用液化来解释;洒在地上的水不见了都可用蒸发来解释。烧黑的灯泡;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等都可以用升华来解释,等等。生活现象和科学理论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

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科学课程的知识点,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真正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烈昌.浅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2(4).

第4篇

关键词:物理;科学;教育;探析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247-01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科学方法”的教学薄弱,直接导致了幼师物理教学的低效,一种突出的表现就是学生“不会学”、“学不会”。这也从反面说明“科学方法”的习得更多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教学条件下习得的。教学对于“科学方法”的习得具有关键性作用,有效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习得“科学方法”,学会学习,促使学生成为自主的、有能力的学习者。本文拟在理清“科学方法”的学习类型与学习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在幼师物理教育中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科学方法”的学习

任务分析教学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也不同,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的学习规律来进行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因此,在提出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教学策略之前,首先要弄清科学方法的学习属于哪一种学习类型,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条件。陈刚认为“新课程中的‘过程与方法’,指的是不同于科学概念和原理但又蕴含于其发现和习得过程中的认知策略,也就是我国教师十分熟悉的科学方法。”也有研究者认为“科学方法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要认识、掌握、运用科学方法,必须通过适度的训练、内化以后方能达到,所以科学方法的认识和运用是一种心智技能”。其实,虽然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概念名称与心智技能不同,但它们的实质却是相近的。关于心理技能的现有研究,如冯忠良在加里培林心智活动形成的五阶段论基础上提出的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号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对科学方法的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但由于未能揭示“知识”与“技能”的本质联系,对科学方法的教学的指导是有限的。

二、“科学方法”的教学策略

(一)揭示科学方法重要作用,激发并维持学习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要取得良好效果必依赖于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调查表明,动机强的学生倾向于经常使用他们习得的“科学方法”,而动机弱的学生对“科学方法”的使用不敏感。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必须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科学方法”的“好处”,才能促进学生对科学方法的学习与使用。由于科学方法本身具有的“隐性”特点,学生往往难以体验其必要性。因此,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方法”的重要作用,向学生揭示说明“方法”的实质和重要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方法的学习动机。

(二)剖析物理学史,让学生感受和领会科学方法

物理学史中蕴涵着的丰富的科学方法教育因素,是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可以简单介绍物理经典实验,科学家的研究方法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往往经历了几代科学家的研究探索,运用了多种不同的科学方法。讲授新课时,如果教师能够加入一些这样的史料,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科学理论和规律,并使学生认识到“同一种方法可以用于不同的研究,而一个科学理论的形成需要用到多种不同的方法”。特别是对于直觉、灵感、顿悟等“非常”的科学方法,通过剖析科学史,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方法魅力,领会科学方法的精妙之处。

在新课标教材中呈现了大量经典实验、代表人物的经典事例,教学中应重视这类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重视开发课堂演示实验功能,突出观察实验能力的培养

演示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它在科学方法教育方面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常常选择一些生动、有趣、新奇或使学生感到意外的演示实验来引入新课,这样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引起他们学习和探究的欲望。(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演示过程要求学生能有目的地观察并抓住最主要的观察目标,把握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并认识观察对象的变化过程以及产生变化的条件,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对演示现象从观察到得出结论,需经积极的思维活动,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对观察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等,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3)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示范。在演示中,教师的技能、方法的呈现,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传递了一些语言所不能清楚表达的“缄默知识”。

总之,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充分重视演示实验教学,开发演示实验的教育功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突出观察实验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实效性。

第5篇

[关键词]波普尔;证伪主义;分界问题;归纳问题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233-02

卡尔·波普尔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批判理性主义的主要代表,他的哲学成就几乎涉及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在探讨科学知识增长的过程中,他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原则和归纳法,提出了以证伪主义原则、试错法和科学发展动态模式为主要内容的证伪主义思想,实现了人类认识论上一次质的飞跃。

一、波普尔提出“证伪主义”的背景

中世纪经院哲学片面强调三段论演绎法,把科学探索变成了概念游戏,堵塞了科学发展的大门。随着文艺复兴的思想大解放,实验科学开始兴起。英国科学家培根创立了科学归纳法,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古典归纳主义方法论体系,认为经验是科学理论的唯一可靠来源、归纳法是科学发现的唯一正确方法。尽管现代归纳主义者对归纳主义方法论进行了重建,但其在逻辑上、认识论上和实践中都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困难。波普尔的证伪思想便是在归纳主义方法论面临困难,并在批判归纳主义尤其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原则基础上以及现代科学革命的震撼和启迪下提出来的。

二、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理论

(一)证伪主义的方法——试错法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又称“批判理性主义”或“否证论”,其主要原则在于“证伪”,而“证伪”的方法在于“试错法”。其一般步骤:首先大胆提出猜测和假说,然后努力去寻求和提出与猜测和假说不相符合的事例,并且根据这些事例对猜测和假说进行否定,甚至完全否定。如果第一次尝试失败,就继续提出更好的猜测和假说,并运用同样的步骤对其进行证伪,事实上,这种试错法是永无休止,没有终点的。可表示为:假说——事例——假说(更完善的)。“试错法”在其本质上是演绎的方法,人们通常把从一般原则推导到具体事例的过程称为演绎,而把由具体事例推导一般原则的过程称为归纳。然而,波普尔不但否认了科学理论的发现是归纳过程,而且进一步说明了经验科学方法的性质是演绎。波普尔得出结论:任何科学理论都可能错误,都包含着潜在的错误,并且在将来的某个时候都会经不起检验而被证明是错误的。证伪主义的基本概念是可证伪性,波普尔抓住了可证伪性概念,把它用作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不存在从“靠经验证实”而推出的理论的归纳法,这在逻辑上是不允许的,通过可证伪性概念解决分界问题而导致了归纳问题的解决,从而引起了以证伪性为实质的方法论——试错法,并将科学的观点推广到社会各个领域。

(二)证伪主义的两大核心问题

1 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问题

波普尔从经验证伪原则出发,提出了一种与逻辑实证主义不同的划界标准。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划界标准就是经验证实原则:即任何命题只要能被经验证实或否证的就是科学的,否则,就属于形而上学。波普尔则认为科学命题根本不能证实,只能被证伪。所以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不是经验证实原则,而是经验证伪原则。波普尔在这里所说的可证伪指逻辑上的可证伪,即凡是逻辑上可以被经验证伪的命题或理论都是科学的理论,这其中既包括历史上已被经验证伪的理论或命题,如地心说、燃素说等,也包括迄今未被证伪的,但在逻辑上将来有可能被证伪的理论。绝对正确的理论或命题,他认为都是非科学的命题或理论。有个简单断言的例子其所指的意义上是可证伪的:星期天从来不下雨。我们只要观察到有一个星期天下雨就能被证伪。如果存在与某个假说相矛盾的逻辑上可能的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这个假说就是可证伪的,如果这个或这组陈述被确定为真的,就会证明这个假说是假的。

2 科学与非科学的归纳问题

依照波普尔的逻辑,归纳问题与分界问题有着密切联系,既然证实原则被否定了,和证实原则密切关联的归纳法显然也是不可靠的。按照波普尔的逻辑,他把“可证伪性”看作分界标准,由此就解决归纳问题。因为波普尔认为,“归纳问题的根源在于以下三个方面存在显而易见的冲突:一是休谟的发现,即通过观察或实验来证明定律的正确性是不可能的,因为定律是超经验的;二是这样一个事实,即科学时时处处都在提出和使用定律;三是经验主义的原则断言:科学中只有观察和试验才能决定是接受还是拒绝科学的陈述,包括定律或理论。”这三方面发生矛盾的条件是:人们假定对科学陈述进行证实和否证二者原则上都是可能的,于是要求所有经验的科学陈述都是“可最后判决的”。而波普尔的“可证伪性”分界标准只承认否证意义上的可判决,他认为“无论如何,理论都不是从经验证据中推导出来的。心理归纳和逻辑归纳两者都不存在。从经验的证据中只能够推断出理论的虚假,而且这种推理是纯演绎推理”,显然“可证伪性”分界标准不必以任何归纳推理为前提,因此按照波普尔的观点,从可证伪性作为科学判据出发,归纳问题产生的条件就不存在了,矛盾也无从产生。同时在可证伪性基础上,波普尔认为“科学对于定律或理论的接受只是尝试性的;所有的定律和理论都是猜测或尝试性的假说”“归纳的整套装置都变得不必要,只要我们承认人类知识的普遍可错性,或者如我喜欢称谓的,人类知识的猜想特性”,由此,波普尔认为“可证伪性”解决了归纳问题。

(三)证伪主义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科学的证伪过程是一个不断反驳、批判和革命的过程。在没有任何新的例外出现以前,在科学的逻辑理论被证伪中都会出现,能够产生预期结果的理论的效果,但是就算被证伪N遍,任何时候也不排除在N+1次有例外情况出现。一种理论所提供的经验内容越丰富、精确和普遍,其可证伪度就越大,科学性就越高。由此,波普尔提出了证伪主义的理论假说,即P1TTEEP2的四段论模式,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基本思想。其P1表示问题,TT表示试探性理论,EE表示排除错误,P2表示新问题。公式表明科学从问题P1开始,通过提出各种大胆的试错性的猜测TT,然后对其进行批判、反驳或证伪EE,提出逼真度较高的理论P2。然而P2即使经过观察和实践的严格检查,它最终都将被证伪,证伪一个理论并取代新的“猜测”,这样科学才能在清除错误中前进。波普尔认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针对解决问题提出猜测,经过事实检验,暂时达到真理,然后会再有新的问题出现,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所以我们说,知识的增长是借助于猜想与反驳,从问题走向问题的发展,没有真正意义的独立思考,科学研究是不可能有创新的。

三、“证伪主义”的理论缺陷

第6篇

[关键词]人本管理;管理理论;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052-02

管理科学是人类社会和管理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在社会和管理实践对管理理论的需要日益迫切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人本管理理论也与之共同前行。迄今为止,人本管理的发展共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和确立阶段。与之相对应的是管理理论的四个发展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

1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于20世纪初开始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在这一阶段,以泰罗所倡导的科学管理思想和以法约尔为代表的组织理论学派为主。1911年美国人泰勒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了“科学管理”,这是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泰勒倡导的科学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时代,他本人也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尽管“科学管理”学派意识到了人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对待工作中的人,因而也没有出现泰勒所说的“完全的心理革命”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法约尔对组织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管理过程的职能划分理论,他在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阐述了管理职能的划分,认为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古典管理理论是把人看作“经济人”来管理的,过分地强调物质刺激,忽视了人在情感方面的需求,是对人的一种“物化”。“经济人”又称“唯利人”和“实利人”,指人的行为是为了追求人本身的最大利益,工作是为了经济报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授麦格雷戈把传统管理对人的看法及“经济人”假设称作X理论。X理论中将人看作是天生懒惰、愚蠢、胸无大志的,因此,管理者必须对这样的员工实施强制管束,以惩罚为主要手段。

虽然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假设为“经济人”,就是已经开始重视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在管理中的作用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人本管理思想的萌芽,但是,该理论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存在着客体至上的偏颇,本质上是以“物”为中心的管理。

2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行为科学理论阶段。1924―1932年,美国哈佛大学梅奥教授等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一书,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奠定了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这是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行为科学理论侧重于研究人的本性和需求,行为的动机,人际关系和对人的激励,主张通过多种方式激励人的积极性,但仍把人的激励看成是管理手段,而不是目的。在这个阶段,管理理论是建立在把人假设为“社会人”的基础上的,梅奥是“社会人”假设说的代表人物,他的“人际关系理论”便是“社会人”假设的基本理论。“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工作的动机不在于经济利益,而是工作中的社会关系;物质刺激对调动人的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而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才是激发工作的动力。他们把这种重视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而看轻物质利益或经济利益的人称之为“社会人”。后来,人际关系和行为科学的几乎所有的理论,都是顺延着“社会人”,或对“经济人”的批驳展开的。

3 管理理论丛林阶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管理理论有了蓬勃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学派,分别是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与群体行为学派。此时许多新的管理技术的出现推进了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与管理方法的现代化,提高了管理工作的精确化和科学化水平。在这一阶段,各个学派对人的研究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本管理理论的研究也逐渐趋向完善。

由于行为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在组织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而易见,从而产生了“自我实现人”假设。以人的需求与动机研究为出发点,马斯洛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归为5大类,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需求层次理论把“社会人”假设发展为一个需求模型, 即“自我实现人”的假设。麦格雷戈基于马斯洛的理论,针对“X理论”的人性设定提出了“Y理论”:人性并非天生就厌恶工作;外来的控制和惩罚并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唯一方法,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能主动承担责任,并能够以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方法来完成应当完成的目标;大多数人在解决组织的困难时都能发挥较高的想象力、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因此管理就是要给被管理者创造一个能发挥其才能的工作环境,以工作本身的挑战性来激发被管理者的潜力, 使人们在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对人的假设也出现了进一步的完善。为了弥补“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及“自我实现人”假设“过于简单化和过于一般化”的缺陷,在充分考虑到人性、工作性质、组织情境等管理过程本身固有的复杂性后,沙因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了“复杂人”假设。以“复杂人”假设为基础, 莫尔斯、洛希于1970年提出了超Y理论。正是这种多角度的对人性的剖析和透视,丰富了管理学对人性的认识,为有效的管理提供了人性依据。

4 当代管理理论阶段

最终确立的人本管理理论是于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进入80年代后,企业文化理论把企业文化引入了管理中,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导向为根本的管理手段,突破了传统的人管人的管理模式,消除了管理中主客体的对立矛盾,开启了西方人本管理的新境界,使管理思想的演进趋向于真正的人本管理,是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由于在20世纪60~70年代,日本企业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一些美国学者对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日本企业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奉行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从人的需要出发,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并于80年代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在1981年,日裔美籍学者威廉・大内提出了Z理论,认为各种文化赋予人以不同的特殊环境,从而形成不同的行为模式,但企业与员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可以积极地融为一体。Z理论指导下的人本管理方式主要是长期雇佣制、员工参与管理、对员工的全面培训、对员工全面长期考察培训基础上的稳步提升、创造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员工忠诚于企业等。到了90年代之后,西方的管理学者对人本管理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始涉及人与环境的关系、企业愿景与共享型价值观,并将人性的本质、人类活动的本质、人际关系的本质等问题融入管理理论中,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研究管理理论,使人本管理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人本管理不能仅仅是在理论上的探讨,而更重要的是要付诸实践。人本管理的具体内容可分为五个层次:情感管理、自主管理、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人才管理、民主管理。在企业中利用情感管理融洽各种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利用自主管理可以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发挥主观能动性,良好的完成本职工作;职业生涯管理的目的是使职工能依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自己的内在潜力,从而达到个人和集体共同发展的结果;人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培育人才、留住人才,从而提高全员素质;推行民主管理,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参与意识,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在实践中实行人本管理,把人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要求。人本管理不是管理的又一项工作,而是把人本管理的理念渗透到管理的各项实践活动中。

纵观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所有的管理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几乎都是首先对组织中的人作一个基本的倾向性假定,确定人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然后再制定相应的管理途径和手段,围绕着如何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主题开展管理活动。真正的人本管理必须符合复杂的人性,而不是脱离客观现实或人的本性,提取人性中的某一个侧面,片面地对人做一番假设,并在这种假设的基础上制定管理方式,人本管理不同于其他管理思想的是,人本管理不再对人做特别的假设,而是把人看做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抓住人的本能,以人为出发点,充分了解人性,并按人的需要,应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不同层次的有序和谐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最终达到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人本管理的这些特点并不是说排斥以前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而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使管理更符合人性。

参考文献:

第7篇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学习知识主要是掌握概念和由概念组成的系统。学生技能的形成是以掌握概念和规则为基础的,规则中包含了概念,一条规则总是由若干概念通过一定关系构成的。生物学概念是中学生物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生命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单位,因此,对概念的掌握和运用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

二、影响学生掌握生物学概念的因素

1.概念本身的影响。有的概念比较抽象,有的则比较具体,每个概念又有内涵和外延。具体概念的掌握优于抽象概念的掌握。

2.无关特征的影响。生物学概念是对一类事物的本质反映,强调事物的关键性特征,其他特征会影响概念的学习。

3.感性认识欠缺的影响。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概念教学中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去学习概念,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概念教学的策略

通过剖析学生形成概念时产生的问题和学生形成知识表象的原理,按“感知―分析、综合等抽象思维―形成概念”的概念形成过程,实施概念教学。

1.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在生物学教学中,主要有演示、实验、各种直观材料、教具(模型、标本等)、图像的观察和联系实际(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生产实际等)和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等。

2.分析概念的本质属性,注重概念的运用,及时进行检查反馈,在获取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精密思考、分析,分清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主要特征与次要特征;并对具体现象进行概括、归纳,最后得到完整的概念。分析概念的本质属性是学习概念的核心问题。

3.找出关键词及关键特征。为了让学生正确把握概念,必须让学生重视概念中的关键词及关键特征,摒弃无关特征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把握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应用时才不会出现差错。

4.指导学生学会制作概念图。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5.通过实际应用,使概念具体化。学生掌握概念,不能停留在对概念的理解和概念定义作解释的水平上。要让学生用于实践中,学会用概念解释事物的现象。

第8篇

[关键词] 演唱风格 多样化 风格特性 演唱个性 中外比较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它是广大群众与民间艺人经过长年的演唱实践,慢慢形成与积累起来的且有着非常强烈的艺术感召力与审美意义。中国民族声乐歌唱艺术的重要的特征是以民族语言作为根基,贯以民族情感,用情控声,声情并茂,拿字领腔,字正腔圆,韵味十足,唱演俱重,声情兼备,真切感人。

一、中国民族声乐表演风格的多样化

民族声乐起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由于我国地大物博、方言文化缤纷,民族众多,各个民族的文化各有其特性,就形成了一个多样化的民族声乐演唱风格。民族音乐理论工作人员,依据我国民族声乐多样化的特性把民歌分为诸多色彩区。这些民歌在演唱上,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与浓厚的地方色彩。像蒙古民歌的“长调”,曲风宽广绵长,节奏自由,末音拉长,情感炙烈奔放,真假声转换,有着浓厚的草原气息。又如,山东民歌的特点是粗放,幽默、风趣、纯朴、吐字干脆利索,音色高亢明亮,行腔中多加有方言与卷舌音等。我国的戏曲有近400个剧种,曲艺亦有近300种类,各类民歌、创作歌曲更是数不胜数,有多少种演唱风格也难以数计,每一风格的形成都有赖于它特有的地域文化背景。此外,民族声乐也将近现代作曲家们创作的,不单独突出任何一个地域或民族特点,而是表达整个中华民族的总风格、总气派的声乐作品与演唱方法谓作民族综合风格。像《黄水谣》、《我爱你,中国》等中国艺术歌曲,此类风格的语音基于全国的通用语言――普通话。民族综合风格类风格共性多,具体学习初期,需要正确熟练的掌握21个声母的发声部位、方法、方式、挡气动作与吐字形象“甭喷、飞放、打弹、咯砍、平舌、饶舌”,让字头清楚、利落,有力量和弹性。字头是承上启下的过渡要素,必须交代清楚。字腹是演唱中延长音的要素。另外,每个汉字都有它的字意与声形,且字意往往与声形相契合,演唱时需做到爱憎分明,悲喜有别。把歌词唱美、唱活,唱出情感,这是民族声乐特有的演唱风格。

唱出韵味。韵味是民歌演唱的精髓,灵魂。用声拖腔,用字行腔,用情润腔,润而生味,是中国民族演唱再次创作时需要运用的特殊技巧。比如运用各种倚音、顿音、直音、滑音、颤音、花舌音等装饰性润腔技巧,使唱腔得到装饰与润色;运用种种音色的变化,使唱腔或明或暗,或浓或淡;运用强弱、轻重、大小、收放的力度变换技巧,运用多种板式与较为频繁的速度变换和变化法还有音高的微升微降等润腔技巧,使唱腔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大起大落,从而使唱腔与演唱得到润化和美化,最终出现锦上添花、感人至深的音乐效果。

唱出神韵。神气―神情气质,是蕴涵在表演者内心深处的特殊的民族感情、民族心理意识与审美理想在外部形态、精神状态、气韵和精神方面的表现。中华民族在音乐艺术表现方面形成了恬淡、委婉、端庄、含蓄、的民族韵味。通过表演者精神气质的展现,人们依据他们长时间形成的审美能力与欣赏标准,展现出对演唱者信任与否,决定他们或多或少地加入到音乐艺术表演的创作中去,这直接决定演唱的社会功能和实际社会价值。因此说表演者形态中见精神,气势中透神韵,使人们通过表演者的面、目、体、态、动静和招式等,感受到他心灵深处亲切自豪的民族感情和典雅高尚的民族神韵之美感。

二、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区别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在毫不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其它很多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演变成现今人类社会极具特色的歌唱表演艺术风格体系与演唱方法体系。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主轴是汉族民间歌舞,同时也包含有少数民族的民间歌舞音乐,中国民族声乐的题材内容大都来自广大普通民众的生活与劳动实践,更为贴近大众生活。其主要题材形式大体上是民歌、民间戏曲和说唱艺术。从演唱形式上说,民族声乐大都是独唱、对唱、表演唱等基本形式,很少重唱、合唱。唱腔的形成和歌唱发声技巧与吟唱技术密切相关。中国民族声乐的音调旋律大体以五声、七声民族调式为主,有突出的东方文化艺术特点。在声乐美学效果方面,中国的民族声乐追求亮丽、清纯、声音高亢、恬美的艺术特点等。

美声唱法的形成和发展尽管和世俗音乐的发展密切相关,可古代教会音乐与希腊音乐对美声唱法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意大利美声唱法受益于歌剧表演艺术,其题材形式大多是宗教题材、宫廷以及市民的世俗题材,表演形式有合唱、独唱、重唱等很多类型。美声唱法的技巧是以咏唱为主要特征,其调式大都是在古代民族调式基础之上演化发展而来的,西洋大、小调式的重唱、合唱,注重和声织体效果,在声乐美学功上,美声唱法更加强调圆润、柔和、浑厚与略带掩盖色彩的嗓音特征等。

从两种唱法的声乐艺术理论体系来看,我国传统的唱论中尽管也包括了相关的歌唱技巧、发声原理和歌唱表演艺术表现方面的很多论述,可它们却特别重视经验性的总结,而相对欠缺科学原理的论述。在具体理论方面,民族声乐理论注重语音发声技术、声腔技巧与情感情绪表达方法的理论研究,强调的是字和腔、情和腔与字和情的辩证关系。在发声基本原理上,我国传统声乐理论对演唱呼吸与演唱语言基本原理有所注重,可相对缺乏对嗓音演唱发声机制原理、演唱共鸣原理和全部嗓音歌唱科学理论的深入系统的探究,是我国传统声乐理论不足的一面。由于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美声学派的声乐理论很早就和自然科学相结合,进而形成了一套嗓音演唱科学理论体系。美声学派的声乐理论融合了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医学等很多学科的科学的研究成果,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演唱发声的本质规律,建立一套科学的演唱训练体系,促进了声乐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变化,是演唱艺术和科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总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是有着浓郁泥土芳香和民族特色的声乐表演艺术。它有多样的风格,因为中国语言、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不同形成了各自的民族风格,且具有浓郁且独特的民族艺术特色,是中国各个地域、各个民族民间唱法、说唱唱法、戏曲唱法以及民族新歌演唱等四种系统唱法的总称。作为一名声乐表演者,唯有真正了解、掌握民族声乐的风格、特点,才能和其他国家艺术形式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让中国的民族声乐更有科学性,更有魅力,能以全新形象迈向世界音乐表演艺术之舞台。

参考文献:

[1]王颖.浅谈中国民族声乐的特点[J].音乐天地,2005,(8).

第9篇

关键词:理想实验,理想模型,理想化思维方法

物理实验本身就是物理学的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物理学的任何一部分内容的结构及其发展都可以分解为三种因素:实验、概念体系和应用。可见,实验内容本身就是教师要教、学生应该学的重要内容。

一、理想实验

理想实验虽然也称实验,但它与真实的可操作的科学实验是有区别的。可操作性的科学实验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是人们通过物化过程而进行的实验;而理想实验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人们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设想出来的,是现实中无条件物化的实验。理想实验并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而是有其客观基础的。理论实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它是在真实的科学实验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客观对象的实际过程进行更深本质的探究。

二、理想实验与理想模型

科学史上许多伟大的科学理论的建立都与理想(思想)实验和理想模型有关。建立这些理论的科学家都是一代巨人,他们所取得的科学成就无疑是划时代的,但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更重要的是他们取得成就的过程中所用的思维方法。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结论总不免受到时代条件的局限,但正确的方法却能给人们提供独立探索的合理途径。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一切哲学家那里,体系都是暂时的东西,但包括在体系中的真正有价值的方法都可以长久地启人心智、发人深思。思维方法又是一切方法手段的灵魂。笔者试图通过展示大师们设计理想实验和创立理想模型的过程来揭示他们所用的思维方法――理想化思维方法,以期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一种探索问题的方法。

三、理想化思维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理想化思维方法是思维主体运用非逻辑思维方法和逻辑思维方法相结合的思维方法,抓住事物性质的主要方面,剔除次要方面,塑造理想化实验过程、创造理想模型而从事科学创造的一种思维方法。理想化思维方法包括在“假象实验”、“理想实验”、“抽象实验”和理想模型的具体的理想化过程之中。

现代科学积累了与日俱增的、数量庞大的经验材料,如何从经验层次的认识上升为理论层次的认识,是哲学家和科学家们十分关心的重大问题。理论建构需要科学抽象,科学抽象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科学抽象就是抽出和排除事物非本质的次要因素,通过思维揭示其固有的本质特征。在一般的实验研究中,不可能完全排除次要因素和外来干扰,而在理想化过程中,可以发挥理想化思维的力量,经过高度抽象得到理想客体,把对象的主要矛盾或主要特征,以纯粹的理想化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深刻地揭示自然过程的客观规律性。

理想化思维方法在现代科学中显示出突出的作用。但是,由于理想化思维方法所把握到的事物的本质和公理,仍然是一种理性的认识,它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来验证,并由实践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四、理想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在中学的物理教学中,理想实验有独特的功效。充分运用教材中的理想实验为学生建立新的科学概念,使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物理思想的培养,充分强调理想实验的实践性,并突出其思想。比如在几何光学中,关于物体运动速度与像的移动速度关系问题,用数学的方式就很繁杂,而且还不容易发现动态规律,而运用理想实验,就可以知道实像移动速度和人运动速度满足为放大率。因此巧妙设计理想实验可以说明一些实验中较难说明的规律,这样学生也可以认识到一些规律的局限性。

在课堂中设计一些具有感彩的理想实验,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思维,而且这还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学习的成败。这革者里有必要提到物理思维,什么叫物理思维,实际上就是物理学中的科学思维,而利用理想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也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中所要求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不光是在使用课本上存在的理想实验的创造使用,还要求教师大胆创新一些理想实验,这里就需要运用到多媒体技术。现代教学是离不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美国有关研究人员建立一种叫“虚拟物理实验室”的系统,学生可以使用该系统做包括万有引力定律在内的各种实验,从而达到对物理概念和定律的深刻理解。

物理实验本身就是物理学的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物理学的任何一部分内容的结构及其发展都可以分解为三种因素:实验、概念体系和应用。可见,实验内容本身就是教师要教、学生应该学的重要内容。

总之,新的物理课改教学,需要不断努力地去探索,在反思中进步,在总结中完善,并不断地更新自我。无论如何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实验为主干展开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多种实验教学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毓芳、邹延肃,物理学史简明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7月第一版。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