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计算机基础课堂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6 17:11: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计算机基础课堂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计算机基础课堂

第1篇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中职课堂;计算机基础课堂形式;教学模式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混合式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把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和计算机辅助在线学习有机结合了起来,一方面它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中的主体,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出来,另一方面它也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真正活跃了起来,师生之间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和交流。但是,就目前来看,混合式学习这一先进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会遇到一定难题,如何真正使其与中职学生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难题。

一、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形式的主要现状

以目前来看,许多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形式仍存在过于单一的问题。首先,虽然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逐渐推进的过程中,多数学校纷纷提高了对于计算机硬件设施的重视,通过开设机房给学生带来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但多数学校安排计算机课时仍以讲解教材、课件为主,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围绕学生,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其次,许多学校并不重视对学生自主上机能力的培养,学生自主进行操作练习的机会和时间往往较少,再加上中职课堂管理往往不够严格,很多学生会利用自主上机时间玩耍,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练习时间,也渐渐导致了班内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距;最后,中职教学偏向于职业化和技术化,但多数中职学校采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仍以理论为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混合式学习下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形式及对应措施

(一)有机结合教师主导作用及学生主体地位

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地位绝非意味着将整个课堂完全交由学生,对于本身自治性较差的中职学生来说,这样的做法无疑会直接造成整个课堂的纪律紊乱,具体来说,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既要从学生出发,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对课堂整体牢牢把控。一方面,要明确激发学习兴趣为首要目标,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例如,针对中职学生课余时间充足的特点,教师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搜寻与所授课程相关的MOOC、微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等等,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便会无意识的进行学习,从而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产生一定兴趣;另一方面,要充分借助学生喜欢争强好胜的特性,采用分组设计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在此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能得到显著提升,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能很大增强。

(二)充分混合课堂教学及网络学习

在混合式学习的定义中最主要的一点便是传统课堂教学和现代网络学习的融合,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更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首先,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性较强,覆盖范围较广的特性,教师可让学生自主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和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资料搜索能力。其次,教师及学校应尽快建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站,将教材课件、教学案例、实验指导书等相关资料进行整合,最大限度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最后,教师应针对课程内技术性较强的内容,重点对学生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攻克计算机基础难点。

(三)充分融合案例教学与项目教学

在实际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多数学校的教材均以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操作技巧和计算机基本组成原理为主要内容,而就办公软件应用技巧教学来说,教师往往可将一整节课的各个小知识点划分为项目进行分别的实践教学,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在原有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合理的设计并使用一定合适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能力。同时,在一段学习结束后,教师可对学生布置分组实践作业,即让学生通过自主选题协作完成一个具体的、符合教材要求的综合性计算机项目,一方面可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系统的将所学知识贯通起来。

(四)充分混合过程式考核与总结性评价

一般来说,目前多数高等院校曾采用的总结性考核方法是具有一定不足的,而近年来普遍认可的“理论+上机”模式不仅能在期末对学生的整体理论掌握情况进行了解,也可以在阶段内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考核,而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借助定期举办计算机技能竞赛的方式,检验学生的技术水平,推动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

第2篇

我国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特点是比其他学科的内容更新快、实践性强,但是在教学中要有一定的硬件进行支持,而相关的教师也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与熟练的操作技能;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作用是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操作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毕业后就可以立即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进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二、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面临的形势

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学生在入学前对计算机的使用只限于初步的应用,而与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的教学目标相差甚远,尽管在计算机教学的普及下,我国各地的中小学也已经开始加入计算机课程,但是仍没有显著的效果,究其原因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学方法不当,大多数的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最终只能是事倍功半。

二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对有兴趣的课程就学,没兴趣的课就不学,长此以往,不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是教学条件有限,教学设备少,学生人数多,致使学生在上机时无法得到有效的练习。

三、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堂的改革目标应以培养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为中心,因此,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堂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可以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此成为认知的主体。

四、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1.改变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潮流,高职院校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堂上融入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学生要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获得知识,并且可以运用自身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学习问题,重点的教学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精神。具体操作方法有以下三点:一是利用媒体完善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能够熟练掌握基础操作;二是根据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还要对W生的兴趣、就业前景进行深入的分析,确保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三是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只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才能提高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效果。

2.完善改革的操作方式

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中,完善改革的操作方式共有三种:一是实现任务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在教学时注意问题的引入方式,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是实现情境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计算机课堂上融入一些图画、声音等,进而全面调动学生的五官,以此使学生在视听中形成强烈的探究欲;三是积极交流或探讨,实现协作学习,学生可以在共同探讨中加深理论知识的印象,并形成一种创造性学习思维与批判性学习思维,教师可以对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正确的指导,以此增强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随着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的不断完善,对计算机基础课堂进行改革已经是必然趋势。在现阶段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掌握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还要学习计算机教学的新观念,进行全面的推广,进而促进我国的教学事业。

参考文献:

[1]孙 彬.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26):133- 134.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课堂教学 渗透 德育

素质教育要坚持德育为首,教书育人要坚持育人为本。教学中德育渗透,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在教学中结合课程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成为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积极科学地进行德育渗透,有效发挥其特有的德育功能。

一、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利用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该课程的第一模块,主要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和计算机安全知识两个内容。在计算机基本操作训练时,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按正确操作步骤对计算机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程序”意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养成良好的计算机操作习惯,对保护计算机、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有关计算机病毒知识时,教师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对人类产生的巨大危害,它将破坏计算机存储的数据,损坏计算机的硬件,严重的还将会造成系统崩溃,使互联网瘫痪,从而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和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而且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2.利用文字录入训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文字录入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要求掌握的最基本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让学生单纯地在打字练习软件中进行录入练习,时间长了,学生会感觉到枯燥无味。针对这个问题,在文字录入课程,我们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文字录入测试,最后选拔出优秀代表进行各组间的录入速度比赛。采取这个教学方法,我们发现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团队团结协作意识增强了,大家表现出你追我赶积极向前的精神,学生的打字速度也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在文字录入课堂中,我们经常选择励志文章让学生作为录入教材练习,比如《微笑是一种修养》《自信才能成功》《做一个生命的强者》《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阶梯》《勤奋是通向成功的捷径》等等。学生在进行文章录入练习的同时,可以欣赏阅读这些激励与积极向上的好文章,无形中对学生是一次教育,可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利用计算机网络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通过网络与他人交流、查阅信息、实现资源共享等,网络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以及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化的迅速发展,给技校学生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部分技校生沉迷于网吧,或被一些不健康网站深度毒害。计算机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上网,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让学生在网络中吸取丰富营养,满足求知欲,在释放好奇心的同时,能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信息,加强网络道德规范,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通过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第4篇

(一)任务驱动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做什么,所以,帮助学生树立一节课的任务会让学生更好的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更好的进行学习。在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前,教师应先告诉学生需要预习课本哪些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达成目标任务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以做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而在课后,教师应向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

(二)分层教学法

高职学校的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是比较薄弱的,而且他们的知识学习起点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每一个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可以将教学知识点的难度进行分层,对于计算机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较为简单的题目;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升题目难度,让学生进行尝试。而且,教师应该鼓励计算机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在完成简单的题目后,可以尝试着做难度更高的题目,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会不断拾回信心,也能促进学生往更好的方向进步。

(三)项目创新教学法

在高职学校中,可以创建一些计算机实验室,让学生们对计算机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研究。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至两个项目让一组学生合作完成,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合作完成对电脑软件的研发、创新。这样不仅能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效,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运用现代化技术

在现如今的教学中,多媒体和各种现代化设备被广泛应用,网络视频教学也成为最具有争议的话题。但是,实际上视频教学具有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它的优势体现在它的方便性、可重复性以及目标导向性上。通过视频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会因为时间冲突和各种因素而影响到学习的进度。在网络视频学习中,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回放,这样,学生如果在某一部分听不清楚可以及时的重新学习,也能解决学生在课堂上因为走神而错失知识点的问题,甚至能方便学生进行全面的复习。当然,学生也可以通过搜索寻找自己比较薄弱或者感兴趣的方面进行观看,这样就能真正满足学生的自身需要,加强教学效果。由此可见,网络视频教学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意义。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好的教学模式应该要有好的评价模式进行配合,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考试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不能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评价标准。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如果仅仅依靠考试进行评价,学生会不择手段地提高自己的成绩,从而出现作弊、偷看等不良状况。所以,教师要依照学生平时的作业情况、出勤情况、学习状态情况对学生进行一个综合的评测,要合理分配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的分值比重,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还应该进行实践操作的考试,依照学生对电脑的操作状况进行评定。

四、结语

第5篇

关键词:慕课;“计算机基础”;翻转课堂

1慕课简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界兴起了“慕课”,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最早2012年在美国发起,迅速发展到世界多个国家,慕课拥有大量的优质课程资源,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知识分享。慕课翻转课堂是运用现代技术将传统课堂知识传播顺序进行颠倒,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

2“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近几年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出现新的问题。“计算机基础”是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模式单一,理论课与实践课缺乏衔接等。“计算机基础”是重要的技能性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通常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很多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仅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通过PPT展现,未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实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仍处于被动听课状态,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师生交流沟通较少。将教学内容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教学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学生难以完全掌握,实践中往往不知道如何操作。“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等,教学内容知识点多、课时有限,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通常重点讲解难点内容,有些内容无法细致深入讲解,知识内容独立性强,学生难以快速掌握[2]。目前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中小学普及计算机基础教育,学生进入高校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甚至有些学生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但高校招生面向全国,学生入学时计算机应用能力差异较大,在高考制度下,部分中学大量压缩计算机课时,导致高中毕业生计算机基础差异较大。

3“计算机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高校学生课余时间较为充足,学生有较多的课外时间自主学习,有利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中学阶段学生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目前高校网络设施基础建设较为完善,学生的智能手机基本普及,能支持学生随时进行网上学习。但高校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自觉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目标是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为学生喜欢的实用课程,符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课程中一些知识点较为简单,学生可以通过课前视频自主学习掌握。课程内容包括很多模块,如Word,PPT等,每个模块知识点不同,课程操作性较强,学生可以通过课前视频自主学习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操作练习[3]。翻转课堂教学中课前知识传播非常重要,主要由教师录制课程相关视频文件供学生观看学习。应用慕课平台使学生通过手机上网观看视频,完成必要知识点的课前学习。教师随时查看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相互交流,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指导。经过课前视频学习后,学生对课堂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以往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课,很少有时间练习计算机技术操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缩短讲授时间,通过慕课平台总结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遇到的普遍问题进行讲解,留下大量的时间供学生操作练习,“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大量的操作练习才能掌握技术知识,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较少进行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讲解课程内容,学生进行练习的时间不足,课后学生练习没有电脑等设备无法完成上机操作,“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基础技术,学生缺少足够的练习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后上机操作练习转移到课堂完成,教师对学生学习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课后主要进行学习反思,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基于慕课的计算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

慕课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可以实现包括学习进度管理、在线交流答疑等全面的教学过程,翻转课堂实践表明,不能将其作为简单的网络视频自学,课堂教学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课外线上学习需要教师的帮助,需要有支持翻转课堂的教学平台。基于慕课的特点,选择慕课平台进行计算机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慕课在线教育平台操作权限分为管理员与师生,学校管理员账号下可以创建教师的信息,需要按固定格式导入学生信息,管理员账号下主要操作有用户管理、内容管理、课程管理等[4]。教师先创建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图片、课程片花等,课程内容信息可以加入知识点讲解,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可以进行章节进阶设置,要求学生学习时长达到一定进度才能进入下一章节,为每章节设置测试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教学组织按照慕课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评价采用慕课在线自动评价方式,为课程设置五章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活动与传统教学不同,主要包括重新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与学生慕课平台自学进度分析,主要的部分是教学视频制作,将知识点分为计算机理论知识、PPT操作、Word操作等章节,操作题知识点以案例为主,每章内容包括不同的讲座视频,每个讲座视频3~5min。学生通过学号登录进入平台,操作方式分为网页版与客户端版,网页版登录账户后选择“我的课程”进行学习,可以查看学习状态、笔记等信息。为方便学生进行移动在线学习,平台设置移动客户端,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账号,实现与网络平台相同的功能,方便学生进行手机移动学习完成课程内容。学生选择相应的内容学习,平台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学生下次登录继续上次学习。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发表提问,看到其他学生的提问,并进行相互讨论。课程教学组织按照慕课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课程评价采用慕课在线自动评价方式,教师登录平台后可以查看学生的自学状态,包括学生的学习时长、作业完成情况等,教师通过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数据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目前慕课在线测评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等题型,可以评价语言知识性内容,但无法满足应用技能的考察,慕课平台教学只能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辅助手段,需要教师进行课堂应用技能评价[5]。

5“计算机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反思

第6篇

目前,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公共性”太强,课程内容往往注重系统性、工具性和全面性,易忽视内容的应用性、综合性和素质化培养,使得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存在诸多困惑:

第一,是否有必要在大学阶段还开设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现在的学生从高中阶段,条件好的甚至从小学阶段就学习有关计算机基础的相关知识,但学生运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实还有待提高。

第二,如果开设,那么如何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包括课时量、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堂情况来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老师又觉得这门课很简单,难有教学成就感,不愿意做过多的投入。

第三,该课程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学校投入很多教学资源,特别是师资和计算机机房,实际的教学效果不明显。学校很不满意目前的这种状况。因此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迫在眉睫,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国内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教与学方法的探究,重点关注教学内容的改革,对课程考试考证的改革也有所涉及。本文在全面分析已有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教学内容的四个阶段,重点结合关键阶段的教学内容,提出并实践了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图1总结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工具使用是目前中小学主要教学的内容,侧重于讲述office的三种工具Word、Excel和 PowerPoint的使用方法与步骤,例如如何创建一个文档,简单的文档编辑和保存文档。第二阶段案例操作是经过长期教学改革后,目前大学阶段主要的教学内容。这个阶段默认一个基本的事实,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具备了计算机使用的基础知识,大学阶段的教学任务是强化学生运用工具的能力。为此,不少高职教师和专门的培训公司投入了大量精力,开发这种学习案例,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教学素材。这种案例一般是1到2个操作技能的综合运用,是目前计算机类考证中实操的主要考试内容。

本文认为,大学阶段仅局限于案例教学,还是难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提出了任务驱动阶段的教学内容。这里任务驱动区别于以往相同的提法,本文对任务规定有以下特征:

* 开放性。任务是来源于生活与工作中一个具体实际问题,用计算机解决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只有好与更好,没有以往绝对的对与错。

* 综合性。解决这个任务需要用到第二阶段的多个学习案例中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

* 承载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只局限于工具本身的使用,而缺乏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例如问题分解与设计、文档编写、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如图2所示,本文把任务驱动分为四个层次,图中的第1层的设计内容包括报告提纲、作品的形式设计等。例如如何布局,使用何种图案。各种参数设计,例如表格的栏目、颜色值等。重点是任务实施的操作步骤。这个设计的过程既可以手写,也可以是word文档,甚至是用visio所绘的草图。第4层任务就是要求学生会操作,还要学会与人分享与交流,有了这种锻炼机会,学生就业应聘,上班后与同事沟通交流或者向领导汇报工作的能力就会明显突出。

笔者给出一个典型的任务示例。浙江省某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为市民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该中心提供了20天借车和还车的原始数据。每天平均3万5千条数据,总数据达到70万条。每条数据包括自行车号、借出车站、借车锁桩号、借车时刻、归还车站、还车锁桩号、还车时刻、用车方式、卡类型和借车卡SN。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分析这些原始数据,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提供改进服务质量的建议。

这项任务满足上述所说三个特征,并且贴近学生生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容易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完成该项任何后,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本实例使学生真正能做到用计算机这个工具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可举一反三,例如可推广到校园食堂服务系统,尽量缩短学生排队用餐时间,提高饭菜服务质量等。

任务完成过程包括设计工作方案,剔除奇异数据。用公式形成基础数据,例如计算每次用车时间。用数据透视功能和专门的数学函数等工具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种统计分析结果。例如每个车站借还车频次,用车时长分布,每天使用不同借出卡数量,平均每天用一次车的人数,借车和还车高峰等。可用各种特殊的图表展示结果;任务的核心是根据这些统计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服务的建议,例如如何根据评价用车时长确定收费时段,如何合理配置各站点,以及该站点的自行车数量。最后用WORD文档形成报告,还要用PPT分享交流结果。

在完成驮拥墓ぷ魅挝袷保有可能需要编程来完成一些机械重复和繁杂的子任务,那么office中VBA编程就有用武之地。笔者曾经用VBA为深圳福田保税区的一个企业编制仓库租赁费的计算程序,工作效率有明显提高。这个阶段可视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拓展教学内容,可开设选修课来实施教学。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实践

三、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有少部分学校探索了网络课程的教学实践。本文结合任务驱动式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首先自主在课下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有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同时,学校建设了有丰富教学案例的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如图3所示,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建立了实用且丰富的学习资源库。资源库由教师主导建设,学生参与建设。学生通过专门的网上自主学习平台(例如美国著名的Blackboard系统)从资源库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包括各种学习案例和学习素材,同类任务的优秀作品等,并自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教师课堂导学的主要任务是咨询引导学生掌握使用资源库开展自主学习的学习目标、方式方法和学习任务;还要引导并咨询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主持并点评学生作品和成果的汇报会等。教师还承担了资源库动态更新的管理任务。学生学习完计算机基础课程,全部要通过计算机类的技能考证(例如计算机等级考试或CEAC等)。最后通过作品与汇报相结合的方式选拔部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全国性的信息素养大赛及微软世界MOS大赛。

本文的网上自主W习与以往的网络课程学习模式有区别。网络课程是单纯的学习各种案例,以通过技能认证为教学目标,本文的网上自主学习是面向任务,既要学习各种案例,更以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这种学习模式从内容上比网络课程更具开放性,在难度上更具挑战性,更容易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文教学模式中的课堂导学是两星期一次,每次2学时,这样一个老师平均可带14个班。笔者所在学校每年6千招生规模,半年内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只需要8名教师。如果一年内完成教学任务,只需要5名教师。教师可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学习任务的开发上,既要设计完成学习任务要涵盖的技能考证的所有技能点,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勇于创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近三年教学实践证明, 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后续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实训报告、课后作业、调查报告等撰写质量有明显提高。2013年,笔者学校的学生参加了微软Office世界大赛海峡两岸对抗赛,获得MOS PPT2007项目的冠军。

在云计算辅助教育等新技术支持下,教学结构性变革更容易实现,促使人们关注在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当如何从过去灌输式、被动式、以知识的传递和考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新型的个性化教育方式。那么,把以往大量的教学案例升级为“微课程”,每堂微课程设计成三部分:问题引入、情境说明、案例操作,使得学生自主学习更为方便快捷,将会更加巩固和提高计算机课程改革成果。

[基金项目:国家骨干校建设项目经费资助。]

参考文献:

[1]陈道蓄,奚春雁,彭远红.面向问题求解,推动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4 (1):9.

[2]胡钦太,杜炫杰,叶惠文.基于“多元”教学资源建设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 2011(5):75-78.

[3]傅翠娇,曹庆华.科学素养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融合[J].计算机教育,2014(4):26-28.

[4]嵩 天,李凤霞,蔡 强,李仲君,史树敏.面向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4(3):7-11.

第7篇

(一)人性化的学习方式

翻转式计算机教学课堂突破了传统的计算机教学限制,使得计算机教学的课堂时间安排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根据学生不同程度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对计算机知识的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差别,翻转式教学可以按照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的进度,进而照顾到每一位学生[2]。翻转式教学在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使其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加快或者减慢计算机网络教学视频的学习内容,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教师在学生旁边进行辅助式的教学,使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方式更加人性化。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主要针对传统教育的学习模式进行颠覆性的改造,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互联网平台自主的预习和复习老师悉心准备的计算机课程视频,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完成相应的计算机测试题目。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来时的引导完成计算机的操作应用,老师时刻注意着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选择恰当的实际进行实践指导,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难题[3]。侧重于培养及引导学生们自我发现,研究,探索的能力,实现从低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想高级思维方法学习的教学转变。而这样的教学转变正好是为我国计算机领域培养一批创新性应用人才的需要。

(三)实现教育公平

现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翻转式教学课堂,利用视频录像的手段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能够有效克服了我国各地区师资力量发展不均衡的教学难题,有利于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对落实我国的公平教学政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有很多的农村地区学生无法走进享受农村地区优质的教学资源,但是翻转式教学能够轻而易举的帮助农村学生们实现这个梦想,提高农村学生们的学习条件。

二、翻转课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设计科学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视频

计算机方向作为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相关的专业,对于翻转式课堂教学有着很强的实用性。相对于相对于面授课来说,视频课程能够通过充分的事情准备避免课堂临时发挥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老师应当重点关注教学视频的科学设计,利用自身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多媒体应用软件,视频设计工具和对互联网平台的专业知识,制作出优质精良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视频,建立健全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4]。老师可以反复锻炼自己另一只计算机学习视频的能力,收集全面大量的计算机了课堂知识信息,结合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深入浅出。另外,学生应当重复的观看视频,根据自己学习知识的进度及状态,有效的调整视频播放进度。

(二)实施科学的教学模式

第8篇

信息时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对国内教学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文章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分析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方式,以此促进翻转课堂在当代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摘要:信息时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对国内教学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文章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分析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方式,以此促进翻转课堂在当代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1学习资源准备

1.1微视频资源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学习资源包,“微课”的核心内容是精心录制、制作的课堂教学视频(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学习),同时还应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文字素材、图片素材、PPT课件(知识点的汇总以及案例操作的提示)、学习任务单(任务的要求)等辅教学资源。“微课”的主要特点: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而精,资源容量较小。因此,非常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

1.2学习任务单和辅助学习资源

除了视频资源外,本课程依据学习者需求、学习内容还设计了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学习任务单和辅助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单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以文件夹的形式存储),明确自己怎么去学,学什么,学了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学习任务单主要包含主题的学习要求,学习方法,课后巩固案例,课堂案例等,主题知识资源主要通过PPT课件、文本、图形、声音等多媒体形式展示教材内容,主题案例资源主要收集和制作与课题相关的各种课件、文本、图形、声音、视频、课堂案例等资源,为了便于知识的巩固和开拓视野,学习能力较好或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利用拓展资源继续更深入的学习。

2学习过程设计

根据对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理念,经过对翻转课堂内涵、模式、案例等的研究,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成果展示、交流合作与评价、课后巩固拓展四个阶段,教师在每个阶段扮演多种角色去引导、帮助、监督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2.1课前准备

教师在学习者、学习需求和学习内容的分析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案例中包含的知识细化为相对较小、较完整且相互关联的知识点录制成视频资源、设计出学习任务和相关学习资源共享到微信群、QQ共享群、微博等网络共享平台。

2.2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学习是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设计了以下四个子环节:一是明确学习任务环节:教师学习任务到QQ群或微信里,学习者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任务。二是自主学习环节:借鉴自学资源,根据学习任务,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三是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完成自主学习后,根据小组成员的反映的学习难点,通过QQ群或微信群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组内成员相互交流沟通,共同解决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小组内先通过交流与讨论,小组长同时负责定期督促与检查小组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最后,每个小组将各个成员的疑难问题汇总。四是师生互动: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则可以通过组内讨论解决,也可以通过网络向其他同伴或教师求助。教师则需要对学习者自学过程中的疑惑与问题进行及时解答。

2.3课后巩固拓展

学习的过程不仅存在于课堂,还应持续于课外。①知识的补救。收集并整理学生的作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及作品点评,这些资源可以长期保存,并将这些资源分享给学生,如果课下还想继续学习的学生可以利用拓展资源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形成一种持续性学习。②对整堂课的评价。评价的科学合理才能使学生学习的相关环节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从而提升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3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方案的设计是对整个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规划。目前职业学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上,主要还是以传统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中期成绩+期末成绩为主,传统的考核评价模式单一落后,所以传统的考核方式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适应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的需要,老师应该更加看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此过程中的表现而不是注重最终的成绩和结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情况、课堂交互、合作表现情况以及最终对计算机实践操作的掌握情况作为参照。

3.1小组合作评价

(1)自评:学习者的自评要客观公正,自评内容包括掌握知识的程度、任务完成情况、小组合作情况、课堂出勤情况等。(2)互评:为了学习者更好的参与小组活动中,提高小组合作精神,在进行互评时一定要客观公正,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者从对小组做出的贡献、小组活动参与情况及和小组其他成员讨论问题情况等。(3)教师评价:为了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教师需多注意观察学习者的表现,通过学习者提交作品情况、小组合作情况以及课前自主学习情况等多方面对学习者做出客观、综合的评价。

3.2课堂参与表现评价

课堂参与表现评价包括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课前自主学习、学习者出勤情况、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评价。最终学习者的课堂参与表现评价主要由教师通过记录每个学生的考勤次数,观察学生回答问题和参与积极性的表现情况和学生完成作业情况构成。

3.3技能抽考和期末测试

根据成都市职业学校技能抽考大纲要求,技能抽考采用的测试方式纯实践考试。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为了综合考察本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际动手能力的掌握情况,期末考试采用的测试方式以实践为主。

参考文献

第9篇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知识结构是围绕学生展开的,教材备得滚瓜烂熟,学生不接受,同样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初期要“备学生”。由于学生的生源分布比较广,基础参差不齐,为了了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我们课题组在开学初对新生进行了调查,发现有30%的学生常去网吧打游戏,上网聊天,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比较熟练,具备一定水平;60%的学生接触过计算机,会收发邮件、使用QQ;会使用复制、粘贴这样简单的操作;而10%的学生从农村偏远山区来,从来没使用过计算机。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如此大的教学实际,我在教学中采取将同一水平的学生分组的教学方法。平时授课主要针对中等水平也是人数较多的群体,另外布置同一知识却加深难度的学习任务给水平较高的学生,再布置大量练习给水平较低的学生加以巩固。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差的学生,形成一种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使基础好的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基础差的同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动力。同时,对做得好的同学平时成绩适当加分,或给予其他奖励,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对每堂课的知识均能充分掌握。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带着深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去学习,那么效果自然事半功倍。教师要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时,精心选择材料。如,在学习网页制作软件时,先引导学生们浏览一些比较优秀的著名网站,引起他们想动手尝试制作这些优秀网页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可以让他们先模仿浏览过的网页,自然会遇到技术上的许多问题,教师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和强调。课后再布置一些依靠这些技术但可自由发挥的题目给学生,与生活贴近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其创造力。

三、精心安排教学结构,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合理安排理论课教学时间和上机时间。我们要精心安排教学结构,将新知识贴近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比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中,按教学安排先学习幻灯片和网页制作,再学习网络基础与Internet章节。但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在学习网页和幻灯片超链接及测试等概念很难理解,而相反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网,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我从网络这一章入手开始讲解,因为与同学们日常生活相关,他们经常接触,学习兴致很高。在了解了网络构造的基本原理及Internet的基础操作以后,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网页中与网络有关的概念和知识,操作起来也得心应手。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