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7 17:41:4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国内经济发展的现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股权分置改革带来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又一轮。股票市场的发展刺激了中国证券业发展的又一轮春天。自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汇总显示,2007年底全国106家证券公司会员总资产17313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总额2836亿元、净资产3343亿元、净资本额2964亿元、利润总额1306亿元,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7.95%,比上一个年度都有较大程度的增加。
行业分布上,有48家证券公司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其中国泰君安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中信证券等7家机构净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净资本超过100亿元的证券公司有5家,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证券公司有7家,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证券公司有39家。在净资产收益率上,37家证券公司超过了50%,其中湘财证券收益率更是高达88.93%。虽然国内证券公司在短短十多年间实现了超常规快速的发展,但是在这种“速成式”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二、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证券公司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市场结构的完善、融资渠道的畅通、监管制度和监管模式的科学有效以及公司治理机制和内控制度的完善。
1.适时开展证券融资融券交易。证券融资融券交易是指通过授信机构对缺乏资金或需要证券的投资人给予资金或证券的融通。该业务对于证券市场运行机制形成、满足不同市场主体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缓解中央结算系统流动性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开展证券融资融券交易,需要市场在各方面进行配套调整和改革,具体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市场主体自律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监管体系等方面。
2.实现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真正连通。货币市场是短期信用工具发行和交易的金融市场,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市场、商业票据市场、承兑贴现市场,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等。资本市场是长期信用工具发行和交易的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两个市场连通的必要性在于我国传统货币市场的资金存量和资金流量较大,急需分散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缺乏正常资金流入渠道,呈现出被边缘化状态,两个市场连通是将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本的重要渠道。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通过证券投资与证券信贷,负债业务通过证券交易信用账户、共同基金渗入资本市场,证券公司进入货币市场通过发行短期商业票据和向银行借用短期贷款筹集流动资金,通过发行长期次级债来补充长期资金缺口:另外,资产证券化作为资本市场资金向货币市场资金转化的代表性产品,丰富了资本市场产品结构,同时提高了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
3.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和评价体系。净资本是在充分考虑了证券公司资产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损失和变现损失基础上,对证券公司净资产进行风险调整的综合性监管指标,用于衡量证券公司资本充足性。风险衡量是风险监管过程中的基础性条件,要准确地把握证券公司的风险,使监管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对各类风险指标化、数量化。近年来,市场持续低迷,部分公司严重违规经营资产,质量日益恶化,存在较大流动性风险。为了防范证券公司经营失败所引致的市场系统性风险,应进一步完善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体系,并依此作为对证券公司市场准入和持续监管的主要依据。
4.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内控制度。证券市场的高风险特征决定了证券公司在其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要承担各种风险,控制和管理风险是证券公司业务运营的核心。
同时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证券公司面临的一项紧要任务。证券公司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先机,也才能实现做大做强。我们主要是从证券公司自身的角度来研究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途径。
一是证券公司高管人员要对研究部门给予高度的关注。要从公司战略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研究力量对一个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要把研究提高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而不是把研究部门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部门。只有证券公司高管人员意识到研究的重要性并将研究部门的地位提升时,研究力量对证券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重要作用才会体现。此外,应该考虑适当提高研究人员的薪酬水平,同时,证券公司研究人员也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针对公司的业务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站在公司发展的高度上,对公司的业务产生重要的影响力。
目前,世界上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其先进的经理人激励模式多种多样。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的发展历史不过十几年,尚缺少完善的职业经理人激励机制。其激励模式单一,激励程度低,职业经理人报酬主要以基本工资与年度奖金为主要分配方式,经营者贡献、责任与其收入严重不对称,且存在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不平衡、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不平衡等。
一、发达国家的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
国际上的很多国家,如美国、日本和德国,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已经非常健全。了解其他国家的职业经理人激励模式,对于完善我国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强化职业经理人市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
美国公司治理结构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股权结构高度分散并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股东更加关注的是公司股价的变动而非公司业绩和治理,因此职业经理人就承担起治理公司的重担,其激励的重要性也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美国的职业经理人激励方式主要包括薪酬制度、股票期权、股票激励等。
1.薪酬制度
美国薪酬制度的主体是“基本工资+年度奖金”,这是比较传统的一种激励方式。其中,基本工资是对职业经理人付出劳动的必要补偿,保障职业经理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是预先确定的,并在一定时期保持不变。近几年,基本工资在总报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低,更多的空间被其他激励模式所占用;年度奖金也称为经营业绩风险,是一种基于短期公司业绩或者个人业绩决定的重要收入,并一次性支付,一般一年发放一次,它使职业经理人的收入与公司业绩直接挂钩,有利于职业经理人在提高自己收入的同时为股东创造更高的利益。然而薪酬激励制度使职业经理人偏好于短期行为,因此属于短期激励模式。
2.股票期权激励制度
美国是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发源地,在欧洲及亚洲部分发达地区也比较盛行。在美国有多种股票期权、完善的股票期权监管制度以及税收优惠制度,,股票期权平均占职业经理人报酬的近50%,已经成为高收入职业经理人在绩优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所谓股票期权激励是规定职业经理人在与企业所有者约定的期限内(一般超过一年),享有以某一预先给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企业股票的权利。持有这种权利的职业经理人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行权或不行权。股票期权也称认股权证,实际上是一种看涨期权,是价格激励,它有效地规避了传统薪酬分配方式的不足之处,对职业经理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获得的公司奖励成为公司长期利润的增函数,在这种情况下,被授予股票期权的职业经理人更注重企业的长期利益,促使其实施良好的经营管理来提升股票的价格,以享受股票增值的好处,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股东与职业经理人的共同目标,因此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具有较强的长期激励作用,也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激励制度。据统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中,90%以上的公司都不同程度的使用了股票期权计划。
3.股票激励制度
股票激励制度,包括股票赠与和股票购买,是指企业所有者将一定量的股票赠送或者以远远低于市场价值的价格卖给职业经理人。股票赠与不需要职业经理人付钱,因此又将被赠与的股票称为“干股”。上述唐骏的10亿元转会费就是以持有新华都干股的方式获得。如果是把股票折价出售给职业经理人,那么公平股票交易价格与购买股票价格之间的差价就成为职业经理人的收入。利用股票激励方式既可以减少公司现金的支出,又可以将职业经理人的收入和公司股东的利益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公司所有者也会更加注重发掘职业经理人的潜力,从而使其作用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在美国,还有另外两种形式的股票赠与,即“名义股计划”和“股票升值权”。名义股是指职业经理人不享受所有者权益的普通股,职业经理人可以从名义股计划上获取与一级普通股相同的资本增值和股利;股票升值权是指授予职业经理人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获得一定数量的普通股以期实现资本增值的权利。
当然,除了以上三种激励制度之外,美国还有其他的激励制度,如虚拟股票、股票溢价权、福利计划等多项激励措施作为补充与配合。
(二)日本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的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对资本市场的依赖比较明显,这是由其自身的股权结构决定的。在日本的企业中,法人持股的比例较高,而且法人之间相互交叉持股,这样的股权结构就决定了日本企业股票较低的流动性,股东更看重的是公司经营的好坏与企业利润的高低,公司相互持股甚至循环持股的结果形成了一个经营者集团,因此日本的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比较依赖于企业集团控股方式以达到参与公司治理的目的。
日本最具特色的激励方式是年功序列制度。所谓年功序列制度是指职业经理人的报酬主要是工资和奖金,奖励的金额与职业经理人的贡献率有关,公司经营业绩越好,经理人的报酬就越高,这样就把经理人的物质利益与企业利益相挂钩,促进了职业经理人与企业的一体化,在这种情况下,职业经理人更加努力工作,而且在公司工作的时间越长,贡献越大,未来获得的报酬就越大。因此年功序列制对于职业经理人具有长期的激励作用。
此外,日本还有另外一个激励手段,即对职业经理人进行罢免和升迁,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这种手段的约束性更大一些。
(三)德国
德国公司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与日本企业很相似,主要以声誉、地位等精神激励为主。成就感、社会地位和卓著声誉带来的满足感是激励经理人员不可忽视的力量。职业经理人的报酬基本上由基本年薪、年度奖金和津贴组成,其组合情况一般为65%的基本年薪,17%的年度奖金以及18%的津贴。当然,德国也有股票期权的激励制度,但是并不占据工资的主要份额,比较著名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是德意志银行的股东大会确定的全球持股计划,该计划规定,工作满一年的德意志银行员工,可以购买在市场价格基础上的一定数量的股票(并附有相应的期权),所附期权可以在以后购买相同数量的股票,这对员工产生了普遍的激励作用。此外,职业经理人除了获得以上报酬外,还可以享受一系列的福利待遇,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企业养老基金。在过去十几年里,退休的企业经理人享受养老基金的比重已经从70%上升到90%以上,加上社会保险机构支付的退休金,企业的经理人在晚年可以领到在职最后毛薪60%~65%的养老金。
二、我国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且缺乏长效的激励机制。激励制度的欠缺,不能完全调动职业经理人的积极性,活跃职业经理人市场,更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和谐发展。
(一)薪酬分配与管理不合理
作为我国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的重要手段,薪酬激励制度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除了薪酬激励属于短期激励方式的自身缺陷以外,还因为薪酬分配与管理不合理,结构失调。我国职业经理人的薪酬一般采取“工资+奖金”或“年薪制”形式,均属于短期激励的范畴,其中基本工资占年度总薪酬的比例较高,缺乏中长期激励,职业经理人薪酬与企业业绩关联度小,这样,即使是业绩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也不一定获得高收入,反之也会出现高管年薪的增长高于业绩增长的现象。经理人的经营业绩与其收入完全脱钩,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甚至出现职业经理人经营上的副效应(不再关注公司业绩的提高)。另外,我国很多公司对职业经理人薪酬相关的制度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设立薪酬管理委员会专门管理职业经理人的薪酬,即使设立了薪酬管理委员会,效率也十分低下,没有起到有效薪酬管理的作用。
(二)实行股权激励制度受限
作为西方成熟市场经济环境中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股票期权激励制度越来越普遍的成为董事会借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个重要法宝,也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在实行的一种职业经理人激励模式。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股票期权制度发展相当滞后,虽然在90年代末部分上市公司开始试行期权、股票增值权、职工持股计划等长期激励模式,但这些模式毕竟不是标准的股票期权模式。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实施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部制约
我国企业没有库存股票,《公司法》规定除注销之外公司不能回购股票,另外发行股票需要经过中国证监会的严格审批和控制,因此中国境内上市公司无法实施规范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这就对我国企业利用股权激励模式的方式提出了挑战,不少企业通过采用变通和一些过渡办法诸如虚拟股权激励机制、延迟支付、通过海外上市实现股票期权计划等,这样的尝试,对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的推行有很重要的意义。此外,我国的股票市场缺乏效率,而公司内部实行股票期权制度是以成熟的股票市场为前提的,在不成熟的股票市场环境下实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有可能出现绩优股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不能获利,或者获利很小,而经营不善的亏损公司管理者手中的股票期权有可能行权时获得丰厚收益,从而出现股票期权的反向激励效应。再者,我国缺乏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市场,许多国有企业的经理人不是由市场来筛选,而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或者大股东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实行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也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2.内部约束
在股票期权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内部也存在着问题。首先,根据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期权激励的授权主体应该是产权的所有者,但是由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董事会并不能代表全体股东的利益,董事会本身就需要一种激励机制。由董事会来执行股票期权计划,激励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会使其成为谋求私利的工具。其次,我国企业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股票期权制度实施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企业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而我国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普遍存在着目标模糊,指标单一等种种弊端,评价指标不能体现职业经理人所做出的贡献。
(三)激励不足
激励不足是当前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阻碍了职业经理人能力的发挥。根据经济人假设理论,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职业经理人也不例外。然而我国的职业经理人激励程度还远远不够。在工资、薪金等货币性物质激励方面,职业经理人与普通职工之间以及与企业所在当地的平均水平之间并没有拉开差距,收入分配效率低。美国职业经理人的平均收入已经达到了其他雇员平均水平的140倍,而我国职业经理人的平均收入最多为职工平均收入的3~5倍,这样的激励水平,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据调查,我国61.8%的职业经理人对自己的经济状况不满意;80.5%的职业经理人认为,如果收入达不到社会上经理收入的平均水平,就会选择“跳槽”。这种现象说明我国大部分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是不足的。除了以上的物质激励以外,精神激励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也很重要,应该作为辅助手段激励职业经理人的工作热情,精神激励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具有明显的长期激励作用,而在这一方面我国企业的开展面十分狭窄。
(四)职业经理人与企业之间缺乏信任
我国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缺乏必要的相互信任,“信任”将是中国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公司所有者担心职业经理人为自己谋利益,而职业经理人对公司所有者的不充分授权,感到不能得到重用,从而不会踏实的为企业服务,降低其经营效率。这主要是由于二者的利益目标不一致导致的,职业经理人永远处在公司利益与自己利益相平衡的点上,而公司所有者永远把自己放在公司利益里面,在一定程度上公司的利益就是自身利益。当二者利益出现不平衡时,通常会出现公司更换职业经理人或者职业经理人换公司的现象。如何建立一种激励与约束机制,使公司所有者与职业经理人在目标一致和利益趋同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经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是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中的关键。
(五)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
在国外,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予以限制和指导。我国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建设一直以来是经济制度建设的薄弱环节,职业经理人市场在我国刚刚起步不久,相关法律法规更是欠缺,这样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的实施就难以规范化,造成不同企业对不同经理人的激励参差不齐,难以真正实现公平的市场竞争。尤其是《公司法》的相关法规,没有针对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具体条款,对原来公司股票来源、征税等方面的规定,限制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我国的实施。
摘 要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迅速崛起,形成了支付宝一家独大、独立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非独立第三方支付机构并存的格局。在该行业为使用者带来便利的同时,其问题也随之出现。央行四批“牌照”的发放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这一新兴行业,但市场监管依然存在空白。本文将引入消费者调查问卷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以及将支付宝、快钱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目前国内该行业现状以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现状 发展前景
自1998年以来,伴随着易趣网、当当网、阿里巴巴、卓越等一大批电子商务网站的诞生,网上交易信用问题亟待解决,在此背景下,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迅速崛起。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却呈现了逆势增长,据艾瑞咨询公司统计数据显示, 2003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交易规模不到10亿元,2004年上升至74亿元,2010年达到11324亿元,2011年达到22038亿元,而2012年第1季度其市场交易规模则达到7583亿元,环比增长2.7%,同比增长90.9%。
第三方支付行业如此强劲的增长动力源自何处?是否将持续下去?随着央行第四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未来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前景又将如何?本文将就这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
一、第三方支付概述
(一)概念
第三方支付是指以消费者、企业和银行之间建立的独立支付平台作为支付渠道,借助网络完成从付款方到收款方的货币资金转移、查询统计等一系列过程。在网络市场中,交易双方彼此陌生,卖家担心先发货后不能收回货款,买家则担心先支付后拿不到商品、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使交易无法进行。为满易需要,第三方支付便由此产生,其运作实质是在收付款方间建立过渡账户,实现划转款项的停顿,当双方意见达成一致后再实现资金转移交付。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付款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收款方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付款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第三方付款给收款方,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收款方账户。
(二)发展历程及作用
1999年3月首信易支付公司的正式营运标志着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起步;而2004年12月由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创立的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支付宝公司)则积极促进了第三方支付市场迅速崛起;2006年3月,腾讯财付通的正式运营将我国第三方支付企业市场进一步扩大。
第三方支付有效地保障了交易信用、货品质量以及退换等环节,并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和监督,即构建了交易信用体系,又通过与多家银行建立合作关系降低了客户资金转移成本、打破各银行卡间交易壁垒提高交易效率。
二、第三方支付行业现状
(一)行业类别及机构占比
据央行网站公告显示,截至2012年7月2日,共196家企业获得央行发放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以下简称“牌照”),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依靠自身电子商务网站的非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另一类是以快钱、汇付天下为代表的完全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各类第三方支付机构市场占比分布如下:
从整体支付业务状况来看,2011年,支付宝以49.0%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财付通以20.4%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银联在线、快钱和汇付天下,分别以8.4%、7.5%和7.4%的市场占比分居三至五位。
(二)市场监管
在行业起步之初,缺乏监管机构,处于惯有“非金融机构”的头衔的尴尬境地,如同没人管的孩子。国内众多银行并不看好这一市场,因此在缺乏竞争的情况下,支付宝等迅速做大。后来中国银行看见其迅速发展,为了分一杯羹,才联合推出了“Chinapay”银联在线,并凭借着与各大银行天然的合作关系和良好信誉争夺了相当的市场份额。
然而,直到 2010年6月,央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下简称《办法》),才正式将第三方支付机构和业务纳入监管范畴。《办法》有了三方面的约束,一是明确规定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定义和服务范围;二是建立了明确的牌照发放制度以确定准入门槛,三是制定客户备付金存管等一系列监管要求及相关罚期。
《办法》首先明确规定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资金管理,业务范围,其次严格管制客户备付金存管,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把反洗钱、规范虚拟货币方面的要求纳入其中。有消息称中国银行将对这方面监管改进。
(三)存在问题
尽管央行已经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但众多第三方支付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多起利用支付平台的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极大利用了网络交易的匿名性,这是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很难辨别资金真实来源和去向,易被用于从事洗钱、贿赂、非法转移、逃税漏税和赌博等活动
其次,因缺乏有效流动性管理导致的大量沉淀资金积累会引起各机构借用此资金投资高风险活动而引发支付风险和道德风险。
此外,第三方支付行业目前存在较严重的盲目竞争,导致行业利润微薄。而这种盲目竞争主要由严重的产品同质化引起的大量企业介入第三方平台,除了缴给银行的固定合作利率,自己为了吸引客户,只能加上很少的毛利率,这就是向客户收取的手续费了。可见自己真正获得的利润微薄。更严重的是一些企业为争取客户,甚至不惜血本将向客户的提成份额一降再降或赔本赚吆喝。究其原因,行业缺乏牌照指引和规范不够严格,导致企业过多,加之受限于 “市场占有率理念”,各企业以零利润甚至是负利润抢夺市场份额,而忽略提高产品服务质量。若是行业继续这样失去健康竞争,必然导致行业混乱,缺乏活力。
(四)消费者态度
为充分了解目前消费者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认知及态度,我科研立项小组针对该类问题以电子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网络消费者进行抽样调查。此次调查样本共涉及200名受访者,其中有效调查样本为191份,调查结果如下:
在受访的191人中,听说过支付宝的人为94.77%。听说过网银在线,银联支付的分别为72.88%,69.74%。有40.34%的人听说过快钱,35.78%的人听说过易付通,20.95%听说过paypal,10.31%听说过汇付天下。不到10%的人听说过上海收汇宝,百付宝,易宝,首信易。
在第三方支付信任度的问题上,87.93%的受访者信赖支付宝,62.75%的受访者信赖网银在线,59.83%的受访者信赖银联支付,20.23%的人信赖快钱。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知晓度成正比。
在是否会使用第三方支付的问题上,调查的191人中,有153人表示“顺其自然就用了”,35人则是“在多种支付方式中,特别选择它”,只有3人选择“不信任,不会选择使用”。
在在第三方支付的使用频率问题上,一半以上的受访者为“每月使用1-2次”,没有受访者每日多次使用。
对于第三方支付的期待的问题上,一半的受访者希望“信誉良好”,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则希望“方便快捷”
下面就各以支付宝、快钱为例,对非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做更进一步的分析。
三、典型非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
作为非独立第三方支付的典型,成立于2004年的支付宝公司以其特有的发展契机及与淘宝、阿里巴巴的关联交易的优势占据了第三方支付市场半壁江山。为充分了解支付宝,我项目组于2012年7月到公司所在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并通过与其员工沟通对其有了更近一步认识。
(一)概述
支付宝的主要业务为在线支付。截止2012年6月,支付宝的注册用户数达到7亿,平均日交易额45亿元。日交易笔数峰值达3369万笔,具有庞大又稳定的客户群。
(二)盈利方式
支付宝的盈利手段主要来自四个方面:1.沉淀资金:由支付宝转给收款方的货款按周甚至按月结算,由此可获得这部分资本的利息。2.服务佣金:而采用支付宝作为收费方式的商户、企业需付一定的手续费。3.广告收入:支付宝主页广告。4.其他金融增值服务:代买飞机票,代送礼品等。
(三)竞争优势
自2009年从阿里巴巴集团独立,支付宝一直希望突出自己作为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角色。但是正是之前借助于淘宝的平台,使得支付宝拥有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难以企及的客户数量。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出,消费者对于支付工具没有特别的偏好,而在于使用的习惯性与可获得性。庞大的客户群只是支付宝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客户活跃程度,使其从众多支付方式中脱颖而出。在第三方支付行业服务同质化和拥有极强复制能力的今天,其他支付平台在细分行业的领先优势,都不足以让竞争门槛变得足够高,支付宝可凭借其强大的客户基础后来居上。
(四)存在问题
目前支付宝的业务版图面积覆盖了非常多的合作银行、商户、行业,相继推出众多新型业务。如何在如此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依然确保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安全措施是支付宝面临的一大问题。此外,作为中国第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应付庞大的沉淀资金数额和便利的转帐平台的同时,对许多网络诈骗行为难逃其咎。而作为其最大优势的庞大客户数量反而成了其监管上的负担。
(五)发展趋势
2012年初,马云表示,支付宝的定位是“要用互联网的技术为未来的金融服务做支撑”。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手机以3.88亿人超越台式电脑的3.80亿成为中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早在2011年底,中国移动支付客户数已达到1.45亿户。预计在2015年移动支付将成为中国主流的支付手段。移动支付时代的来临,使手机支付无疑成为了第三方支付平台新一轮争夺的焦点。
相比通过电脑支付,手机显得更加快捷、便利。许多用户信息都是早已认证、保存在手机里,只需通过几次的点击就可以完成支付,大大增加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目前,支付宝的手机方式拥有快捷支付和条码支付两种,分别针对一般网络的消费者和微小电子商务商户。“担保买卖”“团体收款”等微应用则是支付宝针对微博独有的微博营销和互动活动推出的最新网络业务。
与快钱等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希望通过渠道增加的盈利方式不同,支付宝则更是希望进行大众的口碑营销,成为消费者心中支付工具的首选,真正做到“支付宝,知托付”。支付宝专注于国内市场,凭借海量的客户资源以及客户数据,其未来的发展增长点在于和银行证券等金融投资机构的合作,而在移动支付行业建立自己的信用体系则是支付宝希望树立的又一独特优势。
四、典型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快钱
(一)概述
作为独立第三方支付的典型、国内领先的信息化金融服务提供商,截止2012.8.21,快钱已拥有1.12亿用户。2011年,快钱交易量总额突破了12,000亿元人民币。同年5月,快钱荣获央行首批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并担任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常务理事。
快钱针对个人提供了还信用卡、手机游戏充值、房租房贷、保险续费等生活服务。对商家提供了充值卡支付、信用卡分期支付、POS收款、分账支付等收款类服务。还有优惠券平台、自动出票等增值类服务。
(二)盈利方式
快钱的收益主要来源于手续费,“独立”被认为是区别于支付宝的有效竞争力,其独立的身份也更容易争取到商户的信任与合作。
(三)竞争优势
快钱在竞争中赢在比对手领先一步启动某一项业务。例如2008年5月,快钱在上海地区向消费者提供免费的公共事业缴费服务,而直到同年10月支付宝才开辟了此项业务。如今,快钱拥有超过139家商业合作伙伴,不仅涉及商旅、保险、电子商务、物流等现代化服务产业,也渗透到制造、医药、服装等传统领域。
(四)存在问题
由于支付手续费的收益会进一步降低,快钱将朝着混合型方向发展,但依照央行即将出台的《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分支机构的运作、专业人才解决以及风险防范问题将会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几大障碍。
(五)发展趋势
现今中国POS机数量增速远不及信用卡,而快钱开创了“快刷”业务,将智能移动终端变为POS机,改变了传统的的刷卡方式。随着智能手机在中国的普及,快刷的市场前景看好。 此外,快钱关注、涉足基金行业已有三年多,并通过信息化创新解决基金的资金流动问题。此前,快钱业已推出了“跨行通”、“货币基金信用卡还款”等产品,方便基民转账和还款。截至目前,30余家基金公司都与快钱达成了合作。但在保险方面,快钱只是人寿保险众多合作机构中的一家而已,其市场前景有待观察。
五、总结
从以上数据以及两个案例分析可以发现,总体看来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依然在迅速发展中,但增长率已经逐渐放缓,整个行业即将踏入成熟期。以支付宝为首的非独立运行第三方机构占据了市场交易量的大部分,各机构基本收益主要来自于手续费。激烈的竞争以及业务同质化使得整个行业盈利不易,但逆势增长的蛋糕十分诱人,各机构因此不会轻易放弃已有成果,短期内挤出效应不明显。
央行牌照的确立了行业的合法性,但刚起步的市场监管依然存在漏洞,今后预计央行将就第三方平台沉淀资金存管问题、匿名交易问题做出进一步规定。
目前,支付宝、财付通等非独立第三方支付机构借助所依托的平台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然而消费者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选择无特别偏好,需求弹性小,代替效应明显,因此快钱等独立第三方支付机构凭借自身创新点赢得部分市场后,由于非独立第三方支付机构既有的市场占比,加上创新容易被复制,独立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优势很快丧失,于是它们不得不寻求新的创新点,并以此推动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
长期看来,希望在该领域立稳脚跟的独立第三方机构会把重点放在新业务的开发、新收入来源的开辟上;而非独立第三方机构则会更专注于对已有业务的做大做强以及对主流旋律的把握,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渗透到独立第三方支付机构创新领域,挤出效应,尤其是独立第三方支付机构,将会逐渐明显。
作者附注:北京市大学生科研立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项目组。
参考文献:
[1]分析师谢春.艾瑞咨询:2011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达22038亿元.2012.1.12.
一、中国金融开放现状[1]
金融开放主要有本国金融机构进入国际市场和国际金融机构进入本国市场两方面。如果从具体形式来划分,金融开放主要存在金融服务市场开放和资本账户开放两种形式。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加快,中国也逐渐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程度,开始允许外资金融机构更进一步参与到中国金融市场。国内金融机构同时也积极向国际拓展,逐渐扩大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与腾飞,中国在金融进一步开放的同时,也开始面临国际上要求人民币汇率自由化的压力。我国金融业开始逐步允许外国资本进入,并逐渐放松对国际资本的控制。中国经济在平稳着陆的同时,国家开始推动人民币提高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地位和影响,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在这一过程中,既要保证国家金融安全不受威胁,又要保证金融开放进程中不错失经济发展机遇,是中国在金融开放面临的难题。
二、金融开放环境的下中国经济增长现状[2]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取得了全方面发展。当前阶段我国经济逐渐形成了买方市场,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提高而不仅仅是数量增多。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经济发展主要受市场需求约束而不是资源和供给。中国也逐渐更深入的参与到金融全球化,国家之间经贸合作更加密切频繁,金融开放显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等特点。这些众多有利条件为我国经济能够继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机遇和保障。首先,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动我国的进一步工业化,新兴高科技产业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得以迅速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共同促进了国内经济增长。其次,广阔的消费市场,目前我国的消费总额很大但人均消费较低,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丰富的低成本劳动力有助于我国经济增长。第三,储蓄率较高,根据新古典经济理论,高储蓄率可以有效推动经济增长。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得天独厚,但依然存在一些缺陷。第一,金融体制尚不够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在金融管理经验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不足,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第二,人口老龄化问题和人口过多导致的就业压力阻碍了我国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升级,对国内经济持续增长造成了影响。第三,中国能源和资源的人均水平很低,经济发展开始逐渐受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第四,中国工业技术水平距离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承受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三、金融开放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当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但随着我国金融开放进程的逐步推进和金融体系的日渐完善,我国的经济将迎来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究金融开放环境下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通过改变储蓄率来促进国内经济增长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金融市场和体系都得到更进一步完善。金融开放可以通过影响储蓄率来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但这种影响是两方面的,既能使储蓄率增长也能使其降低。因此在这一问题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离开具体环境下结论。就当前而言,金融开放主要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实际利率水平、金融货币化程度、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发展和开放水平等五个方面影响储蓄率。金融开放可以给国内带来更多先进的金融工具,为国内创造一个更发达的金融市场,降低金融机构吸引储蓄的成本,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二)通过影响投资进而促进国内经济增长
投资可以显著促进国家经济增长,但我国目前投资热情尚受到严重压抑,当前主要存在四方面的因素对投资造成影响。一是投融资渠道不通畅导致企业缺少融资途径,直接融资存在法律风险,在当前的金融体制下无法实现,只能从银行间接融资,融资难度大;二是金融体系的发展相对滞后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当前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开放和体制改革来满足经济转型和发展需要;三是投资软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投资利率受经济体制的制约缺乏弹性,难以发挥对我国投资的作用。
关键词:国内 经济管理 持续发展 问题和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实现了长期的持续增长,且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在两位数左右的高位增长率。较快且持续的经济增长往往是一个国家经济建设期望看到的现象,但长期的高位增长必然也带来了较多的问题。许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往往会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被人们遗忘,但这些问题确确实实存在,而且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带给我国经济建设较为严重的后果。纵观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管理绩效,可以总结出目前我国经济管理主要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国内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内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所有经济管理问题中表现最为突出,最为明显的问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受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和区域现实条件的决定,使得许多地区出现了区域发展失衡问题。区域内部经济的市场过度分割、地方贸易保护主义、市场秩序管理欠缺等等仍然没有找到有效的办法加以解决。特别是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失衡,业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由于受地理区位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和西部、中部地区之间的差距还在不断的拉大。这些不平衡的存在,势必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
2、国内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
国民经济产业主要分为三个产业,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第三产业为国民经济中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产业。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平衡性。现阶段我国经济管理中存的产业结构较为不合理,传统的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像技术,工业和服务业等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同时,经济长期的粗放式增长,给我国能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对第一产业的农业重视度也不够高,农业的发展仍然保持者传统的小农经济,农业技术投入较低,使得农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致使我国经济管理中的产业结构出现了不平衡的状况。
3、国内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创新意识不足问题
造成我国创新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短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税收政策在促进自主创新的应有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现行激励自主创新税收体系不健全,税收政策目不明确,缺乏系统性,税收优惠受益不均。我国对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以事后优惠为主,缺乏事前的鼓励和支持。
4、国内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制度不完善,政策不到位问题
经济管理制度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政策是国民经济管理的发展方向的引导。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相关政策的不到位使得我国经济管理缺乏严格的秩序约束和明确的方向引导。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管理制度相对比较保守,经济管理中许多现存的制度已经与新时期经济发展需求严重脱节,因此,新时期有必要对我国经济管理制度作出适当的调整和完善。而,政策不到位,经济管理中出现状况的解决方法,便没有一定的标准,肯定会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加强我国经济管理的几点思考
1、改善国内经济管理过程中发展不均衡的思考
面对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现状,改善经济管理的不平衡性需要国家对地区间经济进行大力的调整。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特点,制定有针对性且符合实际的制度。在政策方面多项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给予倾斜,采取富帮贫的办法带动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发展。大力鼓励落后地区发展多样化经济,发展本地区特色经济,为愿意投资本地区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切实利用好招商引资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办法和途径。
2、调整产业机构应对国内经济管理中产业结构问题
调整产业结构是应对国内经济管理过程中出现产业结构不平衡问题的主要对策。调整产业结构首先应当做到重视第一产业的发展,加大农业技术投入和经营模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重视工业发展模式的转变,通过大力整合和科技要素投入,提高工业产出比例,提高工业产出效率,使工业逐渐由粗放发展向着集约发展模式转变。大力支持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和物流运输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只要合理的处理好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应用科学发展观提高每个产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模式转变,才能期待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组成结构的优化升级。
3、更新管理观念重视创新意识培养
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不能仅仅从经济增长的速度角度来评价我国经济发展的好坏,科学、持续、健康的经济发展不仅需要重视经济发展的速度,还要关注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和均衡性,因此,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的提高经济管理的创新意识,更新替代传统落后的管理思想,才能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跟上时代的步伐和社会的需求。创新意识是经济发展的有利途径,经济管理的不断完善和进步离不开创新意识的发展,创新思想推动了社会发展的进程。经济管理融入创新意识,结合实际的情况逐渐提高经济管理建设。
4、完善经济管理制度,用科学方法促进经济发展
针对我国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政策不到位的现象,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健全经济管理制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应用灵活实用的经济管理手段和方法,为新时期新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途径。对新时期新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不断补充我国现存经济管理制度的不足,使得在遇到经济管理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时,能够有章可依。重视科学方法和科学观念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应用科学管理方法不断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煤矿企业的经营缺乏科学规划。国内煤矿企业经营一直比较粗放。以山西省为例:在煤炭资源整合前,国内煤矿有许多的小煤矿企业,以乡镇集体所有制为主。这些小煤矿企业的经营处于采矿权人、经营者、投资人处于分离状态,存在着严重的责、权、利不统一的问题。受经营体制问题的影响,煤矿开采出现层层转包、掠夺式开采等严重问题。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导致了煤炭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在山西省内开办起了数量不少的煤矿企业。这些企业管理粗放,开采过程大多是采用的原始开采方式。导致国内市场上的煤炭供应量大于社会需求量,导致煤炭市场价格曾持续走低。
(2)国内煤炭市场在政府的主导下正在开展大规模的煤炭资源整合。面对国内混乱的煤矿开采市场,在政府的主导下关闭和淘汰了一批生产设备落后、管理落后的小煤矿企业。在此次资源整合过程,煤矿关率达到30%以上,将年产量9万吨以下的矿井全部淘汰。通过此次煤矿企业的调整,实现了煤炭资源回收率达到60%以上。仅山西省就有1000余座煤矿被关闭,近600座煤矿因无安全生产许可证而被吊销营业执照。到2010年,山西省内年产量30万吨以上煤炭产量占到全省总产量的90%以上。另一方面,国内煤矿企业主要还是以传统的煤矿开采为主,在煤炭深加工方面发展才刚刚开始。煤炭全身是宝,如果能够深加工提炼,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会大大提升。
(3)新环境要求煤矿企业发展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煤矿企业虽然是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企业,但煤炭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会破环矿区生态环境,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当前全球环境逐渐变暖,温室效应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了。另一方面,虽然国内经济发展迅速但国内的生态环境也被破环的非常严重。重视国内经济转型,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是当前国内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新环境下做好煤矿企业低碳经济发展转型是新时代对煤矿企业的新要求。
二、低碳经济视域下煤矿企业发展路径策略
(1)在煤矿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低碳经济发展理论指导下,需要对企业的经营建立起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可以对煤矿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做出评估。通过综合评估结果就可以及时掌握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或不完善的环节,并有针对性的开展项目改善和优化。因此,建立完善的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企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建立在完善的财务分析管理基础上的,通过企业成本分析、企业收益分析等财务管理措施,实现对企业运营管理的有效监控。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煤矿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明确各个环节的低碳经济指标。
(2)政府要重视煤矿企业节能减排发展的政策扶持支持。煤炭企业节能减排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实践。但在企业发展实践中,大部分煤矿企业出于短期盈利的考虑,对节能减排的实践积极性并不高。另外,技术革新和设备革新是节能减排发展的关键。但技术革新和设备革新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但从目前国内煤矿企业的经营现状来看,许多的煤矿企业还处于经营亏损之中。因此,国内的煤矿企业在技术和设备革新方面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正是这个原因国内煤矿企业一直得不到有效发展。政府在国内经济宏观调控方面发展着重要作用。面对煤矿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政府必须积极出台扶持政策。一方面,鼓励金融机构为煤矿企业提高金融贷款支持。对于节能减排项目的投资,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贷款财政补贴。通过金融政策解决煤矿企业转型创新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对煤矿企业的税收政策做适当的调整。通过税收杠杆协调作用,鼓励煤矿企业重视低碳经济发展。最后,低碳经济对企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要求比较高。
(3)重视资源整合,实现煤矿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过程。作为煤矿企业在做好传统产业地能耗发展的基础上,还需要重视资源整合的发展,利用个方面的资源优势实现煤矿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有了更多的展示机会。煤矿企业可以以矿产资源为依托开展与国外优势企业的合作,建立生产加工贸易企业等等,引进国外先进的低碳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服务国内企业。最后,做好专业人才的引入也是有必要的。在企业内部开展低碳经济技术创新也是非常有效的。
三、结束语
关键词:进口贸易;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
一、引言
后,我国国内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市场活力,经济迅速发展。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更为深入地融入国际分工之中,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迎来了新契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进出口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也更能突显出一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的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稳步提高。2008年金融危机给整个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深层影响仍未消除,但世界经济已经逐步回暖,国内经济势头良好。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国内外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各具比较优势,这也大大激发了各国间对外贸易的活力。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也是迅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由表1分析可知,我国进出口总额由1990年的5521.7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245502.9亿元,增长了43倍。其中出口总额从1990年的2969.9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41166.8亿元,增长了46倍;进口总额从1990年的2551.8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04336.1亿元,增长了40倍。
除1998年和2009年进出口总额稍有下降以外,1990年至2014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持续增加。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三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增长速度非常快,但出口贸易增速仍快于进口贸易的增速;从2011年到2014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同比增长幅度不大,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规模都较为稳定;2015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24.55万亿元。总体来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情况比较乐观,增速平稳。
三、我国的经济增长现状
伴随着改革开放,投资、出口、内需成为拉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三驾马车。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更深入的融入到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综合国力明显提升,跃居世界第二,国内生产总值也稳步上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的人均收入持续性的上涨。本文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表示国内经济增长情况,以GDP总值衡量我国的经济规模。1990年至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87万亿元增长至68.26万亿元,增长了35倍。尽管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GDP总值仍稳步增长。如图1所示,我国GDP总值是逐年增长的,这也说明我国的经济是一直增长的。从图中分析可得,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五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幅度波动较大,2011年之后随着经济的回暖,我国经济增速又趋于平稳,增速在10%左右;但由于经济环境的影响,2015年我国的经济增速有所下降。
综上所述,从1990年至2015年我国的经济规模和进出口规模都在迅速增长。随着经济规模基数的增大以及国内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我国的经济发展增速趋缓,对外贸易依存度由1990年的29.58%上升至2006年的64.36%,又降低至2015年的35.96%,但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经济全球化的实现促进了各国之间商品的流通,优化了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的配置。对于我国来说,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趋明显,尤其是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四、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式
根据传统的经济理论,国内生产总值可由支出法计算,即Y=C+I+G+X-M。直观来看,出口X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因子,进口M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减量因子。但根据实际情况,进出口贸易使一国融入到世界分工的大体系中,从而优化世界资源配置,各国一方面由于国内专业化的分工提高要素生产率,另一方面国内企业销售市场由国内市场扩大为国内市场加国外市场,形成规模经济,增加一国规模收益。
(1)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国际分工的专业化和细化。对于我国来说,专业化的国际分工使得我国的生产资源流向竞争力强的生产部门,扩大优势产业的生产规模,企业实力的壮大能够推动企业内部的生产创新和资源优化,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
(2)一国的出口可以直接增加国外消费者对本国产品的有效需求,增加国内就业机会,拉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同时可以吸引外资投入,使资本进入我国市场,加速国内资本积累,为经济发展提供后续动力。
(3)一国的进口即为另一国的出口,另一国出口的增加,该国的国内人均收入也随之增加,从而增加了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又D向从他国进口,如此循环,不仅带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还提高了贸易国的消费者福利。另外,一国的进口还能创造有效需求,将国内消费者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化为有效的消费支出,有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
2.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本文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我国经济规模,以X表示出口规模,M表示进口规模,T表示进出口总额。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发现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与GDP总值之间存在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建立下述三个模型,分别分析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1)建立模型:LN(GDP)=α+βLN(T)+γ,其中α为常数项,β为系数,γ为随机误差项。运用eviews3.1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分析结果:
由回归结果可知,模型的可决系数约为0.98,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7,可以判定模型拟合程度较好。进出口总额的t统计值为30.89531,t检验通过。F统计值为F=954.5201,大于F(1,24)=4.260,回归方程显著。T系数为正表明,进出口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为正,与实际情况相符,经济检验通过。因此,此回归模型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建立模型:LN(GDP)=α+βLN(X)+γ,其中α为常数项,β为系数,γ为随机误差项。运用eviews3.1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分析结果:
由回归模型分析,模型可决系数为0.96,拟合优度较高。进口总额的t检验通过,且系数为正。回归模型F=604.47,大于F(1,24)=4.260,显著性检验通过。模型分析结果符合进口贸易规模的扩大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
通过回归模型可分析出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传统经济理论中被长期忽视的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根据传统的经济理论,进口的增加会降低GDP,但换个角度来说,进口贸易一方面能够刺激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使国内更多的资源用于国内企业的专业化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五、以进出口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推行出口导向政策,国内投资和出口贸易推动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危机深层影响的扩大,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考验。利用进出口贸易来推动国内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至关重要。
1.继续扩大出口市场
出口贸易的开展使得国内企业拥有比国内市场更大的市场,即国内市场加国外市场。消费市场的开发有利于国内企业形成规模经济,消费群体的扩大意味着消费者对商品的追求更加异质化,企业必须通过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争取消费市场。因此,扩大出口市场不仅能够形成规模经济,还能通过市场竞争提高国内企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有效促进国内经济增长。
我国长期推行出口导向政策,是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但多以商品总量的扩大为出口贸易增长的支撑,粗放型的出口方式加剧了经济发展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优化出口贸易的结构,将出口商品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质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后续动力。
2.适当扩大进口贸易
进口贸易同出口贸易一样能够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进口商品能够激发国内消费者的潜在消费需求,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支出,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国内经济增长。进口商品对国内消费市场的补充在提升社会福利的同时还能够弥补国内资源,有利于更多的国内资源用于市场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工作,促进国内生产的专业化和细化。
进口贸易也是国际分工发展的一部分,技术引进结合国内研发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能够使我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我国应鼓励自主创新,将技术引进与国内研发相结合,开发更高端的科学技术,从高科技产品的末端环节走向领先环节。另外,我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战略性资源的进口能够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国可以适当的扩大进口贸易以促进经济增长。
3.完善贸易保护政策
随着国际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各国国内企业都受到了来自国际市场的不同程度的冲击,为保护本国幼稚产业的发展,各国都必须建立相关的贸易保护政策。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各方面的基础相对薄弱,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完善相关的贸易保护政策,把握好我国的开放度。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经济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贸易保护主义逐渐盛行。在国际新环境下,我国也应当完善相应的贸易保护政策,努力学习和利用相关国际规则,通过多边对话机制减少同他国的贸易争端摩擦,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参考文献:
[1]马二霞.中国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5.
关键词 人民币 国际化 问题分析 优化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其中不仅包括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包括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在这样的金融环境之下,人民币在货币流通和交易结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汇率兑换、市场开放、货币流通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问题,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要想有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优化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一、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问题
(一)汇率形成机制缺乏弹性,完全自由兑换货币难
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是要建立完善的汇率形成机制,这样才能够实现完全自由的货币兑换。但是在当前的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却存在汇率形成机制缺乏弹性,完全自由兑换货币难的问题。从当前人民币汇率机制来看,由于人们低估了人民币的失效汇率,使得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存在差异,导致人民币预期的单边升值,影响了汇率的稳定性。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造成了人民币跨界贸易阶段的“跛脚”现象,最终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同时,我国当前的汇率形成机制缺乏弹性,不能有效实现充分的货币汇流,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就很有可能造成外汇储备堆积的现象,从而加剧央行的持续压力,造成国内流动过程,导致通货膨胀,再加上外汇的限制,也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二)货币市场监管效率低下,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低
当前,人民币的货币流通量逐渐增加,我国的资本项目兑换也逐渐开放,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金融市场的资本流动性逐渐增强,与之相对应的货币冲击风险也明显增大。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货币市场的监控管理,就会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导致传导性的经济危机。而当前存在的问题就是货币市场的监管效率低下,中央银行没有加大对货币市场的实时监管力度,从而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趋势造成影响。另外,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应当保证开放、发达的金融市场。但是实际的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民殴际化的发展趋势。
(三)人民币国际流通量不足,区域经济贸易层次浅
我国经济总量发展迅速,人民币流通总量规模巨大,但是从人民币的国际流通量来看,其占人民币总量的比例只有10%,还需进一步提升发展。同时结合区域经济贸易情况来看,中国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产品边缘化,贸易层次浅的情况,使得经济发展受到更多的外部冲击,最终就有可能导致人民币被市场驱逐的情况出现,限制区域贸易量。
(四)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
结合当前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内经济改革已经进入发展时期,实际的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同时,从我国各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工业产能过剩,农业发展不均,造成了诸多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使得工农产业发展失衡,造成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这样的国内经济情况之下,要想有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趋势的发展,就存在较大困难,难以实现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二、优化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措施
(一)改革完善汇率制度,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
从我国当前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及人民币兑换情况来看,存在较多的问题,要想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发展,就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完善当前的汇率度,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在实际的资本项目兑换过程中,要适当提高存款的利率,从而保证汇率体制改革的有效进行。要注意保证人民币总量的稳定性发展,注重发展实体经济,同时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程度,实现地方政府跨年度预算平衡。除此之外,还要完善经济的监管协调机制,实施经济贷款责任制度,从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二)加强金融监管力度,提升金融市场的开放水平
在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加强对金融的监管力度,提升金融市场的开放水平。首先,要实现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多种金融产业,进而有效扩大金融市场。其次,应当建立完善的自由贸易区,增大人民币的境外流通,完善人民币的回流机制。再次,要深化金融行业的改革开放,完善金融体制改革,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最后,政府应当加强对经济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保证金融发展的有序推进,减小金融风险。
(三)开展亚洲货币合作,巩固发展国内实体经济
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发展,就应当有效推进国际贸易的全面发展。所以,在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开展亚洲货币合作,增强与周边国家的国币交流与合作,促进周边区域贸易纵深化。与此同时,也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巩固发展国内的实体经济,加大国内经济结构性的改革力度,从而保证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同步发展,进而有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趋势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在世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人民币国际化则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金融环境之下,就应当致力于推进国际贸易发展,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发展。但是在实际的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阻碍着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从而优化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发展,全面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扩展金融市场,提高国内经济发展速度。
(作者单位为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参考文献
[1] 露口洋介,吴冰.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J].国际经济评论,2011(03).
[2] 苏俊霞,贺军,陈佳倩.人民币国际化可行性分析――基于风险视角[J].中国市场,2012(40).
[3] 刘政永,孙娜.国际金融危机下人民币国际化成本收益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3(6).
关键词:通货膨胀 财产保险 措施
经济发展推动了国内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手中的资金、资产也越来越多。一方面标志着国内社会正在积极步入小康社会。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居民财产的增加,相应的财产保险也成为了保险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式复杂多变,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国内经济正处于改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财产保险是公民财产安全的有效保障措施。在近几年,国内的财产保险业务不断攀升,创造了非常好的保险业绩。但同时,由于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状况并不乐观。重视通货膨胀下财产保险公司盈利问题的研究对保障财产保险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通货膨胀概述
通货膨胀是非常常见的经济学现象。通货膨胀的存在是合理的,但同时需要严格控制。通货膨胀一旦超出控制范围则会对经济产生毁灭性的影响。目前国内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通货膨胀控制预警机制,保障国内经济安全运行。但从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现状来看,通货膨胀将是财产保险公司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财产管理任务。正确理解通货膨胀对做好相关工作有重要意义。
1、通货膨胀的定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对通货膨胀的定义为: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出现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从通货膨胀的定义可以看出流通纸币、铸币、信用货币的过度发现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2、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居民财产缩水,对社会经济发展是不利的。但为什么还有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流通货币的过量发行,其间接原因则是控制纸币发现的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刺激经济增长或平衡汇率而发现的。例如:2008年,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在国内实施了四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通过财政刺激拉动内需对保障经济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温和性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因此,通货膨胀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将不可避免。
3、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根据通货膨胀的定义,可以看成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首先,通货膨胀造成物价整体上涨,间接导致流通货币贬值。近几年,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指数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国内物价普遍上涨,人工工资也普遍上涨。其次,通货膨胀导致流通货币购买力下降。当前国内的经济现状已经让人们意识到通货膨胀对居民存款的影响。财富缩水已经迫使人们开始关注财产保值方面的投资。最后,通货膨胀一旦超出了政府的控制范围,极有可能发展为激烈性通货膨胀。如果一旦出现则会严重破坏整个经济体系。例如: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08年的美国次贷金融危机,都对国内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二、通货膨胀环境下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现状
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同时通货膨胀也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通货膨胀,最终都会呈现一个结果。即:流通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因此,通货膨胀是居民财产安全的潜在风险因素。同时,通货膨胀也是财产保险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有很大影响。
1、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来源分析。国内财险公司的盈利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所谓承保利润是保费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差值部分。投资收益则是财险公司利用保费对外投资所取得利润。国内所有保险公司的盈利都来自于这两个部分。其中任何一项收益发生变化都将影响到财产保险公司的整体收益。
2、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公司承保利润的影响分析。通胀对保费收入影响主要基于:价格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等。首先,通货膨胀造成国内物价普遍上涨,其中财产保险公司的保费也会在非常上涨的范围内。受保费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必然会造成一部分放弃投保或改投其他保险或其他投资方式。价格上涨带来的需求下跌是必然的。因此,通货膨胀造成了保费收入的降低。其次,通货膨胀对人们的收入造成了巨大压力。就以国内近两年的经济情况来看,通货膨胀的物价水平不断上涨,但同比的工资水平上涨的比较慢。收入没有很大的增长,但居民用于生活的开支却在不断上涨。这样受生活成本压力的影响,一些居民会选择放弃财产保险的选择。最后,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国内的金融市场越来越繁荣。居民投资理财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例如:股票、期货、黄金等等。在通货膨胀综合压力下,居民选择其他替资方式成为威胁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重要因素。另外,通货膨胀也增加了财产保险理赔的概率和风险,提高了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理赔成本。
3、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影响分析。投资收益是财产保险公司盈利的重要来源,而且财产保险公司在投资方面有加大的灵活性。为了实现投资较高的收益回报,一些财产保险公司会将投资锁定在流动性较高的投资项目上。目前财产保险公司主要以投资银行存款和债券为主。一般情况下通胀会提高债券投资的收益率。另一方面,由于通胀率升高时,银行存款率也会随之上调,因此通货膨胀下投资银行的收益率也会提高。因此,一般情况下,财产保险的投资收益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会有所增加。可见,财产保险的是应对通货膨胀比较有效的投资方式。
三、通货膨胀下财产保险公司提升盈利水平的措施
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例如:据统计2006年,财产保险公司利润总额1.78亿,2008年则损伤83.47亿,到了2010年财产保险公司利润总额225.59亿元,实现了财产保险公司盈利水平的大幅度改善。而在2006年到2010年这段时间周期内,国内的通货膨胀指数变化明显,是影响财产保险收入的重要观测因素。在国内财产保险发展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积极研究通货膨胀下的企业的盈利保障措施是非常必要。
1、财产保险公司要正确认识通货膨胀对企业盈利的影响。从前面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企业盈利影响的分析来看,有坏的一方面也有好的一方面。因此,正确认识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企业盈利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正视通货膨胀下财产保险企业盈利面临的问题是关键。首先,在当前一些财产保险公司过于追求投资收益,以“现金流承保”的方式换取更多利润。该方式的操作在增加了财产保险投资收益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财产保险投资的风险。其次,国内现有财产保险体系和制度还不完善。通常财产保险是以承保人财产损失为赔付条件的。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承保人的财产损失发生概率增加,而现有财产保险制度对财产保险的赔付条件、赔付率等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财产保险管理方面对财产赔付准备金的管理也不科学。这些漏洞都有可能增加财产保险的成本。最后,国内可用于投资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投资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现代社会的经济现状越来越复杂,通货膨胀发生概率和指数也越来越高。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任何一项投资其风险都在增加。理性看待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盈利的影响,充分认识到财产保险公司存在的影响盈利的问题,是做好改善工作的前提。
2、财产保险公司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通货膨胀的财务应急预案。首先,在公司内部建立一套科学的体系用于检测通货膨胀指数。通货膨胀对企业造成严重影响一般是由于企业的反应滞后造成的。建立一套完善的通货膨胀监控系统,可以帮助财产保险企业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获得及时的通货膨胀指数,及时做出正确的财务处理,降低损伤。其次,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系统。该系统一方面用于评估承保人的财产风险,相抵理赔风险。另一方面,用于评估财产保险企业内部投资风险,有效降低和控制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最后,重视财产保险产品的创新。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可替代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受通货膨胀价格因素的影响,难免会降低财产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做好财产保险产品的创新,定制更加合理和让消费者放心的财产保险产品,可以大大提高财产保险的市场销售情况,保障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有效应对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的影响。
四、结束语
财产保险已经被现代社会所接纳和认可,但在新环境下财产保险事业的发展也面临了新的问题。通货膨胀的持续存在成为影响财产保险企业盈利的隐患之一。重视通货膨胀对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盈利状况影响的研究是非常及时和有价值的。对保障财产保险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雅琴.论CPI对我国产险保费增长的影响[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1(04).
[2]周苏玉.我国财险公司经营管理效率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