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金融支付行业前景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7 17:41: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金融支付行业前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金融支付行业前景

第1篇

关键词:移动支付 探究

金融IC卡的广泛应用和智能终端等不断进入人们的生活消费范围,移动支付也朝着金融创新的方向发展。移动支付是集跨行业、跨银行、跨行业、跨网络于一身的现代化支付手段。它的发展和创新符合群众对快捷方便的需求,其行业的发展也朝着新常态、新经济的新方向发展与创新。

一、移动支付的重要性

移动支付也称手机支付,是允许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对消费的产品支付的消费方式。单位或个人利用移动设备和互看网应用技术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以此来做到资金转移的行为。其三大特点:移动性、实时性、快捷性受现代人们群众的欢迎。随着手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移动支付使用也越来越多。作为新兴的电子支付方式其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二、移动支付在当前金融服务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一)基础设施较弱

我国的移动支付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别,主要体现在终端支付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支付设施的分布只是局限在较为发达的地区,可支付的产品少之又少。另一方面,银行和支付客户端的有金额限制款项,限制了大额单的金额支付,阻碍了移动支付的发展。

(二)支付伙伴之间缺少信任

移动支付的合作伙伴是银行和自愿利用手机等支付平台的人,但因移动支付是利用网络技术来支付产品的金额的,存在一定的网络风险。所以银行等合作伙伴之间缺乏信任,没有进一步的合作发展,重要的业务对接和贯通产业链条也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商讨开展业务,所以加强移动支付的产品互信合作机制。

(三)往来资金监管难度较大

移动支付金融服务业应用时会出现一个普遍现象是滞留资金,而支付机构很难保障这些资金的安全性,仅仅靠银行的监管和调节来保障资金安全性是远远不够的。人民银行出台的相关规章制度来制约支付机构的规范行为,但具体的要求支付机构保障资金安全性的操作没有颁发,对支付机构监管没有落实到位。

(四)移动支付宣传没有普及到位

移动支付改变了传统观念的付款行为,但其宣传力度是大大不够的,现金支付已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渠道。所以移动支付要想在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大宣传力度刻不容缓。

(五)安全性遭质疑

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对移动支付的消费手段最关心的便是“安全性”,消费者的忧虑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实际安全问题,另一类便是消费者心理忧虑。电信运营商和银行之间也会有忧虑,银行担心电信运营商控制资金交付,电信运营商则担心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较弱,他们之间的合作有阻碍。

三、对移动支付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提出的建议

(一)加大移动支付宣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对宣传力度的产生作用的认识度,选在人员较为密集的消费场所进行宣传,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引导消费者亲身体验移动支付的快捷方便,认识移动支付的重要性。另外对于和移动支付相关联的行业,也需要提高他们对移动支付行业的认识,让他们充分认识移动支付能够给他们带来的商机和好处。加强移动支付的基础建设,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各个消费场所的建设移动支付设施,让移动支付就在人们消费场所,间接影响了人们对移动支付的认识,潜移默化的改变消费者的支付方式。

(二)落实移动支付监管

国家应根据移动支付产生滞留资金的原因,修改和制定相关规章法律,以此来具体规范支付机构的操作行为,同时国家应加大力度落实移动支付的监管,可完善法律的不足之处,提高监管人员的责任心和监管能力。对违法支付步骤和套取支付金额的支付平台和个人要严以惩戒。

(三)健全移动支付法律规范制度

发达国家的移动支付行业之所以日益成熟,离不开他们建立的健全的法律的支持。所以我国应健全移动支付相关法律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减轻银行承担保护资金安全性的压力。同时还应规范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移动支付手段,消除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漏洞,获取不义之财。健全移动支付规范制度,为移动支付在金融服务行业奠定安全、和谐环境。

(四)提高行业之间合作共赢理念

移动支付的发生离不开产品的消费和银行终端的网络技术操作系统,移动支付行业以加强合作伙伴对本行业的信任,实体店和电子商务统领了消费行业,所以移动支付应加大与这些行业的合作交流,积极主动地联系他们,交流移动支付在金融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对他们行业的好处。同时还应加强与银行之间的合作,在法律健全的移动支付环境下,规范操作行为和强大的客户源,增强了银行对移动支付合作的信心。主动营造合作共赢的合作氛围,提高合作伙伴对移动支付行业的信任。

(五)提高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消费者的忧的实际的安全性是能通过客观条件改变的,例如:加强网络支付安全的网络修复技术建设、提高设备安全性。其心理的顾忌需要移动支付打造良好的行业形象,增强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信心。同时加强电信运营商和银行之间的合作交流,争取达到合作共赢。

四、结束语

移动支付的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会遇到很多阻碍发展的各种因素,但移动支付在金融行业的应用需要克服这些困难才能拥有美好前景。加大移动支付宣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移动支付监管;健全移动支付法律规范制度;提高行业之间合作共赢理念;提高移动支付的安全性。一步一个脚印,落实移动支付行业发展计划,使移动支付行业在金融服务业站稳脚步。

参考文献:

[1]黄跃东.影响移动支付金融服务应用的因素与对策[J].金融科技时代,2013,10:74-75

第2篇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商业银行

一、引 言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市场的蓬勃发展,帮助银行有效提升了其银行卡用户、网银用户的粘性和活跃度,但其部分支付业务也和银行相互重叠,从而对银行传统职能和未来发展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方支付产生的原因、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第三方支付产生的原因

从历史来看,第三方支付源于电子商务平台业务发展的需要。电子商务的交易具有虚拟性,交易双方一般不见面,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需求方不愿先付款,而供货方也不愿先发货。电子商务的虚拟性也注定了难以采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割方式。根据博弈论的囚徒困境理论,这种情况的结局就是交易双方放弃网上交易,直接的结果就是电子商务的消失。为了解决电子商务的虚拟性问题,一些非金融机构提供了适合虚拟交易的支付系统来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由此逐渐介入银行传统的支付结算领域。

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由于商业银行无法面对大量分散、零星的网上小额交易,因此促成了提供这类支付服务的非金融机构的诞生与发展,比如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兴起。目前中国国内的第三方支付产品主要有PayPal(易趣公司产品)、支付宝(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上贸易平台)、财付通(腾讯公司)、快钱(完全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百付宝(百度C2C)、环讯支付、汇付天下,其中用户数量最多的是paypal和支付宝,前者主要在欧美国家流行,后者是阿里巴巴公司旗下产品。这种由非金融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在电子商务虚拟交易双方之间发挥了中介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交易双方所存在的支付难题,缓解了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第三方支付的现状

在发展之初,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基本达成了“银行做大客户,支付平台做中小客户”的默契。因而,银行与非金融机构支付平台有着良好的合作意愿和合作经历。然而,随着电子商务业务的迅猛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客户数量不断增加。第三方支付企业在新兴细分市场如教育、高校缴费、保险、跨境支付等市场的拓展力度不断深入。另外随着传统互联网化程度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以后,第三方支付企业在传统行业如钢铁、服装、物流、大宗批发市场、烟草等行业的渗透不断深入。根据易观智库EnfoDesk《2012年Q2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极度监测》数据报告显示,2012年第2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456.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3%,同比增长105.1%。因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崛起,开始挑战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领域的垄断地位。

(三)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前景

随着《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出台和支付牌照的发放,第三方支付的业务将外延至基金、保险、物流等更多领域。法律资格的授予、庞大市场的支撑和灵活创新的优势将引领第三方支付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第三方支付平台将不再仅是电子商务产业的配套设施,其自身日渐成长为一个发展前景广阔、潜在价值巨大的行业。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使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受到影响

非金融机构支付平台发展初期,让银行受益匪浅。由于非金融机构支付平台没有金融机构资质,不具备吸纳存款、提供资金结算等功能,因而非金融机构支付平台的资金仍需存放在银行,其资金结算等业务也需通过银行来完成,这为银行拓展业务带来了良机。

然而,随着电子商务业务的迅猛发展,非金融机构支付平台的客户数量不断增加,且其凭借其巨大的会员数量及潜在的消费市场,吸引了一些大商户陆续进驻其专门开辟的网上商城,从而为其非金融机构支付平台提供一些大客户,使其与银行在大客户的争夺上竞争日益公开化。在支付方式上,非金融机构支付平台不断创新,甚至开辟了线下网点支付的方式,可在便利店刷银行卡或者用现金直接支付,或者购买非金融机构支付平台的充值吗为虚拟帐户充值。这些新的支付方式基本上使非金融机构完全绕开了银行提供支付服务,这让银行倍感压力。

(二)使银行潜在客户减少

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日益强大,第三方支付改变原先依附商业银行网关、只提供付款通道,转向使用自己的虚拟网关、直接获得客户相关信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这一做法瓜分了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使银行在支付方面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三)对银行存贷款具有分流影响

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沉淀存款的能力不可避免的削弱了银行的存款来源。另外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其一定的信息优势开始为中小企业打造网络融资平台,适应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使银行风险增加

第三方支付平台使支付经济、便捷的同时,也为网上赌博、网上洗钱信用卡套现等违法行为提供了便利。由于当前我国对非金融机构支付平台尚缺乏有效监管,这使得金融业面临着一定的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规模若达到相当程度之后,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甚至可能导致挤兑现象的发生,危机银行业的根本利益。

第3篇

【关键词】手机支付市场 现状 发展策略

目前,我国的移动支付行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依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中,采用手机、电话等移动方式进行支付活动的比例仅占2%,所占市场份额较少。为了更好地发展这一种新兴行业,越来越多的通信企业开始和金融企业加强合作,开拓这一市场,很多企业意识到这项业务的巨大发展前景,也愿意参与其中,但是目前的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情形。

一、目前我国手机支付市场发展现状

(一)手机支付是否安全、可靠

安全是支付活动的首要任务,在手机支付过程中批量的信息传送主要依靠通信网络来实现,这就关涉到信息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1]。众所周知,当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存在着被窃取、纂改或者丢失的风险。并且支付信息通常包含了客户的许多机密信息,如:银行卡账号、金钱数额等,这些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盗取,就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故手机支付是否安全非常重要。为了确保安全,用户通常会采用加强软件、硬件建设的方法来达到目的,但加大建设意味着提高投入,而对于目前单单用于小额支付的手机支付而言,成本太高显然不是明智的举措。因此,在安全性问题方面,手机支付面临着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

(二)支付行业壁垒重重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对金融管制是比较严格的,我国也不例外,针对非金融行业涉足金融领域的各种业务,常常会受到政府政策的制约。手机支付的最初发起行业是移动通信企业,支付业务属于金融业务的范畴,所以单纯依靠移动通信企业承担手机支付业务不具有可行性。随后,市场上一部分通信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始联合发展该项业务,但面对着这样巨大的利益诱惑,合作参与的每一位人员都想占据核心地位,进而获得更加广阔的利润空间。但这样的话,合作就会发展成为双方的制约,自然不可能合作的太深入、默契。

(三)手机支付业务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

现阶段,已经开展的手机支付业务大多是发起企业自行设计、推广的,并且各种不同规格的手机支付设备,硬件、软件设施很不规范,不统一,未设计出统一的标准接口,这使得手机支付产品相互之间不能通用。照此推理,当客户拿着某一家公司设计的手机支付设备进行支付活动时,可能会遇到无法和其它公司设计出的产品相融合的困难,后果就是即便是市场上形式各样的手机支付产品在流通,但是由于各种产品之间不能进行很好的融合,势必导致这些产品不可能被大多数用户接受[3]。所以,受到规范、统一的行业标准的限制,手机支付业务发展举步维艰。

二、加强手机支付市场发展的策略

(一)加强安全保障,统一规范行业标准

安全保障不单单指的是技术层面的保障,还包括安全管理层面的保障。这就要求用户不仅要不断学习新的安全技术,同时还要提高各个管理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实现技术和管理双管齐下的目标,进而彻底解决手机支付安全问题。其次,还要尽可能完善统一的行业标准,因为行业标准一确定,市场上各种不同支付设备、支付产品就可以进行很好的融合,有助于整个市场的规范、流通。现阶段,国际上已经出现一些组织开始建立一套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行业标准,但是仍旧缺乏统一、完善,所以,建立健全统一的行业标准是首要任务。

(二)加强立法监督工作,合理引导消费者

由于手机移动支付行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现阶段用来规范这种行为的法律法规较少,所以,国家的立法部门应该着手建立一套完善的移动支付法律系统,解决手机支付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也为正常的手机支付活动提供基本的法律保障。其次,加强对消费者市场的系统化引导,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在市场推广初期,把推广目标锁定在中高端消费群体上,特别是针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中高端消费者,要大力宣导。同时,加大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宣传推广力度,引导消费者改变传统的消费习惯,逐渐接受这种新型交易支付方式。

(三)不断发展移动通信和网络技术

从刚开始的GPRS直至CDMA、3G,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手机已经从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转变成一个功能完备的应用实体。目前,运用手机不仅仅可以接打电话、收发信息,同时还能够上网聊天、下载音乐,预定酒店、接收多媒体彩信、订购车票,购买小额商品等等。现阶段的手机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机,并且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的功能会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齐全。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安全问题也不再成为制约手机支付行业发展的瓶颈。所以,需要不断发展通信与网络安全技术,为手机支付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实际上,手机用户中的庞大客户群体与金融行业中的客户群体存在很大程度上的重叠,这就说明手机用户中的大额消费人员同时也是金融领域中的大额消费人员,所以,只要牢牢抓住这些手机大客户,就等于抓住了一大部分金融大客户,这为手机支付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稳定的客户群体和利润源泉。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采用手机支付已经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当前遇到了一些难题,但是这并不能阻碍手机成为未来移动支付行业的领跑者,随着移动通信行业与金融行业深入加强合作,支付行业标准的统一,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这种新兴的支付方式,手机支付业务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孙卫.我国的移动支付问题浅析[J].特区经济,2008.

[2]李学博.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将迎来拐点[J].通信世界,2008.

[3]崔媛媛.移动支付业务现状与发展分析[J].移动通信,2007.

第4篇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困境 对策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新兴行业,利用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在线支付功能和通信技术形成的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拥有互联网、在线支付、搜索引擎等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市场信息不流通的问题,使市场具有充分的实效性。运用互联网交易的双方在资金安全上所要承担的风险非常低,金融产品的审阅、交易都可以运用在线支付的方式在网上进行,这种交易方式可极大降低交易过程中交易的成本,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行业的根本区别在于其采用的媒介不同,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特性赋予互联网金融强透明度、高参与度、更好的协作性、更低的中间成本以及操作便捷等一系列传统金融行业不能比拟的优势。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研究

1、网络安全问题

互联网金融的网络安全问题一方面是客户信息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是支付安全问题。首先,客户信息安全问题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最近又引起了国家信息办公室的重视。其次,就是支付安全问题,以支付宝为例,现在不但提供购物支付服务、银行之间及银行与“支付宝”之间的转账服务等基本第三方支付服务,最近又开始推广“当面付”产品。支付服务品种越来越多,支付安全问题也是亟待解决。如何通过技术等手段更好的解决客户信息安全问题和支付安全问题是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社会认知问题

包括余额宝在内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着大型互联网企业成功的互联网商务平台实现的。由于本身拥有众多的客户和支持者,互联网企业基本实现了新产品上线,立刻赢得广泛关注和信任,这也为新产品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如此成功的互联网平台也经历了阵痛期才积累了众多客户源,并非一蹴而就。这样成功的互联网平台毕竟还是少数,消费者是否能够认同其他互联网企业开发的金融产品还不一定。这就使得类似互联网金融的大规模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互联网金融产品管理问题

互联网金融发展至此,成功案例基本上都是由互联网企业牵头的。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营销管理方面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传统金融行业已经发展了若干年,在金融行业发展中的积累是互联网企业不能相提并论的。面对老练的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持续管理好自己的金融产品,并与实力雄厚的传统金融行业一较高下还是未知数。

4、法律规范问题

对于互联网金融这个新生事物,到底适用哪一部法律进行规范,至今仍有非常大的争议。就现在而言,互联网金融产品如果出现问题,客户的利益是否能够真的有保证还不得而知,消费者是否有法律保障也还不确定。由于互联网金融主体界定本身就缺乏法律依据,从而导致主体权利义务不清晰,监管主体不确定,监管范围和方式不明确。另外,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界定不明确,金融行业也应有份权力清单,这样可以在有效地处理自律与他律的关系下为民间金融提供相对自由的金融创新空间,从而为互联网金融创新注入动力。我国既有的监管部门都是针对金融机构设立的,尽管有人认为功能监管可以解决监管缺位问题,但是思维定式导致了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缺乏针对性,从而可能诱发互联网金融创新发生以逃避监管为目的的异化。

5、金融监管问题

传统金融行业的监管已经发展的比较规范,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肯定在监管方面存在漏洞。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相结合所推出的金融产品因为并不受空间和时间约束,且客户范围广泛,比传统金融行业监管难度更大。如果不能解决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问题,对于其未来的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对此,博鳌论坛上提出了“疏导”的方式。互联网对金融的影响刚刚开始,过度的监管会扼杀创新。余额宝是搅动金融市场的鲶鱼,它的意义不在于颠覆传统,而在于敦促金融机构进行自我革新,因此,对余额宝的监管也应以疏导为主。

三、互联网金融问题的对策研究

1、网络安全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支付宝选择尽量将风险控制后台化。例如,后台会对客户的支付进行在线监控,发生场景变化、支付习惯变化等做出跟踪,如有异常安全等级自动提升。此外,还要完善金融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满足各种移动终端(包括电脑、手机等)的电子认证问题,有效保障资金交易的安全性,如CFCA新推出的三款产品。通信行业的运营商要建设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通信网络,不随意外泄客户信息,保障业务的健康发展。要实时跟踪网络安全走势,面对新出现的病毒,要在第一时间推出杀毒软件,以帮助用户及时杀灭病毒,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及时升级网络,确保理财软件的安全运行,达到较高的安全级。客户对大额在线支付要谨慎,对网站可靠性要有基本的甄别能力,遇到欺诈受骗等行为,及时行使权力举报。对客户因网络安全所造成的资金损失,要提供有效的理赔保障,与保险公司合作等等。

2、社会认知问题

国家应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接纳国外有成功经验的企业来华投资,形成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相互竞争的和谐格局。动辄上万、十万的投资底线会让不少资金紧张的投资者望而却步,也会让基础消费人群心有余力不足。因此应降低投资下限,让更多的普通人受益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要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宣传力度,让普通百姓了解足不出户的理财所带来的便利和收益,带动更多的人资金投入;拓宽业务渠道,让客户享受更多的便利和服务,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财投资,比如支付日常生活开支以及消费;加强监管,提高安全性监控和资金保障,让投资者有信心进行投资。

3、互联网金融产品管理问题

要借鉴学习传统金融行业的经验,加强对产品的宣传力度,吸引客户投资;提高产品的风险监测,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提早做好应对措施;明确精准的客户定位,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加强对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风险的管理,保持其优势;投资门槛的下限优势也是吸引客户的重要因素,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但要防止特殊时期的高密度赎回风险;履行风险告知义务,防止风险规避型客户转出资金,对理财产品的规模产生威胁。

4、法律规范问题

(1)建立互联网企业的征信制度。应当建立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征信制度,对P2P融资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相关参与人和利益相关方的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数据库,并要求互联网金融机构与银行合作,实现资金的第三方存管。同时,应当建立有效的反洗钱调查工作数据库,对大额、可疑、复杂、跨区域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的账户信息和交易记录进行重点排查,防止互联网金融成为不法分子从事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

(2)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实施业务许可证制度。现阶段监管部门可以先对某些实力比较雄厚、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互联网企业颁发业务许可证,特别是要严格掌控P2P融资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运作模式和资金流向,在这批互联网企业发展成熟之后再逐渐放开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准入条件,降低准入门槛。

(3)建立互联网金融纠纷救济制度。互联网金融立法应当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进行强制性要求,因风险揭示、信息披露方面的违规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投资者有权进行追偿。同时,立法应当畅通投资者的投诉渠道,如设立受理投诉的专业委员会、设置投诉咨询热线和网络平台等;应当强调互联网金融投资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制定监管规则及虚拟金融服务行业自律准则。对监管机构而言,由互联网金融发展所形成的虚拟金融服务市场是一个信息高度不对称的市场,对其进行监管需要多方协力。政府应制定监管规则,细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原则,界定互联网金融业的经营范围,设立规范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准入门槛,设定网络金融行为的指引性规范和国家标准,甚至可以采用负面清单模型对违规行为进行明确警示,以实现市场良性竞争。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成立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

5、金融监管问题

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监管主体,完善监管体系。理顺各类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业务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明确监管主体、监管对象和监管范围;针对互联网交易特点,通过加强信息技术非现场监管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针对跨国互联网金融活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监管合作与协调。

(2)从法律法规层面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的立法力度。明确互联网金融交易主体的责权利、行业准入门槛、交易行为规范;完善对互联网金融犯罪责任追究的法律规范;制定互联网金融公平交易规则以及安全法规。

(3)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互联网金融监测。

(4)借鉴国外金融监管的经验教训,加快金融监管的步伐。任何事物都有其初级的发展阶段,互联网金融为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其在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也不能忽视,这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都是巨大的挑战,应借鉴国外金融监管的经验教训,加快金融监管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张莉: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5(9).

[2] 白静: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法律规制――以余额宝的发展与监管为例[D].河北经贸大学,2014.

第5篇

目前随着第三方支付应用领域的深化和拓展,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线上和线下市场正在通过移动技术、O2O等形式不断进行融合。在资质方面,201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第七批27家企业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至此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已达到250家。

第三方支付行业在经历了2010至2013年的飞速发展后,各大支付企业的差异化发展日趋明显,金融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所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及金融链条的重构已初步显现。未来第三方支付企业争夺的不仅是技术的高地,还有商业模式的创新,如何抓住支付金融化变革的机遇,从而迅速占领市场,是未来支付企业和金融机构积极探寻的目标。

趋势一 第三方支付企业致力转型B2B金融服务提供商

随着电子商务向B2B渗透,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依托电子商务来改善自身产、供、销的整体效率。相对于单纯的支付问题, B2B企业更关心的是中短期流动资金情况,制造行业或者零售行业已逐渐进入到微利时代,这种情况下资金周转率变成企业首要环节,应收账款是否顺畅是小微企业生存的命脉。在此趋势下,如何能让资金流转得更快,是对B2B企业的挑战,也是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市场机遇。

从2013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规模较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已逐步将业务范畴扩展至B2B流动资金管理需求上,把原有“银行-客户”价值链延伸为“银行-第三方支付-客户”,细化丰富现有金融领域,并大幅提升行业效率,随之致力于成为供应链支付的提供商。

在应用方面,支付企业会首先选择介入信息化程度高的行业,如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等;其次会选择商旅、保险、物流行业;高端规模化制造业以及大型农业等也有相应机会。

趋势二 支付行业将依托在线理财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

相对于国外成熟的市场,国内包括基金、保险在内的金融理财服务尚处起步阶段,产品销售主要依赖于传统渠道(如银行柜台),但是传统渠道较高的支付成本,以及跨行基金支付的障碍使得基金和保险等金融企业对第三方支付资金与信用中介的 功能有较大的需求。

随着年轻一代逐渐成为社会消费的主力军,未来第三方金融理财服务必将是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2011年10月,证监会开始实施《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允许银行、基金、证券等金融机构外的更多第三方企业参与,以促进基金业电子商务化发展,并陆续颁发多张基金第三方销售与支付牌照。随着汇付天下、通联支付、银联电子、易宝支付、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12家公司先后获批开展网上基金支付业务,基金和保险业渠道变革和电子商务化的趋势将不可逆转。

趋势三 整合终端、数据、增值服务将提升产业附加值

随着线下支付竞争的白热化,未来建立在收单通道化基础上的数据分析和增值服务将成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主要盈利点。

以POS收单为例,将会发展成“金融POS”,进一步丰富金融增值服务。第三方支付企业会结合资金交易数据分析,将收单业务与商户担保相结合,提供信用支付和信用贷款等服务,并注重在收单业务基础上的营销功能,结合通用积分、自动抵扣、电子优惠券以及卡类功能,实现业务盈利点的多元化发展。

第6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支付

一、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一)永兴县农村电商发展情况

截至2016年底,永兴县人口约69.6万,农村人口28.3万,农村人口占比40.66%;永兴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77.6亿元,其中农村地区的社会消费总额大概占比39.72%;永兴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度达到39.43%。由此可以看出,永兴县农村地区电商市场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电商企业发展势头迅速,市场前景看好。一是地方电商企业发展迅速。据调查,2016年永兴县电子商务公司规模达到了8.6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6.7%;从业人员达2500人,比上年增长150%。目前,永兴县规模较大的电商企业主要以果联金服、联合国银为代表。以果联金服网络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目前规模1865.4万元,销售商品以冰糖橙等农副产品为主,截至2016年底,该企业实现净利润286.5万元,同比增长33.01%;客户数量13.57万人,同比增长56.8%;交易额1865.4万元,同比增长48.48%。二是电商企业产品地方特色显著。截至2016年底,永兴冰糖橙网店有230余家,银制品网店有108余家。在永兴县的电商企业销售产品中,冰糖橙、银制品、大布江拼布绣等地方特色产品销售量占永兴县网络销售总额的71.9%。三是地方电商企业前景看好。据统计,2016年永兴县电商交易额达到12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永兴冰糖橙线上销售比重由2015年的10%提高到20%以上,营业额提高了17%,果农直接增收35%以上。银制品线上销售比重占13%,同比增长了5个百分点;网上交易额4.6亿元,同比增长53%,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二)永兴县金融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情况

农村电商作为一种较新的经济模式,在发展初期离不开稳定的资金支持。为此,永兴县金融行业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求推进农村电商行业持续发展。一是创新信贷产品。永兴县金融机构针对农村电商的特性,积极创新信贷产品,为农村电商企业发展助力。由于现有电商企业多为小微企业,在永兴县政府的支持下,永兴各金融机构分别推出了“掌柜贷”“助保贷”“融e购”“银保贷”“网贷通”等业务,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16年末,永兴县各涉农金融机构支持电商领域贷款余额16220万元,同比增长20.26%。二是完善农村支付体系建设。目前,永兴县各金融机构共在农村地区设置ATM机69台,POS机2289台,设立助农取款点451个,农村金融服务点487个。近年来,通过安装ATM机、便民自助终端、POS机、电脑、LED显示屏、配置产品演示设备、业务流程示意图等综合设施,配备专业电商人员,为村民提供网络代购代销、小额存取、便民缴费、快递收发等电商配套服务,解决了农村金融服务硬件支撑等问题,为实现电商下乡,服务到村提供了支持。

二、金融支持电商进农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的农村电商支付体系

一是支付终端设备覆盖率偏低。虽然在永兴县政府、人民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的大力推进下,永兴县农村地区支付设备总体的覆盖率仍然偏低,尤其偏远农村地区,很多尚未铺设支付设备网络,由于缺乏便捷的支付渠道,偏远地区推广农村电商难度较大。二是偏远地区支付网络铺设成本较高。金融机构由于其盈利性,在铺设支付网络设备时会对该地区的铺设成本进行考量,偏远地区多存在道路不畅,山地崎岖,人口稀少等情况,设备铺设难度大,铺设成本较高,降低了金融机构提高偏远农村地区支付设备覆盖率的意愿。

(二)信贷支持电商企业乏力

一是缺乏适合电商发展的信贷政策和产品。据调查,截止2016年底,永兴县辖内金融机构仍缺乏专门为电商企业量身定做的信贷产品,电商获取信贷支持这一块仍然存在很大空白区,大多数电商企业获取信贷支持只能通过以个人借贷名义或者走小微企业信贷模式,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二是农村电商企业缺乏信贷抵押物。目前永兴县农村电商行业刚起步不久,具有规模小、数量多的特点,除去已初具规模的几家电商企业以外,仍以网上开虚拟店铺,没有实体店的店主居多,由于缺乏实体店铺,又不足以形成自有品牌,没有专利权等无形资产,在获取信贷支持时缺乏抵押物,为融资增加了阻碍。

(三)农村电商市场推广难度大

一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尽管永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与电商发展,但由于受经济因素及地域因素影响,目前总体涉农基础设施仍然不够健全,网络设施不够健全,网络普及度偏低,难以登陆电商贸易平台,这些困难为打通农村和城市的供需关系增添了阻力。二是物流配送发展滞后。物流配送是电商发展的重要环节,由于农村人口密度偏小,物流公司在农村地区覆盖率比较低,购买的商品无法送达上门,丰富的农产品难以运送出去。同时,部分村庄因经济因素,没有实现全村通路,这也一定程度增加了运输成本,致使物流公司迫于成本压力难以在该地区设立网点。三是消费群体接纳度有限。由于农村地区整体文化程度较城镇偏低,对网络平台的运用仍然不熟悉。农村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守的多为对电子设备和网络了解不足的老人或对新兴事物接纳能力较弱的群体,他们对于网络销售模式感到非常陌生,不够信任互联网交易模式,这些因素为推广电商市场增添了阻碍。

三、相关建议

(一)积极推进

“三站融合”工作。永兴县作为湖南省农村电商发展的试点县,正在努力创建全国电商金农村综合示范县。借此契机,积极推动金融扶贫服务站、助农取款服务点和农村电商服务站合作共建,打造“一站多能、一网多用”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农村金融服务与电商发展的深度融合。一是引导服务站点进行物理整合。已分别建成金融扶贫服务站、助农取款服务点、村级电商服务站的行政村,要引导金融机构、电商企业对现有服务站点布局进行优化。二是规范服务站点联合管理标准。已实现电商服务站与金融扶贫服务站或助农取款服务点融合共建的站点,由金融机构、电商企业协商共同管理,降低服务站点运营风险。三是完善支付基础服务。协商金融机构对服务站商户免押金安装POS机具和自助支付终端,对现有POS机具进行升级改造,实行业务手续费优惠。

(二)创新农村电商信贷机制和金融产品

一是完善信贷管理机制。积极推进信贷管理机制的创新工作,根据农村电商规模小、资金薄弱、起步晚等特点,灵活制定适应农村电商等新产业发展需要的信贷机制。并积极建立适应农村电商企业的信用评级、信贷流程和风险控制等规章制度,将金融机构信贷业务融入到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点业务中去,方便电商企业和创业者融资创业。二是创新信贷产品。针对农村电商业主有效抵押不足,融资困难等问题,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农村电商需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利用支付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资源开展金融创新,探索以农村电商线上线下支付交易流水数据和资金结算为授信依据的“POS贷”、“流水贷”等电商融资产品。针对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问题,引导金融机构作为主办行,围绕特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农业新兴业态,通过建立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精准信贷投入,有效促进规模经营,支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农民稳定脱贫。三是加强信贷政策推进。人民银行积极配合当地政府落实电子商务进农村的信贷政策,协助商业银行加大对电子商务信贷投放力度,努力推进金融服务等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进一步拓展电子商务企业融资渠道,将电子商务作为信贷扶持的重点,降低信贷门槛,有效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开展贫困村金融扶贫服务站、助农取款服务点与电商服务站融合共建工作较为突出的地区,人民银行在扶贫再贷款示范点、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创建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三)优化电商支付环境

第7篇

5550亿,这个数据放在任何一个行业,都会让从业者们兴奋不已。这是去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的交易总额。

空前的战略高度

近期,有关手机支付的重磅消息接踵而至。中国移动刚刚宣布斥巨资入股浦发银行,直指手机支付业务;中国银联也声称已在6省市展开手机支付业务的大规模试点,气势并不亚于中国移动,大有一较高下的意味。

手机支付是一个多方角逐的新市场,国内手机支付的运营模式包括4种,以移动运营商为运营主体、以银行为主体、以第三方服务商为主体,以及金融机构与移动运营商合作的模式。

手机支付业务包括了远程电子商务和现场手机钱包两种。目前信用卡还款、转账充值、水电煤缴费、网上购物、预订酒店和机票等远程支付功能的使用已开始。在使用现场手机钱包功能时,消费者只需在装有专用POS机的商家刷手机即可买单。

两大巨头的高调姿态,是否意味着手机支付的春天即将来临?

据悉,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大运营商2009年全年营收中的95%尚来自线下网点传统交费渠道,而西方国家成熟的网上和无线营业厅业务模式下,超过90%的业务量是通过电子渠道实现的。据业内人士分析,这种电子渠道业务模式是电信交费手段的必然趋势。

电信运营商通过铺设实体营业网点进行市场扩张的手段,在互联网时代越发显得不划算。这时,各家电信运营商的“网上营业厅”开始展现在人们眼前。运营商将业务服务模式搬到网上,使每一台能上网的电脑都能为其营业网点,运营成本骤减,这是一笔精明的账。

但网上营业厅不是电信运营商的独角戏,无论是联通的全国网上营业厅,还是移动、电信按地区设的分公司网上营业厅,都离不开支付宝、易宝支付等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积极助阵。

2009年,中国银行联合中国联通和易宝支付展开合作,中国银行用户可在中国联通网上营业厅使用中行网银为手机、固话、小灵通、宽带进行特惠充值交费活动。

这场中国银行、中国联通和易宝支付“三角恋”无疑将形成一个多赢的局面,同时也将会给日后运营商、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跨行业合作提供借鉴意义的案例。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认为,此次活动的主导方中国银行,凭借电信企业用户资源和第三方支付的资源整合能力,较为成功地对中行网上银行业务进行了推广。虽然此次合作尚不足以给合作三方带来巨大经济收益,但是在这场“三角恋”中,中国银行、中国联通和易宝支付这三个分别代表不同行业的厂商在企业发展需求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鸣。

由此可见,市场对手机支付业务未来的前景寄予了非同一般的希望。

面临运营模式抉择

中国移动入主浦发银行进军移动金融市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然而业内专家也指出,“中国移动开展手机支付其实是一种代收费行为,而这有超范围经营之嫌,因此目前其业务范围非常有限。”

其实,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布局手机支付业务由来已久,双方早在2003年就曾合作,以推动第一代手机支付,但由于流程繁杂,用户体验不佳导致进展缓慢。后来,双方为谋求业务模式的主导地位而各自为战。去年11月,中国移动正式宣布采用RFID技术的SIM卡,通过手机终端刷卡消费,形成了今天采用2.4G赫兹技术的SIM卡方案,目前主要针对小额支付。而银联则采取的是13.56M赫兹的SD卡模式,主要针对大额支付。

不过,银联推广难度大于移动。因为银联自身资本金只有10几亿,而仅一张SD卡需要用户承担188元,还有250万存量POS终端的改造升级,如此规模的投资超出了银联的资金能力。

有关专家认为,以银行与移动运营商合作,由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协助支持的模式是最佳选择。手机支付服务提供商可以是银联或者受监管的独立运营公司,它可以建立一个独立的支付平台,使其独立于移动运营商和银行机构,这样就可以使移动运营商、金融机构和支付平台运营商之间分工明确。除此之外,它还可以简化系统结构,提高运营效率,实现跨行之间的支付交易。

在当前情况下,以快钱、支付宝、财付通等为代表的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进入手机支付领域显然具有独特意义。依托开放式的平台,独立的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具有整合各方面资源并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能为用户提供丰富而且专业的移动支付服务,进而通过足够多的应用来支撑支付行业的发展,成为推进金融服务多样化、个人化、前置化的重要动力。

发展之路不平坦

整个手机支付利益链条上的厂商都倾巢而出。事实上,手机支付离我们并不那么近。

决定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因素包括手机支付的安全性、私密性、便捷性、易用性以及消费者自身的习惯。

在国家政策和运营商的大力推动,我国手机支付业已初显了发展前景,但从目前全球状况来看,手机支付的发展和普及仍有不少问题与挑战需要解决。

目前阻碍手机支付发展的核心问题的是安全问题。由于是无线传输,因此手机支付的信号在传输中被窃取的危险系数就高,系统的安全和隐私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如何切实保障手机支付的安全,并让广大消费者接受手机支付是安全的这一理念,是摆在产业链各个厂商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成本费用将成制约手机支付式物联网普及的瓶颈。实现物物相联,首先必须在所有物品中嵌入电子标签,并需安装众多读取和识别设备以及庞大的信息处理系统,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成本尚未降至能普及的前提下,手机物联网发展将受到制约。

手机物联网的产业链复杂庞大,其产业化必然需要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厂商、移动运营商等上下游厂商的通力配合,然而在各方利益机制及商业模式尚未统一、各为其政的背景下,物联网产业发展将不会一帆风顺。

手机支付的发展必然涉及通信技术标准,但目前三大运营商的网络结构、技术标准、通信协议各行其道,不尽相同,其间存在难于兼容、难于自由无缝接入的问题,因此各类层次通信协议标准如何统一需要一个漫长的解决过程。

法律保障的缺位是制约手机支付发展的另一问题。目前我国现行手机支付的政策还不完善,手机消费类增值服务费的征收没有法律保障,市场管理较混乱,使得消费者难以得到对手机消费维护应有的权利。国家相关部门加紧建立相应手机支付安全法律、法规已刻不容缓。

第8篇

——支付宝副总裁樊治铭

7月6日,支付宝将现有移动支付方案升级为“移动快捷支付”,与现有PC快捷支付一起为用户及商户提供快捷的支付方案。在升级之后,支付宝已有的8500万快捷支付用户可以直接在手机与平板电脑上支付。

对于目前市场普遍关注的“移动支付的支付前景如何、目前遇到怎样的瓶颈”等问题,支付宝副总裁樊治铭在接受《计算机世界》采访时表示,移动支付发展速度快、市场潜力大,但是,用户习惯还需要培养。

移动支付前景广阔

艾瑞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以来,国内移动电子商务占移动互联网市场的42%,超越移动增值业务成为最大的移动互联网细分行业;移动电商的同比增长率从去年的250%加速至当前的530%以上。在移动电商中,手机淘宝占了72%的市场份额。

伴随着移动电商的快速增长,移动支付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樊治铭对记者表示,移动支付已经占支付宝支付总量的10%。预计再有三年时间,移动支付会与PC支付比翼齐飞。

“例如,现在我们在美团、拉手、大众点评等网站上购买团购券,只要手机上有支付宝的客户端,就可以直接用支付宝移动快捷支付付款。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越来越多地走入家庭,移动支付会更为普遍。”樊治铭说。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央行已颁发四批共196张支付牌照,值得注意的是,这近200家支付企业中,绝大部分都看好移动支付市场。而作为运营商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纷纷发力移动支付行业,并先后成立了支付公司。

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第三方支付的市场规模为2700多亿元,2010年达1万亿元,2011年超过2.1万亿元。可见,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第三方支付的全面大发展,移动支付产业呈现出了勃勃生机,成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

用户习惯尚未养成

中国银行网《2012中国手机银行安全性调研报告》显示,移动支付已经成为用户最期待的支付方式,有51.9%的用户最期待使用手机银行进行支付。目前大多用户开通手机银行的原因,主要是受当前银行账户使用习惯影响,工资银行的手机银行开通使用率最高。调查结果显示,台式PC仍然是现阶段用户最经常使用的电子支付手段,用户数达到43%;有30%的用户使用手机进行支付,排在第二位;其次是使用笔记本电脑支付,占22%。

记者了解到,从全球范围看,移动支付仍然处于市场培育期,用户习惯尚未养成。我国市场尽管前景美好,同样面临着巨大的瓶颈,需要来突破。

樊治铭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强调开放、合作、分享的时代,而银行业和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关系就像是主动脉和毛细血管,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为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充分全面的金融血液支持。

“商业银行提供的基础金融服务是无可替代的,而支付宝致力于解决互联网安全、跨平台和终端的技术问题通过快捷支付产品把商业银行的服务,安全、便捷地推送给移动支付客户。”樊治铭说。

例如,目前用户在手机上进行转账、充值等操作,步骤异常繁琐,除了每次都要输入16位卡号和密码外,还需输入验证码等,其过程混杂了数字与英文,既耗时又费力,这成为手机支付普及的“瓶颈”,这让很多想通过手机支付的用户望而却步。

“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快捷支付。支付宝和商业银行合作伙伴共同推出的移动快捷支付可以在各种系统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使用,并且支付步骤简单。此外,支付宝全部负责快捷支付的风险。用户可以放心使用支付宝移动快捷支付服务。”樊治铭说。

记者观察

移动支付的四大瓶颈

移动互联网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类似支付宝这样的领头羊企业正在培养市场和用户习惯。但就整个行业而言,移动支付依然面临一些瓶颈,需要商业银行和支付企业共同合作突破。

首先,风险控制依然是课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无论是PC还是移动终端上的支付都永远会面临网络欺诈、黑客攻击的风险,第三方支付企业需要不断升级风险控制工具,提高风险响应速度,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其次,便捷性面临挑战。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与商业银行通力合作,减少客户付款的操作步骤,降低操作门槛,提高服务效率,让不懂技术的人群也能轻松用手机付款。

第三,智能终端亟待普及。智能终端的普及依然是困扰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随着华为、小米、阿里云手机等千元智能机的不断推出,移动支付的基础逐渐夯实。

第9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IC卡;行业应用

Abstract:The experience shows that multi-industry application loaded is a remarkable symbol in the bank card industry upgrading the chip. Therefore,if commercial banks make clearly a plan of bank card industry upgrading the chip strategy and tactics,and promote vigorously financial IC card product innovation,and explore actively the model of industrial applications,they will gain an advantage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of bank card industrial upgrading.

Key Words:commercial bank,financial IC card,industry applications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8-0065-05

金融IC卡具有智能、安全、便捷、时尚、多用的特点,世界范围内由磁条卡向IC卡迁移的国家和地区已达30多个,EMV①终端1540万台,全球活跃的金融IC卡超过10亿张。加载多行业应用,是银行卡芯片化产业升级的重要标志。人民银行于2011年初正式启动了银行卡芯片化的升级,明确提出“将推动金融IC卡应用的整合,以PBOC2.0标准为基础的行业多应用项目将在各个区域、各个层面陆续展开”。适应市场需求形势,商业银行发展金融IC卡的行业应用,已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展维护客户的关键内容,必须从整体战略的高度统筹考虑。

一、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迫使商业银行必须发力金融IC卡行业应用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客户对于银行卡便捷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目前,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会员卡、支付卡等各种应用越来越多,导致人们常常需要携带多张卡片,实际上增添了新的不便,降低了运行效率和客户体验。金融IC卡具有多应用性的特点,能够满足城市交通、社会保障、公共事业、商业联名等各种行业应用的要求,轻松实现“一卡多(通)用”。VISA关于IC卡多应用性的调查(图1)显示,超过3/4的持卡人对多功能支付卡感兴趣,并在工作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便捷性的需求还体现在客户对于交易速度提升的持续追求上。据统计,80%以上的交易行为属于小额支付范畴,现金支付无法满足方便、快捷、安全的要求,受联机校验苛刻条件限制的普通银行卡支付也逐步难以适应越来越多的快捷小额支付需求。金融IC卡能够突破通讯、时间、人力等条件限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快捷的小额支付需求,并大幅度地降低交易成本。基于严密的安全保护机制和防伪功能,处理流程得以简化,无需密码校验、终端拨号等繁琐过程,交易可以在毫秒级层面的挥卡瞬间完成,与长达数十秒的联机操作或现金交易过程相比,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

商业银行具备整合行业应用的历史使命和天然优势。近年来,预付卡、购物卡等支付形式发展迅猛,行业规模急剧膨胀,安全隐患和监管压力陡增。截至2009年底,国内预付卡发卡量为26亿张,交易次数约17.5亿次,其流通领域的资金规模已达人民币10.9万亿元 。从货币流通统一性看,预付资金在国家金融监测体系之外以电子货币形式存在,影响中央银行对货币供求量的预测,进而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此外,非金融机构跨行业资金的清算处理和运营操作仅以企业自身的信誉和资本作保证,归集资金一旦超出企业负债规模,必然危害公众资金的安全。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IC卡具有技术先进、功能强大、标准统一、安全可控等特点,可以加载客户所需的各种行业应用,对于维护支付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借助商业银行自身的优良信用和清算专业优势,还能够拓展行业应用的规模范围,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适应政府部门改善民生、提升公共服务效率的需要,央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联合《关于社会保障卡银行业务应用有关事宜的通知》,初步完成在金融IC卡上增加社会保障应用总体方案和技术规范,指导全国范围内金融社保卡的推广。央行正在与工业和信息产业部共同研究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也在积极探索移动支付应用。此外,央行还将在全国选择40―50个城市作为试点,给予更优惠的扶持政策,大力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

二、商业银行金融IC卡行业应用的效益分析

长期来看,行业应用是实现银行卡业务价值最大化的必然选择,能够充分发挥金融IC卡的强大功能,有助于创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金融产品,促进经营业务转型,为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首先,能够产生可观的经济收益。相比磁条卡,芯片卡的安全性更高、功能更强大、服务更全面,根据配比原则,年费应适当提高。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发行各类银行卡24.15亿张,如果年费平均提高10元,每年就能够至少带来241亿元的净增收益。2010年国内银行卡业务金额为246.76万亿元,按照1%的比例估算行业应用的交易额,手续费率按1%估算,从合作方可以获取的潜在手续费收入也有246亿元。中间业务收益均属于非资本消耗的高质量收益,尤其对于目前我国银行业转变信贷利息收益占比为主的经营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按照规定,预付卡、储值卡等资金为不计息账户,能够为商业银行提供一笔巨大的无成本资金,降低整体的资金成本。

其次,能够树立独特的品牌优势。芯片卡又称为智能卡,赋予了金融IC卡创新性的特征。例如,可以进行移动银行产品研发、叠加金融USBKEY应用等创新。因此,及早拓展行业应用,抢占客户市场,充分发挥金融IC卡的技术优势,在银行卡市场上形成良好的口碑和形象,能够形成独特的品牌优势。

再次,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预付卡、网上支付等资金纳入商业银行系统,不但有利于保护客户资金的安全,而且有利于央行对于流通领域资金规模和运动规律的准确判断,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稳定性。此外,金融IC卡的行业应用能够减少社会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减少持卡人的成本支出,在社会运行成本大幅度降低的同时,社会运行效率和金融服务品质得到了提升,对于改善民生、完善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可以有效拓展银行卡客户群体。行业应用拓展成功后,合作方的客户群体自然成为商业银行的客户,同时,基于对行业应用的依赖,不会轻易注销金融IC卡,有助于巩固已有的市场份额。尤其对于商业性合作方来讲,也能够依靠银行信誉、庞大客户群体更好地发展业务。可以说,金融IC卡较好地实现了商业银行、客户、商户等相关方的利益诉求,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国外商业银行金融IC卡行业应用的经验

全球EMV迁移最早在银行卡伪卡欺诈风险集中的西欧地区开展,然后依次推广至亚太、拉美等银行卡欺诈风险较低的地区,提高支付安全已不再是银行卡芯片化升级的唯一因素。拓展快速小额支付、整合信息服务等跨行业应用,已成为商业银行大力推广金融IC卡的重要动力。

法国是最早推出金融IC卡,而且应用最成功的国家。法国于1984年建立了银行卡协会CB(Groupment des Cartes Bancaires),委以特殊的使命,包括制定适用于银行卡的标准、程序和技术规格及CB系统的硬件和操作。由于CB组织保证法规的实施,还具有监督和管理作用,为推进银行卡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CB成立的第二年,法国就推出了第一张金融IC卡,经过7年的发展,到1992年,法国全部银行卡均为金融IC卡。

CB与有关行业、组织共同合作,协调行业应用的发展,如“迷你电脑”应用、付费电视应用系统、公共电话应用系统、网卡支付应用、移动银行应用等。携手七大银行开发的VOCABLE项目,使芯片具备会员积分、电子票务、手机充值、网上支付、交互式付费电视和电视购物转账等功能,促进了金融IC卡行业应用的大发展。此后,在法国本土交易中,88%的交易为脱机处理。

CB建立了通用的银行卡共用系统(French Interbanking Information System),能与银行卡处理中心(Bank Processing Center)、国家处理中心(National Processing Center)、商户处理中心(Merchant Processing Center)联网,建立了授权、清算、止付、黑名单等风险和交易控制系统,并大力促进各种卡接口设备的改造升级。到1999年1月,法国已有309.8万部各种形态的卡接口设备可以受理IC卡,为所有的持卡人提供了“一卡在手,走遍法国”的用卡环境。

四、国内金融IC卡行业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国内商业银行金融IC卡行业应用现状

1. 金融IC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已经具备全面推广金融IC卡应用的条件。我国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标准规范和密钥体系,尤其是在汲取国际先进IC卡技术的基础上,立足国内银行IC卡发展现状,总结IC卡应用试点经验而颁布的《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2010年版),具有权威性、基础性和可行性等特点,能够满足国内银行卡产业升级的实际需求,也为跨行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架构。受理环境改造基本完成,IC卡受理环境改造完成率超过90%,中国银联跨行交易转接系统兼容PBOC2.0(2010年版,下同)标准的技术改造已完成,全国易转接和清算平台投产,具备了银行IC卡跨行交易转接与清算能力。既能满足传统的支付应用,也能实现身份标识、信息记录等公共服务功能,具备了有效衔接各个部门、各项产品、各类渠道的能力。

2. 重点城市的行业应用试点取得巨大成功,为全面推广金融IC卡积累了丰富经验。宁波市民卡将借贷记支付、电子钱包、行业管理功能集成在一张IC卡,在金融IC卡的业务品种、技术规范、商业模式、行业合作等各方面均实现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并充分检验了PBOC2.0标准的实践效果,群众接受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即将在较大范围内试点推广。

3. 积极探索行业应用模式,尤其是以工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全力推动金融IC卡的应用发展。目前,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商业银行以公共事业、移动支付等为切入点,在立足金融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推广金融IC卡的行业引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见表1)。从2010年6月到2011年3月末,工商银行共发行了550万张金融IC卡,累计数量已达1100万多张,行业合作范围已覆盖到交通管理、铁路客票、高速公路、商业联名、社保医保等诸多领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欲在此次银行卡市场的重新洗牌中抢占行业龙头地位。

(二)发展金融IC卡行业应用存在的问题

1. 从行业整体看,缺乏发展金融IC卡行业应用的科学认识和相应策略。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了金融IC卡行业应用的美好前景,除了工商银行等少数银行外,国内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对于金融IC卡行业应用市场潜力、未来前景的科学研判。手机支付是金融IC卡经典的行业应用,如今,商业银行有手机银行而没有手机支付,与几年前有网上银行而无网上支付的情形一样――当时商业银行在网上支付业务领域被专业化支付商迅速抢占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这不能不引起重视。当然,成本或许是商业银行金融IC卡行业应用的考量因素。在未大规模发卡的情况下,相比磁条卡相差10―20倍的高昂成本,使银行难以独家更换芯片,进而止步于金融IC卡业务的推广和研发。

2. 缺乏具有竞争力的金融IC卡产品和可供借鉴推广的行业应用模式。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执行到位前,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创新缺乏主动性和适用性,在此大环境下,必然造成具有竞争力的金融IC卡产品和可供借鉴推广的行业应用模式的缺失。商业银行的定位、运作模式、行业惯例、相关各方关系的协调等更是全新的课题,如果商业银行能够取得主导权,对于改善收益结构、促进经营业务转型等具有重要意义。

3. 发展金融IC卡行业应用存在严重的行业壁垒和技术壁垒。IC卡功能强大、使用便捷的特点,受到了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的关注,借助行政手段或行业客户群的作用很快推向市场。截至2010年底,我国智能IC卡发卡总量已达80亿张。虽然发展金融IC卡行业应用能够节约社会整体运营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但是在部门(行业)利益既定的条件下,金融IC卡要进入已成气候的行业IC卡领域,势必面临着严重的行业壁垒。

此外,目前全国已发行的各类IC卡达数十种,但符合PBOC2.0标准的金融IC卡仅占其中相当低的比例,各类IC卡在发卡、受理、交易、清算等环节上要实现信息交互及资源共享还存在一定技术困难,这也是金融IC卡发展行业应用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4. 缺少对于推进金融IC卡行业应用相关的政策支持。从预付卡视角看,超过万亿的资金规模游离于国家资金监管范围外,对国家支付秩序规范、经济安全稳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虽然人民银行、监察部等七部委已于2011年5月25日联合了《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意见的通知》,禁止未经批准的多用途预付卡的发行,但后续的监督、控制、规范如何执行,仍然面临挑战。虽然金融IC卡应用已经提升至国家战略,但对于标准统一、行业利益壁垒的消除、先行商业银行的政策补贴等等,均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由于不具备强制推行的行政职能,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大部分商业银行缺乏推进金融IC卡行业应用的动力。

五、商业银行发展金融IC卡行业应用的建议

(一)科学制定芯片化时代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策略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银行卡的介质由芯片替换磁条,不仅仅是银行卡的产业升级,更是银行卡市场竞争格局的重新洗牌。相比磁条卡,金融IC卡具有智能性、创新性和多应用性的特点,特别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银行客户的黏性和贡献度。为提高在银行卡市场的竞争力,商业银行应该结合国家相关政策、产业升级特点、整体发展战略等,制定芯片化背景下自身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策略。银行卡属于综合性的业务,产业升级牵涉到个人零售业务板块、产品研发风险合规支持板块、系统实现科技板块等几乎所有部门,如果缺乏包括整体规划、职责分工、实现路径等内容的发展策略的清晰描述,在部门银行的运行体制下,往往导致互相推诿,即使是市场客户的倒逼力量推动业务发展,往往也是采取临时性的过渡方案,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推出的产品缺乏竞争力,甚至严重影响业务的健康发展。清晰的策略不但能够形成产品创新合力,而且有利于提高银行卡条线业务发展的主动性、预见性和灵活性,促进商业银行整体价值的持续提升。

(二)大力推进金融IC卡的产品创新和行业应用

芯片化为银行卡基于产品功能、行业应用、受理渠道、细分市场等视角的产品创新打开了广阔的空间,更为深度挖掘、全面提升银行卡产品价值提供了思路和切入点。例如,金融IC卡可以叠加金融USBKEY、动态密码等,应用于网络支付,整合手机卡开展移动支付业务和移动金融服务,实现远程和现场支付的非接触式手机支付,加载社保应用、交通应用、商业联名等等,充分发挥金融IC卡的强大功能。此外,除了标准卡外,可以制成异型卡、个性卡等不同形状的金融IC卡,或者与客户的特定选择内容进行集成,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偏好需求。

探索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行业应用模式,培育新兴业务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金融IC卡行业应用前景广阔,不但可以提高客户忠诚度和市场品牌影响力,还可以有效带动银行基础客户群发展,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此次银行卡市场的大洗牌中,行业应用将成为商业银行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商业银行可以在自己的优势行业、优势领域和优势客户群中先行探索,积累总结自身发展行业应用的经验,一旦竞争全面展开,即可迅速有效地抢占市场。

(三)尽快出台支持金融IC卡行业应用的政策措施,推动促进金融IC卡行业应用的科学发展

1. 逐步统一以PBOC2.0标准作为IC卡的国家权威标准,奠定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牢固基础。历史经验表明,标准是产业的生命线,也是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基础,统一IC卡标准规范体系,是保证支付安全、推广金融IC卡应用、建设国内银行卡支付品牌的前提和保证。面对国际EMV迁移形势和国内行业IC卡应用的蓬勃发展,银行IC卡要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标准先行。PBOC2.0标准是在经过了多层次、大范围的论证和总结试点经验的前提下完成的,代表了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IC卡标准的最高水平,具有权威性和适用性,是整合社会资源、加强金融监管、维护经济安全和保障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最佳选择。同时,应加大标准化管理力度,继续加强对IC卡技术标准的研究,建立标准的监督检查制度及标准的维护升级机制,进一步做好金融IC卡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工作,牢牢掌握国内银行IC卡标准的制定权。

2. 尽快制定金融IC卡国家战略的实施细则,切实规范行业应用的发展。基于支付结算的视角,预付IC卡有两种运作模式:第一种是行业应用方为主,消费者的结算资金、押金等全部由应用方收取,服务或产品提供时,逐笔扣减预付金额,例如,各商户发行的预付IC卡、北京的交通一卡通等。第二种模式以商业银行为主,消费者在银行开户,将结算资金、押金等存入IC卡账户,逐笔扣减的产品或服务费用由银行清算到行业应用方的账户。第一种模式下,预付IC卡突破行业应用,可以用于各种支付结算,例如,北京的交通一卡通可以广泛运用于商场、饭店等场合的购物、餐费的支付。多用途IC卡呈爆发增长态势,为货币流通、支付监管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为了强化中央银行在维护货币流通统一、打击洗钱犯罪以及规范征信管理等方面的履职能力,切实保障持卡人资金安全,建议从政策层面颁布金融IC卡的国家战略实施细则,规范准入、发行、运作、监督等环节,全面实现“十二五”期间改善民生、完善公共服务的战略目标。

3. 尽快出台支持商业银行先行发展金融IC卡行业应用的导向政策,调动推进金融IC卡应用的积极性。根据各商业银行的金融IC卡发展情况,人民银行将其分为“整体规划者”、“项目带动者”、“跟随者”和“观望者”四类,并表示将通过一定的补贴政策、价格倾斜等手段,推动金融IC卡共同发展。建议尽快从税收、专项基金、应用试点、价格制定等方面出台鼓励政策,调动商业银行发展金融IC卡行业应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金融IC卡应用的尽快普及。

注:

①EMV标准是一个框架型标准,其目的是建立卡片和终端接口的统一标准,实现受理终端的硬件兼容性,各使用方在具体使用时均在其基础上进行应用扩展,PBOC2.0是遵循EMV标准的中国IC卡规范。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pbc.省略2011年3月.

[2]柴洪峰.关于我国金融IC卡标准推进的思考与探索[J]. 金融电子化,2003,(12).

[3]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2011年2月.

[4]农业银行推出国内首张旅游金融IC卡[DB/OL].省略2011年4月.

[5]央行:金融IC卡将和社保卡结合[DB/OL].省略,2011年03月.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