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7 17:42:0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

第1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问题 措施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其应对措施也应采取综合手段,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推动农村多项改革事业的发展。

一、生态文明及农村生态文明的涵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概括的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的总和;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农村生态文明则是以生态农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

二、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不强

农村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视经济利益,忽视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薄弱,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落后。主要表现:一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思想观念。“以粮为纲”的传统格局,靠天吃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在农村仍然存在。二是故土难离的思想根深蒂固。现在的农村人多地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造成了农村土地对农民实际承载量严重不足。

2、农村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制度缺失。虽然我国已颁布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但很不完善,有不少条文和规定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情况。在农村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还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各基层政府把工作重点都放在经济建设上面,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关注较少。

3、农村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村以破坏环境、消耗资源来换取粮食产量的做法仍然存在,农民对资源的依赖性, 导致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超载放牧极其严重。二是农民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及农用薄膜,导致很多有害的化学成分残留在土地中而破坏土质,导致农作物品质下降,市场竞争力差,影响农民增收,破坏生态环境。三是农村的生活垃圾露天堆放,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加上城市的垃圾也源源不断地送往设在城镇郊区的垃圾处理场,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严重恶化。四是污染大、能耗大的企业向广大农村地区聚集,使农村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保障事业薄弱

近年来,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但农村的基础设施和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长期成为影响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农村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里了。

三、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扎实有效地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1、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农民自己是否形成科学的发展理念。由于历史和现实多重因素的制约,大多数农民的生态文明观念比较落后。首先,基层政府要进行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办农业知识补习班,让农技所的工作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民生产进行科技和技术指导。其次,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倡导绿色消费。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遏制封建迷信沉渣、黄、赌、毒现象和农村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畸形消费。提倡合理消费、绿色消费。最后,搞好环保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对乡村干部、群众、中小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形成人人关心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环境。

2、加大农村环境治理投入

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和力量是不够的,应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和力量,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府部门除了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外,还应通过财税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进行环境污染治理。要鼓励农民积极探索环境污染治理的新方法,努力达到投资少、效果佳的目的;引导乡镇企业和农民节约资源,收集利用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对农村物业管理站或管理公司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等进行政府财政补贴等,用经济手段激励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农业生态化。

3、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要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整治。应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由于新农村建设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内容为切入点,对改善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状况,丰富乡村基层文化活动,加强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都起到一定作用,有利于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必然对农村生态文明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2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 产业结构优化 生态服务业

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相伴而行,农业文明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工业文明以第二产业为基础,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现代产业模式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生态工业为核心,生态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结构形态。当前,吉林省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和实效,但作为生态建设的关键环节,服务业的生态化改造工作仍没有得到更多人的重视,成为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短板。

一、吉林省生态服务业发展现状

1.生态型服务业

生态型服务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论方法,以能源资源节约共享、产业高度关联、产品及服务绿色化为主要特征,倡导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一种现代化的服务业发展模式。从具体内容来看,生态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实现主体生态化、服务途径清洁化和消费模式绿色化。从生态服务业的分类来看,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社会生态服务业,以提供社会服务为目的,包括生态旅游、现代物流业、绿色公共管理服务等部门;另一类是智力生态服务业,以研发、教育和管理为目的,包括生态信息,生态金融和生态产业教育等产业,生态服务业是服务行业本身的生态化转型。

2.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吉林省服务业总体数量在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在国民经济中的活力有所增强。2011年吉林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652.11亿元,增长10.9%。截止2012年底,全省服务业企业达到13.1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71.6%,增长1.5%。城镇以上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82亿元,增长31.7%,高于二产投资增速4.5个百分点。“十二五”以来,吉林省逐步深入实施服务业跨越发展计划,重点抓好1200个300万元以上项目和30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推进大岭汽车物流园区、东北亚现代粮食物流园区,加快建设长春、吉林、延边3个软件园区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发展旅游业,不断增加旅游航线、旅游商品开发和品牌建设,扩大中朝俄环形跨国游、自驾游等参游规模,提高服务业发展层次。

然而由于吉林省服务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相对不足,包括管理缺位和多对一管理现象并存,信息流通不畅,行政和区域垄断依然存在;融资难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以拥有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为主的服务业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创新能力不强,在一些关键领域缺乏核心技术,人才呈现结构性短缺等。

二、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吉林产业结构优化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第三产业质量效益,提升产业素质,完善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型第三产业,通过“服务化”实现生态压力最小化是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

1.现代服务业多模式发展减轻生态压力

现代服务业本身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就业机会多的特点,而且与工业消耗资源产出相比,服务业能耗远远低于工业,尤其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经济中高效、清洁、低耗、低废的产业类型。大力发展住宿、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可以节省资本的投入并增加产值;发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可以促进资源整合与合理的利用;发展房地产业和规范的物业管理,可以改善城市面貌,推动城市绿化建设;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可以提高公民的素质,提高文化生活追求,增强环保的意识。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能降低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对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2.通过“服务化”实现“减物质化”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要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要减少环境污染率,发展现代环保技术,减少环境损耗,以“人—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为目标。“服务化”是依托知识实现人力资本对自然资本的替代,因此也具有“减物质化”的特点,减少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代价,在产业结构调整时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同时在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和最终处置的每个环节都使物流和能量流消耗最低,则高的资源生产率和可持续性是追求的目标。这要求提高资源生产率,从过去追求单位劳动力产出极大化转为追求资源投入所附着的效用与服务极大化。这样,在市场经框架下,在资本和技术的推动下,社会能够实现以最低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化的生产力或福利增量,同时提高可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生产率。

三、积极推进吉林省服务业的生态型发展

对吉林省资源消耗较大、环境影响较重的传统服务业进行生态化建设,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目标,可以通过实施服务主体生态化、服务途径清洁化、消费模式绿色化及其他产业生态化耦合等措施实现。

第一,对传统服务业主体进行生态化改造。对传统服务业中贸易市场、百货商场、旅馆饭店、运输企业等服务企业开展诸如工业企业中开展的清洁生产审计及生态文化创建等企业生态化的措施。从企业自身层次上贯彻生态经济理念,实现物质循环流动并抑制污染发生。

第二,服务过程的清洁化改造。不同服务行业的服务途径清洁过程不尽相同。在传统强势服务行业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可主要开展绿色营销、电子商务、开辟绿色采购通道、引导绿色消费等来创建清洁化的服务途径;在餐饮宾馆业中,开辟绿色客房、开设绿色餐厅、提供打包服务、按顾客意愿提供一次性用具等是清洁化服务途径的主要形式;在交通运输业中,可以通过使用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辆等形式的现代绿色交通工具来实现服务途径的清洁化。

第三,在服务对象中倡导绿色消费,提供绿色服务。推行绿色消费是吉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保障。倡导绿色消费要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第四,与其他产业生态化的耦合。从三次产业的关系来看,美国经济学家谢尔普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即农业、采掘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砖块,而服务业则是它们粘合起来的灰泥。如江、浙、沪两省一市交会处的嘉善县乐购嘉善绿色物流中心的建设,既提品也提供服务,被当地称为“2.5”产的做法,集物流、高档餐饮、会务、文化创意以及文化自助外包、旅游业等多种形式的生态服务业取得很好的效果。

综上,吉林在建设生态省的过程中,应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以此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使其与政府和人民期待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步。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林业发展 生态文明 建设

[中图分类号] S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096-01

一、林业在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生态良好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林业的发展我们应该对林业这个概念进行充分的解释和说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林业有着不同的解释。我们认为林业是一项古老而又年轻的事业。说他老主要是由于自从我们诞生之后,林业就一直的存在,支撑着人类的生活和发展。说他年轻主要是由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森林的认识不断的深入,林业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不断的显现出来。根据我国赋予的职能和作用,我国的林业承担着保护和发展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荒漠被称为地球的癌症,而生物多样性被称为地球的免疫性系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今天的林业是一项关系着地球生命健康、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事业。而生态平衡主要是通过物质的循环和信息的传递达到高度的适应,使系统之间的结构和各项功能能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下,这就是生态平衡。地球的生态系统包括陆地、海洋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但是对于一个国家和一地区来说,生态平衡主要取决于陆地的生态系统。其中森林、草原、湿地的生态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 相关文献研究数据显示,森林和湿地已高度的参与和影响着地球化学循环的整个过程,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维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林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自然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能量的生产者,比如绿色植物,另一个是消费者,比如各种动物等;最后一个是分解者,比如微生物。在自然界不断进化的几亿年间,这三个系统之间形成了和谐统一,闭合式的循环发展模式。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谓的循环经济主要说的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遵循自然循环的原则而构建的一种发展生态经济的模式,是一种经济生态发展的经济类型。 循环经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原则,一个是降低资源的消耗原则,一个是重新利用原则,最后一个是重新建立再循环的原则。循环经济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从资源到生产到污染排放的方式,是一种单项消耗型的高耗能的排放,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经济和生态环境存在严重的不协调的现象。循环经济是把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作为一个循环式的发展模式,主要特征就是消耗低、利用高、能够实现零排放,倡导的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新模式。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循环经济体,主要是其完全符合上述的原则,并且其生产出来的经济产品具有可自行进行降解的功能,从而实现了再生。 森林是支撑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我国拥有超过57亿亩的森林资源,具有十分丰富的物种资源,在发展林业过程中,只要我们积极的对其进行培育、科学的经营、合理的利用,我国的森林资源就能够源源不断的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最终有效的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推进林业现代化发展,在思想观念上要不断的对现代林业的认识进行不断的深化

首先,现代林业在发展过程中,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发展依据,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把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提供给人民群众。这就要求在发展林业过程中,必须按照兴林富民的基本要求,把林业发展与当地群众的创收结合起来,实现林农的脱贫致富,持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战略,对森林进行科学的培育和经营并合理的利用各种森林资源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其次,在发展林业过程中,通过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发达的林业生产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全面开发和不断地提升林业资源的多种生态功能,努力提高林业资源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各种效益,最终满足社会和群众各种不同的需求;再次,现代林业的发展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只有坚持科学创新才能保证其有强劲发展动力,使林业生产关系不断适应林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使林业生产制度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保证林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的协调发展和进步,让林业发展的活力得到全面的充分的释放;第四,现代林业发展是现代科学技术与林业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在发展林业过程中,通过广泛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等各种先进的技术,使林业成为现代科学科学技术使用的集中区域,彻底改变传统的林业生产和经营模式,不断转变管理的理念;最后,实现现代林业管理的科学化、经营集约化和标准化。在发展林业过程中,通过对林业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实现管理从粗放型向经济节约型转变,解决好林业生产过程中,生产和社会大生产、公益性和商品性之间的矛盾,更好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晋发展.加快林业发展全力推进焦作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文化.2010(06)

[2]贾治邦. 认真落实中央对林业的战略意图 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J]. 生态文化. 2010(05)

[3]齐联,姬乃建. 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林业发展提供新机遇[J]. 生态文化. 2010(04)

[4]李金清,张云生. 为祖国奉献蓝天白云――武警森林部队保护国家森林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J]. 生态文化. 2010(05)

第4篇

关键词: 生态文明认知; 消费行为; 经济性; 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4)03-0043-04

陕北是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区,能源重化工业的发展对当前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该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给社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问题,使原有就比较严酷的生态环境更加负重前行,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一、陕北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特征

对陕北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要放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中进行考察。需要明确的是,“五位一体”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概念并不是具有严格上下属关系的逻辑概念,也不是五个严格区别的概念,而是从实践出发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基本概念。

陕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除具有生态文明的一般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丰富的矿产资源拥有量和严酷的自然环境构成研究的逻辑出发点和研究重点。丰富的矿产资源给当地带来良好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但同时使本就严酷的自然环境变得更加严重,单一的产业结构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该地区发展充满变数。

陕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入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各方面广泛参与,共同打造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社会。在其中,社会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和个体行为是一个基础性和根本性的要素,具有重大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意义。在宏观上、陕北公众消费作为全国消费的构成部分,对再生产的有效实现、质和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在中观上,陕北公众的生态文明认知和行为将对当地政府的政策制定和行政行为、企业的生产行为形成有力的约束和监督,他们将成为构建生态文明的最终力量。当前各地所发生的由于公众反对而产生的高污染项目下马就已经证明这一点,没有比生存其中的人更关注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更迫切需要生态文明。在微观上, 社会公众的生态认知和个体行为决定他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他们本身就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具体实践者。

二、 陕北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和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公众生态文明认知和个体行为的重要性,为客观、具体、深入了解相关情况,课题组利用2013年暑假时间,组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北籍学生开展了此次调研。调研对象以当地年轻人为主,同时也兼顾其他不同人群。年轻人大都受过现代教育,对生态文明的感知较为敏锐和明显,代表着陕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力量,能够反映该地的长远趋势。从调研的可行性考虑,本次调研采取了滚雪球式的抽样方式,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7份,回收率为96.8%,有效率为96%。被调研对象情况如图1,图2所示:

(一)公众对生存家园的担忧

图3、图4表明,陕北公众对当地的生态状态高度重视,并表示了深深的担忧。58.82%的被调研对象选择了生态环境作为自己所认为的地区重大问题,21.5%和46.7%的对调研对象认为城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这种状况的出现既和陕北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相关,又和随着这些年重工业化发展人们收入不断提高从而发展性需求不断提高相关。同时,从陕北公众视野来看,生态环境虽然重要,但并不是单一重要因素,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社会治安等问题都在调查中得到一定的关注。这和人们日常的感觉有所差异,从政府这些年实践来看,陕北政府在教育问题上做了很多工作,但从调查看,公众依然有所需求。这说明。陕北教育可能在教育质量、 地区差异等结构性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有待于解决。就业问题则可能由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国有为主的所有制结构决定。

图5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态势,39.46%和40%被调查对象分别认为未来陕北生态环境将变好和变坏,二者旗鼓相当,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态势。对此问题的回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陕北经济、产业、社会、心理的结构性差异。虽然此差异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减缓和消除上述差异成为陕北地区进一步凝聚人心、整合力量、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步骤。

(二)陕北公众的浅生态意识和背后成因

图6和图7表明,陕北公众的生态意识确实是模糊不清的。对政府已提出和建设多年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有21.9%的人理解深刻,而剩余被调查对象了解一点点,甚至不了解。对深层次的较为抽象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半数以上的人仍然将自然当作征服、利用的工具,思想充满人类中心主义特征。更令人担忧的是65.77%被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或大学以上,如此高的受教育程度却没有正确的生态文明认知,从侧面说明我国政府对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宣传教育非常薄弱,政府在实践中大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边缘化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视和保护。以上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将深刻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一个不能够尊重、顺应自然的地区虽然局限于现实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保护和要求,但由于其骨子里不能够真正认识自然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缺乏应有的敬畏和顺应,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图8表明,陕北公众对自身生态意识的不足或淡薄是相当清醒的,并主动自觉认识到生态意识的不足和政府行为、企业行为等原因共同成为生态破坏的原因。在形成生态破坏的原因上,尽管企业是生态破坏的直接实施者,公众认为政府比企业行为要付更多的责任,这表达了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不满和政府公信力的缺乏。图6、7、8调查结果共同要求政府纠正自身行为,摒弃以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视公众生存环境的思维方式和做法,重新用整体和长远眼光审视经济社会发展,改变官员考核体系,以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作为考核标准,自觉主动地进行生态文明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宣传教育工作。

(三)陕北公众自身消费经济性特征

图9调查数据呈现一种非常好的调查结果,65.78%的被调研对象会有意识地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图10却呈现另外一种现象,只有23.66%的被调研对象十分关注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剩余的被调研对象要么只考虑一点点,要么完全不关注。仔细分析两题的结果差异发现,当前社会公众在对待自身的消费问题时仍然主要以个人为基点,在特定的生态意识下,必然产生不同的资源使用行为和环境保护行为。资源目前大多都是有偿使用,因此资源的节约和自身利益的考虑是一致的,而环境问题则表现为一个公共问题,对环境的保护自我激励则显不足,需要设计更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图11和图12从侧面印证了上述两图反映出来的可能性,陕北公众在绿色消费和价格之间往往从商品的经济性进行考虑,50%的被调研对象对于接受高价格有点勉强,20.43%的被调研对象明确选择不愿意。在更广泛的拒绝绿色产品原因的调查中,选择最多的是价格原因、质量原因,这种选择明确告知在当前发展阶段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依然是经济因素,经济性考虑是消费行为的主要特征。27.27%的人表示不会识别,代表了仍有一部分人愿意选择,但苦于相关知识的不具备而无法选择,生态文明知识的匮乏再次凸显。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 出于自身生存家园的担忧,陕北公众面对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日益遭到破坏的生存环境,普遍表示深深的担忧,这种担忧将构成该地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和根本动力。

2. 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担忧和其他社会问题综合在一起,不相上下,说明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问题纠结在一起,不同问题的解决需要不同的措施和手段,而这些措施和手段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些相互冲突和矛盾的地方。这既要求社会公众能够跳出狭窄的个人立场从整体和长远来思考问题,同时也要求政府有较强的执政能力,能够有效妥善解决相关矛盾和问题。

3. 社会公众具有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但仍待于进一步提高。表现在理念上,大部分陕北公众对于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的了解仍然停留在口号阶段,并没有深刻理解两型社会的内涵和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大多是从征服、利用的视角去看,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形成正确认知。在具体的生态知识上,公众也是缺乏的,很多人不知道绿色环保产品的识别。同时根本就没有垃圾的分类,更不要说让公众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4. 公众的生态意识虽不深刻,也不丰富,但具有自觉性,同时公众对政府表达了自身的不满意。虽然公众的生态意识不够深刻,但公众对此有着清醒、自觉的认识,这种清醒、自觉认识和整体依然脆弱的生态系统会促使公众不断深化其认识。在对当前生态问题和危机的成因上,公众认为政府应该负有很大的责任,这种强烈认知要求政府转变思维方式、执政理念,同时改变官员考核方式,以及实践中对资本的重视。

5. 陕北公众的消费行为的经济性特征明显。这种经济性特征反映出在当前阶段,公众的消费层次仍然很低,对环境等发展性、舒适性消费需求不高,需要通过进一步发展和收入领域改革来解决。同时,这种消费特征会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除了生态理念的树立和生态知识的掌握外,需要政府采取一些了经济、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

(二)建议

为了进一步增强陕北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改进个体行为,以生态文明千千万万个参与者为逻辑起点构筑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广大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掌握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克服商品消费的经济性。同时,社会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和个体行为的改进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作用的积极发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外部环境。

1. 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掌握的生态文明知识。整个社会要就“生态是谁破坏的”,“谁是生态破坏的受害者”,“谁来保护生态”几个问题反复拷问和反思,使所有参与主体都能够感受到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形成一种休戚相关的感觉,克制物质欲望,注意消费行为,从思想深处真正转变,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的核心是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要明确认知:人是自然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根本上要受制于自然界的运行状况;人类和其他生物不同,人类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人尽管能够改造自然,但自然仍从根本上决定和约束人类的发展,因此,人类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来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的活动要以自然界的正常运行和承受范围为前提和底线;人在广袤的自然界中是渺小的,是有限理性的,人最好对自然界保持敬畏之心,在自身不了解的自然领域最好不要恣意妄为。

2. 运用经济、法律各种手段克服社会公众行为的经济性。陕北公众,乃至全社会公众消费行为中明显的经济性特征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应苛责。当前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和农村人均收入较之过去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仍处于生存性阶段,发展性需求和舒适性需求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面对消费行为中的经济性特征,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通过收入分配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强社会总体消费能力,通过消费需求的转变来实现社会公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收入分配改革的意义在于,在现有收入水平下提高总体消费能力,抵消生态文明建设对中下层人群的影响;二是通过资源税、环境立法等经济、法律手段使生态成本反映到商品成本和价格中去,使商品的经济性本身就包含有对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的保护在内,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统一。在生态消费的法律手段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资源税(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税的改革)和环境立法,改变资源免费使用和生产污染环境的局面,理顺定价机制,使资源产品的价格能够有效合理反映其成本,通过价格改变生产商和消费者行为来保护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在生态消费的经济手段方面,利用税收、补贴、信贷等各种手段引导消费者选择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性产品消费,自觉抵制浪费、污染等一系列行为。

3. 科学发挥政府作用,从更广泛意义上改进公众认知和个体行为。政府作用要从资源配置领域退出,由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角色主要定位在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建设,具体包括社会管理、宏观经济稳定、重大结构调整以及战略性产业发展、市场环境维护和监管、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具体到公众认知和个体行为,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民众思维和行为不言而喻的逻辑出发点和前提。政府需要克服公众在生态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的不足,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期刊、杂志、网络、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平台,使广大民众能够及时、有效、充分了解各种具体信息和知识。相关研究表明:消费者对生态消费的认知情况、对环保标识的鉴别能力、政府政策的宣传现状、商品质量的可靠程度深刻影响消费者购买生态消费型商品。[1]121-125例如各种资源的高效率使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类产品的具体识别,日常物品的分类和可回收情况等等。同时还要提供各种能够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的各种设施,比如声控电源、感应自来水、垃圾分类回收箱等,形成行为和思想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除了专门针对消费者的相关措施外,政府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促使生产者履行“生产者责任”。生产者责任是指厂商在生产中必须贯彻减量(reduce)、再使用(reuse)、再利用(recycle)的原则及其先后次序,明确生产者对于生态环境的责任。“生产者责任”强调社会不是在下游(消费)、而是在上游(生产)考虑问题。[2]91-96生产者责任从源头上解决消费问题,和公众认知和消费相互影响,构成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朱洪革.居民生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

第5篇

《北方经济杂志》2015年第六期

政绩考核制度改革为地方政府兼顾生态与发展提供保障。为了扭转地方政府唯GDP的政绩观,真正将生态环境建设落到实处,《意见》出台和完善了地方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办法,实施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差别化的考核制度。具体包括:(1)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2)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3)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评价其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这一考核办法的出台与执行,消除了地方各级政府在发展地区经济与保护地方生态之间的顾此失彼,根据实际情况真正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地区发展的抓手。在此基础上,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生态价值付费等多种办法,筹集生态建设资金,让老百姓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获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为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区农牧业都将处于农畜产品生产成本快速攀升、竞争力下降,农牧业资源开发过度、退化加重等为主要特征的农牧业发展新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区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提出了一些挑战。第一,农牧业产业的结构、质量和效益问题比较突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掌握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状况,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生态环境影响小、经济效益好的产业结构,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我区农牧业与此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全区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缺乏,工农业用水矛盾突出,地下水位下降显著。在开放条件下,调整结构,降低水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就需要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牧业,就需要充分的国内外信息,但现在的农业信息化能力和水平支撑不够;(2)我区农牧业生产仍然主要沿用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产量占农畜产品总量的比例还很低,品种比较单一,且绿色食品、优质农畜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较低,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市场需求;(3)在农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生产经营方式以及运行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存在发展滞后问题,无法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第二,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污染防治受到地区财力的限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强化农田生态保护,加大退化、污染、损毁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快推进基本草原划定保护工作和继续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等。这些项目的推进都需要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的支持。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国家财政压力不断增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长空间在进一步缩小。与此同时,我区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压力大,总体财政实力不强。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区主要优势产业能源、化工、冶金等遭遇市场瓶颈,地区财政增收的步伐在逐渐减缓。盟市发展又极不均衡,财政资金配套能力弱。在此现实状况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区农牧业的快速、优质发展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科技支撑力不足,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创新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关键。然而,目前全区农牧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不足问题比较明显,农牧业资源单位产出率低,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低,粮食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牧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牧业科技贡献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内蒙古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约为48.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8个百分点,比国内先进省市低十几个百分点,比国外发达国家低二十多个百分点。此外,我区农牧业科技信息化建设存在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服务网络与服务手段不足、渠道不畅,农牧业信息资源缺乏统一标准,信息技术与农牧业技术对接不够,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分散且共享机制不健全,经费投入不合理、缺乏稳定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队伍等问题。旗县级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有限,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人员不足直接导致农牧业科技普及率不到位,覆盖率低,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区经济总量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与发展相伴随的生态破坏、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日益显现,与广大民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差距明显,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自治区农牧业的发展有着深刻和广泛的影响。为了适应挑战,未来我区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推动建立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其主要包括,土地产权的确权登记,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推动经营权流转,加快水权交易试点,培育和规范水权市场。(2)健全和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河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明确国土空间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制度,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实现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按质量分级、梯级利用。(3)坚持并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完善草畜平衡制度,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加强土地用途转换许可管理,加强草原生态监测和用途管制。

作者:周杰 乔光华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6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 理念 营口 沟域经济 扶持

新世纪,我国为了破解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将建设生态文明列入,将生态文明建设变成我国社会建设总体布局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现阶段,怎样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在营口市区区域内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已经成为营口市政府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基础。因此,如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营口区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不断增强营口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就成为极为紧迫的任务。为此,在今后营口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尤其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改造和提升营口市沟域经济的发展,大力增强营口沟域经济的发展。

一、生态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我国今后要在建设中尤其注重“建设生态文明”,随后,“生态文明”逐渐成为舆论与就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至今,学术界对于生态文明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和内涵认定。

总体来看,生态文明是一种生态的文明,生态文明的进化和完善孕育了人类社会,它仍然属于人的文明,是一种新型文明。它应该既包含人类文明和自然文明,两者是统一的,并且是和谐发展的状态、积极成果。因此,从这个概念上理解,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们人类的积极性,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区域经济发展,就是要在营口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用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结构、空间格局和生产方式。与此同时,要加大环境的保护力度,提高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

二、沟域经济的内涵与营口市沟域经济现状

沟域经济主要以生态建设与体闲旅游产业为龙头,集旅游观光、生态涵养、经济发展、人文价值于一体,实现山区的发展与当地农民致富的经济形态。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生态优先。在发展当地沟域经济过程中,要很好地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体闲,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二是发展要以农民为主体。沟域地区的广大农民是建设新山区的主体,我们要在建设沟域经济时注意依靠他们。要坚持以农民为本,培育一批懂技术、闯市场的新型农民。三是要以文化创意为理念。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地运用文化生产力提高农业附加值。通过融入文化创意,培育特色农产品,提升产品的品质,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沟域经济发展模式。

目前,营口市沟域经济发展情况良好,逐渐形成了以盖州市为核心的沟域经济发展先锋,其中,北海海洋公园、赤山风景区、冰泉山庄最为典型。营口市依托山海林泉寺资源优势,以旅游牵动沟域经济的发展,确定了走生态旅游开发路线的发展定位,很好地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之路。

三、用生态文明理念推进营口沟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沟域资源开发的补偿政策

营口市在发展沟域经济时,坚持用生态文明理念解决沟域经济开发时出现的补偿问题。首先,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及时弥补沟域经济发展区域内农民的经济损失。其次,要建立起统一的生态补偿机制体系。营口市至今还没有形成为一个统一的补偿体系,不利于协调管理。“应针对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山区森林、环境保护等不同内容,制定山区生态补偿机制。” 再次,应该建立稳定的财政支持和保障制度。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应该及时给与投入机制以必要的支持。要把发展生态产业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发展生态产业项目,逐年加大对生态产业的投入力度,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产业开发,建立生态产业融资担保制度。

(二)建立沟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营口市坚持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在发展山区沟域经济和建设时,要将建设资金纳入市和区县财政预算,扶持重点沟域经济的特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扶持沟域经济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沟域经济发展,设立相应专项资金。

(三)沟域产业培育的援助政策

首先,要壮大主导产业。根据沟域经济实际情况,重点扶持休闲旅游和商务服务业等。这些产业生产率上升快、市场前景广阔的特点。因此,营口市政府要不断改善主导产业部门外部环境,同时辅之积极财政支持。其次,巩固基础产业农业作为沟域经济的基础。营口沟域地区要大力发展高端农业,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立足山区,突出特色,瞄准省内高端消费市场,发展高端农业。

中国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国家“五位一体”发展战略格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新一轮改革浪潮以来,以生态优先为主要特征的沟域经济发展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长久的动力。

参考文献:

第7篇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度破坏的背景下提出的。西方社会在创造巨大生产力的过程中引发的生态危机,使得学术界不得不把研究视线放在超越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上。20世纪中期随着福特主义的推行和后福特主义的粉墨登场,工业文明带来了西方社会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大幅度增加,曾为少数富有人群享有的消费特权开始进入大众消费市场,消费社会逐步形成。消费社会以工业文明创造的大量消费品为基础,以消费主义消费方式为主要特征。消费主义把消费作为人生的终极目的和追求,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消费行为造成了数量巨大的社会资源的不必要耗损(简单来说就是浪费),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极大地破坏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此时学术界对消费主义这种消费方式的批判不绝于耳,对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的向往跃然纸上。埃里克•诺伊迈耶指出,弱可持续性(假定资源可以替代)不能彻底缓解环境压力,强可持续性(假定资源不可替代)则能从根本上降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伤害。后工业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弱可持续性向强可持续性渐进的过程。埃里克•诺伊迈耶把消费模式的转型看作是实现生态文明和人类永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国内对生态文明的大量研究基于经济发展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社会现实。近年来国内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涉及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两大部分,关于生态文明,学术界主要从历史演变和要素构成两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认识。从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演变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对工业文明摧残自然环境的反思和文明重构。也有学者认为,从中国现实的国情出发,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并行才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应有状态。在从理论上对生态文明进行探讨的同时,学者们也看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问题。不管是生态意识的确立、生态制度的形成,还是生态行为的体现,都绕不开人们的消费问题。消费是社会产生的基本环节,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基本活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在于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关注消费,关注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的确立。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地指生态的恢复与建设、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而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大系统。当前世界自然资源衰竭,生态环境破坏,都与人们不健康的甚至是有害的生活方式有关,并直接反映在消费上。生态文明消费观及其模式的确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子系统,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消费观和全面发展的消费模式、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观和绿色消费模式、和谐消费观与公平消费模式。

二、文化消费是可持续消费

一个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正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任何情况。私挖乱采、过度开发等生产消费问题和攀比消费、奢侈品消费、浪费等生活消费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这些行为严重地浪费了社会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党的十报告明确地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凸显生态问题的严峻性。生态问题与消费紧密相关。消费涉及生产、生活两大领域,是整个社会的联动。人是消费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在西方消费主义汹汹攻势下,在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中,中国消费者在一望无垠的商品海洋中弱化了自我选择的能力,日渐消磨其主体性。人在消费中主体性的缺失必将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性不足。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要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消费中存在的向自然界过度索取原材料、向自然界大量排放废弃物等行为,无疑直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相悖。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能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消费。这样的消费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适度的、生态的。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期阶段,主要是强调提高单位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即弱可持续性消费为主。在弱可持续性消费取得显著成效的阶段,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及时大力度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就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步骤。弱可持续性强调自然资本可以为人造资本代替,利用人造资本部分地替代自然资本,提高单位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强可持续性强调自然资源的不可替代性,要求改变消费观念、消费内容、消费方式,根本上降低消费者的物质消耗量,以实现资源利用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从我国现实的国情出发,现有消费模式向弱可持续性消费,最终向强可持续性消费转变,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条必经之路。文化消费是可持续性消费。文化消费不但包含专门的精神、理论和其他文化产品的消费,也囊括了消费工具和手段的消费;既包含对文化产品的直接消费,(如电影电视节目、电子游戏软件、书籍、杂志的消费),也包含为了消费文化产品而消费各种物质消费品(如电视机、照相机、影碟机、计算机等),还需要各种各样的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展览馆、影剧院等。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趋势日见端倪的21世纪,文化以其特有的强大的社会引导和整合功能,在当今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将释放出巨大能量,文化已经成为一种软实力,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为综合国力的象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目标:“中国未来的经济模式将由投资、出口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这种转变过程中,文化产业必将逐步发展壮大。通过文化产业的全面升级与创新,让消费者走进剧场、电影院、音乐厅,尤其是着力发展电影、动漫、游戏、演艺等文化产品,将“文化蛋糕”做大。文化消费是经济、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奥德费ERG论,当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必然追求身心健康、精神充实、自我完善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总是受制于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因此,文化消费水平能够更直接、更突出地反映出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推动文化消费,在文化消费中促进“文化立国”。引导文化消费可以带动国家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文化消费活动发展、成熟、规模的扩大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规模的大小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引导文化消费,促进个体文化消费支出的增加、文化修养和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重视引导文化消费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自信心、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体现,有利于进一步整合民族精神,提升文化影响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在促进科学发展方面,文化消费使得消费不仅仅是因变量,而且也可以是一个自变量,一个导致某种社会结果的原因可以促进人力资本提升与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消费影响个人日后的生活机遇和生活质量。文化消费的质和量会直接影响进行消费体验的受众群体,后续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式与文化素养需求。因此,文化消费本身也必然要求构建不断提升的高品质文化产品和高雅文化内涵服务的内容与载体。文化消费是高层次消费,人们的消费不能以“物质福利”为满足,不能以“必需品”为满足,而应该满足日益丰富的、高层次的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人的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文化消费,特别是通过接受教育和技术培训等高层次精神文化消费,才能使他们变成“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同样,人的价值观的构建、思想品质的塑造、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艺术修养的培育等都有赖于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消费。受到良好的熏陶,人的素质就会发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变化。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健康的精神文化消费,使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达到有机统一,提高消费质量,促进人全面发展。

三、当前我国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8篇

一、安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2003年,安徽省做出建设生态省的重大决策,编制和实施了生态省规划纲要,并将“生态安徽”建设列入“861”行动计划,积极推进“生态安徽”建设。2011年,省第九次党代会正式提出建设生态强省,2012年正式实施了《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总体上看,安徽省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同时,全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局部地区有所好转。主要表现在:

(一)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

长江干流总体水质状况保持优,主要支流为良好。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状况保持优,淮河干流总体水质状况保持。2012年,全省污水处理率(县以上)达85%,在全国处于前位8(全国接近80%),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达75%,处于全国平均水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4%,较2011年上升2.3个百分点。

(二)大气环境整体较好

2012年,全省16个地级城市中有15个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合肥市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全省平均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5%,其中,铜陵和黄山市为100%,合肥市为87.2%,其余13个市均在90%以上。总体上,在全国处于较好水平。

(三)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全省生态系统较为稳定,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和水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为维护我国中东部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安徽省森林覆盖率为27.53%,在全国排名为18位。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完成造林14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依然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水环境和城市大气环境问题突出

巢湖、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还位列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安徽省沿江地区酸雨比较严重,全省主要城市PM2.5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今年1月24日至28日,安徽省持续遭遇了严重雾霾天气,是对安徽省污染问题提出的严重警示。

(二)水资源形势紧张

安徽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而水资源时空分布又与人口、经济分布不相协调,皖北以不足全省1/5的水资源量,支撑了全省约1/2耕地和人口以及全省主要电力、煤炭生产的用水量。按照目前水资源供给能力测算,预计皖北地区到2030年常年缺水率大约为15%。

(三)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2011年,安徽省每万元GDP能耗0.754吨标准煤,居全国第21位,但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相当距离,万元GDP能耗是上海的1.2倍,是江苏、浙江的1.26倍,也高于同处于中部地区的江西省能耗水平。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废气排放量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和23%。全省亩均建设用地GDP 4.5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4%。

(四)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城郊结合部及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堪忧,白色污染严重,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处理率均只有10%左右,卫生厕所普及率只有58%左右。农村集中式饮用水设施建设落后,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突出。土壤污染问题显现,重金属污染事故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堪忧 。

三、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部分是由自然本底因素决定的,如皖北的水资源缺乏问题。更多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而形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产业结构不优

工业中高耗能、高排放产业比重大,煤炭、电力、钢铁、有色、汽车、化工、建材等产业比重偏高,2011年七个行业产值占规上工业的46.8%;2012年,安徽省六大高耗能行业耗能7113.8万吨标准煤,增长6.3%,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全省比重由上年的83.8%提高到85.4%。另外,与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省工业集聚度明显偏低,2011年,安徽省开发区工业增加值为3829.7亿元,占全省比重为54.2%,比江苏省低24个百分点,这也是安徽省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原因之一。

(二)以循环化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工业园建设落后

园区生态化(循环化)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有效手段。与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有相当差距。2012年,江苏通过验收或正在创建的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占工业园区总数75%以上。而安徽省目前只合肥高新区、经开区等少数几个园区成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还未正式开始,各类工业企业只是在空间上聚集,企业间耦合度不高,没有形成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三)农业经营分散、粗放

目前,安徽省农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而且农业主要劳动力外流现象突出,农业增产、稳产主要靠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外部投入品使用量的增长。根据第一次全省农业污染源普查结果,全省种植业农药使用量(折纯)达1.5万吨,化肥使用总量(折纯)达310万吨,利用率均只有4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农药、化肥利用率60%以上的水平。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不仅污染土壤、水体,而且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由于劳动力和资金缺乏,全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一般只有30%左右,全省水产养殖污染物处理率低于20%,全省多数大中型水面,因发展水产养殖业,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功能逐渐衰退。

(四)农村发展严重滞后

近年来,除乡村道路建设以外,全省对农村的投入相对较少,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农村公共卫生和污染物处理基础设施长期滞后。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量进城,使得农村居民点空心化、村庄布局无序化、村庄管理放任化日趋明显,使得农村脏、乱、差问题更加突出。加上分散在农村地区的工业企业规模小,管理粗放,也一定程度造成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

(五)快速城镇化使城市空气污染问题突出

安徽省居民生活天然气覆盖面已经扩大到15个地级市和19个县级区域,城镇生活能源结构逐步优化,但是如汽车尾气、建筑扬尘等各类污染物大量增加。2011年,安徽省汽车保有量突破1000万辆,在全国排名第8,主要集中在合肥、芜湖等中心城市,其中,合肥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而且60%以上是近5年增加的。此外,安徽省能源消费以燃煤为主,占消费总量80%以上,传统的煤烟型大气污染依然严重;屡禁不止的秸秆焚烧也造成大气污染程度不断加重。

四、相关建议

作为发展中省份,加快发展仍是安徽省的首要任务,但在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应立足安徽省发展阶段和面临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在保证安徽省经济长期平稳增长的同时,使江淮大地天蓝、地绿、水清,打造安徽生态文明升级版:

(一)加快构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匹配的国土空间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加快出台实施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皖北、皖中、皖西、皖南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秉赋上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在重点工作、目标要求上都要予以区分,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加快推进以各类园区为主体的循环化改造

园区循环化改造,不仅使园区转型成为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高地,更成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高地。建议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机遇,推进现有各类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构建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三)加快推进城镇化的绿色发展转型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支撑经济持久发展的最大潜力,也是消耗能源资源、排放细颗粒污染物(PM2.5)和温室气体的主体。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中,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要科学合理布局城镇空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循环高效利用水资源,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低碳公共交通系统,加快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实施绿化工程,扩大水域面积,优化美化生态环境。

(四)加快发展壮大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节能环保产业

要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大趋势,加快发展节能汽车、节能家电、绿色照明、节能建材及环保材料等优势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培育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和基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加快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满足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诉求。就安徽省来说,一是要着力解决好巢湖流域、淮河流域等区域性水污染问题;二要以PM2.5防控为重点,加大城市烟尘、粉尘、细颗粒物、汽车尾气和施工场地扬尘治理力度;三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解决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问题;四要抓好美好乡村建设,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9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林业可持续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140-01

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它的突出特点是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以其高效益、高效能、高效率的显著特征而有别于其他经济类型。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生态文明建设。森林可以吸收碳汇,又是重要的排放源,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有减缓和适应的双重功能。保护森林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森林质量建设现代林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

1 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1.1 林业是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全球气候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所做出的正确选择。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通过碳汇功能,实时地调节气候,为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为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正因为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发展林业是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也是正确的选择。

1.2 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自然生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随着现代文明和科技进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性。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支撑经济的产业形态是生态的、绿色的、环保的。林业既是自然生态,也是一种绿色产业,发展现代林业,就是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旨,按照林业生产固有的内在的规律和林业的基本属性,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实现产业中有生态,生态中有产业的复合型经济发展方式。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使生态文明建设有了物质依托,有了充裕的物质基础。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形成了林业产业的生态化,使林业潜能的循环释放得到了促进和提高,林业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强有力的依托和保障。因此,我们说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1.3 森林是实施新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资源

当前,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主要原因。开发利用新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调整能源结构,解决生态问题的国家战略。森林是实施新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资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林业生产,有效地增加林业物质能源供给,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系统,保证和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发展林业低碳经济的现实途径

2.1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调整优化林业结构,是促进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建设,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以新产品开发促进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精深综合加工转变,向质量要效益。另外,要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花卉业,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开辟新的市场空间。这样,从原料加工、新产品开发、发展优势林业产品等方面,形成立体的、综合的林业经济结构,可以有效地延伸林业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强林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林产品生产开发中,还应该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以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的调整,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2.2 加大科学研究,提供科技支撑

林业低碳经济的发展,林业产业的发展,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都要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要深入开展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加强森林灾害发生机理和防控对策研究,加强全球气候变暖情况下森林、荒漠、湿地、城市绿地等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有效性的对策。对林业减排增汇的技术潜力与成本效益分析进行广泛的科学论证,并有效地指导现代林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森林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库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推进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的进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在科学理论的引领下,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现代林业的发展步伐。

2.3 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参与低碳经济发展

森林在维护气候安全、生态安全、物种安全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没有森林的调节和保护,我们生活的地球将千疮百孔,人类自身的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林业发展是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前途与命运的大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方面我们要节能减排;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因此,要广泛宣传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广泛宣传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独特作用,广泛宣传发展林业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提高全社会发展现代林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的积极性,实现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蓝天的经济发展目标。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