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7 17:42:0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介素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对当前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媒介现已渗入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目共睹。然而,在迎接多媒体网络信息时代到来的同时,应站在历史的角度,辩证地看待传统教育,提出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为适应时代需求而生的教育改革新思路、新理念。今天如果我们缺乏对媒介作用的认识,我们就不可能对当前世界政治发展进程、经济发展进程、文化特点乃至我们自己,甚至对现行的教育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2.未成年人离不开媒介。青少年已经成为我国网民中的主力军,是各家网络和网络商家的目标受众群。2006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止,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12300万。从网民结构上看,网民中18~24岁的青年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8.4%;而18岁以下的青少年就占到了14.9%。媒介对未成年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是巨大的。传统社会里,未成年人的社会学习和教育主要依靠家庭和学校,而在现代社会,这一社会化的过程则有很大改变,媒体从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家庭和学校,帮助完成这一社会化的过程。现在的孩童多数是在电视机前、电脑前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近年人们对媒体给孩子们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现出忧心忡忡,公共舆论普遍认为孩子出现的早熟、消费主义、暴力、价值观混乱等不良倾向,媒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研究人员发现,1岁至3岁的儿童电视看得越多,到了7岁时,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越严重。网络媒介对现代文化的塑造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青少年因缺乏及时的引导和有效教育,从而患上了“道德缺血症”、“法律痴呆症”和“网络痴迷症”。面对这些顽症,治愈他们的有效方案就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赋权于青少年,使其拥有较好的网络素养。有了较好的网络素养,青少年可具备理解当代文化的能力和解析网络信息的掌控能力;有了网络素养,青少年好似穿上了“防弹衣”。它能减少网络不良信息的伤害,网络素养赋予广大青少年良好的判断力、思辨力,以及生存于网络时代的技能,从而成为积极的网络使用者。
3.青少年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由于青少年对客观世界和自我心理世界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分析判断能力,思考上也具有较大的非理性,因而会产生缺乏思考的肤浅行为和过激行为。比如:热衷于追逐新事物,沉湎于网络游戏、叛逆行为,与家长老师对立,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甚至出现性道德滑坡走上犯罪道路。媒介素养教育以培养人思辨能力和积极参与能力为宗旨,通过接受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媒介的消费者,青年人面对媒介不仅能具备解释媒体和做出明智的判断的能力,而且能自己动手制作媒介产品,从而成为积极的、能力不俗的社会参与者。
二、关于开展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
1.借鉴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实践。加拿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多元文化国家,加拿大各省都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教育计划中。加拿大媒介素养的成功实践对我国有着强烈的教育意义。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包括:一项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能力”,即帮助他们区分虚拟与现实、个人与世界的关系,认识媒体价值和自我价值,并懂得自我价值不应为媒体所主导。同时,还要增强学生作为媒介消费者的自觉意识。另一项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2.对未成年人要有科学准确的认识。对未成年人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对他们有科学准确的认识。要认识到未成年人群体是社会生产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儿童和青少年的概念具有基础性和未来性,他们身上具有天然的发展性和进步性,所以我们要以发展的视角观察他们的特性、需求和问题。传统的观念对社会总体进行人群划分,一直将未成年人置于社会弱势群置。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青少年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惑、限制、压力和选择,缺乏参与社会的有效途径和经验,因此媒介素养教育要赋权于他们,通过他们接触媒体、思考媒体、解读媒介讯息、参与制作媒介产品的实际经验,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潜在能力。
关键词:青年军人 媒介素养教育
引言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人们接触媒体、理解媒体和使用媒体时应当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素养的一种培养和教育。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是教育青年军人要有很强的媒介素养意识和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各种媒介。
一、加强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的时代意义
1、媒介素养教育是信息社会的时代要求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渠道。大众传媒重新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直接来自于大量媒介信息的引导,人们对外界环境所作判断的正确与否,也直接受制于媒介对这个世界反映的客观度和准确度,即使在管理严格、纪律严明的军营中也不例外。
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与休闲娱乐功能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置身军营的官兵接触和感知外界社会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很大程度上成为官兵建构自身思想素质和政治理想的重要影响源。当前,我国传媒在产业化、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日益深入和普遍地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当然也包括军营生活。
2、媒介素养教育是筑牢思想防线的有效手段
在国家安全面临新挑战、军队建设转向新战略的二十一世纪,我国十分重视信息的对抗与掌控。但是不能不承认,我国目前对卫星电视、越洋广播、互联网络的控制和屏蔽能力还很弱,与西方国家之间亦存在着出入境信息流量的逆差,形成事实上的西强东弱的局面。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中,西方的新闻媒介、文化产品日益渗透并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通过各种新型信息媒介,更影响着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青年军人群体。
应对这种形势,我们可以采取两种主要措施,一是对媒介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在全球开放的舆论环境下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阵地,二是在青年人、特别是军人的思想意识中建立一种强有力的“防御机制”,使他们有能力识破某些信息的“温柔外衣”下包藏的祸心,并能主动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传播我们自己的声音。
3、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在我军建设八十多年的历程中,新闻宣传和文化建设在传播国防知识、树立军队和军人形象、宣传国防政策、培育战斗精神、鼓舞全民国防意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上世纪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等文学、影视作品讴歌了时代英雄、造就了一代精神和时尚,对提升国防力量、树立国家形象和威望、唤起青年的社会责任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大潮中,与军事和军人有关的新闻、专题以及文艺作品仍然受到社会和年轻人的欢迎,军人仍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和英雄。因此说,在二十一世纪,大众传媒以无处不在的影响力给军事信息传播提供了新舞台和新挑战,同样,也为我们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宣传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塑造新一代军人,提供了历史性契机。
4、媒介素养教育是提高当代军人自我教育能力的基本保证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是通过主体对知识、信息的内化,进而改变其认知、态度和情感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了理想信念的确立,而媒介素养教育则能够确保青年军人在媒介信息海洋中的理性和清醒,有效地利用有用信息、摒弃垃圾信息、抵御敌对信息、传播正义信息。
媒介素养教育产生于大众传媒时代对传媒经验理性认知的需求,是当代人面对日益强大的传媒力量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和防范措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成自身与现实环境以及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三者的协调共存。因而,从根本上说,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在性质上不同于部队针对各种主题或形势的要求而进行的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而言,媒介素养教育侧重于受教育之后一个知识盲区的填补,一种新的认知能力的获得,一种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
二、对青年军人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抑制媒介不良影响的措施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加强对传媒的管理力度,禁堵不健康内容登堂入室,进入大众传播渠道;二是在受众中间普及媒介素养教育,让更多的受众拥有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生存本领-媒介素养,成为积极的媒介信息操控者。笔者认为,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放到重要位置
加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整合、利用各种媒介素养教育和学习资源。笔者认为,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质教育的途径很多,不一定要设置专署机构,重要的是提高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科学认识,并将之结合到军事教育理念中,将具体工作融合到部队的日常教育中去,拓展政治思想教育的内涵,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教育的方法手段,分析青年军人的特点,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二)更新教育内容,建立结构合理、训教一致的培养体系
相关部门和机构必须加强方法、策略的研究,制订相应政策,形成具有军队特色的媒介素质教育体系,普及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军事院校教育是我军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军校毕业生是我军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从军校学员的培养抓起。一些院校、科研机构在新闻传媒以及心理战、舆论战理论与战法研究等方面已经有了深厚的科研和教学积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应该尽快使这些资源能很好地利用起来,建立具有军校教育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开发相关的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
(三)优化培养环境,营造媒介素养培养的良好氛围
在加强媒介知识普及的基础之上,在院校、部队的文化建设、日常生活中营造健康、科学的媒介信息环境。利用校园和部队营区网络资源,让基层官兵参与到媒介信息的制作和活动中。目前,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部队官兵的信息能力有了飞速的进步,不仅部队的军事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等都可以借助计算机或网络来进行,局域网也给广大官兵提供了大量的新闻、生活和娱乐信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变得模糊,浏览信息的人同时也可以信息、参与网上讨论等等。
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青年军人正处于日益复杂的大众传播媒介环境,能够在各种复杂局面面前保持军人本色、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各种侵蚀和诱惑,是新世纪对军人提出的新考验,也是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基础。通过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让他们了解新闻传播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学会正确分析和判断信息真伪、识别正确与错误、有效地利用信息为学习和工作服务,树立信息安全意识、掌握信息安全技术,是全面提升部队综合战斗力的重要思想保证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形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95-02
自2008年以来,越来越多的“90后”走进了大学校园,高校正逐步进入“90后”时代。作为在中国互联网迅速发展阶段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对网络媒体的参与程度和所受影响是前几代人所不能相提并论的,以网络为主的主要媒体已经成为“90后”生活的一部分。事实上,“90后”最初进入公众视线,正是伴随着“火星文”和“非主流”大规模地出现于网络中而引起媒体的关注。“90后”日益成为公众舆论中的话题,并不代表“90后”就完全符合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为他们构架的形象。
一、妖魔化的“90后”网络媒介形象
“90后”网络媒介形象是指“90后”群体通过网络媒介传播所呈现的公开形象。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媒体为引发“眼球效应”更倾向于关注“90后”的负面报道,“90后”因此被贴上了“脑残”、“堕落”、“非主流”等标签,并从这些词汇中衍射出其他的潜在意义,“90后”整体形象处在被网络媒介妖魔化的过程中。
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媒空前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然而,“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在现实社会里,社会公众对“90后”这一社会群体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传播的“拟态环境”获取的。换句话说,“新闻供给机构”报道的“拟态环境”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公众对“90后”了解认知的正确程度,并将可能影响到社会公众对“90后”的态度,进而关系到“90后”能否在良好的舆论环境中健康成长。
在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介的作用下,无论从外貌举止、衣着打扮的“雷人的打扮”、“非主流”到行为的“不屑一顾”、“管我屁事”;还是从人格品质与道德水准的“堕落”、“敲诈”到性格特质的“无理取闹”、“脑残”,“90后”群体都被贴上了这样或那样的负面标签。而在这样一个急剧变革的社会里,过早地给某一群体贴上这样或那样的标签,打这样或那样带有明显刻板成见的烙印,只会不断加固人们对“90后”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最终影响社会公众对这个群体的判断和接受。同样地,“90后”的标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转嫁和移植到了“90后”大学生的身上。
二、对“90后”大学生网络媒介形象的理性认识
事实上,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各自的特点,且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痕迹。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在青春期中存在着一段心理社会缓冲期,使青少年可以在一种允许和鼓励他们进行探索的氛围中尝试不同的角色和身份。角色的尝试往往包括尝试不同的外貌、形象、以及行为方式。在埃里克森看来,这是正常的。这也属于青春期特点之一,并非“90后”专有,在每一代人身上都曾经有过这种角色尝试的经历。在这方面,“80后”的媒介形象演变已经为我们作了很好的证明。“‘80后’起初代表的是自私、无知、懒惰等负面形象;而经过5·12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之后,‘80后’成了有热情、有爱心的青年人的代名词;而近几年的‘80后’们慢慢步入成家立业和结婚生子的年纪,随着社会现实压力越来越大,‘80后’又改变了媒介的评价,成了房子、车子、孩子的‘奴隶’。”[1]
对于网络媒介所架构的形象,“90后”大学生本身的认识相对来说要理性得多。据一项网上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对“90后”这一称谓的看法是“无所谓”,认为网络媒介(网络论坛、网络新闻)中传达的“90后”形象是“负面形象较多,不客观”(50.55%),与生活实际中的“90后”形象“不太相符”(46.15%)。调查表明,“90后”大学生认为由于“网络媒介过于追求噱头”(49.45%),在他们的形象塑造上与社会看法有较大差异,而社会上对“90后”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59.34%)受到了网络媒介的影响。调查中,“90后”大学生认为最能代表“90后”的词语分别是个性张扬(84.47%)、自信活力(62.14%)、标新立异(58.25%)、网络一代(57.28%)、创造力强(53.4%)、思想前卫(51.46%),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对“90后”大学的看法受到了媒介形象的影响。
1、您对“90后”这一称谓的看法()
2、您认为网络媒介(网络论坛、网络新闻)中传达的“90后”形象是()
3、您认为网络媒介传达的“90后”形象和生活实际中的“90后”形象()
4、在“90后”形象塑造上,你怎样看待网络媒介与社会看法之间的关系()
5、您认为社会上对“90后”的看法多大程度上受到了网络媒介的影响()
6、【多选题】您认为能代表“90后”的词语是以下哪些()
三、“90后”网络媒体形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当前,被称为“鼠标一代”的“90后”约有1.4亿。网络不仅是“90后”大学生群体的主要信息来源,而且网络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也得到当代大学生相当程度上的认可,更容易对大学生的言行产生影响。基于此,我们必须对网络媒介中“90后”大学生的塑造情况进行关注,进而对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供见解性指导。
(一)不囿于媒介形象,理性客观地看待“90后”大学生
网络媒介中呈现的“90后”形象并不符合这个群体的生活常态,当前“90后”正被作为负面标签而使用,社会公众对“90后”大学生的评价存在着一定误读。事实上,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环境,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标志,独特的价值世界和独特的行为方式,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和局限,我们也应该对“90后”这一代人身上的特质及其表现进行辩证认识。相比以往的大学生,“9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更多样化,自我意识更强、多才多艺,喜欢尝试新事物。对此,我们既不能囿于大众媒介所塑造的“90后”形象,又不能以过来人的价值观评价他们,对“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随意倭化,以一个统一的框架去定义和概括他们,而是应以宽容、开放、客观、冷静的心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二)强化媒介素养,提高“90后”大学生的媒介信息解读和使用能力
生活于网络时代的“90后”大学,虽然表现出一定的媒介素养素质,但目前的媒介素养水平无法适应现代信息迅速发展的社会,尤其是在当前虚假新闻、流言大量存在于网络媒介的背景下,他们对媒介信息的解读、使用方面仍然存在欠缺。美国著名的媒介素养教育专家James·Potter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一种观察方法,即当我们置身于媒介中时,为了解读我们所遇到的信息时主动采用的一种方法,我们通过知识结构来构建我们的方法。而要构建知识结构则需要工具和原始材料,工具是我们的技巧,原始材料则是来自于媒介和现实世界的信息。主动采用指我们不仅知晓信息,而且还会不断与信息互动交流。”媒介素养是信息时代获取信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能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90后”大学生,其媒介素养的提高是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质教育,增加当代大学生对网络媒介如何运作,网络媒介如何传递意义,如何组织起来以及如何构建现实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三)以人为本,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90后”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年代,他们具有独特的成长环境,也造就了特殊的审美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他所处的生活或学习的整体环境下看待,放在学生成长发展的时间序列里看待,完整全面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各种主客观因素,才能找到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了解“90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也要了解“90后”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和大学前教育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应由片面强调整齐划一向包容个性转化;在教育模式上,由单向灌输向双向和多向沟通转化;在教育重点上,由过于理想化的宏观目标教育向宏观目标与人的自身需要相结合转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针对90后的新特点、新情况,不断探索符合他们实际的教育规律和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实效,促进这一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在信息化的今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交流学习的平台。高校应紧跟时代步伐,深刻认识和分析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的开展传播活动,从而更好的发挥网络媒介的教育传播效果。利用网络媒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积极发展,构建网上教育平台,通过建立各类“红色网站”、主旋律的网页和板块、电子论坛等方式,大力开展正面传播,弘扬主旋律;2、加强网络管理者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懂网络技术的、具有良好网络素养的教育传播者队伍,同时赋予他们一定的管理权限,这是优化网络教育传播的前提和保证;3、加强制度建设,明确网络教育传播规范,对网络注册、网上发帖,论坛管理等建立合理的制度,实施“绿色网络计划”,对有害信息采取删剪、屏蔽等措施,避免有害信息的扩散传播,以促进良好网络环境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袁楠.“90后”的媒介形象构建分析\[EB/OL\].
摘要:当今网络时代,信息多元化和读者需求多样化的现状迫使图书馆工作急需改进服务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使图书信息不仅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更能通过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为社会做贡献,因此,人性化的服务思想是现代图书馆实现战略性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运用人本管理思想进行图书馆管理创新,重新认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性化 图书馆 互联网 读者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没有围墙的大学信息资料的中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图书管理员每天要与众多读者接触,既要直接给与读者所需的文献信息,又要间接地供给适宜的资料来源,指导读者如何从浩渺的资料中寻找有用信息。因此,人性化管理在图书馆的窗口服务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当今社会,人们已经习惯了网络信息传播的环境,互动、共享、人性化等理念深入人心,传统的图书管理理念已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因此,求新求变的满足读者需求便成为图书管理改革的必然路径。人本思想的核心就是要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和关心人。图书馆的“人”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图书馆组织内部的“人”,即图书馆员,另一个是图书馆组织外部,但与图书馆关系密切,参与图书馆活动的“人”,即图书馆用户。因此,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人本思想就是要把图书馆的一切管理和服务工作都纳入到以馆员为根本和以读者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日本作为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图书管理理念也是非常先进的,某些大学的图书馆“在整体设计上就已充分考虑到现代化图书馆的各种功能,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无论是阅览室还是书库,室内、书架的整体颜色都符合人体学,避免眼疲劳;图书摆放整齐,座椅都是按照人体力学设计,随时提供免费得饮用水等。此外,日本北海道教育大学钏路图书馆,按照‘资源共享,书为人用’的原则,实行社会全开放。大学图书馆之间可以互相借阅图书资料;部分大学图书馆的资料可向当地居民开放,而且手续极简,极大地提高了大学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本管理的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人本管理的关键是要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环境,把人当作管理的核心对象,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改变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给管理造成的落后局面。运用人本管理思想进行图书馆管理创新,重新认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更多的是考虑馆舍的面积、图书经费的投入、设备的配置,以及图书的外借量、接待读者人数的多少等,一味追求各项任务指标,很少考虑馆员的需要和读者的需求,在重视“物的发展”的同时,往往忽视了“人的发展”这一重要因素。在管理和服务中,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没有充分考虑到“人性化管理”和“读者第一”这两个根本所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如何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有效地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图书馆发展的新思路。因此,要提升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和信息化服务,必须转变管理人员的观念,紧密联系互联网,依托互联网资源,提高图书的网络化管理,使之人性化、信息化、高效化。
一、尊重读者的意见应放在首位
无论何时,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都是读者而不是行政领导,图书馆的工作就是服务于广大师生,以方便师生查阅信息为工作目的。网络化管理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校的图书馆中已普及网络查询服务,并对学生如何查阅图书馆资料做过定期培训,保证每个学生都了解到本校的图书资源。但除此而外,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还有不足之处,如学生对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就缺乏反馈渠道,学生的感受和意见不能及时反馈,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便不能做出相应的改进。因此,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中,应把读者的意见放在重要位置,在图书馆网页上增设读者意见专栏,或者开辟读者论坛,让读者在图书馆网页上自由发表意见,形成交流氛围,促使图书馆管理人员及时了解读者动态,提高服务质量。
二、适时开展一些读书活动,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书籍的兴趣直接促使他学习的动力和质量。图书馆可选择一些有意义的节日,如“五四”青年节或“一二·九”运动这样有代表性的,也适于教育当代青年人生观、价值观的节日里开展一些读书活动,通过展示这些节日背景的影视、图书资料,提升学生对历史、人文了解的兴趣,也可对相关的图书起到促销、宣传作用。此外,也可以名人为主题做图书宣传活动,青年人的偶像名人出书极易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开展相应的图书推介定能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或者可对获大奖的图书开展大讨论活动,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通过这样一些活动,促进学生读书的兴趣,也提供了展示他们风采的舞台,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建立虚拟社区服务于读者
建立网络社区有利于人际网络的扩展。参照广州私人图书馆的成功经验,可选择在大学生中人气最高的网站建立社区,吸引学生参与,让他们平时的网络接触中形成相关的“兴趣小组”,并与网络外的现实世界中的读者增加交流机会,从而使会员扩展了自己的人际网络。这种人际网络并非刻意形成,而是通过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自然形成的。
四、图书馆应时刻关注学校的发展方向以及专业的需求
每个学校都有几十种专业,不同的学科自然有不同需求,应定期到各个院系向师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研究动态和方向,然后再制定购书计划、服务方向。在各个书库、阅览室定期统计不同读者的阅读数量、内容、阅读时间等,开办新书新刊等宣传栏,在各方面体现图书馆各项服务对读者的尊重。
因此,针对大众媒介时代的到来和影响,人类不再消极应对,而是寻求主动出击,提出了媒介教育和媒介素养两个核心概念。媒介教育与媒介素养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有研究者指出媒介教育是媒介素养实践领域中的重要概念。通过探究媒介教育的性质、价值取向、对象、方法、路径及国内外媒介教育的发展状况,我们会认识到,媒介教育具有人本主义和新教育的性质,兼具保护、准备和等多元价值取向,它在对象上是一种全民教育,在跨度上是终身教育,在渠道上是立体教育,因此,在方法上应采取体验教育,在讲求学习的迁移与意识的启蒙的同时,重在授人以渔。
以上的观点对于电影媒介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这是因为作为媒介教育之一的电影媒介教育在对象上是全民教育(而不是专门针对学电影的大学生),在跨度上是终身教育(而不仅仅是小学、中学和大学),在渠道上是立体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场所,还包括院线观影、学校观影、互联网观影等观影方式),在方法上采取体验教育(因为电影媒介的形象直观性,更容易让受众全身心地浸润其间,实现充分的体验教育),在讲求学习的迁移与意识的启蒙的同时,重在授人以渔,即重在教会受众能够从电影的视听语言等形式分析入手,进而可以理解电影媒介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主题意蕴乃至意识形态,形成理解和批判的能力与方法。
以下我们就来分析媒介素养养成与电影媒介教育特别是少儿电影媒介教育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一
媒介素养养成是近年随着大众媒介崛起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源在于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以及与受众产生的复杂的互动关系。鉴于媒介素养不断变化的本质与使用情况,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索尼娅利文斯通(Sonia Livingstone)教授认为,媒介素养是在各种媒介语境下近用、分析、评判和创作信息的能力而媒介素养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不是一种媒介所能完成之事。而本文则侧重从电影媒介素养的养成角度,来探讨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与媒介素养养成。
受到皮下注射论和子弹论等媒介影响论的影响,过去的媒介教育工作者多倡导保护主义的教育模式,美国学者波兹曼提出了著名的童年的消逝,即波兹曼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非常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而且颇具独创的论题,即童年的诞生,是因为新的印刷媒介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强加了一些分界线,而在电视之类媒体的猛烈攻击下分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问题转变为娱乐,新闻和广告定位在10 岁孩子的智力水平。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媒介教育工作者提出超越保护主义。例如英国学者大卫帕金翰在他的《超越保护主义》一文中概括性地指出,上几代媒介教育工作者大多建立于一种保护主义的教育模式,力求通过媒介教育,使学生免受媒介所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如今,由于这种教育模式缺乏对青年人接触媒介经验复杂性的了解,也没有教给学生如何应对急剧变化的媒体环境,所以,这种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批评。因此,今天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强调多种媒介多元共生的外部生态、媒介与受众复杂互动的关系,不再将少年儿童视为被动接受的一方,同时,强调了面对大众媒介迅猛发展的事实,疏胜于堵。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作为大众媒介之一的电影媒介教育也被纳入到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制中,这在欧美发达国家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中学也开设有媒介研究课程。例如,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的中学就增设了电影研究和媒介研究课程,这一课程也进入了全国性的考试范畴。此外,媒介研究也已成为澳大利亚部分小学和初中的课程,具体包括摄影、印刷媒体和电视方面的课程。事实上,美国学界也一直注重将电影教育融入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体系。20 世纪60 年代初,美国九所大学增设电影专业,而到80 年代,美国开设电影教育课程的高校已经增至一千余所,并且仍然保持增长的势头。值得注意的是,其目的并非仅在于培养专职的电影工作者,而是将电影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融入大学文化教育的综合体系之中,从而帮助高校学生掌握新世纪影像文化多维的视听思维方式,掌握更为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学生对电影内容的判断、评价能力和运用影视媒体的能力。
而在我国,在1922 年中国少儿电影的开山之作《顽童》以及之后的少儿电影创作,均秉持寓教于乐的传统教育理念。而与之相关的少儿电影理论与批评,清楚地看到少儿电影在教育少儿方面的直观形象的优点,提出了儿童本位的影片、儿童教育的电影片、儿童电影的观众细分等观点。而激进的左翼少儿电影理论与批评家们在学习苏联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苏联儿童电影创作体制保障、儿童电影创作内容所具备组织动员和教育鼓舞之作用、用儿童电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等思想。后,更是在体制、组织和机制上保证了少儿电影的创作、生产,如1981 年儿影厂的设立,以及设立后每年国家在政策、资金和发行等方面给予的倾斜与资助。各级党和政府以及新闻媒介也在不断呼吁重视电影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在中小学中实行电影媒介教育。事实上,中国的儿影厂是世界上第二个专门为少儿创作电影的电影机构,在中国少儿电影发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同时,中国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电影的媒介教育功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均旗帜鲜明地提倡电影媒介教育,特别是针对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
二
作为媒介素养养成中的一种重要种类,电影媒介素养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以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为例加以说明。
(一)少儿电影教育的对象主体是少年儿童,要建立适合他们年龄阶段观看的片目库少儿电影教育的对象主体是少年儿童,因此,深入研究和确定少年儿童的内容分层就十分重要。事实上,儿童概念的提出是一个现代性的概念。法国学者阿利埃斯在其《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中认为,从中世纪末期以来,父母逐渐开始鼓励小孩与成人分离,以儿童及对儿童的保护和教育为中心的新的家庭观发展起来了。将儿童时期视为一个最特殊的人生阶段,这个观念自此扎根于现代西方思想之中,并席卷世界,成为无可动摇的价值观。美国学者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认为事实上,如果我们把儿童这个词归结为意指一类特殊的人,他们年龄在7 岁到比如说17 岁之间,需要特殊形式的抚育和保护,并相信他们在本质上与成人不同,那么,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儿童的存在还不到400 年的历史。的确,如果我们完全用一个普通美国人对儿童这个词的理解,那么童年的存在不超过150 年。因此,我们可以说,儿童的发现是人类社会走向进步与文明的标志之一。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少年儿童的年龄界限的上限为18 岁。首先来看一下联合国和我国对少年儿童的年龄规定。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第一条为本公约之目的,儿童系指18 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 岁。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规定: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陈永明主编的《儿童学概论》中认为我们所说的儿童包括:学前教育的对象---婴幼儿(0-6 岁),小学教育的对象---少年儿童(6-12 岁),中学教育的对象---青少年(12-18 岁)。综上所述,一般认为的未成年人主要是指18 岁以下的人群,而在这一群体中,又因为其生长发育的阶段性不同以及现在全世界主流的学制划分,具体分为三个阶段:0-6 岁称之为幼儿阶段,一般对应为幼儿园阶段;6-12 岁称之为儿童阶段,一般对应为小学阶段;12-18 岁称之为少年阶段,一般对应为中学阶段(包括初级中学:12-15 岁和高级中学:15-18 岁)。
据此标准,国内主流的儿童文学理论界将儿童文学分为三个层次幼年文学是为三岁至六七岁的幼儿(幼儿园阶段)服务的文学。童年文学是为六七岁到十二三岁的儿童(小学阶段)服务的文学。少年文学是为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的少年(中学阶段)服务的文学。 因此,在进行少儿电影教育之前,一定要将少年儿童对象清楚地分开来。可以学习少儿文学中的读者对象的三个层次和少儿阅读中的阅读分级制度,即针对儿童和少年的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和接受水平,制订不同的阅读内容。在少儿电影界,也应该按照受众对象年龄的差异进行区分,如张之路在《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中认为在中国大陆,儿童电影是一个总体的概念性习惯用语,在这里谈到的儿童在实际中包括了幼儿(学龄前、小学低年级)、儿童(小学中高年级、初中低年级)、少年(初中高年级和高中)三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儿童电影也就是以这三个年龄阶段儿童为受众的电影。显而易见,虽然他们都属于未成年人的范畴,但在这个十几年的年龄段跨度里的未成年人,无论从生理或心理上都存在着巨大差别。他们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结构,对生活的认识程度、判断能力,对艺术的欣赏趣味等诸多方面都是不同的。除此之外,也有将为3-12 岁儿童观看的影片称为儿童电影,将为13-20 岁青少年观看的影片称为青少年电影。
以上的这些区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的观影需要。我们今后的少儿电影教育的对象意识要进一步加强,不能笼而统之的只是面对普泛的少儿观众进行电影教育,而要针对少年儿童受众的年龄、接受水平等进行细分,如针对儿童的观影和针对少年的观影侧重点不同。如果将拍摄给儿童看的儿童电影给少年观众看,少年观众会觉得不过瘾,而将拍摄给少年读者的影片给儿童观众看,儿童观众又会觉得看不懂。因此,针对少年儿童观众因为生理心理差异而导致的观影内容的差异,就更加需要懂得电影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各种专家的共同参与,就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适合观看的电影进行分级指导和片目确定,最终建立适合他们观看的片目库,然后有的放矢地根据少年儿童不同的年龄层次和需求进行观影片目的选择。
(二)少儿电影教育的内容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少儿电影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指适合少年儿童观赏的电影资源,正是这些电影资源构成了少儿电影教育的基础,其内容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是指少儿电影,根据2005 年出版的《电影艺术词典》定义:为少年儿童拍摄的故事片。即从培育儿童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本身的精神需要出发而拍摄的、适合他们的欣赏特点和理解能力的影片。这种影片的创作,一般都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和智力特点,从选材、构思到艺术表现的整个过程,都注意作品有益于儿童,容易为他们所理解,并为他们所乐于接受,儿童片的儿童,不是指题材范围,而是指服务对象。因此,少儿电影即以少儿为本位的电影,拍摄者以少儿为本位,根据少儿的接受心理、接受水平和能力而拍摄的影片,这样的影片很多,如《小兵张嘎》、《鸡毛信》、《我的九月》、《寻找成龙》等。而少儿电影的数量虽然与拍给成人观看的数量相比较少,但其绝对数字也并不少,截止到2008 年,中国少儿电影已经拍摄了五百余部,有一百五十余部共荣获国内外各种荣誉达五百余项,其中59 部在世界上25 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电影节荣获一百二十多项,显示了中国少儿电影的实绩。这些少儿影片中有很多经典之作,可以作为面向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的重要观影材料。此外,除了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拍摄的优秀的少儿电影也可以成为中国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的观影材料。
广义是指除了以少儿为本位的少儿电影外,还包括其他适合少儿观看的电影,这些电影未必是创作者专门给少儿拍摄的电影,但因其内容与少儿生活、思想有联系,也会成为适合少儿观影的影片。这样的电影也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教师电影。有研究者将这类电影称之为教育电影,而我认为将之称之为教师电影更准确。因为这种电影类型的表现主体是教师,反映的工作场所是学校,其中最主要塑造的还是教师形象,这也是教师电影与儿童电影的叙事立足点的不同,即特别突出这种电影类型的电影表现的主体是教师,反映的工作场所是学校。代表作有陈凯歌1987 年导演的《孩子王》,吴天忍1991 年导演的《烛光里的微笑》,何群1994 年导演的《凤凰琴》,杨亚洲2002 年导演的《美丽的大脚》,郑克洪2007 年导演的《我的教师生涯》。除中国外,外国的教师电影有伊朗电影《黑板》、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美国电影《音乐之声》、《霍兰先生的乐章》、《弦动我心》、《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心灵捕手》等等。除了教师电影外,其他适合少年儿童身心观看的优秀的电影作品,经过把关审核后,均可以成为少年儿童电影媒介教育的重要的观影资源。
可以说,作为少年儿童电影媒介教育的电影本身就具备认知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等四大功能。作为一种形象直观的艺术形式,电影自诞生之初就承担着寓教于乐的重要使命,在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后,电影已然由最初的街头小玩意变成了今日的第七艺术,具备了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技巧,同时也已成为了当今时代的时代话题的主要制造和讨论的场域。如2015 年侯孝贤导演的《聂隐娘》,就引起了社会各界观影者的不同反响,话题围绕着艺术与商业、历史与虚构、看得懂与看不懂展开,挺派和倒派争论的不亦乐乎。除此之外,陈凯歌的《道士下山》、郭敬明的《小时代4》等也均引起了相关的社会话题。电影已经成为了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的一个公共话题的制造者和生产者,成为了一个时代症候式阅读的样本。作为媒介教育的重要媒介之一的电影在这个时代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作为少年儿童电影媒介素养教育的电影资源,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只要是适合少年儿童观赏的优秀之作都可以承担起媒介教育的重任。
(三)少儿电影教育的场所可以形成三个层面的联动互补
首先是最初的家庭。家庭是少年儿童生活和成长的最重要的环境,也是他们最初亲密接触的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极为深远。以前我们呼吁家庭中父母要重视亲子阅读,就是强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和教育,而阅读主要是针对纸媒介而言。随着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的发展,我们要呼吁家庭中家长要陪伴孩子亲子观影,也就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面对汹涌而来的电子和数字媒介,宜疏不宜堵,同时要积极介入,多陪同孩子一起观影,逐步教育和培养孩子对于电影的理解和批评能力。同时,这也要求家长应具备电影媒介素养,这样才能够引导孩子观影并且具备初步的理解和批评能力。
其次是少年儿童生活和学习的学校。首先是教师应具备电影媒介素养,这样才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组织学生集体观影、观影后教育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电影媒介观。因此,可以在师范院校乃至于非师范高校中开设电影媒介教育课程,让未来的教师们自己具备良好的电影媒介素养,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很好地引导学生。同时,我们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学生在校期间的集体观影、撰写观后感、老师点评提升的模式不要轻易的弃之如蔽,应该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有新的发展。如现在随着校园多媒体的发展,校园观影也越来越普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观看适合少年儿童观看的优秀的影片,观后可以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学生对于所观影片的反馈,教师在其中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电影媒介素养。
最后是少年儿童最终要走向的社会。除了少年儿童生活和学习的家庭和学校外,社会也是一个重要的外部环境。一方面,要通过立法、宣传等手段保证少年儿童接触的电影媒介环境的良好;另一方面,各个大学研究院所的电影专家、电影编剧和导演可以积极介入社会和学校,经常通过讲座、演讲、上课等形式普及电影媒介教育,为少年儿童了解和认识电影做普及和提高工作。只有真正实现了少儿电影媒介教育场所中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方联动互补,才能为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空间。
【关键词】班主任;感召力
1 成为学生的朋友,是产生感召力的前提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总设计师,面对的是具有不同个性,有着不同生活经历的学生,要让学生团结在你的周围,你就必须成为他们的朋友。为此,首先要认真去研究和了解学生,知道现在的学生在想什么?他们崇拜的偶像是谁?喜欢哪些运动?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生活在怎样的家庭环境中?有什么特殊的生活经历等等,这样才能同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谈话时才可能有的放矢,并取得较好的引导效应。如前段时间的学生对F4特别崇拜,甚至有些迷恋,平时写信用的信纸、信封都是与F4有关,日记本上贴的是F4的照片,有位学生搜集了许多F4的材料,影响了正常的学业,所以在找她谈话之前,我先看了《流星花园》的碟片,知道了在F4的身上体验了我们许多青年人的追求与向往:他们年轻、漂亮、有钱,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在生活中充满了叛逆。了解了这些后,与该同学谈话时,告诉他崇拜偶像是年轻人的一种正常行为,但给予了他理解的同时,对他的思想进行的剖析,并指出F4和生活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差距,指出他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位同学说:没想到老师你也知道F4。另外,爱好和兴趣是班主任了解学生,与学生交友的一个很好的媒介,师生之间有了共同的情趣、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心声,那么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就变得随时都有契机,处处都有话题。在工作之余,我与同学们一起踢键子、跳绳、打羽毛球,有的运动不仅积极地参与,甚至可以当学生的业余教练,就这样,与同学们生活在一起,成了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做起学生的思想工作也变得得心应手,每次校内有班际竞赛时,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说的就是:“老师,我们一定给你去拿一个第一来”。
其次,当班主任的,不要错误地认为学生应理所当然绝对服从你。学生也是充满个性、感情丰富、思想复杂的人,他们的真情实感、思想动态只有在民主、平等、融洽的氛围中才能得以如实反映。
因此,班主任老师应多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并珍惜班级的公益劳动、班里组织的活动等机会,与学生轻松地聊聊天,谈谈家常。使学生在接纳、信任和亲近你的同时敞开思想、畅所欲言,此时便可寻机教育。
2 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水平是产生感召力的必备条件
老师在学生眼里是神圣的,是什么都懂的“博士”,班主任老师更是如此。因此,班主任就必须具备广博的学识,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在教学与管理过程中才能回答学生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的提问,即便是在与学生谈话聊天,也能触类旁通、深入浅出、风趣有味。
一般来说,班主任老师还兼着一些课程,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将自己承担的课讲好,是得到学生信服和管理好班级的必备的条件。因此,要认真钻研教材、教参,保证讲课中不出差错,并注重研究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自己的课上得充满生机而有趣味性。否则,差错太多,学生就会逐步产生对教师的不信任感,课上得枯燥乏味,也不会吸引学生。要知道,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老师学识上的无能。
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从网络上随时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如果老师不能在更广阔的领域里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将使学生感到失望,因此,作为班主任,平时要加强学习,多读各类有益的书籍、报刊和杂志,注意收集各种资料,并做好分门别类,适时地做些笔记,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并注意把各方面的有益知识,恰当地安排在教学中,晨会、班会上介绍给学生。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增强了班主任的感召力。
3 班主任老师为人师表,是产生感召力的关键
班主任老师的身教胜于言教,其道德修养、言行举止、行事处事等,对学生都起着耳闻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我们常说的:“累坏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班级”。
因此,班主任时时处处都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我每天都在预备铃响前进教室;要求学生认真做操,我总是坚持每天参加做课间操;要求学生不着奇装异服,自己总是穿着大方、朴素、整洁。工作中,奉公职守,敬业爱生,身先垂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并注意讲究信用,只要自己承诺的事一定要做到。同时,对学生的关心与关爱,不能只停留下言语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上,如一天早晨,到教室后,按常规观察着学生的行为和状态,发生一位学生精神不好,伸出手摸摸她的头,发现不发烧,就继续询问是否有什么不适,后知道她因为没有吃早餐,我立刻带她去买早餐。班主任带学生看病,关心他们的冷暖,都体现着老师对学生的一片关爱,自己的言行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
4 正确对待违纪学生,是产生感召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019-02
社会历史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拐点,我们的生活及交友方式已经不同于过去几千年的传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流行标志着微时代已经渗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前沿群体,其不可避免地受到微时代的影响,微时代的到来改变着当代青年人的社会生活。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既存在有利的方面也存在不利的方面。因而,我们对此现象要理性分析并合理引导,发挥有利的一面规避不良的影响,使大学生表达社会责任的途径更有效,为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培养提供更新更便捷的途径。
一、微时代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现状
以微电影、微信、微博等“微媒体”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崛起,使得大学生进入了微时代。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仅仅通过手机或者电脑不仅可以掌握社会各阶层的最新消息,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这样的平台抒发自己的情感,弥补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遗憾,例如猴年最火的新闻莫过于全国网友集体呼吁“猴哥”六小龄童上春晚的事情,事情的起因是一网友在微博上写到六小龄童春晚节目被毙,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网友纷纷转发评论声讨春晚导演,事情愈演愈烈,最后整个事件轰动全国。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南京虐童案”、上海地铁“鸡爪女”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事件的背后,全国网友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由此可以确定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一杆秤,人们都坚信正义的力量,正是有微时代这样良好的平台才可以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微时代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媒体时代给大学生带来许多便利:(1)微时代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信息传播方式更为便捷,信息来源和接收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大学生可以更为便捷地使用手机或电脑这些传播媒介来获得国内外最新的消息动态。(2)微时代的快速崛起有助于增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更方便地拓宽自己的人脉网络,这有益于扩大人际交往范围,此外微时代可以进一步增强那些不善言辞、较为内向学生的人际交往自信,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群体当中。(3)微时代信息传播的便捷性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大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媒介有目的性和有选择性地获取自己想要的各类学习资料,这一方面可以提升大学生自主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另一方面脱离了对老师的过分依赖,有利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
微时代的到来除了给大学生带来诸多实用性和便利之外,因其传播方式的开放性和隐匿性也使得大学生出现网络责任意识缺失等现象。首先,大学生缺乏信息辨别能力。由于大学生缺乏信息的准确判断能力和意识,就更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思想信息的冲击和影响,这无疑有损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可以导致认知偏差、价值观定位错误等不良后果。其次,大学生沉溺于虚拟社交,这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与生活。因为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充足,他们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微博和微信的动态中,由于他们过度地依赖微博和微信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与课外活动失去兴趣,极其容易出现厌学心理。再次,大学生更易于深陷在微时代虚拟的交往中,从而忽视现实世界必要的人际交往,最终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一些学生在虚拟世界中能够与人正常交流,但在现实生活中缺乏与老师、同学之间的沟通。过分沉迷在虚拟世界中导致一些学生迷失自我,对身边的同学漠不关心,产生自我封闭、迷茫、恐惧等心理状态。
二、微时代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道德意志力及信息甄别能力较弱
大学生群体在参与自媒体传播活动时,往往缺乏主体自觉,忽略了作为自媒体人的责任与使命,以及职业素养、道德自律与政治意识。大学生群体身上体现的道德水准低下、法制观念淡薄、热衷跟风炒作、散布虚假信息等特征尤其明显。作为自媒体生力军的大学生其自媒体主体意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积极参与自媒体传播活动,但极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媒体人;二是极度缺失作为媒体人的道德自律和职业素养品质;三是缺乏理性的评价标准和分析能力;四是缺乏正确的网络责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大学生基于其社会经验不足、心理不成熟的本性特点会导致他们道德意志力较弱、道德甄别能力较差,因此他们就不易经受住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的诱惑。此外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期,虽然获取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因而就很难抵制复杂多变的网络文化环境对他们造成的不良影响,故此大学生就会在网络环境中出现在言论上不负责任的不良表现。
(二)传统德育教育工作跟不上网络时展步伐
高校主流价值观教育在自媒体时代跟传统媒体时代最大的区别就是缺少作为把关人对网络信息的过滤和筛选,这无疑会造成不良信息传播泛滥,这里面也充斥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低俗的图片和视频,因此会导致网络环境下传统德育教育功能的弱化,故而进一步导致当代大学生基本品德素质的培养、道德习惯的培养、人格素养的培育等方面进一步弱化。由于学校的沟通渠道不畅、管理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产生道德行为失去有效的控制、引导和约束的行为不规范,最终导致大学生伦理价值观扭曲。由于网络失德现状的出现给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造成极端的不良影响,大学生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容易被不良信息所误导和迷惑,因此会造成大学生准确辨别信息能力进一步削弱。虚拟世界的开放化和多元化使得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不良信息传播的主体,这无疑使得主流媒体的教育效果和受教育者的权威价值观被进一步弱化。
(三)良莠不齐的微时代信息影响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形成
大学生在频繁接触不良思想和言论后,容易产生错误的是非观,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一些商业网站为了增加客户量,使用各种低下手段来吸引大学生眼球,其中包括、广告、视频,以及极具诱惑性的网络聊天室。除此之外,网络时代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网络游戏,大学生往往会沉溺于网络游戏而无法自拔,这不仅会消磨他们的意志还会导致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畸形发展。
三、微时代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培养机制
(一)大学生应充分担当起“媒体人”的重任
大学生在微博、微信中任何消息都要履行好作为一名媒体人的职责,大学生应该明确作为“媒体人”应具备的职业操守,做到真实报道、不颠倒是非、价值中立、不恶意伤人、抑恶扬善,传播正能量。大学生对自己的消息一定要谨言慎行,充分考虑到的消息是否会危及他人的利益,要杜绝传播有害信息。此外大学生一定要认清自媒体的特殊性,参与其中的人不仅是各种信息的受众,同时也是传播的主体。因此大学生在各种消息时务必要承担起作为主体应该承担的网络责任。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大学生微时代主体意识的培养和网络责任教育。强化网络道德、法规、安全与健康教育,以此来强化巩固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脱离不了社会主义品德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三者之间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需要借助于传统德育教育的衬托,才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道德观念。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心智不成熟、甄别事物能力薄弱阶段,就要着重对大学生思考探索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只有建立起一支不但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而且精通网络德育的师资力量,才可以更高效地实现微时代大学生的德育工作。
(三)强化社会角色认同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微时代网络责任感教育工作
重点突出在当今网络舆论管控不力的条件下,大学生应该如何提升自我道德素养,积极倡导大学生担当起作为媒体人的重任,在多元信息时代下进行有选择和有针对性的理性思考,提高自我对微时代下不良信息的防御功能。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根据,它对增进大学生思想品质教育和提升大学生责任感认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促进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还可以增长见识,磨炼意志。因此社会工作者要大力号召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大学生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基本国情,能够增加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网络责任意识。
(四)完善网络系统法律法规,约束大学生网络行为
我国应确保颁布的法律法规能及时迅速适应网络社会不断发展着的实际情况。(1)完善程序化的治理机制。我国应该对如何依法进行监督、纠正和处罚违法行为颁布详细的法律法规,而不只是做出一些原则性的规定。(2)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我国应该完善第三方监督机制和侵权责任认定方面的立法工作,保证其在职责范围内准确的政府信息,减少因公民权利意识与政府信息不透明之间造成的矛盾和冲突。(3)着力解决网络管理立法滞后问题。加快网络管理的立法速度,来适应当下网络发展的步伐。通过制定规范的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制约大学生不良网络行为的产生,使之更有效地顺应目前网络社会大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吕晓峰.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及其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10(6).
[2]马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建构[J].中国国情国力,2011(7).
[3]韩立国.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对策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