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茶文化当代价值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8 17:31:5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茶文化当代价值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茶文化当代价值

第1篇

关键词:茶文化当代音乐教育;价值;运用

1茶文化和音乐之间的历史渊源

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历程源远流长,历史底蕴极其深厚,是经过数千年历史洗礼留下来的精华,发展至今依然被人们广为推崇。认真回想书籍中有关采茶、饮茶方面的诗词歌赋不难发现,茶文化和音乐早已被古人融合在了一起,并被历代人们所传颂。比如,大家熟知的《行香子•茶词》、《宿杜曲花下》、《鹧鹄天•汤词》等作品,都提到了琵琶、笛子、古筝等一系列古典乐器的应用。与此同时,当代茶楼中经常播放的音乐也均以古典歌曲为主,奉行了“茶适合净室与古曲”这一从古到今永不改变的文化与旋律。茶艺与茶道即是能够培育人们精神情操的艺术形式,也是能够培养人们审美情趣的美学形式。因而,茶道学习不仅可以利用沏茶、赏茶增进茶友间的沟通与友谊,[1]同时,还能够通过品茗让自己树立求真、温婉、廉洁、清和的高尚情操。另外,茶道作为能够提升气质且极具意义的美学仪式,同古代文人、墨客等儒雅之士所提倡的儒家、道家与佛家的茶文化精神不谋而合。茶文化和音乐是相生相容的关系,如我们熟知的采茶歌。来源于日常生活但又高于日常生活的采茶歌,经过发展又衍生出了采茶舞、采茶戏等,且这些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都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尤其是采茶戏,其为我国有且仅有的独特剧种。即便是在现代生活中谈论到茶文化和音乐的相容相生时,很多人也会想起一些经典的传统采茶歌,如《请茶歌》、《采茶舞曲》等。当然,当代音乐在吸收传统茶歌的基础上,也极其重视对其的发展与创新,促使茶文化和当代音乐不断发生碰撞和交流,推动了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更好发展。比如,在精湛的茶艺表演中,将水从壶中倾斜而注到茶杯中的动作,配之以古典曲目《高山流水》,可以让整个画面充满诗情画意,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与艺术环境。

2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2.1增强审美感知力音乐属于声音艺术的一种,也是情感最为丰富的艺术形式。因此,采茶戏、茶诗歌、茶艺表演等各种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不仅要蕴含深厚的审美意境与茶道精神,而且还要增强动作的“神韵”与美感度,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聆听与观赏真切感悟到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及美的享受。[2]伴随着学生在音乐知识方面的不断积累与提升,促使学生对音乐的表达方式产生了更多理解,也更易于把握音乐作品中蕴含的茶道精神、表达意境等,进而提升其审美感知力。2.2有效拓展想象力从某种角度去讲,丰富的想象力主要是指从对象的表现形式中获取更为广阔的思考与想象空间。将茶文化应用于当代音乐教育中,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体验美、发现美以及拓展美,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深化学生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悟,增加想象的弹性空间,而且有助于学生通过音乐科学表达自己的内在情感,深入理解与把握音乐作品的本质内涵与文化蕴意。例如,在当代音乐教学中学习作品《十二月采茶》时,蕴意饱满的曲词不仅仅能让学生体会到茶农愉悦欢快的心情与奋发向上的积极态度,虽有无奈但却毫不气馁的伟大精神,更为关键的是能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对茶园的景象、茶农的情感及辛勤劳作的画面等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还能有效拓展想象力。2.3建立健全高尚人格茶自古就被中华民族视为高尚情操与健全人格的重要象征符号。因而自古至今数不清的文人骚客均是在茶的陪伴下洞悉事故人情,领悟清净为怀、虚怀若谷的道理,将茶作为支撑自己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柱,当然也创作出了一部部脍炙人口的茶诗词、采茶戏、茶歌曲等。在当代音乐教育中引入这些与茶息息相关的作品,对学生深入理解茶文化内涵与音乐本质有极大帮助。[3]古代人们对茶味、茶秉性的解读实质是对茶的意蕴与精神的赞美,是为了塑造更为高尚的品质与人格,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所以,在当代音乐教育中运用茶文化,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予以改正,对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与道德情操塑造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运用路径

3.1增加教材的茶文化内容比重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常被列为“副科”,始终处于教育的边缘地位,所采用的音乐教材也是长期未得到调整与创新的陈旧教材。但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音乐内容却在不断变化,如果一直沿用传统教材开展教学,不仅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会降低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为实现茶文化的有效应用,需要相关人员紧扣茶文化对当代音乐教材进行改进与创新,适当增加教材中的茶文化内容比重。譬如,在教材中详细介绍我国各地区比较经典的采茶歌,将茶艺、茶道与当代音乐教育内容相融合,提升学生对我国茶文化的认知与了解,最大程度地发挥茶文化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带动作用。只有在当代音乐教育中注入更多的茶文化内容,才能让学生对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路径有更为清晰的理解,也才能真正发挥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积极作用。3.2发挥多媒体的音乐教育功能新时代的多媒体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被广泛应用到包括学校在内的多个领域,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有利于促进当代音乐教学内容的积极开展。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诸多音乐教师仍以“唱练结合”的传统教学方式为主,这种单一的、机械的教学模式缺乏专业性,而且易于出现走音、气息不稳等现象。[4]然而,多媒体作为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如果当代音乐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不仅可以提高音乐示范的精准性与逼真性,而且丰富多彩的教学画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具体而言,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播放有关茶文化音乐的音频、视频以及有声读物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直观认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影响力。3.3开设茶文化的音乐欣赏课程在当代音乐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取不同朝代中极具特色的有关茶的舞蹈、歌曲或词曲等作品,以此当作茶文化的音乐欣赏课程的重点内容。例如,《茶歌》、《全唐诗》、《西山兰若试茶歌》、《茶中杂咏序》等。同时,茶歌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由民谣改编而成的歌曲,即民谣经过文人墨客的整理、配曲与雕琢,再放置于民间进行传唱,如在明清时期广为流传的茶歌曲《贡茶鲥鱼歌》;同时茶歌还有一个重要来源,即由茶工和茶农自己创编而成的山歌或民歌等,如在清代的武夷山采茶区广为流传的劳工歌等。通过鉴赏这些描述茶文化的音乐曲目,可以增强学生的歌词理解力,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感悟到歌曲的内在魅力与文化气息。[5]另外,当代音乐教师在茶文化的音乐欣赏课堂上,还应积极引导学生针对茶文化的赏析及见解进行讨论,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深切领会中国茶文化的浩瀚与精深。开设该课程的重要目的是鼓励学生学习鉴赏茶文化音乐的内容和方法,初步具备基础的文化赏析水平与能力,促使学生将自己对人生的领悟、文化的认知以及自然的万物等融入到当代音乐的学习之中,进而创作出经典的、触动心灵的现代音乐。3.4重视实践活动的科学合理组织加强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茶文化的音乐选择水平与能力。学生在当代音乐教学中学到丰富的茶文化知识之后,已经对茶艺表演中的音乐选择、音乐形式等有了系统性的了解,此时就需要音乐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本质上讲,音乐实践就是在学生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上,感悟音乐中的茶文化精髓,实现音乐感知与音乐能力升华的一系列过程。科学有效开展当代音乐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通过音乐与茶文化学习,更好的树立形象思维和鉴赏思维。诸如,教师可以举办赏乐茶会、音乐茶谈会、茶音乐竞技等实践活动,对学生应用茶文化的音乐能力进行系统化、集中化的训练,对学生的艺术品位进行层次化的练习,甚至可以通过举办音乐欣赏茶会等活动,全面展示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的实际训练成果。[6]这种实践模式,既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当代音乐的学习之中,还有助于教师形成学生学习成果记录,对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进行全方位的把握,从而为提高当代音乐教育的针对性发挥重要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在此学习过程中,广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结合茶艺表演的具体类型,选用最为合理的音乐曲目,然后在音乐茶会活动中进行表演,不但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而且能提升教学质量与成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等。

总而言之

历经数千年的茶文化,不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还是全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茶文化还影响着英国、日本等国家的茶文化形成。当代音乐教育如果能够将茶文化科学引入到课程之中,则可以有效巩固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功能。从微观视角去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感知力与审美力,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操与整体素养;从宏观视角去看,也是传播与发扬中国茶文化的主要路径,对提高整个社会的品德素质、人文素养以及精神文明等有突出作用,更有助于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曾竹娥.浅议音乐教学的生活化取向———以赣南采茶戏教学为例[J].群文天地,2012(11).

[2]杨韶军.粤北采茶戏及其音乐歌舞特色[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09).

[3]陈茶凤.茶文化学科音乐课开设的意义和教学设计[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08).

[4]林晓洁.不可替代的魅力———浅谈茶文化与艺术的联系[J].文学界(理论版),2011(02).

[5]李文姬,赵静.凤庆茶道文化中民族民间音乐的表现及重要性[J].音乐大观,2013(03).

第2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转型;风景式茶园;设计理念;应用探讨

从茶园的经营内涵及经营业态上看,其实际上是整个茶叶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传承载体,而茶园中所具有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内涵,不仅是整个茶文化体系成熟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茶园经营过程中,通过融入必要的文化元素和时代价值理念,从而实现整个茶园经营建设的最大价值。

1当前现代农业产业转型的实施背景分析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产业,也是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产业,在整个农业产业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完善的产业经营元素,成熟的产业经营思维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的成熟度与完善度。而在当前农业产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创新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经营思维,从而实现整个农业产业的最大效能。农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行业,而随着当前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不断成熟,如今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用好整个农业产业要素,发挥农业产业的最大化价值,能够实现农业经营效果的改革提升。不仅如此,现阶段在农业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良好的产业业态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熟度和完善度,从而影响整个社会产业体系的完善度。对于当前整个农业产业发展来说,科学化、市场化、生态化、产业化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而想要破解农业产业发展难题,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的最大价值,就需要从市场元素的丰富诠释入手。我国是传统的农业经营发展国家,在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历史上,其更关注的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而整个农业经营体系中,想要实现整个产业转型发展的理想目标,就需要从创新产业经营机制,融入市场化元素入手,尤其是要将当前社会大众所关注的内容元素融入其中,从而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对于农业发展来说,茶园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和基础,而茶园在经营过程中,其不仅是茶叶产品生产、加工、制作,同时更重要的是传承茶文化体系,融入茶叶产业发展的各项要素。结合整个茶叶产业体系发展状况,可以看到其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整个茶叶产业经营过程中,其备受市场关注,当然从茶叶产业经营发展的具体实际看,其实际上与市场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对于整个茶园经营活动开展来说,需要将社会关注点融入其中。当前,人们对茶园的关注点,不仅是茶叶这一健康、生态、绿色要素,同时也是茶文化理念内涵的有效融入和诠释。而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要通过创新设计理念,完善设计元素,从而实现整个茶园经营活动的最大效能。

2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认知

对于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其实际上是一项整体性活动,无论是整个茶园中所具有价值元素,都需要传承与创新。对于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来说,其想要实现最佳设计效果,其前提在于寻找到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的基础定位,恰当准确的定位是实现最佳设计效果的基础和关键。更是茶园设计理念优化创新的前提和根本。与普通、大众茶园所完全不同的是,风景式茶园在经营过程中,其将生态、休闲元素融入其中,无论是茶园的经营层级,还是整个茶园的经营要求,其需要结合设计活动开展的价值要求,从而实现整个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的最大价值。对于现代农业产业转型活动开展来说,其通过创新产业机制,完善产业元素理念,从而实现整个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的最佳效果。而对于现代农业产业经营发展来说,提升产业价值,优化产业经营理念至关重要。从当前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具体实施要求看,转变发展理念,优化发展思维不仅是整个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更重要的是提升产业内涵,优化发展层级的必然选择。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的开展,实际上是优化设计理念,将时展所需要的元素内容融入其中的重要要求,风景茶园在建设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将风景元素融入其中,尤其是通过创新茶园经营理念,完善茶园经营过程中所具有的业态元素,从而实现整个茶园经营发展的最大价值和效用。在开展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时,要注重创作设计理念,尤其是从动态化视角来认知整个茶园设计活动开展形式。

3现代农业产业理念及风景式茶园内涵

现代农业产业与传统农业之间相比,有着重要差别,无论是整个农业产业的经营理念,还是其具体的经营思维,实际上都是整个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要求。从现代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的体系化状况看,完善的产业理念不仅关系到整个产业发展的成熟度,同时也影响了整个现代农业产业价值化的推动和实施,对于现代农业经营活动开展来说,风景式茶园无疑是整个产业体系中,极具特殊性的元素理念内涵。现代农业产业理念实施过程中,其指的是整个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从整体视角出发实施产业整合。在现代农业产业理念创新与应用过程中,要注重创新产业发展思维。实际上,对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来说,产业化、链条化、生态化、内涵化是发展的重要方向。而随着现代农业经营发展体系不断成熟,如今在开展现代农业产业经营过程中,需要完善融入时展的具体元素,通过丰富价值理念,从而实现整个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的最佳效果。而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茶园作为重要的载体,建设风景式茶园,不仅是一种理念上的创新与完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完善、生态化的心态、理念来开展茶园运营活动。风景式茶园在经营过程中,更要注重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整个茶园经营过程中。对于茶园经营建设来说,其作为整个农业产业传承发展的基础,无论是整个茶园的经营内涵,还是整个风景式茶园经营活动中所具有的价值元素,实际上都值得我们全面探究。现代农业体系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阶段,无论是该产业体系中所具有的价值理念,还是时代元素,都需要结合具体要求进行创新完善,从而实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最佳效果。农业产业转型发展,不仅是发展层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发展内涵的优化,结合整个时展背景来看,创新产业体系,不仅关系到产业理念的优化,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其能够实现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最佳效果。对于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来说,实现整个农业产业体系的最大化价值,从而满足茶叶产业持续发展的最佳效果。

4现代农业产业转型背景下的风景式茶园设计思路

茶文化体系是我国整个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该文化体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物质元素是基础,精神理念则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传承创新的核心与关键。随着当前多元文化发展体系不断成熟,如今茶文化元素与旅游等多样元素内容相结合,从而发展成为具有综合内涵的价值元素。对于风景式茶园来说,也是如此,其整个茶园不仅是一种优美的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其中融入了时展的多层次需要,尤其是其与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这一大的时代背景相吻合,适应这一时代的体系化要求,更能为整个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通过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市场需求是整个产业转型发展的基础导向,其目的在于提升整个农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专业化生产服务企业管理,创新服务形式就是整个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从而解决当前整个农业体系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说,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产业经营过程中,需要探究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从而在促进和提升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最佳经营效果。对于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来说,规划设计活动的体系化开展,其不仅仅是茶园自身经营理念的诠释和发挥,更重要的是在充分利用茶园自身资源基础上,通过融入市场发展的具体需要,以及结合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从而实现整个风景式茶园经营效果的最佳呈现。风景式茶园在经营时,要注重内涵上的完善,尤其是要注重选择合适的风景元素,在这一过程中,要从茶园所在地基本状况出发,不能盲目照抄。同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更要注重完善价值元素,特别是从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背景下,风景式茶园在进行设计优化时,要注重从时代特点出发,从而实现整个茶园经营建设的最佳效果。风景式茶园经营过程中,其不仅需要注重融入风景元素,更重要的是融入文化元素和内涵,特别是通过将传统茶文化元素理念融入其中,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茶园的经营要素和发展层级,更重要的是其能够为传统茶文化传承发展寻找到新的基础。

5结语

结合现代农业产业转型这一发展背景,可以看到传统的茶园经营设计理念与实际需要之间存在极大差距,而想要实现整个茶园最大价值的利用,就需要从根本上对茶园的时代价值和消费者自身的消费理念形成全面认知,其必然能实现整个茶园经营发展的最优化效果。农业产业转型,不仅为茶园经营设计提供了思路,更重要的是其为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奠定了相应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庆来.大地艺术与当代景观设计的研究———体验中心景观区域的概念设计[J].福建茶叶,2014(9):207-208.

[2]崔丽娜.江南传统建筑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南京白酒坊民俗风情街景观设计为例[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119-121.

[3]李云歌.茶园规划设计中茶文化旅游的应用研究———以古蔺县马嘶乡建新茶园规划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3):32-33.

[4]孙红霞.把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促成现代农业转型升级[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5(12):216-219.

第3篇

关键词:《茶经》 翻译 生态文化 自然观 生态生活方式

基金项目:浙江农林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成果(项目批准编号:20121100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果(项目批准编号:20131034

1014)。本文通讯作者:龙明慧,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一、引言

“一生为墨客,几代作茶仙。”“茶圣”陆羽(733-804)所撰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著作,是中国茶文化精髓的体现。

《茶经》自问世以来,就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且其影响是世界性的。尤其在20世纪,体现东方文明,蕴含和谐精神、道德理念、休闲养生情趣的中华茶文化,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茶经》更是被翻译成英、日、法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学者中引起了研究陆羽及其著作《茶经》热。

《茶经》介绍了茶方方面面的情况,包括茶香形状、煮茶之器、烹茶之水、品茶之器等,无不体现了大自然之美,同时也体现了丰富的生态文化。然而迄今为止,目前对《茶经》的研究却很少关注其中的生态文化,而对生态文化在《茶经》英译中之论述则更是寥寥。因此,本文从生态批评视角出发,围绕自然观、生态生活方式这两个最核心的生态批评范畴分析《茶经》中的生态文化及其在中国译者姜欣、姜怡[1]和美国译者Francis Ross Carpenter[2]两个英译本中的体现,为茶文化的翻译与国际传播提供借鉴。

二、生态批评

生态批评理论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其主要思想是要把“生态学的概念应用到文学研究中来,以关注自然生态为出发点,利用生态学的思想阅读文学,并在文学与生态学的结合中, 重新审视文学研究将如何面对现实、如何将文学作品再现的想象与情感与自然真实对话”,[3]xix从而碰撞出有利于人类与自然万物共存的世界观、价值观。[4]目前,学术界对生态批评概念的界定所广泛采用的是美国文学环境教授彻丽尔・格罗费尔蒂下的定义:“生态批评是研究文学与物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问……按地球中心的方法入手来研究文学。” [3]xix前者是生态批评对象的界定,以文学和自然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后者意在说明研究的方法,即站在地球生态的立场上来研究文学,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创作出更多的生态文学作品。[5]

《茶经》虽非文学作品,但其中蕴含的茶文化却是一种最为典型的生态文化。茶文化与生态批评的契合在于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是最原本的“原生态”。茶是最能体现因天之时、因地之宜的自然界灵物,最符合未来生态文明的生存之道。当代茶人陈香白先生说得好:“基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茶道美学总是要从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中去寻找美:中国茶道美学思想的基础就是人道……茶事过程实质上就是促进人体与自然尤其是生活环境的协调统一。”[6]可见,中国茶道的内在精神即在于保持人与大自然的统一,让人亲近大自然。而这种茶道精神正是陆羽在《茶经》中所极力宣扬的。

总的说来,中国茶文化,融合儒道释三家思想,体现的是天人契合、和谐统一的精神追求和境界。儒家以茶修德, 提倡中庸、和谐, 目的是要修身、齐家、治国;道家以茶修心, 追求宁静、淡泊, 目的是升仙成道;佛家以茶修性, 追求清静寂灭, 目的是“明心见性”。[7]这样的思想,也正是生态文化的重要体现,而这些思想无不蕴含在陆羽《茶经》的字里行间。因此,从生态视角研究,以生态批评的方法对《茶经》英译进行对比分析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茶经》中的生态文化及其英译体现

《茶经》虽主要是一部关于茶的历史、源流、性状、品质、产地、采制和烹饮方法及用具等的茶学专著,但陆羽在对这些茶学知识的介绍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化。总的说来,《茶经》中蕴含的生态文化主要体现于陆羽在文中表达的自然观、生态生活方式以及生态审美观。

(一)自然观

自然观是生态批评的核心范畴,指人如何看待自然,如何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8]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来源于大自然,又终将回归于大自然,与自然万物有着起源上的一致性和依存性。于是,就产生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而《茶经》中对于自然观的体现更是突出。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观首先体现在“茶”字本身。《茶经》开篇就提到了“茶”:“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是自然的产物,得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将“茶”字拆解开来,得到的是“人在草木中”,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与茶一样,生活在天地草木之间,是万物中的一分子;另外一层是指人与草木代表的大自然融合为一体,和谐共存,这是生态批评倡导的自然观的完美体现。然而两个译文只是将茶译为“tea”,没有对茶字的结构进行任何解释,也就没有将“茶”字中“人在草木中”的生态文化体现出来。笔者建议应从“茶”的生态角度出发,适当作解释性翻译,增加读者对其的理解。

又如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讲了煮茶的风炉, 在其上刻“坎、巽、离”三个八卦符号, 并标有“坎上巽下离于中, 体均五行去百疾”的字样。按照《易经》的卦象解释,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就是说, 煮茶的水在上,风从下面吹,火在中间燃烧,风炉和釜为金,木炭为木,煮茶时,阴阳五行皆备,而且配合和谐,所以煮沸出来的茶能“去百疾”。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是依据“天人合一 、阴阳调和” 的和谐思想提出来的。在这里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和谐”的思想与方法。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和谐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9]所以在这里作者极力要突出的是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 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体均五行去百疾”的翻译,中美译者采取了不同的表达。

例1.原文:体均五行去百疾。

姜译:balancing five elements to cure all diseases.

Carpenter译:Harmonize the five elements in the body and you will banish the hundred illness.

“体均五行去百疾”是指五脏调和,五行资生,百病不生。根据古代医学中的木、火、土、金、水的五行属性,联系人体的脏腑器官,运用生克乘侮,说明茶的药理功能。其中的“均”是“调和、和谐”的意思。姜译本将其译为“balancing”,而“balancing”主要表示“平衡、均衡”之意,无法让读者体会到其中的“体均五行去百疾”所蕴含的“和谐”思想。而Carpenter很好地理解了原文的思想内涵,将其翻译为“harmonize”,义为“使和谐;使一致”,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观。

另外,在《茶经》中,陆羽特别提到了煮茶用水。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说道:“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将水分为不同等级,突出山水是最好的煮茶用水,而山水也是最天然的水,没有人类加工的痕迹,这里充分体现出陆羽崇尚天然的自然观。

例2.原文: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姜译:As to the aspect of cooking water, mountain springs always provide a preference. The next option is river water. Well water is but a less satisfactory choice.

Carpenter译:On the question of what water to use, I would suggest that tea made from mountain streams is best, river water is all right, but well-water tea is quite inferior.

在这里,原文是客观描述煮茶用水的等级。然而两个译文的选词都带有明显的主观性。Carpenter译文中添加了“suggest”表示“提议,建议”,带有主观性。在这里,译者是告诉读者,他自己更加喜欢山水,认为山水是最佳的,因此建议读者泡茶时应当选用山水;而姜译文中使用的“preference”也表示一种主观的“偏爱和倾向”,未能体现原文崇尚天然的茶道思想。

(二)生态生活方式

人类应当以什么样的方式生存,人与自然应当处于什么样的生存关系,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生存理念一直是人们思考的问题。生态生活方式的建立,要求我们顺应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需要,转变物质化的生活价值观念,确立生态生活价值取向。《茶经》中体现的生活方式则是回归自然,克制欲望,简单生活。

众所周知,品茶需要在一定场所进行,大到山林野外,小到陋屋斗室,甚至是一张茶桌或是一个茶盘。环境如何对人们品茗的心境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追求与大自然的和谐。他们常把山水景物作为情感的寄托,借自然风光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古代茶人们都喜欢到大自然中去品茶。《茶经・九之略》中,给人以强烈印象的就是自然,人是自然中人,境是自然中之境,人、茶、境统一在自然之中。人们常到野外松林下、岩石上,或是泉水边、溪涧旁,或是爬到岩洞口去煮茶品尝。这是一种最简单、最生态的生活方式,而通过这样的生活方式,茶人们可以寄情于山水之间,摆脱闹市尘俗的纷扰,淡忘功利之心,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满足审美愉悦的同时,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上的桎梏得到解脱。《茶经・九之略》的核心内容是对各种茶具的省略。

例3.原文:其煮器,若松间石上可坐,则具列废。用槁薪、鼎钅历之属,则风炉、灰承、炭挝、火、交床等废。若瞰泉临涧,则水方、涤方、漉水囊废。若五人已下,茶可末而精者,则罗盒废。若援跻岩,引纟亘入洞,于山口灸而末之,或纸包合贮,则碾、拂末等废。

姜译:Speaking of tea boilers, if dried firewood is available as fuel and a range could be built on the spot to cook tea, then the wind stove, ash dustpan, the charcoal-breaking stick, fire chopsticks, and supporting stand can be excluded.

If a creek or a waterfall happens to be close by, the water tank, washing tank and water filter pouch are not indispensable.

With a group of no more than five persons, the small amount of tea can be well ground into fine powder, which makes the tea sieve unnecessary.

When the tea pals intend to hold a tea party at a cliff cave, they have to hold onto a rattan or a rope to reach it. To free their hands for the clambering , tea-cakes should be baked, ground and wrapped into a paper bag in advance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In this case the roller and whisk can be left out.

Carpenter译:Concerning the equipage for brewing tea: if among the pines, there is a rock on which one can sit, he may omit the utensil rack.

If he is using dry firewood and a tripod frame, then the brazier, cinder receptacle, stocker, fire tongs and the stand can be eliminated.

Should one be lucky enough to discover a clear spring or happen upon a fast-running stream, he need not use the water dispenser, the scouring box or the water filter.

If there are only five guests or fewer and the host selects the very quintessence of teas for tasting, he may dispense with the netting to strain the tea.

Further if one is trying to escape the brambles; if he is scrambling up a steep cliff; or if he is faced with pilling himself by a rope ladder up into a mountain cave to heat and grind his tea, he may pass over the roller, brush and grinder--provided he stores it in a paper bag or casket.

在这部分,原文通过重复使用一个“废”字表现出作者崇尚简单的生活,主张一切繁文缛节能免则免,追求精神的宁静。“废”表示一种客观上的“省略、不需要”,表明在山林间,使用最少、最简单的器皿即能获得充分的品茗享受。姜的译文中用“exclude”、“left out”表示原文中的“废”。而“exclude”、“left out”分别表示动作主体主观上“排除”、“忽视、不考虑”的意思,而这些器皿是否真的必要未能体现出来。而Carpenter 的译文中也多用主观性词汇,如“need not”、“dispense”、“pass over”来表示“废”的意思,未能很好地体现原文的思想。

另外,《茶经・四之器》中提到了一种用生铁制成的煮茶器皿――。生铁是古代人们用破损的犁头、锄头、镰刀等废旧农具重新锻造而成的。体现了古人重复利用、节约资源、善待大自然的精神,在古代保护地球的意识尚未萌发之际,更加难能可贵。

例4.原文::以生铁为之,今人有业冶者所谓急铁。其铁以耕刀之趄炼而铸之。

姜译:This tea-boiling wok is called fu, and it is commonly made of cast iron, or “pig iron”termed by some professional blacksmiths in this craft. The iron is smelted with worn and torn farm tools such as ploughshares, spades and hoes.

Carpenter译:The cauldron is made of pig iron although some of today’s craftsmen use the so-called puddled-iron process to make them. They are usually made from old plowshares or scrap chains.

姜译文中用“worn and torn”来表示“废旧”的意思,很好地突出了废弃物品仍能再加以利用的生态生活方式;而Carpenter的译文中用“old”来表示,“old”意思是“古老的、陈旧的”,但未必是废弃不可用的物品,因此,Carpenter的译文未能突出废物利用节约资源的生态生活方式。

四、结语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深受国内外民众喜爱的茶为物质依托,体现了天人契合、和谐统一的精神追求,对于现在的人们追求生态、健康的生活,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7]要在世界范围内充分发挥茶文化的这种价值,对《茶经》这样的茶文化典籍的翻译就必须注意原文所体现的生态思想在译文中的再现。

本文从生态批评视角出发,围绕自然观和生态生活方式这两个生态批评核心范畴分析了《茶经》中的生态文化及其在中美译者两个英译本中的体现,发现《茶经》现有的两个英文全译本皆存在一定的问题。原文语言简练,字里行间意蕴深厚,而在翻译过程中,中美译者有时都会囿于对原文字面意思的传达而忽略了语言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导致《茶经》中丰富的生态文化在英译本中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茶经》译本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姜欣.茶经[M].姜怡,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 Carpenter,F. R.,tr. The Classic of Tea:Origins and Rituals[M].By Lu Yu. New York:The Ecco Press,1974.

[3] Glotfelty,Cheryll&Harold Fromm.The Ecocriticism Reader: Landmarks in Literature Ecology[M].Athens: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

[4] 杜丽丽.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庄周梦蝶”[J].广西大学学报,2012(4):97-101.

[5] 詹艾斌,詹贵斌.生态批评的理论基石及其反思[J].理论导刊,2008 (11):104-105.

[6] 赖功欧.生态文明条件下的中国茶文化发展取向[J].农业考古,2011(5):1-8.

[7] 黄汝干.中国茶文化对外交流与翻译人才的培养[J].农业考古,2010(2):37-39.

第4篇

关键词:民间艺术;茶叶包装;绿色设计

民间艺术符号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精美的剪纸艺术还是精致的壁画工艺,抑或是精湛的雕刻技艺都是对民间艺术符号的不同阐释。从文化角度来说,民间艺术符号是从丰富多彩的民俗中分离出来的,其将大众化的民俗标志简化为不同形式的艺术符号,使其以艺术的形式而长存并在无声中诉说着古老的历史文化。因而,民间艺术符号又是一种信息传达载体,其因独特的文化历史内涵与信息传达功能成为了设计行业的新宠,为茶叶包装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

1民间艺术符号概述

1.1民间艺术符号的产生

民间艺术符号是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逐步形成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其以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生活为原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符号,并且每一符号标志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背景、物质生活水平以及文化认知程度。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间艺术符号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民俗艺术符号也有所不同,但却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人类意识文化的产物。

1.2民间艺术符号的特征

1.2.1象征性

民间艺术符号是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肥沃的土壤中渐渐演变而来的,其包含着浓厚的艺术文化因子,每一民间艺术符号都散发出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光,也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意蕴。“擎天一柱”、“三足财神”以及“陵道神羊”都是民间艺术符号的典型标志,精致的纹饰与奇特的造型以及精巧的工艺,在民间艺术符号的史书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擎天一柱又叫华表柱,一般立于大型建筑群之前,其周身以云龙纹为底纹,上部插以白色的雕花石板,其顶部则立着龙头神兽,造型宏伟壮观,既象征着皇家权威庄严不可侵犯,又将古代先进的雕刻艺术烘托得淋漓尽致。陵道神羊是以我们中华民族的吉祥物獬豸为原型而创作的,其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兽,独角、龙首、狮尾、牛身,因其善于判断明辨是非而成为了“法”的象征,一般放置于法院门口,陵道神羊的别致造型以及暗含的法制之寓意使其成为了民间艺术符号的标杆。而三足财神则是以少了一条腿的蟾蜍为原型雕刻而成的,其以金色涂满全身,头顶八卦、背披北斗七星,嘴叼两串铜钱的模样呈现在大众眼前,象征着财源滚滚富贵吉祥之意。总而言之,每一民间艺术符号在形成之初就被赋予了相应的文化意味,寄寓着人民大众的美好愿望。

1.2.2民族性

民间艺术符号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其与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地理因素息息相关,并且沾有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元素的浓厚气息。所以,民间艺术符号的民族性特征也显现出来了。而民间艺术符号也因其独特的东方造型和色彩因子,在世界艺术符号之林中熠熠生辉,备受推崇。中国结、剪纸、泥塑、木偶、竹编以及皮影都是我们民间艺术符号的物质化体现,并打上了浓厚的地域文化烙印。同一民间艺术符号在不同地区所呈现出的艺术特征也有所差异,但却都在无形中折射出我们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璀璨光芒。例如,中国结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编织方式,受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其颜色与图案造型都会有所不同,红色、蓝色以及黄色的中国结所寄寓的象征意义却都是大同小异,都预示着吉祥富贵之意,变化多端的编织手法以及精巧别致的图案造型彰显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审美艺术品味。

2民间艺术符号在茶叶包装平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文字符号

文字是包装设计中最为常见的艺术语言,而随着文字艺术的发展,文字书法也成为了包装设计中的艺术表达形式。茶叶作为中国的形象代表,其包装设计自然也应该与其气质相符。茶叶包装设计也以文字符号为切入点,结合茶叶的清新朴实之质,利用汉字的空间组合形式、方形结构以及书法艺术对茶叶包装进行了风格化的定位设计。众所周知,我国的文字符号造型复杂,横撇竖直、方方正正的结构形式,颇具韵味。茶叶包装设计中也引入了民间艺术符号中的文字意象之美,例如,西湖龙井的茶叶包装设计以“龙”字为着手点,将龙纹图案作为茶叶包装的主要背景,并以艺术字体的形式将“西湖龙井”进行放大化展现,从而既凸显了西湖龙井在茶叶中的“霸主”地位,又提升了茶叶包装的品味档次。另外,茶设计师也会利用不同汉字的空间组合形式以及其结构特征,对茶叶包装设计进行整体布局,以凸现茶叶包装设计浓郁的中国特色。

2.2图案纹饰

民间艺术符号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图案纹饰也是其艺术符号的一种。每一历史时期均有其特定的图案纹饰,商周时期的青铜图案、秦汉时期的织锦图案、唐代的唐三彩陶器图案、宋代的缂丝图案、元代的织金锦图案以及明清的景泰蓝图案,虽各有不同,但却都是我们中华民族艺术符号的典型代表。其中,图案纹饰这一民间艺术符号在茶叶包装中的应用亦是屡见不鲜的。例如,五云山的信阳毛尖其包装以青铜图案中的云纹和几何纹为基本元素,利用意象形变的原理,在包装上描摹出了层层叠障的五朵云,并以遥相守望的姿势将云的舒展之态刻画得入木三分,既烘托出了五云山信阳毛尖的高雅之气,又营造了一种宁静怡人之境。总而言之,图案纹饰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元素其造型多姿多彩,对于茶叶包装设计而言可谓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2.3水墨元素

水墨元素不同于其他民间艺术符号,一墨一汁,一点一染尽显中国风。而水墨元素也因其所渲染出的深邃意境以及独特的人文魅力而被广泛地应用到现代设计之中。茶叶包装设计对于水墨元素的应用更是数见不鲜,笔墨元素点染下而形成的空灵意境对于淡雅的茶文化而言具有鲜明的衬托作用。例如,福建乌龙茶的包装设计,以浓墨与淡墨渐变的形式泼洒出乌龙茶水浸泡的样子,并以大笔如椽之势勾勒出茶壶的形状,然后又以滴墨的形式将“茶”字行云流水般展现出来,而乌龙茶的隽永之质也被深沉的水墨元素阐释得淋漓尽致。此外,“计白当黑”的水墨元素设计手法在茶叶包装中的应用也是极为普遍的,设计师通常会运用画中留白的手法,将茶文化内涵与文化艺术韵味渗入到交融的水墨中,并以虚实相生的表现方式,将茶叶包装进行留白处理,突出茶叶包装的风格定位,从而使其与水墨元素实现相得益彰的融合。

3民间艺术在茶叶包装平面设计中的展望

3.1深入挖掘民间艺术中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的审美文化意识也逐日见长,大众的消费理念从传统的物质消费需求向精神文化需求转变。通俗来说,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其不仅仅关注产品的实用价值,更多的是其所包蕴的文化价值。具体而言,消费者不仅要求茶叶包装能具备保护茶叶的基本功能,同时也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但是,纵观我国的茶叶包装设计,虽然引入了民间艺术符号这一元素,然而设计师却没有从根本上对茶叶与艺术符号进行文化艺术内涵的深层分析,更没有将茶文化内核融入到茶叶包装设计中,进而导致我国的茶叶包装设计陷入了名不副实的尴尬境地。所以,设计师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时,应该以茶文化内涵为立足点,根据民间艺术符号的不同特色,将其图案纹饰、书法艺术以及水墨元素渐渐地渗入到茶叶包装设计中,并以不同茶叶的不同人文属性,对艺术符号进行选择性的撷取,使茶文化内涵、艺术符号标志以及茶叶包装设计三者在融合中实现统一。

3.2积极引入现代包装的艺术设计手法

民间艺术符号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才形成了灿烂多姿的艺术符号。然而,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传统文化却呈现日渐没落的趋势。尤其是当今的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连民间艺术符号的表达形式都不甚明了。所以,茶叶包装设计师应该结合现代艺术设计的手法对茶叶包装中的民间艺术符号进行创新性设计,以此吸引大众的眼球。首先,设计师应该以优秀的包装设计为借鉴,从中汲取先进的设计经验,利用民间艺术符号中的特色因子,对茶叶包装进行个性化设计,使其从琳琅满目的包装中脱颖而出。而后,设计师也应该率先引用时尚潮流元素对茶叶包装进行突破性设计,以当下流行的颜色与材质甚至图案造型为蓝本,将民间艺术符号进行改编应用,从而使茶叶包装设计更加贴近大众的审美需求,进而在无形中促进民间艺术的传播与弘扬。

3.3践行低碳节能理念进行绿色环保设计

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而随着人文主义的觉醒,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理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抵触,现代人开始思考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相处方式。于是,低碳节能的环保理念开始盛行,绿色设计也应运而生。因而,设计师在利用民间艺术符号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时,应该以茶叶包装材料的安全环保属性为出发点,选取能溶解对环境无害的材料,摈弃传统的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同时,设计师也应该以践行适度设计原则,反对过度设计,结合茶叶包装的特色,采撷相应民间艺术符号对包装进行简洁化设计,坚决摒弃“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浮华设计。另外,设计师也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茶叶包装进行简约设计,使同一茶叶包装适用于不同的茶叶物质形态,进而设计出携带方便、安全环保、便于回收的茶叶包装。

参考文献

[1]李承华,董德丽.谈民间美术对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几点启示[J].美与时代,2004(8):58-60.

[2]李玥.关于我国民间美术符号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2(1X):101.

[3]张林燕,姚文婷,姚屹东.中国民间美术符号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14(24):60.

[4]易中华,邱毛毛.梅山民间艺术典型符号在安化黑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21):80-81+83.

第5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理念 培养策略

进入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文化程度等都在不断提高,然而在享受科技带来的成果的同时,也伴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严重。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是接受最新科技的主要群体之一,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态理念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当代大学生生态理念的现状

从培养当代大学生生态理念的战略意义和紧迫性出发,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个案,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进行了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生态理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生态环境意识比较薄弱

当代大学生虽然接受的是高等教育,有时候做的却是低素质的事情,如: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他们脑海中也有保护环境的观念,也知道这样做不对,但那种意识很模糊,感觉做了也没什么,更不会影响自己以后的发展,就造成了当今的这种现状。

(二)对当前国家环境污染认识不足

当代学生没有看到深层次方面的污染,只看到眼前一点,总感觉环境的污染没有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任何不适,随便乱丢一点垃圾也没事,没有严峻性和紧迫感。

二、原因分析

(一)国家有关部门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

政府部门认为大学生的生态理念教育不是非常重要,所以在关于大学生生态理念教育方面没有详细的教学体系,配备的专业老师的专业素质也不高,这就直接导致大学生的生态理念教育难以实施,甚至只是象征性地上上这门课程,没有更进一步的研究及学习。

(二)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态理念也没有足够的认识

高校是受到国家、社会的双重影响的,由于国家与社会都不重视大学生的生态教育,那么学校单纯的重视也是徒劳无功的,高校本着为国家、社会培养专业性人才的想法,就忽略了大学生的生态教育,甚至根本就不学习生态理念。

三、培养当代大学生生态理念的基本对策

(一)国家有关部门应提高对大学生生态教育培养的重视度

首先,国家作为培养大学生生态理念教育的财力保障,必须保证大学生的基本设施得到保障,这是培养大学生生态教育的最基本前提。

其次,国家需要制定出健全的培养体系。体系是培养大学生生态理论教育的基本保障,体系的好坏直接决定大学生生态理论的好坏,因此,一个健全的培养体系,非常有利于大学生生态理论教育的培养。

最后,国家应加强专业老师的培养。老师作为最前线的工作者,他们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专业性的老师讲非常有利于大学生的生态理论教育的培养,一个专业性过强的老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

(二)改变社会对大学生生态理论培养的认识

现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日益忍受环境污染的危害,因此现代社会不能只是单纯地重视经济利益,生态环境也必须得到足够认识,而且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提出了,要在我国建立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这就要求现在工业改变现在的形式,达到一种更高的文明,要做到人与环境协同发展、相辅相成,所以现在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必须转变的地步,这里的转变是指社会生态理念的转变,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所谓的经济增长,这就要求在生态理念方面具有专业性人才,而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代表最先进的理念,他们是最新科技接受者之一,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态理念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社会必须重视大学生的生态理论教育培养,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三)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生态理念的培养

校园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地区,是大学生群集的地方,因此里面的精神文化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由于精神文化是校园生态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校园文化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浙江农林大学在培养大学生生态理念方面就具有很强的借鉴性,该校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独特特点,以吴越文化为核心,然后大力发展竹文化、茶文化等,实现多元文化共同发展,努力营造一种以生态文化为该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而且该校还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通过营造氛围,教给大学生生态理念,教会学生学会与生态环境和睦相处,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大学生在校园中就能学到保护环境重要性的专业知识,培养他们生态理念的专业知识,使他们成为生态环境的传播者。

(四)改变教学内容

高校在教学内容方面也要做出改变,不能只是单纯地传授专业知识,也要在教学内容里渗透一些环境保护的内容。浙江农林大学在培养大学生生态理念时,就是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生态理论教育的培养,该校在学生教学体系中,将生态理念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大学培养阶段,旨在使大学生的生态理念培养专业化。而在学科的教学方面,就要做到以基础课程为基本,以专业课程为核心,再以生态教育为辅助,这样综合性地培养学生,使大学生能充分认识到生态理念的重要性。因此,在高校的教学内容中,应提升生态教育课的地位,满足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现在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伴随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非常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是接受高新技术最前沿的群体,代表最新理念。因此,高校应大力提升大学生的生态理论专业知识水平,使他们成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

参考文献:

[1]钱光辉.生态素养大学生的培养研究——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第6篇

陆晓云:携手恩师 探险漆艺

陆晓云,南通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系主任,她是这次1895中国当代漆艺展中唯一的南通获奖人,其作品《百鱼遒进》获得银奖。当日,她带领南通大学的学生前来参观展览,并且第一时间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百鱼遒进》是陆晓云去年所做,起稿花了两个多月,制作花了三个月,当时正值南通大学百年校庆,是她送给学校的礼物。《百鱼遒进》是四条双面屏风,两面分别使用堆填磨显和刻漆皱漆等传统漆艺手法来完成。两面表现手法虽有变化,但图形相连,色彩相似。抽象的点线面造型、银和黑的色彩搭配时尚而经典。100多条造型各异的鱼以及鱼的组合,表现个性与共性、个体和整体的关系,给人遐想的空间和艺术的趣味,并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陆晓云从小就喜欢画画,但走入绘画之路比较晚。小时候上学时她常在课上开小差在课上画些漫画,被父亲发现后拿给她的启蒙老师冯则义,冯老师认为她是有潜力有天赋的。高中时,陆晓云弃理从文,选择了当时难考的艺术专业,这时她才真正地开始学画画,时间很短,两年。即便如此,陆晓云还是得到了所考的五个学校的文化通知书。

1988年,陆晓云考入南京师范大学进行二分段制学习。二年级后,学校在一百五十多人筛选三十多人进入本科阶段学习,陆晓云幸运成为其中一人。陆晓云在三个专业方向油画、国画和装饰画中选择了装饰画,并且遇见了她的第一位漆艺导师吴可人。那是1990年,陆晓云第一次接触到漆艺,迄今为止,已经有22年的时间。

1996年,陆晓云所在单位南通师范学院派她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一年,她遇到了人生中的另一位导师祝重华先生,陆晓云还记得祝老师当时给她上的是沉金工艺,这对她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之后陆小云曾在南通办过两次个人画展,第一次是1997年在南通人民文化宫,展出了陆晓云所有的装饰画学习时期的作品。第二次是在2009年,当时陆晓云已出版了自己的漆艺作品专著,这次展览是她对从事二十多年的漆艺作品的总结汇报,也是南通第一次的漆画专题作品展。

陆晓云告诉我们,当时选择漆艺,是怕苦有点想偷懒,觉得学油画定框子非常麻烦,可是没有想到学漆艺付出得要更多,自己要做许多体力活,比如说磨板子、定框子……这些要比画油画付出更多的代价和精力。但是陆晓云逐渐地爱上了漆艺,她说,漆艺丰富的语言是其他绘画品种难以企及的。

创作《百鱼遒进》时,陆晓云对工艺材料和工艺流程不是特别熟悉,为此她还请教了扬州江都漆器厂。在此之前,陆晓云的创作都是平面的,这其中还有两种类别,一种是和吴可人老师学习的磨漆绘画,一种是和祝重华老师学习的从日本流传过来水晶漆画。而《百鱼遒进》则把这两种工艺进行了融合。陆晓云告诉我们,《百鱼遒进》中的鱼素材还是她从初中老师朱继钊那儿临摹过来的,她说她的漆艺路上少不了这些恩师,至今,陆晓云还与他们保持着联系。

陆晓云不刻意追求市场,她的漆艺分享给每一位喜欢漆艺的朋友。她崇敬漆,她认为漆是大自然赐予给我们人类的礼物,有着很多特性是许多化学材料难以企及的。今后,她会一如既往的喜欢漆艺爱漆艺,她会继续创作属于漆艺的独特语言。“走漆艺这条路的人不多,也正因此,才有了探险的价值和意义。”陆晓云乐在其中。

陈亚凡:教学相长 关注漆艺

因为漆艺,北京与哈尔滨的距离,在陈亚凡的心里很短,近乎于零。

1975年陈亚凡出生于哈尔滨,本科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专业是工艺,漆画就是课程之一,那时陈亚凡就对漆艺产生兴趣了。

1999年陈亚凡大学毕业,她被留校任教,后来,她觉得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决定考研,综合考虑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教学需要,陈亚凡决定报考清华的漆艺专业。2002年,教学3年后的陈亚凡前往北京清华美院工艺美术系攻读硕士,至此,陈亚凡开始了北京与哈尔滨两座城的辗转,1228公里的距离,陈亚凡一直走到现在。读研期间陈亚凡的专业方向是漆画,导师正是培养了许多漆画人才的程向君老师。陈亚凡说,“程向君老师是指导我走上漆画专业创作的导师,即使在我毕业后,直至今天,他仍然对我漆画创作起着指导的作用。”

陈亚凡告诉我们现在有很多非专业的美术人才都想去清华美院漆艺工作室进修学习,可见其魅力。她同样被漆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地吸引。2008年,陈亚凡又考取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博士,进一步深造。她说,“漆艺既是我自己的专业,又是我的工作,教学相长。”

此次1895漆艺展陈亚凡挑选了2009年创作的作品《红语秋实》,以鸡冠花和红果为主要刻画对象,采用铝粉罩漆研磨技法,较为真实地塑造了秋收时节花盛果硕的丰满形态。为了渲染秋季特有的浓烈与丰盈,作品一方面着意地提高了红色花果的色彩饱和度,另一方面在背景上使用了大面积的金色,增强色彩对比。金色背景以铜箔为媒材,贴于肌理底层之上,并采取累次、不均匀贴箔方法,这样处理既有效地避免了金属箔本身过于炫目的光泽,又巧妙地增加了背景的进深感和空间感,使之与主体物的写实表现手法相协调。

陈亚凡选择《红语秋实》参展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客观方面,陈亚凡读博专业偏向理论方面,虽然也和手工艺相关,但毕竟侧重于做理论,漆画创作的时间少了,所以今年作品不是很多。主观方面,她对这幅作品还是比较满意的,觉得这幅作品比较具有漆画材料语言特点,前面的鸡冠花和红果是写实手法,和后面的贴箔背景结合得也比较协调。评选结果告诉我们陈亚凡的决定是对的,《红语秋实》最终获得了银奖。

“从大美术范围来说,漆画是弱势群体,缺少理论界的关注。”关于今后,陈亚凡说她要从实践者的亲身体会出发去研究漆画的相关理论,为培养漆画及漆艺人才做出努力。

杨丽:漆艺之本 日用即道

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漆艺专业的杨丽,喜欢漆艺大家黑田辰秋、卢葵生,其作品《夹纻章髹盖罐》获得此次1895中国当代漆艺展的银奖。

《夹纻章髹盖罐》是一件脱胎漆器作品,杨丽设计时的灵感来源于水的形态。她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的表情千姿百态,有静如一池秋水,有动如惊涛骇浪,有婉约如娟娟细流,有豪迈如飞流直下。在这件漆器的设计中,罐体用螺旋上升的曲线来表现水在流淌时形成的漩涡,而盖子则以柔和起伏的手法处理成静水涟漪的形态。罐体朱髹蓓蕾漆,肌理质感突出,罐盖红木揩漆,光泽温润柔和。一动一静,是水的两种表情,两种不同质感也突出了对比的效果。

杨丽本科学习平面装潢专业,接近于设计。研究生期间的漆艺学习与其本科专业有所相通之处,杨丽说,“在传统漆艺技艺的基础之上多了设计的感觉。”她认为漆艺是很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是具有特殊魅力的艺术种类。现代漆艺更是设计与技术相结合的多元的艺术形式。

《夹纻章髹盖罐》这件作品的名字十分特别,实际上,这件作品只是杨丽一套茶具作品中的一件,该作品完成度比较高便挑选来参展,整套作品共有十几件,现在还未全部完成。因此杨丽还为未它们取名。后在周剑石老师的建议之下,以其主要的工艺夹纻章髹来命名。之所以选择红色,杨丽解释说,“红色是很传统的颜色,用大漆与硍硃调和成,硍硃在古代是与祭祀有关的颜料,总的来说,红色在漆艺中的意义是比较特别的。”

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闽南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111-02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位高校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实践教学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和吸引力的有效方式。本文就闽南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开发问题进行探讨。

一、闽南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资源

闽南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兼容闽越土著文化和海洋文化形成的,多元的、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它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尽管其中尚存不足之处,但蕴含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多得的丰富资源。具体如下:

1.开拓精神。敢于吃螃蟹,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是闽南文化中最有价值的精神之一。古有宋元时期,闽南人大规模出洋贸易;明清海禁时期,闽南人敢于冒禁下海。今有20世纪80年代初期闽南人率先与我国台湾商人进行海上贸易。即使在“”时期,全国各地正在大割“资本主义尾巴”,而闽南的晋江人却敢于冒险犯禁,开设“地下工厂”做生意。如今,闽南商人勇于竞争的精神促使他们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形成一系列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仅以鞋业为例,晋江每年生产的运动鞋数量超过50亿双,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运动鞋生产基地。闽南人以其面海的自然优势,甘冒风涛之险,置生死于度外,向海洋发展,锤炼出勇于竞争、敢于冒险的开拓精神。

2.拼搏精神“爱拼敢赢”是闽南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闽南民间自古就有“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的说法,特别是闽南商人更是崇尚“宁做鸡头,不当凤尾”的思想。而要做“鸡头”就不能随大流,必须独辟蹊径,拼搏进取。因而,“咬定青山不放松”就成了闽南人拼搏进取精神的现实写照;“办企业就要当老板”就成了闽南人的价值取向。自古到今,闽南人怀着“爱拼才会赢”的坚定信念,把封闭的边海变为开放的窗口,把闽南文化中最值得弘扬的的拼搏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省外投资创业的福建人超过250万人,其中,仅闽南的泉州一地就达70多万人。

3.开放精神。闽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一直与漫长的移民历史和海外交流史结合在一起。闽南移民可以分为比较集中的两个阶段,一是自西晋开始,久经战乱的中原人“衣冠南渡”大举南迁;二是自明朝以后数百年间,闽南人“过番”南下东南亚。长年闯荡异域,艰难谋生和见多识广,塑造了闽南人胸襟广阔、自强不息的豪放性格。同时,闽南背靠大陆,面向大洋,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各国、各民族、各宗教文化在这一地区和谐共处。在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下形成了以中原华夏文明为主体,以儒学为核心而带有浓厚海洋性和地域特征的文化系统,塑造了闽南文化兼容、开放的精神。

4.务实理念。闽南地区地瘠民稠,生存空间狭小,再加移民环境,致使闽南人更加崇尚务实的创业理念。这也就是明清以来相当部分闽南人冒险漂洋过海到东南亚,以谋取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原因所在。精明务实的创业精神,培育了闽南人无所畏惧的性格,历史上闽南人就以敢作敢为而著称,缔造了许多奇迹,以致巨贾辈出。若以世界华人富豪榜所列资产1亿美元以上者统计,闽南籍和来自闽南文化圈范围者(台湾、广东潮汕地区)约占2/3。改革开放以来,闽南人精明务实的创业精神再次得到充分激发,并取得巨大的成就。仅以泉州为例,改革开放之前,泉州地区是福建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泉州现在已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0年居福建省首位,约占全省1/4。2010年,泉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564.76亿元,人均GDP已达6000美元。同时2009―2010年泉州人均收入在全国城市人均收入排名第24位,达12699元。

5.“祖根”意识。闽南文化崇源重本、格守传统。不管是西晋开始的中原人大举南迁,还是明清时期闽南人远渡重洋南下东南亚,闽南先民闯荡异域,艰难谋生,思乡念土,塑造出强烈的“祖根”意识。在共同的血缘、心理、文化和精神的基础上,能把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广义的闽南人凝聚在一起,养成强烈的群体意识,这种强烈的“祖根”意识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维系闽台区域关系的“粘合剂”,是闽南文化向心力的大众心理基础,对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基本形态

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闽南文化是指闽南地区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的共同心理和文化特性的结合体,包括一定的行为规范、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念、理想目标、地域心态等。它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宝贵资源。这一资源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1.物质文化资源。所谓物质文化资源,是指闽南文化形象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闽南地区的自然景观、人工环境和生产、生活用品中的文化因素等。例如,闽南大地分布着众多的文物古迹,这些文物古迹即使是处于宏大历史背景之中,也与闽南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当地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地方意义,它们是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实践教学课程的重要资源。又如,闽南大地拥有大量富涵地域特色的自然生态、文化生态资源,各风景区还伴有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或名人轶事趣闻,这些都是开展爱国爱乡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再如,闽南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积累非常深厚的地区,各种博物馆星罗棋布,而博物馆正是学校教育难得的宝贵资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稳定基地。还有,闽南村落建筑是中原士民进人闽南后逐渐形成的,具有特定基质的社区基层组织基本形态,具有血缘性、聚居性、稳定性的特点,并代代相传至今,是“祖根”理念的物质载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场所。

2.传统风俗文化资源。所谓传统风俗文化资源,是指闽南民众的生活习惯,如婚葬嫁娶、节日庆典、饮食起居、社交往来等地方传统。这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且以某种方式固定下来的生活经验的凝结。例如,闽南人具有聚族而居的传统风俗。闽南人90%以上是北方移民,他们既受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之苦,又受国内统治者和外国侵略者的双重侵害。当他们到达新垦地之后便自然而然地采取了聚族或聚乡而居的形式,以应付新的环境,稳固自己已经占有的生存空间,拓展本家族、乡族的社会势力。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一风俗促进了早期闽南文明的开发和进步。到明清时期,闽南人远渡重洋到东南亚谋生,身在异国他乡,他们又聚族而居,扎下根来,并将在海外的赢利回报故乡的同时,为故乡带来了南洋文化。所以,闽南人历来爱国爱乡,涌现出许多动人典范,这些都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3.精神文化资源。所谓精神文化资源,是指闽南地区民众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和道德标准,它是闽南人的精神支柱和活力源泉。其表现形式为民众价值观经过提炼高度概括出来的口号、歌曲、象征性符号等。例如,从某种意义上讲,《爱拼才会赢》这首家喻户晓的闽南歌曲,正是闽南人“爱拼敢赢”文化精神的写照。纵观历史,闽南先民正是在这种精神支撑下,开疆拓土,远渡重洋;横看当今,闽南人正是在这精神鼓舞下,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开创闽南经济发展的新纪元。

4.活动文化资源。所谓活动文化资源。是指闽南民众在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具体工作、生活、文娱、学习等行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它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娱乐方式、生产方式和锻炼方式。闽南活动文化方式种类繁多,其中很多不仅具有娱乐价值和生产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以泉州为例,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享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著名侨乡”、“木偶之乡”、“南音之都”、“多元文化宝库”之美誉。不仅富有星罗棋布的静态文化,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动态文化,二者完美地形成了泉州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海丝”文化、华侨文化、泉台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方言文化,以及茶文化、石文化、瓷文化等诸多元素。这些都是我们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丰厚素材。

三、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开发的行为模式

1.完善闽南文化资源开发的系统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是以不同的形态分散于社会各个角落,具有多重属性,正常情况下,它们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因此,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做到:

首先,闽南地方政府应制定当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资源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资源的需求分析为基础,对闽南文化资源开发力量进行整体部署。在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等在该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扩大社会各界特别是闽南文化资源所有者和管理者的教育参与力量,激励更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协同该课程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

其次,高校必须面向社会宣传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取得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广泛支持与合作。通过宣传和沟通,使闽南文化资源所有者和管理部门与学校形成共识,达成协议,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明确各自的职责,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正常开展奠定基础。

再次,高校必须充分挖掘开发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地域特色人才。所谓地域特色人才,是指闽南地区那些在知识、技能、社会资源、人脉等方面有教育影响力的人士。其构成主要有:党政机关相关人士、闽南文化专家、企业界人士、离退休干部和学生家长。他们身上聚集着各种不同的资源和潜力,是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开发不可或缺的人力因素。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提升自身闽南文化素质。由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开发最终是要落到课程执教者身上,所以,教师的闽南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质量。针对高校教师来自全国各地,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非闽南地区,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其闽南文化积淀先天不足,这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开发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通过各种手段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闽南文化素质势在必行。

2.探索闽南文化资源开发的新模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创新思维,努力探索一条充分发挥大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最大限度实现闽南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新路子。具体模式如下:

第一,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所谓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就是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观诸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华侨博物馆、郑成功陵园、施琅纪念馆、李贽纪念馆等闽南文化保护区的各种物质文化资源,让学生去亲身感知和体验闽南文化精神,以获得思想道德升华的模式。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深受学生欢迎,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探索式实践教学模式。所谓探索式实践教学模式,也就是引进来的教学模式。一是邀请闽南文化专家到校为学生作有关闽南文化的专题报告。二是将闽南物质文化资源、传统风俗文化资源、活动文化资源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探索所蕴涵的闽南精神文化。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闽南文化所含思想政治教学资源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培养学生学术探索能力,挖掘闽南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三,创作式实践教学模式。所谓创作式实践教学模式,特指引导音乐、美术、建筑、创意等相关专业学生,对闽南物质文化、传统风俗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进行传承、创作和创意的模式。在创作过程中使学生深刻理解、领悟闽南文化精神的内涵,实现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种实践教学模式深受相关专业学生的欢迎,对学生的影响也具更直接的效果。但这模式通常只适用于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学业基础的大学生,而且还应得到专业教师的支持。

第四,娱乐式实践教学模式。所谓娱乐式实践教学模式,指结合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欣赏闽南传统风俗文化和活动文化,从中提升对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感悟,以达到寓教于乐目的的模式。如,引导学生观看高甲戏、梨园戏等。又如,利用节日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课本剧演出和南音欣赏会等,这种实践模式的优点在于受众面广、参与性好、感染力强。但必须得到宣传、艺术、演出等部门的协助和支持,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文为2010年福建省教育厅思政课教学研究专项课题《挖掘闽南文化宝贵资源,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和吸引力的研究》[JAI0393S]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黄国波.闽南文化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5)

2.庄国土.闽南人文精神特点初探.东南学术,1999(6)

3.李燕.试论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2)

4.李康平.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的价值与路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

5.吴太胜.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模式探索. 继续教育研究,2008(2)

第8篇

为了全面评价我国传统农业,还有必要从文化的视角对它作进一步的考察。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的水者,把传统农业作为它的土壤或基础,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在农史界,从文化角度审视农业史的,已故石声汉先生是第一人。他的许多论断,至今仍是人们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近年来,注意研究农业文化史的人多了起来。王利华《农业文化—农史研究的新视角》一文概述了农业文化的内容和范围,农业文化史研究的层次和功能,并能中国农业文化作了宏观的评估。[6]邹德秀的《中国农业文化》,对中国农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各方面的特点和影响,作了相当全面的论述,是第一部系统阐述我国农业文化史和农业文化理论的专著。[32d]李根蟠《中国农业史上的“多元交汇”》一文,也是从文化史的角度立论的。[29f]至于稻作文化.茶文化.烟文化等的专门研究,就不一一列举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这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这自然是对的。但从文化的基础看,西欧中世纪文化难道就不是农业文化吗?在欧洲语言中“文化”(Culture)一词,原来就是指“耕耘”.“栽培”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反映了不同时代而不是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区别。因此,笼统说农业文化,并不能确切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问题应归结为:1.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观察中国传统农业,它究竟有什么特点;2.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传统农业究竟给予中国传统文化什么影响,由此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哪些特性。

关于第一问题,除了广大农区以种植业为主.实行精耕细作外,不少人注意中国传统农业包含着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如古非认为中国存在三大文化圈(黄河流域旱地农业经济区,长江珠江流域水地或高山雨林带农业经济区.北方草原游牧经济区)和农耕游牧二元对峙格局。[15]汤晓芳也有类似观点[18]。邹德秀把我国农业文化划分为平原农耕文化.草原畜牧文化.山林采猎文化.江湖渔业文化等类型。[32d]李根蟠将我国农业文化区分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两大系统,在农区中包含了北方旱作农业和南方水田农业两种主要类型,从东北西到南则存在广阔的农牧交错地带,并把这些不同类型农业文化的关系概括为“多元交汇”[29e],已如前述。不少人认为传统农业文化是封闭的保守的。从传统农业具有自然经济性质看,它比之建立在发达商品经济基础上的现代文化,确有封闭保守的一面。但从我国传统农业的多元格局盾,则不尽然。台湾学者杜维明认为,中国文化并不封闭,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受草原文化或畜牧文化的影响,在相互抗衡中增加了生命力。[63]邹德秀指出中国农业文化发生在辽阔的地域内,内部有较大异质性,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对一个地方来说,经常有新因素的出现和新文化的引进和创造。但对中国农业文化是否封闭系统的问题,他采取了折衷提法,认为它经历了一个从开拓.开放到保守封闭的过程。[32a]李根蟠认为中国古代农业在多元交汇的体系中包含着各种异质文化,具有发展和创新的内在动力。并以作物的驯化.引种为例,论证我国古代农业存在着两种文化交流,即国内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以及与国外的文化交流,中国农业文化在这两种交流中不断提高,并对世界农业做出贡献。[29e]

关于第二个问题,则或褒或贬,见仁见智。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强调其保守落后一面的不乏其人。如姜义华等认为,乍一看五光十色.气象万千的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旧式农业文化.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小生产文化.自然经济型文化。中国传统的整合意识,本质上乃是极端的分散的个别主义与高度集中的权威主义的结合。它植根于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代表的自然经济的单一性,植根于这种经济结构的运动所固有的喜一(单一化)不喜多(多样化.多元化),喜静不喜动,喜定不喜变.喜稳不喜乱等秉性。所谓‘天人合一’,所谓‘大一统’,所谓‘内圣外王之道’,如此等等,都只不过是这严峻的社会实际的美学再现。[37]陈学凯认为中国农业文化是以农耕的自然经济为基础,以氏族家庭为细胞的农业家族文化,其内在特征是永恒不变的基调——奉天法古:统一的天道.人伦.宇宙.社会模式论——一体主义精神,理论背离现实的传统观念意识——重体轻用[36]。至于视传统文化为封闭.停滞.愚昧.落后的代名词,视传统农业为祸根者,就不必说了。有些人没有也不愿意对传统农业作深入研究,而侈谈农业文化,仅仅根据某些先验的概念加以推导,不能不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冯天瑜的立论比较持中。他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可以归结到“耕作居于支配地位,社会分工不发达,生产过程周而复始,处于相对停滞状态的农业文明礼貌范畴”。这种农业文明的特性,被概括为:“求实精神;循环论.恒久意识.变易观;中庸之道和注重自然节奏;尚农.重农;集权主义与民本主义相反相成;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16] 。

另一些同志强调了传统农业对传统文化影响的积极一面。石声汉指出:“我们祖国,在农业生产上有一个先进的.丰富的.完备的科学知识体系,这个体系是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在有历史记载的几千年中,我国农业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的考验,始终没有出现过由于技术指导上的错误而引起的重大失败。这件事实,雄辩地证明了了这一科学知识体系的优越性。可以自豪地说,农业技术知识的这一优良传统,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创造的宝贵遗产之一。”他又指出,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我国悠久的文化与历史经过多次严峻考验,始终没有中断过,正是由于农业基础稳定的缘故。[10a]这种观点,在农史界被普遍接受。如范楚玉把“持久性”列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之一。[42a]王利华认为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绵不断和使它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凝聚力。邹德秀认为中国早熟先进的农业技术导致中国文明的持续发展。[32cd]李根蟠指出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起源既早.成就又大,虽有起伏跌宕,但始终没有中断过的。以多元交汇.精耕细作为主要特点的中国古代农业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正是中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也是中华文明火炬长明不灭的主要奥秘之一。[29f]所有这些,都是以石声汉的论述为基础的。

传统农业影响到了中国传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这方面石声汉也有很好的论述。但文化的核心是观念形态,尤其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最能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层特点,而这也正是传统农业对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远之所在。有的学者从这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例如张立文指出,中国人重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浑然与物同体”,“万物与吾一体”;西方重人对自然的超越,即人征服自然,强调人与物的异体或异在。这种差异根源于传统生产方式的不同。中国具有大陆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的政治体制。农业生产较之罗马的工商业更容易受风雨霜雪等自然现象的制约,五谷的播种.生长.收获都要与天时节气相适应,农民们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为大自然所熏陶,感受着自然的生命力,人与自然培育了一种相亲.相近.相合.相融的关系。使客体与主体,自然与人凝聚为中国传统的整体形态。古代希腊,土地贫瘠,农业衰败,人们只得离开土地另谋生路。希腊人对土地失望,对海洋不可预测,人们对土地和海洋是恐惧而疏远的。人和自然产生一种相对.相斥.相离.相仇的关系,人的最大愿望是战胜自然.控制自然.征服自然。中西文化的这种差异并无绝对优劣之分。中国物我一体的价值观念,与宋元以前文明发展相适应,能对自然的挑战做出成功的回应,元明以后在自然与西方文化的挑战面前失去成功回应的能力,因为这种观念缺乏科学的求索精神。一体化导致浑沌.模糊的思维。凡此种种使中国仍处于农业社会。西方工业社会虽然在征服自然方面创造了奇迹,但只讲主体人对客体自然索取,不讲主体人同客体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导致资源危机.能源缺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应从中国的物我一体中得到启示,缩合东西方文化之长。[40]许苏民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是赞天地之化育的,这和中华民族传统的与自然界作物质交换的特殊方式相适应。[17]

在这里还应提出的是台湾著名学者钱穆《农业与中国文化》一文。文章指出中国文化是一极深厚的农业文化,其许多特点根源于农业。农业的第一特征是一半赖自然,一半靠人力。而我国古人所称之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正是十足道地的农村观念,实有纯真不可颠覆的道理。由此又派生“乐天知命”.“尽其在我”的农业人生观念。农业的另一特征是农业人生要从其他生物做朋友.做搭档。中国古人说:天地之大德曰生,万物一体.一视同仁。中国文化首先极看重自然,而又在自然别看重生命。“仁”指生命与生命之间呼吸相通.痛痒相关的极深微的情感,是中华文化精义所在。耶稣教把人类生命看作上帝对罪恶的一种惩罚,佛教主张四大皆空,要超脱生命。近代科学注重讲物理,把有生命的也并在无生命一边讲。中国讲理也讲性,把无生命的也并在有生命的一边讲,主张穷理尽性。赞天地之化育是中国文化中一项特殊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由此造成中国五千年文化而成为其一个主要的基础与中心。作者极力推崇中国“大农人生的文化传统”,认为它可以领导世界人类前进。[55]

最近季羡林先生再三论及东方文化体系(包括中国.印度.伊斯兰三大文化)和西方文化体系(欧美文化)的区别。他在钱穆天人合一论基础上写了《“天人合一”新解》,认为东西两大文化体系的根本区别在于思维模式。与西方重分析的思维模式不同,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承认整体观念和普遍联系,视人与自然万物为一整体。[45]这也就是李约瑟说的“有机统一的自然观”。[67]刘志一则称之为唯物辨证的宏观观控的有机统一观。[22]但他们所举的例证中很少涉及农业。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种思维模式正是根源于传统农业,并在传统学中获得其典型的表现,“三才”理论就是这种思维模式的结晶。

最先强调“三才”观念在中国古代农学中突出地位的是石声汉。他指出,人们喜闻乐道的“天时.地利.人和”.“因时制宜”.“因时制宜”一类话,实质是我们祖先在农业生产和自然斗争中,所认识和总结出来的自然哲学宇宙观。它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知识中最中心的内蕴。[10b]此后农史界一些学者如范楚玉.郭文韬.梁家勉等对“三才”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内涵均有所论述。[42b.50.7c]在此基础上,李根蟠明确地把“三才”理论与有机统一观的思维方式联系起来,并分析了它所包含的整体观.联系观.动态观在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各方面的表现。他指出:“在‘三才’理论体系中,人不是以自然的主宰者的身份出现,他是自然过程的参与者;人和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这种理论,与其说是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移植到农业生产中来的。毋宁说是长期农业生产实践的升华。”鉴于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合一”有唯物主义的理解,也有唯心主义的理解,他用“精耕细作.天人相参”概括中国传统农学体系。他又指出:“在有机统一观指导下的中国传统农学比较注意农业生产的总体,比较注意适应和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业生物.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比较符合农业的本性。也因而能比较充分地发挥人在农业生产中的能动作用,使用和自然的关系比较协调。在一定意义上,这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29f]

转贴于 六.“有机农业”.“石油农业”与“持续农业”

在分别介绍了对中国传统农业认识与评价的讨论的各个方面以后,现在再回到传统农业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关系的问题上来。

上文谈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传统农业和小农经济曾被一些人大张挞伐,也正是在这时候,西方的现代化农业也正在受到批评。

1982年第1期的《世界农业》转载了旅美华裔学者任觉民.孔一士的文章,认为西方现代化农业,或称工业式农业,已暴露了许多破绽,严重的有如定时炸弹,将成为人类未来许多灾难的主要潜在因素。如化肥农药的使用使环境污染.土壤流失.水源短缺.虫灾愈加难以控制,是典型的科技鸦片。农业以至社会的不稳定性正在增加,它的高效率是用便宜的石油换来的,如从能量的投入产出比例,它的效率比旧式农业低,等等。欧美农业必然而且正在向“超工农业”(它主要采用有机肥.轮作间作等传统技术,同时对现代化科技作选择性应用)过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农业的“缺点”已成为“优点”,符合“超工农业”的特性和要求。因而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应选择“超工农业”,而避免走西方现代化的弯路。[66]接着,《世界农业》又连载了美国农业部指定的一个有机农业考察小组的考察报告的摘译,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美国有机农业的理论和实践。这些文章在大陆的一些学者中引起共鸣。下面的介绍着重在农史界的反应。1983年第二期《中国农史》发表了郭文韬等人《略论无机农业和有机农业,兼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该文修改后收入《中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化》一书中,该书曾被译成日文),其基本观点和思路与任文完全一致。文章称,西方现代的“无机农业”已危机四伏,走投无路;“有机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中国是“有机农业之母”,因此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把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同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相结合。[54]李凤岐.邹德秀也认为近三百年发达国家现代农业走的是工业化道路,虽取得很大成绩,也存在环境污染和高能消耗两大问题。他们强调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更新的资源,合理地加以利用,可不断消耗,又不断恢复,形志良性循环,持续为人类提供越来越多的产品。工业式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忽视农业的这一特点,因此作为一个普遍的体系是不可取的,其存在问题也不是这个体系本身所能解决,因此必须转移到“有机农业”或“生态农业”上来。用生态农业的观点看,中国农业有许多值得发扬的有生命力的优良传统。中国农业不应走工业式农业的弯路,而应该直接过渡到新的农业阶段;这种过渡不是抛弃传统农业,而是包含着使传统农业科学化的任务。[31]邓宏海对此有论述。[9]

在生态农业热中,有的同志认为中国古代农业的精华正是生态思想,尤其是天.地.人合一的思想。有人从思想上和技术模式上探索我国生态农业的历史渊源。[53]俞荣梁对《补农书》和《农桑经》进行了会析,认为明清时代已存在以多种经营构成生物间良性循环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特色的“生态农业”雏形,在经过三四百年考验后,今天仍具有不可低估的生命力,为中国未来农业提供了颇堪称道的模式。他把生态农业视为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的结合,认为一方面要总结发扬我国传统农业的优点,同时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装备农业,建立兼有古今农业特点的“生态型农业”。[47]孙声如总结了我国传统农业间套混作的经验,指出它不但是传统农业种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当代立体农业的核心和基石。而立体农业则可能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精华的结合部和生长点。[24]

从有关文章看,各人对生态农业宣传的出发点并不相同。部分同志着眼于对传统农业(包括解放后三十年农业)破坏生态环境的批判,他们主张的生态农业是和否定传统农业相联系的;另一些同志则认为传统农业科技符合现代生态学原理,他们主张的生态农业是和肯定传统农业相一致的。同是肯定传统农业科技的同志中,也有人对“生态农业”持批评态度,他们的批评主要是针对前一部分同志,但也不满意后一部分同志“借洋风以取巧”的做法。方原认为,农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打破旧的平衡.重建新的平衡的历史;不应把所谓“生态平衡”的要求,驾凌于农业发展之上。他批评某些生态学者无视近代农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把它描写成地球末日。指出生态平衡之说与其说是一科学.不如说是资本主义国家一股厌恶城市生活的紧张枯燥.企图返回恬适的大自然的思潮。他反对借“有机农业”的洋风来争传统农业的地位。“石油农业”与“有机农业”都有片面性,不宜各持一端,而应结合我国国情,发扬传统,合理利用先进技术(机械.化学),不用这些是难以前进的。[8c]刘巽浩指出,西方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牲畜饲料添加剂的制度”。我国有高度重视有机肥.豆科绿肥,广泛实行精耕细作和间套复种的传统,在目前和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有机能投入在农田总能量中占居多数。但中外农业历史表明,单靠“有机农业”本身的物质循环,农业难以有较大发展。他反对单提“有机农业”的口号,主张“以无机促有机,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尤其强调要增加化肥的生产和使用。[20a.b]佟屏亚分析了西方生态农业思潮的缘起,是在石油危机的背景下对石油农业的反思和否定。它把农业看成封闭的自然生态系统,否定外源能投入,把平衡绝对化。西方生态农业一类农扬能量投入减少劳动生产率下降,发展十分缓慢。我国当前的迫切需要,并不是什么确立有机农业战略,而是要扩大无机农业的基本物质条件。生态农业的宣传客观上导致了忽视农业基本建设和削弱物质能量的投入。中国农业要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路,近年我国各地涌现的吨粮田,正是传统精耕细作农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38abc]

关于这个问题,梁树春的意见也有一定代表性。他认为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物质能量的“低消耗.低投入,低产出的半封闭式的循环,虽然构造一个比较合理的内部循环机制,但这种优点是以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重外部不经济性为代价的。石油农业则是“高投入.高产出的开放式循环”,从总体上克服了传统农业的缺点.把农业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级。它虽然在一些产业中带来能耗过高和环境食品污染问题,但这只是暂时现象,正在改进之中,石油农业不会走进死胡同,它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有机农业不能大规模取代常规农业。他虽然主张以生态农业为未来农业的模式,但这种生态农业是经过重新定义的,是以石油农业为基础,吸收传统农业优点,在现代生态经济理论指导下的新模式。[51ab]

从上述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西方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等,是由于作为西方现代农业表现形态的“石油农业”暴露出高能耗和环境污染等种种弊端,引起人们的反思,从而提出的一些替代办法,故又被统称为“替代农业”。它的引进和关于我国在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讨论相激荡,引出了种种议论.理论和方案。其中关于“生态农业”的宣传声势很大,其为中国现代化农业模式似乎已被官方认可;但反对的声音也始终未断;事实上,我国一些学者的“生态农业”概念与西方差别颇大,并不断改变其形态。靳百根有专文论述《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古今农业》91.2)。中国学术界内部对“生态农业”的理解亦各不相同。撇开概念的争议,有两点是清楚的。一.我国传统农法中确定有不少珍贵品,可以构成未来农业的重要因素,不可予以蔑弃。其中最可宝贵的,是在经“三才”理论为标志的有机统一自然观的指导下形成的一套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注意农业生态系统各因素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注意对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永续利用,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比较协调和谐。二.传统农业物质技术基础落后,再生产主要依靠农业系统内部能量的投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受到很大限制,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因而,西方现代农业以现代化机械和现代科技装备农业,用大量投入外源能来打破传统农业半封闭式的循环,使农业获得飞跃发展,这一历史功绩和发展方向不容否定。对有机农业与石油农业的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是片面的。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精耕细作“天人相参”的优良传统与现代装备现代科技相结合.有机农法与无机农法相结合。

在西方,摒弃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等的“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实验,由于产量的大幅度下降,一直推广不开。近年来,一种农业发展道路的新思路——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正在迅速兴起。1989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5届大会通过了有关持续性农业发展活动的第3/89号决议。1991年4月,粮农组织又在荷兰召开国际会议,初步提出持续性农业发展的合作计划。对“持续农业”也有各种理解,而且整个理论和实践均在发展中,但其基本思路是明确的,即,既注意产品的效率的提高,又注意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不同于只强调资源与环境的“生态农业”。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出现,表明“石油农业”出现的种种问题,不能靠取消现代科技成果,放弃满足全球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倒退到传统农业来解决。在我国,对“持续农业”研究的热潮正在兴起,“持续农业”的提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鉴于历史经验,对外来思潮应有分析,要根据我国国情决定取舍,从而确定我们的方针。有人认为,根据我国特点,似用“集约持续农业”或“精(精致)久(持久)农业”的提法更好些。[20cd]

引用文献

1.马克垚: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度比较研究 北大学报91.2

2.马孝劬:发扬我国农牧结合.用养结合的优良传统 中国农史83.1

3.千 里:过密型增长理论——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一把钥匙,中国经济史研究93.1

4.王毓瑚:中国农业发展中的水和历史上的农田水利问题。北京农大科研资料 80.6

5.王星光.陈文华:试论我国传统农业的生命力 农业考古85.2

6.王利华:农业文化——农史研究的新视野 中国农史89.1

7.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 a.中国农学史上册 科学出版社59

b.中国农学史下册 科学出版社84

c.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简史 江苏科技出版社85

8.方 原: a.论我国传统农业经验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农业考古83.2

b.走强化和发展精耕细作传统的路 农史研究83.1

c.从农业的发展史中学到的 农业考古83.1

9.邓宏海:我国农业持续发展需要努力运用生态学和建立生态农业 农业考古88.1

10.石声汉:a.中国农业遗产要略 农业出版社81

b.中国古代农书评介 农业出版社80

11.宁 可:a.西汉农业生产漫谈 光明日报79.4.10

b.有关汉代农业生产的几个数字 北京师范学院80.3

12.田人隆整理:关于东方专制主义座谈纪要载当化西方史学思想的困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1

13.史志宏:a.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 古今农业92.3

b.清代前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中国经济史研究93.1

14.卢 锋:a.若干朝代农业生产效率蠡测 人民大学学报89.1

b.近代农业的困境及其根源 中国农史89.3

15.古非:农耕与游牧——中国古代民族融合中文化二元对峙矛盾的格局 固原师专学报90.1

16.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第三章第三节 上海人民出版社90

17.许苏民: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福建论坛86.2

18.汤晓芳:我国古代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形成与交流 宁夏社会科学89.6

19.刘瑞龙:a.正确对待中国的农业遗产 中国农史81.1

b.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人民日报83.5.13

20.刘巽浩:a.以无机促有机,无机与有机结合——兼论有机农业 农业现代化研究83.1

b.对生态与“生态农业”问题的看法 农业考古88.1

c.中国农业现代化与精久农业 农业现代化研究90.1

d.持续农业种种谈 世界农业92.3

21.刘建中: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的综合考察 历史教学92.1

22.刘志一:科学技术史新论 辽宁教育出版社88

23.刘国培: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和传统文化 昆明师专学报87.1.2

24.孙声如:我国传统农业的间套混种与当代立体农业的新发展 古今农业90.7

25.吴承明:a.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问题的思考 中国经济史研究88.2

b.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的考察 中国经济史研究89.2

26.吴承明.侯方:评外国学者对旧中国经济不发达原因的分析 经济学动态81.9

27.吴 慧:a.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农业出版社85

b.清前期粮食的亩产量.人均占有量和劳动生产率 中国经济史研究93.1

28.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 历史研究84.1

29.李根蟠:a.试论中国古代农业史的分期和特点载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诸问题

福建人民出版社90

b.略论春秋以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东岳论丛80.4

c.我国古代的农牧关系 平准学刊第一辑 商业出版社85

d.试论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历史与现状 载现化农业论丛 农业出版社81

e.中国农业史上的“多元交汇”——关于中国传统农业特点的再思考 中国经济史研究93.1

f.中国古代农业 天津教育出版社91

30.李伯重:a.明清时期江南水稻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 中国农史84.1

b.“桑稻争田”与江南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中国农史85.1

31.李凤岐.邹德秀:从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看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

农史研究83.1 农业出版社出版

32.邹德秀:a.中国的传统农业技术对新农业改革的启示 农业考古85.1

b.中国近代农业科学落后的原因 大自然探索83.2

c.中国古代农业与中国社会发展 农业考古89.2

d.中国农业文化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92

33.杨直民.董恺忱:集约农业发展过程和趋势的初步探讨 学习与探索80.1

34.陈 平:a.单一小农经济结构是我国两千年来动乱.贫穷.闭关自守的病根

学习与探索79.4

b.社会传统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学习与探索82.1

C.中国单一小农经济结构分析 学习与探索83.1

35.陈 江:清代经济增长轨迹试析 思想战线91.6

36.陈学凯:论中国特征的农业家族文化及其矛盾 湘潭大学学报88.1

37.姜义华等:《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传统文化》前言 重庆出版社88

38.佟屏亚:a.在现代农业中发扬传统技术 农业考古85.1

b.试论“生态农业”思潮及其影响 中国农古88.4

c.我国吨粮田的实践与思考 农业考古90.2

39.张企曾:农史研究与农业现代化 农业考古83.1

40.张立文:传统学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9

41.张沁文.王文德:生态农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农业考古86.2

42.范楚王:a.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特点 古今农业88.1

b.中国古代农学对天时.地利.人力关系的论述

自然科学史研究集刊第三卷第三期84

43.孟庆琳.王朗玲:论水利农业与中国封建制度 学习与探索91.6

44.郑炎成:论中国传统农业技术及其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跃迁 农业考古89.1.2

45.季羡林:a.“天人合一”新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创刊号93

b.神州文化集成丛书序 新华出版社

46.郝盛琦等:树立社会主义大农业经营思想,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经济研究80.3

47.俞荣梁:a.建立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补农书》的启示 农业考古85.1

b.生态农业的雏形——读《农桑经校注》琐记 农业考古86.1

48.席海鹰:论精耕细作和封建地主制经济 中国农史84.1

49.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史稿 农业出版社89

50.梁家勉:a.从“三才”观到制天命而用之的人治观 农业考古89.2

b.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 学术研究

51.梁树春:a.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模式的思考 农业现代化研究87.2

b.对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再认识 农业现代化研究88.3

52.唐启宇:中国农史稿 农业出版社86

53.唐德高:a.我国生态农业的历史渊源 农业现代化研究87.5

b.我国古代生态学思想和理论 农业考古90.2

54.郭文韬等:a.略论无机农业和有机农业,兼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中国农史83.2

b.中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86

55.钱 穆:农业与中国文化载于《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集中

重庆出版社88

56.游修龄:a.清代农业的成就和问题 农业考古90.1

b.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历史启示——中国与日本的比较 古今农业93.1

57.章有义:近代东北地区农田单位面积产量下降的一个实证 中国经济史研究90.3

58.曹隆恭:试论我国农业的历史特点农史研究第二辑 农业出版社83

59.董恺忱:a.世界农业发展述略——兼论东西方农业的特点 世界农业80.3.4

b.从世界看我国的传统农业的历史成就 农业考古83.2

c.传统农业.精耕细作和集约农法词义辨析 平淮学刊第二辑,商业出版社90

60.董恺忱.杨直民:试论我国传统农法的形成和发展 农史研究第四辑,农业出版社84

61.程洪:美国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趋势与特点 历史研究88.4

62.薛国中:16-18世纪的中国农业革命 武汉大学学报90.2

63.薛涌:中国文化纵横谈——林维明教授采访记 社会科学86.8

64.许倬云:中华农业史导言 台湾商务书店79

65.天野元之助:中国农业史概论 载中华农业史 台湾商务书店79*

66.任觉民.孔一士:谈现化农业的困扰及出路,兼论中国农业前途的抉择 香港(抖擞)80.5

67.李约瑟:历史与对人的估评——中国人的世界科学技术观,载李约瑟文集

辽宁科技出版社86

68.熊代幸雄(董恺忱译):论中国旱地农法中精耕细作的基础 中国农史81.8

69.饭沼二郎(董恺忱译):古代旱农在世界农业史上的地位 平淮学刊第五辑上册,

光明日报出版社89

70.Wen Dazhong and Davld Pimenbel (1986)“Seventeenth Centrry Organic Agriclture in China:1.Cropping Systens in Jiaxing Region”Humam Ecology.14:2:15-28

转引自张瑞德: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危机——近人研究成果的评述,(打印稿)

71.帕金斯(伍丹戈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8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