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 17:31: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语文新课标教学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交际 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运用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现代语文课堂交际教学不能仅限于语文教师的领读、解释词义和讲解课文,应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策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科态度。
目前的中学语文课堂受到高考升学指挥棒的导向,高考试题以及各级各类模拟题鲜见有关语文交际测试的内容,在专业的语文教研期刊上也难见相关的研究文章,似乎在语文教学这一领域完全忽视了语文交际课堂教学。这一偏离《课程标准》的倾向不仅严重危害中学语文教学的严肃性,背离了新课标要求,也刺激着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为了使语文课能够充分发挥“工具性”的特点,从而使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乐学、和谐、主动地发展,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发掘学生语文学习潜能,真正达到语文交际“简明连贯得体“。以交际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交际任务为核心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建立在这种思想上的、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宗旨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语文交际课堂教学设计的意义
语文交际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语文教师依据正确的语文教学思想和语文教学原理,按照新课标,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设计交际话题,对语文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总体结构、具体环节,预先做出策划,这是语文教师的教育思想、思维方式、教学业务和教学艺术的体现。
语文交际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处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和学本身就是一种交际。因此,语文教学对提高人的交际素质和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很难设想,一个情绪低落、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沉默寡言、不主动参与各项语文交际活动的人,会产生高昂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他们的语言能力的提高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肯定会受到抑制。
良好的语文交际素质要求学生增强自信,消除自卑,在语文课堂交际活动中学会尊重人,乐于交往,相互合作,主动参与交际过程,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具有良好的交际素质的学生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意志力强,不屈不挠,并乐于接受新事物,富有创新精神。语言学家曾指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加主动、更加愉快,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交际课堂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二、语文交际课堂的教学路径和原则
交际课堂最为重要的前提是在师生双边语文教学活动中建立信息差。
人们在语文交际时,只有问答者双方对某一方面有好奇心或认为必要时,方才发问。引起发问的这种好奇心或必要性便是信息差。当语文课堂教学的练习中建立起了信息差,语文交际便有了实际意义。如果我们能在语文交际课堂上长期坚持具备一定信息差的情景交际,便易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及交际的能力,因为此时信息差成为促使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获得信息的能力。
信息差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得课堂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如果教师所提问题的信息差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对此问题有作答的可能,学生的积极性便可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教授课文及写作时,教师不妨用信息转换方式实现交际。
指定任务也是课堂实现语言交际的有效路径。教师向学生交待具体任务,要求学生必须用所学语言来完成;教师对学生使用语言及实际交际的情况进行监控、调整、反馈、校正,这样既检验又锻炼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
信息转换及指定任务均基于知识实用原则,其目的是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之中,要求学生用所学语言来处理、解决问题。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如果只传授语言理论,而不将语言运用于实际交流,便丧失了语言教学的意义。
三、语文交际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
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这种气氛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民主、和谐、活而不乱的课堂气氛,是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它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互动过程。在这种气氛下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能得以培养和发挥。因此,要在课堂上创造一种和谐的交际氛围,激发学生愉快的情感,使他们积极投入到交际活动中去。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己思考,使他们在交际活动中学会交际。
交际课堂实践应注意:
1.在交际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牢记教学是人的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语文交际课堂活动的主体,人的因素应当成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
2.课堂交际活动的选择和设计,应注意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进入有真正交际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当然同时还应考虑到学生的现有语言水平,使课堂交际活动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语言水平相适应,以充分发挥语文交际课堂应有的效果。
3.交际课堂内容的选择,是根据场合、对象而定,既要有时代性,又要有针对性,通过学生入情入境的交际活动,真正实现交际的连贯得体、简明生动。
4.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语文交际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系列。要使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活动”中,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从而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不仅是现成的语言知识点。这样,随着交际“任务”的不断深化,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会越来越自动化和自主化。
5.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样利用语言作为媒介以实现交际目的,完成交际任务,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表达的句子是否完全正确。学生学习成功或失败的感觉来自于交际目的是否顺利实现,交际任务是否完成,而不只是在于所说话语的结构是否正确。有着真实的交际意图的任务型的课堂交际活动能培养、锻炼、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
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时,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法,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上述 “头轻脚重”和“头重脚轻”两种形式便是课堂提问容易陷入的误区。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的六种提问方式: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 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课堂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狄金森的短诗《篱笆那边》时,在分析“上帝”这个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先是固定在 “权威的代表”“正统思想的化身”,“别人思想行为的禁锢者”,“以自身刻板僵化的理念来扼杀世间美好事物的冷面统治者”时,我顺势提出一个疑问:草莓的甜美只是想象的结果,若草莓是酸的,是苦的,我们真的不需要“上帝”吗?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走向更远更深。经过积极思考讨论,学生们谈了自己的见解:不是所有的追求都值得赞赏,当我们所向往的,所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时,上帝的“骂”就不是无理的指责,而应是理智的劝告了。而如果不加以分析,一味地肯定追求,否定规则,结果自然会造成一种无序的世界。在《西游记》中,作为叛逆精灵的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压五百年后,走上取经之路,终成正果。而在今何在的《悟空传》里,孙悟空正是要一种绝对的自由,他棒杀唐僧,打破五行的秩序,但是当一切的规则都消失了的时候,他只剩下了自己,所以,他最后只能让最后的自己在焚毁一切的天庭大火之中成为一块石头。一个喜剧,一个悲剧,但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深邃的哲理:规则,是必须的,完全放弃规则,只能酿就悲剧。而事实上,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上帝和孩子的组合,而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上帝的理智,还应该有着一半孩子的激情。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而另一方同学则认为:婆婆自然也决不会容许一个有着人性的自尊的媳妇生活在自己身边。而从兰芝这一个角度讲,她作为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身上却始终闪耀着个性自尊和自强的锋芒,这种人性之光在婆婆眼中自然是“举止自专由”,成为被驱逐的理由。如果要回来,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的自尊,在婆婆的统治下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等着“三十年媳妇熬成婆”这样一个轮回,三十年的漫漫光阴里,熬去的不只是如花的容颜,磨去的还是人性的棱角,而这一切是兰芝不会做的。
五、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巴尔扎克葬词》,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
再如在学习《琵琶行》时,我在小序中拈出“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问学生“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什么如此动人心弦?”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古代士子大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壮志,而唐代的都城长安则是他们梦想实现的地方。此时的白居易虽然被逐出这个权力的中心,暂时性地在山水间找到了寄托,但是有心报国,壮志难酬的忧伤一直是他心上的伤痕。这里的京都之音自然让回想起了往昔的岁月,心中的梦想,所以才会感到乡音一般的亲切。所以才会有后来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高山流水之慰,才会有最后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即“曲径通幽”的方式提出,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找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问题。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趣,这样就一定能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产生“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读写作业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并且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主要也是语文实践。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针对不同的习作主题设计相关作业。但从实际教学来看,一些教师在设计读写作业时存在作业形式化、要求单一化、题型应试化等弊端,以致读写作业的效率比较低,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效果不明显。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探究读写作业的有效设计,增强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一、对症下药,突出读写作业的趣味性
我们在设计读写作业时,应尽可能地多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突出读写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产生深入思考的欲望。例如,笔者将学生分成几组,要求每组学生根据《三顾茅庐》的典故,写一个小小的剧本,还原当时的场面,比比哪一组的剧本写得最好,再由这组扮演故事中的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诸葛瑾和书童等几个角色。于是,学生们分组聚集在一起,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最后写成剧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在表演环节中,几位同学充分展示了表演才华,引得下面的小观众前俯后仰。这样就充分利用了小学生好动、好奇的特点,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学习写作的兴趣。
二、循循善诱,把握文本知识的体验性
小学语文教师可在学生体验了文本后进行读写渗透,精心设计一连串的互动环节,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逐步导入现实生活中,触发学生写作的灵感。例如,笔者在讲完《我不能失信》一课后,学生们对文中的内容已有所了解,这时,笔者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守信用”,提问:“告诉老师,同学们是不是守信用的孩子呀?”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紧接着,笔者追问“同学们都做了什么守信用的事情呀?”学生有的说:“我借了朋友的钱很快就还了”有的说:“我答应借自行车给邻居用一个星期,后来没有失
信。”还有的说:“上个星期天我约了朋友去钓鱼,最后我们都没有失约。”你一言我一语的,有些答案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课堂气氛十分热烈。这时,笔者夸赞了学生们的积极回答,请学生们在课后写一写自己守信用的一件事,以及自己从中得到的体会。这种方法将文本的体验与现实的感受连接在一起,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使学生“下笔如有神”成为可能。
三、拓宽思路,注重课里课外的结合性
如何设计读写作业,小学语文教师的思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深入课本、挖掘课本,并拓宽思路,引入课外资源,把相对封闭的教材内容变成开放性的写作题材,才能使课里课外完美结合,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例如,笔者教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要求学生列举几个“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历史人物,并用简短的话语描写他(她)的外貌特点和历史事迹,以及对他(她)的评价,比比谁写得又多又好。这种形式的作业设计,以课内迁移到课外,再将课外知识融入课内,实现了课内知识的开放性,可以帮助小学生深刻地感知课文内容,并且积累到一些新的素材,为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知行合一,把握随堂知识的实践性
例如,笔者教完《将心比心》一课后,要求学生在课后也做一件“将心比心”的事,并把内心感受写下来。于是,学生们纷纷行动,有的写道“我在公交车上给老爷爷让座,希望我爷爷坐公交车时也有人给他让座”,有的写道“我帮一个迷路的小孩子找到自己的家,希望我妹妹不小心迷路时也有好心人把她送回来”,还有的写道“有个同学不小心把墨水洒到了我新买的衣服上,我原谅了他,因为我希望我不小心做错事的时候也能得到别人的原谅”。作业的形式虽比较简单,但实践性很强,学生们通过“多一分宽容和理解”的行动,明白了“将心比心”的道理,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行动结合在了一起。学生们在这样的实践中,感受到了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带来的快乐,一直坚持下去,便形成了一种可贵的品德。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读写作业的设计形式不一而足。小学语文教师要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深入理解文本,充分挖掘文本,找准读写结合的切入点,同时要充分利用课外的资源,创造性地结合学生特点,与课内资源实现“无缝对接”,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振奋.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2(3):9.
1.教材解读:《狼和小羊》是寓言故事,记叙了狼为了吃小羊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理屈词穷,最终蛮不讲理地扑上去。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恶的,对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2.教法设想: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表演,边演边体会,感受狼的凶恶、奸诈、蛮不讲理和小羊的天真、善良。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它们是不讲道理的。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是狼三次找碴儿的经过。
四、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狼和小羊的头饰。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课件出示:狼 这是――(引生齐说)狼。板书课题:狼。
在你的印象中,狼是怎样的?(凶恶的、不讲道理的……)
课件出示:羊 这是――(引生齐说)羊。板书课题:小羊。
在你的印象中,羊是怎样的?(温和的、可怜的……)
师(手指课题):有一天,狼和小羊碰到了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狼和小羊》这篇课文。
(二)复习生字、生词
课件出示生字、生词:
看见 故意 弄脏 温和 争辩 气冲冲
倒流 反正 扑出 经常 背地里 吃了一惊
指名读、领读、齐读。
(三)自读课文,读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小组间互相交流读书情况。
(设计意图:朗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情感与文章的内容产生共鸣,使他们的心态化入言语角色。学生自由读、小组内合作读能将读落到实处,使学生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态度,以实现培养语感的目标。)
(四)理解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
(1)狼看见小羊时,心里会想什么?
(2)你想象一下,狼看到小羊时,会是什么样子?(馋得直流口水、睁大眼睛)从这些表现中,可以看出,狼这时很想――(引生齐答)吃小羊。板书:想吃。
(设计意图: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拓宽学生的思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课件出示:课文第二、三段。
听录音读这两段话,听完思考: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找碴儿。
(1)课件出示:找碴儿 理解“找碴儿”。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找借口)。
(2)课件出示:故意 理解“故意”。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有意)。
(3)找出狼找碴儿的句子,指名读,读出狼故意找碴儿的语气。
板书: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
(4)课件出示:小羊反驳的句子。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这是个反问的句式,请你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5)理解:上游、下游。在黑板上画出小溪图,指名学生在图中标出狼和小羊的位置。板书:水是不会倒流的呀。
师指图:大家看,狼在上游,羊在下游,狼是不可能把水弄脏的,可狼偏说是羊弄脏了水,这就叫“找碴儿”。
(6)分角色读二、三段。
(设计意图:从感觉形象入手,通过在图上标示,理解上游和下游的位置,初步感受狼在故意找碴儿,同时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第四、五段。
第一次找碴儿失败,狼承认了吗? 课件出示:课文第四、五段,一齐读四、五段,你读懂了什么?
(1)理解:气冲冲。课件出示词语:气冲冲。
请你再说出几个和“气冲冲”相同形式的词语。(黄澄澄、红通通)
(2)小羊去年还没出生,狼却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骂它,狼无中生有,这是它的又一次找碴儿。板书:去年在背地里骂我。
(3)小羊“喊”。板书:喊。小羊为什么喊?这时小羊的心里怎么样?(害怕、被冤枉、着急、委屈……)板书:去年我还没出生呢。
(4)指导朗读。读出狼气冲冲的样子和小羊着急委屈的语气。
分角色读四、五段。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感悟,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
4.自学第6段。
这个不讲道理的家伙会罢休吗?自学第6段。四人小组互相介绍:我知道了什么?或者我明白了什么?
(1)请你在文中用线划出“狼第三次找碴儿”的句子,互相交流。
板书:骂我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
(2)“不想再争辩了。”这句话说明它没有办法、没有理由说服小羊。
(3)这一次找碴儿它允许申辩了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这时它已经愤怒到极点。板书:……
(4)小组内讨论,表演,注意表现狼和小羊的动作、神态。选一组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悟,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来设计教学思路,进行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以课文为依据,让学生演一演,鼓励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在表演中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创造力。)
(五)教师总结,揭示寓意。
同学们,对于狼这样的坏家伙,光讲道理,行吗?不行!像狼这样的坏家伙,总是要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1.课件出示名言: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伊索
2.那我们该怎么做呢?(用智慧去战胜它)
(六)发挥想象、填补空白。当狼扑向小羊的那一瞬间,故事还没写完,你们想想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大家续编故事,看谁编得好、编得合理。自由交流,简单编故事结尾。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八)指导写字。描红生字。
(九)课后作业: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向课堂要成绩,我们语文老师要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有效高效。
本文试图从"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这一角度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的认识。
不同的专家对"教学设计"有不同的认识,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鲍嵘在《教学设计理性及其限制》一文中认为,教学设计是一种"旨在促进教学活动程序化,精确化和合理化的现代教学技术" .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乌美娜教授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我认为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借鉴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依据课程标准(大纲)、依托教科书(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环境和自身能力确立的课程教学管理系统和教学流程。
什么叫"有效性"呢?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一、中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现状
1、教学目标定位的错位甚至错误
在网上及一系列的优秀教案上搜索,你不难发现我们的教案几乎总是把思想教育的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放在第一位,生怕别人说自己不懂得"人文关怀".有的教学目标甚至是错误的,如"重新审视愚公移山精神"等,为了"创新"的"创新"就不是"创新",而是"谬误"了。
2、教学目标定位时大、空、杂、乱
教学目标定位表达的教学意图是很模糊的,有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有很多老师把教学设计等同于教案,其实不然,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理念、学情及环境分析、学习目标、教学检测、学习评价、教学反思等。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学习目标、教学反思三个方面谈谈我对有效教学设计的理解:
二、有效的教学设计应是这样的
(一)、思路清晰的课程管理理念
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是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来分年级段、分单元编写的,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三个问题:
1、是否理清了不同阶段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每一课的关键点又是什么。
2、要通过哪些活动来完成不同阶段的课程教学的关键点。
3、学生的素养是否在不同的阶段都有所提高,这些素养的提高与教材预设的价值、教师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否重合。
(二)、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定位学习目标
1、制定学习目标的依据
我们要制定有效的学习目标,而且要让学习目标落实到位,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新课标》中有关学习目标的定位;其次是研读教材,充分把握教材的核心价值,和学生从中所要学习的东西。
2、制定学习目标
①制定基本语文知识的学习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7—9年级学生要掌握常用字词3500个,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基本的修辞手法,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积累基本的文言词语等。我们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就要围绕这些来制定基本语文知识的学习目标。
②制定生成学习能力的学习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以下方面来制定学习目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写作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文本的各种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结合社会背景和人生经历,把握作品的感情倾向;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领悟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治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能够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等等
③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后,学生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不应当在语文知识没有很好落实时,去大谈情感态度价值观。"文以载道","文"的内容还没弄清楚,就去谈"道",那也是"无源之水"的"道".所以要在落实了语文知识的前提下,在形成能力的帮助下,去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一切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譬如《陋室铭》的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名、灵、斯、德馨、鸿儒、白丁、乱、劳".
2.了解"诸葛庐"、"子云亭"的来历。
能力目标:
1.学生分析概括"我"的"陋室"生活。
2、学生推敲开篇四句及"诸葛庐"、"子云亭"、孔子的"何陋之有"的内涵。
3、结合写作背景,学生谈刘禹锡心目中"陋"与"不陋"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适时结合背景加以引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分析探讨刘禹锡心中何为"陋"何为"不陋"后,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及高洁傲岸的节操。
(三)、关注教学反思
孔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省"的意思就是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育者把自身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做对象,进行监测、分析、研究、评价的思维活动。
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对教学计划、教学流程、教学检测的反思。教育者可以就一下几个问题进行反思:
1、教学计划的制定是否符合先进的教育理念。
2、这节课我最成功地方、最失败的地方。
3、学生获得了哪些语文知识
4、教学活动的安排是否让大部分同学感到快乐。
5、三维目标落实了没有。
6、课堂评价的语言是否合理兼具激励性
7、教学检测是否紧扣教学内容
论文摘要: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实施,新课程语文也全面铺开。在当前的新课标教学中普通存在着一种“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对着新课标,苦想怎么教?捧着新教材,教法从何来?喊着新理念,讲着老教案。怎样解决新课标语文“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成为一线教师最大的困惑。为了化解“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我们采取了以下具体做法: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改进教学方法,有效节约时间;采取“任务驱动”,拓展第二课堂;大胆增补删减,重构教材内容等。通过实践,上述措施成效明显。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 重构教材 任务驱动 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
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实施,新课程语文也全面铺开。怎样解决新课标语文“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成为一线教师最大的困惑。
毋庸讳言,在当前的新课标教学中普通存在着一种“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对着新课标,苦想怎么教?捧着新教材,教法从何来?喊着新理念,讲着老教案。
为了化解“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我们采取了以下具体做法:
一、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新课程大大压缩了必修课的课时,新教材却没有减少内容含量。内容多,要求高,课时不够的矛盾非常突出。课时量与教材容量相比犹如“杯水车薪”。赶进度、开快车,使得知识不易掌握,基础难以巩固。在实践上,模块教材的深广度难以把握,讲少了造成教材很难顺利完成,讲多了又难给学生思考探究的余地,教学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这些问题成了制约新课程教学的瓶颈,也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解决教师普遍反映的课时不足的矛盾,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要求。
二、改进教学方法,有效节约时间
教学时间不够用,教学内容完不成,这是许多语文教师日夜焦虑的棘手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法。
第一,精讲片段,以点带面。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不是靠教师讲解一两篇文章就能一蹴而就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贪大求全,急于求成,而应总揽全局,精选片段,进行重点教学。
第二,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做到:学生已经懂得的知识,坚决不讲;学生通过读书自己就能领会的知识,坚决不讲。教师应教给方法,让学生在多读、多思、多练中掌握知识。
第三,以练代讲,讲练结合。教师要结合课文重点段落和精彩片段所涉及的知识点,精心设计一些相关的小练习,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完成,不懂的地方再进行指导讲解。这样,力争把重点、难点消化在课内,排除在课外。
三、采取“任务驱动”,拓展第二课堂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虽然课内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仅如沧海一粟,更多的工夫应该在课外。我们应延伸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增加课堂教学的厚度,不仅要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开一扇窗,更要为他们打开一道门,使之能够自如地迈进来,走出去,饱览更为美妙的风光,拥抱更为精彩的世界。
那么,怎样才能加强语文课堂的延伸教学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深度。
(2)利用课前说话活动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广度。
(3)创设情境,开设活动,延伸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感官接受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
当然,关于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的方法和形式还有很多,但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从学生的接受心理角度出发,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
四、大胆增补删减,重构教材内容
新课标赋予师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选择权,在集体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教材有计划地加以取舍。避免舍本逐末,力争做到“舍中有得”,突出重点,直奔目标。
教材多了、厚了,周课时少了, 教材教不完怎么办?分析起来主要的问题在于教师在处理教材时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
长期以来我们“教教材”教惯了,教学只停留在“教”的层面上,不尝试“用教材教”。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结合实际对教材加以取舍。
师生是教材的主人,不是教材的奴隶,教材不是“圣经”。教材内容的取舍权在师生。师生完全可以对教材作大胆地、创造性地处理。
要用好教材实施好新课程,除了专家引领、主体反思外,同伴互助也必不可少。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认真开展了“三次备课,两次反思”活动,每次课后由同事评,学科组长评,专家面对面评,先集体反思再由执教者自已反思。并根据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
总而言之,在中学语文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大处着眼、小处着力、妙处着手、细处着笔、疑处设问、尾处升华,就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艺术水平,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新课标语文“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版)
[2]《新课标语文案例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版)
一、情境教学,体会语言之美
语文教育应该是“明象”的。王弼说:“意以象尽,象以言著。”王夫之说:“天下无象外之道,言以明象。”可见,语文教学需要一种情境性思维,教师通过创设与文本内容相契合的相关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潜心会文。
譬如,在理解文本意蕴时安排“入境”。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所传达的诗人的复杂情绪时,先投影《定风波》“一蓑风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指导学生浅吟低唱,课堂气氛沉郁跌宕;一曲《平沙落雁》古筝曲中,教师进行深情阐述;引《坡传》中《坡突围》的精彩语段,让学生体悟本词寓含的愈挫愈奋、旷达洒脱、外儒内道的积极人生态度。
采用多种手段创设语文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想象、思维,促使智力和语文能力的发展,结合高中生心理特点,更好地体会母语之美。
二、引进网络教学,延伸课堂知识
网络技术的日臻成熟,网络教学资源的海量化、形式的多样化、活动的交互性使高中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挑战。网络在高效课堂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是高效课堂的重要因素。一个优秀的课件设计可使教学事半功倍,教授《琵琶行》时可补充欣赏《步步高》、《二泉映月》、《十面埋伏》,并分别写出乐曲特点,以更好理解白居易“常物设喻”的高明手法;训练习作《魅力》时,投影各类图片,让学生围绕核心词找“魅力”,如妈妈的老火靓汤、林丹的沙场决战、微笑的蒙娜丽莎、迷人的巴黎夜色……网络巨大的知识容量为语文教学内容拓展了无限的空间,学生的学习范围已不再局限于那好几年不变的教材,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各种美文名著,精彩句章尽收眼底。
三、优化课堂提问,活跃课堂气氛
精心设计的高质量问题能引发深入思考。问题宜少不宜多、宜粗不宜细、宜宽不宜窄,最好能纲举目张、唤起共鸣,引导迁移、链接应用,激发生成、开放创新。如《沁园春・长沙》设计提问:古人多悲秋、怨秋之作,为何笔下之秋却“与众不同”?
有人戏称教师是“职业提问家”,而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更应对课堂提问有正确的认识。课堂提问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同时考虑,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出新颖独到的问题,问人之所未问,发一问带动全文,促进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分析、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从敢于提问到善于提问,就是探究能力增强的表现。
四、完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在被动地听教师讲课,而且一般教师很少会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进度,但是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讲却十分不利。《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体、主人决定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在这方面,教师应该灵活采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比如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分小组,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开展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和探究。而且通过学习,小组之间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集体荣誉感的推动下,积极发挥自己的潜力,并最终形成对所研讨知识的深层次掌握,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形成了,学习的思维能力也会随之而提高。
五、挖掘教材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语文,是一门知识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增加人文精神的融入,对于丰富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涵有重要意义。为此,语文新课标中,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其实,只要教师能够用心地挖掘,高中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可以使学生在学到相关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人文精神。比如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我们在欣赏作者描绘的风光秀丽的江南的同时,更感受到那里的淳朴的民情,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真诚、纯洁的爱,感受到人性的真、善、美。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教材中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受到美德教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语文,让学生学会使用语文;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领略语文的人文价值,培养学生涵养丰富的人文精神。当然,这离不开教师对教材内容更加深刻的把握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更好地实现。
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语文,是一门诞生于生活的学科,生活之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而且语文只有在生活中才能找到自身的价值。而我们目前很多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所讲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如何提高成绩,如何使语文科目在高考成绩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至于学生学习了语文,是不是可以转化为技能在生活中使用,能不能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些都不是教师关心的。实际上,只有与实践联系起来,构建理论到实践的平台,语文学习才有意义。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实践,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语文内涵。比如,有的教师抓住积累指导生活化、阅读教学生活化、写作教学生活化三条主线将高中语文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将生活实践与理论学习串联起来,相辅相成促进学生成绩和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反思
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学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正悄然而起。
新课程改革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增强。它比任何时候都更关注人本身的发展,注重张扬个性,体现人文关怀。这既是对祖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主体意识缺失的一种深沉思考和内省,又是对现实世界科学精神的呼唤。
作为语文教师,我顺应时代潮流,认真学习新课标的理念,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并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努力转变教学方式,努力实现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艺术的研究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角色从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着重从以以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变革教学设计内容,坚持“教”的设计和“学”的设计,构建开放的课堂。
一般来说,教师备课,向来是非常详细的,且不说内容的环环相扣,即使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出现的回答,所用的教学时间均在教案中有所体现,如果是照着教案“教”下去,那应该是一堂较完美的课。但“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一堂课只有“教”的行为设有“学”的行为,那么学生的“学”就不是真正的“学”,学生的“发展”也谈不上真正的“发展”。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坚持既有“教”的设计,也有“学”的设计,有“教”的行为,也有“学”的行为,更要将精彩留给学生,让“学”的环节充分发展。
二、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逐渐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渐改变充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首先是强调自主学习阶段,授之以渔,解决“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此阶段总的原则是大胆地想,大胆地说,还给学生心灵的自由。使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心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和独特体会。其次是合作探究阶段,设置任务,学会交流合作。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仅形成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学会了发言、学会交流合作。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仅形成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学会了发言、倾听、评价、质疑、在交流中形成了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坚持面向所有学生,尊重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大而言之,是素质教育使然,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使然,小而言之,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使然,是家庭的期望使然。
教学设计要兼顾各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分类要求。设计教案时,注意要求和难易度的各不相同,让学生有选择地参加,有选择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尤其慎重地评价差生,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鼓励,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动”的欲望和可能使学生感到我也要参加,我也能完成,增强了自信心,让他们各尽其材,各得其所。
其实,深入每个学生,你会发现,他们中每个人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体验。通常,当老师的注意力辐射于后进生之外时,他们就会游离于教学之外,诸如讲小话、睡觉、看小说、做其他作业、大声读书、怪调回答------但他们常常被尊重包容时,他们的潜能就会苏醒过来,有时会令你大吃一惊。
由此,我领悟到语文教育的确应该是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作为语文教师,我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我期待着我的课堂能成为全体学生的情感乐园,是激发全体学生想像的肥沃土壤,是学生心中的伊甸园。
四、坚持学以致用,立足课内,放眼课外,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新课标在前言部分就开宗明义,强调语文学习要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应用,服务于个性发展。为了谋求达成有效语文教育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材在新课标下的价值功能,体会语文教材的举例作用,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灵活选择和运用语文教材,把听说读写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为此,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外自读,为学生补充报刊杂志上的时文、美文;改变陈旧、呆板、单调的语文课堂模式,研究和设计科学、活泼、开发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革新教法,重启发,多讨论少讲授,多对话少问答,重过程积累,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同时还要加强朗读教学和阅读教学,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注意课内外的联系,多动口,多动手,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扩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即“生活-课堂-生活”,不断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不断鼓励学生在亲身参与中独立发现。除此之外,也要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关注和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育教学策略,并注重运用教科书上的种种开放题设计,积极开发课内外的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发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五、坚持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对青年教师尤其重要。反思的过程,往往真理的大门会怦然开启。在教学实践中,在吸取同仁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着重反思三个方面。
关键词:新课标;工具性;人文性;以人为本前后历经十多年的实验修改,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说实话,之前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语文教师对于课标都不太在意,学校发下来之后,也就简单地一目十行,然后就将其从此束之高阁。但对新课标解读之后,我深深地感觉到,只有对新课标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整体把握之后,才能找准我们的教学点,才能正确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提出恰当的要求,才能理解教科书编者编写教材的意图,才能扎实稳妥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既不会实施越位的教学,也不会犯缺位教学的错误。
2011版新课标和实验版课标相比,内容上进行了适度的调整,课程难度略有降低,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重,立足运用,倡导以人为本。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新课标对于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论调,更加鲜明和具体。虽然我们平时总是提倡语文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是在教学中到底孰轻孰重,一直以来争论不休。在前几年,语文学科强调人文性的观点似乎大占上风。激情澎湃的教师语言、轰轰烈烈的合作学习、热热闹闹的语文课堂,让我们的语文课似乎变得丰富了、自由了。但静下心来想一想,学生真的能通过这样的语文课来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吗?吴忠豪教授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五年级学生先自学《月光曲》,然后进行字词和阅读检测。等老师上完课后,再对这批学生进行第二次检测。同样的题目,两次检测的结果却相差无几,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这样的语文课堂,充其量只是一个人的表演、一群人的孤单吧。这样低效花哨的语文课坚决应该摒弃。
在语文新课标里,对语文课程做出了新的准确的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当中重点还应该落实在运用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比如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要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要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学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写作特点等,把这些化作一种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形成,为今后自己品味语言、写作奠定基础。所以课标明确提出阅读目标必须遵循:重视阅读过程和阅读方法、重视知识和实际运用等原则。不仅是阅读教学,这次的新课标在“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与写作”都分阶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关于“写字”这一块,提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这样具有指导性、目标明晰的课程标准,帮助我们在教学时弄清了教学重点,少走了弯路,也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提供了切实的依据。“扎扎实实教语文,实实在在促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