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18 17:32:0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第1篇

关键词: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十年来,山东经济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山东省各地区发展并不平衡,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并且成为制约山东省经济进一步发展与经济质量提升的障碍。对于如何实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我认为,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进程,区域经济的现状以及实现协调发展的途径和对策进行梳理,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进程的概述

(一)1984年至1991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起步阶段。薛克在《山东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指出了山东省东西部发展的差异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东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措施。

(二)1992年至2002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深入阶段。徐瑞华,杜德斌在《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程度不断扩大,并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举措。

(三)2003年至今: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成熟阶段。这一时期,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傅增清:《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策略选择》;李广杰,侯晓敏:《论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他们均指出新时期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解决地区发展差异问题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促进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和途径。

二、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

学者们认为,造成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张平,朱智强在研究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时,认为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的说来,是主观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客观方面,由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历史发展水平等差异,山东省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可能是均衡地同步发展,这就深刻地影响到当地农业的产业升级和第二、三产业的兴旺,进而产生区域差距。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和人口素质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长快、人口素质普遍偏低,居民缺乏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观念,缺乏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的理念,是阻碍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致命性因素。[1]

李广杰,侯晓敏也指出,受自然、历史及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征。与山东东部发达地区相比,鲁西和鲁南等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差距明显。[2]

三、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研究

近年来,学者们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徐瑞华,杜德斌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区域经济差异程度不断扩大,山东经济发展不均衡体现十分明显,胶东、胶济沿线、京沪鲁中南段两侧是山东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其他地区发展水平较低。以国内生产总值来说,上述半环状地带涉及9个市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3/4,鲁西北,鲁中南8市所占比例不足1/4。产业结构层次普遍提高,但地区差异显著。地区经济发展支持力“东强西弱”。[3]

张广威,车培旭认为,山东省是全国的经济大省,发展速度快,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向集约型转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下,国际产业不断向省内转移,山东半岛地区近几年迅速崛起,经济实力凸显,日趋成为全国重要的增长极之一。但山东市域、县域经济差异较大,东西部地区间和城乡间贫富差距大,同时也存在“问题”区域。尽管全省的空间经济有差异和问题,将成为发展的挑战,但这也为区域要素的整合提供了战略空间,今后在区域结构调整和区域开发上大有文章可做。[4]

傅增清也指出山东区域经济的差异表现为以下几点:(一)山东地区经济差异长期存在且程度不断扩大。(二)产业内部结构地区差异显著。(三)地区经济发展支持力“东强西弱”。(四)城市化水平“东高西低”。总之,山东目前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是综合的差距、全方位的差距。[5]

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影响,张平,朱志强认为: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它可以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及提供区域竞争与合作的平台,有利于形成一种区域间你追我赶的和谐局面,并最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健康地发展。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将会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扩大将阻碍我国步入小康社会的进程,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6]

四、关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的研究

当前,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山东省政府应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确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加快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各区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充分发挥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地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山东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徐瑞华,杜德斌认为,必须正视地区差异,重视经济发展效率;建立省域差异警戒水平,在省域差异警戒线下进行合理的政策调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发展;构筑产业“点—轴”系统,增强经济辐射功能;实施“科教兴鲁”战略。[7]

时亚栋指出,实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立足各地特色,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必须着眼于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局限,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山东在全国区域发展大格局中的竞争力。(一)充分发挥半岛经济区和省会经济区的带动和脊梁作用。(二)加快东西结合步伐,加大政府资金扶持投入力度,努力振兴鲁西南经济。[8]

张广威,车培旭认为,需要采取以下策略:(一)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崛起;(二)协同区域发展;(三)统筹区域城乡发展;(四)承接产业转移;(五)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和“海上山东”建设;(六)重视省界区域经济发展。[9]

姜绍华认为,要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考虑,山东地区差距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扶持措施,另一方面,需要启动西部地区的内在活力。(一)制定规划,把解决地区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作为重要的宏观政策目标。(二)加快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动西部落后地区的开发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三)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开发的特殊区域政策。(四)积极调整财政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五)积极运用金融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的信贷支持。[10]

傅增清指出,缩小山东地区差距的策略选择如下:西部的鲁南、鲁西等区域宜选择增长极跨越式发展模式,可优先做大济宁、日照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应将中部崛起提升到新的高度;以青岛为龙头,一体化网络模式开发半岛城市群。[11]

马浩认为,要正确处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全面贯彻蓝色经济战略背景下的山东省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充分发挥东西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抓住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在继续发展东部的同时加快发展西部经济发展,实现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完善市场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生态互补型产业结构,促进企业间合作共赢。进一步完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政策体系,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政策扶持力度。[12]

贾希亮,郑艳娜认为,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有以下几个:(一)强化青岛、济南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二)建立内外联动机制,促使区域经济由差别发展走向协调发展。(三)加快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步伐首先,要加快推进工业化。[13]

五、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研究中对文化因素的关注,国际区域经济研究中出现了强调文化和制度因素的学派。一些主要来自有地理学背景的学者们,认为经济空间差异只有放置于文化、社会和政治关系之中,才能很好地加以解释;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半官方机构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制,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中,对于文化、社会等因素关注较少。此外,对于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半官方机构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制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也鲜有研究。

此外,目前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的研究视野不够开阔,大多局限在山东省内部。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应当将山东省经济的发展置入全国乃至世界经济格局之中。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其他省份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经验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平,朱智强:《和谐山东构建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李广杰,侯晓敏:《论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学刊》2007年第7期.

[3]徐瑞华,杜德斌:《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山东经济》2002年第5期.

[4]张广威,车培旭:《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年第1期.

[5]傅增清:《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策略选择》,《山东经济》2009年第1期.

[6]张平,朱智强:《和谐山东构建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7] 徐瑞华,杜德斌:《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山东经济》2002年第5期.

[8]时亚栋:《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2期.

[9] 张广威,车培旭:《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年第2期.

[10]姜绍华:《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战略选择》,《山东经济》2003年第2期.

[11]傅增清:《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策略选择》,《山东经济》2009年第1期.

第2篇

摘要: 建国以来的不同时期我国实施了差异化的区域推进战略,从总体上看,是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模式逐步推进的,这些区域推进战略在东部沿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即使在东部沿海区域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增长,但是仍然存在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不协调发展的问题,在中西部这一点更加明显。本文正是基于此,对区域协同发展的思想做了整理,以图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分析我国的区域协同发展状况。

关键词: 区域协同;影响因素;机制;测度

0引言

对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国内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分别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含义;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

1区域协同发展的含义

从现有的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看,学者们大多数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认为是区域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开放,共同发展,且区域之间差距缩小并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如蒋清海(1995)认为区域协同发展是在各区域对内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间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并且形成决定这种状态和过程的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①覃成林(1996)认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②徐现祥、舒元(2005)认为,省区协调发展的实质无非是使落后省区能追赶上发达省区,即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区域协调发展属于趋同的研究范畴。③这种观点实质上将区域协同发展理解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因素的协调发展。如曾坤生(2000)认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空间系统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动态协调、区域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协调;④陈耀(2006)从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角度认为,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是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使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分享国家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和实惠⑤。

2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影响区域协同发展的因素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因素;另一类是新因素。传统因素主要包括资金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区位因素、文化和历史因素等。如赖明勇、包群(2002)认为资金因素尤其是FDI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并且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影响最大;⑥李亚玲、汪戎(2006)与李忠强等(2005)认为地区间人力资本的差距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⑦⑧陈国阶(1997)通过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研究发现区位对感受现代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差异是导致发展差距的根源;⑨李燕茹和胡兆良等通过研究中国历史战场的地域分布来探讨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发现战场的分布规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战场北方的黄淮海平原为现在的经济洼地。⑩

随着经济社会国际化的发展,信息、科技、生态环境等在我国区域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王铮(2006)认为信息化促进了东部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西部地区工业基础相对优越的省区经济增长作用突出,对中部地区经济提出了严重的挑战;{11}吴传清、刘方池(2003)与孟令国(2004)认为科技创新已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充分利用新技术革命所创造的各种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长远发展;{12}{13}赵景柱等(1999)认为生态环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则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受阻。{14}

陆大道(2003)认为在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的两类因素中,传统因素的影响力度正在下降;信息、科技、生态环境等新因素通过传统因素而发挥作用。{15}

3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

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更多的学者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进行的,即通过指标测定区域内的经济、环境、人口、资源和社会间的协调度。如毛汉英(1991),张晓东(2003)、张佰瑞(2007)等人分别基于县域、省域及全国空间尺度对经济中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作了研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进行了研究;{16}{17}{18}{19}李雪铭(2005)、余娟(2005)、李孝坤(2005)等分别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重庆大都市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20}{21}{22}除此之外,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评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涉及三个基本指标体系:一是反映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的协调程度;二是反映人均可享有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协调程度;三是反映地区发展保障条件方面的协调程度。上述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研究内容各不相同,反映了对于协同的内涵的理解、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理解各不相同。从总体上说,现有的研究对于传统的资金及人力资本因素研究较多,而对于文化历史等新因素研究较少;且没有将协同程度与发展度有效的结合起来,所以得出的仅仅是孤立的区域经济协同的计算结果,而不能得出区域协同是否能促进全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整体协同是否能促进区域的发展的结论。

4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

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的实现主要依靠市场、政府和企业三类经济主体,这一点在学术界有比较普遍的共识,但是怎样利用这三类经济主体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却存在不同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更多的强调市场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如樊明(2006)认为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制度才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而中央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转移支付方面对某地区的倾斜以及地方政府设法多从中央政府得到这些方面的支持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表现。{23}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重视政府在区域协作中的作用。如张庆杰等(2009)提出了完善我国区域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基本原则,并对我国区域管理体制机制调控对象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此提出了在国家层面、行政区层面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思路和重点。{24}

第三种观点认为,政府和市场在协同区域发展中处于相当的地位。周叔莲、魏后凯(1998)着重研究了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得出结论即政府可以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全方位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25}刘普等(2009)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区域关联效应模型,并论证了区域关联效应具有乘数关系,在此理论前提下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合作和区域补偿政策这两种区域协调机制的运行机理和实际运用;{26}周绍杰等(2010)认为应该通过完善市场体制、促进跨区治理以及优化协调三个区域协同实现体制达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区域均衡发展的目标,这就要改变当前以经济增长为主的晋升考核制度、鼓励区域经济合作、完善发展规划体制以及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27}覃成林(2011)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由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和治理机制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关系,每个机制既独立地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同时又通过相互联系而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力。{28}

最后一种观点认为,市场、企业与政府三方面的作用均不可忽视。如田扬戈(2000)认为,区域经济的三种协调机制即市场、企业与政府任何一种都不可能独立完成区域经济的协调任务,必须实现三种机制之间的合理分工。市场机制是起基础性作用的协调机制;企业机制是在市场交易成本过高时对市场机制的一种替代机制;政府协调机制则更多地侧重于保障上述两种机制的正常运作和克服市场失灵。只有协调好三种机制的关系,充分发挥这三种协调机制的作用,才能保证区域经济系统的正常运作。{29}

5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研究具有强烈的应用型,故对于战略的研究在整体区域协同研究中占据了主要内容。而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总结:

第一:要素和商品市场化。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自由贸易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陈栋生(2004)认为通过跨区域人才、资金、劳动力以及技术流动,区际商品与服务贸易以及产业区际转移实现区域市场的一体化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30}胡鞍钢(2004)认为只有促进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发展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各地区才能从全国性、区域性市场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31}徐现祥、李郇(2005)通过对长三角的研究得出结论,市场分割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阻碍作用降低了近50%。因此打破省际边界,实现跨省区协调往来成为区域市场一体化的主要目标。{32}

第二:区域产业协调发展。陈彦旭(2008)认为,区域协同发展最核心的内容是区域间产业的协同发展,而区域间产业的协同发展包括了区域产业的合理分工和协作,该研究运用古诺模型从纵向产业合作和横向产业合作两种形式分析了合作的效应,并得出结论只有加强对于引进技术的吸收才能更好的使得区域间产业协同发展。{33}吕政(2004)认为生产集中化趋势与区域协同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生产要素的集中化——产业集群的出现——生产要素地区配置不平衡性——区域不协同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开辟新的产业领域,发展具有本地区比较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和产品。{34}周肇光(2007)认为根据产业经济和技术结构变化和发展来选择区域主导产业,适时调整外商投资产业发展政策,处理好外资产业与民族区域产业关系等才能落实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整体战略,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35}

第三:区域空间结构优化。陈栋生(2005)将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概括为“三大阶梯,四大板块,三驾马车,三类病灶”,主张在大范围的“区域政策覆盖区”的基础上,划分“政策点击区”,有针对性地解决区域问题。{36}赵改栋、赵花兰(2002)认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两类结构,且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两种结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增长。{37}周民良(2000)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因为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市场发育和成熟程度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北方,为了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政府应该通过适当的区域政策,更主要借助于市场的力量,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38}

第四:制度和政策措施。主要观点有政府应该实施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件和和社会保障措施,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徐国弟等(1994)认为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保证完成、落实国家生产力布局任务的政策手段,二者各有所长、相辅相成、不可偏废。{39}刘英奎等(1997)认为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规范的产业政策,在全国形成合理的产业地区分工结构,各地区分工协作,互相促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各地区要素禀赋逐渐变化,区域经济差距将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将最终实现协调发展。{40}

注释:

①蒋清海.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财经问题研究,1995,(6).

②覃成林.论区域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纵横,1996,(1).

③徐现祥,舒元.协调发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管理世界,2005,(2).

④曾坤生.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中国软科学,2000,(4).

⑤陈耀.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3).

⑥赖明勇,包群.开放经济中我国政府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2,(1).

⑦李亚玲,汪戎.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一项基于中国各地区人力资本基尼系数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6,(12).

⑧李忠强,黄治华,高余宁.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不平等与地区经济增长:一个实证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5,(S1).

⑨陈国阶.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原因分析.地理科学,1997,(1).

⑩李燕茹,胡兆量.中国历史战场地域分布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文地理,2001,(6).

{11}王铮.信息化与省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

{12}吴传清,刘方池.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4).

{13}孟令国.信息技术革命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经济问题探索,2004,(5).

{14}赵景柱等.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15}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地理研究,2003,(3).

{16}毛汉英.县域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地理学报,1991,(4).

{17}张晓东,池天河.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地理研究,2002,(4).

{18}张晓东.中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预测分析.资源科学,2003,(2).

{19}张佰瑞.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度的评价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7,(9).

{20}李雪铭,李婉娜.1990年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分析.经济地理,2005,(3).

{21}余娟,吴玉鸣.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估与分析.改革与战略,2007,(4).

{22}李孝坤.重庆大都市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探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2).

{23}樊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均衡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经纬,2006,(2).

{24}张庆杰,申兵,汪阳红,袁朱,贾若祥,欧阳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及机制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9,(7).

{25}周叔莲,魏后凯.论政府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特区理论与实践,1998,(12).

{26}刘普,李雪松.外部性、区域关联效应与区域协调机制.经济学动态,2009,(3).

{27}周绍杰,王有强,殷存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能界定与机制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28}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经济学家,2011,(4).

{29}田扬戈.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党政干部论坛,2000,(2).

{30}陈栋生.东中西协力联动 推进西部大开发.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4).

{31}胡鞍钢.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决策与信息,2004,(12).

{32}徐现祥,李郇.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研究,2005,(12).

{33}陈彦旭.古诺模型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中的应用.经济论坛,2008,(8).

{34}吕政.对“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工业经济,2004,(11).

{35}周肇光.如何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当代经济研究,2007,(6).

{36}陈栋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是重大战略问题.当代经济,2006,(6).

{37}赵改栋,赵花兰.产业—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构因素.财经科学,2002,(2).

{38}周民良.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0,(2).

第3篇

关键词:协调发展;对策;机制;产业集群;区域经济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现象,是非常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式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选择。产业集群是可以通过一些途径进行发展自身经济的,其中主要的途径有降低成本和持续创新。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要想两者之间协调发展,必须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探索真实有效的对策。

一、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产业集群指的是两个紧密相连的企业,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聚集,形成一个强大的集体。如今,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明显,并且不断扩大,与成长起来的区域之间形成了互动关系。产业集群在发展中不推动着区域经济的进步,总之,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有着相互推动的作用。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不可推脱的,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受到产业集群的严重影响,是通过规模效应影响的。GDP作为一个名词,已经被大众所熟知,人均GDP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核心体现。人口在空间上的集中一直被产业集群带动着,原因是可以为产业的聚集提供充足的劳动资源,与此同时使产业聚集区域的产业从中获得效益与利益,提高人均GDP,从而使经济得到有效的发展。产业集群的规模是非常放大的,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可以带动小型企业的经济,使小型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国际竞争,这样做有利于增强其市场的竞争力,还能创建自身的区域品牌,来增强自身对外的开放程度。

区域经济影响着产业集群的前进道路,产业集群使区域经济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产业集群带动着区域经济的机构,两者存在一定的联系,产业集群的发展受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二、构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

建立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策略有很多,建立机制是要适应整体发展趋势的。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之间要加强合作关系,产业集群在发展中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因为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过程,是要与区域经济共同前进的。加强两者之间的合作,并且与外区进行合作,进一步减小与外区之间的差距。产业集群还是一个复合体,它除了企业间的相互联系之外,政府、高校等相关机构形成支撑,为产业集群做配套服务,是一个结合体,因此,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特殊的意义。产业集群在发展初期是一种市场自发行为,这种行为是极其不稳定的。所以一般当地政府应发挥其规划、引导与协调的积极作用,区域功能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做服务,产业集群的发展也离不开区域的功能,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与人才集聚效益。

1.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首要机制

所谓首要机制,就是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来自生存、盈利等共同目的的引导,产业集群与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外在的市场竞争压力,即产业集群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产业集群的带动。在所有的机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以价格规律为基础的市场机制。市场机制以社会经济规律为主导,是市场经济中各个要素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杠杆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实现资源合理流出与流入、优化相关配置,来提高资源利用率。

2.区域的市场机制发育程度对该区域的政府决策的影响

市场机制发育程度高的区域政府往往是进攻型和开拓型的,而程度低的则是平稳型和自给型的。市场机制的作用影响着区域的开放度。市场经济受到连锁效益的影响,这种影响便是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区域的经济在运行中对各种资源的相互转化。资源转换能力就是借助市场机制作用,来实现生产要素资源的互补。市场机制强的区域,可以通过交换取得合理的资源配置且充分利用,使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3.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能力机制

区域的网络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力。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行为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的各种促进创新等关系的综合,区域网络的创新将随着创新的脚步逐渐改善,并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区域创新网络的核心价值体现在竞争的企业、用户等方面,大学、科研所与网络中的企业有着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而中介服务、金融机构和政府3个要素则构成了创新网络的系统支撑点。政府调控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政府调控机制成为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想要两者之间协调发展,就必须在政府的可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源泉。但市场的发展是漫长的,这也促使产业集群的发展成为了一长期性的过程。政府利用获取信息便利的优势,采取一定的措施,根据地方特点,推出了产业集群的具体规划,并提供合理的政策支持,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协调发展的对策

1.加强产业集群战略规划

根据区域发展的特点和产业布局等形成规律,并结合世界上的具有建设性的成功典例,但要避免统一的模式。市场作为导向,产业集群需要一个可以创新的平台,此时市场可以作为产业集群创新的平台。制定的规划要具有长远性、稳定性、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完善区域市场环境

产业集群的外溢效应的明显程度是与市场机制是否健全存在明显关系的。因此,想要实现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加强自身的发展,与国际市场形成必要的竞争,并在竞争中迅速进步。

3.营造区域创新环境

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可以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之间的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能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区域新环境既包括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又包括交通、通讯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在区域创新环境建设中,活跃的企业家群体是带动企业发展的前提。因此要培育或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家。同时通过制度的创新,促进集群企业与区域外其他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中介服务机构保持良好信息交流与合作。

4.政府引导作用

政府要加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发展战略开发与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政策,进一步改进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发展前景与氛围,消除阻碍前进与发展的因素等。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合理的竞争规则,建设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5.产业集群经营国家化

现如今,已经进入了全球经济化的时代,这要求产业集群需要协同全球经济化的脚步,共同发展。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引导中小型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并通过新兴产业的有效发展,以此来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进步,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例如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已经是未来的发展走势。因此,我们要根据两者之间发展的情况已经相互作用的情况,寻找行之有效的,协调两者之间的平衡,稳定向前,促进两者之间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士云,白莉.长三角城市群休闲体育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J].城市观察,2010,06(34):72-78.

[2]李东光,郭凤城.产业集群与城市群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J].经济纵横,2011,08(54):40-43.

[3]曾小平.产业集群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9,01(11):153-156.

[4]刘丹.基于SWOT分析的鞍山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03(33):45-47.

第4篇

房地产投资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的经济体制直接决定投资结果。同时房地产投资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分析房地产投资额及房地产投资现状,来探讨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提出房地产投资的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通过确定房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论证得出房地产投资又能够带动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房地产投资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周期本身也是经济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周期循环直接受房地产投资影响。房地产投资周期长,回收慢,其投资规模受生产发展水平制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相同趋势变动;大体上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协调,但也呈现出房地产投资自身的不同特点[1]。房地产投资能否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直接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处于协调发展状态时,房地产投资是促进经济繁荣的关键要素;但若不能实现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房地产投资也可能是导致区域经济由繁荣走向低迷的导火线,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区域经济社会都处于萧条状态[2]。

一、房地产投资

(一)房地产投资体制

房地产投资作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的经济体制直接决定投资结果。房地产投资体制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发挥作用:投资主体、投资规模和结构、投资方式。通过对房地产投资体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分析房地产投资主体的构成成分以及预期的发展趋向,对房地产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做出分析验证,确定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的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并结合以上分析,确定房地产投资的关键变量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深层的意义[3]。

(二)房地产投资主体

所谓投资主体是指具有独立投资决策权的经济主体。从目前我国房地产发展阶段来看,我国的房地产投资主体角色转换已基本完成。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中的三大主体是国内贷款,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和其它资金来源(包括个人投资)。目前的投资主体构成比例比较符合我国投资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各类投资主体的有机协调发展会进一步促进房地产投资的繁荣。

(三)投资规模和结构

房地产投资规模是指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一定时点上实际完成的房地产投资总额,是一定时期内为形成房地产资产而投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总量。房地产投资规模的大小对于房地产的未来投资趋势,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是影响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房地产投资结构是指房地产投资中各类具体房地产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反映房地产生产过程中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总量和具体分布比例。合理确定房地产投资结构可以保证房地产投资资金的合理使用,直接决定投资本身及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际经济效益。

(四)房地产的投资方式

所谓房地产投资方式,是指投资于房地产的可能途径。这可从两个方面来讨论:一是各种引导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方法;二是可作为房地产投资的各种类型房地产。前者可称为房地产投资的资金方式,后者可称为房地产投资的资产方式或房地产开发的对象。

二、区域经济

(一)区域经济发展面临问题

1、体制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将农业剩余转化为重工业扩张所需的资本积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那种采取农产品低价收购、派购政策实现剩余产品由农业向工业的转移的方式已经取消了。市场的自由化程度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市场经济体体制的完善正是保证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石[4]。

2、政府行为问题

政府行为不规范,增加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难度。政府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越位”。主要是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度推动,出现拔苗助长现象。许多地方不顾当地条件和市场需求,盲目追求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二是政府“错位”。主要是政府与市场的职责不清。在不少地方,政府对市场过度干预,在某些方面充当了市场的作用,最终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3、市场问题

市场问题是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大事,也是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之一。这里的主要问题有三点:一是现行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尚未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市场波动。二是区域市场发育不完善。现有的区域性经济市场建设不仅存在发展不协调,而且存在着设施不全、信息不灵的问题。

(二)、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发展是一个整体,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必须着眼于更宽广的思路。要在全国范围内努力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在目前和今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建设自成体系的产业结构和市场网络,必须从全国资源禀赋和未来发展趋势出发,找准本地区的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提高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水平,最终形成全国整体竞争优势。

三、综述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通过各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房地产投资的规模、体量、形态可以得出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房地产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这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区域内房地产的大盘或大规模社区的出现,其房地产的发展趋势及价格体现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同时房地产投资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是房地产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本动力,是一切经济进步的首要物质条件,所以只有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同时,房地产发展能够反过来促进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会为房地产投资增长提供更好的环境、机会和机制,从而有利于促进房地产投资和区域经济的协调、持续和稳定增长,带动房地产投资发展向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转变[5]。

通过区域分析可以看出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的紧密。区域经济增长是房地产投资赖以扩大的基础,同时房地产投资作为资金价值的垫付行为,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总产品的增长及其向资金的转化程度,而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促进和制约房地产投资数量,而房地产投资增长又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从投资结构上看,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在区域经济的增长量中一直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在消费需求启动难度大的情况下,区域经济增长的快慢就主要取决于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的快慢。房地产投资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又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房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更深层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伍戈. 我国目前房地产周期中的制约因素和推动因素分析[ J] .

中国房地产金融,2001

[2] 王勉,唐啸峰. 我国房地产投资波动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 J]. 四

川大学学报(哲学自然科学版),2000,(03)

[3] 罗龙昌. 房地产业宏观管理[M] .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4] 海闻,卢锋. 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政策[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第5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区域经济;思考

自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的协调、全面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长期存在不协调、可持续性弱、不平衡的等发展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木桶效应”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会愈加明显,在“十三五”期间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区域经济与供给侧改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既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统一性,也要有条件的转化两者之间的对立性,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具有一定的发展意义。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思考,并提出全方面的建议,促进两者的平衡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出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供o侧改革是改革深化和精神回归的必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速度备受世界关注,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政府过多的干预到经济的微观层面,在宏观层面政府过度刺激总需求为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在政府干预过多的行业中,使企业产量过剩并很难被去除,导致企业信贷增加是金融行业一直处于高处,难以控制,使很多行业缺乏有效的供给。而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政策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经济所面临的问题,通过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在资源配置中让市场起到决定性作用,加强有效供给。将政府的职能定位在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框架及制度环境中,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供给侧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统一性。推行供给侧改革,使区域制度的供给创新得到有效的增加,加快区域经济增长和制度供给目标的匹配,加快区域经济升级和转型、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补短板、降成本的五大任务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标,完成这五项任务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以去产能这一项任务为例,这一任务就是要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政府遵循多兼并、多重组的原则。可以将各区域之间产能过剩的企业进行重组,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占有率。不仅可以使重组企业获得一定的市场定价的权利,避免非法降价的不竞争局面出现,也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规模化效益得以实现,有效的解决了企业产业过剩的经营状况。

2.对立性。以“去产能”为供给侧改革落脚点为例,要求淘汰产能过剩及无法适应现代市场发展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淘汰的过程中,区域的就业总量与财政收入会受到无法避免的影响。目前东北地区的面临着去产能的任务,也面临着区域经济的深度调整。由于东北地区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区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个别产业,黑龙江省的石油煤炭产业占工业产值比例的60%,冶金石化、装备制造是辽宁省产业的支柱,吉林省的一汽占GDP的40%。这种产业结构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会增加行业和企业的风险。2015年辽宁、黑龙江、吉林东北三省的GDP在名义上仅增长了0.26%、-0.29%、3.4%,东北三省在调整中区域经济几乎是“硬着陆”。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1.加快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技术含量低、经济结构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积极推进侧供给改革政策,能够使我国区域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升级。而高投入、高污染的工业是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些高能耗、高污染、科技水平较低的产业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供给侧改革政策则提倡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高效益的科学发展模式,使我国的区域经济更加协调发展,使区域经济发展转向污染小、高质量、科技水平高的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供给侧改革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更加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2.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解决这一问题,“木桶效应”将会更加明显,极大的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供给侧改革“补短板”的任务,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特色,东部地区有效的发挥自身的创新优势,提高科学技术创新水平,率先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创新能力与升级,有效的带动其它区域的经济增长;东北地区进行工业机制的转变以解决东北地区转型困难的问题,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动力;西部地区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开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优势,大力发展西部区域特色产业;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区域的地理位置优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优化区域的交通运输系统,加快中部区域的经济发展。

3.促进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协调,是目前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得到良好的发展,供给侧改革倡导在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区域经济发展与工业建设中,供给侧改革提昌引用能源消耗低、污染小的生产技术。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实现绿色发展的同时,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实现协调、可持续性、绿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使区域经济能够得到可持续性的、稳步发展。

供给侧改革为区域经济发展带了机遇和挑战,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区域经济要想得到健康的发展,根据区域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思考,积极改革,充分发挥自身的发展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良好、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区域均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区域均衡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永恒主题和重要课题,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区域经济关系则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也是目前区域经济学中内容最为丰富的研究领域。研究和探讨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机制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就我国而言,从建国初期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再到如今的区域协调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我国已然经历了区域发展模式的战略性转变。当前,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区域差距逐渐加大、贫富分化不断加剧、区际矛盾日益突出,促进和加快实现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迫在眉睫。因此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机制设计对于我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颇具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对概念的界定和认识

区域均衡发展,是指在区域间存在发展水平差距的背景下,继续发展先行地区经济的同时,逐步实施重点转移和政策倾斜,促使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提速”,趋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距,最终实现相关区域发展水平接近或收敛的过程和状态(郭甍,王少林,段晓华 2006)。“区域均衡发展”在概念内涵中强调各区域的发展结果和发展水平的格局和态势,要求各区域最终发展水平的平衡与相近,实现水平差异的最小化,对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增长模式、相互关系等范畴不做界定。

区域协调发展是相关区域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发展上相互联系、关联互动、正向促进,区域利益同向增长,区域差距趋于缩小的过程和状态。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实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和谐、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社会的共同进步(李兴江,唐志强 2007);具有“密切区域经济联系、促使区域分工趋向合理、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4个标志(彭荣胜 2008)。“区域协调发展”在概念内涵中强调各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角色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区域差异逐步缩小的要求,对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共同涉及的领域、相互关系等范畴做了界定。

笔者认为,区域均衡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同一个问题就是区域发展模式和关系问题,两个方面就是前一个强调宏观整体最终状态和最后结果的态势与格局;后一个强调整体中的个体之间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体现和路径追求。

“区域均衡”与“区域协调”两个概念之间不存在单向的包含和推演关系,简单地说,均衡不一定协调,协调也不一定均衡;协调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均衡的实现,比如产业梯度转移、要素跨区流动、区际分工合作和专业化、市场和基础设施共享、先行地区拉动落后地区发展等等,实现差距缩小和发展均衡;均衡也只是在一定程度可以促进协调的实现,两个概念都提到了“区域差距逐渐缩小”,试想如果区域差距过大导致区域间失去互补的空间和联系的结点,那么协调就无法实现,因此均衡的过程和结果必然伴随着差距收敛从而为协调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针对“均衡”、“协调”、“发展”等相关概念,很多学者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理念,有助于我们从概念、关系和过程认识方面更好地切入和探讨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机制设计。

“非均衡协调发展”:审慎地使区域发展不均衡,同时保证差距不致过大和相互间协调共进,是在发展推动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宏观整体较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区域发展中先实现保证协调和适度不均衡约束下的非均衡发展,然后以非均衡协调态势促进均衡与趋向均衡的实现

“发展中均衡”:与“均衡中发展”相对,前者是指以发展为首要目标、在发展中兼顾相对和动态均衡的过程与结果的强发展;后者通常是指单一的、平均的或者不合理的均衡下的弱发展。在现实区域经济发展中,往往可以借助非均衡发展过程,达到高水平、高效率的空间均衡;否则很可能是低水平、低效率的均衡发展和普遍贫穷。(曾菊新1996)

“动态均衡”: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表现的均衡发展与一般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有所不同,它更强调是一个动态过程。均衡是非均衡这一发展过程的最终结果,均衡是动态的,它需要经过非均衡的运动上升和发展到新的均衡态,即旧的均衡不断被打破,新的均衡不断建立,经济运行的总体均衡中包含局部的非均衡。(陈秀山,石碧华 2000)

2 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机制设计

2.1 机制设计的内容与原则

何谓“机制”?“机制”是在一定的动力驱动下,相关主体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按照一定的路径和方式,达到一定结果的机理和制度。这里的“机理”是指运动、演变、联系与作用的原理;“制度”是指组织形式、运行规则、工作方式和演变路径。

在机制设计过程中,需要确定和设计机制最初的驱动力或驱动主体、以及驱动作用点和作用方式,然后在已知原理的指导下,设计出承受动力作用而运动变化的相关主体的组织形式和运行路径,使其在动力、组织和路径的复合作用下达到目标状态;简单地讲,主要就是设计驱动主体和路径。

在设计中首先要遵循“机理指导下组织与路径设计”与“目标约束下组织与路径设计”双重兼顾的原则,注意驱动力及作用点、作用形式的可行性、科学性与可获得性,同时要遵循给予一定的激励与约束保证相关主体自觉选择和步入已设计路径的原则。

2.2 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机制的驱动主体与路径

根据驱动主体的不同,笔者认为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机制包括四部分子机制:上级政府推动机制、先行地区拉动机制、落后地区自我发展机制、其它帮扶机制。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通过刚才对相关领域重要理论的回顾和分析,我们得出应当以政府行为作为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机制的主要驱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该机制是一种非市场机制或者非完全市场机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视市场机制在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笔者认为,整个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机制应当是嵌套在市场机制中政府行为驱动机制,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以政府行为驱动机制为引导,实现机制的最终目标

任何经济系统的发展,本质上说都是产业部门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也不例外,其本质是区域内产业系统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和发展。因此在机制设计中,应把产业系统作为首要作用点和影响层次,充分重视机制路径中对产业系统的作用和效果,之后再设计具体投资行为、收入与消费等作用层次。

3几点建议与思考

3.1 将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置于战略高度

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在思想和观念上将区域发展的均衡与协调摆在战略层面的高度上。从长远出发、从全局出发,在整个区域发展战略中体现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的谋略和规划。不仅上级政府和落后地区政府要重视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战略地位,先行地区也应当给予充分关注,切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切忌贪图自身快速发展的“蝇头小利”而忽视长远的、宏观的战略收益。

3.2 正确认识区域均衡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作为整个机制驱动主体的各级政府,一定要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区域均衡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均衡与协调虽然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促进,但是两者之间没有单向的包含和推演关系,要以均衡为目标和结果、以协调为关系和过程将两者统一在区域发展的实践当中。既不能为了追求绝对的、静态的均衡而导致宏观区域的低水平发展与不协调,也不能只追求效率和速度而忽视了区际差距和区域协调。在发展中求均衡、以非均衡协调的过程来实现最终高水平的区域均衡与协调。

3.3 清楚认识各级政府在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体来看,本文设计的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机制应当是嵌套在市场机制中政府行为驱动机制,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以政府行为驱动机制为引导,实现机制的最终目标。各级政府都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在充分尊重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合理运用自己的行政职权和社会经济干预能力,对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起到驱动作用。从各个子机制关系来看,上级政府、先行地区和落后地区要分别以主体关键作用、协助配合作用给自己定位。

第7篇

内容摘要:促进我国区域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国家“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现代经济发展史已经证明了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随着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区域金融作为金融表现形式中的主角,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已引起广泛关注,区域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对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影响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区域金融 经济 协调发展 关键问题 对策

当前,促进我国区域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国家“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当前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特征就是经济结构的急剧变动,即产业结构的转换。而区域经济结构之间存在差异且不断扩大,与区域金融结构的变动有较密切的关系。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域金融结构处于不断变动和发展之中,表现在按行政区来设置单一国家银行体系的分支机构,按计划要求进行货币与信贷资金的行政性分配,各行政区高度趋同性金融行为的行政均衡性区域金融结构逐渐向市场非均衡性发展。本文对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影响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影响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

(一)区域金融政策失衡致使区域经济差距逐渐扩大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金融政策未充分考虑区域间金融、经济的发展差距,统一实行社会主义计划金融体制,因此整个金融运行在低水平上保持均衡。区域金融政策在施行的过程中,使得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渐扩大,尤其延迟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这种均衡型金融政策调控的低效率问题凸显。我国区域金融、经济发展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样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并产生“马太效应”,致使区域经济难以协调发展。此外,我国自1979年以来,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二元结构特征,使得我国金融资源的配置呈现明显的二元格局化,还有东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的巨大差异,也使得金融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空间的分布特点呈现出非均衡性。

(二)区域金融信贷资金逆向流动

我国区域之间信贷资金流动的特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优化配置,在对企业配置信贷资金和经营授权时,以其经营效益、经营规模、资产质量、业务发展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此为标准,由于经济落后地区的优势企业不多,部分银行经营效益不够理想,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配置资金中,势必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造成了信贷资金多由经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由农村流向城市的现象。由于资金虹吸作用,严重影响并制约着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区域经济实体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资金需求大和供给不足的矛盾

我国区域经济实体资金需求大,而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不足,造成供需矛盾。主要表现在:营销观念的制约;区域金融服务功能弱化;责任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匹配;信贷资金供需条件不适应;金融产品创新与服务观念落后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存在贷款难的问题,而作为微观经济主体也存在借贷能力不足的问题,对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影响。

(四)重复建设造成金融资产质量低下

重复建设是区域支柱产业的选择与地区发展优势相背离的结果。我国曾确定建筑、机械、石油化工、电子及汽车5个产业为支柱产业,也使各省市区重复建设的产业。由于支柱产业的重复建设,导致支柱产业发展不足与产品的相对过剩,进一步导致地区工业结构的严重趋同,效益自然较低。由于重复建设,势必造成对支柱产业的贷款增加,降低了金融资产的质量,效益随之下降,增加了潜在的金融风险。而且重复建设过程中多个投资主体重复对某一产业盲目投资,也会引起相关产业的连锁投资扩张效应。重复投资引发的后果反映到金融上,必然会导致地方政府硬性规定国有银行为地方建设项目贷款“买单”,加大了不合理的资金需求和占用,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从而危害了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

(五)经济、金融运行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目前我国虽然各区域内相应成立了一些信贷担保机构,但缺乏经验和足够的实力,运行也不规范,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而完整的信用调查、评价体系以及保障体系,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会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往往缺乏对区域内部优质企业的关注,经济、金融运行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以优质企业为突破口,加强区域金融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促进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区域金融、经济的货币化程度迅速提高,加深了区域金融对经济的渗透,提高了对经济发展的拟合,使得区域金融、经济融为一体。而构建金融功能和经济功能合二为一的金融经济区,使之成为高效的金融体制和持续、高速发展的经济运行模式,是21世纪我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以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

自我国金融业改革以来,竞争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在某些地区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国有金融机构仍然具有明显的垄断特征,他们提供的金融服务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部分借贷者转而寻求非正规渠道的金融支持。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调整金融结构,不断引入各种金融机构,打破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状态,使整个信贷市场更加活跃,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在金融市场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能成为金融主力,因此民间金融对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一定时期内在总量上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二)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应制定规范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逐步将金融支持重心向经济不发达区域进行转移,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避免区域金融差距的继续拉大。具体来讲,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区域金融结构空间差异仍然存在,因此应采取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思路。首先应优化东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进行自发调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性的金融结构。其次要优化中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在增加金融资源总量的基础上进行调节,形成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最后要优化西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目标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形成政府推动型的金融结构。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加快西部金融发展、必须对西部地区实施与东部、总部不同的金融政策。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基金,实行区域化的金融政策,赋予中央银行在各地区的分支机构一定的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权和调控权,包括建立中西部地区的开发银行和开发基金,通过国家优惠政策激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到中西部发展,优化中西部的金融机构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保障。同时也要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构建公平合理的金融发展环境,努力实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金融差异。

(三)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对资本稀缺要素的生成和区域优势产业的确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推动并提高区域的经济水平,加强不同层次及规模的区域经济中心的扩散。随着我国金融经济的转轨,金融规模以及金融结构包括金融机构、融资方式和金融交易等会逐步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结构进行区域间层次性和差异性的配置,并逐步形成多种不同金融结构特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当区域经济中心与区域金融中心配置在一起时,区域经济金融中心的经济、金融辐射和扩散作用会极大地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四)发挥不同层次和形式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资本要素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而充分发挥金融的作用是解决资本约束的根本途径。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两方面的作用,表现在金融在区域资本的形成中具有特别的聚合功效,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还表现在金融能显著调整区域经济的结构,通过利用早已存在的货币及信贷分布的不均衡性,实现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极其重要,不过在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所起的作用却并不相同。金融资源的供需情况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区域金融有不同的层次和表现形式,具体可表现为:按借贷资金运行的区域化联系程度划分的区域金融;与经济区相关的区域金融;按金融现代化程度可划分为现代金融区与传统金融区;按金融功能区可划分为综合化金融区与专业化金融区。在跨行政区对中央银行分支机构进行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到金融区域化的上述所有内涵,除了划分好跨省市区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外,再在此基础上对各个金融区域进一步按照不同层次和类型划分次级的金融区域,有利于国家中央银行甚至跨省市区中央银行对金融区域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地管理监控,以促进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五)掐断重复建设的资金支撑并保证融资渠道的集中化、多元化

我国凡是跨行政区设置人民银行的组织结构,均对区域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对支柱产业企业集团建立专门的贷款支持体系,积极制订并实行扶持发展支柱产业企业集团的贷款制度,促进属于重复建设的企业向支柱产业企业集团转化,或者直接因资金短缺而导致破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可注入支柱产业企业集团,起到强劲地拉动作用,使得经济和金融资产效益显著提高,能够对其它的商业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产生好的示范效应,可引导这些金融机构的资金也主动投入到支柱产业企业集团中去。区域金融机构要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要不断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区域金融协作,努力提升金融支持和服务水平。

(六)建立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并加强中西部地区金融扶持力度

经济增长的启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积累的能力和引入外部资金的能力。我国经济呈现的典型特征是由东到西,逐步走弱。我国金融发展的特征是呈现区域二元结构。现阶段金融结构的二元化表现,势必决定了经济结构的二元化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因此,想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问题,就必须大力提高中西部的金融发展水平,把加强中西部地区金融扶持力度作为一项建立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重要策略。

结论

我国区域金融、经济协作在改革开放以来起到了巨大作用。目前我国新的经济形势、新的竞争环境,为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要求在区域金融政策上要有所创新,并且在区域金融的整合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区域金融、经济协作是我国各地区搞好金融、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金融经济稳定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加强金融稳定,齐心合力促进区域金融、经济通力协作,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的金融结构,促进我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丹华.论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8)

2.马瑞永.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2)

3.陈亮,杨静.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进展与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5(8)

4.戴晶,杨立群.关于我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36)

第8篇

摘 要: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作为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是不能缺少职业教育的保障。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实现协调发展。文章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辩证关系加以探讨,指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辩证关系

1、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推动[1]

首先,职业教育能够提升区域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劳动力素质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由职业教育向区域输送的优质劳动力能够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其次,职业教育能够使区域劳动力素质结构得到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整体水平和综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劳动力的素质结构制约,因此,职业教育向区域输送的优质劳动力能优化区域劳动力的素质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的限制

首先,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受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所影响。一方面,经济实力的高低决定了可用于职业教育的资金的多少,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所提供的经济支撑;另一方面,经济实力的高低决定了可用于职业教育人才的多少和质量。因此,足够、优质的师资队伍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所提供的经济支撑。其次,职业教育专业的结构受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产业结构的特征决定了所需的劳动力类型和劳动力素质。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1、人才综合素质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对于诸多发达国家而言,其通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建立了同本国国情相匹配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职业人才培养框架。但是,现阶段我国的职业人才培养框架仍然存在缺陷,无法为职业人才培养的各环节提供全面而完善的指导。目前,国内相关人士在职业教育方面存在诸多争议。例如,职业院校学生的能力构成、职业院校的科研方向等。这些争议常常造成职业教育缺乏明确方向,无法制定正确的职业人才培养方案。

2、校企合作缺乏前瞻性的规划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的发展作为推动,而职业教育的发展又需要区域经济的发展作为推动。企业的发展需要有强大的人力资源作为保障,才能使企业的技术不断优化、产品不断升级、工作效率不断提升,从而推动企业快速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保障企业从职业院校获得更加匹配的实践型技术人才。校企合作无疑是保障高职学生掌握并提升实践技能的关键环节。

3、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功能亟待强化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其教学宗旨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专业化实践技能的高级人才。因此,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侧重于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基础理论的教育则只需坚持“必需、够用”原则。因为教学模式的差异以及理论基础的薄弱,部分毕业生在升本后发现学习较为困难,最终造成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双重困顿。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升本之后,会出现“断层”问题。首先,升入的本科院校没有与其匹配的专业,只能选择相近的专业就读;其次,升入的本科院校有与其匹配的专业,然而在培养目标的定位方面,对于研究性院校来说,其教学宗旨主要是培养学生研究创新的能力。同职业院校存在明显差异,使得职业院校学生不得以将所学知识加以调整,甚至完全抛弃,造成“断层”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专业化岗位进行了细分,使得岗位的技术要求更加严格,如此,就要求职业院校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实践型人才。然而,现阶段我国尚未建立纯正的职业化的本科院校,职业院校毕业生无法同本科院校形成零缝对接,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对实践型人才的高质需求。

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探究

1、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职业人才培养的各环节提供全面而完善的指导,从而使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健全应当由相关主管部门做到领导,由教育界专家、企业专家等作为构成人员,一同进行研讨和制定,从而确保制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备权威性、实践性。与此同时,在制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应当渗透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当中专门针对职业教育的内容并不多,并且大都是纲领性的、原则性的内容。因此,应制定一部专门针对职业教育的法律,使职业教育拥有权威性的法律保障。

2、健全校企合作模式

所谓校企合作,是由政府机构作为带领,由职业院校、企业一同参与的互动行为。为了使校企合作能够无障碍的开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均需进行一定的调整。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需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的特征以及职业院校的特色,从而开发出多元化的校企合作途径。职业教育同企业的合作应当参照所处区域的经济水平以及职业院校的特征,开展多元化的途径从而形成优势互补。与此同时,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不断地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坚持探究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从而满足职业人才的培养要求。

3、增强成人高等教育的水准

增强成人高等教育的水准,需要有政府机构与承认高等院校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机构应当充分发挥其带领作用,从而为成人高等院校的举办提供可靠的支持和保障;其次,成人高等院校应当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顾客为导向”的教学宗旨,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增强。与此同时,我国成人高等院校应当广泛收集国外成人高等院校的成功教学经验,并使其同我国的国情相融合。除此之外,成人高等教育应当对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给予更多的关注,将学生能力的提升和能力的开发渗透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如此下来,成人高等教育的水准将显著增强,成人高等教育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职业教育的教学价值体现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专业化操作人才。文章从“人才综合素质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校企合作缺乏前瞻性的规划、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功能亟待强化”三方面剖析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校企合作模式、增强成人高等教育的水准、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卢兆梅.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3,04:162-163

第9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距 协调发展 途径

时至2010年底,全国区域规划除了注重沿海布局外,同时开发沿边,并从东部、南部延伸到中部、西部、东北等地,目前我国新的区域经济格局逐渐成形,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两岸、东北三省、中部和西部等横贯全国的庞大经济区域。

“十一五”规划首次把以经济区发展为内容的区域规划放在了突出位置,市场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开始从省份经济真正迈向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有专家认为,区域振兴规划将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力量,新的区域振兴规划还将不断出台,毫无疑问,过去的一年是区域经济规划发展的重要推进期。

政府一直以“先富带后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理念引导经济政策的施行,先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腾飞,紧接着是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最近又把中原经济圈划入发展规划。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招商引资并且为东部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东部则为中西部提供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如此一来,全国各地区因地制宜,各自发挥所长相互配合,堪称完美。

难以忽视的问题是,虽然区域振兴规划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区域经济迅速的发展起来,在各个经济指标上都显示出了经济上的成就,但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一直存在的现实问题。即使GDP总量跻身两万亿俱乐部,即使经济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但是经济实力上的差距仍然显而易见。

“中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其历史必然性。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和地区应切实坚持从各地区实际出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扭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最终实现各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纲说。

我们很容易从典型城市的对比之中窥见一斑。

中国东部沿海璀璨的东方之珠上海,金融业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一,基金管理公司数量占全国一半以上,金融市场直接融资总额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金融要素市场完备度居全国第一。上海外资银行境内总部数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二,资产占全国外资银行85%,上海外资法人财产险公司境内总部约占全国七分之五,此外中国六成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与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总部位于上海。上海吸纳到的海归人才的数量位居国内第一,上海吸收外资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位居国内第一。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第一”,而这样长的篇幅还不足以说明上海经济实力之强。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上海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不但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更加优化,高新技术得到交流与发展,直接间接投资收益,又或者是游览观光人员带来的第三产业收入,被世博会这个巨大的蛋糕砸的欢天喜地。

可是这样的喜事确实中西部地区难以企及的。当上海骄傲于浦东外滩的金融成就时,遥远的新疆却仍然只能拿出自然赐予的资源宝藏作为资本。2008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全区生产总值预计4150亿元,增长1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88元,分别增长10.8%和9.6%。这样的收入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自是难以启齿。而新疆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广袤的中西部地区目前完全没有能力举办一场像样的金融经济、体育等盛会,都没有考虑过这些地方。

我们当然承认这些地区在历史上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成为金融发展的领军,又有人才资源、经济结构、发展能力等各种因素的阻碍,又或者听取某种“因地制宜”的言论向导。中西部存在着种种不适宜的条件,这是事实。历史给予了东部沿海地区众多的发展机遇却无视了中西部的需求,这是我们难以改变的;但是当现在人有余力策划经济发展时,我们仍然难以想起来还有广大的中西部需要分一杯羹——否则是否会饿死。有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中,最高的达35696亿元,最低的只有392亿元,前者是后者的91.06倍。城乡居民收入从1998年的2.52∶1扩大到2008年的3.31∶1。所以说,无论是东中西部,还是沿海与内地;无论是各省之间,还是城乡之间,都存在很大差距。区域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不协调现象。

东西互动、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这种观点为许多学者所赞同。东部应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上,而把传统产业转移给中西部,在转移过程中,东部应帮助中西部对这些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进行技术、资金、人员上的交流与帮助。因此,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欠发达地区在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同时,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在市场开放度方面要保留适当梯度,以促进当地相关产业自身的调整与发展。

而对于机制环境而言,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机制是协调区域发展的主要机制。市场机制是一种“自然秩序”,政府机制是一种“人为秩序”,都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国内外区域经济的发展历史表明,纯粹的市场机制与全面的政府干预机制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是中国区域经济运行合理化的必然选择。因此,有专家提出了由市场机制、微观组织机制和空间组织机制组合成为区域协调机制体系的概念。认为,成熟市场条件下的市场调节、企业跨区域扩张,以及区域开发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主要的还是完善的市场机制,加政府科学的调控机制。因为,制度创新是转型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第一要素,推进体制转型在东中西部的均衡化正是转型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特殊机制。

综上所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视中西部地区,在政策及资金技术上扶持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区域,同时以市场机制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导干预,推进制度创新,为解决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这一问题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暂时的现象,认识到这样差距的存在是首先的前提条件,面对这样的现实条件,而不是拿出所谓的理论依据而避而不谈或者迟迟不付诸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已然存在并且日益突出的区域经济问题,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及路径选择》赵峰.中国行政管理.200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