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0 14:48:4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风险管理是指对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1930年,风险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最早产生于美国。风险管理自产生以来,在短短的时间内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世界各国中,以美国风险管理研究最为活跃,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美国不断加大对风险管理研究。如:1931年,美国成立风险管理协会保险部,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研究风险管理和保险问题的部门;1932年,美国成立纽约经纪人协会,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风险管理的正式兴起;1950年,以Mowbray为首的多名学者率先在Insurance一书中对风险管理的概念做出详细阐述;1960年,美国风险管理协会保险部纽约分社和亚普沙那大学正式开始为期12周的风险管理课程;1961年,印第安纳大学成立ASIM的“风险及保险课程概念”特别委员会,表明:美国对风险管理的研究进一步深入;1963年,美国学者Mehr和Hedges共同编制了《Risk Management in Business Enterprise》,该书成为历史上第一部关于风险管理文献,对日后其他各国开展风险管理研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975年,美国将ASIM更名为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标志着美国风险管理由用保险方式处置风险逐渐向用风险管理方式处置风险转变;1983年,美国确定将“101风险管理准则”作为风险管理准则,并对明确其内容:风险管理一般准则、分析控制准则、风险财务处理准则、风险识别与衡量准则、退休年金准则、索赔管理准则、行政事务处理准则、国际风险管理准则以及管理哲学准则等。
对于英国来说,其在风险管理研究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色,首先,英国C.B.Chapman教授在《Risk Analysis for Large Projects:Models,Methods and Cases》中明确了“风险管理”的概念,之后,英国其他相关学者在C.B.Chapman教授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并构建起健全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同时,还将风险管理研究相关成果正式引入项目中,不仅大大降低了项目成本,而且还提高了项目的安全系数,对项目的顺利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国际工程建设市场密切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进入稳定阶段,各国纷纷致力于兴建大型宇航、水电、能源以及交通项目以求刺激自身经济的尽快复苏,大量的投资使得项目势必将带来一系列风险,以此,使得项目投资者越来越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诸多项目投资者相继组织高端人才,并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资源加大对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经过多年的研究,各国学术界逐渐对项目风险管理形成统一的看法,即风险管理的概念:如何在一个肯定的有风险的环境中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的管理过程,该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以及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目的:降低风险、规避风险,将风险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在最低限度。风险管理方法: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2 国内高速公路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国内近几年对高速公路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的研究主要有:
朱珊在《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风险管理》[13]中针对于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风险管理进行的全面论述,之后,朱珊提出高速公路项目企业需采取失败模式影响分析法度量工程风险,以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为依据计算风险概率数,以此得出高的风险概率数。
卢有杰在《项目风险管理》[14]中,以国民经济各部门项目活动中的风险为研究对象,致力于风险后果、风险来源、风险影响范围、风险是否可管理以及风险后果承担者的基础之上对工程风险进行分类,并对项目风险的识别、量化、评估和控制的原则、方法、技术和程度做出全面概述。最后结合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新形势,把握高速公路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陈立文在《项目投资风险理论分析与方法》[15]中,以系统和过程为出发点,对项目投资风险的收益分析、概率分析、变权分析、模糊分析、回归分析、决策分析、区间分析、可靠分析、系统分析、模拟分析等理论和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赵振宇在《故障树引入高速公路项目风险管理研究》[16]中,将可靠性工程研究中的故障树分析法引入工程风险管理。之后,赵振宇采用图形演绎法构建起高速公路项目风险故障树,并对高速公路项目风险识别模式和风险因素量化进行全面论述,最后依据二态系统和概率理论对项目成功度和判定项目风险成本最小化的风险源问题进行定量分析。
3 国内高速公路工程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仇一颗,李伯勋,欧莉,张胜军(2006)针对影响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投资的风险进行分析,在模糊数学原理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证明了综合评价法在风险评价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田艳(2008)通过实证分析结合公路招投标的特点,运用风险矩阵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风险因素的计算方法。
吴竹青(2009)合理的选择20个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指标;然后把握支持向量机的运行原理,运用以向支持量机开展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评价的方法,构建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模型;最后以所构建模型为依据,运用LibSVM软件开展数据计算和风险估算活动,之后得出估算结果,以此,进一步验证SVM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项目管理;平安城市;风险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也在朝着一个崭新的方向飞跃式地变化,然而这其中却充满了众多的安全隐患。如何让我们生活的场所更加安全,如何构建一个强大的安防网路来保证整个城市的安全,显然运用科学、先进的技防手段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在这种前提下,城市安防应急系统的建设将显得愈发重要。现代项目管理理论认为,任何项目都有风险,项目风险管理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项目风险管理技术已成为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城市安防建设工作是一个涉及面极广、工程量浩大的项目,因此,其项目建设中的风险不言而喻。
一、平安城市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一)平安城市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
项目都是由人组成的团队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进行的,这些客观的物质因素和人为因素都构成潜在的风险因素。不同的组织,不同的专家对项目风险管理有不同的认识。从系统和过程的角度来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系统过程活动,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涉及诸多因素,应用到许多系统工程的管理技术和方法。
一般来说,项目风险管理是指项目管理团队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量化和风险控制,采用多种管理方法、技术和工具,对项目所涉及的各种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采取主动行动,尽量使风险事件的有利后果(带来的机会)最大,而使风险事件带来的不利后果(威胁)降到最低,以最少的成本保证项目安全、可靠的实施,从而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然而项目风险的大小是可以衡量的,因为风险与客观环境有关,故当环境中某些因素发生变化时,风险的性质,大小都可能随之发生改变,人们可以通过风险管理技术来发现和认识风险变化的规律。根据风险的广义定义,平安城市建设项目的风险可以定义为在平安城市建设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发生的对平安城市建设项目目标的实现和运营可能产生干扰或导致平安城市建设项目受到损失的不确定性影响。
(二)平安城市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特征
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特有的规律可循,风险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普遍现象,也具有它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征。根据风险固有的特征和平安城市建设的特点,现总结平安城市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具有一下特征:
1、客观性。风险的存在取决于决定风险的各种因素的存在。也就是说,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风险,只要决定风险的各种因素出现了,风险就会出现,它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比如只要有施工就会存在施工安全风险、施工进度风险等。因此,要减少和避免风险,必须及时发现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并进行有效的管理。
2、无形性。风险不像一般的物质实体,能够非常确切的描绘和刻画出来。因此,在分析风险中,应运用系统理论、概率、弹性、模糊等概念和方法进行界定或估计、测定,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虽然风险的无形性增加了人们认识和把握风险的难度,但只要掌握了风险管理的科学理论,系统分析产生风险的内外因素,,恰当的运用技术方法和工具手段,就可以有效的管理风险。
3、相对性。一个企业对于风险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这种能力往往因项目性质、项目大小和时间而异。例如,有平安城市建设经验的企业和无经验的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因其承受力不同而不同,同样是平安城市建设,其覆盖的城市大小相差甚远,即项目大小差别对同一个企业面临的风险也不同。另外,风险和任何事物一样也是矛盾的统一体,一定的条件会引起风险的变化,风险的性质、风险的后果都存在可变性,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某些风险可以较为准确地进行预测和估计。
4、突发性。风险的产生往往给人一种突发的感觉。当人们面临突然产生的风险,往往不知所措,其结果是加剧了风险的破坏性。平安城市建设中,我们不能预测哪个监控点位被撞坏,也不能预测哪个施工工序在何时何地会出错。因此,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平安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应加强对风险的预警和防范研究,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和防范机制,完善风险管理系统。
5、多样性。平安城市建设中存在着许多种类的风险,如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合同风险、合作者风险等,这些风险之间有着复杂的内在联系。
6、多变性。风险的多变性是指风险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风险性质、破坏程度等方面呈现动态变化的特征。例如,平安城市建设的运维管理中面临的环境就是一种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之中的风险。当业主要求、技术资金等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风险的性质和程度也将随之改变,因而要求实施动态、柔性的风险管理。
二、平安城市建设项目中的风险识别
平安城市建设项目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风险,风险大多数情况下是潜在的,随着项目的进展而变化。项目风险识别过程是描述发现项目风险、确认项目风险的主要活动和方法。项目风险识别是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若不能准确地识别项目面临的潜在风险, 就会失去处理这些风险的最佳时机。
平安城市建设项目风险识别就是确定何种风险事件可能会影响该项目、并将这些风险的特征整理成文档。项目风险识别是一项贯穿于整个平安城市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它不是一次, 而应有规律的贯穿整个项目中。风险识别一般包括识别内在风险及外在风险。内在风险指项目工作组能加以控制和影响的风险, 如人事任免和成本估计等。外在风险指超出项目工作组等控力和影响力之外的风险, 如市场转向或政府行为等。严格来说,风险仅仅指遭受创伤和损失的可能性, 但对项目而言, 风险识别还牵涉机会选择 ( 积极成本) 和不利因素威胁( 消极结果) 。任何能进行潜在问题识别的信息源都可用于风险识别, 信息源有主观和客观两种。客观的信息源包括过去项目中记录的经验和表示当前项目进行情况的文件, 如工程文档、计划分析、需求分析、技术性能评价等。
平安城市建设项目风险识别是平安城市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中的首要工作,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识别项目中的潜在风险及其特征这是项目风险识别的第一个目标。因为只有首先确定可能会遇到哪些风险, 才能够进一步分析这些项目的性质和后果。例如,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安全隐患,施工单位资质及信誉度、点位挖坑后对围挡的使用、安全员巡视及时与否,这都是造成安全风险的因素。所以在项目风险识别工作中, 首先要全面分析项目的各种影响因素, 从中找出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并整理汇总成项目风险的清单。
其次,识别风险的主要来源。例如,在项目建设中最重要的支撑是人才,人员流动性太大势必会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那么,导致人员流动性大的原因就是组织人员管理风险的主要来源。只有识别清楚各个项目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 才能够把握项目风险发展变化的规律, 才能够度量项目风险的可能性与后果的大小, 从而才有可能对项目风险进行应对和控制。
最后,我们还要预测风险可能会引起的后果。项目风险识别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缩小和取消项目风险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在识别出项目风险和项目风险的主要来源之后, 必须全面分析项目风险可能带来的后果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比如当监控立杆倒下后是否影响周边高压电线,是否影响其他公共设施,未使用围挡或围挡被偷后,基坑对行人人身安全威胁程度大小等。当然, 这一阶段的识别和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而主观信息源则是基于有经验的专家的经验判断。
三、平安城市建设项目风险评估
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实现项目成功地运作, 企业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平安城市建设项目是任何安防领域里甚为重要的项目之一,然而基于所有项目所共有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一次性和独特性等特点使得每个项目的实现过程中都存在着诸多风险, 如生产风险、完工风险、技术风险、经济风险、组织协调风险、政治社会风险、自然及环境风险等。这些风险不但增加了项目的管理难度, 还增加了项目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因此, 为了更有效地运作项目, 项目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平安城市建设项目风险评估是在其对应的风险识别的基础上, 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 并量化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影响范围, 估计和评价该风险的社会、经济意义的过程。针对平安城市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估方法一般可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其中,定性评估接近于人们的思维方式, 是一种感性的、相对直观的方法, 它主要是对无法量化和量化水平较低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价, 或者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作定性分析, 得出更加可靠的结果。而平安城市建设项目风险的定量评估则是一种科学、客观、理性的方法, 它主要是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频率、损失程度以及其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分析风险可能的影响。
四、平安城市建设项目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是通过对项目风险规划、识别、估计、评价、应对全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从而保证项目风险管理达到预期的目标,它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监控风险实际上是监视项目的进展和项目环境,即项目情况的变化,其实质是:核对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的实际效果是否与预见的相吻合,同时寻找机会改变和优化风险规避计划,获取反馈信息,以便使得将来的决策更符合实际需求。
项目风险监控的主要任务是采取应对风险的纠正措施以及全面风险管理计划的更新,它包括以下两个层面的风险监控工作任务:第一,跟踪已识别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包括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风险产生的条件和导致的后果变化,衡量风险减缓计划需求。第二,根据风险的变化情况及时识别、分析,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对于已发生过和以解决的风险也应及时从风险监控列表中调整出去。
五、结束语
我们需要牢记的是风险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门平衡的艺术,它要求项目经理、项目团队及股东有一定的胆量。有效的风险管理要求与项目相关的全体人员都积极参与进来,包括项目团队的成员、高层管理者、顾客,项目经理的身份是协调人及记录着。组织必须为风险提供一个清晰的流程、工具及资源。风险管理的成功,有赖于企业打造鼓励员工对风险进行中肯及随时随地的交流文化,这一点可能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刘晓红,徐玖平著:《项目风险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版。
[2] 毕星, 翟丽著:《项目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
一、公司财务领域风险管理研究现状的简要回顾
相对于公司财务理论的其他板块而言,国内财务学者对风险管理的关注与研究显得严重滞后。总体而言,在国内学者看来,风险是公司理财活动的外生变量,在财务决策中,当然应该权衡风险与报酬,但无意从财务的视角控制或管理风险,或至多将风险的控制与管理视为投资管理、筹资管理以及股利分配管理当然构件,而未从基本理论的角度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相对独立性予以探讨,因而未能从公司财务学的视角确立完整的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架构。但是,让人欣喜的是,财政部部长助理王军在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以及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5年年会暨第18次研讨会上所做的讲话中,提到我国会计学界今后三年会计理论研究的重点,其中重点之二是“关于内部控制理论研究问题”。在这一点中,王军认为“理论界应当充分研究从最初的相互牵制发展到目前的企业风险管理架构”。由此,我们坚信,我国会计学界以及公司财务学界对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春天即将来临。
反观国外,情形则大不相同。就国外出版的几本权威的公司财务教材而言,无一例外地用相当的篇幅讨论到风险的管理问题。在讨论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这些教材或专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讨论了跨国经营带来的有关风险的管理,如外汇汇率风险以及政治风险的管理。相对于我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国内公司财务学术界的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已是不争的事实。不过,国外公司财务学术界对风险管理的研究也同样存在一定的缺憾,如没有研究风险管理在公司财务理论中的地位,因而也未能从公司财务视角提出完整的风险管理理论。
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研究
1、风险存在的广泛性及其产生机制的复杂性
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可区分为资金运用活动以及资金筹集活动,而资金运用活动主要包括内涵式的生产性资产投资与外延式的企业并购。其中,生产性资产投资又可划分为资本投资活动以及日常营运活动,资本投资活动面临的风险可通称为项目风险,日常营运活动遭遇的种种不确定性可区分为市场风险与环境风险。其中,市场风险是市场制度固有的各种风险,包括价格风险、供应链风险、信用风险以及外汇风险等;环境风险则是源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科技环境所存在的种种不确定性,包括自然灾害风险、政治风险、政策与法律风险以及科技风险(或称IT风险)。企业并购活动面临的风险可通称为并购风险,具体包括并购过程中的信息风险、反收购风险、法律风险、体制风险以及购并后面临的营运风险等。至于资金筹集活动面临的风险则可具体化为融资风险、利率风险以及外汇风险等。值得注意的是,因负债融资所导致的财务风险则不能简单的归入资金筹集活动面临的风险系列之中。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不能偿付到期债务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以上提到的所有具体风险都构成了企业财务风险的驱动因子。由此可见,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上述各类风险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它们的最终实现将会导致企业现金流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提高了折现率,从而冲击企业的当前价值;另一方面影响企业到期偿债的能力,威胁到企业的持续经营,增大了企业的破产成本,而这也同样会冲击企业的当前价值。这正是我们从公司财务角度研究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原因:即风险管理与企业价值(或股东价值)密切相关。我们认为从公司财务的角度看,风险管理的直接目标就是最小化影响股票价格的冲击以及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的持续经营。由于随着财务风险的增加,企业的破产成本也将随着上升,从而侵蚀掉财务杠杆带来的经济利益,使得企业的价值呈递减趋势,所以,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即是追求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从而统一于公司财务的基本目标。
2、风险管理是企业价值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恰当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升企业的当前价值:有效地降低企业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以及增加企业未来的自由现金流量。首先,由于利得与损失在税务处理上的不对称性,风险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从而增加企业的价值。其次,当企业存在较大的财务危机成本时,正确的风险管理不仅可以减少财务危机发生的概率,降低财务危机的成本,而且为企业提高负债比例提供保障,而债务的增加相应地可以提升税收挡板的作用。以上两点的效应,都可以提高公司的当前价值。最后,风险管理可以使企业未来产生更加稳定的现金流,以使企业保持较稳定的经营业绩,维持外部投资者的信心,从而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
由此可见,风险管理可以为公司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从而与投资管理、筹资管理以及股利分配管理一起构成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引擎。
三、风险管理的相对独立性研究――财务理论视角的思考
从公司财务理论的角度看,风险管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管理内容的相对独立性。
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是正确地识别公司当前面临的各种风险,客观评价各种风险给企业生产经营可能造成的影响,继而运用相应的技术方法和交易策略对企业的“受险部位”进行管理,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以保证企业经营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由此可见,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与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股利分配管理的基本内容是有区别的,但同时又是互相联系、互为交织的。这种关系具体表现在风险管理的客体(即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是在企业的投资活动以及筹资活动中产生并显现的,只不过投资管理与筹资管理将风险视为外生变量,而风险管理则将其视为内生变量。
2、风险管理目标的相对独立性
作为公司财务的基本内容之一,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与投资管理、筹资管理以及股利分配并无二致,都是寻求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但就其直接目标而言,则有着显著的不同。资本投资的直接目标是最大化投资的净现值,营运资金管理的直接目标是最小化营运成本,筹资管理的直接目标是在保证投资所需资金的前提下,寻求筹资成本的最小化以及资本结构的最优化,股利分配管理本质上属于筹资管理的一部分,因而有着与筹资管理基本相同的直接目标。而风险管理的直接目标,如前所述,就是最小化影响股票价格的冲击以及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的持续经营。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风险管理;项目管理
1、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1.1 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
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是研究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管理学科,各经济单位在风险辨识、风险估测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房地产项目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后果,以期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在决策时,能否达到上述期望目标,不仅取决于决策前的风险辨识、分析和评价是否全面正确,还取决于在实施控制方案过程中能否进行正确的效果评价,对控制方案不断修改,使其更加切合实际。这表明房地产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管理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辨识、分析和评价新风险,修改管理方案,这样才能达到以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
1.2 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分析
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一般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控制等四个阶段,各环节紧密联系,其推行和开展按一定的程序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进行。
(1)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步骤,只有全面、正确地识别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所有风险,才能有的放矢地针对风险进行分析,使风险管理建立在良好的基础之上。通过风险识别应尽可能全面地找出影响风险管理目标实现的所有风险因素,采用恰当的方法予以分类,逐一分析各风险因素产生的根源。风险识别的参与者应尽可能包括项目队伍、风险管理小组、来自公司其他部门的专家、客户、最终使用者、其他项目经理、项目相关方以及外界专家等。另外,项目风险识别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应当自始至终反复进行。
(2)风险分析包括风险定性分析与风险定量分析,风险定性分析是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并按照风险对项目目标可能的影响进行风险排序,以明确特定风险的重要程度从而指导风险应对计划的制订,并帮助项目团队成员修正计划中出现的偏差。风险定量分析则是量化风险的出现概率及其影响,确定该风险的社会、经济意义以及处理的费用和效益分析。不仅量化分析每一个风险的概率及其对项目目标造成的后果,而且也分析项目总体风险的程度。通过对项目实施各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尽可能详尽的分析,包括分析风险性质、风险发生的可能程度、风险发生对预期利润的影响程度,使项目可行性研究建立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可靠性好、风险隐患少、风险程度低的项目管理方案。
(3)针对风险识别和分析的结果,为提升实现目标的机会,降低风险对目标的威胁,必须制订项目风险应对计划。风险应对计划必须与风险的严重程度、成功实现目标的费用有效性、项目成功的时间性与现实性相适应,同时也必须得到所有项目利益相关方的认可,并应由专人负责。项目一旦立项,项目管理者就应该紧密结合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政策,在城市规划、政策法规的约束条件下,研究房地产的供求现状及发展趋势,确定周密的产品方案和营销策略,围绕项目开发进度优化资源配置,统筹资金安排,使整个项目的实施有条不紊,进而达到预期目的。
(4)跟踪已识别的风险,监视残余风险,识别新出现的风险,修改风险管理计划,保证风险计划的实施,并评估风险减轻的效果是项目控制的主要任务。完善的控制体系和有效的实施,是防范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可靠保证,同时也将成本管理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直接联系起来,对减小财务风险的作用极其显著。一个好的风险控制系统可以在风险发生之前就提供给决策者有用的信息,并使之做出有效的决策,达到项目风险管理的目的。
在以上四个阶段中,项目管理者只有充分了解房地产项目的风险情况,对“易发险情”进行认真的分析和预测,并根据自身实力估算投资风险的承受能力,综合权衡房地产项目的收益和风险,制定各种风险的防范措施,达到风险小而收益高的目的,才是房地产项目管理的真正目的所在。下面结合该项目的案例,运用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来具体分析该项目开发中存在的风险及产生根源,对重要风险进行估计和评价,同时提出较为详细的风险管理措施。
2、工程实例:
我公司开发建设的湖州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5万m2,绿地率40%,是由别墅、高层、小高层组合的住宅小区。从规划设计上看,该项目强调不同建筑群体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规划设计方案既要能满足该建筑物的各项使用要求,同时又必须符合建筑间距,相邻建筑间的相协调。从规划布局上看,项目建设充分体现了现代感与自然文化气息的结合,建筑互相围合、各组团间贯穿公共绿地,即统一又形成每个单一的整体,构成气势非凡的空间效果。
2.1 项目各阶段的风险识别
在投资决策阶段,从各项政策方面来看,本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方面来看,由于国家总体经济形势的良好,风险因素也较少。但是由于国家相关部门对国有土地进行了彻底的清查,相继下发了关于房地产土地交易方面的各项文件,严格的土地政策使该项目在土地获取方面面临极大风险。
在土地的获取阶段,房地产开发所需巨额资金和融资是开发商最为关切和颇费心机的问题。我国房地产业资金大部分来自于金融机构的贷款,许多开发商利用贷款进行滚动操作,然后将楼盘以个人按揭贷款进行销售,最终将房地产风险转嫁到金融机构身上。由于房地产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和资产价格的内在波动性,使得该项目也不可避免地具有筹资方面的风险。
在建设阶段,该项目也将面临着招标模式风险、承包合同风险、工期拖延风险、项目质量风险、开发成本风险及施工索赔风险等,但只要施工单位与开发商在房产开发市场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效应,因此项目在招标模式、承包方式以及承包合同方面的风险因素也可控制在较小范围。
在租售阶段,该项目采用预售方式,在住宅具有稳定需求的市场条件下,有利于资金的快速回笼,因此这方面的风险因素较少。租售合同风险方面,重要的是销售价格定位,准确合理的销售价格能够比较快地为广大需求者所接受,从而为资金的快速回笼提供可能。
2.2 项目的风险分析
2.2.1 项目投资阶段风险的敏感性分析
通过对与利润有关的建安工程费、土地开发费、综合配套费用、住宅售价等敏感因素进行单变量敏感性分析。列出住宅售价因素变化而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建安工程费、土地开发费、配套费用相对固定的情况下,住宅售价因素对利润的影响比较关键,总结以上几个因素的变化与成本利润的关系,是正、负相关的关系。
2.2.2 项目土地获取阶段风险分析
项目在土地获取阶段的风险主要是融资风险,而该项目在融资方面依靠银行贷款,自身也需具有充足的自由资金,加大融资手段上的多元化,大大降低了融资风险。
2.3 项目的风险控制
(1)项目土地获取阶段筹资风险的控制措施。对筹资风险主要采用风险控制与风险自留,明确不应过度负债,项目开发前期对资金运作应有全过程通盘的考虑,留有余地并有资金补充应急计划项目;将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区别对待,尽量减少短期负债,以适应该项目开发生命周期长的特点;将房地产销售工作提前,用收入弥补资金不足,减少负债,并提前盈利等。
(2)对设计变更风险、设计方案不合理的风险控制。主要采用风险控制和风险转移,加强施工前施工图审查及设计交底,建立健全会审制度;采用监理制度,更好地规范各个单位的行为;严格设计变更审查制度等,以便对项目投资控制。
(3)对工期拖延的风险控制。主要采用风险转移,利用工程承包合同与工程监理合同将该部分风险转移到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具体措施为:在工程承包合同中,严格制定相关工程工期条款,在该项条款中,明确指明工期拖延所造成的后果及相应承担的责任,将该部分风险转移到主体承包单位;聘请专业监理公司,在监理合同中同样设定相应工期条款,明确监理公司对工期拖延同样负有责任。
(4)对各种安全事故风险以及其他风险的控制。任何风险防范措施都是有“人”来发现并实施控制措施的,对该项目总体而言,首要的是建设一支业务优,能力强、熟悉市场的管理队伍。有了这样一支队伍,就能够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各种风险因素对房地产项目的影响。另外,进行风险控制管理要注意两个关键问题:一是风险控制目标的确定与分解,二是责任落实。当然,在有效地管理规划与控制风险时,还应注意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的执行与反馈。这是对风险控制效率和效果评价与规避风险能力再提高的过程,检查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对风险情况进行监控,用实践效果评价风险管理决策效果。要确定在条件变化时的风险处理方案,检查是否有被遗漏的风险,对新发现的风险因素应及时提出对策。
3、结语
对房地产项目风险的分析研究在国外是可行性研究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要避免房地产项目管理的风险,必须对房地产项目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做出较为精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目前,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经营管理的实践还缺少理论研究和总结提高,许多项目管理者甚至各级政府在房地产项目的运作上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对房地产业的风险更是缺乏深刻的认识,对房地产投资风险的全面论述也比较少。因此,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不仅是房地产项目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是房地产业管理和政策制定部门所必须关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谭术魁.房地产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 文化活动项目 风险管理
在国外,文化活动被定义为“特殊活动”的一种,是面向所需要的资源和事先界定的目标所做的有组织的工作,一种有预算和时间进度的独特(因而具有风险)事业,具有与项目共同的特点,如明确的目标、确定的范围、一次性、受特定的资源约束等。当然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如内容的特殊、支出的集中与失败的不可挽回且负面影响大等。在20世纪80~90年代,国际上把某些基本活动设定一个模式,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活动行业,并且还有相应的共同体,如国际节日与活动协会(International Festival and Events Association,IFEA)、国际特殊活动协会(International Special Events So?鄄ciety ,ISES)等。
文化活动项目如果有着良好的组织与运作方式,将会在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各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如从2000年在舟山举办的国际沙雕节,就吸引了来自美、欧、日等国的许多沙雕爱好者与艺术家,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但是,项目的举办并不是事事如人所愿,还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是灾难性的问题:密云游园会因游人拥挤而发生的特别重大突发伤亡事件;“法兰西巡逻兵”北京飞行表演由于天气原因被取消;“中国陵川2004年户外运动邀请赛”因参赛选手死伤而紧急停赛;“2004上海金茂大厦国际跳伞表演”发生运动员摔伤等,都已经成为我们心中的梦魇。所以,如何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问题,识别出其中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该提上研究与实践的日程。
1 文化活动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类型
风险就是活动消极的、人们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人们说所有项目管理都是风险管理,文化活动项目也是如此,特定的场地、拥挤的人群、狂欢的气氛都是风险潜在的地方。可以说,风险存在于文化活动项目的各个部分,具体而言有:①政治文化与宗教民俗风险;②商业运作风险。如资源供应、资金问题、活动质量、新艺术形式的不明前景等;③管理的风险。项目决策不当、中途仓促进行各种变更以及变换负责人,导致项目范围项目计划的变更。项目目标不明确、缺乏沟通、组织机构不当、后勤保障管理不当等;④运输风险。运输、停放和公共交通都存在潜在的风险,如运输中意外事件的发生,演出设备在运输途中可能受损等;⑤健康和安全风险。拥挤的观众、嘉宾、演艺人员的活动地点,临时工作人员、志愿者的工作经验不足,数量少而又年久失修的安全设施、陡峭的桥梁和复杂的地形等都是安全风险存在的地方;⑥不可抗力风险。战争、恐怖袭击、传染病的爆发、天气的突变等;⑦履约风险。合作双方缺乏经验、双方权责不明中可能存在纠纷,因意外事故导致对方不能如期履行合约等;⑧环境风险。工作人员不按照卫生环保的要求,不按环境卫生标准执行工作、大型活动产生的污水与废物对当地环境的破坏。
2 目前我国文化活动风险管理情况
我国文化活动项目的风险管理基本处于以经验管理为主的状态,缺乏先进理论指导。风险管理方面的标准化文件虽已形成,但主要应用在企业和银行系统中,在活动项目中运用不多。活动项目管理的第一套丛书于2002年10月第一次出版,包括《国际性大型活动管理》、《项目筹资活动管理》、《大型活动项目管理》等,对活动项目管理有开创之功,但缺乏对风险管理的系统研究。政府部门对活动项目的风险承担主体实行的是“谁审批谁负责”的制度。整体而言,我国活动行业在现代风险管理思想和技术的运用上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内控体制不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和管理体系。相对于国际上对活动管理机构内控体制的要求,还显得落后。
(2)风险量化管理的不足。量化管理和模型化是西方发达国家风险管理技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目前,我国活动行业在风险量化管理方面还非常薄弱。
(3)管理人才严重匮乏。活动项目风险管理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非常复杂的新兴管理学科。要求从事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经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否则将很难理解业务和产品的风险性质,更难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
(4)我国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能承办活动项目,并能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机构不多。
3 文化活动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风险管理是使活动组织者在风险最低的前提下,追求收益最大化; 或在收益一定的前提下,追求风险最小化。它也是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我们可以发现、评估主要的风险,然后制订、实施相应的对策,使风险控制在所能接受的范围内。 风险管理是文化活动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是确保活动行业健康良性发展的基础。
3.1 风险识别与评价
风险识别包括确定风险来源、风险产生的条件、描述其风险特征和确定哪些事件有可能影响本项目。进行风险识别,首先便是信息源问题,信息源有主观和客观两种:客观的信息源,包括过去活动项目中记录的经验和表示当前项目进行情况的文件,如WBS计划分析等;主观的信息源是基于有经验的专家的经验判断。风险识别方法代表性的有如下七种:
⑴征询意见法。征询意见时可采取座谈会方式,运用“头脑风暴”,鼓励参与,阻止批评,漫谈项目风险,而项目经理应对此全面的记录并加以冷静的思考,综合的分析,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也可采取专家调查的方式,但为避免项目经理听到的仅限于一两个专家的意见的弊端,最好和座谈的方式结合起来。
⑵流程图法。流程图方法首先要建立一个工程项目的总流程图与各分流程图,它们要来展示项目实施的全部活动。流程图可用网络图来表示,也可以用WBS(工作分解结构)来表示。
⑶现场视察法。在风险识别阶段,风险经理对现场的视察非常重要。它能察觉到一些技术分析所不能预测到的风险。特别是文化演出项目,风险经理应通过直接观察现场的各种设施及各种操作,以能够识别更多、更细致的潜在风险。
⑷计算机模拟法。这种方法应仔细研究所有选项及其不确定性,而且在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相当清楚时,此方法很适应,但必须有可靠的相关量化数据。对于新建议可能给出误导性的结果,且可信度尚不确定,这是它的缺点所在。
⑸回归分析法。即根据以往经验的分析来预测未来,尽管这种方法提示风险的绝对量可能比别的方法要少一些,但可以识别其他方法所不能发现的某些风险。
⑹环境分析法。项目的环境包括活动参加者、活动演出者、竞争者、政府管理者。在分析项目环境时,应重点考虑它们相互联系的特征和稳定性。
运用上述方法进行风险识别后,应把结果整理出来,写成书面文件,为风险分析的其余步骤和风险管理做准备。风险识别的结果应包含以下内容:风险来源及风险产生的条件、风险的分类或分组、风险症状等,如果发现其做得不够详细则应进一步完善。同时,要进行对这个项目的风险进行风险评价,将注意力转向包括项目所有阶段的总体风险,各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及对项目的总体影响,项目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上来。
3.2 风险处理对策
一般在活动项目风险管理中有四种风险处理的对策:风险回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风险自留。每一种都有侧重点及各自的优劣势,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取决于项目风险的具体形势。
⑴风险回避。回避能消除风险因素,放弃项目是最彻底的回避风险的办法。但是彻底地放弃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丢掉了发展的机会,窒息了项目有关方面的创造力等。而且,对正在进行的项目实行改变或放弃的处理,一般来说付出的代价是极为高昂的,所以,采取回避策略、最好在项目活动尚未实施时。
⑵风险减轻。此策略的目标是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少后果的不利影响,采用的方法很多,如教育法、程序法等。教育法即对有关人员进行风险和风险管理教育,这是很必要的,因为项目管理人员和所有其他有关各方面的行为不当都会构成项目风险因素。而程序法就是以制度化的方式从事项目活动,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由活动项目管理班子制定的各种管理计划、方针和监督检查制度一般都反映项目活动的客观规律性,违反了这些规律性,就会犯错误。因此,对于规章制度、项目参与人员都应认真的执行。此外,还可在项目的组成结构上下功夫,增加可供选用的行动方案数目,提高项目各组成部分的可靠性,从而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当然这也会相应的增加项目的复杂性与成本,进而也可能增加风险。
⑶风险转移。转移风险又叫合伙分担风险,其目的是通过借用合同或协议,在风险事故一旦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项目以外的第三方身上。值得注意的是,转移风险是不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减少风险所导致的总的损失的,采用这种策略所付出的代价大小取决于风险大小。当项目的资源有限,不能实行减轻和预防策略,或风险发生频率不高,但潜在的损失或损害很大时可采用此策略。转移风险主要有出售、发包、开脱责任合同、保险与担保等。
关键词:工程项目,项目风险管理,模糊灰色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TL3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建设特别是商住小区项目建设进入高速增长期,建设项目风险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各参与主体之间的互相影响也使得项目管理愈加复杂。再加上建设工程项目所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建设风险不断增加。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就是运用一整套风险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为保证和提高工程风险管理所进行的系统管理活动。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有效的风险管理,能使工程项目在能够承受的风险水平之下,谋求尽可能高的收益,或将一定的收益风险程度降至最低。本文基于模糊灰色理论,结合实践应用,针对明泰江海新城项目作出风险识别,并建立风险管理评价模型,促使工程项目风险综合评估进一步优化。
1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评价与模糊灰色综合评价的理论基础
风险管理是指在对风险的不确定性及可能性等因素进行考察、预测、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包括衡量风险、识别风险、积极管理风险、妥善处理风险及有效处置风险所致损失等一整套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项目风险管理可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应对、风险规划、风险评价、风险估计、风险监控6个环节。
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测定项目风险,不是对某一风险的大或小做出绝对的评价,而是综合主要影响因素确定项目风险大小的隶属程度,也就是说对项目风险评价不是用一个数值,而是用风险评定集上的一个模糊子集进行表达。
灰色系统理论经过20年的发展,已基本建立起一门新兴的结构体系,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灰色系统建模理论、灰色系统控制理论、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灰色预测方法、灰色规划方法、灰色决策方法等。 本文主要用到灰色系统建模理论及灰色数列预测。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评价是一个多指标多层次的问题,有很多影响因素,而且大多是模糊的和灰色的,可以用模糊灰色理论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价。
2 以明泰江海新城为例的基于模糊灰色理论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评价
2.1项目简介
明泰江海新城项目定位为江中地区顶级城市综合体,规划物业类型涵盖高端住宅、大型商业中心、商业街、甲级写字楼、星级酒店。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333724平方米,建设用地面积为267443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近94万平米,其中商业建筑面积达66860平方米;规划总户数为5486户,规划总人口为19201人,现已动工开发建设。
2.2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明泰江海新城风险评估决策阶段,需要考虑整个项目运作期内的所有风险因素。因此这一阶段的项目风险识别,需要对信息的搜集和调研投入更大的精力,并更多地借助相关领域专家的经验。在风险识别技术方面,对于投入产出风险、环境风险等可采用情景分析法、影响图法、核查表法、因果图法等进行识别;对于明泰江海新城项目总进度风险、总体功能质量风险等,可以运用流程图分析法(CPM)、事故树分析法等来进行识别。
限于本文的篇幅及各因素层级划分的偏差较大等原因,故本文则只涉及所识别出的五类主要风险,即人的因素、材料因素、技术因素、财务因素、环境因素。
项目风险评价流程
在项目风险评价过程中,首先要利用综合测度模型评价项目的总体风险,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综合测度模型的功能,尽可能地发挥综合测度模型的全面分析作用,将每一大类及下属风险因子的风险重要程度计算出来并作排序处理,为风险的防范、监控及处理提供依据。项目风险流程图如图所示:
2.4基于灰色系统原理的模型建立
表2-1 明泰江海新城项目影响因素的原始数据
确定参考数据列
以该地区影响因素总数为参考数据列,表示为:
其余五个因素作为比较数据列,可以分别表示为:
2.4.2确定参考数据列无量纲化处理
无量纲的目的是便于在不同量纲,不同数量级之间进行比较。本文采用初值化进行无量纲处理,即对每一列数据都用数列的第一个值去除,得到六个新的数列,如表2-2所示:
表2-2 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据
计算参考数据列与比较数据间差的绝对值
计算结果如表2-3所示:
表2-3 参考数据列与比较数据列差的绝对值
2.4.3求关联系数
例如:,其余依次计算,关联系数结果如表4-4所示。
表2-4 关联系数
2.4.4计算关联度
例如:
同理
表2-5 影响因素评价的原始数据
原始数据生成处理
对原始数列做得到一次累加生成数列,其中:
所以
{(t)}={1867,3754,5295,6628,7955,9O42}
构造数据矩阵和数据向量
数据矩阵:
得到数据向量后,求得系数向量:
建立预测模型
一阶单变量线性动态模型的一般形式:
模型求解并得到预测结果
将上面的结果代入,解这个微分方程,得到时间响应函数:
当t=7时,即通过此模型对该公司下一个即第七个施工项目影响因素总数预测为1249。
模型的精度检验
模型检验一般采用后残差检验、残差大小检验和关联度检验,本文采用后残差检验。首先根据模型求解的结果求统计特征量:均值:
将值和值对照表2-6以确定模型精度等级。指标和是后验差检验的两个重要指标。指标越小越好,越小表示越大而越小。打表示原始数据方差大,即原始数据离散程度大。小表示参访查小,即残差离散程度小。小就表明尽管原始数据很离散,两个模型所得计算值与实际值之差并不太离散。
表2-6预测模刑精度检验
本例中的一些指标值如下均值:1506,方差=107896.56,残差均值=2.8,残差方差=10589.76,后验差比值C=S2/S1=0.313 0.95,所以本模型预测精度为好,预测值可信。
预测结果分析
明泰江海新城项目模拟第七个施工项目的预测值为1249,与实际数据1312起相差不远,这说明所建立的灰色预测模型的精度还是比较好的。一般地讲,己知六个以上原始数据,就可以建立具有较好精度的灰色预测模型,这是其他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另一方面,虽然根据此灰色模型所得出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差不远,但是还有一定差距;如果数据采用的再多一些,该模型的精度将会更好。从表中的统计数值和预测的结果来看,明泰江海新城项目施工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明泰江海新城项目风险在上升,应予以警惕,做好管理。
3结论
由于任何一种创新在研制之初不可能预测其未来,到时能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还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在该领域投资其高收益是与高风险相伴而行的。明泰江海新城项目的开发风险,需要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严格的风险管理。
本文得到的初步结论总结如下:
(1)在积极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项目作出风险因素识别,层次分明、归类合理、能较好反映项目的状况。
(2)灰色系统理论对项目整体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尤其适用于存在多风险因素和多措施权衡的新技术应用项目。通过灰色系统理论构造矩阵、将数值带入公式,经过一致性校验计算得出每项风险因素或每项措施对项目影响的相对权值,从而进行优先排序。
文章的实践过程,对于进行项目风险综合评估、项目风险管理具有参考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魏海燕, 项目风险的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3], 科研管理, 2007(28):26-29.
[2]张欢, 灰色理论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4-0071~02
[3]任益铭, 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建筑科学, (2009)07(a)-0031-01
[4]邓聚龙, 灰色理论基础[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5]陈勇.建设工程风险管理若干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2003
[6]全国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监督工程师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工程风险管理与控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7]孟宪海.美国建设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其研究.建筑经济,1999(8):34-37
[8]徐波,燕平.工程项目管理考察团赴美考察报告.建筑经济,2001(5):7-10
[9]爱德华兹.戴明,戴明论风险管理,海口市,海南出版社,2003.18~19
[10]王祖和,项目风险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5~81
[11]朗志正,风险管理及其技术和方法,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114~119
[12]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Ⅲ》;三大支柱;障碍;风险管理
一、引言
为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和稳定发展,消除国际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不平等的竞争条件,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7月颁布了《巴塞尔协议》,其主要宗旨是通过对资本风险和充足率的管理来加强国际银行的稳固性[1],由于此协议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许多缺陷和不足,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不断的修改最终于2004年6月颁布了《巴塞尔协议Ⅲ》,其形成和实施对全球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自加入WTO以来,金融体系受到外国巨大的冲击,潜在的金融风险正在加大,长期累积的风险易导致金融危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居高不下,呆账坏账比例达到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鉴于此,本文从《巴塞尔协议Ⅲ》入手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二、《巴塞尔协议Ⅲ》三大支柱
《巴塞尔协议》主要从划分资本、划分风险权重、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以及过渡期安排四方面展开,但存在很多不足:一是仅涉及到信用风险,忽略了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非信用风险的详细概述;二是风险权重划分不精确,不能反映银行资产面临的真实风险;三是内容核心在于对资本的管理,容易导致商业银行为了遵循《巴塞尔协议》的要求片面追求资本充足的状况而忽略银行其他经营目标等。
在整体内容上,《巴塞尔协议Ⅲ》保留了88年协议有关资本的定义,增加了银行市场风险以及利率风险等非信用风险,同时提出了更具风险敏感性的计算方法等。《巴塞尔协议Ⅲ》主要包括三大支柱:最低资本标准、监管审核和市场约束。
1.最低资本标准
(1)信用风险的计算。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对业务相对简单和尚未建立内部风险模型的银行使用经过改革的标准化方法,二是对业务复杂和管理水平高的银行在符合严格的监管规定条件下使用内部评级法[2]。
(2)操作风险。新协议首次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的范畴,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缺乏足够的或失效的内控程序、人为错误和系统故障或是外部事件导致的损失风险[3],除此之外也对市场风险以及利率风险等做了资本要求。
2.监管审核
监管审核强调各国监管当局对银行业的监管,其确立其目的在于保持银行资本充足率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也能够提高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水平。监管当局要具备能够评估风险并控制风险能力。
3.市场约束
市场约束依靠市场的力量来约束银行,认为市场具有有效配置资源和控制风险的力量。巴塞尔委员会提出全面信息披露的理念,要求银行尽可能多的披露信息,披露的信息包括风险种类、资本充足率和风险及资本结构相关状况等内容,除此之外还要求监管机构对信息披露体系进行监管。
三、《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1.对建设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Ⅲ》不仅提出了具风险敏感性的计算方法,同时也提出了监管审核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存在不足,例如风险识别能力较差,方法和技术落后以及专业性人才较为缺少,因此应将建设风险管理体系的任务提上议程。
2.对加强市场约束的影响
协议通过规定银行向市场披露相关信息,使经济主体对银行业的经营有清晰的了解,起到对银行的外部监督作用,同时也能避免银行信息不对称对客户造成的损失。我国市场约束以及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因此加强市场约束机制对于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3.对资本质量的要求
协议严格界定资本、特别是核心资本的核算范围,提出了更高的核心资本中普通股占比要求,这对于资本充足率达标但核心资本率不足的我国而言具有指导意义。
四、妨碍《巴塞尔协议Ⅲ》在我国顺利实施的障碍分析
我国银行业和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各种差异,且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对银行的影响较大,因此我国在实施《巴塞尔协议Ⅲ》过程中存在很多障碍:
1.我国商业银行仍然面临着较大信用风险
截至目前,我国社会经济体融资方式仍以银行贷款为主,受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银行业仍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仍居高不下,在经济波动与清理融资平台贷款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下滑不可避免。现阶段,我国仍然存在大量违约状况,社会诚信状况并未好转,我国商业银行仍面临着信用风险问题。
2.商业银行资金期限不匹配导致的流行性风险较大
2013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加2.38万亿,但经济并未明显提高,5月PMI为50.1%比上月减少0.7%。这种现象很大一部分受影子银行的影响,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资金投向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投资额并未伴随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而增长,且银行业贷款大多以中长期贷款为主,与此同时受实际负利率的影响,我国居民更偏好于期限较短的活期存款,这使得银行业面临资金期限不匹配所导致的流动性风险较大。
3.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日益突出
2013年7月19日央行宣布放开金融贷款利率下限,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的表现,与此同时也会使得银行业博弈加剧,加之我国银行业业务的大量性与复杂性、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创新,商业银行承担的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日益突出。
4.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存在的问题有:信息披露途径少,披露内容较浅。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通过银行年报对外披露信息,且只有上市银行对外公布年报,未上市银行年报只有公司内部网有;各银行年报披露没有规范的形式和内容要求,披露信息不全面,未涉及利率风险及市场风险等方面信息,风险披露不足。
5.风险量化管理落后
较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量化管理水平落后,风险量化大部分仅注重账面指标分析,忽略了报表中可能存在的虚假信息,很少使用现代风险量化技术分析,对VAR、持续期等运用度不高。除此之外,我国并未存在西方国家较为完善的信用评级机构,致使商业银行在不能掌握企业的真实状况下发放贷款,从而增大了银行贷款风险。
6.银行内部管理机制薄弱,内部风险控制不足
(1)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机制薄弱。部分银行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权责模糊,审批不严,使得银行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或追求利润而放松对贷款对象、有无担保等贷款限制的审核,发展关系贷款或账外贷款等,这种情形的贷款本身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时间长久则会形成呆账坏账,若处理不当会转变成不良贷款。
(2)商业银行贷款“三查”制度执行力度不足。这种状况极大地扩大了贷款风险产生的可能性,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已建立风险管理基本框架,但银行内部控制力不足、资产风险统计工作并未制度化,这严重降低了贷款的安全性。
五、《巴塞尔协议Ⅲ》下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贷款风险管理机制,降低不良资产额
1.加强贷前、贷中及贷后管理,严格执行“三查制度”
搞好贷前调查评估,主要通过风险五级分类分析、财务分析或企业信用分析等,做好贷前审批工作;提高贷款业务人员业务水平,建立奖惩机制和责任归属制,提高贷时审查力度;加强银行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贷后风险监管体系,定期对企业经营管理及财务状况进行考察,及时发现有问题贷款并采取相应措施。
2.加强对贷款结构的管理
《巴塞尔协议》给予流动性资产较低的风险权重,所以监管部门有必要加强贷款结构的管理,调整资产结构,增大流动资产比率,改善单一贷款模式,分散贷款额投放方向,同时要努力跟随金融创新脚步,为顾客提供更多种类金融服务,吸引优质投资,降低贷款风险。
3.建立内部风险评估机制
银行可通过概率分析法和数量统计法等方法建立内部风险评估机制估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例如建立科学的预警系统,设立预警模型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能帮助商业银行有效避免呆账坏账的发生,减少商业银行潜在的风险。分析预警可从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或者市场行业风险等方面进行。
4.加强贷款人信用审核,降低贷款人信用风险
对贷款人信用分析可通过6C原则和信用评级法进行。
(1)6C原则: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或抵押collateral、环境condition和连续性continuity。
(2)信用评级法:对贷款人信用状况全面了解是贷款投向正确与否的第一关。建立内部评级体系主要包括建立内部评级部门、内部评级程序和规章制度,对贷款人进行信用评级。在这里贷款人主要指企业,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借用国外评估经验采用5C评级法,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分为五种类型: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及损失。
5.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能够提高银行面对不可预测的风险时的应变能力。通过建立呆账准备金制度,按照五级贷款分类比例提取不同额度的呆账准备金,可以在出现贷款损失时及时应对贷款风险,保证商业银行体系的健康运营。
(二)完善信息披露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力度,逐步开展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并不断完善我国信息披露制度,扩大披露信息范围,并做到有针对性的披露,同时要提高公众对商业银行所披露信息的评价能力,逐步做到与《巴塞尔协议Ⅲ》的统一。
(三)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管理
1.健全内控机制,要完善银行内部管理体制,建立独立的监督管理机构,加强内审机构审核程序独立性、权威性,建立监督奖罚机制,实现各级、各部门相互监督;2.健全银行内控岗位责任制和规章制度,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制定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用法律手段维护执行力度,同时建立贷款责任制,将贷款责任明确到个人,实行月度或季度考核,按贷款收回状况等级实行奖罚。严格的贷款责任制能有效防范人情贷款、关系贷款的发生,降低银行贷款风险;3.提高员工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提高员工素质的途径有:建立责任归属制和奖惩制度;提拔高文化水平的新生力量;定期进行已有员工职业道德培训、法律知识培训、业务培训,提高员工文化水平等。
(四)应用先进的风险量化方法,提高风险管理技术
我国风险量化水平落后,风险管理技术欠缺,且专业型人才较少,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提高运用现代风险量化的方法,改变仅仅运用账面财务分析的落后的方法,除此之外还要提高银行内部高经济水平的员工数量,通过与高校建立员工文化素质培训等方式提高银行内部现有员工文化素质,提高风险管理技术,降低商业银行风险。
参考文献
[1]彭建刚.商业银行管理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7).
[2]艾洪德,范立夫.货币银行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6).
[3]凌江怀.商业银行风险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
[4]孔艳杰.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0).
[5]刘东.浅析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2).
[6]刘丽娜.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迪[J].东方企业文化・企业管理,2011(7).
[7]王丽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成因及管理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1).
作者简介:
赵桂娟(1989―),女,山东临沂人,东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货币理论与政策。
一、房地产资金链风险分析
项目周期理论认为任何项目从开始到结束都可以概括为项目机会分析、项目规划、项目实施和项目后期处理四个部分。每一个阶段都对应着项目的实施情况和特定需求。本文结合项目周期理论,从项目启动到项目最终结束都伴随着资金的流入和流出。要控制企业资金链风险,必须从项目实施的每个环节和相应的任务出发,针对每一个环节的不同情况,分析资金的流入与流出,从而控制相应的风险。风险管理理论支出,风险管理可以划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四个环节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资金风险识别是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重点寻找项目的风险因素,明确风险管理对象。风险评估是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分析项目中的风险点,提出尽可能多的可行性方案,防范相应的风险。风险应对是针对相应的风险,从相关的解决方案中挑选出最符合公司战略目标和未来发展的风险控制方案, 并加以执行。风险监控是对方案实施的效果进行反馈和监督,对方案执行的效果进行评价,并进行适时地纠正和修改。 结合房地产开发资金投资大、开发周期长的特殊性, 本文将房地产开发分为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可能遇到的资金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 并提出可靠的解决办法。
(一)开发前期可行性研究过程中的资金风险项目开发前期通常要进行可行性的研究。可行性研究阶段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是项目管理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房地产项目的详细可行性研究是指在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前,对拟建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与研究,对可能采用的各种开发方案进行认真仔细的经济分析和比较论证,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拟建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合理性,以及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论证、多方案比较和综合评价,由此得出该项目是否应该投资建设和如何投资建设等结论性意见,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房地产开发前期另一个重要工作是保证开发土地的按时取得。土地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有项目的名称、性质、地理位置、周围地理环境、总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各类建筑的构成、投资方案规划、投资总额,总工期等基本情况。与此同时,还必须进行开发项目场地的现状和建设条件分析,如基础设施状况及其外部条件,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现状,计算需要拆除的房屋面积,需要处置的原住户户数和人口,需要安置的劳动力人数等调查资料,并对供水、供电、污水处理条件以及商业、服务业、文教卫生环境条件进行分析。这些资料是可行性报告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的依据。
在项目开发前期,企业必须确定项目开发所需要的资金,计算公司的资金缺口,并提出资金缺口的解决办法,保证项目实施所需要的资金能够完全到位。在前期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中,对取得土地的价款以及相应的拆迁费用必须做好详细的预算,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前期的土地款是必须要从企业流出的,因此,企业必须对这一部分风险予以充分的考虑。在项目规划方案中,企业将要建设的楼盘规划也必须与相应的资金予以配套。
(二)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风险项目开发与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风险非常复杂,这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长导致房地产企业资金循环周期也相应会较长,大量资金必须占用在一个项目上;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和我国金融市场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导致房地产开发面临较大的资金风险,不可控因素较多,资金的成本和后续资金的跟进存在较大的问题。
针对房地产项目开发和建设过程,资金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建设周期过长这一特殊客观情况上。资金被过长的占用在一个项目上,加大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随着2009年下半年,我国政府对金融企业向房地产开发商银根贷款的紧缩,大部分企业在筹集资金方面将面临较大困难。如何合理分配有限的资金到项目开发过程中,同时保证开发项目有条不紊地进行是房地产企业在开发过程中必须要分析的重要议题。首先,不能同时进行多个项目的开发,必须保证企业资金实力能够支撑现有项目的资金需要;其次,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如何保证项目建设的速度和资金供给的速度匹配是建设过程中资金风险控制的关键。
(三)产品销售过程中的资金风险我国普通住宅、写字楼、别墅、商业地产的房地产类型主要采取开发销售的模式,资金回笼速度受房地产开发建设周期的影响较大。而商业地产项目经营周期长达十几年甚至更长,因此其投资回收期较长,资金回笼速度缓慢,受宏观政策与微观市场的影响较大,所面临的风险也较大。房地产销售是房地产开发商资金回笼的过程,一方面,企业要偿还公司在项目开发前期向银行和其他机构所借的资金,另一方面还必须保证其他开发项目、竞拍土地资源和公司未来发展的资金。通过租金的形式能够为企业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并且具有较高的收益,但是不能一次性地为企业带来大额现金流入。如何在资金流入上与企业资金流出两者间达成平衡,以及如何有效实现资金的收回是销售过程中资金控制的重点。
(四)售后服务过程中的资金风险现代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楼盘发开中都包含有物业管理、房屋维修等后续服务项目。在设计阶段,企业根据建筑或建筑构件的使用寿命,确定上述维护工作的时间安排,必要时还可进一步确定大规模整修和组件更换的时间,以实现维护工作和费用的合理化。售后服务可以分为外包和自主经营两类。如果实行物业外包对企业来说就没有资金风险,但是自主经营就必须对相应的资金流出予以控制。
二、资金链风险控制措施
资金链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由于房地产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够形成;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周期长,企业必须能够有效地分配有限的资金,完成项目开发。针对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种种资金管理风险,可以通过下面的相关措施予以控制。
(一)制定有效可靠的融资方案项目开发前期,企业必须制定有效的融资方案,筹集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的资金。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企业需要综合分析和考虑国内的宏观金融政策以及未来政策走向。其次,考虑具体开发项目的资金需要和资金融通的风险和收益情况等因素,确定投资结构,制定初步融资方案。比较不同的融资方案的优缺点,根据项目自身和各融资方式的特点,对融资结构和资金结构进行相应调整。根据融资成本理论,分析比较各种融资方式,选择可行、有效的融资方案。
(二)加强项目开发过程中成本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项目的各种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第一,项目开始初期,做好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对相关原材料的价格进行收集和整理,做好各项房地产项目的成本定额,财务部门应该对相关的预算方案进行修改,并形成考核目标,加强预算的有效执行。第二,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结合基础工作的成本定额、财务预算计划,分析对照各部门、各项目工程的成本责任考核指标,向企业领导提供真实的成本数据,严格日常成本管理控制。第三,严格执行考核标准,对各班组的成本控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三)在销售过程中加速项目资金回流销售过程是企业资金回流的过程。房地产商品进行流通时,房地产流动资金的周转时间对开发商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影响房地产资金全部循环过程,流动资金的周转时间主要取决于房地产货币资金和商品资金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变更的长短。为了促进资金的回流,房地产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营销手段,加速资金的回流速度。分析房地产市场供求信息,正确运用销售心理学和财务杠杆原理,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合理地利用预售手段,可以缩短销售周期加快资金回收。运用有效的营销手段,不仅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可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加快房地产体系配套政策改革有效解决房地产资金链的风险还需要相关宏观政策的帮助。扩大参与房地产信贷融资的金融机构的范围,允许有一定实力的非国有商业银行发放房地产抵押贷款是缓解房地产商资金链紧张的有效手段。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规范目前在中国房市寻找投资机会和参与投资的私募基金的运作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监管部门应适当降低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的门槛,使一部分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吸收社会上大量的闲散资金,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积极培育企业债券市场,鼓励房地产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直接融资。
房地产业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资金链风险控制对房地产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如何控制企业开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资金风险是企业和政府共同作用的结果。继金融危机后,融资问题逐渐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核心问题,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实现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的良好运作与不断循环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樊幻灵:《论我国房地产企业资金链管理与完善》,《中国房地产金融》2010年第1期。
[2]王琨:《房地产项目资金链风险控制》,《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年第7期。
【关键词】项目风险管理;实施;方法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系统的、完整的过程,是一种运用多方面知识综合管理的活动。工程项目的风险成因、风险发生、风险波及范围、风险破坏力等等交错复杂,因此运用单一的工程管理知识和技术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和措施,对工程项目风险从识别到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管理研究,从而将风险事件加以控制,将风险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工程项目风险的特征
(一)风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必然存在。工程项目风险无论是来自项目内部还是来自项目外部,都是客观存在,不会被人们的主观意识所掌控。然而这些风险的发生同时也具有必然性,因为任何项目的实施都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这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我们能做的只有控制风险的发生,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却不可能做到完全排避风险。
(二)风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表现为多种类型。也就是说在某个工程项目建设的每个不同的阶段都会出现许多不同种类的风险,每种类型的风险又是许多不同风险因素所构成的,并且每个风险因素之间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复杂而客观的联系。
(三)风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出现通常是不确定的。风险具体会发生在何时何地,会在项目进程中的哪个过程中发生,都是无法确定的,我们唯一能预测的是风险发生的可能。同时风险所导致的后果和产生的损失在事先也无法确定,我们所能做的仅仅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在事件后果产生前进行合理的推测等。
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项目建设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复杂多变,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就成为工程项目进程中的一个既重要又必然的环节,它有着许多积极的意义,主要作用表现在:
现代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都普遍使用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来积极处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风险,将风险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后果降到最低,同时也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够维持项目运行的稳定。通过项目风险管理可以加强项目方案的执行,还可以协调好项目组织内外关系,进而使得整个工程项目得以保质保量的顺利完成。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合理进行可以帮助整个项目避免物资和人力的浪费,从而为项目建设节省开支,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原则
(一)把握整体原则
工程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充满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并且每个风险因素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因此项目管理者应从项目全局的角度来分析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进行综合系统的处理,及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二)事前防范原则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应该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进行合理的预测,并及时地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而不是等待风险的来临再进行风险补救。防患于未然就是我们项目风险管理者最基本、最重要的风险管理理念。
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实施过程
目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实施过程有许多不同的认识,本文基于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的认识,归纳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主要可以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和风险监督四个阶段。
(一)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人们运用各种方法系统地、连续地认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风险识别过程包含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环节。
(二)风险评价
在风险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因素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的过程。
五、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
(一)风险识别方法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步骤,即通过某种途径辨别出影响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风险事件存在的可能性,并予以分类。一般来说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生产流程分析法、风险专家调查法、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WBS分解法等等。本文主要采用WBS分解法进行风险识别,因此主要介绍一下WBS分解法的具体步骤:1.组建风险管理小组,收集相关资料,为风险识别准备资料;2.召集项目经理、相关技术人员以及风险管理小组成员进行项目分解讨论会;3.进行分解项目工作,同时风险管理小组成员提出风险因素集并在WBS向下分解过程中添加风险因素;4.绘出WBS层次结构图,建立初步风险因素集;5.确定WBS结构中的监控点,明确每个工作单元分配的资源、交付成果、责任人,同时完善风险因素集;6.检查分解过程,验证分解的正确性,更新完善的分解报告,提交项目风险识别报告。
(二)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分析与评价是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后果进行量化的过程。它是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与风险管理之间联系的纽带,是科学合理地进行风险决策的基础。风险分析与评价的后果主要在于确定各种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对建设工程项目目标影响的严重程度。风险评价的方法一般有主观评分法、决策树法、网络计划技术、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等。经过对这些方法的优劣势分析,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层次分析法显得更系统、灵活、简便。
参考文献:
[1]耿海.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