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0 14:48:5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湖北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冶金工业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基价;费用组成;区别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hrough the author's working practice of simple to 2003 "hubei province construction consumption quota and unity base price list" and 2001 "metallurgical industry construction project budget quota" basic price and cost composition a comparison.
Keywords: hubei province construction consumption quota and unity base price list, Metallurgical industry construction project budget quota; Basic price; Cost composition; Difference between
中图分类号: TE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鉴于冶建施工企业承接的工程多半是冶金厂房建筑安装工程,合同计价经常采用全统建筑安装定额地方基价表,缺项部分执行专业定额的方式,所以分析全统定额与专业定额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我们很有帮助,现根据我的工作实践简单的对2003年《湖北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以下简称全统定额 )与2001年《冶金工业建设工程预算定额》(以下简称冶金定额)基价及费用组成做一下比较。
I、基价比较
《湖北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的基价组成是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 、施工机械使用费和管理费。
《冶金工业建设工程预算定额》的基价组成是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
很明显的在定额基价中全统定额计取了管理费而冶金定额没有计取。这是两种定额在基价计取上的差异。
II、费用定额比较
2003年湖北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的组成
湖北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及税金四部分组成。
一、直接费由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组成。
(一)直接工程费(项目工程费):是指消耗量定额的基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含主材或未计价材),机械费;人工费指消耗量定额中人工费。
(二)措施费包括施工组织措施费和施工技术措施费。措施费应计取施工管理费,规费,利润和税金。
施工组织措施费内容包括以下各项:
1. 环境保护;
2. 安全施工;
3. 文明施工;
4. 临时设施;
5. 夜间施工;
6. 二次搬运;
7. 冬雨季施工;
8. 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
9. 工程定位复测,工程点交,场地清理费;
10. 施工降水、排水费。
施工技术措施费内容包括以下各项:
1. 大型机械设备机出场及安拆;
2.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
3. 脚手架;
4. 已完工程及保护费用。
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在措施费中增列了冬雨季施工增加费,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工程定位,点交,场地清理费。
二、 间接费由规费和施工管理费组成。
(一)规费指经省级以上政府和有关部门批准的行政收费项目,是不可竞争性费用。内容包括以下各项:
1.工程排污费
2.工程定额测定费;
3.劳动保险统筹基金;
4.职工特业保险费;
5.职工医疗保险费。
(二)施工管理费内容包括以下各项:
1.管理人员工资;
2.办公费;
3.交通差旅费;
4.固定资产使用费;
5.工具用具使用费;
6.保险费;
7.财务费;
8.税金;
9.其他。
三、计划利润:是指按规定应计入建安工程造价的利润。
四、税金:是指国家规定的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经费附加。2003年湖北省建筑安装工程价格项目表
2001年冶金工厂建设建筑安装工程费的组成
冶金工厂建筑安装工程费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及税金四部分组成。
一、直接工程费由直接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组成。
(一)直接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
(二)其他直接费:是指定额直接费以外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内容包括以下各项:
1. 冬雨季施工增加费;
2. 夜间施工增加费;
3. 材料二次搬运费;
4. 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
5. 检验试验费;
6. 工程定位复测,工程点交,场地清理费;
7. 特殊工程技术培训费;
8. 生产干扰施工增加费。
(三)现场经费:是指为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生产和管理所需费用。内容包括以下各项:
1.临时设施费;
2.现场管理费;
3.远地施工增加费。
二、间接费由企业管理费、财务费用和其他费用组成。
(一)企业管理费,是指施工企业为组织施工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内容包括以下各项:
1.人工费;
2.办公费;
3.差旅交通费;
4.固定资产使用费;
5.工具用具使用费;.
6.保险费;
7.工会经费;
8.职工教育经费;
9.劳动保险费;
10. 职工养老保险费及待业保险费;
11. 税金;
12. 其他费用。
(二)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经营期间发生的短期贷款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调剂外汇手续费、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企业筹集资金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
(三)其他费用,是指按规定再支付的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定额编制管理费及劳动定额管理部门的定额测定费;按有权部门规定支付的上级管理费;施工调迁费。
三、计划利润:是指按规定应计入建安工程造价的利润。
四、税金:是指国家规定的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经费附加。
2001年冶金工厂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表
对比会清楚地看出冶金定额的直接工程费是含直接费(即定额基价*工作量)、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的;而全统定额直接工程费(即定额基价*工作量),全统定额的直接费是含直接工程费、措施费,也就是两种定额的直接费和直接工程费含义是不同的,这个需要我们在合同谈判和工程预结算工作中要特别注意。
2001年冶金定额其他直接费中的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材料二次搬运费、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工程定位复测、工程交点、场地清理费属于全统定额中直接费的施工组织措施费范畴。冶金定额现场经费的现场管理费和间接费的企业管理费中均含有管理人员人工费、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和保险费,这是由于冶金建筑工程的特殊性针对现场和公司总部双重管理而计取的费用,属于全统定额中定额基价管理费和间接费的施工管理费范畴 。
利润、税金等费用基本是相同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企业自主报价成为建筑企业公平竞争的一个平台,是对企业综合能力的考查,企业最终目标就是用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利润,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就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
一、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可以有效的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这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体现、是企业节流的表现。而随着能源的不断消耗,在建筑材料上,价格都有所上涨,这给建筑企业的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各个环节做好成本控制,可以适当运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减少对能源和材料的消耗,而在施工现场中严格管理可以减少对材料的浪费,这样都能实现成本控制。
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大,企业要发展,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求得一席生存之地,那么就必须做好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实力,才能使企业占有更加广阔的市场。成本控制可以说是建筑企业中的主要任务,需要从各个环节下进行,在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共同完成成本控制,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建筑企业要想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首先是要有一个较好的信誉和形象,而信誉形象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的质量上。那么,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中,在质量的基础上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只能做好成本控制,这是需要建筑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共同配合完成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落脚点。
二、成本控制的重要原则。
1、经济性原则
建筑工程本身的建设是花费成本的,而成本控制的目的又是要带来经济收益的,因此就涉及到成本与收益的问题。工程成本控制的目的是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成本管理,减少建设工程的成本,期望用最低的成本来满足实际要求。但是不能一味地利用先进技术使成本过度降低,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在确保项目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最低成本。实施经济性原则,就是要科学性地降低成本。
2、全面性原则
工程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系统,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涉及到企业每个部门、每个员工。全面性原则是指成本控制与每个员工的利益密切相关,达到成本控制目标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切忌认为成本控制只是针对企业管理者或者是财务部门人员。
3、动态性控制原则
项目工程是随时间、坏境变化而改变的,成本控制要充分重视实施动态性控制。项目成本是在准备阶段就已经确定,所以客观上就要求成本控制根据时间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才能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管理,否则成本控制就会流于形式,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
4、受益原则
项目经理和相关管理者承担了成本控制的责任,并享受有成本控制的各项权力。确定成本控制职责时应当按照企业每个人或者每个团队的业绩表现进行定期检查、考核,进行奖罚。
三、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对策
1、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体制
成本控制机制关键在于设置一个权力、责任、利益相互统一的成本控制体系,通过授予企业员工相应的职权来提高他们进行成本控制的自觉性。企业应将项目的整个成本控制目标逐级分解,确保每位员工都有自己明确的工作目标,这样成本控制机制才能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体制,企业应根据不同种类的员工制定不同的成本控制规章制度,让每位员工都能够遵循一个明确的规范。同时该体制的完善应具有可操作性,否则管理机制也就失去了基本意义。管理层与基层员工应该协商制定该成本控制体制,保证其可操作性,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在进行编制时,应结合工程的性质、地质环境条件、规模及工艺特点,结合企业的施工能力、技术水平、设备状况等进行修改完善投标前的施工组织设计,选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强化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定完善的现场管理制度,组织流水作业,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缩短施工工期,减小成本支出,控制好成本目标。
3、采用先进工艺,节约成本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有利于节约工程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对于一个施工企业来说,制定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案是进行顺利施工的重要保证,必须认真执行,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保证工程安全可靠地顺利实施。
4、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强化定额控制
通过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有利于合理的组织施工和进度安排,根据工程实际施工情况,编制合理的人力、物力的需要量及机械的最佳配置的资金使用计划,使人、材、机的投入控制在预算的成本内,避免出现成本超支现象。调动广大职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把成本管理纳入岗位责任制,并做到责、权、利结合。把成本费用指标层层分解,按干什么管什么的原则,把指标分别落实到有关职能部门。
5、有效控制人工成本
为了有效的控制人工成本,选择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劳务作业队是重要的保证,通过实行动态控制,可有效的掌握工程实施过程中人工成本状况。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之间的合理衔接,提高劳动生产率,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考核,实行多劳多得制。建筑业是用工较为密集的行业,如何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建筑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因为用工多,意味着人工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的减少,所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但减少了人工成本,而且有利于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6、材料费管理
材料是构成工程实体的主要元素之一,其在工程建设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最大,节约使用材料有利于施工成本的降低,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材料的管理。材料的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制度;其次对进场的材料进行严格的验收,不合格的材料禁止应用到工程上,验收合格的材料使用者要按照管理制度,完善手续后材料才能出库。最后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所有用于工程上的工、料、费都要按成本进行有效监控,对产生的偏差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避免材料储存积压在仓库中,合理安排材料的使用。建筑企业中标后,应按照工程量清单的材料对市场进行考察、询价、考察生产厂家的资质、生产能力,信誉等,选择质优价廉的生产厂家为材料供应商,不但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而且节约了成本。
7、严格控制各种费用支出
非生产性开支对生产成本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必须认真核算用款计划及控制范围。机械费用应合理的将测算指标进行分比例承包,实行机械设备租赁制,严格设备租赁管理和奖赔制度,加大设备使用率,提高设备完好率。为了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使用费。首先要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按时检查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记录情况,确保机械作业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禁止机械带病运行。其次,对机械设备的寿命价值进行研究,改进机械设备配置,对需要更换或大修的及时进行更换或维修,以便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再次是做好机械设备合理调度工作,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充分利用各种机械设备及大型施工机械。最后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进而提高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职能,严格执行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提高机械设备台班产量。
结束语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已成为企业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成本的有效控制关系到企业是否可以获得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同时成本控制的实施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按具体的情况进行灵活实施。企业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依靠完善的体制,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创造更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档案;建设;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fi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fil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main problems appear, and also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and relevant advice.
Keywords: building project file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档案即指承建方在代建项目管理,以及改建、扩建项目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文件,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代建工程档案建设
1、档案的分类
建筑工程档案是指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根据项目管理特点及建筑企业实际情况, 通过各种活动直接形成的,对企业有保存价值的,由各种不同载体而形式的历史记录,根据其载体的不同,分为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两种,其中电子档案一般是由光盘、移动硬盘、软盘等电子设备为载体的文字、图像和声音文件。
而根据工程档案保管期限的不同,档案的范围可分三大类。档案员为了方便工作,一般都会将档案按照永久性保存档案,长期性保存档案和短期性保存档案对档案进行划分。因此,对承建方而言,明晰工程档案的类别是代建工程档案建设的前提。
(1)永久保存的档案
需要永久保存的档案是档案资料中最重要的一类文件,它包括代建服务合同、招投代建服务标文件、结算文件、地质勘察文件、工程验收文件、代建工程总结文件。
(2)长期保存的档案
长期保存的档案一般是指保存50年的档案,一般是指代建项目管理部文件、代业主招投施工标、合同文件(中标施工单位)、土建专业的单位工程综合管理文件、土建各分部的施工技术管理文件、设备专业的综合管理文件、总平面竣工图、室外专业竣工图、建筑、结构竣工图、消防竣工图等;
(3)短期保存的档案
需要短期保存的档案在重要性上相对较轻,但数目却十分繁多,它包括监理的质量会议纪要、桩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文件、电梯工程施工质量文件、设备各分部的施工技术管理文件等。比如,承包集团因项目而制定的各种管理办法和施工规则,统计报表的工作要求和项目工地会议纪要等等。短期档案要求的保管年限为15年。
2、代建工程档案的特性
代建工程档案建设是贯穿工程投标到施工建设,再到工程竣工的整个过程,从项目准备阶段文件开始,到监理文件、施工文件,以及工程竣工验收文件,时间上具有较强的顺序性。因此,了解建筑工程档案的特性会让工程档案建设事半功倍,某种程度上,这亦可称之为档案建设的过程。
(1)档案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工程档案与其他类档案最明显的区别,根据承包公司对工程项目的不同,工程档案要求每个工程都会形成独立的档案整体,即一个建筑工程便会有一个对应的工程档案与之对应。
这主要是由建筑工程承包工程的地域性差异造成的。因为不同的地域,项目工程建设的要求也不同,比如由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承包的广交会项目建设,除了要依据国家建设部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外,还要满足《广州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试行办法》以及《广州市建筑工程文件的整理及档案移交规定》、《广州建筑工程档案编制指南》(试行)、《广州市建设工程档案预验收规定》等要求。
同时,不同地域的经济水平也参差不齐,这就导致了相关的工程材料的价格也有所不同,所以一项工程一定要有单一的工程档案。
(2)档案的可操作性
工程档案不是单纯的会议记录,也非各种形式的合同报告,它还包括数目庞大的可操作性文件。比如,经政府各相关部门审批的关于消防、环保、卫生等文件,以及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文件,这在建筑工程实施中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同时,土建工程或者是水、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文件,以及各种竣工图文件在施工建设中都具有实际操作性。
同时,工程档案要求实事求是,因为它是监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是验收实际工程结果的凭证。
(3)建筑工程档案建设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档案管理员在工程档案建设中,应明确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档案资料,比如中标通知书、合同书、投标文件、图纸、设计变更、设计联系单及设计文件、技术规范以及承、发包双方达成的有关工程承包的补充协议、会议纪要、备忘录和施工现场签证等等。
尤其是当一些文件涉及到补充或者变更时,比如因为质量、工期等方面的原因而出现的补充协议和相关的会议纪要、现场签证、竣工结算书等等更应及时纳入合同,并做好记录。
二、代建工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部门缺失
据了解,许多建筑工程公司的文书、文秘或者助理都监管档案工作,或者管理,有些公司甚至将档案工作交由其他业务部门,这便导致一些公司档案资料杂乱不堪,甚至严重缺失,直接导致工程实施效率低,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
2、缺乏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
综合性档案管理人才的缺乏是影响建筑工程公司档案工作的重要因素。很多建筑工程公司都存在着档案资料的系统性不强,资料不清晰、不规范、不完备的问题。这种情况即便是具有专门档案管理部门的公司也不能避免,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的缺乏。
三、对代建工程档案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1、提高对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视度
公司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在经营过程中让各个部门在思想上对档案管理给予充分的认识,指令各部门协调好档案部门人员的档案工作,这是工程档案建设和管理的前提和重要保障。
2、建立专门的建筑工程档案部门
工程档案部门是档案工作的具体执行部门,是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的重要机构。对此,缺失该部门的公司应及时设立。不仅如此,对已设立档案管理部门的公司,应明确档案工作部及相关部门的档案职责。
作为档案部门,在做好项目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的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以监督和指导其他有关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
比如,合同签订的责任部门计划经济部,应严格执行其规定竣工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的要求,从而确保及时移交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项目档案产生及负责各施工单位档案过程管理监控的项目管理部,在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的基础上,还应与其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施工单位现场档案工作检查,以保证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实践性,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
与此同时,应与公司结算拨款的主控部门财务部达成一致意见,对未经过档案验收签字的施工单位坚决不予拨款。
如此,才能保证施工建设档案资料的完整性,以及档案建设的科学性,从而提高了公司的档案工作效率,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了保证。
3、培养或聘请复合型的建筑工程档案管理人才
众所周知,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建筑工程的档案建设与管理涉及的内容庞杂,涉及的方面多样,所以只有复合型的档案管理人才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事实证明,档案建设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大都源于档案员的不专业,因此培养或挖掘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是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
4、及时减轻档案工作的负重
对于到期的档案,承包企业应及时销毁,减轻档案管理工作负重。档案销毁鉴定工作应严格按照当地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执行,并由企业专门的档案鉴定小组进行鉴定。对于需要销毁的档案,应登记入册,然后遵循审批流程,待得到审批手续后进行销毁。
5、注意建筑工程档案的安全
建筑工程档案的保管也是档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便发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比如,需要备份的档案应做好备份或双备份,对于电子档案应每满4年进行一次抽检。
总结:
在当今竞争激励的建筑工程市场,规范而成熟的代建工程档案建设,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托。
参考文献:
[1]徐英浩.浅谈施工档案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J]上海煤气,2004(5)
关键字:住宅;供配电;工程建设;工程维护
Abstract: residential building power supply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work is build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lectrical design, from a certain degree to residential area residents say relations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life. Modern residential building for distribution engineering design reasonable can not only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still can reduce developers and the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investment, reduce the residents of consumers pay, it is with one action is gotten more. This paper is based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he residential area power suppl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from building standard,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so on,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in residence for distribution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traditional mode,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feasibility Suggestions.
Key word: residential; For distribu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 TU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住宅区建筑供配电工程建设与维护直接影响到住宅区内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稳定程度。而如何降低工程建设与维护的成本,提高工程整体质量一直都是困扰开发商、供配电企业以及居民消费者的症结所在。特别是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以及现阶段的资源分配情况更是对住宅区建筑供配电工程建设与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分析我国住宅建筑工程建设与维护的现状,总结经验教训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实现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亦是十分关键的。
我国住宅供配电工程现状
2.1住宅区建设工程标准有待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首先,住宅区工程设计存在不能满足居民消费者的情况。建设标准缺乏统一性,更缺乏针对性,使得工程设计很难对消费者的需求做出准确的预测,常常出现供配电容量不足等情况。其次,房地产领域的不规范现象也一定程度上波及到了工程建设领域。房地产领域的趋利性太强,而且缺乏必要的规制手段,致使许多房地产投资者过于追求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按规定进行供配电工程设计与建设,做足表面文章后,待房屋售出便不再理会供配电工程的维护,使得居民消费者苦不堪言。最后,住宅建筑开发商的供配电采购亦存在不规范、不透明之处。正如前文所述,行业的趋利性使得许多开发商在采购物资时仅仅从自身利益出发,采购的供配电设备不合格,许多地方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的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广大居民消费者的正常用电和生活稳定。
2.2相关法规存在不确定性。尽管《供电运营规则》第九条规定,用户用电设备容量100千瓦及以下或者需要使用变压器容量在50千伏安以下者, 可以采用低压三相实四线制,由电业站供电;在特殊情况下不能满足住宅用户需求,则用户可自建变电站,采用高压供电 。但是在设计情况中对供电方式的选择却难以实现统一和明确。我国现阶段住宅电力工程建设费用与供电方式、住宅用电容量、出资界面紧密相关,由于政策法规存在的不确定性,造成工程造价难以具体规范和统一,原本出资范围因地而异,因项目而异的正常现象,却因为单位造价差异太大而显得难以让人接受。【1】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开发商的信誉以及政府的公信力,如此一来所造成的恶性循环的后果是很可怕的。
2.3住宅供配电服务难以落实,供配电设施难以实现维护。由于住宅建筑建设者、使用者和维护者分离, 而建筑建设与设计者往往在工程交付后便不再过问工程质量,即便出现问题也难以落实责任。而维护者作为住宅区建筑的服务者(物业公司等)在出现问题后也往往将责任推给建筑建设与设计者。这样一来,双方相互推诿,供配电设备难以实现应有的维护,一旦出现问题更是无从追究责任。
2.4其他因素。住宅区建设工程的供配电维护存在的问题大多出自“软件”措施的不得力,但也存在工程质量、设备老化等“硬件”问题。例如,现有配电设施使用年限约为15年,与房产的使用年限70年相去甚远,这就导致了供电设备折旧周期与房产周期难以协调【2】,如果说设备的老化尚属不可抗力,但是如何实现使用周期的协调就是相关部门应当考虑的因素了。因此,相关单位的设计亦应当是综合考虑,而不能管中窥豹。
住宅供配电现状之措施
3.1进一步明确住宅区建设工程标准,避免出现住宅区工程设计存在不能满足居民消费者的情况,特别是供配电的需求。住宅区建筑供配电工程建设与维护直接影响到住宅区内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相关单位应当认识到供配电建设的重要程度,端正态度,正面应对,积极处理。减少在工程设计、原材料采购等方面的出现问题而影响工程整体质量。除此之外,相关行业领域亦应当完善相应的规范体系,减少不规范、不透明之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满足居民消费者的用电需求,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3.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减少相关法律法规的不确定性,增加法律法律的有效解释。正如前文所述,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开发商的信誉以及政府的公信力,如此一来所造成的恶性循环的后果亦是法治社会所不应当出现的。例如,在开发商投资方面,开发商按规划部门审批的建筑面积缴纳电力工程建设费既可以准确地预算电力配套的成本,也可以较少程序费用,充分体现了法律中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有利于营造统一公平的竞争环境,培养良好的法治市民社会。【3】
3.3加强供电企业内部管理, 搞好住宅楼供电工程优质服务。【4】一方面,应当加强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实现责任到人的基本规则制度;另一方面也应当加强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减少居民建筑供配电安全隐患的存在,使得建筑供配电设备得到应有的维护,为广大居民消费者带来应有的便利。除此之外,相关单位亦应当全面综合的考虑问题,协调好供电设备折旧周期与房产周期,较少设备正常老化带来的影响。
结语
住宅区建筑供配电设计的合理性在于保障住宅区的正常用电,旨在维护正常的生活活动秩序,满足广大居民消费者的用电需求,提供稳定和谐的居住生活环境。因此,我们应当立足现实,综合各个方面考虑问题,完善我国住宅区供配电建设以及相应设备的维护,提高我国住宅区建设建筑的整体质量,使我国的住宅区建设发生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郭春晓. 住宅供配电工程建设与维护的探讨. [J]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3)
[2]殷明. 民用建筑供配电设计问题探讨. [J]. 电气工程应用. 2000.(2)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人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都离不开建筑工程,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甚至是人生安全,必须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加强管理。若不能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很有可能会影响相关工程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严重安全事故的发生,危及国家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更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建筑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质量问题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投资环境逐步得以优化,城市人口的居住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不可否认,一些在建工程和已投入使用的工程尚存在不少的质量问题,有些甚至严重危害到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功能,如:水泥地面空鼓、开裂、起皮、起砂,厨卫、屋面、外墙渗漏严重,门窗缝隙大,下水道堵塞,厕浴间地面倒坡、积水,滴水线向内斜导等等现象,有的建筑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降,个别建筑甚至发生整体坍塌事故。
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 ,一是一次性。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不可逆的,因此,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只能一次成功,不能失败。二是固定性与生产的流动性。房屋建筑工程项目都要固定在指定地点的土地上,工程项目全部施工完后,由施工单位就地移交给使用单位。三是单件性。每一房屋建筑工程项目都要和周围环境相结合。由于环境、地基承载力的变化,只能单独设计生产。四是体积庞大性。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是由大量的工程材料、制品和设备构成的实体,体积庞大,房屋占有很大的外部空间,因此只能露天进行生产,其质量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较大。五是预约性。房屋工程产品不像一般的工业产品那样可先生产后交易,它只能是在现场根据预定的条件进行生产,即先交易后生产。
三、房屋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主体
1.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建设单位应根据有关的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根据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确定合理标段、合理工期、合理造价,通过项目招投标选择具有相应资格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
2.设计单位质量管理。设计单位必须按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设计任务,建立健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设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完整的设计文件的编制、复核、审查、会签和批准制度。 3.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接受质量监督机构对其资质和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检查,依据有关的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对其施工的工程质量负责。
四、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具体措施
1.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 ,建筑企业要完成承接的工程任务,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走质量效益型道路,贯彻以质量为中心、效益为目的的“质量兴业”计划。承接工程时,施工单位应当建立质量责任制,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规模,选好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主要的施工管理人员,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项目经理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强,项目班子工作齐心协力,预定的质量目标就完成得好,就会创出优质工程。要提高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有一套工程质量的控制办法,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做好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的检验,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企业除制定方针目标以外,还必须紧紧围绕工程项目制定一系列的措施,重点监督施工现场的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保证体系是否有效运行,是否具备持续改进功能。施工质量对进度和经济效益及承包人的信誉有直接影响,项目是企业创建名牌工程,实现优质工程计划的归宿。2.提高质量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要加强对项目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强制性标准和规范的学习,各项目部现场施工人员要加强对标准、规范的熟悉和运用,提高对标准、规范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督促劳务分包队伍的负责人和他们的施工员认真学习相关的标准、规范,并加大对分包的监督理力度,确立工程质量负责制,以提高工程实物质量为突破口,把分包队伍自身的质量管理同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3.完善规章制度 ,只有严格管理,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程序办事,做到超前监督,才能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应该认真严格地按照《建筑法》中规定的运作程序和行为规范进行质量监督和管理,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有关规定。建筑工程质量,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立项与报建、招标与发包、设计与施工、材料选购、竣工验收等,这些工作必须按照建筑工程程序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4.抓好施工全过程管理 ,企业要建立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强烈的质量责任意识,这样才能严格执行质量体系标准,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目前,建材市场规范程度不高,建材质量良莠不齐。很多材料性能不过关。耐久性差,尤其是防水材料质量不过关,直接影响屋面防水工程质量。另外,机械化施工关没有全面普及。施工中,大量工程依靠手段操作,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质量控制较难。因而提高工程质量,必须从提高建筑材料质量入手,研究开发性能好的新型建筑材料和积极引进推广使用先进施工设备、施工技术都非常重要的措施。
五、结束语
关键词:工程管理 前期准备 工程协调
建筑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是系统性的、科学性的,本人根据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经验做出以下总结。
一、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准备的工作
1.项目立项:
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申请政府立项报告。
2.建筑方案确定:
建设工程项目获得单位正式立项后,应立即进行规划设计单位的选择工作。规划设计单位的选择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按照质优价廉,高效实用的原则,为使规划设计工作顺利进行,应及时收集、整理并提供有关项目的设计基础资料,包括地形地貌、地质勘查报告、周边环境状况、整体规划要求、功能及使用要求、投资规模及其他技术要求。
3.施工图设计:
初步设计及审查,施工图设计及审查,提交正式成果。
4.报建手续办理:
在政府机关办理施工图审查、消防审批、规划审批、招标、质检、节能审批、办证及缴费等相关手续。
5.招标
招标应遵守国家招标法规定同时适应当地政府规定的基础上,主管部门本着有利于保证竞争的广泛性,又有利于节约、省时并能保证招标质量的原则选择招标方式。公开招标参与投标的单位不少于7家,邀请招标时,应向3个以上符合资质条件的单位发出投票邀请书。
6.投标单位资质审查
①投标单位投标合法性审查:是否为正式注册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是否具有独立签约的能力,是否处于正常经营状态。
②投标单位投标能力审查:了解投标单位的概况,审查投标单位与本工程类似的施工经验,实地考察投标单位信誉、业绩情况、设备情况及技术能力情况。
二、完善各种制度
1.施工材料管理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前,加强对原材料进场检验与取样检测,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由于材料控制是工程的经常性工作,具有涉及项目多、工程量大的特点,所以必须执行材料管理制度,如石骨料、砂等是否具备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水泥、机械、钢材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对于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坚决不能使用。钢筋、混凝土等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材料,对其监理取样工作必须有见证人在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取样试验,并经各方签字认可。
2.技术交底制度的建立健全,可让所有施工人员在正式施工前了解施工设计、建筑特点和要求,便于科学施工。建筑工程的技术交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工程合同交底。其中应涉及到施工范围及相关技术要求,便于今后图纸审查与索赔;
(2)设计图纸交底。让施工人员对图纸有所了解,包括建筑的功能、特点、主要部位和特殊部位等;
(3)施工组织交底。让所有施工人员对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有所了解,并掌握施工方法、施工部署情况、施工计划以及完成任务的进度;
(4)设计变更交底。主要对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交底,必须迅速、及时,避免不必要的返工与浪费;
(5)新技术项目交底。主要将新技术中涉及到的工艺、材料、结构等,向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尽量全面详细,必要情况下需要管理与技术人员的现场施工监督;
3.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企业的重要制度。一般情况下,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实现相互监督与协调,以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能力。任何企业中的建筑工程都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作为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者,应参与图纸会审、编写施工方案等各环节,并根据建筑工程的技术措施,合理安排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并尽力做到节约成本,加强监督管理手段。根据具体情况,应实现对特殊结构及特殊部位的技术交底,组织日常检查顺利开展,包括样板活动等。另外,建筑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中还应涉及新技术、新工艺的质量鉴别,实现分部工程与一般工程的质量评定、竣工验收等,加强对工程质量与安全的事故调查、分析及处理。
4.施工质量管理
若想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必须提出质量战略,在企业中塑造质量体系。因为单凭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没有办法从根本解决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只有通过战略策划,并加入更多的质量文化内容,才能真正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变革。质量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其方法与手段的实施需要随着工程管理目标而改变。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正面临经营革命,由传统的生产导向、产品导向以及销售导向转变为更深层次的市场导向、成本导向以及人文导向。也就是原本内向的质量管理需转变为外向型、系统化的管理体系,根据管理学原理,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应随着方针、政策及目标的不断变化而调整,这也是未来理论体系的必经之路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体系必将在未来得以发展。
三、工程协调
施工项目组织协调是施工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项目经理部应该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根据其特点和主要矛盾,动态地、有针对性地通过组织协调,及时沟通,排除障碍,化解矛盾,充分调动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各方面的能动作用,协同努力,提高项目组织的运转效率,以保证项目施工活动顺利进行,更好地实现项目总目标。
1.与业主方的工作协调
①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及工期要求及业主审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和管理。
②施工中需设计更改,必须先征得业主同意,再报设计院认定。
2.与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协调
①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及现场监理代表履行他们的所有权力;
②根据合同中明确规定的永久性工程图纸,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及时提交给监理工程师批准。以使监理工程师对该项设计的适用性和完备性进行审查并满足所必需的图纸、规范、计算书及其他资料;
③所有进入现场的成品、半成品、材料、器具,均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应按规定使用前进行物理化学试验检测的材料,主动递交检测结果报告,使所使用的材料、设备不给工程造成浪费;
3.与设计单位的工作协调
①工程开工前,即与设计院联系,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要求,根据设计意图提出我们的施工实施方案;
②参加施工图审查,协助业主向设计院提出建议,完善设计内容和设备选型;
4.与下层作业人员和职能人员的协调
①坚持民主集中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②以各种形式开展人际间交流、沟通,增强了解、信任和亲和力;
③运用激励机制,调动人的积极性,用人所长,奖罚分明;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造价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前 言:工程造价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有的建筑工程都在追求效益最佳和造价利益。但是事与愿违,当前的现状是要么过度追求造价低廉,忽视了工程质量;要么不注重节能环保,造成了铺张浪费。因而必须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发挥建筑造价管理的积极作用,把握经济、合理的原则,优化造价方案,确保工程安全和经济节约。
1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内在关系
建设工程项目的开展实施过程,分为好几个阶段,但无论是投资决策、设计阶段,还是施工、竣工决算时期,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始终是建设方紧抓的重点。很多企业都会进入误区,即重视施工阶段和竣工决算阶段,而忽略了前期的投资决策和设计。此做法是不明智的,因为一个工程的设计费仅占整个工程的很小一部分,但却对决算起着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设计阶段只是涉及到方案、图纸等问题,还没有去实施,因此,修改起来会比较容易。所以,做好工程设计阶段的工作,不但为后期施工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在初期就把好经济关,最终使造价达到满意的程度,从而获得了更大的利益。建设工程设计可以说是工程的灵魂,是把科学力量转化为生产力,对于整个工程的造价成本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2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2.1设计阶段造价控制认识不足
一直以来,建设单位过分注重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忽视了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主要原因是设计阶段通常是对技术水平、施工工艺、建设材料等进行造价控制,而建设单位过分注重产品的经济性,没有意识到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对建筑项目资金投入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2.2设计招标不全面
建设单位通常只注重建设方案设计招标,对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招标工作不够重视,如果招标成功,方案招标单位就要解决设计阶段和施工图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由于竞争压力变小,中标单位的积极性也会随之下降。
2.3管理体制不健全
一直以来,我国建筑行业以勘察、设计与施工平行发包的方式完成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导致勘察、设计与施工联系不够紧密,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也因此问题重重。目前,我国还未制定出健全的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管理条例,设计人员与经济技术人员之间沟通不到位,相关管理人员职权划分不明确导致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效益很难得到有效提升。
2.4造价控制工作人员介入不强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工作人员包括管理和设计人员,普遍存在管理意识不够、管理能力不强、造价人员无法参与设计等问题,设计阶段不够完善的技术设计通常在施工阶段才能看出,对于施工中突发的变更情况,设计阶段很难有效控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另外,概预算知识是建筑项目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由于设计人员重点关心设计美观及质量方面往往忽视造价控制,导致造价超限。
3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3.1优化设计方案
首先是对设计单位的遴选。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招投标方式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其次,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完成以后,可以聘请资深设计专家对设计进行审核,也就是通过所谓的价值工程,将设计文件进行优化,使我们的项目设计使用功能更趋于合理、技术上更科学先进、造价上更经济实惠。另外,还可以通过限额设计的方法控制造价。也就是在开始设计之前,根据决策阶段提出的投资估算,对设计单位提出设计造价限额,使其在此投资范围内设计,当然设计还必须满足建设单位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而且这个设计限额必须是合理科学的。
3.2加强主动控制
项目的初步设计基本上确定了工程建设的规模、结构形式、建设标准及使用功能,形成了设计概算;扩大初步设计比初步设计更加深入,形成修正概算;施工图设计完成后,相应地要形成施工图预算。设计概算是项目设计造价的最高限额,因此在这一阶段要坚决防止任意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增加使用功能等做法,更不能随意提出设计变更增加投资额。设计人员应主动将设计概算控制在投资估算范围内,完成施工图设计后,施工图预算要控制在设计概算内。
3.3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放弃重技术轻经济的设计理念,设计人员要与造价人员相互配合工作,建立奖惩制度激励设计人员注重经济效果。长期以来,在我国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技术与经济相脱离的现象,工程技术人员都缺乏经济观念,设计保守,参照的设计规范落后,大部分概、预算人员又缺乏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只是根据定额死板地去套,以确定概、预算价格,因此我们的设计与造价是相脱节的。为了使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得以合理的控制,在设计中应使设计与概、预算形成有机整体,克服互相脱节的现象,设计人员应该重视工程经济实惠,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应各自严格控制自己所设计部分的工程造价,切实控制好最终的工程施工图预算价格,确保在设计过程中项目的投资费用受控。
3.4充分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
我国现行的设计造价取费标准是按照百分比计算的,即造价越高则设计单位的收益越高,这使得许多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多采用进口的设备和高价的施工材料,从根本上使工程造价越高越好,这极大增加了工程的成本支出,并且难以调动设计人员的积级性。因此,在单位批准资金范围内,运用科学原理,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采用新设备、新科技节省投资。如果设计超支,设计人员和单位都要承担经济责任,这样就能调动设计人员工作的积级性,并且节省资金,控制设计阶段的造价支出。
3.5加强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管理
建筑工程投资成本、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节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工程设计。设计科学合理,工程投资效益便可以达到最优化。设计出现问题,工程质量和进度都难以有保障,工程成本也会增加,形成巨大浪费也在所难免。
(1)设计招标与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要引入招投标竞争机制,并要求设计者提供方案设计概算,要体现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的有机结合,要彻底摒弃只重视技术指标,轻视经济指标的做法。对备选设计方案要进行多角度评估和筛选,由于不同的设计者对同一个技术指标设计要求差异性很大。特别是涉及安全系数问题,设计要求过高,必然带来不必要的浪费,设计要求过低,达不到安全要求。如何把握,这是设计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
(2)设计奖惩与监理
在建筑工程设计时,要体现限额要求,在建筑工程设计中设计概算不能超过工程总造价顶限。要制定设计奖惩制度,对优秀设计要给予适当奖励,这样可以激励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在设计监督方面,主管部门要强化技术监理的作用,制定设计监理工作职责,为设计监理社会化、市场化创造条件。加强设计监理工作,对有效控制设计造价有重要促进作用。
(3)工程招投标与公示
对于公开招标的建筑工程,建设单位需要设置投标限价。所谓投标限价,是指建筑工程总造价顶限,凡是超过顶限的投标都是无效的。这样可以防止哄抬价格,导致中标价位过高,工程造价成本管理失控。投标限价要提前公示。
3.6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
(1)施工索赔与反索赔
建筑工程涉及面很广,特别是地质情况复杂、技术难度较大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设计变更。这种特殊情况的出现,因为超出合同约定范围,责任不在施工方,由此造成的损失,施工方自然要向建设方提出索赔。建设方也可以依据合同规定,对施工方不能履行约定进行反索赔,如工期延误、施工存在缺陷等。在施工索赔和反索赔实际操作中,要对索赔内容进行评估,尽量趋于合理,这对有效控制造价有重要帮助。
(2)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
施工前,建筑方、设计方和施工方要对设计进行认真审核,施工方要严格遵守设计规划,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在三方会审中解决,尽量减少在施工中出现设计变更,以免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一旦出现返工现象,势必造成一定的人力物力的浪费。施工现场签证要体现客观性、准确性。现场监理和建筑单位技术人员要对现场签证进行质量把关,强调现场签证的及时性,对现场签证内容进行客观验证;隐蔽签证要以图纸形式呈现出来,还需要标明隐蔽部位。对于施工以外的现场签证,要求写清信息,包括地点、时间、事由和几何尺寸等原始数据。
结束语
工程造价是个系统而科学的工作,必须强化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的全程管理,合理确定目标和造价方法,从而实现资金的高效使用,杜绝人员、物资的浪费,避免“三超现象”,从而争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倪治标.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J].中国建设信息,2010,(01).
关键词:建设工程;概预算;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1-0156-0
1建设工程概预算的概念
建筑产品,是根据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要求在指定地点进行建造的建筑物或构筑物。而每个建筑产品的结构类型、工程规模、装修标准不同,施工条件、施工周期、气候条件等也各异,因此不可能对建筑产品确定一个统一的价格,而是必须根据设计文件及各种规定的要求,事先进行经济上的计算。建设工程概预算,是指在执行工程建设程序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各项费用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每项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它是建设项目在不同建设阶段经济上的反映,是预先计算和研究建设工程价格的费用性文件,是对工程投资进行决策、分配、控制、管理、核算和监督的主要依据。
2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编制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之前应掌握以下主要文件资料。
2.1 设计资料设计资料是编制概预算的主要工作对象。它包括经审批、会审后的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及设计选用的国标、市标和各种设备安装、构件、门窗图集、配件图集等。
2.2 建筑工程概预算定旅及其有关文件概预算定额及其有关文件是编制工程概预算的基本资料和计算标准。它包括已批准执行的概预算定额、费用定倾、单位估价表、该地区的材料预算价格及其它有关文件。
2.3 施工组织设计资料(施工方案)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是确定单位工程具体施工方法(如打护坡桩、进行地下降水等)、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等的主要施工技术文件,这类资料在计算工程量、选择定额项目及费用计算中都有重要作用。
2.4 工具书等辅助资料在编制概预算过程中,有一些工程中直接计算比较繁琐也较易出错,为提高工作效率、简化计算过程,概预算人员往往需要借助于五金手册、材料手册,或把常用各种标准配件预先编制成工具性图表,在编制概预算时直接查用。特别对一些较复杂的工程,收集所涉及的辅助资料不应忽视。
另外,建设单位发放给施工单位的工程招标文件内容及其在材料、设备、加工订货方面的分工也是施工概预算编制的依据。
3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要点
建设工程概预算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即可行性研究及设计任务书的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纸预算施工预算完工结算竣工决算。
3.1 设计方面控制预算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首先要从经济角度影响设计,由工程造价人员对每个设计方案作出估价,通过编制施工图纸设计预算来衡量和控制施工图纸设计,供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确定设计限额时参考。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造价,提出合理化建议,最终在此基础上推选出最佳计方案。改变设计人员的经济观念,要克服当前某些设计中不结合地域实情,片面追求高标准的现象。片面追求高标准的,必须修改设计。因此,搞好概预算编制和审核,才能保证工程设计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实用的目的。
3.2 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工作控制预算工程量是影响工程造价预算的原因之一,计算的正确恰当与否,将给工程造价指标带来很大影响。在综合考虑工程的施工组织特点的基础上,应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收集工程勘查报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各类标准图集等相关资料,深入现场勘察、调查施工环境并进行施工方案研究,了解现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材料预算价格。尽可能多的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第一手资料,控制好工程造价预算。对工程总造价影响较大的桩基工程和相对复杂的保温防腐项目,特别要注意工作内容漏项的问题。严格按照清单计价范围,掌握项目施工过程,完善工作内容,尽可能的避免施工过程中增加项目变更,保证预算造价的有效控制。
3.3 掌握要素价格市场动态价格在市场中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预算,也是合同风险中相当重要的因素,建设单位应重点注意其动态变化而带来的风险。要求工程造价编制人员对设备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在投标报价时必须及时了解市场价格,预测其变化趋势,使报价准确合理,减少风险的潜在因素。在实施中更应密切关注,搞好动态分析,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材料订货,确定合理要素价格,减少风险。尚未实现的产品的成交价,只有竣工工程的结算造价才能真正代表市场价格。因此,在资料收集方面,工程造价人员对具体工程的造价指标进行预测分析、对合同中工期、质量、造价三要素的控制要求及相应违约责任要做到心中有数,为合同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3.4 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对造价预算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对设计、材料设备采购、现场工艺、工程整体结构、投资分析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应熟悉。对图纸、当地法规文件、地方特色一定要了解透。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还要深入工程第一线,因为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图纸上的有时候差别很大。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用人单位要关心预算管理人才的培养,为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深造和提高搭建平台。
3.5 实行“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静态”管理是对造价预算实务中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的统一管理,全国有统一法定的定额,这是定数。但是市场中的人工、材料等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整个市场都是“动态”的,单一的用“静态”的定额来预算,难免造成工程风险投资增大。尤其是人才、材料市场波动得非常频繁,城乡区别大,定额中的预算价格与实际价格的价差增大,必须引出“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以对市场经济中的政策变化和价格起伏。
关键词:构建主义;高职工程监理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230-02
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以知识灌输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模式已经让位强调认知主体的教育模式,即构建主义教育模式。在构建主义教育理念指导下,强调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即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直接传授知识,而是积极创设构建主义学习情境,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鉴于高职工程监理课程的特点,以构建主义进行高职工程监理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探索,更加具备实践意义。
一、概念的界定
高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实践需要,适应生产建设与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要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即重点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建设监理专业人才,定位于工程施工阶段的现场监理,兼顾工程施工管理与招标管理,即监控工程建设的事前事中事后,责任重大。在当今“一路一带”宏观战略方针指导下,培养优秀的工程监理专业人才,是工程建设新形势下的迫切需求,因而对高职工程监理专业的实践性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性教育,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策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过程,并不是将知识像搬砖一样的直接转移“堆砌”到学生的大脑中,而是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一砖一瓦”地建构坚实的自我知识结构,从而将知识化为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实践证明,当知识真正成为自我认知的时候,其运用才可以得心应手,而不是死搬教条,缺乏灵活性。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知识学习,尤其是着重于实践的高职工程监理课程的学习,赋予了新的意义。
二、高职工程监理课程设计的现状
目前,高职工程监理课程设计,仍大量沿袭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痕迹,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讲解、板书,对于现代化教学辅助设备的利用往往只限于展示与呈现,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而已。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就像散置的建材,东一堆,西一堆,不仅没有构建成知识的大厦,还容易丢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学模式为: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组织者与促进者,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情境的创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从而实现所学知识的有效建构,并进一步提高高职工程监理专业的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因此,教师在高职工程监理课程设计上的改革与探索意义重大。
三、高职工程监理课程设计的改革措施与实践探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即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的互动,将学习内容主动生成“信息储存”,并能够在实践中得以灵活运用的过程。心理学家指出,建构,包括两个过程:第一步是自动发生的,是“内部经验”受到“外部事件”刺激后的自发意识,只是信息的粗略转换与储存;第二步是有意识的控制下发生的,是对外来信息的进一步加工与建构,这一过程受到个体意图的影响较大,换而言之,也就是说,建构过程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更大的关联。鉴于此,教师在高职工程监理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过程中,可以采取下列策略。
1.实施“支架式”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缺乏针对性,只是根据教材要求照本宣科,却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教学效率。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进行了改革,即从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入手,设计高职工程监理课程。如果借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工具来比喻,那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起“脚手架”。教师在高职工程监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按照五个步骤开展。
第一步:围绕当前学习内容,按同学们的“最邻近发展区”建立概念框架(搭建“脚手架”);
第二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内容(利用“脚手架”);
第三步:适时点拨,启发学生独立分析与思考(在“脚手架”上攀爬);
第四步:组织同学们协作学习与讨论(依靠集体的力量继续攀升);
第五步:作最终点评(协助同学们最终完成“脚手架”攀爬任务)。
比如,教师在讲授“建设工程监理招标方式与程序”这一内容时,可以先为同学们讲一个生活化的例子:“同学们,你们毕业之后,是不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啊?假如有一个男生到了结婚年龄,仍然没有女朋友,家人是不是要操心?……他的家人会通过什么方式为他找对象?……同学们说得好,一种方式可能是花一些广告费在报刊上登征婚广告,花费要高一些;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周围的亲戚朋友介绍与相亲,这样范围要小一些,费用也省一些……再下一步,男女双方,从相亲到结婚还是要经过相处与了解的,当双方同意结婚了,就可以到民政局拿结婚证,走向婚礼的殿堂了,是不是?……”然后,教师话锋一转:“建设工程的监理招标的过程是这样的:招标的准备;发出招标的公告或投标邀请书;组织资格审查;编制和发售招标文件;组织现场踏勘;召开投票预备会;编制和递交投标文件;开标、评标和定标;签订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等程序。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把建设工程的监理招标程序与婚龄青年从相亲到结婚的环节进行一一对应,谁来做一做?”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教学情境下,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很高涨,通过同学们的积极思考和热烈讨论,得出这样有趣的“对应关系”:建设工程的监理招标――征婚;组织资格审查――见面之前初选;编制和发售招标文件――单方发出邀约;组织现场踏勘――男女双方相互了解;召开投票预备会――发出求婚信号;编制和递交投标文件――求婚;开标、评标和定标――定婚;签订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等程序――拿结婚证。
从上述授课内容可以看出,教师先从同学们日常所了解到的生活常识说起,也就是从同学们的“最邻近发展区”出发,巧妙地搭建了充满情趣的“脚手架”,让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过程,并自然而然地顺着教师的教学思路,从“最邻近发展区”攀爬到预定地点,从而将所学到的知识完成了完美的建构。实践证明,教师采用建构主义理念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将获取的新知识顺利地建构了自我知识框架,从而真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2.实施“抛锚式”教学。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混混噩噩”,即所谓的“填鸭式灌输”法。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开展“抛锚式”教学,所谓“抛锚式”教学,即教师在高职工程监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主题,抛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如抛锚的轮船般,要求学生在教师设定的问题上进行思考与分析,并分组交流与讨论,从而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得到相应的答案。也就是说,让学生直接通过自主探索去“得到”结果,而不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被动地从教师的“灌输”下“知道”结果。比如,教师在讲带领学生学习“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与收费标准”这一内容时,可以给学生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出答案:建设工程监理有哪些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建设单位具备哪些条件才可以领取施工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有效期多长时间?《建筑法》对工程发包与承包有什么规定?《招标投标法》对投标文件有哪些规定?招标方式有哪些?对开标招标评标有什么规定?《合同法》总则有哪些?何谓“要约”与“承约”?何谓无效合同?何谓可撤销可变更合同?解除合同有哪些规定?对建设合同有哪些规定?对委托合同有哪些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各方主体质量责任与义务有哪些?各类工程最低保修期是多长?《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各方主体各有哪些安全责任?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有哪些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事故等级划分标准是什么?对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有什么规定?《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对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的规定是什么?关于投诉与处理的规定是什么?《规范》GB/T50319―2013有哪些内容?项目监理机构人员的任职条件是什么?工程项目目标控制及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内容有哪些?《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中服务计费方式有哪些?费用标准是什么?
教师运用多媒体将这些问题呈现后,组织同学们分组讨论,得出答案。当然,教师也不能放散羊一样的放任自流,而是在确定学习主题之后,为学生提供找出答案的方法与源头,鼓励同学们自主学习,并组织同学们分工合作,相互对照,提高效率,加深记忆;最后,对于同学们给出答案的正确性与完成任务的时间性做出评价,以确保同学们自主学习效率。
上述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构建主义教学理念下对于高职工程监理课程的新颖设计与大胆改革,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自主寻找所得到的答案,远远比被动听来的结果,更加饶有兴趣且记忆深刻,从而使书本知识顺利成为学生自身知识架构的一部分。
建构主义理论着力于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即内因是根本,外因是重要条件的理论开展教学探索与改革,在高职工程监理课程教学中,积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巧妙架构同学们的自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桥梁,诱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自我架构,并成长为一种学习能力,从而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更好地工作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