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文基础课程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14 09:21:3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人文基础课程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人文基础课程总结

第1篇

关键词:课程定位;教学模式;人文活动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高校的连年扩招,社会人才的需求率直线下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陡然增加。用人单位在选取人才的时候已经不只是单单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高低了,他们更看重人的基本素质。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先生说:“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钱伟长先生理想中的大学生是一个全面发展、有很强就业能力的人。

一、什么是就业能力

什么是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到底包括哪些方面?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以及当前的市场需求,我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具备的就业能力主要有:

1.学习的能力

学习能力不只是在课堂上获取知识的能力,还包括在课外设计、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与日俱增,如果不能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学习,必将会被时代淘汰。

2.人际交往的能力

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在群体工作中所必备的基础能力,和工作对象以及同事领导等不同人群建立起善意、友好、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开展工作的前提,也是获取成功的关键因素。

3.语言表达的能力

当代大学生无论从事哪个领域的工作,都必须具备基础的口语表达能力,能说标准的普通话,掌握基础的沟通技巧,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4.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进行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思考,找到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同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完成预定的目标。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及其原因

在本人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当下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并不乐观,具体体现在学生的阅读量极其匮乏,往往一学期都读不上一本专业书籍,大量的网络游戏和流行电视剧占据了学生的课余活动,学习丧失主动性;不愿主动与人交流,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普遍使用家乡方言,没有使用普通话的意识;除了本班级的同学外,很少主动结交其他群体的朋友,人际交往的能力低下;在学习和实践中,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大多数学生不愿意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实践。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缺陷。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当前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普遍低下,学生基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呢?本人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重专业、轻人文的办学模式

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着一种重专业教育、轻素质教育的现象。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表现得极为明显,专业课的课时安排远远大于公共基础课,甚至有的高职院校已经取消了应用文写作、阅读欣赏等语文基础课程,这样一来,学生就被培养成了一种专业能力极强的“机器人”,在这种办学模式的引导下,学生热衷于专业技能的学习和专业证书的考取,完全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可是,“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也就是说,如果人文素质欠缺,即使专业能力再强,在就业的时候也会遇到障碍。

2.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

当前,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学校为了保证招生的数量,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高职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远远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很多高职学生连基础的语言表达能力都不具备。学生报考高职院校时的心态基本都是一致的,就是学习一门技能,能在社会上立足就好,因此他们自身也不重视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公共基础课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劲头不足,学习效果不理想。

3.基础课教学研究不深入

多数高职院校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了解认知不够,教学模式老套陈旧,尤其对于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研究不深入。很多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多年不变,基础理论、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实践实训等结构分配极其不合理。此外,大多数的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呆板,多数以理论讲授为主,结合案例分析,导致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的学习丧失兴趣,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也灌输一些人文教育,但是人文教育的部分和整体学科的教学基本处于分离状态,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多数学生在经历了三年的职业教育之后,虽然专业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就业能力却很低下。

三、加强高职语文教学研究,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通过对高职院校就业能力现状及原因的深度剖析,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提升当前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高职语文教学肩负着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人文素质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的重任,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语文课程定位应精准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所以高职语文的学科定位应该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建构基础的文化底蕴,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尽可能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也就是说,高职语文课程不但要教授实用的理论知识,还要兼具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同的语文科目,其课程定位也不尽相同。当前的高职院校语文学科通常开设的课程包括阅读欣赏、应用文写作和口语交际三门课程。

2.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应创新

(1)改变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是满堂灌式的教学,教师讲得枯燥,学生听得辛苦,想让语文基础课的课堂充满生机,就应该从教学模式的改革开始,我院的语文教研室就在不同课程的课堂上进行了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

①结合课程内容,创设情境

比如在口语交际课“拜访与接待”的课堂上,教师并不急于告诉学生拜访与接待的要领,而是给学生创设了三个不同的情境:第一种情境是一位怒气冲冲的顾客来到你公司进行服务投诉,你该如何接待?第二种情境是没有事先预约的电视台记者就公司产品质量问题要采访总经理,你该如何接待?第三种情境是和公司经理有情感纠葛的女人强行闯入公司,你该如何处理?这三种情境都是日后学生在职场中有可能遇到的情况,所以学生很容易就被这个问题吸引,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活跃了,学习效率也提升了,教师只需要做简单的引导和总结就可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②根据讲授需要,在课堂增设实践环节

在面试的课堂上,完全可以由学生模拟人才招聘会的现场,在课堂上进行面试表演,通过实践演练,寻找面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带着问题进行课程的讲授与总结,此外,让学生在真正的面试环境中感受到就业的压力,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

③让学生勇敢地表达意见,增强师生互动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威性,不愿或很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的做法会慢慢消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2)推广实践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

在以往常用的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的基础上,推广使用实践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什么是实践教学法?就是在学生进行专业实践之后,语文课结合专业实践的需求,进行自己的课程设计和讲授,这样一来语文课的讲授就和专业课密切结合起来。

(3)为学生整理、推荐阅读书目

除了课堂上的教学之外,引导学生在课下多读书、读好书,我院为了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活动,特地为学生编写了一本《大学生必读书目手册》,在这个必读书目手册中设计了两个单元,分别是公共阅读书目和专业阅读书目,其中公共阅读书目中收录了涉及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美学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等50多部经典名著;专业阅读书目则是结合学院不同专业向学生推荐了多部和专业相关的前沿书籍,鼓励学生每个学期都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并尽可能做读书笔记,同时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开辟一个读书分享的活动,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读书感悟,并和老师、同学进行读书交流。通过系列的读书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拓宽学生的眼界和视野,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打下深厚的人文根基。

3.课外的人文活动应丰富多彩

在教学活动之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系列活动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可以结合口语交际课程,开展配乐诗朗诵等演讲、朗诵类比赛,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结合阅读欣赏课程,举行读书报告会活动,让学生彼此分享读书感受;还可以定期举行辩论比赛、书法大赛等既能提升学生人文修养又能培养良好兴趣的活动。这些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展示了学生在人文艺术方面的才能和实践成果,也提升了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张黎明.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与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相关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12).

第2篇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满足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更高要求,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下面以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食品工程系、社科与基础教学部的联合教学改革实践为例,希望在高职课程改革方面给与高职教育工作者新的思路和可借鉴的经验。

一、联合教学的背景

现代企业用人条件不断提升,作为高职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高职人才,不但要懂技术操作,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为了切实满足学生的实际岗位需求,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食品工程系、社科与基础教学部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新尝试,以联合授课的形式,实现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二、联合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初期:明确授课目标,进行专业课、基础课授课内容的交叉设计

专业课《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授课教师先期理论讲授GMP、SSOP和 HACCP三者关系;QS认证的意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者关系;让学生了解如何申请QS认证及ISO9000内审员资格。

基础课《应用文写作》授课教师先期讲授市场调查报告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结构和写作要求;并根据专业课讲授的理论内容,和学生一起查阅相关案例,并为调查活动设计调查问题。

(二)中期:开展参观、实习实践活动

专业课教师:组织参观内蒙古食品药品检验所、农科院、伊利中心实验室,讲授课程相关专业知识及岗位技能;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了解ISO9000、HACCP、GMP及SSOP在伊利冷饮车间的应用;全系参观蒙牛基地牧场、生产加工车间等地,对其企业管理及企业应用HACCP、ISO、GMP、SSOP等管理系统情况有了一定的认识。

基础课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每次参观的内容,并对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让学生在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深刻领会专业课教师前期讲授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新发现、新见解及新质疑,并将所学、所感、所思以报告及PPT形式呈现出来。

(三)后期:以讨论课形式检验学习成果

后期以讨论课形式联合授课,让同学们围绕“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主题,结合参观伊利、蒙牛车间及内蒙古食品药品检验所的所观所感,分小组,以代表发言、辅以PPT演示的形式展开研讨。同学们密切联系生活,充分运用本学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从食品营养、食品质量与安全等方面分析现状、探究原因,并为当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献计献策。期间,专业课教师从专业角度积极设问、答疑,引导学生拓宽思路、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课教师则从PPT文字写作、格式设计及语言表述方面进行点评和指导。研讨会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学生们一致反映此种授课方式从形式到内容都别开生面,深化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三、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联合教学的创新经验及推广价值

专业课与基础课联合授课,发挥了各自的学科优势,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一)对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和全面的阐示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过分突出实践的比重,而忽略了与实践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的教学案例呈现的做法是:突出理论先行,在实践中求证、检验甚至质疑理论,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创新思想,进一步补充完善既有理论。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二)优化利用教学资源,满足专业课和基础课的各自需求

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努力通过课例研究、教师协作、专业课与基础课学科打通教学等方式来整合课程资源,在不同授课内容、不同教学方法的相互交叉、整合中,努力构建一个立体的、开放的、多维度的学习空间,在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同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优化利用。有效解决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联系不紧密、不同步的问题;解决了专业课程综合实训因学生的调查报告、总结、PPT文字表述能力不足,对于实训经验不能及时总结、深刻剖析、有条理表述,令实训效果大打折扣等问题。

(三)激发了学生创新性学习的积极性

改变了单一的“填鸭式”理论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了“理论来自实践,不断完善的理论最终回归指导实践”的设计理念。如针对我国当前存在的诸多食品安全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QS认证的意义,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企业管理人员,你有哪些好的管理措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系统管理全局观念。此种教学模式,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会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为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打破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科壁垒、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相互渗透的做法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利于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此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实践,对未来高职教育多元化课程结构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整合及利用、课程教学空间的拓展具有极强的启发和先导作用。其经验的推广,有利于优化教学资源,增强教学效果,真正实现高职课程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的完美统一,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应用型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伯玉.高职教学改革探讨.广西轻工业.2009年第6期.

[2]宋秀英.基于高职教学改革发展思路之探究.职教论坛.2011年第35期.

[3]李仁山.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及高职教学及其管理改革探讨.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六期.

作者简介

金艳(1973?―),女,蒙古族,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社科与基础教学部教师,讲师,主要讲授《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及《大学语文》课程。

第3篇

很多职业技术学院往往会考虑到学生是否掌握了本专业的技能,而过分的采用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设置方法,大量开设专业技能课。在认为公共基础课尤其是人文社科类课程(也是我们所说的通识教育)对于掌握专业技能没有多少帮助的思想指导下,有意无意地挤占和减少公共基础课程学时数,甚至取消公共基础课程的现象,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当中比比皆是。而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能拥有某一个方面的技能,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具有广阔的视野,很强的文化素质,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

本文采取的是层层递推的方法进行写作。首先在阐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公共基础课程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模式改革的必然性,然后再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模式改革与课程设置的关系,公共基础课程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紧接着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措施。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90年代中期确立地位,大规模发展始于90年代末,到了2000年以后开始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热潮。虽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时间非短暂,但是目前研究成果还是挺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动因的研究。二是关于关于高职内涵与办学途径的研究。除这些基本问题的研究外,这一时期还有不少关于高职的比较研究及中、高职衔接的研究。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经验的介绍上,如台湾地区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美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这些研究主要是在对国外高职教育的静态剖析,其目的是希望从国外高职教育的发展中找到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在我国发展高职教育的初期,这些研究成果是非常必要的。

第4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专业课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综合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民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将受到很大的制约,培养出来的人才综合素质较低,转岗再就业能力低,今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也会受到严重的限制。因而,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现状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文化基础课在课程设置中基本上是处于从属地位,各专业都很重视本专业技能,强调专业技能训练,对文化基础课重视不够,具体体现在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的种类、性质和课时分配上。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挤占文化基础课现象严重,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有些专业迫于学校规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一些理化基础课,作为素质拓展课程,和专业选修课一起以选修的形式出现。在教育部、各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的文件中,关于文化基础课程建设的内容是比较少的,从地方到国家,文化基础课申报获批的精品课程也是凤毛麟角。相对于专业课程来说,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是落后的,无论是课程的研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教学的改革,还是学生重视的程度,学校投入的人财物都远不如专业课程,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2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改革措施

2.1 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的改革措施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国外尤其是日本、韩国等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特别重视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设置文化基础课程时,应该考虑到学生是作为社会的人而存在的,不是简单的操作机器;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使学生真正具有应变、生存、发展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

当今国内职业教育专家纷纷强调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提倡加大实习实训课程的比重,加强专业课的同时削弱文化基础课。针对这一现状,基础课教师应通过阅读相关专业课教材,听专业课,下企业车间学习,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讨论,了解毕业生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中的反馈信息,寻找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点。通过以上4种途径,了解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专业课程的特点,掌握专业课教学需要哪些文化基础知识,明确文化知识讲授的数量和深度。确定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制定文化基础课授课计划。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对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起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效果。

2.2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文化基础课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主要包括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内容标准等。课程标准要力求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要更新传统的思想观念,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提高文化基础课课程教学质量。

2.3 改革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体系

1)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变化,满足专业需求为专业服务,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应该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有侧重地安排教学内容。所谓加强基础,并不是基础课的学时加得越多、讲得越细越好,而是课堂上要有重点地讲解,启发思想,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积极应对多变的挑战和机遇,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职业技能。文化基础课教研室务必展开讨论,在编制授课计划时充分考虑专业教学需求,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主动和各系沟通交流。同时,鼓励教师自编文工交融的教材,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基础模块与选项模块相结合,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2)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要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探讨,以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运用项目教学法,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综合,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和思路。再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3)文化基础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更新,效果评价恰当。文化基础课程应该对学生的学习作出综合评价,不能“一张试卷定成绩”。要不断完善评价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建立不同类型课程的评价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实施课程评价,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检查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和在教学活动中的导向功能。课程评价要把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

3 小结

我国职业教育专家陈庆合教授曾说过,职业教育中,专业课与基础课的关系就像“红花和绿叶”,缺少哪一样也不行。只有摆正各自的位置,做好自己的工作,让红花更红,绿叶更绿,使我国的职业教育更上一个台阶,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许秀林,董杨琴,黄伟.高职专业基础课能力点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8):35-37

第5篇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近10年来,许多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高等职业教育要以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实践校企结合、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等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就业,办学质量显著提高,以其鲜明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市场紧密结合等特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但随着招生就业压力加大,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实用性技能的需求,以及主观上对“以就业为导向”等办学理念的认识偏差,不少高职院校片面强调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错误认为公共基础课教学对技术性较强的高职人才培养没有实质性作用,也没有必要占用太多课时,致使公共基础课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日益被边缘化,公共基础课的作用无法得以发挥,必须引起广大高职院校管理者和相关教师的重视和思考。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现状

(一)定位不准,没有找到与专业课对接的契合点

近年来高职院校为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促进专业对接产业,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在教育改革中过于强调岗位操作能力培养,忽视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过于强调岗位适应性,忽视了职业拓展与提升能力;过于强调职业定向性,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没有将公共基础课建设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中,或者存在着“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实质性进展的虚假公共基础课改革,更有甚者,部分院校将公共基础课改革简单地理解为“整合、压缩、删减”,无视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的作用,导致公共基础课日渐被边缘化。因此,高职院校在提升办学质量改革的过程中应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实践课的改革统筹考虑,找到两者的契合点,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特点的公共基础课程新模式。

(二)课程体系改革滞后,学科性太强,职业性不足

尽管近年来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深入,但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改革却严重滞后,对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变化后的课程改革与整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教学内容与能力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还很少。多数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基本是照搬过去的本专科教材,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确定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只是基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必须、够用”的原则,作了些简单的压缩与删减,与职业教育的实用性、针对性衔接不够。即使部分院校开展了综合能力培养的模块化整合改革,但依然无法摆脱学科课程体系束缚,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科的完整性,且同一教学内容覆盖所有专业,缺乏对学生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这种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教育产品”其职业生命周期具有短暂性,在快速变迁的职业环境中缺乏职业再生的后续发展能力。

(三)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佳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还大都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不少教师认为要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以及内容呈现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传统的讲授法最为可靠与实用。因而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习惯用讲授法,习惯粉笔加黑板或者多媒体。习惯教师讲、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与收获,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缺乏学生的积极探究和实际操作,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做”没有很好地融为一体,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综合能力难以提升。

(四)考核评价方式简单化

目前,考试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公共基础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仍以知识积累和考试为主要方式,同时又偏重于原理化的记忆性知识。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过分注重考试卷面的分数,缺乏对教学效果多元化的评价和进程性评价。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在考前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不去深入理解、消化、领会所学知识,并且使学生更多关注知识考核分数,而忽略对自身能力发展关注,背离了以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原则

(一)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原则。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职业能力技能的形成打好基础。

(二)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转换职业、创业立业、适应科技发展做好必要铺垫。

(三)提高学生健康身心和综合素质原则。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健康身心的养成。

(四)“必需、够用”原则。“必需”是指公共基础课理论的讲授要满足专业课程、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需要。“够用”是指公共基础课不再追求自身系统性和逻辑严密性,掌握的理论知识线条要粗,知识面要宽泛,强化对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训练,突出就业导向,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探索

(一)找准公共基础课的科学定位

尽管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备受冷遇是个不争的事实,但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打好基础,还可以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转换职业、适应科技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健康身心的养成。为此,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中高职公共基础课要主动作为,有所作为,主动对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紧围绕新时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科学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高职院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紧紧围绕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根据各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打破学科体系重组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构建服务并融人专业技术教育,体现就业导向、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多模块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实现公共基础课程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效能。如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构建的“通识、专业、拓展”公共课模块体系:一是以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为主的必修课程模块――通识模块。旨在通过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语文、英语、高等数学、体育、医药职业道德、医学伦理学、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加强学生思想素养、道德素养、心理素养、文化素养、行为素养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形成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的人文素养、职业操守和终身发展的能力。(2)二是根据医药、食品、健康管理三个不同的学科群的各个专业开发的必修课程――专业模块。通过医药数理统计、药学英语、商务英语、护理英语、康复体育健身、医药应用文、公文与执法文书写作等课程将将公共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职业基本能力的整合,体现职业教育的“岗位针对性”特点。三是大力开发校本教材,加强公共选修课平台建设――素质拓展模块。主要是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职业教育“专”的特点基础上针对学生个性发展需求,鼓励公共基础课教师跨界学习,结合区域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综合综合素质的需求,与专业课程体系相互渗透设计和开发的人文与科学素选修课,开发校本教材。如:现代社交礼仪、科学辩证法、老年人心理学、书法、文学美学、养生文化…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手段

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高等职业教育所面对的生源具有多元性,有高考入学的三年制学生、也有初中入学的五年制高职学生、还有单独招生的中职学生等等,他们的知识基础层次差异较大,普遍存在轻基础重专业的倾向,对公共基础课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学科化的教学内容有着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创新公共基础课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效率,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推进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一是要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确立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大力推广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习,因材施教,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评判者,教学中要根据课程的特点,积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

二是要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作用。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弥补传统传统的“灌输式”、“讲稿+粉笔+黑板”教学方法的不足,通过音响、色彩、动态画等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合理地使用微信、微博等现代流媒体,大力推广网络课堂、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是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公共基础课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借鉴专业课改中使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应用性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就业所需要的岗位技能,如高等数学可着重训练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语言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应用写作能力;思想政治课程可通过参观、考察、调研、第二课堂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区义工活动、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对社会、国家行业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第6篇

论文摘要:分析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常见的几种课程模式,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1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等方面,提出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笠的建议。

每一种职业都有自身的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依据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进行设计和开发,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成课程目标,使培养的人才达到职业要求。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一)楼层式结构

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将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类,被称为“三层楼”式结构。目前大多数院校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专业方向的顺序安排。这种结构模式的实质是沿袭本科教育课程结构,以学科主线建构。尽管有关院校根据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和人文课程,强调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教育,但总的来说,未能突破以学科教育为基础的课程模式框架。

(.二)平台式结构

平台式结构是按专业大类,拓宽专业口径设计的一种课程结构模式。它将课程按公共课、专业大类基础课、专业课或专业方向分层建构平台课程,把课程按授课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纵向排列。公,共基础课平台,主要是相关学科基础拓宽,增加人文社科和素质教育课程,专业大类基础课平台,则打通原来几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构成新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群。平台式结构对课程整合的要求极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往往又走向了“楼层式结构”的范型。

(三)模块式结构

模块式结构是在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课程组成各种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以能力为主线建构专业的课程设置。在模块式结构中,学科知识体系和专业能力体系是两个彼此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部分。学科知识模块是面对岗位群建构的,既包括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又有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能力模块主要由实验、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组成。这种课程模块随意吸收了现代课程论的许多思想,强调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但大部分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仍然存在模块的针对性差,模块之间不能灵活组合,技能考核体系不完备、重知识、轻实践等问题。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宗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解释和假设:即知识的本质。建构主义认为“符号”是知识的一种,但不是知识的全部。知识是非符号的,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的一个建构过程。建构:即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是积极的建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是在已有知识经验为生长点而“生长”起来的。社会情境性:即知识的建立过程。建构主义反对传统教学将知识从具体形象中抽象为概括性的概念与规则,反对让学习者在独立于现场情境之外进行学习,而学习的结果可以自然而然地迁移到各种情境中的观点,认为情境因其具有差异性、变化性而无完全“普遍适应”各种具体情境的法则,知识只有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才能交流。为此,应把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之中,从而使学习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使之在实际生活中有更广泛的迁移。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商职课程设置的启示

(一)使学生建构起对本专业的认知并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造条件,为“职业”认知莫定基础

课程应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和行业的能力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设置。具体操作上要改变以往文化课的学问化倾向,强化文化课的“服务”功能,月及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于学生的“生涯发展”,课程的设置应尽可能与学生将要从事的职业特点结合起来,公共课、职业技术课之间应尽可能相关。

(二)按照高职专业培养规格中对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高职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社会性,即与本专业本行业实际的针对性

要精选教学内容,力求符合“职业”需要,设置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特别要将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及时补充到课程内容中去。这样,通过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建立起来的对本专业和本行业的认识(即生成的知识经验)就会成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生长点”,从而使学生建构起本专业的完整体系和“职业理念”。如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根据确定的培养规格,将注册建造师培训的有关课程列人教学计划,这些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很强,是获取注册建造师资格证书的必修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让学生学习了专业知识,还取得了本行业的一些“从业资格”证书,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色,一举多得。

第7篇

关键词:基础护理;素质教育;护理工作;措施

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促进护理学科迅速发展,护理模式发生了相应转变。从事基础护理的工作者只有具有精湛的专业护理技能以及优秀的文化素质,才能满足社会对基础护理工作提出的新需求。针对基础护理工作者来自学校护理毕业生的国情,从根本上制定相应对策:通过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促进基础护理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人文素质概念

一直以来,中西方理论界对“人文素质”的概念认知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对人文精神、人文学科、人文主义的理解有很大的差距。近年来,关于人文素质的研究已经成为各国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有的学者通过诠释“人文”和“素质”的概念而总结出“人文素质”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对各国学者的理论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人文素质是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人类世界、生活、价值观和个性、气质和培训方面的内在体现,也包括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和风气的整体表现。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表现的是精神价值的追求和反映。现代护理逐渐加入人性化的理念,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关怀,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利益,因此加强现代护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二、基础护理工作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现状

对于护理人员的人文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国外的情况调查,国外的护理学课程基本上是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护理学三大类组成。其中护理学课程仅占总课程的25%到30%(不同国家情况不同)。其中麻省理工学院开设108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由此可见,国外教育重视对人文素质的培养。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对医学专业学习人员的人文教育不够重视,这种问题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了,由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在护理教育中更侧重于对于科学教育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教学,对病人的护理相对忽视人文素质的提升和培养。目前护理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与临床医学系模式相似,基础课甚至同班上课,现行教学计划仍是传统设置,即分为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我国高等护理专业的主要生源是高中理科生,缺乏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素质存在先天不足。有些高校将大多数人文社会学科设置为考查课,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影响基础护理中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的因素

素质教育在基础护理中的发展一直都不是很完善,这种问题造成的后果是严重阻碍我国当前基础护理的不断健康发展的。下面文章将对影响基础护理中素质教育提高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1.影响基础护理中素质教育培养的教师因素。在学校的教学模式下,课堂的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教师成为影响基础护理中素质教育培养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巨大。教师应对教学中的各种反馈信息,应及时响应并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免造成护生引发更多的思想混乱。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使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互动,在学术上不断进行交流。此外,教师还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素养,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2.影响基础护理中素质教育培养的环境因素。护理专业的学生肩负着神圣的职责,其职业的特殊性使得社会对护理专业的学生的人文素质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所以学校和社会要积极为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这里的环境仅仅指的是在护理专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教育中,可以影响到他们的外部环境,包括学校自身文化氛围、学校的图书设备,以及其他的一些物理环境,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整体素养水平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3.影响基础护理中素质教育培养的管理因素。学校管理应当以人为本,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学校管理系统的发展应体现人文关怀。如在制定管理系统时,应当确保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使他们有足够的闲暇时间来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在以人为本的管理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同学生实现沟通上的平等,听取其意见。确保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使教师在轻松的环境中享受和创造人文关怀。学生应当在加强本专业的护理知识教育过程中,加强对于人文课程的素质培养,学校应当开设多样的文化课程,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四、对策

1.在基础护理的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教学。虽然当前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基础护理工作技能,但若这种基础护理教育脱离了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不断排除在基础护理教育之外,这将使护理教育的变革停留在原地,培养出来的护理工作人员也没有较强的竞争力。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安排中,应当在加强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培养时,同样加入人文素养的教育内容。在基础护理教学活动中,开设第二课堂,借以开拓护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如:组织护生表演文艺节目;组织专题演讲会,让护生表达自己对护理的认识和心声等,增强护生对护理的热爱;分期分批组织护生到敬老院开展敬老及各种护理活动,激发其爱心,唤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等。2.加强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不断优化。教师应注意自己的知识结构优化,讲求“求新,求变,求广”的教学任务,在新时期,甚至对基础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个值得的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学生对于教师往往有很高的期望,教师以人为本的护理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己任,不断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基础护理操作练习时,每次操作前都设置一个情境,通过锻炼不同情境下,不同的病人状况,应当采取的不同的护理方式,并加强沟通技能的强化训练,通过不同的情景模拟训练,反复给护生提供护理用语技巧性训练的机会,不断提高护生沟通技能,这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体现。3.加强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践性。设置模拟病房,提高护生沟通技巧。第一,增设护理心理、人际沟通的有关课程;第二,加强沟通技巧的训练;第三,将沟通技能纳入临床实习考核内容。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由教师进行行为以及其他方面的指导。其次是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动手能力强、反应灵敏的学生,教师和他们之间组成小组,使他们作为老师的助理,参与教学,指导学生加强实践护理,有效地调动练习的积极性,取得最好的结果。同时,培养树立护理人员的形象意识,使他们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表现出对自身工作充满着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觉地按照礼仪的基本要求去规范言行举止,展示出优美的仪表、端正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优雅的举止,使患者在心理上得以平衡和稳定;以自身的形象换得公众的认可。通过开展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不仅能拓展护理人文教育的途径,同时也能巩固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以此提高护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态、优美得体的言行、熟练的沟通艺术以及优质的护理服务理念,更为今后走向护理岗位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结论

基础护理中的素质教育不断加强,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当前护理工作中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现状也是不容忽视的。通过研究发现,影响基础护理中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的因素包括影响基础护理中素质教育培养的教师因素,影响基础护理中素质教育培养的环境因素以及影响基础护理中素质教育培养的管理因素。为了更好地加强基础护理中的素质教育,要在基础护理的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教学,加强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不断优化,加强教学中的实践性,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基础护理中的素质教育。

作者:骆亚南 刘 蓉 刘 翔 孟火娟 杨玉佩 陈偶英 单位:1.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2.湖南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黄弋冰,许乐.护理专业学生人文教育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9(3):15-17.

[2]黄弋冰,许乐.临床护理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5,16(6):89-91.

[3]郑慧梅“.护生入科须知”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6(3):11.

[4]刘芳.在医学专业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5):8-11.

[5]张静,吴守伟,胡明洁.融人文教育于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48(9):49-52.

[6]铁金玉,王金红,张婷,王小燕.浅析护生在急诊科实习的焦虑情绪及应对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0,33(6):21.

[7]汪美华,余立平.国内外护生评判性思维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1,19(4):13-14.

[8]王侠,李利,孙翠.手术室护生的带教[J].中外医学研究,2011,18(7):35.

第8篇

中国加入WTO后,伴随着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护理人才的跨国交流日趋频繁,护理人力资源的竞争将进一步国际化,这对我国护理从业人员的数量、结构以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培养合格的护理专业人才,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必须从问题的出发点――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入手。

一、美国的护理教育

1910年由美国Flexne总结欧洲和美国办学经验,提出建立以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三阶段组成以学科为中心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能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体现现代医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方便教学实施与管理。但是它的缺点也明显:基础教学和临床教学相互独立、忽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不利于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美国护理教育已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改进了这一课程体系。多数护理学院的课程设置既包括传统的学科课程,还包括保持健康、家庭护理、康复护理、经济学等内容。而且美国各护理院校均设置有讨论课和辅导活动课,实习课(包括生产实习)安排在每门课程开设的同时进行,始终贯穿在课程学习中。如美国南卡罗来那州鲍伯琼斯大学,学生从二年级起,每周两个半天必须去医院实习,四年级的最后九周全天在各医院内实习。

二、国内护理课程设置研究状况

目前国内对于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多集中于高等护理课程方面,而较少有研究者关注卫校的中级护理课程设置。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中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原则的研究,胡卫珍提出了根据社会对劳动者的需要、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本地经济发展现状的需要和学校办学的实际需要来调整课程的设置的策略;田贞尚等则从理论的思辨的层面对课程设置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朱秀丽在系统的分析了美国护理课程设置的相关情况,提出我国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要走多样化的发展道路;改进教学方法,改灌输式学习为合作式学习;优化师资队伍,加强课程设置的评价等。濮丽萍等也从荷兰的社区护理教育模式中吸取了经验,为我国中等职业护理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1998年黄金莲提出应该开设康复护理课程,2001年张红兵、单伟颖认为应增设社区护理课程,2007年赵艳、赵玲提出护理课程体系应注重人文教育,2008年文旭东认为中等护理专业应该开设姑息护理课程等,这些研究关注的是课程设置的某个具体的方面。

刘静慰提出传统的护理转向以小组责任制为形式,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给患者提供以身心、社会、文化等需要的最佳护理为基础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钟继海、模玉泉、潘立珍提出了中专护理教育,他们认为护理教育会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而趋向于整体化,即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的建立。李靖提出未来我国的护理教育会逐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提出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国际化进程也将得到推进。

三、中美护理教育比较

1.护理课程设置的理念

美国护理课程的哲学概念、职业观念和职业特征非常明确,强调人权、个性和隐私;纽约大学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重视社会系统中专业护士的终末行为,对教师提出的任务旨在对学生素质、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除此之外,他们也成立许多护理团体、组织,经常召开工作研讨会,每个学院组成专门的课程设置委员会,进行两年一次的课程评价,院系之间也可以相互选修课程。借鉴其经验,濮阳市卫校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强调科学文化素养、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职业素质、操作技能、服务意识等在护理工作中同样是必不可缺的素质,卫校护理课程设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特征应明显。

2.开设课程门数的比较

美国纽约大学的护理本科专业共4个学年分8学期完成,总共开设31门课;而我国的濮阳卫校的护理专业共3年分6个学期,总共开设了32门课。文化课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前四个学期,后两个学期主要是实习。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讲座等几个模块。

3.开设课程门类的比较

根据美国纽约大学护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不难看出,在纽约大学四年的课程计划中,护理专业的学生从大三才开始学习护理课程,学生需要修满128学分,其中文科课程44学分、科学及相关课程20学分、护理和医学课程64学分。其课程中人文社会课程开设比例大,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出缺乏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的学生在医学生活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答这种挑战的能力,而濮阳卫校在人文课程设置方面有所欠缺。

4.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较

在美国纽约大学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实践课时占的比例很大,且种类繁多,可以让学生接触各个方面护理实践,比如从儿童到成人、从健全人到精神病人、从个人到社区等。卫校的实践课程只设置了几门临床护理课程和社区保健课程,比较单一,不能够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护理实践。纽约大学的实习课安排在与每门课程开设同时进行,始终贯穿整个课程学习,学生从二年级起,每周必须去医院实习两个半天,毕业前的最后九周全天在各医院内实习。濮阳卫校的学生见习集中安排在第二学年1~2周,生产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实习与学校教育对立这是我国护理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5.教学方法的比较

美国纽约大学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逐渐由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式学习。他们认为,教育的重点应当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自学的能力、评论知识和护理文化的能力,因此,他们也越来越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把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并列为思维的两大基本技能。在中国,我们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大多数是灌输式的教学,这也是近几年来一直被人们批判的诟病,卫校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方法上也逃脱不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同时,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为了尽快让学生接受知识与临床见习,就应该尽快完成护理专业基础课程,加强社会实践性教学。这也有益于稳定专业思想。

四、合理设置护理专业课程的建议

1.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加人文课程的比例

护理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向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要求护理人员除了基本的护理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更多的心理、伦理、法律等人文知识。因此,卫校的护理专业应该增加人际沟通、护理美学与礼仪、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卫生法律法规等社会和人文学科课程,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护理专业知识,减少医学基础课程

中专卫校护理专业学生去向是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更多从事的是社区护理工作。根据社区护理人才培养需要,应适当减少医学基础课的课时,根据护理学科的特征,把一些基础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删掉一些重复的内容,把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

3.调整实验课的比例,灵活安排课间见习

中专卫校设立的护理专业是培养初级实用型护理人才,他们所掌握的根本优势就是专业的护理技能,只有合理增设实验课,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为了学生更有效的掌握理论知识,灵活安排见习时间,把见习分批次进行,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通过实践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便于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4.强化人文教育思想,注重隐性课程设置

第9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设置;就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随着人类步入信息化社会,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各种形式融合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社会交往、工作学习、经济活动、事务处理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社会用人单位对包括人文外语专业在内的大学毕业生在计算机能力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合理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是培养面向社会应用需求人才的基础和关键。为了能将大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本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我们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

1调查问卷的设计

(1) 目的

经过调查,以期较全面准确地了解哪些计算机课程受到人文外语类专业学生的喜爱,在实际工作中能给予其及时有效的帮助,根据调查结果适当调整课程的设置,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

(2) 对象

这次调查,向历届人文外语类各40名毕业生下发紧扣研究主题的电子调查问卷,实际收回74份,有效问卷74份。

(3) 调查内容

根据人性化原则和全面性原则,电子问卷调查设计成选择加问答样式,问卷内容包括:

① 刚进大学时您的计算机基础如何?

② 在完成计算机一级考试后,如果给您一个机会,选修N门以下计算机课程,您会选择哪几门?

③ 除了学校开设的有关计算机的课程,您还接触过(听过或自学)哪些相关课程?

④ 请写出您觉得开设最有意义的计算机课程?

⑤ 请写出您觉得开设最无关紧要的计算机课程?

⑥ 您现在从事的职业?

⑦ 您觉得计算机课程在设置上存在哪些问题?

⑧ 经过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您感触最深的是自己学到了什么?您还想学习关于计算机哪方面的知识?

2对调查结果的研究与分析

(1) 为了正确研究课程改革方向与合理设置课程的安排,需对学生入学前的计算机水平有正确的了解,特制定第一问题,即刚进大学时您的计算机基础如何?调查所得的结果如图1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80%的学生在刚进大学时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这也正符合自2004学年开始,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实施“非零起点”教育的事实。“非零起点”教学内容的实施有利于后继计算机课程的设置。

(2) 第二问题的设定,让学生自主选择出他们希望上的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比较真实的反映出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喜爱。结果如下图2所示。

由上图可以反映出,在学生心目中受欢迎的课程项目是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技术基础、视音频编辑,其中以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为最。或许这些课程在实践操作中能比较快地看到成果,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能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所以这几门课程深受学生们喜爱。

(3) 由于受到专业的限制,人文外语类专业开设计算机类课程有限,而学生通过从周围了解或接触到一些关于计算机的课程内容,让我们相信这些课程内容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为学生所需要并熟练使用了。鉴于此,特设置第三个问题,即除了学校开设的有关计算机的课程,您还接触过(听过或自学)哪些相关课程?

A.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B.网页设计与制作

C.二维动画设计

D.ACCESS数据库

E.办公自动化

F.计算机网络

G.电子商务技术基础

在外语专业学生的选择中,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基础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几项;而在人文专业学生看来,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技术基础这些课程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被学生所需要,其认可度最高。

(4) 此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是已经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毕业学生,他们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老师传授的知识哪些是重点。故我们将第四题设置为问答题,即写出您觉得开设的最有意义的计算机课程,图3为调查结果。

图3所示为学生自主认为开设的较有意义的计算机课程,虽然结果中课程所涵盖的面比较广,基本囊括了平时所上课程,但不难发现在众多课程中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以其应用面广,学习上手快的优势脱颖而出。

(5) 为了正确、全面、系统地制定出课程改革的方案,在对学生觉得开设的最有意义的计算机课程的研究与探讨后,提出了请写出您觉得开设的最无关紧要的计算机课程的问题,这部分内容有助于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适当修改与调整某些课程的授课模块,其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结合自己工作中所用知识的实际,总结现实经验,认为ACCESS数据库在平时使用最少。或许是因为数据库数据的繁杂对文科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低,因此,学生们得出这一结论。这些学生虽然已经走上岗位,但工作时间还比较短,在认识上可能不太完善,所以在课程设置时可将此结果作一定的参考。

(6) 考虑到课上内容的应用与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紧密相连,所以,我们对学生现在的职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多为教师与文员,而人文专业类的学生大多为教师与管理人员。这些职业的特殊化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对课程偏爱选择的理由,故在设置人文外语类学生计算机课程时应将他们将来就业趋向考虑进去。

(7)“您觉得计算机课程在设置上存在哪些问题”是问卷调查的第七题。“偏于理论,所学的不精通”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学生的意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依赖书本,考试也偏于卷面,再加上短短四年的大学时间里计算机课程开设有限,想要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知识成了学生难以实现的梦想,这导致了上述问题的产生。故在设置课程时要注意理论与实践并进,适当增加学生上机作业时间,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8) 最后,我们发出总结性的提问,即经过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您感触最深的是自己学到了什么?您还想学习关于计算机哪方面的知识?这一问题的回答结果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文外语类计算机教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其调查结果整理如图5所示。

结果分析:或许因为人文和外语类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文员与教师工作,所以,他们更喜欢办公自动化和多媒体技术课程。学生迫切需要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作用的课程内容。

经过几年时间的实践工作,学生在之前的教学基础上还希望能获取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新增一些课程设置。调查结果如图6所示。

由图6显示可知图片编辑这门课程已成为外语与人文类专业的学生最想要学习的课程。这或许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用到一些图片,而这些图片需要进行一些处理,故图片编辑这门课程在课程设置时需要考虑进去。

学生对ACCESS数据库这门课的学习存在一些疑问,或许因为这门课程自身存在一定难度,也许是被调查研究的人文外语类专业学生在工作中对数据库的使用频率低,多数学生对这门课程表现不太积极,故在课程设置时可以考虑换成别的课程或减少课时,降低要求。而学生比较感兴趣并且认为能在今后工作中发挥较大作用的课程是多媒体、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与图片编辑,这些课程不仅在学习过程中能很快上手,并能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这些课对毕业生今后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所以,这几门课程可以作为设置的重点。

3对课程改革的建议与设想

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计算机基础课程按照“1+X+Y”课程框架,在大学一年级第一、二学期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这门课学生可根据自身计算机基础程度的不同选择一般程度或高程度)。第三学期开设面向专业“X”课程群,主要有“课件制作”、“多媒体网页设计”课程。第四学期继续学习面向专业的“X”课程群,主要有“办公自动化”和“电子商务”课程。第三、四学期的面向专业的“X”课程以重应用为主。“X”课程主要结合专业特点,通过布置大作业,做小项目的形式进行课程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技术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计算机技术学习的意义,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和目标。完成“1+X”课程体系的学生可以选修“Y”选修课程群,如图片编辑与视音频技术。“1+X+Y”课程框架如表1所示。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开设的课程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其内容照搬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内容。因此,如何修订面向专业的“X”课程的教学内容,使之符合非计算机专业,又能面向专业,促进学生的发展(深造、就业)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4结束语

高校人文、外语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担负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各学科领域的普及和应用任务。通过对学生的深层次计算机内容的教学不但能提高这些学生的就业、深造的竞争力,也能推动计算机教学在新形势和新技术方面的发展要求,将大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本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谌新年,何宏,肖伟平. 基于“非零起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7(15):46-4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