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1 17:10: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低碳经济的必要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第1篇

一、将低碳经济概念引入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在环境审计中引入低碳经济概念,能够保证审计工作符合环保的最新发展方向,有利于发挥审计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引入低碳经济概念是环境审计发展的需要

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达到15%;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正式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碳生产率)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由此可见,低碳经济是我国资源环境保护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向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它与环境审计的最终目标完全相一致。

(二)引入低碳经济概念是完善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需要

将低碳经济纳入环境审计指标体系,可以从更加宏观、全面的角度去分析资源环境保护状况,有助于提出符合环保事业发展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三)引入低碳经济概念是环境审计与环保学科融合的需要

环境审计作为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审计工作,需要根据时展及时融合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新兴环保学科的思想,并将其充分吸收、分解到环境审计工作中去,从而保证环境审计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对环境审计的影响

(一)低碳经济影响环境审计主体

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审计虽然源于企业内部,但其主体主要是国家审计机关。在低碳经济框架下,环境审计的主体将发生变化,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的加入将成为必然。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国际国内的种种“低碳化”政策法规最终都会落实到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上,因此,低碳经济的终端会落在企业身上,企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主体。从工业化历史进程来看,企业是生态环境的主要破坏者,为了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具体到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有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高碳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将自身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力所能及的程度。当低碳消费影响到企业产品的销售、银行信贷资金的获取甚至企业的税负时,内审部门需要对企业自身能源使用的合理性、利用的有效性及排放的可控性进行检验,并对能源使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核查,最终形成分析评价报告,在横向比较中找到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提出改进建议,促使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抓住机遇,赢得发展优势。因此,在低碳经济下,内部审计部门介入环境审计成为必然。随着低碳经济的纵深发展,更多的利益相关者需要根据企业经过审计鉴证后的低碳消费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来调整其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为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经营者需要委托独立第三方对经营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鉴证。其责任履行情况如何,需要由独立于环境管理者之外的第三者加以监督、鉴证和评价。而注册会计师具备人力资源优势、专业能力和多年财务报表审计、管理咨询服务的实践经验;同时,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投资日渐增加,环境审计的业务量也必将加大,注册会计师的介入不可避免,也将成为环境审计的主体之一。

(二)低碳经济影响环境审计的内容

由于我国目前的环境审计主要是政府环境审计,因此,环境审计关注的重点领域主要是国家环境保护投资的重点地域,如“三河三湖”、“两控区”、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等,主要包括生态(生活)建设审计和环境污染治理审计两个方面。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环境专项资金的审计、对环境建设项目的审计、对环境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审计等。也就是说,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基本采用了以项目为导向的审计模式,其内容主要是环保资金财务收支审计和环境政策合规性审计。在低碳经济下,环境审计主体将发生变化,企业将成为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的主要审计对象,企业是否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低碳消费目标、政策和控制程序?产品在生产、制造、使用中是否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方法是否符合低碳标准?企业的低碳经济活动是否实现了经济效益?企业是否以经济节约和高效率的方式履行了低碳消费社会责任?显然,此类问题必将成为未来环境审计的重要内容。因此,笔者认为,未来环境审计在现有内容基础上应增加低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审计、低碳收支的审计和低碳产品的审计认证等内容,即不仅要进行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也要逐步开展环境效益审计。

(三)低碳经济影响环境审计方法

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对环境审计的方法还没有定论,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常规审计方法对环境审计同样适用,但环境审计的特殊性要求环境审计要有其独特的方法,目前提出的方法主要包括环境成本效益分析、环境费用效果分析、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恢复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调查评估法、人力资本法、环境决策分析和风险分析法等。低碳经济涵盖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发展等多个领域。在宏观方面,根据我国发展规划与国际承诺,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比等低碳指标已正式列入我国未来的发展规划;在微观方面,为顺应低碳经济时代要求而发展起来的绿色会计在企业财务评价指标的构建方面也有了较大收获,碳资产净利润率、处罚性环境支出比率、预防性环境支出资产碳负债率、碳负债比率、碳资产周转率、单位收入能耗、单位利润碳排放碳资产占总资产份额环保设备投资比率、能源使用减少率废弃物排放下降率等财务指标相继提出。因此,笔者认为,在低碳经济下,随着宏观面和微观面上众多评价指标的构建或重构,分析程序具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更好的应用价值,势必将成为环境审计中的主要方法之一。

第2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必要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01

近年来,随着全球性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人们对工业革命以来的高碳发展模式不断质疑。经济危机以后,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了低碳经济的理念。毫无疑问,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当前,中国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严峻,任务繁重。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抓住战略机遇,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

一、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一)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从国际上看,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正由科学共识转变为实际行动,全球经济向低碳转型的大趋势逐渐明晰。英国2003年了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又于2009 年7 月了《低碳转型计划》;美国于众议院2009 年6月通过了《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设置了美国主要碳排放源的排放总额限制,相对于2005 年的排放水平,到2020年削减17%,到2050年削减83%。美国政府投巨资于生物能源,太阳能设备等新能源产业,鼓励企业实施自愿减排。日本于2008年提出要打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低碳社会,并于2009年8月了《建设低碳社会研究开发战略》。 除英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外,巴西、墨西哥、韩国等发展中国家也主动减排、限排,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主流的战略选择。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选择

我国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甚重,从1986年至今已经续出现了22个全国性暖冬,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水资源短缺和区域不平衡加剧,农业生产损失巨大,海平面持续上升,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威胁。未来30年内,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仍处于推进在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速度的阶段。13亿人改善生活质量也将有一个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生产、消费和流通中的高碳经济的状况,必然导致高排放的温室气体,产生严重后果。面对这一挑战,我们必须将低碳经济提到国家战略层面思考,并履行我们的“世界公民”的责任。

(三)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前提来谋求最大产出的经济发展理念或发展形式。“低碳”强调的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高能耗、多污染为代价的新发展思路。“经济”则强调了这种新理念根本上不排斥发展。因此,广义上,“低碳”可以被视为经济发展在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方面新的约束条件。但是这类条件并非一味消极地限制和约束发展,而是可以通过与新约束条件相匹配的技术和制度,创造和扩大市场规模,激发人的创造性和盈利能力,从而促进发展。目前,由于经济危机的冲击,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但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不会放慢经济增长,反而会促进经济的新一轮高增长。发展节能技术、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电力设施效率等,都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增长。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我国的低碳发展宜采取既基于国情又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渐进式路径,制定清晰的阶段目标和可行的优先行动计划。

(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国经济发展是以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的巨大破坏为代价的。因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控制碳排放量的重要措施。我国电力系统普遍存在着低效率运行和严重能源浪费问题,所以重点推广配电用电领域的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可极大提高节能减排效率。煤、石油、天然气是高碳能源,对大气变暖影响极大,必须开发新能源,建立低碳能源产业。建立生物能源,利用沼气技术,发展沼气产业;充分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潮汐能、 地热等能源都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二)明确政府在低碳教育中的主体责任。我国应从组织、管理方面解决目前低碳教育责任不明确的问题,把低碳教育纳入国家和地方教育体系中去,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重要职责,使低碳教育由目前的个体自发行为,变成政府行为。政府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低碳教育内容,不断完善低碳教材体系,加大低碳教育的师资培训。

(三)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能效低碳排放的产业可以避免重化工业过度发展带来能耗高、物耗高、碳排放高等问题。一要将低碳发展纳入国家产业振兴规划,为低碳发展创造条件。二要提高“高碳”产业的准入门槛,避免留下长久不利的影响。三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以降低GDP的碳强度。

(四)制定相应政策保障机制,营造低碳经济环境。有效的政策建构是低碳发展的根本保障,制度安排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先导。我国目前尚未制定系统的专门的低碳经济制度与政策,现有政策也仅体现在节能减排措施之中,且以行政手段为主。显然,制度与政策的不完善成为导致我国经济长期陷入减排治理缺损的重要根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创新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加以深度推进:第一,加强低碳发展立法,完善法治,深化相关配套改革,强化环评制度和能评制度,探索生态补偿新机制。第二,从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政策向主要依靠市场为主的政策转变。第三,完善现有以目标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低碳经济统计、监测、评价和考核体系。第四,建立低碳经济信息披露制度 和举报制度,强化企业家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有序引导低碳消费。

(五)积极研发低碳技术,形成低碳技术体系。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注重科技创新和先进低碳技术的推广,同时保护知识产权。应高度重视能效提高技术和低碳技术的战略意义。通过推广和应用新型低碳经济技术方式,引领我国向新型低碳经济发展。我国不仅需要大力发展先进低碳技术,更要注重科技创新和低碳技术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低碳化。

第3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零售业;必要性

一、国内外零售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

(一)国外零售业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国外零售业低碳经济的发展日趋重视。在西方发达国家,以英国为例,零售业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百货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购物中心、网店、以及直销各种业态的出现,形成的是一种动态的较为合理的零售业态格局。2003年2月24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的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根据调查,英国消费者有85%会在购物时考虑产品的环境成本,约一半以上的消费者希望了解更多的关于产品碳足迹方面的信息;外资超市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不断增大压力,在低碳经营方面已走在内资超市前头,赢得先机。

(二)国内零售业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拥有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店、购物中心、网上商店等多种零售业态,超级市场是我国零售业的主流,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网上商店等发展速度非常之快。短期来看,这样的增长在一定的程度上拉动了居民的消费,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但是我国零售业目前带一种盲目的规模膨胀,零售商之间是一种非良性的竞争状况,大部分分布在较发达的中心城市地区,然而人口众多的农村零售业却很少,我国零售业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巨大的消费力还没释放出来,根结在于我国零售业的结构还不合理。随着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战略的日渐明确,国内超市也逐渐行动起来,认真执行国家节能减排的各项政策措施。一些超市在采购、运营和管理上实践低碳经济理念,采取节能减排、以旧换新、环保购物,取得了一定成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竞争力。以水电费为例,水电费是零售企业总费用支出中仅次于人力成本和房租的第三大费用源,节能潜力巨大,近年来,随着零售企业在不同程度上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各种零售业态的水电费用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从总体上看,与外资企业相比,内资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意识还不够强,能力还较欠缺,水平还较低,距离低碳经济的要求还相距甚远。以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为例,我国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率只有20%,而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回收利用率则高达70%。而且与外资企业相比,内资企业尤其不擅于宣传自己,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形象方面与外资企业差距甚大。

二、长株潭零售业低碳经济的不足

(一)低碳化零售业状态需要改善

随着低碳商业时代的到来,长株潭零售企业的应对行动较慢,应对力度较小。主要还停留在内部节能减排上,且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待进一步努力。与外资零售企业相比,长株潭零售企业低碳意识薄弱,一般是节能节水等若干分散的单项措施,缺乏系统性和综合节能意识。通过调查了解,长株潭零售业普遍存在一种观点,认为排碳主要是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等行业的事情,与零售行业关系不大。其实,仅以耗电量为例,由碳耗用量的计算公式: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耗电度数×0.785可知,耗电量与排碳成正比。而零售企业一般全年无休,特别是为营造愉悦的购物环境,营业期间照明要保证足够的亮度,空调要保证适宜的温度;为保证食品安全,冷冻冷藏设备要保证365天(24小时/天)持续运转,零售企业照明、空调、冷冻冷藏设备等主要部分的用电量累计起来,数额很是惊人。

(二)低碳零售流于表面炒作

由于缺乏明确而具体的标准,导致现有的低碳零售流于表面炒作。有的成为追求额外利润的利器,改变了低碳的原意,成为消费者的负担,没有能够真正落实。一些零售企业利用低碳的公益宣传自己,把原本不属于节能减排的商品都列入低碳范畴。对不少商家来说,“低碳”成为寻找卖点的营销手段。而且,目前低碳经济对于商家来说是把双刃剑,在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很多时候不能兼备,所以不少零售企业只能选择避重就轻的方式去经营。就超市这种业态来看,由于目前低碳超市并没有一个行业标准,缺少一个约束的行规,导致很多企业在推行中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盲目性。

(三)现阶段的低碳化零售业会影响湖南省的发展

现阶段,零售业已经进入买方市场和全球竞争时代,外资零售企业在我省市场呈加速竞争,如何获得竞争优势是我省内资零售企业面临的紧迫问题。零售业低碳化的实践表明,省内资零售企业的低碳化进程,总体上还比较落后。根据企业的自然资源基础观理论,这势必会影响到我省内资零售企业的竞争优势,使其与外资零售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三、长株潭零售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大势所趋

在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全球经济正在走向低碳化。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前提来谋求最大产出的经济发展理念或发展形式。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发展加快,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将逐渐替代传统高排放发展模式而展现出巨大潜力。英国政府以文件的形式,正式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且风靡全球。

(二)零售业进入低碳经营时代

全球第三大零售商特易购将建设低碳超市纳入了战略规划,其在全球各地的低碳超市陆续开张,正式运行的朗姆锡特易购超市则实现了零碳排放目标,成为全球第一家零碳排放超市。我国内资零售企业在低碳化经营方面,也大胆尝试。广州是我国零售业比较发达,也是进行低碳化实践较早的地区。可以预料,由全球零售业三大巨头引领的低碳化潮流,将使零售企业的环保行为成为决定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零售业已经进入低碳经营时代。

(三)长株潭零售业须改善自身形象、提升竞争力

“长株潭”是长株潭城市群的简称,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目前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是中部六省城市中全国城市群建设的先行者,是"中国第一个自觉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验的案例"。因此,它更需要发展低碳经济,改善自身形象、提升竞争力。可以预见:长株潭在低碳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节能减排作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手段,必将成为零售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率先实现节能减排,也将会在相关领域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并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尽先机,赢得有利的竞争地位。

(四)长株潭零售业发展的各环节需要低碳经济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的零售巨头已经在生产制造、产品加工、产品使用、产品回收的过程中做到了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长株潭零售业发展必需要在采用新技术、节约原材料、提高利用效率,改进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在物流运输方面采用成本低、能耗低、碳排放量低的节能运输设备,采用和可重复利用包装。在消费方面要求消费者树立低碳化消费的观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过低碳化的生活。在营销方面要求企业进行市场调查、产品定价、渠道管理、广告宣传、促销活动整个营销过程中都以维持生态平衡和低碳化为理念。

四、长株潭零售业低碳经济的发展措施

(一)加强管理创新

长株潭既然是改革试验区,就应该更加重视低碳经济发展,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并且分步骤有计划的实施,正确引导社会、企业、市场走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低碳经济转化,加强管理创新。

(二)制定门店能耗标准,完善绿色商品标识体系

政府与行业联合制定门店能耗标准,完善绿色商品标识体系,建立零售业节能减排的绩效考量、指标体系和认证服务体系,对于投入大、周期长的低碳改造项目实行税收减免、补贴等鼓励措施,坚持不懈地实施诸如限塑令和家电以旧换新等措施,对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实行补贴等,提升长株潭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鼓励零售业加大和采用节能环保新的技术改造

零售业需要采取节能改造、系统节能、智能控制技术这些方面的改造,零售企业要控制空调、冷藏设备、自动扶梯的更新,逐渐推出换风换气系统、冷凝水回收系统,实现整个系统的低能耗。其次加强能耗管理限定企业的能耗指数,制定节能目标,加强能耗考核,提高能耗管理水平。

(四)加强零售业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交流,

为了推动零售业进一步向低碳经济发展,应该加强零售业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物流方面需要采用低成本低能耗低排放的节能设施,采用可重复利用的包装和技术。在营销方面市场调查、产品定价、渠道管理、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等整个营销过程都要围绕维持生态平衡和低碳化理念。在消费方面,引导消费者树立低碳化消费的观念,减少高能耗高排放的奢侈消费,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过低碳化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翟金芝.低碳经济下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对策.经济与管理,2010,5.

[2]吴晓.“低碳世博”映照下的中国零售业.中国商贸,2010,11.

[3]陈晓春,张喜辉.浅谈低碳经济下的消费引导[J].消费经济,2009(2).

[4]潘家华.引导消费者行为发展低碳经济[N].中国环境报,2009.

[5]张鉴民.中国零售业的优劣及其生存方式[J].经济研究参考,2004,(47):1-2.

[6]张海燕.中外零售商业的比较及营销策略[J].商业研究,2003,(18):1-2.

[7]庄贵阳.低碳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J].世界环境,2008:33-26.

[8]马驰,丁俊慧.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2009(8):17-19.

第4篇

【关键词】低碳地产 两型社会 碳积分 合同能源管理

低碳地产的内涵及特征

低碳地产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建筑的居住舒适度。低碳地产的特征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的主题:一是政治经济,是各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二是单一指标,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指标;三是量化,在现有排放量的基准上,量化住区二氧化碳的减排值是必要目标;四是金融属性,低碳已与金融、货币、税收等紧密挂钩,如碳货币、碳交易等。

低碳地产是由低碳概念、低碳技术、低碳运行和低碳引导组合成的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土地规划、建材选用、建设施工、经营销售、交付使用、物业管理各阶段,并非只是在技术层面实现低碳。具体说来,地产的低碳体系涉及建筑二氧化碳减排、绿化系统二氧化碳的定量、住区节水的二氧化碳的减排量、低碳交通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和住区低碳评价。因此建设低碳地产应该从房地产开发、规划设计、建设、营销推广、媒体传播等各方面践行低碳发展理念,建立低碳发展机制,倡导标准化、工业化生产。

发展低碳地产业的必要性

地产业自身高能耗、高排放的现实特点。从中国的碳排放数据分析,目前,房地产占了全社会碳排放总量30%以上。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预计到2020年,房屋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将占社会总能耗的40%,成为第一能耗大户。有专家曾指出,碳排放强度最高(60%)和最低(40%)两个数值的实际表现,房地产的影响可能是所有产业中最大的,我们所有建筑节能达到70%标准,可以减少2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航空业停业5年。有关数据也显示,我国低碳经济40%的份额可以通过节能的方法,其中建筑节能的方法是最经济的。

适应国家发展形势和政策的需要。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其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我国来说,减排形势十分严峻。我国是人口大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我国现有的47.5%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50%以上的世界平均水平,不仅如此,我国建筑、建材等主导产业均为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技术含量不高。发展低碳地产,取代“竭泽而渔”的传统增长观念,是响应国家减排目标、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经之路。地产企业如不能把握国家对我国建筑业的这种宏观政策方向,势必使企业的长期发展受到致命影响,成为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桎梏。

促进内需发展的需要。地产业处于经济各个产业链的中游,它的上下游约有20多种行业。建设低碳地产,必将推动建造过程中对新技术的运用及各环节中碳排放的控制,从而拉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革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除了在新建地产开发过程中的低碳节能外,地产“低碳化”价值链的另一头,则是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及其延伸的产业链条。现阶段各省城镇中心区建筑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设计缺陷、抗震性不达标、建筑质量整体或局部不合格、耗能严重、房龄过长等。既有物业的低碳改造必将为相关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显然,地产的低碳转型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减排问题,还将在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地产业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在新的调控政策下,我国商品房普遍存在开竣工量大、销售不旺以及空置率上升的状况。解决之道应着力在提高品质、改善住房结构及居住环境上下功夫。低碳地产恰好是地产业转型的一个契机。打造低碳地产从舒适度、环境优化、节能降耗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虽然短期内可能对企业成本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企业获得的是新一轮产业竞争和技术竞争优势,终将有效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建设低碳地产的对策建议

地产的低碳发展,已成为行业最主要的热点及趋势。然而,现阶段低碳地产的发展仍面临很多困境,还停留在起步阶段。鉴于此,拟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加强低碳地产业体制机制建设。第一,继续完善低碳地产法规体系。在《建筑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和《规划法》中体现大力发展低碳地产的内容,加快制定《低碳地产管理条例》等,为建设低碳地产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第二,制定低碳地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纳入各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减排措施、重点领域和专项规划的具体内容,以推动政策导向的形成和体制机制的建立。第三,量化低碳标准、规范低碳地产第三方评估和认证体系。参考“低碳住宅技术体系”,结合各省实际,量化从项目规划、项目建设、项目验收到投入使用的全生命周期低碳节能标准,并将标准体系构筑为3个层次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和自由性目标,让行业有章可循,发挥标准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在标准的基础上,规范低碳地产的评估和认证体系,将建筑节能、绿化系统、节水、交通、建造期共5个碳指标定为衡量地产减碳情况必须评估的内容。根据认证与评估结果对地产项目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全面实施低碳建筑、低碳社区标识制度。第四,建设包括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耗监测等环节的低碳地产监管体系。监督工作应由政府、开发商共同进行:强制性的低碳标准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行政监管,非强制性标准由开发商监督执行。此外,建立地产低碳减排目标责任制,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中,对未完成任务的地区实行严格的问责,以促使相关人员确保减排到位。第五,研究健全经济激励政策。从研发、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各个环节出台优惠措施,鼓励减碳,以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

大力培育低碳地产的市场机制。第一,建立地产“碳积分”机制,搭建相关融资平台。组织相关部门围绕“评估体系”建立地产低碳的信用积分机制,让低碳真正成为企业融资信用等级的一个重要砝码。此外,鼓励发展绿色低碳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住房债券,开创低碳信贷产品,积极创造条件协助企业上市融资,加强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能力,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第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拓地产节能服务市场。完善激励、扶持政策,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与模式,促进地产建筑节能服务产业化。在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工作中,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能效交易、建设运行一体化、区域能源系统特许经营等市场化推进方式。大力培育与建筑节能直接相关的专业设计施工、工程咨询、系统集成、节能评估等配套产业,切实增强产业支撑能力。第三,鼓励开发规划方案下清洁发展机制(简称PCDM项目),搭建地产“碳交易”平台。首先,尽快对今明两年地产项目进行分析和调查,组织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评报告,把PCDM机制全面引入到低碳地产建设当中。其次,加大宣传,出台扶持政策,充分发挥环境能源交易所的作用,引导各市县和企业进场交易,尽快促成地产领域的自愿碳减排和自愿碳交易。

强化低碳地产技术支撑体系。第一,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出台鼓励政策,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密切协作的科技创新体系;安排专项引导资金对一批共性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攻关;加强国际合作,注重相关领域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炼建筑节能适宜技术,避免节能技术应用出现贪多求洋的现象。第二,推进低碳节能技术、材料和工艺的大规模应用。通过技术,产品推广、限制、禁止目录等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对太阳能采暖制冷、太阳能与浅层地能耦合利用、城镇生活垃圾、污泥沼气利用技术、工业余热、污水热泵技术、深层地热能梯级利用等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拓展应用领域。推广过程中,一是要抓好低碳地产试点示范工作,加强技术整合,以点带面,推动全省低碳地产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注意把握好实现力度问题,不一定要求一步到位,可以根据企业的能力和掌握的技术水平,逐步实现地产“低碳”。

第三,提升低碳地产项目规划和设计水平。基于地产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进行规划与设计,从建筑材料生产与建造、建筑使用期间、拆除和重新利用三个方面切入。如优先选择低能耗、可回收和可再生、兼容性好和可就地取材的材料;合理开发地下空间、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坚持新能源利用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转换毛坯房设计为精装房设计等。

第5篇

一、绿色物流理论

绿色物流又被成为环保物流,是物流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绿色物流既能够保证顾客满意,又能够与自然和谐和谐共生,克服空间与时间的阻碍,将绿色的商品使用绿色经济的运输方式的过程。绿色物流考虑的是物流发展全局,强调全方位环保理念,体现了物流企业绿色环保的形象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规划,是一种全新的物流形态。

二、物流供给结构优化的必要性

发展低碳经济既能够降低经济对环境的索取度,又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提升。物流供给结构的优化,强调以环保为主体,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物流业的规划中,将生态环境与经济联结为一个因果系统,既生态环境破坏,经济发展也将停滞。通过优化物流供给结构,实现绿色高效物流系统,提高资源的可再生与回收利用率,对物流行业的竞争有重大帮助,符合现代环保的主体,塑造了高大的物流行业形象。

三、以物流供给结构优化来实现高效绿色物流的构建策略

(一)正向物流体系的优化。正向物流的优化过程主要是指生产企业向消费者流动的过程,在绿色物流优化上,应做到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绿色供应商。在绿色供应链中,必须增加供应商选择与评价的环境指标,对供应商的环保资质进行考核,比如审核供应商是否存在因环保问题而被政府处以罚款?是否存在危害自然的生产事件?供应商的包装是否符合环保需求等。2、实现产品的“绿色包装”。为了减少产品对自然的危害,要求企业在产品包装材料上使用绿色环保型的包装绿色包装”可遵照发达国家制定的“3R1D”原则,其中“3R”表示的是减量化、重复使用与再循环,“1D”表示的是可降解原则,根据以上设计原则实现产品的“绿色包装”。3、构建绿色运输系统。合理调度车辆,确保车辆运输效率的最大化,消除车辆交错运输、载货量小的情况,提高配送效率。车辆选择“绿色环保”的运输工具,比如使用天然气、酒精与汽油混合燃料的车辆,尽可能选择铁路、海运等运输手段。合理规划管配网结构、优化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从而减少企业运输的经济成本以及产生的社会环境成本。4、实施绿色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指生产企业对商品进行的非线性生产过程,使得商品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实施措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将分散加工转变为集中型加工,以规模化的作业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伤害;二是尽可能回收生产边角料,如果角料确实没有生产价值,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应集中起来进行处理。

第6篇

1.1有效减少能源消耗的排放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天然气的利用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的排放量,天热气实现其减排作用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代替石油,另一个是代替煤炭。根据相关资料得知,1立方米的天然气使用与燃烧石油相比,可以减少排放100.0%的灰尘、39.0%的氮氧化合物、72.0%的碳氢化合物、90.0%的二氧化硫,97.0%的一氧化碳和24.0%的二氧化碳;与燃烧煤炭相比,可以减少排放88.0%的氮氧化合物、99.6%的二氧化硫以及65.1%的二氧化碳;从上面的数字看来,使天然气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减少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可以有效地保护大气环境,加快我国建设低碳经济的步伐,到2020年实现低碳时代。

(2)天然气的广泛利用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天然气、石油、煤炭这三种主要的化石能源中,天然气中的氢成分含量最高,天然气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能量浪费,属于高热值能源。从开发、供应、使用的全过程将天然气与电能的能量效率做比较,由于天然气能源的使用没有经过中间环节,它的生产效率和输送效率高达90%,而电能的利用需要能源的转化,降低了电能的使用效率,所以天然气的能源效率远远高于电能。据相关数据显示,工业燃煤锅炉的资源利用效率在50%—60%,而工业燃气锅炉的利用效率在80%—90%;家庭燃煤炉灶的利用率是20%—25%,而家庭燃气灶的利用率是55%—65%;天然气的联合循环发电热效率大概在55%,燃油和燃煤的发电热效率约在30%—40%之间,而热电联产的热效率高达70%。据相关资料显示,到2010年城市中的天然气使用已经得到广泛的传播,已经从2000年的18%增长到了34%,这一现状标志着能源结构正在逐渐向非石油化工方向倾斜。

1.2天然气的广泛使用可以有效改善我国的高碳能源消费结构

(1)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是以化石能源为主导。据2011年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太阳能这些非化石能源所占消耗总量的比重仅仅是8%左右,虽然一些化石能源的消耗有所减少但是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仍然比较低。根据我国发改委的能源研究所所进行的课题组资料显示:2011年7月份,在我国发电量高达4252亿千瓦的基础上,火电发电量为79.8%,使我国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依旧占据主导地位。

(2)随着页岩气、煤层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世界逐渐进入低碳经济时代,天然气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到2015年,我国对天然气的需求量要远远超过2008年,达到2000亿立方米,根据科学预计,在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性能源中的比例将明显提高,其中石油占21.09%、煤炭占54.92%、天然气占8.74%,而生物柴油、醇类汽油、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发电、风电以及核电6项总共占5.87%。

2天然气的利用促进低碳能源利用以及产业系统的建设

我国在努力实现低碳能源产业结构的过程中,低碳能源产业系统重点包括5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力开发以天然气能源为主体的清洁能源,并合理利用;二是摆脱经济发展过分依靠高碳能源,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过渡;三是采取高新技术,节能减排;四是将新能源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五是森林碳汇。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在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医药等产业都将资源低耗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企业在向现代化过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低碳经济的发展重要性。

2.1加快低碳产业的发展

(1)天然气作为燃料,可以促进低碳工业区的建设。将天然气作为工业燃料,代替石油、煤炭不但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还可以加快建设低碳工业区;例如:四川省夹江县,这个地区的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天然气的开发和使用已经达到很高水平,逐渐形成一个具有示范功能的天然气瓷都,这就促进了当地服务业和工业的发展,满足了当地人民对能源的需求,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共赢。

(2)天然气作为原料,可以促进低碳化工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的清洁化工原料,主要用途在于生产二硫化碳、炭黑、氢氰酸、氯甲烷、乙炔、甲醇、合成氨等一系列下游加工产品,其中主导产品由甲醇、合成氨组成。因此利用天然气作为工业生产原料,不仅可以满足天然气化工产业发展的需要,还降低了对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的依赖性,与此同时,还可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建设。

2.2天然气利用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有利于减少尾气排放量

(1)天然气在汽车行业中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明显,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综合排放污染比以石油和柴油为燃料平均每车每年能够减少二氧化碳21.1吨,比汽油车的成本降低25%~40%,比柴油车降低15%~30%。并且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汽车不会向空气中排放苯、铅、硫等有毒有害气体,同时,天然气的成本相对较低,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节省汽车运行的成本。

(2)CNG汽车行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市场,我国拥有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人们环境意识也逐渐提高,更倾向于选购低消耗、低排放量的汽车,再加上国家对相关产业的扶持,我国的天然气汽车行业的发展,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产业结构上,都会产生全新的改变。目前我国浙江省的600多辆出租车已完成改造,这样发展下去,到2015年,浙江省的天然气加气站可高达155个,天然气汽车可达5.5万辆,到2020年可减少排放42.6吨二氧化碳,环境质量将得到大幅度改善。2.3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促进低碳城市的发展低碳城市的建设是发展低碳经济以及节能减排的载体,有效使用低碳能源是建设低碳城市的核心;天然气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如空调、供热、取暖、烹调、等方面,同时在商业、服务业中也有巨大的作用,不仅减少二氧化碳、灰尘等有害物质的排放,还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质量。

3天然气的利用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保障系统的建设

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保障体系,大致包括5大体系,有低碳责任与文化、低碳制度与政策、低碳的战略管理、低碳技术创新、低碳财政与金融。

3.1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低碳技术改革

(1)低碳技术创新包括对天然气技术的改革;低碳技术体系中包含碳封存技术、碳捕获技术、新能源技术或替代技术、节能技术、能源生产与储存、能源利用和消费技术等。同时囊括对天然气、页岩气、煤气层、的生产、加工、储存等技术。这些技术的改进,可以大大提高我国的对能源的开发效率,以及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2)天然气技术加快低碳技术发展,方式主要有:一是通过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合作,攻克在能源开发中遇到的技术难关,加强合作,实现技术共享;二是天然气的生产和利用过程中,加大对技术的研发投资,进行节能减排技术革新,使我国在建设低碳社会的道路上快速前进。

3.2天然气的开发利用丰富了低碳文化内涵

所谓的低碳文化是指人们在生产实践以及文化生活中,要树立企业公民形象、具有低碳意识,提倡生态文明,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重视低碳排放以及低能源消耗。低碳文化与公民、企业、国家三个方面的文化建设息息相关,而天然气文化是低碳文化中的重要内容,突出表现在保证天然气清洁能源持续稳定地提供,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科学、合理地利用天然气能源促进节能减排。因此,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可以丰富低碳文化内涵。

4结语

第7篇

汽车行业需要主动“迎击”目前的资源紧缺情况,将各个汽车厂家进行结盟,以资源技术共享,开发项目共同合作为出发点,在保障各个企业的利益条件下建立一个统一的汽车产业联盟。这样,一个系统的数据库体系就可以建立起来,以此为基础制定节能燃料经济性标准,结合目前实行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限值》和《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以激励为目的建立综合性的燃油经济标准。新型能源如氢能、电能类汽车的能源消耗标准也要列入其中,同时推出节能等级认证标志政策,鼓励消费者的汽车节能行为,深化汽车节能的意识。低碳经济是能源节约的直接体现,以政府为导向的节能认证可以引导汽车节能技术的有序进行,同时对生产的汽车在节能上达到欧Ⅱ标准的汽车实行减免税收的优待。政府应鼓励购置节能汽车的消费者,在排污费和停车场费上予以减免,从低碳环保角度的态度上支持节能汽车和鼓励汽车节能技术。

2鼓励汽车使用节能的措施

汽车节能在技术概念上是对汽车的燃烧比进行优化,这就要求作为汽车核心的发动机拥有的技术的好坏了,汽车的使用寿命和油耗情况也与此有关。发动机内的油液的充分燃烧涉及到发动机缸内值喷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又与缸体的形状有直接关系,并涉及到油路喷射器等其他汽车零配件的应用。

发动机的缸内直喷技术是缸内油液得以充分燃烧,将产生的动力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可以节省汽车用油。现在的汽车在汽车点火方面多采用点子点火器,传统的分电器因为费油的特性被很多汽车厂商摒弃。点子点火系统在经过优化后,通过电脑控制来设定电子点火器最为适合的点火时间,同时将燃爆界限和排放等因素都设定在了电脑程序中。燃烧稀混合气以此改善火花塞点火,使燃油达到经济型层次,这不仅能够降低排放量减少污染,还可以适用于93#、92#、97#等所有型号的汽油。

点火时可使用高能耗点火系统与空气喷射燃烧、火焰燃烧喷射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是点火系统可以达到分层燃烧的效果,高压使得油路能够喷射的更远,管内的油液残余基本为无,这就是增压燃烧技术。这样的节油技术需要搭配涡轮,资深车友戏称为“大众黄金组合”,以涡轮增压发动机来增加压力,达到温度迅速上升的效果,使油液更容易达到燃烧的熔点,汽油的燃烧会较以往而言更加完全。以此类似的电控喷油技术,它可以带代替化油器,精确的控制喷油量,使可燃混合物获得最佳的空燃比。

汽车制造的过程中,很多的汽车厂商努力减小汽车的自身重量,采用全铝车身进行制造。目前在日本,很多汽车制造商通过使用全铝发动机和全铝车身使自家品牌的汽车拥有更加节油的效果,大受好评。汽车的轮胎也是汽车节能的关键,轮胎与地面摩擦力的减少直接降低了汽车油耗,在配以科学合理实际的流线型车身,降低风速对汽车的影响,也能够达到降低油耗的目的。

在汽车的正常使用中,要保持汽车节能的最佳状态,例如标准的发动机气缸压力,可以是油液迅速燃烧,减小热损,提升输出功率;优良达到发动机性能,点火系统和发动机温度无异常,发动机起动后怠速保持稳定,且水温到达65℃以上时,转速可以任意调节;汽车前轮有准确的定位,因为现实中汽车束若增加了2~6mm,会使油耗相应的增加l0%;汽车轮胎维持在标准气压下,因为缺气的轮胎会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滚动阻力,加大油耗;汽车理想状态下的传力机件和制动器无发热和摩擦现象,发响和拖带较少;汽车内部各零件间的间隔要调整好,例如离合器打滑会造成动力损失,过紧的轴承与齿轮会加大运转阻力。

3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 区域低碳经济 发展路径 探讨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基于耗能低、污染小、排放量低基础之上的新时代科学经济发展模式;以优化清洁能源结构并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手段,进而达到能源技术与制度的创新,并实现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良性转变[1]。由于低碳经济涉及到全球政治、经济与生态等全方位的利益整合,已经跃升至国家乃至区域间战略发展的新高度。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尤其是当下具有示范性的区域低碳经济已经迫在眉睫,那么如何做到有效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笔者将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以及该经济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和路径。

一、发展区域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目前,经济全球化大发展的形势下,能源短缺以及全球变暖的问题,已经给头脑发热的经济发展至上者敲响了警钟,面对各种经济持续发展的隐患,各国逐渐将目光转向发展低碳经济上,并将其作为应对经济发展为集的战略选择。视线转至国内,以“三低”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实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西部大开发、推进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中节能减排愈发得到重视。因此,基于各区域的客观实际,摸索出相应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在推进国家经济可持续的目标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然而,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对经济结构的调整缺乏力度。由于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发展不均衡,而且对第一产业的过分依赖,导致对高度消耗能源的第一产业无法形成有效的调整。其次,未能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我国的能源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未能到达有效的地域结合,加上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结构现状,使得短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局面难有改观。最后,由于经济发展的惯性因素,导致新技术手段革新缓慢,而且处于摸索阶段的国民经济,缺乏相关对新型经济模式的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持,使得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与策略

1.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完善低碳产业体系

在有效协调三大产业,确保国民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建立完善的低碳产业体系。首先,优先推进低碳农业发展,通过转变其发展方式,开拓出一条高效、生态的农业发展大道[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生态农业发展规模,以降低农业对农药、化肥的依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地区综合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设富有成效的特色农业基地。其次,推进工业低碳化的进程,加大环保技能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新型低碳产业发展,提高高耗能产业的准入门槛。强化科技投入,引导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实现设备的更新换代实现能源利用率的大幅提升。此外,积极引导第三产业发展,发挥其低能耗、高收益的优势,为其他产业的转型、优化提供强大组推力。最后,低碳产业的发展要避免走局部的推进,而是建立系统性的可循环的体系。依据系统性的低碳产业体系,实现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构建囊括环保建筑、节能设备、材料回收、再生材料等产业的体系[3]。

2.全方位节能减排,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首先,严把源头能源的消耗控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4]。有鉴于此,就必须优化能源使用结构,依靠新能源的补充来降低煤炭所占能源消耗比重,例如,大力发展核电、水电、风力发电等,使清洁、无污染的电能来降低煤炭的使用。其次,加快对能源消耗设备的更新换代。鼓励科技创新,研发高效节能设备,通过对高耗能设备的淘汰,实现排放过程中废气排放的降低,从而达到能源利用率的提升,使节能减排的口号落到实处。此外,加大事后的控制力度,依靠科技创新变废为宝。收集、封存排放口排出的碳元素,利用相关能源转化技术,将其转变为有利用价值的资源,实现能源的循环再利用。总之,多角度、全方位的开展节能减排,疏而不漏的实现资源的利用率的最大化。

3.科技带动经济,制度保障经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作为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强劲动力,关系着低碳经济的进程能否顺利开展。因此,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改变原有单纯依靠技术引进的瓶颈束缚,提高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从掌握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主动权,从根本上实行低碳技术低端的改观。例如,开展重点突破,实现碳元素回收利用的技术创新,占据低碳技术革新的制高点。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其发展初期尚未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因此,政府必须予以及时、有效的政策扶持,以及持续跟进的制度保障,从而解决低碳经济产业的后顾之忧,使低碳企业能够凭借后发优势以及政府支持,得到迅速发展,实现趋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例如,制定相关的税务优惠及保护政策,设置鼓励低碳技术创新的奖励机制等等。

四、结语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是解决能源危机环境恶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实现有效的发展低碳经济,则在于能够针对客观的区域特色,制定相应发展策略,依据系统性、体系化的政策法规,依靠科技进步带动低碳技术创新,并将其投入到推进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中,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达到能源利用率的稳步提升,进而从根本上促进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虹.低碳经济背景下化石能源补贴改革障碍及中国对策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10:13-14.

[2]管军,刘晓明.区域低碳经济模式发展的路径及策略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1.04:11-12.

第9篇

关键词:建筑业;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现阶段,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迅速扩大,资源和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基于此,建筑业发展低碳经济,利用节能环保技术、材料等,来支撑低碳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实现,进而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化发展。

一、建筑业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建筑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从必要性角度分析,建筑业发展低碳经济,有着以下几点原因:1)基础建设规模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使得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达到空前状态。在《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中提出,截止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要达到4000万kW,水电装机规模要达到3亿kW以上。除此之外,高速铁路、桥梁工程等的建设已经达到空前状态。2)建筑材料需求不足。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据相关数据显示,每生产1t水泥,则需要使用0.8t的石灰石,从我国矿采储量来说,可用于水泥生产石灰石矿约为250亿t,按照现在的消耗速度,还能维持不到40年。3)环境压力增加。建筑行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生产配置时,会释放大量的污染物质,影响生态环境。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16年我国CO2累计排放量已经超过美国,达到1464亿t。综上所述,建筑业发展低碳经济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建筑业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以湖南为例,对建筑业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如下分析:为推动建筑业低碳经济发展,湖南省积极推广绿色建筑以及低碳建筑。发挥政策支持作用,推动住宅产业化和装配式建筑发展,使得装配式建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2016年底,湖南省全省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与项目建设总产值已经达到400亿元,已经建成20个生产基地,年产能可以达到26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项目总计突破20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产业已经成为湖南省新型产业和优势产业链之一。

二、节能减排新要求

(一)国家节能减排新要求

由国务院引发的《“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了在十三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要求,全面部署节能减排工作。按照《方案》要求,截止到202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比2015年下降15%,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2001万吨以内、氨氮控制在207万吨以内、二氧化硫控制在1580万吨以内、氮氧化物排放总量1574万吨以内,照比2015年分别要下降10%、10%、15%和15%。全国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10%以上。在具体推进方面,涉及到建筑行业的工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优化产业与能源结构,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全面提升建筑和工业等的能效水平。3)其它措施。

(二)湖南省节能减排新要求

按照《湖南“十三五”节能规划》要求,在此发展时期内,全省新建建筑要执行新设计标准,即65%以上节能率。截止到2020年,全省范围内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设计阶段的执行率要达到100%、市区城市施工阶段标准执行率要达到100%。全省城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要达到一定高度,即照比2015年提升20%。截止到2020年,要实现建筑改造任务,即改造现有居住建筑,任务量为1000万平方米;改造现有公共建筑,任务量为1000万平方米。

三、建筑业践行低碳经济的技术途径

(一)加强BIM+VR技术的研究

从建筑业发展低碳经济角度来说,BIM技术和VR技术是建筑业践行低碳经济的重要动力。因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产业化,推行设计+工厂制造+现场装配模式,BIM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建筑产业化项目全生命周期运营,包括设计与施工等,提供技术平台[1]。基于BIM技术,构建产业化建筑的户型库以及装配式构件产品库,能够使得建筑户型更加的标准,构件更加规格化,减少设计错误,提高图纸输出效率,极大程度上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建筑建造全生命周期可视化管理。BIM技术引发了行业格局变化,是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技术支持,带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行业技术前沿角度来说,BIM技术+VR技术的应用,将会给建筑业进步与转型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部分国家已经开始大力研究建筑行业VR/AR技术的研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我国若想在国际建筑领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加大VR和BIM技术的研究,有着必要性。

(二)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

从建筑发展角度来说,建筑物不断交替,新的建筑物替代旧的建筑物,拆除大量的建筑,产生建筑垃圾,成为阻碍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践行低碳经济技术研究的重点方向。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产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包括生产设备、处理工艺等,因此需要加强技术研究[2]。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暂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管理暂行办法》,有了政策的推动,加之核心破碎技术与建筑垃圾破碎机研究已经获得成效,发挥社会力量,提高垃圾建筑资源化利用效率,逐渐破解环境、资源难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业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是必然趋势,而且各地区已经全面发展,获得了不错的成效。按照节能减排新要求,为促进建筑低碳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加强技术研究,积极探索低碳节能技术,攻克技术难题。

参考文献:

[1]朱剑南.浅析建筑业践行低碳经济的技术途径[J].江苏建筑,2015(S1):112-11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