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财务档案归档要求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1 17:10: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财务档案归档要求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财务档案归档要求

第1篇

本标准规定了xxxxxx会计档案管理管理的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xxxxxx会计档案的管理。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财政部会第4号《企业财务通则》。

财政部会第5号《企业会计准则》。

财政部财工字(92)574号《工业企业财务制度》。

华中电力集团电力工业企业成本管理办法(试行)

3管理职责

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由局长工作部负责,会计(文书)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具体管理。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基本任务

4.1.1负责接收、编目、保管、查阅、鉴定、销毁与统计本局形成的会计档案,做到保管妥善、存放有序、查阅方便。

4.1.2做好会计档案的查阅、复制利用工作,为全局经营管理工作服务。

4.1.3负责对本局形成的财务档案的归档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4.1.4负责对已超过保管期限的或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提出存毁意见,并监销经批准销毁的会计档案。

4.2归档范围

4.2.1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本局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具体包括:

1)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

2)会计帐簿类:总帐,明细帐,日记帐,固定资产卡,辅助帐簿,其他会计帐簿。

3)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

4)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帐单,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保管清册、销毁清册。

4.2.2局财务部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核算的会计材料,除应当归档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外,还应将磁盘、光盘等磁性介质移交局档案馆保管。

4.2.3会计档案具体归档范围详见本局标准:《文件材料归档管理规定》。

4.3归档要求和时间

4.3.1本局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由局财务部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装订成册(做到卷内无装订金属物,纸张无破损),并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4.3.2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暂由局财务部保管一年,期满之后,第二年由局财务部编制移交清册,向局档案馆移交。

4.3.3编制会计档案移清册时,应列明移交的会计档案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等内容。

4.3.4会计档案人员接收会计档案时,须按照移交清册所列容逐项交接,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经办人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4.3.5已归档的会计档案,原则上应当保持原卷册的封装,个别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档案人员应会同局财务部经办人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责任。

4.4会计档案的管理

4.4.1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对已归档的会计档案,按照《供电企业档案分类表》(试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编号、划分保管期限。

4.4.2根据计算机档案管理程序的要求,对已归档的会计档案,按会计名称、案卷号的顺序,逐卷、逐个字段地输入微机。

4.4.3使用标准档案装具装盒,填写好装具脊背和盒面各栏项目的内容后,按“年度——会计名称——案卷号”的顺序排架。

4.5会计档案的鉴定与销毁

4.5.1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5年、25年4类。

4.5.2全局职工工资表、年度财务报告(决算)(包括文字分析)、会计档案保管清册、销毁清册等,定为永久保管。

4.5.3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固定资产卡片,其保管期限定为25年。

4.5.4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汇总凭证、总帐(包括日记总帐)、明细帐、日记帐、辅助帐、会计档案移交清册等,其保管期限为15年。

4.5.5银行余额调节表、银行对帐单、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的卡片、月、度会计报表其保管期限定为5年。

4.5.6主要财务指标快报(包括文字分析),其保管期限定为3年。

4.5.7本规定确保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4.5.8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由局档案馆会同局财务部提出段意见,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列明销毁会计档案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和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销毁时间等内容。

4.5.9局分管领导须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4.5.10销毁会计档案时,会计档案人员和局财务部派员共同监销,监销人在销毁会计档案前,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清点核对所要销毁的会计档案;销毁后,须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字盖章,并将监销情况向局分管领导报告。

4.5.11保管期满后但未结清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须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单独抽出立卷的会计档案,需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中列明。

4.6会计档案的利用

4.6.1编制会计档案案卷目录(含会计凭证目录、会计帐簿目录、会计报表目录等)检索工具,积极主动地提供档案,为全局经济工作服务。

4.6.2归档保存在会计档案只供本局财务人员查阅,不得外借;如有特殊需要,经局分管领导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

4.6.3查阅或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不准在会计档案上涂画、拆封和抽换。

4.6.4本局的会计档案任何人不得携带出境。

4.7会计档案的保管

4.7.1会计档案库房须按国家标准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即:温度控制在14℃~24℃之间,湿度控制在45%~65%之间。

4.7.2库房内每层密集架中须定期投放防虫药片(盒),以防治害虫对库存档案的侵蚀。

5检查与考核

第2篇

关键词:会计档案;存在问题;应对办法

一、会计档案的特点

会计档案是所有经济实体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财务决算等具有保存价值应作为历史资料长期保存的专业材料。由会计档案的定义可以看出,会计档案由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财务决算等会计材料组成。

(一)会计资料具有以年度划分整体性的特点

会计资料是以一个年度为一个整体的,从1月到12月产生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相互关联,到年末形成一个财务决算,作为一个年度的结束,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保持会计档案的完整性、整体性、不可分割性是会计档案管理好坏的基础。

(二)会计资料的种类的固定性

会计资料每一笔的形成都是不同的,内容多样,业务量大,但是它的组成形式却基本相同,主要由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三部分组成。

(三)会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具有规律性

一个会计年度从业务的发生开始,不断的形成会计凭证,记录会计账簿,月末形成会计报表,年末形成会计决算等,能连续不断的记录业务每一个经济活动,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能保证经济业务间的相互联系,为以后业务的开展提供历史数据,这种规律性是其他档案所没有的。

(四)会计资料归档特殊性

会计档案是以数字记录业务发生的数字档案,是反映经济业务的历史资料。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财务决算都有特定的格式和记录的内容,与其他文字资料不同,会计档案的装订样式、保管形式也与一般文件资料不同,具有特殊性。

二、会计档案存在的重要作用

(一)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一个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历史和重要物证

会计档案是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年末编制年度决算,形成了一年整体的会计档案,多年会计档案连续起来,能够直接反映每个历史时期单位各项经济活动。使会计档案具有连续性和制约性的特点。

(二)会计档案是查处打击经济问题重要依据

会计档案连续客观地记录了各项经济活动轨迹,在审计中会计档案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凭证,可以为查处经济犯罪的蛛丝马迹提供可靠的书面证据。

(三)会计档案是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资料

会计档案记录了经济活动的发展轨迹,记录了经营过程中经历的成功和失败,为经济发展研究提供各种精准的数据和历年对比资料,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四)会计档案是对经济实体会计监督的重要资料

会计档案在审计和工商、税务、检察院等行政机关的检查过程中有极高的使用效率。各个行政机关首先就会对经济实体的会计凭证、账簿、财务报表等原始资料进行审核,综合评估被审查单位经济业务是否依法合规,会计处理是否实事求是。通过对会计流程和业务处理的审核,发现单位财务处理和内部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从而做出整改建议或处理决定。

三、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会计档案归档整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

单位领导不够重视,财务人员管理意识淡薄,导致财务日常工作与会计档案管理相脱节。多数单位只对会计日常核算是否合法重视,对会计档案管理置之不理,没有设置财务档案管理人员,对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监管更是少之又少。会计人员培训学习中,很少进行会计档案的装订和保管进行培训,大多数是由会计人员兼管,会计人员大多忙于日常会计核算,疏于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的基本规范,档案的归档范围和标准不明确,使得归档整理的会计档案不规范,不能达到科学归档管理的要求。

(二)会计档案资料归档不完整

大多数经济实体单位只认为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专业资料应该整理归档,却对会计文件材料如:财务预算、决算,单位制定的财务制度等会计文件材料的汇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日积月累会计档案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受到了严重影响。

(三)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多方面的,思想意思和业务水平是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一些单位财会人员兼管财务档案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不遵守会计法关于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规章制度不能认真落实,重日常财务核算轻会计账务保存管理,不按法律法规执行,伪造、篡改、更换记录凭证的现象也个别出现:也为自设假账、自建账外账等违规行为创造了便利条件。造成会计核算工作不严谨不规范,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会计人员一点点小过失长期积累严重影响了国家宏观决策、危害极大。

(四)财务档案管理部门设立不完善、归档不规范

单位设立财会档案管理部门是当代财务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法律法规的刚性要求,但实际工作各单位对财务档案工作均重视程度不够,管理规范,大多数段位都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档案管理部门,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由会计人员兼任。财务会计档案的整理、归档、保管、销毁工作不受重视,大多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多年来只归档不鉴定,也没有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定期销毁,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无法完成,造成已经过期的会计档案仍长期存放无人管理,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整体工作的质量和成果。

第3篇

关键词:高校;财务档案;管理;利用

高校财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高校发展过程中经济业务往来的真实记录,与其他档案材料相比较,有其独特性,实物凭证多,查询利用率高。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校合并热使高校规模日益扩大,高校财务档案库藏剧增,给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高校财务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是权衡一个高校综合水平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所以,做好高校财务档案管理是建设现代大学管理体系的重要工作之一。

1 高校财务档案组成

从中国现代会计管理体系来看,高校财务档案主要由下面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会计核算材料,主要包括:①会计凭证。②账本。③工资津贴表。④财务报告。⑤银行存款对账本。⑥余额调节表。⑦会计档案移交。⑧销毁表。⑨保管表等。第二部分是财务收入收据,主要包括:①行政事业单位非税统一收入票据。②单位往来款票据。③学生学费收据。④校内收据。⑤服务业统一收据等实物票据。[1]

2 高校财务档案的特点

2.1 真实性。高校财务档案是记录高校经济业务的重要历史资料。学校发展过程每单经济业务往来的具体情况,都是由一张张具体而有效的票据凭证及时真确地记录在案。档案具有不能修改的特性,它决定了任何时候出现任何与经济有关系活动的凭证都必须是真实有效的,财务档案保存的就是高校所有财务往来的直接证据。

2.2 专业性。财务会计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财务档案因其专业性特点,必须由财务部门专业人员整理、装订、造册归档,根据现行管理制度要求和实际需要须在财务管理部门管理保管1到2年后才会将实物案卷移交高校综合档案馆收藏保管。对一般的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对归档后的财务档案卷宗的分类管理与利用存在一定的难度。

2.3 利用性。高校财务档案在高校档案利用过程中,是利用率比较高的。它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财务部门管理利用的头两年,这一阶段主要是财务内部审核、结算和相关业务查询;第二阶段是移交学校综合档案馆之后的查询利用,主要为高校的审计、财务、总务、后勤等部门及高校的老师、高校毕业学生等个人需要查找相关财务凭证展开服务的。特别是每年的高校财务审查、不同层级和目的的审计等都需要大量查阅财务凭证,以便一一核证相关问题。所以说高校财务档案具有较高的利用性。

3 高校财务档案管理措施管见

3.1 单独设立财务档案馆藏库房或财务档案馆藏专柜,专门收藏财务档案,实施专项管理。这是根据财务档案的真实性、专业性和利用性三大特点而提出的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之一,它不同于学校日常活动和管理产生的文字和图片档案,它还有唯一性、不可复制的特点,如果管理不善出现损毁或丢失,那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也是从档案法所要求的安全性这个重要环节出发考虑的。不少高校由于领导意识和硬件、经费等因素,对高校档案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给财务档案设置独立的库房或专柜,只是任由档案馆人员根据现有的库房条件,与其他档案卷宗混合归放在一起,给管理与利用造成了很大的不便,甚至造成卷宗的错放或丢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2 遵循财务会计专业特性,科学制定管理规范与查阅流程。财务会计业务是每个工作日都会产生财务会计实务凭证的,时间性强,业务量大,实物凭据大小长短不一,卷宗多,归档后只有进行有效管理,才能达到方便查阅利用。

(1)按编年目录有序上架归档。财务专用库房档案柜档案上架顺序,以年份为基准,排列方法按S走向排列,上架。每个档案柜都要做好标签,注明该柜财务档案的年份、排列序号等说明,基本要求是做到一个小标签就是该柜子卷宗的小说明书。

(2)柜内组件编目要详细明了,一目了然。财务实物的账本、附件等财务档案的上架,要注意做到每组档案都有编目,并做好标签说明,标准是做到打开柜子,面对一柜子的账本、附件资料,可以随手拈来不费工夫,提高利用效率。

3.3 加强档案专业人员财务知识的提高。财务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特点较强的工作,一般是由财务人员收集、整理、编造卷宗,在财务部门保存1到2年后才移交到高校档案综合馆的。由于财务工作人员整理财务实物凭据时一般都只是按照财务会计管理的要求编造卷宗的,与目前综合档案管理的规范不完全一致,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财务档案的特殊性,也是给综合档案馆管理带来困难和挑战的原因之一。因为档案工作人员一般都是非财务专业的,对财务会计实物凭据造册归档不太熟悉,这种双向知识性差异导致了管理和利用上的隔阂。档案管理人员因为不熟悉财务知识,在财务档案利用中,常出现找不到要找的财务档案而需要财务人员配合的尴尬局面。所以,加强财务人员的档案知识培训,与加强档案人员的财务知识普及都是非常必要的,还要创造条件积极促进高校财务和档案部门的业务交流,使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做得更规范,利用效率更高。

4 做好高校财务档案利用的几点技巧

4.1 提高档案利用的质量。按照档案管理法规的规定,档案馆一般只提供查询、复印等利用,不外借,财务档案更不例外。财务档案利用率最高的是财务凭证,高校财务每年都会遇到学校财务部、审计处、高校上级财务主管部门等的审查,高校设备、后勤等部门及学生、老师对财务档案的查询利用。尤其是审计部门,常常一审就是要查好几年上百卷凭证。而凭据复印是查询过程中常遇到的难题之一。因财务档案的特殊性,实物凭证一卷的厚度达3厘米,而且长短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复印难度大,每次复印出来,很难达到工作需要的标准。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影像技术,甚至是手机也可以被应用到档案利用工作中来。如面对需要复印的凭证,可以用相机或手机把凭证拍摄成照片,利用网络技术传输到电脑,再利用计算机合成WORD文档,经过PHOTOSHOP等图片软件处理,页面修正、黑白对比度的调整等技术手段的处理,一份清晰完整的财务凭证就可以提供给利用者,效率也大幅得到提高。

4.2 财务凭证查询前后的归档技巧。财务档案查询、审计部门的审计,所涉及的原始凭据少则一个月,多则一年,甚至好几年,有时搬出来的卷宗堆积如山,用后归档工作琐碎繁重,但周而复始的反复查询利用,要求归档上架要恢复如初,才能为下一次的查询工作提供准确无误的服务。下面就财务凭证利用前后的查找、归档上架的实际工作技巧做一些介绍。

①整理。面对需要审计的凭证,管理人员需要预先根据查询或审计者提供的年份范围,列出馆藏清单,核对无误后打印2份清单(一份供档案管理人员使用,一份供审计或者利用的部门工作人员使用),然后根据清单去库房查找实体凭证。如果遇到卷宗错放号码年份排列不顺等情况,则需要对凭证单重新整理按年排序。如遇到一次要审计一批多年上百卷的,管理人员必须提前准备多个箱子,按一年一箱在箱子上编好年份,把需要查找的凭证按年份入箱,以备审查。

②凭证利用后归档。凭证审计后,必须完整归档上架。如遇一次性审计数量较大,加上现实库房条件不是很好,空间拥挤,光线暗淡,在归档上架时就非常容易出错,会给下次利用带来困难。归档上架顺序可按如下规程操作:a.上架凭证按年、月分类。b.核对上架凭证年份、月份与档案柜年、月编号必须相同。c.核对上架凭证年、月、卷号和凭证盒编号必须相同,无误才能安全上架。一般一盒放置2卷凭证,每次利用后,最好把盒里原有的凭证与将要上架凭证核对凭证号是否相连,做到利用一次核对一次,不能丝毫有差错。如:2013年5月份第44卷凭证不小心放进2013年6月第44卷位,那么下次需要再利用,就必须对2013年所有凭证排查才能找到,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影响工作效率。

万事就怕认真,做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也一样。档案管理人员平时要多加强财务知识的学习,掌握财务档案的特点和规律,对管理的财务库房和专柜做到了如指掌,才能把此项工作做得有条不紊。无论遇到多大量的财务审查,都能将工作顺利完成。档案事业是平淡的,平淡的事业上开出娇艳的花,是我们档案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第4篇

档案管理工作是局管理基础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维护本局经济利益、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工作。局档案是指本局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记录,其构成是以科学技术档案为主体,包括计划统计、财务管理、经营活动、劳动工资、教育培训和党、政、工、团工作等方面的材料。为规范局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完整、系统保存企业档案,认真改造档案行政管理和保管利用两种职能,依法管理档案事业,全面提高档案工作的“三服务”水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企业档案管理办法》、《国有企业文件材料归档办法》的要求和《广电集团梅州供电分公司档案管理办法》,特制定我局档案管理办法。

一.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

我局在筹备、成立、经营、管理及产权变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应列入归档范围,主要有:

一)生产技术管理方面

1、上级下达的技术性指示、命令、决议和决定;

2、主要技术问题的请示和批复;

3、本单位近期电力规划;

4、有关生产技术和安全方面的规程制度;

5、有关生产技术的年度计划、工作总结和统计年报;

6、有关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等管理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

7、有关生产调度、通报、自动化、安全监察、用电管理工作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

8、质量管理、标准计量、信息工作等管理中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

二)计划统计方面:有关各种计划统计年报表和计划管理、统计分析活动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

三)劳动工资方面:有关定额、定员和劳动调配以及劳动工资、劳动保护、保险、奖罚等工作中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及名册、年报表。

四)财务管理方面:有关财务管理中的各种帐册、报表、凭证和文件等。

五)教育培训方面:有关干部、职工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文件等。

六)党、政、工、团工作方面:有关党务工作以及组织,纪检监察、宣传、人事、保卫工作所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行政管理、共青团和工会工作中所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等。

七)基本建设(工程)方面:是指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和竣工验收文件。

八)设备、仪器方面:有关设备供货合同、设备厂试验报告、合格证、说明书等出厂文件材料。

九)局各部门单位与其他法人或组织之间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技术合同、购电合同、并网协议等合同、协议。

十)归档:文件材料主要包括纸张,光盘、磁带、照片、胶片,物等各种载体形式。

二.归档时间

一)各项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应在第二年第一季度内,将应归档的文件材料组成保管单位,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审查后,交办公室归档。

二)基建项目文件在其项目鉴定,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归档,周期长的可分阶段,单项归档。

三)会计文件材料在会计年度终了后由财务部门按归档要求负责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保管一年后由财务部门编造清册,经部门负责人审定后移交档案部门保管。

四)重要会议(如电力工作会议、党代会、团代会、职代会、工代会等)文件材料应在会议结束后十五日内交办公室整理归档,重要会议记录应在第二年的一月份交办公室归档。

五)合同、协议签订后移交一份给办公室归档。

六)重要设备、仪器开箱时,有关业务部门应在检查验收设备出厂技术文件材料,在开箱验收后即时登记,安装调试后归档。

七)局员工外出参加公务活动形成的文件材料应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归档。

八)光盘、磁带、照片及底片胶片、实物等形成的文件材料在工作结束后及时归档。

九)下列文件材料应随时归档

1、县级供电企业体制改革形成的文件资料包括接管代管县由供电企业的有关情况、文件、合同、会议纪要、议案、工作方案、实施细则等方面的文件材料。各职能部门专(兼)职资料员在文件材料形成后及时移交办公室归档。

2、变更、修改、补充的文件材料。

3、内容机构变动和职工调动、离岗时留在部门或个人手中的文件材料。

4、企业产权变动过程中的文件材料。

5、其他临时性活动形成的文件材料。

三.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

一)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准确地反映企业在各项活动的真实内容和历史面目。

二)生产建设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文件材料(含宿微胶片、照片、录音、录像、磁盘、光盘等),由项目负责人指定有关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后交办公室归档保管。

三)各项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由各职能部门按其生产范围,指定有关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后交办公室归档。

四)归档文件应为原件。因故无原件的榀为具有凭证作用的文件材料。文件材料归档后不得更改。

五)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已破损的文件应予修整,字迹模糊或易褪变的文件应复制。

六)办公室在接收归档材料时应全面检查归档文件的质量。交接双方应认真核对移交清册,并履行签字手续,移交清册各留一份以备查考。

四.文件资料档案的保密管理

一)对机要档案、重要档案、重要会议记录必须由局分管领导批准,只准在档案室查阅。

二)文书资料档案原则上只能在档案室阅读使用,不得外借,如确因工作需要,须经局办公室领导批准。

三)非财务部人员查阅会计档案,须经局财务部领导批准。

四)档案资料未经批准,不准擅自复印,经批准同意借出或复印的档案,不准转借他人和擅自拆卷,私自摘抄,不得带出局外,更不得划道填字、涂改、损坏文件。

第5篇

关键词:会计档案;科学管理;财会部门

会计档案是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财会部门或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并按照统一规律保存起来备查考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材料,还包括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的存储软件、会计数据磁盘、磁带、光盘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档案是重要的经济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单位的重要档案之一,它在会计工作和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的利用价值,《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都对会计档案管理做出了规定。会计档案管理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的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有利于堵塞漏洞,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因此,会计档案管理是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充分重视和加强会计档案的管理,进一步提高会计档案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会计档案在各项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1会计档案的特点及作用

1.1会计档案的特点

会计档案是国家全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原始记录性、信息性、知识性和价值性,但由于它反映的对象内容及业务性质不同,又决定了它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会计档案的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1)来源的广泛性。会计档案来源于具有独立会计核算的单位。因此,凡是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财务收支的单位都会形成会计档案。

(2)内容的专业性。会计档案是通过会计核算的方法形成的,而这种方法是会计特有的专门手段。通过这种专门手段形成的会计档案是与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紧密相关的,其内容是直接反映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所有各项经济业务收支情况,表现出会计档案的专业性。

(3)形成过程的严密性。会计核算是利用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和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地记录、反映和监督。因此,会计核算的严密性也就决定了会计档案形成过程的严密性。

1.2会计档案的作用

会计档案作为一种经济档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上市公司需要对外披露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其合法经营的全部经济活动和经营成果都储存在会计档案中。其次,企事业单位对外融、投资,都需要向协作单位提供几年的有关会计数据,而会计数据也都来源于会计档案。第三,司法部门查处违法乱纪、贪污受贿问题更需要财务方面的确凿证据。第四,国家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财务数据。不仅这些离不开会计档案,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活动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会计档案则保留了全部经济活动的痕迹,为日后分析经济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提供依据。只有加强会计档案的科学管理,才能充分发挥会计档案的重要作用,保证为国家、社会、各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2会计档案科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有的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对财务档案工作缺乏充分的认识,只注重内部财务项目的实施,认为只要出具了财务报告,提出了财务意见,作出了财务决定,该财务项目就结束了。相对忽视文件材料的汇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甚至认为财务工作过程中大量原始凭证的整理是一件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根本不把财务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形成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非常熟练,经常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和学习,但对档案知识,特别是对会计档案规范化赘理标准知之甚少。也没有参加过会计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与学习。不少单位重会计业务,轻会计档案管理,存在会计业务与会计档案管理相脱节的现象。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也不完善,没有配备专人管理会计档案。有的单位甚至由出纳会计兼管会计档案,这是不符合规定的。

2.2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有些单位的财务部门,领导对资金的管理比较重视,而对会计档案的管理不够重视,没有建立一整套会计档案立卷、归档、保管、借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无章可循。当今社会,企业经营机制不断转换,经营方式不断更新,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而与之配套的包括会计档案管理在内的机制并未有效建立和健全,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和监管办法。目前,我国在企业会计档案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会计法》、《档案法》中的少数内容以及不具备法律竞争力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而且一些规定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际不相吻合,没有专门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的会计档案法律规范。在以法制经济为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大环境下,这显然不能满足推进体制改革和实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2.3会计档案装订、立卷、归档不规范

会计档案不规范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有些单位不能及时装订会计凭证,而是将会计凭证随意放置在办公桌上,或长时间放在一个纸盒里;第二,装订会计凭证不是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装订而是用订书钉装订,或用一根绳子穿起来;第三,活页账簿装订时无封面,也不按规定编好页码装订成册,会计报表各月份分散存放,未按要求按月装订;第四,会计档案立卷时不按保管期限分别立卷归档,而是统统装在一个档案盒里;第五,会计档案销毁难,会计档案越堆越多。

2.4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就目前一些部门和单位的实际情况看,存在一些财会档案人员不坚持原则,甚至违法乱纪、伪造、篡改、变换记录凭证;开假发票、建假账、建账外账、虚列成本,想方设法偷税。这不仅给国家税收征管设置人为障碍,而且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进而影响了国家宏观决策、危害极大。

3完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3.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各单位要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要提高对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设立档案管理部门的一定要把会计档案同其他档案同等重视,规范管理,不能厚此薄彼。不具备设立档案管理部门的,应在会计机构中指定专人负责会计档案的装订立卷归档和保管工作,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3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按规定应建账的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应当依照本办法管理会计档案。第4条规定:“各单位必须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单位都必须加强会计档案的管理,如果不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各单位的领导一定要提高依法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意识,从法律的高度来依法加强管理,使会计档案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3.2制定规范,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要做好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并结合实际,建立和健全一整套相关的制度。首先,建立财务档案归档制度,明确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归档程序、整理方法、归档要求等;其次,建立和健全档案保管、安全保密制度,采用先进手段和科学方法保管档案,明确职责,确保档案不丢失、不损坏、不泄密。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检查,对做得好的要给予表扬奖励,充分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反之,对于工作做得差的要提出批评,责令他们及时纠正,并予以必要的处罚。凡涉及到本部门房屋买卖、土地使用、财产划分、固定资产、债权债务、经济积案、退休退职材料要另编检索工具,以便长久保管,方便查找利用

3.3规范会计档案装订、立卷、归档和销毁工作

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订会计凭证必须使用会计凭证装订封皮,粘封装订线,并在粘封处加盖会计人员印章。封皮表面的有关内容必须逐项填写齐全。装订完毕必须按月份的先后顺序放入会计档案(凭证)盒中,必须认真逐项填写档案盒面上的内容。第二,综合档案室的单位,财会部门应按综合档案室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将会计档案移交综合档案室保管。未建立综合档案室的单位,会计档案暂由财会部门妥善保管,要明确专人负责保管工作。要配置专用箱柜及防盗、防火、防霉、防蛀设施。第三,各单位的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要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由本单位会计档案管理部门提出销毁意见,会同财务会计部门共同鉴定,严格审查后,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机关和事业单位报本单位领导批准后销毁;企业单位经企业领导审查,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销毁。对于其中未了结的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由会计档案保管部门保管到结清债权债务时为止。

3.4加强会计档案人员知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又包括职业道德。作为会计档案管理人员,首先必须做到严格自律、廉洁奉公,保持独立公正的立场正确运用自己的职能和权力;其次,会计档案资料内容广泛,具有专业性、广泛性、严密性的特点。作为一种专门档案,不能视同一般档案,应按照专门档案进行专业化管理。会计档案的专业化管理,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档案管理学知识,还应具备财会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运用现代化管理软件。因此,除要搞好关于会计和档案的岗位培训外,还要搞好后续教育。主要是通过每年的轮训学习更新知识,一方面,提高会计档案法制意识和依法归档观念;另一方面,提高业务水平,使企业会计档案的管理和监督职能更加有效、更加科学、更加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4结语

在财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统一思想,坚持科学管理和责任心,则可以有效地防范档案管理工作中诸多问题,从而使得财务档案相关信息在质量上得到较大提高,进而对企事业增强活力、竞争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会计档案管理办法[M].北京:工商出版社,1984.

[2]马秀英.谈会计档案管理的规范[J].天津财会,2007,(4):40-41.

[3]张雪珍.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会计档案管理[J].财会通讯,2007,(7):73-74.

[4]时立真.试析改善职业院校财务档案管理的措施[J].内蒙古水利,2006,(3):112-113.

第6篇

(一)管理依据的特殊性

归档管理的会计档案材料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直接产生的,具有原始性、唯一性的文件材料,按照法定程序收集整理归档以后,更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成为可以作为法庭证据的依据性材料。为了保证会计档案管理的合法有效,国家不仅在《会计法》中对会计档案的管理做出了明确规范,并且专门制定、颁布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予以规范,这在其他门类档案中是不多见的。在此基础上,各个大型国有企业包括我公司在内都制订了专门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使会计档案成为企业档案管理中最为规范、明确、高效的门类之一。

(二)来源的特殊性

由于企业的自身特点,使档案管理的前期阶段,即归档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前整理和按时移交,成为档案管理中最难以规范化管理的阶段。因为归档材料的形成主体成分众多,素质参差不齐;归档材料产生的时间、处所及环境条件各异,所以归档材料质量的可控性较难提高,会计档案的来源同样存在这些问题。虽然会计档案归档材料是由专业的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移交给档案部门,而且在移交归档前进行过审查,但是会计凭证来源各异,数量繁多;会计账簿专业性强,分类严格;其他会计资料种类繁杂,难以准确分辨,这些特点在其它门类的档案中都是不多见的。此外,对于会计档案归档材料积累、整理方法、质量及归档时间界定等要素均有明确、严格的规定,同样也有别于其它门类档案。在归档时间上,当年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由财务部门自行保管一年,待下一个年度才移交归档;在整理方法上,会计档案归档材料是由会计人员而不是档案人员负责组卷及装订,以确保卷内文件材料的有机联系。

(三)管理的特殊性

会计档案是经济活动的直接凭证,与企业经济活动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会计档案归档范围必须涵盖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必须如实反映经济活动各环节之间的客观联系,这就要求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对企业财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业务工作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积极配合;会计档案归档材料种类多样,寿命周期长短各异,保管期限各不相同,有3年、5年、10年、15年、25年和永久等六个档次,这是会计档案独有的特点;由于会计档案数量多,特别是短期保存的数量大,需要经常进行价值鉴定和及时销毁。在我公司,只有会计档案能够做到定期组织进行鉴定、销毁。这些方面均与其他门类档案有明显区别。

(四)利用的特殊性

由于会计档案涉及企业的经济利益,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和严格的保密要求,必须依法依规严格管理,无关人员不应当接触。因此要求企业档案部门做出适应会计档案自身特点的专门规定,对利用会计档案的主体、时间、地点及管理要求做出明确、细致的要求。要对利用者的资格进行限制和审查,采取措施保证在利用会计档案的过程中不致造成失密、泄密,要规定明确的利用程序并对整个利用过程实行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在确保馆藏会计档案完整与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发馆藏会计档案信息资源。

(五)信息化管理的特殊性

自2005年我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起步以来,由于各门类档案信息化建设难度不一,因此进展步伐也各不相同,而会计档案信息化就是其点比较鲜明的一类。可以说,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速度是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所谓进度最快,即会计档案是最先完成案卷目录数据库建设的门类;所谓进度最慢,即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完成会计档案卷内目录数据库的建设,更不用说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了。事实上,会计档案本身的特点已经决定,后两个数据库的建设既没有必要性也没有可行性。这个特点与其它门类档案数据库建设工作日新月异的局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的实用方法

(一)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控制

会计档案和其它各门类档案一样,必须依法管理,坚持“照制度办事,按程序操作”的要求。

1.在制度建设方面应当抓好三个层次的工作:一是制订专门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二是在国家相关法规修订、企业实际情况变化等情况下,应及时对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三是在实际工作中,应逐步建立健全会计档案接收、管理、利用和鉴定销毁的具体操作程序,使会计档案的管理真正处于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的良性环境。

2.在制度落实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闭环控制,确保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应当做到三个纳入:一是将档案管理制度(包括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纳入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确保档案管理制度的效力;二是将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纳入职工培训课程,确保档案管理制度的宣传贯彻;三是将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纳入企业的经济责任制考核范围,与各单位的工作绩效挂钩,这样才能确保档案管理制度的切实执行。

(二)企业会计档案材料的归档前控制

归档前控制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在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同样如此。因为会计档案在归档之前都是由专业会计人员管理,往往使档案人员产生“会计档案是归档前管理最规范的一类档案”的惯性思维,从而放松对会计档案材料的归档前控制。我们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认识到,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对归档前控制这个环节重要性的认识,必须采取有效手段确保档案归档环节的质量和效率。会计档案材料的归档前控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归档材料进行现状调研,切实掌握归档单位分管领导及责任人是否有变化,弄清应归档材料的数量及保管现状,以及可能影响归档工作进度与质量的其它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要与归档单位的领导及责任人保持沟通,建立经常、及时、良性的信息交流;第三是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业务指导,包括宣传会计档案管理法规与制度,传授归档材料组卷、装订及保管的方法与要求,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等等,特别是在归档单位责任人员发生变动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一般来说,归档前管理工作越及时、主动、细致,会计档案材料的接收归档工作就会越顺利。

(三)企业会计档案材料的接收归档

会计档案的接收归档工作是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环节,必须按照“规范、明确、高效”的要求有序进行。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我们就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每年刚过春节,我们就开始与归档单位沟通,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制订印发当年的会计档案归档计划,确定各单位的归档次序、时间安排、归档材料内容、归档手续以及联系方式,当然每年都要不厌其烦地重申归档要求,以保证归档计划的可执行性。然后就是为归档材料的进馆做好必要的准备,包括柜架的规划安排、位置调整、装具准备等各项工作,在此期间往往还要关注与指导归档单位制作归档材料交接清单的进度与质量。会计档案归档材料的接收工作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按照交接清单逐卷清点,核对名称、编号、数量,精神高度集中,不敢稍有懈怠;一卷档案不过一两斤重,但是要连续将几千卷档案在短时间内进行清点、搬运、消毒、上架,不仅要求有较强的手脑协调能力,还要求有较好的身体素质。

(四)企业会计档案的安全保护

会计档案接收入库以后,虽然组卷、装订环节的工作已由会计人员完成,但是仍然有许多管理工作要做。首先是归档材料的清洁消毒就与其它档案不同,其它档案都是先消毒后装订,文件材料之间的间隙大而松散,臭氧气体容易进入,消毒时间不需要太长;而会计档案是已经装订完毕然后消毒,臭氧气体难以顺利进入纸张之间,不但要求档案在消毒柜中翻开摆放,还要适当降低档案的摆放密度,适当延长消毒时间,使消毒杀菌尽可能彻底。其次是会计档案的装具即卷盒种类多、规格多。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外形尺寸各不相同,因此除了会计报表与其它会计材料采用各门类档案通用的卷盒外,我们还专门为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量身定做了不同规格的卷盒。第三,会计档案的保护、保密管理要求高。我公司于2013年为会计档案库房安装了带指纹锁的门禁系统,改进了防盗实时监控系统,进一步提高了会计档案的安全防护水平。此外,还有会计档案案卷封面、脊背、卷内目录和备考表的制作;总账、分类账和检索工具的建立;由于档案鉴定、销毁而形成柜架空间,必须经常进行倒架调整,比其它档案管理频繁得多;会计档案的数量最多,库房面积最大,日常清洁卫生工作量也最大。这些工作看起来琐碎,但是缺一不可。

(五)企业会计档案的利用管理

利用会计档案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与保障档案完整安全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利用会计档案的主体必须是持证上岗的专业会计人员,因此档案部门应当掌握本企业的持证会计人员名单,并且定期与财务管理部进行沟通,对名单进行更新;其次,利用会计档案必须事先经公司财务部领导书面批准,并有档案部门领导签字确认,以确保利用的目的是因工作需要;第三,利用会计档案必须在档案部门设置的专用阅档室内进行,必须有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现场服务,阅档室内还应当配备监控摄像头、电话等必要设施;第四,如果需要复制档案,必须在审批手续中明确说明,并由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部门内部进行。

(六)企业会计档案的鉴定及销毁

到期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是会计档案管理的最终环节,也是考验一个档案工作者素质的试金石。美国国家档案馆前馆长、著名档案学家巴克先生曾经告诫我们:“人类的档案遗产具有唯一性,不论由于何种原因失去其中任何一部分,都是整个人类的损失。”这句话成为我们每次鉴定销毁工作之前必须重温的信条。为了确保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的质量,首先必须组织鉴定工作小组,由企业总会计师担任组长,财务部门、档案部门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其次应由档案人员制作案卷级鉴定清册,并确保清册的内容与提交鉴定的档案在顺序、数量、内容各方面准确对应。第三,采用逐卷鉴定的方法对到期的会计档案进行价值鉴定。在鉴定前,应要求参加鉴定的会计人员事先做好相应准备,对提交鉴定的档案是否涉及未办结的债权债务,是否涉及正在办理的违法违纪案件等内容要心中有数,以免造成珍贵证据的灭失。第四,鉴定工作结束后,档案管理人员要按照鉴定结论,将经过鉴定的档案分为两个部分,对应当继续保存的档案重新标识、消毒、回库;对应当销毁的档案建立销毁清册,办理审批手续后,送到有资质的销毁单位,采用化纸浆的方式进行销毁。最后,将销毁清册等鉴定工作资料完成签字手续后,及时归档,永久保存。

(七)企业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要点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会计档案有什么样的特殊性,信息化建设都是会计档案管理的必由之路,这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首先,扎实的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是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其次,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应当是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应与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第三,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应当适应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遵循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进行。我们的设想是,对于会计账簿类,数据库建设到案卷级;在其他三个类别中,对于已经归档的档案,数据库建设到案卷级,对于今后归档的档案,在财政部下发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方案》正式实施后,根据实际情况,可能直接建设全文数据库。因为这个方案将对现行的会计档案形成方式和载体形式做出重要调整:除会计凭证类继续采用纸质载体外,其它三类材料即会计账簿类、会计报表类和其它会计材料类都将可能全部或者大部分采用电子载体,不再采用纸质载体。这必将会使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发生相当大的变革,我们应当尽早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结束语

第7篇

关键词:医院;会计档案;信息化

医院会计档案是医院日常业务活动的真实记录,反映医院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经济活动,从会计报表到财务分析,从预算资料到决算资料,从会计凭证到记账凭证,从成本核算到工资发放,一系列的财务管理过程最终形成会计档案。营改增后,电子发票数量逐日增加,用户可以通过扫码或邮箱获取电子发票,一些建立网上报销系统的企业,已不需要粘贴纸质发票,实现了无纸化报销。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2012年开始会计档案电子化试点,每年节约成本1000万元,每年节省库房约400平方米,不需异地调卷,立卷环节减少,工作效率提高。在物联网、云存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医院完善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已迫在眉睫。

一、医院会计档案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1.医院会计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1)档案数量愈见增多。按照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档案中数量最多的会计凭证保管期限由15年增至30年,很多年难以销毁,销毁档案所腾挪的空间又不足以存放新产生的会计档案,为库房存储空间带来极大压力。(2)纸质会计档案查档不便。会计档案经移交档案室后,财务人员及其他职工如需查阅会计档案必须到档案室,一旦财务人员与档案工作人员某一方无法到场,就无法进行档案查阅。(3)电子发票报销未开展。自2016年开始,电子发票已被各行各业使用,而在很多医院,仍停留在纸质载体的管理层级,甚至在电子发票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财务报销仍需将电子发票验证打印,电子发票的便利与现行纸质发票的管理制度已然无法对接,甚至某种程度上反而增加了职工报销的难度。2.医院会计档案信息化的法律保障。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电子档案及其法律效力逐渐得到认同。2015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推行通过增值税电子发票系统开具的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84号),于2015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推行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2015年12月,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了新修订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认可了电子会计档案的地位和效力。2019年4月26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第十二条提到:符合档案管理要求的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2019年12月26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提到:“电子数据包括下列信息和电子文件:……文档、图片、音频、视频、数字证书、计算机程序等电子文件;其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信息。”2020年新修订的《档案法》中明确提出:“电子档案与传统载体档案具有同等效力,可以以电子形式作为凭证使用。”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与修改为电子会计档案提供了法律保障。3.医院现行管理系统的现实依据。医院现有OA系统、HRP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学设备管理系统、LIS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分属各部门管理与运行,互不关联,输出与存储格式不同,与档案管理系统互不兼容。这些业务系统是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进展与体现,同时是信息化未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所带来的负面结果,但也为医院信息化整体构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各自业务系统的运行或多或少都在产生电子文件,如财务工作中,工作核算、绩效考核、各项明细账目等都通过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分析与生成;人事工作中,职工花名册、职务职称任免等都在人事系统中管理。目前,医院会计档案信息化需要解决的是各业务系统的数据衔接、及电子文件归档问题。

二、顶层设计:跨系统的信息共享平台

1.统筹协调,系统数据兼容对接。大数据、云存储时代,数据集中、共建共享是发展趋势,高度系统集成是会计档案信息化的关键,分散式档案管理已不适应发展需求。新修订的《档案法》第三十六条提到,推进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业务系统相互衔接。第四十一条,推动档案数字资源跨区域、跨部门共享利用。构建医院信息资源服务平台,集成办公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各业务工作系统,分系统内各自部门运行,并最终都与档案管理系统关联。对各业务系统中应归档的原始数据统一采集,所有系统内形成的电子档案都可直接归档至档案管理系统,并通过档案管理系统获取数据。2.统一标准,技术规范设计科学。在医院层级实行统一管理流程、统一元数据管理、统一归档标准。财务管理系统作为重要部分,既包含前段财务业务流程,也应符合电子档案的归档格式与标准要求。首先,梳理财务业务工作,确保会计凭证、账簿、报表输出电子格式,明确电子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及归档流程,确定“单套制”与“双套制”的适用范围。其次,制定数据接入技术规范,包括文件格式、接入频率、背景结构、校验规则等标准,实现数据在线归档。3.利用优化,归档与查档流程简化。纸质会计档案的归档流程可细分为打印、组卷、编目、装订、装盒、上架。实现跨系统的信息共享后,对于实行“单套制”保管的会计档案,可以省略打印、手动组卷、装订、装盒、上架等过程,将组卷、编目、移交等流程转至系统间进行。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系统中对待移交档案定期移交,编制目录并根据统一设定的档号规则生成档号,打印移交清单,经领导审批后提交归档,编目信息、电子会计档案元数据等信息一并移交。档案管理系统接收移交数据后,对归档信息各项要求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归档流程完成。查档利用流程进一步优化,电子会计档案移交后,拥有权限的财务人员可自行查阅系统内生成的电子会计档案,也可通过档案查询功能申请查阅存量会计档案的原文“数字化”版本;普通职工查档经由财务人员审批并提交申请(如图1)。

三、电子会计档案:数字化走向“单套制”

1.存量会计档案数字化。选取重要程度高、用户利用率高、纸张损坏率高的存量会计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存量会计档案的数字化可以解决异地利用的困难,方便财务人员的查档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到期销毁后,可延长电子会计档案保存期限,以备可能性的查考。存量会计档案“数字化”的范围应进行明确限定。会计档案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形成时间的近十年,形成时间越久的会计档案,其利用率会相对越低,随时间推移,基本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同时,医院会计档案的利用范围相对集中于药品采购、大型设备购置、“三公”经费、科研课题经费、固定资产等方面。因此,可以将数字化范围限定在以下三个方面,建立专题数据库,方便利用。(1)会计凭证。利用率高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原文扫描,甚至是保存为OCR识别后可以全文检索的双层PDF/OFD格式;(2)非计算机生成、手工填写的总账、明细账、日记账;(3)非计算机生成、手工填写、永久保存的年度财务报告、部门决算。2.电子会计档案“单套制”。电子档案“单套制”已势在必行,虽然目前实行全部电子会计档案“单套制”在短期时间内难以实现,但部分会计档案“单套制”具有现实可操作性。财务部门推进电算化后,核算、内控等业务工作都在计算机端生成、查阅,打印出的明细账、工资册除了保存备考外很少被财务人员查阅,极大地浪费纸张与库房空间。实行电子会计档案“单套制”,记账凭证、工资发放清册、总账、明细账、会计报表、固定资产卡片等经由财务管理系统生成,在财务管理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对接的基础上,都可直接归档至档案管理系统,可以不打印纸质版本(如表1)。逐步扩大“单套制”适用范围,提高电子会计档案占比,通过条码条、影像系统扫描等方式关联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通过与其他业务系统信息共享,对单位内部形成的原始凭证进行数据交换,减少原始凭证打印步骤,分阶段、分批次逐步推进电子会计档案的开展。从实践来看,“单套制”“双套制”将会长期并存,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依赖会越来越强,因此,推进电子会计档案“单套制”,甚至向“单轨制”管理探索势在必行。

四、技术支撑:区块链技术保障“四性”

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风险因素主要是如何保障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对“四性”进行信息检测与安全保障。区块链技术将各个区块通过指针形成不可逆的链式结构,每个区块都含有非对称公钥与私钥、数字签名、时间戳等信息,且每个区块都含有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以此来验证信息的有效性,并允许下一区块的生成。区块数据存储于节点上,节点之间再通过网络形成共享平台。如档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可以看作区块链中两个节点,各自系统中的每一条包含加密信息的元数据就是区块。财务管理系统依照统一标准,对数据进行捕获,由财务部门对元数据信息加密,提出移交存储请求,通过区块链共识机制将信息封装成新的区块,存储于区块链中,档案管理系统通过区域链获取此信息。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点,一旦遭受网络攻击,必须掌握全部数据节点的51%,才可以操控修改网络数据,篡改难度大,几乎不可修改,从而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区块链智能合约机制可以按照预设的规范流程自动执行,通过时间戳等技术记录信息状态,可追溯信息,保障可靠性。运用区块链技术收集数据信息,减少人为参与,并通过共识机制检查文件格式、数据背景等元数据信息,各节点相互配合,保障完整性。区块链技术是新型的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存储于财务管理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两个节点上,即使某一系统信息遭到篡改或丢失,只要另一系统正常运行,数据仍可恢复,并继续更新记录,从而保证可用性。区块链技术并不是独立的,而应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融合实践,只要有利于会计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都应用辩证与发展的眼光看待。

五、人才保障:培养复合型人才

培养兼具档案、财务、计算机三方面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弥补精细化分工的弊端。无论是系统的开发运作,还是利用工作的审核批准,都无法脱离“人”的参与。现代社会,分工愈加细化,工作专业化的同时也造成复合型人才的缺失。同时,系统互联,数据信息高度集中,对相关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高。财务系统与档案系统互联互通,在运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归档与利用的各种问题,具备财务知识与档案知识,可以解决归档的具体范围与在线利用操作细节。同时,系统互联构架于信息技术之上,掌握基础的计算机技能和互联网知识,可以自行处理简单的系统问题,减少因计算机人员忙碌而造成的在线查档延迟。因此,对涉及财务归档及利用的部门都要指定专人负责,并定期组织培训,包括财务、档案、计算机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内容,由浅入深,逐步深化拓展培训深度与广度,为医院会计档案的智慧化管理储备人才。

在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适应技术发展的必要过程。构建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平台,可以节约管理成本,减少资源浪费,由对会计档案的实体管理转向数据管理,由基础核算工作转向管理监督工作,发挥档案的决策辅助作用。开展电子会计档案与档案管理的共建共享,实行部分会计档案“单套制”保管,甚至向“单轨制”管理模式探索,可以有效地提高档案利用效率,节约财务人员频繁到档案室查档的时间,节省职工报销审核来回奔波的时间。

参考文献:

[1]孔繁杰.创新档案管理,打造绿色账本[J].中国档案,2015

第8篇

关键字:会计档案;管理;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 E232.5文献标识码: A

档案是企业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工具,真实、完整、准确地记录着企业开展工作活动以来的原始情况。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是检查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会计档案是由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留存下来的历史真迹,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对国家、企业、社会、个人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比如,当清查拖欠费用、固定资本、税费、生产成本及诉讼等细节问题时,就可以发挥会计档案作为经营管理的凭证支持和参考作用。

1、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室简陋、条件差、管理方式落后,领导不够重视。会计档案室设施不齐全、落后陈旧,档案装备不统一,办公场所空间狭小,会计档案都没足够的地方保存。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缓慢,大多数企业未装配档案管理专业软件和先进的档案技术设备,原因是这些软件使用起来虽然方便,但价格相对高,对使用人员的计算机知识要求也很高,所以现在的多数会计档案不能快捷地搜索,而要通过人工去翻阅目录查找,会计档案的整理也采用手工方式,从而不能满足档案工作的需要。领导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会计档案工作是保管资料、实物的事务性工作,不是企业的主要工作,只要“守好摊”,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上面的检查和提供借阅、查档就行了,忽视了在平时工作中对会计档案的搜集整理和归类工作,导致忽然想查找有利用意义的会计凭证、账簿及报表等资料都找不着,这表明了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细心了解,忽视会计档案对个人、集体和企业利益的重要性,这种轻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思想已无法适应现在的档案管理制度需求。

1.2移交会计档案不及时、不完整、不严密。实务中存在有些财务人员未能在会计年度终了及时归档,而是按自己的时间整理归档会计档案,从而导致一些会计资料的遗失或损毁。财务部对会计档案移交工作不够重视,领导把关不严。在会计档案移交时,只移交电子形成的资料,而对于当年手中收集的所需归档资料随处乱放,不作为移交的内容之一,容易导致在年度归档时缺少应归档的附件原始凭证,还有些企业在归档时,将合同、报告等单独从凭证后抽出来装订,结果造成这些重要的合同与会计凭证无关联性,查找起来也显得特别困难,使会计档案存在不完整,证据链缺失。会计档案移交手续不严密,一些移交档案的资料员或者档案管理人员工作马虎,随便检查,随便清理,该签字的不签字,档案人员对移交过来的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没认真核查,导致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无法一致对应,从而忽视档案移交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程序。还有,财务资料员档案意识淡薄,对会计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只注重本职工作,而在工作中形成的关键和重要资料却不注意收集、整理和保管,导致档案不完整,缺乏系统性和原始性。

1.3档案管理人员和移交会计档案的资料员对档案管理意识不强以及业务素质不高。例如,财务资料员未正确区分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造成会计档案管理混乱;有些财务人员对会计档案的范畴理解不够完整全面,在实务中没把握好哪些属于会计档案,哪些属于非会计档。由于档案人员时常更换,缺乏相对稳定性,而且档案人员的业务技能不够熟练,对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精益求精和钻研的精神。还有很多人认为档案工作枯燥无味,是与外人隔绝、浪费青春的工作,从而很多人都不愿意从事此项工作。移交会计档案的资料员觉得归档工作可以敷衍了事,档案管理人员也这样觉得的话,后续就会导致会计档案的不真实和不完整;也有另外一种情形:会计档案借出后,档案管理人员不及时要求借阅人归还,时间久了,造成会计档案丢失或主要的附件丢失;在岗的专责人员一身多职,不会很重视档案管理,没有时间去理会计档案,有时只是应付一下而已。

2、对会计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2.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提高档案管理重要性的意识,规范管理。各企业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完整归档,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各单位的领导一定要提高依法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意识,从法律的高度来依法加强管理,切实把会计档案管理列入领导工作的日程中,使会计档案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领导还应加强对会计档案设备的更新,完善档案库,推进会计档案保管和利用的信息化体系建设。

2.2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必须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日常化工作,促进会计档案的规范化、有序化、合理化,明确要求、责任,制定档案工作管理目标,并建立健全一套档案管理制度,规范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存、利用等各项工作程序,使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3提高会计工作人员和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提高会计档案的案卷质量,会计人员是会计档案整理的第一责任人。会计人员对会计档案规范化、完整性、真实性整理的熟知、熟练程度决定了会计档案案卷质量的高低。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因此,各企业应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和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树立职业责任心和科学管理意识,强化会计档案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作为会计工作人员和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从而提升会计档案管理质量水平,对企业的稳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4不定期抽查档案的保管情况。公司财务负责人或审计负责人应不定期对会计档案进行抽查,包括会计档案是否装订好,摆放整齐,按类别放好;档案柜上贴的档案清单是否与实质存放的会计档案一致、完整,看有没丢失凭证或账簿,摆放是否有规律,是否按时间顺序摆放,发现问题要当场指正并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3、结语

总之,会计档案的收集、征集、整理、保管、保护、鉴定与利用、制度建设都是不容忽视的。提高会计档案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做好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使得企业规范化、科学化生产经营,记录着企业真实完整的经济活动。

参考文献:[1]陈会改.基层国土所档案管理存在问题与思考[J].档案与建设,2013(8)

[2]杜江华.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1)

第9篇

一、项目档案管理的特点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的过程是多部门多单位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内部往往会涉及规划部门、项目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物资部门及资产管理部门等,外部也离不开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以及供货商等多家参建单位的协作,因此归档文件材料来源广泛,内容繁杂,不仅有招投标资料、勘察设计资料、施工资料,也有监理资料及竣工验收资料等,不仅有基本建设类档案、设备仪器、计算机类档案,还有会计类、管理类档案产生,既有文字材料也有图纸等技术资料,不仅有传统纸质档案还有照片、录像资料以及光盘等其它载体的档案,不仅涵盖了土建、水工、暖通、电气等多专业还会涉及合同、财务、审计、招投标、采购等多个管理领域,此外由于后续设备大修、项目改造产生的新材料的补充归档,使得项目档案管理也是一个动静结合的过程。

正是基于项目档案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项目档案从收集归档、保管利用到鉴定销毁必然是一项复杂的管理与技术并存的系统工程。为实现项目档案的有效管理,企业档案工作者必须要对项目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规划和科学的统筹,通过合理的整合,形成完善的项目档案管理体系,采取重点建设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实现项目档案的齐全、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不断提高项目档案管理水平。

二、构建项目档案体系建设,提高项目档案管理水平

(一)组织体系建设

企业应建立由单位领导分管,档案部门集中统一管理,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自上而下的项目档案管理体制,明确部门和人员职责,理顺项目档案相关单位之间的关系,促进项目档案各项工作协调开展。要根据实际配备合理的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不断强化项目档案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并赋予他们指导、监督和检查的权利,从而保障项目档案从宏观控制到微观管理的有效开展。

建立项目档案收集归档管理网络,将规划部门、项目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设备管理部门、采购部门及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等纳入网络建设范围,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实行岗位责任制,形成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对档案管理部门负责,设计、施工、监理方等外部参建单位对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各分包方对总包方负责的分级管控模式,确保项目档案工作责任层层落实,防止管理重叠和空当出现,杜绝扯皮现象的发生,确保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二)制度体系建设

要不断完善现有项目档案各项规章制度,构建全新的项目档案制度体系,包括标准、规范、制度及流程等,并覆盖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各环节,确保执行有力,落到实处。

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的项目档案管理实施办法,明确项目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制定本单位的项目档案分类编号方案及整理标准,不断提高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补充完善项目档案收集归档制度、项目档案保管制度、项目档案利用制度、项目档案鉴定销毁制度等项目档案基本业务制度和项目档案安全保密制度等专项制度;与有关职能部门配合,建立联合的项目档案监督检查制度及相应的奖惩制度,进一步完善项目档案各项业务流程如招投标文件归档流程、设计文件收集流程、项目档案验收流程、项目档案利用流程及项目档案鉴定销毁流程等,确保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依法实现项目档案的规范管理。

(三)资源体系建设

要加大项目档案收集归档和整理力度,提高项目档案案卷质量,建成内容丰富、确保档案完整、准确、系统的项目档案资源体系。

企业要深入贯彻执行项目档案 “三纳入”、“四参加”、“三同时”工作,项目专兼职档案人员应从项目启动开始,全程跟踪,一站到底。加强档案人员与项目建设人员之间的沟通,积极指导相关部门开展项目档案工作,确保项目档案工作与项目建设同步开展。档案部门要结合项目实际及时制定合理的收集归档工作计划,对时间跨度较小,工程比较单一的,可以在工程完工后集中统一归档,对持续时间比较久的大型项目要实行预立卷制度,明确各阶段项目档案的收集重点,加强重点材料的收集工作,提高项目档案收集效率。相关部门在与设计、施工、监理等外部单位签订合同时,应将项目文件材料的归档和整理要求纳入合同条款,并建立档案部门与财务部门联动的质量保证金支付审批程序,对归档质量不合要求的不予支付,以便有效解决项目档案归档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文件材料的归档质量。

要加强项目档案整理工作,切实维护项目档案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提高案卷质量。档案移交归档时要编制归档说明,按载体性质分别提交归档目录。档案部门要认真做好文件材料的归档质量检查工作,确保项目文件材料手续完备,签字齐全,真实有效。及时做好项目改扩建或设备大修的项目文件材料补充收集归档工作,真正实现项目档案的动态管理;对到达保管期限的项目档案要及时进行鉴定,对无保存价值的档案及时进行销毁,努力提高项目档案整体质量。

(四)利用体系建设

项目档案管理部门要不断强化项目档案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观念,在传统利用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档案利用服务。

要积极推进项目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加快项目档案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不断满足项目档案网络化服务的要求,提高项目档案利用效率。

要加强项目档案编研工作,多角度的开发实用的项目档案编研资料,从而转被动利用为主动服务。如编制项目投资建设情况统计分析及企业设备能力分析对比等,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提供超前的档案服务。

要加强项目档案利用效果的反馈工作,通过收集汇总利用单位的反馈信息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高项目档案利用的方向性,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五)安全体系建设

要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项目档案安全防范体系,既要确保项目档案实体的安全,也要确保项目档案信息的安全和保密。(下转第47页)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