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财务分析的相关理论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1 17:10: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财务分析的相关理论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财务分析的相关理论

第1篇

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定期组织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帮助发现财务管理体系中所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并通过这种方法来帮助进一步解决工作任务中存在的财务风险隐患问题。财务报表是一段时间内单位财务活动的一个有效记录,其中包含了资金的进账与支出,通过这种方法也能进一步提升工作任务的完成效果,帮助全面解决所存在的管理制度不合理问题。财务报表的记录完善工作在企业中已经得到了高度重视,但在此环境下所开展的各项经营管理决策中,报表分析仍然存在落实不彻底的现象,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从实际工作开展的层面进行分析,财务管理与报表分析是相互促进存在的,两者之间并不是独立的,基于报表分析结果基础上所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在管理体系制定完善上都能够从实际角度发出,帮助更好的解决常见技术性问题,帮助经营管理中的企业将资金应用在需求的层面上,保证了管理计划制定的有效性,同时在资金利用率上也会有更明显的提升。除上述几方面内容之外,还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的财务编制完善,这一现象体现在多个层面上,通过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财务编制体系中所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可以更及时的发现,并通过制度方面的相互配合来提升其运行使用效果。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方法及目的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范围包含了单位经营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资金流动记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更好的解决常见资金使用方向不明确问题。还会定期针对单位的固定资金变化情况来进行分析评估,将经营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财务管理问题体现在其中,并通过技术性方法加以解决。报表分析需要在完善的资料信息基础上来进行,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对单位财务活动记录的准确性进行检验,其中存在的问题会及时的上报至管理部门,达到一个理想的经营效果,在此环境下所开展的各项工作计划中,报表分析作为辅助的管理体系,落实开展中会体现出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差异性,对资金做出更有效的分析,这样才能够帮助解决常见技术性问题,维护资金的安全性。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在所开展的财务报表分析中,通常会采用比较分析来进行,首先针对财务报表中记录信息的准确程度进行评估,对其中不准确或者存在误差的信息作出筛选,在此基础上所开展的各项工作计划也能够保障其准确程度。在分析期间会借助计算机软件来完成工作计划,这样能够避免出现人工筛选所出现的信息误差,在评估速度上也有更明显的提升。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质量隐患现象,加强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针对分析对象来进行检测,确保了评估信息的准确程度,后续工作开展中发生误差的几率也会因此而减小。财务报表分析中,比率分析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这种分析形式可以帮助确定各项财务计划的有效性,最终的结果观察也更方便进行,符合现阶段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切实需求。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在所开展的财务报表分析中,将提升财务系统资金稳定性作为工作开展的目标,同时在目标中还会引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收益计划,方便管理人员根据所得到分析结果来确定最终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使财务管理计划也能够配合更高效的开展。报表分析与使用方面的目标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主要区别是使用中的报表需要将信息的更新速度体现在其中,而分析阶段的报表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信息的合理性,对最终分析结果的应用也更加全面。针对常见的技术性问题,分析中会通过方法选择来继续深入解决,以免影响问题对最终的财务结果分析带来不必要的影响。通过分析结果的引入,内部控制也能够更好的结合市场环境变化,达到一个更理想的经营效果,促进财务资金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发挥企业的管理价值。

三、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作用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经营管理计划开展一段时间后,对债务情况作出全面的统计,并配合科学的分析来观察在报表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通过这种分析统计能够帮助企业快速确定自身经营管理理念中是否存在与市场经济冲突的部分,方便企业管理人员对下一阶段的经营管理方向做出调整,在此环境下所开展的各项工作计划中,管理体系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资产债务情况分析是最常进行的,针对企业的负债报表来进行,其结果能够真实的反应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务系统负债情况,结合财务可利用资金来进行分析,能够得到更稳定的经营管理效果,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展分析工作,可以提升企业对负债经营的管理规划完善程度,并在管理计划开展中形成一个更理想的建设效果,协调好债务偿还与企业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这样也能够确保经营管理计划带来稳定的经济收益,并达到更理想的建设管理效果。

(二)利润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这部分分析任务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收益情况来进行的,所得到的结果能够客观的反应出企业的经济收益情况,对经营管理理念也能够起到一个审核的作用,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经济收益与支出问题,在报表分析中会针对这两部分数据做出区分,所得到的统计结果也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利润受市场环境因素影响严重,分析过程中市场环境因素也要得到重视,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够帮助更好的解决常见技术性问题,并为未来的投资建设计划提供一个有利的参照依据。分析过程中会对各项经济收益情况做出明显的区分,通过这种方法来帮助进一步完善最终的工作任务开闸规划,使企业管理人员能够了解利润最可观的投资方向,调整自身发展计划,在最终的效果上也会有更明显的突破,这一点是传统方法中所难以实现的。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此类分析计划主要是帮助明确企业发展期间可供利用资金的剩余情况,分析过程中会搜集整理出大量的工作信息资料,对信息资料进行更全面的审核,企业所开展的经营计划中,资金投入建设利用的同时也会有一部分收益产生,在分析中也主要是针对这两部分内容来进行的。通过管理人员与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方面的配合,分析结果中能够反应出准确的财务资金使用情况,接下来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制定计划,促进管理计划在基层中落实应用更彻底,确保各个项目建设都具有充足的流动资金保障,并为后续的管理建设计划创造有利条件。日常财务工作中应当养成良好的习惯,将资金进账预计出入的流动情况整理成报表形式,方便最终分析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2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理论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066-02

一、财务管理环境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任何事物总是与一定的环境相联系、存在和发展的,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也不例外。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财务管理有着不同的特征,这是因为影响财务管理的环境因素不尽相同。如果把中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看做是一个系统,那么,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以外的、并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便构成了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环境。

(一)研究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环境的意义

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的事物组成的,正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进了世界的发展与变化。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变化,也是各种环境作用的结果。所以,在研究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之前,我们有必要深入的分析一下现时的高等院校管理环境。研究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环境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环境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正确、全面地认识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历史规律,掌握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的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体制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进行必要的改革。

2.通过对中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环境的研究,可以正确认识影响财务管理的各种因素,不断增强中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适应性。财务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实践活动,只有适应了环境,才能有生命力。中国高等院校正处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转型期,更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进行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3.通过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环境的研究,可以尽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体系。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目的,不应仅限于正确地反映财务管理实践,更为重要的是应能正确地指导实践。所以,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环境的研究,应该作为高等院校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同时,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也必将推动财务管理理论向前发展。

(二)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环境的构成

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环境包括的内容十分复杂,如经济因素、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资源因素等。下面简要介绍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有重要影响的几个因素:

1.经济环境。高等院校所处的经济环境是影响财务管理的各种经济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财税政策等。(1)经济发展水平。财务管理水平是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对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会有新的要求;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水平也同样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指对有限资源进行配置而制定并执行的各种机制。现在世界上典型的经济体制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两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仅仅是一种支出管理,高等院校的筹资权、投资权都归上级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只有执行权,而无决策权。这样,财务管理的内容比较单一,财务管理的方法比较简单。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院校拥有筹资、投资的权力,高等院校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做出各种各样的财务决策并组织实施,因此,财务管理的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复杂,对财务管理的水平要求较高。(3)其他经济因素。除以上两个因素之外,一些具体的经济因素主要包括金融政策、财税政策、其他相关因素等。这些因素发生变化,会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

2.法律环境。高等院校所处的法律环境是指影响财务管理的各种法律因素。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行为规范的总和。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必然要受到法律规范的约束。按照法规对财务管理内容的影响情况,可以把法规分成以下几种:影响高等院校筹资的各种法规;影响高等院校投资的各种法规;影响高等院校收益分配的各种法规等。

3.社会文化环境。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卫生、体育、世界观、理想、信念、道德、习俗以及同社会制度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道德观念、组织纪律观念、价值观念等。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必然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但是,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影响程度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影响比较明显,有的则可能微乎其微。

(三)中国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环境

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国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环境还不十分理想,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前景比较乐观。现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关于现代高等院校的管理制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高等院校体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产生了大量低效率的结果,以致中国高等院校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实现高等教育健康良性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新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中国高等院校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产业化发的提出,高等院校的体制改革也面临各种新的形式和问题。但随着中国高等院校各种改革的深入进行,高等院校的管理制度逐渐走向科学和理性。

2.关于金融市场。中国的金融市场并不活跃,但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将为高等院校进行资金的筹集提供良好的条件。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后资金缺口很大,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已成为高等院校快速发展的有效的途径。

3.关于法规政策。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为中国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规范。例如,许多高等院校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这一制度促进了会计专业化,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了财务管理信息质量。

4.关于经济增长。国民经济的增长,给高等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动力。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中国高等院校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机会,中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我们也应看到,目前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缺乏风险意识。如果没有认识到市场因素和人口因素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忽视教育发展的周期性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将给高等院校的发展带来极大隐形风险。

5.关于科学技术。现代电子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提供了良好管理手段。现代财务管理越来越朝着定量分析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具有现代化的数据处理手段,这也向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计算机和财务管理软件在中国高等院校的应用的逐渐推广,为财务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条件,极大地促进了财务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二、财务管理观念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观念和方法的研究,对高等院校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起着决定性作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高等院校财务必须树立新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探索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人本化财务管理观念

重视人的发展和管理是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趋势。高等院校的每项财务活动都是由人发起、操作和管理的,其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智慧和努力程度。因此,在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扬弃“以物为中心”的观念,要理解人,尊重人,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其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知识化的财务管理观念

这里讲的知识,包括科学、技术、能力、管理等等。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是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源泉。财务管理思路、方法、手段等的知识含量,将成为财务管理是否创新、有无成效的关键因素。未来的财务管理将是一种知识化管理,要不断学习财会新知识,运用各种现代化知识(信息技术、数学模型等等)进行财务决策,以解决未来财务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三)风险财务管理观念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利益都具有不确定性,存在蒙受一定经济损失的可能,即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由于高等院校制度改革,使高等院校必须面对市场风险。影响高等院校财务安全的外部因素有:

1.教育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变化。加入WTO后,各国教育组织会加快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步伐,这将对高等院校财务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由于国际国内人才交流、科技情报信息交流加快等因素的影响,也将给高等院校财务安全带来影响。

2.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高等院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制如把握不好,会导致国有资产、信誉等资源流失,会导致工资等支出增加或有负债、隐形负债增加;另外,高等院校规模由小型或中型提升为大型或特大型后,土地、基础设施、房屋建筑物、设备图书和其他一些必备的最低要求,也将会给高等院校财务安全带来财务隐患。

3.国内政治经济影响。财税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保障制度改革、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和与国际惯例接轨会产生一定的风险并有可能形成制度和管理的灰色和真空地带,会给高等院校财务安全带来影响。

4.其他影响因素:经济犯罪、蓄意破坏和外部灾变防治救助系统失灵;突发性灾变;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等。

参考文献:

[1][美]威廉・L.麦金森.公司财务理论[M].刘明辉,主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6.

[2]王化成.浅谈财务管理环境[J].财会月刊,2000,(6).

第3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财务治理;利益相关

公司上市以后,完善、健全的财务治理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各个机构的合理配置,从而规范信息披露,提高信息质量。财务治理的目的是明确企业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协调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上市公司的健康、快速发展,并保证公司财务决策的有效性、科学性与准确性,对于公司的治理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公司的会计信息一方面可以保证投资人了解公司的财务运行状况,另一方面可以使投资人判断出管理者的管理、经营水平。因此,公司采取恰当有效的财务管理,不仅可以保证信息质量的提高,最重要的是满足利益主体的使用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治理的理论框架与内涵分析

界定并认识财务治理的理论框架与内在含义是研究公司财务治理的重要前提与出发点,文本将从财务治理的基本含义、目标与影响因素出发,对其进行研究。

1.财务治理的基本含义

从定义的方面来看,财务治理指的是公司不同利益主体进行共同治理,合理分配财务权利,并对会计信息的披露机制、上报机制与形成机制进行合理规范,最终生成恰当有效的决策机制、约束机制、鼓励机制与评价机制等,平衡公司不同利益主体的权利、利益与责任,从而保证公司财务的科学化决策,提高公司运行效率,最终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财务治理包括外部治理与外部治理。

从财务治理的基本含义中可以看出,公司利益主体是财务治理主体,财权是财务治理客体,财务配置是公司财务治理核心要求,财务信息则是财务治理的主要载体,合理有效的财务机制与结构是财务治理的重要内容,最大程度的实现公司利益是公司财务治理的最终追求。

2.通过财务治理的含义进行治理目标分析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财务治理是其核心内容,因此分析财务治理目标,需要从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两方面出发,对于公司治理而言,最大程度的优化公司资源配置是财务治理的重要目标;对于公司财务而言,实现资本增加与增值即为财务治理目标。因此从中可以看出,财务治理既需要考虑到公司的治理要求,也需要研究财务内容,最终实现公司价值的提高。即提高运行效率,降低治理成本,合理配置财权体系,最终推动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

3.分析财务治理的各个影响因素

(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政府影响、法律影响、市场体系影响、信用体系影响与文化影响等。

任何公司都要受到政府的控制与干预,因此政府的干预程度会极大程度的决定公司的财务结构与股权结构。例如,如果政府对公司的干预程度强,影响程度高,控制程度大,那么公司就容易出现国有股份比例高,股权集中现象明显的情况。法律也会对公司财务治理产生重要影响,如果相关法律体系比较健全,则比较容易保护投资者利益,从而提高公司财务运行的效率。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过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公司价值越容易提升,从而加快治理效率,而市场化程度越低,公司则不容易提升自身价值,治理效率则会不断降低。

总之,从环境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提高财务治理的能力与效率,则必须对失信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与打击,建立良性竞争的社会环境。

(2)结构因素

结构因素包括负债结构、资本结构、股东结构与股权结构等。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适度集中一定的股权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股东价值,同时,保护其他股东的相关权益。此外,如果控股权过分集中,那么在财权分配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忽视其它利益主体的情况,从而影响到财务治理的公平与效率。

(3)机制因素

机制因素包括财务监督、财务决策、财务治理与财务创新等。

公司管理者有时会从自身利益出发,作出的决策不符合公司长远发展的目标,如果股东不及时作出约束与限制,则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例如管理者购买价格昂贵的设备进行办公,或者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损害公司的利益,最终严重阻碍公司财务治理水平的提高。

(4)会计信息因素

真实、透明的会计信息可以有效缓解公司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例如,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鞭策公司管理者,使其对财务治理投入更大的热情,此外,及时并准确的会计信息也是公司利益主体作出财务决策的重要判断与依据。

二、财务治理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分析

1.会计信息对财务治理产生的重要影响

对于大部分公司而言,定期披露会计信息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公司应主要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具体表现在提高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与有效性。只有定期对外公布公司的现金流量、利润情况与负债情况,才能保证公司利益主体及时掌握公司的运行状况。此外,财务报表是公司报表的核心内容,相关性高、可靠性强的财务报表是会计信息具有较高质量的重要表现所在。总之,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能够有效推动公司财务治理的改革与深化,是提高财务治理的重要保证。

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首先,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是由于会计信息可以在利益主体之间进行传播与共享,从而使信息的透明度得到提高;其次,及时而真实的信息披露是公司各利益主体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最后,提高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可以提高公司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并便于国家与市场的评价与监督。

2.财务治理对会计信息的重要影响

当前多数公司实行制度,即公司的所有权与公司的经营权实现分离,在制度的条件下,人并不会主动提供会计信息,通常会主动提供对于公司所有者较为有利的会计信息,而虚报、瞒报不利的信息,这就导致了公司利益主体无法作出正确的财务决策。因此,健全并完善公司的财务监督体系与财务治理体系,有利于实现公司的财务目标,人会主动将公司真实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等信息进行对外披露,保证公司的持续与稳定发展。

此外,我国大部分公司的债权人的实际控制权利较弱,第一股东的控制权较强,导致了财务治理多数在内部进行权利的分配,忽视了外部权利分配的作用,也忽视了债权人对财务治理产生的重要影响,容易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导致债权人难以行使监督财务决策的权利,公司决策误差较大,质量较低,当公司出现决策失误的时候,难以及时偿还银行贷款,影响到公司的筹资与正常运行,长期进行下去则会影响到整个资本市场,产生恶性循环,因此财务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二者相互关联。

总结:

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司财务治理的相关含义,目标与影响因素,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出发,对财务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便能够促进公司的财务改革,加强财务治理,推动公司快速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

摘 要:本文从财务分析与会计学、财务学的关系入手,研究了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与基于财务学的财务分析的内涵与特征,引发了对财务分析学科发展与定位的思考,并结合财务分析面临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提出了改革与发展财务分析专业或方向,创新财务分析理论体系与教学体系的构想。

关键词:财务分析;会计变革;学科定位

中图分类号:F23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4-0081-06

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财务信息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财务分析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财务分析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实践中对财务分析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特许财务分析师(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简称CFA)是全球证券投资与管理界一致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职业资格称号。CFA资格目前在美国金融与证券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美国投资咨询协会”、“美国投资银行家协会”和“纽约金融协会”等机构也都表示其成员应具有CFA资格。同时许多著名大学,包括美国Richmond大学、美国Missouri-Columbia大学、Boston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已经将CFA的考试科目正式纳入他们的教学课程。因此,在财务分析教学改革、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都面临着来自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外的各种各样的挑战。研究新的经济环境下的财务分析、创新与发展财务分析理论与实务,不仅是财务分析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发展与创新财务分析的基础在于财务分析的教学改革,而作为应用经济学或管理学的组成部分,财务分析应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是其教学改革的导向和关键。因此,本文将从财务分析学现状分析入手,在理清财务分析学与会计学和财务学关系的基础上,面对财务分析来自学科建设和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探讨财务分析理论体系和财务分析专业的发展方向。

一、财务分析发展现状

什么是财务分析?什么是财务报表分析?什么是财务报告分析?它们的内涵是否相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是实务界经常提到的问题,也是理论界应该回答的问题。从一般意义而言,人们并不在意财务分析、财务报表分析及财务报告分析的区别,如目前出版的关于这方面的书名就是这样五花八门,说明上述概念的本质是相同或相近的。然而仔细斟酌,它们又有所区别: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分析的对象是财务报告;财务分析的对象是财务活动。显然,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的区别是清楚的,因此,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报告分析的内涵是明确的。但是,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和财务活动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区别财务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报告分析的复杂性。这里将从财务分析所处学科及教学的现状入手,探究财务分析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脉络。目前的财务分析从其分析基础和应用方向看主要来自与会计学的发展和财务学的需要。因此,财务分析主要可分为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与基于财务学的财务分析两种。

1.会计学中的财务分析与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

从会计学角度对财务分析的考察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观察现有会计学教材中的财务分析;另一方面则要研究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这个角度的财务分析通常叫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报告分析。

(1)会计学中的财务分析

目前在我国的会计学教材中设置财务报表分析一章的较少,而在西方国家一些会计学教材中,包括会计学基础和财务会计[1](或中级会计[2])中往往都设有财务报表分析一章。会计学中的财务报表分析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主要介绍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如水平分析法、垂直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对更进一步的会计分析(包括会计政策等变更对财务报表影响分析)介绍的较少;

第二,主要介绍几个重要财务比率,没有对财务比率体系进行论证与分析,也不进行财务比率的因素分析;

第三,会计学中的财务报表分析不研究财务比率分析的应用。

(2)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

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以会计学中会计报表信息为基本出发点,运用会计分析方法对影响会计报表的因素进行分析与调整,为财务比率分析奠定基础,从而准确分析企业单位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等状况,并进而形成一门独立的、边缘的科学。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拥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内容体系;

第二,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以会计报告信息分析为出发点,以影响会计报告信息的因素(特别是会计假设、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因素)变动为分析重点;

第三,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往往将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等作为会计信息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第四,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在处理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的关系上,往往强调财务效率。

2.财务学中的财务分析与基于财务学的财务分析

从财务学角度对财务分析的考察也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观察现有财务学或财务管理教材中的财务分析;另一方面则要研究基于财务学或财务管理角度的财务分析。这个角度的财务分析通常就称为财务分析。

(1)财务学中的财务分析

目前,无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国家一些财务管理类教材中都有财务分析一章。[3][4][5]财务管理中的财务分析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将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职能,与财务预测、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评价与激励等并列;

第二,将财务分析(或财务报告与分析)作为财务管理的基础,提供财务管理中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与分配活动决策的有用信息;

第三,将财务分析定义为财务比率分析,往往以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为分析的体系和主要内容。

(2)基于财务学的财务分析

基于财务学的财务分析,以财务学或财务管理目标为基本出发点,以反映财务活动与经营成果的财务报告与内部报告为基本分析依据,以专门的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为分析技术工具,形成一门独立的、边缘的科学。基于财务学的财务分析内容广泛,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基于财务学的财务分析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拥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内容体系;

第二,基于财务学的财务分析以财务学的领域为导向,以价值分析与量化分析技术为基础,以公司财务比率或能力分析、证券市场分析等为主要内容;

第三,基于财务学的财务分析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包括证券估价、业绩评价、风险管理、企业重组等;

第四,基于财务学的财务分析在处理财务分析与会计学的关系上,往往将财务报告作为分析基础信息。

应当指出,从财务分析现状看,无论是会计学中的财务报表分析还是财务学中的财务比率分析,都无法反映财务分析的本质与全部内涵;无论是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还是基于财务学的财务分析,都体现了财务分析学的独立性、综合性与边缘性。然而,在当今经济变革的时代,随着经济环境(包括实践与理论)的变化,财务分析的需求与供给都发生了变化,不仅有目前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基于财务学的财务分析,而且会出现基于其他学科的财务分析。因此,财务分析学科现状、理论体系、方法体系等都面临着来自学科发展和实践的挑战。

二、财务分析发展与定位的思考

关于财务分析的学科定位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有人将其划归会计学,有人将其划为财务管理,还有人将其划为金融学、统计学等。财务分析之所以定位较难是因为它是一个与上述学科都相关的一个边缘性学科。前面论述的无论是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还是基于财务学的财务分析,都说明了这一点,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财务分析的发展应该充分考虑学科的边缘性和独立性。

财务分析学实际上是在会计信息供给(会计学)与会计信息需求(财务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它通过对会计信息的透视与剖析,满足会计信息需求者的不同要求。因为在会计学与经济学、管理学和财务学等学科的关系中,都涉及到会计学的发展如何满足相关学科发展的信息需求,其他学科发展如何有效利用会计信息的问题。一方面,毕竟会计学并不是单纯满足某一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会计提供的信息往往需要分析与转换而成为信息需求者的有用信息;另一方面,经济学、管理学、财务学等相关学科的复杂性也不能要求会计学者完全或直接掌握其会计信息的需求,对相关学科决策需求的分析与转换为会计信息需求,也是会计学发展所需要的。在会计学与相关学科关系的信息转换中,财务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分析就是根据相关学科或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将标准的会计信息分析转换为决策与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同时,财务分析又根据相关学科理论与实务所需求的信息,分析转换为会计应该提供的信息。财务分析的这种地位与作用,在会计学与财务学关系发展中体现的最为明显与清楚,如图1所示。随着相关学科理论与实务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加大,财务分析在连接会计学与相关学科关系中的地位与功能将进一步扩展,如图2所示。

从财务分析在会计学与相关学科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看,随着会计学科地位的提升以及相关学科对会计学信息需求的范围、数量与质量要求的提高,财务分析学将在分析主体、分析对象、分析内容和学科地位上有进一步的扩展与提升。财务分析不仅要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信息需求者的需要,而且要满足管理者、员工等内部信息需求者的需要;不仅要满足管理学理论与实务发展的需要,而且要满足经济学理论与实务发展的需要。可见,仅仅从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和基于财务学的财务分析已经不能涵盖财务分析学科的范畴,基于其他学科和领域会计信息需求的财务分析将随之产生与发展。因此,伴随着财务分析地位的提升,独立于会计学专业、财务学专业等其他相关专业的财务分析专业或方向的产生将成为必然。

当然,财务分析专业方向的设立与定位必然涉及对现行会计学科和财务学科定位的思考(注:作者在《会计相关性引发的思考》和《财务学科定位与发展研究》两篇文章中都有探讨,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论述。)。这里所说的独立于会计学专业或财务学专业,是指在目前会计学属于工商管理二级学科、财务管理属于工商管理的企业管理二级学科下的现状而言。若重新界定会计学科内涵,将会计学科地位提升为会计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则财务分析专业方向所属的学科可定位于会计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如图2所示,财务分析专业方向将以会计学科为基础,扩展其应用领域至经济学、财务学等各个领域。

三、经济环境变化对财务分析的挑战

财务分析的发展要适应学科地位及专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充分考虑经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市场经济体制、资本市场、企业制度和会计准则等经济环境的变化。从财务分析最基本需求者,即外部投资者及投资环境和内部管理者及环境出发,金融市场发展和企业决策控制方面环境的变化将挑战传统财务分析体系和内容;从财务分析基础供给者出发,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变革也必然挑战传统财务分析体系与内容。因此,要建立现代财务分析学科体系,提升财务分析学科地位,必须面对各种挑战,创新财务分析理论与方法。

1.金融市场对财务分析的挑战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经济金融化的进程也日益加剧、程度不断加深。经济金融化表现在经济关系日益金融关系化、社会资产日益金融资产化、融资活动证券化。在这样的情况下,金融体系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的运行与发展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整个市场机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中的参与者,无论是证券市场参与者还是信贷市场参与者;无论是企业、个人、政府及非营利组织还是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投资基金、保险公司;无论是中央银行、证监会还是银监会、保监会,都需要和应用财务分析信息进行监管、经营和决策。由于财务分析主体和需求者的变化,传统的财务分析理论、体系、内容和方法都面临着挑战。

2.企业管理决策与控制对财务分析的挑战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角。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随着企业发展目标与财务目标的转变,为保证企业资本增值目标的实现,必然面临着企业投资、筹资、经营、分配各环节的决策与控制,企业管理决策与管理控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企业管理中无论是管理决策(如战略决策、财务决策、经营决策),还是管理控制(如预算控制、报告控制、评价控制和激励控制),都离不开相应的财务分析信息。财务分析是现代企业基于价值管理的基础。而由于传统财务分析信息使用者主要是外部投资者,因此随着管理决策与控制对财务分析信息需求的转变,财务分析基础信息和财务分析基本内容也都面临着挑战。

3.会计变革对财务分析的挑战

会计信息一直是财务分析最基本和重要的信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和会计国际化趋势,我国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会计学的领域与内容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会计报告信息披露内容与时间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会计变革的实践使依据会计信息的财务分析必然也面临着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挑战。

从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变革对财务分析的挑战看,财务报表发生了变革,财务报表主表、附表的种类、格式、内容的变化,使得会计信息的内容和内涵随之改变,从而增加了财务分析的内容;会计假设、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确认、会计计量等的变化及灵活性,使同一经济业务所记录与报告的结果发生了改变,增加了财务分析的难度;不同国家会计准则差异、会计报表合并方法差异、特殊会计业务处理方法差异等的存在,使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与可靠性判断更加复杂。

从会计学的领域与内容变化对财务分析的挑战看,会计新领域的出现,如通货膨胀会计、跨国企业会计、企业重组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行为会计等,使会计信息量大增,这必然增加了财务分析的内容与难度;会计学内容的更新,如筹资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增加,投资中证券品种的增加,等等,使会计报表信息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增加了财务分析的复杂性。

从会计报告信息披露内容与时间变化对财务分析的挑战看,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增加,特别是自愿披露内容的增加,使财务分析内容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会计信息披露时间的缩短,提高了财务分析的频率,对财务分析的及时性要求更高。

四、财务分析理论体系与教学体系构思

面对市场经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对财务分析理论体系与教学体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思考,创新财务分析理论体系,设立财务分析专业方向,改革财务分析教学内容。

1.财务分析目标的思考

财务分析目标是建立财务分析理论体系和内容体系的关键。财务分析的目标应与财务分析信息使用者的目标相一致。随着财务分析信息使用者的增加及信息使用者目标的多重化,财务分析目标必然出现多样性与多重性。

从财务分析主体或信息使用者角度看财务分析目标,可分为投资者财务分析目标、管理者财务分析目标、监管者财务分析目标、利益相关者财务分析目标等。投资者财务分析目标又可分为股权投资者财务分析目标、债权投资者财务分析目标。管理者财务分析目标可分为高级管理者财务分析目标、部门管理者财务分析目标等。监管者财务分析目标可分为政府部门财务分析目标、中介机构财务分析目标等。利益相关者财务分析目标可分为客户财务分析目标、供应商财务分析目标、员工财务分析目标等。

从财务分析信息使用目的角度看财务分析目标,可分为基于决策的财务分析目标和基于管理控制的财务分析目标。基于决策的财务分析目标可按决策类型分为投资决策财务分析目标、筹资决策财务分析目标、经营决策财务分析目标、分配决策财务分析目标等。基于管理控制的财务分析目标可按控制环节分为预测、预算中的财务分析目标、业绩评价中的财务分析目标、管理激励中的财务分析目标等。

2.财务分析的内涵与分类思考

在对财务分析现状、学科定位、面临环境的挑战和分析目标研究的基础上,界定财务分析的内涵是建立财务分析理论体系的关键。财务分析是财务分析主体为实现财务分析目标,以财务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为基础,运用财务分析技术,对分析对象的财务活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为经营决策、管理控制及监督管理提供依据的一门具有独立性、边缘性、综合性的经济应用学科。

财务分析的主体是多元的,投资者、中介机构(如财务分析师)、管理者、监管部门、其他利益相关者等都是财务分析的主体。他们都从各自目的出发进行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的分析依据或基础以财务信息为主,其他相关信息为辅。财务信息包括财务报告信息和内部会计报告信息,资本市场金融产品价格信息和利率信息等;其他相关信息包括非财务的统计信息、业务信息等。

财务分析的对象是财务活动,分析的内容是其可靠性与有效性。所谓可靠性分析是分析财务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地反映了财务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特别是分析那些由于会计信息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原则与方法的差异、变更、错误等对财务活动可靠性带来的影响。所谓有效性分析是分析财务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支付能力、增长能力等,以判断分析对象财务活动与结果的质量,为经营决策、管理控制及监督管理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

因此,从相关主体看,财务分析可分为投资者财务分析、管理者财务分析、监管者财务分析、客户财务分析、供应商财务分析、员工财务分析等;从分析方法看,财务分析可分为会计分析与比率分析;从服务对象看,财务分析可分为外部财务分析和内部财务分析;从职能作用看,财务分析可分为基于决策的财务分析、基于控制的财务分析和基于监管的财务分析。

3.财务分析的体系与内容思考

在明确财务分析目标、内涵与分类的基础上,可将财务分析的体系与内容构建如下:

第一,财务分析原理。财务分析原理主要介绍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该部分与目前的财务分析教材类似,主要包括财务分析导论、会计分析、财务比率分析三部分。财务分析原理是财务分析实务应用和财务分析专题分析的基础[6]。

第二,财务分析实务。财务分析实务是根据财务分析实践的需求,从分析主体或分析目的出发确定的,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基于金融市场的财务分析[7];基于投资决策的财务分析[8];基于管理控制的财务分析[9];基于相关利益主体的财务分析。本部分是对现行财务分析的创新与挑战,广泛考虑了金融市场对财务分析的需求、企业经营管理对财务分析的需求以及其他财务分析需求领域。

第三,财务分析专题。财务分析专题是针对财务分析殊业务或特殊情况所进行的分析,主要包括:通货膨胀情况下的财务分析;基于合并报表的财务分析;跨国公司财务分析。这些专题反映了在特殊经济环境下财务分析的特殊问题与难点问题。

这种体系体现了分析理论与分析实务的结合;一般分析原理与特殊分析方法的结合;外部投资分析与内部决策控制分析的结合。财务分析的这种创新体系可反映在一本教材中,也可通过三本教材或更多本教材来体现。

4.财务分析专业设立与教学体系改革

设立财务分析专门化方向,进而发展财务分析专业是财务分析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前面从财务分析的学科地位谈到财务分析专业方向设置的必然性。从财务分析实践需求看,财务分析专业方向的地位也是明显的。因为几乎所有企业都进行财务分析,设有财务分析岗位。在证券市场上,国外早已存在财务分析师职业,而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对财务分析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与此相对的是,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既没有单独设置财务分析专业,也没有设置财务分析方向,这显然难以满足企业部门和证券市场的需求,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需求是不相适应的。

财务分析专门化方向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应根据上述财务分析目标、分类、体系与内容而建设。如果将课程分类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四类,则财务分析专门化方向的课程设置如下:学科基础课: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专业基础课:会计学、财务管理学、投资学、金融学、统计学;专业方向课:财务分析原理、财务分析实务、财务分析专题;专业选修课:证券分析学、管理控制、价值评估、企业管理学等。

财务分析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及由此产生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我国的财务分析从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演变而来,在近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财务分析的理论、实践及学科建设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可喜的是,我们看到财务分析始终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完善。任何一个方向、专业或学科都要经历从无到有、由弱而强的发展过程,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过程都需要人们的不懈努力。本文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财务分析学科发展的关注与投入,以加快财务分析学科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 Robert F.Meigs,etc.Financial Accounting(Tenth edition)[M].McGraw-Hill.2001.

[2] Paul M.Fisher,William J.Taylor,Rita H.Cheng.Advanced Accounting.Eighth edition.South-western.2002.

[3] Eugene F.Brgham,Louis C.Gapensk.Financial Management:Theory and Practice[M].The Dryden Press,1997.

[4] 赵德武.财务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 陆正飞.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6] Leopold A.Rernstein & John J.Wild.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Theory,Appl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M].McGraw Hill,1998.

[7] Stephen H.Penman.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and Security Valuation(Second edition)[M].McGraw-Hill,1998.

第5篇

(一)财务分析课程的特征。财务分析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

1.基础知识宽泛、理论性较强。财务分析是财务会计的进一步延伸,是对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和应用,当然财务分析不仅局限于会计信息,还会用到计划、预算、定额信息,行业平均或标准信息、统计信息、金融信息、市场信息等。所以,学好财务分析必须首先理解会计、统计、金融、税务、管理学原理等基础知识。

2.实践性、应用性较强。财务分析课程是建立在会计学或财务会计、统计学、管理学原理、经济法等基础课程之上的综合性应用课程,是对过去所学财务专业知识的提升,也是一门基本技能课程,是实践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

3.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完整的财务分析既要采用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计算分析有关指标或项目的变化或差异及其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又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说明。

4.用途广泛。财务分析课程所阐述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既可以为企业的潜在投资者、客户、职工等单个分析主体服务,也可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进行预测、决策服务,还可以为企业外部的金融、财税、审计等监管机构服务,用途非常广泛。

(二)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教学目的不完全相同。本科会计、财务管理专业财务分析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财务报表的会计分析、财务效率分析、各种财务专题分析、财务综合分析与绩效评价、财务预测与企业估价等。其教学目的是加深对财务报表的理解,掌握运用财务报表分析和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方法,基本具备通过财务报表及其他资料分析企业过去和预测企业未来的能力,以及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经营决策的能力。财务分析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各类分析主体的实际财务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价。总之,会计或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学完财务分析课程后,应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基本的分析技术进行常规性的分析和判断,具备基本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和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授式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目前的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主要是采用传授教学法,教师通过口授讲解课本知识,所授知识点基本都在课本上。从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实际来看,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主要以介绍书本现有的概念、方法为主,案例教学较少,不利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适应性不强,独立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很难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2.案例教学效果较差,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1)目前的财务分析教学中所用的教学案例,大部分是教材中配套的或是财务分析相关参考书中的,这些案例往往是根据至少一两年前的企业数据编写的,与授课当时的市场经济环境不一定吻合,不能联系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进行分析。

(2)教学手段比较落后,影响案例教学效果。

(二)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1.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太低。目前大部分院校财务分析课程的期末考核主要采取卷面闭卷考试形式,平时考核主要采取平时作业形式,很难全面考核学生对财务分析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财务分析课程成绩主要以期末成绩为主,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最多不超过30%,有的院校平时成绩只占20%或10%,这就导致不少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学生投机取巧,期末突击复习,不能真正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技能。同时考核主要是以期末卷面考核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由于考核内容不全面,很难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考核时间比较固定。目前财务分析课程由于课时普遍较少,其考核主要还是期末一次考核,平时很少有课堂讨论、阶段性测验等考核形式,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三、改革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和考核方法的建议

(一)改革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方法。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应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财务分析的基础理论(如:财务分析的概念、目的、信息基础等)以传授式教学方法为主。会计报表分析、财务效率分析、财务综合分析及财务分析的应用(财务预测、企业绩效评价,企业价值评估)等应以案例教学为主。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会计分析、财务效率分析及财务综合分析等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案例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根据需要还可让学生根据分析出的问题,提出今后的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活动的改进方案或建议,并完成书面财务分析报告,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

2.精心设计和编写案例,提高案例质量。财务分析教学案例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来选取或编写,应尽量选择最新的具有代表性的财经案例。教师可以通过查找相关书报资料或通过网络取得案例,也可以根据平时搜集的实际财经事件编写案例,或者找一些业绩较优或具有热点效应的上市公司,以他们的财务报告及重要财务事项为基础、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编写案例。

3.认真组织案例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财务分析案例讨论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

(1)讨论准备阶段。教师在组织课堂案例讨论之前,提前三天至一周给学生提供案例资料,明确案例分析和讨论的目的和要求,让学生根据案例讨论要求查找和阅读相关资料,独立做好必要的分析,为案例讨论做好充分准备。

(2)课堂讨论阶段。课堂讨论可根据上课学生人数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方法。若上课学生人数不超过30人,可直接进行课堂集中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讨论,教师应鼓励每位学生各抒己见;若上课学生人数超过30人,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不超过10人),先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位同学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充分讨论,总结完善形成小组观点。然后进行集中讨论,由教师随意抽选各组的学生阐述本组的观点,然后与其他小组同学展开讨论。在课堂集中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所选主题进行讨论。

(3)讨论总结与报告撰写阶段。课堂讨论结束时,由教师对学生的主要观点进行简要点评并进行讨论总结,提出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讨论结果,结合自己的见解进一步思考总结,完成财务分析报告。

4.一人一企,边学边分析。让每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选择一家上市公司,下载所选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的财务年报及重大财务事项临时公告,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按照教学进度,逐步分析所选上市公司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等的变化情况及变动原因,利用上市公司近三年财务报告数据,结合行业平均或标准水平,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发展能力及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作出评价,结合企业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对企业的未来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作出科学预测,对企业未来的经营和财务活动提出参考建议,对企业目前的价值作出评估。学生每人选择一家上市公司,边学边分析,教师不定期抽查点评,可防止分组讨论中部分学生偷工减料,自己不分析,直接利用别人的观点,又可避免因所有学生作业或案例资料内容相同引起的相互抄袭。

5.改革课堂教学手段,开设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网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应开发课程教学网页,拓展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空间,将财务分析教学所用的教学大纲、课件、案例、作业等及时挂上网,便于学生随时查寻。开设网上答疑、网上论坛专栏,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能随时交流,拓宽案例讨论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中国证监网、万德资讯、巨灵经济信息网、巨潮咨询数据库等金融数据库搜集案例分析和讨论所需的企业的贝他系数、适时的利率、汇率、经济增长率等财经数据。根据上课内容,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声音、图像、图表、动画及相关数据的展示,模拟实际财务分析工作,将抽象的财务分析理论和方法具体化、形象化。

(二)改革财务分析课程考核模式。

1.丰富考核形式。财务分析课程的期末考核除采取闭卷考试形式外,也可采取开卷考试形式或采取分析报告(或小论文)等形式。财务分析课程的平时考核除采取平时作业考核外,还可采取案例讨论、课外财务分析报告(或小论文)、平时测验等形式。

2.分散考核时间。财务分析课程考核除期末考核外,还可采取期中考核,平时可采取不定期作业考核、案例讨论考核、平时测验等形式,主要评价学生的平时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第6篇

(一)财务分析课程的特征

1.理论性强

财务分析是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加工与处理,解读相关信息时仅仅掌握会计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学会利用宏观经济信息、微观金融信息、统计信息等信息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这门课程在学生攻读完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统计学以及经济学原理等课程后开设,旨在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其应用能力。

2.实践性强

财务分析既是一门综合应用型课程,又是一门基本技能课程。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财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不同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情况做出评价,对企业的管理质量、战略实施成效进行判断,对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有效预测。

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财务分析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定量分析时可采用结构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等方法,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或指标体系对公司经营成效给予评价并做出判断。于此同时,还需结合定性分析。依靠主观判断及相关分析,根据企业财务报表以外有关企业所处环境、企业自身内在素质等方面情况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总体把握。

(二)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

层次不同,专业不同,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的则不完全相同。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财务分析旨在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他们需熟悉财务报表的组成内容、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原理,系统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备灵活的思维方式和操作能力。学生应能运用分析的基本方法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各类型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做出正确的分析、评价与决策。

二、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和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编选教材案例素材不足

目前教材大抵分为两种,一种以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为主,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业能力和成长能力,加之杜邦分析法、沃尔评分法等综合分析方法。一种通过项目质量分析法分析评价企业的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及现金流量质量,最终分析财务状况的整体质量。但教材所选案例基本是有针对性的对每一章节的理论、概念的举例说明,选取的案例较为单一,不能同当前的经济环境、市场状况紧密结合进行分析,缺乏时效性、针对性、系统性。

2.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

财务分析是一门应用型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训练其分析技巧。需要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参与,且学生的参与尤为重要。但财务分析这门课程任务重,课时少,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介绍财务分析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缺乏实践应用的训练,既让学生对口头说教失去耐心,又没有给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

(二)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1.考核方式单一,一考定成败

财务分析这门课强调其应用性、实践性、技术性。但诸多财经类院校、学院在对其进行考核时考核方式单一,通常最终成绩=平时成绩×30%(40%)+笔试成绩×70%(60%)。平时成绩以教学考勤及分小组案例分析为主,笔试成绩则是期末闭卷考试成绩,期末一考定成败。但由于期末考试在考试题型、考核时间等方面较为固定,不能客观的测验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部分学生投机取巧,零时抱佛脚进行突击式学习,为了不挂科而学习。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技能。

2.考核时间固定

目前财务分析这门课程课时较少,虽然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但基本上期末考试一考定成败,平时成绩的考核固定在期中考试和小组案例分析两次。平时鲜有课堂讨论、阶段性测验等考核方式,无法随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三、改革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和考核方法的建议

(一)改革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方法

1.重视案例库的建设,改进教学效果

以大案例为主,小案例为辅。收集一个系统的案例,选择一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年报,从项目质量分析、财务比率分析,到财务报告分析,均以这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和相关披露资料为依据,由始至终的贯彻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使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此外还需收集小案例有针对性的阐述某些问题。例如,在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期的分析上,可以将具有代表性的采用零库存管理理念的日本丰田、美国戴尔两家公司作为小案例选取对象。

2.一人一企,边学边分析

老师在教授的时候选择一个上市公司进行系统的教学。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选择一家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下载该公司三到五年的财务报告,分析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报表附注及其他相关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情况做出评价,对企业的管理质量、战略实施成效进行评判。每个学生选择的上市公司必须不同,不得重复,既可以杜绝案例分组某些同学搭便车的现象,又杜绝了相互抄袭。

(二)改革财务分析课程考核模式

1.丰富考核形式

我们既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考核学生在应用性、实践性、技术性等方面能力的提高,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一人一企,边学边分析的教学模式。学生每人每次对其独立选择的上市公司的分析情况则是平时成绩考核的依据。老师上到哪里,他们则分析到哪里。比如对一个公司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业能力、成长能力四方面的分析则构成四次平时作业。在学生提交作业后,老师及时反馈,将其分析中的优缺点及时传达给学生。期末考试可采用半开卷的形式。先闭卷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再开卷考察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选取某上市公司的年报,给出宏观经济数据、行业数据等基础资料,由学生完成该公司的财务报告分析,不硬性规定报告必须由哪几部分构成,由学生自由发挥。

2.分散考核时间,提升平时成绩占比

第7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课堂教学;思考

财务分析课程作为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都比较强的综合性学科。随着我国经济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人们理财意识的增强,财务分析作为一门专业知识受到越来越多相关群体的重视,在专业领域和普通大众的理财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高等院校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内容、方法、考评机制和理念等方面都难以完全满足这一目标,这就给广大财务分析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思考。作为从事财务分析教学的一线教师,本人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一、拓展教学内容,建立以财务报表分析为中心的多维分析体系

毫无疑问,财务报表分析是整个财务分析工作的中心环节,但不是唯一环节。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体制改革与现代公司制的出现,财务分析的领域不断扩展,早已不限于初期的财务指标分析,在企业重组、资本市场、企业评估、绩效评价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就要求财务分析提供信息具备多维性的特征,即财务分析中要兼顾战略分析、会计分析和前景分析,做到内外部信息的结合、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的结合、定期与不定期信息的结合以及数字与文字信息的结合。很难想象仅凭分析几个主要财务比率就能做好一个企业的财务分析。因此,在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除了抓住财务报表分析这个中心环节进行教学以外,还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拓展相关学科知识,如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中的迈克尔·波特五种竞争力模型和,SWOT,分析法,以及市场营销各种竞争策略,这些知识都是可以渗透到一个特定企业的财务分析内容中的。只有建立多维的财务分析体系,财务分析才能越透彻、全面而充实。当然如果学生在进行财务分析之前就具备这些学科知识,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进行财务分析之前加以提示或引导,使之树立多维的财务分析思维理念。

二、完善教学方法,加强案例式教学和实训教学

(一)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有效途径,它被工商管理学科广泛采用。对于财务分析课程来说,教材中一般都有案例,这是一大优势,但教材里的案例往往是导入式的,更多的是例题类的,其特征要么太简单要么一个案例贯彻教材始终,难以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我们建议在保留导入式和例题类案例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的案例教学,最好有单独的课时安排,可以放在财务分析体系某个能力分析之后,也可以在全部教学内容讲述完毕后,以现实中真实的上市公司相关资料为蓝本进行局部或综合财务分析,同时遵循案例教学“准备——小组讨论——集中讨论——总结评价”的一般步骤。由于分析结论大都有专业分析机构分析报告的比较和参考,因此这种案例分析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训教学对于财务分析课程来说,就是进行上机实验。这一般需要增加6-8个课时。通过实训课,主要使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的相关软件(EXCEL)进行财务报表的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和综合分析,并撰写分析报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讲解软件分析的过程,常见几种财务分析图的绘制和财务分析报告撰写的一般格式。该部分课时虽然不多,但是通过实训取得的教学效果却是事半功倍的。当然,如果无法单独安排财务分析实训课,可以考虑将这一内容放到财务管理综合实训中开展。

三、改革考评办法,建立多元化的成绩评价机制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往往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一门课程是否掌握的唯一手段,致使为考试而读书,忽视了能力培养的过程。这与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相悖。其实,教学评价不应是最后一个环节,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即从学生课堂教学前的准备、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到课程结束时的考试,对学生作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考核。所以,建立财务分析课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就应包括课堂发言、书面作业、期末考试及总结反馈几个阶段,而不应只是专注于考试成绩的评价。

在这种多元化的成绩评价机制中学生课程总成绩可以由几部分组成,比如,可以包括理论部分考试、以上市公司为对象进行实例分析然后上交财务分析报告和上机实训三部分。总成绩由以上三部分成绩组成,但每一部分的权重可以有所区别:理论部分采用闭卷的形式考试,可以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大概占60%;以上市公司为对象进行实例分析这是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和学完了相应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分析,并单独完成分析报告,大概占30%;上机实训可以考核学生上机操作情况,大概占10%。

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财务分析理念

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大学学习来说至关重要,财务分析课程的学习也不例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错综变化,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信息呈现出综合性、复杂性、多样性、动态性等新特征,这就要求在校学生不仅需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具备时间空间上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适应财务分析工作的新要求。因此,教师在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留白”,不要大包大揽,要留下充足的时间给他们思考和分析,并在思考分析方法上给予建设性的指导,使学生完成从被动到主动、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变。

另外,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告诫学生必须树立财务分析理念,即任何时候只有对可靠的财务资料和信息进行充分的加工分析,才能发挥其诊断、监督、预测、决策的作用,才能为相关利益群体服务,否则财务信息和资料恐是枯燥、孤立的无用信息。这一点无论是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还是今后的个人理财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先治.财务分析教学资源系统建设的尝试[J].中国大学教学,2007(6).

[2]鲍金良,晓芳.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4).

第8篇

【论文摘要】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选择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财务分析体系、发挥其财务管理职能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司治理的内涵以及与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关系,对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我国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公司治理层面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针对现状提出几点建议而进行探讨。

一、公司治理与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相关性

公司治理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企业控制权的配置与分享安排;二是对董事会、经理人员和工人的监控及绩效评价;三是激励方案的设计与推行(钱颖一,1995)。由于企业是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是一个法律虚构(JensenandMeckling,1976),公司治理是在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二者的分享安排中实现的。公司治理的与有效的财务分析体系的相关性可以通过反映在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之间的关系之上,如图1。

(一)公司治理是完善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企业建立财务分析体系的目的是不断完善企业财务治理,而公司治理是财务治理的前提和理论基础,在公司治理理论下所产生的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委托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不同层次经营者之间在公司财产占有、使用、处置、剩余分配与监督控制等方面制衡的理论,而这些正是财务治理理论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二)公司治理的完善程度制约着会计信息质量

财务治理作用于财务会计分析进而生产与披露符合管制要求的财务会计信息,为参与公司治理的各个主体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重要的信息来源,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使得公司治理能够有效运作。符合管制要求的财务会计信息一方面借助其反映的职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的揭示,为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正确进行相关决策提供指南。另一方面,财务分析体系所揭示的信息,又反映出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是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评价的基础,对经营者真实、客观地评价可以起到降低道德风险、提高激励的作用。

(三)财务分析体系构建的有效性是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

公司治理理论关于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实现是通过财权在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分配的变化实现的,而不同的财权配置又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机制”和“机会体系”而公司治理效率的高低又完全依赖于激励机制与监控机制的效率,而财务分析的内容中包括公司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的效率治理,因此良好的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是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效手段。

二、公司治理层面上我国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当前财务分析体系的关注点有限,缺乏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

首先,当前我国的财务分析体系强调的依然是专家的分析职能,很难说是以公司价值创造为目标追求或是以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其关注点仍未转向公司的有效治理以及公司增值。其次,当前的体系人为地将财务与公司治理割开,尽管当前的分析体系内含财务与经营两个领域,但对经营问题的关注通常大于对经营效率进行的评价,并且这种评价是与公司价值创造的目标、公司战略、资源配置、绩效衡量以及公司治理过程相脱节。(二)当前的财务体系信息披露及时性和相关敏感度强

2009年信息披露指数的平均值62.65,可靠性、相关性和及时性指数在2007年以后出现上升。从2005年到2009年信息披露指数、可靠性、相关性和及时性的变化来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相关性对经济环境变化的敏感性非常强,当经济环境变化势头好时,上市公司会选择早披露信息,而且所披露的信息相关性高,当经济环境变化趋于低谷时,披露信息及时性下降,同时所披露信息的相关性降低,而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可靠性相对要稳定些,对经济环境变化的敏感性较弱。

三、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创新会计管理体制

传统会计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会计监管主体对会计管制失控;会计控制目标无法实现;基础工作薄弱、监督职能弱化。由此可见,传统会计管理体制已成为影响公司治理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以创新。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减少财务舞弊的现状

建立规范、健全、有效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机制,一是优化股权结构,建立多个股东共同制衡机制,防止大股东“掏空”行为。二是改善董事会结构,引入强制性积累股票制度和网上投票制度,强化董事的义务与责任,严厉处罚董事和高管人员滥用公司财产、转移股东财富的行为。三是强化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改革独董酬薪领取渠道,让独董能够对财务报告发表独立意见。四是协调独立董事与监事关系,强化监事的义务和责任,发挥监事对财务报告的监督职能。

第9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课程;教学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引言

大学本科财务分析课程是财会类专业核心课程,这门课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财务会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设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培养应用型财会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学习财务理论知识同时学生要有财务专业实践能力,财务分析课程是培养财会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课程,为了提高财务分析教学质量,实现财务分析教学在企业实际中的运用目标,很多高校教师对提高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张先治(2007)指出保证财务分析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建设一个全面的财务分析教学系统。陈卫军、徐文学、陈平(2012)指出财务分析课程采用实训教学时可以选取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作为实践教学的案例材料,培养学生运用财务分析理论知识的能力。财务分析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创新是为了提高财务分析教学质量,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学生运用所学财务分析知识在实践中的能力,为企业输送高知识技能专业人才。与此同时,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对提高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也起到关键的作用。

二、提高财务分析课程质量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

《财务分析》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教授《财务分析》课程中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再将实际案例融合进去,让学生们以学制用,充分理解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财务问题。采用案例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是将一个典型案例并与《财务分析》课程讲授的知识点进行分析的一种案例教学方法。一般会让学生在巨潮资网上选取结合当前经济热点的行业的财务报表,通过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为基础,对该企业进行财务分析,这样学生对分析的案例公司较熟知,同时在教授理论知识时更能让学生增加兴趣。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选取某上市公司作为典型案例时要剔除具有复杂业务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业务太复杂将会影响财务数据准确性;并且不能选取ST公司作为案例公司,该类公司连年亏损,财务数据不稳定且不具有代表性,可能随时退市。在选取的上市公司最好是近几年公司业绩良好并稳定属于具有良好前景的企业;同时最好是成熟的上市公司,上市时间在五年以上的一般财务数据及资料相对比较完善。根据以上要求选取的上市公司作为典型案例来用于《财务分析》课程的讲解具有全面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学生掌握财务分析知识更加具体。

(二)实践教学

财务分析课程基于会计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对应用型财会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知识要求较高,并且要求应用型财会专业学生还要具有较强的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型财会专业学生要想学好财务分析课程,首先要掌握会计学,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除了需要进行案例教学之外,更需要加入实践环节。实践教学第一是要培养学生通过运用软件直接可以计算财务数据中相关数值的能力,第二是培养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理论知识,锻炼自身分析公司财务数据的能力。实践教学一般分成上机操作教学和课堂组织讨论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财务数据的分析以及财务报告的撰写,将应用型财会专业人才今后输送到企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上机操作教学进行上机操作,首先让学生上网,进入上市公司网站,下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将选取的公司财务数据导入Excel中。然后通过所学财务分析理论知识并运用Excel的计算功能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财务比率分析,最后撰写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报告中说明上市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并提出自己对该公司相对应的财务见解。与此同时在分析上市公司报表时,要求学生了解与该公司同行业情况,并将同行业相关数据导入Excel中对比分析该公司与同行业财务状况。上机操作教学让学生掌握运用Excel如何对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各财务指标的分析比如财务比率分析、质量分析和综合分析,更好地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财务分析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方法得到实践训练。

2.组织讨论教学组织讨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另一种形式,将班级学生以四五个人为一个小组,组织各组同学对选取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分析出相对应的指标进行分析得出案例上市公司近几年的财务状况,如公司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投资能力以及企业的发展能力,分析得出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上市公司可能需要完善的意见。组织讨论课时,一般由各组选派代表,并通过制作PPT的形式讲解各组选取上市公司的基本简介、行业基本状况、披露该公司的财务报表以及相对应的财务比率,同时对在分析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提出小组的意见,汇报完毕以后其他组学生对该组同学讲解的内容进行提问或者评价。通过互动学习可以提升学生们对于这门课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了专业知识,对分析案例公司的情况更加了解,拓宽了课本之外的知识。互动学习之后,授课教师对每组同学分析上市公司给予点评并提出改进的意见。通过组织讨论教学的形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让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各组同学分析上市公司的方法以及针对不同公司财务状况提出的宝贵意见。

三、提升财会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提高财务分析课程质量的前提是需要专业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财务分析课程教授与学生的掌握,从而影响到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该门课程是与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会计学都有相关性,随着信息时展,固步自封的学习模式早已被淘汰,专业学科知识都在日新月异信息时代中不断更新,专业教师要随时对自己进行充电,学校可以组织同行专家为年轻专业教师进行知识讲座。专业教师要具备教研能力,研究新的教育理念,采用适合财务分析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首先授课不能采用填鸭式教学,课堂上要给学生留出时间去消化本节课的知识并培养学生对这门课实训部分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专业教师要具备运用先进多媒体教学模式,这样可以提高授课效率并在课堂授课时可以及时补充一些专业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多的接受到专业知识增加专业知识面。专业教师具备运用网络教学模式,网网上的学习资源丰富,巨潮网、上深交易所数据都披露了财务分析所需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数据,这些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可用于财务分析的教学。另外教师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借助qq、微博等沟通工具进行课下答疑。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深入到企业中锻炼实践技能,结合在企业锻炼中实际发生的事项作为案例进行实践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大学中专业教师要具备双能型的教学资质,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提高财务分析的教学质量。专业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就财务分析课堂表现进行反思、检查、评价、总结。在总结时,可以向本专业教师探讨教学思路,学习或借鉴同行的教学经验,这样教师教学能力得以螺旋上升,从而财务分析课程质量效果会稳步提高。

四、总结

提高财务分析课程质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自我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影响着应用型人才学习这门课自我的创新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实践技能,从而让学生对该门课深层的理解起到关键作用。与此同时,教师通过提高自身教学能力适应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专业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加全面具体,在学生将来学习专业课程时可以更好地把相关课程衔接在一起,在各门课之间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卫军,徐文学,陈平.基于上市公司网上资源的《财务分析》实训教学探讨[J].财会通讯,2012(1中).

[2]许秀梅,王秀华.基于分析能力培养的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环节设计[J].财会通讯,2013(6中).

[3]张莉芳.《财务分析》课程开放式案例教学法[J].财会月刊,2014(1下).

[4]高娟.《财务分析》四维交互递进式教学模式浅探[J].财会通讯,2015(1).

[5]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第七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