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环境保护调查背景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1 17:10: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环境保护调查背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环境保护调查背景

第1篇

[关键词]区域地质调查矿山生产环境保护作用

中图分类号:TD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126-01

我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新常态对地质工作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我国在区域地质调查开发方面比较注重“量”的积累,各类资源的产量增长都比较大。现在,按照新的发展模式,根据调结构、转型升级、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政府在能源资源保障方面,对勘查开发的资源种类实行了管控,目的是逐步减少勘查开发易造成环境污染的资源,加大对清洁能源勘查开发的支持力度。矿山资源的开采与矿山地质环境是相辅相成。因此在矿产整个开发与开采过程中做好区域地质监测与调查至关重要。既能保证矿山安全有序的生产,又能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能够合理进行资源开发,实现环境与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一、矿山地质问题

由于矿山开采对于矿山周边水资源的污染影响了植被的生长,造成矿山地质出现松散,为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地下岩石的应力发生改变,以前的岩石应力均衡被破坏,以及矿石废渣的乱堆乱放,易造成边坡的不稳固,在外力诱发下,极易产生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灾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如不注意保护则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生态环境的负效应。

1.矿山地质灾害。我国矿山地质灾害类型较多。矿产资源井下开采导致的地质灾害诸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矿井突水等。主要发生在固体矿床开采中。

2.破坏地下水资源。采矿过程中进行不合理的开采会破坏地下水平衡系统,导致部分区域地下水及地表水渗漏,使区域地下水量减少,引起地表严重缺水,影响地表植物生长。其次会造成地表与浅层地下水的污染。酸度高、悬浮物浓度大、含重金属离子等矿产资源中含有的污染物会对地表水体和浅层地下水体产生了较大污染。

3.大气污染。矿产采集出来时常常在矿区内露天堆放,会产生大量含有污染物粉尘。特殊矿产资源开发还会排放有害气体。如不注意开采中的环境保护则会发生环境灾害事故。

4.破坏土地资源。在矿产资源的采集过程中,对土地的挖损,不合理设置及维护外排土场及尾矿排弃场都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及破坏。

地质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与开采的矿产资源种类、开采的方式、地质环境条件、开采规模等因素有密切的关联,选择不同时段进行勘探和闭坑会出现不同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影响力较强,且持续时间长,产生破坏性大,即使封闭矿山后,长期时间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矿山从开发至封闭乃至封闭后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对当地地质进行了解以进行有效的保护。

二、矿山区域地质调查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概况、矿山基本情况及远景规划、矿区地质环境条件、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恢复治理等。

三、矿山区域地质调查的方式

1.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有效、迅速的现场数据采集。

2.进行水文地质与岩土力学实验。包括水质测试、淋虑实验、浸泡实验、含水层吸附实验、含水层顶板渗透性试验、采矿引起周围地层渗透性变化试验、矿石固体废弃物中有毒有害元素测试试验、土壤污染试验、溶质迁移与富集规律试验等。岩土力学试验诸如室外原位力学实验和室内岩土物理力学试验。

3.进行长期动态监测。矿山环境的长期动态监测,对于深入认识矿区环境主控因素和互相间关系以及地质环境演变规律等,具有重要意义。矿山环境监测的主要对象有:地面变形、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大气等;主要监测内容为:水质、水位、水温、径流量、泉流量、应力、应变、土壤质量、大气质量。主要监测任务为:正确布设动态监测网店,规定动态监测时间和监测频率,分析动态监测数据资料,预测预报矿山环境演化规律。

四、矿山区域地质调查的作用

1、矿山开采前的区域地质调查

矿山开采前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对矿山的开采具有指导的作用。开发前对矿山进行地质调查,了解和掌握矿区地质环境、自然地理、社会经济背景目的在于防治和预报,特别是对那些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矿山地质灾害的地区。在矿山开发前进行详细的区域地质调查,以此为基础对地下开采进行沉陷岩土变体研究,或者露天采矿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及评价,矿山排水控制人口流场等进行分析研究,以在一系列研究分析资料基础上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矿山开采模式。同时对矿山地质环境研究程度作出预测评估,以此为确定矿山企业承担保护和治理恢复责任的依据,对新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作出规划安排,将预测成果及时应用于矿产勘查实践。

2、 矿山生产过程中的区域地质调查

在矿山开采实践中,经常遇到突发性事故,与模型数据不符等情况。需要即时分析情况,及时进行当下矿山区域地质调查,分析可能产生的地质环境灾害,对生产正常有序进行可能发生的影响及损害。同时分析对矿产资源可能发生的损害。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同时对环境进行保护,并有效保护矿产资源。通过对现有矿山开发过程中产生环境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和成因分析,结合矿山安全评估活动进行示范,从而对指导矿山生产,建立科学合理的开采。

3、 矿山封闭后的区域地质调查

对于封闭的矿山很长时间内进行地质调查为以防矿山地质污染遗留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能得到矿山封闭后周边环境地质变化的基础数据,可以以此为基础为后续其他土地利用开发进行分析。对于已破坏的环境,进行分析以得出治理恢复方案。

总之,区域地质环境调查是针对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环境保护服务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为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为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则提供科学依据,深入探讨成矿构造背景与形成过程,更好拓展区域找矿工作,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从而推动我国区域地质调查方法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意识;公民素质

前言:环境保护意识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所产生的,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环境保护意识已经引起了全球各国的重视,成为公民综合素质的评价因素之一。环境意识就是人们对自然环境和自然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包括对自然环境的态度、自身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环境保护行为。环境保护意识具体又可以分为环境认识观、环境伦理观、环境价值观、环境法制观和环保参与观。如果一个国家的公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就会导致公民在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当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一、两国公民环境意识的差异

为了了解中国、日本两国公民的环境意识水平,对比两国公民在环境意识上的差异,中国人民大学下属的应用统计中心和日本的地球环境学研究机构联合在2013年11月举行了一次统计调查。调查地点在两国的首都――北京和东京,调查采取随机抽样访问的形式,调查对象为市区20岁以上的居民,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均在80%左右,调查结果可信程度较高。两国公民在环境意识上的差异如下:

(一)认知程度

调查问卷针对本国的环境现状向公民进行了提问,其中包括对“空气污染”“水污染”“植被破坏”“工业废弃物排放”“垃圾处理”“噪音影响”“食品安全性”等几大主要环境问题,每个问题都有具有“非常严重”“比较严重”“一般严重”“根本不严重”四个选项。调查结果表示:无论是北京还是东京,公民中认为居住城市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十分严重”的人数达到了八成以上。这说明这两座城市的市民对居住城市的环境相当关心,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已经深入到一定程度。这是两国公民在环境保护认知程度上的共同点。不同点在于,除了“食品安全性”“空气污染”两方面,北京居民在其他几大问题严重性的认知程度上都低于东京居民。这说明我国公民在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上认识还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环境支付意愿

调查问卷中包含了一部分关于民众对环境支付意愿强烈程度的调查,也就是公民是否能够接受由于环境保护而引起的一些日常生活上的不方便,是否同意设立环境税来保护环境,对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优先程度的划分等等。在这一方面,北京居民表现出了比东京居民更加强烈的环境支付意愿。首先在是否能够接受由于环境保护而引起的一些日常生活上的不方便上,北京居民有高达75%的部分选择了愿意,明显超过东京居民的67%支持率;而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优先程度划分上,北京居民有八成的人数认为环境保护优先于经济增长,而东京居民认为环境保护优先于经济增长的人数只有六成;在设立环境保护税方面,北京居民的支持人数比反对人数多,而东京居民中反对人数比支持人数多。

(三)环境保护行为和公益活动

调查问卷就两地居民的生活环保习惯进行了调查,列举了六项常见的环保行为,向两地居民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节约用水、乘坐公交车、节约空调电能等方面,两地均有40%以上的居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而购买无农药蔬菜、购买环保用具等方面,能够做到的居民就比较少。这说明公民是否保持行为要结合环保行为所花费的经济成本来决定的,如果环保行为花费的经济成本低,居民就能够保持这种行为习惯;而当环保行为花费的经济成本高的时候,居民就不乐意去保持该种习惯。而在各种公益活动的参与度上,两次参加过环保游行等活动的人数不足城市居民的30%。这说明环保公益活动在两地开展的次数不多,公众的参与度不高。

(四)对两国之间环保协作的态度

环境问题是不分国籍的,作为地理位置邻近的国家,中国与日本更应该积极开展环境保护上的协作,积极改善社会环境。而在北京和东京,市民普遍对两国之间的环保协作表示支持态度,认为两国之间进行合作对解决环境问题,营造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二、中日公民环境意识差异的产生原因

(一)价值观

公民的价值观是受民族道德观念的熏陶所形成的,对环境意识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助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思想能够促使公民对自然环境予以回报。这些思想观念与环境保护观念具有很大的相通性。而我国与日本地理位置相近,在日本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深受我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十分注重公民的“勤勉”“忠诚”“诚信”等品质。据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居民和东京居民都对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认同感,而两国在文化价值观上的差异也影响了两国人民的环保意识。

(二)生存环境

生存环境是导致两国公民环境意识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国土面积比较广阔,资源种类多,资源含量大,我国公民普遍具有“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印象,这就导致我国公民对环境问题的敏感程度比较弱。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表现的日益严重,公民在这一方面的轻视程度有所降低,对环境问题的担心程度开始增加。而日本属于岛国,国土面积比较小,大部分资源依赖于进口贸易,各种自然灾害出现比较频繁。这就导致了日本公民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比较高。尤其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发生了几起重大的环境危害事件,给社会大众敲响了警钟。

(三)积极事件

社会上发生的各种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也会对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产生影响。比如说我国北京在成功取得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资格之后,向全世界发出了“举办绿色奥运”的口号,这是来自政府的声音,对树立民众的环保意识、号召公民参与到环保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在这种背景下,北京市政府推行的每月少开一天车、不实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生活用水用电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得到了公众的热烈支持。

(四)环保宣传教育

对公民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可以提高公民对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在平时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积极参与各种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日本就是这一方面的成功典范。日本政府在各地都建设了环境保护的教育机构,同时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非常完善。日本政府推行的环保宣传教育是全方位的,融入各行各业的,不仅学校要向学生灌输环境保护观念,企业和社区也要分别向员工和居民宣传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所以,环保宣传教育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合作的,而不仅仅是媒体和环保部门的责任。而我国,环保宣传教育仅限于学校之内,企业和社区的环保宣传力度还不够,这是我国环保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环保政策法规

法律法规具有强烈的强制性,对人民大众的环境意识具有直接的影响。日本在环境保护的立法方面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环保执法相当严格,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惩罚严厉,而且效果显著。另一方面,日本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方面,强调社会公众的参与,提高人民大众的环境意识水平,提高了社会民众对环保工作的支持程度。在这一方面,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还有所不足,执法过程中容易被违法分子钻空子,执法手段的可操作性比较差。这是由于我国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起步较晚,体系还不够完善。我国政府要积极借鉴成功国家的经验,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制定环保法律条款,加大对各种破坏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

(六)社会经济条件

通过两地居民环保支付意愿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居民的环保支付意愿比东京居民的环保支付意愿强烈,北京居民认为环境保护优先于经济增长的比例也高于东京居民;北京居民普遍认为环境税的设立是合理的。这些观念上的区别是受到两国经济条件的影响的。以环境税的设立为例,日本正从长达十几年的经济萧条当中走出,国民经济初步复苏。这让经济增长在东京居民心目中的地位直线上升,公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抱有很大的期望。而一旦设立环境税,很容易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剧烈变动,对国民经济造成强烈的冲击,所以在东京居民中反对设立环境税的人数比较多。而在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结构趋于稳定,环境税的设立不会对经济结构产生太大的影响。所以,北京居民普遍对环境税的设立抱着支持和赞成的态度。

三、提高我国公民环境意识的建议

(一)发展环保事业

我国公民在环境问题认识上与日本公民存在差异,很大程度是由于我国环保事业不够发达,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不足。对此,我国要大力发展环保事业,向全社会大力宣传环境保护观念。首先,在学校教育当中,学校要注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渗透环境,向学生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社会上的环保活动,让学生养成环境保护的良好习惯。其次,企业和社区是环保宣传教育的重要环境之一。企业的环保宣传教育主要是面向员工,社区的环保宣传教育对象主要是面向居民。最后,各种媒体要积极承担起环保宣传教育的责任。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籍是公民了解环保知识的主要途径。这些媒体要广泛收集并全球各国的环保信息,培养公民的危机意识,普及正确的环保行为习惯。

(二)保障公民环境权益

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有力地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对公民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目前,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有待于近一半的补充完善。在改进环保法律法规的过程中,要遵循“保障公民环境权益,提高公民环境意识水平”的原则,明文规定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让公民在基本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能够拿起法律武器,通过正规、合法的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履行自身应尽的义务。我国公民在调查统计中表现出了对环境法律完善的极高支持度,具有强烈的遵守法律的观念,这也是我国完善环保法律法规的有利因素之一。

(三)发动全社会参与

日本公民相比我国公民,具有更高的环保参与度,这是日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政府进行借鉴。在日本,有很多非政府性质的环境保护组织。这些环境保护组织规模庞大,能够有效汇集民间力量来解决各种环境问题,在日本公民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在我国,公民普遍认为环境保护的责任主要在于政府,政府在环境保护所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这更表现了在我国的环境保护视野当中,非社会组织起到的作用很小,社会民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度不高。对此,我国政府应当发动全社会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而不仅仅是依靠政府单方面地发挥作用。

四、结语

环境保护对我国的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缓解我国环境问题严峻的现状。我国必须加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借鉴日本国家在树立公民环保意识方面的经验,向全社会渗透环境保护的观念,提高公民的环保参与度,培养出高素质的公民群体,推进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进程。

【参考文献】

[1]许双.中日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环境教育内容的比较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

[2]李军霞.中・韩・日环境经济政策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2.

[3]黄昌朝.日本东亚环境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13.

[4]陈玉平.中日环境合作中的不对称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5]王玲.环境经济政策下环保投资的中日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6]霍英楠.中日城市生活垃圾治理问题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

[7]韩娟娟.中日环境犯罪立法模式比^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

[8]秦诗懿.日本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对我国环境伦理建设的启示[D].沈阳师范大学,2014.

[9]刘铭.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日韩环境合作[D].吉林大学,2014.

[10]杨川林.中日大学环境教育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7.

[11]高幸.中日国有林管理体制对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12]刘.东北亚环境问题的博弈分析[D].复旦大学,2011.

[13]周雅桑.试论中日环境合作机制的建构[D].吉林大学,2016.

第3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 ;交通环境 ;科学依据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工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机动车数量的增多在无形之间成为了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尾气污染的增多,鸣笛噪音的加大,给交通环境的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居民的基本生活质量,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其中环境监测工作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

所谓环境监测工作,是根据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的检测结果,记录环境质量变化,评定环境质量水平,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等相关工作提供基础和保障的一项重要工作项目。总体来说,在了解环境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环境监测,是开展所有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环境监测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过程:背景调查、确定方案、优化布点、现场采样、样品运送、实验分析、数据收集、分析综合等,概括来说,就是通过对实际情况的研究,在设定好计划后进行采样分析,在综合一系列因素后获得信息和数据得以应用。

环境监测工作不仅是交通运输行业中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要支柱,还是交通环境保护相关部门进行环境质量监督的科学依据。随着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和交通发展模式的迅速转变,建立系统的环境监测体系势在必得。在交通环境保护工作中,要求环境监测工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精密性和准确性,为交通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加可靠和实用的信息。

二.交通环境保护工作的内容

交通环境保护,广义上是指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交通环境保护的内容包括交通运输与水资源保护、环境监测与评价、交通运输与大气和噪声污染防治等一系列的概念。具体来讲,交通环境保护工作是以交通运输为主线,与之相关的大气、噪声环境保护与防污管理工作。本文是以影响居民生活的几项因素为主要内容,具体分为以下两种:

1.因机动车辆引起的尾气排放污染

因机动车辆排放的废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汽车作为一个流动的污染源,不仅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更会造成臭氧层损耗,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因此,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是当前交通环境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此进行监测工作,不仅能有效的对污染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以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更有利于高效率的进行防治工作。

2.由机动车造成的噪音污染

在城市环境噪音中,主要包括交通噪音、生产噪音、建筑噪音、生活噪音,其中交通噪音就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噪音污染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但是大家却经常忽视。机动车造成的噪音污染几乎无处不在,汽车是具有不同性质噪声的综合噪声源,在离交通枢纽较近的居民区,除了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在休息时间也经常会受到机动车鸣笛的影响,人们因此不能正常休息也直接影响到第二天的工作,造成一个恶性循环。除此之外,在白天的工作时间,很多人也会因此心情烦躁,工作效率降低。

三.环境监测工作交通保护中的重要性

1.环境监测工作是交通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支柱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发展经济建设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是当前很多部门选择的发展方式。为了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可以根据环境监测结果来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期限治理”等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由于交通发展模式转变较快,所以在选择试验站点要避免因此带来的麻烦,为了确定比较科学合理的试点,应选择离交通要道较近并且人流量较多的地方进行监测试验。通过试验来分析小范围环境中由交通污染引起环境污染的因素,并深入探究其污染因素对人们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的各方面影响。从事交通环境保护的有关部门通过环境监测工作得到的数据和结果,进行与之相对应的保护工作。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与交通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与反馈,达到环境监测与交通环境保护工作的共同进步。

2.环境监测工作是进行交通环境质量监督的科学依据

为了使交通环境质量监督工作顺利进行,必须将环境监测工作作为科学依据。在汽车噪音与尾气污染的防治工作中,应对其进行具体的环境监测工作。比如交通环境中关于噪音污染这方面,要先选定试验地点,进行此路段的背景调查,分析交通噪音的主要来源和高峰期时段,针对此状况来确定方案,在特定的试验地点范围内进行具体的布点安排。在监测期间,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的记录,通过多天的记录来进行试验分析和数据处理,主要分为什么时间段产生的噪音最大、哪一种车辆产生的噪音最大、噪音最大的时间段是否为正常的工作时间或者休息时间等。在环境质量监督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有针对性的制作监管方案,在具体的时段进行噪音控制,把因噪音引起的不良影响控制到最低。另外,也可以对噪音最大的车辆进行系统的调查,并规定其走固定的路线,以防影响到居民或者工作者的正常生活。无论在交通环境质量监督工作中做出怎样的决策,都以此为科学依据。通过以上的环境监测工作,来制定交通环境质量监督的措施,这为交通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3.环境监测工作是进行交通环境改善目标的主要向导

当前交通环境所面临的问题颇多,尤其是交通环境污染问题,更是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要想有效改善交通环境,必须将环境监测工作作为主要向导,科学合理的选择方法与措施。在交通环境问题中,尾气排放问题当前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之一。为了进一步完善优化交通环境,在有关部门制定交通环境的改善目标时,是否能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改善目标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工业发展的进程,这主由环境监测所得到的结果和数据来决定。环境监测所得的数据结果作为交通环境改善目标的主要向导,在解决机动车辆尾气排放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在试验点的环境监测来确定改善目标。在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中,主要是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铅(Pb)等。据往年的资料显示,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以每年超过百分之十的幅度上涨,主要城区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已经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以控制和治理汽车已经成为城市环境保护面临的紧迫任务,相关部门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环境改善目标和政策,将交通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到每一天的每一个工作内容中去,所以说环境监测工作的进行,可以为交通环境保护相关部门提供最有力的依据和最准确的导向。

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探究,表明了环境监测工作对于交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尾气排放污染方面还是在噪音污染方面,为了更好的防治,进行环境监测工作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以后的交通环境保护中,除了注意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施,获得科学准确的数据和结果,来为交通环境保护的相关部门提供最可靠、实用的信息,为环境保护事业的顺利进行画上重要的一笔外,交通环境保护工作也要与之同行。另外,在这个社会不断进步的大环境中,一定要摒弃只发展经济忽视环境保护的坏习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加强交通环境保护,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与绿色经济的美好希望。

参考文献

[1] 王耀琴. 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发展现状[J]. 中国测试技术 , 2003,29(3):57-59.

第4篇

在项目前期筹划或立项阶段,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建议书等相关资料,经现场勘察,就项目可行性和选址的合理性提出环境保护初步意见。

二、环评备案

实行建设项目环评工作登记备案制度,建设单位与其委托的环评单位开展环评工作前,须到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环评工作备案时须提供以下情况,一是项目背景情况;二是项目建设位置情况。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受理环评登记备案时,应审核环评单位的行业资质。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确定环评报告的类别,并根据有关规定和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环评工作需要编报环评大纲、工作方案或直接编写环评报告。

三、环评大纲(工作方案)的审批

对受理的环评大纲,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项目环评工作复杂程度,确定委托技术评估部门进行评估,主持召开专家会议审查后进行审批或直接审批。对受理的环评工作方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项目环评工作情况复杂程度,确定主持召开专家会议审查后审批或直接审批。

四、环评报告审查

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项目,除环境影响较小的高新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外,其余项目均需经环境技术评估部门进行技术评估,具体应按照以下原则确定环评报告的审查形式:

(一)技术评估的项目。

以下项目须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环境技术评估部门进行技术评估,形成评估意见后审批。一是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工业、矿山、水利项目。二是位于环境敏感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

(二)会议审查项目。

以下项目须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主持召开专家和有关部门参加的会议,形成会议评审意见后审批。一是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其它项目。二是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工业类项目。三是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矿山、农业、林业开发项目,畜禽养殖项目,交通、水利项目。

(三)直接审批的项目。

除了经技术评估和会议审查的其余项目。

五、环评报告审批

(一)审批原则。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当地发展规划和清洁生产要求,项目选址合理,环境保护措施切实可行,实现达标排放,符合总量控制要求,公众支持。

(二)审批要点。

1、对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原则意见。

2、项目建设应做好的环境保护工作(审批重点)。

3、提示建设单位项目建成后应履行申请试生产(或试运行)和竣工环保验收程序。

4、明确施工期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现场监督检查的责任。

六、试生产批准

建设项目试生产批准主要是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检查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中环保措施及其审批意见的落实情况,保证“三同时”制度落到实处。

(一)试生产的申请。

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在具备试生产或正式投入运行条件的情况下,建设单位应及时向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

(二)试生产的办理。

负责审批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试生产申请文件收到之日起30日内,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并区别不同情况,应以复函或许可证形式告知企业是否准许投入试生产或投入运行,并提出相应环保要求。

(三)试生产的时限。

投入试生产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自批准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申请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对试生产3个月确不具备环境保护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经建设单位提出延期验收申请,说明延期验收的理由及拟进行验收的时间。经批准后建设单位方可继续进行试生产,试生产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

七、竣工环保验收

建设单位三个月内经试生产后环保设施达到稳定运行,应到负责审批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环保部门受理后可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部门进行验收监测。

(一)验收材料的准备。

1、建设单位向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以文件形式提出的验收申请。

2、建设单位环境保护执行情况报告(建设单位编写)。

3、填写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申请报告(表)。

4、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或调查报告(表)由验收监测或调查部门编写。

(二)验收时限要求。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收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验收。

(三)验收会议的组织。

第5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经济社会;意义

0.引言

在经济日趋发展的今天,随着全球环境的变化,世界各国已清醒的认识到保护环境必须成为全人类的一致行动, 保护环境主要是改变发展的模式,人类必须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测取、运用环境质量数据资料的科学活动,是用科学的方法监视和检测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过程[1]。环境监测工作与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为环境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因此,认识环境监测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环境监测工作从产生开始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在工业发达国家, 从监测对象和监测范围来看,环境监测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典型污染事故调查为主、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主和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 3 个阶段[2]。我国在上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建立各级各类环境监测站,80 年代中期环境监测站进一步调整巩固,普遍开展了环境例行监测,在以后的发展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一般的,人们认为环境监测的成果就只是各类数据,这种认识不全面、不完整, 也没有真正认识到环境监测的效应。环境监测的最终目的绝不是为了获取各种监测数据,这不是环境监测的终点,只能视为一个起点。环境监测主要是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服务, 这种服务不单单是提供大量纷繁庞杂的数据,更重要的是提供对环境现状的分析和预测,为各项环境管理措施提供决策建议。环境监测是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在实践中常被形象地称为“环境保护的眼睛”。在国家的“十五”计划纲要中,也开始写入了环境监测的内容,明确地提出“要健全环境监测体系”的要求。环境监测的重要成果之一的环境质量报告书,即以环境监测实测数据为主,适当辅以环境统计数据, 报告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并分析环境变化原因及提出改善环境质量建议,对环境决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很高的参考价值[3]。

1.环境监测与城市建设

在现行的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其中的重要一个组成部分,而要有一个科学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评价,而科学的环境评价来源于切实可靠的环境监测工作,即进行环境背景值调查。在城市规划中,往往是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季节的环境监测数据,确定某一区域的功能性能。如果监测的方法不对,或监测的数据不准确, 据此而制定的环境规划将会导致城市布局上的失误, 建设的项目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从而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对城市整体建设也造成影响。又如,现在的重大项目建设中要求有环境影响评价,而对环境进行评价的基础也是各种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如果环境监测的数据不准确,就有可能造成项目在审批上的延误。尤其是在针对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处理上,环境监测的作用更为突出,它不仅仅可以确定污染物的来源,解决环境污染纠纷,更可以通过监测结果了解污染物组成,为解决污染事故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监测与企业发展

近几年来,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绿色经济的蓬勃发展,它要求企业提高效率,开发清洁的技术,更新、替代对环境有害的产品和原材料,实现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有效管理。环境监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企业进行监督性监测,及时了解企业的污染现状。这样企业就可以通过监督性监测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污染现状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同时企业可以根据原材料投入、产出及排放状况进行物料衡算,了解原材料利用效率及能源利用率,而这些都是企业想要进行清洁生产所首先要了解的数据,有了这些数据的分析, 企业才能针对现状,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企业创造新的效益。还有城市综合定量考核,企业单位上等级,治理工程建成验收以及创建卫生城市的一些监测,如:烟水控制区的监测, 环境和区域噪声监测,废水废气的监测,污染源排放状况监测等,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另外,企业或城市选择水源时。如果由于环境监测忽视质量控制,报出了错误的数据,一是可能出现本来可以利用的水源不能利用。舍近求远, 舍易求难,增加了给水的投资;还可能出现把本来不可使用的水源错报成符合用水标准, 结果花了一大笔资金,却因水质不符合标准而不能投入使用。这也说明了监测工作及监测数据事关重大。

3.环境监测与产品

商品是在整个社会中流通和使用的。产品质量的好坏, 不仅从适用、美观、耐用方面去衡量,还从它对人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来衡量。如灶具排放烟气的指标;生物中所含的各种有害物质的指标: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冷气机、机动车等的噪声指标,机动车排放有害废气指标; 酒类中有害杂醇指标;卷烟中尼古丁、焦油指标;化妆品中刺激有害物的最高允许含量指标;室内装饰、装潢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工作产品中各种有害物质含量指标等,大都需要进行测定。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合成化学品越来越多,若不对这些化学品的致病性,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进行鉴定和监测以确定其使用限量,则对人类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

在科学研究工作中,也要以环境监测为依据。如自然资源考察和自然环境综合科学考察中的环境背景值调查;农业规划中的农业环境现状和农业生态研究的调查;环境预测和环境容量研究中的污染源调查;背景值调查、微生物利用研究中的微生物及其生态环境监测;节能科研中的环境监测;工艺改革及新产品研制中的环境监测等。做好这方面的环境监测,将对推动科学研究、发展经济有着重大意义。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日益深入人心,各级政府在考虑本地区发展时必然会将环境保护纳入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 这种社会、经济、与环境的整合需要强有力的环境信息支持, 通过充分有效的运用环境监测成果,则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奚旦立.环境监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第6篇

走向新世纪的我国“蓝色国土”的生态环境出现了危机,根据十多年来的连续监测和研究显示,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正在呈继续恶化的趋势。据第二次全国海洋环境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近岸海域的环境污染严重,个别海域滩涂已经成为无生物区;海洋生态系统退化,南海的珊瑚礁、红树林生态系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海岸与海岛的自然景观因污染和破坏已经失去了往日美丽的“容颜”……在眼前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中,人们选择了前者,热带海洋资源因而在以惊人的速度锐减。热带海洋资源锐减换来的结果是,海滨生态环境恶化、鸟类的乐园惨遭荼毒、滩涂海洋经济动物产量下降、近海鱼苗资源明显下降、赤潮灾害日趋严重、海洋国土侵蚀、港口淤积率提高、台风暴潮经济损失急增、滨海置荒土地增多及海洋景观日趋单调……

毁去的已成事实,现有的仍在毁去,若不加以阻止,南海的海洋环境问题将更加严重,近岸海域环境退化将加剧,海洋污染程度也将加重。保护热带海洋资源,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关注南海环境,切实地推进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为保护这宝贵的资源而做出不懈的努力。为此,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环境保护协会准备以热带资源为内容开展绿色营活动。我们实地调查热带资源,了解红树林、珊瑚礁等资源的保护现状和面临的困难,开展环境教育活动,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结合,走双赢之路。并将此次的考察活动的报告提交有关部门和对外公布,让更多的人关注南海环境,为热带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贡献一份力量。

二、活动主题:保护热带资源 关注南海环境

三、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全国大学生绿色营

承办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保护协会、海南省自然保护发展研究会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四、活动目的

1、通过此次活动宣传,让南海的海洋环境问题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关注和保护热带资源的行列中来,使更多的人了解红树林、珊瑚礁等热带资源的功能及其面临的各种问题,尽力去保护热带资源,让生活在红树林、珊瑚礁等地区的动物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

2、与当地政府和民众的交流,起到桥梁作用,并宣传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热带海洋资源,让每个人行动起来,保卫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环境。

3、调查西沙群岛环境保护现状,促进热带海洋资源更好的保护与开发。

4、提高我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的海洋保护意识,让他们知道我国在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外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促进海洋事业的公众参与,形成全民族关心海洋,保护海洋,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发展海洋事业,沿海民众协同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的新局面。

5、同时学习守岛官兵身上体现出的西沙精神,弘扬革命优秀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

6、加深参与者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并思考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在活动中培养绿色人才,传播绿色文化,播撒绿色种子。

7、加强各高校的联系,促进与各高校环保组织之间的交流,促进各协会的进步与发展。

五、活动内容:

第7篇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影响分区;防治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TD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7-0159-02

乌鲁木齐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灰石、铜矿、石膏、盐、大理石等,其中煤炭资源最为丰富,总储量84.9亿吨。内有各类矿山268座,均存在诸多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问题。通过对乌鲁木齐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进而了解了乌鲁木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育、分布特征,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环境的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乌鲁木齐268座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价因子质量评价进行量分析赋值,对矿山地质环境综合分区,最终对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提出防治建议。

1 评估的原则

1)以采矿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主,重点突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现状,兼顾矿区环境背景条件的原则。

2)综合分析的原则。

相同的开采方式、不同的地质环境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不同;而不同的开采方式、不同的矿种,在相同的地质环境条件下,所诱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也不同。因此评估时,必须分析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确定相关联的因子作为分区指标因子,才能较客观地进行评估分区。

3)综合评估分区按照三级分区的原则。

根据《实施细则》(修改稿),划分为严重区、较严重区和一般区三个级别。

2 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选取:评估时采用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方法。

2.1 定性评估

采取以各矿区为单元,对评估因素综合评判进行评估分级,具体标准按照《实施细则》(修改稿)中的附件“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定性综合评判评估等级划分标准”进行划分。

2.2 定量评估

本次定量评估采取加权比较法。具体方法为:首先确定主要评价因子,然后对评价指标体系赋于一定的分值,同时根据各类指标体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予以加权,将分值与权重相乘,得分越高,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越差。其次将全区矿山开采前的环境影响背景值设为0,结合本次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实际情况,将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最终得分的最大值与0之间进行分级,进而确定乌鲁木齐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区标准。评估因子的选取及评估因子的赋值见表1。

4 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4.1 建立和健全矿山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1)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开发并重原则,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闭坑全过程的地质环境综合保护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管理工作。

2)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的落实力度,实行定期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有关部门与财政、审计、银行共同监督使用。

3)各类矿山企业在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必须提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矿山企业应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的地区、地段提出预防和治理方案及最终达到的目标。

4.2 进一步开展矿山生态地质环境调查评估及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项目试点工作

1)在现有初步调查基础上,切实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的详细调查工作,根据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危害状况,积极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立项工作,争取治理资金。

2)选择不同地区、不同矿种、不同开采方式且工作开展早、基础条件好、实施后具有推广意义的典型代表矿区开展治理与恢复示范工作,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地质灾害治理等工作,逐步推进、树立样板、建立生态矿区,对重点矿区矿山生态环境建设与恢复进行计划。

4.3 建立和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管理机构和监测体系

1)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的力度。

2)矿山企业应当建立和逐步完善有关地质环境保护的组织机构,要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3)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的监测,逐步建立、健全、完善动态监测体系。建立防治体系,切实加强矿山地质灾害预警预报,落实矿山企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徐友宁.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J].西北地质,2005.

[2]孙立新,白喜庆.“3S”技术在矿山环境地质调查中的应用[J].中国煤田地质,2004,16(增刊).

[3]赵永久.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

[4]刘绍文.浅谈乌鲁木齐环境问题及对策[J].丝路学刊,1995.

[5]陈健,张崇德.乌鲁木齐采煤塌陷特点、危害与治理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4.

[6]徐友宁,武征,赵志长.西北地区不同类型矿产开发环境地质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J].西北地质,2002.

[7]陈哲夫.新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2.

[8]《实施细则》(修改稿).2004.

第8篇

Abstra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of the golf course construction projects is on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acts assessments. Based on practical experiences and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the investigation emphasis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of the golf course construction projects.

关键词:高尔夫球场;环保验收;调查;重点

Key words: golf course;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investigation;emphasis

0引言

高尔夫行业进入中国20多年,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我国球场的数量将接近四位数。随着中国经济腾飞,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的提高,到时会有更多的人投身到高尔夫这项充满魅力的运动上来,对球场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尔夫球场建设在某种程度上,一定不会减少。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验收项目可分为两大类,对主要因排放污染物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的这类污染型建设项目进行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对主要造成生态环境影响的这类建设项目进行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是以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调查为主的一项新工作,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项新制度[1],正式开展的时间还不长。高尔夫球场建设项目即属于以生态影响为主的项目。海南因气候、环境和资源优势拥有的高尔夫球场数量一直位于全国各省前列,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内容之一的高尔夫旅游及高尔夫赛事的发展将为球场建设提供更大的空间。自2005年以来,我站受建设单位委托已开展了7家高尔夫球场的验收工作,积累了一定的高尔夫球场验收调查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高尔夫球场项目验收调查的特点与重点,为今后开展高尔夫球场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提供参考与借鉴。

1高尔夫球场建设在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①施工期间对空气的影响。各种燃油动力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挖土、运土、填土、夯实和汽车运输过程的扬尘。施工过程使用的各种化学品的泄漏等,都将会给周围大气环境带来污染。②施工期间对土壤污染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因各种施工机械故障而产生漏油或油滴落,而对土壤将造成的污染。在球场草坪建植时,使用各种农药、化肥所产生的残留。③施工期间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在高尔夫球场施工期间废水主要是来自暴雨的地表径流,暴雨地表径流还冲刷浮土、建筑砂石、垃圾和弃土等,不但会夹带大量的泥沙,而且还会携带水泥、油类和化学品等各种污染物。

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水、饭堂下水和厕所冲洗水等等。建筑施工废水包括地基、道路开挖和铺设、配套设施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水、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和洗涤水。④施工期间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高尔夫球场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球场建造施工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⑤施工期间噪音对环境的影响。高尔夫球场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各种施工机械。⑥施工期间对生态景观的影响。高尔夫球场在建设期间对占地范围内的自然生态景观特别是地表环境形成一定的破坏。

可能会对施工区内的各种鸟类、野生动物的栖息和迁徙会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2高尔夫球场建设项目的特点

高尔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在我国逐渐兴起的体育运动,九十年代高尔夫球场在国内大量兴建,发展迅速。至2008年不完全统计,全国高尔夫球场数量已达500多家,目前海南全省已建成开业的球场有21家。高尔夫球场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球场及其附属配套设施,大致可分为会所区、球道区和管理区[2]。其中会所区包括:会馆、停车场、球童室、进出场道路、练习果岭、其它公共活动区(网球场、游泳池等)。球道区包括:发球台、球道、果岭、高草区、沙坑、水域、球车道和练习场等。管理区包括:供办公、维修、仓储和职工生活的场地等。总的来看,球场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大,建筑占地面积相对较少,污染设施或污染物排放量小,环境绿化较好,相对于其它污染型建设项目,更像是一项生态绿化工程。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高尔夫球场的生态环境影响仍存在一些争议,焦点是高尔夫球场的占地面积过大、对植被的破坏、对水资源的消耗、农药对水体的污染等。我们在验收过程中应实事求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依据验收规范,结合项目的特点,抓住项目重点,认真细致开展验收调查工作。

3调点

除了按验收规范要求的内容开展验收工作外,根据球场特点,还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3.1 验收标准验收标准包括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控制指标,原则上以环评报告及其审批文件中确定的标准为主。如验收期间有修订新颁布标准,应按照其环评报告及其审批文件中确定的标准执行,同时用现行新标准作校核,对项目的各项指标是否满足现行标准要求做达标评价,并提出验收后按新标准进行达标考核的建议。对于环评报告及其审批文件没有明确规定的,可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参考国家、地方或发达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3.2 验收工况《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规范――生态影响类》对公路、铁路、港口、水利水电、油气开发等工程项目的运行工况有明确要求,其它类型的建设项目如果短期内生产能力确实无法达到设施能力75%或以上的,验收调查应在主体工程运行稳定、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的条件下进行。由于海南的高尔夫球场客源主要来源于境外和国内球客,淡旺季差别较明显,因此,项目的验收应尽量安排在旺季或周末等运营负荷相对较大的时间进行验收,并注明实际调查工况,分析客流量对污染物的产生情况及对主要环境要素的影响。

3.3 生态影响调查生态调查是环保验收调查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工作是根据调查方案确定的专题内容进行调查。除一般的工程占地、工程生态状况、生态敏感目标、水土流失状况、自然生态影响等调查内容外,高尔夫球场的生态影响调查还要重点关注球场生态恢复与绿化、生物多样性变化,农药、化肥施用,水资源使用,水环境污染影响情况。

3.3.1 生态恢复与植被绿化调查高尔夫球场植被覆盖面积大、种类多,应调查分析其植被类型、面积变化和覆盖率变化,对生态环境功能和生态景观的影响,并对整体生态恢复效果做出评价。评价工程建设是否带来了某些新的生态变化或使某些生态影响严重化,是否使生态问题发生时间与空间上的变化。影响的变化程度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为了更为直观地表达生态影响程度及恢复状况,除以翔实的调查资料为事实依据进行表述外还可附上现场拍摄的图片辅以说明。若能收集到建设项目所在地施工前后的对比图片,则调查报告更有说服力[3]。

3.3.2 生物多样性变化调查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可对照项目环评报告,通过走访当地居民、球场经营管理人员,结合现场勘察等手段,调查分析工程建设前后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变化情况,可定量与定性结合,并说明球场建成后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有些地区还要关注区域内是否有国家保护名录内的植物,以及树种的生境和保护情况,球场园林绿化中是否引入外来物种及其影响等。

3.3.3 农药、化肥施用及影响情况调查高尔夫球场草坪在养护过程中会不定期施用农药、化肥,因其草坪面积较大,长期施用农药、化肥的量不可忽视。应详细调查球场常用农药的种类、名称、毒性,农药的使用量,施用面积和施用频次,并检查农药购买记录,核查农药购买渠道和品种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为了解球场施用农药对环境影响,有必要进行球场内水体、土壤和植被的农药残留检测分析。检测的农药必须是球场近期使用或常用农药,按球场的不同功能区采集人工湖、球道土壤和草坪草进行残留检测分析,并设场外对照点。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还没有球场农药残留标准或相关规定,验收检测只能根据是否检出及检出浓度进行分析,可参照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对球场环境管理提出建议。化肥施用方面,有必要对其人工湖水质、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含量等进行监测,了解土壤质量现状,水体是否存在富营养化趋势等,为环境监管提供资料。

3.4 环境管理状况及监控计划落实情况调查环境管理检查能够全面地反映出验收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情况,给环境管理部门提供比较全面的验收依据,使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真正起到为国家环境管理、治理和决策服务的作用[4]。其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全过程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和标准的落实情况,“三同时”制度的执行情况,环境保护监测机构的设立、监测人员和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日常监测是否落实了环评及批复要求等[5]。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相比污染型项目,建设单位往往没有设置单独或专门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管理部门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也往往局限于对生活污水、垃圾的处理,对生态影响方面采取的减缓措施或环境管理重视不够。对于高尔夫球场来说,环境保护工作一般由不同的部门分管,如污水处理站由工程部管理,生态绿化由草坪部管理等。因此,根据实际情况,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并不一定非要单独设置,但应检查其相关规章制度制定、执行情况,环保人员专兼职设置情况,以及环境保护相关档案资料的齐备情况。目前, 从我们对球场环境管理检查的情况来看,存在由于建设单位认识程度不够,对环评中提出的水质、土壤日常监测计划往往认为无关紧要,大多不予落实的情况,但球场根据其管理需要一般都会定期对土壤质量进行检测,验收时应详细进行调查,落实情况,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管理和改进建议。

3.5 结论与建议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的结论,应重点概况说明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及恢复效果、工程建成后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现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有效性等。同时根据工程已产生的实际环境影响和可能的潜在影响,对环境保护措施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最终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从技术角度做出项目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的明确结论。

参考文献:

[1]宋沿东,田贵全.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方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 (1):18.

[2]袁华莹.中国高尔夫球场用地现状与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6.

[3]刘怡靖.浅谈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报告编制.2004,16(4):44.

第9篇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鉴于资金和人力等问题,本课题以浙江金华地区企业的会计人员为样本,选择以金华企业的会计人员为问卷调查和实际走访对象,研究他们对环境会计的态度。共向123家企业发放了500份问卷调查表,收回213份,有效问卷204份。

(二)研究方法在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类生存发展关注焦点的大背景下,以企业会计人员为研究对象,共设计了39个问题,对其关于环境问题认识、环境披露问题的态度、环境会计准则等方面进行深人调查。调查过程分为研究问题、设计问卷、发放问卷、收回和整理问卷、分析问卷等。为了保证问卷发放与收回,采取邮寄和派人送到或取回的方式完成问卷调查工作。此外,还实地走访了企业的会计人员,并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其对环境会计问题的真实态度。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调查情况本调查主要针对企业会计人员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环境会计准则、环境会计披露等三类问题展开了调查,收回的有效问卷204份,每类问题包括的调查内容及汇总结果。

(二)环境问题的认识主要从环境常识性问题、环境保护问题以及环境责任问题进行调查。

(1)关于环境常识性问题。从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问题回答结果看,4%的被调查者同意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1%对此没有意见,75%不同意或完全不同意。就人类是自然的主人这一问题看,60%完全同意或同意,13%没有意见,27%完全不同意或不同意。由此,大多数人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人,进入21世纪,全球高度重视环境问题的今天,如此高比例的回答令笔者惊讶,这说明目前的环境教育存在一定问题。

(2)关于环境保护问题。高达93%的被调查者完全同意或同意环境保护在中国是重要的,由此可见,人们非常重视自己的生存环境。从政府通过强加过多的环境规则影响公司的日常经营这一问题看,37%的被调查者完全同意或同意,30%没有意见,33%不同意。这说明多数会计专业人士认为政府通过强加过多的环境规则将影响公司的日常经营,但不可否认,政府要想强加环境规则给公司还是要遇到较大的阻力。对于环境规则是否给公司带来负债,有34%的被调查者完全同意或同意由于环境规则,公司可能容易发生负债,有36%没有意见,另有30%不同意这一观点。这说明环境规则将可能给公司带来负债,如罚款,甚至被关闭等。对于环境保护将使公司发生额外的成本这一问题,63%的被调查者完全同意或同意,30%没有意见,另有7%不同意。这说明,大多数会计专业人士认为环境保护将增加公司的经营成本,可知公司不愿进行环境保护的内在原因是因为成本的增加。

(3)关于环境责任问题。从公司应该有社会责任的调查结果看,高达87%的被调查者完全同意或同意这一观点,说明会计人员认为企业不仅关注经济利益,同时要关注其社会责任,当然包括环境责任。从公司应该对其造成的社会不利影响负责的调查结果看,高达93%的被调查者完全同意或同意这一观点,就企业有责任保护环境的回答结果看,所有被调查者完全同意或同意,说明保护环境不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企业不可逃避的社会责任,这也更加印证了公司应该具有社会责任包括环境责任。

就企业领导应该重视环境保护的回答看,所有被调查者完全同意或同意这一说法;有57%的被调查者完全同意企业领导应该重视环境保护,而只有30%的被调查者完全同意其所在企业的领导重视环境保护。

从企业员工应该有环保意识的结果可知,企业会计人员有很强的环境保护意识。

从公司是否有社会责任自愿花费支出保护环境的调查结果看,在当今人类生存发展由于受到环境的威胁,迫使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恶果从而积极保护环境的大背景下,会计专业人士也认为公司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保护环境。

就管理应该对公司的环境敏感性做出贡献的回答来看,有87%的被调查者完全同意或同意,有13%没有意见。这表明,大多数会计人员认为管理应该对公司的环境敏感性做出贡献,毕竟公司决策是由管理层做出和执行的,管理层应该了解其决策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各种后果。

从会计人员是否对环境问题负有责任的调查结果看,尽管超过半数认为会计人员对环境问题负有责任,但仍有25%的人不同意负有责任。就遵守会计准则或制度而言,如果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与报告按照会计准则或制度进行,说明其履行了责任,但由于目前还没有环境会计准则,将其纳入会计核算与报告的范围还没有依据,因此会计人员如何履行环境责任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会计人员是否应为公司的环境敏感性做出贡献,有67%的人表示认同,有3%不同意该观点。会计人员的责任就是为管理决策提供准确详实的有用信息,面对社会日益要求企业履行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包括环境责任,企业需要会计人员提供的信息证明其履行了责任,所以会计人员承担着提供这些信息的责任。

高达93%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在规定社会责任方面应该起主要作用,这说明绝大多数会计专业人士认为政府应该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环境责任做出规定,而且应该起主要作用。

高达96%的被调查者完全同意或同意政府应该对公司的污染排放标准做出规定。管理和会计人员应该对公司的环境敏感性做出贡献,但公司的经济活动如排污量的范围则需要由政府或有关组织来制定,就权威性而言,政府制定污染排放标准更容易使公司执行。有了政府制定的标准,管理和会计人员才能有依据履行其责任。

对于是否需要对公司执行污染许可证制度而言,88%的被调查者完全同意或同意,可知,大多数会计人员支持建立污染许可证制度,公司污染应该受到政府控制,使其排污在许可的范围之内,还要获得国家给予或购入的污染许可证。

对于是否同意政府和企业建立环境机构,87%的被调查者持肯定态度。企业是否执行和如何执行污染排放标准、是否遵守环境规则、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污染和改善环境等这些问题需要有机构来监督,因此会计人员认为建立环境机构是必要的,政府和企业应该建立环境机构来监督企业采取实际行动保护环

境。

高达97%的被调查者完全同意或同意供应商必须遵守关于环境标准要求,说明供应商按照环境标准要求来供货已经在会计人员之间得到共识。

(三)环境会计准则问题有90%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和环境会计变得日益重要,说明环境会计在未来施行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61%的被调查者完全同意或同意中国上市公司的环境披露不充分,仅10%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环境披露充分。这表明,多数人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环境披露不充分,这与现实情况是相符的。尽管人类认识到环境问题已有多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公司仍然没有进行环境披露,更不可能充分披露。从职业会计人员处理环境问题时没有充分的指导这一问题的回答看,有76%完全同意或同意,8%不同意。会计人员承担着为公司甚至社会提供信息的责任,而判断其是否履行责任主要看是否按照会计准则、制度进行日常的会计核算与报告。从会计产生、发展到现在,企业大量的经济业务得到会计理论界、实务界的研究和实践,并制定和完善了相关会计准则或法律。但还没有会计制度对环境核算与报告进行规范,所以会计人员处理环境问题就得不到充分的指导。就是否需要制定环境会计准则这一问题的调查表明,有59%完全同意或同意。这说明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已经是专业人士的一致意见,因为没有环境会计准则,企业会计人员就没有进行环境核算与报告的依据,当然也就不能从专业的角度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从另一个层面理解,他们也没有动力和依据来督促企业领导重视环境成本、环境收益等的核算与报告。

(四)环境披露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披露的内容、环境披露对公司形象的影响。

(1)关于环境披露内容。从政府应该要求公司进行环境披露的回答结果看,有63%的人完全同意或同意。这说明会计专业人士从外郝如政府要求公司进行环境披露。尽管环境披露可以由公司自愿进行,但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客观上公司只愿披露好的方面,而对公司不利的方面如公司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就不愿披露,鉴于此,从外部施加规则或法律强制要求公司进行环境披露是必要的。就会计职业团体应该要求公司进行环境披露这一问题的回答看,62%的人完全同意或同意。企业进行环境披露一是自愿,二是受外部强制,即非自愿。来自外部强制的影响包括政府和民间组织。就目前看,要让企业自愿进行环境披露尚不可能,只有从外部对其施加影响,强制其进行环境披露。这表明,政府与民间组织即会计职业团体都应该从外部要求公司进行环境披露。

就财务会计报表应该包括环境信息或会计报告应该包括环境影响这一问题的回答看,54%的人完全同意或同意,有9%的人完全不同意或不同意,这说明环境信息要反映在财务报表中还存在不一致的看法,其原因之一是因为环境信息披露会影响企业的社会声誉,就目前来看,这种影响更多的是不利影响。从公司应该编制独立环境影响报告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看,46%的人完全同意或同意,有4%的人不同意,由此看出,是否编制独立环境影响报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如果让公司自愿披露环境信息,公司能否充分披露,对这一问题,有67%的持赞同意见,这与目前现实不符,尤其在我国,公司自愿披露环境信息的可能性不大。

对于股东是否有权看到环境信息,高达90%的被调查者持肯定意见。这说明绝大多数会计专业人士同意股东有权看到环境信息,而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只有环境信息对外披露才能使绝大多数股东看到公司的环境信息,说明环境信息披露是必要的。

对于管理部门负责环境披露这一问题的回答看,86%的人完全同意或同意。53%的人完全同意或同意公司披露环境信息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公司一般的实务。这表明,超过半数的会计专业人士认为环境会计在企业的实施将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高达93%的被调查者认为,为环境保护处理工业废物的成本应该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并且作为单独项目披露,92%的人完全同意或同意仅仅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这说明,绝大多数会计专业人士认为为环境保护处理工业废物的成本应该在财务报告中披露,但同时也认为应该在附注中作为单独项目披露,而不是在主表中披露。

关于重大违背环境法律的处罚的问题,有58%的人完全同意或同意在财务报告中披露,有7%的人不同意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如果披露的话,有48%的人完全同意或同意仅仅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有17%的人不同意;有50%的人同意重大违背环境法律的处罚作为单独项目披露,有8%的人不同意作为单独项目披露。上述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因违背环境法律而受到的处罚对企业是不利的,由于披露可能带来影响企业的声誉,对于公司这种不良事件是否披露,如何披露,在会计专业人士之间也存在较大分歧。

(2)环境披露对公司形象的影响。高达98%的被调查者认为环境贡献改善公司的形象。这表明,环境保护不仅增加企业的成本,也会给企业带来好处,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进而使企业获得社会的认可。就公司披露环境信息将会有更好的形象这一问题的回答看,也有88%的人完全同意或同意,这说明公司不仅以实际行动做出环境贡献,并且通过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提升公司的社会形象。公司可以从环境披露中受益这一问题的调查显示,有70%的人持赞同意见。由此看出,多数会计专业人士认为公司可以从环境披露中受益,这与前述两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是一致的。环境披露不仅仅与公司形象有关,而且通过公司环境披露可以引进投资、更容易得到银行借款等。

(五)调查结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会计人员受访者认为环境保护是重要的,公司有责任保护环境、对其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负责并通过这种活动提高其形象,但在认为环境保护重要与实际上是否进行环境披露的回答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政府和企业应该重视环境保护,说明会计人员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但在处理环境问题时又得不到充分的指导,不能把对环境问题的积极态度体现在公司的活动中,原因之一是政府和会计职业团体没有意识到环境会计发展对会计活动的影响,没有相关的准则或制度,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会计人员对环境信息披露的态度并不十分强烈。所以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应该制定环境会计准则。此外,政府在公司环境保护方面应该建立环境机构,为其制定污染排放标准,建立、执行污染许可证制度等。

三、企业环境会计实施对策

(一)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环境教育尽管大部分会计人员认为应该重视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目前大多数会计人员仍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人。这说明,多年的环境保护宣传以及环境污染对人的健康影响的现实已经使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但环境教育不可松懈,还要继续加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