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3 16:35:0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

第1篇

关键词个性化健康教育社区保健高血压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加,高血压成为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极易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但是,在高血压患者中,对高血压的认识程度仅有36.1%,治疗率24.7%,控制率不足10%,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25.1%,患者治疗依从性差,严重影响血压的控制及并发症的预防。如何有效控制血压、防止并发症是医学界的难题,而加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也成为社区医疗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高血压患者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工作,明显提高了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和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高血压控制率。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2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2级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个性化教育组和小组化教育组各150例。其中个性化教育组男82例,女68例,年龄57.85±14.72岁;小组化教育组男79例,女71例,年龄58.41±15.37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高血压程度、并发症及服药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符合《2005年中国原发性高血压防治指南》2级高血压规定:即收缩压179mmHg≥(SBP)≥160mmHg和(或)舒张压109mmHg≥(DBP)≥100mmHg。

健康教育方法:⑴小组化教育组:每个月以专题讲座形式组织本组参加我院的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时间为2学时/次。主要向病人介绍高血压、高血脂的基础知识,综合性治疗的原则和方法,急慢性并发症的危害及防治,如何消除不良嗜好及生活方式,提高服药的依从性,预防并发症等。每个月教育1次,共3次。⑵个性化教育组:个性化教育组除每月参加小组化教育的专题讲座外,还在门诊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并定期进行家庭电话回访式教育:1门诊健康教育:患者首次就诊时详细记录患者可能引起高血压的各种危险因素,再根据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方面、个体特征等采取一对一的个体化指导方式。以后每次就诊时均针对患者的危险因素逐一进行重点询问行为改变情况,并进行强化健康教育,重点提醒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醒患者按时参加高血压知识讲座。对每月的治疗药物分两次给予患者,来2次医院高血压专科门诊进行教育,每个月教育2次,共6次。2家庭电话回访式教育:于每个月15日、30日分别进行2次电话随访,要求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均接电话,分别接受随访,检查患者治疗依从性、饮食、不良生活习惯改变情况等,要求患者家属监督和配合。

观察指标:分别于教育前、教育6个月后和1年后对患者高血压健康行为知晓率、形成率、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达标率、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观察。

统计学处理:结果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 X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300例高血压患者中,1年后小组化教育组有2例患者脱落,个性化教育组有1例患者脱落,共有297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观察结果。

讨论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仍有逐年上升趋势,直接关系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在治疗上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尚需靠饮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高血压健康认知水平加以控制,因此,在基础医疗单位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研究发现:1进行了健康教育的患者不论在6个月后还是1年后,患者对高血压健康行为的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达标率、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控制有良好的作用。2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患者不论在6个月后还是1年后,患者在对高血压健康行为的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达标率、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明显优于小组化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使高血压患者在控制血压的疗效和时效上均优于单纯小组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理、心理发展所采取的一项措施,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记忆力较差、文化程度较低等原因,采取个性化教育可以反复提醒加大患者记忆,巩固加强患者对高血压健康行为的认识,提高患者健康行为的形成,督促患者改变不良习惯,加上定期的电话回访监督及家人参与的指导,实现教育的个体化、系统化,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更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降低医疗成本,给高血压患者及社会减轻负担。因此,个性化健康教育是基层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投入少、效果明显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26.

2谢院生,周建辉,陈香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与防治[J].北京医学,2009,31(3):173-175.

3赵军,赵秀玲,吴佐军.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及其用药依从性情况调查[J].中华慢病杂志,2006,5(3):42-43.

第2篇

【关键词】 个性化;健康教育;产科护理

护理健康教育程序是一种以促进人的心身健康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连贯的、有计划、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是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反馈功能的教育活动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临床护理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领域随之不断拓宽和延伸。天水市妇幼保健院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健康教育全程指导”,为总结推广个性化健康教育全程指导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笔者选取2008年7月至12月在天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个性化健康教育全程指导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对比分析等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08年7月至9月在天水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363例作为对照组,其中正常产282例,剖宫产81例,年龄19~39岁,平均年龄26.26岁;2008年10月至12月在天水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542例作为观察组,其中正常产389例,剖宫产153例,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25.82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胎次、分娩方式等方面分布均衡,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由责任护士采用对产妇及家属进行随机讲解、示范等传统健康宣教方法。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即每人配备1张《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表》,见表1。责任护士根据指导表完成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面、系统、连续而有计划的健康指导,采用口头讲解、示范、练习、图片、反馈、答疑等多样化的方法,同时不断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要求,给予及时的个性化的指导;专业护士检查当日健康内容知晓和掌握情况,并进行补充、强化;护士长随时检查督促实施情况,出院前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征求意见,整改提高。《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表》最后随病历入档。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全部掌握:能复述相关知识关键点的全部内容,或有一项不能复述但经护士提醒后即能复述者;部分掌握:有两项以上不能复述者。经宣教指导后能及时、正确地实施母乳喂养,至出院时有足够乳汁者视为母乳喂养成功,反之视为不成功。满意度则采用医院统一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产妇出院时由专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以上评价标准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汇总。

1.4 统计学方法 把统计汇总所得的数据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见表2。χ2=239.2,P

2.2 两组母乳喂养效果比较 见表3。χ2=52.9,P

2.3 两组产妇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 见表4。χ2=49.8,P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患者解决健康问题的手段之一[2]。健康教育在生理功能的恢复和并发症的防治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产科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在产前、产时、产后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健康教育能否落在实处没有一个客观的记录,为强化责任制定《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表》,使每个责任护士的指导都有客观记录,督促护士主动了解产妇的情况,通过评价可以掌握产妇和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接受情况,也激励护士多方面、全方位地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从而增加了护士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同时也可以帮助产科护士长对责任护士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督促和检查,使护士长的工作更加有条不紊。

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个性化健康教育全程指导对于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具有积极作用。《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表》可以指导责任护士按计划和时间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指导,形成一个系统、连续、动态、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过程,保证了每一位产妇从入院到出院都能得到适时、相应的指导,增强了安全感,减轻了产妇及家属的许多心理负担和压力,改变了一些旧的不科学的传统习惯,增强了自我护理和保健能力。个性化的指导、答疑,既有利于产妇产后的康复,也利于更加有效地掌握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知识。

分析结果显示:个性化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能够显著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通过责任护士及时而有效的指导,增强了产妇对母乳喂养的好处和重要性的认识,掌握了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从而积极主动地实施母乳喂养,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

分析结果显示:个性化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通过责任护士适时、耐心而有效的讲解、示范,增进了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好,满足了产妇及家属的信息需求,从而建立了和谐的医患关系,深化了整体护理内涵,患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培养了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促进了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健康教育的过程是护患互动的过程,因其对象特殊,牵涉范围较广,其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与其他科室有一定差别[3]。《健康教育全程指导》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以及社会学、心理学、沟通艺术及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使护士角色由单纯执行操作者转向教育、预防者[4]。这从根本上激发了护理人员学习的自觉性,同时也使广大护理人员感受到了知识的价值,增强了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产科服务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丁炎明.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75.

2 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76.

第3篇

关键词:人文护理;个性化;骨科;健康教育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骨科患者多因突发意外事件入院,缺乏足够心理准备及疾病相关知识.而且患者年龄跨度大,文化层次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参差不齐,加上日新月异的诊疗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健康宣教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人性化个性化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家属稳定情绪,减轻应激反应,尽快地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增强治疗效果,促进身心尽早康复.现就此人性化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方法展开探讨.

1 健康宣教内容

针对病人教育需求多样化、阶段化及本地区病人教育的特点(文化层次低、住院时间长、教育人力及经费短缺等),制定了全程分期教育:入院教育、术前教育、术后教育、出院教育,该过程贯穿患者由入院至出院的每一个细节

1.1 入院教育 入院时向病人详细介绍住院环境、管床医生、管床护士、科主任、护士长、作息时间、住院规章制度、防跌防盗等财产安全制度及各项检查的要求.能消除患者初入院的陌生感,明确住院规章制度,尽快适应住院环境,自觉配合各项诊疗护理工作的开展.

1.2 术前教育 术前教育包括术前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术野皮肤的准备、饮食、衣着、睡眠、功能锻炼方法的指导,练习特殊手术、床上大小便、深呼吸、有效咳嗽及如何有效预防术后压疮等。对有烟酒嗜好的患者,要强调术前戒烟酒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为消除患者术前对麻醉、手术的恐惧及焦虑,要特别加强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心理护理,调整好患者的情绪,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积极应对手术。

1.3 术后教育 术后教育主要围绕如何配合护理工作,防止术后并发症等问题来进行。主要内容包括:术后、饮食、药物的指导,各种引流管的注意事项、减轻疼痛的方法(镇痛泵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术区伤口管理、早期功能锻炼及下地使用辅助器械的方法.详细讲解术后压疮、便秘、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及护理要点,提高病人自我护理的能力。

1.4 出院教育 该阶段的教育主要侧重于患者出院后的饮食、药物、休息、功能锻炼、复诊时间以及应对疾病变化的方法。应在出院前1-2天完成,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时机将作为此阶锻的重点。

2 人性化、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方法

2.1 个体化教育 管床护士根据患者病情、手术方式、年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实施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对于文化层次低、年龄大、理解能力及适应能力差的患者要反复耐心讲解,每次宣教注意少量多次、循序渐进、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多用示范式教育,宣教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反应,评估患者对所讲解内容的掌握程度,鼓励患者复述或示范,及时进行纠正,强化宣教内容,达到预期教育效果;对于文化程度高、知识接受能力强的患者着重介绍病情及预后,使其了解自身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参与治疗;对于年龄相对小、缺乏耐心的青年病人,在健康教育中要加强趣味性,护士生动的表情、诙谐的语言更能够调动患者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其积极性。

2.2 人文护理 人文护理是将健康教育是通过人文关怀,用“人”的方法去对待病人、理解病人、关怀病人。通过观察病人病情、倾听病人的诉说,去感受及判断患者目前所需要的健康知识,而不是忽略患者的自身需求,一味地程式化教育.人性化的健康教育还应让患者了解自己目前健康需求,自觉自愿参与到健康教育的过程当中来,使每一个患者都能愉快、热情地构建及使用自己的知识。在患者学习健康知识的过程中,护士要掌握教育的时机,提高宣教效果,不要对患者高标准,严要求,一味地批评、申斥,而要对他们的一点点小进步多赞许、鼓励,使其感受尊重与肯定,增强学习的信心,更加努力参与到健康教育当中来。除此之外,不能忽视患者家属、病友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调动家属的积极主动性,参与到协助、督导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来。对于担心疾病治疗效果、思想负担重的患者,可以找同种成功病例的病友来现身说法,共同交流治疗心得及体会,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勇敢接受治疗。

3 讨论

3.1 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 通过适时按需分阶段的人性化、个性化的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认识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骨科患者的自我保健水平,改变了一些传统的、不科学的护理理念,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3.2 增强了护患之间的良性互动,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在人性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中,护士频繁地与患者及家属接触,真正设身处地地为患者服务,增加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提高了患者对护士、对医院的满意度水平。

3.3 拓宽护士知识水平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不仅要不断更新护理理念,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护理理论水平,还要学习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其它领域知识,使患者获得更专业、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这就要求护士要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才能更好地与患者沟通,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服务。

总之,人文护理及个性化骨科健康教育方法强调的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共同参与,注重病人的感受及自身需求,因人、因病施教,能激励患者及家属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及效率,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健康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牛欢欢,骨科患者健康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医学信息,2010,5(7):1698-1699.

[2]王纯玲,杜如,徐生红,骨折患者按需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65.

第4篇

关键词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外科门诊

临床诊疗过程中,除药物治疗外,施以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处方,围绕患者发病因素进行日常行为及心理指导,对疾病的康复,对治疗和预防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现将我院2011年8月~2012年3月外科门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外科门诊患者随机分组,对患者使用药物处方的同时给予健康教育处方的为治疗组,仅给予药物处方或口头交代者为对照组。治疗1~2周复诊,选取资料完整者,治疗组258例,男182例,女76例。对照组245例,男163例,女82例。

入选条件:外科常见病如急性损伤(如外伤、扭伤、甲沟炎等)及慢性疾病(如颈肩腰腿痛、肩周炎等)。

方法:针对患者制定健康教育处方,既具有普遍适用性,适合各种患者,同时必须突出针对各种疾病的实际指导性,结合病情、病程、心理状态、生活习惯、工作或学习环境、日常行为及对疾病了解程度、对诊治的要求等情况,给患者提出具体的健康教育处方。

处方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患者心理状态如何,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②家属如何护理患者。③怎样均衡饮食、戒烟限酒、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④如何用药,如何坚持功能锻炼,复诊时间。⑤针对具体患者制定突出个性化。⑥要求患者达到的目标。⑦留医师联系方式。

评定方法:通过门诊复诊或电话随访观察疗效。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②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③有效。病情部分减轻;④无效。病情无变化。

结果

治疗组258例中有效236例,总有效率91.47%,对照组245例中175例有效,总有效率71.42%。同时治疗组在配合治疗程度,掌握相关疾病的知识、社会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讨论

健康教育是所有卫生问题、预防方法及控制措施中最重要的,是初级卫生保健要素中的第一要素,是对其他要素的必要支持[2]。

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处方针对每一位患者更加适宜,具有广泛性同时具备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每位患者,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更加人性化。

健康教育处方成为沟通医患关系的桥梁:医生在药物治疗患者的同时给以健康教育处方,体现了医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又体现出高尚的医德,增强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处方适应了患者的需求,绝大部分患者不具备一般医学保健知识,患病时如何从心理上、行为上进行自我保健,促进疾病康复、维护健康认知不足,一般卫生宣教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受文化程度的影响,还有一些高龄患者记忆力差,或工作紧张、生活忙碌等原因,仅以口头交代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向患者书写健康教育处方,让患者遵照去做或家属督导实施,对病情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

应用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可调动患者自我防病治病的能力,补充药物治疗缺陷,提高治疗效果,预防疾病复发,是临床防治疾病的重要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红敏,刘凌云.健康教育处方在ICU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2:261-262.

2朱秋明,叶旭琴.健康教育处方-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有效载体.中国健康教育[J],2000,16(3):150-151.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解读[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4):249-256.

3张德明,邹霞英,辛达临,等.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07,28(6):961-963.

4Dusser D,Bravo ML,Iacono P.The effect of tiotropium on exacerbations and airflow in patients with COPD[J].Eur Respir,2006,27(3):547-555.

5Calverley PM,Anderson JA,Celli B,et al.Salmeterol and fluticasone propionate and survival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N Engl J Med,2007,22(2):775-789.

6Minai OA,Chaouat A,Adnot S.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COPD:epidemiology,significance,and management:pulmonary vascular disease the global perspective[J].Chest,2010,137(6):39-51.

7杨慧,张二明,郭伟安,等.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后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5):213-217.

第5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个性化;健康教育;依从性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3-0388-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腰腿痛,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该病治疗方法多,疗效肯定,但复发率高,究其原因是病人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健康教育则为病人提供了一种获取健康知识的有效途径[1]。依从性是指病人或干预对象在执行医疗或康复措施中行为的客观趋向及程度[2]。良好的依从性则有利病情的康复,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对病人的认知及行为的改变有着积极的影响[3]。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有很多病人经过健康教育仍然依从性不良,为此,我们特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方式,以期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调查2006年1~6月入住我科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人68例。其中男43例,女35例,年龄25~69岁,平均(33.25±7.28)岁。L3~L4椎间盘突出6例,L4~L5椎间盘突出26例,L5~S1椎间盘突出24例,L3~L4,L4~L5椎间盘突出3例,L4~L5,L5~S1椎间盘突出9例。首次发作46例、反复发作2次以上22例。手术32例,保守治疗36例。

1.2方法:将68名腰椎间盘突出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由科室指定1名理论、业务知识及沟通能力强的专职护士对其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在病人入院第一天,即由该名护士进行病人一般资料(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性格、学习能力等)和对疾病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和对教育的期望和信赖度进行调查,然后主要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性格趋向、对医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了解程度几方面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并不间断地运用评价体系对病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对掌握不佳的部分进行强化教育,以达到完全掌握。教育方式采用腰椎模具、图片等形象化工具,使医学知识变得通俗。对照组由主管床位的护士按照科室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标准健康教育计划进行。两组病例分别于入院第三天及出院前1周采用自制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评估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出院前2天分别评估两组病例健康行为的依从性。所有评估结果经χ2检验统计处理。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在入院3天时的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分别为:32.35%; 38.24%,χ2=0.26,P>0.05。出院前2天健康知识掌握的合格率分别为:82.35%;58.82%,χ2=4.53,P

2.2两组病人出院前2天的健康行为依从率比较结果:见表1。两组病例在坚持卧床休息、腰背肌锻炼、坚持床上排便及表示戒烟、养成正确的劳动姿势、生活习惯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

3讨论

3.1专职个性化健康教育者较一般健康教育护士更主动地参与和病人的交流与沟通,从而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对护士的信赖感及对疾病健康教育的依从性。教育者采用灵活的教育方式以及评估-教育-评价-再强化教育的模式体现了对病人的尊重与关怀,教育过程充满人性化和责任感,避免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和走过场,两组病例健康知识合格率比较在出院前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3.2个性化健康教育较一般化健康教育更能改变病人的认知,提高病人对疾病的应对能力。Bandura指出,即使当个体认为结果是由自己决定的,如果缺乏必要的知识与能力,仍会放弃行动,认为行动是徒劳的[4]。所以,要想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的健康行为,只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康复是由自己的行为决定的还不够,还必须提供给他们必要的健康知识以改变他们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中,卧床休息和腰背肌锻炼是各家学者一致赞成的观点[5]。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病人并不赞同这种观点,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对待这一治疗措施,他们往往更注重药物的疗效。该类病人对严格卧床持怀疑态度,保守治疗病人不遵医嘱下床活动的情况非常普遍,手术病人疼痛减轻后也有诸多不遵医嘱的现象。调查中发现,病人对佩带腰围等容易实现的要求依从性较高,而对于卧床解便、腰背肌锻炼、戒烟等比较困难的医嘱要求依从性相对较低,可能与病人害怕困难,不容易改变形成已久的行为习惯有关。个性化教育通过形象化和不断强化的教育,其结果是该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明显优于一般化健康教育组。认知的改变促使病人配合治疗的主动性增强,该组病例在坚持卧床休息、床上大小便、腰背肌锻炼等方面依从性明显提高。

第6篇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Zhongshan City pregnancy eugenics health education quality in the health examination.Method:A total of 1000 cases of registered population and transient population family planning couple were selected from Zhongshan City,referred to“about undergo pre-baby eugenics health education for pregnant couples questionnaire”,pre-baby eugenics health education quality influencing factors in health examination were investigated.Result:986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totally recovered,the recovery rate was 98.60%(986/1000).Health education in pregnancy health inspection object were mainly in 20-40 years old,professional,high school or above,eugenics health education existing way of promotion werelectures,Internet,television and newspapers,understand and accept to eugenics health education project consciously or passive consulting service check,to gain higher expectation eugenics health knowledge,attitude toward the experience in the family planning personnel,professional and obtained satisfactory evaluation.Conclusion:Through health knowledge lecture,personalized health guidance,video health education,health education publicity column,outpatient health counseling and follow-up education helps to strengthen the family planning couple's concept of eugenic and superior nurture,reduce the risk of birth defects.

【Key words】 Pregnancy eugenics; Health examination; Influencing factor; Survey

First-author’s address:Population &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of Zhongshan City, Zhongshan 528458,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8.038

国内每年出生缺陷新生儿约有90万,占全部新生儿(1600万)的5.63%[1]。中国出生缺陷的发生比例接近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比例[2]。中国出生缺陷发生呈增高的倾向,其中广东省是出生缺陷的高发地区[3]。为了预防出生缺陷与改善出生质量,2013年全国免费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4]。本研究探讨中山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健康教育方面的质量影响因素分析较为罕见,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广东省中山市户籍人口计划生育夫妇500对,同期选取广东省中山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夫妇500对,共1000对夫妇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采用广东省中山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统一标准化设计制定的关于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教育待孕夫妇的调查问卷,全部调查员均经严格统一的培训,调查前由调查员向调查对象详细解释调查表各项内容,并嘱咐调查对象需在彻底理解调查表各项内容后独自填写。全部调查对象自填或自述代填方式实施现场调查,共回收986份有效问卷调查表,回收率98.60%(986/1000)。

1.3 护理方法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健康教育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健康知识讲座,个性化健康指导,视频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宣传栏,门诊健康咨询与随访教育。

1.3.1 健康知识讲座 根据孕前检查人员的不同需求,每4周定期举行健康知识讲座,通过讨论、提问与多媒体等方式实施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科学减肥、乳房保健与月经期保健对优生的影响。

1.3.2 个性化健康指导 根据育龄夫妇的年龄、职业与文化程度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准确与耐心解答育龄夫妇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孕前健康教育指导。

1.3.3 视频健康教育 孕前检查者可于孕期检查候诊期间免费观看优生优育视频,循环播放,定期更新视频内容,使孕前检查者熟悉掌握孕期的全过程。

1.3.4 健康教育宣传栏 在候诊大厅处建立孕前健康教育宣传栏,免费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与宣传小册子,及时更新与补充健康宣教的相关内容,使孕前检查者熟悉掌握孕期的相关知识。

1.3.5 门诊健康咨询 为育龄夫妇设定孕前健康咨询门诊,并提供专门的咨询电话,护士针对性解答孕期健康相关问题,使育龄妇女形成优生优育的观念。

1.3.6 随访教育 通过采用不定期问卷调查、学习与电话回访等方式追踪孕前健康检查者的情况,确保孕前健康检查者获得充足的孕前与孕期保健知识,并耐心听取孕前健康检查者的意见,纠正不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孕前健康检查中健康教育对象主要以20~40岁、有职业、高中及以上学历为主,且孕前健康检查中健康教育对象均对优生健康教育现有的宣传推广方式了解并接受,对优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自觉或被动咨询检查,对获得优生健康知识的期望值较高,获得优生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为讲座、网络、电视与报纸,对基层计生人员经验、专业与态度的评价较为满意,见表1。

3 讨论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健康教育是通过不同途径向计划生育夫妇提供科学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健康教育知识,有助于强化育龄夫妇对出生缺陷的预防意识,协助育龄夫妇建立“健康环境、健康行为、健康饮食、健康婴儿、健康父母”的预防观念[5-7]。通过健康检查、健康宣传教育、健康咨询、健康指导与健康知识讲座等途径逐渐完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与健康教育[8-9]。

第7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个性化辅导;多样化路径

当前,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前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幼儿智力发展水平的提升,而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相对重视不够。科学的幼儿教育,不仅需要提升幼儿的智力水平,同时还要把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教师要树立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

幼儿教师作为开展幼儿教育工作的主导者,在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极其重要。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开展的好,就需要教师树立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只有教师树立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才有可能培养幼儿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了定义,指出“所谓心理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道德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从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可以清晰地看到心理健康往往包含着四个方面的内容:生理、心理、道德、社会适应的健康,这是一个全面的、完善的、积极的、向上的概念。幼儿教师就是要树立这样一种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这种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主要来自于对幼儿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指标的认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自身的动作要协调正常,对于正常的生活知识能够正常认知,同时还需要具备积极健康向上的情绪,融洽的人际关系以及较为活泼可爱的性格等,这些都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幼儿所要达到的最终的目标。教师梳理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是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深刻认知,同时也是有效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二、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化辅导

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在满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化的基础上,还需要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化辅导。从幼儿心理发展的历程来看,幼儿在各个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即使同龄幼儿,由于各自的遗传素质不同,后天的环境教育条件各异,幼儿的身心发展也会存在个别差异。幼儿身心发展的这种个别差异就需要幼儿教师根据每一个幼儿不同的心理发展情况,给予具有针对性的辅导工作。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对每一个幼儿心理发育情况的观察了解,对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能够全面掌控。对于幼儿教师而言,需要在日常的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和这些幼儿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地观察研究不同的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如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参与到幼儿的小组活动中,从幼儿之间的相互谈话中找出每一位孩子的个性差异,针对每一个幼儿的性格、脾气、爱好,开展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家庭是幼儿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了解的比较透彻,但是有时可能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所以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化辅导,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密切配合,需要在教师和家长之间搭建起一个有效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性化辅导的有效开展。这样的平台搭建起来之后,家长在家里发现孩子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家长就可以通过自身的观察,将这些内容记录到幼儿的心理健康档案当中,在接送孩子的时候,把这些心理健康档转交给幼儿教师,从而使幼儿教师不仅能够掌握幼儿在幼儿园的各种行为表现,而且还能够掌握幼儿回到家里的一些心理健康状况。这样,幼儿教师就可以比较全面地掌握幼儿的心理健康资料,从而为分析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较全面的资料保证。另一方面,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家长对于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往往是一个模糊的状态,这种模糊的状态也会导致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盲点,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能够将幼儿在学校的整体表现记录在案,然后通过家园联系手册传递给家长。这样就能够建立起一种家园沟通和交流的机制,这种沟通和交流的机制使幼儿教师和家长以及幼儿三者之间实现了全天候无缝对接,对于幼儿在学校、在家庭的各种表现都能够较为清楚地了解。

三、拓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样化路径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升他们健康地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就需要教育者不断地拓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多途径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首先,通过游戏活动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脑的良性发展是心理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游戏活动中,幼儿需要将自己的脑和手、眼、腿、脚等活动器官协调起来,这种协调功能的整合能够促进脑的良性发展,从而提升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由于幼儿期正处于大脑皮层的各种神经细胞以及神经网络迅速发育的时期,因此开展游戏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骨骼、肌肉,同时还能刺激脑细胞的发育和大脑皮层的协调发展,从而改进和完善幼儿心理机能的发展。比如,幼儿在游戏当中拍皮球、投飞镖、跳圈、走脚印、抓尾巴、过小桥、转山洞等,这些游戏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同时也刺激了幼儿大脑皮层功能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心理机能健康发展。

另外一个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就是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当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让幼儿形成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健康的行为,养成一种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借助幼儿的各种生活活动进行教育,从而不断提升他们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发现生活的乐趣,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比如在家庭生活中与父母共同进餐,与父母交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想法讲给家长听,与家长之间建立起良性的互动等,这些都有助于幼儿养成积极的心态,从而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最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与幼儿的其他课程之间建立有效的整合。在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其他课程教学中的有关内容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衔接起来,从而整体发挥幼儿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推动作用。就是需要幼儿教师在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研究和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将这些因素渗透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比如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让幼儿讲故事、表演教材中的故事内容等,使幼儿在这种集体活动中获得自信。在“防拐骗”的社会领域教学活动中,让幼儿之间相互交流,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可以组织幼儿郊游活动,以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的精神,从而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整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家庭、幼儿园、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的一项教育实践活动。在这项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树立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要根据不同幼儿的个别差异,采用不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同时,需要教师和家长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搭建起有效的沟通平台,把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在幼儿园中的各种表现整合起来,为开展幼儿心理教育奠定较为详实的生活资料。还需要通过游戏活动、日常生活活动以及和其他课程的整合,多种途径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从而推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颜巧英.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教育科学研究,2006(06).

[2]翟媛媛.社会性发展视角下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J].淄博师专学报,2011(01).

[3]姚本先,张灵.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当代学前教育,2010(02).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

B844.2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不断涌现的各种新技术、新应用正在以其无所不及的触角和超乎想象的巨大威力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状态与发展前景,课程教学亦置身其中。近年来,一种被称为“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方式悄然兴起。10分钟左右的视频展示,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单个知识点的讲授……微课程以其“短、小、精、趣”的特点,迎合了移动信息时代要求和大众心理,在国内外课程教学领域中得以快速发展。这一股“微课风”也逆袭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封闭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近乎取缔了之前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身份;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较大幅度地推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总之,微课程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与学的方式正发生着重要而有意义的变化,引人思考。

一、 微课程: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对接要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心育课程有机结合的产物。从两者之间对接的可行性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反思体验、轻知识灌输,重应用性和关注点,轻学科化与系统性,比较适用微课程教学。从笔者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微课程教学的实践上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之中,将心育知识碎片化、教学交互即时化、学生学习个性化、课堂教学体验化、教师发展专业化;对满足大学生们对于心理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产生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能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于心理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的应用中,微视频的制作是整个微课程实施的支点。一个一个的微视频都是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特别是重难点。它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指向性明确,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着这个知识点展开。开发与制作成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不但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也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所有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相对适中,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我校广大师生可以流畅地在线观摩查看,当然也可灵活方便地将下载反复使用。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基本上能看到主要的知识点,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间自选备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可以让学习者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分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思考,大学生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获得最大可能的满足。

(二)能较幅度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重视学生个人体验的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不仅仅在于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而且更加在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传统的“一师一堂”的课堂式教学难以给学生“反刍”的空间,而微课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运用简明生动的微课视频和《学习内容与个人反思学习单》,引发学生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经历来建构心理健康知识,体验、感悟知识背后的意蕴,通过体验与实践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旁观者、接受者师生的交流多数时候是单向的。而通过微课,核心的知识点学生已在课前预习,课堂中师生之间用以多向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讨论与分享,学生在多元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教学效果自然更显著。

(三)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课程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学习的重要教育资源,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通过微课学习和反思,分享到的不仅是丰富的教学资源,更是各自的教学智慧,这种研修方式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通过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不断深入反思,归纳总结,借助微课这一工具,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此外,通过微课进行听评课、教研活动的方式突破了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变革了教师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也将会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 微思考:微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在将微课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结合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通过“课前观看微视频学习知识、课上进行知识讨论与内化”的方式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新。为检验其效果,我们进行了教学实践与研究。在实践研究中发现,有的课堂教学并没有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分析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教学仅仅做到“形似”而非“神是”是教学实践效果没有明显提升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要真正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课堂教学,笔者认为需要从重新定位师生角色,重组心育课堂内容,重建课堂教学对话等三个基本方面着力。

(一)重新定位师生角色

微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让新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深刻地认识到现代化信息时代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也是知识的贩卖者。教师学习知识,并向学生出售知识。然而,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微课的开发,取缔了教师的这一优越的身份和地位。海量的知识信息在网络上堆集,以供挑选与取用。较之旧时代的教师,新时代的教师、特别是大学教师,在学生已具备较好自学能力的情况下,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着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机遇。

(二)重组心育课程内容

微课程比较适用于比较独立的核心概念或知识点,对比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微课程可能鞭长莫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多以专题形式出现,容易将知识内容进行切片处理,比较适用微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重组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的设计,更要注重学生“学”的设计。精心制作微视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教学得以实施的支点。

(二)重构课堂教学对话

马丁・布伯区分了三种对话:装扮成对话的独白、技术型对话以及真正的对话。将这个分类引入到教学改革,可以发现师生之间的教学对话也可以分为独白型教学对话、技术型教学对话和生命型教学对话。第一重是教师用预设的标准答案对学生进行提问,表面上看起为是师生对话,实际上是教师自说自话的独白。第二重是教师只关注自己教学行为技能的表现,而忽略对行为技能背后的教育意义;只涉及到对话者的心智,不涉及个人情感或意义。第三重对话是师生之间互相尊重,把他人置于与自己平等的位置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感悟和体验进行的心灵碰撞与交流。微课程框架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对话正是需要对话中每一位参与者都真正心怀对方或他人的当下,并带着他自己与他们之间建立一种活生生的相互关系。在独白型和技术型对话中,教师只是作为公共知识的代言人,其个体生命往往是缺席的。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不仅是教书,更不要忘记了育人育心。教师自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课堂教学对话的重要资源,教师的整体在场与完全投入有助于形成师生的相互信任,有助于营造平等的对话氛围,使学生的真实思考和想法体现出来,师生之间的对话就成为真诚、平等、真实的精神相遇。

参考文献:

[1] Shieh,Davi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9,(26):1-13

[2] Educause. 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Micro lectures [EB/OL].

[3] 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4] 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1、华

[5]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基础教育课程,2013,4

[6]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7] 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第9篇

1.1健康教育的内容

根据疾病的种类制定健康教育路径执行单,执行单的内容包括:入院宣教、专科护理宣教、检查告知、术前宣教、术后宣教、康复指导、出院指导、相关的健康知识等。具体内容有教育方式、教育对象包括患者和家属、宣教时间、护士签名、效果评价、评价时间、护士签名等。

1.2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按照执行单的内容,采用传统口头教育为主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家属存在的问题给予随机指导,执行情况根据患者的意愿而定。试验组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使用健康教育路径执行单,在患者入院后的不同阶段,采用口头式宣教、书面资料、图文照片及床边示教等方式,每天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规范化、个性化及持续性的护理健康教育。

(1)手术前

给予入院宣教告知,介绍床位医师、责任护士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给予专科护理指导、饮食指导、术前功能锻炼、预防呼吸道感染等。责任护士根据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术前宣教,如术中配合注意事项、有效深呼吸、术后预防打喷嚏的方法、放置引流目的与注意事项、术后表达疼痛和减轻疼痛的方法等。护理人员应督促、辅导患者或家属,按时执行并及时行效果评价。

(2)手术后

根据手术与疾病的特征,介绍术后活动的目的、方法,手术及麻醉后不适的原因及应对方法,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咳嗽时保护切口的方法、饮食指导等。责任护士在宣教时,对患者疑惑的地方应反复讲解,突出内容的连续性,让患者或家属在治疗期间获得系统性行动指南,准确理解临床护士传达的指导信息,真正享受到主动、全面、连续的健康服务。执行效果评价,不足者给予强化教育。

(3)出院

康复及出院指导,包括术后肢体功能锻炼、饮食指导、伤口的护理、用药指导、特殊护理指导、复诊告知等。要求患者能够复述内容,回家后执行,出院后1~2周内给予电话回访。

1.3效果评价

宣教后,两组患者分别在执行单的效果评价栏如实填写掌握情况,结合病历每月统计分析,以临床观察与患者回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项考评内容均施行3个等级评价制,包括掌握、部分掌握、不理解,并从多个方面观察患者对健康教育宣教知识掌握程度、护理工作满意度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对照组80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满意率为51.61%,试验组125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满意率为80.65%。试验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6,P<0.05)。

2.2健康教育宣教知识掌握程度情况比较对照组70例患者掌握了健康教育宣教知识,掌握率为45.16%,实验组115例患者掌握了健康教育宣教知识,掌握率为74.19%。试验组掌握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5,P<0.05)。

3.讨论

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个人行为。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系统性不够,无论是知识量还是认知程度均已无法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不能充分发挥患者或家属的主观能动性,且宣教方式多是采取口头教育的方法,患者或家属难以将所有内容理解记忆,导致执行力欠缺,达不到宣教的目的。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