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表示速度快的成语优选九篇

时间:2022-12-20 15:18:5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表示速度快的成语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表示速度快的成语

第1篇

关键词:译林版小学英语;中年级故事阅读;目标达成;教学策略

苏教译林版小学英语新教材中年级“Story time”板块主要是围绕单元主题对书本主要人物的日常生活场景而编写的故事,其内容具有丰富的教学价值。而要使这些故事阅读板块的教学价值能够得到最好的落实,达成其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现在我从四个方面来谈谈该板块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听”的策略

首先,预测故事大意。教师简单介绍故事背景,让学生预测故事大意。其次,听录音,回答问题。当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来听录音时,提出几个可以针对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听录音,了解故事大意。之后在回答问题环节,学生可以将预测的内容和录音中的内容进行对比,同时进一步了解了故事大意。

例如,在教授三下Unit 4 Where’s the bird?一课时,教师在简单介绍故事背景后,可以这样提问:Where’s the bird?让学生预测故事内容;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使用重点句型回答:It’s on/in/under/behind the...之后,教师出示Listen and answer环节:(1)Is the bird beautiful?(2)Is the bird behind the door?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并将故事内容和预测内容进行了对比,同时了解了故事大意。

二、“读”的策略

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教师可以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迅速阅读故事,回答问题,以进一步了解故事。通过此过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在教授三下Unit 7 On the farm一课时,在阅读环节,教师在让学生自主阅读时,可以抛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What’s on the farm?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到答案:“Pigs,cows,apples,pears.”从而迅速了解课文大意。其次跟读模仿环节必不可少。让学生在逐句模仿跟读中,提高朗读的能力:进一步把握重读、弱读、声调、降调、连读等朗读技巧,并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Group work,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体验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情感。此环节,教师主要是做好小组的组织、监督和引导工作。

三、“演”的策略

学生都很喜欢表演。“Story time”中的故事多是真实的生活情景,且采用了对话的形式,非常适合学生来表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对故事进行了足够的听力和朗读练习后,学生就自然想表演了。在演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创编故事或续演故事。这种再演绎,能够使学生有很强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

例如,学生在扎实学会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On the farm的故事并表演完课本剧后,教师可组织学生思考如果我们自己拥有一个农场,What’s on our farms?教师彻底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发挥想象,运用所学句型,完全自编对话。笔者认为,只要故事的主旨不变,这些个性化演绎也是值得鼓励的。

四、“研”的策略

“研”是指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Story time”的教学不仅要达到语言目标,更重要的是对故事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价值素养等非语言教学目标。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Seasons一课的Story time,这个故事不仅让读者了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教师还可以通过文本让学生发现四个季节的美,从而逐步、适时引导学生:Different seasons,different colours.(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色彩。)Use your magic eyes to watch the world.(用神奇的双眼去观察这个世界。)To enjoy your life and thank for it.(去享受生活,感恩生活。)

第2篇

“兔”在中国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它既是十二生肖之一,也与人类的生命、人们的美好希望密切相连。 “兔”是动物兔的象形字。其甲骨文、篆文描画的正是“兔”的长耳短尾形象。

由“兔”字派生出的汉字并不多,但都很有特点。

例如,“逸”是一个会意字。兔子跑得快称为“逸”。《说文解字》等书认为“逸”字表示兔子“善逃”。这表明,兔子是当之无愧的长跑冠军。

于是又有“奔逸”“逃逸”“逸失”“游逸”“隐逸”“安逸”“逸闻”“超逸”等词汇。

3只兔叠在一起组成一个汉字,表示跑得飞快的样子。

“冤”字则是替善良的兔子“鸣冤叫屈”的标志。《说文解字》解释:“冤,屈也。”意为兔子在网或栅栏之下,不能逃脱,只有屈从,不能舒展。引申为“冤屈”。于是便有“冤枉”“不白之冤”“鸣冤”“申冤”等一系列词语。而兔子居有冤之首。可见,可爱的兔子最值得人们同情。

“兔”与“菟(tù)”相通。“菟”就是牵藤寄生的草本植物“菟丝”,也叫“菟丝子”,又名“女萝”,或写成“兔丝”。

“兔”添“土”旁为“堍(tù)”,指桥梁两端靠地的部分,即上桥之处。

“兔”与十二地支中的“卯”对应,汉代王充《论衡》说:“卯,兔也。”二者组成我们的生肖“卯兔”。

“卯”的本字描画的是草木出土萌芽的形象。《说文解字》说:“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在十二时辰中,“卯”时是指早晨5~7时。因此,“卯”表示春意,代表黎明,充满着无限生机。

“柳”,体现着“卯属木”之意,于是有“春风杨柳”。

“茆(máo)”,是一种水草,又形容草丛生、茂盛的样子。

“昴(mǎo)”,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泖(mǎo)”,指水面平静的湖塘。

“铆(mǎo)”,表示将物体的部件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上述这些字词,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兔”有关,或由“兔”引申而出,或与“兔”的性情相合。

意译

在东方人眼中,兔子一向是温顺、柔弱的象征。认为兔子狡猾、奸诈的大概只有“狡兔三窟”这个成语了。然而,到了西方人的眼中,兔子的形象却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最常见的兔形标志是“花花公子”企业的商标―― 一个打领节的兔子头,闻名全世界。他们认为,兔子除了速度快之外,没有与生俱来抗拒外敌的能力,所以经常招来杀身之祸。为了延续种族,就特别努力繁衍后代。这一特点被美国人引用到人身上,就变成了“花花公子”“花花女郎”“花心大萝卜”等的代称了。

不过,也正是由于兔子繁衍能力强,也就有了繁衍茂盛、兴隆昌盛的意思,所以,美国人又喜欢用兔脚来象征幸运,希望兔脚能将其兴隆的福气转移到持有人的身上,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美国人喜欢在其车中悬挂一只或一对儿兔脚的原因。在购物中心或街头经常可以碰到一些人以“购买幸运”为名,出售一些兔脚形的钥匙链、耳环或项链等饰品。

俗语

兔子不吃窝边草。一只公兔外出寻找食物时叮嘱母兔:“饿得不行,就在窝边吃些草。”公兔回来发现洞口全部暴露,母兔满身血迹。原来,母兔把窝边草吃光了,大灰狼找到了母兔……有此教训,兔子再也不吃窝边草了。看来,眼前的东西,有之不多,缺之不然,还是把目光放得远一点儿好。

兔子尾巴长不了。昔日,兔、鼠、牛都没有尾巴,就一起去恳求玉帝。玉帝说:“我可以让你们一夜长出尾巴。不过,天亮前千万别摸自己的屁股。”没到天亮,兔子见鼠、牛都长出了长尾巴,不由得摸了一下自己的屁股。这一摸,新尾巴立刻往回缩。兔子连忙用手把剩下的一小截紧紧抓住,直到天亮。亡羊补牢,总算没有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3篇

我国石墨烯应用市场将迎来产业爆发期,到2020年将形成千亿元级别市场规模。未来石墨烯发展前景取决于下游应用,最大限度利用石墨烯特性研发高性价比产品将至关重要。石墨烯有望成为“十三五”新材料规划的重点,但石墨烯行业整体上还处在产业化突破的前期。

2016年12月6日,中国最早从事石墨烯技术研发的企业北京碳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碳世纪”)召开技术会,全球首个石墨烯高端产业应用――“石墨烯表面波探测技术”。这一技术的问世将掀起全球探测技术革命。

无数次试验后

生成石墨烯应用创新技术

作为一家专精于石墨烯工业化生产和石墨烯下游应用技术及产品研发与产业实践的高新技术企业,碳世纪已建成全球首条石墨烯(单层碳原子)吨级生产线,成功研制了石墨烯光致电推动技术、石墨烯发动机油节能改进剂、超级电容器用石墨烯改性活性炭、石墨烯改性塑料、石墨烯空气净化系列产品和技术等。

截至目前,公司已建成两条年产吨级的示范生产线,石墨烯产品种类包括粉体和溶液,规格按片径大小区分从一百纳米到几百微米不等,并且实现了定制生产。

石墨烯是一种碳原子以sp?杂化轨道组成的六角形呈蜂窝巢晶格状,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被称作是“新材料之王”。

石墨烯表面波探测技术是指石墨烯表面形成的波在探测技术方面的应用。这一技术的优势在于具有超高的灵敏度和超快的响应速度,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领域均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将发挥出巨大商业与社会价值,引领全球探测技术革命。

该技术可以替代基于传统SPR技术的探测系统,远高于SPR的响应速度和灵敏度,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准确、快捷的数据信息,能够极大地提高探测技术在科技、医疗、安防等行业中的应用效果,甚至帮助特殊人群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会现场,碳世纪董事长闫立群与碳世纪科学家以话剧形式分享石墨烯表面波探测技术。碳世纪CTO徐亭博士做石墨烯表面波探测技术演示。

碳世纪研发人员很早以前就发现,石墨烯能够对人们察觉不到的外界变化做出反应。打个通俗比方,在1千克的水中放入5毫克的盐,传统化学检测几乎很难检测出来,而灵敏度高出上百倍的石墨烯却能够产生反应,并通过特殊的机理输出信号。石墨烯表面波探测技术比传统传感技术速度快出成百上千倍。经过了无数次试验,碳世纪才将石墨烯原料打造成一项项具备商业化应用的产品。

石墨烯表面波探测技术的具体应用包含气态应用、液态应用和固态应用。

在气态应用方面,可提供超快、高灵湿度探测与气体特异性检测。可应用到非接触、无声人机交互系统;非接触、无声安防系统;聋哑人“说话”系统;重症监护系统(呼吸监测);毒气、易爆气体监测;即时、无痛疾病诊断;工业用气体监测系统等。 例如聋哑人“说话”系统,这一技术可以探测到聋哑人口腔湿度细微的变化,将湿度频率数据转换成语言信息,借助音响设备发声,帮助聋哑人用常人的声音表达自己。在非接触、无声安防系统的应用上,可以针对每一个人不同的气场信息订制安防方案,提高人身、财产安全保障。

在液态应用方面,可提供超快、高灵敏分子探测和单细胞检测,应用到蛋白质工程、制药工程、癌症预防、血液检测、疫苗研发、抗癌药物筛选、抗癌药物机理研究等。运用这一技术,可以即时探测到癌症细胞的一举一动,为医生提供准确、快捷的病理信息,提高对患者用药量的准确度,达到更有效的治疗效果。

在固态应用方面,可提供超快的二维材料厚度测量和二维材料品质鉴定,应用到石墨烯测量与鉴定、其他二维材料测量与鉴定和单分子层、膜材料测量与鉴定。

会上,业界人士对石墨烯表面波探测技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在石墨烯领域是非常高端的技术,同时给探测技术带来的是颠覆性的变革,”一参会嘉宾表示。

商业定制化石墨烯产品是大势所趋,石墨烯原料供应商需要与下游应用商紧密合作,一起开发石墨烯的下游应用,定制化的石墨烯产品将成为主流。

这也是碳世纪在走的一条路径。

就整个市场而言,石墨烯应用目前仍停留在开发阶段,尚未有大规模应用的“爆款”产品出现。碳世纪走在了最前面。除了此次的石墨烯表面探测波技术外,第一款石墨烯空气净化器、石墨烯节油制剂等的相继,让碳世纪在石墨烯产业化道路上羽翼渐丰。

石墨烯产业应用

未来空间无限

听懂聋哑人“说话”,是碳世纪通过石墨烯表面波探测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一大惊喜。

会现场,碳世纪工作人员邀请聋哑人赵万才,走到台上,对着仪器一侧的小窗口张口“说话”,两秒钟后,台上传来了“大家好,我是赵万才”的声音。虽然他的声音最终通过机器形式演绎出来,但这确实给所有聋哑人士带来了一个希冀:他们可以与家人朋友展开“有声”的交流。其实,赵万才并没有发出声音,探测仪也并非真的“听”到了他的话语。碳世纪首席技术官徐亭对记者指出,聋哑人尝试说话时,虽然无法通过声带振动发出声音,但却会和健全人说话时一样,会产生湿润的气流。在探测窗口的传感器上有一层石墨烯膜,它能够捕捉到人们说话时嘴中气体湿度的细微变化。随后,后台的识别程序能够将发出不同词句时的湿度频率数据转换成相对应的语言信息,借助音响设备发声,就能帮助聋哑人用常人的声音表达自己,让人们“听”懂聋哑人说话了。

除了让聋哑人“说话”外,碳世纪还将石墨烯表面波探测技术应用到更为广阔的场景之中。闫立群记者谈到,“未来,人们还可以通过这项技术即时探测到癌症细胞的一举一动,为医生提供准确、快捷的病理信息,提高对患者用药量的准确度,达到更有效的治疗效果。”

“指纹、声音容易复制,可是每个人说话时的湿度频率是独一无二并且难以仿制的。”这也成了石墨烯应用于安防领域的杀手锏。

“把石墨烯做成膜还是做成块,用刀切还是用激光切,用声音还是重量、电去刺激它……每一种都要去尝试。穷极一切可能来探索它的性能,你会获得无数个或有趣的结果。而在海量的结果里找到最有价值、有市场前景的方向并进一步实现它,是从‘科’到‘技’最难的地方。”徐亭强调。

闫立群强调,2017年,石墨烯表面探测波技术将逐步与安防、生物医药、气体探测等领域企业合作,探索进一步落地应用。

第4篇

关键词: 泛读 语言能力 重要作用

一、泛读的目的

为了给学生创造尽可能的语言环境,尽可能地增加可理解的英语信息输入,我们应特别重视阅读,重视阅读量,尤其重视泛读量。一个语言学习者的成功并非仅仅通过广泛阅读就能获得,但广泛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逐词阅读模式阻碍了学生语言学习的进展,泛读的目的在于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培养观察、判断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速读能力、阅读兴趣,扩大词汇量,增长文化背景知识。

二、泛读的优越性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听英语是有声语言的信息输入,阅读英语是文字语言的信息输入,只要具备可理解性,二者都是有效刺激。泛读是相对于精读而言的,前者侧重于信息的获取,后者则侧重于语言知识的掌握,精泛并举、加强泛读是语言学习的根本原则,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泛读与听相比,有着多方面的优越性。

英语读物较为容易得到,有文化、体育、保健、娱乐、历史、地理、生物、科技、环保等多方面知识,在形式上则有新闻报道、报纸杂志、原版读物、图片图表、利用网络等,具有广泛性,特别是网络,检索快捷,大中型网站一般都有搜索引擎,速度快捷的搜索引擎大大方便了教师选材。教师只要确立主题或是材料类别,就可迅速找到所需资料,且经过整合后的这些资料可构建材料组,实现区域性的资源共享。学生在初具听力能力之前往往离不开课堂上教师的指导;而阅读与课文难易相当或略浅与课文的英语读物,借助工具书,即使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可以独立进行。除此之外,阅读受时间、地点及其他条件的限制比听英语少得多,课外阅读更容易开展。运用语言涵盖了教材所涉及或是学生所关心的话题,且可以从多种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泛读的作用

泛读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广泛地大量涉猎阅读的内容,以便提供给人们最有效的价值,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泛读所能带给学生的有效刺激量大于听英语,从而在促使学生的语言潜能生成语言规则方面所起的作用更大。作为语言能力三要因素之一的词汇(包括单词、习语等)是凭记忆而储存在大脑中的,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扩大词汇量,一直是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泛读是解决这个难题一个重要途径。(1)泛读可以大大提高单词的复现率。(2)泛读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义。有些汉语对应词难以确切表达词义,通过泛读,一定的语言环境可以使学生理解某个单词的确切含义。(3)泛读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快速发展、信息蓬勃的现代社会对人们的阅读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去研究相关专业内容,深入探究实质等以外,恐怕选择泛读的更占多数,输入词汇量增大,输出词汇量才可能随之增大,但并非一切词汇输入都是有效输入。例如,单纯地记忆单词表就很难成为有效输入,难易程度合适,生词量少的泛读材料,正好可以给读者提供大量的有情景的、可理解的词汇有效输入。可理解的泛读量增大,词汇量也会如同滚雪球般增加。词汇量的增加还包括一词多义,旧词新义在一定的语境中被读者所理解的现象。此外,泛读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加深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社会习惯等的理解。现代生活中的人们,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的时空更加随意方便,网络的利用价值越来越高,泛读的意义也更普遍。

四、泛读的原则

1.只有能读懂就可以了,尽量用最快的速度,不要在意某个单词和语法,重视所选读物的思想性、趣性味和内容的广泛性。

2.不加重学生负担。选择难度和长度适宜的文章,用来泛读的文章中不要有太多的生词,长度要合适。应根据自己的学习所处的阶段,选择文章的难度和长度,用来泛读的文章的难度,一般以一遍能读懂为宜。泛读的文章要有足够的量,取得进步,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完成足够的量,这样双基掌握得好,自然能在进一步的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促使知识和技能的顺利迁移。但要注意的是,语言知识概念须通过大量的言语实践来完成,如不能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实例,不能运用变化的形式,不能高度地分析、比较、综合和概括基本概念,就容易导致负迁移。

第5篇

一、色彩与音乐的融通关系

有一位音乐家曾和一些画家、设计家做过这样的尝试,即先由画家即兴作画,再由他本人(音乐家)即兴作曲,再由设计家即兴创意……如此继续反复几次,可以构成奥妙无穷的“气场循环”。我们从这一“行为艺术”中,可领悟到音乐与设计皆是通过听觉和视觉传递美感的,它们之间在听觉和视觉上有着强烈的情感共振和形式上的融通关系。

色彩构成是高校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学生通过能感受到色彩丰富的表现性和色彩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色彩还助人们识别对象,从曾经见过的形象中去想象从未直接接触过的形象。总之,色彩的物理刺激直接导致人的某些心理体验,然后又产生知觉中其他感受,以至形成一连串的心理效应。所以,色彩构成中所涵盖的点、线、面都是富有张力的生命体,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色彩构成表现形式能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音乐的内涵,亦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音乐语言是由音乐的各种要素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等组成的,音乐中的每首乐曲,每一个音符都有着它自己的魂灵。它是充满灵性的,只有具备文化、具备天性、具备敏感心灵的人才能感受它、体验它,进而表现它。从这一点看,音乐与设计在价值定位上是很有共同点的。

形式融通在于,视觉与听觉艺术都是易于抽象化的语言。色彩构成能产生声音、音乐的抽象美。那么,色彩构成的人性化表现更是具有较大的抽象展示空间的,声音虽不能与它本身的发源体相脱离,但由于人的声音是有个性的,人的声音还由于环境、心情等因素的而发生变化。由此,我们可以减弱发音本体的印象,把注意力引向其抽象性的表现上。如声音的高低可用色彩的明、暗程度来表示,高的音具有明亮感,低的音具有黑暗感,吐词清晰的声音用纯度高的色彩表现,含糊的声音用纯度低的色彩表现。而作为艺术作品的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声音本身音色和力度上的强弱变化。因为声音的强弱变化、速度快慢是阐释乐意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色彩构成中如何表现音乐的韵律美

色彩构成练习中要渗透和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只有当几个音或音群组成的旋律线条结合起来,并产生与之相应的节奏和调性,才能表现一定乐感。其中,节奏是作为完形来把握的。在旋律中由于有一个音在发生变化的印象,所以先后出现的音能保持一种连续存在性。这就是音乐的“冲击力”。当然,马克思说过:“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他们来说不是对象。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培养自己的审美。”①而优秀的设计师受到音乐的震撼和启发后,会抓住对音乐的主要感受,体会乐曲是抒情的、轻快的或是凄凉的、忧伤的……同时还要觉察乐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家的个性和风格,力求达到一种与音乐家创作时十分相似的情感境界。我们知道点是一个跃动的因子,在音乐视觉化的平面设计中,它的表现形式是丰富的。它的大小形态是随着音响的高低变化而变化的。线是二点之间的移动形成的。音乐中只要有“声部”间的横向运动,无论低声部,中声部,高声部,只要音的点在连续在进行在运动,即成了自身的“线”。在平面设计作品中,线的长短、粗细、曲直、浓淡和线的方向还能体现人类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平面设计中“面”的形态可分为几何形、有机形、徒手形和意外不规则形。而音乐中的“和声学”就是随着“面之乐”的而兴盛起来的。这些“面”的形态是决定音乐主旋律的重要因素。在设计师眼里音乐与平面设计都有和谐的比例,音乐的和声美就是设计的形态美,不同形态的“面”能给人以迥然的视觉观感和心理影响。所以设计师以“面”来体现对音乐的通感,起到一个整体控制的作用。同时我们还能把对乐曲的通感用色彩三要素来表现,高亢激越的乐曲有一种振奋精神的感觉,可用高明度鲜亮的色彩表现;嘈杂不和谐的音乐则有一种不鲜明的浑浊感,可用纯度较低的色彩来表现;而情感变化丰富、华美的乐章则用丰富的色相来体现。炽热奔放的乐曲可用暖色表现,神秘悠远的乐曲可用冷色表现。三、与平面设计之间的融通

21世纪,堪称为设计的世纪。而促进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应是加强设计与其他艺术学科之间的交流,注重设计与音乐之间的融通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设计艺术可从音乐学科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强化设计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度。音乐与设计二者之间的转换是有可循的,也是十分有趣的。美妙的音乐能给设计家以想象的空间并从中得到启迪,也会给设计作品的创新带来意想不到的契机。所以,一个设计师应具备基本的音乐文化修养,提高自己的艺术情趣,用自己的设计智慧去把握设计作品的形式和风格。音乐视觉化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培养设计师联想力、想象力的形象思维过程,是对设计师创造性思维的挑战与延伸,它是个体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后,以真实、独特、个性的方式表达的富有“冲击力”的视觉作品。灵魂艺术家的先驱之一梅特林克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具有灵魂对美的那种兴趣和接受力。因此,几乎没有什么人能拒绝听从一个沉溺于美的灵魂的指引。”②音乐中的韵律抽象美渗透运用到平面设计的色彩构成中去,这就是一种美的指引,它融入了设计家的个人情感要素,打破了时空界限,突破了专业藩篱,它融具象与抽象、形与色以及所有构成语言为一体,充分体现了音乐与设计在视觉与听觉上的融通与促进关系。

今天,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已让人们进入了一个“图像”,音乐视觉化作品不像音乐那样短促,也不像它那样迅速消失,它较为适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它能引导人们从另一种渠道去感受音乐的存在,用另一种方式去欣赏音乐的美,同时还能唤醒人类潜意识中深藏着的美好情感。平面设计中用色彩构成来体现音乐的韵律美,旨在表现现代设计的语言和设计的视觉效果,它能促进和提高设计作品的个性化色彩的表现以及其独特风格的形成,它既丰富了现代设计作品的表现内涵、增添了设计作品的人文气息,也是对现代设计的一个有益的补充,是设计理念的进一步推进和发展。是现代设计对人类精神的的途径之一。

注释:

①转引自金开诚《文艺心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2版第342页.

②转引自(俄)瓦·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出版社,1987年7月.

第6篇

朗读教学不但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一个助成部分,而且它与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相勾连,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说话能力,更深切地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领略到文章的音乐美、含蓄美和形象美,它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值得重视。在朗读教学的设计上,应根据朗读教学的要求,朗读教学的规律有的放矢的从朗读的重音、停顿、语调、速度等几方面来考虑,设计出绘声绘色的朗读教学,这对学生本人,乃至对整个班级、整所学校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把朗读吟诵做到使听者感染到声声入耳、心心相印,使读者感到耳濡目染、心领神会,技巧是关键。

“读”虽说在传统教学中把它依附于“写”,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实际上对“读”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极为重视的。朗读作为其形式之一,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是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出声阅读形式,即把书面语言转变为出声的口头语言。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部分中,对朗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因为通过朗读训练,学生可以从篇章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意蕴,既受到了熏陶感染,又锻炼了用语音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同时,教师通过朗读可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感情倾向和认识水平,所以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训练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下面笔者就朗读的作用,朗读的设计谈一些浅见。

古代教育家重视“吟诵”,认为只有拿调去读,才能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体味出其中的妙处。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和当代语文教育家都提倡朗读。那么,朗读究竟有哪些好处呢?

一、朗读的作用

1、朗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这是朗读训练作用最浅显,也是最基本的一点。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是经过大脑指挥口、耳、眼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调动口、耳、眼、脑等器官一起参与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它与默读的心理活动方式比较如下:

朗读:目脑口耳脑

默读:目脑

以上可以看出,默读程度较朗读程序大大地简化了,虽速度快了,但使口、耳缺少了锻炼。对语感的培养也大大削减了。

由此,从朗读这一原理来看,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感知文章的美学因素,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强了,他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强了。这些能力作用于说话上,学生必然会说得趋于简明、流畅、连贯、得体、有条理,同时,如果学生经常性地朗读,其结果必然是熟能生巧。表现在说话上,学生就能逐步取得发音清晰、音量适中、感染力强的效果。一般而言,朗读能力强的学生,他的口头表达能力也通常比较强。这也验证了朗读能够促进学生说话能力提高这一点。另外,因为朗读时要求采用普通话,这自然会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

所以说,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应切实地加强训练。放声朗读文章,可以增强语音的感受能力、语义的感受能力和语法的感受能力。如果对精美的文章反复地朗读,会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和鉴别能力。反之听到不正确的读音或词不达意,生硬不通的句子,就会从感情上感到不适,并加以排斥。

2、朗读能够有助于深刻地体味文章所抒发的鲜明独特的思想感情。这是朗读训练所应达到的基本目标之一。

我们常说作家在创作时总是披情入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家塑造的丰富的艺术形象来展示的。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作者的语言就好象成了读者自己的语言。与此同时,学生的头脑中会连续再现文章中的抒情载体-------艺术形象。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如在学习《,你在哪里》这首诗时,教师只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让学生真切地演绎人民对总理的深情热切的呼唤和山谷、大地、松涛、海浪、广场的回音,学生就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感情。在学习《白杨礼赞》这篇抒情散文时,教师可通过学生在朗读文章时准确把握文章句调、语速、感情的变化,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更深刻地领会作家通过赞美白杨树意在歌颂北方农民质朴、严肃、不屈的性格和抗日军民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力求上进,执着奋斗的精神内蕴。

由此,教师应加强指导学生朗读,尤其是应该精读的文章,不能粗观大意,浅尝辄止,必须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推敲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情感,代作者说话,代作者表达思想,抒怀。经过这样的朗读,对文章的理解才会加深。

3、朗读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领略到文章的音乐美。

我们知道音乐是以其特有的节奏旋律来打动人心,感染听众,从而显示艺术魁力的。好的音乐,总给人余韵袅袅,绕梁三日的美感。古今好的诗文莫不如此。在汉语中,汉字有四种声调。由汉字组成的文章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直观体味到汉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独特魁力,感受到文章的音韵美。同时,文章还有急切舒缓、起承转合的律动的特点。学生也只有通过恰当地朗读,才能从语调的高低、节奏的急缓、语速的快慢感受到文章的旋律美。特别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编排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它们一般都具有句式整饬、平仄相配,节奏鲜明,句末押韵,好似高山流水的特点。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只有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才能让学生直接体会到古诗所具有的音乐美,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美学感染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除此,在《荷塘月色》、《春》等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朱自清运用了不少的叠词,朗读它们,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贯穿于文章中,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通过朗读,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到朱自清散文所具有的音乐美。

4、朗读能够增强学生对文章含蓄美和形象美的感染能力。

含蓄,是指用少量的、具体的、可感触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把诗意藏在富于概括性和内涵丰富的形象中,以瞬间表现永恒,以有限传达无限,以少胜多,给人以推理和想象的广阔大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观书须熟读,使其言皆者出于吾云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这些话语道出了反复朗读对于理解文章含义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地教学诗歌时,只有指导学生反复地朗读,才能让学生将文章中隽永的意境,深厚的蕴涵更好地品味出来,从而更好地欣赏到文章的含蓄美。

转贴于 另外,文学作品虽然没有雕塑、绘画等艺术类型作品那么直观,但它的形象性却是一般艺术样式所无法比拟的。在文学作品中,具体、生动、可感的、概括的、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图画,构成了艺术形象。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文章语言的绘声绘色、穷形尽相的特点,从而在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课文所描绘的形象、画面,生动地再现各种人物的音容笑貌。如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的部分:描写鲁达如何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节,施耐庵独具慧眼,敏锐地把握好写作的角度,从味觉、视觉、听觉捕捉主体和喻体“质”的相似点,第一拳,打得郑屠脑袋好同油酱铺;第二拳,打得郑屠脑袋开了彩帛铺;第三拳更精彩,形似做了全堂水陆道场,如此语段,让学生读来有味、有色、有声、有形、有神、有情,照射出鲁智深疾恶如仇、勇猛刚强的光彩形象。

综上所述,通过朗读,学生可以从篇章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意蕴,即受到熏陶感染;同时,又锻炼用语言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那么,教师如何设计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训练的效果作用呢?

二、朗读的设计

要做到准确、清晰,并能声情并茂,使听者感染到“声声入耳,心心相应”,使读者感到“耳濡目染,心领神会”,必须学一点朗读的技巧。因为恰当地运用语言技术,能恰到好处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增强朗读的效果。

首先就朗读训练的质量要求看,朗读训练的质量大体可分三个层次:

1、 正确的朗读。做到读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这是朗读的最基本的要求。

2、流畅的朗读。正确地把握语调(抑、扬、顿、挫)、语气(轻、重、缓、急),连贯地读下来,这是朗读的进一步要求。

3、传神的朗读。熟练地运用读音和表情。表达出文章的风格神采。这是高标准的要求。

其次,朗读的数量要求:为了达到一定的训练质量,必须有一定的训练数量作保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长期的研究证明:在小学阶段,小学生要学会流利地表情朗读,至少需要两百小时以上的练习时间;中学阶段,读物的篇幅增长,内容加深,朗读难度大,要求高,练习的时数也是成语的提高。

另外朗读主要是通过重音、停顿、语调、速度等传达的,所以不论从朗读训练的质量上,还是其数量上都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设计训练。

1、 朗读的重音。

轻重音是由音强、音长决定的。气流量大,用力,发音时间长,音则重。反之则短。重音显得刚强,常用来表达坚定、果敢、豪迈、庄重的思想感情。朗读时为了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感情的需要,往往要把某些词语和句子读得重些,这些重读的部分就是朗读的重音。

如何确定重音的位置呢?

重音一般分成三种:语法重音、逻辑重音、感性重音。

⑴语法重音(加黑点的词为重音),它是指语法结构成分所反映的重音。这种重音一般来说会自然流露。若探其规律,大致是:简单的主谓结构一般重读谓语:“天亮了。”带宾语时一般重读宾语:“我读语文。”凡的连带成份的,一般重读连带成份:“人们举起愤怒的拳头。”

⑵逻辑重音:为了突出句子的某种特殊意义而把某个词语加重读,它没有固定的位置,随着逻辑思维而变,完全由人的意志决定,又叫强调重音。

如:“父亲说:‘所以你们要向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堆巨浪,恶狠狠地扔到峭崖上,把大块翡翠摔成尘露和水沫。”

⑶感情重音,是由于情绪特别激动而造成的重音,表示极度的喜怒哀乐之情。

如:“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

2、 朗读的停顿

朗读的停顿指的是朗读语流中声音的停顿。这是根据生理的需要与表达意义的需要而作的间歇、休止。适当的停顿对朗读者来说,可以适当地换气、恰当地控制语速、更好地表达感情。

朗读的停顿,通常分为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和结构停顿三种类型。

语法停顿,是根据语句的语法结构所作的停顿。一般情况,标点符号是语法停顿的参考。除此,当一句话中的定、状语较长时,距中心语远的要停顿。例:“微风吹拂着她那/飘逸/美的秀发。”

逻辑停顿,是指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特殊含义,而表现出词组、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例:“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久而最短,/最易被人忽视/而又最易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结构停顿,是指表示文章的段落、层次的停顿。停顿的时间长短,段落大于句群,句群大于句子。

3、 朗读的语调

所谓语调,是指整个句子的音高变化,语调有平直调、扬上调、曲折调、降抑调四种基本类型。

平直调,全句语势平直舒缓,音节拖长拉平,用来表示庄重、严肃等语气,常用于叙述、说明、判断的陈述句。

扬上调前低后高,整个句子的后半句明显升高,句末音节上昂,用来表示反问、设问、疑问、惊讶、鼓励、号召等类语气。常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

曲折调高低起伏,变化多端,用来表示嘲讽、反语、暗示、双关、怀疑等语气,常用于疑问句。

降抑调,由高到低,语势渐降,用来表示祈使句。

如朗读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第七段:“它没有婆娑的姿态……守卫家乡的哨兵?”由于句式和句子语气的不同,在朗读时,前四句采用直调,而后面的四个反问排比句则应用扬上调。如此就能够很好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4、 朗读的速度

朗读的速度是指朗读的缓急快慢。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⑴快速,常用来表现紧张危急的场面,豪放、泼辣的性格,激动、惊异的心情。⑵慢速,常用来表现平静、严肃的场面,和谐、沉着的性格,宽慰、沉痛的心情。⑶中速,常用来表现一般的说明、交代、过渡。

当然朗读速度的快慢应与作品的思想内容相适应:平静、庄严、沉郁、悲痛、缅怀、哀诉、年老、迟顿、老成等内容宜慢读;而热烈、紧张、兴奋、焦急、争辩、年青、机警以及突然、急变等内容和场面,宜快读。

如朗读鲁彦的散文《听潮》时,就要按文章确定的不同朗读速度:文章的开头三段主要交代听潮的时间、地点的环境,这部分适宜用中速来朗读;文章的6-12段写的是作者夫妇对落潮时海景的欣赏,这时大海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人物的心情是欣喜的、安静的、这部分适宜用慢速度来朗读;文章的14-17段描绘的是一幅从海睡到海醒的画面,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海由“恼怒”到“愤怒”,发出的声响越来越大,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显得气势雄浑,这部分适宜用快速来朗读。

朗读的“高低”与“快慢”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高与快的表示的情态、场面大致相同,所以高读的地方往往也谈得快;同样道理,低读的地方往往也读得慢。

朱自清在《了解与欣赏》中说:“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不过在吟诵时,安能分辨语气的轻重,要使声调有缓急,合于原文意,发展的节奏。”萧蕴也说:“读、吟、诵及至唱,是学习语言、体味意味意境不可缺少的过程。”两位大家都极其关注读甚至吟诵,他们的独到见解不无道理。同样一句话,由于重音位置和停连等不同,人物情感和性格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所以通过朗读吟诵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中品味文字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力求准确生动地传达出作者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达到言有尽而意无尽,获得广泛的美感体验,这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

参考文献:周振甫 《论诵读》

朱自清 《论诵读教学》

叶绍钧、朱自清 《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林炜彤 《听说读写必须并重》

第7篇

[关键词]汉语言的文化价值 口语交际教学 梯度训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构成的部分。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言:“在民族语言照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但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人们一代跟着一代传下去,但是每一代生活的成果都得保留在语言里,成为传给后一代的遗产……总之,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这就意味着重整体、重和谐、重意合的汉语言不仅传承了我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而且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和情感的载体,是我们民族精神和情感的符号,是我们民族繁衍生息的生命传递。因此,以母语为教育对象的语文学科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规范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责任,而最佳的途径之一就是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一)“不容乐观”的现状

普通话推广至今,没有人会去怀疑初中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听说能力。最起码就他们听说的生理机制而言,他们中的绝大多是健全的。但是有健全的生理机制,未必能说明他们就有其年龄阶段该有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了更好地了解本班学生的听说能力情况,在初一的下半学期笔者有意做了一个调查。内容如下:

1.三分钟讲演“我熟悉的他/她”。要求:围绕主题,突出人物性格,语音标准,表达流畅。

2.《松鼠》课堂提问互动。内容:①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征有哪些?分别在文中的哪些段落说明的?②本文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③表达了作者对松鼠怎样的情怀?试用原文中的一个短语说明。④说出本文的结构特点。

3.《松鼠》课堂听课笔记反馈,考察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捕捉能力――听的能力。

结果当然是不容乐观的。多数孩子的讲演不能围绕主题展开,思维停顿、辞不达意、用语不规范;能积极参与《松鼠》课堂提问的学生不满班级总人数(45名)的四分之一,他们的课堂发言或辞不达意、心口不一;或声小如蚊,不能辨其音;或是不得问题之要领,答非所问;而更多的却是沉默是金,连举手发言的勇气也没有。而听课笔记也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无法捕捉教学重点,甚至个别孩子只有寥寥几语,根本不知该如何记下内容。他们通常也是各科学习中都有很大困难的学生。

(二)“多重因素”的影响

造成当前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弱,听、说能力不容乐观的原因是多重的,这其中既有民族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有家庭教养和学校教育的缺位等其他因素。

1.民族观念熏陶。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泱泱大国的地位,使其民族性格内敛含蓄,不肆张扬,传统地认为“沉默”是美德,“争辩”是胡闹。所以,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会因为孩子在客人来访或公众场合大声言语而惭愧,贬斥其不乖;而会夸奖一个文静、不喜欢交流的孩子为“乖小孩”。在这种长期的“不说话是乖小孩”的传统观念的熏陶教养下,孩子们长大后又怎能敢于在公众场合大声展现自我呢?他们说的能力又能有多大呢?

2.家庭教养不当。一般来说,讲究民主精神的家庭会尊重孩子的言论,能鼓励孩子“刨根问底”的精神;而刻板传统的家庭,会在不经意间束缚压制孩子喜说的天性。因此,来自前者家庭的孩子往往自信,擅长于口语交际表达;而后者家庭的孩子往往自卑,缺乏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此外,九十年代后出生的孩子,他们承载了来自家庭多方面的关爱。有些家长们因溺爱而娇宠孩子,当他们要求孩子做什么的时候,总是会非常有耐心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强调这个要求,即使是“吃饭”、“洗手”等这样简单的要求,而逐渐养成孩子无法在第一时间捕捉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听的能力日益退化,却养成重复听几遍才能明白的不良习惯。这样的孩子来到中学之后,又怎能适应相对课时紧张、教学速度快的学习生活呢?

3.学校教育缺位。客观讲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比以往的教学大纲要更多关注口语交际教学,它正式把“听话”、“说话”整合成―个整体,使听和说的目的性更强,更着意于以“听说”为核心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学生在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能具体明确流畅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而且为了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口语交际与训练目标,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在编排时,把原“基础训练”中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单列出来安排,在每册中编成单元专项训练;每个单元大体有学习重点、表达指导、口语交际练习、借鉴实例等几个部分。但是,在初中阶段的教材编排上对口语交际训练却没有给予同样的重视,只有前四册教材中分别有三个专项的口语交际训练而已,和阅读写作的训练比明显少了许多。

应该说这是造成今日的中学生听说能力不如人意的主要因素。由于这种教材编排和学时安排指导理念上的不重视,造成了在教学实践中口语交际教学的缺位。更由于中考制度的改革,语文学科由过去的满分120变为125,其中阅读和写作占了四分之三左右,致使许多老师都更愿意把教学时间用在阅读和写作的教学上,而忽视口语交际教学。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又怎可能达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呢?

4.网络文化的冲击。21世纪是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文化冲击着现代中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对于喜欢新事物、张扬个性的学生来说,网络语言如火星文字,对他们有着无法阻挡的吸引力。但是,许多网络语言是极其不规范的,长期使用这种虚拟语言,必将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对汉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

(三)梯度训练的策略

尽管,新课程纲要对初中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的教材编排有不妥之处,但是,教师对此并非无计可施。在新课程背景下,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有赖于教师的独创性设计和能动发挥。遵循口语交际训练的自身顺序和层次――“梯度”,力图使学生达到:听到听清听透;说出说清说好。这既是我们教学的目标,也是评价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标准。为此,不妨做出以下尝试:

1.专项训练――掌握技巧。为了实现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可以进行专题训练,采用多样的口语交际的训练形式。如每周开设一节课,设计练习课、鉴赏课、指导课、情境交际课等,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使他们学会观察、学会听记、学会捕捉,以诚恳的“注意”表示对交际对方的尊重,并能结合表达者的身体语言准确理解其意图和观点;或自信勇敢地进行自我表达,真诚面对聆听者。表达力求做到条理清晰、话题集中,适度有效地利用目光、表情、手势、语音语气节奏的变化来辅助口语表达,增强言语的艺术感染力。要让学生懂得倾听与解意、复述与陈述、独白与答问、应酬与交谈、致辞与讲演等都是口语交际的行为规则,如果在言语实践中掌握了这些行为规则,必将逐渐形成熟练的言语技能和良好的言语习惯,最终形成言语能力。

2.旁敲侧击――熟能生巧。开设口语交际课不是唯一的规范语言的途径,还可以在语文和其他课程教学中进行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演练。如果前者是达到了口语交际教学的初级目标:让学生听到和说出,让学生掌握了听说的技巧;那么,后者则让学生逐步做到听清、说清,并最终实现听透、说好的终极目标。主要做法有:

(1)全面渗透,即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上渗透口语交际教学。如课前三分钟讲演、新闻播报、诗词赏析、成语故事讲读等。在阅读教学中,结合课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质疑、讨论、答问、品评等。作文教学中交流作前设想、评议作文等。

(2)活动强化,即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课,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口语交际活动。采取多样的形式,如生活诱导式、课堂拓展式、学科联系式、综合实践式等。例如,结合“综合实践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走出课堂、学校,来到社区、街道,进行访谈、调查,学会与陌生人交流沟通。鼓励学生不怕“碰壁”,大胆实践,解放“嘴”,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

第8篇

〔论文摘要〕网络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双话题平行推进是网络交际中存在的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本文从语用学和话语分析的角度对该现象进行探讨,阐述它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和条件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和交流手段,国际互联网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堪称“第四媒介”①。网上交际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构成语境的主客观因素及其所起作用与传统意义的有很大差异②。网络语言就是在这种特定语境中产生的一种语言变体。这种语言在网上普遍使用、广泛流传,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不但有自己独特的词汇,甚至连语法规则、语用特征都与传统的语言大相径庭。请看下面的一段对话:

例(1)F1:还没下班?

K1:一会儿就走。

F2:问个问题。服务器有什么用?

F3:我们又做了一些腌菜。

K2:可以帮助你突破网络屏障,提高网络速度。

K3:你们家的腌菜很不错。

F4:如何设置?

K4:首先你得找到一个可用的服务器的地址。

F5:下班时顺便过来拿点。

这是笔者在网上和朋友交谈的一段真实记录文本。这段莫名其妙的文字,如果用传统的语用学和话语分析的规则来解读,根本就无法理解,因为它至少违反了三个方面的语用规则:

1、违反了轮流发话(turn-taking)的会话规则。在话语结构的语用分析中,首先要研究语言使用者进行言语交际时遵循的格式③。问—答话对(Q—A)是一种最典型的会话格式。整个会话过程按Q—A—Q—A的模式进行,这就是轮流发话。在上面的对话中,F1和K1是一对典型的问答话对。在接下来的一个话轮中,按照常规的理解,当F提出问题F2后,应该等K做出回答,可是事实上F却充当了两个连续话轮的发话人F2、F3。接下来K2、K3也连续发话,作为回应。这个过程显然违背了轮流发话的规则。其实,在日常会话中,依照话轮替换原则,会话参与者为了“争夺”下一个话轮,有时也常常会发生一人同时多次发话的情况,但这种状态持续的时间十分短暂④,不可能贯穿整个会话过程。

2、违背了连贯性规则。在会话中,有一条重要的规则,即双方话段的语义必须连贯。这是因为连贯是会话深层结构的无形网络,是话段之间的有机联系⑤。拉波夫(W.Labov)⑥和库尔特哈德(M.Coulthard)⑦都论述过会话中的话语连贯规则。这段对话从F3开始语义开始出现中断,一直到最后都不连贯。造成这种语义不连贯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这段对话从F3开始有两个话题在同时发展,平行推进。在日常会话的轮流发话过程中存在一种类似的现象,称为修正(Repair)。当会话过程中出现语言失误,发话者可能会直接或在受话者的提示下自我修正,也可能由受话者直接修正。这样会话中产生一个旁插语列(sidesequence),这个语列中进行的就是第二个话题,即修正话题。如:

例(2)A:Helikesthatwaiteroverthere.

B:Waiter?

A:Waitress,sorry.

B:That’sbetter.⑧

在这种现象中,两个话题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修正话题是次话题,在修正话题推进时主话题暂时中断,当修正目的达到后,修正话题自动停止,回到主话题,两个话题不太可能同时一直发展下去。

3、违背了合作原则。格赖斯(H.P.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中有一条关系准则(RelevanceMaxim),要求话语之间要有关联。日常会话中对关系准则的故意违反(即会话中两个相邻话轮意义互不相干)往往意味着一方想转换话题。如:

例(3)A:Mrs.Xisanoldbag.

B:Theweatherhasbeenquitedelightfulthissummer,hasn’tit?⑨

这时另一方应响应这一暗示,立即放弃该话题。但是,在对话(1)中,多次出现相邻话轮意义不相干,但双方都没有放弃任何一个正在进行的话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会话(1)实际上是由两个话题毫不相干的会话混合在一起构成的。我们可以将它们分离出来:

主题一:F1:还没下班?

K1:一会儿就走。

F2:问个问题。服务器有什么用?

K2:可以帮助你突破网络屏障,提高网络速度。

F4:如何设置?

K4:首先你得找到一个可用的服务器的地址。

主题二:F3:我们又做了一些腌菜。

K3:你们家的腌菜很不错。

F5:下班时顺便过来拿点。

分离后的这两段对话,形式和意义都很完整,与前文提到的会话原则和语用原则完全吻合,跟我们日常交际的会话模式并无二致。这两个意义上毫无关系的话题,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要在同一次会话中出现,必须采取一维的线性方式进行,并且必须在关闭其中的一个话题后,通过话题转换手段过渡到另一个话题。这时候会话的进行就是对第二个话题的推进,被关闭话题已经结束,就不可能进一步发展了。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

在网上交际中,这两个话题可以呈二维平面的形式平行发展,会话进行中话题之间不需要转换,两个话题都不用关闭,可以平行推进,同步发展下去(如对话1)。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

这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双话题平行推进现象。这是网络交际的特殊产物,只能在特定的网络语境中才能产生和被理解,离开了网络,便变得杂乱无章,甚至荒谬可笑。

一、双话题平行推进的形成原因

网络空间是一个以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的虚拟社会,网络用户群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活跃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传达感情。在这些交际活动中,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交际文化⑩。和传统上面对面的言语交际手段相比,网络交际对网络技术有很强的依赖性。网络交际语境就是以网络交际文化和技术为背景的。这个特殊语境中使用的语言,自然就有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双话题平行推进就是这种语境的典型产物之一。它的产生,主要有网络技术和网络交际文化两个方面的原因。

日常面对面的口语交际或电话交际中,发话和受话之间的信息传递一般没有明显的时间延迟现象。而在网络交际中,交际双方所有的交流信息都是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递的。当发话人发话后(往往是通过键盘输入的文字信息),信息由计算机进行编码后通过网络传递出去,对方电脑接收后进行解码还原,受话人通过阅读获得发话信息。这个过程往往有时间上的延迟。正常情况下这个延迟的时间很短,可以忽略不计,即相当于面对面的言语交际。可是,有时候因为技术的原因,这个延时就可能变得较长,形成信息沟(InformationGap)。信息沟的形成一般有如下几种因素:

1、网络繁忙,传输受阻。网络上信息传输的速度并不恒定,而是动态变化的。上网高峰时段信息拥塞,信息传输延时较长,往往每一轮会话之间都会存在信息沟;

2、交际双方所使用的电脑运行速度差异较大,导致双方信息传输不同步。这种差异跟电脑的软硬件配置、上网的连接方式、所在地区的网络质量都有密切的关系;

3、双方操作电脑的熟练程度不同,导致信息传输不同步。因为大多数的网络交际主要是通过键盘输入文字来进行的。文字输入速度快的发话人的信息到达受话人的屏幕时间短,文字输入慢的发话人的信息到达受话人的屏幕时间长。

4、交际的一方同时和多人进行网络交际,其反应的速度必然比另一方慢,从而形成信息沟。信息沟是网络交际中存在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网络交际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网络交际的主体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会逐渐习得这种文化特征。

信息沟在日常交往中也存在。即发话人完成发话话轮后,受话人保持沉默,没有作出相应的反映,从而形成信息沟。当这种情况出现后,为了使会话顺利进行下去,原发话人就会根据会话的合作原则进行推断,并连续发话。当发话人认为受话人没听清楚或没理解发话的意思[本文由网站公文大全收集整理],他的连续发话就会是前一话轮的重复,即重叠(Overlap);当发话人认为受话人因对所谈的话题不感兴趣而以沉默来违反合作原则时,他的连续发话就会转换话题。

网络交际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日常交际的规则。因为网络交际者本身也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所以在网络交际中往往会无意识地遵循他早已习得的日常交际的规则。网络交际中,发话者从键盘输入所要说的话并发出去以后,就意味着发话话轮的结束,开始等待对方回应。这时往往会因为上述原因产生信息沟。当信息沟的时间较短时,交际者会根据网络交际文化的特征予以忽略。而一旦等待的时间超过发话者所理解的正常信息沟的长度,发话者往往会运用传统交际规则来延续进一步的会话。因为网络交际语言主要以文字的形式传播,所以当信息沟产生,发话者运用会话原则来推断对方的意图时,往往会主动排除对方理解不清的可能,而认为对方对该话题不感兴趣,从而在下一轮的连续发话中转换话题。看如下的会话记录:

例(4)A1:Youarealso3bottleman,howmuchcouldyoudrink?

B1:Beer,5bottles.

A2:Seaquantity!(Informationgap)

A3:I’vejustwroteanotheressayregardingourworkunit,veryfunny,doyouwanttoreadit?

这段对话中,A1——B1——A2三个连续的话轮讨论B的酒量,话轮之间的信息沟不大,所以并没影响话题的延续。但当A发出话轮A2时,出现了较大的信息沟,于是A就运用常规的交际规则进行推断,认为B对该话题不感兴趣,从而转换话题,开始一个新的话轮A3,提出一个毫不相干的、她认为双方都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她新写的文章。

但事实并非如A所推断的那样。这里信息沟的产生并不意味着B要放弃该话题,而是因为网络传输突然变慢,A没有及时收到B对话轮A2的反馈。接着网络又恢复正常,A连续收到了B对A2、A3的反馈:

例(5)B2:So-so,dear.I

neverdrinktoomuch,becauseIamafraidofsuddendeathathomewithoutbeingknownbyanyone.

B3:Ofcourse.Itismypleasure.

接下来A又分别对B2、B3的话轮作出反应。交谈双方都没有放弃任何一个话题。这样两个话题就此同时发展,平行推进。

形成双话题平行推进的另外一种情况,是交际的一方想主动放弃当前话题而开始一个新话题,而另一方由于信息沟的原因没有及时获得话题转换的信息,所以仍继续该话题;当他接收到新的话题信息后,出于合作原则,他同时也回答该新话题;想放弃原话题的一方也因为合作原则而重新谈论旧话题,如下面的会话记录:

例(6)K1:Somethingwrongwithyourcollege’sfirewall,Ithink,becauseIcannotcallLiu.

R1:I’venevertriedthere.Idon’tknow.

K2:Soletitalone.

K3:Howaboutyourbaby?(Informationgap)

R2:Youmean,Liucancallyoubutyoucannotcallhim?

K4:Yes,hecancallme,butIcan’t.

R3:Verywell!Thanks!Howaboutyours?

R4:Thenwhatshallwedo?

K5:Sheisok,butlikestocryatnight,Idon’tknowwhy.

K6:Xiaojusttoldmetoconnectyourlabthroughwebdirectly.

这段话的背景是R所在学校的网络出现了故障,K和R就此事进行了探讨,因未能达成一致意见,K就想放弃该话题,开始一个新话题(话轮K2、K3)。因K3与R2之间存在信息沟,R没有及时获得话题转换的信息,所以通过话轮R2继续原话题。K明白R不想放弃的意图,只好继续该话题(话轮K4)。这时R对新话题也做出了反馈(话轮R3),并同时继续第一个话题(话轮R4)。K通过K5回答R3,通过K6回答R4。两个话题就此平行发展。这情况若发生在日常交际中,双方必须关闭一个话题,而集中讨论另一个话题,如图一所示;或者暂时关闭(即中断)一个话题,当另一个话题结束后再返回来继续已中断的话题,如图三。否则会话就无法正常进行下去。

网络交际中,只要双方愿意,两个话题可以同时发展而不必关闭或中断其中任意一个。

三、双话题平行推进的产生条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息沟是产生双话题的语境前提。当网络速度和交际双方的反应都很快时,信息沟往往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交际,跟传统的日常交际模式很接近,一般不会发生突兀的话题迁移,一旦发生了,就意味着关闭当前话题而开始新话题。这种交际模式,往往会沿用传统交际的一维线性结构,如图一和图三所示。当信息沟较大,超越了交际双方习以为常的范围时,其中的一方就会因为语用推断失误转换话题,从而产生新的话题。

新话题的产生,常常以交际的一方连续发话为标志,所以连续发话是双话题平行推进的动因和标志。如前文所述,日常交际一般遵循Q—A轮流发话的格式。而网络交际中一旦存在较大的信息沟,交际的一方可能会连续发话,形成QQ—AA的格式,如对话1中的F2F3—K2K3;或Q-AQ—AA的格式,如以下会话记录:

例(7)A1:Also,Iamamanreadytoofferhelpanytime.

B1:LikecomradeLeiFeng?(Informationgap)

B2:Didureceivemye-mailtoday?

A2:Iamalwayspraisedbypeoplearoundme.

A3:No.Ihaven’tcheckedittoday.

例中的A3和B2,都是连续发话的部分,也是新话题的开始。如果交际一方对其中的任何一个话题不感兴趣,就会关闭该话题,这样一来就不可能产生双话题同时发展的局面。所以交际双方对话题的共同兴趣,是双话题平行推进的心理因素。

四、双话题平行推进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

网络是一种高效的外语教学手段。利用教学目标语言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目标语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外语教学中一直强调学生多多动口动手,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习得语言。很多时候我们会面临一种矛盾局面:当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多次发生语言运用不当,教师是否应该一一纠正?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遇上学生语言运用失误,教师往往使用如例(2)所示的旁插语列产生一个修正话题来纠正学生的错误。但旁插语列是以中断交际话题为前提的。若学生多次犯错,老师用旁插语列一一纠正,则会使交际话题多次中断,以至最后无法进行下去。学生频繁被中断话题进行修正,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失去信心,不愿再开口。这种局面无疑和我们的教学初衷是背道而驰的。但是,若

对学生的错误不加修正,任其发展,则难以教会学生纯正地道的语言,这当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外语老师往往左支右绌,难以掌握准确的尺度,难免顾此失彼。

利用网络交际中双话题平行推进的特点,就可避免以上难堪,做到一石双鸟。当学生出现语言运用失误时,老师可及时运用一个旁插语列进行修正,如:

例(10)T:Thewesternmannersinfectyou.

S:Everyonewantstowin,that’shumanbeing’snature.

T:Humanityisok.Humanbeing’snatureistooverbal.

S:Ok,thanks.

若学生多次出错,老师可多次运用旁插语列,形成一个专门的教学修正话题,这个话题与原交际话题平行推进,如:

例(11)S:MayImakearequest?(Qm)

T:Goahead.(Am)

S:IfIhavedifficultyinEnglishorIcan’ttosaysomesentenceinEnglish,canIuseChinese?T:Ok,doesn’tmatter.ButinEnglish.(Am)

T:Mistakes.Shouldbe“Ican’tsay...”theword“to”can’tbeputafteramodalverb;“somesentences”,pluralform.(Qn)

S:Ok,Iwilltrymybest.(Qm)

S:Oh,thankyoutocorrectmyEnglishwrong!(An)

T:Communicationisthebestwaytolearnlanguage,sotrytouseEnglishasmoreaspossible.(Am)

T:Welcome.Mistake:bettersay“thankyouforcorrectingmymistakes”.(Qn)

S:Oh.ButIhavenochancetospeakEnglishbeforeyou.(Qm)

T:Youmeantalkingtome?(Am)

S:Yes.(Qm)

T:Poorgirl.Thenkeeptalkingtome.(Am)

S:I’mgladtotalkwithyou.Igave5jiaotothebeggaryesterdaymorning,eventhoughI’mpoor!(Qm)

T:Eh?Areyoukidding?Here“poor”means“pitiful”,butnot“lackingmoney”.

T:I’msureyouwillimproveyourEnglish.(Am)

S:Oh!Sorry!I’mreallyapoorgirl.(An)

S:Thankyou,teacher.(Qm)

T:Nevermind.(Am)

T:Shouldsay“thankyou,sir”.(Qn)

S:Why!Youdon’twanttohaveastudent?(An)

T:“Teacher”can’tbeusedtoaddresspeople.(Qn)

S:Oh!Iknow!Thankyou,sir!(An)

T:Betterthistime.(Qn)

这段对话有两个明显不同的话题在同时推进,一个是师生间讨论英语学习方法的主话题(话题m),另一个是教师不断地用旁插话列纠正学生的语言运用失误的修正话题(话题n)。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表面上看主话题多次被打断,但其连续性并没有被破坏,而是一直在顺利推进。这是因为师生双方都已习得网络交际中双话题可以同时并存、平行推进的交际规则,修正话题对主话题并不造成干扰。事实上,这段对话只是笔者和一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一段网络会话记录的一小部分。这次会话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记录文本原文长达30页。在这30页的聊天记录中,主话题和修正话题一直友好并存,平行推进,整个会话进行得极为顺利。这样就自然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既鼓励了学生大胆使用英语,也及时纠正了学生的语言运用失误。笔者坚持用这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课外英语学习辅导已经一年有余,收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本文的分析揭示,网络交际语言中普遍存在着日常交际中很少见或几乎不可能存在的双话题平行推进现象。这种现象的成因,主要归结于网络信息传输技术和独特的网络文化环境。从话轮会话的特点来看,两个相邻话轮之间存在的信息沟导致会话的一方连续发话是形成这种现象的基本前提。这一现象的恰当运用,对于外语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网络应用的迅速普及,人们通过网络所进行的交际越来越频繁,网络交际用语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但国内目前对于网络

语言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词汇结构层面。本文从语用学和语篇分析的角度来审视网络语言的特点,旨在抛砖引玉,引发对网络语言的特征、规范性建设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方面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

注释:

①张楠.试论网络传播对受众的负面影响[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4)∶124.

②柏莹.网络口语语体初探[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40)∶48.

③张荣建.CmC通讯传播方式及语言特点[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4)∶13.

④常宗林.英语小说会话与日常会话的差异[J].山东外语教学,1995,(3)∶19.

⑤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180.

⑥Labov,W.LanguageintheInnerCity[M].UniversityofPennsylvaniaPress,1972.

⑦Coulthard,M.AnIntroductiontoDiscourseAnalysis[M].LogmanPress,1985.

第9篇

一、汉剧声腔技艺融入声乐教学的理论前提

(一)声乐教学理念的矛盾性

声乐学科的文化与精神体现在学科的融合与发展中,该学科的内在品质,推动着声乐艺术向前发展,同任何事物发展规律一样,声乐学科也离不开“矛盾”这一哲学命题。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土洋之争”,到近几年“三种唱法”的界定、“原生态”唱法的出现,以及“民族唱法”风格衍变等,都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差异。现代声乐教学与中国传统唱法的演唱特点在发声技艺、系统研究、文化审美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前者是吸收外来文化的美声唱法体系,后者是传承中国传统唱法中的戏曲、曲艺演唱技艺,两者在现代声乐教学与演唱中逐渐成为相互冲突、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共同体,这个过程体现了事物在发展中的新陈代谢,也是声乐学科的矛盾运动方式。

(二)声乐教学矛盾的解决策略

西方美声唱法和中国传统唱法的体系构成不同,其中的分歧之处一直是国内声乐艺术学科研究的热点。在声乐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的科学理念和训练手段,完善声乐演唱的教学研究,同时不失传统声乐技艺的审美特征与方法,是声乐教育界长期关注和不断探索的重点。声乐学科如何引领传统文化前行,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过去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倾向于从理论上看待它。事实上,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如汉剧艺术进入高师教育体系的实践活动,是教学者凭借戏曲表演成就的地域优势,以及“唯楚有材,楚人善歌”的文化传统,构建了进行声乐学科创新与融合的背景和基础。这一实践由远远观望,到近距离接触,继而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价值,最终在声乐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是声乐教学活动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立足于传统,勇于创新的文化活动。

从理论的角度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表演形式的戏曲声腔容易给予个性化的判断,认为它缺乏现代基因、当代审美和社会情趣,而对于传统戏曲艺术本身,其艺术表现的综合性与复杂性,把它拥有的现代艺术价值隐藏在艺术表演形式之中。汉剧作为中国戏曲皮黄腔系的代表,声腔艺术发展自成体系,在中国戏曲发展中意义深远。2008年,汉剧被国务院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在声乐表演教学中纳入汉剧演唱的高校,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首次展开了汉剧活态传承与保护的实践,汉剧成为该校艺术教学的特色项目,是声乐教学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传承与创新的实践,在“戏曲进校园”的艺术与教育对接的实践活动中,声乐教学与汉剧声腔演唱技艺的交流与切磋,成为声乐教学与演唱研究的特色。

2011年9月,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针对表演专业和声乐硕士研究生开设了汉剧欣赏选修课,由汉剧艺术家袁忠玉老师为大家讲解,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汉剧的兴趣更加浓厚,有了进一步的演唱愿望。2011至2012年下学期,我院请来《王昭君》的扮演者王荔为声乐表演和研究生开设了身段表演课,2012年声乐系民族唱法的十余名学生在学习民歌演唱的同时,开始学习汉剧,汉剧正式进入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课堂。2013年11月20日,我院两名民族声乐方向研究生徐博、陈子扬在武汉市首届“谭鑫培杯”戏曲达人秀比赛中脱颖而出,凭借汉剧唱段《贵妃醉酒》和《辕门斩子》分别荣获“最佳表演奖”和“优秀演员奖”。

学习民族声乐专业的陈子扬获奖时说:“汉剧的文化底蕴深厚,是一门要‘慢慢品’的艺术。传承汉剧艺术,既要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应该有创新意识。汉剧的服饰、舞美、配器等,都比以前有较大发展,更贴近现代审美情趣,演员们的唱腔也更重视科学发声。”他认为,目前汉剧的演出仍以传统戏为主。在剧目和唱腔上进行创新,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会为戏曲发展注入活力。

这次参赛选手近六百名,来自湖北省各行业戏曲爱好者以及各高校戏曲协会,其中不乏荆楚地区的戏曲名票和专业演员。我院两名研究生是参赛者中年龄最小、学历最高、表现最为活跃的参赛选手,他们的精彩表现让评委拍案叫绝,他们的科学发声方法对传统声腔的演绎受到评委一致好评,称他们的唱法开创了“荆楚地区学院派汉剧的先河”。

本院声乐系师生一直潜心对湖北地方戏曲和曲艺的演唱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将戏曲的传统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科学性和时代性相融合,将本科生课堂与研究生课堂打通,将学科建设与活态传承相结合,鼓励学生向传统戏曲中吸取营养,鼓励学生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艺术道路。目前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地方戏曲进入高师音乐教育体系构建研究》、四篇核心期刊论文、两篇在武汉高校论文评奖中获奖。

2014年,“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汉剧演员王荔带着她的获奖剧目《宇宙锋》走进了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等多所高校。让她惊讶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大学生都很喜欢汉剧。她说,“以前我也去过高校做交流,给大家讲一讲汉剧的历史、唱腔和服装,都是普及一些常识。但是今年进校同,我遇到了很多会唱汉剧的学生,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就有一批唱汉剧唱得很好的声乐学生。往年的大学生戏曲比赛都只有京剧和越剧,现在也有了汉剧。汉剧的观众越来越年轻,这让我特别欣慰。”同年,华中师范大学声乐系研究生抒情花腔女高音饶琴演唱的《王昭君》,在第二届“谭鑫培杯”戏曲达人秀比赛中获最佳表演奖,这也是比赛中唯一的一个汉剧奖项,由我校美声专业的学生获得。2012年至今,我院声乐系学生在各级各类汉剧表演赛事中取得许多优秀成果,《湖北日报》、凤凰网等多家媒体均有报道。

二、声乐视角考察汉剧声腔技艺之田野方法

声乐教学对于民族文化、民族审美的演唱探究应该建立在一定的田野工作基础上,在汉剧引入高师声乐教学体系的实践中,结合本专业的课程特点,以高师声乐教学与汉剧声腔演唱的“对接”,来寻找文化的传承与学科构建特色的研究路径。对于汉剧演唱声腔技艺由陌生、了解、熟悉到接受的过程是一个具体的田野活动过程,由一个局外人,以研究调研为目的走进汉剧圈内,学习汉剧,活态演唱汉剧,逐渐以汉剧局内人的身份感悟汉剧声腔技艺的话语体系,了解其审美习惯和教育传承方式,从而透过汉剧艺术的表演形式深入汉剧文化内核。

(一)倾听汉剧艺人的话语方式

“特定的地理范围音乐活动是‘田野’,某一族群的音乐生活内容是‘田野’,音乐话题的个人访谈与交流是‘田野’。这些音乐活动的内容,决定场所与文化属性”。在汉剧演唱教学的体系中,有许多汉剧艺人的特殊语言和戏班词语,其中有方言、术语、黑话、成语,交流时往往不甚了解。如在西方调式音阶体系的音乐教学中,没有汉剧中西皮和二黄的乐音介绍,也没有戏曲教板节奏;与戏曲板腔体记谱方式上有所不同;没有汉剧演唱四声的湖广音和中州韵,特别是作为西方声乐体系外的声腔语言“背功音”等。这些声腔语言中深藏了汉剧剧种的艺术精髓,如果不入其中语境,要想取得“真经”是不可能的,因此对汉剧声腔的研究极为重要的一步即是倾听汉剧表演者的话语方式。

汉剧声腔演唱有着自身的审美标准,在与声乐教学的“对接”实践活动中,西方美声体系与汉剧声腔技艺会在声音的审美习惯上发生矛盾冲突,如在歌唱色彩的运用上,汉剧的声音造型建立在行当分类的基础上,汉剧十大行当及其发声方法各有特点。而美声唱法在男女声部上强调的是发声方法的统一性,在此基础上,强调声音的审美一致性,寻找共性的美感,多于个性的特点。因此,作为学术的探索和实践,在“田野”中应注意保持汉剧声腔技艺的独立性,以“客位”、“主位”交替的方法换位思考,实地调研,密切考察汉剧声腔技艺的话语方式,以期声乐教学与汉剧声腔技艺在学术研究、技艺融合和艺术沟通中形成相互融合的研究特色。

(二)观察汉剧艺人的生活方式

在汉剧声腔演唱方式的研究中,汉剧艺人舞台表演之外的生活方式,是深入了解汉剧演唱技艺的重要步骤,生活方式是一定的群体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为满足物质与精神的配置方式。观察汉剧演员的生活方式是我们进入汉剧的第一步。田野活动中,我们组织华师研究生传承演出汉剧,部分同学与武汉汉剧院专业艺术家进行演唱交流与学术探讨活动。老院长陈伯华对我们的田野活动大加赞赏,称“汉剧在‘华师’的传承与传播活动提升了汉剧的品位,袁老师是汉剧文化传播的一块‘美玉’”。来自汉剧院的资深演员结合自身体验对汉剧与美声的歌唱方法,给研究生进行了指导。这位资深演员曾在学习美声的时候,在“洋与土”之间找到了声音状态的平衡。作为“陈派”青年演员代表王荔不仅将汉剧艺术很好的传承在舞台,而且将影响扩大到高校,她的“宇宙锋”、“王昭君”、“训悍记”既有陈大师的雍容华贵,又有青春时尚的活力。很多学生是她的粉丝,作为同龄人,他们之间的交流使田野活动从舞台到生活,再到互联网络空间,为全面了解汉剧表演艺术提供了生动、直接的第一手材料。

作为声乐与汉剧声腔的演唱实践,活态的示范是搭建相互通道的捷径。毕巍然的“琵琶词”,让现代音乐教育背景下的学子们体会到了汉剧的古典韵味;在对汉剧大师陈伯华演绎的《二度梅》、《宇宙锋》、《百花亭》等作品的聆听和分析时,学生们能大致厘清她的艺术风格。这些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领悟到艺术与文化之间的依存关系,通过为什么汉剧的艺术流派中以“陈派”演唱最有特色;陈大师的艺术成就是如何既保留传统特色又大胆融合、突出表现唱腔艺术革新的;又是如何根据不同人物,设计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唱段的;她被音乐界誉为“古典花腔女高音”的清脆秀丽而富有弹性的歌喉是如何形成的等问题,理解这些艺术因素的关键在于从事汉剧艺术的人――“音乐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创造它的是人,享用它的是人。音乐的价值意义皆取决于人”。因此在汉剧教学与声乐教学进行歌唱技艺交流切磋的过程,田野实践的一部分应是梳理这些在汉剧演唱上卓有成就的汉剧艺术家,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是他们艺术建树的基础所在。对艺术家生活环境的观察、文化空间的追踪,是我们由了解汉剧人,继而了解汉剧剧种、声腔演唱技艺的又一个“田野”。

三、汉剧声腔技艺融合声乐的教学实践

现代声乐教学体系对声音的训练强调规范性、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寻找声音的“通、松、实、圆、亮”的特点。这种以西洋歌唱体系构建的声音训练审美观念,把歌唱共性的美发挥到了极致。由于声乐教学长期以来对传统声乐理论的忽视,仅以《唱论》《度曲须知》《闲情偶寄》《曲律》等传统声乐理论文献所反映出的中国声乐文化的审美特点和情趣,对于声乐表演艺术的学科构建远远不够,因此需要在艺术实践中寻找支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尝试把现代声乐教学与具有中国传统歌唱技法遗韵的汉剧声腔技艺相融合进行实践和研究,把声乐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传承传统的实践互相结合起来,才能使声乐艺术教育发挥更加深远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传统汉剧丰富了现代声乐实践

“传统艺术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留存的物质或精神的成果,是经过沉淀的精神形象。”戏曲与美声表演在作品上最大的不同是作品艺术风格的差异。美声唱法的风格比较严谨、均衡、透明和平稳,作品中速度、力度、节奏和音色都要非常规范和有分寸的控制。跟歌剧一样,戏曲也是一种舞台艺术,并且分为多个曲种,各曲种都有独一无二的特点,观众对它的欣赏要求是既听故事又听唱腔,而且对有些曲种的欣赏远远超过了唱腔,有些曲种为了便于说唱情节,就根据当地语言的自然音律构成唱腔,对其语言自然音律进行突出或夸张,如湖北汉剧就是根据武汉方言来编排唱段的。

程砚秋曾经讲到:“我感到把欧洲唱法用到中国来是可以的,只要把它的优点用进来,和我们的融合在一起,让观众感到很新鲜,但又感觉不到是哪儿来的,这样就好。不过,却不可生硬地套搬进来,而丢弃了我们传统的一件宝贝。”汉剧进入高校课堂,进入专业的音乐学院课堂,在丰富课堂和舞台实践的同时,也能向美声唱法寻找借鉴之处,如对不同语言的处理、不同角色的塑造等,这样汉剧的传承就会有所发展。

在民族声乐艺术中,对舞台表现的要求是多且高的。尽管针对音乐学院本科生都开设有形体课,但事实上,多数声乐专业学生毕业后对于相应的角色塑造和身段表演不知其所以然。例如戏曲中“青衣”角色,在舞台上无论坐着、站着,或走路都要求一只手横着,捂着胸口和腹部中间,一只手垂在身体旁边,永远要慢条斯理,保持着端庄大方的姿态。

以汉剧《王昭君》选段《西风紧》为例(演唱者:华师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美声唱法研究生,声部:抒情花腔女高音)。在学习该唱段的身法时,声乐指导教师只是按照剧情背景和人物状态,编排一些原地的表演动作,要求学生的手眼身法,不会像舞台戏曲表演一样要求特别戏剧化,肢体语言仅要求自然流畅,适合表演。而汉剧专业的老师要求就会细致很多,在这一唱段的身法学习中,演员的站姿,从头顶到腰身到脚尖的准确平衡,走路到转身,手臂到指尖每一个细节都有要求。汉剧老师认为,要想做到对人物角色完美的诠释,每一个细节都必不可少,这些都是戏校学生日常训练的基本功。而音乐学院美声专业的学生,只要不是排演歌剧,平时就习惯了以唱代演,而初次接触汉剧的表演程式,对于美声专业的学生的确是个挑战,通过专门的指导和学习,如果能把这两分多钟的身法演绎到位,学生的舞台能力将得到质的飞跃。

戏曲的语言也有其鲜明的特点,并在表演中极为重视。近年来,国内部分美声演唱者过于强调共鸣、高泛音技巧而忽视了语言和声音色彩的重要性。而戏曲演员唱功的第一要求就是:清晰准确地表达唱词字音。魏良辅曾指出:“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一绝;板正为一绝。”他提出的三绝当中,“字清”摆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剧作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也用了不少笔墨阐述戏曲声乐的“咬字、吐字”的问题。他认为学习歌唱首先要弄清唱词的字调,“调平仄,别阴阳,学歌之首务也”;否则“出口一错,即差谬到底。唱此字而讹为彼字,可使知音者听乎”;因而提出“学唱之人,勿论巧拙,只看有口,无口”。联系到声乐教学,他又指出“教曲必先审音”,“即使不能尽解,亦须讲明此义,使知字有头、尾以及余音,则不敢轻易开口”。

基于戏曲声乐艺术对“字”的严格要求,戏曲唱腔必须恪守“依字行腔”及“字正腔圆”的原则。戏曲与美声唱法一样,都要求依字行腔。说到戏曲的“行腔”,美声唱法的学生在演唱上述唱段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严格遵守传统戏曲的行腔方式,每一个字都是“长字”,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新的知识点。声乐指导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多唱,以熟悉汉剧中的行腔特点外,还应熟悉汉腔的语言习惯,即掌握武汉方言的咬字发音,例如,歌词中有一句,“嫦娥珠泪”的“珠”字,普通话发音为“zhu”,武汉方言发音为“ju”,发音比较困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咬住字,加上科学的发声方法,依字行腔,演唱就能行云流水,这跟声乐作品中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基本相同。因此许多声乐学生觉得戏曲中大量行腔的乐句很难唱,而这正是戏曲有别于声乐作品的最重要的风格特点。前文提到的学生平时擅长花腔演唱,虽然美声中花腔速度快、用声也偏灵活,而汉剧中的行腔多半是慢板抒情的,但是由于训练方法和用声原理一致,所以通过训练也是可以唱好的。因此,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汉剧是可以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当然前提之一是指导教师必须懂得因材施教,选对声部才能更好地把汉剧融入课堂教学。比如,美声专业的学生中,花腔女高音适合饰演汉剧中的花旦,抒情女高音适合饰演汉剧中的青衣,而女中音适合老旦,男高音饰演小生,男中音饰演老生等,而戏曲里的丑角、花脸在西洋歌剧中没有明确的声部划分,因此角色塑造上传统汉剧较之西洋歌剧更加丰富。

武汉市首届“谭鑫培杯”戏曲达人秀中“最佳表演奖”获得者徐博是民族唱法的学生,她从研究生一年级开始学习汉剧,最初学习是因为觉得“这个剧种唱腔和服装都非常美”。演唱《贵妃醉酒》获奖后,她说:“我觉得锻炼了自己,以前唱歌在舞台上总有些拘谨,通过汉剧的学习和演出,声乐舞台表演上更加大胆自如了。”“谭鑫培杯”的评委之一王荔表示,“在音乐学院的声乐专业的学生里,能够出现这样的好苗子真的很难得”。

(二)现代声乐教学为汉剧声腔发展提供滋养

以现代声乐教学的视角观之,汉剧声腔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歌唱技法的样板,要在演唱中融科学性、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于一体,应从理论上梳理汉剧流派的演唱特点和歌唱技艺,在学术探索中提升汉剧的文化品位,将传统文化引入现代高等艺术教育中,形成艺术实践活动和传统文化传承的双赢。汉剧声腔的剧种特色、行当声腔在发展中有些较多的保留历史痕迹,如“二净”行的演唱汉剧,强调的“炸音”是汉剧的特色,也是汉剧塑造戏剧人物的手段,但作为嗓音运用的科学性,这种为达到某种效果而强调声音的用声方式值得推敲。现代声乐技术的发展让声乐教学可以更清楚嗓音的构造,汉剧“炸音”是气息超常冲击声带形成的不正常的声波,其音效急促、高亢、刺激,但对演员的嗓音是一种考验。

当然汉剧有其地域和语言的特点,在不改变特色的前提下,声乐教学对“二净”发声体系进行研究,提出以共鸣腔体的运用(本音边音的)过渡训练,来建立腔体转换的通道,建立声乐共鸣的观点丰富“二净”声音表现。同样,汉剧四旦的声腔以秀丽端庄的声音形象立于舞台,但当要表现戏剧人物的剧烈矛盾冲突时,声腔的传递能力就影响人物的声音形象,如何将声音传得远,传统的戏曲“隔山喊”是一种抽象的传承方法,演员的嗓音很容易受损,声乐教学能根据符合人体科学呼吸的原理,以气息带动声音的流动,使声音能传得远、持久性长。这种以现代声乐教学理论研究汉剧声腔技法的艺术实践,不仅扩展汉剧声腔演唱的张力,而且在理论上完善了汉剧声腔技法的科学性。汉剧声腔的陈派演唱在汉剧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已经达到了艺术的高峰,她以传统审美为基础,借鉴俄罗斯声乐学派在汉剧声腔中开创了西洋美声发声方法与中国传统唱法的先河。在陈派声腔中把西洋的花腔技巧彻底变为汉剧的声腔技巧,汉剧特有的戏曲花腔告诉后来者,传统艺术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在它的兼容性,为后来的声乐教学指明了方向――西洋声乐方法同样可以唱好汉剧,以下是我们的教学案例之一。

以汉剧《贵妃醉酒》为例。从发声的原理上来说,除了共鸣腔的运用,传统戏曲演唱与美声唱法在发声技术上几乎是完全统一的,要求口腔打开,小舌抬起,下颌放下,喉头自然放松,呼吸时两肋张开,横膈膜外扩,把握声音向下、位置向上的原则,以及真假混声,不同声部混声比例不同等。而共鸣腔的充分运用正是美声唱法的科学所在,也正是传统汉剧演唱中略显不足的地方。杨贵妃的这一段唱腔,南于年龄和角色需要,演唱时要更多地运用假声,同时腔体共鸣以头腔为主,胸腔使用少。此时的角色微醉,在演唱中有多处需要对声音做滑音的行腔处理,以凸显醉酒的人物状态,这需要极强的气息支撑,才能保证声音连贯,流畅,不露痕迹。戏曲中讲究的老生和净角唱的比较多的脑后音其实就是美声演唱中的头腔运用。而美声唱法已有科学的表达。共鸣腔的充分运用,可以使汉剧演员在音域上有更大的突破,加大演员对声音的驾驭能力,更加轻松地完成整个剧目的演出。

在声音的角色塑造上要求“声与意谐”、“情与气谐”、“情与物兴”,还原人物的本色,讲究“声、情、意”协调统一,用科学的发声服务于角色。这是一个花旦的角色,情境上是贵妃半醉半醒,所以在音色上需要年轻些,要求学生按照美声唱法加强横膈膜处气息的充分支持和控制,并保持声音的高位置,主要是前头腔共鸣,位置靠前,音色会更集中细腻。

在美声唱法中,也有很多不同女性角色的塑造,其音色也是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试其中差别的,比如活泼可爱的年轻姑娘、端庄优雅的成年女性、年老的女性等,在通过音色诠释角色的时候,用声的技术都是一样的,但年龄的不同,共鸣腔和混声的使用就会有些区别。比如一个老年女性,会使用一个女中音来演绎,胸腔的共鸣会需要多一些,假声少一些,音色需要厚重些,跟汉剧中的老旦类似;如果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则需要胸腔使用的较少,而声音的位置需要更靠前,假声运用得多一些,角色音色会年轻甜美一些,跟汉剧中的花旦、青衣类似。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形象在音色的塑造上都是不一样的,戏曲与声乐在此方面是相通的,因此,美声唱法在发声技术上可以服务于汉剧。但指导教师在借鉴使用中还应严格地保留汉剧的声腔韵味,让汉剧在不失本身艺术特征的同时更加符合时代特征,不断创新,把最科学的发声方法,最先进的声音技术传递给传统汉剧的研究者和传承者,让汉剧的传承更加发扬光大。

我院学生在“谭鑫培杯”获奖后,楚剧名家周娟点评到:“看得出来,你们的身段表演是受过训练的,‘学院派’的实力加上精湛的表演,以及表演中流露出的一种青春活力和戏曲底蕴,很好地传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汉剧名家王荔、汉剧作曲家李金钊也对我院学生的表现做了点评,说到“戏曲界有这样高水平的汉剧新秀,是我们汉剧的希望,中国戏曲的发展,就是需要不断的突破和创新,不仅是在技巧上,还应该在学术上、舞台表演的审美创新上有更高的造诣”。

四、声乐教学融合汉剧声腔的价值导向

声乐艺术与戏曲声腔,是同属歌唱的技能与技巧,长期以来现代声乐教学将具有中国古典哲学意蕴的戏曲声腔,放置在声乐教学体系之外,以至于在以单一培养机制的声乐研究及声乐演唱中,出现民族音乐底蕴的缺失。特别是在全球文化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后现代,民族文化与代表西方文化的现代主流文化处于不平等、不均衡的发展状态中。有识之士指出,由少数发达国家所主导下的西方文化的全球渗透化扩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实质上是一种后殖民文化与霸权文化。为改变这种现状,加强民族文化的自信。教育部门提出的“戏曲进校园”希望将传统戏曲艺术与高等音乐教育结合起来,但如何在内容上将两者有机结合,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华中师范大学的汉剧教学模式便是一个有益的初探,尤其在构建艺术学科理论体系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意义。

第一,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中培养对传统戏剧艺术的审美观。汉剧深厚的荆楚文化表现在剧种的特色中,汉剧的三国戏在全国地方戏曲中,最具地域特色。三国文化同时也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经荆州的荆河、长江是三国的古战场,同时也是汉剧流传的主要土壤。汉剧红生戏的信义、正气在“借荆州”“走麦城”“捉放曹”中以艺术的形式得到展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