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16:35: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设计;本质特征;美;需要;设计精神;无为
中图分类号:J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076-01
设计产生已久远,经过时间的沉淀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得到了发展。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造物,为了生产,从本质上讲,设计与造物是以人需要的满足为目的的,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而不是为物。现代设计是为现代人、现代市场和现代社会提供的一种积极的活动。
现代设计通常又被称为“功能主义设计”。现代设计的范畴一向并不明确,因为设计的涉及面非常的广泛,从复杂的宇宙航空器到简单的包装和电视广告,可以说充斥我们工作生活的任何一个侧面,我们生活的空间中几乎没有一样东西是没有经过设计处理的,但是这些所经过设计的物体却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
与纯粹追求精神美感享受的所谓“纯艺术“不同,”设计艺术“与生俱来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处于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临界点上。在任何一件”设计艺术品“上,既包含着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审美元素和物质,同时又以人类所必需的某种物质功能形态的方式而出现。由于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受到不同的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因而”设计艺术“的物化形态以及功能形态便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功能主义的主要思想是以功能为核心。德国功能主义的具体设计思想是,首先发现事物的本质、目的和需要,正确充分发挥事物的功能,形式应当反映这种本质和目的。苏里文在“所考虑的高层建筑”一文中写道:“一切有机体和无机体,一切有形的和形而上的,一切人类的和超人类东西,一切内心和精神真正的表现形式,都有一个普遍规律,那就是形状总跟随功能。”
另一方面便是人类精神性存在的需要。当我们说“审美活动”是人之为人的一种重要的精神现象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人类在认识和追求美的同时,也将这种从自然中抽象出来的“美的标准”,在自觉与不自觉的过程中泛化到了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对象和空间环境中去了。可见,人类所特有的这种“审美意识”不同于其它意识活动,它要求人类在发现、认识、表达乃至体验“美”的时候,必须借助具体化和特征化的物态形态或物质对象来完成。设计艺术中“美”的因素的存在,也与其他艺术门类中的“美”有着美学价值上的不同:一方面它是美的形式与规律的抽象;另一方面它又将这种抽象出来的美的标准泛化到人的所有的造物活动之中。更重要的是,这种美学价值既是人类特有的造物活动的标志,同时又带有其特定的功利因素。从事实的角度来看,也的确如此。在现当代社会,人们除对设计艺术所包含的“审美价值”给予认同之外,更对其所带来的巨大而又潜在的“经济价值”、“商业价值”以及“实用价值”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人类造物意识的产物,人们创造美的意识必将把某种“美的形式或规律”赋予或投射到该对象之中去,从而将一咱纯粹的“功能形态”转换为具有“功能”与“审美”的“复合形态”。这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也是人类在创造属于自身的“第二自然”时所遵循的不变的原则。现代设计艺术以工业革命、市场革命、科学技术革命以及信息革命作为自己的“时代文化”特征。机器的出现突破了人的生理极限,从而使技术的发展趋势于无限,丰富的材料世界又使得人的“造物方式”和“造物观念”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可以说每一次技术与材料地变革,都对设计艺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现代设计艺术”观念中,美不再是独立于功能、功能与技术之上的目的,而是作为功能为核心,以材料和技术为手段的合乎逻辑的结果来追求的。设计艺术的本质特征是功能与美的结合,并在其表现与物化的过程中体现为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设计就是设计者所秉持的生活观念与设计精神,它将在细微处表现出设计者的视角和态度,从而去思考和探寻生活本质。而这种设计之中恰恰包含了一种“无为”思想,不是去追求所谓的与众不同,而是让一切都自然而然的发生,存于在艺术的抽象世界和作品之间,而设计者是一个在这里启到桥梁作用的媒介,是一条通道,使得一切畅通无阻。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设计的概念显示的是人们创造事物的智慧,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设计本身的要求有所提高,而我们的生活睿智本身就是很好的设计,设计就是要让人认识到一些事物的本质。
总结:在经济文化世界一体化的今天,设计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现代设计的内在本质特征是功能与美的结合,并在其表现与物化的过程中体现为技术与艺术的统一。而每一个设计作品都体现着其设计者的人生态度、生活观念及设计的内涵与精神。“无为”的设计思想更多的体现着“天人合一”,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的共处,更多去关注人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一切需要被需要的事物。
参考文献:
[1]王战.西方现代设计艺术风格论.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社会转型;管理转型
从历史上看,各次科技革命必然会带来社会的转型,无论是近代科技革命,还是现代的科技革命,都给人类社会的转型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但由于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和历史等方面的一些原因,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转型也是极不相同的,以我国为例,我国社会转型更为特殊一些,它发生在两次科技革命之间,是从传统手工业型社会向工业型社会转变,在这中间,又从工业型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如果从漫长的历史的角度来看,两者几乎是同时发生和进行的。然而社会转型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机遇,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转型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和挑战,比如: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就是很大的社会问题,所以说,社会转型的成功与否,与社会管理转型是密切相关的,是要靠社会管理转型来提供支撑的。所以,科技革命、社会转型与管理转型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要正确面对现代科技革命给国家的管理现实带来的挑战,并对管理创新进行仔细的研究。
1现代科技革命及其本质特征
科技革命,主要是正在生成的科学技术代替传统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发生的重大事件和过程,它包括科学技术的原理、科学的社会体制、技术的标准规范、技术的应用组成及技术的理论基础、结构、标准、应用的方式方法和形式等方面的改变。这些也预示着人们认识并改造世界的技术和手段都在显著提高,有历史性和划时代性的意义。
1.1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及其标志
在近代早期,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是分别发生的,而且,瓦特全面改进蒸汽机的并非直接源于牛顿力学,更多的是对技术经验的总结。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从以电磁理论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学革命的开始,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相互影响,难分彼此。科学成了技术发展的理论根基,并且二者之间联系密切,应用周期显著缩短。从第二次科学革命之后,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的不同方面,而不是三个不同的过程。这种紧密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预示着近代技术革命向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转变。现在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中叶,标志是: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出现;1948年,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创立;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发现;1954年,第一座核电站建成;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科学技术问世;20世纪60年代,非线性科学、复杂性科学问世等等。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场基于已有科学技术条件爆炸发生的整体性革命,其中,信息科学技术和生物科学技术革命,是这场现代科技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1.2科学技术革命发展史
科学技术革命可以划分为这么几个阶段:第一次科学革命是从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第一次技术革命是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这时主要标志是机械化生产的出现,蒸汽机工业时代的到来;第二次科学革命是从19世纪到19世纪末,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这时主要标志是电气化和电气化工业时代的到来;第三次科学革命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第三次技术革命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主要标志是电子化及电子技术时代的到来;第四次科学革命和第四次技术革命都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的,主要标志是信息化及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现代科学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再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劳动、生产、交往、思维等生存方式,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开创了一个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由于这场科技革命今天仍在延续,因此,也可以称作为现当代科技革命。
1.3现代科技革命的本质特征
现代科技革命是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有着强渗透性和革命性的本质特征。首先,现代科技革命以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使人类对劳动资源的应用从物质资源为主向信息资源为主转变,从而“信息革命”、“数字化革命”,孕育了信息产业革命,带来了20世纪后半叶的计算机时代和网络时代。其次,现代科技革命从运用物理学、化学等领域的成果转向主要运用生物学等领域的成果,利用生物资源,导致“生物革命”、“基因革命”,并将孕育21世纪新的生物产业革命。
2社会转型与管理转型及现代科技革命给我国管理转型带来的挑战
2.1社会转型与管理转型
管理转型,是组织管理、管理的主体与客体、管理标准、管理制度及管理形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社会转型会引导管理转型,管理转型更会支撑社会转型。在我国古代就缺少高度专业化的管理形态,这时人们没有把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说划分出来,有的只是一些笼统的“治理之术”、“治国之道”等。近代以来,由于还是推行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管理模式,所以说,在管理上还是以血缘、地域关系为主,未实现工业社会的管理关系,管理形态还停留在传统方式上。在西方社会,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对工业化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人们相互合作,协调地工作,强调质量和效益,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共同努力,从而使管理的理论进一步得到发展。
2.2现代科技革命给我国管理转型带来的挑战
在现今的中国社会,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的影响和促进了社会的文化、知识和信息的流通和传播,人们参与社会转型和管理的意识逐渐增强。但社会传统管理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如传统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就是权力要从上至下的贯彻落实,层级观念很强,在管理上要求高度集中,统一决策、统一管理、统一部署、统一意志,进而形成统一的行动。这种管理带来的就是权力过于集中,信息传递环节过多,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的官僚习气。
3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管理创新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应正确面对管理机制上带来的各种挑战,顺应时展需要,适时进行管理创新。
3.1管理思维理念上的创新
在管理的思想观念上,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无论是管理科学、管理行为学,还是对具体的企业管理问题,都要做深入细致的研究。首先,要注重管理决策的落实。应在实践中关注企业内部的结构组成与管理机制建立,注重内外对企业管理本身的影响和冲击,做到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既考虑长远发展,又兼顾企业自身的利益所在。其次,要注重管理相关理论的创新。理论创新是管理创新的源头所在,如何实现管理方法和理论现代化发展,是当今社会管理学中的一个时代课题,把先进的管理理论用于现代管理中,解决好管理中出现的思想导向走势,实现管理的长远目标。
3.2管理文化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现代管理领域应自觉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问题,在文化继承上要,真正把好的文化传统在管理中发扬继承下来。
3.3管理体制上的创新
应科学制定与信息化时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应建立符合网络型管理需要的组织管理模式。尤其在信息的传输和共享上,要做到人人在同一层次分享管理信息。在管理权力分配上,要做到分级决策负责,每级有每级的决策权力范围。这样使管理在体制上形成了一个有机体,成为了一个快速反应决策的体系和一个高效高质量的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薛昭莹.知识经济与管理创新[J].南方经济,1999,(1).
[2]丁有光.科技期刊管理创新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3).
物理实验中的模拟法,根据其特点及主要功能,并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分为以下几类。
一、物理相似模拟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许多领域中,人们常常希望利用模拟试验来代替对实际现象的研究,以便使我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言某些在目前尚无法达到的条件下出现的情况。例如用水代替石油研究其在管道中的运动,把设计好的收音机缩小成模型放在风洞中试验其特性等。其特点即模拟与原型遵循同样的物理规律,故称为物理相似模拟。
巷理实验教学中的“失重和超重模拟实验”,“萝卜”马德堡半球,帕斯卡裂桶,用带电的肥皂泡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进行“密立根油滴实验”的模拟,以及十分壮观的“可乐瓶水火箭”等,均是物理相似模拟的范例。
电场线是用来形象地描述电场的假想的曲线。做好“电场线”的演示实验模拟,对实现教学目标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可利用感应起电机、清洁过的彩色丝线(可从旧的锦旗上取得)、金属铝板(即老式平行板电容器)等器材对“电场线”加以形象模拟。
二、对象模拟
就是用放大或缩小了的、相似的,而又能反映事物某方面规律的客观实体来代替研究对象的方法叫对象模拟。
对象模拟的设计思想主要在于下述两种情况:其一是为了突出客观实体的主要矛盾和本质特征,摒弃次要的非本质因素,使研究对象从客观实体中直接抽象出来。如质点、刚体、理想气体、弹簧振子、点电荷、纯电阻、理想变压器等理想模型,以及天体运动模型,微观结构等几何相似模型。在研究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时,在实验基础上,运用对象模拟法,用自行车气门和进水阀门来模拟单向门。如此,不但加深对“单向性”的认识,而且激发了兴趣,开阔了思路。其二是为了解释某些行为和特征而建立起来的模拟。如地球因自转而产生的科里奥利力比较抽象,在地理课中亦有提及。我们不妨取一只旧的橡皮蓝球(或地球仪)来模拟地球自转,然后将红墨水从上往下滴落在转动的“地球”表面。此时即可明显看到水痕西边呈扩散状,从而令人信服的说明北半球南流冲刷西岸这一自然现象。
三、过程模拟
把具体物理过程纯粹化、理想化,并根据其本质特征而设计的一种模拟叫过程模拟。其特点是过程简化,易于控制。
气体压强的分子运动论观点,通常采用雨滴打伞等面来类比。这种大量分子对器壁连续碰撞的过程,如果用豆(或沙)落在平衡天平一端倒扣着的托盘底上的现象来模拟,就显得直观生动了。布朗运动的模拟,装有铁屑的试管模拟铁棒的磁化和退磁等都是过程模拟的成功例子。
电子技术中半导体的导电机理,电子运动易理解,空穴导电则抽象,课堂教学中如用“空位置”的运动来作一现场过程模拟,无疑会使学生茅塞顿开。分析曲线运动的思想方法——运动的分解和合成是个难点,可以平抛运动为突破口,在演示有关实验后,用“慢镜头”的方法,手持粉笔头边走(模拟水平匀速直线运动)边沿自身前方,从上向下加速下移,以此模拟平抛运动,既简单明了,又便于分析。理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运用模拟器材,以纽扣状的物体来表示振动的质点,通过摇转,使质点绕平衡位置上下振动,而整体波形向外传递,边演示边分析,效果很好。
热学中的统计方法和光本性的几率概念,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怎样从个别事件的无规律过渡到大量事件的有规律,成了模拟实验的设计难点,在教学中采用全同等可能过程,在不同时刻的空间比较可以等效变换成同一时刻不同状态的比较的方法,让全班同学同时掷币若干次,然后统计比较下列情况“国徽”朝上的次数。
四、模拟放大
包豪斯作为上世纪20—30年代德国建立的一个现代艺术教育学校,由于其锐意探索,大胆革新而对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它成为现代主义发展和现代艺术教育之路上的里程碑。,包豪斯所提示的设计之原则(1.艺术与技术相统一2.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和客观的原则来进行)至今依然对国内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仅从“艺术与技术相统一”这一原则出发,针对当前国内艺术设计教育的某些现象,谈谈自己对这一原则的认识。
“艺术和技术——新的统一”源自包豪期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期在大工业生产的社会背景下对设计及设计教育的一种认识与主张,这一原则是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提出了设计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并确立其为包豪斯的办学方针。后来他的好友莫霍斯依.纳吉在“艺术和技术-新的统一”公式上补充了一个概念即科学,形成了设计是“艺术和科学技术相统一”新概念。他们倡导把对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三方面独立起来,单独研究使视觉教育第一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非个人的主观想象上,建立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欧洲体系原则,把以观念为中心的艺术体系,与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比较完整的奠定起业。
虽然“艺术和科学技术——新的统一”这个要领的提出已距今天的我们有近一个世纪之遥,但站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面临新的一次社会升级转型,我们重温这一原则时,发现它仍对我国目前的现代设计艺术的教育具有现实启示作用。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艺术设计的本质和作用。
艺术设计是艺术, 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它是指在现代工业批量生产条件下,把产品的功能,使用时的舒适和外观的美有机地,和谐地结合起来,它是以工程技术与美学相结合为基础的设计体系,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技术设计赋予艺术设计以内容,艺术设计赋予这种内容以形式,技术设计体现科学原理,艺术设计显示人性光芒,体现人文思想,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新技术不断得以应用,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得到了革命的改变,今天科技进步远远超出格罗皮乌斯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的统一”时的科技内容,人们对科技作用的认识,文化观,审美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发展。现代艺术设计所体现出来的材料美,功能美,形式美,技术美与过去也有着较大区别。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的看待现代艺术设计的两重性——艺术与科学技术。
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艺术设计领域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人文精神在现代工业文明的作用,努力把握最新科学技术,真正提高我国艺术设计的能力水平。并使之转化为生产力,增强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体现设计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本质精神,满足人们的物质功能需要和审美需要。
有利于对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现状的认识
艺术设计教育是艺术设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培养艺术设计人才,而且起着规范艺术设计职业模式的作用。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近几年无论是办学规模教育模式,教学手段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存着一些问题。
1.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普遍存在“重文轻理”现象。这种现象出现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跟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认识有关, 我国艺术设计类学生,通过美术加试,学习美术多年,学生偏科严重,进入大学后通过专业化训练及现行教育体系的专门化教学,造成了学生知识偏颇和视野窄化的现象。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设计的本质特征是科,艺,技的结合,设计能力的高低决不是仅仅取决于美术能力的高低和美感认识的程度。(虽然这两点对设计很重要)而是你对整个涉及设计学科知识的掌握。只有掌握了较全面的知识,才能真正具有设计的创造力。只有掌握了较全面的知识,才能真正具有设计的创造力,才能把主观构思变为现实产品。另一方面:“重文轻理”的现象,与我们的教学课程的设置有关,我们的艺术设计教学缺乏理,工科知识的讲授,缺少对学生严密逻辑思维的教学训练。因此整个设计教学变出现了“重文轻理”的现象。
2.对设计辅助工具认知的误区。计算机作为现代设计者普遍使用的一种工作工具,为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地帮助,但同时在学生学习中也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对于电脑美术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如今电脑作为艺术表现的一种手段,一种表现工具,正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同,但有不少学生认为掌握了电脑手段,掌握了最先进的程序版本,就能够从事设计工作了。片面的认为电脑知识就可以代替设计所需的科学技术的知识了。因此学生们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物力,从事学习电脑程序操作的知识。而忽视了对设计本质的认识。忽视了设计创造力的培养,设计理念的建立。不少院校考虑到学生的就业,也不得不在课程结构上做相应的调整。在这里,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肯定人工智能(电脑)参加进设计艺术中的积极作用。电脑美术本身就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是人工智能在艺术设计上的绝佳表现。它让我们体验到思维与表现完美结合的新境界。但电脑不是道具而是素材,麻省理工大学的前田约翰做出了这样一个评价,他认为我们不应该只是粗蛮地使用计算机,还要用心思考如何以数字构筑起来的新素材开拓一个理性世界。对电脑程序操作的学习只不过是对一种新工具的学习,而无法上升到对设计能力本身(包括科学技术知识对设计的作用)的认识。在大多数情况下电脑美术只能解决我们设计形式上的表现,而无法代替人脑解决设计内容上的问题。
有利于当前设计艺术教学改革
“艺术和科学技术——新的统一” 对现代设计艺术教育提出了两个重要方面的内容:艺术与科学技术。围绕这两方面,现代设计艺术教学改革可以展开以下几点工作。
调整科目与课时比例,合理增加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课程,努力提升学生人文尺度,拓宽知识面,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相应的提升研究能力。许多学生不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理论研究,只专心于某一技术学习和专业实践,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尤为担忧的是这种现象在职业教育中成为合理的教育与教学目标。据美国教育研究专家梅雷迪斯.D.高尔例举了科姆罗和瑞普斯的一项在医学上的心血管与肺病治疗方面取得十项重大进展的研究在产生关键的影响的所有研究中,基础研究占61.7%,其中非临床导向与心血管医学毫无关系的占36.8.%。这个例子能够有力反驳那些将实践能力培养与研究能力培养割裂对待的教育观点。
建立综合型研究性的工作室,就设计艺术工作室而言,传统工作室往往是为单一或某一单元教学服务目标而设计建立的,缺乏为整个课程体系服务功能,工作室仅仅定位在操作场地的概念上,不具备研究功能,无法真正担负起教学及专业研究工作的开展。
通过以上对“艺术和科学技术——新的统一” 的重温,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我们的设计艺术教育应该从设计的本质特征出发,围绕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力和树立以创造美好生活的设计理念,牢牢把握住设计的两种属性的统——艺术与科学技术对设计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展开设计教学,培养出真正具有国际文化视野,扎根民族文化,符合知识时代要求的设计人才。
关键词:艺术 科学 相对独立 统一体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辞源》中对“科学”的定义:“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南”。
《辞源》中对“艺术”的定义:“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科学和艺术都源于人类的社会和精神活动,在人类早期,还没有科学,只有技术和艺术,那时的技术和艺术密不可分。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才逐步产生出科学,科学和艺术才逐步分化开来。
一、科学与艺术的相对独立性:
科学与艺术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两种不同文化形式的概念界定,它们有着近乎平行的创造,它们都是属于人类的文明。科学强调客观理性,重实验、重推理,主要靠理智,以抽象思维为主;而艺术强调主观感受,重想象、重美感,主要靠激情,以形象思维为主。科学解决人类的物质问题,艺术解决人类的精神问题。
“艺术和科学不是同一件东西,却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差别根本不在内容,而在处理特定内容时所用的方法,一个是证明,另一个是显示,可是它们都是说服,所不同的只是一个用逻辑结构,另一个用图画而已。”这是别林斯基的著名论述。其含义是科学是概念体系,艺术是形象体系。
从而能够得出结论:科学与艺术的特征及其思维方法、研究手段等本质差异,甚至可以说各自为界,互相对立。
二、科学与艺术的不可分性:
随着科学与艺术不断发展,关联度不断增加。事实上,按科学的解释:人的大脑两半球有着不同的思维功能。左脑主管逻辑分析、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右脑主管包括想像、直觉、猜想、审美等形象思维。只有一个人的大脑思维功能达到全面开发,他才能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成功的可能性才会最大。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凡是有成就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大都是文理兼通的人。例如,狄更斯、牛顿、高斯、希而伯特、爱因斯坦、杨振宁、鲁迅等。
李政道先生曾讲过关于科学与艺术的三个共性。
首先,科学和艺术的最主要的共性是追求一种普遍性和永恒性,在创作中追求“真”和“美”一些杰出的科学家,他们从理论的和谐和简洁的要求出发,有时凭一种审美直觉就能提出一个设想和猜测,常常后来被证明是真的。
第二个共性是科学和艺术的创作都需要智慧和情感。从艺术创作来说,艺术家要想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得好,首先要有艺术功底,更需要激情,有了激情才能把自己的感悟加深和放大,尔后将它凸显出来,把内心的情感宣泄出来,这样的作品才能打动人,感染人,这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原则。对科学研究来说,真正有成就的学者都是有激情的。例如,宣传哥白尼日心说的布鲁诺说过:“高加索的冰川,也不会冷却我心头的火焰,即使像塞尔维特那样被烧死也不反悔。”另外,科学家和艺术家有时是可以合二为一的。例如达・芬奇是画家、雕塑家、工程师、建筑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而且在每个学科里都登峰造极。
科学和艺术的第三个共同特性是它们有共同的美学准则。“创新性”是科学和艺术共同的美学准则之一,只不过在艺术那里把“创新性”叫做“艺术风格”。对科学研究而言,创新同样重要。科学和艺术的另一共同美学准则是“境界为先,技术为次”。对艺术品来说,不在乎你这个人的技法多高超,关键是看你作品的境界。科学境界则是一个学者选题的学术品位和问题的深度,而不在于论文里面用的技巧多高,技巧始终是第二位的。
三、科学与艺术相互交融:
艺术的科学化。科技的发展为艺术提供新的表现手段,拓展了艺术的表现空间。例如,公元前6世纪,毕达歌拉斯学派就把最新的科技运用到建筑和音乐中,将琴弦长短粗细与音律的关系的研究运用到乐器制造中,将美与某种比例的关系研究运用到建筑及音乐中。总之,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拓展了艺术表现空间:如电脑绘画、电脑设计建筑、电子音乐等已成现实。
【关键词】 中学数学;四步;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61-02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培养学生科学语言的数学阅读能力尤为重要。实践表明,数学阅读可按“粗读、细读、精读、拓展”四步进行,这 “四步”既符合阅读的本质特征,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符合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又非机械教学模式,必须灵活应用。
1 数学阅读法教学,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这样描述数学的广泛应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是一种精确简约通用的科学语言。这种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日常语言是习俗的产物,也是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产物,而数学语言则是慎重地、有意地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L.Bloonfield)所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所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3]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数学阅读由此而来。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发生了深刻变化。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不仅是数学学科教学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索出适合学生实际的阅读教学方法,就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 实施数学“四步”阅读法教学,为学生自主阅读奠定基础
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引下,我们积极对数学阅读教学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究,进行了一些尝试。我们认为,数学阅读教学,可按“粗读、细读、精读、拓展”四步进行。
粗读――快速阅读,把握大意。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纲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留心章节段落中的事件情景、具体数据、关键语句等细节,注意问题的提出方式,据此估计我们将学习的知识属于哪种类型,会涉及到哪些知识,一般是如何解决的,在头脑中建立初步印象。
细读――仔细阅读,理顺思路。在粗读的基础上不仅要注意各个关键词、关键数据,还要注意各词语及数据的内涵、外延,特别是一些特殊条件 (如附加公式、注意事项等),以简明的方式列出各量的关系,提炼信息,理顺思路,进一步使概念清晰化。
精读――总结提炼,形成能力。根据前面的信息提炼分析,结合实例解决问题,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并与前期储备的知识相结合,形成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由此及彼,质疑创新。学习结束后展开反思,与原有的知识相碰撞,联想甚至猜想新的结论。一方面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对生活中相关的事例大胆的猜测和探究。
案例:“两数和的平方”教学(华东师大版教材八年级(上))
2.1 粗读:⑴学生独立阅读,完成书上需填写的内容;⑵列出提纲,引导学生思考:(a+b)2 与a2+b2是否相等?为什么?⑶引出公式(a+b)2=a2+b2+2ab,引导学生发现公式与多项式运算间的关系,体会两数和的平方是多项式乘法的简便运算。(初步了解公式的由来和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2.2 细读:⑴阅读公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公式的特征:左边是两数和的平方,右边是含三项的对称式:a、b分别平方,a与b乘一次,b与a乘一次,体现了数与数之间的平等性,让学生感受式子的对称美。⑵借助几何图形面积计算,将符号语言转化成图形语言,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理解、记忆公式。⑶将符号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找出其中关键字,加深对公式的理解,体会数学语言描述的准确性、符号语言的简洁美。(理解公式及其特征,通过语言转换使概念更清晰,把握关键字词,实现提炼信息,理顺思路,明晰概念的目标)
2.3 精读:⑴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2x+3)2,带着这个问题阅读例题(2a+b2)2,并与之比较,体会公式的应用;⑵思考(a-b)2,将两数差的平方转化成两数和的平方。⑶结合以上几例,揭示公式中字母的内涵:a、b不仅可以代表一个数,还可以表示单项式、多项式。⑷结合一定的练习,巩固公式应用,形成初步解决问题能力。(对比、借鉴性阅读后总结提炼,揭示内涵,应用巩固,形成基本能力)
4.拓展:⑴再次阅读教材,勾出本节重点,标注关键字,小结本节课知识要点。⑵拓展练习:计算(-2m-n)2、 (2a+1)(-2a-1)、(a+b+c)2、(a+b)3、1052、982,(融会贯通,理解两数和的平方的变形应用,并举一反三,将两数和的平方拓展为三数和的平方及两数和的立方,加深对公式是多项式简便运算的理解,灵活掌握公式应用。)
数学“四步”阅读法教学并非机械的阅读教学模式,而是按照阅读教学的理念,运用阅读教学的思维,探寻阅读教学的途径而产生的一种数学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四步”阅读的时间比例和导读方式也不同,甚至可以有大幅度的增减。如对章节前导言的阅读,只需采用粗读,让学生大致了解本章将要学的主要内容或应用;对于重要的性质、定理等内容,可将四个环节分布在几节课中完成,每节课仅完成其中的某些或某个环节;而对于一节课中的多个知识点,也可多次实施四步阅读法教学。教学过程中,各环节教学内容可视情况有交叉,混合,甚至某些环节可以融合、省略。
3 数学“四步”阅读法教学符合阅读本质特征及数学学科特点,有益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
按照信息论的观点,语言文字是信息的载体,是传递、接收、转换信息的基本工具。阅读的本质就是接收文字信息的复杂思维活动,它包括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储存和转换的运动过程。通过阅读相关材料,获取知识的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感知、理解、掌握、创新。数学“四步”阅读法教学据此划分:粗读,感知概貌,初步了解;细读,解决问题,深入理解;精读,掌握知识,深化思维;拓展,构建知识网络,质疑创新。显然,数学“四步”阅读法教学符合阅读的本质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数学阅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是:对材料中的所有字词句都认识,却无法理解材料的意思、推理过程,更难领会其中的数学思想。由此可见,数学阅读,还要具备对数学语言较强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以及阅读过程中的问题意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联想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数学“四步”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粗读、细读、精读、拓展”四个环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展开,逐渐深入理解知识内涵、外延,并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推理论证,实践应用,逐步形成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推理能力。因此,数学“四步”阅读教学既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又能使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四步”阅读法教学中,处处强调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思考,理解所阅读的材料,有利于学生在原有认知水平、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获取新的信息,并将其与原有知识结构进行整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其最近发展区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有新的收获。在数学“四步”阅读法教学中,教师只起引导思路、排除障碍、解答疑难,为学生顺利获取知识保驾护航的作用。
综上所述,数学“四步”阅读法教学,既符合阅读教学本质特征,又符合数学学科特点,还有助于学生形成主动阅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奠定终身发展能力,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四步”阅读法教学是必要而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美]M•克莱因. 数学与文化[A].邓东皋等. 数学与文化[M]
[2] 丁石孙,张祖贵. 数学与教育[M]
[3] [苏]斯托利亚尔. 数学教育学[M]
关键词:粮油标准;先进性;引导性;约束性
中图分类号:F01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023-01
随着科学的发展,粮油检验作为一门科学也日益得以重视和发展。粮油标准的制定,实施推动了粮食行业的发展。作为一名粮油检验工作者,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着不同的体会和感悟。通过实践,我们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这样的感悟:产品标准应具备先进性、对产品的引导性和约束性。标准的先进性是指标准应根据社会时代的生产技术高低、生产工艺水平、生产设备条件等先进程度和实际产品的应用需要而制定的具有领先地位的标准。引导性是指标准的制定要有利于产品向更完善的方面发展,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约束性是指对产品的不利因素加以约束,对不利于发展的产品实行强制性标准,限制其发展。标准的制定关系到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繁荣,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意义深远。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规定的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的本质是统一。
关键词:现代教育 本质特征 个体形式 非个体形式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教育影响社会的本质和发展。同时教育又被社会系统的本质特征所决定。当一种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来源并适用传统社会,可称之为传统教育;而当一种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适应现实社会。并表现出对未来社会的较大适应性,则称之为现代教育。对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划分是根源于社会特征本身的,研讨现代教育离不开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对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的建构必须建立在对现代社会本质特征研究基础上。
归纳各阶段的社会本质特征,而要以一种符合教育问题研究逻辑的方法分析社会各阶段本质。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研究构建社会的构成要素,进而归纳总结社会本质。关于社会构成要素有很多研究。实际上多种划分方式的共存是必然的,根据不同学科的研究要求,应该对社会构成要素做不同维度的划分。本文借鉴查尔斯-霍顿-库利在《社会过程》一书中对社会构成要素的划分方法。将社会构成要素分为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两部分。这种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划分可以全面考察个人的存在形式及与外界的关系状态,可以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因此可以明确教育、人、现代社会三者相互作用的情况。
库利认为,个人是一种个体的生活形式;制度或群体是非个体的生活形式。由于许多生活形式不以个人为特点,它们根本无法被那些只对个人感兴趣的人理解和发现,因此对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区分具有实际的意义。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关系体现为:非个体形式是由个体形式构成的,但非个体的形式的历史不能等同于特定个人的生活历史;无论何时只要两个个体形式联合起米,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非个体形式,但新的非个体形式不能等同于原有两个个体形式的简单相加;个体形式的发展往往是很难被自我觉察的,并且这种发展无时无刻的受到非个体形式的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活形式,包括个体或非个体的形式都在探索着另外的生活形式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和促进因素,并做出最适宜的反应:个体或非个体的形式的发展既依赖于人们的远见卓识,也离不开无法预见的偶然性因素。
当然,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存在交叉重叠之处,因为二者都包含共同的生活。由于它们的组成要素是一样的,如果你从中抽走所有的个人,二者都将一无所剩,其他系统也会消失殆尽。
1、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
社会特定的生活形式主要有——个人、政党、国家、教义、改革方案、神话、语言等。其中个体形式主要是个人,非个体形式主要包括政党、国家、教义、体制、改革方案、神话、语言等等。不同的社会都存在着个体形式和非个体的形式,不论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都存在这两种形式及两种形式的关系。但是在不同社会,它们的内容不同,本质内涵也不一致。以此来判断现代社会的特征,就可以在不同社会的共性基础上寻找到现代社会的个性特征,也可以预测出将来社会的基本走向。
农业社会是以土地及劳动力资源的增加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而工业社会则是以自然资源和资产的不断投入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现代社会则是以知识和信息的增长作为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现代社会的起始时期基本可以判断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即从全世界的整体趋势来看,社会发展的动力基本来源于知识的增长。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往往体现出被动的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冲突。被动的合作是由于社会生产的要求,要求个体之间的共同劳作,互为协助,来完成生产的需要,个体的力量往往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而生产的成果与个人利益的直接关系很少:潜在的利益冲突则是由于社会生产需要的资源是具有排它性的、消耗性和稀缺性,因此也在生产的成果的占有上往往体现为潜在的冲突。
在现代社会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出主动的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共享。主动的合作主要是因为社会生产中,生产的产品往往以知识的形态存在。共同合作能够创造出对个体有利的产品,知识也与有形物质资源不同,具有共享性,不具有排他性。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个体形式与非个体形式之间,往往体现为个体形式受制于非个体形式,个体形式的力量被彰显的程度很小,非个体形式的发展状态往往是与人性的需要背道而驰的。
在现代社会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出个体形式被
最大程度的张扬,其作用和力量受到非个体形式的认同和肯定,而非个体形式也因个体形式的发展而有更良性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这些特征具体体现为:
个体与制度的关系。关系体现为民主与专制的不断制衡。而主体是强调民主。个体形式的发展要求必然强调民主平等的制度,以保证个体形式的最大程度的发展空间。
个体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得到快速的发展,更加依从于个体的智慧力量,而非个体的数量。
个体与文化的关系。个体充分占有文化资源,创建符合自己需要的世俗文化,也促进文化资源的最大程度的灵活、生动的发展。
因此,现代社会的特征可以被概括为:社会的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的关系是主动的寻求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共享;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为个体形式的作用被最大程度的突显。
2、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现代社会的特征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要求教育做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变革。在教育目的上,要求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既具有群性的适应性,同时又具有强烈个性的人:并且需要培养个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生存的能力。在教育内容上,以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适应性为主要目标,组织教育内容,要求与社会的真实发展状态密切相关,并给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在教育媒介上,在要求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加要求符合受教育者真实学习需求的有针对性地使用有效媒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上。在教育性关系的基础上则增加了社会关系的要素,关系趋于平等,要求增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合作,相互学习补充。
因此,现代教育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从个体形式发展上看。教育的目的、内容、媒介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提高个体形式的适应、合作、共享、自主发展的能力为终极目标。从个体形式与非个体形式的关系上看,教育的目的、内容、媒介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符合个体形式的发展需要,实现受教育者作为个体形式对非个体形式的适应。并尽可能的凸现个体形式的作用和价值为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伊恩·罗伯逊,社会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04.
[2]富永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17-20、245.
关键词:现代数学;特点;意义;计算机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1-005-001
1.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在医疗领域、金融领域、经济领域和航空领域等广泛应用,而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现代数学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数学既是一个概念,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数学经过日积月累的发展,最终形成现代数学。现代数学可谓是特点颇多,开辟了数学发展的新阶段,数学中的集合、空间等都通过现代数学融合在一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高中生更应正视和重视现代数学的特点并理解其意义,让现代数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2.现代数学的特点
每一门科学都有其固有而显著的特点,现代数学也不例外。随着数学的日益发展,其固有的特点也会有所变化和发展,而现代数学正是数学不断发展的新阶段,它也必然会在数学原本的特点——抽象性、精确可靠性、广泛应用性等基础之上有所发展变化,而且在这些固有的、不断发展的特点之间又是存在着紧密联系的。
2.1高度的抽象和统一
所谓的抽象和统一性,就是把不同的对象中本质的、共同的东西抽象出来,成为更高一层次的对象,并对之进行研究,从而使原本很多不同的对象得到了统一,以求得本质的共同的规律。换言之,数学正是有了抽象的特点,我们才能统一许多不同的对象,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够不断地扩大范围,所以,为了统一,我们必须对不同对象进行抽象,它们是一个完整概念的两个方面。
现代数学的抽象性和统一性主要体现在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现代数学的抽象只保留研究对象的空间形式或者数量关系,而不针对其具体内容;第二,虽然各个学科都具有其抽象特点,但是,数学这一学科相对于其他自然或者社会学科而言,其抽象化进程是大大加快的,其深刻程度是明显领先的,是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逐渐形成的;第三,相对于自然科学或者社会科学而言,数学的抽象不仅体现在其概念上,还体现在数学方法方面。
高中数学中的对数和对数函数相关知识都体现出数学的抽象性这个本质特征,正是因为对数和对数函数的知识的抽象性,使得许多学生在做相关习题时错误百出。
2.2注重分析逻辑性与结构严密性
逻辑性和结构的严密性是数学这一学科的另一个突出性特点,这也正是这门学科注重建立公理化体系和结构分析的关键原因所在。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在其著作的《几何原本》中首创公理化方法,并在如何建立科学理论体系方面为数学家以及物理学家树立了不朽的光辉典范。
除此之外,结构也逐渐成为了数学家进行分析和证明的重要工具,在数学这一学科中,也常常按照结构分析来划分界定各个分支的研究领域,一方面使数学成为一个整体,另一方面,不同分支问的联系也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2.3与不同数学学科的结合,不断开拓新领域
不同分支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是现代数学的又一个显著特征。这就使得经典数学中各自形成体系、具有各自研究方法的代数、分析、几何改变了原有的三足鼎立的局面。现代数学则综合了三者研究方法的优势,即代数方法注重公理体系构建的优势、几何方法直观的优势、分析方法精细准确的优势。
同时,不同分支的渗透和联系,一方面,领域中的部分分支相互结合形成新的分支,其典型的例子有解决函数问题时有时会和几何中的图形相互联系和融合。解决高中数学中的函数应用题具体问题时有时还要和物理或化学学科相联系。
2.4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紧密联系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二十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之一,它从两个方面影响和促进着现代数学的发展,一方面,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这使得数学这一学科比以前更具有渗透力和无与伦比的威力,比如之前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或者模型由于计算量过大而出现求解困难的局限性,而计算机在现代数学中的应用,则使这一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从而扩大应用范围,同时也改变了广大高中生的求解观念。除此之外,这种算法软件直接投入到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日常教学中的话,也能够极大地改变数学教学的抽象性和困难度。另一方面,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现代数学两者相辅相成,前者的发展给后者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上的新课题,如符号计算、数值软件等。对于这些课题的研究,又极大地推动前者的发展和进步。
3 现代数学的意义
在如今这个高科技时代,数学这一学科不断与科学技术完美结合,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也都非常重视对于数学这一学科的研究,把高等院校优先发展数学视为实现国家科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层面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