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旅行社的经营与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4 17:02:2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旅行社的经营与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旅行社的经营与管理

第1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迅猛发展,社会对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同时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明显提高,尤其是越来越重视旅行社一线人员的工作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对本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体验工作时的真切感受,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其专业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本人认为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工作中开展并广泛应用任务式教学法,可以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旅游企业欢迎的人才。

一、任务式教学法的基本理论

任务式教学法是指教师跟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给每节课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完成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任务式教学法是一种学科性比较强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法多用于强调实际操作方面内容的教学,其核心在于任务的确定和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实际表现,这种方法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有利于建立教师与学生交互式的教学关系和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二、任务式教学法对提升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

2010年开始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阐述有这样一段话:“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任务式教学法就是以这样的思想为指导,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为目标来开展教学,其对于提高学生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任务式教学法主张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高涨的热情参与到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设定任务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为完成相应的任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去询问、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任务带来的乐趣和内容,在这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创造性的体会和感受。

(二)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主体必须具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富于直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等特征。任务式教学中的创造性任务不仅需要学生了解任务内容、参与任务活动,而且需要好奇心、求知欲、独立性、批判性、坚韧性等非认知心理因素的投入,需要知、情、意等多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任务式教学强调发现式学习,强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学生在“任务”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究”中创新。因此,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方式是让学生参与到对所学内容的探究、发现和实践过程中。将任务式教学法应用于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在提前拟定的情景中摆脱外界束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不断开阔其视野,增强其联想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的习惯。

(三)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旅游行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就需要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的生成不仅需要知识、经验、能力,而且需要情感、态度、志趣乃至信念,需要认知系统的参与和非认知系统的投入。但知识本身并不等同于素质,知识必须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复杂的心理系统才能对人的素质的生成产生影响。任务式教学法重视非认知能力的参与,对知识的学习不只停留在知识的习得、认知能力的发展上,还将蕴涵于知识中的情感、精神纳入自身的内心深处,融合在自身的情感态度之中,使知识成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在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中运用任务式教学法可以给学生提供运用专业知识的空间,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进入到旅行社现实经营与管理和实际问题处理的环境之中,缩短了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吸收、学习与运用之间的距离,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开放型的高素质旅游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中任务式教学法的实施

首先,启发思维,引导学生通过沟通、交流、协作提出并解决问题。

同其他课程的教学相比,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理论教学更加强调系统完整的动态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由表层感知逐步向深层的体味感悟以及更深层次的个性创造不断发展,既是一个需要学生智力参与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合作态度共同参与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验真切的感受,在轻松的氛围里掌握理论知识,实现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双重效果。但如果教学复归于传统的讲授,则学生刚刚形成的积极体验倾向便会逐渐消失,甚至对教学产生失望情绪。而且,如果在情境体验与感悟之后,不因势利导地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品味,学生的体验就只能停留在浅层表象上,所得必然有限,甚至有误。因此,应通过启发思维的方式,促进学生互动交往和情感态度的投入,恰当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合作精神的养成,是任务式教学的中心环节。其次,设定情境现场,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

(一)创设情境

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效果直观而形象。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新能力。

(二)确定任务

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个问题也就是学生要完成的任务。

任务的完成能够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为学生所学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通过完成任务来建构知识体系,正是任务式教学法追求的理想效果。

(三)自主研究、协作学习

在任务式教学过程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完成该任务的指导思想,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等,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换,补充、修正每个学生对当前任务的行动指南,最终实现完善其任务计划的目的。

(四)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任务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研究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学生在经过对旅行社经营和管理等课程内容相关情境的亲身体验和分析评价后,对再现场景反应的知识形成自己特有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也许是肤浅的、没有条理的。教师应将这些认识和体会加以归纳总结,或让学生进行进一步自评与互评,然后由教师概括总结出指导实践的一般规律,进而指导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运用,引导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结论

任务式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通过实践发现任务式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任务式教学法以灵活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了学生潜能,提升了教学效果。这正是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中应用任务式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正是基于这种方法的应用,课堂教学才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全面高效培养复合型、开放型、应用型人才的主渠道。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可以在任务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与要求,对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环节进行调整,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进教学改革,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

第2篇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昆山 215300)

摘要:基于创业理论,应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为核心,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进行设计整合,对课程改革的思路加以探讨。

关键词 :创业过程;创业教育;创业技能;旅行社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6-0086-03

旅游管理教育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旅游人才。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遍布于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教育已初具规模,这为旅游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旅游局组织开展的2012年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工作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旅行社总数为24 944家,同比增长5.29%,急需大量旅游人才。但现实是,旅游专业毕业生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与市场需求间存在不小差距,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差强人意。我国加入“世贸”及2010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对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需要通过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创新培养更多具备创业精神、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

“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研究背景

课程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介绍旅行社管理与业务经营,知识性与实践性高度结合的一门应用型管理课程。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在具备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既能对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解读和分析,又能掌握旅行社的运作流程及管理规范,为旅游行业培养既懂业务、又懂管理,善于发现、学习和思考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中、高级旅行社人才。

课程特点 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特点可归纳为知识涵盖面广、行业规范更新速度快、系统性较弱等,这也是该课程的教学难点之一。学习本课程前,需要掌握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及政策法规知识,树立大局观念和管理意识,这也使部分学生产生了畏难心理。

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目前仍是该课程的主要授课方式,教师多采用讲授法,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远远不够。课程内容一般是按章节划分,包括旅行社发展概述、旅行社设立、产品开发、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与旅行社实际操作流程有一定的差异。学习目标的定位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忽略实践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在此种目标指导下的课程大纲和授课计划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创业意识,创新实践能力不强。

基于创业教育的“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改革思路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目前,我国旅游人才的低就业率和高流失率现象已趋严重,其出路之一就是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导入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是指以培养创业能力为核心,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目的是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个体或群体,挖掘和提高人的创业能力;通过对教育对象进行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教育,鼓励和引导他们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市场竞争,自主兴办或经营各类经济实体。因此,在运用创业理论对“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有必要思考以下问题。

基于创业教育重设教学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就业岗位内涵与外延的不断变化,重新设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当务之急。在创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可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基于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和创业能力,形成主动性、研究性的学习意识和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创业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或合作经营小型旅行社或中介服务部门。

融入创业素质教育 创业素质是指一个人经过后天学习、训练强化和补充所形成的作用于创业的内在思想和品质,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协作等方面。创业意识是指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内驱动力,要重视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和创业理想的培养;创业精神是指要培养具有开创性的思想、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要从自信、自立、自强、自主等方面进行培养强化;创业协作则是团队合作、资源整合的意识和愿望,通过小组内的分工合作、计划制定和协同作业促进组员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其团队精神。融入创业素质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创业理想,形成对创业的价值认识。

多方位开展创业技能教育 创业技能是从事或胜任具体创业活动的能力,是创业者拥有的关键技能,是个体拥有的一种智力资本。作为高层次的特征,其中包含个性、技能和知识,被视为创业者能履行职责的整体能力。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创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依托课程,开展各种与创业相关的主题活动,以项目任务的形式开展旅游市场调查、旅游产品策划、旅游产品促销创业设计大赛等主题活动,将课内学习与课外训练有机结合。例如,在“旅行社产品开发”学习模块中,可设置“旅游产品市场调查”的学习项目,由已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旅行社给出开发旅游产品的前期市场调研任务,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市场调研,完成调查报告,由旅行社验收成果,从中评优,并择优跟进完成相关线路的设计开发。我院旅游专业与合作企业苏州茵梦湖旅行社就曾将“苏州深度游”产品调研任务交给学生,择优共同参与线路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学生与市场面对面接触,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创业型“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建设举措

围绕如何将创业融入“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设计、构建课程的教学体系,具体举措如下。

围绕岗位要求,设计创业式的教学思路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逐步建立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创业型”教学思路(如图1所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论应用能力、业务操作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围绕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可将框架调整为五大模块内容,从旅行社的创立到运营各个方面进行学习,如表1所示。

基于创业过程,整合教学内容 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设计为“模拟旅行社的设立及运作”,将学习内容具体化,通过学生分组模拟组建旅行社,学习旅行社设立及运营各环节涉及的知识。课程分为5个学习模块,具体有10个项目任务。

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学方法 创业人才要做到灵活应变,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教学过程中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如就怎样开展创业及创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开展调查和讨论,增加互动、开阔视野;引导学生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处理实际问题,并尽可能多地提出创新观点;将参与式教学贯穿始终,以项目教学为载体,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模拟演练、情境任务等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创业意愿。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合作或协作式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学生是课堂的中心,应鼓励其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总结反思是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三个主要环节,教师可针对课程内容及特点,设计参与式教学环节。比如根据之前分组模拟设立的旅行社,由学生各自为设计的旅游线路制定销售价格,选择线路的销售渠道,根据旅行社的规模、特色、产品特征为旅游线路制定适合的宣传促销方案,各自展示,小组互评。可适时根据学院举办的主题活动,如硅湖之春艺术节,开展促销方案评比大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的任务是作为辅助者和监督者,给予必要的指导,及时激励学生,对其不足之处委婉指出,在肯定其创作的同时,鼓励学生站在更高、更深的层次上分析、总结,既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独创性,又要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这种教学方法会加深学生对旅行社运营流程的理解和掌握,训练他们的创造能力、实操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经过改革后的“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将以创办旅行社及旅行社主要业务运营为主线,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旅行社的经营特点、组织结构和业务范围,掌握旅行社产品开发、产品促销、销售及计调、接待等基本业务操作知识,熟悉旅行社人事、财务、采购、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操作与管理。同时要求学生掌握旅行社行业管理的一般方法,学习如何设立旅行社,分析和处理主要的经营管理问题,培养创新能力与团队精神,使其成为具有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昆益.基于创业过程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1).

[2]曹华盛.“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探索与实践[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9).

[3]Man T W Y,Theresa L,Chan K F.The competitivenes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A con-ceptualization with focus on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ie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2(17):123-142.

第3篇

关键词:旅行社经营管理;校企合作;项目教学法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开始招收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发展至今已经有13个年头了。在上海旅游业和旅游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本专业审时度势决定与携程旅游网开展校企合作,从2014年开始合作进行课程改革。

作为中国领先的在线旅行服务公司,携程旅游网成功整合了高科技产业与传统旅游行业,向超过9000万会员提供集酒店预订、机票预订、度假预订、商旅管理、特惠商户及旅游咨询在内的全方位旅行服务,被誉为互联网和传统旅游无缝结合的典范,是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绝对的领导者。

一、我院《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改革的现状

2003年开始,旅游管理专业开始开设《旅行社经营管理》这门课程。当时,学生和老师对《旅行社经营管理》的这门课程缺少重视。2008年后,由于电子商务模式的流行,出境旅游的持续升温,自助游兴起,原先的团队游越来越少,自助游越来越多,因此导游的岗位并不紧缺,但旅行社计调,线路设计,产品开发,旅行顾问的岗位出现较大空缺,《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根据市场变化,对课程进行改革。在引入项目教学法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亲自处理一个旅游项目的全过程。《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安排了从旅行社行业认知到旅行社的财务运行等8个典型的任务模块项目。这样安排的原因在于让学生通过分组形式参加项目设计与运作,激励和引导学生吸取实践知识,锻炼职业技能。

二、项目化教学在教学中的意义

(一)课程项目化教学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现代旅游管理教育直接面向和服务于旅游业,有非常鲜明的职业特色,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实践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课程项目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职业素养与高技能的综合性人才。课程教学内容是与专业密切联系的工作项目与任务,是培养职业技能与职业意识完美结合的一条途径。

(二)课程项目化教学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课程项目化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师生互动与技能成果的实际应用性紧密结合。课程项目化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发生重大的改革,它使课程教学气氛变得更加活跃,项目化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入体验职业岗位,从而使得教学过程在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中进行,使得原先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三)课程项目化有助于教学相长

课程项目化是提高教学师资队伍素质的途径。教师通过课程项目的研究,开发,项目教学与成果才能做到与行业对接。这样,教师能保证让学生“学有所用”。

三、课程改革整体设计

(一)课程定位

旅行社经营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旅行社计调,旅行顾问等相关岗位奠定基础。 本课程培养能够从事旅行社相关工作,可以胜任旅行社岗位能力需求,具备一定旅行社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知晓旅行社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和各部门运作方式,理论联系实践,积极参加行业实践,加强与携程旅游网的校企合作交流。

2.技能目标

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业务管理能力,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素质目标

培养具有一定的学习,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职业道德、法律意识、自信心、责任心等职业素养的人才。

(三)课程内容设计

1.教学理念

该课程以旅行社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围绕旅行社职业能力需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旅行社工作岗位的任务,进行实际业务操作,为今后的毕业实习打好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是根据职业能力岗位和素质,知识,能力的调研分析,以旅行社认知,旅行社业务,旅行社经营管理等项目作为课程重点内容,以课堂讲授,学生案例讨论,现场调研,实训操作等方法相结合,建立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方式上,采用项目教学和工作任务教学法,按照旅行社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来组织教学。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3.课程学习项目

根据以上设计思路,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内容设置了以旅行社工作为导向,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目标要求,以真实工作任务为驱动,将主要学习内容整合为旅行社认知,旅行社业务,旅行社管理三个项目,在各项任务实施中根据学生实际和工作需求设计子任务,在具体实施中有所选择。

4.重点难点解析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有效开展旅行社各项业务,难点在于让学生战略性实施旅行社管理,对于难点,提出以下解决方法。

任务驱动的小组模式。将任务驱动法用于小组实际操作活动中,体现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导的多维互动的教学理念。强化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协作互助与研究式学习结合。以小组为任务单元,充分运用网络资源,运用共有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作为探究式学习的主体,根据教师提出的条件,明确目标,掌握方法,开拓思路,交流分析,总结结果。

(四)考核体系

本课程考核改革主要思路是:

1.考核形式多元化

选择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标准,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也能更准确地评价教与学的水平。建立与培养目标相吻合,由企业,学生,教师共同参与设定的教学要求,对不同的技能分别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包括口试、笔试和上机实操等等。

2.考核内容实践化

本课程实践性强,考核时要特别强调对实践技能的考核。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考核方式考核学生的思辨能力,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市场调研,线路设计等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主动性,创造性。

3.考核实行全程化

综合启发教学方式,在教学进程中进行连续性的考核,增强考核的合理性、公平性和真实性,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课业为形式,以成果为标准,注重过程评价,进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考核。

4.评价标准合理化

制定评价标准要考虑教学目的和学习任务,表述一定要简练、明确。教师起主导和审定作用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讨论,这样有利于学生清楚地了解评价标准,能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5.考核安排透明化

课程教学开始时,教师就必须向学生讲明课程如何考核,考核内容和方式。使学生明确课程考核方式,便于学生考出水平,也使学生一开始就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四、课程教学改革成果与创新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本课程适应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改革教学课程设置,建立了课堂模拟――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取长补短,推动了旅游管理专业与社会接轨的深度,现在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五一”“十一”黄金周,寒暑假期间均可以到类似携程旅游网之类的旅游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锻炼。

该课程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度合作,很多旅游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已经成为旅游企业的骨干和核心力量。《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职业道德的培养,服务意识的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循环。

总之,《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改革需要不断地探索,反复实践,才能逐步走向成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和国际旅游市场形势。

参考文献:

[1]赵仁璧.浅析旅游管理教育的发展和创新[J].现代阅读,2011(02)

[2]李云.影响高职《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项目教学法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0.12(上旬),2009(34)(总第231期)

[3]任春红.项目教学法在《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0,14(88):237-238.

第4篇

关键词:行业特性经营风险多元化经营模式选择

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的旅行社正经历着急剧的变革。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旅行社行业中的广泛应用等因素,都为我国旅行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同时也对我国的旅行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由于自然力和非自然力的作用,旅行社存在着大量的经营风险。各种经营风险的存在,不但会给旅行社带来收益上的损失,甚至还会造成企业的破产。因此,经营风险的管理便成为旅行社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有效地规避经营风险,这就要求旅行社经理人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准确把握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趋势,并且能够领导自己的企业在变革中求发展。上世纪50年代,当经验管理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时,市场战略专家安索夫提出了多元化经营战略,并在70年代风靡一时。据统计,1970年美最大的500家工业公司中就有94%的公司从事多元化经营。目前,多元化经营战略被我国许多公司采用,旅游企业也不例外。多元化经营的一般涵义是指企业同时生产和提供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劳务的一种经营战略,它属于产品、市场战略,是增加新产品种类和增加新的市场两者同时发生的战略。本文从旅游业自身特点与多元化经营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从相关多元化经营入手,在此基础上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旅行社多元化经营策略,为旅行社规避经营风险,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旅行社特点有利于实行多元化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主要作用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提高资源的利用度,二是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这与旅行社的行业特性是一致的,旅行社有实行多元化经营的要求。

旅行社的综合性强,可以与各行业联系,开展多元经营。这主要表现在旅行社销售的旅游产品的综合性上。首先,旅游产品是旅行社为满足旅游者的各种需要而提供的各种服务的组合,旅游者在选择购买旅游产品时,考虑的不仅是单一服务产品,还包括住宿、交通等一系列综合性的服务产品。其次,旅游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涉及众多的行业和部门,如交通、建筑文化、卫生、公安等各行各业,因此,旅行社可以与各行业联系,开展多元经营,如创办饭店、汽车公司、娱乐场、商场等。这一方面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旅行社也可以从多元化经营中获得较高的收益。

旅行社的敏感程度高,而多元化经营战略具有降低经营风险作用。旅行社是一个脆弱性大,依附较多的行业,因此经营风险很大。旅行社的经营风险是指旅行社在经营过程中发生某种不利事件或损失的各种可能情况的总和。旅行社的经营风险一般具有以下四种特征:旅行社经营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经营风险的大小是可以估测或度量的;旅行社经营风险的存在与一定的时空条件相联系;旅行社的经营风险是可以防范的;旅行社经营风险的发生会影响旅行社的利益。一般来讲,造成旅行社损失的原因主要有自然、人为和经济三种情况。它的业务经营极易受到政治、经济、自然条件的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出现政局动荡、金融风波、军事冲突、自然灾害等都会直接影响旅行社业务经营。另外,旅游属于一种高层次消费,需求弹性较大,影响旅游需求的各种因素的微小波动,都会较大程度地在旅游业上反映。因此,旅行社仅靠单一的经营形式,是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降低风险作用,对旅行社的深层次发展意义重大。

旅行社的资本有机构成低,开展多元化经营,不仅可以避免资金闲置、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还可以形成规模经济。旅行社业是一个投资较少,回收较快的行业,它的流动资金占用比固定资金占用高得多,其中流动资金占80%,合理使用流动资金,开展多元化经营,不仅可以避免资金闲置、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还可以形成规模经济,为旅行社的发展带来更多机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中旅从一个资产规模仅为几百万元的单一旅游接待单位发展成为拥有十数家独资、控股和参股企业,以旅行社为主导产业,酒店、汽车服务、房地产开发等共同发展的国有国际旅游企业集团。潮州市旅游总公司在“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的发展方针下,相继成立了100多家专业公司,广泛开展了贸易、房地产、工业等多项经营业务,还在境外开办了2家企业,1993年综合营业收入超过了3亿元,纯利润3138万元,成为旅行社多元化经营成功的又一典范。

此外,旅行社的市场潜力巨大,也要求旅行社抓住机遇,开拓新产品,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多元化发展。

旅行社自身的条件决定了多元化的可行性

旅行社的信息反馈迅速,旅行社可利用这些信号,不断开发产品、拓展市场。当今社会,信息对各行各业是很重要的,可以说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财富。不论是从事国际旅游,还是国内旅游的旅行社,在世界各国或者全国主要旅游地区都设有办事机构,对各种产品、市场信息了解迅速。这些信息经过旅行社人员的合理收集、整理、分析,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产品深层开发信号,旅行社利用这些信号,不断开发产品、拓展市场,多元化经营在成熟的条件下便会应运而生。

旅行社的公众交往广泛,有利于进行招商和引资。旅行社每年接待的国内外游客可达几万至几十万人之多,旅游的消费,又决定了旅游者的层次和地位,旅行社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可以直接吸引旅游者的注意,使旅游者产生投资与合作的欲望。旅行社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进行招商和引资,逐步发展多元化经营。

旅行社资金运用灵活,可以节约大量的流动资金和利息。旅行社与其他行业相比,资金运用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不必将大量资金压在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上;二是先收取旅游费、再进行服务。这两个特点可以节约大量的流动资金和利息,为多元化经营提供了前提条件。

旅行社人员文化素质较高,能为多元化经营提供较好的管理者。旅行社的行业特点要求其从业人员知识面广,道德品质高,特别是对管理人员要求更高。因此,旅行社拥有一批素质较好的人员。多元化经营规模较大,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正需要较好的管理者。二者的吻合,更使旅行社多元化经营成为可能。

旅行社多元化经营可供选择的模式

横向多元化,又称水平多元化。是指以现有产品市场为中心,向水平方向扩展经营领域的战略。比如,一个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还可以同时经营境内旅游、境内居民到境外旅游等业务,它适合于社会信誉较好的旅行社。

纵向多元化,又称垂直多元化。是以现有的产品、市场为基础,向垂直方向扩大经营领域的战略。比如,旅行社可以经营餐饮、商场、娱乐场等业务,它有利于综合利用资源,适合于规模较大的旅行社。

多向多元化。是指虽然与现有的产品、市场领域有些关系,但开发的是完全异质的产品的市场经营领域的战略。比如,旅行社发挥服务优势,经营票务、信息传播、咨询服务、创办旅游学校等业务,它适用于技术水平较高的旅行社。

以上三种模式虽各有不同,但它们同时生产和提供的是与旅行社业相关的两个或多个行业的产品,又可统称为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

复合式多元化。与现有的产品、市场没有明显的关系,所需的技术经营方法、销售渠道必须重新取得的战略。比如,旅行社可以经营房地产、贸易、商业等各行各业,它适合于各方面素质都较高的旅行社。

复合式多元化经营模式同时生产和提供的与旅行社业不相关的两个或多个行业的产品,故又称为不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

相关多元化经营经营模式选择

根据我国旅行社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我国旅行社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实施多元化经营。

旅行社应从相关多元化经营入手。旅行社业综合性很强,可选择的多元化业务领域较宽,它可以向工商、贸易、技术等各行业发展多元化经营,但这需要多种人才和较雄厚的资本,因此,还不适合我国当前的旅行社。我国旅行社集团刚刚起步,大多数旅行社规模不大。为了实现多元化经营,使旅行社获得比独立运作时更多的利润,在更大基础上分散业务风险,旅行社应从相关多元化入手。进行相关多元化经营时,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战略协同,它包含两方面的涵义:

市场相关协同

当不同产品适用于相同的消费者时,可以通过共同的批发商和零售商,采用相近的市场或激励方式,就表现为市场相关的战略协同。比如,旅行社采用垂直多元化经营战略,在经营旅游业务的同时,经营餐饮、商场、娱乐场等,这样就可以将这些与旅游产品不同的消费品通过相同的消费者进行消费,这不仅使旅行社经营产生规模经济,还能产生各种纵深发展的机会。

管理协同

管理协同通常出现在不同业务单元的经营管理和操作层次上,一项管理诀窍转移到另一项业务管理中,运用得当,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如旅行社管理层在管理旅行社时,产生了自己的经营、服务特色,它可以将这一特色运用到商场、餐饮等各项多元业务上,这样既使旅游者产生了一种亲切感,又可以连带发展自己的旅游业务。

在相关多元化基础上发展核心竞争力。众多采用多元化经营的旅行社,往往只注意各多元化部门之间的业务组合,而忽视了相关多元化经营中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旅游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市场潜力巨大,这就决定了旅行社在采取多元化经营时,应以旅游业为核心产业,从知识、技能、管理体系、价值观念与企业文化五个方面培育核心竞争力。我国旅游市场发育已进入了新的阶段,过去依靠小打小闹就能维持很长时间的旅行社经营方式,已被市场淘汰,依靠核心能力竞争的时期已经到来。旅行社在选择进入的业务时,不仅要看是否盈利,还要看能否取得长期的核心竞争力。另外,旅行社高级管理层关注竞争对手时,不仅要关注其产品质量和成本情况,更要关注竞争对手核心能力的建立情况,因为核心能力是竞争的根基。

为什么旅行社不采用非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因为它有两个主要缺点:一是要求高层管理者必须在总公司经营战略中或不同产业竞争中,对不同的业务做出重大决策,公司多元化程度越高,越难监督子公司的业务,越难判断每一业务所在的产业竞争环境;二是新业务容易带来新的风险。非相关多元化要求旅行社资金雄厚,整体素质高,否则多元化经营很容易失败。

参考资料:

1.杜江,《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2.王坚,《旅游大型集团企业之纵横》,香港大世界出版公司,1998

3.蓝海林,“多元化战略、组织结构与绩效”,《企业经济》,2001年第2期

第5篇

关键词:旅行社;财务管理;风险;规避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058-03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我国旅游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加之国外旅行社开始抢滩中国旅行社市场,旅游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企业财务活动十分活跃,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始终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财务管理是旅行社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旅行社的财务管理对提高旅行社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我国旅行社在财务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目前我国旅行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一)国内旅行社财务管理中的“瓶颈”现象

所谓“瓶颈”即为颈细肚大容器的颈部,在这里易产生滞留和堵塞。那么旅行社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的瓶颈到底在哪里?

1.旅行社内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

内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大部分旅行社在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上,特别是在二者结合上缺少明确的目标,形不成有自己特色的核心力量,要么只有约束没有激励,或激励方式人为因素较大。一些旅行社仍然沿用上级主管部门给企业下指标,企业再给业务部门定任务,超额部分分成兑奖来解决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的问题,而指标的制定往往又是滞后的,有些企业甚至到了年中过后才给各业务部门定下任务。加上旅行社企业的业务人员变动较为频繁,企业为了完成上级部门给定的指标填补空缺的任务,总是人为造成给企业贡献多的业务人员(部门)指标就定得高,给企业贡献少的业务人员(部门)指标就定得低的“鞭打快牛”的怪现象。使干得好、贡献大的业务人员(部门)和干得差、贡献少的业务人员(部门),在收入和奖励分配上没有实质性的差距,严重地挫伤了优秀的业务部门(人员)的积极性。另有大部分中小旅行社目前则普遍实行部门(个人)承包或变相部门(个人)承包方式这种“以包代管”的机制,这种只有激励没有约束的机制,由于旅行社自身控制乏力,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其结果是往往只收钱,不管理,最后造成漏洞多、纠纷多的现象。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一直是旅行社行业多年的困惑。

2.旅行社的资金管理存在漏洞

资金短缺问题是妨碍旅行社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的首要矛盾,主要表现在:其一,旅行社资金使用上的“大锅饭”问题。旅行社事实上只是资金流通的中间环节,资金在旅行社流转非常频繁,旅行社除去赚取的毛利外,其余均为代垫和拨付资金,所以资金的短缺一直是旅行社发展的滞障,资金使用产权不分、责任不明,更是造成了旅行社企业资金使用上的“大锅饭”现象。一方面旅行社向银行或上级单位贷款来支撑旅行社的团队运行,偿付高额的利息,财务经理“焦急万分”;而另一方面是业务部门的接待规模不断扩大,应收账款急剧膨胀,而业务人员却“潇洒自如”的怪现象。其二,应收账款问题。应收账款的回收问题更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旅行社老总们的一块心病。多卖怕收不回团费,有限的赊销,虽能减少呆账,可又担心失去市场。而在资金使用责任不明的情况下,外联人员往往选择后者,只强调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客源,而忽视销售所带来的收款风险。只注重个人指标的完成,而不关心账款能否收回。还有极个别的外联销售人员只关心个人的灰色收入,而不关心团队有无利润,账款能否收回,最后总是不知不觉中将旅行社拖入资金的“黑洞”。

(二)旅行社财务管理“瓶颈”现象的解决措施

目前我国旅行社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必须予以重视,加强管理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解决措施是当务之急,否则漏洞会越来越大,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此提出几点解决的建议。

1.建立旅行社责任部门的费效比例机制

费效比即费用与绩效之比,也就是每个责任部门所花费的各项费用(主要是营业费用)与每个责任部门所挣得毛利(主要是营业毛利)之比,即营业费用是以营业毛利为基础形成的比例。每个责任部门要花费的费用是根据责任部门挣得的毛利多少来核定的,责任部门给旅行社创利越多,贡献越大,则责任部门所分得的费用就越多,在一定范围内所获得的奖励也就越多,当然奖励的多少更决定于责任部门对费用的节约程度。具体办法有两个:方法一,直接激励办法。费效比例机制的实施难点在于如何确定责任部门的费效比例,旅行社可以根据本企业近几年其主要责任部门费效比例的平均数来确定,例如,确定比例为40%,即如果以责任部门的毛利基数为100%的话,责任部门可得到毛利的40%作为费用,但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来确定比例,否则,本机制难以实施。“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事实上也是企业管理者对外联人员信用的承诺。当然,营业费用中包括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其中变动费用是可以节约的,节约的费用可以作为奖励来发放。奖励到位后各企业应鼓励业务人员自觉按国家的有关规定上缴个人所得税。方法二,间接约束办法。行政约束。旅行社各责任部门必须服从旅行社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核算的有关规定。成本约束。旅行团成本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坚决杜绝为减少费用而乱进成本的现象。应收账款到账情况的约束。业务人员的奖励发放必须以应收账款到账情况来核算,真正落实“谁作团,谁收款”的原则。费效比例机制是一种自发的市场机制,它是通过一只“看不见的手”来不断调节旅行社企业和外联人员的贡献和利益分配的机制,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当然费效比例机制的实施更有赖于企业内部环境的稳定和对业务人员信誉和承诺的可信度。如果一个企业频繁更换领导,事实上也是企业对内对外的信誉否定,其结果必须影响企业费效比机制的实施。

2.完善旅行社的内部银行机制

旅行社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是当前旅行社行业所面临着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有些旅行社有时甚至由于资金的“贫血”而严重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所以强化资金管理、优化资金结构、大力盘活资金、提高资金运营效率是旅行社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旅行社的内部银行机制便是强化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1)企业内部银行机制的概念。企业内部银行是核算企业内部资金占用的组织结构,是企业虚拟的利润中心,负责对企业整体资金统筹运作。企业的内部银行机制便是在企业内部划分若干个责任中心,核定各责任部门资金定额,并积极组织“存款”,发放“贷款”,按照银行同期利率收取资金占用费。

(2)内部银行机制的实施办法。核定企业内各责任中心的资金定额应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或通过先核定一定的资金定额作为企业为各责任中心提供的启动资金,然后通过各责任中心负责人以招标形式来有偿使用资金,各旅行社可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利率的杠杆来鼓励和限制贷款,通过合理的资金调剂、充分激励那些资金周转速度快、应收账款回款好的责任中心,利用它们充裕的资金冲减资金使用成本,而那些资金周转速度慢、应收账款回收不好的责任中心,不仅要为此付出更多的资金成本、风险成本,而且最终会被资本市场“扫地出门”。

(3)加强内部银行的管理。内部银行制度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具有提高企业整体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但我们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更应加强对企业内部银行的管理,这就要求企业对内部各核算单位的管理状况、经济效益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于经营状况好、信誉度高的核算单位可通过利率的杠杆来减少他们的资金成本;对于经营管理不善、还贷还息不及时、信誉度较差的核算单位,则要严格控制其放款规模,消除其对内部银行的依赖,增强回收贷款的积极性。解决旅行社资金管理和应收账款回收的关键问题在于“分清责任和资金的有偿使用”。企业的内部银行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和化解企业资金困难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它集企业经营管理和银行金融管理于一身,在企业内部发挥着资金信贷、资金结算、资金监控的职能,同时它的设立也有利于增强旅行社企业整体的活力。

二、旅行社经营风险管理

由于自然力和非自然力的作用,旅行社同其他企业一样存在着大量的经营风险。各种经营风险的存在,不但会给旅行社带来收益上的损失,甚至还会造成企业的破产。因此,经营风险的管理便成为旅行社经营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旅行社的风险管理与财务具有直接关系。财务活动的各项记录和数据可以提供各种经营损失的信息。如呆死账及账面评估可以提供资产、经营收入的潜在损失;现金流入和现在流出情况及变动结果;资产负债表可以提供潜在经营风险情况等等。同时,财务部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也会造成资金和其他资产的损失。因此,加强旅游行业的财务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把经营风险控制到最低,有利于旅行社的财务管理。那么如何选择控制经营风险的方案呢?

(一)旅行社经营风险的概率

一般来说,旅行社经营风险概率分析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来源:统计数据、理论分析和主观估计。统计数据是对旅行社经营风险历史观察统计的结果,是旅行社经营过程中发生某种经营风险的相对频率。理论分析是利用经营学、管理学的一般理论来说明和确定产生某种经营风险的概率。主观估计是根据人的经验判断和对某种经营风险的主观认定而得出的概率。旅行社可以利用经营风险的可能性的概率分布来研究经营方案,从中选优。

(二)期望值分析法

用期望值法来评估旅行社经营风险,首先要根据各种信息资料确定不同方案的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以及损益值,列入比较分析表;其次,根据比较表计算各种方案的期望值;最后,根据风险控制目标,比较各种方案经营风险的大小,选取较优的经营方案。

(三)敏感性分析

在经营风险评估中,还可以采用敏感性分析来评估经营风险的大小。敏感性分析法是研究不确定因素一定幅度的变化,对经营结果的影响程度。这种分析方法是从敏感性因素变化的可能性以及测算的误差来评价经营风险的大小。在敏感性分析中,首先要确定敏感性分析的评价指标,确定什么因素;其次,将选定的不确定因素按一定幅度变化,计算出相应的指标变动结果,并将各种评价结果进行排列,做出旅行社经营风险情况的大致估计。

三、结语

财务管理作为旅行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面对当前我国旅游业的激烈竞争,各大旅行社想要在竞争中求生存,赢得发展,就必须对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注意与财务管理密切相关的经营管理,选择最适合的经营方案完善财务管理。总之,财务管理工作好坏,直接影响旅行社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只有做好财务管理,才能使旅行社的决策不失误,才能获得最大利益,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经济的发展为我国旅游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各地旅行社数目越来越多,旅行社行业竞争激烈,特别是近十年来,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不断增加,经营体制不断创新,经营环境不断改善,旅行社行业已经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的重要的服务行业以及发展势头和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专家预测到2013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目的地国家,因此,在今后几年的时间里,旅行社行业将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 面对挑战与机遇,各大旅行社行业必然会对自身的财务管理体制更加重视,旅行社的财务管理机制将会得到更加的完善,我国旅行社将会朝着网络化、品牌化、国际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相信我国旅行社行业一定会在激烈的竞争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李隆茂,李亚利.旅游企业财务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16.

[2] 杨 敏,段九利.旅游财务管理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12.

[3] 姚延波,左 坚.旅行社经营管理:理论、实践与案例[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25-27.

[4] 张道顺.现代旅行社管理手册[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4-8.

[5] 杜 江.旅行社经营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15-17.

[6] 楼嘉军.旅行社经营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41-45.

[7] 何忠诚.旅行社管理[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23-30.

[8] 徐东文.旅行社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45-49.

[9] 张 红,李天顺.旅行社经营管理实例评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5-19.

[10] 刘 荣.旅行社经营管理[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52-58.

第6篇

一、重庆大型旅行社经营模式概念

(一)旅行社经营模式概念

旅行社经营模式是指在经营过程中,采取的管理方式和进行的业务结构调整,组织结构的设置和旅行社规模的选择等一系列与旅行社经营活动有关的经营管理方式和方法。

(二)我国大型旅行社的概念及特点

1、我国大型旅行社的概念:大型旅行社很难用一个具体的指标来衡量,而是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加以考虑的,比如,年接待人数、网络的规模、年销售额、利润额以及所在国家的具体情况等。2、我国大型旅行社的特点:(1)旅行社的规模较大这里的规模是指企业员工的数量、市场占有率、营业额和利润额等指标。(2)管理水平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在经营的时间上相对于中、小型旅行社来说,一般都比较长,而且与国外旅行社在业务上的联系也较紧密。

(三)重庆大型旅行社经营模式的概念及包含的内容

1、重庆大型旅行社经营模式的概念:重庆大型旅行社经营模式的概念可以界定经营模式的概念。2、重庆大型旅行社经营模式包含的内容:旅行社经营模式的内容包括:组织结构、分工体系、经营观念、管理模式等。

二、国内外旅行社经营模式对比研究

(一)组织结构

1.组织结构的概念:组织结构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框架。旅行社组织结构是指旅行社正常运转的基础框架。2.我国大型旅行社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模式主要有直线职能制(U型结构)、事业部制(M型结构)、控股公司制(H型结构)、矩阵制等。

(二)中青旅现有的组织结构

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青旅),是我国大型旅行社代表的典型,研究它现有的组织结构具有代表性。中青旅一方面保留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国企的管理体制架构,另一方面响应旅游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增设新的职能或部门。中青旅是典型地按照行政性权利结构自然演绎出来的“官僚层级组织”。 中型旅行社既可通过资产重组变成旅行社企业集团的一部分或企业,也可根据自身条件进行特色经营可专项经营;小型旅行社则可通过内部改造,以单体联号或连锁的方式经营销售业务,直接面对旅游者销售旅游产品。

(三)分工体系

1、分工体系的概念:旅行社的产生是经济、科技和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旅行活动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2、分工体系的内容;3、垂直分工体系:垂直分工体系是由执行不同职能的旅行社组成,各类旅行社在经营中相互配合、密切合作。4、水平分工体系:我国旅行社目前采用的是水平分工体系。

三、重庆市大型旅行社经营模式创新研究

(一)重庆市大型旅行社经营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重庆旅行社是重庆旅游业的重要载体。

(二)旅行社经营模式创新内容概述

旅行社经营模式创新就是要改变旅行社那些己阻碍其发展的旧的经营观念、陈腐的运行模式、落后的管理模式、臃肿的组织机构、僵硬的经营方式和经营手段等。

(三)重庆市大型旅行社经营模式创新的内容

1、重庆市大型旅行社经营模式创新的内容

(1)集群化的进入点是:先横行一体化后纵向一体化;(2)重庆旅行社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需明确和细化。作出整体统一重庆旅行社的价值立场打通旅游主业的价值链;(3)重庆旅行社的协调发展问题日益凸现;(4)重庆旅游的政策体系需进一步完善。还需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制定和完善一套从战略到战术、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体系;2、重庆市大型旅行社经营模式如何创新;3.旅行社组织结构的微调。旅行社集团必须按照收敛于旅游主业价值链的要求对下属单位分、子公司或事业部进行管控。(1)强化高层决策机构的功能;(2)明确高层职能部门的职责;(3)明确各业务单位的主要责任;(4)建立计划管理体系。

(四)打通价值链(分工体系方面)

我国旅行社业发展早期,采取按照客源种类不同而进行水平分工的体系。1.打通价值链的主要方面包括。“发展顾客规模”,旅行社自身的存在价值与存在理由,而是由旅行社能为多少顾客、做多大贡献决定的;1.1旅行社打通价值链的关键第一条:发展顾客规模。旅行社可能的顾客是:个性化大客户团(会奖旅游)、常规团(散客组团与观光旅游)、散客(商务出行与休闲旅游),我们必须同时拥有这三类顾客。 2.旅行社打通价值链的关键第二条:创造商业价值:激励与约束所有业务部门和相关专业职能部门相互协同,努力积聚或发展顾客,同时大规模控制成本开支,寻求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创造新的商业价值。3.旅行社打通价值链的关键第三条:掌控关键因素:旅行社必须确立基于资源的发展战略,从各类业务之中发现高附加价值的客户群,发现新的利润区;不断引入新的机制,不断积累,找到战略突破口,最终获得系统的突破。

四、结束语

第7篇

关键词:区县 旅行社 联合经营模式

2010年,重庆市旅游总接待1.6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91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31%。在“十二五”期间,重庆市旅游发展要实现全面突破,实施“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的三大战略,着力打造长江三峡、天坑地缝、大足石刻、天生三、钓鱼城、白鹤梁等六大世界级旅游精品,力争在两年内使每个景区游客量超过100万人次,这为区县旅行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重庆市区县旅行社的发展现状和主营业务

旅游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因对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正深刻影响着重庆市各个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定位。旅行社作为旅游中介服务机构直接影响着区县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和效益,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旅行社的发展。目前,重庆市区县旅行社主要经营两大业务:一是作为接待社,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吸引其他地区的旅游者,接待前来旅游的散客和团队;二是作为组团社,组织当地游客前往其他地区旅游。

二、重庆市区县旅行社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重庆市区县旅行社虽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存在成立时间较短、总体规模较小、经营分散等原因,导致了在经营过程中出现效益差、产品同质化、过度竞争等问题。

(一)旅游产品设计单一、缺乏个性化特色

区县旅行社在经营过程中,缺乏市场细分,无法满足市场多样化、复杂化的需求,使旅游产品竞争长期处于低价竞争的状态,企业效益水平低下。目前,多数区县旅行社不愿意花大力气开发新线路和新产品,只关注于效仿经营较好的旅行社线路和产品,抱着“搭便车”的心理,盲目跟风,长期依靠各种“回扣”或“人头费”来充当利润点,甚至有些旅行社还通过克扣导游服务费来增加收入,使旅游者的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这种现象造成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错位,严重影响重庆市区县旅行社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经营过程中孤军奋战,形成“窝里斗”的局面

区县旅行社在区位、人口、社会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较好,但是面对外来旅行社的强势介入,市场必将日益火爆,众多区县旅行社受到自身资金不足、经营规模小等条件的限制,要想快速发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重庆市各区县旅行社在经营中基本上都是单打独斗,每天都要面对成百上千的游客和经营过程中的各项风险,长期缺少对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经营战略的认识。同时,为了争夺市场和客源,各家旅行社相互竞争激烈,进行低价甚至“零团费”等恶性价格竞争,形成了一种“窝里斗”的局面。

(三)旅行社品牌、形象塑造不足,整体缺乏活力

旅行社的品牌蕴含着旅行社企业的知名度、商业信誉、顾客信任度、经营管理模式、客源市场等巨大的商业价值。目前,很多区县旅行社因为低价竞争导致游览活动的质量不佳而使企业形象和声誉受到影响,而且旅行社产品单一,容易造成旅行社品牌模糊,不便于顾客识别,不利于有效占领细分市场。与此同时,区县旅行社普遍不太注重企业品牌、形象塑造,使其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整体缺乏活力。

三、联合经营模式为重庆市区县旅行社的带来新机遇

联合体经营模式是以资信共享、共同采购、统一品牌、统一促销为目的的半紧密型社团组织,是企业经营者根据单个企业尚不足以独立经营某一事业,难以利用规模效益而采取的一种战略,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经营实体横向联合成立一个经营实体或企业集团。从旅行社的经营管理上来说,对旅行社联合体的探索是一种对以产品为纽带的联合营销模式的探索。联合体由于存在集体采购、资源共享的优势,成本可以降到最低,旅游市场价格也会随之下调,让更多的旅游者从中获得实惠,实现了服务游客、达到共赢的目的。

(一)充分发挥实力较强旅行社的主导作用,带动中小型旅行社的发展

区县旅行社采取联合经营模式,使联合体的成员在信息交流、业务往来、行业自律、诚信公约等方面有自已的运作方式,增加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统一经营策略,增加经营性资本,增强总体实力

目前,联合体各成员旅行社的主要任务有四个:信息沟通、联合促销、业务合作和培训提高,根本目的是要把旅行社做大做强。区县旅行社采用联合经营模式之后,所有成员旅行社将形成统一形象、统一宣传、等经营策略,逐步组合成一个相对紧密的企业联合体,这也非常有利于成员旅行社贷款和融资,既增加了旅行社的经营资本,又保证了旅行社有足够的资金来扩大了经营网络,有利于旅行社不断拓展业务。

(三)合理分工,明确责任,避免恶性低价竞争

区县旅行社采用联合经营模式,大型旅行社主要关注于线路开发和产品设计,中小型旅行社主要关注于网络布局和产品销售,逐步形成一个相互合作的产业链条,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低价竞争带来的消极影响,使区县的各旅行社有规章、有机制、有秩序的经营,有利于旅行社各自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旅游者的利益更有保障。

(四)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支持和指导是推广区县旅行社联合经营模式的保证

目前,重庆市少数区县一些规模较大的旅行社正在联合部分中小旅行社,整合相关业务,向有资产联系的紧密型的集团方向发展,迫切需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支持、指导和帮助。

首先,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加强监管,规范市场,促使重庆市每个区县都形成几家各具特色的旅行社联合经营体。通过调控旅行社的外在环境来影响旅行社的决策,同时,防止了旅行社的垄断,维护消费者权利,引导市场正常运行。

其次,积极组建重庆市区县旅行社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通报和奖惩制度,形成有效的行业管理、监督机制,维持市场秩序,促进良好的行业发展氛围。同时,鼓励和支持重庆区县旅行社以多种形式进行跨地区联合经营,实现资源信息共享,达到互利多赢的局面。

目前,重庆市区县旅行社采用联合经营模式还处于初期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随着区县旅行社逐步走上联合经营之路,联合体成员能够合理分工,统一步伐,共享资源,有效降低成本,希望能为解决重庆市区县旅行社规模化经营寻找到一条的出路。

第8篇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一部署,依据《旅行社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和省旅游局《关于开展2008年度全省旅行社业务年检的通知》(闽旅办[2008]168号)精神,经研究,决定从2009年1月4日起至2009年2月28日止,开展2008年度全市国际、国内旅行社业务年检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旅行社年检工作目的。一是了解年度内全市旅行社企业的业务经营、人员管理、政策法规执行等基本情况,掌握本年度内全市旅行社行业发展的趋势;二是考核旅行社的各项旅游经营指标和旅行社遵纪守法情况、诚信经营情况,处罚违规违纪的旅行社;三是为正确指导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及旅行社审批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二、年检对象。2008年12月31日前经批准成立,持有《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并完成工商注册登记的旅行社均应参加年检;凡在年检年度内经旅游行政部门批准设立并领取许可证,未完成工商登记和领取营业执照的旅行社,可以不参加年检。在年检年度内注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旅行社,不进行年检。

三、年检内容。包括旅行社基本情况、综合指标考核情况、旅行社入境旅游经营情况、年检机关对旅行社一年来经营行为和遵规守法情况的综合考核等,其中2008年12月31日前设立的旅行社在该年度的各项营业、组接指标以及入境旅游经营情况必须经审计单位审计验证。具体内容及其指标说明详见《2008年度旅行社业务年检报告书》(以下简称《年检报告书》)。

四、年检步骤

根据省旅游局的统一部署,2008年度旅行社业务年检继续采用实地检查、网络填报数据和书面资料查验相结合的方式,年检程序与2007年度基本相同。

(一)部署阶段

由南平市旅游局部署全市旅行社业务年检工作,国家旅游局将于2009年1月10日清空旅行社网络年检系统中的2007年度年检的填报数据(只保留旅行社名录、账号和密码等基本资料),各旅行社可在此前进入系统进行数据模拟填报,但务必注意不要保存,个别因误操作保存并上报的数据可由我局发回重填。

(二)年检阶段

1、旅行社任务:2009年2月15日前,各旅行社必须完成书面年检资料的报送和网络年检数据的在线填报,旅行社上报南平市旅游局的书面年检资料包括:

①《年检报告书》;

②《审计报告书》(仅指应审计的旅行社,下同);

③现任总经理名片;

④《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副本复印件(复印件均用A4规格纸张,下同);

⑤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⑥当年度全部旅行社责任保险单(明细单)复印件;(跨年度需同时复印2007年—2008年、2008年—2009年两张)

其中《年检报告书》填报一式三份,《审计报告书》一式二份,其他4份资料(即编号3~6)须统一附加首页资料清单按顺序装订成册提供一式二份。旅行社必须在首页资料清单上标注“我旅行社保证所提供的年检资料真实有效”字样并加盖旅行社章以示负责。

由于国家旅游局对旅行社的年检只要求到地市一级,过去这项工作主要由我局承担,为推进各县(市、区)旅游局对属地旅行社的业务管理工作,今后我局将此项工作逐步推广到县(市、区)一级,今年武夷山市辖区内的国内旅行社必须在2009年2月15日前将上述①—⑥所列材料报送到武夷山市旅游局,同时完成网络年检数据的在线填报。武夷山市旅游局需在2月20日前完成对属地旅行社上报资料完整性、有效性的纠错、审核以及网上数据的核实后将以下年检资料报送南平市旅游局行业管理科:

①旅游局对属地国内社年检工作总结(正式文件)一式三份;

②属地国内旅行社上报的全部书面年检资料;

③拟建议处罚旅行社的举证材料原件,如提供复印件须加盖旅游局公章。

除武夷山市国内旅行社以外的其他旅行社,必须于2008年2月15日前,将全部书面年检资料报送到南平市旅游局行业管理科,并完成网络年检数据的在线填报。

2、南平市旅游局任务:2009年2月28日前完成年检考核工作(包括实地抽查验证、数据核实、遵章守法等情况的综合考核、拟注销旅行社的举证工作、网络年检结论填报等)和年检资料上报。对所辖国际、国内旅行社的遵章守法情况的全面检查,主要内容:旅行社分支机构特别是旅行社门市部设立和实际经营情况全面检查清理(是否存在设立分支机构后没有及时向我局或各县(市、区)旅游局报备等);旅行社责任险的投保和理赔情况(有无保险公司拒赔或无故推诿等);旅行社规范经营情况(如有无超范围经营、旅行社刊登广告是否有违规违法现象、旅行社团队档案资料的规范管理情况、旅行社变更有无按规定报备);涉及旅行社的投诉查处情况等。集团填报要求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旅行社进入年检网的填报后,均应按照本企业业务经营数据进行填报,不得进行合并会计报表填报;旅行社集团进入“旅行社集团数据填报”系统,按照合并会计报表制度的有关规定,将其下属的各个全资、控股、参股旅行社的经营数据合并后进行填报;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旅行社子公司的旅行社母公司按照要求填写旅行社集团的基本情况后,按照财政部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相关要求填写集团营业指标,并列入年终合并会计报表统计范畴的旅行社子公司的组接指标的汇总数据为依据填写组接指标。

3、为了考核旅行社诚实守法经营情况,发挥年检结论对旅行社的制约作用,在本年度年检中,着重对存在下述情形的旅行社给予明确处理。

(1)在年检年度内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旅行社,暂缓通过业务年检,并由年检主管部门依照法规、规章的规定给予警告、限期整改等处罚。

①注册资本、旅行社质量保证金不足《条例》规定最低限额的;

②歇业超过半年的;

③以承包或挂靠方式非法转让经营权或部分经营权的;

④超范围经营的;

⑤未按规定组织管理人员及导游、领队等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或集中培训不够规定标准的;

⑥未按照规定投保旅行社责任险的;

⑦经营过程中有零团费、负团费现象的;

⑧有重大投诉尚在调查过程中的;

⑨年检部门认定的其他违反法规、规章的行为。

按上款规定暂缓通过业务年检的旅行社,应当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年检主管部门的要求,在限期内改正其行为,由我局对被暂缓通过年检旅行社的整改情况进行验收,验收结果上报省旅游局,由省旅游局做出通过或不予通过业务年检的决定。

(2)在年检年度内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旅行社,不予通过业务年检,由年检主管部门依照法规、规章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并可注销或建议注销其《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①拒不按规定补足注册资本、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

②未经营旅游业务超过一年的;

③国际旅行社连续两年未经营入境旅游业务的;

④严重超范围经营的;

⑤以承包或挂靠等方式变相转让许可证,造成严重后果的;

⑥连续两年未按规定组织管理人员及导游、领队等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或集中培训时数不够规定标准的;

⑦发生严重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事件的;

⑧拒不参加年检的;

⑨未建立合法、公开的导游报酬机制,致使导游人员私拿回扣造成恶劣影响的;

⑩年检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严重违反法规、规章的行为。

对没有通过业务年检的国内、国际旅行社,我局将根据有关规定建议省旅游局注销其《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三)督促整改阶段:2009年4月15日至7月15日,省、市旅游局联合督查暂缓通过年检的旅行社整改情况。

五、审计要求

(一)所有参加2008年度年检的国际、国内旅行社必须到具有旅游业务审计经验的事务所进行审计,审计单位必须在2009年2月10日前完成对旅行社的年检审计,出具《审计报告书》,在旅行社《年检报告书》表二的“审计部门意见栏”中签署审计意见并盖单位公章,保证审计质量,我局将对审计数据存在问题的旅行社进行复核。

(二)参与旅行社年检审计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省旅游局和我局关于2009年度旅行社业务年检的要求进行审计,并注意以下几点:

1、店社合一的旅行社应将饭店的营业收入和组接指标剥离,拥有营运车队的旅行社应将车队的营业收入和组接指标剥离,拥有景区的旅行社应将景区的门票收入和组接指标剥离,不得混入旅行社统计。

2、旅行社为团体和散客代订机(车、船票)等单项服务可计入接待人次,其收入计入旅游业务相关栏目;属航协一、二级单位和铁路部门延伸服务票点的旅行社,包括与公路客运合一的旅行社出售给非旅游团队的票务,不得计入接待人次,但其相应收入可以归类在旅游业务相关栏目中填列。

3、旅行社分社按规定合并至其设立社参加年检和审计。

(三)审计费用由旅行社负责。

六、年检工作的组织要求

(一)2008年度南平市旅行社业务年检工作,由南平市旅游局统一部署,各县(市、区)旅游局负责组织辖区旅行社开展业务年检工作。本年度年检工作要结合省旅游局开展诚信旅游活动工作,掌握旅行社行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并指导、督促、核查旅行社按照规定的时限和要求认真、如实、完整填报《报告书》及其网络年检资料,按时完成年检数据的汇总和上报。

(二)我局将对旅行社提交的年检材料及其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抽检核查(包括数据验证、原始资料审阅和实地检查),抽检率应不低于辖区旅行社总数的40%。

第9篇

关键词:旅行社;分工体系;多元化;经营模式

一、引言

自1985年国务院《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到2009年5月1日《旅行社条例》颁布前,中国旅行社行业一直以水平分工体系为主,这种分工体系的产生根源于我国旅游业非常规发展模式,即由政府强制力推动形成。水平分工体系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的需要,但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加入WTO面临与世界接轨的新形势下这种体系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旅行社内部组织分散,承包挂靠,部门管理倒挂;企业拖欠,经营过程监管严重失控;市场秩序混乱,恶性竞争,零负团费,强行购物等。规模不同的旅行社在同一层面进行低水平重复竞争,行业净利润上升空间极为有限,正步入微利行业。旅行社要打破不归范的经营现状,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商业模式的调整和变革就十分必要了。近年来不同类型的旅行社纷纷进入调整和组合阶段,市场上形成了众多合理、灵活、新型的经营模式,企业不仅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也为最终形成合理的行业垂直分工体系体奠定基础。

二、中国旅行社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及主要意义

1 旅行社企业并购经营模式及意义

企业并购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企业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本经营的重要方面,通过并购企业可以有效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协同效应,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价值。目前中国旅行社企业并购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实现方式。

(1)横向并购。横向并购是指处于相同市场层次上的或者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之间并购。横向并购能够变竞争对手为同盟者,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行业的集中度,有利于促进大型旅游集团公司的形成并带动整个行业总体水平的提升。国有旅行社企业在并购活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如:2000年下半年,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首家A股上市的旅行社对国内外重点旅游地区的12家国际旅行社进行横向并购,组建成为国际化的大型旅游批发商。2002年中国旅行社总社相继完成对河北、大连、内蒙古、江苏、湖北、广西中旅等旅行社的控股并购及改制,同时在境外对瑞典中国旅行社完成了整体收购。截至2009年中旅总社参、控股旅行社达到25家。在国有大型旅行社进行横向一体化的同时民营旅行社也不甘示弱。2002年12月,武汉市旅游新军东星旅行社出资数百万收购了汉口国际旅行社95.省略)收购广东三力航空服务有限公司;2003年4月又与中国南方航空合资成立南航易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3)混合并购。混合并购是指分属不同产业领域,即无工艺上的关联关系,产品也完全不同的企业间的并购。混合并购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扩大经营范围,进行多角化经营,以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横向和纵向并购具有专业化经营的特点,混合并购具有多元化经营的特点。混合并购既有利于大型旅行社降低进入新行业的成本,能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又有利于减少长期经营一个行业所带来的风险。混合并购将有力促进我国大型旅行社走向国际市场。如:深圳华侨城“旅游+房地产”的发展模式就是对这一方式的灵活应用。

2 旅行社网络化经营模式及意义

(1)建立非法人分社和门市部。旅行社分社是指旅行社设立的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以设立社名义开展旅游业务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包括非法人分社和门市部。新《旅行社条例》规定年接待量超过10万人次的全国百强旅行社可以设立非法人资格的分社,分社的设立不再受地域限制,但经营范围不得超出设立分社的旅行社的经营范围。建立非法人分社对旅行社实行网络化经营及品牌的形成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对分社加以管理防止市场混乱,深圳旅行社行业还采取了“八统一”的管理创新模式,即分社与总社保持统一采购;统一产品;统一广告;统一财务;统一人事;统一选址;统一形象;统一组团。

这种管理模式有助于解决旅行社经营网点多,总社对分社管理不规范、不到位、尤其是长期挂靠、承包等问题。

(2)参股、控股模式。参股是指旅行社持有了某公司的一部分股票,可以参与公司的管理及享受‘定的利益。控股是指旅行社通过持有某公司一定数量的股份,能在企业董事会、股东会投票时起决定作用,进而对该公司进行实质性管理,二者都属于资本运作。“广之旅”目前就以参股、控股的形式发展了四川峨眉“广之旅”、上海“广之旅”、北京有朋“广之旅”、广州广联旅游有限公司、广州康泰国际旅行社、惠州“广之旅”、汕头“广之旅”等旅行社。具体经营模式是通过“广之旅”的资金或品牌、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软件入股,旅行社命名或更名为“某某广之旅旅行社有限公司”,“广之旅”控股或相对控股,并由“广之旅”对其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控股旅行社与总部保持统一形象,接受“广之旅”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制度并以股份作为利益分配方式。

(3)合作模式。合作模式灵活多样。如春秋国旅以在各地的分社为支点联合国内小旅行社,使其成为春秋网络的代

理点。合作者只需要购置一套春秋的电脑和配套软件,遵守春秋的运行规则就可以开展与春秋总部几乎相同的业务。合作者获得80%的利润,春秋总部获得20%的利润,而产生的风险和客户之间的纠纷由春秋总部来承担。如果合作者只是旅行社产品(如广之旅)但没有经营的话,则以费方式分得利益。例如邮政“广之旅”和小区“广之旅”,主要是利用其网络成员的人力资源和销售渠道,因此费方式结算是首选。模式可以有多种类型,如凯撒旅游就是与全球最大的票务公司特玛捷建立了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票务合作关系。这意味着旅游者走进凯撒旅游的门市不仅可以选择旅游产品还可以购买各种演出活动和体育赛事的门票。

(4)连锁经营模式。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连锁经营的优势首先在于摆脱了资金及人才储备等瓶颈的制约,不需要直接投入资金或少量投入资金,也不需要长期派驻管理人员的情况下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其次是实现了无形资产的有形化。总社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样板店向民众展现了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与全貌,为旅游消费者提供立体化、标准化、多渠道的客户服务,提升企业品牌的美誉度和顾客的忠诚度。最后有利于总社降低经营成本,尤其采购成本的降低,实现规模效益。连锁经营的实现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如中青旅的直营连锁、“广之旅”的特许加盟、苏州青旅的直营连锁和特许加盟并存的连锁经营。

3 旅行社联盟模式及意义

所谓旅行社联盟是指旅行社企业自发组成的行业组织,通常设立执行机构、起草联合章程、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联盟成员之间进行横向联合、加速信息沟通与交流、整合联盟内的各项资源并优化配置、共同研发新产品、促进和推广成员的业务合作和经营创新、利益共享、以集体力量贯穿旅游要素上下游的价值链进而提升整体竞争力。组建这样的联合体可以在一定地域内形成庞大的组团批发和零售网络,实现集团采购,大副降低旅行社运作成本;还可以利用网络优势细分市场,致力于多样化、个性化市场的需求与大型旅游企业同台竞争。不少联合体的成员之间正从交流培训、相互接团送团的一般业务往来向统一促销、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的方向发展,以求共同规避市场风险。如2002年,以武汉大学旅行社、汉口中国国际旅行社、湖北邮电天禄旅行社、武汉铁路国际旅行社等8家旅行社为核心,联合湖北省20多家旅行社组成旅行社联盟――“汉之旅”,并进行了统一品牌注册。旅行社联盟成功击退了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对武汉旅游市场的攻势。

4 新兴模式

(1)旅行社与政府专营合作。2002年广东“国旅假期”与湖北神农架林区政府签订2年的协议,专营广东游客去神农架旅游并承诺每年为神农架景区输送客源递增。旅行社和当地政府签定专营协议在全国属于首次。“国旅假期”两年内将投入200万元用于宣传推广,投入1000多万元买下广州飞往武昌双程航空线路的机位,同时通过酒店和景区的有力协调,控制广东省内其他旅行社带团直接进入神农架,如果有旅行社组团游览神农架必须经由“国旅假期”批发。而神农架政府通过对门票、酒店等推行打折政策的支持为“国旅假期”组团前往神农架景区的游客提供门票和吃住行的优惠。通过与政府专营合作旅行社从以往单一的“组团竞争”转向到“旅游资源竞争”。

(2)宝中旅游模式。宝中旅成立于1998年,是深圳目前规模最大、组团人数最多、网点最多的旅行社。宝中旅提供的很多开业限量优惠产品基本上达到了某一地区旅游的“底价”。原因在于宝中旅改变了旅行社行业内的分工体系,重新整合旅游供应链。采购环节上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兼并、收购上游供应商,加大对供应的控制力度。在航空、酒店、景区、营销等资源方面进行全国范围内大宗采购。为进一步完善服务链,宝中旅投资数千万元依托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318国道兴建连锁型自驾车旅游酒店――318快捷酒店,为所有前往318线的旅游者提供高性价比的住宿设施、汽车快修、旅游咨询、医疗救急和装备提供等服务。销售环节上宝中旅实施横向一体化,通过大规模建立营业网点或通过并购、战略联盟的方式建立健全零售网络。以市民家庭为轴心每向外方圆不超过1公里便有一家宝中旅的门店,真正做到“家门口的旅游超市”。

(3)新型网络旅游模式。传统网络旅游模式代表是携程、易龙等。这些企业抓住了旅游行业中最能标准化的三个环节:机票、宾馆预定和自由行。企业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的运作及跑量来提供足够强势的产品及价格。这样的经营模式需要一个强大的平台(包括网上的Web site,网下的Call Center)。新型网络旅游代表是北京自游天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他们将目标锁定在全国138家国家地质公园并启动了地质公园会员计划,全方位整合资源,专注于服务自助游、自驾游这一细分市场。除了景区门票、酒店预订、旅行保险外,他们还提供日的地救援,从全国任意出发地到达景区目的地的旅游行程规划及全程GPS道路导航。这种瞄准自驾游市场的网络旅游公司不仅规避了传统网络经营模式带来的资金风险和政策风险,而且通过合作方式使旅游公司与景区现有经营者双赢。

三、多元化经营模式对中国旅游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经营模式的多元化促使旅行社各尽其能、各司其职有助于走出微利困境。大型旅行社可以发挥规模优势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向上通过并购、参股、控股等资本运作介入景区、酒店、交通或其它相关领域;向下通过分支机构、门市、连锁经营等发挥品牌影响力,向大型旅游批发商甚至跨国旅游集团转变。运用大企业的雄厚实力对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起主导和调控作用。

中型旅行社和旅行社联盟可以向专业旅行社或专业领域的批发商转变,避开其在经营标准化或大众化产品的比较劣势。专业化经营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打造具有竞争力且附加值高的特色产品。如主题旅游、专项旅游、特种旅游等,业务重点放在这些产品的设计、组合、包装、宣传上,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完善产品的服务体系,在特色产品领域中做到既专业又有决对的市场竞争力。二是针对某些细分市场进行相应的产品深度开发,形成特色产品或特色服务,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细分市场旅游者的需求。旅行社专业化经营集成本优势与产品专业化优势于一身,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对行业来说,中型旅行社的专业化开发会加速行业合理的垂直分工体系形成。

众多小型旅行社经营模式的转变可以通过内部改造或增设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网络化。即小型旅行社的营业场所应广泛设立于消费者便于购买的地方。社不从事产品开发,而是专门进行产品的销售。现有众多小旅行社如果能够实现向社的转变将有助于改变目前旅行社市场小、散、弱、差的混乱局面。

四、总结

多元化经营有利于规模不同的旅行社寻找到最合适自身发展的方式,在市场上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型旅行社集团的规模效益和行业主导地位能得到充分发挥;中型旅行社和旅行社联盟的专业性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小型旅行社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也能得到充分体现,最终有利于合理的垂直行业分工体系形成。

参考文献:

[1]吴丽娅: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目标模式[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

[2]干春晖:并购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李秋颖,刘建:我国旅行社并购动因及模式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7(11).

[4]郑辉.国内旅行社并购模式的选择和实施[J].西南师范大学学(社会科学版),2005,(31)3:93-94.

[5]樊志勇:论旅行社业现有分工体系的重新构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8(5).

[6]高云:中小旅行社联盟式经营模式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36-37.

[7]张显春:基于战略联盟的旅游企业组织创新[J].商业现代化,2005(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