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茶文化的含义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4 17:02: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茶文化的含义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茶文化的含义

第1篇

摘要 本文拟通过分析问候语的社会功能和使用,探讨汉英两种语言问候语的文化差异,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价值观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并举例说明外语学习者和使用者有必要对语言交往进行跨文化研究,这类研究有助于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

关键词:汉语 英语 问候语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交际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问候语普遍存在。它们也是常规用语,构成了礼貌用语的一部分。通过问候语的使用,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角色以及二者之间的亲疏关系被突出出来并加以确定。国外学者关于礼貌的研究,已经有了 Leech的礼貌原则、Brown和Levinson(1978)的面子理论以及作为这些理论基础的格赖斯的合作原则等影响较大的理论,国内学者顾曰国(1990)也提出了中国社会的礼貌准则。布朗与莱文森(1978)指出,问候语存在于各语言中。高夫曼(1971)认为问候语具有建立和延续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

比如说汉语常用的问候语有:“吃了吗?”“去哪儿?”“忙什么哪?”“上班去?”、“下班了?”“上街去?”“回来了?”等等,问话具体,种类繁多,形式灵活,不拘一格,主要是根据见面时的具体情况而定。与汉语相比,英语的问候语则简单得多,也抽象得多,而且往往是模式化的套语,如“Hello”、“Hi”、“How are you?”、“Good morning”等。

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汉语中的文后语,大都脱离了他们产生初期那种对人表示关心、讲究具体实用的特点。人们见面时说出这些应景式的问候语,其实并不要求对方明确回答,即使对方答非所问也不会计较,只要发出的信息被对方知道了,就算实现了打招呼问候表示友好和礼貌的目的。但来自英语国家的朋友,常常会产生误会。比如把“吃了吗”误解为对方要请他吃饭,把“到哪儿去”误解为对方在打听、干涉他的行动自由等等。还有的外国朋友认为,既然你已经看到人家“回来了”、“上班去”、“正忙着”,却还要问,这不是多余的吗?很显然,他们是把虚化的问候语跟字面完全一样、实义的询问语等同起来了。其实汉语中的“吃了吗”、“到哪儿去”这类招呼语,和英语中的招呼语“How are you?”其语用功能并没什么两样。这说明汉英问候语在其功能及使用方面是相同的,但其文化内涵及其所可能涵盖的侧重点存在差异。一种语言中认为有礼貌的说法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并不认为有礼貌,不同的问候语方式,受制于不同的文化规范。

就内容而言,汉语问候语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常常以对方的切身生活作为话题,如多大年龄,干什么工作,收入多少,是否结婚,有几个孩子,身体如何等等。而英语国家的人却决口不谈这些话题,这与人们不愿涉及对方隐私的文化心理有关。汉文化中用表达关切之情的许多礼貌说法在西方人看来会感到“爱干涉他人的私事”或“爱给人下命令”,因此听话人会因自己的面子受到威胁而极为反感。这类询问他人行动去向及个人情况的问候语在西方人看来都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的行动自由,听话人会感到极为反感,一点儿也感觉不出是礼貌行为。这种差异正是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的。

中国古代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就是典型的实用哲学。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也具有浓厚的实证主义、经验主义色彩。这种重经验、讲实用的思维定式,反映了中国小农经济的特色,也使中国人形成了一种着眼目前、注重实际的生活习惯。汉语中的各种问候浯,就深深地打上了这种烙印:从字面上看,汉语的问候语,几乎是着眼于眼前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过,同时又和对方直接有关的具体话题,很少有抽象化、模式化的用语。

英语的问候语则明显带有简单化、模式化和抽象化的特点,这同样和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关。西方人长于抽象,把具体的问候语简化成了几条固定的“公式”;他们又“精于分类”,所以往往把事物条分缕析,论述得相当完备。这种“或繁于此而简于彼,或精于甲而疏于乙”的现象,正是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使然。

汉英问候语的内容差异如此之大,在实际交际中产生的文化冲撞也就更多,假如一个中国人对来自英语国家的朋友初次见面就无所顾忌地谈起上述那些话题,会被认为非常失礼。而中国人不仅不会反感,反而会产生一种亲切感,这有其历史原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农耕生活的特点之一就是安居。由于久居一地,世代繁衍,人际感情自然会特别深厚,这就是中国社会重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因。“中庸”原则也把人的个性心理规范于一个统一“和谐”的秩序之中,更使人难以表现个性和追求个性的发展。时至今日,人们依然习惯于就生活问题问长问短,不仅不觉得涉及个人的隐私,还成了联络感情、密切关系的有效手段。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以私人生活作为寒暄问候的话题了。

西方盛行的则是个体本位的文化。这种文化形态,同样有其历史缘由。西方社会的经济很早就不是以农耕为主,而是以手工业和商业立国。当时的人民不是长期安居,而是经常流动,社会充满竞争。这正体现了工商经济的特点,也造成了人们血缘观念的淡薄。不仅个体对群体的依附程度比中国人小得多,而且群体对个体的约束也远比中国松驰。在这样的社会里,个体观念十分流行。早在古希腊时期,个体性就已经成为世界观的核心,当时一批哲人无一不强调“个体”、“自己”的重要价值。当代西方社会,尤其是英语国家,人们讲究自强自立,即便是亲属之间也是界限分明。如老少聚餐,每个人要自掏腰包;儿子帮父母干活,父母要支付酬金。这在中国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而在英语国家却习以为常。人们追求个人生活不受干扰的自由,“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试想在这种把个人天地视为禁区的社会氛围里,人们又怎么可能会把私人生活作为寒喧的话题呢?

归根结底,汉英问候语的文化差异源于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首先,中华民族重视“伦理”道德,本质上就是对“礼”的重视。“伦”就是等级、类别之间的次序。“礼”就是这种等级次序所遵循的规律。本质上,“伦理”就是 “礼”之根本。中国社会的礼貌原则如同“礼“的基本精神一样,强调“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等级差别的标志。尽管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人们所遵循的“礼”,与其历史上所涵盖的内容已有很大变化,但不能不承认,它在很大程度上仍保留其初始的印记,区别是程度上的,不是本质的。具体讲,在交际行为的节制方面,“上尊下卑”或“卑己尊人”是“礼”的具体体现。明白了名分,就明白了社会身份,就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怎样说,不该怎样说,人际间就没有隔膜、误会。这种等级关系,在现代社会,也是用其体现并维系社会等级差别。而在西方来讲,由于人们追求自我实现与个人奋斗,人们高度重视个人权力与个人隐私;人们强调各开其口,各行其是,各展其才。前者代表了个人从属于社会的价值观,后者则代表了以个人为为中心的价值观。

正是人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价值观以及不同的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人们说话方式的差异,以及对问候语使用的不同。因此,有必要对有关问候语这类礼貌常规用语使用问题进行英汉对比研究,这有助于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

参考文献:

[1] Brown,P. and Levinson,S.C.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2] Goffman,E.Interaction Ritual:Essays on Face to Face Behavior[M].Garden City, New York:Doubleday and col,Inc.,1967.

[3] Gu,Yueguo.Politeness phenomenon in modern Chinese[J].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0,(2):237-257.

[4] Leech, Geoffrey.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83.

[5] 毕继万:《‘礼貌’的文化特性研究》,赵永新:《et al.汉外语言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

[6] 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7]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年。

第2篇

关键词 文化 差异 策略 归化异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H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决定语言和思维的是客观存在,是一个民族所处的地理和社会历史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韩中两国同处东亚文化圈,历史上韩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的影响,因而有很多相同之处,如相同的肤色和长相,相同的气候条件等。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这样一个事实,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历史上曾经是落后的农业国的韩国也实现了现代化,然而因为受到了大量的西方(主要是美国)的文化思想、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影响,传统的东方文化也正在逐步发生改变。

1 韩汉文化差异的理性解读

语言根植于某一种具体的文化当中,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所以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等多角度去理解。韩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这种不同给其在语义上的转换带来了一定困难。汉文化是一元文化,而韩国文化是多元文化,因此包含了更多的他文化的价值内容。

1.1 地理环境与文化差异

不同的地域,孕育不同的文化。从地域上看,中韩两国,虽同处欧亚大陆东北部,但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不同,相应的也就产生了风格迥异的本族文化。韩国三面环海,其民族语言在很大方面就会沾上海洋的特征。如我们熟知的俗语:(挥金如土),(蓄水),(落汤鸡)等就囊括其中。与此相反,汉民族祖居欧亚大陆,面向大海,背倚陆地,因此其文化是多样性的,即:不仅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而且还更多受到陆地文化的影响。正如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还有“卷土重来”、“灰头土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等举不胜举。在韩语中,“风”()大多数被用作贬义词,并且韩语中“风”只有“”这个概念,不区分什么东风,西风,北风,翻译的时候要根据语境来。然而汉语中的风分为“东风”和“西风”,每当吹起东风,整个神州大地便是草长莺飞、山花烂漫的时节,所以“东风”在汉文化中是和煦温暖的,是褒义词。如:唐德宗的“东风变梅柳,万汇生春光”,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而“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如唐朝贾岛的《忆江上吴处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元朝马致远的词《天净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又同是马曲的《小桃红》中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这其中的意境也更是让异域人士感到相当费解。

1.2 民俗风情与文化差异

除此之外,由于民俗差异,也给韩汉两民族带来了文化上的差异,这一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下转第232页)(上接第183页)语上显得尤为突出。虎这种动物是韩国的象征,所以虎被韩民族赋予众多含义。韩国人将虎比为勇猛和幽默的两面表情,同时认为虎聪明,通人性,知恩图报,如:1988年首尔奥运会时,韩国人选择较具东方色彩的小老虎作为首尔奥运会的吉祥物,取名为“(虎多力)”。这个名叫“Hodori(虎多力)”的老虎被设计成为一只友善的动物,代表了韩国人热情好客的传统。韩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虎文化”。

在汉语中,“虎”常与“狼”并称,因为狼在汉族人眼中是一种极凶残的动物,非常让人讨厌,所以这类词多为贬义,如:虎狼之心,前怕狼,后怕虎等。另外在汉语中“虎”也常与“龙”为伴,这类词有的为褒义,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藏龙卧虎等;有的带有贬义,如:龙争虎斗,虎踞龙盘。

2 韩汉语言的翻译策略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韩汉两种语言在互译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这并意味着韩汉两种语言就不能相互转化。语言共性论认为:虽然全世界人类的语言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在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等方面所体现的共同点大于不同之处,这就使不同语言之间相互的转换成为可能,而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转换常常借助于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来实现。

2.1 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就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在一定程度上不要改变原文的语言、文化等特征,引导读者向接近作者,同时适应并接纳原文的文化特色。其翻译的前提是,承认语言是具有差异性的,交际由于语言社团之间与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变得复杂化。而异化翻译承认并发展差异,并且尽量在目的语中表现出该类的文化差异。异化翻译追求的是最大程度的等值,常见的异化翻译策略有“音译法”和“直译法”等。比如:“以卵击石”就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翻译成“”。但是,异化翻译也难免存在一些自身的不足,如它通常会使译文的句式比较生硬,甚至晦涩难懂,这就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到一定的困难。

2.2 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从理论上讲是把语言看成是交际的工具,强调通俗易懂,尽量避免多义和歧义。当原文和译文因为文化差异而无法通达的时候,“要用译语文化代替原语文化”。该翻译法的最大特点就是用通俗易懂的目的语来进行翻译,用目的语当中占据“主流文化”的价值观来代替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常见的归化翻译策略有“代换法”、“解释法”和“异译法”等。如:“(字面意思是画中的饼,汉译为画饼充饥)”,“(字面意思是捂着眼睛学猫叫,汉译为掩耳盗铃)”,“”(字面意思只有上游的水清了,下游的会才会清,汉译为上梁不正下梁歪)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归化翻译的通顺常常也会带来文化信息的遗失。

3 结束语

翻译是语言和文化的桥梁,归化和异化只是翻译过程中的一种策略和手段,而在翻译的过程中采取哪一种策略和手段,最终还要看翻译的目的,读者的对象和语言的环境等。我们应该将二者很好地结合,充分体现其辩证统一的关系充分体现,既再现了原作的风格,又结合了读者的文化及语言习惯,这样才能促进韩中文化的顺利交流,才能进一步实现韩中文化建设的互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韩]朴英顺.韩国文化论[M].韩国文化出版社,2002.

[3] 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出版社,2011.

[4] 吴雪云.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发展[J].教育评论,2009(8).

[5] 熊启煦.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8).

第3篇

【关键词】寒暄语 对比 文化差异

寒暄语一直是语言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能真实地反应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也是减小人们之间的距离和促进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语言工具。

中西方的寒暄语在目的、内容、习俗和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对于英语初学者往往缺乏寒暄语文化内涵的学习,经常会用自己母语(汉语)的方式思考而导致误会和错误。更糟糕的是,还会产生严重的文化矛盾和冲突。所以,英汉寒暄语的对比和差异的学习和研究就显得特别有必要。

一、 汉英寒暄语最典型的差别

(一) 称谓语的不同

称谓语是语言交流中最基本的内容。它能表现人际关系文化,也是人们日常交流的桥梁。称谓语能反映人们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和地位,也能体现在交流中双方的价值和社会属性。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道德价值。通过人们在交流中称谓语的使用我们可以确定他们之间的社会地位,亲疏关系,感情的深浅。通常,称谓语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亲属关系称谓语和社会关系称谓语。以下是英汉在这两种称谓语使用中的差异。

1. 亲属关系称谓语的不同

亲属关系包括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法律上的亲属关系,它是人类文化的特殊产物,是社会群体,宗教群体和政治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亲属关系谓语能反应真正亲属关系。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民间习俗和历史的不同,英语和汉语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汉语的亲属关系称谓语中更偏重男性的姓氏,从而有了直接亲属关系和间接亲属关系的称谓不同。这一特征也就造成了汉语亲属关系称谓的家族关系称谓的复杂和庞大。汉语的亲属关系称谓语不但要表明性别和在家族中的长幼,辈分排序,还有表明母姓关系,和母姓相关的亲属关系。基本上,每一种不同的亲属关系就有一个特定的称谓,而且几乎每一个称谓都有它不同的口头语和书面语。

英语的亲属关系称谓语就完全没有汉语的亲属关系称谓语那么复杂多样,表达没有那么充分。它源于爱斯基摩人的称谓系统,更突显在整个家庭中核心家庭即自身小家庭的位置。所以英语中的家族关系的范围就很小,与之相应的称谓就不复杂。而且英语的亲属关系称谓语也没有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区别。比如,在英语中兄弟姐妹的称谓就没有很明确的区别。英语中的uncle 在汉语中因为亲属关系的不同,家族中的关系不同就可以被叫做大伯,叔叔,舅舅,姨夫,表叔,姑父等,其中还不包括口头语。

2. 社会关系称谓语的不同

作为称谓语的一种,社会关系称谓语和亲属关系称谓语有紧密的联系。它能充分的表明称呼者和被称呼者之间的关系、身份、地位和角色,在维持和巩固人们之间的关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亲属关系称谓语相比社会关系称谓语更有它自己的年龄、等级和社会的不同部门等特征,并且发展迅速。

社会关系称谓语包括一般社会称谓语,专业技术称谓语和拟亲属称谓语。一般来说,汉语的一般社会称谓语包括同志,师傅,先生,女士,小姐,女士们和先生们。而英语的一般社会称谓语包括Mr., Mrs., Miss., Ms., Sir., Lady。

专业技术称谓语是用于不同社会职位间交流的头衔称谓,包括职位头衔,技术头衔,学术头衔和其他头衔。中国人习惯使用表明职业、地位和技术的头衔称谓。而英国人很实际,不会随意改变头衔称谓。英语中头衔称谓只限制在皇室家族、高级政府、宗教范围、军队和法律界使用。一般以头衔称谓加姓氏的方式使用,如, Queen Elizabeth和President Bush 等。拟亲属称谓语是亲属称谓语用于非亲属关系的个体间的社会交往,它用于表明交往个体间的亲密关系。在这方面英语和汉语很相似比如,“Uncle Joe”“Aunt Sandy”。

(二)问候语的不同

问候语存在于所有的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为普遍的一种语言。它是交流谈话的一个好的开端,也是建立和保持好的社交关系的一个好的开始。通过问候语的使用,交流者之间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社会关系可以得到进一步的确认和促进。正确的使用问候语可以避免非本质的误会和交流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导致成功的交流目的失败。由于文化背景,习俗和历史的巨大差异,英语和中文的问候语也各有不同。

1.中文问候语

中文问候语中包含有具体的和表达关心的事实,其中最值得注意的特征是它通常会以个人的事件作为问候的主题,比如年龄、收入和婚姻等。这些都是非常普遍的话题。而且询问得越详细,越能表示出关心。从古至今,食物不仅仅是人们日常饮食所需,更是大家交谈、闲聊的话题中心。所以,人们彼此见面的时候,首先就是问:“你吃了吗?”“你吃了饭没有?” (Have you eaten something?)当然中文问候语的内容也会随着交谈者的不同、场合的不同和心理状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比如,人们会经常使用具有传统特色的问候语“你最近在忙什么?”或者“你去哪里?”由此我们能够看出中文的问候语中包含了许多具体的事项,并且根据他们相遇的时间和场合进行改变。总的来说,中文问候语有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是这些问候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表达人们对对方的兴趣、关心和亲密的友谊。对于这些问候语的回答要以被问候者的地位和具体的环境来决定。

第4篇

    译中字面意义相同、文化内涵差异现象进行对比分析。

    1. bat(蝙蝠)

    汉语中蝙蝠的“蝠”与“福”同音,常出现在年画上。画五只蝙蝠飞入大门,即五福临门,表示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和善终;画蝙蝠和鹿一起,代表福禄;画蝙蝠爬在一个圆圆的铜钱上,即福在眼前;红蝙蝠是大吉兆,因为洪福或鸿福。传说千年的蝙蝠是白色的,吃了它还能长寿。

    西方的bat却是一种与魔鬼和黑暗势力有联系的不祥之物,常让人联想到丑陋、凶恶、瞎眼、吸血动物等特征。这也许是因为吸血蝙蝠的缘故。凡英文中带有 bat 的习语都含有贬义, 如as blind as a bat视力差、有眼无珠,as crazy as a bat发疯,have bats in the belfry异想天开,come to bat面临严峻考验等。许多人还认为bat与巫婆有关,他们相信 bat 闯入私宅是死亡的凶兆。

    2. owl(猫头鹰)

    猫头鹰也称夜猫子,专门夜间活动,叫声凄厉,在中国常被看作不祥之兆,如“夜猫子进屋,全家都哭”、“夜猫子进宅,好事不来”。有人甚至迷信地认为看到猫头鹰或听到它的叫声都要倒霉。

    而西方人却把owl看作智慧的象征。在希腊神话里,雅典守护神雅典娜是智慧女神,猫头鹰即是她的化身。在儿童读物和漫画中,猫头鹰的形象是睿智、公正。动物间的争端要请猫头鹰来裁决,紧要关头要向猫头鹰请教。因此,英语中有 as wise as an owl (象猫头鹰一样聪明)的习语。而owlish形容一个人聪明、严肃。

    不过由于猫头鹰夜间活动, owl 可喻指常熬夜的人,这点完全与汉语中的夜猫子相吻合。

    3. bull  (牛)

    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土地是人们生存的根本,耕牛是非常宝贵的财富。牛的形象都是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历来受到人们普遍赞颂。汉语中赞美牛的词语有很多,如“健壮如牛”、“力大如牛”、“俯首甘为孺子牛”等。在汉语里牛还比喻倔强或骄傲的性格,如“牛脾气”、“牛性子”。

    在西方,牛是宗教和民间传说中的圣物。它强壮有力,受到古代人的崇拜。bull 也可以指粗壮、好斗的人,如a bull in a china shop形容行为莽撞的粗人。关于牛的创造力的古老传说还打动了西欧金融市场的人士。他们用bull market来指股票上涨行情,俗称牛市,bull指在股票市场中买进股票、希望在其价值上涨时卖出以获利的人,即买空者、多头。

    4. bear (熊)

    在中国,熊的形象一般是笨手笨脚,愚蠢,如“熊瞎子掰玉米”。在“熊包”、“瞧你那熊样”、“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中也指平庸无能之辈。

    英语中的bear是一种凶残的动物。用来指人时,指“粗暴、脾气不好的人”。如like a bear with a sore head(脾气暴躁),play the bear(行为粗鲁),as cross as a bear(脾气很坏)。在现代经济术语中,bear正好与bull相反,表示股市行情下跌,bear market俗称熊市;bear指卖空者、空头。

    中英动物词汇的字同意不同现象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的差异造成的。因此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不仅要注意语言的交流,更要重视文化的传递。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准确传递信息,行之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张德鑫. 中外语言文化漫议 [M]. 北京: 华语教学出版社, 1996.

    [2] 李茜. 英汉动物词汇的意蕴异同探究 [J]. 怀化学院学报, 2007, (7). 

第5篇

关键词: 汉英文化差异 翻译策略 优化利用

一、汉英文化差异不容忽视

本文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一词的定义第一条,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包含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地理位置、社会制度、历史变革、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必然引起两个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习俗、行为方式及有情感的语言表达方式上,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必然会打上不同文化的烙印。汉语中有“三生有幸”“一尘不染”等反映佛教观念的词汇,“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等反映政策的词汇;英语中也有“Sword of Damocles”(达摩克利斯之剑)等反映历史的词汇。可见,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的交换,而且是一种文化的对接。文化的共性使这种对接成为可能,同时文化的个性决定其不可能完美。文化的个性形成文化差异的鸿沟,译者的使命就是架设跨越鸿沟的桥梁。[1]因而,如何优化自己的翻译策略便成了译者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二、两种翻译策略及之间的关系

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就明确地提出了归化与异化的问题:“动笔之前,就先得解决一个问题,竭力使它归化,还是尽量保存洋气呢?”鲁迅这里的所谓“洋气”可以理解为我们所说的“异化”。所谓归化,就是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异化,则是认为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2]当然,关于归化与异化之争可谓古今中外皆源远流长。在中国,古有佛经翻译的“文质之争”,经过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与梁实秋之争,直到1987年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路》将两者之争推向;在国外,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Cicero,Horace和Jerome等人所论及的word-for-word translation(字译,即直译的雏形)和sense-for-sense translation(意译),十八至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翻译家Schleiermacher有一句名言:“译者要么尽量不打扰原作者而让读者靠近作者,要么尽量不打扰读者而让作者靠近读者。”[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文论和文学翻译领域出现文化转向时,归化和异化之争才正式取代直译和意译之争,逐渐成为当今翻译理论的热门话题之一。[4]无论是归化派还是异化派,他们都有关于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读者接受等方面的考虑。随着时代的进步,世界文化交流的频繁,我认为读者们对异域知识的了解越来越多,寻求异域知识的好奇心也被不断刺激,各种异域的表达不断地被引进与接受,因而从长远角度来说异化是大势所趋,然而,归化与异化目前看来仍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没有完全归化的译文,也没有完全异化的译文。

三、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优化

上文提到,归化与异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但由于两种策略各有所长,如何优化翻译策略就变得极其重要,以下结合翻译实例来分析两种策略的优化利用。

例如:至于才子佳人等书……更有一种风雨笔墨……(曹雪芹,《红楼梦》)

As for books of the beauty-and-talented type ...Even worse are those writers of the breeze-and-moonlight school.(杨宪益、戴乃迭译)

And the “boudoir romance” ... Still worse is the “erotic novel” ...(David Hawkes)

从翻译的类型来看,原文中“风月”二字本意指风清月明,在诗词歌赋中常用以比喻男欢女爱,是一个极富中国文化韵味的词语,杨戴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向读者传递出原文本的文化内涵。从这一点看,霍氏的归化译文略显单薄。通常情况下,以介绍源语文化为目的的哲学著作、历史、典故、民间故事等类型的翻译,异化策略用得较多,因为这类翻译的目的就是要把源语文化介绍给目的语的读者,使其体会、了解源语文化。而对于一些实用性文体的文章,如新闻报道、广告、宣传资料、通知等的翻译,一般可遵循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较多地采用归化策略,以达到通俗易懂、表达清晰的效果。如关于著名电影“Waterloo Bridge”的归化翻译《魂断蓝桥》运用得就恰到好处,译者翻译时避免了Waterloo(滑铁卢)给人以介绍战争的误导,而是联系影片的爱情主题,译成了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蓝桥”,使中国观众闻联想起典故,表达效果极佳。[5]从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的接受来看,杨氏采用异化策略将文化信息传达给读者,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希望对中国文化有一定基础的目的语人群能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包括对“风月”这一意象的把握;而霍氏的译文显然更针对中国文化了解甚少的人群。我们可以此来考察“五四”期间异化翻译发挥的作用。鲁迅极主张“直译”、“硬译”、“宁信而不顺”,借助翻译来改造汉语、丰富汉语,使汉语更细致精密,更富有表现力,更具有逻辑性。异化翻译此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白话文运动的发展,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的发展。在这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见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各有千秋,如何使它们的作用在文章中得以优化则需要考虑以上因素,在全面分析后方可知晓。

四、结语

归化与异化的争执从未间断,学者的争执业已从语言层面上升至文化层面。目前看来二者是在处理文化差异时必须面对和采用的翻译策略,归化译文有较高的可读性,读者群较为庞大,读起来通顺易懂;异化译文可以尽可能多的传递文化信息,使读者体验异域表达与文化风味,它们各有所长,互相补充与完善。或许若干年后,在另一个较大的学术转向之后,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审视这两种翻译策略,从更多的角度探讨二者的优化利用。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李亚丹主编.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4.

[2]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2).

[3]Schleiermacher,A.On the Different Method of Translation[A].Theories of Translation:An Anthology of Essay from Dryden to Derrida[C].Schulte,R.,Biguenet,J.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ago Press,1992:36-54.

第6篇

民族之所以得以区分,不仅是受到地域的影响,还因为其发展历史与不同。民族的形成是十分自然的过程,一个民族的人,具有较为相似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趋向,无论是语言应用还是行为举止,都较为相似。而民族与民族之间,会在心理趋向与语言应用上存在不同之处,这也是各个民族具有自身的原因。在进行英汉翻译工作时,译者需要关注文化差异中的信仰问题,不同的信仰,对于同样的词汇具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在中国,龙是权利的象征,是吉祥的象征。在中国,有许多词语与龙有关,用具有积极意义。像龙凤成祥,生龙活虎等。而在英语国家,“dragon”是邪恶与罪恶的象征。在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许多英美国家的无法理解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在翻译时,我们可以将“dragon”转换为“tiger”,推动文化的正常交流。

二、风俗习惯差异,造成词汇的涵义不同

风俗习惯的不同,使人们对于同一词汇的使用方法不同。中国是一个崇尚儒家文化的国家,尊老爱幼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在生活中,我们习惯有老奶奶、老爷爷、老太太这样的称呼,老字在中国意味着受人尊敬。而在英美国家则不同,在他们的观点中,“old”意味着他们没有价值了,没有生存的意义了。在进行英汉翻译时,需要对“old”进行合理转换,翻译为令以尊敬的即可。另外,在中国的日常交流中,人们经常会提出工作、年龄、收入、婚姻等问题,大家乐于谈论这些,来增加彼此之间的熟悉度。而在英美国国家,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如果你询问,就说明你没有礼貌。这就提醒我们每一位英汉翻译者,需要认识到英汉语言中所暗藏的思维与风俗问题,尊重不同国家之间的风俗习惯,将翻译工作做准做精。

三、地域环境差异,造成词汇的涵义不同

语言的含义也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区域,在同一时刻会有不同的地理现象。同样的地理现象,其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这就使得关于地理或者天气的词语,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举例来讲,在中国,春天会吹东风,东风一来,春天则到,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在我国,东风一直被应用于大量的诗句当中,诗人用描述东风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像“东风夜放花千树”等。

第7篇

1.地域文化不同导致的文化差异。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3]112-113中国是个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国家,人们常常用“挥金如土”形容人花钱慷慨或挥霍无度。而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水对于英国人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所以他们用“spendmoneylikewater”来表示相同的意思。由于“土”对于他们来说是很珍贵的,若将“挥金如土”直译为“spendmoneylikeearth”英国人可能难以理解,从而造成交际障碍。作为岛国,英国在历史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与“boat”,“water”,“sailing”,“fish”相关的习语,而我国是农耕民族,习语自然与土地及耕作工具相关,所以英汉翻译时一定要根据各自的文化做出等值译文。如:“neveroffertoteachfishtoswim”(不要班门弄斧),“abigfishinalittlepond”(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2.习俗文化不同导致的文化差异。不同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规约和习俗。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反映民族的风俗习惯。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随意感。可西方人会把这种打招呼的方式理解成为一种隐私干涉。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会。单地说“Hello”,“Hi”,或按时间段问候,“Goodmorning!”“Goodafternoon!”“Goodevening!”。而英国人见面也会说:“Aniceday!”。中国传统婚礼习惯用红色,因为红色象征吉祥。在丧葬习俗中,丧色为白色。而在西方的风俗习惯中,白色却代表圣洁美好。所以,婚礼上新娘总是身着白色婚纱。所以,在翻译红色和白色时,译者要注重了解不同文化的风俗习惯,准确地表达语言所赋予的文化内涵。因此,“awhiteday”要译成“好日子”或“吉日”而不能直译成“白色的日子”。再如:yardsale(庭院售物)、garagesale(车库售物)、porchsale(门庭售物)或movingsale(搬家售物),是英美国家一种独特的售物方式。由主人把家中多余不用的物品放在庭院中,车库里或门廊下廉价出售。而国内是没有这种做法的。因此,只有了解这种文化,才能正确翻译,否则,会根据字面意思造成误译。

3.思维模式不同导致的文化差异。思维模式是使用某一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语言心理倾向。不同文化的人对外界认知模式的差异,往往导致思维模式的差异。中西文化认知角度的差异,表现在对同一事物具体与抽象特征敏感落点的不同。在对事物进行描写时,英语思维习惯往往把观察重点和视觉中心落在较为抽象的特征上,并以抽象的特征来说明更为具体的东西,而汉语的感知视点恰恰与此相反。如:中国人习惯性用具体的“锅碗瓢盆”指代厨房里的炊具,但因为认知视点的差异会误译为,“wok,bowl,gourd,la-dlebin”,而应抽象概括为“cookingutensils”。再如:“Hisbodyisveryhealthy.”(他的身体非常健康)、“Histwoeyesareblind.”(他双目失明)。从汉语的语言使用习惯来说,这两句说法没有问题。由于英语思维习惯把句意中心落在较为抽象的特征上,而汉语习惯落在具体的特征上,所以译文中的“body”,“eyes”就是一种汉语具体思维的体现,更地道的英语表达应该是“Heisveryhealthy”,“Heisblind”。语言与思维关系密切,不同的思维方式制约着语言的表达方式。所以,翻译时应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排除思维习惯的干扰。

4.宗教文化不同导致的文化差异。宗教文化,作为一种以信仰为核心的特殊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英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凡事要遵从上帝的旨意。因此,英语中经常出现与“上帝”有关的语言表达,如:“Godblessme”、“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有些译者将这两句话直译成“上帝保佑”“上帝帮助自助者”。显然,这样的表达是不符合汉语文化的。由于中国受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较深,所以,“Godblessme”译成“菩萨保佑”,“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译成“天助自助者”更符合汉语的文化传统,也更容易让中国读者理解。再如:“半路出家”(switchtoanewtradewithoutsolidfoundation),“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takeapsiveattitudetowardone’swork),“借花献佛”(topresentBuddhawithborrowedflowers—toborrowsomethingtomakeagiftofit)。“出家”、“和尚”,“佛”均是中国的宗教文化,为了避免理解上的难点,括号中的译文均采用了意译法。对于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在翻译时应予以注意,否则就会造成交际障碍。

5.情感联想不同导致的文化差异。语言的联想意义和社会文化是紧密相关的。在翻译中,尽管字面意义相同,但潜在的背景因素引起的心理联想会存在差异。一些看似相同的事物,不同文化习俗的读者,往往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和联想。如:英语中“goose”含有蠢笨、呆头呆脑的意思,故而英语中有“stupidgoose”的说法,但对中国人来说,“鹅”是优雅、美丽、甚至高贵的化身,我们有洛宾王那首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咏鹅》为证,中国人无论如何不会将“鹅”与“蠢笨”联系起来。[2]狗在中国词汇中经常具有贬义色彩,“走狗、狗仗人势”等都带有强烈的讽刺意义。在西方,狗被视为宠物,带有褒义色彩,如aluckydog(幸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等都体现了狗在西方人眼中的特殊地位。

6.价值导向不同导致的文化差异。价值导向是指社会或群体、个人在自身的多种具体价值取向中将其中某种取向确定为主导的追求方向的过程。由于价值导向不同,两种文化对于“谦逊”的看法截然不同。如:“modestdogsmissmuchmeet”(谦虚的狗没有肉吃),“anexcessofmodestyobstructsthetongue”(谦虚过分束缚舌头),“rulesmodestydestroygeniusart”(规则与谦逊会毁掉天才和艺术)等等。诸如此类的说法表明西方人认为“谦逊”无用。而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注重“谦逊”。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Modestyhelpsonegoforward,whereconceitmakesonelagbehind),“满招损,谦受益”(Pridehurts,modestybenefits),等等。西方英语国家一般强调个人行为,成就及个人价值。如:“Everymanforhimselfgodforusall”(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Everymanisthearchitectofhisownfuture”(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而我们更强调集体价值观,集体的成就。为了大局,可以牺牲掉个人的利益。因此,就有以下说法:“吃苦在先,享受在后。”(Thefirsttotoilthelttoenjoylife)这是典型的中国人的价值观,强调集体的力量。再如:“众志成城”(Thereisverybigstrengthwhenpeoplejointogether),“众人拾柴火焰高”(Manyhsmakelightwork),“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inglethreadcan’tmakeacord,noringletreeaforest.)

二、结语

文化差异问题内容丰富而又复杂。在翻译过程中,只有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弄清源语言的真实涵义才能使译文贴切而又自然。在英汉翻译中,为了有效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译,可以灵活采用不同的翻译技巧。在直译与意译都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下三种补偿策略。

1.对于词义空缺的词汇可以采用音译法。如:“阴(yin)”、“阳(yang)、bowling(保龄球),disco(迪斯科)。

2.为了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可以采用释义法,注译法。如:theheelofAchilles(阿基里斯的脚跟———唯一致命的弱点)。

第8篇

【关键词】英汉;文化;翻译

1.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产生差异的原因

1.1地域文化不同

英国属于海洋文明,中国属于黄土文明。英汉两个民族对于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赋予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当中,土地是人们生存的根本,耕牛是非常宝贵的财富。牛的形象都是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历来受到人们的赞颂。汉语中赞美牛的词语很多,如汗牛充栋,健壮如牛,力大如牛,孺子牛,壮实如牛等。

在西方,牛是民间传说和宗教中的圣物。它强壮有力,受到古代人的崇拜。bull 也可以指粗壮,好斗的人,如a bull in a china shop形容行为莽撞的粗人。关于牛的创造力的古老传说还打动了西欧金融市场的人士。他们用bull market来指股票上涨行情,俗称牛市,bull指在股票市场中买进股票、希望在其价值上涨时卖出以获利的人,即买空者、多头。

1.2历史文化不同

历史文化常常影响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导致了不同的民族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的差异。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在封建社会,龙是帝王的象征,历代皇把自己称为“真龙天子”。时至今日,龙在人民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我们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方巨龙”,龙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汉语中有着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比方说“龙马精神”“画龙点睛”,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内涵。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却认为龙是一种狰狞的怪兽,是邪恶的代表,是恶魔的化身。在英语中,“dragon(龙)”给人的联想是凶恶、残忍,“dragon”也被用来指“凶暴的人”,甚至被来表示“凶神恶煞”和“恶魔”。

1.3习俗文化不同

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各个民族的习俗文化也存在很大不同。英汉两民族由于各自的习俗文化不相同,对于相同动物也有着不同的爱憎褒贬象征。比如,西方国家的人们一直以来喜欢养宠物,而且以狗为甚。他们养狗不但是为了用来看家、打猎,而且经常是为了可以做伴,他们把狗当作是人类的好朋友。有的人无儿无女,就拿狗来代替,这些狗能得到相当多的“优待”和“特权”。它们不但有吃、有穿、有户口,还有专门的墓地,而且有音乐家专门为它们谱“狗曲”。当它们得病时,主人会请兽医,还会请心理学家、专科医生来治疗。它们可以住在装有空调设备的“高级狗旅馆”里。所以,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在英语里有很多带“dog(狗)”的表示褒义的句子和短语了。比方说,“A lucky dog”指幸运的家伙,“Love me,love my dog”指爱屋及乌,“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指有功者应受奖赏,“Every dog has its day”意为“凡人皆有得意日”,等等。

相对来说中国人养狗的目的主要是用来看门,所以,狗的地位在中国比起英语国家的同类来说要低得多了。中国人对待狗的这种态度,在词汇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在汉语中以“狗”为喻体的成语和谚语几乎都带有贬义。比如,“丧家之犬”、“走狗”、“狗急跳墙”、“狗腿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狐朋狗友”等等。

2英语动物词的翻译方法

2.1直译法

在一定程度上,直译既忠实原文的内容,又符合原文的结构形式,同时也丰富了译入语的表达方式。在表达形式与意义上,英汉动物词汇有重合的现象,英语和汉语都常用一些动物词或习语来表示人物品质和事物性质,并且在意义形象及风格上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所以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可按字面意思来进行翻译,比方说:

(1)Skating combines entertainment with exercise.

滑冰融娱乐与运动为一体。

(2)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 一燕不成夏

(3)You can’t comprehend it,if I explain it,that is “to play the harp to a bull ”.

你不明白,给你说也是“对牛弹琴”。

2.2意译法

意译是指从意义出发,只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的方法。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当中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一些文化现象直译不了,又找不到对应的说法,这时就只好意译。所以翻译的时候,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词义的褒贬、轻重、联想方面的差别,加以改造,表情达意。假若望文生义,就会闹出笑话。动物词汇的出现与每个民族的历史、地理环境、背景和风俗习惯以及等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人们赋予动物词汇的意义也不相同。有的时候英语当中有些词组或习惯用法表面上与汉语不谋而合,实际上它们的意义并不是字面上的简单的总和而是意在言外。所以翻译的时候也应考虑词义的褒贬以及轻重方面的差别,适当的进行改造。

比如:

(1)The general said that the president was just crying wolf when he said that the army was too weak to fight for the country.

将军说总统所言有关军队太弱,不能为国作战的话是假的。

“cry wolf”这个习语源于《伊索寓言》,就是那个著名的狼来了的故事,后来“cry wolf ”就演变成了说假话虚拟警报。

(2)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 no fish约翰为人忠诚可靠。

其中“eat no fish ”出自一个典故,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耶稣教徒为了表示对政府忠诚,拒绝遵守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徒派在星期五吃鱼的习俗,因此,“to eat no fish”表示的是“忠诚”的意思。

结束语:

英汉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以动物为喻体的词汇。因为各自文化的差异,这些内涵不同的词汇在跨文化交际中以及在翻译理论等方面时常引起误解或导致交流的失败。所以不管学习哪种语言都要注意这些带有民族文化背景色彩的词汇,掌握它们的寓意,熟悉它们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通晓语言,实现无障碍的交际。

参考文献:

[1]胡国强.试论英汉动物词文化内涵的差异[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2.23(6).

第9篇

>>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论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浅议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文化差异对习语语用等值翻译的影响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研究 英汉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浅谈翻译对英汉文化差异所受的影响 英汉文化色彩词语的差异与翻译 英汉文化意象的差异比较与翻译 从英汉文化差异角度论析广告语的翻译技巧 论英汉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论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浅析英汉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英汉文化差异对亲属称谓词的影响 浅谈英汉文化差异在翻译教学中的体现 英汉文化差异下的翻译障碍及其初步解决方法 从英汉文化差异看习语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英汉文化差异与广告的语用翻译 英汉文化差异下的英语翻译技巧研究 从英汉文化空白的翻译谈起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论英汉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论英汉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语言与文化之间是一种互为依存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则要通过语言来表现。因而,翻译就不只是对两种语言进行相互转换的过程,它同时也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一种交流过程。本文从地域环境、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等方面来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翻译所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英汉文化差异 翻译 影响

作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工具,也是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语言只有在对某种文化进行反映时,它才具备一种实际的意义。不同社会历史阶段在社会环境、民族心理、、民风习俗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因素都会对语言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使一个国家与民族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思维方式以及语言体系。正是由于这些特殊性,它们构成了不同的文化类型,英汉两个民族也是一样的。日常生活中,在对同一个事物的理解与观察以及表达方式方面,人们往往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因此我们说,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翻译不只是单纯的对语言进行一种置换,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传递文化内涵的功能。美国的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曾指出,文化对于习语和词义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不能对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那么人们将不能恰当的理解任何文本。包惠南也曾经指出,翻译不只是要实现语言表层指称意义上的转换,它更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移植与沟通。尽管这些学者各自的语言表述不同,但他们都注意到了翻译与文化之间的重要关联性。随着文化与翻译关联性的日益增强,在翻译过程中源语与译语之间的“文化对等”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本文从地域环境、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等方面为切入点,通过实例分析来阐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翻译所造成的影响。

一、英汉文化的差异

1地理环境的差异

我们都知道,语言的产生是和人们的生活及生产劳动密切相连,由于英国人是生活在沿海地域,和大海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英国语言中有许多是和海以及水有关的表述。中国人则世代都是在土地上进行耕作,和农业生产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中国的语言多是和农耕文化相连。例如,汉语里经常用“疾风知劲草”来描述恶劣的环境能够考验一个人忍耐力的良好与否,而英语中则是这样的表述:“A good polite is not known when the sea is calm and the water is faire”。汉语中的“未雨绸缪”指的是在下雨前要把房子修好,意指要提前做好准备;而英语则是用“it is mend your sail when it is fine weather.”来表达同样的含义。汉语中用“进退维谷”来表示人处于一种左右为难的境地;而英语则是用“it is 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sea”来表述同样的意思。 汉语中形容一个人花钱浪费就用“挥金如土”来表示,而英语则是“it is spend money like water.”。和汉语中的“树倒猢孙散”相对应的英语是“All the rats desert the sinking ship.”这些都是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英汉语言呈现出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差异。

2风俗习惯差异

风俗习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在较长的时间中所形成和流行的礼节、行为、社会风尚以及生活方式。世界上的国家和民族由于各自地域气候和环境的不同,他们各自的风俗习惯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于相同的事物,不同国家和民族往往都是用各自的语言来进行表达的,这也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不少的障碍。在中西方文化中因为风俗习惯的差异而导致同一语言含义不同的情形非常多,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人们对狗的态度上。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人们最为忠诚的朋友,人们都非常赞赏狗的许多品质,比如勇敢、聪明、忠诚、可信赖等。狗是主人最为得力的生活伙伴和好帮手,他们为主人看家,跟随主人一起打猎。英语中有许多的关于狗的习语,比如: a dog like affection(忠实的爱),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gay dog(快乐的人),be top dog(处于支配地位), 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有功者应该受奖), 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这些习语都是褒义性的。但是在汉语中人们经常说的是“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尾续貂、摇尾乞怜、狐朋狗友、狗眼看人低、狼心狗肺”等,都是带有贬义性的。因此,我们在翻译这些习语时必须要注意语言中所包含的感彩。倘若我们把“痛打落水狗”翻译成beat a dog into the water,把“丧家之犬”翻译成a homeless or stray dog的话,就无法使人很好的理解其中的涵义,无法表现出那种痛恨的感彩,反而会让人对狗产生同情,这样就容易造成误解。

3差异

由于的不同,习语的使用也有其各自的特点。中国的习语中有很多是和道教及佛教有关的。例如:临时抱佛脚、顶礼膜拜、借花献佛、普度终身、立地成佛、佛法无边、五体投地等,都是和佛教有关的习语。还有的是和道教有关的,例如:灵丹妙药、回光返照、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脱胎换骨等。西方国家大都信奉基督教,因此他们的很多习语都是和上帝有关的:Go to hell(下地狱)、C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Make a god of somebody(盲目崇拜某人)、in the lap of the gods(难以预料)、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家徒四壁)、put the fear of god into somebody(使某人非常害怕)、God sends fortune to fools(傻人有傻福)等。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望子成龙”,不能将其直接翻译为to expect one’s son to be a dragon,英语读者往往会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因为在西方的神话习俗中,龙是一个能喷火的非常狂暴的怪物,是一个带有贬义性的词语。但在中国的神话中,龙则是一个神圣崇高的神兽,在古代是皇权的象征,皇自称自己是真龙天子,之后龙就演变为了一种民族精神,中国人通常都以龙的传人为荣。因此,“望子成龙”表达的是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成才的意思。

4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差异

中国的汉字大多数都是象形字,所以,中国人通常是比较善于形象思维,正因为如此,对于那些抽象的概念中国人习惯使用具体的事物来进行表达。而西方国家正相反,西方人习惯抽象思维,他们喜欢使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达具体的事物。因此,由于不同的思维方式,英汉习语的表达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西方国家信奉的是独立自由的个人主义思想,他们的很多习语都体现出了这种观念:mind your own business(管好自己分内的事)、look after number one(照顾好自己)、paddle your own canoe(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等。而我们中国则是强调集体主义思想:万众一心、众志成诚、孤掌难鸣、众人拾柴火焰高、其力断金等。此外,中国人通常是重义轻利,比如:舍生取义、大仁大义、视死如归等。但西方国家更加强调的是个体的利益,比如: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一鸟在手胜于两鸟在林)、Everyone for himself but god for us a11(人人自顾,上帝顾人)。

二、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不只是对两种语言进行形式上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实现两种文化之间的互相兼容与渗透。因此,为了准确的传达出文化信息,翻译者就必须要注意采用一些翻译方法。

1直译

直译指的是根据原来的结构与意义直接将源语的词句转译为译语的词句,也就是使源语能够在保持自身的形式同时不使自身的意义失真。这种翻译方法可以让源语的民族色彩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也可以使译语读者接触到大量的异族文化,进而丰富目的语的表达方式。例如,“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条条大路通罗马”等,都是由英语直译过来而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习语。又如,把“挥金如土”翻译为“spending money like dirty”,就要比选择现成的英语成语“spending money like water”要好,这样既可以不影响对于原文涵义的理解,又可以保留汉语自身的特点。总之,直译注重忠实于原文,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方面都尽可能的追求“信”,不过这绝不是说要在翻译中单纯的进行机械的形式上的转换。直译能够使原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巧妙的手法以及独特的民族风格得到保留,特别适合于那些仅为某个民族所独有的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词语。

2意译

倘若直译不能完全体现出原作的风格或者是导致了目的语读者理解的障碍,这时就必须要采用意译的方法。意译指的是把其他民族语言中没有等值物的词语根据汉语的构词成分以及构词方法来进行仿照。比如把“hold a wolf by ears”翻译为“骑虎难下”;将“as thick as thieves”翻译为“亲密无间”;把“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翻译为“本末倒置”。反之,将汉语中的“糟糠之妻”翻译为“the wife who shared her husband's hardships”;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翻译为“each of us shows his true abilities”等,这些都是运用的意译法。与直译相比的话,意译通常更加注重整体意义,使译文流畅自然,而对于细节比较忽略。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将直译与意译的关系看作是一种“形合”与“意合”的关系。

3音译

音译适合于一些专有名词(人名与地名等)以及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在音译里,汉字不再进行表意的功能,而是只表音。例如“Beatles”是流行于20世纪60―70年代的一支英国的吉他乐队,音译为汉语是“披头士”,从这个词我们便可以想象到这个乐队的整体形象与风貌。又如“cod”音译为汉语是“酷”。这个“酷”字就将当下年轻人追求前卫与新潮以及与众不同的个性精神传达的淋漓尽致。

4信息的增删

因为英语与汉语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双语进行转换的过程中,有时为了使源语和译入语的表达在概念上达到一致,译者往往要对语言形式进行适当的变通。这种“变通”就表现为对信息进行的增加和删减。比如,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翻译为汉语则是,这是一个隆盛之世,但也是一个衰微之世;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但也是一个愚蠢的时代;这是一个有信仰的新纪元,但也是一个充满怀疑的新纪元。在译文中,译者增加了3个“但也是”,这样就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原文中所描述的矛盾与对比,倘若不做这种增加的话,那么上下文就无法实现良好的衔接,也无法体现出源语的风格。

三、结语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其中所承载的文化含义也不同,因而它们在表达方式上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想处理好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翻译者不只是要具有对两种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领悟能力,还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修养,要努力让自己具备原作者所具有的意境与感情。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灵活采用多样的翻译方法,尽可能让译文传神和达意,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婕.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才智,2011(29).

[2]杨小勇.浅析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因素[J].疯狂英语,2012(4).

[3]张新宇.英汉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J].现代妇女,2014(7).

[4]巩坚.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汉互译中的语用失误[J].科技信息,2011(30).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