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青年教师思想政治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4 17:02: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青年教师思想政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青年教师思想政治

第1篇

关键词:人才强校;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指导

青年教师的发展将决定民办高校的未来,深刻影响民办高校培育人才的质量。因此,青年教师应该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态度。但是由于青年教师进入民办高校时间不长,缺乏教学教改经验,同时由于年轻教师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增强其政治觉悟很有意义。目前高校主要通过理论灌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提升不了其工作的实效性。青年教师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少,纯理论信息难以获得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内心认同。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活动比较匮乏,难以在教学科研中有突出和创新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待通过加强实践活动提升认可程度。因此,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纯理论灌输的同时,应该强调增强实践机会,注重指导的实用性。

(二)多简单说教少情感沟通

当今社会处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获取信息的速度和渠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年思想和民办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仍然遵循“看报纸,阅读文档”教育的老办法,只有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繁琐,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简单说教疏忽了青年教师的情感交流,难以形成青年教师的内化道德,也就无法成为外化动力,不利于民办高校教师情感交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该注重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交流,激发他们内在的热情,满足需求,增强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体验。因此,在民办学院和大学开展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将理论灌输和情感交流等方式融合开展,而不是停留在简单的说教,注入更多的情感交流,这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有意义的工作。

(三)考核机制不完善

目前评估青年教师奖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评奖的标准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职业道德、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其中最科研排在首位,其次教学,一般情况下忽视了职业道德。对于青年教师的评估有一定的片面性,对教师考核内容的思想政治素质,应该作为教师职业的先决条件。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这种过度强化教育水平,科研奖励,等级论文和出版物和其他评估标准的数量,导致工作态度青年教师,思想表现,教学变成正式的东西,极易在客观上误导青年教师。其次,由于青年教师还没有完全建立,考核标准,内容,方法的思想政治工作当前评估机制,所以它是不完美的。还有民办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对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检查评估只是从形式上例行公事,无法真正实现考核目标。

二、人才强校背景下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一)理论灌输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建立有双重含义:首先,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民办高校的发展,以及在人才强所背景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其次,民办高校要更好地适应人才强校战略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要求,构建和谐校园,应积极改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展现初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体现民办高校优势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加强为目的,改善是途径,加强与改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适应新形势,适应新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才、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应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制定了一系列适应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人才强校的的理念才能得到深入的发展。

(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增强渗透性和感染力

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政治教育体系。隐性教育是利用一切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等,思想政治教育,使细微的,使之更快地教育。因为青年教师的思维更活跃,过于显式地进行教育很容易导致叛逆的一代,同时,注重隐形教而轻显性教育,一定程度上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关注缺乏。提高校园文化,具有良好的感染青年教师,实现了环境教育功能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青年教师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乐趣和渗透性,将有意识注入同无意识熏陶相结合,提高思想渗透力和感染力。

(三)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

根据民办高校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实现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只有激发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贴近思想和实践,才能真正有效。教师最关心的是在高校的前景、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等密切相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重视青年教师实现个人价值和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展,优秀的年轻教师,处理好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生活和其他实际问题,根据不同他们的不同需求,或者他们的不同阶段,然后不同的内容和方式对比评价。

[参考文献]

[1]何永婵,窦黑铁.对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7).

第2篇

国外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Kyriacou和Sutcliffe1978年在《教育评论》上发表文章,将教师压力定义为一种由工作而产生的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经历。国内对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也有很多,比如秦平认为,教师职业压力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因所承载的职责、要求、期望等超出自己的负荷,并感受到对个人自尊和安全的威胁而产生的一系列消极情感体验,如愤怒、焦虑、沮丧等。黄依林、刘海燕认为,教师职业压力是指对教师个体要求与教师个体满足这些要求的能力不相符合的程度,是指教书育人这项工作对教师的要求超过了其个体能力水平,并产生的焦灼不安等一系列不良情感体验等等。于超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压力”探析》一文中,从思政课本身、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现状、社会和高校为思政课教师提供的发展空间、时代变迁改变人们对思政课的态度4个方面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压力”加大的原因,但并未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综合国内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来看,这些研究存在的不足在于:研究方法上,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相对不足;研究对象上,关于中小学教师压力的相关研究较多,研究高校教师的也不少,但是专门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研究相对不足,同时更没能及时的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状况。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成因探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教师中一个普通又“特殊”的群体。教师不仅要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和道德思想教育,要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回答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等等。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教学水平,更要具备坚定的信仰,才能从容的解决当理论与现实冲突时自身的困惑和学生的困惑,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容易面临缺乏对自身理论的自信和教学能力的自信这双重的压力。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来讲,由于其个人经验、思想水平、发展程度、社会阅历等多方面不足,可能问题会更甚。教师职业压力是个体在职业生活中因所承载的职责、要求、期望等超出自己的负荷而产生一系列消极情感体验,迫使人们作出偏离常态机能的改变和反应,这种改变可能是生理的、心理的,也可能是行为的,比如抑郁、焦虑、沮丧、疾病、极端行为等。毋庸置疑,职业压力的存在会给教师本人的幸福与安宁带来负能量,影响其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也必然会对学生、学校的发展也带来不好的影响。在今天这个信息化、“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压力,这在工作负荷、教学效果、工作适应、职称评聘、科研方面、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可能都会有所反应。其压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一)课程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的特色,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倾向,容易使学生产生天然的反叛情绪。经常有专业课老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上课就是“吹水”就行,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任何人都可以做。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可是在价值观多元化、社会不道德现象丛生、信息爆炸的时代,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冲击。这些都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加深了难度,而年轻教师经验不足更是苦于应对这个挑战,容易产生主观预期、付出与现实效果、回报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产生挥之不去的压力。

(二)自身原因。西摩•萨若森曾说过“教师这一职业与其他所有为人类服务的行业一样,从工作中得到满足是职业要求和个性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职业压力的产生也是职业要求和个性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样的工作,有些人却可以将压力转化出去,而有些人则无法排遣压力。辩证法认为,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存在也跟本身个人原因有密切关系。比如: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能力、自我减压消遣、人格心理条件、人际关系等方面。

(三)外部原因。首先是学生的原因,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和不重视给教学带来难度,很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可有可无,学的都是对学生没用的东西,殊不知专业课教给学生的是知识、技能,是安身之法,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给学生的却是做人之本。其次是组织的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在工作环境、课题申报、工作负荷、职称评聘、生活压力、职业发展、社会认同等方面存在一定期望差。这些因素都可能会给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带来职业压力。

三、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建议与对策

(一)从个体角度看,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要学会自我调节。1835年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地存在下去。”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要明确自己这份职业的重要意义所在,因为我们的幸福也将属于千百万人。所以教师一方面要正视工作中的压力,正确的认识自己,保持良好的人际沟通,将心态放平和,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休闲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另一方面,要认真钻研业务,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紧跟时代潮流,努力做一个受学生尊重和爱戴的好老师,有效提升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成就感,增强职业认同度。

(二)从学校层面来看,要给予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更多的关心和重视。校方首先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关规定,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内形成正面的舆论环境,还要切实加强对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教育引导,完善青年各项考核考评机制,平衡工作负荷,着力解决青年教师实际问题,关注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平台,为青年教师创设较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等,美国经济学家格兰斯和博克认为,来自同事的信息支持、实践支持以及情感支持能增加教师对工作的自主性,提高个人成就感和工作表现欲望,从而降低工作压力水平。相信通过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定能使责任重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在一个充满人性化的环境中工作,保持心情的舒畅愉悦,从心理上、思想上产生对工作的感情,减缓其职业压力。马克思曾说过:“重视作为我们职业的基础的思想,会使我们在社会上占有较高的地位,提高我们本身的尊严,使我们的行为不可动摇。”

第3篇

一、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较低的原因

就我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情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较低,造成这一原因的影响因素主要受到社会环境、教师自身原因、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制度四个方面的影响。

(一)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对人们的影响较深,高收入、高地位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的追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生活也以经济为中心,更多的人希望获取更高的收入,对金钱利益看得更重。这样一来,青年教师受到当下社会风气的影响,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产生一种迷茫的感觉,对工作的热情也随之降低,放松了自己对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教师自身原因

受到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的影响,加之自身所学专业知识的限制,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存在较大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并没能有效地针对这一差异,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较低。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注重于理论知识,对现实生活关注较少,导致青年教师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让青年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种抵触心理。

(三)工作环境

青年教师一般都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他们的身心并没有真正的成熟,由学生向教师的身份转换,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青年教师的心理,依然有着大学时候的开放性特点,对新鲜事物有着较大的好奇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很难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较差。

(四)工作制度

医学院校的青年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激励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和实效性。医学院校针对这一问题,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来说,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措施分析

(一)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和现实作用

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青年教师发展实际情况,将政治教育工作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注重解决青年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政治热情。

(二)以特色教育手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

青年教师多数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实际应用。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可以利用党建活动项目制、青年教师职业能力素质大赛、青年教师文明岗等活动,激发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提升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注重激励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行业文化和规范

【中图分类号】 G6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0-100-2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育的未来,是高校发展不可或缺的薪火传承的力量。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觉悟,用科学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是发展高职教育事业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紧迫任务。在我国,每所高职院校都有其特定的服务行业,行业定位或依附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根本。可见职业教育发展没有企业参与和支持是办不好职业教育的。所以,开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注重行业特征,融入本行业的文化、职业操守、职业规范。

一、问题的提出

每所高职青年教师大多具有学缘关系和本专业行业背景,从职业语言环境、教师生活圈子、价值观念、文化传承、工作方式、思维模式等方面,无不烙下行业的痕迹。

如:轨道交通行业特征,安全第一、半军事化管理、铁的纪律、工作规范、责任心强;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环保、节能”三大意识,“诚信守法、吃苦耐劳、责任奉献、团结合作”四大品质;医药行业,仁爱、敬业、精术,把救死扶伤,人命关天当成头等大事,即仁心仁术;装备制造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下讲究质量目的、标准和体系,养成严谨、求实的作风。培养具有精湛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的创新精神;服务流通行业,“供应链一体化”模式下,秉承公平、公开的原则,利益的分配上秉承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

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工作要求、对象、过程和职业道德品质,如医生在冬天将手放在口袋里;服务员接待顾客面带笑容;公司白领着装统一规范;教师诲人不倦;执法者公正无私等,这些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的表现,既是企事业发展的“软实力”,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涉足的领域。

二、文化融合与思想政治工作切入

高职院校文化一种是校企合作核心层企业的强势文化渗透,将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引入为学校文化和价值观。另一种是职业教育集团成员之间的文化寻求一种认同和包容,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包容,不断磨合,不断改变和适用的过程。

既然行业文化的融入不可避免,那么在鼓励青年教师成为“教学名师”、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过程中,行业的文化、职业操守、职业规范就是形成师德师风的基石,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激发团队精神、团队意识,唱响“劳动号子”,鼓舞在困境中的团队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并且要编出有共同价值观的“劳动号子”即组织理想和文化用来维系团队的凝聚力、创造力。

三、基于企业需求工作途径

高职教育将服务对象训练成企业准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使教师长期处于企业的理念和规范当中,每年下企业现场锻炼成为必然。一要解决好校内教师工作状态,一般不坐班、个人按教学计划、科研任务或项目要求独自完成,接受中期考核、教学督察、教改和科研进度评估等的实际。二要解决好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制定每周学习安排,每季公布一次学习考勤情况。三要解决好强制执行制度,参照企业班前会制定考核记分或一票否决。但“好制度不于好表率”,干部的表率是风正气顺、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根源。四要解决好管理方法与途径,坚持“对症下药”、“对事不对人、敢于承担责任、奖惩分明、提供发展条件和机会”处事原则。“有好思路也要好的作为”。

(一)个人与院系观念异同

个人认同:能融入组织中,在接课、培训、评比中,感到公平、公开、公正,与其他教师间关系融洽,完成本职工作应得到相应的报酬、院系认可,工作中表现为热爱本职工作、关心学生成长、关心院系发展。

院系认同:与办学宗旨相一致的理想、文化,成为组织成员的自觉言行。

组织与个人间的矛盾。个人方面:在时间安排上的自由;参与社会、企业知识与技术传授和服务的自由;与组织项目完成需要组成项目团队与个人提供服务产生的报酬的个人收益之间的矛盾。组织方面:将利益驱动,名利、机遇、成长环境,出国考察、培训和各级脱产学习作为院系项目完成后,对承担项目人员的补偿。

现有管理体制,教师从事所有工作都是以课时计报酬。而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淡薄名利、占用时间、精力,做默默无闻的事情,由于利益矛盾,个人往往采取抵触、消极、推诿、找各种借口躲避。

(二)个人与院系共同需求

在个人成长和组织发展中,个人成长是关键,组织发展要靠优秀青年教师去推动,最终要落到青年教师身上。爱护人才、解决青年教师实际问题要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抓手。一要解决工作态度、吃亏心理、等价交换、爱自己的职业、工作有乐趣。二要解决唱好“劳动号子――学校理想与精神”。有意识提升组织和个人行业文化意识,善于表达自身或团队的诉求。共同认识到每个人的“个人最好成绩”铸就了学院的内涵与个人发展的基业。

四、收益与风险控制

思想政治工作的收益表现在与人才培养和青年教师的成长相适应。客家文化有:“伤心去奋斗、开心就幸福”,宗旨:先伤心、后开心。

收益关注点:1.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关注个人职业规划与职业教育行业规范、职业操守的要求。2.行业文化和价值观,能贯穿到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3.从师资学缘结构分析,专业教师一般都来源于同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行业特色更容易被青年教师接受、产生共鸣。4.引导教师在行业上做精、做透、做出权威。

风险控制:1.对具体事情不能无限制的放大。管理者不能。讲究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格力电器公司总经理董明珠说:“管理不‘狠’,团队不稳。”她又说:“群众的意见一定要听取。干部是风,员工是草,风往哪边吹,草往哪边倒。”2.防止教师职业行为与办学方式的脱节。最终使青年教师有良心良知,成为专业教学骨干。

参考文献:

[1]朱有志.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2]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湖南省教育厅组编.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

[4](美)伯利斯坦.富人凭什么[M].王笑东,译.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

[5]星云大师.舍得[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6]宿春礼.思路决定出路[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6.

第5篇

一、部分青年教师思想状况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部分青年教师思想状况产生一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其主观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对教师道德观念的影响。在世界一体化中,价值观多样化形成道德观念多元化,客观上冲击了现有的道德观念。二是在学校的快速发展中,有些教师不能很好的适应学校快速发展带来的压力,或者因为因工资、住房、编制等切身利益问题尚有困难不能很好解决而产生消极懈怠情绪。三是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部分领导存在着重教学科研,轻思想工作的意识。四是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方式方法还不够,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二、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发展;正视利益,追求精神”的工作理念,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先进的事迹激励人,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

2.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个人发展相结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三、加强与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架构,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学校要建立健全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宣传思想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分管人事和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党委宣传部牵头,党委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学工部、工会、团委等部门协同配合,各二级党委(总支)具体实施,努力形成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合力。

(二)建立健全思政教育体系,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引导

建立健全青年干部培训班、辅导员培训班、教师周三学习日、新教师上岗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思政教育培训制度,坚持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培训班、读书班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增强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同时将学习内容与学校中心工作、本单位工作、青年教师关心的问题结合起来,充分调动青年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将青年教师的思想统一到党委决策和学校发展上来。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教育,组织开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师德师风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强化校史校情教育,把校史校情等校本知识融入新教工入职教育体系,增强青年教师爱笑荣校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三)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完善考核评价和监督机制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使教职工的思想、道德和作风建设目标明确、有章可循,完善师德评价体系[2]。探索建立社会、学校、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审和评优奖励等工作的首要标准,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

(四)建立健全青年教师激励机制,树立先进典型

大力倡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好风尚,结合学校实际,在青年教师中建立健全各类先进个人评比办法,开展各类争先创优的评比活动,如“三育人”先进个人、“十佳育人模范”、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并在教师节之际,开展青年教师先进典型的表彰大会,同时校报、校园网、宣传廊上开辟师德师风专栏,大力宣传师德典型的优秀事迹,努力营造树师德、铸师魂、正师风的良好氛围[3]。在学生中开展“网上评教”和“我心目中最喜爱的教师”评选与征文活动,形成师生教学相长、相互激励的良性互动[4]。

(五)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关心机制,关心解决青年教师实际困难

完善教代会制度,增加青年教师代表比例。增强校(院)务公开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完善校领导和职能部门领导信箱、领导接待日和座谈会等制度,支持和引导青年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青年教师、与青年教师谈心谈话制度等人文关怀机制,及时主动了解青年教师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建立家庭困难教师档案,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完善收入分配机制,逐步改善青年教师收入待遇,采取积极政策,为青年教师提供过渡性住房保障,并依托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解决青年教师子女入学难等问题。

(六)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搭建发展平台

建立健全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青年教师成长特点的用人机制,完善重师德、重教学、重育人、重贡献的考核评价机制,创造有利条件,搭建发展平台,促进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完善青年教师外出交流、进修和挂职锻炼制度,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创新教育培训载体。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加强对青年教师业务发展上的传帮带。开展“青年博士联谊”、“优秀青年教师论坛”等活动,加强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创造破格聘任和晋升的机会,把政治坚定,教学管理成绩优良的青年教师纳入后备干部和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七)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化文化育人

拓展校园文化平台,科学规划与学校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相匹配,满足青年教师需求的大学文化建设项目。大力弘扬校训和大学精神,塑造“人文、大气、学术、高雅”的文化品格,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增强青年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成立、参与各类文体俱乐部,丰富青年教师业余文化生活。重视青年教工文化品牌的培育,以拓展群众文化平台为抓手,鼓励青年教工组建文化活动团队,形成品牌。

(八)创新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创新青年教师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运用校园网、网络电视台、微博等校内各类网络宣传媒介,积极占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在学校思想政治精品课程网站开设网络教育服务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学习交流,提高运用网络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加强舆情分析,定期形成舆情报告,有效应对涉及青年教师的舆论事件。建立青年教师思想动态研判工作制度,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思想动态研判工作,准确把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青年教师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第6篇

【关键词】青年教师 思想政治工作 原则 途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0-0045-02

近年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不断加强,但关于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还相对比较薄弱。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未来的希望和继往开来的中坚力量,其思想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教书育人效果,关系到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2013年5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方向。高校应在贯彻《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不断创新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增强工作实效。

一 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特点及思想状况

高校青年教师绝大多数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在政治上,有较高的政治觉悟,理想信念坚定;在工作上,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良好的师德修养,他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具有良好的开拓创新精神,业务能力较强,很多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力量。但同时也应看到,部分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部分青年教师思想状况存在滑坡现象

在利益多元化和经济行为自由化、开放化,以及社会思想文化多元等因素的影响下,一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出现了偏差,少数青年教师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等不良倾向,出现了价值取向功利化等行为倾向。

2.部分青年教师有特殊的思想和心理压力

青年教师由于所处的特殊位置、承担的特殊使命,特别是在住房改革、人事制度改革、职称聘任改革等过程中承担着特殊的工作和思想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状态。

3.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健全

多年来,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没有专门从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垂直工作体系,而且没有建立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更缺乏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机构。因此,难以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难以实施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4.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创新

一些高校的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缺乏创新,主动性和针对性不强,特别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途径亟待拓展,形式需要不断创新,载体需要不断丰富,避免被动应付。

二 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需把握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这是做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广大青年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理解青年教师的特点和需求,努力为青年教师梦想的实现搭建平台,同时,积极引导青年教师把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青年教师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

2.目标性原则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为此,在确定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时,应始终面向全体、注重发展,力求通过政治上主动引导、专业上着力培养、生活上热情关心等“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3.差异性原则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应关注和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根据教师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引导,使每个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都得以提高,最终实现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

4.系统性原则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既需要党、政、工各部门通力配合,形成合力,还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教育引导,使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盘考虑,系统推进。

5.创新性原则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固守传统,必须与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相适应。必须把创新贯穿于工作各领域,使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充实新内涵,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 增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途径创新

1.加强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

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武装青年教师头脑。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宣讲会、报告会、培训会等,广泛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中国梦”宣传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不断创新学习模式,丰富政治理论学习形式,使学习宣传教育覆盖到青年教师的各个层面,不断增强高校青年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要认真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标准,建立师德考评制度,使师德真正纳入高校考核“硬指标”体系,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媒介,宣传师德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先进事迹,通过师德典型复制和榜样引领,引导青年教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教书育人使命感,自觉投身实现“教育梦”、“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3.加强人文关怀

坚持把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业务上,多给予关心指导,在相关政策制定上适当向青年教师倾斜,加强对青年教师业务上的指导,积极为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搭建平台。生活中,多给予关怀帮助,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青年教师、与青年教师谈心谈话等制度,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上面临的实际困难,在人文关怀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要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定期举办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普查、设立教师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等,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加强心理疏导,舒缓其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感,促进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和谐。

5.探索案例工作法

案例法,即运用采编、筛选出的生动案例,启发工作思维,引发借鉴和思考,改进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方法。引入案例法,有助于突破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局限,以成功鲜活的案例为借鉴,“举一反三”地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各种思想问题。各高校应结合教育部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案例评选表彰的有力时机,通过开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案例征集、评选、表彰、研讨等形式,挖掘、推广、积累一批优秀案例、创新案例、特色案例、经典案例,以案例为突破口,激活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动力,丰富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6.创新网络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阵地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化的迅猛发展,网络对广大青年教师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拓宽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高校应充分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手段,通过建设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主题网站,开通青年教师思想博客、微博等,不断拓展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平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同时,积极研究互联网传播的新规律、新特点、新趋势,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强化网上言行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提升青年教师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7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办高校各方面的水平明显提高,管理机制不断革新,教师思想不断进步,所以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也需要创新。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创新,主要是通过实践探索实现的。加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要结合民办高校的优势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经验,在小部门进行探究式管理,并分析其成效,才能实现真正有意义的创新。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有很多,根据这些研究中所总结的经验改革,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创新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大部分研究都是针对公立院校,并未结合民办院校特色,所以那些经验和理论是否同样适用于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还有待考量。下面本文将结合民办高校的特色,分析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四线政治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

教师的发展关系着学校的发展,一支素养高尚、思想积极的教师队伍可以在学校引领一股新思潮,进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方面的创新,是立足于长远发展的明智决策。首先,结合民办高校的运营机制,从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上进行创新。以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假、大、空现象严重,重复以前的内容,没有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所以在后续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内容。一是端正教师的思想态度,调动工作积极性。民办学校是由社会集团、集体和个人创办的,其经营机制是自负盈亏,相比公办院校,民办院校的命运受自身发展的影响较大,因此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才有长远的发展。民办高校中,教师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方面的创新,要着重增强教师对工作的热情。态度决定高度,如果每个教师对学校发展都充满信心,时刻以工作为重,以学生为本,那么民办高校也会取得大进步,大成就。因而调动教师积极性,是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措施有奖励制度,量化考核,监督管理,更重要的是让教师在这个环境中感到快乐,并体现自身价值。借鉴大型私立教育机构关于教师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经验。民办大学与大型私立教育机构虽然有诸多不同,但在相同的运营机制下,关于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方面应该有相似之处,有些经验值得借鉴。其次,在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法上进行创新。在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制度上,很多高校没有高度重视,没有一个专门的团队来专门负责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导致了一些教师的思想松散,行为懈怠。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显示出学校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也能够促进教师积极地反思自己思想中存在的偏差,并及时调整。思想政治工作不同于具体工作,它好似一艘船的舵,定好大方向,从大局出发,以大政治环境为背景,整体地对青年教师进行大教育,给教师们灌输认真工作、谨慎做人、关爱学生、热爱祖国的大思想。

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结合民办高校的特色,进行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是保证民办高校不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民办高校在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的研究应更关注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长江大学物理学院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其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文化素养、人文情怀是高校建设和自身发展的重要内容。

长江大学,虽是湖北省属地方高校,但十分重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物理学院更是如此。物理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6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29人,青年教师占全院专任教师总数的51.8%。为了把青年教师培养成师德高尚、思想纯净、专业扎实、关爱学生的优秀教师,该院着力营造纯洁、宁静的教育环境,自2003年以来,十年如一日地坚守教育的道德和责任,保持教师的宁静与纯洁,在淡泊名利、克服享乐、尊重学术、减少浮躁中给教师营造纯净的环境,让教师安于职守、潜心研究、严谨治学、乐于奉献,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开展“修师德、练师能、育师爱”一系列创建活动,收到实效。

一、工作思路

“师德、师能、师爱”是对教师综合素养的全面体现,师德为魂,是教师的职业精神;师能为本,是教师的职业功底;师爱为情,是教师的职业情怀。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树德立人”的工作理念。“树德”就是树立教师的职业信念和职业道德,培养教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道德精神;“立人”就是培养道德高尚、专业扎实、能力突出、关爱学生的优秀教师。为此,以“师德”、“师能”、“师爱”为抓手,开展了持续有效的创建工程。

二、主要做法

(一)修师德,坚守道德良知,做仰望星空的学者。

结合物理学院基础学科特点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青年教师中倡导“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精神,提出“坚守教育的道德良知,保持教师的宁静与纯洁,把冷板凳坐热,把学问做实”的队伍建设口号,开展一系列思想建设工作。

1.营造氛围扬师德。通过设置文化走廊、思政工作专栏、电子显示屏等阵地,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大力宣传身边师德模范事迹,增强青年教师师德意识,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

2.组织学习明师德。采用政治学习、党员组织生活和专题教育报告等形式,大力开展师风师德学习活动,每月制订学习计划,编辑学习资料,组织校内外专家做专题报告、开展学习讨论,收到良好的效果。

3.爱岗敬业塑师德。采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教授、博士下班级”、党支部联系班级、党员教师与学生结对帮扶等实践活动,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进一步强化师德意识和师德修养,全院教师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甘为人梯、严谨求实的师德师风逐步形成。

4.加强管理促师德。学院建立系列管理制度,加强对青年教师行为规范、教学规范、科学研究规范的检查管理力度,并与青年教师年度考核挂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二)练师能,夯实职业功底,做学为人师的表率。

物理学院把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推动学院发展的根本,把青年教师的培养看做是学院发展的未来,坚持“培养有决心、引进有胸怀、稳定有政策”的方针,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政策激励。实施青年教师学历提升工程,在2008年启动了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出台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意见》等相关制度,对青年教师在国内外访学、申报项目、科学研究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2.结对帮扶。采取“一传、二带、三给”的做法,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一传”就是把学院的优良教风和学风传承给青年教师;“二带”就是选拔以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程庆华老师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导师,全方位进行言传身教,帮助他们建立人生和职业坐标;“三给”就是给机会、给动力、给环境,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3.团队培养。着眼于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把每个青年教师按照教学课程和研究方向分配到相应的团队,通过“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教学网站建设、教学网站管理”三项现代教育技能培训、“一口话、一笔字、一幅图、一个课件”四项能力训练,“登台课、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比武课”五类课活动,“备、教、辅、改、考、评”六个教学环节严格管理,培养青年教师的执教能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4.目标管理。年初采取个人年度任务申报、学院审核、院长与教师一对一协商等方式,与青年教师签订任务责任书,分别对青年教师的学习与发展、教学与科研、社会服务与学生指导等方面设定目标,年底对达到或超过目标者给予贡献奖励。

(三)育师爱,培育教育情感,做关爱学生的良师。

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大业,教师天职。物理学院始终注意营造关爱学生的氛围,要求全院教师努力践行“尊重学生是前提、了解学生是基础、关爱学生是责任、成就学生是目标”的育人理念,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完善关爱学生的工作机制。学院基本实现了班主任博士化,落实了领导干部、辅导员、班主任下寝室工作制度、教工党支部联系班级制度、任课教师与学生座谈交流制度、学生事务接待规范、困难学生关怀制度等,并建立了检查考核机制。

2.落实关爱学生的沟通渠道。按照“面对面,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要求,开展青年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式谈心、党员教师联系学生等交流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尊重、关爱和指导,真正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育人目标。

3.搭建关爱学生的成长平台。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院有针对性地安排青年教师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制作与科研指导、专业学习指导、考研指导、个性特长指导等多项工作。近五年来青年教师先后给学生开讲座、作报告30多场,帮助学生稳定专业思想、做好学习规划、辅导考研、联系考研学校和导师等工作达300多人次。

三、主要成效

通过近十年的建设和积淀,长江大学物理学院坚守教育的道德和责任,坚守高校的宁静与纯洁,用高尚的道德净化人,用职业的精神影响人,用丰富的活动吸引人,用良好的政策激励人,用先进的典型引导人,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培育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淡泊名利、克服享乐、尊重学术、减少浮躁中给教师营造纯净的环境,培育青年教师忠诚教育事业、关爱学生、乐于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很好地解决像长江大学这样一类省属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困境,形成自身的特色。

(一)提升了思想境界,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

通过“立德树人”工程建设,青年教师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刘素静老师在2012年全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并获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谢丽、张静两位老师分别于2008年、2010年获得全省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并荣获全省青年教师教学能手荣誉称号,曾晖、熊艳、赵俊三位老师被评选为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张华峰老师在2012年评选为为长江大学“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该院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二)练就了专业能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专业能力明显提高。在连续三届全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该院3名教师代表学校参赛,1人获得一等奖,2人获得省三等奖;在连续四届的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8名青年教师参赛,7名获得一等奖,1名获得二等奖;近年来,10名青年教师获得学校“优秀教学质量奖”,3位教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4人主持过省级科研项目,3名青年教师获长江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三)凝练了学院精神,产生良好反响。

十年来,该院不断完善和发展“立德树人”理念,建立了“修师德、练师能、育师爱”的工作体系,创立了“一传、二带、三给”工作方法和“三项技术、四项能力、五类课程、六个环节”的工作措施,建立了一系列师德、师能、师爱建设的规范性制度,形成了“隆师敬业、自强不息”的学院精神,各项工作在学校居于前列。

《湖北日报》等媒体以《领导学生推心置腹》、《金牌保卫战》、《三连冠的背后——物理学院青年教师培养探秘》、《不凡战绩的背后》、《修师德、练师能、育师爱——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等为题对该院青年教师培养情况进行了多次专题报道,在校内外产生了良好反响。

四、经验启示

(一)广大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主力,他们的思想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使教育者先受教育,从而提升教育者的思想境界,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真正让教育事业变得更加崇高,让教师队伍变得更加纯净。

(二)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育是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长期坚持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育,不断完善对青年教师培养和教育的体制机制,始终全方位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未来才有希望。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切实把握青年教师的思想行为特点和职业诉求,找准切合点,提高针对性,增强实效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做到虚功实做。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立德树人理工科青年教师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036-02

立德树人,是指树立德业,给后代做榜样,培养人才。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培养要贯彻中央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由于理工科院校教师构成的特殊性,加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立德树人思想教育具有特别的意义。

一 理工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现状

理工科大学生在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处事原则等方面与普通大学生具有共性,但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同,长期受教育的方式不同,也形成了独特的个性,理工科大学生有以下一些特点:

1.注重理性

理工科大学生,更擅长逻辑推理而不是归纳推理,偏重于理性,养成了逻辑思维的习惯,遇事比较沉着冷静,当他们通过自己的推理对某些事物产生认同后,会坚决支持、参与,但如果被他们否定,也就会被拒之于千里之外。

2.注重现实

理工科大学生由于思维定式的影响,学习的东西通常是现实世界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因而在对事物的看法中,比较注重现实,不喜欢空泛之谈,痛恨形式主义。

3.机械性

由于理工科的学生对问题的看法都习惯于一是一、二是二的逻辑思维,有时甚至会钻牛角尖。因而,难免会有一些人对问题缺乏灵活多样的分析,有时候看问题可能会比较偏激,表现出棱角分明、较为固执的性格。

4.洁身自好

理工科大学生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客观上造成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热衷,而对社会科学的冷漠,进而产生对政治的冷漠,有的人甚至认为自然科学才是“科学”。因而,容易产生只注重学习专业知识,对专业以外的事物并不感兴趣的特点。

二 当前理工科院校青年教师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理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基本为“80后”,一般为毕业于相应的理工科院校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这些青年教师在长期接受理工科学习中也形成了更加牢固的理工科学生特点,在岗前培训时又缺少相应的立德树人思政教育,造成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对学生立德树人思想的培养,认为只管上好自己的专业课就行了,把科研开展好就没有其他责任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事。忽视了言传身教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长期的特立独行使学生也缺乏责任感。部分青年教师存在身份认识滞后,没有及时认识到自身已是教师的现实,对一些社会现象或缺乏立场性分析,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不能起到正面效果。

当前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社会呈现多元化发展,难免会产生一些丑恶现象,这些现象对青年教师产生了强烈的负面影响,没有看到社会基本面是好的,他们甚至在课堂上会穿插一些对突发重大事件的评论,都会对大学生产生“负能量”效应,起不到立德树人的作用。在现实中,青年教师要适应岗位,要结婚、购房还贷,面对种种现实与压力,渐渐迷失了自己的理想信念,甚至学生时代养成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了动摇。理想信念的缺失和价值观念的摇摆使青年教师立德树人的基础内在动力也消失了。

理工科青年教师对文史类知识轻视,淡化了文史类知识对人生的重要作用。理工科青年教师走上大学教师这个岗位,不只是要把精湛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成为学生在专业上的导师,还要用道德去感化学生,使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树立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基本价值观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绝不可能仅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责任,它同样也是所有教师的共同责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良好效果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就能达到的,它一定是所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共同影响的结果。缺乏文史类知识,理工科青年教师就很难真正成为一名道德高尚具有人格魅力和感召力的大师,立德树人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三 加强和改进理工科院校青年教师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理工科院校和青年教师是一个相互联系依存的整体,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和青年教师都有其自身特点,理工科院校应该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青年教师营造一个实现个人理想、愿景等人生价值的场所,培养青年教师成为师德高深、教学和科研业务出色、自愿成为乐于教书育人的好教师。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理工科院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唱响正能量旋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理论的学习、榜样的宣传,使接受教育者改变思想,从而在行动上向既定目标靠拢,达到良好的效果。在理工科院校青年教师中开展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立德树人重要性上进行讲解,要在立德树人方法论上进行详细介绍,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来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更新丰富,如举办立德树人沙龙、研讨会等。从学校层面树立标兵,宣传一些德高望重的教师立德树人的事迹,使整个校园形成一种浓厚的立德树人氛围,让“立德树人”的正能量影响到广大青年教师。

2.鼓励青年教师进步成才,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

一个人要有“精气神”,一个单位同样也需要“精气神”,培养青年教师追求进步、立志成才、积极向上的“精气神”是理工科院校内涵建设的具体表现。有了这样的“精气神”,青年教师才能从生活基本面跳出来追求更高的需求,才会去坚持自己的理想,才能在教学和科研中投入精力,才会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才不会得过且过,才会去思考立德践行树人。理工科院校通过各种举措在青年教师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鼓励青年教师在学历提高、科研申请、教学水平上形成互相竞比,从经费和机制上保障青年教师能获得向上通道。

3.关心青年教师生活,凝聚集体向心力

从生活层面关心人的做法,在其他社会组织广泛采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这种做法会使组织成员对组织产生强烈认同感。理工科院校要发挥工会组织功能,切实关心青年教师生活中的问题,尽量满足青年教师共性问题,如上下班交通、恋爱婚姻、住房等,这些问题看上去不值一提,但如果做好了是能增加学校凝聚力的,也可以增强青年教师的归属感,会产生青年教师的集体向心力,使青年教师真正发自内心地愿意为学校贡献力量。

4.加强人文素养,重拾师德行范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针对理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在人文方面的不足,要采用多种方式来加强人文素养。重读经典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推荐一些必读经典和选读经典,以完成论文的方式来考查经典阅读情况;外请人文专家讲学也是一种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补充一些人文知识,提高个人人文修养;也可以与孔学堂进行合作,推荐青年教师去孔学堂听讲,一般请到孔学堂来讲学的都是一些在人文方面颇有建树的老师,所讲内容准备充分、吸引力强,易于接受。通过这些措施来加强理工科院校青年教师的人文素养,使其知识体系“理工科为主,人文为辅,文理结合”,用理工科知识探索自然科学问题,用人文知识思考社会问题。这样的一种知识体系能较好地克服理工科思维行为定式,使青年教师在立德树人问题思想上更容易去实践,更愿意从用德用行影响教育学生。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作用,对立德树人问题的探讨研究很多。本文针对理工科院校中青年教师这一群体如何开展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一定探讨,从理工科院校学生特点分析开始,切入到理工科院校开展针对青年教师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基本分析,从理工科青年教师存在的立德树人上的一般问题提出了进行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对策。进行此类探讨,对在理工科院校这一特定环境下树立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思想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