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提高社会治理效能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4 17:02: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提高社会治理效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第1篇

2011年,教育部为了推进高职院校改革的创新,引领高职院校的教育向科学化发展,颁布了《意见》。《意见》明确的指出,到了2020年,高职院校的发挥要协调现代化的教育体系,要体现出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职业院校的教育要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走出一条以就业为导向,倡导合作办学、合作育人以及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的路线。创新教育体制,深化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一、高职院校加强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一)社会转型的需要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过渡的过程,同时,也处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过渡的过程,是我国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建设现代化服务体系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点培训机构之一,因此,高度的重视职业院校的发展,加强对高职院校教育的改革,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加强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了教育和经济、行业的紧密联系。国家把职业院校的发展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发展的规划,促进高职院校的教育规模化、专业化。

(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放在教学首位,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中能力的培养就要求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自己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开办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响应教育改革的需求,建设出一条生产、建设、服务以及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机制改革,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二、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一)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高职教育加强和校企之间的合作,可以提高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高职院校要想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就要加强和企业之间多个领域的合作。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和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加强和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就是承接企业的各种项目,为企业的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学校创建起符合企业要求的实训基地,注重对各种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对学生科学技术的培养。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之余,举办各种创意大赛,让学生通过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设计出自己的作品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奠定一定的基础。

第二,加强对学生企业文化的培养。为了学生能够在毕业以后更好和更快的融入企业,企业可以把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带进学校,派企业的专业讲师或者是相关领导到学院去进行培训。为学生讲解企业的创建背景、企业主要的内部结构、企业的文化等知识,把企业的文化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为学生指明学生在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让学生有了学习的目标,为今后在企业中的发展目标更好的奋斗。

(二)政府健全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

推进校企合作,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把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放在首位,从而更好的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推动企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目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要充分利用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起有效的教育资源,调动起社会各个行业的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的教育中来,为校企合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政府要制定出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接受高职院校的实习生参与企业的实训和老师的实训,鼓励企业加大对高职院校教育的投入,让企业和高职院校敢于大胆的尝试,扩大校企合作的建设规模。同时,还要明确政府、企业以及高职院校教育职责的相关扶持政策,确保校企合作的专业化、制度化以及规范化,确保高职院校的教育建设资金,把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保证企业和高职院校合作的积极性。

第2篇

关 键 词:学校体育;校园体育文化;自我和谐;社会适应能力;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1-0073-04

Intrinsic mechanism for campus sports culture to enhance the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 college students

FU Qiang1,JIN Lin-qun2

(1.Zhejiang Technical Institute of Economics,Hangzhou 310018,China;

2.Zhejiang College of Construction,Hang zhou 310012,China)

Abstract: Basing the medium on self,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mpus sports culture and social adaption ability. Campus sports cultural edification received by higher vocation college students is conducive to forming positive self expression and achieving self harmony, while self harmony is conducive to forming excellent campus cul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nd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is close and very steady: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increases whenever self achieves harmony, or decreases otherwise; campus sports cultural refinement received by higher vocation college students can promote self harmony and thus enhance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campus sports culture;self harmonious;society adaption capability;higher vocation college student

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到现在,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社会输送了众多的职业人才,它是和普通高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它是根据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这就决定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生涯之前,就有意识、有目标地提高学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课堂教育、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3种渠道[1]。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是高等体育教育的延伸体,是深受年轻学生喜爱的重要文化内容,它已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在强调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今天,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是巨大而无可替代的,对学生的身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众多文献讲述校园体育文化价值中也提到学生受到校园体育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提及对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2-7],但是从未有研究揭示两者真正的内在机制。本研究以自我为中介分析校园体育文化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

1 校园体育文化与自我的关系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体育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体育文化是存在于学校环境中的文化形态,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它包括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精神文化。体育物质文化层[8]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和物质保障,主要包括体育场馆、体育器材、体育雕塑等与体育有关的物质实体。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层是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校园体育文化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意识的总和,包括高校体育价值观念、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体育情感、体育道德、体育理想、体育行为风尚等。体育制度文化是通过人的行为活动或行为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规制、守则,包括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代表队管理、业余体育竞赛、健身锻炼、各种体育组织、体育知识普及和体育交流等全方位的制度。“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各方面的直觉与判断,并产生情绪体验,它包括事实和价值判断。“自我”具有层次性,将自我分为学业自我和非学业自我,其中学业自我包括数学等具体学科领域,而非学业自我包括社会、情绪及身体自我[8]。校园体育文化从自我的各个层面来促进高职学生的自我,而自我达到和谐也有助于形成优良的校园体育文化。

1.1 校园体育文化促进自我的发展

1)校园体育文化提升学业自我。

学业自我指数学等具体学科领域文化知识的学习后对自己的知觉,它被自己行为的反馈与归因、他人的评价所影响,包括智力、态度、意志等等。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因此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和各种体育活动有益于大学生智力发展。人的许多高级思维功能取决于人的右半脑,由于大脑对身体的感觉和运动是对侧支配的,而体育锻炼又能经常活动平时较少活动的左侧肢体,所以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挖掘大脑右半球的智力潜能,发展人的智力[9]。李建明等[10]研究发现适当的运动和适宜的文娱活动可减轻学习引起的紧张,改善机体协调性,促进思维和提高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业自我。

2)校园体育文化提高社会自我。

社会自我需要人际认知与适应及社会规范和角色认知。从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来看,高职校园中的体育场馆、体育社团及各种体育活动,为高职学生交往提供了机会;其次校园中的体育场馆、体育氛围,其背后隐藏着相当大的教育意义,它对高职学生起着感召作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11-14]。从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来看,学校制定的许多体育工作管理规章制度,高度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体育竞赛,使得学生在参与中体验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同时也给高职学生提供一个社会角色演练的平台,提高学生的社会规范和角色认知。

3)校园体育文化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情绪自我。

情绪是个体对本身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短暂而强烈的反应,是一种主观感受、生理反应、认知的互动,包括正面或负面情绪,情绪自我就是对正面和负面情绪的认知。美和尊严是良好情绪体现重要指标。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曾评价体育文化价值:任何一个研究过古奥运会的学者都会发现其深远的影响在于美和尊严。体育这种“美和尊严”内在价值体现,使得每一个在校园体育物质、精神、制度文化熏陶下的高职学生心灵得到感化,情操得到陶冶,学会敢于并善于正视自己,面对他人的态度和智慧,同时能够尊重他人和自己。校园体育文化更多的是通过体育活动来实现,研究显示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体育活动可以改变学生优柔寡断、孤僻抑郁的气质,树立自信的人生态度,同时运动员的矫健身姿与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使学生感受到人类的生命力与进取力量之美[15-17]。同时有研究发现,在有竞争性的、开心的并且有节奏的体育活动过程后,会让人产生意想不到的短期情绪效应,进而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18]。

4)校园体育文化提高认识身体自我的正确性。

身体自我亦或身体自尊,是对自己身体能力的评价,包括对自己的相貌、身高、体重、运动能力等方面的看法。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从不同方面为增强学生的身体自我提供了有利条件,研究发现:参加体育活动者较之不参加者有更高的身体自尊,体质良好者倾向有更积极的身体自尊[19];运动参与者的身体知觉能力高于非运动参与者[20]。在校园体育文化中,学生通过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刻苦练习,塑造出健美的体魄,增强自身魅力,提高身体自尊,经过教师的指导在掌握高难度的动作过程中体验超越自己的成功;在体育比赛中品尝战胜对手的喜悦,这些都会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自我,促进自我的整体和谐,为成功地步入职业领域打造基础。

1.2 自我和谐发展有助于形成优良的校园体育文化

高职学生自我达到和谐发展,就会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估,从而产生和谐的情绪体验,并通过组织和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形成优良的校园体育文化。根据自我影响机制,社会和环境固然影响了高职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但是自我调节理论认为这个评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整合的过程,其中涉及到了关键性的动机变量与自我过程。能力动机理论认为个体对自我的知觉可以影响动机,从而影响其体育活动参与[21];孙延林[22]研究发现男生自我决定动机是参加体育活动的正相关预测指标。因此分析认为高职学生通过组织和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并在体育精神的熏染下建立了和谐的学业自我和非学业自我,形成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强化和刺激参与体育活动、规范自己行为的动机,促使他们更多的去锻炼身体,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同时学校也因此会加强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更多的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和参与热情,形成良性循环,此外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校园的向心和凝聚力,影响和规范着每个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优良的校园体育文化。

可见,高职学生校园体育文化和自我的和谐形成良性的循环过程,两者呈现互为促进的关系,校园体育文化对自我的发展关系重大。

2 高职学生自我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

关于社会适应能力的构成要素众说纷纭,难以确定。本研究所说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角度,根据社会的需求、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让学生具备积极应对,及时改变自身的属性、功能,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增强适应外部社会变动的能力。根据社会要素,认为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环境适应取向、人际适应取向和社会文化(主要指社会精神文化)适应取向,具体来说包括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社会规范与角色认知和人际认知与适应、合作与竞争和耐挫折力等方面。众多研究发现自我与社会适应关系密切,也相当稳定。王楠[23]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与社会适应有显著相关,自我概念对社会适应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我概念越高表现在学习适应、情绪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校园生活适应(社会规范于角色适应)等社会适应越高。自我同一性与社会适应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24]。高职学生在建立正确的自我后,使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统一与协调,社会适应能力也随之增加。当个人认识到知觉的自我与经验的自我之间有差距时,就会出现内心的紧张和纷扰,即一种“不和谐”的状态,社会适应能力随之下降。自我能力感也叫做自我效能,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李保娜[25]研究发现学业自我效能感高的高职生在学习方面较为自信,并且在学业上获得的自信会泛化到其他行为和领域,使他们能积极主动的适应新环境,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担任的各种社会角色的知觉;而社会适应就要认知社会的各种角色,社会自我水平高的人,在社会环境中所获得的经验相对较多,也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取角色的认知,从而更多的去认知社会环境中各种角色,确立自己真正的角色地位,从而提高社会角色认知,进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情绪自我包括对自己及他人的情绪认知及控制,它对社会适应能力也影响较大,郝宗英[26]研究发现情绪感知对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我情绪调控和对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总体认同有较高的预测作用。一般情绪自我水平较高的人具有较理智且稳定的情绪,能够及时感知到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新状况及其所带来的情绪变化,并合理运用这些情绪信息作出相应的决策,同时能够很好地识别及调控他人的情绪,具有很强的社交能力,相应的社会适应水平也较高;而情绪自我水平较低的人,一般缺乏对自身情绪的正确认识,常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自信心不强,人际交往较差,合作与竞争能力也较弱,社会适应能力相对偏低。此外身体自我对社会适应能力也有密切的关系,身体自我水平越高,对自我身体的认知程度也越高,提升显示或展示自我的能力也越强,从而也增强了自信、客服主观认知偏差,有助于产生人际吸引,同时能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并在潜移默化中使思维变得富有理性和弹性,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而人际交往能力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王军[27]研究发现:人际交往能力对自我和谐状况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不良的人际交往能力会引发自我的不和谐。因此以上认识,发现自我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也较为稳定,较为密切。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的熏陶下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表现,达到自我的和谐,而自我的和谐有助于形成优良的校园体育文化;其次自我和社会适应能力关系较为密切也很稳定,众多研究也证实自我达到和谐,社会适应能力也随之增加,反之就下降。因此,校园体育文化促进自我,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培根,林虹. 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的理论建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9):83-85.

[2] 刘建国,范秦海,朱云波,等. 华北地区普通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 体育学刊,2006,13(1):95-96.

[3] 肖丽琴. 体育运动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J]. 体育学刊,2007,14(2):79-82.

[4] 李树旺. 体育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证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09,30(6):71-75.

[5] 曹政玉.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人文价值功能及建构途径[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0):236-238.

[6] 魏琳洁. 校园体育文化与高校人才培养之研究-以独立学院为例[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7] 王慧,韩立森. 论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层次性及其功能解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1):91-93.

[8] 顾春先,邬红丽,肖波. 何文涛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研究[J]. 体育科学,2010,30(8):41-48.

[9] Stuart Biddle. 心理学在锻炼及与健康相关的相关身体活动中的应用[J]. 体育科学,2000,20(4):71-74.

[10] 李建明. 医学生参加文体活动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J]. 医学教育,2004(2):71-74.

[11] Berger B G,Cinman M A. Exercise and the qu ality of life[G]//Singer R N,Murpherm,Tennantlk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 p sychology. 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93.

[12] 喻坚.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J]. 福建体育科技,1997(2):52-54.

[13] 赵纲. 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114-116.

[14] 黄晓波. 培养大学体育精神的现实意义及途径[J]. 体育学刊,2012,19(1):82-85.

[15] 胥万兵. 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自我和谐发展的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7):83-85.

[16] 尹剑春,柏建清. 情绪调节体育教学模式对初中女生身体自我概念、状态焦虑的影响[J]. 体育学刊,2009,16(9):78-82.

[17] 邱芬,季浏,崔德刚,等.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情绪健康的调节作用[J]. 体育学刊,2011,18(2):86-90.

[18] 殷恒蝉,傅雪林. 对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分析与展望[J]. 体育科学,2004,24(6):37-39.

[19] 曾芊. 广州、澳门两地部分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比较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3):41-43.

[20] 何颖,季浏. 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对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影响及验证中介模型[J]. 体育与科学,2003,2 4(4):58-60.

[21] 任未多. 身体活动与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J]. 体育科学,1997,17(3):75-81.

[22] 孙延林. 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和自我决定理论:年龄和性别的差异[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7):78-81.

[23] 王楠. 大学生自我概念、亲社会行为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24] 陈晓,李爽. 青少年劳教人员和中学生自我同一性与自尊、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杂志,2013,21(7):45-47.

[25] 李保娜. 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第3篇

>> 基于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研究 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途径探析 警察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提升研究与实践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研究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提升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研究 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高职示范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扩散效应研究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实践与研究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供销系统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实践与创新 高职院校基于校企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实践与探索 提升高职院校外语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与途径 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医药类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研究 医药类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高职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技术应用型与高端技术性人才,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直接关系着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目前医药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现状,医药类高职院校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医药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现状探讨出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医药类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能力

0.引言

高职院校教育主要就是为社会提供技术应用型与高端技术性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近年来,教育局出台的相关教育文件也已在强调高职院校要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的责任,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区域、行业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服务[1]。但是目前,医药类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不足,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来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1.医药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现状

目前,医药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足只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服务认识不足。学校教师对于社会服务观念理解有偏差,对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度较低,而且在教学中,对学生关于社会服务观念的培养不足,有些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第二,专业设置与区域医药经济发展不相符。很多医药类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忽视了该地区医药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满足区域医药单位的用人标准。第三,医药类高职院校科研实力较弱,不能为医药单位提供较多的科研成果,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学校以教学为主,忽视了科研活动,导致学生科研技术能力不足。第四,与区域的医药单位合作不够紧密。由于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师资技术水平不高,科研技术能力不足,学校实验设备落后等,造成学校不能为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企业对于与医药类高职院校的合作热情不高,导致校企合作不紧密[2]。

2.医药类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

2.1优化医药专业设置

及时对区域的医药行业和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资料和数据在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调整专业设置,重视根据区域社会需要建立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同时推行医药行业双证书制度,并且还要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专业的课程设置[3]。

2.2提高社会服务的物质基础

很多医药类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不足与本学校的资金不足、实践设备不足、实践基地不足有关,因此医药类专业可以开拓资金筹备渠道,争取区域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同时积极寻求合作企业的支持,加强学校实践设备的建设,搞好实习基地建设,并且积极与合作企业共同建设具有特色的科研研发基地,

2.3提升教师科技服务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两种方式提高教师的科技服务能力,向社会招聘相关行业科研技术水平高、能力强的的人才来校任教,发挥他们的实践能力培训或者知道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同时,对于学校的教师通过医药实践技能训练、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另外,通过教育或者创建服务平台,增强教师社会服务观念,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社会服务意识。校企双方建立科技合作互动机制,为学校教师参与科研创造机会,同时积极鼓励校内教师与医药单位科研人员联合申报科技成果,联合进行课题研究,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服务能力。

2.4提升学生科技服务能力

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因此医药类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各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对参与校内的与校企合作的各种科研活动,并且通过培训、指导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并经过筛选将实用性强的科学成果转换为成品,从而提高学生为区域医药单位提供服务的能力。

2.5提升培训服务能力

在高职院校中,培训服务是其社会服务的优势项目,因此医药类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利用办学资源扩大成人教育办学规模,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建立与社会大众密切联系的开放式培训体系,开展医药类各种培训服务。如,开展医药类行业和企业培训服务,为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和技能认证培训,新修订药品《药品经营管理规范》、《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培训等。开展健康培训服务,为周边社区的群众提供医药相关知识或者健康知识的培训与讲座,例如药物的搭配禁忌、抗生素的使用、各种病情急救讲座、提高自身健康讲座等。开展各类医药职业技能大赛活动,护理技能大赛,学校通过承办大赛活动既可以提高学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还可以通过活动与参与者交流医药方面的经验。还可以开展免费为相关医药类中职学校教师培训服务工作。利用本学校的教学条件,通过定期开展区域医药类交流研讨会,举办师资培训班或者共享本校的网络资源等方式为区域内医药类中职院校提供师资培训。

2.6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

医药类要想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还可以通过面向社会或社区,为社会或社区提供各类社会服务的方式来提高。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如利用广播、电视传播医药文化,在科技馆、博物馆开展讲座等普及医药文化知识;可以鼓励学校的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医疗服务工作,到社区养老院、社区休闲中心中去开展活动,为人们免费提供医药咨询服务,合理用药服务等,并且利用学校的设施,定期为社区的居民提供免费体检、测量血压、血糖测定等服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还可以定期组织医药文化活动,普及医药文化知识等。这些活动方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有利于社区居民接受和掌握基本的医药知识,同时还可以促进区域医药行业、医药教育的发展。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医药类高职院校要将为社会提供服务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优化学校专业设置、提高学校科研的物质基础、不断提高教师的科技研发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服务能力、开展医药类各种项目培训服务、为社会或者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医药服务等多种方式来提高本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从而促进区域医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凤琼.医药类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研究[J].首都医药. 2014(05):12-13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

作者简介:雷久相(1963-),男,湖南东安人,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株洲市园区与县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高职教育服务两型社会建设研究”(编号:DJA100318),主持人:雷久相;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提升湖南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研究”(编号:11YBB142),主持人:李超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6-0008-03

当今世界,开放和竞争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社会多样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教育市场的加大开放、生源数量的逐年减少和高职办学模式的趋同性,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会日趋激烈。在核心竞争力理论视野之下,高职学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就必须具备可持续的竞争力,而强大的社会服务能力正是形成和维系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和外显影响力。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是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职能的延伸,也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最直接的反映和体现。

一、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现实意义

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指出:“服务应该是大学唯一的理想”。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大学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高职院校作为实施高职教育的重要载体,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以强化办学特色为重点,提高高职教育经济贡献率,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一)开展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

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最紧密的教育,其宗旨和生命力在于主动并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积极为社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以及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服务;积极开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对口支援与交流,主动为区域内职业院校培训师资,促进地区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1]。正如黄炎培先生所言:职业学校从其本质说来,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职业性和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根本性质和使命[2]。

(二)开展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

作为一种特殊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地域性三大特征,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广大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作为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显著。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会不断地释放出不同的问题,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服务最贴近、贡献最直接的高职院校也有责任利用其人力、智力、科技优势去解决这些问题,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高职院校只有通过主动而有效的社会服务才能实现其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两大目标,这既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也是高职院校存在的真正价值。

(三)开展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内在需求

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在政策、经费、设备和技术等多方面给予支持,这是其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高职院校只有通过为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才能实现以贡献谋发展,以服务求支持。如果高职院校不能承担起社会服务功能,就失去了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条件。同时,高职院校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有利于解决学校脱离社会、理论脱离实际、科技脱离生产的弊端,有利于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引入学校,有利于促进教育结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育方式的调整,激发高职院校改革的动力,使学校不断增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活力[3]。因此,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既是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也是高职院校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二、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职院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它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职院校在完成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4]。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任务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5]。本文所谈及的社会服务属狭义范围。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人才服务

高职教育服务社会,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和内容就是为社会提供成千上万合格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区域性的高校,在为社会进行人才培养服务上,主要体现在根据地方对人才的需求,创办特色和优势专业,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学历教育,为地方培养和输送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培养的人才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基础。

(二)技术服务

为地方、行业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高职院校要善于发挥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专业优势和科研优势,利用“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强及应用性科研优势,要以面向地方开展应用研究为导向,以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为目标,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类应用性技术服务。通过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业联手,加强产、学、研合作,组织开展应用性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横向课题研究,开展技术传播、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在服务与贡献中获得自身更大的发展。

(三)培训服务

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培训服务是高校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也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优势项目。高职院校要着力构建与政府、企业、社区、乡村等受众密切联系的开放式培训体系,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办学资源,建立灵活开放的职业培训网络,开展社会服务。一是开展行业培训服务,为行业和企业开展各类相关项目培训,如高新技术人才培训、企业转岗人员培训等。二是开展社区培训服务,为周边社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各类培训服务,如城市职工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和社会待业青年培训。三是开展“三农”培训服务,为传统农民向技能型劳动者的转变提供各类培训服务,如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技术培训与推广等。四是参加或承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为行业和企业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搭建平台。

(四)文化服务

高职院校是所在区域的文化中心和文化高地,处于社会先进文化改革和发展的前沿,引导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诉求。高职院校在吸收先进的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地方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要努力提升文化渗透力和辐射力,以主动地与企业、社区联合组织文化活动为重点,以组织师生开展送文化进企业、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为抓手,以将学校的图书资料、体育设施、文艺设施、医疗设施等资源共享和开放服务为基础,促进和推动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互动融合。此外,高职院校可以而且必须在地方文化资源发掘、整理与研究,地方文化产品的创作、传播与开发等领域作出应有的贡献[6]。

(五)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被认为是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最简单、最原始、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相对于本科高校,高职院校大多历史较短、学科单一、科研力量较弱,但仍然是所在地方智力密集、思想活跃的地方,是重要的智密区和信息源,加之大多高职院校拥有较丰富的信息资源,具有良好的区域、行业背景特点和地缘、人缘关系,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设立社区服务站,组织“假期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活动,为地方政府、企业、社区等提供决策、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从高校使命和地方需求的层面而言,高职院校应该要有勇气、有能力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三、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

高职院校如何有效地开展社会服务,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是当前高职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长期性的特点,其基本策略包括强化服务意识、夯实服务基础、创新服务模式、构建服务机制、健全服务体系。

(一)强化服务意识

社会服务的先进理念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首要前提。高职院校要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应该树立和增强服务意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要体现主动性和多样性, 突出应用性和引领性。一是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起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努力克服自命清高不愿为社会服务,缺乏自信不敢为社会服务以及为社会服务思想消极、行动疲软等问题。二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引领下,更新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增强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在服务理念上,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逐步实现从被动适应性合作向适应性合作与导向性合作并重转变。

(二)夯实服务基础

高职院校要突出质量和特色兴校,加强“双师”队伍和基础平台建设,夯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一要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在学校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积累和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二要加强“双师”素质队伍建设,使教师不仅能够胜任教学、科研,还要有意识、有精力、有能力为社会服务,为学校开展社会服务提供人才保障。三要结合自身办学特征及优势,着力构建校地合作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强硬件基础建设,优化教学设施设备,为开展社会服务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创新服务模式

由于地域、经济、环境、专业设置等的差别,不同的高职院校有着各自的社会服务模式。目前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模式主要有职教集团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岗位技能再培训的社会服务模式、高校对口支援模式和“三下乡”服务模式等。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要以面向区域经济为立足点,以构筑平台、培养团队为切入点,以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为着力点,坚持“三个并重”, 即教师个体或小团队的自发合作与学校有组织的合作并重、项目合作与长期战略合作并重、适应性合作与导向性合作并重。通过开展“政府引导型”、“行业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市场需求型”、“资源共享型”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7],建立面向区域的开放式社会服务模式,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四)构建服务机制

社会服务机制的构建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保障。要真正地履行好社会服务职能,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机制。一是将社会服务工作列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成立社会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社会服务工作专门机构,统筹规划和具体实施学校的社会服务工作。二是将社会服务工作作为学校教职员工的职责要求,作为其评优、评先、晋职的重要评价指标,制订相应的目标考核机制和工作激励机制, 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三是设立社会服务工作专项经费,将社会服务工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为社会服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专项经费支持。四是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方面的沟通与联系,建立有效的合作与对接机制,保障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渠道畅通和工作常态化。

(五)健全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扩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外延和内涵。一是拓展服务功能,“面向行业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服务,面向新农村提供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建设服务,面向社会积极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面向社会开放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文化体育设施,为当地居民提供科普、文化等方面的专业服务”[8],构建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体系。二是完善服务平台,通过建立和完善高校与政府合作平台、高校与行业协会合作平台、高校与企业合作平台等多种服务平台,构建开放式的社会服务体系[9]。三是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开展应用性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横向课题研究等形式,组建以专业团队为核心的高水平合作团队,联合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以技术传播、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为主的产学研合作,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教高[2006)14号.

[2]王晓华.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教育服务社会能力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3):16.

[3]杨洪胜.对高校社会服务管理问题的探讨[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1):86.

[4]廖惠卿,杨燕,伍文彬,等.社会服务在地方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及其提升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0(04中):173.

[5]霍丽娟.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探析[N].光明日报,2008-07-24.

[6]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 2007(08):17.

[7]刘明星.高职院校服务“四化两型”建设路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1):76-77.

第5篇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生源开始分散,使很多学校即使一再降低录取分数也很难招满学生,而作为专职培养技术型人才而存在的高职院校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新的发展,如何以提升社会培训服务能力来获得更多的经济增长,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在近年来一直思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服务现状

1.忽视社会培训服务的重要性

高校多年来一直处在单线管理模式下,基本只按部就班进行生源吸收,再对其实施教学和管理,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顺利毕业即可,对于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和在社会上的适应性却很少进行细致的考察。很多高校在学院教育中并没有把社会培训纳入重点学习课程,只是把其当成一种变相增加教育经费的方式,从教学到管理都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社会培训服务制度,关于社会信息的获取渠道也非常狭窄,使培训服务空有名号,却无法做到真正的落实与开展。

2.社会培训服务资源能力较差

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要求社会从业人员必须拥有更高的社会认识,因此,社会培训的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地,教学和管理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时间,很少开展社会培训服务,并且高校很多教师尽管都拥有着过硬的学历背景和高级职称,但从社会培训服务的需求来看,这些教师的适应度显然较差,他们往往只注重学生文化教育,忽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因而,社会培训服务活动在高校还处于较弱阶段,需要加强教学资源对社会培训服务能力进行规划和提高。

3.培训服务缺乏社会适应性

高职院校只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甚至很多高校资深教师的教研研究一般偏向于校内研究,只重视理论,单一的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再传授给学生。这样不仅造成教师自身实践基础薄弱,同时也影响到了培训群体的实践能力,让其无法适应社会需要。除此之外,一些高校也因为自身实际能力有限,社会企业培训所需的场地和培训内容也无法顺利提供,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社会培训服务内容教授时往往缺乏社会适应性,遇到很多困难。

4.社会培训机制不完善

尽管我国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社会培训的重要性,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较差,高职院校的社会培训依然缺少科学性和执行力度,其原因就在于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机制不完善,很多细节管理工作没有具体落实。尽管高校专门开展了成人教育的社会培训,也有部分院校在社会进行了许多培训服务活动,但由于培训发起人自身实践能力不够,团队也缺乏足够的培训意识,对于培训责任的分担没有足够的认识,往往在给学员进行培训时出现准备不充分、不能解答学员问题的局面。

二、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服务能力

1.树立学院社会培训服务理念,重视社会培训服务能力的培养

第一,完善社会培训机制,成立相关管理部门。高职院校要及时跟进现代化教育理念,树立社会培训服务意识,全面看待知识与技能的双重重要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社会培训服务的资源就来自于院校人才的培养,只有高校培养出健全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更好的提高社会培训服务能力,同时更好的带动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社会培训服务能够与校内教学相互促进,达到使学生既能掌握知识又能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的目的,也是高职院校学生为了适应社会需要而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学习任务。因此,只有高职院校重视社会培训服务,建立健全的社会培训服务机制,为院校学生提供培训与管理,才能使院校人才得到全面培养,从而使自身学校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二,建立各种管理制度,打造培训师资团队。高职院校要做好社会培训服务能力的提高工作,就必须规范自身院校对外培训的管理,做好相应管理工作,建立相关部门进行职责的分配和协调工作,充分发挥校内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校外合作,进行科学合理的社会培训。只有这样,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才能满足社会培训服务的需要。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也要做好社会培训服务师资团队的建设,针对不同的社会培训制定计划,要正确认识培训目的,科学分析培训目标,全面考虑培训内容。社会培训服务市场所需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需要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操作,高职院校师资团队在进行社会培训服务教育时要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自身培训的同时更要加大学生的指导。

第三,创新发展新职能,培养优良服务人才。高职院校在培训方面应加强对培训方式的探索,结合校内现代化技术设施进行服务培训的创新,开展新型社会培训服务教育,提高职业技能教育,针对受训者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教育手段进行辅导和帮助。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多媒体技术进行多样性社会培训服务的教学。如采取双向交流,师生之间进行互动,锻炼受训者的反应能力;也可以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演练,让受训者在学习的同时感受社会培训服务的实践性,激发学习兴趣。高校还应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积极联系社会企业,建立双效培训模式,或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模式,对受训者的优劣势进行全面分析和把握,再有针对性的为其制定培训服务计划。

2.加大社会培训服务资源投入,提升社会培训服务能力

第一,注重对培训师资队伍的投入。高职院校一定要做好师资力量的培育和投入,抓住机遇,利用各方资源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加强对于学校培训服务教师的培养,有针对性的要求教师进行进修或学习,通过实践活动和公开课等一系列形式活动增强教师的技能水平,拓展其知识面并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让更多教师能够为社会培训服务作出贡献。高职院校可拟定相关培训服务激励政策,加快校企合作,分配教师进入社会企业进行锻炼和学习,让其了解企业生产和管理的过程,提高自身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实在的科学技术。

第二,注重对培训教材开发的投入。高职院校传统的全日制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如今的社会人才需求培养,因此,高校在培训教材的选用上应紧跟时代步伐,打破传统模式教材的束缚,有针对性的对教材进行创新和开发,定期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教材编写,让他们深入到社会更行业进行学习,与社会企业人员进行深入的沟通,全面掌握社会培训需求,以实用性为第一原则创新培训教材,在对培训教材进行突破编写时一定要注意突出不同职业培训的特点,增加实例的描写,提高教材生动性和可读性,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编写的简洁性,理论部分阐述尤其要明了易懂,尽量采用图表模式对内容进行描述,让教师在讲解时能够变得生动,也让学习者得到知识的有效吸收。

第三,注重对各类培训设施设备建设的投入。社会培训服务中需要运用大量教材设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社会培训服务时要加大对于各类培训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培训人员提供良好的培训换将和条件,从根本上保证社会培训服务的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应从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培训者实际需求出发,为其提供相对应的培训设施,如建立与企业生产和管理高度对应的模拟环境、建立与企业职场相呼应的实训场地等等,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和企业进行沟通与交流,将院校学生按照专业要求给其分配不同企业的实习任务,组织学员进行企业现场观摩和学习,从中获得实质性的锻炼,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双方互助培训方式不仅能能够增强学员实践能力,也能够吸引企业对学院的设施建设进行投资和赞助。

三、结语

第6篇

【关键词】社会服务 模式 涉农专业 提升路径

一、供销系统营销专业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现状研究分析

(一)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社会服务能力供给现状分析

我们通过访谈的形式,对浙江省供销系统多个高职院校营销涉农专业的社会服务模式进行了调研,发现各个院校对社会服务普遍较为重视,具体模式从单一化逐渐向多样化发展。

(1)“引凤入巢”社会服务模式。我们调研的院校中普遍设有涉农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基地在日常教学中通常用于订单式人才培养以及实践性课程,同时也可为企业、机构提供技术、管理培训等。通过这类培训,一方面,学校可了解企业对人才专业素养的具体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也可节约引进培训人才、建设培训场所等经费,实现双方的共赢。如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营销实训基地”(网上供销社),是依托湖南现代商务职业教育集团、中华全国供销总社职教集团、湖南省农产品经纪人协会、湖南省茶叶流通协会等四个校企合作平台,与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出资入股建成。还有北京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农产品营销工作室”校内实训中心等。此外,很多供销系统高职院校均设有农业商贸类职业技能和农产品经纪人等考试培训,且同时也作为资格证书的考点。这也促使了高职院校能在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核上提供服务。

(2)“对外开放”社会服务模式。高职学院高职院校的“对外开放”社会服务模式主要是教师智力输出。由于高职学院师资往往具备“双师素质”,既获得教师资格,又兼有专业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这些教师走进区域社会,进行涉农技术推广、涉农营销技能等各类讲座,或是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可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得校内知识和行业技能通过教师及专业服务的的“对外开放”实现了外溢效应。例如,北京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农产品营销工作室“, 旨在对师生进行多方位的培训, 该校进而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实现对师生的专业技能鉴定与认证。而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进行合作,紧紧依托行业,以学训一体的实训形式既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对接, 又成为农产品质量检测技能人员的培训基地,充分实现实训基地的实现社会服务功能。。

(3)“校企互动”社会服务模式。高职院校普遍通过设立“校外实训基地”、“专业指导委员会”等方式实现与企业的互动。校外实训基地是学校利用企业或机构的资源建立的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校外实践教学场所。专业指导委员会则以专业为单位进行设立,会成员主要由行业专家构成。除此以外,根据调研结果,高职院校还提供人力资本共享、咨询服务、技术开发服务、行业标准设立服务等,在供给方面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这些高职院校正努力从各方面不断开拓,其全方位服务体系的建立已见雏形。

(二)供销系统行业企业社会服务能力需求实证分析

高职院校的源起往往基于某些行业或区域发展的要求,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和区域性,因此其社会服务职能也往往具有相类似的特征,主要服务于区域社会。由于我们的供给方选择的对象为浙江省供销系统高职院校,因此,相对应地,我们选择了同一区域的相关企业作为社会服务的需求方。我们以浙江省为主体区域,充分依托供销系统资源,对供销系统相关行业及企业进行了调研,以更好地对供销系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需求方进行分析。为此,我们发放了150份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问卷84份,基本涉及到了大部分供销系统行业企业,从需求的角度对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进行了实证分析。

(1)供销系统社会服务的总量性需求。我们的调研显示,供销系统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三大职能重要性的排序中,61.9%的机构认为涉农人才培养最为重要,38.1%认为最重要的是社会服务,只有2.38%认为科研最为重要,。人才培养占绝对比例,这符合高校办学之根本。供销系统行业企业普遍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能反过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行业要求。

同时,供销系统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已经提供的社会服务现状表示非常满意的仅占2.38%,45.24%的供销系统行业企业尚未与高校建立合作平台,58.33%的供销系统行业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功能非常有必要。由此可见,供销系统行业企业对社会服务的需求总量较大。

(2)供销系统社会服务的结构性需求。社会服务的形式需求。社会服务的形式已实现了多样化,在已进行过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供销系统行业企业中,采用最多的形式是理论讲座,占48.81%;其次是技能培训,占39.29%;再者分别为岗前培训、设立行业标准和资格证书考试培训。但82.14%的供销系统行业企业认为众多形式中最主要的是技能培训,55.95%认为最主要的是岗前培训,48.81%认为最主要的是资格证书考试培训,其次分别是理论讲座、设立行业标准、学历再教育,咨询服务仅占8.33%。可见,技能培训是目前最主要的需求形式,这与实际采用的主要形式有所不同。

社会服务的潜在需求。除了与行业的合作,67.86%的供销系统行业企业认为,社会服务还可以体现在服务社区上,即利用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加大专业知识的宣传;27.38%的供销系统行业企业认为还可以知识下乡、服务三农;26.19%认为为区域政府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由此可见,社会服务的潜在需求空间非常之广阔,涉及到了金融行业以外的众多领域。

二、供销系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供需矛盾及其原因分析

(1)总量上的供不应求。虽然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供销系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供给逐步发展,但从我们的调研结果来看,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模式并未满足区域社会发展的需求。与西方发达国家地方高职院校建立的初衷相比,我们的高职院校本身的办学初衷更为侧重于教育而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这与我们传统中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主的办学理念有关。而供销系统内高职院校这一问题也仍然存在。

(2)结构上的供需矛盾。主要有形式上的矛盾和主体矛盾。首先,区域社会需求的主要服务形式与实际采用的主要形式存在着的错位,由于供销系统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与社会发展具有相对滞后性,导致了高职院校在根据专业而提供的相关社会服务过程中往往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不同步,因而对区域社会的具体需求缺乏深入认识和了解,这将影响到社会服务职能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次,供销系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需求定位于技能和实践,以工作为中心;而对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的定位则侧重于理论方面,以知识讲座的形式存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为供给主体本身的高校却对自身的定位并不准确,一味追求“小而全”,忽视了精细化和专业化,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形式错位的本质原因之一。

(3)缺乏缓解供需矛盾的平台。就目前而言,区域社会与高职院校之间缺乏交流平台,两者之间没有统一的共同目标,这是高职院校提供的社会服务尚未能满足区域社会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两者之间进行合作的主要障碍所在,是缓解供需矛盾和健全社会服务功能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提升供销系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路径探讨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社会服务的总量上还是结构上,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尚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这将成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的障碍。究其原因,这与传统教育理念中的重“学”轻“术”,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机制欠缺,缺乏沟通与激励等原因有关。我们认为要改善这一供需体系及现状的矛盾,需要从专业、院校、政府三方共同努力。

(1)进一步明确供销系统院校“服务三农”的社会服务职能。首先,在社会服务中,供销社职业院校要率先成为培育新农村现代职业技能者的人才高地。其次是要明确供销社职业院校成为农村现代职业技能的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职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继续支持和引导各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在全国引导性奖励、支持建设一批能够实现资源共享,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供销社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在商贸物流、农业物资、再生资源、信息科技等方面的专业、行业特长,抓住机遇,争取财政支持,加快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以及科研方向不断创新的源动力。

第7篇

迅速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以后,各地高职院校积极投入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但是,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努力达到社会服务领先,真正实现全方位社会服务功能,关键仍然是要建设一支体现高职特点的师资队伍。

一、从社会服务功能内涵上看对高职教师的特殊要求

各地高职院校通过对社会服务能力的深入研究,在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和内涵上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人才服务。高职教育服务社会,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和内容就是为社会提供成千上万合格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二技术服务。为地方行业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三是培训服务。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培训服务是高职院校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也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优势项目。四是文化服务。高职院校是所在区域的文化中心和文化高地,处于社会先进文化改革和发展的前沿,引导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诉求。五是咨询服务。咨询服务被认为是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最简单、最原始、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

针对构成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五个基本方面,不难看出,无论哪个方面,教师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高职院校教师面向社会服务的能力,主要源于高职教育的“市场导向”和“就业导向”。社会服务能力应该是教师的人才培养职能和应用技术研究职能的合理延伸。教师的活动直接体现了学校的所有活动,如果高职教师的活动远离了他人、社区和社会,高职院校必将逐渐与整个社会脱节。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与社会相互合作、相互促进。这就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教师不仅是教学专家,还必须具备行业专家的经验和能力。高职教师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培训服务、文化服务和咨询服务等所有方面,都必须主动适应和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特殊要求。所以说,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关键就是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深的可持续发展的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

二、当前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在适应社会服务要求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办学规模的扩大,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在适应社会服务上最突出的问题有两个。

1.教师实践能力不强

娴熟的专业实践技能是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必备条件之一,而该条件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教师所缺少的。高职教师师资力量先天发育不足――教师缺乏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验。高职院校中的相当比例的专任教师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担任一线教师的工作任务,这些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掌握较好,但由于缺乏一线企业的工作实践,缺乏行业、企业一线岗位工作经验和专业岗位工作技能,在教学上自身就缺乏动手操作能力,更不用说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和服务社会了。

分析其成因,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教师来源渠道狭窄,很多教师是普通高校毕业生,而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水平都不是很高。因为很多高职院校教师缺少专业实践经验,对职业、行业了解很少,缺乏从业的技能和实操能力,使得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虽然教育主管单位提出把高职院校教师下到企业单位进行锻炼、增加企业工作经验、提高实操能力,作为提升高职教师能力培养的一个途经。实际情况却是伴随着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很多教师工作处于超负荷状态,工作负担很重,疲于应对校内的教学科研任务,去企业实践和锻炼的时间得不到有效保证。另外,企业在高职教育中责任缺失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校企合作常常是不均衡发展,造成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往往与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需要相脱节。

2.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不足

高职教师社会服务意识薄弱。部分教师社会服务意识薄弱,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与企业的联系较少,对去行业、企业实践提升职业技能方面重视不够,认为开展社会服务与己无关。特别是,学校也缺少社会服务方面的激励机制,师资培养机制不健全,无法激发教师进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激励或奖励主要包括教师晋升、教师地位和威望等方面。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对高职院校师资的资格认证、聘用、考核、职称等方面,仍沿用普通高校教师资格标准及考核办法。以职称评审为例,高职院校职称评定工作基本上照搬普通高校的要求,看重的是教师的学历与论文的数量、质量,而对其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技术资格未做明确要求。这样就导致高职院校教师都不太注重旨在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的非学历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而是关起门来搞科研,其所得到的科研成果往往以论文的形式发表,未能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发展,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不利于学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

三、如何建设适应社会服务要求的高职教师队伍

1.增强教师主动参加实践的意识和紧迫感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行业、企业一线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教师的角度说,实践教学技能是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专业教师的个人发展,而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又是制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因素。相对高职院校而言,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双师素质教师比例、校企合作深入程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学院应将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工作放在师资队伍培养工作的首位。高职教师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高自身实践教学素质。在理论方面上,可以组织教师交流、相互学习以及外出参观等形式;在实践方面上,可以通过到实践基地顶岗实习、参评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明确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政策方针,更好的担负起教育的重任,增强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意识和紧迫感。

2.以企业为依托建设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

以企业为依托尽快建设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的有效保障,也是高职教师实践教学技能提升的理想场所。在学院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投入的基础上,要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参加新上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提升和维护原有专业实训室;积极开展实训中的新实验、新项目、新专业和新课程的开发,以求在校内实践室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使教师的实践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也要引进行业、企业一线的专业技能岗位能工巧匠,达到在校内建设模拟仿真实训基地提升校内实训基地实训能力和对校内专业教师的传、帮、带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技能的目的。

3.加强校企合作,积极为教师搭建实践的平台

为提高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就需要为教师提供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为教师提供与企业沟通交流的平台。高职院校可以依托自身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的优势,加强各专业与相关企业的合作,通过合作为教师提供挂职锻炼、实践培训的机会,有利于其在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为今后丰富教学内容,搜集教学素材,为教师提升实践能力、开展科研、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产学研基地等方式,提高教师与企业专业人员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

4.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第8篇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lectr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promotion;social service capacity;strategy

0  引言

教育、科研、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三大功能,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社会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和寻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1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内涵

1.1 人才服务

充分发挥人才智力资源和科研优势向社会输送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服务社会一项基本职能。高校应该按照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策略,重点建设特色专业,发挥专业的比较优势,培养出具有出色的实践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服务于一方经济。

1.2 技术服务

高校服务社会的另一项基本职能是开展科研攻关,为行业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高校应该利用现有科教资源,在擅长的专业领域积极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更新技术理念和技术产品,使行业和企业与时俱进,满足它们的技术创新与技术开发的需求。

1.3 培训服务

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也是传统社会服务项目。首先,在擅长的专业领域中,针对行业和企业组织并开展高新技术人才培训、企业转岗人员培训等专业化培训;其次,在周边社区,针对某一类人群开拓再就业技术培训等社区培训服务项目;第三,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定位,举办多期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1.4 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中最基本和最常见的形式。高职院校拥有较丰富的信息资源,具有良好的行业背景,可以为行业与企业等提供决策、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2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办学条件越来越好,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但是不可否认,在社会服务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2.1 社会服务意识不浓

传统的教学观念和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对社会服务缺乏一定的认识,与企业、社会服务的热情不够,不能积极主动地为本行业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

2.2 专业教师的实战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毕业生,缺乏到行业企业实践经验,对行业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新技术、新材料缺乏了解,这使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效果打了一定的折扣。

2.3 社会服务模式比较单一

高职院校提供的社会服务大多数是技术培训或岗前培训等,而对行业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工艺生产过程的优化涉及的不多,服务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的多样化。

2.4 社会服务的系统性和紧密性不足

多数高职院校在和行业企业的合作中缺乏长期性和连续性,仅局限完成一、两个专业项目,还尚未形成长期和系统的服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也不够紧密。

3  提升高职院校电气专业服务社会能力的有效策略

3.1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是离不开人才培养服务的,电气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要与提高电气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结合起来。电气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高技能电气行业人才,只有在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融合、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相融合以及教学内容与生产项目相融合得基础上,才能最大程度地适应和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电气行业发展需求。

针对电气自动化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结合国内外先进职教理念,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开拓核心技术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基于现有教育资源打造核心专业课程,开展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并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鉴定和顶岗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这一教育模式一方面迎合了行业和企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体现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达到高等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使职业教育与社会就业无缝对接,进一步提升了电气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3.2 建设电气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

电气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动机,是服务社会的有力保证。高职电气专业根本的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电气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因此要求专业教师既具必要的基础理论,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技术应用能力与技术开发能力。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关键和核心,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电气专业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一方面选派优秀专业教师赴相应电气企业参加顶岗学习培训,使专业教师熟悉和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和新材料等;另一方面面向社会聘请有技术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或高级技师等来学院任教,在教学中发挥指导和带动作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从而构建“专兼结合、校企互通”的“双师”型教学队伍。与此同时电气专业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面向电气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鼓励教师参与技术研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实践锻炼,不仅可以强化教师的社会服务的意识,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力。

3.3 深化电气专业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适应社会需求、注重个性发展”原则,按照职业岗位要求来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即形成以通用技术课程模块为基础,专业课程模块为重点的体系结构。具体方案是: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教育与基本能力模块(基础人文社科教育、专业入门技能训练)、核心专业能力培养模块(电子设备维修、电气设备维修、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护)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模块共同构成,改变了传统三段式(先理论后实践,先基础后专业)的课程体系。高职电气专业面向三类服务岗位是机电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安装及维修、工厂供电系统及设备安装、运行和维护和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三个模块和三个岗位,形成了“三横三纵”的结构形式,“三横”即前述的三个模块组成。“三纵”就代表了三个服务岗位,由机床电气控制与维修和电机及拖动一条线、电气工程和供配电技术一条线、自动控制原理及技术和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一条线。各个课程必须明确知识核心点和技能核心点,把其强化为核心技术与岗位技能服务。在教学中要以岗位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主线,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形成双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3.4 加强校内外实训中心的建设

实训中心建设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硬件支撑,也是开展社会服务技术硬件保障。实训中心的建设应以教学为主,兼顾生产、科研、鉴定及培训的原则建设校内外实训中心。电气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通过实训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进一步强化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从而实现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缩短学生在企业适应岗时间,为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专业教师还可以通过校外实训中心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中心,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辐射到社会各个领域中,通过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以出色的社会服务造福一方经济。

3.5 转变服务观念、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服务的主动性和规范性

高职电气专业要通过校企合作,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电气企业的技术进步。建立一套完善社会服务的管理制度,确保教师在公平、严谨的管理体制下高效率的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引导教师面向电气企业开展多样化的技术服务,对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时间、实验设施等提供便利条件,并将其在社会服务中所形成的业绩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多种方式的激励与引导,充分调动教师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使教师乐于从事社会服务,勇于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高高职电气专业社会服务的水平与质量。

第9篇

[关键词]社会服务 高校图书馆 利益驱动机制 激励机制

(分类号]G258.6

近年来,关于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方面发表的论文及开展的研讨会层出不穷,在理论上基本达成共识,普遍认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高校图书馆也进行了社会服务的尝试,但总体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进程缓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于动力不足,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我们不能只是片面地要求高校图书馆敞开大门向社会开放,还应该建立一种能够提升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的机制。人的行为动力来源于个体满足“自我”和社会的利益,没有某种利益就不会产生某种行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是为了实现文献信息服务,为社会带来公共利益以及社会对高校图书馆的利益回报。高校图书馆只有在社会服务中真正得到利益的满足,才会主动采取各种措施推动其社会服务的开展。因此,建立提升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的利益驱动机制,激励高校图书馆把社会服务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是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熟和成功,虽说国情不同,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还是有不少可借鉴之处。本文将首先阐述利益驱动机制的基本理论及建立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利益驱动机制的必要性,然后结合美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国情探讨如何建立提升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的利益驱动机制。

1 利益驱动机制的基本理论及其功能模块

1.1 利益驱动机制的基本理论

激励即激发鼓励,使人奋发向上。在管理学中,激励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从而发挥人的内在潜力,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即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现代管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只靠自觉,没有受到激励,只能发挥其总能力的30%至40%,而一个人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则能发挥其总能力的80%至90%甚至更高,可见激励的影响力是多么巨大。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行为受利益的支配和驱使,利益产生动力,诱发人的行为,驱使人的行为朝一定的方向努力,从而激发人的潜能,诱导人努力,激励人实现自身的满足及发展。当然,这种利益包括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利益的连锁反应过程见图1。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利益驱动机制激励人的行为。

1.2 利益驱动机制功能模块

利益驱动机制就是以利益作为驱动力的体制,即通过物质的、有形的利益,或精神的、无形的利益;可以是“短平快”的利益,或是长远的、深刻的、内蕴式的影响,以促使某种行为多次出现。本文将利益驱动机制功能模块分为主体发展、工资、奖金的提高、获得晋升和表彰等,如图2所示。

1.2.1 主体发展 任何一个组织都会有不断发展、壮大自身的内在意愿,推动其根据社会需求、竞争状况以及自身的条件,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努力推动自身与社会的发展。

1.2.2 工资、奖金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如果个人的贡献与工资奖金挂钩,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要运用恰当,其激励作用会十分显著,但要注意工资奖金增加幅度要和其贡献的大小相一致,能够得到大家认可和接受。否则,会适得其反,不仅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还会挫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1.2.3 晋升 任何组织中总是有一些人勇于竞争、热衷于教导别人,希望能以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和控制他人,如果给那些有较强工作能力且努力工作的人员提供晋升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则会激励其更加努力地工作,产生良好的激励效应。

1.2.4 表彰 表彰是对努力工作行为的公开表扬,是一种精神激励。表彰的传播范围越大,知名度越高,其激励效果越好,更容易促使该种行为多次出现。表彰管理成本低,是一种常用的激励措施。若在表彰的同时,加上奖金或晋升等激励措施,其效果会更好。

2 建立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利益驱动机制的必要性

2.1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增加了服务成本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学专家陆士桢教授认为,虽然我国高校的三大功能是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但是服务社会的主渠道是依靠科学理论的研究和科技产品的研发来推动社会整体发展的,提供公众图书资源并不是高校的直接功能。我们可以提倡有条件的高校向公众开放图书馆,但是我们没有赋予高校图书馆服务公众的社会,也没有提供实现这一功能的相关配置。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后,其服务对象由原来的一个对象高校,变为高校和社会公众两个对象。高校图书馆要服务好社会公众,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服务成本和原来相比定会有所增加,但从现行体制来看,高校及其图书馆无法从所提供的社会服务中得到相应的、直接的收益。目前,国家对高校的投资是按学校每年的学生定额实行“一揽子”拨款,没有体现专门的图书经费预算,更没有考虑高校对公众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得到补偿的问题,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是否为社会公众服务以及开展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并不影响其所得经费。2007年,网上就“高校图书馆是否该向公众全面开放”举行调查,其中,在“您认为高校不对公众开放图书馆的原因是什么?”的调查中,60.93%的人选择“开放将使高校的管理成本增高”;有50.26%的人选择“高校无法从中获得足够利益”,也印证了这一点。

由此可见,我国缺乏实现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的相关配置,高校图书馆在社会服务中成本增高、无法获得足够利益,这是制约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进程的主要因素。

2.2 要使高校图书馆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服务,应给予相应补偿

为了鼓励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更好的文献信息服务,使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从校园普及到社会公众,必须对高校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给予相应补偿,应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实行额外的激励。由于利益具有诱导和激励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双重功能,只有构建提升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的利益驱动机制,强化激励机制,使高校图书馆在社会服务中的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大高于成本,真正得到“实惠”,高校图书馆才会主动采取各种措施开展社会服务,由“要我向社会开放”变为“我要向社会开放”,其社会服务功能真正得到提升。

3 美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利益驱动机制

纵观世界各国,很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的高校图书馆为企业和社区用户开展服务已经十分普遍。尤其是美

国高校图书馆把社会服务工作做得深入、细致,深入人心,笔者认为这应归功于美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有比较完善与成熟的利益驱动机制,如图3所示。

3.1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已任,实现社会效益

高校图书馆开展各项社会服务的总体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做贡献,国民素质的提高对于提升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在地球村的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意识到,学校和所在地区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高校图书馆除做好馆内本职工作外。还应积极主动尽其所能为社会服务,提高地方群众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以及不断改善生活质量的技能,这是一切大学及其图书馆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对建立公平与和谐的社会具有深远意义。因此,美国各高校图书馆争先恐后地开展社会服务,例如宾州州立大学图书馆在地区发展中起了很大作用,并把社会服务明确写进了图书馆任务,它这样写道:“图书馆以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校内和校外服务的目标为已任,并为学校的计划和工作提供方便的信息资源服务”。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技术学院保罗・维・卡尔文图书馆(Paul V.Calvin Library)为周边地区低收入少数民族和妇女提供培训,提高周边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像这样为地区发展提供社区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在美国不胜枚举。

3.2 提升高校及其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获取更多资金

美国高校的资金来源一般为三种:政府拨款、学生学费及社会捐助,一般各占三分之一左右。从《莫雷尔赠地法案》到《国防教育法》及历次《高等教育法》均有涉及图书馆建设的条款,对拨款均有明确规定。美国非官方机构对高校的办学有认可的权力,如果作为高校办学重要条件的图书馆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政府对高校的拨款就会相应减少,这将严重地影响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足够的生源是美国大学及其图书馆生存的关键,招生越多,学费自然就会越多。图书馆通过社会服务使其所在地和周边地区的中小学生了解图书馆,从而对学校发生兴趣,提高学校的招生人数。另外,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活动有利于培育图书馆的赞助者,以便从社会筹集到更多的资金。虽然不一定立竿见影,但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得到丰厚回报。

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图书馆长迈克尔・宾德(Mi-chael Binder)的理念是:“社会服务等于宣传图书馆;好的社会服务就会产生好的宣传效果;强有力的社会服务就会产生强有力的宣传效果”。西肯塔基大学图书馆通过开展“南肯塔基图书节(South KentuckyBook Fest)”系列活动,拉近了西肯塔基大学师生及公众与图书馆的关系,提高了图书馆在社会及学校的地位。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西肯塔基大学图书馆馆员终于摆脱了“二等公民”的地位,与校内教授享有同等待遇,既提高了工资、缩短了工作时间,又增加了科研经费。另外,学校董事会终于通过将每个学生的学费提高12美元作为图书馆经费,图书馆每年就增加了十几万美元的经费。这些改变与图书馆社会活动深入人心有着很大关系。

3.3 社会服务和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表彰、工资及晋升直接挂钩

美国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一般每年要就其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进行一次全面的书面报告,而社会服务是重要内容之一,包括:为大学以外的社区服务;义务为商业、工业、各职业团体或其他在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的机构或个人服务。该报告经馆长审阅后作出对该工作人员的书面评语,然后交由学院备案。这些年度报告和评语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①表彰该人员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明确下一年度的工作目标;②决定该人员下一年工资增长百分比;③为该人员晋升积累材料。由此可见,社会服务和每个工作人员的表彰、工资增长幅度及晋升直接挂钩。

由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美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与国家、社会、学校、图书馆及个人之间有着密切的利益联系,不论于公于私,美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动力都是无穷的,这也是美国高校图书馆争先恐后、乐此不疲地开展各项社会活动的原因所在。当然,这也是与美国有着完善的法律体系、成熟的社会认可制度以乐捐好施的社会氛围分不开的。

4 建立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利益驱动机制

4.1 高校图书馆要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己任,充分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我国高校图书馆要深刻认识到,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比较薄弱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打破只为本校师生服务的樊篱,把提升国民素质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宣传与服务,让公众了解图书馆、更多地利用图书馆,充分实现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效益,更加彰显高校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为建设和谐社会、提升综合国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常言道:“有为才有位”,高校图书馆也会因此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支持。虽然目前政府的投入还是高校图书馆经费的最主要来源,但随着高校图书馆社会价值的彰显,社会团体、公司和个人的资金资助将是今后高校图书馆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

另外,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出生人口基数的下降,未来10年中国18岁至22岁的青年数量将减少约4000万人。生源的减少必然会加剧各高校之间的竞争,中国某些高校将面临破产危险。上海已连续三年出现高考报名人数不足的情况,北京报名人数也首次出现下降,幅度为20%。因此,高校图书馆广泛开展社会服务,使周边中小学生了解图书馆、增加对高校的兴趣,使学校获得足够生源,是关系到高校生存的大问题。

4.2 修改《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把社会服务作为国家向学校拔款的重要依据之一

我国教育部2002年2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简称《规程》)中第21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北京市2002年11月实施的《北京市图书馆条例》规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图书馆(室)向社会开放。”北京市教委2006年6月提出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在满足本校教学科研需要的情况下,应向社会公众开放。虽然政府鼓励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但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还是一种自觉行为,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规程》是2002年制订的,当时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条件还不够成熟,但近几年来,高校图书馆的软、硬件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开展社会服务的条件日趋成熟,国家也应在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及时修改《规程》,明确提出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义务、服务内容、服务项目、保障措施及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作为国家向学校拨款的重要依据之一,从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也使作为图书馆主管部门的学校更重视并督促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并对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给予更大支持。

4.3 地方政府拨出专款,为高校开展社会服务提供经费保障

高校图书馆原来的服务对象只是本校师生,服务体制也只能是满足本校师生,要面向社会服务,需要一定的人力、设备和经费,高校没有专项经费。因此,高校所在的地方政府每年应有计划地拨出一定经费,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提供经费保障。在2010年两会议案中,张湘富等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为长春市高校图书馆对公众开放提供政策支持的议案》,建议政府出台有关优惠政策,冲抵高校管理成本的增加。可见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成本补偿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实,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也不断探索新路子,已经出现不少借助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整合高校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资源、实现高校图书馆与当地公共图书馆的共同发展的成功案例。如浙江金华市的严济慈图书馆,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技信息情报中心和名人纪念馆于一体,运作模式为:联合投资、股份分摊、拥有、共享资源、民办公助。该馆实现了既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同时又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充分发挥了馆藏文献的作用。根据当前国情,像这样市校共建图书馆不失为一种适当举措。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行政体制、资金来源等不同,不可回避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不断探索解决方案。

4.4 改革分配制度,把社会服务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表彰、工资、奖金及晋升密切挂钩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