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校宿舍楼设计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4 17:02:3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校宿舍楼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校宿舍楼设计

第1篇

舒适性即指建筑应当能够营造出一个宜人的环境。宜人的环境除了在各方面要满足人体的尺度之外,建筑环境的声音、光线、温度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满足人的需求,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宜人的环境。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是任何类型建筑都要达到的首要要求。学生宿舍首先是要满足学生居住这一基本功能,居住生活区显得尤为重要,除此之外,在这个环境中还应包括阳台、卫生间等必要的空间;盥洗室、活动室等辅助的配套空间以及走廊、楼梯间等连接各功能的交通空间等等。所谓的物质环境,是指学生宿舍为学生提供的物质方面的设备设施。主要包括居住生活所需布置的家具和配套的服务设施,如居住最为重要的床、学习所用的书桌、储存衣物所用的衣柜、储物柜以及生活中需要的洗浴设备、电气设备和网络设备等等。有时优美的校园音乐和广播总能给人带来青春的气息,使人心情愉悦,因此宿舍位置靠近校园广播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温馨的感觉;相反若是宿舍位置临近城市道路或者建筑工地,则会受到噪声污染的影响,噪声可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产生烦躁、焦虑的情绪,从而对整个环境产生厌恶。减少噪声污染,增加音乐广播可以改善整体环境的质量。宿舍楼室内外的灯光照明也会改变整体的环境气氛,此外,宿舍周边的树木在光线的照射下产生的光影效果同样可以带来丰富的空间,树荫下的开敞空间往往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对于宿舍楼的热环境,主要是指宿舍的空气环境,包括宿舍的朝向、开窗、墙体的保温和室内外的通风情况等几个方面。

2人文环境

外在人文环境的营造和内在人文环境的塑造。外在的人文环境是指营造一个富有某种精神内涵的空间,包括校园的文脉以及社团的活动等等;而内在人文环境的塑造主要是指宿舍楼的归属感和宿舍氛围的塑造。高校宿舍楼的规划和设计要考虑其在整体校园规划中的位置,满足整体规划和布局。除此之外,高校宿舍主要是为学生提供生活学习的地方,因此宿舍和与之相关的建筑设施之间的关系是宿舍楼环境评价的重点。一般包括:食堂、浴室、活动场及体育馆、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几个方面;另外宿舍楼周边的交通情况同样反映了通往上述各个地点的便捷程度,因此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

3结语

第2篇

一美国高校住宿教育的特征与经验

1具备深刻的“发展”功能认识,拥有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者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住宿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住宿生活对学生审美观、文化和智力观、社会政治、自由主义取向、世俗主义取向、自尊、自治、独立、内在控制、完成学业和获得学位以及道德判断中采取原则性推理等方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在哈佛和耶鲁“住宿学院制”的影响下,美国高校开始更为重视住宿生活服务,认为“住宿生活服务项目是学校教育性计划和对学术提供支持服务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住宿不但是生活问题,更是教育问题。美国高校把宿舍看作不仅是为学生提供休息的场所,也是为学生提供学术交流和人际沟通的场所,还是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的场所。美国高校认为宿舍集餐饮、娱乐、住宿、健身、交际、学习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因此每幢宿舍楼都拥有食堂、公共休息室、图书馆、学术和文化娱乐活动设施,充分认识到了住宿教育的学术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等发展,树立了让学生成为全面的人的发展意识。

美国大学对学生发展理论的研究有着近百年的历史。美国学生发展理论有四个基本类型,即个体与环境、社会心理、认知和价值观、整合型理论。这些理论着眼于学生的总体发展,从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等角度解释了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学生发展理论作为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基础,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学生管理实践,为学生宿舍管理、学务咨询、心理咨询等重要的学生事务管理领域提供了理论指导。美国高校的住宿教育高度重视学科理论支撑,如Astin的“学生参与”(student involvement)理论,Sanford的“挑战与支持”(Challenge and Support)理论等都为学生住宿教育实践提供了正规的理论指导和支撑。

2采取多样的住宿管理模式,促进学生与教授的学术互动

人们认为,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寄宿制是它们既能培养出杰出学者又能造就优秀公民的原因,是大学教育传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住宿学院,这些世界著名大学就不符其名,就不能完成其神圣的教育使命。如今,除了住宿学院制,美国很多高校都陆续建立了以服务和指导为核心的各具特色的住宿教育模式。如斯坦福大学学生住宿区域包括了学术主题与单一特色主题公寓楼、种族主题公寓楼、自我管理与互相合作居住区、课题楼等类型。[2]密歇根大学住宿教育项目则将课堂延伸到学生住宿区,与学校的学术使命和培养目标相结合,有效地补充了课堂教学。[3]美国高校通过校内宿舍、校内外公寓、校外寄宿公寓、当地居民房等多元化渠道为学生解决住宿问题,其中“宿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专供单身学生用,分为“男女兼收的宿舍楼”和“单个性别居住的宿舍楼”;“公寓”则有限的供给高年级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已婚学生,含有“已婚学生住房”。同时美国高校学生宿舍建立了健全的管理制度,如申请入住制度、安静时间制度、会客及留宿制度、安全制度等,并对违反者规定严格的惩罚措施。

美国高校住宿社区是学校专业教育的第二课堂,是学生学术学习在宿舍的延伸,负责在课程之外给学生提供学术帮助与指导。其目标是丰富学术发展,支撑学校的学术使命。各高校尽力在宿舍内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安排教授入住宿舍,开展诸如“手拉手助学活动”等活动,促进学生与教师在宿舍内的学术互动和交流,教师在学术、精神、生活等方面对学生的成长成才给予帮助。如哈佛大学聘请了教授入住宿舍,担任学生的宿舍导师,并在各宿舍开设了由宿舍导师主持的“宿舍研习课”。宾夕法尼亚大学则规定每幢楼邀请2-3名教授和学生住在一起,使他们能和学生在课余时间讨论和交流学生问题。[4]

3拥有人员充足的专业化队伍,发挥民主的学生自治功能

美国高校的住宿教育队伍人员配备充足,规模较大,专兼结合,岗位细化,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较高。如耶鲁大学各住宿学院的管理人员由院长、教务长、院长助理、教务长助理、管理秘书、学院导师、写作导师、研究生助教、学生管理员、学生代表组成。哈佛大学每个学舍的专业管理人员有学舍长、训导长、导师。斯坦福大学配备了1名住宿教育主任、6名宿舍楼主任、36名宿舍研究员、53名学院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人员。芝加哥大学每幢宿舍楼都有舍监、舍长、舍监助理来共同管理。美国高校对学生宿舍教育的工作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其工作职能是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通常参与学生宿舍教育的工作人员都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且经过专业训练和培训,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学生事务、学生发展等专业知识。宿舍导师则都多为知名教授,是专业领域内的行家。

美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尊重学生的自,注重平等、双向,在学生管理上很大程度也是依靠学生本身。除了专业人员之外,学校还聘请了许多学生来参与宿舍管理,发挥学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如USWP大学,宿舍教育专职人员有50多人,而SS(Student Staff,学生职员)多达200名。其中AD(Assistant Director,主任助理)1名,每楼RA(Resident Assistant,居民助理)2名,ARC(Academic Resource Coodinator,学习协调员)1~3名。对这些学生管理员采用公开招聘选拔的方法,自愿报名后经过面试,被录用的学生要先经过正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尔班纳-香槟分校(UIUC),其住宿部专业人员68人,行政人员527人,而学生雇员则高达1532人之多。

4重视隐性的文化育人作用,具有严格的宿舍规章制度

美国高校认为学生与住宿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环境可以改变学生的个人行为。因此,美国高校住宿教育十分重视校园文化育人的隐性作用,注重宿舍楼的环境布置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学校一方面优化学生住宿条件和环境,在宿舍楼的过道、走廊上悬挂国旗、历任校长、杰出校友的照片和简介。哈佛大学的本科生住宿楼拥有食堂、图书馆、学术交流室、娱乐活动室等,13幢宿舍楼的楼名均来自于对哈佛大学有突出贡献的校长、重要捐助者、杰出校友等。另一方面高校鼓励学生参与构造环境,改造宿舍的物理环境。学生们可以在走廊里粘贴墙壁饰品,可以美化装点活动室,可以在宿舍里添置家具和其他设备,同时也可以在宿舍里绘制墙画、装饰墙面、制作家具。美国高校的宿舍是学生居住的场所,更是学生的精神家园。学生组织在宿舍内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音乐演奏、诗歌朗诵、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电影欣赏、学术研讨会等,哈佛大学每幢宿舍楼都有自己的传统风格和特色项目,邓斯特楼的传统为音乐表演与欣赏,特色活动有一年一度的弥赛亚演唱会和邓斯特楼歌剧协会歌剧会。

美国高校学生住宿管理既有民主的一面,也有法制的一面。各宿舍楼都建立了严格健全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申请与签订制度、安静时间制度、会客及客人留宿制度、清洁制度、家具及电器使用规定、吸烟制度、四禁制度(严禁赌博和吸毒,严禁将动物和枪支弹药带进集体宿舍)、安全撤离制度、饮酒制度、安全制度等。[5]学校在学生在入学前就明确告知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违反规定有哪些严格的惩罚措施。同时学生在入住宿舍时与宿舍楼签订住房协议,一旦学生违约,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轻者给予警告或罚款,重者将被勒令搬离宿舍。

二我国高校学生住宿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为学生住宿服务方面迈出较大步伐,如开展公寓文化创建活动,实施辅导员进公寓制度,改善住宿条件和环境等。但我国高校的住宿教育仍存在功能定位认知不足、深入的理论研究缺乏、学生管理模式特色不足、学生自治程度不高、宿舍育人体系不完善、公寓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1对宿舍的发展功能认识不够,理论体系尚未健全

我国对宿舍功能的理解主要限于提供住宿,对学生宿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缺乏认识,“住宿教育”的提法也较为少见。这些年随着学分制的实行,宿舍的“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功能得到重视,但目前我国高校对住宿生活的“发展学生”的内涵和功能仍认识不足,重物轻人,重管理、轻教育服务,忽视住宿教育的学术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忽视了住宿期间也是学生人格定向、心理发展、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未能真正理解宿舍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不低于第一课堂的育人作用。

2住宿管理模式较单一,宿舍学术氛围不浓厚

我国高校未能完全建立以服务和指导为核心的多样且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仅复旦大学、西安交大等个别高校在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了探索实践,实施了“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大多数高校仍未能把学生宿舍看作是学生课堂的延续,宿舍作为第二课堂的功能发挥不足。学生宿舍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全通道式的沟通网络,住宿教育项目中将课堂延伸到学生住宿区的较少,与学校的学术使命和培养目标结合不够,未能有效补充课堂教学。大学生住宿教育中存在着与学生学术事务联结不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研究与合作不多等问题。

3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学生参与管理的自治程度不高

各高校学生公寓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常由公寓辅导员来负责,而进驻公寓的辅导员基本上都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同志,没有经过职业化培训,缺乏丰富经验、技巧和方法,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较低。同时,高校宿舍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没有依靠学生本身,当前我国大学生直接参与宿舍管理的自治程度仍不高。公寓学生管理员发挥的主要作用还是当参谋,起监督作用,任务也比较单一,如楼层长的任务主要是协助检查卫生等。一些学生管理员也没有经过公开招聘选拔和正规培训,在公寓的基础文明和文化建设中模范表率作用不明显,在同学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还不够。

4宿舍文化活动较单调,公寓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我国很多高校开展了诸如“公寓文化节”、“社区文化节”等校园品牌文化活动,但学生宿舍文化活动某些方面仍存在水平较低,层次不高等问题,特别是部分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的低层次、重复式、受益浅的活动较多。另外,社会后勤化后出现的高教园区、大学城的宿舍管理多采用的是学生工作部门、公寓管理部门、保卫处、物业公司等多个部门联合的管理机制,各方主体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教育合力,未能用严格的、健全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保障宿舍内的良好秩序,如对违反者的惩罚措施不够严厉,一些规定模棱两可、明知“禁”而不能“止”等。

三美国高校学生住宿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通过上述美国高校与我国高校住宿教育在功能认识、队伍建设、环境建设、运行机制、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分析与比较,可以发现我国高校住宿教育由于起步晚,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借鉴美国高校丰富的住宿教育管理经验,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高校学生住宿教育、公寓管理的新途径与新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科学认知住宿教育的发展功能,加强学生发展理论的研究

我国高校应科学认知住宿教育在校园实践、社会参与、学术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功能,在宿舍教育上做好顶层设计和目标明确,要正确认识宿舍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设计学生宿舍系统时,应注意其在功能上的三个目标,即为学生提供舒适的休息地方,为学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场所,纠正不当的行为并提高个人修养。同时,高校应加强学生发展理论研究,进行积极深入的理论探索,建立健全适合中国高校的住宿教育理论体系,强化理论对学生事务实践的指导作用。

2创建本土化的住宿管理模式,创立学生与教授沟通交流制度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学生住宿教育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如西安交大在大学生生活指导与生活教育上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书院制”模式,建立了全面的学业辅导体系,帮助学生接触学术大师,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我国高校应学习借鉴美国高校住宿教育的先进经验,创建适合自身、各具特色的多样化住宿管理模式,要重视宿舍第二课堂的作用,把宿舍看作是第一课堂的延续和延伸。高校可以在宿舍楼中配备阅览室,开设有关课程,组织专题讨论,提供学术和非学术咨询服务,营造融住宿和学习为一体的氛围。

3组建住宿教育专业化队伍,发挥学生组织“三自”作用

高校一方面要从数量上保证足够的公寓管理人员,另一方面要从质量上尽快提高住宿教育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高素质住宿教育队伍。同时要鼓励学生参与宿舍管理,提高学生自治能力,发挥学生自律委员会、楼长、层长、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作用。学生管理员除了检查卫生等职责外,应仿效美国高校的做法,增加其在组织楼层学生学术、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资源的咨询,前台值班及宿舍楼内外的安全巡逻等方面的职责,真正做到学生直接参与管理,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效果。

4建立宿舍文化育人体系,完善公寓管理制度建设

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宿舍文化建设,因为宿舍是学生除教室之外学习、生活、交流最多的场所。高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育人的隐性作用,重视公寓环境布置,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在宿舍中开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活动,让宿舍真正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此外,高校还应制定严格健全的宿舍管理规章制度,如入住协议签订制度、安静时间制度、会客及留宿制度、安全制度、惩罚制度等,让学生清楚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以此来规范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约束学生宿舍行为,强化学生自律意识。

参考文献

[1]Winston, R. B. ,Jr. , Roger B .and Anchors ,Scott. Student Housing and Residential Life. San Francisco: The JosseyBass higher andeducation series,1994:535.

[2][3]张晓京.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基于八所大学的个案分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第3篇

【关键词】宿舍楼;绿色建筑;旧楼改造

引言:

绿色建筑的涵义、绿色建筑与一般建筑有什么不同?推进绿色建筑有何重大意义?这是我们了解绿色建筑的首要前提,也是我们学习的方向和目的。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区别就在于绿色建筑内部与外部采取有效的链接,建筑自身对气候变化可以自行调节,达到居住适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污染。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是解决建筑行业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根本方法。

新建建筑的节能设计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真审视建筑的节能改造问题。西安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都,拥有数以百计的各类院校,学校宿舍楼的数量很多,其中大部分是20世纪70~80年代建成的,存在很多建筑节能的漏洞,现以西安长安大学雁塔校区2#学生公寓为例进行旧建筑节能分析与改造。

1 绿色建筑概述:

绿色建筑内涵: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不难看出,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并正确处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四节一环保”及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等,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绿色建筑要以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文化,合理的组织适宜的建筑功能,采用技术系统,具有资源消耗最小及使用效率最大化的能力,对生态系统干扰小,达到可持续可再生及可循环的全生命周期的建筑。

2 项目背景:

西安属于二类寒冷地区,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秋常有阴雨天气出现。西安年平均气温13.1~13.4℃。年极端最高气温35~41.8℃;极端最低-16~-20℃。全年以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1~27℃,月平均最高气温35℃左右;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0.3~-1.3℃,月平均最低气温-4℃左右。

2.1 雁塔校区总平面图:

雁塔校区,主要以办公、研究生住宿和教学为主。南北向是研究生住宿区,西侧是教学楼,中间为开放式广场,东侧是操场。东南临4F图书馆,西南向是长大地址大厦楼。地形平坦,基础设施现状良好。

2.2 宿舍楼建筑现状:

2.2.1 地理位置:东侧是男生宿舍,西南向是一栋16层高层――地质大厦,北面是一小广场,视觉效果较好。

2.2.2 建筑单体外形:宿舍楼外型呈“L”形状,楼前形成一个小型广场,种植低矮灌木,同时保留了两颗高大的乔木,夏季起到很好的遮阳效果。建筑层数为3层,坡屋顶。

2.2.3 宿舍楼尺寸:宿舍尺寸:3.5mx5m,约17.5。夏季最热月室内白天温度 32℃,室内夜晚26℃,室内夏季平均湿度68%。

2.2.4 宿舍通风:室内通风量较小,宿舍感觉较闷热,以东向为例,夏季早晨6点会有太阳摄入室内,影响学生作息。宿舍内为了达到降温效果,主要依靠风扇带走室内多余热量。西安夏季主导风向是西南风,傍晚东西向宿舍无法自然通风。三、对宿舍进行绿色建筑评价:

作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依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与建筑类型等特点,不同地区的评价标准有所差异。陕西省地方评价标准没有出台实行,本文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对目标建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评价: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

经过简单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由上表可以总结出:

3.1 除1)节地与室外环境;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项外,其余几项连最基本的控制项都没有满足;

3.2 一般项中6)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项容易满足,说明许多时候生态节能只是表面现象。

3.3 所有的大项的优选项都不满足;

因此宿舍楼远远没有达到《绿色建筑节能评价标准》的要求星级标准。由此可见,对于高校内的宿舍楼来说,距绿色建筑的要求相差甚远。以绿色建筑为目标的改造迫在眉睫。

4 建筑存在问题,针对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4.1 建筑存在问题

4.1.1 宿舍楼西南方向新建一栋高层办公楼,一至三层设计为玻璃幕墙,位于西侧的宿舍,不仅会受到西晒的影响,而且午后还会受到玻璃的反射,把部分太阳光反射进宿舍,形成光污染。

4.1.2 由于外形呈L型,存在东西向宿舍通风较差现象。

4.1.3 隔声效果较差,宿舍间的分户墙采用的是隔板,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学生的作息时间不同,夜晚噪音干扰很大。

4.1.4 夏季热环境舒适性不足,顶层屋顶为铝板吊顶,在夏季夜晚,室外风压大于室内风压,风从空气间层通过时,会掀起屋顶。

4.2 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4.2.1 改善室内的通风条件:优选采用自然通风,利用自然风压、热压手段。

在屋顶荷载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设计太阳能光电池板,将太阳能利用的同时也能减少宿舍夏季屋顶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太阳能光电池板与屋面板之间留有空隙形成一个通风空气间层,达到屋顶防热的效果。

4.2.2 在西立面,适合采用挡板式遮阳或采用增加绿化遮阳的方式来防止西晒引起的墙面温度过高,防止过多的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从而降低夏季室内温度。绿化采用本地物种,乔木采用冬季落叶树种,避免影响冬季建筑得热。南北面均采用low-e中空玻璃,南向外加遮阳措施,满足夏季遮阳,冬季保温要求。

4.2.3 通过运用地温的恒定特性来给夏季的室内空气进行降温除湿,从而起到空调通风的效果。

5 结语

通过对宿舍楼改造分析,使我们初步掌握了解一些常用的绿色建筑改造的措施。基于地域性,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结论需要理论数据检验,在使用的过程中,人们的主观感受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才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由此可见绿色建筑不只是表面上的设计理念,要从实质上真正做到绿色,生态。节能。作为建筑设计初探者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8年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第4篇

【关键词】WLAN;干扰;优化

引言

随着LTE网络的日渐成熟,其E频段和WLAN间干扰不容忽视。通过持续对LTE与WLAN间干扰深入研究,降低系统间干扰,促进LTE和WLAN网络质量的共同提升。

本文将通过结合WLAN干扰原理及现网实践来探讨对WLAN无线干扰的优化。

1.WLAN干扰原理

WLAN网络的干扰主要分成两大类:系统内干扰和系统间干扰。系统内干扰包括同频干扰或邻频干扰,系统间干扰如LTE与WLAN间干扰、其他设备干扰。

1.1 同频干扰

同频干扰是指两个工作在相同频率上的WLAN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WLAN工作ISM频段,包括2.4G和5G两个频段。受终端的支持等因素限制,WLAN设备集中在2.4G频段。在2.4G频段上,互不干扰的频段十分有限,如1、6、11信道

随着WLAN网络的建设不断增加,尤其是设备的高密度部署和多家运营商共存不共建,导致同一信道被不同AP使用。而这些AP之间覆盖区域重叠,共享信道容量,存在互相干扰。

1.2 邻频干扰

邻频干扰影响与同频干扰类似,共享信道容量,但干扰程度更高。如3信道不仅干扰到1信道,同时对6信道也同样有干扰。

发射频宽为22MHz,在距离中心频率11MHz之外时,要求衰减超过30dB。对任何WLAN发射机来说,在发射频宽之外,信号是逐渐衰减至0。如果两个中心频率不同的WLAN设备之间的发射频宽有重叠的部分,就会产生相互影响,形成了邻频干扰。

1.3 LTE与WLAN间干扰

当临近距离很近的情况下,非ISM频段上的设备会在ISM频段上产生射频信号泄露,会对WLAN设备形成干扰。WLAN与现有GSM网络、TD网络,以及LTE网络共址或者室分合路,产生杂散干扰,其中以2.3GHz频段LTE对WLAN干扰较为严重。

1.4 其他设备干扰

如表1所示,WLAN工作在ISM频段,除了WLAN设备外,还有许多非WLAN设备也工作在该频段,如微波炉、无绳电话、蓝牙设备、无线摄像机、户外微波链路、无线游戏控制器、Zigbee、WiMax等等。

非WLAN干扰源会干扰WLAN信号,导致WLAN信号无法被正确接收。

2.优化思路及效果跟踪

2.1 工程整改

对重要区域实际测试和排查,发现前期工程建设未充分综合考虑容量和覆盖,现网覆盖方式不满足实际需求,过覆盖和容量超载导致无线干扰的产生。

以某高专学校干扰整治为例,前期高校宿舍楼的覆盖方式主要是某厂家AP放装和吸顶全向天线混合使用且布置在宿舍走廊。为保障覆盖效果,AP发射功率调整最大,测试发现过覆盖引起同频干扰严重,无法通过增加AP扩容满足宿舍的容量需求。

表1 干扰测试实验结果表

干扰源 干扰源在AP附近吞吐率(Mbps) 干扰源在终端附近 吞吐率(Mbps)

无干扰 有干扰 无干扰 有干扰

蓝牙(4dBm) 86 68 50 40

微波炉 87 40 90 25

图1 同邻频干扰严重

同时与电信的板状天线相比,我方室内信号覆盖较弱。引入天线入室优化方案,调整了1、2、3、4、5、6、7、8号宿舍楼。整治前后对比如下:

图2 整改前覆盖方式(5个AP)

图3 整改后覆盖方式(6个AP)

通过工程整改,增加AP数量、美化天线入室不仅有效提高网络覆盖和容量,还减少因保障覆盖功率过大引起的过覆盖干扰。移动的入室天线的美观性,隐蔽性皆强于电信。

工程整改后,对宿舍楼进行测试,CMCC-EDU信号覆盖和业务运行情况较好。测试结果如下:

表2 信号覆盖和信噪比

2.2 频率协商

在实际排查过程,发现在用户较多、流量较大的重要区域,尤其是高校区域内,多处存在三家运营商共存不共建现象,但都是各自对频点进行设置和优化,这样必然导致同邻频干扰严重。

某学院移动和电信WLAN设备先后进驻学校宿舍。因各自独立做频点优化和设备布放,经实测发现AP信号未进行正确的信道划分,移动和电信的信道使用混乱,与电信存在同邻频干扰。终端测试发现上网速率慢,PORTAL页面打开困难等等。

表3 1号宿舍楼移动(左)和电信(右)频点表

由表3可知,电信信道设为2,根据前面的邻频干扰分析,该信道规划,对1信道和6信道都有一定干扰,尤其1信道干扰较为严重。同时我方设备也对电信产生干扰,导致双方感知较差,是一种双输的局面。因此,我方主动通过共建共享渠道,与电信共同协商,制定统一优化方案,降低与其他运营商间的同邻频干扰。

2.3 容量优化

以某学院为例,4号女生宿舍楼618宿舍用户投诉上网较慢,portal页面经常打不开。对4#宿舍楼6F现场AP扫频,发现移动和电信间有干扰,扫频结果如下:

图4 移动与电信同频干扰严重

从网管数据取出该热点下AP用户和流量分析,其中AP3和AP4峰值在线用户数达16、18,618宿舍刚好在该覆盖区域,分析得出容量不足和电信同邻频干扰,导致用户上网速度慢。AP承载用户数过,容量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干扰。

表4 AP用户和流量分析

AP名称 MAC地址 月份 峰值关联用户数(个) 峰值在线用户数(个) 有线侧流量(MB) 无线侧流量(MB)

四号宿舍楼六楼AP1 84:74:2A:57:48:97 3 2 2 667.12 600.2

四号宿舍楼六楼AP2 84:74:2A:57:54:09 3 12 9 180584.9 189456.64

四号宿舍楼六楼AP3 84:74:2A:57:54:61 3 20 18 410438.2 502891.02

四号宿舍楼六楼AP4 84:74:2A:57:54:48 3 18 16 353102.3 387134.99

世杰学校四号宿舍楼六楼AP5 84:74:2A:57:54:73 3 9 9 153946.5 161536.33

在AP3和AP4之间增加一个AP。综合考虑移动和电信信道的分布,规划新AP信道为1,AP4信道为6,AP5改为11,使得新AP分担AP3、AP4的用户,降低用户过多引起干扰。

对于容量超忙AP且周边有超闲AP,可以尝试通过功率调整、覆盖位置调整、AP扩容和开启负载均衡方式,解决容量问题。

2.4 功率控制

在干扰排查过程中发现,部分AP为保证覆盖范围,常常将功率设置为最高值,没有适当调整优化,过覆盖易引起同邻频干扰,同楼层与楼层间都容易出现频率干扰。

如对合肥某高校宿舍楼进行排查,在该宿舍楼二楼测试,发现丢包率为13%较高,测试发现CMCC-EDU在11信道上干扰场强差值仅有2dB,同频干扰非常严重。

进一步排查发现同频干扰CMCC-EDU信号,是四楼同位置AP信号过覆盖到二楼区域,造成楼层间同频干扰。通过调整功率,将四楼AP的发射功率由27dB将至10dB,降低四楼AP对二楼同位置AP的干扰。四楼AP降低功率,影响其覆盖范围,又将四楼全向天线改为板状定向天线。

同时对该宿舍楼512房间扫到AP信号分析,楼层间AP无同邻频干扰,但可见度过高。扫描结果如下:

图5 AP信号扫描结果

信号强度满足覆盖要求,但同层两AP覆盖交叉区域,用户无线网络会出现频繁漫游现象等,适当调整AP功率避免频繁繁漫,防止一个用户占用两个AP资源。

在实际排查过程中,功率适当调整是频率干扰优化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前面说的工程整改、楼宇扫频和扩容优化等措施,都要结合功率调整,控制好AP覆盖范围,有效降低同邻频干扰。

2.5 WLAN与LTE干扰

TD-LTE为TDD系统,WLAN为CSMA/CA接入系统,它们上下行时隙不同步,TD-LTE可能工作于E频段2320MHz~2370MHz,与WLAN的2.4G频段很相近,两系统间有30M隔离带,仍存在着复杂的干扰关系。目前TD-LTE实验网已建立,WLAN与LTE共址和合路,基站系统间存在干扰。

通过现网不断排查和摸索,归纳降低WLAN与LTE系统间干扰措施。若对两者独立布放的室分系统,天线间距至少1米,13年前设备至少保障在2米以上,理想状态在4米以上,且TD-LTE使用2.3G低端频点;WLAN与LTE共用室分系统时,LTE合路器隔离应不低于70dB,最好能在90dB以上,可采用满足要求的异频合路器进行合路。

图6 LTE与WLAN独立室分系统

图7 LTE与WLAN共室分系统

3.结束语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目前现网的干扰主要为同邻频干扰,一方面通过工程整改手段,解决覆盖设计不合理和容量过载等问题引起频率干扰。同时结合巡检工作每季度对楼宇扫频,持续做好频率优化,降低频率干扰。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抗干扰技术,如智能负载均衡技术、动态调整AP信道等抗干扰技术研究,同时对日常参数优化调整,如关闭低速率报文、关闭probe帧、调大Beacon间隔等参数,降低信道资源开销对干扰优化。

参考文献

[1]刘璇.中国移动WLAN的设计方案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2]陈绿原.电信运营商WLAN网络建设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3]尹林佳.WLAN无线局域网在干扰环境下性能分析及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

第5篇

具体包含:宿舍环境清洁、整齐、优雅、舒适;根据现有条件,按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置相关的功能室;开展受学生欢迎的各种有益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各宿舍成员人际关系良好、和谐友爱;宿舍有序、安全、文明,宿舍成员精神面貌好;各宿舍成员养成文明、有礼、通达的品质。此外,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还在于逐步深化思想教育、党建、心理咨询、专业学习等进公寓工作,充分发挥宿舍的育人功能。

二、年级集中住宿模式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难点

1.按照院、系集中住宿,有利于院、系老师深入宿舍开展工作,有利于院、系统一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从而营造具有本院、系特色的宿舍文化,此外,还有利于发挥院、系高低年级学生间“传、帮、带”的作用。然而,实施年级集中住宿后,同一片区或同一栋楼有来自不同院系的学生,学生的学院意识逐渐淡化,而宿舍意识逐渐增强,彼此间有不同的导向及约束标准,因而会影响院、系所开展工作的效果,也给年级集中住宿模式下的宿舍文化建设带来新的要求和挑战。

2.实施年级集中住宿,由于同一片区或同一栋宿舍楼中学生千差万别,这对后勤服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宿舍管理人员大多是外聘人员,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素质一下子还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会产生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激化矛盾。

3.实施年级集中住宿,同一片区或同一栋宿舍楼中学生众口难调,难以营造统一的宿舍氛围。要做到凝聚人心,达成共识,这对工作的内容和工作的方式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实施年级集中住宿,同一院系的学生分布在多栋宿舍楼,给学院学生工作队伍开展工作增加了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成本。

三、年级集中住宿模式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对策

从按院、系集中住宿转变为按年级集中住宿,学校要充分认识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急迫性,加强这方面工作的理论研究,并付诸于实践。同时,理顺关系,加大投入,实现学生宿舍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过渡。

1.提高认识,加强理论研究,多管齐下

目前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高校应重视抓好课题立项等契机,组织相关人员对这块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逐步从具体实践中总结与归纳一些有规律的特点,从中找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措施或机制,并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学生住宿管理委员会、学生宿舍物业管理公司、后勤产业集团、各相关职能部门、学院及学生宿舍自我管理组织要紧密配合,精诚合作,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2.按新的思路建设学生宿舍文化,努力提高教育服务质量

年级集中住宿模式下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路必须统筹规划,科学有序。与此同时,要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及时处理学生的各类报修及出现的问题,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要建立正常的信息渠道,加强沟通,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并形成制度,听取意见,改进工作,对于学生合理的要求必须及时加以解决,对于学生不合理要求,要做耐心细致的疏导和解释工作,从而实现优质高效的服务。

3.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服务育人

从目前的管理人员的构成和知识结构来看,突出的问题是年龄普遍偏大,学历普遍偏低,虽然工作态度及工作责任心尚可,但工作的效果有待增强。这些人员常常忙于应付检查卫生、传呼电话、登记会客、维修设备等简单事务性管理,对新知识、新形势的吸收和与学生在知识和思想上深层次沟通存在困难和障碍。因此,必须优化宿舍管理和服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采取公开招聘、引进等多种手段尽快调整队伍结构。通过请进来培训、走出去的学习和在岗学习的途径,普遍提高管理和服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适应学生素质教育和按年级集中住宿宿舍管理工作的要求。

4.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三自功能”

创建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确立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才能和潜力的发挥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要大力抓好学生宿舍楼管组和学生宿舍党员工作站等学生组织的建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三自功能”,创设鼓励创造、追求创新的和谐氛围。

5.因地制宜,创建各具特色的宿舍文化

第6篇

虽说现在淘宝购物很方便,但是能够在晚上为校园里的懒人们送夜宵的项目还真没有。正和同学寻找创业项目的东北大学软件学院的谢雄航决定,设计校园版“微缩淘宝”,这个“微缩淘宝”就叫“飞送”。在谢雄航的设想中,它是一个极速送货上门的网购平台,盈利模式主要是平台服务费,形成一定规模后还可以有广告费。

这种模式是否可行?谢雄航的团队先在自己学校做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们日常用品、零食的开支情况,是否对“飞送”这种“5分钟送货上寝室”的送货服务期待等。最后调研的结论是大家对“飞送”很期待。

谢雄航和伙伴们开始紧锣密鼓地布局。首先是设计“飞送”手机软件,让懒人们动动拇指就能下单。“飞送”的订餐时间是18:30~22:30,货到付款。考虑到晚间是休闲时间段,一般学生只会选择一些零食当作夜宵,所以目前仅经营饮料、薯片、香肠等方便食品。对于软件学院的学生来说,设计软件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2013年11月8日,“飞送”正式上线。

在“飞送”上线前,团队成员围绕商品的定价是否应该高于超市定价进行过一次争论。有人认为,为了快速积累用户,让同学安装并使用这个软件,商品定价应该低于超市定价;有人认为,送货上门,价格高是理所应当的。最终投票决定,初期价格与超市持平或稍低,绝不高于超市价格。

接下来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让同学安装、认可这个软件。最开始他们向每间宿舍发宣传单,可发现绝大多数宣传单都进了垃圾桶。谢雄航怀疑是否是宣传单的文字过多,内容不够吸引人,便又重新设计了一份宣传单,还是不够理想。团队开了一次小会,得出的结论是,同学对宣传单高度排斥,于是他们将宣传单做成类似电影票的漂亮小卡片,同时改变宣传地点,不在宿舍发,在食堂给就餐的同学发,这种方式效果明显。很快大家都知道身边有一款比淘宝更近的“飞送”软件。

人人可送快递,5分钟到寝室

第一单生意,谢雄航印象很深刻,是一个男同学买了一包辣条。这位同学下订单2分钟后,就有“飞送”骑士送货到寝室,货到付款,最后买家确认订单。“飞送”骑士能保证有这么快的速度是因为每个宿舍楼都有两名“飞送”骑士,宿舍楼4层,每人负责两层楼。不需要电动车,“飞送”业务派送靠骑士双腿就能完成。

为保证送货速度,骑士们每人手中都有少量存货。货不够了,立刻到“飞送”基地补充,从宿舍到基地约需15~20分钟,不会耽误下一单。“飞送”每个月和骑士结算一次,结清货款以及派送费。骑士的工资是50%的利润提成+500元电子券(可在京东、当当等网上商城自由分批次购物)。因为不需要跨楼配送,骑士送快递有时候要不了5分钟,一般两三分钟就够了。如果遇到骑士休息,就由同寝室的人来送,不会影响发货。也就是说,“飞送”的出现,让宿舍里人人都可以送快递。“我们的优势就是送货上寝室,不需要打电话,有手机就行。”谢雄航对“飞送”业务的前景非常乐观。学校一共24栋宿舍楼,全部开放市场将有大量客户。

“飞送”到其他高校

在谢雄航的印象里,只要使用“飞送”的同学都会再次使用,回头客特别多。他统计了一下,同学们人均日消费3.5元,商品平均利润在30%~40%之间。因为“飞送”承诺无论订单多少钱都免快送费,所以团队的业绩发展非常快,半个月订单已经突破1000笔,最高纪录单日突破500人次,第一个月盈利2000元。

谢雄航的团队也遇到过麻烦。技术人员发现,有黑客寻找软件的漏洞,不停刷单,制造虚假订单,谢雄航只好和黑客斗智斗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样你攻我防五六个回合后,软件也更加稳定,最终经受住了黑客的考验。

根据用户的反馈,“飞送”也在不断地改进,使之更贴近顾客的需求。九舍的“飞送”骑士反馈说,他们宿舍楼网速较慢,打开商品图片耗时太长,这样可能丢失潜在客户。针对这种情况,“飞送”团队为九舍提供“特别定制版”,研发了无图片版本,只能看到商品名称和价格,节省时间。为了激发骑士的积极性,“飞送”的客户端也进行了升级,以前有订单后会自动分配到骑士的客户端上,现在新的版本实行“抢单制”,哪个骑士手快,就能把订单抢到手。

第7篇

随着基本教育的普及和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进入大学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加,学生公寓建设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本文透过对高校学生公寓内部空间及家具存在的问题的透析,探讨空间与家具的优化手段,以便于今后的高校公寓的设计能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关键词:学生公寓;空间布局;家具设计

近几年各大高校在招生方面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有更多的追求个性的学生走进大学校园,他们对公寓的设计要求比以往的学生更高,因此公寓内部空间和家具的设计的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大学生活质量,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造成学生对公寓的实际需求与学校能够提供的居住环境间的错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校学生公寓内部空间与家具提出优化设计的要求。

一、高校学生公寓的功能解析

大学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寝室中度过的,学生公寓的功能不仅仅是满足休息和储藏的功能,更是学生在课堂以外重要的学习和交往的空间。学生公寓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日常休息;第二,储存物品;第三,学习娱乐;第四,人际交往。

二、国内高校学生公寓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学生公寓设计存在很多问题,如空间布局不合理,尺度不适当,居住环境质量差,缺少公共活动空间,家具设计缺乏人性化,配套服务设备设施不完善等,在这样一种情形下我们不得不探讨公寓优化建设的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几项问题:第一,宿舍楼的空间形式简单,层次单一。在空间布局上还是采用传统的长廊式布局,通常采光和通风情况不好。在空间形式上多用长直线,立方体,好多空间使用不合理,大部分宿舍空间沿用以往的方式缺少个性化的设计,致使学生的空间体验单一化。第二,建设标准、服务设施设备不够完善。很多院校人均使用面积有限,很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储存空间不够完备,如不考虑男女生之间的差异性,女生较于男生更注重形象的管理需要更多的空间来储存衣物;学生随着在学校居住的时间变长属于自己的物品数量上也会增多,但是并没有预留的空间满足不断增加的物品的存放;行李箱,棉被等大件的物品、学生的学习用品、平常的生活用品得不到明确的分隔。浴池、商店、餐厅等服务设施建筑与宿舍楼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极大的不便利性。第三,设计上缺少个性和人性化。如理工科的学生喜欢开放合作的氛围;文科类的同学更喜欢安静的读写空间;艺术类的学生更倾向艺术性的空间,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种学科间的差异性并没有引起重视,普遍缺乏个性。没有差别的男女厕所,没有差别的不可调整的家具,缺少足够的晾晒空间等都是缺乏个性化与人性化的表现。第四,缺少个人空间的营造。当代的学生比较注重空间的私密性,但是多数宿舍并未考虑学生这种需求。因为有限的宿舍空间再加上私人空间没有得到有效分隔舍友间经常因为互相影响而产生矛盾,不利于寝室的团结。第五,宿舍楼内居住环境较差。现阶段国内大学生宿舍建设与室内装修标准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大多数宿舍楼里缺少绿化、装饰与空间变化等,环境单调,缺乏美感。

三、关于大学生公寓空间空间及家具优化设计的具体构想

学生公寓内部布局和家具设计应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打破一陈不变的现状。在这里针对各大高校公寓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构想:

1、增加学生宿舍居住单元的类型,丰富空间形式

当代的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可以把专业,年龄,地区这些因素考虑进来,当然在解决大部分学生的居住问题的时候也要考虑一部分特殊人群,比如留学生,有残疾的学生等这部分学生的特殊要求,因此居住单元的类型应该多样化。空间形式不再单单局限于立方体、直线这些,还可以加入一些柔和的曲线、个性的异型空间等。

2、提高建设标准,不断完善服务设施设备

增加人均建筑面积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的问题,需要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的情况不断加强建设。宿舍内部空间应该随着学生生活需求的日益丰富呈现多元化发展,可以增加一些公共服务设施,如餐厅、咖啡厅、健身房、阅览室、自习室、复印室、娱乐室等。

3、设计更加个性和人性化。

可以增加和细化储藏空间,如很多学生睡前喜欢看说,上网,听音乐等,可以在床头墙面增加壁挂式的储物格。学生公约大多都是白色墙面单调乏味,各大高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跟学生的特点改变空间色彩关系。如北方的学校可以用一些温暖的颜色;南方的可以用一些清爽,淡雅的颜色;女生的宿舍可以用一些粉嫩的颜色;男生寝室选择一些中性的色调。

4、增加个人空间的营造

当代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于空间私密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如,现在的宿舍基本是上床下桌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私密性,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在床上设置一些装置方便一些有需要的学生安装床帘;当然也可以在空间内增加一些屏风隔断分隔区域。

四、结语

高校学生公寓空间及家具的优化设计主要目的是满足追求个性化的当代学生的需求,无论是休息,储存,学习这些基本的功能还是更高的精神层面的追求,都应该通过适当的设计手段得到实现。国家和社会加大了对学生公寓的关注和建设的力度,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方便是我国新时期大学生公寓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王文宁,窦延光,陈宏.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公寓家具设计.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

[2]王丽娜,高冀生.大学生公寓的研究与认识.世界建筑,2003(10).

[3]杨海震.高校学生居住环境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4]黄春华.高校校外学生公寓园区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模式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第8篇

关键词: 高校火灾 隐患成因 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普通高校的年年扩招,高校更加成为人群最密集的场所之一,这便给消防安全带来了不少隐忧。同时,各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消防安全往往成为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据统计,2005年以来,全国高校共发生火灾2000余起,直接财产损失达5200余万元,给高校工作的正常运行造成了许多障碍。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地,如何消除火灾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是高校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1.近期高校典型火灾事件回顾

1.1中央美术学院――1人伤。

2009年3月16日上午10时30分许,中央美院位于南湖公园内的学生宿舍发生大火,着火建筑是彩钢板搭建的二层简易板房,为学校部分学生、后勤员工、保安人员的宿舍。彩钢板内保温材料燃烧速度快,烟雾大,加之宿舍内易燃物较多,给火灾扑救带来一定难度。火灾过火面积约1000平方米,火灾造成1人受伤。据校方统计显示,截至16日下午17点左右,此次受灾人数共计440人(其中进修生、联合办学学生297人,其他服务人员等143人),其中1人受伤。

1.2上海商学院――4人死。

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左右,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导致烟火过大,4名女生在消防队员赶到之前从6楼宿舍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全部遇难。火灾事故原因判断为:寝室里使用“热得快”引发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所致。

1.3中央民族大学――上千女生疏散。

2008年5月5日中央民族大学一女生宿舍发生火灾,着火后楼内到处弥漫着浓烟,能见度不足10米。火灾发生时大部分学生都在楼内,所幸消防员及时赶到将千名学生紧急疏散,事故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宿舍最初起火部位为物品摆放架上的接线板部位,该接线板部位因用电器插头连接不规范,且长时间充电造成电器线路发生短路,火花引燃该接线板附近的布帘等可燃物蔓延向上造成火灾。

1.4马尼拉大学――8人死3人伤。

2006年1月8日菲律宾马尼拉市北部大学区的一个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至少8人被烧死,3人烧伤。大火是从宿舍楼底层的一间厨房开始蔓延的,宿舍里的一些学生在7日晚聚在一起喝酒,由于酒后不慎在厨房引着了火。由于楼里住了许多人,过道和紧急出口又堆放了许多杂物,加之不少人当时已经喝醉,火灾造成的伤亡人数较多。

仅以北京市为例,2008年该市高校火灾频发:1月7日,邮电大学13号公寓女生宿舍发生火灾;2月27日,地质大学南翼楼1层101室发生火灾;3月4日,交通大学东校区科教楼电梯间着火;3月10日,西三旗新都环岛金融学院食堂着火;5月5日,中央民族大学28号楼6层起火。9月1日,北京理工大学13号楼宿舍楼5层女生宿舍起火;11月16日,中国农业大学东区食品学院实验楼5层着火;11月17日通州现代音乐学院在建教学楼起火;2009年伊始,继央视新址北配楼发生火灾之后,3月16日上午,中央美院位于南湖公园内的学生宿舍发生大火。

2.高校火灾隐患成因分析

2.1消防意识淡薄。

首先,领导消防意识淡薄,对消防安全工作重视不够。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教学、轻消防”的观念,高校领导片面地认为消防工作与教学质量无关,与学校稳定无关,可有可无,一味重视教学、科研,忽视了消防安全工作,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基本上是束之高阁,流于形式。领导对消防工作不重视,自然而然的,消防安全教育就不到位,而且造成高校在消防投入上普遍不足,能砍则砍,能省便省。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或是一些民办院校,本身教学科研资金尚且不足,对消防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

其次,师生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从近年来高校发生的火灾情况看,许多火灾是由于多数师生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造成的,广大师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潜心研究学问上,对消防安全关心较少,消防法制观念不强,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个别师生甚至认为只有工矿企业、娱乐场所等才会发生火灾,而学校与火灾无缘,普遍缺乏基本的初期火灾扑救常识和火场自救逃生技能,发生火灾时惊慌失措,盲目逃生,忘记报警,更不用说使用灭火器材了,从而失去了灭火的最佳时机。

2.2消防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消防组织机构不健全,消防管理机制不完善。

虽然不少高校都建立了消防安全责任制,但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对消防职责履行情况的检查走过场,考评不严格,导致消防管理人员素质低,工作敷衍了事。另外,一些高校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没有健全的消防组织机构,没有明确专兼职消防工作人员,没有明确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没有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一些高校甚至没有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或者虽然制订但内容不全、组织松散,根本不可能按照61号令的要求每半年组织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预案成了空头文件,没有实用价值。

2.3消防设施短斤少两,陈旧老化。

高校建筑规模大,种类多,各种消防设施必须一应俱全,而且这些消防系统都需要定期维护保养。但在一些高校,很多场所消防设施欠账仍然比较突出,维护保养较差。有些灭火器材配备与场所不相匹配,有些设有室内消火栓,却无水或水带水枪缺少;有些特殊重要场所,如大型图书馆、重要实验室等,未按要求设置自动报警或自动灭火系统。再者就是被盗被破坏现象严重,以致许多消防设施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一旦发生火灾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4高校建筑物火灾隐患严重。

2.4.1高校本身历史年代较为久远,建筑物多砖木结构。为了扩大生源,很多高校纷纷扩建校区,为了赶工期、赶进度,很多新建的学校建筑未经消防部门审核、验收就投入使用,在消防方面留下许多先天性的火灾隐患。再加上有些国内知名的院校大多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校园内的一些原有建筑难以达到消防安全要求,其中不乏受保护的文物古建筑。这些古建筑有的采用木质结构,耐火等级较低,建筑内的消防设施不到位,且电气线路老化,很难达到现有的消防安全标准。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了一批闷顶式建筑,闷顶大多采用木质结构,例如发生火灾的东南大学动力楼就建于1957年,属于典型的闷顶式建筑。

2.4.2违反规定用火用电是学生公寓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寓里往往私拉乱接电线多,造成线路超负荷运行,有些学生习惯将电源插座放在床上给手机等充电,从而埋下火灾隐患,还有的学生违规使用电饭锅等大功率的电器。二是在公寓内使用明火。如用酒精炉做饭烧水,熄灯后点蜡烛看书,由于公寓蚊帐、衣物、书籍等可燃物较多,火势容易蔓延。而且学生公寓是一个集体场所,人口密度大,人员集中,火灾发生后难于疏散人群。

2.4.3图书馆的书籍多,容易引发火灾。图书馆的建筑一般耐火等级低,尤其是一些旧图书馆,安全通道设计不合理,内部设施及电气线路陈旧老化,线路铺设不符合防火要求,由于采光度低,为了照明的需要,使用大功率的照明灯具,灯具相距书架太近,一旦电器线路故障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则不仅会使很多珍贵资料化为灰烬,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而且会危及人身安全。

2.4.4实验室易发生火灾事故。一是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责任心不强,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识,近些年来高校实验室由于工作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火灾事故不在少数;二是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存放管理不合理,有的实验室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没有严格按规范分类存放、管理;三是实验室出现电气线路老化,连接处接触不良等现象;四是实验室消防器材配置不合理,数量不足,有的实验室消防器材已过期而得不到及时更换,有的配置的消防器材与实验室可能发生的火灾种类不一致;五是在做实验时违反了相关操作规定,引起火灾。

2.4.5大礼堂也是容易发生火灾的场所之一。大礼堂照明设备多,功率大,舞台布幕、道具箱等均是可燃物,尤其是接纳校外大型活动,电气设备多功率大,临时线路布满了整个舞台,负荷远远超出设计容量。人员集中,上下节目之间,舞台工作人员与演员手忙脚乱,经常在电线上穿梭,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就不堪设想。

3.高校消除火灾隐患的对策

3.1提高高校领导的消防意识。

公安消防部门应当经常召开高校系统消防例会,定期和高校各级领导座谈消防工作,及时传达消防工作的最新精神,让高校的各级领导清醒地认识到高校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清楚地认识到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让高校领导真正认识到抓消防工作就是保学校稳定,抓消防工作就是促教学科研,在重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同时,始终不忘消防安全工作,推动消防工作与学校建设同步进行,最大限度减少火灾危害。

3.2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防火意识。

消防宣传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高校必须贯彻执行“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方针,把学生消防知识技能教育作为学生素质、能力教育的组成部分,与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把消防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理解接受程度研究编写出专业的消防教育课本,培养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增长防火、灭火和火场逃生自救知识。同时也可以发挥学生社团的力量,号召学生成立消防协会,组织开展活动,置身于宣传教育之中,切实从思想、行动上提高自己。还可以通过消防知识竞赛、播放宣传片、组织参观消防站、进行逃生自救演练等形式,不断将消防宣传工作引向深入,把消防法规知识和技能送到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手中,从而把消防宣传落到实处。

3.3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健全消防组织机构,完善消防管理机制。

高校作为师生高度聚集场所,要将消防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方针落实责任制。在提高高校领导消防意识的基础上,公安消防部门要督促各高校建立消防组织机构,建立定期检查评议制度,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健全消防组织机构,完善消防管理机制。明确每个院系、每栋建筑直到每间宿舍、每个实验室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及工作职责,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每个人的消防工作积极性,使防灾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从而营造校园防灾文化氛围,建设和谐校园。

3.4保证消防经费投入,改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各高校应把消防经费的投入列入学校经费开支的总计划中,设立消防专项基金,保证消防经费投入,加强各种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明确管理责任,确保消防设施完好。保证日常消防经费、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费用,对超过使用年限的要及时更换,楼道应设置醒目的安全疏散线路指示标志。还需要不断提升消防专职人员业务理论的“职业化”水准,只有不断开展在职学习及培训,才能有助于提升消防监督员的“职业化”水准。

3.5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为了从根本上杜绝火灾和减小火灾危害,彻底消除各种致灾因素,公安消防部门应当对高校开展高频次的消防监督检查,经常检查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使其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充分发挥建筑消防设施的作用。重点检查学生宿舍、食堂、礼堂、网络中心等人员密集场所或者耐火等级低的建筑,并且对这些场所和建筑建立工作档案。同时,对未经消防审核验收擅自施工使用、破坏建筑物原有分隔、锁闭安全出口、堵塞消防通道等消防违法行为要严格执法,对有关当事人给予行政处罚。

在宿舍,学生应自觉遵守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做到不乱拉乱接电线;不使用电炉、“热得快”、电饭煲等大功率电器;不在宿舍使用明火;爱护消防设施,不将灭火器材随意移动或挪作他用,等等。学校要对在宿舍里乱拉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等极易酿成火灾的行为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对行为严重的应给予相应的处分。

在实验室工作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使用仪器设备前,应认真检查电源、管线、火源、辅助仪器设备等情况。使用完毕应认真进行清理,关闭电源、火源、气源、水源等,还应清除杂物和垃圾。尤其在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时,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规定,按照规定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用剩的化学试剂,应送规定的安全地点存放。

参考文献:

[1]田艳天,兰俊丽,刘利民.高校校园防灾文化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0.

[2]郭晓梅,孙悦,付庚.谈高校的火灾特点及消防安全工作[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1).

[3]沈建华.浅析凉山州布拖县寄宿制学校火灾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8.8.

[4]谭俊,刘丽艳.高校火灾浅析及防范对策探究[J].管理观察,2009,(11).

[5]李显军.高校火灾成因和预防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9,(12).

[6]史志强,李如森.高校火灾事故的特点及预防[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1).

[7]胡时金,刘献成.高校火灾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

[8]薛雯.高校火灾隐患成因及消防安全管理应对措施[J].中国商界,2008,(2).

[9]陈亮.高校火灾应急管理现状及相关建议[J].经营管理者,2009,(9).

[10]李显军.高校火灾原因及预防[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6).

[11]谢荣全.高校建筑火灾隐患的防治与对策[J].时代消防.

[12]刘健.高校实验室火灾成因及预防[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8,(11).

[13]钱伟超.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0,(1).

[14]刘寒.高校消防安全问题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2).

[15]赵培仁.高校消防安全现状及防火对策[J].山西政报,2005.

[16]吴壮,丁营.高校校园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才智,2010,(32).

[17]丘志虎.浅谈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

[18]许进刚.浅谈高校学生宿舍的火灾成因与预防[J].咸宁学院学报,2008,28(4).

[19]吴勇.浅谈如何做好高校消防工作[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20]李克建,毛鹏举.浅析高校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8(35).

[21]冯锐.浅析高校火灾特点及消防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7,(6).

[22]齐恒,陈蔚勤.浅析高校消防安全管理[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6,(7).

第9篇

摘 要:当前,随着社会世情、人类情感不断发生变化的环境中,因而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也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转变及突破。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将宿舍作为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高校需建立以宿舍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与挖掘宿舍的功能性,以提高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此,本文将分析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工作的必要性,进而深入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的新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宿舍;途径

为响应十报告提出的从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视角来革新思想政治工作号召,我国高校也需要转变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理念。通过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进高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抓住学生宿舍这一重要的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场所,构建与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及氛围,以利于实现“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的必要性

(一)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响应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号召

当前高校实行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以社会化大学生公寓管理体制为高校后勤的主要管理模式。相对于传统高校学生宿舍来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扩大了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弱化了对高校学生的全方位管理,高校学生极易被社会规则与负面文化所影响,从而削弱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度。于是乎,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就显得十分必要,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以解决高校教育管理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宿舍是高校学生主要的一个学习生活场所,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进高校学生宿舍,可以与高校学生零距离接触,更利于对高校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二)针对学生“宅男、宅女”现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力度

网络的出现与完善便利了高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但也因此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多数高校学生更多时间选择宅在宿舍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工作与休闲,减少了高校学生外出交流时间,加剧了高校学生“宅男、宅女”的现象。由于网络媒介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管理,其信息过滤性不强,存在诸多低级趣味的网站或是虚假偏激言论,这些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意识还未成熟的高校大学生积极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学生宿舍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维护力度,这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工作的重点挑战,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对高校学生“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的新途径

(一)建设基础活动与工作场所,为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提供硬件环境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需要具备基础的活动与工作场所,如文化活动室、辅导员值班室、党员活动室等,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提供一定的硬件环境。各大高校在学生宿舍楼或公寓楼建设基础活动与工作场所,提供必要的基础工具(电话、电脑、电视等),进而方便在学生宿舍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也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以及各种理论、视频等学习资料,便于高校学生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

(二)积极发挥宿舍文化的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的强度

文化具有引导作用,校园文化是熏陶与教育高校学生的主要载体,而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中的一部分,高校更因积极发挥宿舍文化的功能性,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宿舍文化相结合,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的强度。在平时,高校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在学生宿舍楼工作场所进行思想政治的宣传与教育,同时每年定期举办大学生宿舍文化节,通过设计不同主题与活动让高校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以宿舍文化节等活动形势来加深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开展针对性与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的活力

单纯理论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难以吸引高校学生的兴趣,反而让高校学生反感思想政治教育,所以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的活力,高校可以开展针对性与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进而来感染与吸引高校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当然,这些教学互动都需要依托于学生宿舍为主要场所,如举办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宿舍装扮活动,以宿舍为单位,调动宿舍中每一位高校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让高校学生在活动中收获思想政治教育,又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等。

(四)开设党员活动阵地,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由于高校学生宿舍数量多,这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的工作加大了难度,因而高校需要建设一支以学生党员为主的队伍,建立党员活动阵地,以便积极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学生党员也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的队伍中。学生党员毕竟是学生,又是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因而他们对其他高校学生的影响力更为直接,其对其他高校学生的管理也更为便利,所以各大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党员资源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的工作。

(五)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网络是高校学生在宿舍中主要的学习与沟通工具,所以高校在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工作时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以便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的效果。高校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构建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如网络论坛、网络日志、网络评议、在线网络咨询等,便于高校学生在宿舍中通过网络实现思想政治的教育。当然,高校还需加强校园网络的有效管理,而高校学生可以不需要离开宿舍也可以接受多元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充分认识到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工作的必要性。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将宿舍作为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需要发生变化,建立以宿舍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与挖掘宿舍的功能性。高校教师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的新途径,从而更好地完成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