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劳动教育概论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4 17:02:3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劳动教育概论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劳动教育概论

第1篇

近几年来,不少学校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所忽视,学生不热爱劳动,劳动技能低、劳动知识少、生活自理能力差、鄙视劳动人民等现象比较普遍,这种状况对于未来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十分必要。

一、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是少年儿童养成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劳动教育,能使学生树立劳动创造一切的观点,懂得劳动光荣、懂得自己的幸福靠劳动创造,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我校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通过开展“争创爱劳动的小金星”和“妈妈的小帮手”活动,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如打扫街道,种植花树,绿化校园,帮助烈军属、五保户老人干活;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如整理床铺、洗衣、扫地、生炉子、做饭、洗碗筷等。他们在这些劳动中,树立了劳动观念和为别人服务的思想,同时在劳动中不断克服困难,也有利于形成坚强的意志,也使他们养成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勇敢诚实的良好美德。许多家长高兴地说,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孩子显得懂事多了,学会了不少本领。有些班主任也反映,在班里主动为集体做好事的多了,爱护公共财物、珍惜劳动成果的多了。从这些实事看来,对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不但使小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娇气、不懒惰,还可以增强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对家庭对社会的义务感和主人翁精神。

二、劳动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劳动在智力发展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段话。这段话形象说明了劳动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双手灵巧的孩子,热爱劳动的孩子,思维一般都清晰敏捷、喜欢钻研。由此看来,劳动不仅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且能促进劳动者肌体发育、品质和意志的形成和知识的增长。在劳动时,由于中枢神经处于积极的状态,非常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劳动还可以丰富知识,发展智力。在劳动过程中,儿童学习正确的思考问题,这有利于逐步提高他们处理问题的灵活性。通过劳动,最容易形成正确的事物表象,在正确表象的基础上,就能形成正确的概论,进而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例如,儿童在劳动中,必然要通过眼看手摸,实际地感受到形状、重量、硬度、光泽、光度、温度和其他的物体特性,这就为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校对五年级两个班进行了对比实验。在五年级一班,让他们从身边的自我服务劳动做起,进行劳动技能的训练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在校内开设了劳动课,在家中实行家务劳动卡片制度,教师和家长配合起来有计划地列出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并经常通过“勤巧手”比赛激发少年儿童的劳动热情,劳动成了这个班常年坚持的活动之一。在这种具有独特性的活动中五年级一班的学生不仅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和习惯方面明显优于五年级二班,智力水平也明显高于二班。在作文中,一班学生写作的用字、用词量明显地比二班学生平均数高,而且内容充实、具体,文章的思路开阔,显得有深度,富有生活情趣。在镇组织的统一测评中,一班各科成绩好于二班。在“第二课堂”成果展览中,一班学生的科技手工制作成果比二班丰富得多。这些事实充分说明手指动作的每一进展都与大脑发育程度息息相关,尽早地让学生做一些手的复杂活动,抓好劳动教育,有利于发展少年儿童的智力。

三、劳动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组织他们去参加一定的劳动,在不同的劳动中,使身体的各部分都能得到锻炼,增强肌体各器官的功能,使肌肉、筋骨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对疾病的抵抗力,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在开展劳动教育中,我校有意识地安排那些体质较弱、平常不爱活动的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和体育锻炼,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他们的身体逐渐强壮起来,有的成了优秀运动员,同时也开发了他们的智力,在文化课学习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事实说明,劳动教育能促进小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四、劳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第2篇

关键词:日本职业教育 发展进程 发展特点

日本堪称世界上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的现代职业教育始于明治维新时期,从出现最早的近代职业教育学校到将其正式纳入学制系统,使职业教育制度得到确立,日本仅仅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短短的30余年,日本职业教育迅速从落后的学徒制发展成为先进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为社会提供了各级各类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劳动力,使日本的经济在战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经济发展的奇迹让人们在现实层面深刻地感受到了职业教育的威力。回顾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思考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可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汲取有益的养分。

一、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

日本职业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明治维新时期(1853―1911年),是日本职业教育的发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2--1945年,日本职业教育在波动中迅速发展成长;二战后(1945年至今),则是日本职业教育获得根本性改造和完善的时期。

1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职业教育的发端(1853-1911年)。

1872年,日本颁布第一个《学制令》,规定开办工业、农业、水产、商业等实业学校,首次确立了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1874年设在东京开成学校内部的“制作学教场”可以看作是日本第一个中等程度的职业教育机构,是中等职业学校的萌芽。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主要是实现职业教育的初始体制化,基本形成职业教育体系。初等职业教育在数量、规模上的扩充是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显著特点。此时,职业教育形式主要有徒弟学校、实业学校、实业补习学校、各类学校和专修学校、实业专科学校。实业学校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在专业结构上,分工业、农业、商业、商船和水产;在授课形式上,有全日制的实业学校和业余的实业补习学校;在设置上,又分为公立的、私立的。可见,其系统趋于完善,其类型和结构愈益多样化。

这一时期各类职业学校一般只限于中等程度教育。1903年政府颁布了《专科学校令》,增设各种职业科的高等专科学校,以培养中级技术人员。职业教育体系向纵深方向发展,形成了包括初等、中等、高等在内的职业教育体系。1907年创立了的一所私立的高等工业学校――明治专科学校。但这一时期发展的重点是中等职业教育。

可见,在明治中期。日本确立了国家主义教育体制,职业教育也在此框架内初步实现制度化;明治后期,随着国家主义教育的扩充和加强,职业教育体系也基本形成。

2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日本职业教育在波动中成长(1912--1945年)。

这一时期日本职业教育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的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度化、完善化,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高移,此时,高等职业教育和补习教育迅速扩充,得到大发展。

一战后。产业界出现倒退,实业教育一度结束了扩充的趋势。“”的爆发,使日本工业发展出现转机,摆脱了萧条的局面,再度出现繁荣,实业教育也摆脱了衰退的困扰。从1932年到1940年的8年期间,甲种中等实业学校增加了345所,乙种中等实业学校增加了34所,增加的重点是工业类学校,甲种工业学校在短短的8年时间内增加了一倍。

1915年。实业补习学校有8909所,学生数为498178人:1925年则增加到14232所,学生达9960905。1935年,工业学校有145所,学生数49250人;1945年则有471所(增长幅度达275%),学生数285180人(增长幅度达480%)。

为了满足战时需要,除增加招生人数外,高等、中等工业学校总数和学科的设置都得到了全面的扩大。从1919年到1924年,一举创建了11所官立高等工业学校。就工业学校专业设置的情况看,从1900年的35所公立工业学校的51个专业,到1921年发展到87所学校237个专业,1942年更是高达222所学校681个专业。以1940年为分界线,在高等和中等工业学校中出现了学校和专业的全面扩大。

各类学校开始向高等教育发展。随着工业学校的全面性扩充。以重工业部类的学科为中心的各类学校骤然增加。

此时,企业内技术教育开始变得突出,原因在于一般的实业学校特别是徒弟学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企业内技术教育在数量上的扩充,是从实业学校令制定以来逐渐开始的。

3 二战后日本职业教育的改造与完善(1945年至今)。

与之前的两个时期相比,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出现一些新特点。如果说日本在二战前职业教育发展是对欧美职业教育体系的“复制时期”,那么二战后则是日本职业教育的“个性发展”时期。二战后,日本对战前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

1947年颁布的《学校教育法》规定:高中以实施高级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为目的。根据这个法令建立的新制高中,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综合化。综合制的推行导致全国范围内对高中进行了调整与合并。此时,日本职业教育受到严重的削弱,以致于难以适应产业界的需求。企业界强烈要求改革职业教育,使教育更紧密地为经济服务。

1951年日本颁布了《产业教育振兴法》,成为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职业高中由衰退转向发展,中等教育结构由单一转向多样化,日本职业教育出现了一个发展的新。综合高中不断减少,职业学科纷纷从综合高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科职业高中。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重点整顿高中职业技术教育,目标是使之多样化。进入70年代,由于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变化,产业界对职业高中毕业生的需求明显降低,职业高中呈现衰退的迹象。80年代,日本政府为了谋求经济的继续发展,把“技术立国”定为经济发展战略。在这种背景下,日本特别重视对中等教育阶段职业教育的整顿与充实,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如:学科设置的集合型和学科内容的综合化: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等。

90年代以来,为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日本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呈现以下的新趋势:一是强调职业科高中的基础知识教育;二是充实普通高中的职业教育;三是把一部分“各种学校”升格为短期大学性质的专修学校,作为广义的高等教育机构的一环。

二、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

纵观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呈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三个显著的特点:

1 内涵扩大:确立“大职业教育观”。

日本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表明,正确理解职业教育的内涵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我国自1996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把“职业技术教育”统称为“职业教育”,一直沿用至今。长期以来,我们对职业教育的内涵的理解都比较狭隘,其表现是:职业教育 常常被等同为就业教育;职业教育总让人联想到学校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间总是泾渭分明的:而职业教育的院校与各类职业培训总是缺乏联系,甚至存在对立等。

在1999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eehnle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的提法。可见国际上对职业和技术教育的理解是:是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在某一职业领域就业作准备的手段;是继续教育的一个方面。可见,我国迫切需要扩大对“职业教育”内涵的理解,确立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内的“大职业教育观”。

2 取向转变: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

发展经济的强烈需求下,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似乎已经偏离了传递人类社会经验、文明,帮助学生挖掘、发挥自己内在潜力、抚育学生成长的轨道。职业教育的目的被狭隘地理解为训练学生掌握专门技能、技术和技艺等,以达到求职的目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训练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工具,而不再是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力、抚育学生成长的工具”,职业院校俨然是一个个的“人力工场”。

日本经济学会于1993年建议实施“结构调整和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教育改革要适应人在工业时代的需求。这种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是对以往强调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做法的反思。它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取向,强调以关注人的终极目标的发展取向是一个健康的、现代社会所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认为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应该按照人的需要、人的本性而进行。职业教育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在能力、态度、兴趣和职业发展方面的真正需要,真正做到为人们“就业、地位和个人发展创造更公平的机会”,并“使人们一生都能享有这些的机会”。

3 时间延伸:贯穿终身的职业教育。

终身教育思想自20世纪60、70年代被提出以后,就受到广泛的重视,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次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把“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作为会议的主题。这届大会的其中一个基本共识就是:技术和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占特殊的位置,它是终身教育的实践者,是火车头,是关键所在。

日本职业教育为了应对未来的要求、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从终结型教育模式向终身教育模式转化,逐步建立起贯穿终身的职业教育体系。战后60年来,日本的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教育体系。从办学性质上分,有公立与私立;从办学的类型上分,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企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是基础和核心;从办学层次上分,有职业高中、专修学校、高等专门学校、短期大学等,其中职业高中、专修学校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重点,同时适当增加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比重,提高了职业大学的地位:在办学形式上灵活多样,有职前教育、在职教育、转业教育,学制有长有短,灵活多样、互相补充。

注释:

①“各类学校”是指区别于按教育令规定设有完备学科的学校,进行相当于学校教育的教育部门。

②根据1976年修订的学校教育法,“专修学校”是指修业年限在1年以上,授课时数超过文部大臣规定的授课时数,学生经常保持在40人以上的学校。

③王桂编著,日本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196,

④[日]细各俊夫编著,肇永和,王立精译,技术教育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129,

⑤[日]细谷俊夫编著,肇永和,王立精译,技术教育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141,

⑥[日]细谷俊夫编著,肇永和,王立精译,技术教育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130,

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A[A],生产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6l

⑧陈杰华,现代教育目的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⑨转引自肖凤翔21世纪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J],教育评论,1998(5),

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黄仕琦译,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主要工作文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10),

参考文献:

[1]王桂编著.日本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

[2][日]细谷俊夫编著.肇永和,王立精译.技术教育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A[A].生产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第3篇

面向改革开放,面向广大城市和农村小学教育的需要,在课程设置的设计上加强了实践性研究,第一,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要培养新型的小学教师,又要使毕业生切实具有大学本科水平,既不能搞简单的中师“延长”,也不能搞普通高师的“照搬”。在必修课里开设了《现代汉语》、《高等数学》、《写作》、《普通生理学》等课程,在选修课中开设《古代汉语》、《儿童文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自然辩证法》、《科技发展简史》等,使学生掌握较为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第二,我国农村人口多,居住分散,小学校小人少,有的学校还在进行复式教学,因此我们的毕业生的能力应是多方面的,即“多能一专”型。这样在课程设计中还开设《体育》、《大学音乐教育》、《大学美术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社会科学概论》、《自然科学概论》等必修课,还开设了文化素质课程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2-3门选修课,目的是让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都有提高,更好地为小学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第三,重视学生的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大教育实践的比例,一、二、三年级各进行一周教育见习,四年级十八周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调查与毕业论文,对毕业论文以往的中师和专科生没有明确要求,只是号召通过教育实习写出心得体会,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论文答辩不通过不能毕业,这充分体现了小教本科学生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强化综合性

小学教育的特点是综合性,小学生的特点是对教师有更多的模仿性,小学教师必须对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和谐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当代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日趋整合。而在小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课程的综合化又是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因此我们新的课程设置必须面对这种挑战,适应这种要求。第一,在科学文化素质上,必须从小学教育实际出发,为师范生构建一个较完备的知识系统,建立以语文、数学、教育专业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如语文学科的构建,本着“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增加课时比重,融文学与写作、教师口语、语言文字基础知识、书写等课为一体。语文学科的性质比较复杂,从语言文字上说具有工具性,从思想内容上说具有文学性,从知识内容(包括社会历史生活知识、科学知识、理论知识以及语文知识)上说还具有知识性。这些性质是综合在一起的,因此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师范院校的语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以思维增强语感,促进语言的鉴赏、评析和表达能力,使师范生掌握较系统的汉语知识、文学基础理论和写作理论等;同时通过大量文学作品的选读,了解和把握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概貌,以形成语言、文学、写作等有机组合的知识体系。充分融合听话、说话、阅读、文学、写作、书写等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形成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数学知识方面,在高中学习的基础上,开设高等数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强调理性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胜任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提高了学生毕业后指导小学数学竞赛和小学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能力。在形成以语文、数学、教育学科为主干的课程体系的同时,特别强调教育专业课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力求科学构建系统的完整的课程结构。第二,在以语文、数学、教育学科为主干的课程体系中,还加大了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比例,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使未来的小学教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还在选修课中开设伦理学、美学概论、社会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在于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而更重要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第三,在高中学习了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六大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两门综合性较强的必修课,即《社会科学概论》和《自然科学概论》。这两门课程既注意了知识的横向联系,又体现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同时要反映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使师范生的知识面更开阔,为他们继续深造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三、体现灵活性

以往的课程设置中,必修课安排的较多,选修课和活动课较少,学生的学习不可能有自主性和选择性,毕业生在座谈会上也说:“在校时学的课程有些没有用,多开点选修课和活动课有利于我们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第一,加大了任意选修课的门类和比重,现设选修课30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去选择性的学习,而且鼓励学生多选课,从评价制度上得以体现。评价制度中有合格加特长的学分,学生选学的课多,他的特长学分也多,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是一个重要内容,这无论对学生的就业和对社会的贡献都是值得肯定的。而且选修课的门类、内容还可以由学校灵活掌握。第二,加强对活动课程的管理和研究,活动课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在过去的课程设置中没有被高度重视在组织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将活动课分为三大类,即兴趣组与社团活动,军训,劳动教育,而且这些课的开设遵循三个原则即求是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时代性原则。保证活动课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同时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活动课纳入课程方案,就一定加强管理,要有授课计划和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活动课学习成绩档案,进行等级评价和成果汇报,将成绩记入学生学籍。

四、确保发展性

第4篇

摘要: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①

美育的功能就在于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活动,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促进他们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形体美,增进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他们为维护和创造美好的事物而作出不懈的努力。②

关键词:美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4-0000-01

一、有关美育的说法

中国古代非常强调美和善的统一。一方面强调礼教在伦理道德上的是非、善恶、美丑的观念对审美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又肯定了乐教对伦理道德的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功能。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就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③“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④把诗教和乐教并列,看做是造成仁人君子必不可少的条件;把“志道”与“游艺”结合起来,当做陶养德行的途径和手段。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第一批“思维课”不应当在室内、在教室的黑板前面上,而要到大自然中去上……真正的思维总是渗透着战栗的情感;儿童一旦感受到了芳香,他的心里便会产生灵感”。“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儿童思维的天性本身要求富有诗意的创造。美与活生生的思维如同太阳和花儿一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大自然的美使知觉更加敏锐,唤醒创造性的思维,以独特的体验充实着语言。”⑤把美育和智育结合起来,会使学生的脑力劳动更具有活力,更富有创造性。

二、当今教育美育缺失现状

(一)单一静止层面的美育教学

早期美育观的根本缺失,是不考虑教育自身整体美。与近代席勒的影响有关,我们曾经长期把美育仅仅看作是艺术教育,就是把音乐、绘画、舞蹈、书法、文学等艺术形态当做教育内容,给学生传授一些艺术知识和技能,使他们从中受到情感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这种美育观,把美育作为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在内容上相并列的一个特殊的教育领域(在我国是首先确定这种关系的)。这种做法,在当时大大提高了美育的地位。但也埋伏了日后把美育与整个教育相割离的危险。

(二)扩大静止层面的美学

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意识和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开始对单一的静止层面的美学开始质疑。人们指出,美不仅仅存在于艺术领域,美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事情。它同样存在于自然、社会生活、技术工艺和科学文化中,因此,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都可以挖掘出美的内容。都有普及美学知识、激发学生美感创造的任务。甚至在课外活动和学校其他全部活动中,也都应该利用美的因素,使学生得到审美享受。这种认识,打破了单一的美育和其他各育之间的孤立关系。扩展了美育的范围。

(三)动态的美育――教学过程中的美

上面所谈的美育都没有与教育的本质规定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自身的形式是不是美的问题没有被考虑到。迄今为止,这些美育观,只是把教育所利用的外部对象的美放在自己的视野之内,而将教育自身的美遗漏在事业之外;他们考虑了各种各样的美来培养人,唯独没有考虑到“教育自己”应该怎样做才“美”这个根本问题,没有考虑教育自身的美有些特点。所以,我们只是把美作为一种外在的,因而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来加以有限的借用,没有以美来规定和修饰教育自身;我们的美育都是外在的“借美”的教育。”⑥

三、 当代美学教育畅想

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观点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持的态度和看法。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思想倾向、审美素养不同,他们的审美观点也不相同,对同一美的现象或艺术作品会有不同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鲁迅在谈到《红楼梦》时曾深刻揭示出:“单是名义,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⑦都未看出他的美学价值。

学生在审美活动中,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坚持某种审美观点。问提在于他们有的观点正确,有的不正确;有的高尚,有的低级。有的青年学生以洋为美,以奇为美,以奢为美,甚至把一些格调低下的艺术作品,腐朽的生活方式,庸俗的思想作风当做时髦去追求,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缺乏正确的审美观点。教育他们懂得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庸俗的,就够对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教育他们懂得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庸俗的,能够对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做出正确的审判判断。

当然,要鉴赏美,不能单凭审美观点,还有有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感感受能力,欣赏能力,评价能力,等等。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方面要授予必要的艺术基础知识,包括美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艺术表现的手法和技巧,提高艺术素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参加艺术欣赏活动。观赏自然,分析社会生活美,培养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和评价能力,加深对美的理解。

(二) 艺术的渲染功效

戏剧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的综合体。在戏剧舞台上,艺术的“建筑材料”是活生生的人,是演员、借助布景、灯光、音响效果,通过演员的表演,真实地表现人物活动场景,是观众陶醉在美的意境中。学生欣赏话剧,可以从演员活灵活现的表演中受到启发和感染。

电影和电视都是20世界的创造,是现代最普及、最大众化的艺术。采用“蒙太奇”手法对画面剪裁组接,使画面连贯而有节奏,可以造成悬念。对比,联想,衬托。等审美心理效果,提高艺术表现力。

运用艺术作为美育手段,除了艺术学科的课堂教学外,在课外还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提升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再是通过班级团队组织开展艺术欣赏评价活动,评论艺术作品,评价社会生活中的美丑行为,提高审美趣味,提高鉴赏能力。

艺术是美育的主要手段,运用艺术手段也要讲究艺术。

(三) “身正为师,行为世范”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都是美的体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是天底下最阳光的职业”。教师的教学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有美育的体现,这样才是真正动态的美育,才是活的美育。

首先是教学语言操作的艺术,语句的结构中的用气和用意,语音的重与轻,语调的升与降,语言过程的顿与续,语速的快与慢都要教师掌握的恰到好处,有松有驰,形成语言的节奏美。

其次是教学体态操作的艺术,教师表情的变化:眼神要真诚,和善,鼓励,热情,嘴角也就是微笑,微笑可以给学生以鼓励,大笑可以缓解课堂紧张尴尬的气氛。教师的面部表情应该既庄重又亲切,这会使学生产生敬意,情绪坦然,心情舒畅。教师的姿态要端庄大方,无论是站姿,还是挺直腰板的坐姿,都要表示充足的自信和阳光。当然也不能失掉亲切感。

注解:

①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第41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②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第41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③《论语・泰伯》

④《论语・述而》

⑤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61页

⑥陈建翔《教育美学视野下的教学操作艺术》发表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25卷第2期

⑦鲁迅《<降洞花主>小引》,《鲁迅全集》第8卷,第145页

参考文献:

[1]陈建翔《教育美学视野下的教学操作艺术》发表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25卷第2期

[2]倪文锦,欧阳颖《语文教育展望》[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

[3]杜卫(华中理工大学)《儿童美育概论》[M].1995.6

[4]李戎主编 《美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5篇

关键词:陶行知 儿童戏剧 综合素质 教学做合一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当今社会许多学生人文精神、人文情怀缺失,追求物欲,躲避崇高,缺乏责任感、正义感和道德感,不重视个人修养与品德的提升,缺乏爱心和公德心。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幼师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也是不容乐观的。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1],陶行知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幼儿教师则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夯基人,所以幼师学生首先要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技能,又具有较强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和较高人文素养。

陶行知非常重视素质教育,无论是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把美育与德育、体育、智育、劳动教育结合起来,以期创造“健康之堡垒、艺术之环境、生活之园地、艺术之气氛、真善美之人格”的‘“健康、科学、美术、劳动与民主组成之和谐生活,即和谐的教育。他在《晓庄的第二年》文中提出“生活教育的五目标”,其中一条是:“美术的兴趣”,而且他主张“以戏剧来培养艺术的兴趣”。早在晓庄师范时,陶行知就成立了晓庄剧社,积极开展了戏剧的教学做合一的活动,取得了显著地成效。育才学校于1939年成立了戏剧组,开设课程有:表演、发音、化装、舞蹈、排演、戏剧讲话、舞台技术。后来逐步增设戏剧艺术、艺术概论、中国新剧历史、表演艺术论、世界戏剧史纲、导演艺术论、剧作概论、心理学等。教学设备除购置不少书籍和道具外,还自制了一些道具。

幼儿师范学校非常注重音乐、舞蹈、美术的学习,学生学会欣赏艺术,并掌握一定的技巧,在课程设置中,唯独缺少戏剧课程。老师进行儿童戏剧教学各凭兴趣,无章法可寻,学生学习止于戏剧鉴赏。即使是有童话剧的表演,没有系统的知识做支撑,也仅是自娱自乐。

“戏剧教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举凡剧本写作、形体训练、表演技巧、舞美设计与制作、导演方法、组织管理、策划演出、戏剧理论、戏剧史等等,都可纳入教学”。[2]在幼师学生的教学中,需要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职业技能的训练,如唱歌、绘画、跳舞、弹钢琴等,而戏剧教育的内容里本身就包含这些课程的内容,同样也可以对这些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对于幼儿师范的学生来说,没有时间学习完整的戏剧史和戏剧理论,利用好儿童文学中的儿童戏剧学习,设置合理的实践活动,也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并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其中。

“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使他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在儿童戏剧的创编过程中,师生认真研究儿童心理,设计合乎儿童审美心理的情节和语言;在舞台设计和表演方面运用美术、音乐、舞蹈、儿童文学等课程所学的知识技能。学生不仅可提高自身专业综合素养,而且能掌握更多指导幼儿进行戏剧及其他艺术形式表演的技能,并可以运用到日后的教学中去。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就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的教育要是“活”的人才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立人”,“戏剧创作的集体是人,它在舞台上所展现的人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生存状态与生命体验。”[3]戏剧的创作来源于人的生活,“世界大舞台、舞台小世界”正是戏剧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的一个反映。

儿童戏剧表演增强了学生对儿童的理解,了解丰富的人物角色性格,学会观察人物内心的变化。并且在戏剧排演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与他人的合作,学会真诚地理解人和尊重人。使幼师学生对专业领域的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有更直观的理解,与幼儿师范专业美育功能相契合,造就懂得真美、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其含义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4]“教合做合一”主张“以教人者教己”,意思是若想在“做”上教人,先必得亲自演练一番,即首先应在“做”上学习。因此,教师不要为教而教,要在“做”上教;学生不要为学而学,要让其在“做”上学要对学生实施“做”起来的教育,必须让教师本身先“做”。在儿童文学中实施戏剧教学,一方面幼儿师范的学生是未来的教师会组织儿童戏剧表演,必须对戏剧有所了解;另一方面,戏剧可以让老师与学生共同创编与演出,共同学习,促进发展。

学生表演,教师点评的戏剧活动,并不能完全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参与面较窄,教学目标的达成不够理想,如果采取学生表演学生评分的竞赛式表演效果会好很多。学生合理分配导演、编剧、演员、舞美、场记等工作,并扮演评委和观众进行评分,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熟悉剧本创作到舞台剧表演的全过程,联系专业、注重实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下面以一次童话剧教学活动课为例,分析在儿童文学中儿童戏剧教学是如何“教学做合一”的。

活动内容是将安徒生童话《夜莺》改编为童话剧。学生阅读原著并将童话按剧情的发展分为几个部分,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改编童话剧剧本并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运用、探究和建构知识。活动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联系幼师学生的专业、注重实践以及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了,学生们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小组成员间注重合作,各团队都有创意创新,有智慧的闪光点。学生们通过自评、互评、点评,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充分的认识,并根据老师给的评分标准,提出整改方案,加深了对知识的运用,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通过儿童剧排演的活动,学生将儿童诗、儿歌、童话的相关知识整合在了一起,并能将已学的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

同时,学生在排演童话剧的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到儿童审美心理,比如在构思台词时,学生们会注重语言的韵律,使之具有节奏感,念起来生动活泼。并且会考虑到儿童的视角,包括儿童在现场观看的视角,比如表现剧中“它已经被提升到‘左边第一’的位置”这一段,学生特地将假夜莺放在国王的右边,原因是学生考虑到小儿童还不懂得镜像的原理,他们在台下看,他们的左边才是左边。虽然是一个很细微的动作,但可以看出学生对儿童心理的做了充分了解,也下了一定的功夫去研究完善童话剧的每一个动作。

学生们在儿童剧的创编与排演中还运用到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夜莺》中有死神出现,所以学生们考虑儿童的接受心理,尽量淡化死神的可怕,将死神卡通化,以一种较可爱的形象呈现。在安徒生的童话中,死神最终也被夜莺的歌声感动了,所以学生学生觉得死神并不应该是一个冷酷的角色。

通过这些儿童戏剧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对儿童戏剧的创编与演出有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认识,还在实践过程中完善了知识结构,提升了审美趣味,可以说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当然,对于儿童戏剧的教学和幼师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不可能通过一次活动,一种教学模式就可以完成的。生活在变化、历史在发展,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仿我者死、创我者生”,我们的教学需要随着历史和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来完善我们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2]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编:《陶行知文想》[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3]郑薏苡,《儿童戏剧与学前教育》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M],2012年6月第1版。

[4]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注 释

[1]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编:《陶行知文想》,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868页。

[2]同上P400。

[3]董健 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P21。

第6篇

一、自主发展教学的“核心”是“自主”

吴冠中先生说,“艺术教育本是特殊教育”,每个学生的艺术感觉和体验都不是一模一样的,也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因而,美术教育活动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教学的核心是“自主”,即,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清醒地掌握自己的发展过程,通过积极主动的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反思、自主质疑、自主监控评价、自主拓展等实践活动,实现高效的自我发展。自主发展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自身的发展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力量去认识世界,并与世界和谐相处。

既然自主发展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发展,那么,学生就是自主发展的主人,学生必须清醒自觉地掌握自己的发展过程,在为什么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应该怎样学――学得怎么样――怎么学的――怎样学会更好的不同学习阶段中,不断自觉地优化自己的发展策略,使其主体作用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二、自主发展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美术自主发展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教师有效的引导,就谈不上学生的主体地位。美术自主发展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状态,而是教学双方在全新的观念指导下高度协调统一的新型组合。教师即是导师,其任务是研究寻找符合自主发展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当好主人,而不是代替学生当主人。评价美术自主发展的效果,既要看学生的学习是否积极主动、清醒自觉、科学高效,也要看教师指导是否及时、得力、得法。

教师要从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出发,指导学生确定美术自主发展的起点和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注意坚持客观分析、主动适应、积极引导、促进转化等原则,指导学生要到位。教师要站准位置、扮好角色,做到“守位、及时补位、不越位”,合理把握引导的“度”。

三、自主发展教学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美术专业自主发展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自主学习,它不仅包括自主学习的一般要义,还包括学生人文素质的积累、积极健康人格的建构等方面。自主发展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能力与习惯,这种意识、能力与习惯的最高体现,便是独立思考判断、自主规划选择、敢于创新又善于创新的个性品质和独创精神。所以,教师要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结合美学、文学、音乐、社会科学等,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全面的、高品位的文化素养,并适当调整教学思路,让学生学习尝试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会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和绘图技巧,以适应市场对美术专业人才的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感知外界的新要求、新思想、新观点,对于美术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四、自主发展教学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

学生的美术自主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自主美术实践实现的。教师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中职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重要的并非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是否已经自主地学到了获得知识的方法,提高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应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动机,形成美术需要,产生内驱力,使学生越学越愿学;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积累、提炼、升华认识,形成美术自主意识、能力与良好习惯,使学生越学越会学;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锤炼悟性,培养反思功力和监控调整的能力,使学生越学越聪明,越富有灵性和独创精神。

实施自主发展教学,主要教学环节要落实。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反思、自主质疑、自主监控评价、自主拓展是自主发展模式的主要环节。教学中要注意四个问题:其一,解放思想,相信学生在美术上的发展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其二,在大胆放手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实际,把握“最近发展区”,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自主发展;其三,要处理好教学进度和能力发展的关系,在保证质的前提下加大训练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自主实践;其四,弄清每个环节的任务、要求,准确把握时机,灵活选择各个环节的操作形式和方法,从实际出发,完善教学实践。

五、美术专业自主发展教学实践范例

以下是笔者指导2008届美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实践步骤,以此来透视自主发展教学的实施过程。

目的:通过毕业设计实践,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美术设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并能结合社会生活需要,进行应用设计与制作,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应用的融会贯通。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劳动教育,培养其职业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就业需要。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应用所学设计专业知识技能,结合社会调查反馈,选择一项设计类项进行设计与制作实践。

毕业设计类项包括: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室内装饰设计、陶艺等。

制作的手段:电脑美术设计或手工制作。

时间:八周

实施的步骤

第一周:学习艺术设计概论、优秀设计作品欣赏,进行社会调查,了解设计市场需要,自主选择毕业设计制作方向。(浅析:教师导趣,学生明确为什么要搞这项设计)

第二周:学生根据综合调查反馈情况,根据自我发展与市场实际,选定设计项目。教师根据学生选项,引导学生查阅学习相关设计资料,学生完成设计初稿。(浅析:教师导向,学生明确设计什么,应设计到什么程度)

第三周:师生反复讨论论证,完成设计定稿,进行设计与制作。(浅析:教师导法,学生明确怎样进行设计与学习)

第四周至第六周:学生进行自主毕业设计制作,教师在设计辅导中,不断引导学生完善设计意念与制作。(浅析:教师导控,学生明确设计得怎么样)

第七周:整理调整,完成毕业设计与制作。(浅析:教师导思,学生明确怎么设计的,怎样设计会更好)

第八周:展示毕业设计实践(实习)成果,举行汇报展览。(浅析:教师导境,学生通过观摩,反思拓宽发展)

第7篇

社会实践能够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知社会,最终服务社会,实现养成教育的目标,最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语言和行为习惯。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国内外学校都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但中外社会实践活动存在较大的差别,我国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外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及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先进的社会实践活动经验,推动我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

社会实践;养成教育;中外差异

1.社会实践在养成教育的意义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现状,我国大学生很多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相对优越,难以理解工人、农民的劳动状况,对创造社会财富没有明显的概念,容易出现唯我独尊的心态。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从社会实践中获取生活、社会经验,从而形成善解人意、诚实守信等品质,了解复杂的人际关系,提升生活和社会技能。另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危机,学生的生活阅历稀少,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在复杂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走上歧途。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早地熟悉社会环境,理解社会环境中的正面、负面情形,有助于他们更理性地认知社会,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和经受挫折的能力,拥有更健全的心理素质。

2.社会实践在中外养成教育的差别

2.1社会实践制度的差异

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2004年相关部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该文件中指出各个高校要将社会实践活动归纳到教育教学体系及教学大纲中,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固定的教学学时和学分,学校要给予经济投入和扶持。2005年我国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该文件再次强调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并且明确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要求。目前,长春光华学院外语学院形成相对适应学校教育情况的社会实践制度,主要有《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细则》、《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办法》等文件制度,文件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规范和要求。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管理办法,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考评,落实学生的社会实践。但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制度中,仍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我国的宏观调控力度有待提高,没有具体的政策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规范;其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较单一,难以适应学生的专业需求;再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考核机制缺乏合理性,实际运用中出现各类问题;最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国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归纳起来,具备以下四个共同点:第一,国家政府重视宏观调控,通过法律、政策等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保障。政府制定的法律和政策,强化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第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为高校的必修课,并且规定社会实践活动所占必修课的比例。高校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且将社会实践活动贯穿整个大学课程教学。第三,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模式多样化,实践程度逐渐提升。首先,学校与企业双元式的模式,教师深入企业,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通过在企业工作、研究等完成实践活动;其次,劳动教育模式,大学生通过参与劳动获得相应的学分,形成职业观和热爱劳动的道德情操;最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及社会责任教育,大学生在学校的安排下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接受学校的责任课程的学习及实践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四,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完成体验式的就业,就是通过实习等方式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既体验本专业对应的工作内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还能够从实习就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2.2社会实践教育途径的差异

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经验,同样能够对学生所学进行检验。目前,国内外高校都重视社会实践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建设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首先,我国高校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教材内容注重理论,脱离社会实践。其次,我国高校在学生入学初期,会开展军训等军事化训练,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等价值观。但在我国的军训中,更注重形式化的教育,训练的时间较短,且学生在军训期间存在各类问题,难以达到军训的教育目的。再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目前,我国高校在暑假期间都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参与生产、服务、公益等活动中,从实践活动中形成实践能力,培养价值观和劳动观。但由于缺乏学校的组织,大多数学生为了获得学分而参加实践活动,少数学生通过造假来获得学分,最终难以达到实践的目的。最后,我国高校注重对学生的成绩要求,但对学生的素质的考核要求不高,教师和学生难以真正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教材内容要紧贴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部分非常简单,但注重活动性及与社会的联系性。同时,在教学中学校会邀请从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课程的讲授,与学生共同探讨,让学生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由于国外的人口基数相对较少,目前韩国、美国等国家都要求适龄大学生服兵役,从军事训练中形成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吃苦耐劳的价值观。同时,国外高校非常注重学生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的组织或介绍下,学生完成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并且实践活动的成绩将会纳入学生的档案,作为必修科目之一,也会参与考核,最终形成社会责任感。另外,国外高校将学生的品德、素质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在升学或者今后的发展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

3.1更新教学理念

我国各大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快速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同时,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的竞争和挑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社会实践中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3.2完善社会实践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政府要加强通过相关法律、政策保障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高校要积极完善既定的制度。首先,可通过导师制度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刚入学的大学生,心理上仍存在应试教育的意识,大学的自由生活容易让学生放松或者迷茫,导师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的目标;其次,高校要将社会实践作为考核内容之一,且完善考核制度,通过激励学生,让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要作为教师的考核内容之一,教师要更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最后,高校要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与用人单位、社区、部门合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

3.3丰富社会实践模式

首先,在大学生入学后,学校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其次,学校和导师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课题的研究中,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再次,学校组织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体会社会的多面性,形成富有同情心的现代化新人;最后,鼓励学生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专业等,参与社会实践,并且主动地寻求实践机会,参与实践活动。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实现养成教育的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语言及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尚品德的人才。养成教育的理论教育学,学生只能够形成相关思维、语言和行为的概念,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则能够将所学的概念转化为形象、具体的习惯,并且最终养成良好的语言、思维及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作者:刘晓晶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参考文献:

[1]唐征友,江春鸣.关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哲学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1(12).

第8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美术教育 关系 存在问题

一、素质教育的定义

素质教育,是指国家强制的、平等的,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学校教育活动,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而注重培养学生智力为知的素质,气质为情的素质,性格为意的素质,能力为技的素质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素质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情感教育、意志道德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水准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教育。

二、美术教育的基本特征

美术教育是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适应于人们延续美术文化,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

(一)功能和价值

美术教育的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其作为工具而言的使用价值,二是其作为修养而言的本质价值。学校美术教育的功能表现有:

1.文化功能,包含艺术知识的获得、艺术鉴赏力培养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2.创作功能,通过美术技能和创作的练习,丰富其想象力,体验制作和创造的意义。

3.生活功能,提高视觉形象的阅读能力,增强用视觉交流与沟通的可能性。

(二)审美创作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培养审美创造力是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创造良好的学习心理,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良好的心理氛围是充分发挥审美创造力的前提条件。只有心理获得极大的自由,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创造性和独特性。

其次,启发学生进行再创造。美术作品是画家运用美术这一媒件,表达自身体验,感受生活所升华的情感、认识、思想、世界观和价值观等的创造性产物。美术接受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与心智的活动,一方面让学生通过美术接受,去感受、理解、阐述美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美,同时去体验艺术家的情感、气质、思想和审美价值,使艺术修养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接受,把学生领进一个特定艺术境界中,在美术欣赏中引出联想,加强审美意识,激发思想情感的波澜和对美术作品的重新审视,进而获取、填补或创造新的形象。

三、美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在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全面转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育面临新的转型,美术素质教育的任务就是将美术教育的实用价值和本质价值相统一,在完善美术教育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强化美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同美术教育相比,美术素质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基础性与系统性的统一

美术素质教育向学生传授的是基础的美术“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是审美基础,同时美术教育是全面的、结构优化的、层次递进的发展过程,具有系统性。

(二)主体性与适应性的统一

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各自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合作性。教师是主体表现在既要设计与决定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向学生进行美术文化与审美修养的传递,授业解惑,又要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重在认识与提高美术文化与审美素养,对所学的知识真正理解与运用,实现教学互动。

(三)因材施教与以点带面的统一

学生自身素质各不相同,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必须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所谓的以点带面,是指通过“判断”来选取典型,再通过“典型”对症下药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进而收到普遍的、全面性的教学效果。

四、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类人才的素质必然提出新的要求。以往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制约下,学校只片面地注重考试科目的学习,忽视其他知识的学习和素质的培养,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与基本审美能力欠缺,更谈不上真正鉴赏艺术,树立真正的审美观。

(一)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作用

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道德文化修养,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德才兼备人才的主要途径。美术教育是学校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育的基本途径。因此,在这一阶段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同时也说明了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以直观教育为最佳,而美术教育恰恰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并与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美术教育对人的思想品德有启发和引导作用可以提高思想道德觉悟。

2.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教育已不再是仅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美术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等方面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作用: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美术作品作为艺术已不再趋于形式,它更注重美的内化过程。因此,在教学中给学生多讲解和欣赏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端正思想品质,提高识别生活中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

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的作用: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只有那些会观察生活并在生活中发现美的人,才会去描绘美,才能体验美,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而美术属于视觉艺术,它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具有独特意义。

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的作用:美术中的记忆是形象记忆中的视觉记忆,是人们对事物形状的大小、色彩造型等方面的认识―保持―再现。这种记忆过程的训练,是对学生的后思维的训练,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对事物的观察、记忆和思维表现,使眼、手、脑得到协调发展,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记忆能力,其智力也会得到有利的发展。

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方面的作用:美术教育能增强引导学生的想象能力。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作品本身对生活的再现,更重要的是它融会了艺术家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流露,是艺术家将生活中收集的素材有目的地取舍选择、提炼后的再现重组过程。

(二)素质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体现

素质教育模式是人类教育史上最先进、最科学、最理想的教育体系,而美术教育则突出其审美和素质的教育功能。如果说素质教育意味着知识的统一性和人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话,那么素质教育的落实就无法忽视学校的美术教育。

1.美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为人的基本教育,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开发人的各种潜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其内容比较广泛,它潜在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着特别的地位和作用。

美育是情感心境和世界观的教育,也是纯自然的教育,发展美育有利于提高人的审美观,陶冶人的情操。美育是通过审美活动实施的教育,审美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美育是一种关于人的自我教育,是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丰富而崇高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和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

素质教育既是人类教育改革自身的需要,又是人们对21世纪人才的培养,是人类教育史上最先进、最科学、最理想的教育体系。如果说素质教育意味着人知识的统一性和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话,那么素质教育的落实就不能忽视学校美术教育。我们需要更强的视觉形象阅读能力和更精致的审美眼光。充分实现美术教育的功能价值,将体现素质教育的巨大潜能,把人们从眼前的、功利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眼光投向未来、投向世界。

五、美术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其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要,美术教育迅速发展。诸多因素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每年的高考中有越来越多的文化基础差的考生涌向美术专业,许多学生对美术不感兴趣,而是由于他们文化基础底子薄弱才报考美术专业,对于一些文化课本身相当好的爱好美术专业的学生,也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导致大学美术专业的学生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文化课底子薄、基础差的现象。

不同的美术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美术教育的实践,正确的观念会引导美术教育朝着良性方向发展,而错误的观念就会引向误区,也正是由于上述观念的影响,在大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明显存在着重视技能素质教育轻视文化素质教育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从对待专业技能课与文化素质课的态度上看

重专业技能课而轻视文化素质课,大家总认为技能的学习训练是主体,甚至是全部,只要学好技能就学好美术,却没有考虑这种想法是片面的。文化课包括很重要的美术史和艺术概论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所以学生把功夫和精力都用在了专业技能的学习训练上,而文化课则及格了事。

(二)从课程的设置上看

人文科学即哲学、文学、艺术、美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对美术专业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学科知识的了解掌握是非常必要的,虽然这些课程不可能都进入授课范围去讲授,但通过选修自学等途径去学习是完全可以的。

(三)从教学的效果上看

学生经过四年的在校学习,由于重技能训练轻文化素质教育,虽然技能的训练掌握有很大的提高,但文化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无疑同培养全面的合格美术人才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参考文献:

[1]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桂林:桂林出版社,2007,VOL21,(3).

[2]黄吉淳.美术教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3][美]科汉,盖纳著.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8).

第9篇

关键词:导游;旅游业;旅游活动

旅游体验是旅游者的旅游追求所在,人们追求的是一种旅游愉悦。旅游服务的水平也是影响游客旅游体验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其中导游服务在旅游接待服务中发挥着核心与纽带的作用。现今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导游服务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对导游在旅游活动中的影响的研究越来越重要。

导游即引导游览,让游客感受山水之美,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给与游客食、住、行等各方面帮助,并解决旅游中可能出现问题的人[1]。导游的基本职责主要根据旅行社与游客签订的合同或约定,按照接待激活安排和组织游客参观、游览[2];负责为游客导游、讲解,介绍中国(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配合和监督有关单位安排游客交通食宿等,保护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3];耐心解答游客的问询,协助处理旅游中遇到的问题等。

一.我国导游现状

随着我国旅游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导游员队伍快速壮大,导游员队伍的发展也逐渐出现不少问题和缺陷,以至于有专家对当今导游员队伍状况进行了这样的评价:考到有证书的人多,考到有等级的人少;拿导游当饭碗的人多,拿导游当学问的人少;研究回扣、小费的人多,钻研导游业务、艺术的人少;管理、论述导游的人多,真正懂得导游的人少。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导游队伍等级结构不合理

尽管近年来我国导游员队伍逐步壮大,人员素质在不断提高,但从整体上看,

导游队伍学历水平偏低,等级结构不合理,初、中、高、特级职称比例严重失调[5]。导游员的学历和专业技术水平与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尽快由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跨越的实现。

(二)导游人员流失严重,稳定性较差

由于导游工作强度高、责任大,收入不稳定并且没有保障性,社会认可度低等原因,许多导游人员把导游看成是一种过渡性工作,没有把导游工作作为自己终身事业的追求,使导游员流失率较高[6]。导游流失问题对旅游服务产品质量将产生相当的影响,对我国旅行社的经营壮大和旅游业健康有序的阶梯发展极为不利。

(三)知识结构单一

导游是一项知识性、专业性强,又必须具备综合能力的职业[7]。我国导游员队伍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知识结构单一,尤其是史地文化知识贫乏。这使得导游的讲解不尽完美,不能够融汇古今讲出旅游景点的精髓,亦不能使游客沉迷于导游的讲解之中。

二.导游对旅游活动中的影响

导游员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包含了丰富的内涵。有经济意义上的影响、游客审美情趣上的影响和各国旅游业形象的影响等等。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导游服务质量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一)导游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游客的审美和情绪

导游是旅游审美信息的传递者[8]。在旅游审美活动中,由于个性差异、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等因素的存在,对同一旅游审美参观物―景观,在旅游审美感受上会有很大的差异。比如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旅游者,当他一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对一切的文化都感到陌生或者说是比较难理解,在短时间内又很难能领略异地的文化。所以,导游员便是旅游景观与旅游者之间的中介,为旅游者讲解,去帮助他们理解景点的内涵,使旅游者在旅途中获得最大的审美满足。

(二)导游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我国旅游业的收入

我国旅游业近几年发展迅速,旅游业收入可观,使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业有这样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旅游强国与在一线工作的导游的服务质量是密切的相关的。调查表明,导游服务质量高的导游收到游客们的欢迎,让游客们在导游的带领下精神享受得到大大的满足,不仅能够延长游客逗留的时间,增加消费,同时也能够提高游客的可重复性旅游。可重复旅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按照旅游的定义应该不超过一年,具体旅游地对旅游者有多次吸引魅力的现象[11]。这样,在无形之中不仅让游客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得到最大的身心放松,也增加了旅游业的收入,促进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导游服务质量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形象

导游是旅游业里的一线员工,游客们的整个旅游过程接触的都是导游,所以导游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业的形象。旅游业的服务品质与导游人员的素质往往对外来的游客对我国的印象造成极大的影响,导游员在进行旅游活动时,应当向旅游者讲解旅游地点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淳朴民风和习俗。在游客这个群体中,绝大多数是健康的、友好的,但是确实也存在个别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会提出一些低级趣味的讲解要求。导游员应当予以拒绝,不得迎合个别旅游者的低级趣味,在讲解中参杂庸俗下流的内容。[10]导游自身也需要监督自己的谈吐举止,给游客树立一个好榜样才能扮演好这个质量俱重的角色。

三.导游队伍建设的相关建议

提升导游队伍建设就是要深化导游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导游队伍服务、培训和管理,打造一支适应旅游业这一战略性支柱产业和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求的好客导游队伍[13]。为达到这一目的,不同领域的不同部门都要做出相关的措施。

首先,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在导游队伍建设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要广泛运用现代化的培训手段,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增强培训的效果。同时要设立专项导游培训资金,创新培训内容和方法,将培训内容覆盖到理论、法规、业务、技能等各个领域。

各大旅游企业不仅要做好政府与企业员工之间的枢纽,同时也要做好相关方面的培训工作。另外通过调整导游的薪酬制度,起到对导游员行为和服务的管理作用。现代导游的薪酬主要以回扣和消费为主体加带团津贴或基本工资的薪酬制度[14],这使得导游会采用不正当的渠道保证自己的收入,因而改变现有的导游薪酬制度也是提高导游服务质量的一种措施。

再次,对于导游和游客而言,导游自身在面对社会竞争及企业竞争的压力下,要不断地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使自己利于不败之地。而游客要对导游员做出客观的、公正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好的表扬,坏的批评。这样导游员才会对自己的工作效果有所了解,并且根据游客的反应及时作出调整。

参考文献:

[1]刘洪利.《导游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7(1).

[2]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 《导游基础知识》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8.

[3]潘宝明.《导游业务》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

[4]臧冬冬 浅谈导游员基本素质的培养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第28期.

[5]刘欣.我国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中国改革报;2000年.

[6]保继刚 《发展中国家旅游规划与管理》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

[7]赵捷.《导游宝典:溯源集》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1(1).

[8]牟维珍.论旅游审美与导游[J].学术交流,2007(1).

[9]张力勇.导游员在旅游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D].石家庄:河北大学,2006.

[10]安徽省旅游局 《导游业务》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2.

[11]潘宝明.《旅行社管理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2]黎泉编.《导游趣味讲解资料库》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8.7(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