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7:02:3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的快速发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林下经济的定义
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的多样性,从而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的一条新路子。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能源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研究和建立科学的人工森林群落结构,维护生态安全,保障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林下经济的发展优势所在
1便于政策的执行
不论是哪个行业,对政策能够有效执行是该行业发展的关键。国有林业是林业的主力军,拥有相当多的优势。比如,拥有较大面积森林资源,并且有企业管理方面的经历和经验,同时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优势,有稳定的行政关系、兄弟单位关系、技术信息关系和市场关系,对于各种政策的理解和执行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有利于统筹林地整体经营
林下经济是一种人工利用林地或改变森林群落结构的活动,因此这个活动既关乎生态安全也关乎林业资源的永续利用。林下经济的发展不适合私人随意的点状,相互无联系的布局,它的设计应该根据林地整体群落结构、林分、面积、地貌、水源等分布特征进行科学调查和设计,如果按生态群落的角度经营,一般来讲不必密植,不必集中,尽量仿原生态进行种植。这样的整体设计既是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林业资源合理利用的需要,又是探索和优化森林群落结构的需要。因此,林下经济在整个林场内(或者整个林业局内)实现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可调度发展是相当必要的。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自我保护竞争,凝聚大力量才能够快速实现发展。如此,只有以国有林场为主发展林下资源才有利于林下经济发展的统筹安排和调度。
3有利于技术扶持
国营林场拥有自己的技术资源,又有自上往下的技术网络,对于发展林下经济中获得技术支持是重要的基础。技术是维护和发展企业的重要因素,没有技术,没有更新技术的优势就如同没有了营养,没有了营养的适时更新。
4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林场有很丰富的人力资源,也很容易调度利用人力资源,所以,对于林下经济的发展,国有林场在人力资源上也是一个优势。
三、全方位发展林下经济
1发展能源型林下经济
人类一些重要的能源面临枯竭,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事实。人们把能源开发的对象无奈地转向了植物,玉米等农作物做了首选,但是这又严重地威胁了粮食安全。而能源草类植物的发现和利用有望极大地解决能源危机,再有就是能源矮林,在瑞典等国家已经有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在林区发展能源型林下经济将是大有前途的举措。
2发展园林资源型林下经济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审美、养生、休闲、环保意识逐步增强,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旅游、绿化产业随之兴起,园林苗木业做为城市绿化、美化、环保的重要构成异军突起,发展强劲。而林区有大量的林地资源,也有若干植物‘可以提供给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比如:沙棘果、白桦、油松、忍冬、山桃、刺楸、兰草、刺玫蔷薇、三叶草、珍珠梅、紫丁香、绣线菊、芍药等。那么,在现有植物资源的前提下发展园林型的林下经济是可行的,如果在此基础之上引进外来园林植物进行种植则更有前途。
3发展畜牧业型林下经济
发展牧草地,池塘生态养殖,在林下可规模饲养肉牛、奶牛、肉兔或野兔,在林中养鸡、鸭、鹅、雁等禽类,在郁闭的林下饲养肉鹅、柴鸡、乌鸡、肉鸭等,放养、圈养均可,每年可养3—5茬,技术简单,群众易接受,市场潜力大,收益可观,是发展畜牧型林下经济的首要模式。
4发展林药型林下经济
在未郁闭的林地内种植较耐阴的中药材,如白芍、板兰、人参根等。也可以种植五味子、天麻、沙参、党参、玉竹、贝母、灵芝等等。技术比较简单,收益可观。
5发展菜果型林下经济
【关键词】新时期 农村经济 发展
自从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我国经济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农村相较于城市发展较为落后,受到地理环境较为偏僻,交通状况不够便利,老龄化较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在新形势下,要深入分析出现这些限制农村经济发展因素出现的原因,采用合适的鼓励政策进行扶持,引进基层管理人才,壮大管理队伍,使农村经济能够快速发展。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我国农村经济概述
农村人口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土地上的农作,种植经济作物获益。虽然我国现在在向工业大国转变,但是在农村工业化水平不高,主要还是靠农作物的种植促进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区的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天气状况也对种植作物的种类有影响,作物的收成好坏受天气影响很大。土地种植对我国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农民进行农作物种植工作,那会对我国的经济体系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土地种植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要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开发新品种,增强农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研究新的播种方式,靠机器设备进行播种收割,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种植技术,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二)生产落后,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留住劳动力
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十分严重,靠种植农作物收获的利润受天气状况的影响较大,而且在种植收获时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收入少且非常辛苦。这种状况导致了很多农民选择放弃土地种植进入城市打工,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农村的人才和劳动力都向城市流动,会使农村的经济发展变得更加缓慢,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于是农村的发展陷入了发展落后,年轻劳动力和人才外流,农村发展更加缓慢的恶性循环。
(三)农村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制约思想解放
经济的发展不仅要靠大量劳动生产力的支持,还需要具有先进的思想,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才的带领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人们接受足够的教育,提高知识水平,思想上才会获得进步,能够更快的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技术,高素质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有的甚至没有上过学,对先进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更是少之又少,他们的日常工作情况都是靠祖祖辈辈流传下的经验进行,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农村的经济当然不能得到进步和发展。如今社会竞争力日益激烈,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自身的素质,跟上时展的步伐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采取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缩小城乡贫富差距
(一)改善农村的经济结构,促进农民收入多元化发展
只靠种植农作物作为主要的经济收入,不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过大,不能保证农民的稳定的经济收入。生产结构单一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要开发多种生产模式,与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突破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加大仪器设备在农业种植方面的应用,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对农业种植实现科学化管理,也要促进农林牧畜业的均衡发展,使农村的生产结构多元化,提高应对恶劣环境天气的应对能力,受天气因素制约的影响减少。
(二)政府制定惠民政策,加大基层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是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生命力。免征农业税,减小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从根本上减小农民的负担。还要对认真进行农作物种植的农民进行耕地补贴,刺激农民的劳动动力,以更加积极地态度投入到生产中。给农民充分的权利对土地进行支配和处置,从而有助于农民根据当地的特色和地域特征选择种植的农作物,发展地方特色,提高农作物收益,促进农民的生产和消费能力,建立起新型的农业种植体系。
(三)加强农村的教育建设事业,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
农民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导致在农业种植和生产结构调整方面不具有创新性,主要是延续祖辈传下来的生产模式进行生产,不利于农村的建设向现代化转型。要加强对农村的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对农民进行科学理论宣传和教育,使农民充分了解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将科学技术和农业种植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促进农民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对农作物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鼓励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促进生产结构的多元化,创建新型的合作经济模式。促进农村的生产高效化,以点带面,扶持重点产业,带动其他次要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集体经济的优势和竞争力。
三、结语
在科学技术日益先进的现代社会,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业劳动也应该与时俱进,突破传统的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降低农民的生产强度,提高农作物生产质量和产量,提高农民的收入,引进管理人才,带领村民有目的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新时期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樊丽英.赵立军新时期的农村经济如何快速发展[J].才智,2014,(07).
【关键词】低碳 发展 内在驱动性
一、引言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价值较过去几千年创造的总和都多。但伴随而来的是温室效应逐年增强,极端天气频发,全球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面临巨大的挑战。低碳经济运势而生。
关于低碳经济的概念,大家普遍认同的说法是: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目前我国已经有多位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我国低碳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刘再起(201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量。在沈琳(2010)提出低碳金融业务的发展首先需要政府政策的激励。张建军(2014)指出我国碳金融市场体系不全,提出低碳发展需要政府部门提出低碳政策扶持,企业的设备改善。以上学者对我国碳金融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然而他们主要是从外部环境考虑了如何发展低碳经济,但是他们缺少从内在的驱动性来考虑低碳发展。笔者结合内在的外在的矛盾来分析我国碳发展的可行方案。
二、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现状
(一)国外形势带来的压力
国外低碳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速增长,复苏进程艰难,各国纷纷把低碳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低碳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以低碳技术为代表的碳生产力更是一国的科技力量的体现,各国优先发展好低碳创新以抢占未来市场的高点。
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建立。以史为鉴,从“煤炭-英镑”到“石油-美元”,能源与货币与一国的强盛存在紧密的联系。目前,在全球碳交易市场,欧元已经成为主要结算货币,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在努力使本币与碳交易挂钩以便提高自己国家货币影响力。发达国家通过市场合并以便争取更大的垄断地位。
发达国家已率先建立碳标签准入机制,通过征收碳关税形成绿色壁垒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产业碳足迹超标,面对这种新型的绿色壁垒,我国许多企业缺少相关经验,制约我国的贸易发展。
(二)我国自身的压力
就在2013年我国遇到史上最严重的雾霾天气,PM 2.5指数爆表、中小学停课、航班停飞等等,波及我国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我国有学者研究得出空气污染可致儿童基因受损以及增大人们的患癌率。除了空气污染严重,我国的水污染、土地污染也非常严重。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
数商(2014)指出我国虽制定了清洁发展机制,但碳排放量未见降低,从2007年至2012年,4年内碳排放量年均增长8.5%。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是我国低碳技术的一个落后更重要的是低碳意识的缺乏以及低碳的认识不够准确。广东省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然而2014年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只是基本了解低碳。无有独偶,民众对低碳也缺乏一个清晰的概念。而理应该作为低碳的表率者―政府也缺少低碳的行为与意识。现在我国的情况是发达省份有了环保要求,开始令自己省内的污染比较高的企业迁出,似乎是自己省份的碳排放量少了。但污染企业的无非是从东部转移去了中部和西部。所以笔者以为除却外部环境:低碳体系不完善、法律不完善,技术相对落后、CDM机制转移问题等等,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居民之间乃至整个社会没有共同的认识――努力实现低碳。所以如何激发国民的内在低碳诉求成为首要问题。
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低碳经济是全社会的一次变革,需要全社会所有成员多方位、多层次的参与,整体协调去发展好低碳经济。如何激发国民对低碳的诉求,让每个经济人把低碳当作自身的利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切入:
政府对政府。首先在源头上地方政府观念的转变。要明白低碳的作用是生产效率的提高、污染的减少,同时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竞争力。政府首先需要以身作则,从机关单位首先树立低碳形象并加以宣传,让社会看到政府的决心。
政府对公民。政府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组织人员在媒体平台宣传低碳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低碳行为。第三,低碳公益广告的宣传,通过感动指引整个社会的低碳风气。籍此让整个社会参与到低碳的行动当中。
政府对企业。各级政府需要成立低碳组织部,定期宣传低碳经济,并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做到激发企业自发低碳,在低碳过程给予指导帮助。对于高排放企业给予强制整改要求。对于低碳产品进行标识,鼓励低碳产品并适当给予补贴。
外部系统。政府需要加紧构建统一低碳体系,包括低碳法律体系、低碳金融体系、统一的交流平台,并引进与培养低碳相关的人才。完整低碳法律体系是低碳经济的重要保障,低碳金融体系的完善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低碳人才是低碳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推动低碳技术的增长,以技术的发展带动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刘再起,陈春.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10,(3).
[2]沈琳,叶敏.低碳金融与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J].金融论坛,2010,(12).
[3]张丽慧.浅析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
罗志军书记在省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要全力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战,推动江苏加快向经济强省跨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江苏实现“继往开来,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和关键。然而加快转变并不意味着可以盲目转、随意转。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不转不行,慢转也不行,盲目转更不行。转变发展方式既要达到预定目标,即转变成功,还要努力降低转变的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要提高转变的效率。显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需要科学、有序推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大方向和总要求,对于各个地区而言,转变的基础、条件和迫切程度不同,对转变的期望和目标也不同,实际转变有着不同的含义和性质。用经济学的语言,转变不是同质的。因此,江苏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探索符合江苏实际、彰显江苏特色的转变之路。转变的基本原则,一是顺应发展规律,实现发展的可持续;二是彰显自己的特色,进一步强化优势,消除劣势,实现协调、稳定发展。
把握转变内涵:让创新成为企业的普遍行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没有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企业是创新和转变的主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就是让创新成为企业的自觉、普遍、持续行为。市场是企业创新的依托平台,企业一方面通过市场获取创新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检验甄别创新成果、获取成功收益。在宏观层面,市场起到了创新资源的配置作用和创新成果的放大作用。政府不是创新的主体,因为政府既不了解市场对创新的需求,也不承担创新的风险。事实上,没有政府,企业为了追求更高利润也会进行科技创新。但问题在于无法形成持续,因为成果会被模仿,利益得不到保障。而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强权保护创新者利益。因此,政府的作用,一是保证市场机制有效,二是保护创新者利益,保护力度越大,对企业创新的刺激作用就越强。当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时,不仅该企业的创新会持续下去,而且会成为其他企业普遍的效仿榜样,这就促进了整个经济的转变。
科研机构是科技创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在整个创新和转变过程中科研机构是配合企业运作的,并不发挥独立作用,技术与资本、劳动、信息等一样,是企业创新的要素之一,既可以内化为企业的一个部门,也可以通过研发外包来解决。因此,转变的重点在企业,研发可以通过企业的需求来带动。产学研是市场行为,而不是政策结果。
从模仿走向创新:江苏转变的核心含义
以发展经济学的视角,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苏经济发展基本路径属于跟随和模仿。乡镇企业发展是在上海“老大哥”直接带领下,从生产零部件配套起家,开放型经济向广东、福建学习,发展民营经济向浙江学习。尽管江苏在学习模仿中有自己的创新,但始终以别人为标杆,是方向既定的战术追赶。
模仿是指后起者对先进者的成功经验学习和借鉴的行为。亚洲“四小龙”等例子表明,模仿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人口众多、空间狭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较差的江苏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本质上是成功模仿的结果。
必须指出,江苏能够成功模仿的关键因素,就是政府主导。政府不仅通过行政手段层层推动,而且指出发展方向、组织观摩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和交流推广,形成了规模化运作,大大提高了模仿效率,降低了模仿成本。
模仿虽然是后起者的捷径,但也具有无法避免的内在缺陷:一是模仿有成本,包括学习试验成本、模仿失误的成本。二是模仿容易忽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三是模仿只能缩短与先进者的差距,超越先进者必须依靠创新。实践表明,模仿的负面影响具有累积效应,时间越长带来负面影响越严重。
模仿既是江苏经济过去30年得以快速发展的成功之道,但长期模仿也带来了增长粗放、结构失衡等矛盾,并日益成为严重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障碍。因此,从模仿走向创新、从跟随走向领先、从发挥后发优势转为形成先发优势,这是江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含义。
优化资源配置:江苏转变的目标取向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并呈现热火朝天的态势。发展新兴产业不仅能够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而且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发展新兴产业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之一,所起的作用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并不能完全替代和涵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事实上,集约发展还是粗放发展与产业本身无关,传统产业依托科技集约发展的例子比比皆是,而新兴产业也会粗放发展,IT产业多年前就成为江苏的最大产业,但并没有改变江苏经济粗放发展的局面。
因此,改善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这是江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标。推动转变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抓发展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突破瓶颈约束;另一方面要从根本上改善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以优化配置化解粗放矛盾。如果说,过去30年江苏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如何把要素动员起来,如何引进要素,解决要素不足的问题,那么今后江苏经济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如何更加科学合理有效配置资源。要防止以新兴产业发展替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要防止新兴产业的粗放发展。
增强内生增长机制:江苏转变的重点任务
大规模引进外资企业,是江苏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腾飞的最重要的成功经验。江苏能够顺利实现“第一个率先”,开放型经济功不可没。但是,大规模引进外资企业的负面影响也很明显:一是导致江苏经济对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的过度依赖,受国际经济的波动和冲击明显;二是导致江苏经济的内生增长机制薄弱,江苏拥有庞大的加工产业却没有形成相应的市场体系,更没有培养出一大批企业家;三是形成了招商引资力度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格局,要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不断扩大引进外资的规模,于是招商引资成了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官员替代了企业家的作用。
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生产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企业家的创新,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源泉,也是江苏经济与浙江经济的差异所在。因此,江苏要实现经济持续领先的目标,必须着力增强经济的内生增长机制。让经济发展回归本源,形成开放经济和内源经济双强、两轮并驱的发展格局。
突破路径依赖:以理念转变推动实践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是突破原有模式和路径依赖,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理念转变才会有实践的转变,解放思想依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和基础。
前不久江苏省党政代表团访问浙江,全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紧紧抓住互联网高速发展带来的机遇,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实现爆发式增长,给代表团很大启发。而在北京,一家名叫京东商城的电子商务企业更是飞速崛起,2004年刚刚创业上线,2010年销售额已经达到102亿元,占中国自主式B2C市场销售额的1/3,今年有望达到280~300亿元。在谁拥有互联网、谁就拥有未来的信息时代,北京有新浪、搜狐、百度、金山、空中网等上市公司,广东有两大中国门户网站――腾讯和网易,上海有网络游戏龙头的盛大,浙江有电子商务第一品牌阿里巴巴,江苏却还没有一家。
自2005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采取了多项措施大力推动,但服务业发展仍然不尽如人意。原因之一,就是一些地方仍然没有突破工业为重点、招商为中心的路径依赖,继续进行大规模招商引资,大量发展加工生产项目。事实上,江苏的资源环境已经无法支撑以工业为重点、招商为中心的发展模式。
与周边省市相比,江苏的自然资源禀赋严重不足,人口高密度集聚,资源环境矛盾更加尖锐。江苏的人口密度比粤、浙、鲁分别高出40%、48%和26%,但建设用地占比是粤、浙的2倍;江苏的人均水资源仅为粤、浙的31%和29%,但单位GDP的水消耗比粤、浙高出36%、85%,工业用水量是浙、鲁的4倍和8倍;江苏单位GDP的能耗也高于粤、浙。
必须打破传统理念和经验主义的束缚,突破工业为重点、招商为中心的路径依赖,江苏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不仅是趋势,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强化转变激励:从政绩驱动到财富驱动
江苏吸引的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是全国最多的,但为什么吸引不了马云这样的创业者?最近强势崛起的京东网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是江苏人,为什么不选择在江苏发展?科教是江苏最有资格引以为豪的优势,南京的大学是全国各省会大城市中最多的,但科教优势为什么始终没有转化为经济竞争优势?
制度经济学理论指出,当一种现象具有普遍性质时,一定与体制机制有关。江苏吸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却没有吸引创业者,这同江苏的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有关。首先,江苏的政府主导经济程度较高,政绩驱动力度大,在追求GDP快速增长的导向下,各地政府都重视引进大项目,给以更多的优惠政策,这必然减少对小企业和创业者的支持。尽管这是全国各地政府的通行做法,但江苏由于外资大项目多,政策倾斜效果更加明显,政府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大企业上,小企业和创业者更难以脱颖而出。其次,政府主导经济是建立在对官员的政绩激励机制上的,其激励的对象是官员,与企业和创业者无关。近年来江苏也鼓励创业,重视对创业者的扶持,并对创业成功者进行表彰和奖励,但这种事后激励的面很窄,效果有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就是要让创新成为企业的普遍行为,这需要一种广泛的社会激励机制。必须从政绩驱动转为财富激励,把激励对象由官员转为创新者,即让创新者的创新成果能够通过市场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形成广泛的示范效应,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进行创新,逐步实现创新成为企业的普遍行动。财富激励的核心是形成可以效仿的示范效应,关键是让创新者能够获得更多收益。一些地方仍然习惯于用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去鼓励,其实补贴只是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成本,并不能形成持续收益,所以也形不成普遍的激励效应。
规范政府行为:尊重企业和敬畏市场
从国际经验看,美国和欧洲国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推进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则是以市场作用为基础、政府加强政策促进的混合推动型。在我国行政色彩浓厚的背景下,后一类型更具现实借鉴意义,即通过行政推动来实现有效启动。特别是一些影响转变的体制机制问题,没有政府的推动几乎无法解决。然而,在发挥行政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由政府主导经济向市场主导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前提。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
转变政府职能,首先是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要尊重企业和敬畏市场。转变的关键在企业,必须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不能把企业作为政府的附庸和实现政绩的工具。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创新,千万不能替代市场,走上政府主导的老路。企业行为取决于市场机制,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强经营管理,其动力来源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对失败的恐惧。既然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就要相信市场的配置功能,让市场充分发展作用,不要干预市场,政府需要做的,就是为市场中的创新活动营造一个较好的制度环境。
形成稳定预期:从政策调控到制度规范
创新有风险,转变有成本,要推动创新、加快转变,必须增强创新和转变的收益预期。企业创新的动力与收益预期成正比,预期收益越大越明确,创新和转变的动力越大。但是,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政策调控,并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口号下,频繁变动政策,让企业处于不断变动的政策环境中,企业创新的收益无法预期。当企业家不得不把许多精力放在应对政策环境的变化上面,必然影响创新。如果创新收益无法预期和锁定,企业家只愿意做见效快的短期投入,而不愿进行回报时间较长的创新开发。更重要的是,政策频繁变动会带来企业交易成本的上升,导致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
和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1995年全县的财政收入仅为1069万元,至1997年GDP、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和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等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呼和浩特市九个旗县区倒数第一。然而,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1995年划归呼和浩特市这一区划调整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确定了“以小区开发为突破口,加快农村工业化;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加快农业产业化;以外引内联为突破口,加快经济外向化”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和林县聚集,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截至2004年底,GDP达到44.1亿元,比1995年增加了20.15倍,年均递增40.37%,其中第一产业递增20.58%,第二产业递增73.70%,第三产业递增38.09%;财政收入达到3.43亿元,年均递增47.0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27元,年均递增19.64%。这一增长速度均超过了呼和浩市、自治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和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1995年,和林县三次产业构成比为71.22:9.60:19.18,极不合理,是典型的农业县,产业结构尚未进入工业化准备阶段,严重地制约了和林县经济的发展。然而,经过九年的努力,和林县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4年底,三次产业构成比已调整为18.14:65.31:16.55,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一、三、二向二、一、三的转变,已进入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其中,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明显下降趋势九年共下降了53.08个百分点,年均下降5.9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则呈明显上升趋势,九年共上升了55.71个百分点,年均上升6.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九年共下降了2.63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29个百分点。可见,三次产业构成正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虽然三产比重偏低,但其38.09%的递增速度还是较为乐观的。可见,和林县经济发展虽然起步晚,但其速度是惊人的,这一点从我国2002年和2003年的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中不难看出。在第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中,和林县的中郡指数为R837T2052,竞争力动态呈上升趋势,竞争力等级 为E级;在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中,和林县的中郡指数为R545T2026,竞争力动态仍呈上升趋势,竞争力等级提升为C级。
只经历了短短九年的时间,和林县就创造出了这样的奇迹,给人以启示。
启示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经济发展的先导
思路决定出路。和林县委、县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紧紧抓住各种机遇,在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几大班子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十六大”报告精神,深入领会西部大开发精神,根据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态势,审视和林县县情,针对和林县地域、资源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反思和林县的发展历程,反思和林县与经济发达地区和发达旗县差距拉大的原因,反思该县经济发展滞后的症结,剖析全国、内蒙古发达旗县成功的经验,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方针,深刻认识到和林县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不解放,观念落后,与党和国家、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的大思路、大战略相去甚远,只有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原则,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向繁荣。因此,县委、县政府不断调整发展思路,从1994年的“7432”产业化工程到1998年的“68”发展战略,再到2000年的“1688”发展战略,每次调整都是观念更新的结果,而每次调整都使得和林县经济建设前进了一步。
启示二: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一个地区、一个旗县的经济能否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开拓创新、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和林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每位班子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讲团结、顾大局,形成了凝聚力极强的领导集体。他们一致认为:只要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脱贫致富,有利于实现“两个提高”,无论阻力多大,都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他们深知肩上担负着全县18万人民的嘱托和希望,作为父母官,“贫困县”的帽子如果在目前这样的大好机遇下仍然摘不掉,“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领导班子从何谈起?正是有着如此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做到了胆子大,步子稳,不循规蹈矩、不违法乱纪。确定了“舍近求远、先予后取”的战略思想,形成了“小政府、大社会”的运作模式,树立了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打破常规、开拓进取、超越自我、超常规发展,想别人不敢想的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短短九年的时间,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生态建设、开发区建设、小城镇建设、农业示范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开发、脱贫致富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至2003年,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团队连续五年被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评为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这一团结务实的领导团队已成为和林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强大后盾。
启示三:营造良好的软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县委、政府经过多方考察,认真分析研究,达成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的共识。因此,和林县除了用足用活中央、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的有关优惠政策,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用战略眼光来审视经济发展,把营造良好软环境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并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对投资者吸引力极强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围绕“以开放型经济为重点,促进全县经济发展,以改善软环境为重点,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发展”的思路,改善政策环境、改善法制环境、改善政务环境、改善服务环境,牢固树立“企业发财、我们发展”的意识,多方面、全方位支持投资者发展壮大。同时,和林县还深刻认识到,在加入WTO的大环境下,招商引资的竞争不仅仅是优惠政策的竞争,而更重要的是综合服务的竞争。特别是在盛乐园经济园区的建设中,坚持全方位开放的原则,遵循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建立起高效、精干、便捷、新型的管理服务体系,采取“内循环”、“一站式”服务的运行机制,本着“人人是投资环境,事事是信誉形象,奉投资者为上帝”的宗旨,新事新办,特事特办,全方位为客商服务,营造园区发展的良好软环境,实现了“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的良性循环,创造了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圳”现象。
启示四:培育龙头企业和优秀企业家队伍是经济发展的条件
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龙头企业的整体带动,才能形成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这一事实已被全国和地区经济发展实践所证明。如鄂尔多斯市改革开放后由于有了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伊化集团、伊煤集团、亿利集团等几大企业的支撑,促使其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内蒙古盟市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受到全区乃至全国的瞩目。和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样是龙头企业带动的结果。九年的发展,和林县已经培育起了蒙牛、伊利、三、四分厂、华欧、兆君等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启示五:以市场为导向,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导向,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调研为出发点,以产品是否适销对路为检验标准,才能形成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和林县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市场的导向作用,构建的几大特色产业如奶牛产业、肉食品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均迎合了市场的需要,为此,促进了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和林县还特别重视市场的培育,一批带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在国内外都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销售市场,如蒙牛的冰激凌、液态奶畅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两个特别行政区;伊利、三、四分厂的产品如奶茶粉、奶粉和豆奶粉行销全国;兆君在全国设有多个办事处,通过专卖店和商场专柜销售“兆君”牌系列羊绒制品;盛乐制药的麻黄素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市场;九强的乳品机械已打入全国五品企业等等,为和林县跻身于国内外市场奠定了基础。而这样的市场形势势必推动和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启示六: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是经济发展的命脉
市场经济条件下,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而特色产业的选择必须从区域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也要考虑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只有这三者有机结合,选择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重点建设和发展,使其形成强大的经济优势,方能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林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地缘等比较优势,构建起了奶牛产业、肉食品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三大特色产业,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和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启示七:依靠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支撑
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变革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已被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所证明。和林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教育的优先发展和科技进步,如制定与国家颁布的有关科技方面的各种法规相配套的实施细则;注重横向联合,与许多研究院所建立起广泛的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基本形成网络,逐步形成了“普及、推广、服务”一条龙的科技普及体系;引入市场机制,带动了县域教育体制的改革等。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和林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 医疗行业 经营规划
中图分类号:r197. 1 文献标识码:a
医疗行业包括,医疗服务、医药品、检查、医疗器械、建筑、医疗人员的教育、保险以及现代预防医学、健康产业等诸多行业。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服务类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关乎民生的医疗服务行业,人们对于这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十分关心,所以这个行业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这对从事医疗行业的企业来说是一种机遇。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一体化的过程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这种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种对立局面的出现,源于国内市场的监督管理不完善,生产体系不规范,以及风险管理的认知程度不够。面对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打破这种僵局,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企业需要孜孜不倦的探索。
一直以来,医疗行业的发展主要还是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它是我国整个卫生事业的中坚力量。虽然最近的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整体经济发展还是很好的,在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医疗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对医疗行业的改革,我国医疗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近5年来,随着科技的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对医疗服务要求的层次提高,市场的空白领域将逐渐显现,国家政策的扶持也推动了医疗行业的向着空白领域发展,解决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很多难题,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药品集中招标制度使得提高医疗服务收入逐步取代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使得群众医疗消费降低。许多基层医院的建立,对医疗器械的需求扩大,也促进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这些现象充分体现了我国医疗行业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但在我国加入wto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后,国内医疗行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同时,国外一些医疗企业也开始进入到我国医疗服务市场,以前受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外资进入我国有出资比例和国产化率等方面的要求,而取消这一限制后,外资一家独大的情势已很明显。并且外资所带来的技术、管理、营销理念等比较先进,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将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力,此时自身存在诸多的弊端也暴露出来。首先是经济因素限制了医疗行业的发展,主要在于市场消费能力低。再者,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低下,所以医疗行业发展受制于人,中低端企业只能依附于那些高端企业生存。最后,在企业规模方面,国内医疗行业体制管理落后,行业内部分工不明确,这就造成了力量的分散,不能集中精力做出突破。现代的医疗行业走的是高端,昂贵,全领域合作的高新技术路线,我国专业学科知识型人才的缺乏使得国内医疗行业更没有竞争力。
如何提升国内医疗企业的竞争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作为国内医疗企业,政府应在政策、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给予企业最大的便利,鼓励它们的发展。其次,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颁布,使得医疗行业监督时能够有法可依。现今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有效的医疗行业规范。使医疗行业的经营和监督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的良好发展轨道,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有利于国际贸易和交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行业监督管理体制。再者,政府建立完善信用体系,引导企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经营。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关于企业人信用的档案,对诚信经营的企业者,在需要帮助时,政府给予它们最大的便利,对于虚假、黑心经营的企业者,进行严肃处理,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逐步把诚信变成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此便可营造出一种依法
营、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氛围,使得市场行为有序的进行。最后,政府定期的对从业人员进行考核,对于素质不过关的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总而言之,从政府方面考虑,要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规范医疗企业的市场行为。最后,对于投身于医疗行业的各个企业来说,中国医疗行业若是想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优势,就得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拥有自主品牌,一个没有自己品牌的企业,顶多算一个加工车间。想要长期的发展,就得有自己的品牌,做为一个企业的标识。实施适合自己的战略,将会强有力的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国家是从整体角度来调控医疗行业的市场行为,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医疗行业的市场行为,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而对于投身于中国医疗行业的企业来说要学会利用市场规律来运作企业,促进医疗行业的发展。企业依据自身的特点,开辟出适合自己的经营道路,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医疗行业,就如同没有动力的火车。国内医疗行业在实现当前稳固发展的同时,还应该拥有战略眼光对未来发展做出规划,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才能适应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作者单位:南阳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张振菊.影响医疗产业发展的因素浅析.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关键词】会计制度;改革完善;深化;国际化
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在会计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会计制度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范畴,它不仅是会计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反映着会计改革成效的优劣。
一、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目前我国各企业所执行的具体会计规范是在《企业会计准则》指导下的行业会计制度,这套规范体系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1.无法适应企业经营多元化发展的要求;2.不便于投资主体对企业实施有效的财务监督。同时,现行会计制度在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1.一些现代会计分支尚未纳入会计规范体系;2.许多企业缺乏健全、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目前许多企业只执行统一层次的会计规范,而无完善的内部核算制度与办法,这一方面损害了会计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则往往导致企业成本不实、帐目不清、数据不真。
我们还能注意到,我国的会计制度改革的国际化进程比较缓慢,在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尚未协调,甚至差异较大,一些在国外被广泛使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如加速折旧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等在我国尚未获得用武之地,或在应用的范围上受到严格限制。再如,国际会计准则对企业集团分部业绩报告的编制、通货膨胀条件下的财务报告等均制定了相应的会计准则,而我国尚缺乏这方面的准则规范。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我国的会计信息缺乏国际可比性,不能充分发挥其“国际性商业语言”的功能。
另外,我国现行的会计规范的协调性较差。在我国,以报表种类的设置为例,工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编制的财务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利润分配表和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而《公司法》规定企业除编制几个基本财务报表外,还应编制财务情况说明书,对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则没有明确要求。由于相关法律规定不一致,就可能导致企业会计人员在实务操作中无所适从,结果可能导致同一类型企业按照不同的规定进行处理,损害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当然,由于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会计制度的严肃性也受到了一定的损害。现实中,一方面,由于监督措施不力,导致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局部利益而在会计处理上“各尽所需”。另一方面,由于执法不严,纵容了违规违纪行为,比如一些企业虽然在审计或财务检查中查出了不少问题,但在处理上大多是“限期纠正”、“下不为例”,对负责人从轻处理或不予处理,这就纵容了会计上的违规违纪行为,致使一些企业违规行为屡查屡犯,屡禁不止。
二、深化和完善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路
会计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总体目标在于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健全的、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根据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以下改革思路:
1.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构建企业会计制度
建立能适应各个行业的统一的会计规范体系。适应这一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应改革以行业会计制度规范企业会计处理的状况,尽快制定和颁布能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具体会计准则》,以使企业能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经营业务按统一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简化企业的会计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综合程度和可比性。
2.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完善会计制度
现代会计在构成上具有横向多元、纵向多层的特点。现代会计制度应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予以构建和设置,但无论是“横向到边”还是“纵向到底”均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过程,理由在于:其一,随着我国会计改革以及会计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化,将会不断拓展新的会计领域,形成新的会计分支,进而需要有新的会计制度来规范这些会计领域的会计行为,这表明会计制度在“边”的扩展上具有无限性;其二,随着集团化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增多,进而使得企业内部核算制度与办法的层次不断增加,这表明会计制度在“底”的延伸上具有无限性。
3.加快我国会计规范的国际化进程
由于基本经济制度的差异,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别于西方国家,但就发展市场、规范市场体系这一点而言,各国的目标是一致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的日益形成,我国市场必然要融于世界市场体系,加入国际性的商业交易网络。会计国际化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但其核心在于会计规范的国际化。
三、强化会计制度执行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会计主体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会得出不同的业绩信息,从而影响到会计主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因此,会计主体出于增进自身局部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偏离会计制度的规定,选择执行有利于自身的会计行为。这表明如何强化会计制度执行的约束和监督机制,确保会计制度应有的严肃性,是深化会计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1.各会计主体强化自我约束机制。相对于外部监督而言,自我约束具有防范性和能动性的特点,因而是确保会计制度正常执行的主要措施。
2.强化外部监督机制。主要是外在于会计主体的各有关部门,如财政、税收、银行等应定期对各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情况实施跟踪检查和监督,经常性了解各会计主体对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同时,强化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即审计部门应在对会计主体的审计业务中严格按照执业规范的要求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对于审计中发现的有关制度执行方面的问题,应予以指出,并督促企业限期纠正,企业不予纠正的,则应在审计报告中如实披露,以促使会计主体从维护其社会形象出发,自觉执行会计制度。
四、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是会计制度改革的基础
会计人员不仅要熟悉财务工作,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维护工作,这样才能保证电算化工作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中运行。会计人员一方面要认真学习掌握财务软件的应用技能,做到熟练操作;另一方面还要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系统维护、软件安装、病毒防治和资料备份等技能,保证设备持续正常运行,使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由于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对于已经步入中年的会计人员来说,现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确有些困难,计算机行业专业性较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学习掌握的。因此,在有条件的部门,应该配备软硬件技术都过硬的专职或兼职的计算机维护人员,一方面可以及时维护设备,使其时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其他人员学习计算机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应用水平,从而提高职工的综合业务能力,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了搞好财务工作,建议各级领导加强对现有会计人员的学习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安排会计人员进修专业财务软件和计算机综合技能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质,以适应当今信息时代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邱路红.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不足与完善[J].商业经济,2006年08期
[2]王乾坤,王德发.论会计制度的变革[J].商业研究,2001年07期
[3]孙晓霞.浅谈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1年01期
[4]李亚云,万义平.会计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几个原则[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5]丁怡.关于我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扬爱冬,刘洁.试论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1期
[7]沙绮绮.浅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8]罗小艳,陈志君.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探讨[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预见,在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化,产权多元、自主经营、治理规范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也必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微观主体。
一、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是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在不断提高。从1999年到2011年,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全国税收的贡献率逐年提高,1999年占11.68%,2005 年占36.57%,而2012年则占到近50%。混合所有制经济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根本的原因在于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1.有利于真正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机制的基本要求,就是机会均等、规则公正、资源自由流动、企业自由组合。这就需要打破各种所有制形式的身份界限,消除各种所有制形式之间孤立并存、相互封闭、区别对待等不合理体制机制和政策导向,实现资源配置的公平和竞争环境的公平,在相互竞争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正是这种体制机制寻求统一,以及资源配置和竞争环境寻求公平的客观要求之下,形成了不同所有制经济寻求联合、优势互补的内在要求。这有助于整个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统一性的形成,改变了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各自为政、市场割裂的局面,有助于市场机制更为充分地发挥调节作用。因此,混合所有制是市场机制的必然要求和产物,是所有制形式未来发展和完善的方向。
2.有利于促进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融合发展、优势互补
混合所有制经济突破了单一所有制经济的局限,集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于一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功能叠加。国有企业通过转让国有股权,引入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克服了政企不分、机制不活、投资主体虚位等弊端;民营企业通过参股公有制经济,克服了市场准入政策和自身管理模式的局限,取得规模的扩张和竞争力的提高。公有制经济一般具备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拥有大局意识、政治意识、社会意识,而非公有制经济则具有机制灵活、反应迅速、效率较高等优势,拥有效益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因此,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相互开放、相互融合,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不再是单纯的讨论“国退民进”“国进民退”的问题,而是要实现国民共进、国民融合、国民共赢。统计数字表明,2010、2011、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利润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分别为4.9%、5.4%、4.6%,股份制企业分别为6.6%、8.4%、7.6%,表明混合所有制经济效益较高。
3.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公有制经济还必须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实践证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国有资本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与其他性质的资本融合,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推动其在产权多元化基础上,逐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提高运营效率,更好地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退出而转向投入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从而增强国家经济的控制力;也有利于凝聚更多的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有效放大公有资本对其他资本的辐射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近年来,中央企业层面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步伐不断加快,央企及其子企业引入非公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占到总企业户数的52%。
2005年到2012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发行的可转债,引入民间投资累计达638 项,数额累计达到15146 亿。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央企做强做大,目前已有42家央企入围世界500强。
二、江苏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现状
1.良好的基础
一方面,近年来江苏国有经济改革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12年底,全省国有资产总额达到4.4万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制权益1.6万亿元,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位列全国第2位。全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46户,省属控股上市公司7户,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达30%。经过整合重组,全省省属企业数量从2004年的44户减少到2012年的21户,全省80%以上新增国有资本集中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基础产业、金融、高科技投资等领域,加快向优势企业集聚、向骨干企业主业集聚。另一方面,江苏民营经济也在蓬勃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省民营企业创造的GDP达3.6万亿元,约占全省GDP的三分之二;民间投资总量突破2万亿元;民营企业规模化、高端化、品牌化成效显著,苏宁、沙钢、雨润进入了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10强。
2.发展的现状
目前江苏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14707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2.1%;工业总产值4.7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9.5% ;出货值593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5.6%;利润总额2996.6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1.3%。混合所有制企业户均产值3.2亿元,是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的1.2 倍。同时,随着民间投资领域的不断放宽,混合所有制经济已成为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力量,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减排等领域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综合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不断提高。
3.存在的问题
一是国有资本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江苏国有企业虽然总规模位于全国前列,但真正在全国有影响的大企业、大集团还较少。而且目前全省国有企业中,大部分仍属国有独资企业,股权多样化进展不快。在已有的混合所有制实践中,国有企业在母公司层面与民营资本合资合作的相对较少,国有股占比过高,民营资本未能在法人治理结构中形成有效制衡。二是民营资本进入的领域范围还有待扩大。尽管这几年国家和省出台了不少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实际上,民营资本在铁路、金融、电信等领域常遇到“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推拉门”等现象,难以真正进入,也由此影响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三是现有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内部融合还需不断提升。混合所有制企业内不同所有制性质股东之间的目标取向、经营理念、运营模式等方面还存在差异,甚至还会有摩擦。股份制公司的国有股东由于代表的是国家,因此其主要目标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非公有性质的股东代表其主要目标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同时,由于混合所有制经济下股份公司中没有一个股东对董事会有足够的影响力,当股东之间产生矛盾时如何进行有效的集体决策尚无有效机制。特别是由大中型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股份制企业,在目前国有股占绝对控股权与其他投资主体小而分散的情况下,重大经营决策难免听命“一家之言”,企业重大经营决策难以民主。
三、推进江苏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1.解决好“能够混合”的问题
一是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造。加大国有企业母公司层面改制力度,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使上市公司成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织形式。推进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向控股上市公司注资等多种方式,实现整体上市,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产权结构向股份化、多元化、证券化转变。二是放开放宽非公资本的进入领域。全面贯彻落实“民间投资36条”,全面消除民间投资进入的各种隐性壁垒,在金融、电力、铁路等国有资本相对集中的领域,尽快向民营资本推出一批符合产业导向、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项目,拓展民营资本发展空间。加快培育和发展各类基金、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机构、经纪公司和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通过投资、控股、参股、委托、债转股等方式,加快企业形成多元持股。三是建立健全产权顺畅交易的平台。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提高其系统化和网络化水平,大力培养产权交易信息网络建设和有关的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人员素质,改善服务质量。遵循市场规律,尊重企业意愿,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推动产权公开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2.解决好“怎样混合”的问题
一是区分功能定位。按照国有企业从事的业务性质和功能定位,合理确定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股权比例。对于保障类企业,那些占有国家特殊资源,承担必要的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和国家安全责任的企业,如金融、石油、电信、电网、军工、重要运输、国家储备企业等,国有资本要继续保持绝对控股;对于公用类企业,那些承担人民生活服务的公用事业企业,如城市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公交、地铁、机场、基础设施企业等,国有资本可以相对控股;对于商业类企业,那些处于充分竞争性领域的企业,国有资本可以有序进退、合理流动,不设股权比例要求。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吸引非国有经济主体参股;吸引外资外商;鼓励和发展生产要素(专利、技术、经营、管理、信息等)的作价入股;允许职工的个人投资入股;允许经营管理者持股,包括期权激励甚至MBO;发展职工持股会、职工持股计划;鼓励公有产权之间互相交叉持股,包括国家和地方、金融企业和实业企业。
3.解决好“混合得好”的问题
摘要:统计抽样的思想方法是以假设检验为前提,设定抽样参数,确定抽样规模,无人为偏见的随机抽取样本进行审核,根据需要扩大样本,逐次逼近总体特征,根据样本特征经科学计算推导,得出总体结论。选择统计抽样方法时,要全面考虑每一种统计抽样方法各自的优点和运用条件,要确定哪种统计抽样方法最为适宜是不容易的,掌握它们各自的优点和运用条件,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再与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相结合,更好更快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Keywords: statistical sampling to adapt to the market economyAbstract: the idea of statistical sampling method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est the premise, set the sampling parameters to determine the sample size, no biased random samples audit, based on the need to expand the sample,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the overall features of scientific computing, according to the sample characteristics derivation, draw overall conclusions. Choice of statistical sampling methods to take full account of the conditions of the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use of a statistical sampling method, to determine what kind of statistical sampling method is most appropriate is not easy to master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application conditions, and fully underst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combined with rich experience in the audit practice, the better and fast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中图分类号:E2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一、审计中常用的统计抽样技术。
统计抽样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用于符合性测试的属性抽样和用于实质性测试的变量抽以及货币单位抽样。
(一)属性抽样:属性抽样用于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其目的是确定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程度。每个样本的审查结果只能是“符合”或者“违反”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总体的评价以误差率表示。常用的属性抽样方法有固定样本量抽样、停-走抽样和发现抽样。
(二)变量抽样:变量抽样用于帐户余额或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根据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不同,变量抽样又可分为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和比率估计抽样。
(三)货币单位抽样:货币单位抽样在有些书上又称元单位抽样。所谓货币抽样是指以总体中的每一货币单位(如1元)作为一个抽样单位,并根据抽出的货币单元样本钩出其所在的物理单元(如一张凭单、一笔业务或一个明细帐)作为审计样本的一种统计抽样技术。因为每一元作为总体的一个抽样单位,即每一元被选出的概率是相等的,所以金额越大的项目被选出审查的概率就越大。
二、统计抽样的调查方法。
(一)审计目标: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采取的每一个测试步骤所要达到的目标。如果审计人员在实质性测试前要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定性评价,以决定拿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复合性测试的抽样方法来达到目的;如果审计人员在对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定性评价后,还要对被审事项作出定量评价,则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实质性测试的抽样方法来达到目的。审计人员的测试目的不同,采用的统计抽样方法也不同。
(二)审计效果:是指采用某一种统计抽样的方法所作出的审计结论与总体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影响审计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总体项目的特征的分布斜度。每一总体中的项目特性分布情况不尽相同:总体项目的差错程度。因为差错估计是根据样本中的差错数来计算抽样规模的,在总体项目差错较少的情况下,以差异估计计算的抽样规模也少,这样得出的结论也就很不可靠。因为总体项目差错较多,以差异估计计算的抽样规模也多,这样得出的审计结论就比较可靠。
(三)审计效率:是指对同一总体,在满足同样的审计要求下抽样规模最小,也就是说,在达到同样的审计结论的可信赖程度和精确度(可容忍误差)情况下,如果一种统计抽样方法所审查的样本数量比另一种统计抽样方法所审查的样本数量更少,那么这种统计抽样的方法就比另一种统计抽样方法效率高。
(四)审计成本:是指使用某一种统计抽样方法所付出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当某一种统计抽样方法很复杂,使用起来既费时又费力,它的审计成本相对来说就高。不过,一种统计抽样方法的成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计算机运用于审计工作后,审计成本会有所下降,而且各种统计抽样方法的审计成本下降幅度也不相同。
三、新经济形势下统计工作的创新和改革。
(一)统计信息技术的创新。高新技术发展的集中代表和最主要的技术领域就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各种电子技术的总和,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统计信息在新经济时代条件下,要想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二)统计信息设备的创新。信息技术在统计中的广泛应用,更体现在信息设备的技术性能上。高科技现代化的信息设备的引进和普及是我国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加速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必须将高科技的信息设备广泛应用于统计作业系统。
(三)统计信息人才的创新。新经济时代是一个重新认识人的作用的时代,人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统计信息能否适应新经济的要求.关键是统计信息产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对原有的统计信息工作人员进行各种技能的培训及培养。培训可采取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多途径井经常化制度化。
(四)统计信息交流的创新
在新经济时代,网络将成为信息的主要载体互联网和数字通信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可以在极小的时空范围内知悉极大的时空范围内的非常广泛的信息一发展现代化的统计信包网络,并与国外信息机构进行联网,通过网络关现吮计信息在社会各个层次部门的交流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