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小学教育课程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5 16:38:4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小学教育课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小学教育课程

第1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已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这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必须更新观念,认真透视和分析当下的课堂现状,树立新的教学观,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建立新的教育模式,切实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

为此,必须积极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

因此,首先要转变管理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所谓的“管理”,其本质的要求就是最大地发挥人、财、物的效益。中小学管理者首先要做的是:进行自身形象的改造,树立民主意识,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体包括学生、家长及部分社会人员和学校内部的教职员工,切实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因此,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在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学校教师的发展。必须要明确,“以人为本”是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应积极转变管理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其次,加强校本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强化管理人员的校本管理培训。

早在几十年前,西方发达国家就已提出了校本管理的理念,并在研究与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可在我国,教育专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才起步不久,而“校本管理”的理念对于很多教育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来说仍旧是新鲜的。因此,必须一方面要求教育专家和学者结合我国实际对“校本管理”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要积极吸取他国经验,结合国情开展实践探索,并让广大教育工作者了解学习。

随着“校本管理”理念的兴起,必须强化管理人员的校本管理培训,这样方能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更好地运作,从而提高我国中小学教育质量。因此,要通过培训,引导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深刻理解校本管理的理念,深刻认识开展“校本管理”的意义及其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通过培训,引导他们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各司其职,相互合作,共同改进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第三,创新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形成管理特色。

上文提到,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故我们必须重视“人本管理”,积极创新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努力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模式。

人本管理要求,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管理必须实行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努力为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创造机会,全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在高校毕业生踏上教师这个岗位初期,由学校的骨干教师作为其导师,帮助其迅速成长;组织本校以及外校教师学习交流;开展各级各类进修和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评优和比赛。通过这些活动,提升新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另外,必须意识到在新课改背景下,要做到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人才有特长。因此,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必须坚持“依法治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管理模式,为教师、学生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四,重视校风学风建设,优化校园环境。

校风学风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尺度;校风学风也是衡量一个学校的师生理想、情操、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校风学风更是学校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我们必须重视校风学风的建设!然而,在很多中小学的校风学风建设中,时常出现“紧一阵、松一阵”的不良现象,导致各项要求很难落实,故必须加强校风学风建设的检查与监督。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把校风学风建设的繁琐内容分解成各项具体指标,全面进行量化评比,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必定可以保证中小学校风学风建设的和谐发展。一方面,我们要以学生为本,全面分析学生群体的特点,根据中小学实际情况,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另外,教育教学管理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特点,确定工作主题,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落实检查监督机制,全面优化校园环境。

第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全面发挥各方教育力量。

我国各地中小学因其地域差异,不同程度存在着经济、文化的不平衡,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全面发挥各方教育力量。

1.重视乡土资源的挖掘利用。每个地区都有其自己的民俗民风和乡土文化,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挖掘的资源,甚至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因此,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重视乡土资源的利用。

2.多与家长交流,发挥家庭教育力量。当下,很多中小学在每学期都设有家长开放日,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家长学校咨询活动等。我们应该通过此类活动,切实加强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积极开展学生活动。在中小学,应积极开展各类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当中。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以及各类调查、竞赛等有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激发学习的动力,也使学生从中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第六,建立良好的考评体系,强化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不仅要考核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评定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管理者必须重新审视和深刻反思传统的教师评估机制,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践行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切实改变和调整传统的数字化考核思路,建立良好的考评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方面,考评内容和标准要建立在常规化、规范化的基础上,遵循“现代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原则,充分把握新课改的要求。把教师的日常教学研究、新课改的实践、创造性教学的开展等内容引入考评范围。坚决杜绝一切形式主义,让中小学教师在对其的考评过程中得到自我总结,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方面,认清传统数字化考核的弊端,杜绝片面化和绝对化,新的考评体系应该注重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建立教师成长档案,正确看待每次考评的结果,切实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从而切实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质量。

总之,作为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创造力教育研究的概述

(一)创造力教育的意义

中小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富于创造,成为创造型人才。为了真正体现知识经济时代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多的人格独立性和创造性,更强的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其课程设置要以构建中小学生的创造心理素质目标体系作为最终目的。

一般认为,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在此背景下对中小学创造力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对丰富和完善中小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有关创造力的几个概念

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创造力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人们对创造力的本质和结构也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有不同研究者从不同侧面对创造力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描述,而不同的创造力理论和定义对创造力关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999年发表的英国国家创造力与文化教育咨询委员会(NACCCE)的报告,探讨了学校教学中创造力的性质问题,区分了两种定义不同性质的创造力:“一种是艺术领域的创造力,一种是少数天才身上体现出来的创造力”,第三种创造力是“大众创造力(democratic creativity)”。[1]“大众创造力”是指只要拥有适宜的条件和获得相关知识与技能,所有人都具有在某个特定领域取得创造性成绩的能力。

所以,创造力应要“同时具备新颖性和适用性两个基本特征”[2]。在学校课程的不同学科中,对这两个特征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从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门类来看,艺术(含艺术或音乐、美术科目)更强调新颖性,语言与文学(含语文、外语科目)、数学、技术(含技术科目亦即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科目)更强调适用性,而对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目)、人文与社会(含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新颖性和适用性可能同样重要。因此,需要学校根据不同的学科性质灵活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素质。

二、构建中小学创造力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

既然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培养创造力素质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的高级目标和迫切要求,要达到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创造力素质的目标,就要围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力素质目标,构建理想的创造力课程体系。

(一)课程的培养目标

创造力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从“创造过程和创造产品”[2]两个方面来衡量,而应该从创造力心理素质的角度来进行考量,关于中小学创造力心理素质的目标体系,有研究者[3]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创造力素质既包含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想象力、思维品质、人格特征方面的个体创造力的具体要求。此外,创造力的社会研究还发现,“许多创造行为是发生在合作情景中,而且随着学科的发展,作出创造性成就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经验背景越来越复杂,个体难以同时具备”[4]。因此,学生的“合作创造力”[4]也应成为创造力培养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合作创造力被定义为一种创造过程中的沟通系统。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关注“个体间合作的形式、沟通方式,注重个体间互动的过程及效果,关注参与互动的个体在合作中的成长与发展”[4]。

合作创造力的提出意义重大,因为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5]作为教育的四大学习目标之一的论断不谋而合。可见,创造力素质应该是人人都应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应该也能够被每个学生所具备和发展的,这为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可喜而又有挑战的问题。

(二)课程的学习内容

教育目标必定体现于一定的学习内容之中,同时,也需要通过一定的学习内容才能实现。我们认为:在选择学习内容时,除了要处理好学习者经验、社会经验和学科知识的关系之外,运用心理学和哲学,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按照学生的心理顺序和知识的逻辑,顺利并有效地组织起来,而学习内容一般以学习领域或课程门类的形式来具体体现。

在学习内容上,除了综合课程,分科课程也应该体现创造力教育的内容,分科课程设计得好,同样也可以达到创造力素质培养的远大目标。比如,外语课程培养目标不仅包含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的工具性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学生通过英语写作、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意味着学生语言创造力、沟通创造力的进步。而语言创造和表达能力自然也是学生创造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现有的中小学课程设置中的语文、数学等学科教育,以及其他智育教育内容包含了学生的想象力、问题解决能力、思维能力的要求,而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也体现了创造力教育的内涵。

(三)课程的资源建设

关于中小学创新教育课程设置问题,国内研究在这方面较少关注系统性、创造性课程资源的建设问题,但许多中小学大多围绕某一门创新教育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和课程改革的尝试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湖南邵东县第一中学围绕科技创新教育课程,推出了《科技创新方法》《科技创新案例》和《科技创新活动》[6]系列校本课程,以发展实验班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自20世纪中期开始,美国学界就开始对创造力课程及其评价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比较成熟的成果已运用于改善课程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而且,在美国的许多中小学中,“选拔具有超常天赋和才能(gifted and talented)的儿童,并对他们开设专门的创造力培养课程(通常为难度很大的高级学科课程)”[7]。

所以,创造性课程理念最好能与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实现无缝对接,且不必开设专门的创造性能力培养课程,变相地增加学生的负担,应充分整合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现有的活动课、专题课、综合课、研究课等选修课资源,搭建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创造力素质培养的课程目标服务。

当前,信息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诸如MOOC、网上课堂、远程网络教室等电子学习资源将为中小学创造性课程资源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助力,使得开发差异化、个性化的创造性课程资源成为了可能。因此,有条件的中小学教室最好能组织相关教研团队,借鉴国外先进的创造力课程经验,结合本地的校情、学情,探索符合本校本班学生特点的创造性校本课程资源。

此外,创造性课程资源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所以它有着不同于一般课程的特殊的要求和特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敢于放权,学校校长要亲力亲为,更新课程管理理念,改变忽视创造性素质教育课程的偏见和成见,提高课程领导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全校师生和家长积极投身于校本创造性课程资源的建设中来。

(四)课程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习活动的形态和操作范型”[8],这里的“范型”主要是指“学习活动的总体操作程序和操作策略”[8]。例如,“针对一定的学习内容,是采取接受学习还是采取发现学习?是采取独立学习(包括自主学习和个别学习)还是采取非独立学习(包括集体学习、合作学习等)?发现学习应采取怎样的操作策略?”[8]就学生而言,无论哪一类学习活动,都总是与教师的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系,不同学习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学与教关系上的区别。

创造力教育的教学过程,如果从学与教的关系角度来分析,应该更侧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于创造力素质涉及学生批判性思维、想象力等高级心理和思维活动,更需要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思维表征和创新知识体系,而发现学习、自主学习等一些需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应作为教师和学生优先考虑的教学策略。当然,源于苏格拉底“产婆术”的启发式教学法也将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将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由此看来,我国创造力教育的教学过程应综合运用发现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翻转课堂等有效教学模式,结合各校实际课程资源情况和校情、学情,由校长带头,自上而下地探索适合学生个性特点和本校教师特点的课程教学方式。推进创造性课程的实施效果。

(五)隐性课程与创造力教育课程

我们知道,早在古希腊时代有着无比璀璨的文明,涌现了灿若星海的代表高度发达创造力的文学艺术作品以及许多创造性人才,甚至有学者认为:“希腊有着理性的文明、落落大方的竞争、坦诚自信、对个人人格的尊重和对公益事业的热心、对身体美的热爱、思辨和求真的爱好、无穷的探索精神、赋予无形以形式的理智努力,与希腊人相比,现代人一望可知和残疾差不多。”[9]

从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社会文化、学习环境等隐性课程与学生创造性素质培养是分不开的。隐性课程往往“具有弥散性(可以说渗透于整个校园)而非集中性的、带有较明显的零碎性而缺乏系统性、在学习的时空条件上也往往缺少明确的规定和界限”[8]。

可以说,班风、校风、师生关系、学习环境、校园文化、学习氛围、教风、学风之类的教育现象均可以作为隐性课程而时刻存在着,总的来说,“严谨、求实、团结、进取的校风和班风一经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感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10]。针对隐性课程与学生创造性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有研究者认为:“隐性课程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在隐性课程中所获得的规范、价值、态度或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及其潜在性和非预期性,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以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10]

但要真正发挥隐性课程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不仅需要开展系统而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课程,从制度上规范广大校长和一线教师的教风,还要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注意培养学生的多样化、有特色的个性。

由于校园文化中的审美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父子和母子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应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春游、文化考察甚至游学等第二课堂的形式和内容,并创造机会吸引家长的参与,抓紧一切可能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自信、积极向上等的创造力素质。

三、结语

创造性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应有之义,教育管理部门、中小学校长、一线教师对此要统一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既要借鉴发达国家优秀的创造力培养经验,也有研究我国的教育背景和各地的校情、学情,优选创新教学方法,逐步发展出具有特色的创造力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水平。要将个体创造力培养与合作创造力培养结合起来,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将创新性教学与创造性学习结合起来,不仅为学生创设富有个性化的创造性课程资源体系,还要发挥家庭、社会、学校的隐性课程影响,为学生提高创造性素质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从而促使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实现和创造性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余悦,贺雯.英国中小学创造力培养与面临的困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05):57.

[2] 刘桂荣,张景焕,王晓玲.创造力游乐场理论及其实践涵义[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681.

[3] 刘真东.对中小学创新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0(3):49.

[4] 王亚男,张锦焕.创造力研究的新领域:合作创造力[J].心理科学进展,l 8(l):84-90.

[5] 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522-531.

[6] 谢伟琦.科技创新教育课程的构建与教学[J].中学教研,2013(01):67-68.

[7] 蔡敏.美国中小学生创造力评价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8(10):47-51.

[8] 丁念金.课程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117.

第3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课程设置思考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内容的教师的终身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扩展: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技能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是我们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大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效果以及培训的长久性。笔者从事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多年,下面就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前提

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征主要体现在:(1)面向所有具有教师资格的在职中小学教师,而不是单纯地指向个别、少数或部分;(2)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纯学历达标或资格确认性的培训,而是提高中小学教师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的知识更新或补充性的、层次提升性的学习。这样,不仅内在地要求课程设置必须充分体现这些特征,而且也内在地规定着课程设置的框架结构以及功能定位,这是教育活动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内在逻辑。当前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并不是基础学历不达标或单纯地指向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相对低的中小学教师,而是指具有教师资格的在职中小学教师。而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他们实际上已有着应用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实践经验。他们所需要的是更新或补充新知识、新观点和新理论,进一步充实学科专业知识,厚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视野,完善与扩充知识结构,提升课程教学的科研意识和相应能力等。因此,在思考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问题时,应客观地分析和把握当前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的这些特征。其实,当前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他们的学习,已不是单纯地接受性或单一的知识储存型学习,而是职业素养整体提升的持续性学习。因为,毕竟继续教育的课程是为中小学教师职业素养整体提升性的继续学习而设,所以,课程设置就应该考虑与中小学教师的学习特点是否具有适宜性,否则,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就会偏离了其本体对象的指向性和适宜性,直接降低或内在地消减了课程设置的整体绩效。

二、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缺点

1.课程观念偏狭

教师继续教育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提升。但是,当前的很多继续教育机构片面地认为,教师继续教育就是在职前教育的基础上,对教师所教学科的进一步深化。将教师继续教育的功能仅仅定位为知识教育,学历补偿教育。在客观上,将学历这种“硬指标”作为评价教师达标与否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学历比之学力更易量化,便于评价。而且,之所以对教师的从教资格从学历上做出明确规定,意在促使教师通过对学历的追求,提高知识素养和能力水平。但是,如果将学历本身作为第一甚至是唯一的追求,必然会导致教师继续教育目的的异化。因此,要想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要想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优化,改变偏狭的课程观念是基本前提。

2.课程内容空洞

目前承担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任务的,主要是学科领域的专家和课程研究人员。整个课程开发、实施过程基本上是遵循着自上而下的思路展开的。课程开发人员既不深入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亦很少倾听受训教师的建议。中小学教师基本上是被排斥在课程开发过程之外的。这样开发出来的课程很难保证能够满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实际上,中小学教师迫切需要能够对其实践给予切实指导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开发过程脱离实践,因此,当前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普遍存在着空洞、玄虚、针对性差的缺陷。

3.课程结构失衡

其一,重学科专业课程轻教育专业课程。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本上是按照专业来实施的。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非常少。其二,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目前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并没有在该问题上实现突破。很多中小学教师在继续教育中最大的感受是理论和实践在培训过程中明显地成为“两张皮”。其三,重必修课程轻选修课程。目前,许多培训机构在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根本不设选修课。即便是设置了部分选修课,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比例也是严重失衡。

4.课程衔接不畅

首先表现为课程内容重复。很多教师反映,职前教育阶段学习的科目,在职后教育阶段又作为新课程开设。这种重复开课的现象在当前的教师继续教育中比较普遍。其次还表现为课程内容的缺失。比如,很多对教师而言非常重要的课程,由于受课程资源、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师职前教育阶段没有开设,如果教师继续教育阶段不去研究教师已经掌握的课程内容和形成的知识结构,就有可能放弃这方面的责任,最终导致教师知识结构或者能力结构的缺失。

三、对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

针对目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新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设置,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突出培训内容的先进性,先导性和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时效性,体现前瞻性,全面性和发展性,采用“厚基础,宽口径,活模块,多渠道”的设计思路,切实提升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

收稿日期:2006―04―24

作者简介:韩延伦,男,山东省微山县人,鲁东大学心理与教育学院副教授,高等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高校课程论、当代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

不可否认,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多类型和多层次的,但无论何种类型和层次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如何设置或设置什么样的课程,都无一例外地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因为,课程设置绝不是简单地排列或组拼课程,简要地讲是指在展开教育教学活动之前,依据教育培养目标所规划或安排的课程方案,它内在地设定着课程体系的整体结构和课程教学活动的基本框架,规定着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着达成教育培养目标的质量和效益。本文立足于思考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问题,主要论析:

一、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前提限定性问题

思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问题,首先应关注如下两个方面的前提限定性问题:(1)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属性特质及价值取向;(2)当前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的特征限定及其学习活动的特点。

(一)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属性特质及价值取向

不同的教育活动,都有着自身的属性特质,确证着与其他教育活动的相异及区别。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除具有师范性、成人性、在职性等一般特点外,其属性特质主要体现在:(1)面向所有具有教师资格的在职中小学教师,而不是单纯地指向个别、少数或部分;(2)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学历达标或资格确认性的培训,而是提高中小学教师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的、知识更新或补充性的、层次提升性的;(3)是多类型和多层性的,其目标指向不是单一的或统一标准性的,而是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上述属性特质,不仅内在地要求课程设置必须充分体现这些属性特质,而且也内在地规定着课程设置的框架结构以及功能定位,这是教育活动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内在逻辑,因此,思考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问题,首先要在观念上清晰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属性特质。

虽然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着不同类型和层次,而且其目标指向也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但目标指向仍内涵如下三个纬度的价值取向:(1)知识和能力纬度。可以说,无论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何种类型和层次,知识和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但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和能力,而是指向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更新或补充新知识、新观点、新理论,拓宽专业知识领域,提升中小学教师展开教育教学研究的意识和相应能力;(2)实践和教育技术应用的纬度。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是以现实的课程教学实践需要为基础的,所以,无论展开何种类型和层次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也是不可或缺的价值取向。另外,中小学教师在运用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能方面,确实是薄弱环节,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功用,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需要和发展的重要领域,因而,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当然地要确认现代教育技术在当前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运用和开发问题作为不可或缺的价值取向;(3)情感态度和品德修养纬度。当前,中小学教师的人文性的情感态度及品德修养,在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环境下,对于改善课程教学中的教师观、学生观以及师生关系,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益等方面有着现实的实践意义和价值,所以,通过继续教育,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人文关怀和品德修养,对于建设德才兼备、具有历史使命感和高度责任心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有着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意义和价值,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不可或缺的价值取向。

上述目标指向所内涵的三个纬度的价值取向,是必须在认识上清晰把握的,否则,课程设置既难以充分体现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属性特质,也缺乏课程功能与目标指向间的对应性和适切性。

(二)当前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的特征限定及其学习活动的特点

当前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在其特征上,(1)并不是基础学历不达标或单纯地指向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相对低的中小学教师,而是指具有教师资格的在职中小学教师;(2)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他们实际上已有着应用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实践经验,他们所需要的是更新或补充新知识、新观点和新理论,进一步充实学科专业知识,厚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视野,完善与扩充知识结构,提升课程教学的科研意识和相应能力等。因此,在思考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问题时,应客观地分析和把握当前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的特征限定,才能够使所设置的课程,具有明确的对象指向性和对象适宜性,这也是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内在要求。

其实,当前接受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他们的学习,已不是单纯地接受性或单一的知识储存型学习,而是职业素养整体提升性的持续性学习,具有自主自觉性、问题研究性、理解判断性、批判反思性以及团队协作式交流探究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是思考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时,必须特别关注的,因为,毕竟继续教育的课程是为中小学教师职业素养整体提升性的继续学习而设,所以,课程设置就应该考虑与中小学教师的学习特点是否具有适切性或适宜性,否则,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就会偏离了其本体性的对象指向性和对象适宜性,直接降低或内在地消减了课程设置的整体绩效。

二、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结构合理性及应遵循的原则

(一)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结构合理性

从“结构与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上讲,“结构”影响和制约“功能”,因此,如果课程设置的结构有利于或有助于而不是阻碍或消解课程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那么,课程设置在其结构上就应是合理的。循此而论,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结构是否合理的问题,是必须审慎思考的。

就目前来讲,许多承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育学院、师范院校或其他培训机构,在设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时,多惯性地和模式化地“复制”或“套用”师范类课程设置的框架结构。其实,师范类课程设置的框架结构并不完全适宜或适应于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事实上,师范类课程设置,并不是立足于中小学课程教学的实践现实,而是建立在“准”教师培养的基础之上的,强调的是知识的基础性和专业性。在课程设置的结构上主要由三大“板块”组成:全校公共课、专业课和体现师范性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的相关课程。这三大板块,主要以序列化的专业课为主。在这一框架结构中,不仅预设了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和程序性的相依关系,同时也预先设定了不同课程类型的空间和时间序列及数量上的比例值,这些“预先设定”是不可随意调整的,否则就可能导致整体课程体系的混乱和课程功能指向的迷失。如果简单“复制”或“套用”师范类课程设置的框架结构,不仅忽视了课程设置与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属性特质的内在一致性,而且也会直接导致“结构与功能”之间逻辑关系的割裂或错位,可能反而阻碍或内在地消减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整体功能。

那么,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应确立何种结构,既能够体现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属性特质,又能够最大化地发挥课程设置的功能?笔者认为,首先,课程设置在其结构上应具有开放性,打破师范类课程设置结构的封闭性。因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毕竟是以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需要为依据的,所以,必须改变课程远离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现实的弊端,这就内在地要求课程设置突出实践性,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不是固守系统理论的基础性和专业学术性;其次,确立课程设置结构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层次性。因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多类型和多层次的,可能是短期性教学技能培训,也可能是学科知识的更新性、补充性的,还可能是针对课程教学研究能力提升性的等,因此,所设置的课程应该具有务实性、问题探究性、实践针对性、新知识及新理念的时效性、工具应用性等,以应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对课程的需要。

基于上述的认识,笔者认为,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在其框架结构上,不应强求课程设置的序列化、系统性、体系化或“先基础后专业”的传统规范,而应是“资料包式”的、“菜单式”的或综合性的“模块”,能够依据教师职业的现实及未来需要,随时地、有针对性地展开课程教学活动。这种松散结合性、开放性、模块化的课程设置结构,能够较为充分地体现出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属性特质,最大化地发挥其达成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目标指向的功能价值。

(二)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1.务实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当前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储存知识以备未来,而是首先依据本职工作的需要,这就内在地规定了其课程设置必须注重中小学教师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实用性、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性,所以,其“务实性”的要求和特点十分明显。但若想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务实性”,就应打破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常规性思维模式,以“创新”的思维视野,以教师职业的实践需求为依据,寻求多途径和不同的方式来设置课程,如设置学科新知识、新观点的专题讲座课,典型案例讨论课,经验总结和反思性经验交流课,教育科学新理论、新思想和新观点的问题讨论课,国外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现状及趋势分析课,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课等等,所以,课程设置主要不是常规性的学科逻辑或序列化的框架结构,而是创建“宽、新、用”松散结合的、“模块性”的课程结构,体现出课程设置的灵活性、问题性和实践针对性,如此,才能使课程设置的“务实性”落在实处。

2.应用性与理论提升性相结合

当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务实性”,实质上也内在地规定课程设置必须满足中小学教师本职工作的实际需要,这就要求所设置的课程,必须面对中小学课程教学活动及过程组织的各个环节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践,提供有助于中小学课程教学活动及过程组织顺利展开的策略、手段、途径或方式等,使中小学教师能够把学习的结果及时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当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并不是为实践应用而单纯地“工具化”,果真如此,就误读或曲解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师的目标指向。事实上,“应用性”主要是在“工具性”的操作层面上满足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但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解决,不仅关涉操作层面上的“工具性”,更关键的是价值取向,因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原则,还必须与理论提升性相结合,把当代教育改革的新理念、课程教学的新理论、新思想或新观点等讲解于中小学教师,提升其理论统摄的高度,使中小学教师充分认识和理解当代学校教育目的和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所以,在强调课程设置的“应用性”的同时,不能够忽视或弱化课程设置的理论提升性要求,应本着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原则,忽视或弱化哪一方面,都会使课程设置偏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属性规定。

第5篇

新课程改革美术教学中小学教育现状一、引言

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是新课标下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美术课程改革从课程目标到课程理念,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做出了重大变革,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价值理念。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又是一个庞大且精细的工程,它的内容涉及到传统教育理念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绝不是编发一套新教材就可以的简单过程,而是十分复杂的教学探索过程。

二、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美术新课改的成效,将体现在两个基本方面。首先,是教育观念是否得到了改变,并由此产生的对所有学科的一视同仁以及教学者的教学方式是否灵活多样,使学生更轻松更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其次,是做到在地区、城乡教学条件不平衡的情况下,达到教学方法上的平衡。

1.教育观念方面

一直以来,在繁重的文化课负担下,美术教育与文化课相比都受到学生们的冷落。我国目前中小学专职美术教师数量也有较大缺口,学校美术课的课时也远远少于文化课的课时,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把孩子从小就送到各种功课辅导班来提高文化课的成绩,没有时间留给孩子进行美术修养的启蒙和培养。

2.教学方法方面

在一些省份的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都难以顺利实施,艺术素质教育更算得上是一种奢望了。基本的教学条件难以具备,师资力量弱的中小学缺乏足够的美术专用教室和画板画架等教学设备。可见,艺术学科的基本义务教育如何在这些地区开展就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难度最直接的原因是来自经济上的。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基本作业练习材料,如纸、笔、颜料等。对于贫困的农村学生来说,也成了一定的家庭经济负担。还有部分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仍采取那种依样画瓢的单纯临摹进行教学,不注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三、中小学美术新课改的实施途径

在改变传统的对艺术素质教育偏见的基础教育观念的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宣传的大力宣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以往的操作过程中,教育措施的普及,一般施以行政手段,其不足之处是难以从思想上解决根本问题,另外也不易取得全社会的共识。在实施环节上,走过场的现象较为普遍。其实,加大新课改的宣传力度,不是简单的行政手段可以做到的,从根本上解决全社会的认识问题,可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的宣传一番,尽可能地推动新观念的形成。

教材的内容结构上更适用于教学条件良好的学校实施。因此,编写更符合农村实际的乡土教材的必要性就显而易见了。其基本思路应立足于注重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多做文章,更注重教学形式和方式的实用性原则,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教学媒材的消耗,使新课改更符合地域特征,更具有实用性和推广的可能性。因地制宜的教育体现,为艺术素质教育在广大农村的实施和普及具有实际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效地打破原有模式中全国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方式。这种地方性的教材有利于在同一教育方针下,寻求百花齐放的艺术教育局面,中小学美术新课改也因此有了极为广阔的实验空间。

四、美术教学上的发展方向

1.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给美术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美术是视觉艺术,我们要想使学生轻松快捷地获取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直观教学原理,通过课件、实物等资料展示,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有些课程内容也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创设情境,同时结合游戏、表演等活动,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这要求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美、了解美术作品,激发学生欣赏艺术、热爱生活的热情。

2.拓展探究性学习的空间

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如在上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为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和参考资料。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到收集资料的方法;另一方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这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去思考,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层面,还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为学生综合知识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新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新课改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要。新课改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模块式的课程结构,实行学分管理,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可能性。在新课改理念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之后,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尝试,从传统的灌输走向师生的互动,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五、结论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避免专业化、单一化倾向,不刻意追求美术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专业性。课程内容减少了抽象的美术理论和概念,减少了繁杂的知识点,从整体上降低美术课程的难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新的中小学美术教学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了新问题和新情况,我们必须对改革方案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和反思,这样才能进一步地扩大改革成果,使新课程改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程葆宏.试论美术课程改革与美术教学改革[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3,(3).

[5]冯厚春.中学美术课程改革研究与思考[J].教学探索,2007,(1~2).

第6篇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0-0158-03

1 远程教育的内涵

关于远程教育的定义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是由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提出的,他在其《远程教育基础》一书中对远程教育的描述是[1]:

1)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处于相对分离状态;

2)教育组织通过规划、准备学习材料以及为学生提供支助服务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3)以各类技术媒体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通过此将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

4)提供双向通信并鼓励学生交流对话,使学生从对话中受益;

5)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与学习集体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学生通常是接受个别化教学而非集体教学,但并不排除为了教学和社会的目的,组织必要的集体面授交流。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自推广实施以来出现生机勃勃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但当前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并不理想,除少部分农村学校把远程教育资源深入到教学中外,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远程教育设施处于闲置状态,该工程在继续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方面受到严重挑战。

2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问题

硬件设备老化缺乏,软件资源配套不足

1)在硬件设备方面,一方面,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配置的电脑、投影仪等设备经过多年运转,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损坏或者运行障碍,且部分设备现已被淘汰而无法更换;另一方面,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只有一个多功能教室,但是有十几到二十几个班,有限的设备无法满足众多师生的需要[2]。

2)在软件资源方面,部分地区的决策部门出现重视硬件设备、轻视软件资源的现象,导致远程教育的软件资源配套不足,比如:与农村中小学教学内容配套且适合的软件资源相对缺乏;农村中小学校的软件资源共享性低,利用率也比较低;等等。

相关部门人员对现代远程教育认识不足

1)部分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搞形式主义,以得到硬件设备为主要目的,而忽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支持下的教学实践活动,缺乏对农村中小学生远程教育的全面系统规划,这严重阻碍了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不愿意改变,故不注重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此外,边远农村教师工作时间长、任务重,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进行远程教育中来[3]。

师资力量不足,培训效果不理想 师资是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设立的首要前提。我国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缺乏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师人才[4]:

1)教师信息技能培训不足,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还不会运用信息化环境进行备课和教学;

2)学校缺少既能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又能维修网络设备的教师,致使部分设备损坏后不能及时维修,或维修费用过高;

3)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技术水平偏低且人数有限,不能满足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需要。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缺乏长期系统的培训计划,主要表现为:部分培训只走过场,形式化倾向严重;部分培训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部分培训的内容偏离实际教学需求;还有部分培训政出多门,重复培训现象较多。这些因素阻碍了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推广传播。

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适应能力较低 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条件相对较差,长期接受传统教育,不重视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进行学习。另外,中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自律性比较差,加之缺乏监管,部分农村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容易偏离课堂组织,容易沉迷于网游、聊天等与课程教学无关的内容,从而偏离远程教学的初衷。这导致的结果是师生都不重视这门课,进而导致学生不会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不能运用课件自主学习,因而不能很快地适应信息化环境。

保障机制不健全

1)经费难以维持与保障。一方面,农村远程教育资金来源有限,缺口很大,其主要靠政府公共财政支持,民间投入较少;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设备的更新周期快,运行成本较高,特别是今后的硬件和软件的更新添置,经费来源无着落,这对比较贫困的农村地区更是个新难点。

2)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大部分农村中小学能够建设远程教育设备和配备相关的软件资源,但是缺乏对设备和资源的良好管护,农村中小学校设备的使用和资源登记,数字资源接收、存贮和共享等方面管理不完善。

3)缺乏对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的检查与考核制度。对教师运用远程教学的情况缺乏监督,也没有奖惩激励,所以很多教师依然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

3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适时更新增加硬件配置设备,加强软件资源配套设施建设

1)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投资,适时更新增加农村中小学校的硬件设备配置,保证每个班级都能配备优质的信息化设备和网络设施。同时,增加农村中小学校的多功能教室,满足当地师生的远程教学需求。

2)国家或省级的相关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不断研发与中小学教学同步且适合农村教学的教育资源,为避免重复建设,应对农村中小学校统一配发,各地市也应建设一批适合当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资源,加强农村中小学校软件资源配套设施建设。农村中小学软件资源的建设要做到:

①质量与数量并举;

②立足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状况,针对青少年心理认知特点,使农村远程教育资源适应学生的需要;

③加强已有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利用,重视资源的接收和利用,把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相结合。

提高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认识

1)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项目学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的重要意义,应完善相关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师生自主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对资源学习和使用的良好格局,以提高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2)指导农村中小学教师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学思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其在“知识观”“教师角色定位”“教学环境”等方面对传统教育理论有重大的突破。可以尝试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来指导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环境下的教与学。

提高师资素质,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1)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机制。各省统一规划协调各培训项目,避免培训的内容雷同,且保证培训机构的规范性。制订长期的培训计划,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学的能力。此外要建立省、县(地市)、乡(校)三级培训机制,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让更多的教师从培训中收益。

2)制定系统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要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状况,且注重不同培训项目的衔接,要考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接受能力,制定与其相适宜的培训内容,同时尽量避免培训内容的重复,保障较高的培训效果。

3)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考核应采取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让考核不合格的教师继续参加下一期培训,并把培训成绩列入教师年终评比的参考指标,激励教师认真培训学习,提高其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技能。

提高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适应能力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农村中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信息化教学,从学校领导到教师都应该重视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教学管理,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进行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运用网络资源学习,促使其较快地适应信息化环境。但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自主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监管,避免学生沉迷于网络多样化的娱乐信息中。

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1)建立长效运行的经费保障机制。

①可由信息技术教育经费中列出一定比例费用,用于设备维护和资源建设;

②建立县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专项基金;

③呼吁社会组织投资;

④可由学校自行筹措部分资金;

⑤政府协调供电和电信部门对农村中小学校的用电、用网给予优惠,降低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运行成本。

2)建立设备和资源的有效管理机制。完善设备和资源登记、使用制度,数字资源接收、存贮和共享制度,明确管理工作职责,有章可循;安排专人负责设备和资源的管理和维护,对设备和资源的使用做好记录,并定期检测维修;建立一支由教育局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学校管理教师与信息员组成的技术服务队伍,及时排除设备应用故障,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3)建立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的检查与考核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中小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的检查和考核制度,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检查和考核;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教师参加培训和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评定的评价体系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结语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发展任重道远,相关的政府部门、各项目学校及在校师生都应行动起来,重视农村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实现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我国教育机会的均等。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远程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慧,刘中青.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应用现状及思考[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8):36-38.

第7篇

[关键词]体育人文精神文化人格中小学体育教学

一、体育人文精神的涵义

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思想组成部分之一,张岂之先生在其《中华人文精神》中指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有七点: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刚柔相济——穷本探原的辩证精神;究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厚德载物——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和而不同——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生生不息——中华人文精神在近代的丰富与发展。人类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在体育这种特殊的人类活动中的全面展现,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育人文精神。体育人文精神还体现在强调培养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由己及人,由想到自己逐渐关心他人,具有爱心,从爱自己,爱家人,爱同学朋友,到爱社会、国家、世界。进而关爱天地万物。

二、体育人文精神塑人功效

2.1体育文化是完善人的必备环境

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知识的积累过程,是技能的学习过程,更是文化熏陶的过程。从一个个体的人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是一个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更是人文精神形成与发扬的过程。人文精神是健全的人所必备的精神素质,是健全人格的保障。纵观历史,不同的文化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人文精神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个人人格各方面的影响不可估量。中国两千五百多年的儒家文化充满了治国、齐家、修身、正心的大智慧,其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内涵隽永,意存高远,不但阐述了人格修养、人生家庭、社会宇宙等诸多哲理,更于当今时代具有振聋发聩的反省意义,其超越时空的不朽价值,至今依然放射着卓越的思想光辉。

2.2体育人文精神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

社会化这一概念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即社会学家们对社会化的对象和社会化过程范围的看法越来越大,人们不仅在童年、少年期有社会化问题,在青年期、成年期,甚至老年期也有社会化问题,社会化过程贯穿了人的一生。它不仅仅指“生物人或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同时还包括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学校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中集体主义等主流价值观越来越淡薄,片面追求个性而显得自私;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缺少认同,崇尚国外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缺少高尚追求和传统的伦理观念,讲求铺张攀比、爱慕虚荣、心灵空虚、沉迷于上网。

三、体育人文精神的现状及问题

3.1人文社会现状

随着充满了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展开,在物质财富日趋丰富、人类物质生活越来越富有的同时,人类精神生活上也发生了越来越显著的变化。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以物质文明的大跨度进步为显著标志,许多人跌入了越来越疯狂的、不能自主的物质漩涡之中,同时也越来越深重地感到精神的失重、虚无、迷茫、无所依托和绝望。这种危机正向体育领域蔓延,使得本来就是绽放于人文精神枝头的体育文化之花,也面临体育人文精神缺失的危害。这种危害正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体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影响体育的正面社会效益的发挥、引发各种各样的体育社会问题。就像现在中国足球所面临的问题,假球,黑哨,受贿,甚至绑架,恐吓等行为都在足球体制中出现,这怎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儿童得到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这些问题深深地提醒了我们,只有在体育人文精神的养育中,才能消除体育中的精英至上的极端走向、现实的功利主义追求等异化现象。

3.2少年儿童的健康问题

而且在现在的年轻一代中,众多的心理疾病层出不穷,人格素养面临挑战。伦理学和教育学将人格主要理解为人的品质,人格基本等同于人品,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折射。人格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的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而如今,特别是当代的教育,强调知识,强调技术乃至强调谋生的能力,却很少告诉学生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做人的标准是什么,生命的价值衡定标准是什么。在传统文化面临冲击的同时,青少年一代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忧郁症、自闭症、狂躁症、以及暴力倾向已经是在中小学学生问题中的高频词汇,年轻一代的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难题。关注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在必行。

四、中小学教育贯彻体育人文精神的意见与建议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民族精神最有利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提高学生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华民族那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忧国忧民、可为祖国现身的爱国热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这些传统的优秀人格品质,需要通过普遍化的人格教育去挖掘、去发现,使之在现代年轻一代学生身上发扬光大,弘扬我国民族精神。

4.1课程补充传统文化的知识典故,弘扬传统文化

著名教育学者黄济老先生说:“弘扬不是复古,继承而不是简单照搬,而是一个吸收、改造、创新发展的过程。”我们要通过对传统文化合理内核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挖掘其具有现代教育价值的内容。并以此来促进学生的价值认同、塑造健康的品格、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整体思维和文学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个体;使学校成为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使传统文化成为教育的重要资源和手段。

4.2体育与健康课内容落实,注重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实际联系

现代的生活方式,营养过剩和运动不足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现代文明病”正逐渐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为了提高体育人口质量,推动体育健康和谐发展,提高体育人口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势在必行。体育必须以人为本,高举体育人文精神的大旗,使我们深刻认识参与体育运动的最高价值和理念。

4.3体育课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教育和体现教学中要点面结合,细处着手,在教学细节中突出人文精神教育学生的思想、意志、道德、品质、毅力等往往会通过具体的言行表现出来,对这些表现要认真对待,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抓住典型事例采取批评表扬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在现代化的今日,体育现代化建设是个综合性体系,体育人文精神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规范着运动员对体育、对社会的责任感、正义感、使命感、荣誉感等;对运动员个人的人格尊严、价值观念、理想情操、文明意识要求等,属于体育现代化建设的软件部分。所以,我们要从娃娃抓起,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刘丽.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的作用[J].西安理工大学,2007,3.

[2]曾玉山,刘素梅.论体育人文精神的美育[J].体育科学研究,2008(12):33-35.

第8篇

教育信息化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国家和各级教育部门、学校都非常重视其建设。由于我国各地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仍然不高。为了全面掌握老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我们在赣南地区进行了调研,在具有代表性的“一区两县”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通过调查和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数据资料,为搞好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校校通”工程建设、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远程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也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通过对该地区中小学调研后发现还存在不少问题,跟教育部制定的许多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赣南中小学主要以自筹资金为主,部分由村里或乡镇投入,还有少部分与电脑公司合作或采取个人集资等形式建设多媒体教室。农村中小学有些是在政府投资较少的情况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为老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奠定了基础。通过以下几方面调查统计,可以看出赣南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目前的发展状况。

1.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情况

赣南城镇中小学开课率为54.1%,开课的学校基本上能按照省里的要求使用规定的教材。从本次调查统计情况来看,农村县(市)区的小学开课率非常低,接近于零,总体情况见下表(其中学校不含村小)。

2.“校校通”工程和校园网建设情况

据调查统计,能用计算机上网的中小学校占全市学校的18.6%,全市上网的计算机共有2786台。按照省里要求实现“校校通”工程,各县(市)区各级各类学校还要加快计算机上网工程建设。虽然“校校通”工程不一定需要“校校网”,但校园网是实现校园信息化程度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全市校园网分布很不均衡,市直中小学有7所学校建有校园网,农村中小学没有一所学校有校园网。目前已建成校园网的学校与国际互联网接通的只有4所,并且应用得也较少,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资源闲置情况。

3.师资队伍建设

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进行考核,这是加快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前提。目前,全市信息技术课专职教师已达到619人,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来源主要是应届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或社会招聘,还有小部分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向信息技术教育的。据调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技术课的要求,也无法满足全市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校校通”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4.城域网和网站建设

赣南的城域网建设较为薄弱、建设的速度也较慢。市区各高中和少部分初中租用广电线路,市直中小学大部分使用电信宽带ADSL上网,这些学校都能通过网络与市教育局网站相连。各县(市)区教育局和一些教师进修学校通过宽带或拨号等形式上网,农村中小学绝大部分都没有上网,因此,在网站建设和城域网建设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应该是多方面的。有些学校“重硬轻软”,在硬件上不断投资和建设而忽略软件和教学资源的建设,还有些学校只看信息化的某些方面,要使教育信息化获得全面均衡发展,要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中小学远程教育

中小学开设远程教育课程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很紧缺,有些学校不通过远程教育无法自行提供这些课程的学习,城镇中学通过远程教育可以给学生提供AP课程或大学水平的课程。远程教育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这可以解决学生学习进度不一致带来的问题和矛盾,允许某门课程不及格的学生重修,还能解决学生数增长而学校空间有限的矛盾,这是中小学发展远程教育的主要原因。

另外,通过远程教育课程满足特殊学生群体的特殊需要。贫困地区学校的学习资源普遍不足,如果远程教育能够在这些地区的学校得到发展,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育信息化将至关重要。当然,费用是影响远程教育课程进一步拓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贫困地区的学校必须首先考虑的因素。

2.信息技术教育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的。信息素养即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而必须具备的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开展教学,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

3.“校校通”工程

第9篇

一、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获得成功的愿望

在课堂上,每次要做一个新的练习时,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有的学生跃跃欲试;有的学生不动声色,想去练,但不表现出来;还有少数学生因怕完不成动作就不愿意练,表现得很被动。教师应该清楚,既使是胆怯的学生,也有愿望:“我要是能同大家一样去练习动作那该多好啊!”这就是一种想要获得成功的愿。

比如:一位有些胖的学生,每次立定跳远都达不到及格线,这时候,她有点气馁了,准备放弃。我发现后,叫她跟我一起练习,告诉她正确的动作要领:“后蹬、摆臂一定要有力,想想青蛙为什么蹦得那么远,除了后蹬有力之外,还要勤加练习,你如果认真地练习了,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听了我的话后,学生自觉地去练习了。后来测试时,她居然跳了110厘米的好成绩,这个成绩对于别人来说也许是很轻松的一跳,而对于她来说,从原来只能跳90厘米进步了20厘米,这相当不容易。我用赞许的目光看了她一下,其他学生也为她鼓掌,她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非常兴奋。这就是成功带给学生的喜悦。

二、在课堂中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

虽然学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他们都有很大的潜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潜力得以发挥出来。

比如:我给六(1)上过一节篮球课。“本课是安排男生进行篮球比赛,第一场是大个甲队对小个乙队(两队都有一到两名是校篮球队员)。输三球换丙队,比赛规则……”我的介绍引发出一阵阵议论:“今天老师是怎么了,让威名远扬的大个队去和小个队比赛?真是异想天开。”在一旁,小个队商量着:“要团结配合,发挥灵活多变的长处,多配合,多跑动,一对一肯定不行,五对五就不一定了。”比赛开始了,双方展开了激烈拼搏。小个队员个个都像老虎下山,大个队员久经沙场,身手不凡,一个漂亮的长传,接着一个切入,篮球已入网,观战学生个个叫好。小冯咬着牙,对同伴做了个“盯上”的手势,一下子大个队竟被粘住了,几个回合没进球。突然,小冯一下夺得球,运球突破上篮,球在篮圈上转了好几下才入网。小个队员欢腾雀跃,一个进球就让大个队乱了阵脚……“我们输了,输在瞧不起小个队,输在速度上,输在灵敏反应上,输在团体协作上。骄兵必败正是这个道理。”“我们胜了,赢在克服了自身的弱点,发挥了速度快、反应灵敏的整体优势,更重要的是团结一致才能取得胜利。”听了两位队长的总结,我语重心长地对全班学生说:“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发展个性,挖掘潜能,树立自信心,都可以获得成功,今天小个队员的表现就说明了一切。”

三、帮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意志力

拥有自信心是获得成功的第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既是他们学习的需要,也是其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意志是人们自觉调节自我行为去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心理品质,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实现目标的保证。

比如:在三年级测试800米项目时,有一位女生的表现让我记忆犹新。测试之前我宣布测试要求,并说明生病的学生可以请假,下次再补测。而生病的林同学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参加测试。她左手生了骨瘤,动了手术还没完全恢复好,所以我点名让她不要跑,但她却说:“张老师,没关系,我一定会坚持跑完的。”我检查了一下,问题不是很大,就同意了。跑的过程中,前两圈她始终跟在前面学生的旁边,没有落在后面。我适时地鼓励其他学生以她为榜样,向她学习,坚持跑完,争取取得好成绩。由于手的疼痛,不能进行更好的摆臂动作,渐渐地,她和别人拉开了距离。跑完之后,林同学的成绩还不错。跑步结束后,我向全班学生表扬了林同学的自信心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力,并鼓励学生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和不断进取、拼搏的体育精神。

四、创造成功机会,实施成功体育

在篮球教学中,如果让女生和一些力量小的学生站在罚球线后投篮,由于臂力差异,会导致动作不协调,且学生会费很大力气也投不中,练起来自然没有兴趣。因此,我把投篮距离缩短一点,并向他们提出“投出的球要有一定的弧线,球只要碰到篮筐或篮板中的黑色瞄准区域”都算达到初步要求。要求降低了,学生投出去的球也能碰到篮筐或投进篮筐内,这样,学生经过努力就能够完成任务,自然提高了练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