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税务机关绩效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5 16:38:5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税务机关绩效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税务机关绩效管理

第1篇

一、基层税务机关实施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市国税局多年来先后致力于税收目标管理、税收征管质量管理、ISO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尝试和实践,在考核的内容上,实现了以征管质量为主体考核内容到税收综合工作全面考核的过程;在考核的标准上,实现了由定性考核为主到定量考核为主不断细化完备考核项目的过程;在考核方法上,实现了由单一的工作组实地考核到采取实地考核、网上考核、日常监控多维考核的过程;在考核深度上,由简单地对照分值项目扣分的粗放型考核评价到发现问题与网上、实地、日常监控比对后研究扣分的精细化过程;在考核面上,由市局对区县单向考核到对区县、市局机关处室,区县对税务分局和办税服务厅的“双轮驱动、全覆盖”转变。应该说,每一次管理实践和考核方式都在总结成绩,汲取教训,评价工作,反馈信息,整改问题,加强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税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管理职能部门,以“为国聚财、为民收税”为神圣使命,完成组织收入目标和严格高效执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是税务机关的根本任务。但是受制于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制约,国税机关管理效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从宏观层面看,长期把税收收入完成数及一些静态指标作为衡量工作绩效的主要尺度,标准单一且呆板。从微观管理层面看,一是实施传统的下达任务、计划和指标式行政管理模式,管理者与被管理缺乏有效沟通,管理者“推动工作难”、被管理者“执行难”;二是长期计划管理惯性形成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人力资源活力无法有效释放。加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不尽科学合理,在考核项目的设置上,内容太多、太细,淡化了税收工作的目标;三是考核忽视了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工作的个性化特征,不利基层因地制宜发挥创造开展工作;考核过程不够透明,扣分理由不公开,基层对“暗箱操作”意见大,对考核结果不甚服气;考核工作统一设定项目、评分标准和办法,束缚了基层工作的创新。要突破传统管理模式对国税工作绩效提升的桎梏,必须立足工作实际,引进以“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为核心的绩效管理理念和行为模式,应用通畅的网络和成熟的业务应用系统信息化平台,构建符合国税部门实际的绩效管理模式。

二、市国税局在绩效管理方面的尝试

市国税局结合多年来对绩效考核工作的不懈探索和具体实践,确立了“双轮驱动,无缝隙、全覆盖”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一)机关与基层绩效管理“双轮驱动”,逐层渗透实现三个覆盖。我们将全市国税系统的绩效管理工作定位于“基层机关两条线”。对基层单位,主要针对市局考核管理的各县区国税局和直属单位,制定了《市国税局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和《2010年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参照关键业绩指标(KPI)、平衡记分卡的理念和工具,年初根据省局要求,并结合各个目标的重要程度设置了160多个权重不等的税收执法、行政管理和服务质量绩效评估指标,然后将它们按工作职责分解分配到各处室进行责任控制和监管落实。考核手段主要分为网上监控考核、信息交流监控考核、民主测评考核、实地抽查考核、利用社会评价等;考核方法主要有日常考核、综合考核、党组综合评价、特别加减分和一票否决等;办法对绩效考核结果奖惩进行了明确,与经费奖励和公务员评优挂钩。各区县国税局也制定了对各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的绩效管理办法,开发并运用相应的考核软件,通过设定权重和系数进行相应考核管理。对机关部门,我们尝试突破机关绩效管理指标难确定、考核难操作、容易得罪人的瓶颈,制定了《市国税局机关处室工作创新和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年初下发《市国家税务局机关年度工作目标及任务汇编》,机关部门考核以设定的目标和任务为基础分,并确定为阶段性工作和随机性任务、创新工作项目、民主评绩、党组成员评议、上级表彰进行加分,年末确定各部门绩效考核的得分。初步形成了“确保制定目标,鼓励创先争优,倡导积极和谐”的机关绩效管理机制。实现了绩效管理“三个覆盖”,即覆盖包括税收征管业务和内部行政管理在内的所有税收工作,覆盖领导层、中层和一般干部在内的所有人员,覆盖包括决策、实施、落实和监督在内的所有工作环节。

(二)绩效管理以信息化为依托,考核评价以信息数据为依据。我们今年开发了《市国税局绩效管理考核系统》,搭建了集部门责任明确、系统资源共享、流程化操作运转和绩效指标评估“四位一体”绩效管理信息化平台。18个考核责任部门依托绩效考核软件按职能划分对被考核单位的工作项目作动态性监控和评价,评估依据主要是综合征管软件、公文处理系统、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等应用业务软件系统和各级国税局内部网站工作平台,绩效考核软件每月按部门提取的自动生成数据对应打分,经考核办审核、分管领导审批、网上公示、被考核单位申辩确认、考核信息、督查整改和信息反馈等流程操作运转一次。月考只发现和通报存在的问题,不生成考核结论,年末对全年数据考核生成年度绩效评估的结论。为了公平公正评价工作绩效,通过引入数学回归模型,根据各县区局所属分局数、职工数和纳税户数的不同,计算出相应的系数,有效解决了“业务量大的失误多,失误多的扣分多”的弊端,把实际情况不同的各被考核单位合理地放到一个平等的考核平台上进行。基层税务分局和办税服务厅的绩效评估软件,也将纳税户、工作量、工作难易程度设定为系数,并将工作场景、工作态度、纳税人评价等指标具体化,力求做到公平公正。真正实现了“抽象考核”到“具体考核”的转变。初步实现了管理精细化、工作规范化、办事流程化、考核自动化、监督常态化。

(三)将考核置于阳光下晒干水份,充分听取被考核单位意见建议。我们以确立一个让大家都“接受和服气”的绩效考核办法为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公开透明”作为首要突破口,确保绩效管理考核走出“黑匣子”,在“阳光”下进行操作。考核软件的开发运行,使绩效考核工作从目标制定、过程实施、考核结果反馈、被考核单位申辩调整以及考核结果公布等都能够直观地反映到每位干部面前,有力地保障了各类打分依据充分,很大程度上解决和避免了以往考核工作中存在的考核部门与被考核单位之间存在的“暗箱操作”、“私下沟通”的问题及“相互扯皮”、“协调涂改”现象,也随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过失进行提醒和敦促改进。从被考核单位的角度看,软件针对考核部门打分,设置了不同周期的申辩调整,在每次考核信息时,被考核单位的扣分项用红色显现,点击可直观地看到扣分原由和所扣分比例,如发现考核单位扣分依据不充分、扣分不准确、扣分不公平等情况,可在申辩窗口提出申辩理由申请调整,考核办须即时作出回应,申辩理由充分的经扣分部门和分管领导重审,及时作出调整处理;申辩有异议的,经扣分部门组织重审后维持“原判”的,可信息反馈栏作出详细解释说明。此举最大限度地尊重和维护了基层单位的意见与权利,也激活了基层单位自觉投身绩效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关于在基层税务机关实施全面绩效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处理好三个关系,在推进中求深化

一是处理好绩效纵向管理与横向管理的关系。纵向各级国税机关层层设定绩效考核指标,横向本级国税机关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绩效指标,使纵向的层级要求与横向职责互动统一起来,各部门根据绩效指标设定将横向互动工作责任落实分配到每个具体岗位,融入到每项具体工作中,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的“网格状”和“链条式”绩效管理机制。

二是处理好绩效实现与绩效控制的关系。按照层级管理、下管一级的原则,建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贯穿上下,辐射左右的全方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纵向由上一级国税机关通过综合征管软件等信息平台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的信息数据进行监控和考核,横向各级国税机关考核职能部门对机关各科(处)室所承担的绩效指标随机监控,打破以往定期组织检查和事后监督的模式,实现更加严密、科学过程控制,有效化解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

三是处理好组织力与执行力的关系。绩效管理组织力是连接绩效战略和执行力的桥梁,是绩效战略得到实现的重要保证,执行力则是绩效战略设想变成现实的能力。绩效管理的组织优为重要,组织得力、组织有效、组织客观,会激活绩效管理的各个子系统,调动基层实施绩效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产生绩效管理的凝聚力。

(二)在四个方面推陈出新,在创新上求突破

一是始终围绕国税部门的重点目标与核心工作,每年开启新的绩效管理思路。管理是一个大课题,况且我们不段面临着应对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新挑战,不能陷入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的误区,而要在绩效指标科学、绩效评价公正、绩效反馈通畅、绩效成果应用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完善。

二是始终瞄准重点工作和重要指标,每年定新的考核办法和考核方式。一套相对稳定或一成不变的办法容易使组织者和执行者产生管理疲惫,一种相对稳定或一成不变的考核方式容易造成被考核者迎合或照模造具。革新办法会使组织者和执行者有清新感,增加学习力和探索力。

三是始终以调动工作积极性为出发点,每年调整新的绩效管理考核评价体系。为了显现绩效评价的公正性和公平性,管理者习惯把评价体系设定为多元式,但事与愿违的是多元评价中经常会至少有一元大家意见最大。毕竟绩效评价标准不像经久留传的度量衡,不断调整会产生一种“轮动公平”效应。

四是始终要密切结合当地国税工作实际,每年为基层国税工作留有充分的创新发挥的空间。上级机关绩效考核指标制定过细,势必会影响和束缚基层机关的能动力,进而影响基层机关的创造力,也可能不自觉地促使基层机关造假舞弊。我省地域辽阔,各地国税工作环境相差甚大,过于细腻且缺乏灵活性的绩效管理指标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地区只能是一纸不公正的待遇。

第2篇

【关键词】税务管理,绩效评估

一、税务管理内涵

税务管理,既不同于宏观层面的“税收管理”,也有别于微观层面的“税收征管”,主体在税务机关,内容包含了整个税务系统的组织建设、业务办理、对外关系等各方面。因此,税务管理的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站在各税务机构的角度,从全局考虑,才能得出较为理想的评价指标。

二、美国联邦政府税务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由于美国联邦税务局IRS(Internal Revenue Service)是一个庞大、复杂、以绩效为导向的组织,IRS会追踪数以百计的指标,以确保其在各级组织层面上的有效运行。在战略层面上,IRS选择了少量指标,用于检测该机构实现其长远目标的进展情况。

(一)顾客满意度。美国联邦税务局将这个指标放在绩效评估体系的首位。

(二)电子申报率。电子申报率是个人、企业、免税机构使用电子方式申报主要税种税表的比例。

(三)税法的自愿遵从度。把某年主动、及时地支付税款的数量作为相应的真实税收负担的估计,反映未申报、申报不足、交税不足的影响。

(四)非税收执法活动指数。该指标并不过于强调执法活动要增加税收。正如消费物价趋势如何,可以通过审查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化来评估,联邦税务局非税收执法活动的表现,也可以通过非税收执法活动指数的变化来评估,如免税遵从计划或银行保密法活动。

(五)员工参与度。不仅是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其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激励其尽职尽责,更是创造一种受人尊重,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软环境。

三、关于我国税务管理绩效评估方式建立合理化建议

结合上文所述,本文认为我国地方税务局和国家税务局的税务管理应建立一个全方位纳税服务绩效评价方法,根据纳税服务工作的客观需要,按照内外结合、客观公正的原则,通过内部自身工作评价和外部工作对象评价相结合,让被评价对象的上级、同级、下级和服务对象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一)内部评价:工作量评价。由税收管理系统定期对办理的业务数据进行查询统计,查看其工作强度和工作质量,通过量的累积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二)绩效指标。设计纳税服务绩效评价指标既要重视工作质量指标(提质、减负、增效等),也要重视非工作质量指标(和谐、遵从等),可以将纳税服务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为五个维度,下面依次详细说明。

1、提质维度。

提质维度的选择是围绕战略目标中所提出的有关工作质量的具体评价方式。

(1)单宗业务办结时效比:时效比值=每笔业务实际办结时间/限时办结制要求的时限。

(2)作差错率:此指标采取1和0的办法,即圆满完成工作为1,出现差错为0,直观地反映出工作质量的高低。

2、减负维度。

减负维度的选择是依照纳税服务工作的根本性原则而来,是实现便捷、优质、高效纳税服务的最重要客观存在体现。

(1)涉税业务一次办结率:是指在办理涉税业务中,一次为纳税人办结的业务笔数占所有办理业务笔数的百分比。百分比数值越大,表明服务的效果更加明显。

(2)纳税人办税平均等待时间:该指标数值过大时,表明办税服务厅设施存在设计缺陷和办税人员存在服务缺陷。

3、增效维度。

增效维度的设立以及相关目标的确定是对纳税服务工作质量的最直接反映,主要指标是业务咨询解答的满意度等服务项目,用总分数来反映纳税服务人员解答纳税人业务咨询的服务质量。

4、和谐维度。

主要是看征纳双方的工作是否顺畅。(1)文明礼仪规范度。(2)纳税服务满意度。通过纳税人、第三方(中介组织)和社会各界协作共同进行或者分步骤、分段进行,以保证其客观公正,真实有效。(3)投诉率:从具体的实证反映出纳税服务岗位服务态度等质量方面的问题。

5、遵从维度。纳税服务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遵从维度的设立直接反映出纳税服务工作的成效,也是现代管理学“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的具体体现。(1)申报率:是指在法定申报期内实际办理纳税申报的纳税人户数与应当申报户数之间的比例。(2)入库率:是指纳税人当期实际缴纳入库的税款与按期应缴纳税款之间的比例。

(三)外部评价:纳税人评价暨服务质量评价。建立参考服务业通用的服务质量衡量表,填写完成以后由纳税人投入专用的收集箱内。

(四)结果评价。将内外两种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归纳,但是又对其进行科学的延展和分析,其最后的结果也是被评价对象最终的结果。

参考文献:

第3篇

Abstract: The sewage pipe network is the critical urban infrastructure. 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urban construction,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management way,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ina's urban sewage pipe network is lagging behind, and problems in its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关键词: 污水管网;建设;管理

Key words: sewage pipe network;construction;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083-01

0引言

城市污水管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的关键,是污水处理保护水资源和改善环境的必要手段。由于受城市建设、经济条件和管理方式的制约,我国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一般相对滞后,其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也是我们当前必修面对和思考的。

1对小城镇污水管网的建设及管理的建议

1.1 科学严谨的排水专业规划对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当前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已成为共识,一般也都有排水专业规划,有些规划还是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其一是存在着换个领导换个思路,已完成的规划也要重来,规划没有连续性;其二是规划大而虚,规划深度不够,可操作性不强;其三,同一城市或区域规划不统一,专业规划与总体规划不协调,缺少一盘棋意识;其四,规划不严谨,随意取消污水管道或污水支管的实施。对此,应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尽可能有一个责任主体负责修订专业规划,扩大规划的范围和深度,突出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严谨性,深入研究新城区的建设、老成区的改造、城区内化工企业废水排污管理规划、城郊乡镇的排污管理规划、区域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应用等课题,根据水质污染状况、城区污水排放状况和治理情况、城乡经济发展状况的要求,制定出年度实施规划。进一步研究老城区污水截流、工业污水治理的途径,不断提高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效率。

1.2 进一步加强对污水管网工作的统一领导,实现统筹兼顾和可持续发展

1.3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污水管网的配套建设

1.4 重视老城区排水管网建设和管理,合理实施污水的截流改造与分流改造

1.5 全面调查管网现状,明确产权管理,落实责任与目标,有效发挥现有管网的效能污水管网属于地下设施,管理维护存在一定难度,一般都存在污水管网的现状不清的情况,这主要是多头建设和管理造成的,使一些已建设管网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甚至出现一些建设单位也无法说清管线建设位置、是否并网、管径多大、是否存在断头或封堵的情况。这些都给后续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题,使得建成的管网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也给统筹规划带来不利影响。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协调相关建设部门收集竣工资料结合现场勘察等措施,尽量摸清管网现状,进一步明确污水管网产权管理的范围,按照规划打通关键节点使得建成的污水管线能组网运行,充分提高污水收集、输送的效率。同时根据现状情况逐步建立一套管网设施的评价标准,制定不同的管养维护或更新标准。

1.6 加强源头管理,结合排水许可制度逐步建立重点排污户档案在污水管网的运行中经常会遇到偷排和超标排放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在查找污染源的时候都比较困难,可能对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稳定造成严重,特别是合流制截流式管道还可能对河道造成污染,造成污染事故,因此应积极推广建设项目综合验收,在现有综合验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污水接管审核、备案和许可制度。通过对排污用户排水水质、排污量、排污口设置、特征污染物等情况的了解逐步建立排污档案,并根据排污量和污染物特点建立排污户分级制度,针对不同级别的排污用户实行不同的管理措施,从而实现污水排放的源头控制,进一步保障污水管网设施和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

1.7 重视污水管道养护,加大污水管网养护的投入,切实加强现有设施的维护管理目前城市污水管网重建设轻管理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在污水管网养护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造成养护手段单一,已有管网的维护管理或维护管理力度不够,方法不对,未采用必要的检测手段,未能形成科学、系统、周期性的机制,造成管网存在较多病害,如日常清淤多以人工为主,增加工人劳动强度,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管道发生堵塞,堵塞位置及情况不清,疏通手段有限;管道破损维护不及时,维修方法单一。需要有计划地对管道进行养护、检查和维修。最重要的是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改变原有的排水管网的管理和养护理念,让养护维修和管理手段逐步向机械化过渡,不断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有效提高排水管网的工作效率,创造更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这也是整个排水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8 规范污水管道施工企业的施工行为,严格工程竣工验收和项目移交的管理众所周知,在污水管道的施工中还普遍存在一些质量通病,例如施工单位随意更改施工图纸;竣工图纸与施工实际不相符;管道接头质量不好,存在脱节和移位等清苦;为通过闭水试验或止水在检查井内乱设封头;拆除封头不彻底,打开一个小洞了事;道路基层施工时将石块或灰土填入检查井,甚至将检查井铲平,覆盖在道路基层一下;检查井基础后周边土方回填随意造成检查井沉降明显等等。特别是随道路或其他市政工程配套的污水管网更应该引起重视,在产权移交时接收单位应要求移交提供竣工资料,现场校核竣工图纸和闭水试验的准确性,并抽干或降低检查井内水位(管口至少露出1/3),全面检查井内和管道的施工质量,是否有封头、淤塞等情况,对于存在问题的应不予接受,直至整改达标。

2结束语

随着近年污水处理的产业化的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纷纷面临改制,这就使厂网分离形成一种必然,目前一般形式是污水处理厂由项目公司负责运行,而管网则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或由市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在当前精兵简政的大前提下增设一个负责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的综合机构是不适宜的。城市污水管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污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是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其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值得研究方向,值得广大建设和管理者深入探讨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997年版GBJ14-87).

第4篇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 适用技术 水污染防治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标志,中小城市是沟通大城市与小城镇及其周边地区的桥梁,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都离不开中小城市。

我国中小城市划分是指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按市区(不包括市辖县)的非农业人口总数多少对城市规模进行划分。在我国城市规模的分类为:城市人口在20万人以下的为小城市,20~50万人为中等城市。

全国中小城市众多,仅小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60%以上,全国中小城市建设好了,国家的整体面貌就会发生根本变化;反之,如果只是少数几个大城市发展,众多的中小城市还很落后,那我们的国家谈不上现代化,也很难跻入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所以,要十分重视中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全国400个中小城市,每年排放废水10O亿立方米左右,水污染十分严重。发展中小城市是中国未来城市化的重点和方向。中小城市的健康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和国家走向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中小城市的水污染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而且造成流域内居民发病率上升。

在我国中小城市中,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水污染防治的骨干工程。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是纳入流域、区域水质管理规划并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使全国水环境状况基本上同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必须尽快扭转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的局面。因此,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是我国中小城市当前水污染控制的重点。

中国在中小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尚缺乏适用技术和设备制造技术,缺乏管理经验。建立中国中小城市污水管理体制和方法,掌握一批在中小城市具有代表性的污染源的治理技术和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大大推动我国污水处理设备产业的发展和促进中小城市持续发展。

1 我国中小城市城市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和工艺

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中指出:积极开发和研究高效、低能耗和能源部分自给的人工生物处理等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流程,以节约投资、降低维护费和运行费。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和科技部新近联合颁布的《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城建[2000]124号)》对我国城市污水的治理从处理工艺到具体的措施都作出了规定。结合我国的特点,中小城市城市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和工艺的重要特点是“高效低耗”,高效低耗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目前并无一明确的数值界定,其特征必定会随不同的时间随技术的进步以及不同的应用条件而有所不同。从我国目前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情况来看,适合我国中小城市使用的这类技术或工艺应具备以下特征:

.吨水投资应该控制在100O元以下(不包括征地和特殊的地基处理费用)。

.吨水直接运行费(主要包括工艺能耗、药剂费和人工费)应该控制在O.30元以下(如考虑脱氮除磷吨水直接运行费应该控制在0.40元以下),其中对一般城市污水吨水处理能耗在O.20kWh左右。

.尽量减少操作管理人员数量,操作管理人员数量为现有污水厂人员的1/3-1/2。

从当前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情况看,在采用国内工艺设备、日处理规模小于10万吨的前提下,下面所列是技术可行且适合我国中小城市的高效低耗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

.强化一级处理技术

.污水生态工程处理技术

.污水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厌氧及不完全厌氧处理技术

.高负荷生物化学污水处理工艺

.高负荷生物滤池/固体接触和生物曝气滤池生物附着生长技术处理城市污水工艺

.现有城市污水处理的革新工艺

2 我国中小城市城市污水处理关键技术

2.1用于二级处理的一级处理强化技术作为城市污水厂二级生物处理的前置处理——一级处理,其功能为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由于一级处理投资少,动力消耗低,不但可去除一部分有机物,而且对后续二级生物处理影响较大。采用强化一级处理技术,可以降低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的投资。

二级处理的一级处理强化技术分为两类:一类侧重于物化机理,一类侧重于微生物的絮凝吸附原理。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工艺对TP、SS、BOD和重金属等的处理效果较好,耐冲击负荷的能力也较强。系统的基建投资、占地面积小于活性污泥法(包括A/O、A2/O等工艺),而且运行管理灵活简便、处理过程稳定可靠、近期投资环境效益好。同时采用高效絮凝剂技术,具有投资低廉(为生化法的1/5-1/10),运行费用低的优点。

微生物絮凝剂强化一级处理,由于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效果好、投加量小、适用面广、无二次污染、絮体易于分离等优点,因而在废水脱色、油水分离、污泥脱水、畜牧场废水处理、瓦厂废水处理等方面已有广泛应用,效果显著。生物絮凝吸附法强化一级处理工艺,是利用微生物的絮凝吸附作用强化一级处理,与二级生物处理的本质区别在于二级生物处理主要利用生物氧化作用,将有机物矿化;而生物法强化一级处理则主要利用微生物的絮凝吸附作用快速去除污染物质,同时伴有少量的生物氧化。这就决定了它必然要比二级生物处理产生更多的污泥,但由于不投加任何药剂,其产泥量比物化处理产泥量少。

用于二级处理的一级处理强化技术的关键技术如下:

.无机絮凝剂与其它种类的絮凝剂复配使用的最佳协同作用效果;

.高效、廉价絮凝剂的优选;

.微生物絮凝剂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絮凝吸附的工艺条件控制;

.冬季低温条件下的运行参数选择:

.一级处理工艺设备的优化选型。

2.2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曝气生物滤地工艺的主要特点如下:

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省。曝气生物滤池之后不设二次沉淀池,可省去二次沉淀池的占地和投资。

出水水质高。由于填料本身截留及表面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使得出水SS很低,一般不超过10mg/L。

氧的传输效率很高,曝气量小,供氧动力消耗低。曝气生物滤池中,氧的利用效率可达20%—30%,曝气量明显低于一般生物处理法。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耐低温。曝气生物滤池可在正常负荷2—3倍的短期冲击负荷下运行,而其出水水质变化很小。

易挂膜,启动快。曝气生物滤池在水温10-15摄氏度时,2—3周即可完成挂膜过程。

此外,曝气生物滤地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后期改、扩建。

曝气生物滤他在应用中尚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如下:

.滤地填料的比选;

.曝气生物滤地和曝气系统的规范设计;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我国典型城市污水的水力负荷、容积负荷;

.生物膜活性的研究;

.生物氧化、脱氮和截留SS的特性;

.曝气生物滤地反冲洗的基本要求和控制参数。

2.3革新的氧化沟工艺

现代氧化沟工艺具有运行灵活、处理效果好、脱氮效果好、污泥稳定程度高等工艺特点。如交替式氧化沟工艺通过将2—3条既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单沟组合起来,通过改变氧化沟和操作方式,设置了相对独立的缺氧区与好氧区,形成A/O和A2/O的工艺环境,不仅可达到去除BOD、SS的目的,而且可达到生物脱氮除磷的目的。从目前国内氧化沟的应用来看,其突出的工艺优点是基建费用低,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易于维护管理,剩余污泥量少而且稳定,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出水水质好。

在应用中,氧化沟工艺需进一步的完善关键技术如下:

.革新的氧化沟工艺脱氮、脱磷特性;

.大型氧化沟水力流态特征:

.革新的曝气系统设计;

.影响脱碳、脱氮、脱磷的关键工艺参数;

.革新的氧化沟配套系统的合理设计。

2.4革新的SBR工艺

SBR法从问世以来,已经发展为城市污水处理的实用技术之一。其变种也有十几种之多,如UNITANK工艺、TCBS工艺、MSBR工艺等。革新的SBR工艺在城市污水应用中的重点是尽可能降低基建和运行费用,简化操作过程,捉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革新的SBR工艺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如下:

.为达到同时硝化反硝化的目的,准确控制溶解氧的设计;

.合理的滗水体积确定;

.典型污水水质脱碳、脱氮、脱磷的关键工艺参数;

.高效连续流SBR工艺的设计;

.革新的SBR工艺配套系统的合理设计。

2.5污水生态工程处理技术

这类技术的最大特点是,运行维护费用低廉、运行可靠、简易且节省能源和实现污水资源化。

城市污水生态工程处理技术,包括氧化塘系统和土地处理系统。近年来我国一些中小城市修建的污水氧化塘运行结果表明,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良好的氧化塘系统,其出水水质(SS、BOD、COD等)接近或达到常规二级处理出水水质,如辅之以必要的强化措施,完全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规定。对于水生植物塘、养鱼塘等生物或生态净化塘,其脱氮除磷和去除细菌能力等都高于二级处理,达到部分三级处理的效果,而塘系统的基建费单价仅为常规二级处理厂基建单价的1/5-1/3,运行维护费为常规二级处理的1/2。

当前城市污水生态工程处理技术的重点与技术包括:采用多种人工强化措施提高氧化塘的去污效率,如利用风能向塘内充氧,人工养殖水生动、植物,在塘内挂膜增大微生物栖息场所,布设人工软性、硬性填料等,对系统进行改善、组合,使之具备高效、快速和多功能的特点。采用光催化降解法,提高处理效率。在水中加入一定的光敏半导体材料,利用太阳能净化污水。

城市污水生态工程处理技术的关键技术如下:

.城市污水生态工程处理技术的设计路线;

.城市污水生态工程数学模型、工艺参数的优化。各处理单元的优化和组合,最优处理单元的设计。如何选取最佳的工艺组合形式,充分发挥单元构筑物的容积效应,在最小占地面积、最低工程造价情况下,达到城市污水出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城市污水生态工程处理工艺的关键结合点的联接;

.城市污水生态工程处理工艺生态调控点的特征和不同工况下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污水涂磷脱氮技术研究与实践》(全国污水除磷脱氮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0.3,上海

[2]钦佩、安树青、颜京松.《生态工程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7

[3]钱易、米祥友.《现代废水处理新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

[4]秦裕珩等.《废水处理工艺手册》(内部交流资料),1981

[5]文一波.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中国环保产业,1999.8 ,pp21

[6]施红伟.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化工环保,1999.9(5 ),pp53-56

[7]王凯军.厌氧(水解)好氧处理工艺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1998 .4(18)pp18-21

[8]许泽美.生物膜法在市政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中国给水排水1999.8(1 5)pp24-26

[9]张敬东、张家华.污水处理技术的新发展,环境技术,1997.6,pp28—33

[10]聂军.生物过滤BIOFOR第三代生物膜反应池,山东环境,1998.5,pp20- 21

[11]汪永红.双沟式氧化沟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中国给水排水,199 8.6(14),pp20-22

第5篇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近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它所提供的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0%和40%,并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成为全国县及县以下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据报道,我国中小企业近五年的淘汰率为70%,约30%左右的中小工业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究其原因,有相当部分企业是因财务管理环节薄弱而造成的。

1.融资困难。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

2、投资能力较弱。一是中小企业投资所需资金短缺,中小企业吸引金融机构的投资或借款比较困难。二是追求短期目标,由于自身规模较小,贷款投资所占的比例比大企业多得多,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大,所以总想尽快收回投资,很少考虑扩展自身规模。三是投资盲目性,投资方向难以把握。

3、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中小企业往往财务机构不健全,财务人员素质偏低,对国家最新的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也了解甚少。

4财务制度不健全。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内部财务制度基本没有或是一纸空文,在重要的财务人员岗位职责,账务处理审批程序、内控、稽核等方面无有效的管理机制,造成账目混乱。

5.财务控制、监督不严。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三是存货控制薄弱,很多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周转失灵。四是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五是只关注现金流,认为有资金周转就够了,没有对收入、成本、利润进行分析,缺乏大局观。

6.难以规避财务负债的陷阱。一是过度负债可说是高速成长企业的典型通病,也是财务危机的根源。二是财务不透明、各自为政和内部关联企业间的相互贷款担保也是高成长企业常见的问题。这不仅加大了银行对企业财务判断的难度,也给财务监管带来很大困难,从而造成整体负债率不断抬高。

二、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环节薄弱的主要原因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环节薄弱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很多企业经营管理者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的管理格局之中,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阻碍。

三、我国中小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主要对策

我国加入WTO后,对中小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既是压力,也是动力。面对大企业的竞争压力,要真正发展壮大,必须符合国际运作惯例,重视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重视会计信息职能作用的发挥,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积累资金,适时扩大规模

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充满风险,企业平均寿命29年,最终能成为大企业的凤毛麟角。中小企业实现发展的关键要有财力积累,并抓住有利时机实现发展,扩大规模。财力的积累和规模的扩大需要循序渐进地实现,财力的积累为规模扩大提供资金保证,而规模扩大为新的财力积累又提供了实现条件。事实上,当今世界上不少大公司就是通过资本积累与规模扩大多次交替而发展起来的。

(二)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改善、提高中小企业信用,对于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抵御信用风险,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向银行等机构提供企业信用信息;表彰守信用的中小企业,树立信用典型,大力宣传和推广信用管理先进模式和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建立信用制度的普及教育工作,对企业相关人员开展信用和专业技能培训,培养信用调查分析、评价和监督等专业人才。

(三)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全员的管理素质

从企业内部人员素质要求上讲,应提高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首先,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决策者要了解会计程序和读懂会计报表,能够敏锐地找出财务问题。更重要的是能用好财务人员,使他们能出色完成企业的理财工作。其次,要突破家族制企业的局限性。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家庭化就成了中小企业再上台阶的一大障碍,必须要向家族制开刀。最后,企业要懂得利用财务指标对报表及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企业的财务决策不能光依靠经验与直觉判断,一个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企业关键在于内部财务预算和决策科学及管理控制有效。

(四)企业运作的重点是要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

1.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如果资金不足,将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而资金过剩,也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果。适量负债经营,促使企业更谨慎地使用资金,并且更有效地选择筹资渠道和方式,求得筹资方式的最优组合,以降低资金成本,更好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也是对流动资金紧缺问题解困的重要措施。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严格控制账龄,对呆账进行妥善处理。

3.加强对存货管理。近年来,很多中小型企业陷入经营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加强存货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利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

4.加强财产控制。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对财产的“账、实”必须分开,定期检查盘点财产,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

5.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利用得到有效配合。比如决不能用短期借款来购买固定资产,以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其次,准确掌握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保证收支平衡。最后,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有效配合。

(五)提高经济效益,控制成本费用

1.售价管理。决定企业售价的因素很多,关键要保证产品在市场上和同类产品有竞争力。2成本、费用管理。成本、费用管理涉及到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存货成本、营销费用、日常管理费用等等。

(1)存货储存期控制:力求缩短存货储存时间,加速存货周转,节约存货资金占用,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企业获利水平。

(2)存货经济批量模型:物资零库存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在现有市场条件下,实现真正的零库存困难很大,但是,采购部门应当对主要存货的经济订货量进行测算,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逐渐制定符合市场情况的经济采购机制,降低资金占用,加快公司资金周转,节约资金成本。同时,还可以减少储存成本。众所周知,库存越大需要储存的空间也就越大,

也就需要企业租赁仓库和增加管理人员来管理存货,这样会导致人工成本的增加。在实际应用中,比如说,对于以前没有经营的产品可以先摆样品,不进行大批进货,如果客户需要再向厂里要货。对于经常订货且销量比较大的产品,则保持适当的库存,以备及时向客户供货。

(3)存货ABC分类管理:按价值量或数量标准,将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采用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对企业经营影响比较大的存货进行重点管理。

(六)政府部门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1.制定或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资金经营的能力差等决定了它通过市场融资资信很低的特点,这从客观上要求国家通过稳定的融资机制给予适当的扶持。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如日本的《中小企业基本法》和《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美国的《中小企业法》和《公平执行中小企业法案(1996)》等。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已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新时期中小企业发展的里程碑――《中小企业促进法》,是我国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第一部专门法律,标志着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

2.成立中小企业基金。包括特定用途基金、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互助基金等,其资金来源可以是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及中小企业的入会费,管理上实行基金封闭运行,集中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3.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以服务为宗旨的中介组织,不能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担保费的收取,不能以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为代价。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过程中,要把建立信用担保制度和建立其它社会化服务体系(如中小企业资信评估机构,中小企业投资及融资信息服务机构,中小企业联合会等)结合起来,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

第6篇

城市作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物流中心和信息中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统一管理的道路网、电力网、水网和信息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城市的标志。城市水务是城市化地区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而进行的防洪、水源开发、供水、输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回用。城市水务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水务工作,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可靠的防洪安全保证,稳定的水资源供应保障和优美的生态与环境保障,是传统水务向现代水务、可持续发展水务转变的必然要求,对实现水利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2水务工程建设年度绩效考核的作用和工作路线

2.1绩效考核在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作用

绩效考核工作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工程建设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反馈信息,是对工程现场项目法人和参建人员进行制度性考核和客观性评价的重要依据,是调动建设处和参建人员积极性的重要环节。

(1)绩效考核是工程主要建管人员任用的依据。通过绩效考核,能够对工程建设主要建管人员的工程建设管理能力进行摸底和评价,从而作为建管人员在工程建设岗位上任用的依据。

(2)绩效考核是加强建设管理、实现年度建设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绩效考核,明确各现场建设单位的年度建设目标、责任、重点工作以及基建程序、时间节点、质量、安全等多方面的要求,对于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实现工程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2工程建设绩效考核的工作路线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梳理制定管辖范围内的年度水务工程建设任务分解表,结合年度任务制定年度绩效考核标准、办法。同时,要求工程现场项目法人根据各自的年度工程建设任务,做好年度建设目标绩效考核申报工作。根据绩效考核实际工作需要,主管部门要及时组织考核组做好绩效考核工作。水务工程建设绩效考核重点是:要充分围绕工程年度建设目标任务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各工程项目法人的职能工作是除了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年度建设投资任务外,还应做好工程日常建设管理、财务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出现质量安全事故以及违法违纪现象。

3水务工程建设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3.1缺少计划和指导

完整的绩效考核必须要有绩效考核计划和绩效考核管理,通过计划安排,让被考核单位明确自己的任务,通过考核管理,在过程中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若是年初不申报,年中不管理,年底直接考核,结果只能是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

3.2考核工作集中一次完成

水务工程建设考核涉及建设管理、进度、质量安全控制、防汛度汛、财务管理等多方面工作,若是统一集中在年底一次考核,除造成考核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各建设处进行细致考核,工作深度不够外,对于一些在年中节点要求完成的工作的考核作用不明显,失去了考核工作本身应起到的督促、督查作用。

3.3考核过程不透明

考核结果被当做机密,会很大程度影响工程绩效考核作用的发挥。不将真正的考核结果和对考核结果的解释直接反馈给被考核者,容易给人以“暗箱操作”的印象,损害被考核单位的积极性。同时,对于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若不能及时反馈给被考核单位,也会使项目法人单位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表现中那些需要改进,哪些需要加强。

3.4考核结果缺乏有效运用

为了考核而考核现象普遍存在,发现了问题,却不解决问题。无视绩效考核作为分配依据所发挥的管理功能及所起的杠杆调节作用,缺少对考核结果及导致结果的原因的深入调查分析,缺少对发现问题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导致被考核者应付考核,做表面文章,这对考核工作的有效开展十分不利。

4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建议

4.1考核工作要结合水务工程建设及早布置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绩效考核工作,着力加强绩效考核工作,研究水务工程建设形势,部署任务,明确责任,细化措施,且年初就要布置绩效考核工作,做到考核工作和建设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合理制定绩效考核计划和办法标准,项目法人应设立专职绩效考核工作联络员,在日常工作中贯彻落实绩效考核工作精神,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4.2考核体系要完善,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和考核反馈机制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组建绩效考核管理机构,为加强领导,应由主要领导担任绩效考核工作组负责人。同时,要正确认识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完整的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绩效执行、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等阶段。在绩效考核前,要做好绩效考核计划工作;在平时,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管理的指导和检查工作;考核结果出来后,要帮助项目法人查找不足,提高改进,推动建设管理水平整体提高。

4.3根据考核内容节点完成时间要求安排考核计划

工程建设一般按水务年度推进,防汛应急准备工作应安排至每年的汛前完成考核;前期工作、基建程序可以安排在10月、11月进行考核;质量、安全、建设管理等工作应在日常工作中给予考核,并将日常考核所得分数加入到年终考核分数中,作为年底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度建设目标等一般安排在年底进行考核。

4.4要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

绩效考核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在考核过程中只有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理解、支持,及时总结考核经验,加快推广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模式,才能不断理顺绩效考核管理体制,实现以考核促发展的好局面。同时,绩效考核工作需要政策法规的支撑,要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保障和规范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推进依法考核,确保考核工作公平、公开、公正。

4.5要结合实际,分级分类考核

在考核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要将绩效考核和行政主管部门内部的其他管理办法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民主集中的原则,广泛征求意见后再制定颁布。考核标准也要根据工程性质的不同作相应调整,以增强考核指标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6要切实加强考核工作及其考核结果的使用

要通过细化考核内容,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设目标向项目法人贯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实施有效激励措施,增强项目法人及其组成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动力;通过绩效指标和绩效目标的设定,使水行政主管部门不再过多参与工程具体建设管理,集中精力做好监督、指导和考核工作;要通过考核,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强化项目法人的责任。

5结语

第7篇

摘要: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对内部控制又不重视,造成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内部审计机构在中国中小企业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部门。中小企业应该重视内部审计在税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完善内部审计的功能、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等措施对税务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

关键词: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

1引言

根据《2015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调查显示,税收负担过重是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希望政府出台税收减免的政策呼声最高。税收负担过重而政府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当企业的人工成本、融资成本成为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时,企业是经济人,为了生存会想办法降低成本,而有时会铤而走险通过非法的途径来降低成本。降低税收负担就成为企业降低成本的渠道之一。企业在涉税过程中如果没有遵守国家的税收法律规章制度,会导致企业利益的损失,将给企业带来风险,这就需要对税务风险进行管理。近年来,很多学者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如何最大限度通过管理如纳税筹划等来降低税务风险。罗威在其《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博士论文中提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但对内部审计对税务风险管理如何监督没有展开进一步研究。目前国内研究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文献较少,本文将运用内部审计的有关知识,从内部审计的角度讨论降低税务风险的措施,以此给中小企业管理和控制税务风险提供一些参考。

2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COSO的风险管理定义是指企业可以有条不紊的管理风险的过程,而这种风险指的是附着在每一个战略组合之上,以实现持续盈利为目标的风险。风险是阻碍企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企业要实现盈利目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IIA《标准》第2120条规定:内部审计必需评估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并对其改善做出贡献。内部审计组织介入企业风险管理已经得到国际内部职业界的普遍认可。

2.1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可以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风险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中心环节,没有风险就不需要控制,税务风险是存在的,企业需要对税务风险进行分析,才能评估风险控制的有效性,而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手段的一种。根据2004年IIA颁布《内部审计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中指出,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应该发挥核心作用。内部审计以独立、客观的态度对内部组织进行评价和监督,以保证企业管理的需要,控制和化解各种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同时,风险管理的加强能够使内部审计更加明确自身参与企业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税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的风险导向决定了其能与风险控制完美结合,从而有效降低企业涉税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审计人员在为企业把脉,审计人员要确保企业识别全部税务风险,进而企业才能管理风险。

2.2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

如果企业税务风险没有控制得当,会导致企业违反法律规章制度,影响企业声誉甚至可能导致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如何防范和控制风险成为中小企业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从现实意义上看,目前很多企业的管控都侧重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效益方面,而对税务审计有明显的忽视现象。彭喜阳对全国部分城市的中小企业调查发现,企业税务风险意识淡薄和税务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是最基本的问题,税务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内部审计的监督,即使少数中小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也大都没有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审计。风险总是存在的,不会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对于中小企业管理者而言,在外界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来防范税务风险成为一项首要任务。由于审计人员和企业的管理者对税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导致很多企业都是税务风险发生以后才采取措施,但为时已晚。如果企业能够尽早意识到税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及时地让审计部门参与到税务风险管理审计中,必然会大大降低涉税风险,进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损失,不至于让企业在蒙受损失的同时担负更多的法律责任,这样也会提升企业的信用和声誉,给社会留下较好的口碑,中小企业将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为引导大企业合理控制税务风险,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出台《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2011年出台《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暂行办法》,我国的大型企业开始逐步重视并且进行税务风险控制。但目前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并不乐观,而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明显低。彭喜阳(2014)经过调查发现,几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不存在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将税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的日常管理,税务风险缺乏内部审计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

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2年对9287家中国民营企业的调查显示,8128家占全部调查数的90.82%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有些企业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是为了满足上级单位、法律法规的外部要求。内部审计机构成为企业可有可无的部门。很多企业为了应付税务机关的要求被动地对企业各项涉税活动进行自查,而仅仅为应对税务部门的检查而没有真正让独立的内部审计人员来担当税务风险管理的监督和评价工作。

3.2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功能不到位

笔者调研了福建一些中小企业,对于企业税务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发现目前部分企业虽然设有审计部门,但大多是对于企业采购、招标以及生产等方面进行审计,忽视了税务风险管理审计。目前企业把税务审计作为财务审计的一部分,而对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不重视。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2年的调查,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经常开展的审计项目中风险审计占2.01%、国有企业占2.06%;而开展财务审计民营企业占16.7%、国有企业为23.7%。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认为企业的风险审计力度不够,内部审计还是集中在财务审计。

3.3内部审计人员从事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2年调查: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46.5%是兼职人员、专科学历从业人员占44.0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30.61%是兼职人员、专科学历从业人员占43.53%,由此可见,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偏低,无法胜任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需要复合的知识,因为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和其他方面的审计有很大的区别,税务风险审计不仅仅涉及到风险的控制,更要求审计人员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条文和财务制度有比较深入了解,因此,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较高,审计人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够胜任此项工作。但是目前企业的审计人员大多只是熟悉财务知识,对于税务风险管理没有太多的概念,一旦盲目进行税务风险审计,稍有不慎就会触及到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从而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使企业的税务风险进一步增加。

4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应对措施

企业资源是有限的,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资源更有限,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要让企业的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对税务风险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企业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机遇与风险并存,只有那些练好内部控制体系与防范风险管理措施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4.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

根据2003年审计署的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企事业组织以及其他单位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企业管理层应重视企业的内部审计建设,企业管理层应该明白内部审计的建立和健全能有效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另外由于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特殊性,企业在完善审计部门的同时应该根据企业经营规模设立专门从事税务风险审计的小组和专业审计人员。要尽快落实税务风险审计部门每个人的职责和义务,成立责任追究制度,中小企业可以在财务部门之下设定税收风险管理岗位,这样能够实现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对于工作人员而言,每个人的责任明确,一旦出现问题,便可追责到人。另外,应明确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参与税务风险管理审计,制定相应制度促使内部审计人员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到风险管理工作中。

4.2完善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功能

如果企业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内部审计的职能能够严格地监督和评价税务风险,但是由于企业的管理风险本身是随着企业内部环境和同领域的外部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的,所以企业的风险管理是很难摸索清楚的。另外,也由于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资源有限,导致在企业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过程中要首先抓住重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税收风险管理审计最主要的目的是从事后审计转向事前控制,把风险关口前移,实现全过程审计。这就需要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转变观念,做好各部门的自我约束,提升管理效益。

4.2.1提升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税务风险审计意识

Gilmour认为,管理层把内部审计看做改善控制的资源,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王兵认为内部审计发挥作用,领导的重视是主要因素。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有些是企业主或管理层的故意行为,税务机关要加大税收规章制度和企业合法经营的宣传力度,并加大执法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合法经营的气氛。相关部门(如各级审计机关和各级内部审计协会)加大内部审计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宣传力度,并切实做好政府服务工作。另外,只有企业主或企业管理层提高税务风险意识和认识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才会有意识地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关注风险并积极地开展风险评估工作,这样才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4.2.2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

企业的许多涉税行为是企业的整体层次行为,如果企业进行偷漏税,大部分是企业层面的舞弊行为,而企业主或管理层就不希望内部审计在此方面出具不利的审计报告。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容易受到企业管理层的影响或与管理层妥协,内部审计人员即使认为这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涉税风险,但一般会听从企业的安排,这使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根据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有责任提醒企业主或管理层相关的涉税风险,应与企业主或管理层沟通,明确告知涉税风险的后果。税务风险管理审计需要对税务知识、税务法律规章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账务处理了解透彻,这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很高的要求,也容易造成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审计时信心不足。财务人员有时也认为审计人员没有能力来审计涉税业务,财务人员在进行涉税账务处理时存在故意的涉税风险行为,某些涉税不符合相关制度要求,但企业财务人员认为历来都是如此进行涉税处理,或者其他企业也是这样处理,而税务部门也没有提出不同的意见。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基于独立、客观的立场以及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与财会人员沟通,认真分析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4.2.3加强税务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内部协同度

内部审计在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不能成为风险的管理者而应是协调者。内部审计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不但要查出错误,还要保证咨询与服务结合到位;不但要注重结果也要注重审计工作的过程,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进行协同工作,才能协调各部门共同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防范风险的发生和对企业造成的利益损失。企业内部审计活动的计划要充分反映出企业的风险战略。在企业的管理体系中,税务风险管理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要保证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并重。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要和内部审计工作达成一致,确保两项工作协同发挥作用,这也要求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做好企业税务风险评估和风险暴露的基础工作之上,合理地安排好审计计划,在具体的审计活动中,强调内部审计和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协调一致性。同时,因为企业在风险评估中会涉及到企业横、纵向的广泛层次上的业务,这也需要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或风险管理部门共同协作,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其团队合作的力量,共同努力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

4.2.4通过合规性的审计来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水平

企业进行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需要落实税务岗位责任制,以制度为准绳。COSO-ERM框架提出,内部控制的各风险要素以及整个企业层面都要考虑合规性。而税务风险管理审计最终的目的是发现企业涉税过程中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的风险,其本质应该是合规风险审计。内部审计应该从管理层的理念及管理风格、企业税务管理风险评估、税务控制活动和监督等几个方面对税收管理的内部控制进行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并通过内部审计的第三道防线来防范税收风险。

4.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从事税务风险管理审计的专业胜任能力影响

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审计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和水平。特别是风险导向的审计,审计人员仅仅有审计知识是不够的,学习和创新是内部审计人员的源泉。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既具有财会、税收、审计、管理、沟通知识又要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或者通过岗位轮换以提高他们的专业胜任能力。一般的审计人员是不能胜任此项工作的,中小企业可以和高校签订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对于那些愿意从事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优秀学生,企业可以在其未毕业时进行考查和培养,待其毕业即可快速参与到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中,不断地给企业的审计人员注入新生力量。

5结语

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最大价值并不在于“监督”,而是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税务风险管理审计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带来严峻的挑战。内部审计在中小企业还不受重视,企业内部审计还集中在财务审计。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在我国企业中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人民网.减轻中小企业税负应多管齐下[EB/OL].

[2]罗威.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3]彭喜阳.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刍探一基于对长沙、上海、广州、深圳、北京、西安六市有关单位的调查[J].湖湘论坛,2014(2):57-62.

[4]李乾文,李昆.中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研究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26-31.

[5]王兵,刘力云.中国内部审计需求调查与发展战略[J].会计研究,2015(2):73-79.

[6]吴敏慧.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J].国际商务财会,2012(12):79-81.

[7]理查德•L•莱特里夫,温特•A•华里丝,格兰恩•E•萨姆那,等.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上、下册)[M].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51-59.

第8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高校;应用水平

中国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重要职能,经过四十年的高速发展,伴随着规模的空前扩大,教育经费的快速增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由于我国高校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方式相对单一,加之我国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相对落后,高等教育面临着资金短缺等多项重要问题。因此,通过推行管理会计,将其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运用于高校财务管理,可促进高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降低财务风险、优化资源配置及规范财务管理等。管理会计最早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在我国大中型企业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但在高校中的应用从20世代80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在推行过程中存在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难点。财政部在2014年10月《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在2016年6月继续《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要求各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由此可见,在高校全面推行能提升内部绩效的管理会计势在必行。本文初探《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在高校财务中应用的领域及做法,总结主要成效与经验,指出目前高校推行管理会计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切实的应对策略,为提升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应用的领域及做法

1.1战略管理领域

学校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战略目标,在制定“十三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方案时,以“十三五”财务规划和“双一流”建设资金筹集方案为基础,充分考虑校级财力,特别在目标设定和实施方案选择时,以各项财务指标为依据,量入为出,收支平衡。财务部门主要负责做好办学经费筹措与统筹工作,为学校发展改革提供财力保障和支持,不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按轻重缓急,优先保证重点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主要采取价值链管理方法,将各部门业务内容、财务需求、人力资源等有机结合,做好预算计划、分配协调、执行进度监督和绩效评价等各环节工作。纵向参考历年学校资金的分配和应用变化,横向参考同类高校财务管理先进之处,内部制定合理的财务工作目标,以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1.2预算管理领域

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结果分析各阶段,结合相关业务,运用有关会计方法和财务管理工具,为决策提供相关会计信息。预算编制过程中,通过分层分级,统筹资金安排;预算执行过程中,主要分析资金支付进度,内外环境的变化对执行进度和效果的影响,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调整预算;期末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将评估结果与部门绩效挂钩。主要采取弹性预算管理的方法,根据上一期预算执行情况和新的预测结果,按既定的预算编制周期和频率,对原有的预算方案进行调整和补充,同时根据预算期间可能发生的多种业务量水平为基础,分别确定与业务量相应的费用数额预算。

1.3绩效管理领域

绩效评价是财务管理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通过绩效目标设定、指标设计、绩效监控和绩效考评等环节,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主要采取关键指标法和平衡积分卡的方法。关键指标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以及多种预决算表中。平衡计分卡则是从财务、信息使用和监督主体、内部运行、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学校战略目标转变为清楚的具体目标、计量指标和具体行动计划的业绩评价体系和战略管理系统。具体做法是通过多种途径的财务信息公开,使各类财务指标和报告受到上级部门和各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和评价,同时对各责任部门工作起到督促和改善作用,最终实现整体部门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

1.险管理领域

学校在风险管理中,遵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服从五个内控目标,从单位层面、业务层面和监督层面着手,注重业务流程梳理、制度建设和信息化等建设内容,有效控制风险。主要采取风险矩阵模型方法。首先按照支出业务、收入业务、预决算管理、科研管理和资产管理五大类业务,分别列出各自业务流程节点,然后依次估计每个流程节点潜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用高、中、低标识,再估计这些潜在问题发生后对业务流程的影响,也用高、中、低标识,最后得出风险矩阵图,找出预防性措施,建立应急计划。

2主要成效与经验

管理会计区别于传统的财务会计,它可以根据管理者的需求,灵活的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决策提供支持,并反馈决策实施过程中的信息,便于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

2.1成效

管理会计应用为相关重大决策提供财务数据支持和风险评估,使决策更具科学性、客观性、经济性;战略目标被分解为各项指标并得到有效控制与高效实现,预算制定更精准,执行方面暴露问题更加清晰明确,绩效评价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业务水平和执行结果;在风险内控方面,使业务流程更通畅和制度建设更完善。

2.2经验

能实现管理会计在学校的有效应用主要取决于决策者管理会计理念的转变,同时领导的重视程度和资源的保障也影响了管理会计的施行。采取适当的方式对管理会计应用水平评价结果进行公开,如公开评价报告摘要等,公开信息得到的反馈将极大推动完善管理会计活动,持续改进管理会计的应用。

3存在的问题

(1)当前《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尚未在单位全面施行。主要是由于大环境的影响,目前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应用仍属探索阶段,成功的经验和案例尚不足,存在很多未知的特殊情况和困难,仍需时间加以克服和改善。(2)应用环境改造存在的困难:一是财务系统的功能与设置并不能完全满足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需求。二是管理会计理念、知识培训的覆盖范围不足,理解深度不够。除财务部门以外,审计处、国资处等相关会涉及管理会计应用的部门并未同时参与到管理会计的培训中去,难以理解其基本原理、专业术语和应用的重要性,因此在工作配合时效率较低。三是管理会计人才不足。作为一个新设岗位,管理会计多是有经验的会计兼职,要同时兼顾原有工作,难免会分散时间和精力。专业的管理会计还需进一步分工和培养。(3)目前在成本管理领域、营运管理领域、投融资管理领域难以应用。作为教育性质的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对成本费用、利润和投融资等运营效果的关注不重视,强调全面应用有一个过程。(4)目前单位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评价标准并不明确和规范统一。自评和互评、内评和外评的对象、内容和方式方法还在逐渐完善,需求矛盾还不突出。

4意见和建议

(1)各单位领导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应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尽快将管理会计应用纳入到单位的发展规划和业务工作计划,并与个人业绩、部门业绩挂钩。(2)尽快制定和完善管理会计应用相关的制度和程序。(3)尽快做出专业管理会计岗的人员安排,上级统一安排参加集中培训,尽快将管理会计活动与教学、科研、管理等业务充分融合。(4)制定兼具科学、合理和可操作的统一评价标准,需要参考国内其他先进单位应用管理会计水平,甚至不排除参考国外教育单位管理会计应用。(5)财务软件发开公司进一步升级开发系统,管理会计财务指标以更加简明、及时、准确、多样的方式展现出来。(6)除财务部门以外,审计、国资等相关涉及管理会计应用的部门,也应选择性地参与组织的管理会计培训,提高认识,掌握基本技能,有利于工作之间的配合。

参考文献

[1]杜俊萍.论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4,(26):113-117.

[2]冯巧根.管理会计的变迁管理与创新探索[J].会计研究,2015,(10):30-36+96.

[3]孟焰,孙健,卢闯,刘俊勇.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J].会计研究,2014,(09):3-12+96.

[4]邵胜华.新时期高校推行管理会计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6,(10):104-106.

[5]张利民.高校如何在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中运用管理会计[J].中国总会计师,2015,(12):84-85.

[6]伦宗健,付秋颖.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6,(13):70-72.

[7]乔春华.基于高校管理会计的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5,(01):68-73.

[8]乔春华.高校管理会计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5,(08).

[9]财政部.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A].2014.

第9篇

关键词:财务绩效 考核管理 会计基础

通过不断的摸索发现,绩效管理作为成熟企业有效管理企业的工具,在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将绩效考核与财务日常管理有效结合,是我公司财务在不断探索,改进的一项重要任务。

1、财务绩效考核管理办法阐述

《财务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是公司财务为充分发挥绩效工资保障及激励作用的目的,结合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分类、逐项执行的考核工具。从会计核算、出纳管理、资金收支、会计档案四大方面,对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并每月按照固定流程,对财务人员日常工作进行监督考核,以达到提升财务人员能动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最终目的。

2、《财务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主要内容

2.1、会计核算考核

严格执行国网公司《会计核算办法2009》和公司《会计政策标准》、《会计核算手册》,规范各单位会计核算,分通用会计、核算会计两方面对会计核算进行考核。

2.2、出纳管理考核要求

2.2.1、银行对账专责考核

每两周核对一次银行存款科目余额与银行对账单,如有未达账项,应及时提醒对应单位出纳完成账务调整处理,确保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并经本部经费会计签字后报财务资产部资金专责审阅;每月8日下班前报送银行对账单纸质末页,未按质完成绩效考核0.5分.

2.2.2、出纳日常工作考核

2.2.2.1、应遵照《支付结算办法》执行,大额资金使用须提前两个工作日报送填报《大额资金使用计划申报单》,未提报资金使用计划将不予付款;应及时完成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及时查看网银系统业务办理是否成功,并对收付凭证及附件单加盖出纳章、收付讫章和附件章,并按月移交给各会计;负责妥善保管现金、有价证券、有关印章、空白支票和收据,做好有关单据、账册、报表等会计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负责掌管本单位财务保险柜;负责支票、汇票、发票、收据管理;除了供日常零用支付所需限额以外的现金,公司收到的各种营业款、汇票、支票等,均需在3天内及时存入银行;不超限额保存现金,不私借、挪用公款,不得“白条”顶替库存现金,不为其他单位及部门进行支票套现行为;负责保管好U盾,不得随意外借。未按质完成工作任务,或发生违反财经法规事故的,每项绩效考核扣0.5分。

2.2.2.2、所有出纳完成以上所列事项,绩效考核奖励1分,扣分至2分封顶.

2.3、会计档案管理考核

2.3.1、凭证档案管理时间

一凭证收、付、转及附件章的盖章工作应在次月5日前完成;二凭证复核工作应在次月20日之前完成;三凭证打印装订工作应在次月月末之前完成;未完成的,相关责任人每人绩效考核扣0.5分。

2.3.2、会计账簿类装订、移交要求

应填写《会计账簿交接表》。将上年度账簿装订成册,编写页号,加装封面,附上目录;各类银行调节表也应装订成册,编写页号,加装封面,附上目录,考核期凭证未打印、装订,相关责任人每人绩效考核扣0.5分。

2.3.3、凭证封套要求

外壳填写及装订要求:凭证类别、年度、月份、起止号、连续号要按档案管理统一标准进行填写,每册厚度为2厘米,未按要求装订,相关责任人每人绩效考核扣0.5分。

2.3.4、凭证移交时间要求

当年于次次月10日之前移交中心档案室,并按表内所列内容逐本详细填写《凭证移交一览表》;上上年会计凭证按局档案室要求在档案系统录入档案要素、统一装订后于本年2月底前移交至局档案室,未按要求移交,相关责任人每人绩效考核扣0.5分。

2.3.5、账簿移交时间要求

上年账簿在每年3月15日前移交至中心档案室;上上年会计账簿、报表、工资册在每年3月15日前移交至局档案室,所有归属于本部的档案由本部会计负责移交,各业务单位档案由各所辖会计负责移交,未按要求移交,相关责任人每人绩效考核扣0.5分。

2.3.6、会计档案管理类绩效考核,每月扣分至2分封顶

2.4、相关奖励要求及考核说明

2.4.1、特殊奖励说明。因工作需要长期代班工作者,绩效考核加1分;凡获得省公司和省市有关部门或全局性表彰者,当月绩效考核加1分;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专业性论文,当月绩效考核加0.5分。

2.4.2、考核说明。按局绩效管理办法总分为100分要求,绩效考核的基准分为95分,考核权重为5分,上述考核最高考核不超过5分,最高奖励不超过5分。考核结果每月公布,有异议可进行申诉、讨论。

3、《财务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的管理流程(以某月为例)

3.1、每月5号12点前人力资源专责收集绩效考核评价表及各指标明细数据。

3.2、每月5号下班前人力资源专责汇总绩效考核评价表及各指标明细数据,并报相关领导。每月6号下班前相关领导反馈意见,提出对应指标建议。

3.3、每月7号8点人力资源专责将绩效考核评价表及各指标明细数据发给各位同志。(等待48小时绩效考核申诉时间。)

3.4、如果反馈有异议,各位同志以书面问题与考核方进行指标明细数据核对、申述,考核方在48小时内反馈申述方意见,并重新报送绩效考核评价表及各指标明细数据;如果反馈无异议,每月10号上午9点前汇总绩效考核评价表及各指标明细数据。

3.5、每月10号上午10点召开绩效管理会议,对疑难问题进行说明、评价。六每月11号上午公布绩效管理会议评价数据及基础数据。

4、结果与成效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