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传统艺术的内涵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5 16:38:5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传统艺术的内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传统艺术的内涵

第1篇

一、中国石雕艺术的历史变革

石雕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劳动工具,是人类最早的造型实践之一。先秦时,石雕脱离了纯实用的生产工具,如有石雕装饰品的出现。秦汉时出现的陵墓纪功性石雕,是中国传统石雕艺术的首个高峰。魏晋南北朝时,开始了宗教雕塑,与陵墓祭奠雕塑并驾齐驱。隋唐时,宗教、陵墓雕塑共放异彩,成为中国石雕艺术的又一高峰。五代两宋时,雕塑与绘画艺术的完全脱离,是雕刻走向严整、精细的先声。从业者社会地位悬殊。元明清时,石雕极显精巧之能,也是石雕艺术的衰落期。自后,石雕艺术几乎停滞不前。后,不少艺术家出国留学,为中国现代石雕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中国石雕艺术演进的文化环境

中国传统石雕艺术独具特色,是由所在环境决定的,从属于传统文化的需要。

1、自然环境

石材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材料之一,石雕作品应用于日常生活各个领域,体现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息息相通的特点。

石雕题材广泛丰富,有家畜、灵兽、人物像、建筑小品等,或来自生活中可识事物,或来自人基于现实的想象。石雕艺术创作追求真淳美,利用石材的天然形状和色泽,借助其形态展开联想,依据其特点加工成型,取于自然又归于自然。

2、生活方式

中国古代是“守土敬天”的农业社会时段,先民很早就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耕地、河流等优厚的自然条件,培养了人利用自然的能力,同时,人创作的模仿性大于创造性,因而,产生因势象形的,有抒情意味的石雕作品。如西汉的“马踏匈奴”。

3、思维方式

基于血缘关系的宗法传统被继承下来,其中保留了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最直观的思想意识,用感性体悟、直觉的方法去发现、把握事物特点,呈现为经验的、整体的状态。

中国长久的以农为本的经济模式,重道轻器观念,成就了“劳心”与“劳力”的差异。作为体力劳动的石雕创作,因而始终未能脱离民间艺术的地位。

4、古代哲学观念

中国文明初期,即已产生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根本思想,并当作理想境界去追求。道家、儒家的哲学观念密切结合,产生了由主体物化了的文明实体,古代匠师凭借情景交融、圆融贯通的手法,创造出写意石雕艺术。

5、宗教礼制

中国重视宗法礼制、祭祖活动,认为这样才能天赐幸福,保佑平安。在社会生活中,儒、道、佛教渗透于人的思维观念,形成了宗教思想与世俗观念结合的思维模式。中国人需要一种有形的具体之物来寄托信仰,于是有了宗教造像的发展。

三、中国石雕艺术的本质特性

几千年来,石雕艺术特有的本质特性,表现在思维模式上,强调朴素的整体观念,把人作为客体融化于自然之中;在致思途径上,主要借助于经验基础上的直觉去洞察事物的本质;在情感方式上,内向而不放任,含蓄而有节制;在价值观念上,尊奉传统,追求人格的完善超过讲究技艺,在雕刻艺术中极为突显。

1、既具客观之象,又具主观之意

石雕艺术的表现强调主观意识指导下认识的物象。通过对石材的改造和利用,创造出与现实物象有着渊源关系的艺术作品。这种表现与再现的运用,写实与写意、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实现了主观表现的要求。

2、追寻潜在含义,深沉流露

古代中国人善于在无关联的物象间寻找潜在联系,表达对自然的理解和良好祝愿。在创造过程中,通过反映事物某一侧面,又能强烈体现其深层主题,将艺术感性融于理性,强调主题隐藏、深思耐品的特性。表面看似平淡,却似一种无形层面,渗透在石雕艺术中。

第2篇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推进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广泛应用,一种新时代的艺术形式营运而生,那就是数码设计。这种新艺术形式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潮流以及社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分不开的,但就从长远发展来看,数码艺术设计还离不开对于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传统的绘画艺术。

1 数码艺术设计的发展

数码艺术设计这门新兴的艺术形式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发展来的,它是数字化与时展互相作用的产物。专门研究数码图形以及数码艺术的机构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直到80年代苹果公司的退出,数码技术才开始大范围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而且在设计领域受到的重视越来越多。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艺术领域上,数码艺术设计开始逐渐形成其自身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到此时,数码艺术才开始迈进艺术的殿堂。但是随着数码艺术设计的高速发展,人们也开始意识到,数码艺术设计除了可以在感官上能够带给人们很多的新鲜感和刺激感之外,对传统艺术美感的体现以及文化内涵的表现好像有所欠缺。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数码艺术的认识普遍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通过相关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数码艺术设计的形式美与传统绘画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一定的艺术渊源,探讨这一艺术渊源不仅能为数码艺术设计的今后以及美学发展趋势提供明确的方向,同时还能从很多方面促进人们对数码艺术设计的正确了解。

2 数码艺术的形式美与传统绘画的内在联系

2.1 艺术载体的异同

数码艺术的形式美与传统绘画艺术载体存在着不同,计算机是数码艺术的载体,影像艺术是通过计算机创造出来的,所以只有通过计算机这个载体才能够呈现给我们。而传统绘画艺术的载体是纸张,无论科技会进步到什么程度,传统绘画都依然要在纸张上进行创作,因此其载体不可改变,必须是纸张,只有通过纸张才能够将传统绘画艺术完全表现出来。不过有一点数码艺术与传统绘画艺术相同,那就是数码艺术可以通过计算机的后期制作,由计算机输出到纸张上面,这样就可以把数码艺术的载体转移到纸张上来,所以在纸张上也可以表现出数码艺术,而传统绘画也可以输入计算机上,把计算机作为传统艺术的载体。

2.2 表现形式的异同

与计算机艺术表现形式不同,数码艺术是通过真实物象的具体成像来表达艺术的形式,而传统绘画是艺术家把真实的景物加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后用笔在纸张上创作出来的,传统绘画的表现不仅要形似,还需要神似。数码艺术与计算机艺术相同之处在于,它们表现的艺术形式都是具体的造型和色彩,只不过是数码艺术通过计算机来进行创作,而传统绘画是通过纸笔来创作的,对于同一个要表达的物象来说,数码艺术表达的是真实而独特的视角,而传统绘画艺术表达的画面承载了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

2.3 艺术语言的异同

数码艺术与传统绘画艺术语言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其发源的时间不同,传统绘画的发源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发展的基础,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和底蕴,而数码艺术的发源是计算机,它是科技发展的成果,并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其支撑,其艺术语言也很简单,只是单纯的数码艺术的形式美与传统绘画的内在联系所表述的主题而已。传统绘画却承载了很多的文化渊源和创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根据地域的不同、艺术思想的不同,传统绘画分出了许多流派,而数码艺术只能根据其表达的具象不同而划分为不同领域。不过它们相同的是,无论是数码艺术还是绘画艺术,凡是有价值的艺术品,都能够引起读者们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共鸣,表达读者的内心,使我们的内心感受到艺术的温度。借鉴于数码艺术的表现手法,传统绘画将写实与写意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绘画具有摄影的表现效果,同时又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数码艺术设计的时代性与绘画艺术的传统性的有机结合,不仅能使数码艺术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更进一步,同时这也是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继承和革新。

3 传统绘画与数码艺术的有效结合点

利用传统绘画艺术可以使数码艺术设计的形式美更上一层楼,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提到数码图形。数码图形又叫CG,指的是数码化作品。矢量图形作为数码图形的重要组成,在数码艺术设计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但可以满足数码图形设计过程中的硬边风格,而且还适用于一些其他标志及标准字体的设计,如2008年奥运会的五环标志,就是一个数码艺术设计与传统艺术的完美结合。如果将数码艺术设计的时代性与绘画艺术的传统性进行有机结合,不仅能使数码艺术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更进一步,同时这也是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继承和革新。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激发观众的审美感官,同时还能减小作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从而可以尽可能地体现数码作品的艺术美,表现出其艺术价值。在数码艺术设计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吸收来自不同文化的有效信息,要在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促进自身,这是当代数码艺术设计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4 数码艺术与传统绘画的发展前景

数码艺术与传统绘画的发展前景很广阔,其主要发展方向是二者相互融合与借鉴,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而促进自身趋向完美。我们都知道道家文化的精髓是“和而不同”,而数码艺术与传统绘画的发展方向就是日益走向“和而不同”这一境界,未来数码艺术将会融入更多的传统绘画元素,这就使得数码艺术更具人情味,更能贴近人心,同时也承载传统绘画的文化内涵和写意内涵,而传统绘画也将吸取数码艺术的优点,能够实现传统绘画艺术与数码艺术的真正结合,利用计算机技术配色和修改传统绘画。数码艺术与传统绘画的共同发展是在发展中相互借鉴与融合,但同时又有各自独特的艺术形式与魅力,使数码艺术和传统绘画艺术共同发展与进步。

第3篇

关键词:观念艺术;传统文化;资源;分析

根据以往的相关研究,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处在开发阶段,而且前卫艺术也逐渐走在时代的前沿,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该类艺术形式已经取得了相应的发展。随着当前文化资源的开发,不断推动观念艺术的发展,尤其在资源共享的阶段。综合以往的相关研究,波折认为可以运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总结当前我国艺术的创作态度,具体总结如下:中国当代社会=文化问题(观念内容)+中国文化资源(表现形式)。这个公式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当前资源的运用与开发,促进各种资源共享。

1 我国观念艺术发展概况

1.1 观念艺术在我国流行的概况

根据我国艺术发展的相关要求,不断推动当前观念艺术的发展。由于我国文化发展的情况与西方显著不同,尤其在当前文化背景下,不断创新各种文化机制,尤其在艺术发展过程中,不断推动我国观念艺术的发展。在观念艺术发展过程中,将当前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内容进行整合,不断推动当前社会观念内涵的发展,其中包括当前艺术自由化思想,其中包括儒家的道德风格,通过丰富当前观念艺术表现形式,提供丰富的艺术形式,为当前各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1.2 观念艺术的内涵

根据当前观念艺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观念艺术主要指在人们的头脑中,通过主观塑造观念形象,推动当前艺术资源的分配。随着我国观念艺术的发展,不断促进各种观念的发展。综合以往的相关研究,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造性;二是丰富性;三是发展性;四是时代性;五是共融性。

2 观念艺术的发展背景

随着观念艺术在我国的发展,一些传统艺术形式将会影响到当前观念艺术的表达。根据我国观念艺术发展趋势,我国一些传统艺术家通过不断分化文化资源,推动各种观念艺术的表达。在当前文化发展背景下,不断推动文化资源的分享,其中包括文化类型的分类。根据当前艺术发展的需求,不断促进社会艺术形式的创新,尤其是在当前文化态势背景下,通过各种分类方式的完善,促进各种观念的更新。在以前,中国传统文化还没有特定的艺术观念,尤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包括西方文化中的精髓部分,促进中国前卫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各种观念艺术的深入。总之,随着当前观念艺术的发展,其中包括艺术观念的巩固与艺术形式的丰富,才能推动中国艺术创新。

3 观念艺术的表现形式

由于观念艺术比较抽象,在当前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拓展其表现形式,根据以往的相关发展,结合分类方法的特色,将观念艺术的表现形式分为以下三类:一是挪用并列式;二是墓改里换式;三是转化再造式。下面根据三种表现的具体情况,将其叙述如下:

3.1 挪用并列式

挪用方式是当前观念艺术中最为直接的表达形式,通过当前的表现形式,促进各种方法的改善,丰富当前的艺术内涵。杜尚的《泉》开启了此类方法并被艺术家们沿用至今。广义上的“挪用”主要指当前观念的各种表现形式,在观念艺术共享过程中,不断推动各种创造活动的开展。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将“挪用”与“并列”合并,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具体的创作方式。总之,该i阿雷技术主要通过创新艺术放置方式,推动当前艺术作品、公众图像、生活物品、人体的多元加工,促进各种艺术形式的展开,这种表现形式可以包括平面的与立体的,在这种对比的情况下,不断增强各种艺术感染力,促进各种对比方法的改善,而且通过直观的感受,不断促进艺术效果展现。尤其在一些艺术作品中都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其中包括蔡国强的《草船借箭》、《威尼斯收租院》、王晋的《叩门》与张卫的一系列中国传统绘画经典作品与西方现代艺术大师作品的拼贴视像作品。《草船借箭》用真实的船与箭再现了《三国演义》中的虚拟物,通过该类形式不断推动当前各种文化关系的展现,尤其各种视觉上的美感。

3.2 墓改里换式

在当前观念艺术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各种表现形式,其中包括外形上各种变化,包括当前资源的共享性,都额可以运用改化的方式进行展现,这里面包括了颠覆性和调侃的文化气息。通过改变当前各种快捷的艺术表现形式,不断推动各种艺术方式的创新,在当前艺术共享过程中,不断促进各种作品的展现。作品《好》系列、王庆松的作品、黄永林的《沙的银行或银行的沙》等都很好地展现了当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根据当前各种创作形式,不断推动当前各种观念的融合,包括各种资源的转化,同时通过彼此之间的思辨,不断推动当前艺术展现形式,在各种意义表现过程中,不断融合各种表现工具,在这个资源共享的背景下,推动当前各种艺术魅力的呈现。根据各种发展规划,最大限度地推动了当前资源的改善,不断融合各种表现形式。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特色,在创意文化中融合当前各种时代元素,推动创意文化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融合各种文化要素,将创意文化融合到中国传统文化。

3.3 转化再造式

根据当前文化资源的发展,在资源利用过程中,不断发掘各种创作资源,通过各种资源的共享,推动观念艺术的发展。同时在艺术观念共享过程中,不断完善各种材料。根据当前艺术发展的各种趋势,通过将传统资源转化融合当前创作之中,推动各种艺术的表现。根据观念艺术发展特点,不断完善各种表现形式,有些艺术的表现,虽然看上去是对表现的渲染,不断推动其内涵的表现,最大限度促进观念艺术的发展。根据当前艺术的创作的,不断推动当前资源的改善,提高各种艺术观念,在当前资源改善过程中,推动当前该类文化资源的转化形式。的行为、装置《鬼打墙》、邱志杰的《重复书写一千统资源》等均能很好展现当前的观念艺术。这种艺术原型主要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当前转化过程中,不断推动观念艺术的发展,促进各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同时,通过不断促进各种文化形式改善,推动内涵与形式的统一,最大限度地传播传统文化。该类艺术形式能够很好地展现当前观念艺术的表现形式,尤其是艺术的内涵的展现。

4 结语

随着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我国艺术形式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其中包括文化意识形态、观念艺术作品与潜在文化资源,通^各种经典作品的完善,不断推动各种表现方法的改善。同时,在当前前卫艺术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运用具体的民间艺术语言、风俗习惯或抽象古代文化意识形态等,不断推动当前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包括各种民主文化,这也是当前发展的关键要素,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基础上,不断推动观念艺术形式的创新,最终不断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长虹.观念艺术的正反经验及其对当代文化的影响――试论杜尚精神与当代文化[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6(1):43-45.

[2] 张志伟.真理与境界――从一个观念艺术文本反思两种艺术观念[J].艺术评论,2015(12):45-48.

第4篇

钧瓷艺术的创新是一个丰富的内容,其中包含许多具体的方面,共同构成了钧瓷艺术的创新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艺的创新由于钧瓷艺术独特的釉料与创作特点,其在工艺方面的创新是相对较少的。钧瓷艺术的烧制讲求“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其在烧制后的窑变效果是其钧瓷无双的决定性因素。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钧瓷烧制工艺的创新在多个层面均有体现。首先,在烧窑的材料上由最初的柴烧到煤烧,从炭烧到气烧,虽然这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但不同的燃料所带来的烧制效果也是不同的。其次,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发展,人们逐渐也把创新的目光放在了釉料上,利用现代化学的研究成果给钧瓷釉料带来新的内容。

2.造型的创新在创作观念变化的影响下,钧瓷艺术的造型创新成为其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容。钧瓷的造型能够最为直观地传达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和文化背景。从唐代的雄浑到宋代的典雅、元代的粗犷到明清的秀丽,进入现代以后的钧瓷造型在融合历代造型的经典内容的基础上,逐渐融入现代陶艺创作理念,进而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而在造型设计的类别上也有了极大的丰富,其中有日常器皿的类型也有陈设观赏的类型,既有传统类的造型类别,又有异型化、概念化的造型类型。这是钧瓷造型在漫长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的成果,也给我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的钧瓷艺术。

3.题材的创新钧瓷艺术的创作题材,与时代特征具有紧密的联系。这一领域直接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其中有被动的原因也有钧瓷本身主动发展的内容,发展为今天钧瓷艺术题材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在钧瓷产生的早期,其题材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要素,这是钧瓷艺术本身的传统文化内涵,并一直保留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观念的融合,现代社会文化中的题材逐渐进入钧瓷艺术的创作中,从而丰富了钧瓷创作的内容,造就了今日钧瓷艺术的多姿多彩。

4.钧瓷文化的创新钧瓷艺术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原本只是观赏、摆放的器物,除却表现当时社会的文化属性以外,也是人们精神寄托的一种载体。但在当代社会,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再仅仅包含其本身所具有的内涵,而是更具有延伸的诸多文化内容。钧瓷不仅是一种艺术形态与造型形式了,而且成为极具发展与影响力的文化聚合体。其创新不单纯集中在器物本身,而是作为一种文化形成了诸多有价值的现实拓展。上升到文化层面的钧瓷艺术,具有了在诸多领域展现魅力的能力。钧瓷的创作及其作品也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创作活动,而成为了一种精神能量,具有了形成完整产业链条的条件。钧瓷艺术的创新不可一概而论,在明晰了钧瓷艺术的创新内容后,我们可以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条件,有针对性地思考钧瓷艺术创新的方法。从中找出最为合适与恰当的方法,最有效益地提升钧瓷艺术的价值。文化创意产业对各艺术门类的促进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不同的文化艺术门类,也有自身的特定条件与特点,只有最符合钧瓷艺术特点的产业条件才是最恰当的。

二、文化创意视域下钧瓷艺术创新的方法

面对着当今发展迅速的社会环境,钧瓷艺术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局面,也有了新的要求。选择以文化创意的条件作为钧瓷艺术创新的方法来源,就是要借助文化创意产业在运作模式与创新机制方面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展现钧瓷艺术所具有文化内涵的魅力,来促进钧瓷艺术在新时期更好地传承与创新。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形式的结合,我们首先需要处理好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创新与传承的平衡。以钧瓷艺术的传统内涵为基础,借助文化创意产业独有的创意运作方式来进行钧瓷艺术的创新。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取精华去糟粕的过程,而是构建一种全新的文化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一个不断改造更新、运用新内涵追赶时代精神的过程。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条件的分析以及对钧瓷艺术创新内容的梳理,我们尝试性地思考了钧瓷艺术的创新方法,具体总结如下。

(一)从时代性的视角思考钧瓷造型的创新从运作方式上讲,文化创意产业有效发掘各种文化资源的特色,然后借助现有先进技术作为表现手段,实现最终的产业经营与发展。得益于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特征。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条件下考虑钧瓷艺术的创新,能够更好地把握钧瓷艺术与当今时代的关系,突出钧瓷艺术的时代性。时代性视角下,钧瓷艺术创新并非是单纯使其成为一种畅销的商品,当今社会物质消费的极大丰富,使人们对于文化艺术产生了更为强烈的消费欲望。在这样的条件下,钧瓷艺术的创新更应该突出文化内涵,既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又作为当代文化传播的载体,这也是钧瓷艺术新价值的体现。

(二)把新的创意创作方式融入钧瓷艺术创新的体系钧瓷艺术需要通过把握时展趋势以及挖掘时代精神,来实现钧瓷文化与钧瓷表现形式两个方面的创新。钧瓷文化的创新在于利用产业化发展的优势,拓展钧瓷艺术的文化内涵,扩大钧瓷艺术的影响力,从而借助好的创意方式与条件,开拓出更大的市场,为钧瓷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创造可能。钧瓷表现形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钧瓷造型创新、题材创新等方面,重点在于有助于造就出具有创意的,贴近时代、贴近群众生活的独创性作品。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创新体系具有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特点,能够给钧瓷艺术从造型到题材的创意性表现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5篇

关键词:陶瓷艺术 文化审美 融合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悠久历史的积淀,是我们中华儿女无价的瑰宝。随着历史的变迁,虽然部分传统文化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但是陶瓷作为国家的一项标志(China的本义为瓷器),以它特有的姿态,担任着我国深厚文化内涵以及传统文化审美观念的宣传使者,向世界各地人民展示着中国美。基于此,本文探讨陶瓷艺术的文化审美,期望促进我国陶瓷艺术的持续发展。

一、佛教文化与陶瓷艺术的融合

陶瓷的发展时期与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时期几乎是同步的。那个时期,人们对一切事物的审美都带有浓重的佛教色彩,当然陶瓷也不例外地附带有浓重的佛教色彩。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给那个时期的人们树立了一种维持社会秩序的准则,在那个社会失控、政治混乱的年代,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而且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普及,富有中国特色的新教义应运而生,使得心灵空虚的人们获取心灵寄托。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信仰之情,便在陶瓷的塑造上增加了许多佛教色彩的审美观念。如:著名的青花瓷,其主要装饰为莲花,而莲花也是佛教的一个显著特征,而且我们从塑像或者字画中,常常会看到菩萨、佛祖的底座为莲花宝座(莲花在佛教中的寓意为:神圣、纯洁)。又如高足杯,它的藏语为“噶予域仁”,在喇嘛教中有着十分显著的地位。这样看来,高足杯仿佛是为佛教量身定做的。可见,佛教文化与陶瓷艺术的融合,不仅体现在装饰上,而且体现在造型上,佛教文化对陶瓷艺术审美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书法文化与陶瓷艺术的融合

书法文化作为一种文字的造型艺术,具备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其书法种类:甲骨文、楷书、篆书、隶书、草书等,均可以在陶瓷艺术作品中看到它们的身影,也使得陶瓷更加具备古典美,增强了陶瓷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往往与字画结合(如:屏风、折扇、国画等),陶瓷艺术作品当然也不例外,这与文人墨客喜欢在美好的事物上利用书法来衬托其美(内涵)相契合。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书法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仅体现出字词的美,将一个人的文化内涵(素养)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是,长期单一的书法书写,难以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因此,逐渐将陶瓷艺术作品也纳入了表现书法的有效载体。书法文化与陶瓷艺术的融合,形成了立体的美感,若只是单纯地将书法作品呈现在白坯上,所产生的观赏价值就如同白纸黑字,然而将书法作品呈现在陶瓷艺术作品中,既能够有效地保留书法艺术的书写效果,而且能够使得其效果立体。通过陶瓷作品颜色的变化,给陶瓷作品带来一种清幽淡雅之美。如清朝皇帝乾隆十分喜爱将自己的诗词作品书写在青花瓷上。传统的书法讲究完美相称,追求和谐美,这也是至今流传下来的书法审美观念。而陶瓷与书法具有相同的美学特征,两者均为形象性、抽象性艺术的代表,其审美不仅仅追求外在美,更加注重将创作者的文化观念及个人情绪等融入其中,从而有效地实现书法文化与陶瓷艺术的完美结合。总的来看,两者的有机融合,影响着人们对陶瓷艺术的审美。

三、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的融合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对茶具十分讲究。人们在品茶时,不仅仅注重茶的色香味,而且十分注重茶具的不同体质及造型。中国茶具主要是以陶制或瓷制为主,追溯青瓷茶具的制作时间,可以追溯至晋朝时期,如晋朝时期著名的鸡首壶就是青瓷茶具。随着青瓷逐渐地打开人们的审美领域,人们对茶具的选用,不再停留在盛茶器皿的认知上,更加关注到茶具是否美观(包括外在美和内在文化内涵)。中国人对茶的喜爱不亚于对佛教、书法的喜爱,而且茶文化来源于民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任何层次、任何人都能品茶,因此,在陶瓷艺术作品的制作中,增加茶文化的融入,也成为了改变人们陶瓷艺术审美的重要形式。优美内敛的陶瓷结合古色幽香的茶叶,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强烈的文化魅力),或许这也是人们对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结合的审美认知。

四、结语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正如:佛教的传入促使人们对陶瓷艺术审美的改变;具备强烈文化底蕴的书法艺术能够有效地衬托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茶文化拓展了人们对陶瓷艺术的审美领域等。

参考文献:

[1]操维琦,李兴华.大众文化审美视野下的陶瓷艺术发展趋势[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05).

[2]赵彩泉,余华.论析景德镇陶瓷艺术的美学意蕴[J].江西社会科学,2012(06).

第6篇

当今室内外装饰的时代优势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唯美的意境、多样化的形制、出色的色彩搭配和深刻的人文内涵,充分反映了古代先民的精神信仰和审美境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信息交流异常便捷,在知识膨胀和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中,社会生活的节奏明显加快,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并没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物质的充裕而相应减少。在此背景下,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告别噪杂喧嚣的工作生活,充分享受幽雅宁静的家居环境,让自己难以平静的心灵寻得暂时的安宁日益成为现代室内外装饰追求的重要目标。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意境和语言的提取,不仅能唤起潜藏于少数民族居民内心深处的文化魂灵,还能激发人们追忆先贤、享受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的历史遐想,尤其是其美轮美奂、风格多样的形制和中庸和谐、天人合一的意境也正好迎合了现代人追求生态和谐与休闲优雅的生活品位以及审美需要。传统建筑装饰是当今室内外装饰的重要文化载体,也是传承民族装饰文化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在新材料和新工艺异常发达的今天,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拥有了更加灵活的表达方式和更加丰富的解读方式。将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的文化意境、形制精髓和装饰语言加以提炼、创新和升华,以现代材料、现代工艺和设计理念,创新地应用于现代家居装饰,不仅赋予现代家居空间以传统的文化风格,更满足了人们审美追求的的文化心理和时念。

第一,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元素丰富多样,多姿多彩,为当今室内外装饰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来源。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的形制异常丰富,不仅有着个性突出的屋脊、屋身和底座,雕梁、斗拱、栏杆、雀替、画栋、屏风、门窗、彩画、书法和家具等装饰构件和修饰手法,也为现代室内外装饰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形制资源。以纹饰为例,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不仅非常重视纹饰的使用,而且形成了种类多样的纹饰图案,常见的有环纹、鱼鳞纹、石纹、如意纹、回纹、万字纹、花草纹、锁纹和龙纹等,这些纹饰既寓意驱邪吉祥,还精美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装饰价值,更为中国现代室内室外装饰的图案创意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图案资源。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的图案、形制随意而质朴,与当今社会紧张、冷漠和追逐名利的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了强烈对比,可以给予现代人强大的心理关照和人文关怀,可以为当代人营造一种万物和谐的居室空间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意境,从而极大提升当代人的生活品位和审美意趣。

第二,传统建筑装饰的人文内涵为现代装饰理论研究提供了别开生面的开拓空间。少数民族传统装饰艺术的大量元素虽然存世相对有限,但给现代久居都市的人们呈现了一种别开生面的文化享受。在现代社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性多元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早已卸去了昔日的繁华,失去了以往作为本民族共识的强大作用。然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血脉经历几千年的人文传承,尤其是其所吸纳的畏天敬地、顺应自然、中庸和谐、与世无争、仁义礼智和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精髓,早已在其代代相承中融入本民族的灵魂深处。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传统的中国元素、民族元素对于凝聚少数民族人心,塑造中华民族的世界文明地位,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文化的本土回归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方向。现代装饰艺术尤其是以西方后现代主义为主的建筑装饰理论,在文化本土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文化发展格局中,已经很难适应当代国人复杂而多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求。传承、挖掘,提炼、吸收和升华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的文化精髓,可以极大开拓当今室内外装饰的理论空间。

第三,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手法同样可以借助现代新材料、新工艺获得时代新生。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的设计讲究平面布局,在视野开阔的平面上,通过点、线、面的立体组合和各种色彩的搭配营造出一种曲径通幽、别开生面的视觉感受。在设计思想上,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长于体现独特的文化主题,或少数民族宗教的顺应自然,或儒家的忠孝节义,或佛教的因果善缘,或道家的清静无为,均在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尤其是其中的古典园林,在设计上与西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山水奇石间,点缀亭台楼榭,在曲折回环中,往往别开洞天,少数民族古典园林的建筑装饰艺术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情怀,通过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呈现出人造自然的生态意境。同时,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艺的进步,新材料种类丰富多样,新工艺可以实现复杂图案的加工,将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灵魂与这些新材料和新工艺融为一体,可以推进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创造性转化。

二、当今室内外装饰运用

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制约因素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虽然有其精确独到的形制图案,吸引现代民众的文化内涵和与众不同的材料工艺,但将其运用到当今的室内外装饰中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受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所限,无法充分发挥传统装饰材质的特性。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从形制到内涵所追求和张扬以等级尊卑观念为主的封建陈腐思想与现代社会追求独立和张扬个性的时代精神也背道而驰。古代装饰艺术的实体存在和人文内涵都产生于少数民族传统农耕文明中,浸润在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是那个时代社会文化环境和生产工艺水平的必然产物。然而,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交流方便快捷,文化结构日趋多元,尤其是西方建筑装饰文化在西方整体优势的现代语境中已经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的传承发展构成了强大的冲击和挑战。总之,在当今的室内外装饰中,运用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虽然存在优势,但也必将面临系统而复杂的诸多制约因素。首先,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正在遭遇西方现代装饰文化的冲击。西方建筑装饰艺术虽然大量吸收了西方古典建筑装饰艺术的传统风格,但总体来说,无论追求工具理性的现实主义还是对工业社会展开强大反思的后现代主义,总体来说,都反映了工业社会中久居城市的人们的审美情趣。可以说,西方现代装饰艺术及其文化内涵从本质来说是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必然产物,无论哪个国家,无论哪座城市,只要它深处工业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就必然会不知不觉地采用西方的现代建筑装饰元素装点自己的建筑,哪怕其在表面维持了民族的或国家的传统风格,那至少也要在装饰设计和装饰材料上吸收、借鉴西方元素。当今的中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并在全球化潮流中形成了日趋多元的文化结构,其城市室内外装饰艺术必然会受到西方现代装饰艺术的深刻影响,并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发挥构成了极大挑战。其次,传统建筑装饰的艺术内涵难以凭借现代材料予以精确表达。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灵魂主要体现在对木材、石材、陶瓦和土砖等装饰材料淋漓尽致的艺术加工上。可以说,这些传统建筑装饰材料正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深刻文化内涵的物质载体。然而,现代建筑规模日趋庞大,结构更加复杂,功能要求日益多元,传统建材中的木材一般强度不足,耐火性不强,既无法适应现代建筑超负荷的承载需要,也无法适应电气化时代的防火要求,即便土砖、土瓦,其强度也相当有限,无法达到现代建筑装饰经久耐用的时代需要。因此,在当今室内室外装饰中,便出现了采用现代工艺、现代装饰材料而将传统建筑装饰图案简单堆砌的现象。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与传统建筑材料是形与神的结合,其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在对传统材料的驾驭之中。在现代材质基础上,简单融入传统装饰图案,无法真正打造出形神兼备的古典艺术意境。再次,传统建筑装饰的艺术内涵无法适应现代人多元复杂的审美情趣。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是中国农业经济和农耕文化水融的产物,它体现了古代社会男耕女织的生活意境、中庸和谐的处世哲学和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尤其将儒家以“仁”为核心的文化体认和以“礼”为核心的题材内容充分展现其中,并将安静和谐、悠闲恬适、均和自足及乐天知命的田园意境熔铸其中。当今中国基本告别了农耕社会那恬适宁静的田园风光,开始步入科技发展、讯息便捷、文化多元的现代社会。工业化改变的不仅仅是城乡面貌,还有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体认和灵魂诉求。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健全并加入WTO,人们传统的心理结构或被现代商业文化解构得支离破碎,或被强势的西方文化深刻抑制在灵魂深处,而传统装饰艺术所植根的传统文化很难在现代多元的文化格局中满足人们释放个性、追求自我的审美情趣。

三、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

在当代建筑装饰中的运用策略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蕴含了少数民族的精神追求、情趣意旨,承接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脉,其设计风格和精巧布局,正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极致体现。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以书法、字画、古董、借景、园林和家具等装饰元素营造出一种清雅含蓄、意境悠远的建筑空间,以传统建筑装饰图案、纹饰和符号在点、线、面的精巧构置与色彩驾轻就熟的出色搭配中给人点缀出一幅简约而不失层次的平面画卷。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必将借助民族复兴伟业而得以传承,成为当今室内外建筑装饰中极具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的符号、素材、形制、图案和意境之源。然而,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从属于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渔猎文化形态,它在当今室内室外装饰中的运用必然面临以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为主要内容的西方装饰文化的挑战。传统建筑装饰文化虽具有蓄势待发的文化优势,但要将其成功运用于当今的室内外装饰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因此,只有推进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与现代建筑装饰艺术的有机结合,对其进行去伪存真的现代化改进,立足新材料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要的新素材、新结构和新形式,才能真正将其融入当今的室内室外装饰之中。

第一,将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题材直接应用于当今的室内外装饰。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不仅形式多变,而且完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真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和物态呈现。因此,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广泛丰富的题材,形态各异的形式,无论动植物修饰还是绘画、书法等,都基本体现了以儒、佛、道为主要内容的题材内涵。例如,传统建筑装饰艺术非常讲究古书画的应用,将古书画概括为一种装饰图案,可以直接应用于当今的室内室外装修之中,不仅能够体现古书画固有的美感,而且能够借助新材料、新工艺在色彩、肌理、造型、尺度和比例上营造出一种全新的修饰氛围。再如,将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中的匾额直接应用于现代装饰艺术可以形成装饰空间的视觉中心,以画龙点睛之笔提升空间的高贵富丽之感。其他诸如吉祥对联、纸裱、古家具等都可直接应用于现代室内室外装饰。

第二,将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的丰富造型直接融入当今的室内外装修。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塑造了形势美感极为出众的丰富图案,为当今室内室外装饰融入古代元素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图案资源。如其异彩纷呈、种类繁多、造型生动的各类纹饰,既具有驱邪迎祥的风俗内涵,也具有极高的审美装饰效果。因此,可以站在当今的审美要求之上,以祈祷生活的时代内涵取代驱邪避凶和招吉纳祥的传统内涵,对纹饰略加变通而直接将其应用于现代装饰之中。此外,一些寓意美好生活的汉字,如“喜”、“禄”、“寿”、“福”等文字图案也可以按照现代审美造型的时代特点略加改动而直接应用到室内和室外装饰中。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图案造型随意、质朴,能够在现代社会冷漠、紧张的文化氛围中给人以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关照,可以通过现代室内外装修对古代装饰观念、理想和趣味的传承,提升现代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促进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实现人与万物的和谐。

第三,提炼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并借助现代装饰设计、装饰工艺和装饰材料予以表达。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之所以能够在现代社会中震撼人们的心灵,关键在于其富寓传统文化内涵的“意境”。然而,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文化艺术中一些体现尊卑等级和驱邪避凶观念的内容显然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价值追求。因此,提炼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境,要从传统中提取到现代室内外装修需要的灵魂要素,并结合现代设计、工艺和材料对其进行强化、夸张与修饰,以实现传统建筑装饰文化意境与现代审美价值追求的高度融合。提取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并将其应用于当今室内外装饰之中,关键在于可以凭借动静相宜的意念延伸,将传统文化神韵借助现代材质载体充分应用到现代装饰艺术的空间转换中,并充分实现传统装饰神韵与现代材料特点的高度磨合,以新材料、新工艺、新设计赋予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以灵活变通的时代生机。

第四,对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进行简化和变形,以满足现代建筑装饰追求简约、自然的审美意趣。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虽然丰富多彩,但也略显繁琐,尤其是反映同一精神文化内涵的题材往往在一个相对有限的空间内频繁出现,很难适合现代生活追求简约、自然和高雅的审美追求。有鉴于此,在将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应用到当今室内室外装饰时,一方面应当对古代装饰艺术复杂繁琐的图案和情节离奇的故事题材进行概括性简化,紧紧把握传统装饰艺术的精华和神韵,删除多余的层次和琐碎的枝节,从而营造出一个凝练而集中的主体形象,满足现代人向往古典而又追求大方简洁的多元需要;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在实际操作中根据现实的装饰需要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固有形态进行有意或无意的调整、变形,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审美对图案风格、形制结构和多样功能的新要求。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作为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独具东方艺术魅力的审美情趣,渗透了少数民族审美的旨趣,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中庸和谐”、“天人合一”和阴阳交生的人文内涵与文化境界。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的本土化和民族化可以为世界装饰文化注入特有的东方活力。

四、总结

第7篇

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的认识

从传统艺术来看,其具有历史的色彩,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以及相应的文化精神传思想承。而艺术特色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同时它通过艺术的形式将民族的精神不断进行弘扬,实现民间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相结合延续发展,但是根据当前的艺术发展形式来看,传统艺术则是通过其独特的表现手段以及蕴含的民族精神来不断向前进行发展。而现代设计艺术则是一种创新的体现,但是其本质的民族精神却离不开传统艺术的主旨,因为传统的艺术是一种历史的选择,它在历史的变迁中被遗留下来,主要是它具有的独特民族精神值得大家去不断的研究。相应的现代设计艺术则是根据民族精神的发展与物质因素的交融,这些构成成了现代的艺术发展形式,而从传统的艺术形式中不断的发生演变,通过历史的洗刷,传统的地区民间艺术正在不断浓缩精华,而现代的设计艺术则需要在不断地浓缩和筛选中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形式恒定,然后这些留下的精华则是继续成为传统艺术的延续。

东北地区民间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关联性

众所周知,东北二人转是具有东北特色的传统艺术,其在赵本山老师的带领下逐渐变成当前的艺术文化主流,其观赏价值很高,但是其发展确是非常坎坷,因为很多的民间艺术在艺术的发展长河中逐渐消失。从东北的二人转中可以看出,生活在东北人们生活现状,从具有东北特色的传统艺术可以看出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因为人类的历史在不断进步,并且随着历史的变迁,传统的民间艺术不断进行浓缩变化,而现代的设计艺术则是在以前的传统艺术上不断进行创新,并且结合当前的时展现状,以艺术人的眼光来对传统民间精神的延续。因为传统的民间艺术在不断的发展,而不是一成不变进行模仿和继承,因此对于东北传统民间艺术的研究来看,二人转的发展逐渐成为主流的艺术欣赏,但是在不同的传承者对其艺术的诠释观点不一,造成了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之间始定的关联性,在现代设计的艺术中离不开传统民族精神。

东北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之间的延续性思考

在对东北现代设计艺术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要明确的是所有的现代设计艺术都是对历史的一种肯定,要从根本上符合历史的发展,这样其相对于传统的民间艺术才显得更加有意义。所设计出的艺术需要根据传统的标准进行评价,现代设计艺术是以传统的思想作为基础,并且在整个过程中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之后存在着相互交叉与统一的关系。所以东北的现代设计艺术从创造与发展的本质来看,其实是东北民间传统艺术的一种延续,同时当前的设计艺术会成为将来历史的发展传统,随着文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东北传统民间艺术在不断地进行沉淀其内在文化,因此在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上要明白的是设计传统不能长远的发展,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艺术的发展逐渐形成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延续,因此对于东北传统民间艺术的研究要结合历史的发展因素,同时还要针对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式来进行现代设计艺术的研究。

结束语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文化的精粹还是文化的内涵都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现代艺术设计离不开民间传统文化,使得现代艺术设计也应具备浓厚的中国特色,使其具有民间传统文化的特色,在设计时不能违背这个原则,不能泯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本文主要探讨了东北地区民间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延续,探讨了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方向和出路,从而在民间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构建出现代设计艺术。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简介:周慧赢 (1982.7-)女,黑龙江牡丹江市人,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

梁世磊(1982.8-)男,黑龙江省哈尔滨人 ,牡丹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动画系讲师。

第8篇

处在科学技术被广泛运用的现代社会中,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公众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公众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地丰富。作为公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书籍时刻与公众文化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科学技术广泛运用以及经济发展的推动,图书出版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书籍装帧艺术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成为现代图书市场商业化表现形式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公众选择书籍的一种重要参考方式。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在多种书籍形式充斥其中、书籍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不仅需要在吸收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而且还应该学习国外优秀的经验做法,寻求变革和创新。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开展对日本设计艺术哲学对中国改革开放后书籍装帧艺术影响的研究。

本选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1)本文以日本设计艺术哲学对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艺术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日本设计艺术哲学中的优秀经验做法以及我国当代书籍装帧艺术存在的不足,丰富了对我国当代书籍装帧艺术的理论研究,能够为我国当代书籍装帧艺术的改进提供理论指导。(2)本文在论述我国当代书籍装帧艺术存在不足的基础上,结合日本设计艺术哲学的优秀经验做法,提出了我国书籍装帧艺术的改进对策,有助于我国书籍装帧艺术的改进,进而推动我国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

2.日本设计艺术哲学概述

2.1日本设计艺术哲学概念

日本设计艺术哲学是指运用于日本国内的,将艺术的形式美感应用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设计中,凸显出设计的特色与内涵,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实用功能。[1]日本设计艺术哲学最早始于20世纪20年代,通过不断的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后步入世界前列,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影响。

2.2日本设计艺术哲学与中国当代设计艺术哲学之间的关系

2.2.1相互影响的关系。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由于历史的渊源,在传统上有诸多相似之处。虽然在文化深层上实际上是大异小同,但在处理传统与现代设计的问题上,为同样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参照系统。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在文化思想方面,中国与日本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以我国的佛教思想为例,我国的佛教禅宗思想传入日本之后,对日本的设计艺术有了深刻的影响,日本在吸收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2]我国在设计艺术上对日本的先进设计艺术方法予以借鉴,体现出了日本设计艺术哲学与中国当代设计艺术哲学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2.2.2相互促进的关系。处在当前国际社会的大环境中,国家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一国内部,还体现在国与国之间。这种国际发展环境,为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平台,无论是在经济交流,还是在文化、艺术等交流方面都得到了实现。这些有效的交流,使得日本设计艺术哲学与中国当代设计艺术之间相互促进,体现出了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3.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艺术对日本设计艺术哲学的借鉴及受到的影响

3.1借鉴

3.1.1细节层面的借鉴

在书籍装帧艺术方面,我国当代的书籍装帧艺术可以从细节层面对日本设计艺术哲学进行借鉴。日本设计艺术哲学往往注重艺术内涵的表现,这种艺术内涵的表现常常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选择的设计素材、线条与颜色的运用等。我国当代的书籍装帧艺术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从融入艺术内涵的层面对日本设计艺术哲学进行借鉴。

3.2影响

3.2.1设计思想的影响

日本设计艺术哲学在设计思想上,往往表现出了精巧、力争完美的设计思想,这种设计思想极大地提高了日本设计艺术哲学的品质,同时也影响到了我国当代的书籍装帧艺术。我国当代的书籍装帧艺术可以从设计思想上进行改进,除了在注重书籍装帧艺术的表现内容之外,还应该从设计思想上予以改进,也就是从设计品质层面提高我国改革开放后书籍装帧艺术的质量。

3.2.2装帧材质的影响

在装帧材质方面,日本除了运用传统的设计材质之外,还将现代社会中的高新材质运用到设计艺术当中,使得整体设计艺术不仅拥有传统的元素,而且还体现出了现代化的设计特色。在这一方面,我国当代的书籍装帧艺术可以从装帧材质方面予以改进,可以在选择传统的装帧材质时,还可以选取高新材质,如纳米材料、铜书、石玉文书、浮雕纸、图文纸等,从装帧材质方面提高书籍装帧艺术的品质与感官效果。

3.2.3意境构建的影响

从意境构建层面来提升设计效果,是日本设计艺术哲学中的特色体现,这种注重意境构建的设计特色赋予了设计艺术更多的内涵,能够让公众充分地感受到其中体现出了的认为关怀与艺术特色。日本这种意境构建的设计艺术哲学能够推动我国当代书籍装帧艺术从单纯的书籍装帧设计向意境构建的设计艺术转变,进而帮助读者更为全面地理解书籍装帧艺术的设计内涵。

3.2.4整体布局的影响

书籍装帧艺术的特色并不只是单个部分的特色体现,而是各个部分的充分结合之后的特色体现。在日本设计艺术哲学中,非常注重从整体布局的角度来表现设计艺术的特色,能够将设计的内容全面地表现出来。我国当代书籍装帧艺术可以从整体布局的角度进行改进,包括字体的选择、图片的选择、线条的选择以及材质的选择等,将这些充分地结合起来,使之构成一个完整而又统一的整体,进而实现对书籍装帧艺术的表现。

4.结语

作为我国文化中的表现形式,书籍装帧艺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书籍装帧艺术不只是一种设计艺术的表现,而且还有着显著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表现在:选题的定位、营造书籍外在的形态以及经营书籍内在的信息以及与读者的互动。由此,书籍装帧艺术作为设计的一个门类,不只是对一本书籍进行的创造性行为,它还包括了与这本书的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对此,我国当代书籍装帧艺术应多借鉴国外设计艺术的优秀经验,从材质、表现内涵、整体布局、画面效果等方面进行改进,进而提高我国当代书籍装帧艺术的设计水平与艺术内涵,推动书籍装帧艺术在表现书籍所固有的精神性、人文性、创造性的时候,将书的精神与人的思想充分地结合起来,使之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9篇

关键词:传统民间艺术;视觉传达艺术教学;应用

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领域的一大分支,是一种劳动者为了满足生活或审美要求而创造的一门艺术。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有不同的特色,所以目前社会上的民间艺术具有多元性,这种多元性就使得视觉文化有了新的生机和张力。由于民间艺术多元化,内容丰富,内涵深厚,众多艺术家都在民间艺术中寻找视觉传达设计的灵感,将民间艺术融入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两者相得益彰,广受社会一致好评。

一、民间艺术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意义

1.有益于传承民间艺术

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华文明一代代积累下来的财富,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的结晶,民间艺术深入到中华人民的各方各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传统民间艺术内容丰富,灵活多变,蕴含了中华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也彰显了传统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然而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快节奏生活往往容易使大城市人群遗忘掉这些宝贵财富。因此教师在视觉传达艺术教学中应承担起传承传统民间艺术的重任,弘扬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教育学生积极学习传统民间艺术。

2.有益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教学

在世界全球化大背景下,视觉传达艺术教学要积极的融入传统民间艺术,将传统民间艺术作为作品导向,在设计作品过程中不断创新与发展,探索出更好的民间传统艺术与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相融合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将民间艺术的内涵在世界面前彰显出来,还能丰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作品,使作品更有历史文化底蕴,更具有民族特色美感,避免视觉传达艺术作品单一化。

二、民间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1.民间艺术表现形式的应用

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丰富而不失美感,这种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带给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了无穷尽的灵感。这些表现形式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一方面能给予作品冲击力,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新。例如,黑龙江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常通过夸张手法,象征意义来表达作品灵魂,具有典型的萨满文化的特点。将黑龙江民间艺术的夸张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浮夸式的作品往往受到大众青睐。

2.民间艺术造型手法的应用

学生设计作品时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对作品结构没有很清晰的轮廓感。在教学中,让学生们学会从民间艺术中汲取灵感,运用民间艺术的独特性从而设计出丰富而完整的较原始的富含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作品。例如,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们先欣赏《万花开》,《福寿禄》等绘画作品,分析探讨出这些作品的特点和艺术造型手法,再让他们试着将这些艺术造型手法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去,将蝙蝠寓意为福,将鱼寓意为余等。这些象征手法,夸张手法等都对学生设计过程具有指导性意义,可以使他们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掌握一些表达艺术技巧。

3.民间艺术图案的应用

大众欣赏和审美感知的最直接的艺术形式是图案,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教学中图案设计是最基础的内容,图案能够直接完整地表现出所要传达的信息内容。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课中,《基础图案》是一门基础课,这些基础课目的是教会学生熟练掌握图案基础理论,学会多种表现艺术技巧,使他们熟悉如何设计图案造型和色彩,以及如何运用规律来表现艺术。例如,在教学中,首先使学生们仔细观摩一些民间剪纸画后,尝试拷贝出剪纸画中的图案,让他们对剪纸画中的图案有初步的理解认知,如植物,人物,事物等。在不断揣摩后,学生们对图案设计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时让他们尝试对这些剪纸画中的图案进行变化,比方说变化图案结构或者图案主色调等,让他们在作品中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观点。这一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设计能力,运用色彩能力,表现自我能力,更深程度地使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民间艺术内涵精神的应用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对于学生来说的一大难题是学生很难找到作品的灵魂,难以设计出有灵性的作品。对于艺术设计来说,如果能通过作品传达出一种情感,使观赏者能在作品中找到共鸣,那么这件作品就是处于较高境界的作品。“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有根的作品往往从情感基石中萌发。视觉传达设计的根源在于传统民间艺术,这种传统艺术始终处于大众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没有分离开的状态,富含独特的韵味与灵感。这种“母形文化”给予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者以原始精神内涵。只有富含情感的作品才是能打动人的作品。例如,祥和是民间传统艺术的一大内涵,这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安宁表现出团圆,平安等内容,这些精神都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也是艺术作品永恒不变的主题。如慈母绣衣图中,慈祥的母亲手中一针一线密密麻麻地落在即将远行的儿子的衣服上,这一针一线不仅给了儿子安全感,更是给了儿子情感上的冲击,可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可见,将情感赋予在作品中,能使作品具有强烈感染力,使作品不仅仅是一个作品,更是表达情感的一个桥梁。

5.民间艺术“意象”的应用

视觉传达设计虽要融入民间艺术,但仍要真实反映传统艺术元素感,真实地将意念化为物像。学生们往往对“平面意象”把握不精准,只能做到简单的模仿,这就需要学生们深入挖掘传统民间艺术的内涵,创作方法,设计理念。例如,利用剪纸的阴阳对比,泥玩具色彩对比,皮影人的结构特点来变现“平面意象”。

三、结束语

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我们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承应与经济发展相匹配,追求精神和物质上的共同发展。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学生应学习如何将民间艺术恰如其分地融入到视觉传达设计中,学会借鉴民间艺术的精华,并将民间艺术发扬光大,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作品。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寻找民俗文化素材,从多角度剖析作品,利用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创新自己的思维。

参考文献:

[1]杜华清.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民间艺术的实践应用分析[J].长江丛刊,2016(28):81.

[2]陆岚.民间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艺术科技,2016,29(1):78.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