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基础知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5 16:39:0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事业单位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第1篇

关键词:危险废物;处置现状;集中处置设施;管理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ource, distribution of Handan city industrial hazardous waste, disposal, treat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posed disposal method is suitable for the situation of Handan city and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the government and departments.

Key words: hazardous waste; disposal of concentrated disposal facilities;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F0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近年来,由于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不当导致许多污染事故发生,造成了许多环境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对此,国家逐步加大了对危险废物产生、运输、存贮和处理处置全过程监管力度,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最近国家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卫生部等联合了《“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和国家环保部、卫生部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全面推进危险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近日河北省环保厅、卫生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在2015年发展一批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骨干企业,取缔一批非法利用处置危险废物企业,淘汰一批落后的利用处置设施;设区市和县级市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置,有限遏制危险废物引发的突发环境问题。针对国家今后加强危险废物监管力度,结合目前邯郸市危险废物产生、数量、分布特点、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市危险废物的建议及对策,供政府及决策部门参考。

危险废物的产生及流向

邯郸市工业以钢铁、煤炭、化工为主,根据河北省环保厅建立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监管重点源清单,把年产或贮存危险废物100吨以上的单位,列为国家级重点源;年产或贮存危险废物10吨以上的单位以及产生和贮存危险废物的“双三十”企业列为省级重点源,年产或贮存危险废物1吨以上的单位,列为市级重点源。根据2012年省环保厅重点源普查数据,初步确定邯郸市32家年产危废10吨以上的企业,产生总量在8000吨以上,主要以钢铁、炼焦、化工为主。这些单位产生的危险废物大部分与石家庄、保定等两地危废经营单位签订了危险废物处置协议。

2.危险废物的管理及处置现状

2.1危险废物的管理现状

邯郸市按照国家及省环保部门下发的关于加强对危险废物监督管理的相关政策文件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对属地危废产生单位产生的危废进行管理,严格执行危废五联单转移审批制度。也多次开展了对危险化学品、钢铁行业产生的危险废物数量进行摸底调查,初步建立了邯郸市危险废物信息库。目前基本形成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转移联单、经营许可证管理3大业务系统。

2.2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现状

目前邯郸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总量年产约为1.2万吨,其中省级重点源8000吨/年,市级重点源4000吨/年。全市医疗机构产生医疗废物每年约5000吨。目前邯郸市只有一家医疗废物处置机构,年处置能力3000吨;邯郸市没有一家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经营单位,邯郸市危废产生单位主要与石家庄、保定危废处置经营单位签订协议进行处置,路途遥远,处置成本较高。

2.3 邯郸市危险废物管理和处置现状存在的问题

2.3.1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不够完善

申报登记制度是最基本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之一,是环保部门获取企业废物产生及其流向信息,科学制订废物预防战略的重要手段。危险废物的产生多为工业企业,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实行“谁产费谁付费”的原则,由于危险废物处置标准高于普废,对于企业来说,确定的危废数量越多,则处置成本越高。普废的吨填埋成本是50元-100元/吨,危废则在1400元-3000元/吨,如此大的成本差距,企业是不会主动给自己提高成本的,所以危废产生单位瞒报、少报危废产生量就比较普遍。

2.3.2邯郸市还没有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滞后

邯郸市行业以钢铁、煤炭和化工为主,危废产生量较大。许多少报、漏报和不报危险废物产生现象依然很严重,隐形危废产生量很大。许多危废产生单位因为危废处理成本太高而没有真正地去处理,只是签个委托协议;另外个别危废处置经营单位处置能力有限,接受的危废产生单位委托处置的危废量远远超过该单位的处置能力。目前邯郸市没有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这就给邯郸市带来了较大的污染隐患和环境安全问题。

2.3.3危险废物管理能力不足,执法能力亟待加强

目前省级管理部门编制仅12人,邯郸市还没有专门的固体废物管理机构,该管理职能在市局污防处,危险废物的监督管理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执法能力和力度均不足。随着危险废物产生量不断增大,种类逐渐增多,跨市转移量不断增加,监管难度和工作量越来越大,对管理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完备的执法监督体系,加强执法能力;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打造“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专业队伍。

3 危险废物管理对策与措施建议

3.1要建立一套废物管理目标评价体系

危险废物管理的首要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综合采取政策、法律法规、技术、经济等手段,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公众等各相关方的积极性,建立可持续的管理体制。可持续的危险废物管理应是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承受性、技术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等几方面的统一,是一个多目标优化过程。不注重源头减量、只关注最终处置设施建设的管理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设施建设永远赶不上废物产生量的增长速度。危险废物管理的多目标性,也使得考核其可持续能力的指标的多样性。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危险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建立贯穿废物生命周期的多目标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判断废物管理可持续能力和废物管理实施效果的定量评价工具,并根据评价结果,不断提出改善措施。

3.2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危险废物预防与减量化

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均较高,而一旦发生环境污染,清除污染的成本往往是废物控制和预防成本的10~100倍,因此世界各国均将废物的预防和减量化作为废物管理的首要措施。通过立法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设计、清洁生产和环境审计,尽量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政府应推进清洁生产,开展废物减量化技术的引导与示范;争取一定期限内完成全市年产生量10t以上的重点产生源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3.3全力推进区域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市场回报率低,运行成本高,企业投资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建设进展缓慢,处置能力远远滞后于危险废物管理的需要。为改变这一状况,应从加强监管和创新管理模式入手,积极推进集中处置设施建设。首先,应该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推进邯郸市建设综合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承担全市的危险废物处置经营任务;其次,制订危险废物行政代处置制度实施办法,保障集中处置设施正常运行。对于不履行法定义务,逾期不处置或者处置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要加大执法和管理力度,通过征收行政代处置费用的方式,促进危险废物的规范化处置。

3.4必须加强管理队伍和管理能力建设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冀政办发〔2012〕8号)提出“各设区市成立专门的固废监管机构,加强县级固废监管能力建设”。为满足废物管理的需求,邯郸市需要建立专职的固体废物管理机构,强化管理职能,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在监管手段上,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及时分析和掌握危险废物的变化趋势及流向,提高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应急和辅助决策能力。同时,建立面向公众的信息共享和平台,促进公众参与。

3.5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

以落实申报登记、转移联单、经营许可3项危险废物基本管理制度为重点,依照固体废物相关法律法规,强化产废单位申报登记管理,摸清邯郸市危险废物种类、数量和流向;加强危险废物转移管理,未经批准不得转移,切实掌握和控制废物流向;加强经营许可证管理,严查和杜绝非法经营现象,对于不按环保要求回收处理危险废物或处理不达标的,要依法查处,甚至吊销经营许可证;加强对产废企业自建设施的监管力度,将其纳入监管范围,防止以自建设施处置为名非法倾倒。

加大对不依法申报、非法转移、无证经营等违法现象的执法力度,完善对违法现象的举报制度,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和群众举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监督氛围,减少和杜绝违法现象。

3.6提高全民法律意识,鼓励公众参与

加强对危险废物重点产生源企业和经营企业的培训,提高企业守法意识;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引起全社会对危险废物及其危害和防治的重视;建立相关机制,鼓励相关协会和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危险废物管理的宣传、培训和技术交流。

4 结论与建议

危险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环境风险,必须综合采用技术、经济、政策等多种手段,促进政府、企业、公众的广泛参与,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危害,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要实现可持续的废物管理目标,首先应建立多目标的废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估各项政策和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能力。其次,建立适当的激励政策和运行机制,促进各相关方的共同参与,如鼓励产废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促进废物预防和源头减量;通过“政策引导、标准规范、社会参与、政府监管”模式鼓励企业提高利用和处置技术水平;通过收费政策保障,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运营体制,促进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通过加强管理队伍和管理能力建设,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为处置设施建设和环境安全提供保障等。

5 参考文献

[1]《“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国家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卫生部

[2]《关于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环发[2011]19号) 国家环保部、卫生部联合

[3]《关于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实施方案》河北省环保厅、卫生厅联合

第2篇

一、在公共管理的教育体系中定位培养目标———基层公共管理与服务人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到底如何定位,先要看它在我国公共管理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我国的公共管理教育由20世纪八十年代的行政管理教育转变而来,至20世纪九十年代末,即1997年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改革,第一次将公共管理作为“管理学”大类之下的一级学科,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之下包含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二级学科。到2004年本科专业调整,加入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公共管理等成为十二个二级学科。由此可见,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为一级学科“公共管理”之下并列的本科二级学科[1]。中国目前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设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具有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教育与研究发展水平较高的院校都不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设有公共管理专业、同时拥有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以及承担国家及各省处级以上干部公共管理素质提高的培训任务。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题研修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研修班等七个研修班中招生对象除中青年后备干部公共管理精品课程研修班只强调政府中青年干部没有设置行政级别外,其他各班的招生对象都设置了正(个别可副)处级以上党政领导级别身份要求[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一些培训班,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人培训班、北京市第3期区县局级干部培训班等则对北京市区县领导干部、国家有关部委的干部及全国各相关系统内的省市级行业领导干部进行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培训与研讨[3];至于其他院校,如北大、复旦、北师大、南大等名牌高等院校的公共管理学院也承担着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领导干部公共管理素质的培训以及对国家政府机构公共管理职能改革、提高、建设的研究任务。目前国内具有MPA学位培养资格的高校有100所。2009年是中国设置MPA专业学位10周年,全国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招生广告说,全国100所MPA培养院校,2009年面向全国招生的培养目标是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公共管理领域急需的专门人才。报考条件是:2006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符合报考条件的政府部门管理人员须按照国家公务员局的统一要求,持省级人事部门的推荐意见进行资格审查。非政府部门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非政府部门人员录取比例一般不超过本校当年招生限额的20%[4]。各级党校也承担着培训轮训各级党政干部、国家公务员、理论骨干的重要职责。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国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但培养政府人才的公共管理教育主要由名牌大学的公共管理院系和各级党校承担,虽然MPA教育也为非政府机构培养高层次人才,但其报考招生名额不超过总名额的20%,其余名额均为政府公务员。国内公共管理教育现状应该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事业单位和非政府机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原因。在政府职能转变、事业单位改革、政府与事业单位用人体制改革相对迟缓的现有进程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只能定位在为事业单位、为基层政府、为农村培养具有新公共管理理念与新公共管理能力的基层管理者与服务者。越是基层,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意识越不强,专业化程度越不具备,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政策越不完善,需要解决的公共问题也越多越复杂,因此,在中国需要大量的专业化公共管理类人才去从事、去发现、去思索、去解决基层的公共管理与服务问题。这类人才包括普通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村官”、社区管理人员等,人才的来源途径即是当前盛行的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职位招考、“村官”招考。虽然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村官”招考等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并无特别优势可言,但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懂得公共管理,更具备公共管理的意识、理论与责任,因此更应把“公考”“事考”和“村考”作为自己的就业目标,学校更应该以此作为专业培养的重要方向。让学生以强烈的公共意识与责任感涉足中国社会的基层事务,以专业的精神与能力去观照去分析去思考去探索去解决基层的公共管理与服务问题,从切实的层面推动和促进中国改革事业的强健发展。因此,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在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公共责任感、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公共事务处理能力等方面下大力气;名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培训任务除了为提升各级党政领导公共精神与现代公共管理水平服务之外,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全国各地地方院校公共管理类师资培训服务。为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接受较高水平的专业教育提供根本性的有利条件。

二、在毕业生的就业窄环境中定位培养目标———非政府组织创业与服务人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除了为事业单位培养人才外,还有一个目标是为非政府组织(或说非营利性组织)培养管理者。但是目前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还不完善,不但数量少,而且运营体制不健全:不是登记困难沦为非法,就是政府依附性强不能称之为实际意义上的社会组织,不能真正实现社会事务由社会管理的目的;不是没有专业人才、管理服务不善而导致问题多多,矛盾重重,就是有人才有理念却找不到经费支持,无以维持而处境维艰。可实际上社会却希望自己的事务由自己来管自己来做,一方面减轻政府的负担,另一方面管理和服务更能体现和实现社会大众的需求与愿望,更能有效利用和节约社会资源。教育部十年前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增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2004年的目录再调整中又增加了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公共政策学等新专业,恰恰是国家政府职能改变、政事改革、政社改革意志与一贯决心在教育领域的一再体现与强调。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不仅仅是为现有的非政府组织培养管理者与服务者,而是现阶段更应该注重培养非政府组织的创立者,非政府组织建设与管理制度的研究者、分析者、制定者。目前,许多省市政府纷纷为应届或近几届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创业支持与资助,也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非政府组织创业提供了适当的机遇与较好的环境。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该注重夯实学生非政府组织创业、经营与管理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尤其应当注重培养其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中如何融资、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如何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真正需要、创立适合和满足社会需要的新服务行业的水平与能力。

三、在非对口就业中定位培养目标———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念与能力的现代公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之窄在目前已是不争的事实,于是本专业毕业生企业化就业已成必然之选。但作为专业的主办者、建设者、教学者,必须有明确的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意识与责任,草创阶段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即使其毕业生不得不走上企业管理的岗位,我们也应当让他们带着新公共管理的理念、责任与能力从事企业管理的工作,企业的发展与经营管理模式不同于公共管理,但是企业的发展与经营却离不开国家的经济与管理政策,离不开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应当肩负的公共关怀。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以公共管理的专业视野反馈经济政策甚至公共政策的得失,进而以现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促进经济政策或公共政策的改善与提升;以公共关怀的精神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公共危机与公共问题,进而以企业与企业人的身份、权利与义务来帮助公共危机与公共问题的处理、促进公共危机处理机制、公共问题解决体制的健全与完善。因此,企业人公民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将是本专业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对于学生公共理论体系的建构,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与陶冶,专业思维分析习惯的养成是专业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无论在哪个岗位即能以一个理性的现代公民的思维与心理来观照与分析社会的公共问题,促进社会公共精神的发展与社会公共文明的进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企业化就业人才的培养可注重设置公益性企业的专业课程与产业链强的产业或企业管理类课程。如公益性企业的自来水公司管理、通讯管理、电力管理、公交管理等,又如文化产业管理类的旅游管理、创意产业管理、动漫管理、新闻出版管理、博物馆管理等相关专业相关课程。

四、在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中定位培养目标———具有公共精神的本地建设者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为基层培养公共管理者和服务者,为社会培养具有现代公共意识、理论、责任与能力的现代公民,其培养对象的基层性、普遍性决定了专业定位的本地性,立足本地为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专业建设人才。因此,专业在定位时应对学校所在城市的城市发展产业规划、城市公共事业发展规划、城市人才需求状况及城市现有人才培养措施与规划等做扎实详细的调查与研究,在调查与研究中一方面确定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又与有关的城市部门、单位一起探讨人才培养需求、培养模式及其就业问题,在定位先期即确定学生的出路问题,因而促进专业的稳定、常态与健康发展。

第3篇

    以上问题的解决,重点要科学设计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这里涉及两层含义:一是“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二是“怎样培养专业能力”。为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除了要紧密围绕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制对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外,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构建“分层培养、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的实践教学体系,其思路如下:

    1.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围绕公共管理热点问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注重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体现知识、素质、技能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精简理论知识,构建以实践、实验和实训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模拟政务办公厅、电算会计、审计、统计实验室等,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实验场所和先进设备;创建实习基地,拓宽就业门路,重视与当地政府及事业单位的合作,鼓励学生到政府、社区或事业单位搞调查,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意见,再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检查和考核保证学生实习不搞形式,认真执行;通过“经验讲坛”邀请政府官员、事业单位或社区工作人员到学校座谈,为学生传授工作经验或与学生探讨专业领域具体问题的处理办法,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2.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探讨法、自陈法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和共同合作的能力,使学生主动掌握基础理论,提高口头表达和应变能力,还要坚持“自主设计课程内容”“自主安排实践项目”“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等,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实践服务。在专业办学过程中应安排实践周,通过集中实验、实训和实习等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或举行创新大赛、英语演讲、辩论赛等活动,发动学生就某一专业主题搞调查,形成综述报告,通过多方面努力提高和锻炼其社会沟通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培养其初步探究和分析能力。

    3.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高校可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施创新性培养,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名称招生,入学后经过一年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相关课程、锻炼实践能力奠定基础;二年级要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分方向自选专业到相关院系学习,积极推进“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改革,合理利用资源,培养学生的能力;三年级要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安排专业见习、学年论文写作或举办“创新试验班”,专门针对有“考研升学潜力”或“潜在就业实力”的学生制定新方案,发挥其优势;四年级则根据专业方向到不同行业或岗位挂职培训,提交毕业论文。实践教学改革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并不断开发新资源,尽可能服务于本专业的实践教学。

    4.注重综合实训,体现毕业生的合理分流。鼓励学生多考级考证,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行情,在明确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以毕业生顺利毕业、合理分流为突破口,开展专项技能培养。考公务员的学生要培养其对国家公务员机制及运行体制的熟悉和理解能力,明确公务员的报考程序和岗位需求,引导学生关注考试复习的重点、内容及面试技巧等,聘请优秀的公务员来校讲座或举办公务员考试培训或咨询机构;考研究生类的学生可由教师带头,培养学生探索、钻研及自学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协助学生选择院校和专业;直接就业的学生要围绕人际沟通、官方语言表达、具体事务操作、突发事件处理、政务调研、政务信息化操作、公文写作、公共政策制定与分析、办公室基本管理及办公设备操作、社会调查与统计、网络应用等方面培养具体能力。总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要按照“依市场需求办专业,依专业特色办学科,依行业特点分方向,依就业需求设课程”的原则,强化专业人才特色,突出专业实践教学,才能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第4篇

教育经济与管理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属于社会学科范畴,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之一。此学科主要是运用教育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发展规律,研究教育领域中经济投入和产出规律、教育事业的跨跃式发展中的管理规律的科学。

培养目标:

此学科培养政治素质过硬,教育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知识扎实,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和教育管理理论及各种研究方法和技术,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进行研究,身心健康,毕业后能够从事公共管理、教育行政或教育财政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关的事业单位等从事学校、政府微观和宏观教育管理以及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相关职位:

第5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探索;构建

公共管理专业旨在培养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综合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当前政府事务和社会公共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注重实验环节培养教育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公共管理专业发展迅猛,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距离岗位工作要求尚有提升空间,因此,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实验教学体系的完整构建,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目前高校公共管理试验教学体系初探中存在的问题

1.1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与转型,社会管理需要解决的任务日渐繁重,国家也对高校的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要求,应当注重从理论型的人才转变为务实性的人才,注重高校对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部分学校仍受到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认为理论知识的掌握是最重要的,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教育,更有甚者将实践能力看作专业教学无关紧要的部分,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高校对公共管理的人才实践方面培养的欠缺,无法跟上时展,无法充分满足社会需求。1.2实验教学体系不完善当前有部分高校虽然已经开设了公共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课程,为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机会,但是没有就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设定具体的培养计划,缺少完整的实验体系,没有按照实验教学的规律来制订教学计划,没有按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方案制定实验课程实施中的保障机制与管理机制,这些未解决的问题都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不完善的教学计划、软硬件设施不完备以及缺乏专业性的理论指导都使得公共管理的实验教学缺乏完整性,各个教学模块间也未能统一与协调[1]。

1.3实验教学环节有缺失

一方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方法陈旧且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学校长久以来以学习理论作为主要内容,片面追求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对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探究,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所采用的教学实验方法是比较古老的传统方法,较为宽泛,缺少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强,学习兴趣不浓。另一方面是实验教学多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进行讲授,而学生只会一味地模仿,缺少独立探究的能力,实验学习的开展处于被动状态,很难有实质性进展,学生无法掌握在实验中得出的经验性知识[2]。

1.4实验师资队伍待加强

当前高等教育正朝着大众化与普及化发展,高校师资队伍逐渐向着年轻化发展,虽然年轻教师的理论知识结构新颖,但是他们的实验教学经验尚未同步丰富,有过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的年轻教师更少,这就导致他们在进行实验课程教学时缺乏贴近实践的特性,开展过程也会底气不足。而一些高校为这些年轻教师提供深造的机会不多,也缺少专业的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专职教师对其进行指导。这些专业教师还要从事科研工作,缺少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同时去进行大量实验课程的培训学习,随着高校扩招,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需要,长此以往,师资队伍质量和规模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和扩充[3]。

2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2.1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在多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因此应当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公共问题和社会需求为中心,以学生的能力建设为核心,将实验创新教学体系逐渐完善。首先,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进行人才的实验能力培养。分层次需要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与人才的培养目标,分层次地进行公共管理人才的能力培养,在专业认知能力方面,应当对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在专业的应用能力方面,要对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区管理等有一定操作与应用能力,在创新方面,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创新与研究的技能;分类别需要根据课程的不同,设计侧重点不同的实验教学课程。在专业的基础知识方面,通过对学生的基础试验的培养,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对逻辑、信息管理及数据处理等基本理论有全面了解,在专业技能实验方面,培养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社区工作等能力,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提升。在综合实验方面,通过专业的模拟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对于公共政策分析、城市治理与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技能。在研究创新实验方面,通过一些仿真推演和方法创新的实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到公共管理的仿真模拟中,培养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和解决创新能力;分阶段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进程和个性化特征,让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实验教学的锻炼。其次,注重校内实验和校外实习的统一、模拟仿真和实验操作的统一、实验教学和创新创业的统一。校内实验和校外实习的统一需要学校联合当地的政府部门、公共服务中心等,合作建立校外实验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够在校内与校外实现实验与实习的轮训,培养他们的实践参与能力;模拟仿真和实验操作的统一,需要将理论的课程和实验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实现统一性,例如,一些公共危机事件的模拟、虚拟政府等将这些仿真课程和社区工作实务、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等实验现场有机结合起来,让实验课程内容的设置更为丰富;实验教学和创新创业的统一,可以借助一些实验教学课题,提升学生对于实验教学基础原理的理解,合理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自身的实验能力,还可以指导学生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比赛,如“互联网+”、挑战杯、市场调查与分析等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最后,需要注重实验教学模块,在基础实验部分,主要面向低年级学生开展,让他们在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及能力锻炼方面得到培养;在技能实验部分,主要面向中年级学生开展,注重对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进行培养,为他们未来就业提供保障与基础;在综合实验部分,主要面向中年级的学生开展,加强他们对于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他们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为综合模拟奠定基础;在研究创新部分,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开展,让他们有意识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个人竞争力[4]。

2.2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

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实验教学平台,高校应当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教学平台的功能,完善教学平台的使用效能。首先是应急模拟仿真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形成公共危机预警的习惯,及时发现问题,设计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方案并不断进行优化;其次是案例研发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案例教学的数据库,为学校的实验教学开展提供数据支撑,也可以为政府与社区提供相关决策与咨询;再次是电子政务模拟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子政务,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政务系统的操作技能,体会电子政务为公共管理带来的巨大便利;最后是社区管理平台,这个平台的建立可以将高校周边社区联合起来作为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到社区服务中去,体验社区工作实务及社区管理等实际事务[5]。

2.3实验师资队伍的构建

高校公共管理的实验教学体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打造一支知识技能多样化的教师队伍也是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首先,教师的来源应当多样化,学校可以从实践教育合作基地聘任一部分有相关经验的教师,还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让更多有经验的政府与社区管理人员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充实教师队伍的人才储备;其次,教师的结构应当多样化,让教师自由组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将理论型教师与实践型教师进行组合,为学生进行实验指导时能设计较为全面;最后,教师的培训机制多样化,为学校教师开展岗前实验培训与定期专题培训,让教师去政府、社区组织中实地锻炼和深入培训,选择优秀教师国外进修,给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平台[6]。

2.4实验管理模式的构建

在公共管理实验教学的开展中,还需要注意管理模式的合理构建,注重信息化管理的构建,完善学校的实践教育中心与合作单位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完善,实现资源的共享共用,实现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优化,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具体工作。实现网络化的管理,有效解决实验探究过程中实验资源、实验管理等多方面有效沟通协调,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教师、教学等网络化管理,教学计划、实验内容等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7]。

3结语

当前高校在开展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结合实际,从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开始,构建完善教学平台与优化提升师资队伍,打造合理的管理模式,让公共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真正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孟川瑾.基于PBL理论的公共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9,22(1):109-112,115.

[2]朱光喜.基于“互联网+”政务平台的公共管理类课程实验教学探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6):78-81,90.

[3]乔成邦.高校公共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实验与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6(12):64-66.

[4]汪独友.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实验教学初探———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J].现代交际,2016(20):203-204.

[5]程琳.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重构[J].中外企业家,2016(8):177-178.

第6篇

关键词: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是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作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于1999年起招生。本专业的开设初衷是为了突破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瓶颈效应”,调整和改革涉及到人民福祉的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人口、医疗卫生、住房、资源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险、市政建设、城市交通以及供水、供电、煤气、邮电、通讯等公共事业的发展[1],建立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体制。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专业布局的调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逐渐增加,2000年为57所,2001年为132所,2002年为196所,2004年224所,2006年则达到了317所。有人估计,若将高职高专也计算在内的话,开设本专业的高校至少达500所。[2]它们分布于师范类、医学类、科技类、农林类、财经类、综合类等各类院校。

一、师范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现状及问题

在高校专业布局调整过程中,多数师范院校也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办学情况来看,由于缺乏定位,办学效果可谓“五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专业定位不准确

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定位为教育事业管理或以师范教育为主的公共管理,不少师范院校不论专业办学效果如何、学生就业情况如何,盲目效仿其他高校的办学模式,缺乏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准确定位,没有形成适合师范学院的专业特色。教育部原专业目录认为本专业可授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位,如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而目前师范学院由于专业定位不准确,颁发学位也差异较大。

2.培养目标不清晰

原国家教委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3],范围较宽且缺乏针对性。师范院校是以教师教育为主,本应确立适合师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但不少师范院校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没有确立合适的培养目标,采取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培养模式,不是范围更宽就是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对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缺乏明确的指导作用。

3.师资质量相对薄弱

由于起步晚,本专业教师多由相关专业教师转型而来,师范院校本专业教师基本是由管理类、思想政治类或教育类教师转型而来。近几年毕业的青年教师尽管有公共事业管理本科背景或公共管理硕士背景,但对专业教学、培养方案实施、专业发展方向等缺乏了解,本专业课题研究较少。从整体来看,存在着师资质量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实力不强等问题。不少教师对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研究不深入,只是疲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无法有针对性地钻研适合师范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4.课程设置不合理

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设置多数都是以教育类为主,或仿效其他综合院校专业课程的安排,沿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层次设置,灵活度不够。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以学科门类划分专业课程,涵盖范围较大,公共课课时量大、选修课的选择余地小且开课随意,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不合理等问题;课程内容上存在着门类大同小异且划分混乱、部分课程内容重复、开课先后顺序不当等,对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缺乏实际意义。

5.学生专业技能不强

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是通过师范技能训练、模拟讲课、师范生讲课大赛等环节提高专业技能的。但不少师范院校并没有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为师范专业,造成专业技能培养很难准确界定。实习基地由于数量少、范围窄而流于形式,尽管有些师范院校安排了专业实习,但却存在着盲目草率、走马观花、指导匮乏等问题。学生无法从实习中获得任何收获,也就谈不上去解决实际问题,社会适应性较差。当用人单位问及师范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处理和解决什么问题时,学生难以明确回答,就业市场上自然不受青睐。

二、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办学的转变对策

1.合理控制办学规模

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本专业的开设条件,严格控制本专业的审批数量,避免盲目审批、盲目建设。针对师范类院校,要建立相关的专业设置评估体系和专业审批程序,重新对本专业的建设水平、社会效益以及人才供给和需求等方面采取规范化指导,确立有效的专业设置评估指标和体系,压缩师范院校开设本专业的数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专家对本省师范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依据科学方法排出等级和名次,在预测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布点调整,扶优淘劣,确保各省只有少数几个强势师范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而有针对性地构建以教育事业管理为主的培养方向。

2.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生源、信息和就业市场等调节高校的教学,师范专业就业面较窄,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不能完全朝师范方向发展。要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人才的需求变化、资源配置关系、市场走向以及信息动态的变化制定培养方案。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名称招来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基础知识学习后,到二年级应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三年级再进行系统专业学习并安排相应的专业见习和学年论文写作,或举办“创新试验班”,专门针对有“考研升学潜力”或“潜在就业实力”的学生制定新方案;四年级则根据专业方向到不同行业或就业岗位挂职实习,提交毕业论文。

3.完善课程结构

要根据专业方向开设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等专业主干课,为学生系统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要依托专业特色,贯彻“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开设符合各高校实际的方向性课程,如,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人口环境管理、公共财务管理、教育经济管理、科技文化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等课程,以此为核心开阔学生的视野。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开设技术性、实用性课程,如,应用统计、管理文秘写作、管理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社会调查方法、管理定量分析等,为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奠定基础。

4.提高师资质量

要以突出师范院校专业特色为基础,通过自学、短期在职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形式提高本专业的师资质量;让教师在当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非政府公共组织挂职、担任顾问。要鼓励教师参加地方或全国举办的各类专业研讨会,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向国内名牌高校派送访问学者,或派教师出国了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概况。学校要提供科研经费鼓励教师开展公共事业管理相关课题的研究,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相关领域教材的编写,并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教材建设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的作用,省内高校、同类高校、名校与非名校之间还应定期交流,共同提高本专业教师的水平。

5.改进教学方法

本专业教学要体现知识、素质、技能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改进教学方法,减少理论课时,增加专业实验操作环节,通过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模拟政务办公厅、电算会计、审计、统计实验室等[4],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先进设备和实验场所;应以案例教学为主,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和共同合作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大本专业实习的力度,重视与当地政府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专业实习基地,由教师指导、检查和考核,落实学生的实习基地,做到不走过程、不搞形式。还应该通过“经验讲坛”活动,邀请政府部门官员、事业单位或社区管理人员到学校座谈,为学生传授工作经验或与学生交流探讨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

6.搞好毕业分流

本专业学生不能像师范生那样通过教师资格证,毕业后到学校任教,而应多考级考证,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行情;要将本专业毕业生分流为考公务员类、考研类和就业类三种,采取不同的技能培养方式。考公务员类毕业生:着重培养学生对我国公务员机制及公务员运行各项体制的熟悉和理解能力,聘请相关人员举办公务员培训讲座;考研究生类毕业生则着重培养学生探索和钻研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而就业类毕业生则应培养人际沟通、官方语言表达、具体事务处理、突发事件应急、政务调研、政务信息化操作、公文写作、公共政策制定与分析、办公室基本管理及办公设备的操作、社会调查与统计、网络应用等能力。

总之,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确立科学的发展思路,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及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服务于本地区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保证专业发展的适应性和全面性,这样才能走出师范院校固定的办学模式,办好师范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1] 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孔春梅,李春林.对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的思考[C].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优秀论文汇编.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编印.2005,(4).

第7篇

一、公共管理专业群建设对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从2009年参与公共管理专业群组建前期调研结果发现,无论从质还是量上,公共管理人才社会需求都很旺盛。然而近些年由于受到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资源供给机制的影响,公共管理人才在专业、知识结构等方面与社会需求较为脱节,存在管理水平低、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调研还发现,目前我国大部分本科高等院校都开设公共管理类专业,而仅有少数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这类专业,高职公共管理人才更是严重短缺,对于承担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来说,组建公共管理专业群并加以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提升教育质量,凸显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

二、公共管理专业群构建路径与内容

公共管理专业群建设要以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重点从专业群框架、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践教学设施等4个维度构建。

(一)找准专业群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构建动态式公共管理专业群框架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公共管理专业群的构建,首先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明晰高职公共管理专业群培养的是在国家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或社区组织、团体从事与公共管理相关的行政管理、行政事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档案管理等基层管理工作的人员。故此,公共管理专业群应包涵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公共事务管理等专业。值得一提的是,高职专业群具有职业定向性的特点,易受到市场的变化,要从市场需求实际出发,结合高职院校新专业(方向)设置情况,对专业群内各专业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

(二)按照能力本位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模块化公共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计是专业群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公共管理专业群要按照应用性、技能性的原则,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公共管理专业群模块化课程由高职公共管理人才所必需的公共基础知识(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理论与实务》、《管理学原理》等)以及各专业面向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课程构成。专业技能课程要依据工作过程中完成具体工作任务所需的技能要求,细化知识能力体系构建,其核心课程可作为精品课程建设,从而带动其他课程建设水平。

(三)加强外引和内培,打造高水平公共管理专业群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一方面积极做好公共管理专业群教师的引进,拓宽渠道引进一批熟悉高职教育理论、具有较强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经验的高职称专家和行业企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学团队,同时聘请政府部门领导、高级管理专家来校讲学,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结构的逐步优化;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教师培养机制,选派专业教师到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的公共管理岗位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锻炼,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与横向校企合作课题的开发与研究。

(四)加大建设力度,完善仿真型公共管理专业群实践教学设施

为更好地推进公共管理专业群建设发展,有必要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重点加强专业群实践教学基地的投入与建设,逐步改善专业群实践教学条件。校内要抓好实训(验)室的建设,有步骤地扩充实训(验)室数量,逐步完善实践教学设施,争取早日建成具有模拟仿真环境,集实践教学和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的实训(验)室,满足校内专业群实践教学的需要;校外要依托政府、行业、企业,开展长期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提早与社会接触,零距离接触公共管理职业岗位,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便利条件。

三、公共管理专业群建设预期成效

(一)推进公共管理类专业结构优化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新的公共管理行业和职业岗位的涌现,高职院校公共管理群内专业也必将适应调整,增设符合市场需求和院校办学定位的新兴专业,合并或撤销就业不理想、低效益发展的专业,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公共管理专业群内专业结构,也推进了院校专业布局的良性发展。

(二)实现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专业群建设可以实现师资队伍结构的良性优化、实践教学基地的资源共享、职业课程体系的合理设计,使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更具开放性、实用性和适应性,提高了学生面向职业岗位技能和就业的竞争能力,更好地促进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提升院校核心竞争力

第8篇

一、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现状笔者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工作与就业指导处的关于学生在校的基本信息统计数据进行整理,结合从教中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访谈和观察,认为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2011-2013年这三年的首次就业主要表现出三个特征:(一)该专业毕业生以签三方协议形式就业的首次就业率①低2011年,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共73人,至毕业派遣时,签订三方协议的有18人;2012年该专业毕业生共56人,签订三方协议的有21人;2013年该专业毕业生共35人,签订三方协议的只有3人。

(二)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

签三方就业协议的毕业生中,2011年签约机关事业单位的有3人;2012年没有人签约机关事业单位;2013年签约机关事业单位2人。此外有少数升学的学生,其他学生均进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工作。

(三)该专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且考研时多选择新学科

毕业生继续升学的意愿强烈,据访谈,2013年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比例已达到40%,而他们大多不再继续报考公共管理类学科,转而投身其他学科。2011年,该专业毕业生升学5人,2012年升学7人,2013年升学4人,这些学生均被其他专业录取。综合上述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征,可看出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较弱。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困境的根源

有必要思考为什么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量递增,而就业率并不理想?为什么毕业生就业去向不是以该专业的研究对象———公共行政单位为主,而以企业为主?为什么学生在升学时放弃原学科?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2级(入学)共有学生25名,笔者在2014年11月随机选择了其中14名学生进行结构式访谈。并运用同一份访谈提纲于2015年4月随机选择了2013级25名学生中的24名学生进行了结构式访谈。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前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涉及到专业定位与社会认可度、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五个方面。

(一)专业定位与社会认可

教育学者们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公务员与管理干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那为何在国家及地方公务单位的招录中基本没有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职位?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下,笔者自2009年从教以来,就这个问题向接触到的二十名公务管理人员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均表示,医疗、教育、环境等公共事业的管理工作要具备具体的医疗、教育、环境等方向的专业学科背景,而“公共事业”研究太宽泛,无特别的专业技能。当然这种说法本人认为值得商榷。所有的公共事业的管理活动中既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解决近期的问题,也需要具有综合背景的专业管理人员来统筹长远的发展。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注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医学或文学学士学位。这种做法使得社会各界很难从专业名称上推断出这个专业到底是学什么的,能做什么工作,造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社会中的认知度不高。该专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且考研时多选择新学科。通过调研,2012级学生有7名要考研,其中1名的意愿专业为公共管理类的行政管理专业。一般来说,本科生考研首选本专业,可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管理类一级学科公共管理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目录里根本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②。既然要换专业,很多学生在考研时干脆选择就业率高的新学科。社会认知度不高,自然影响到该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对于问题“这个专业是你们在高考时主动选报的还是后期调剂的”,2012级有12名学生表示该专业是自己主动选报的,但报志愿时他们及家人对该专业的理解和现在经过两年多的专业学习后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在后续问题“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本科修读专业,你们会选择什么专业”的回答中,14名学生中竟无一人继续选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2013级的24名学生的调查中,17名学生表示该专业是自己主动选报的,但报志愿时他们对该专业不了解以及当时是补录没有其他选择了。若可以重新选专业,他们中除1人外全部都选择报其他专业。这表明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低,这会影响到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和生活中的自信心,进而影响到将来在任职单位的表现,学生个体在任职单位的表现会影响社会对此专业的认同下降,这将增加该专业就业中的困难,形成一个恶性的累积循环。

(二)招生规模

自1998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首先试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设此专业的高校在不断增加:2004年全国已有224所院校设立该专业,而到了2009年底,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472所,仅在五年内就翻了一番,至2013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有500多所。招收学生总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考虑到近年此专业的就业压力,内师大公管院已经大幅缩小招生计划,但就全国看来,毕业生市场供给量大。

(三)课程设置

在日常谈话中,有学生提到了“我们学的课太宽泛,什么都学,又感觉什么都不精”,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你认为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能不能提高就业率”的问题。2012级学生中有5人表示不会,他们认为课程设置和就业率没关系;5人认为能;4人认为应该有提高,但影响不大。认为课程设置和就业率没有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学生解释说,就业困难是整个社会的就业环境和社会认知所致。在课程设置方面,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定位是“厚基础、宽口径”,课程涉及文科类和有关理科类的知识,如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高等数学、行政法、统计学、应用文写作等等。课程体系内容丰富,但囿于学校层面的课时要求和专业师资的限制,课程设置还是侧重理论学习,缺少实践机会,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存在相脱节的现象。

(四)师资力量

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系专任教师只有8名,其中有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的有4人,兼职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事务的有3人,教师数量不多,并且缺少双师型教师。学生实习平台建设不足,实践环节需要实习基地,这涉及到和公共事业组织的对接,而行政事业单位出于业务保密和业务纪律的考虑并不愿接受过多实习生;若采用实验室实践,需要优质的软件系统,而国内市场上在售的相关软件在设计理念上重事务操作而轻决策,实践中收获有限。

(五)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该专业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面对调查中“你已经为就业做了哪些准备”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说准备考研、考证。在考证的选择上,大家的选择同质化:考教师资格证和会计从业资格证,理由是“不知道该考什么,但是大家都考这两个证,所以我也就随大流”。这是一种盲从的状态。至于毕业后三年所期望实现的具体职业目标,大家表示没想那么细。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意识,也就不可能主动去学习求职技巧和技能,在求职时处于劣势。关于求职期望,对问题“你首选的职业及行业是什么”,2012级17名学生们的答案同质化———公务员和银行,他们的解释基本围绕着职业社会声望高、薪酬待遇高、工作环境好以及休假有保障。可见职业相伴的回报是学生们择业的第一关注指标,那些选择公务员的学生们都没有提到专业对口的原因。对问题“你想到什么地方工作”,2012和2013级同学的答案涉及到北京、上海和“家那边的城市”,其中的关键词是一样的———“一二线城市”。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

(一)教育部门推进体制改革

就业形势不理想,为什么全国范围内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量却仍然增加?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高校功利化趋向明显。许多学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学科实力和提高办学效益,尽可能多地申报专业和招生,二是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有权批准所辖区域高校的专业设置计划。应全国统筹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确保市场中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的供给均衡。

(二)学院调整方案适应社会,引导社会

出于就业压力和师资有限的双重考虑,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经逐年减少招生人数。即使如此,每年的招生录取分数线仍然在微降,这使得生源的素质无法保证,可进一步减少招生人数。为了适应社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坚持既重理论又重实践,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投入,努力实现在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建立实习基地;通过对往届毕业生进行追踪分析他们工作中需要的知识结构来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公务员考试应试课程,开设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公共基础知识和公务员面试指导等专题选修课程。学院为了引导社会正确理解并接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到对口就业单位比如各类公共事业相关单位进行主动宣讲和推介。

(三)学生规划职业生涯

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就业问题的根本在于大学生没有做好步入职场的综合素质准备,包括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法律知识等方面。学生要树立规划职业生涯的意识,但通常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不足以独自完成职业规划。要充分落实内师大公管院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双重负责的制度,帮助学生个人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经常向学生通报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就业现状,给学生们分析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实例,了解每个学生的人格特征、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家庭资源等,引导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关于职业选择不应过分强调短期内的职业回报,而应综合考虑不同职业对社会的贡献,自身特质是否适合职业要求,行业是否有发展空间,行业内的竞争压力和社会需求等因素。确立方向后,明确具体的职业方向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哪些内容,运用目标管理法,制定多个短期的阶段目标,激励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四)社会合力培育就业环境

第9篇

 

我们当然不需要去考虑如何解决外星人的归属问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便是公共管理学的应用——运用公共管理的各种知识,解决现代社会出现的日益增多且日渐复杂的各种社会问题。

 

公共管理学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展开对公共机构与其它社会机构(各类企业和公共组织等)以及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的研究,更重视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今天,我们要隆重为大家介绍隶属于公共管理学的三大极具发展前景的冷门专业——城市管理专业、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航运管理专业。

 

城市管理专业

 

电影《第九区》中,体现最多的其实就是城市管理问题。突如其来的外星人不适合近距离与人类共同生活,所以政府才决定规划第九区作为外星人专区,把地球人与外星人分隔而治。城市管理专业是为顺应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进程,满足国内对于城市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一个新型专业,它融经济学、管理学、城市规划学于一体,旨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城市管理要求管理者通过分析、运用和控制影响城市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实现城市复合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它所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和城市的持续发展,城市管理者所进行是包括经济、行政、社会、法律等在内的系统管理行为。

 

作为一门应我国城市化发展需要而诞生的新兴专业,城市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城市规划与建设部门、城市市容环境和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城市公用事业单位以及城市社区从事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城市科学概论、城市管理概论、城市规划原理、建筑学概论、现代城市景观、城市管理法规、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城市环境管理、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地理学、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园林和绿化管理、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人口和社会治安管理、物业管理等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城市管理人员。

 

物以稀为贵,城市管理专业在国内是新兴专业,开办院校较少,目前全国仅有少数几所学校开办该专业,所以其就业形势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毕业生择业面较宽,适应面较广,可以从事行政管理、市政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文化事业管理、人事与人力资源管理、科技政策与管理、企业与服务业管理等工作;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个人志趣,报考管理学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

 

开办院校: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云南大学、苏州大学、苏州大学文正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等。

 

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

 

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听起来似乎是个与军事挂钩的专业。事实上,该专业的学生确实需要系统地进行国防教育理论和国防教育管理理论的学习,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以达到政治合格、专业基础扎实、身体素质良好的要求。

 

虽然同为管理专业,毕业后取得的学位也是管理学学士学位,但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与普通的管理学专业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的教育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提高军民的国防意识,强化国防观念,从而进一步增强捍卫国家安全的能力。

 

根据院校培养方向的不同,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分为四类:①大多数院校开设的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主要为大中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国防教育与国防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②国防教育与管理人民武装管理方向:主要培养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身心健康、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新形势下人民武装工作需要的专职人民武装干部;③国防教育与管理国防经济管理方向:主要培养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④国防教育与管理社会公共安全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国家党政机关、社区、人民团体、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种安全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以及从事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校期间,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国防教育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国防教育与管理的手段;同时还需接受国防教育与管理的教学与实践的基本训练,使之具备从事国防教育与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国防教育与管理的能力。

 

近几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需要大量国防教育与管理人才,因此该专业就业形势良好。毕业后可入伍到现役部队任军队干部,也可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等工作,亦可到各大中专院校和国防教育研究领域从事人民武装和国防教育的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还可到中等学校从事基础教育工作。

 

国防教育与管理专业是一个文理兼收的专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该专业对报考学生有一定的要求,部分院校要求报考学生体检按照军校体检标准进行,并且还要特别注意所报院校是否招收女生。

 

开办院校:

 

云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湖北大学等。

 

航运管理专业

 

近几年来,不时听到货轮在海上被劫的消息,海盗们横行海上已经成了航海运输的一大安全隐患。航运管理专业其研究内容虽然不能缓解海盗劫持的问题,却有效地为航运、港口、外贸运输、外轮、运输保险、综合物流等行业和部门输送了众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顾名思义,航运管理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航运相关管理工作。航运管理专业实际为原交通运输专业国际航运管理方向,因教育部规范专业名称更名而来,该专业主要为航运部门提供对口的高级专业管理人才。

 

水上运输大多为跨国运输,需要穿越很多个国家和地区,所以除了基本的交通、管理学知识,该专业的学生还应该掌握国际航运政策、国际航运经济、航运业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港口装卸组织与工艺、班轮运输与法规、租船运输实务、海商法、海上保险与法规、国际货运、航运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

 

也许有人要问晕船是不是不适合报考这个专业,或者近视眼是不是也不适合,这些都勿需担心,因为航运专业是陆上专业,不需要出海航行,所以也就更不需要担心海盗的问题了。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